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分析(推荐9篇)
1、对旅游业收入相对指标的回归分析
19931994 19951996 19971998
国内生产总值34634 46759 58478 67885 74772 79553
旅游业总值11341655 20982487 31123439
注:货币单位为RMB亿元
设国内生产总值为自变量X,旅游业总值为函数Y;根据定性分析已知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保守估计X与Y之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当X发生改变时,其他相关变量不变。则我们可利用以上数据计算X与Y之间相关程度强弱,计算公式如下:b=ΣXY-1/n(ΣX)*(ΣY)/X2 -1/n(ΣX)2
≈(0.49979
a=ΣY/n-bΣX/n= -57223.4
则线性方程为:
Y=a+bX=-57223.4+0.49979X
b: 相关系数;a:常数值 n: 总年数(本例中为6)
我们可依据该线性方程做出回归预测。按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7%的保守估计测算,已知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79553RMB亿元,则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值为179170RMB亿元(79553*(1+7%)12),把该预测值代入以上回归方程,则2010年我国旅游总收入预测值为32323.97RMB亿元。这意味着我国旅游总收入将在1998年基础上翻了约9.4倍,相当于年均增幅达78%。根据国际标准,若旅游业收入占到国内生产总值10%,则旅游业可被看作该国支柱产业。1998年我国这一指标值为4.32%,而到2010年则可望达到18.04%。旅游行业作为我国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确定无疑。此外,世界旅游理事会(WTTC)于1998年发表的(中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行业对经济的影响(的专题报告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获得世界旅游市场8.6%的份额,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因此,我们的第一个结论是:中国的旅游业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2.对国内居民个人旅游消费水平的抽样分析
在对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旅游消费水平作出估测前,首先请看一组我国城镇旅游者家庭月平均收入的抽样资料5:
0.5-1 0.4-0.5 0.3-0.4 0.2-0.3 0.05-0.2 0-0.05 人数 3142816301,7765756516 组中值7,500 4,5003,5002,5001250250
该样本抽取为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总数为9273名游客
金额单位为RMB万元
则我国城镇旅游者家庭月平均收入可依据该组样本数据加权算数平均数值推断而得。其计算公式如下:
X=Σxifi/Σfi(I=1…n)
X: 加权算数平均数;Xi: 各组组中值;fi: 加权权数
依以上计算公式可得该旅客样本家庭月平均收入为X=1896.743元。若以一个家庭三口人计算,则游客个人月平均收入为632.2477元,其个人年平均收入为7586.973元。另一方面,6我国1998年城镇居民出游总人次达2.5亿人次,出游率高达89.2%,总花费1513.13亿元,人均花费607.0元。按照最保守估计,假设我国城镇居民1998年人均
出游1次,则人均旅游消费占人均年收入的8%。考虑到1998年我国国内通货紧缩,消费市场疲软及居民储蓄倾向很高的严峻形势,这一比率表明了国内居民很高的边际旅游倾向。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形势向好,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支出将会占据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更大份额。目前欧美各国普通居民大约把年收入的20%-25%列支为旅游消费,尽管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同这一比率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发达国家的今天会成为我们的明天,拥有世界最多人口及国民经济增长率的中国旅游市场是一个正经历着急剧扩张的新兴市场,一个全民旅游消费的浪潮正在来临。
3.对“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的比较分析
首先,我们按照不同的旅游目的,对“团队”与“散客”两种旅游模式各自内部的人数构成百分比作一比较,7如下图:
注:该简单随机抽样样本总数为9273人,其中散客8542人,团队游客731人从该图我们可以观察出:组团旅游是最主要的观光度假旅游方式,以此为旅游目的团体游客约占团体游客总数的83.7%,但在诸如以探亲访友、会议、商务等为目的的旅行者中间,他们基本上是以散客出行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复杂化,人们的旅游目的也日益多样化,传统的“观光度假”将难以再现昔日一枝独秀的局面,一个旅游目的多元化、模糊化的新时期业已来临。这无疑对我国旅游业传统的组织方式提出了深刻的挑战:我国传统旅游行业是以旅行社的业务开拓为支撑点的,无论是旅游饭店宾馆,旅游车船公司,或是其他旅游企业均需要旅行社提供主要的客源,从而拉动整个旅游业,这一格局在今天仍基本维持。然而动机决定行为,在人们旅游出行的心理机制日益多样化、模糊化,“散客”式抑或“自助”式旅游日益普及的情况下,变化已经发生了!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未来10年我国国内游客客源将无可避免地发生由团体游客向散客的转移,因而各类旅游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对传统的经营方式作出深远的战略性调整,如何尽可能掌握住“散客”客源。本文稍后将对此作进一步阐述。
其次,按照不同的旅游目的分组,我们对不同组群的平均出游时间作一分析说明,8如下图:
一般说来,游客的旅游消费支出是与游客的出游时间长短成正比的。而由上图可知观光度假的平均在外停留时间最短(1998年约为4.5天),远低于以健康疗养、探亲访友、专业访问等为目的的旅游在外停留时间。另一方面,我们已知,除观光度假的游客而外,其他目的的旅客出行较少选择组团旅行的模式。这预示着尽管团队旅游目前仍是一种主导的旅游模式,但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复杂化,人的流动性越来越大的进程,散客客源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市场潜流。
最后,按照不同的旅游目的分组,我们对不同组群的游客每次出游人均花费作一统计分析,9如下图:
由上图我们不难看出,观光旅游作为组团旅游的主要形式,其游客人均花费支出远低于散客旅游诸如会议、商务,专业访问等旅游形式的人均花费支出。但遗憾的是,我国大多数旅游企业囿于传统的组团经营理念,不能另辟蹊径,结果导致传统的市场领域从业者众,无序竞争愈演愈烈,行业利润率逐年稀释;而具有无限成长潜力的散客旅游市场却被大多数从业者所忽略。
4.对我国游客获取旅游信息渠道的抽样分析
旅游者总是依据一定的旅游信息来源作出特定的旅行方式决策。因此,对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对于从业者把握市场动态,并进而积极介入旅游消费者决策程序,最终诱导消费者作出于己有利的旅行安排。10有关我国旅游者获取信息渠道的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注:样本总数为9273人;累计共有9723人从以上渠道获取信息,即部分游客从一
种以上渠道获取信息
我国的旅游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走向成熟, 分别经历了起步、扩展、深化、改革四个阶段, 最后的效果非常成功, 全面的推动了我国旅游产业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体制渐渐的完善, 旅游产业当中的各项弊端也正在不断的显示出来, 特别是旅游的管理方法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出现了与时代发展不吻合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速度。因此, 我国的旅游管理方法必须得到改变, 这不仅是旅游产权发展的需求, 也是人们在旅游时的呼声。
一、我国旅游发展趋势
(一) 旅游业走向综合化
随着世界格局与我国社会的变化, 旅游市场渐渐的走向了综合化的道路。首先, 旅游行业是包括了吃、住、行、玩、购等一系列的综合性产业, 一些新元素的加入, 打破了旅游业的传统模式, 把我国市场当中的多个行业紧紧的结合在一起, 让旅游的整体效益规模化, 增加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 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型产业, 综合化的发展具有大规模、资金足、产业链完备等优点, 这条产业链能够有效的运行, 可以带动我国多个行业的发展。
(二) 旅游管理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
在未来的时间当中,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必定会运用到旅游产业当中。首先,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管理的质量。现在是一个市场观念逐渐强化的时代, 旅游业从生产到最后的销售都需要从社会当中获得大量的信息, 只有通过大量的信息交流, 旅游产品才能快速的销售出去, 形成良好的效益。其次, 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跟随时代潮流的发展, 旅行社与旅游管理部门都将成为旅游信息平台的使用者, 例如, 旅游社可以通过旅游信息管理平台, 了解到旅游管理部门的最新条例, 根据条例做出相应的变化, 同时还可以了解到旅游市场的最新情况, 为游客制定针对性的旅游计划, 让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舒适满意, 如果出现任何的问题, 旅游平台也可以作为一个凭证。
二、我国旅游产业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 旅游管理行政机构名称不规范, 级别参差不齐
在我国政府行政旅游管理当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有很多问题行政部门都不能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 既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也不能合理使用相应的行政能力。从国家中央到地方单位都设有一定的旅游管理部门, 但是名称与级别都参差不齐, 行使的职权也有所不同。首先是名称不是很规范, 中央级别的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到了市政单位就叫做某市旅游管理局;到了乡镇上就叫做旅游办事处。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国旅游管理之间的差异较大。例如, 我国沿海地区, 地理位置优越, 旅游基础条件较好, 市场需求量较大;相比沿海旅游区, 内地虽然有很多的旅游区域, 但是得到开发使用的地区却寥寥无几,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旅游业都还不是很好。从管理级别来看, 国家旅游局为国家副部级别;省旅游局为正厅级别;市旅游局为正处;到了乡镇则就只是科级干部。行政能力相差如此巨大, 在很多方面都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二) 管理职能设置不全面
首先是旅游局方面的管理职能设置的不全面。从国家的层次来看, 级别高、权力大、能力强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级别的管理部门;乡镇方面的旅游管理机构的行政能力相对较弱, 不能做到全方面的管理。我国内地很多的旅游景点多数都是村镇乡间, 这些地方旅游管理机构是旅游产业的第一线, 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多数的乡镇旅游管理机构都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创新我国旅游管理方法的建议
(一) 改革原则
遵循旅游自身发展的规律。首先, 要完全发挥管理机构在旅游市场当中的作用, 让管理效果最大化, 从市场当中得到确切的收益。其次就是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也要做好旅游区的保护工作, 防止当地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最后在使用国际化的标准来为旅游区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从原则当中进行改变。
(二) 创建多元化管理模式
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只有寻找新兴的管理模式才能够让我国旅游产业稳定持续的发展。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是集合多种新兴管理模式与一身的管理方式。该管理模式可以在国家中央到地方乡镇完美的运行, 无论是如何复杂的任务形式, 都能够有效的解决, 让我国的旅游管理工作更加的有效, 从而加快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脚步, 达到世界的标准。
结束语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 创新我国旅游管理方法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不仅可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还可以丰富国民的日常生活。创新旅游管理方法是需要多个领域共同完成的事, 结合我国旅游的实际情况, 从旅游的基础含义出发, 构建一个新的管理体系。
摘要:为了了解我国当前形势下旅游管理方法的创新道路, 从我国未来旅游形势入手, 找出了我国旅游现状当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发表我国旅游管理的创新方向以及建议:我国的旅游管理方法应该随着时代的脚步而前进, 确定管理当中的主体, 合理使用管理职权, 从而构建一个完美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旅游发展趋势,旅游管理方法,创新管理
参考文献
[1]许春晓.中国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关键词】 客源群体;邮轮旅游;亲子游
邮轮度假旅游是基于海上大型旅游客船为旅游工具和旅游目的地的、以沿线港口所在城市为陆上目的地和中转地的一种旅游方式。邮轮度假旅游诞生于19世纪末,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得到发展。邮轮被称为移动的“娱乐城”,是海洋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流行的度假方式。自1980年以来,国际邮轮业平均发展速度超过8%,远远超出平均发展速度为4%的国际旅游业,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1 我国邮轮旅游业发展现状
目前在世界前三大邮轮集团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丽星中,嘉年华和皇家加勒比集团的总部均位于北美,而北美也一直是世界最大的邮轮旅游市场。[1]与此相比,亚太地区则是世界邮轮旅游市场的后起之秀,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邮轮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邮轮专业港口的不断兴建,加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亚太地区已成为世界重要的邮轮旅游发展地区之一,并将逐渐成为继北美、欧洲之后又一个全球性邮轮旅游区。受此影响,我国已成为典型的邮轮新兴市场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邮轮陆续停靠我国港口,使得我国邮轮旅游业逐渐开始发展。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出游意识逐渐增强,对邮轮等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2]与此同时,作为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及重要目的地,我国邮轮旅游市场成为世界著名跨国邮轮集团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新兴市场。比如,歌诗达邮轮集团的“幸运号”邮轮于2016年4月开启了中国之旅;嘉年华邮轮集团旗下“公主”邮轮品牌于2016年6月正式进驻华南市场;皇家加勒比邮轮集团旗下的“海洋赞礼号”“海洋神话号”于2016年6月开启了以天津港为母港的邮轮航季。
2 我国邮轮旅游出游客源群体分析
同程旅游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邮轮旅游出游报告》(以下简称《出游报告》)数据显示,在邮轮出游人群的年龄分布方面,中老年人(45岁以上)在邮轮出游人群中占比达81.06%,成为绝对主力;年轻人仅占7.71%,中小学生占4.4%,学龄前儿童占6.83%。由此可见,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出游客源类型在一段时间内将以“银发族”和“亲子游”为主。
2.1 “银发族”客源
《出游报告》指出,中老年人群体稳稳占据了2015年我国邮轮出游人群的主体地位,并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在这45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中,又分为中年人群体和老年人群体,中年人旅游者普遍具有既“闲”又有钱的特点,在整个旅游市场中占据中坚力量,旅游消费频次较高,对于豪华邮轮这种高端产品的需求也比较旺盛;对于老年人旅游者来说,他们在旅游产品购买决策上受成年子女影响较大。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邮轮旅游的特点也是中老年旅游群体偏好的原因之一。具体表现为:(1)邮轮旅游推崇的是个性化服务,尤其是岸上游览项目,游客可随意安排自己是否跟随或任意选择游览项目。与传统的团队游相比,邮轮旅游自主性强,更适合行动缓慢的老年人,旅游满意度及舒适度更高。(2)受国内现行带薪休假制度及法定休假时间所限,国内邮轮旅游的航程往往不长,绝大多数为3~5天的短途航线,这对中老年人来说恰到好处。(3)受我国旅游市场现有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文化特征影响,国内邮轮旅游产品价格普遍不高,与老年人群体勤俭节约的传统观念相符。
2.2 “亲子游”客源
《出游报告》统计显示,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群体占比为11.23%,约为中老年群体的1/8,虽然比重较小,但却蕴含着一个庞大的细分市场,即家庭“亲子游”市场。《出游报告》数据表明,同行人数为3人及以上的占比达51.86%,有79.8%的人预订了家庭房。这些数据均可归为家庭“亲子游”的需求。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消费主力为中青年,这类群体绝大多数已初为父母,受高等素质教育的影响,大多赞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一观点并予以实践。众所周知,小朋友出游是否安全及是否开心是家长最担忧的问题。邮轮旅游既能增长小朋友的见识,丰富其阅历,又能一并解决住宿、餐饮、娱乐、安全等琐碎事务,自然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出游的首选。如今,多数大型邮轮都设有专门的儿童俱乐部,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带领不同年龄段儿童做手工、筹办化装舞会、参加船长见面会等适合他们的游戏;还有儿童游泳池、青少年水疗馆,有的甚至建有水上乐园、旋转木马、溜冰场等儿童设施,以及迪士尼演出节目;小朋友还可以在这里结识很多玩伴儿。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通过各种娱乐健身活动放松身心,享受休闲的度假时光。
3 结 语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邮轮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我国被看作未来全球邮轮市场的增长所在。在邮轮旅游的世界版图上,无论是客源国还是邮轮运力供给国,欧美地区都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与其邮轮市场趋于平衡的状态不同,亚洲的邮轮业近几年来均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以我国为例,2013年和2014年的邮轮乘客人数年均增长率为79%,几乎是亚洲其他市场乘客人数的总和。由此可见,未来我国一定会成为邮轮旅游市场新的、重要的客源地之一。随着老龄化人口的迅速上升及新生代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银发族”和家庭“亲子游”游客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邮轮旅游消费市场的主力,针对此类群体开展的邮轮项目及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未来我国邮轮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
参考文献:
[1] 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研究现状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2(2):101-11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较底提高1.9个百分点。
1.2 旅游电子商务的交易额逐年增加。
1.2.1 旅行预订用户规模扩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中国网民旅行及预订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中有34.3%的人在年2~10月时间内外出旅行或旅游过,这一群体规模达到1.66亿。休闲旅游是网民最主要的出行原因,占56.9%的比例;其次是个人或家庭事务出行,有36.5%的比例;因为工作原因出行旅游的网民有28.8%。网民选择在自己休假时间出游的占到52.2%,利用五一、十一等节假日出行的有45.4%,利用周末时间出游的占31.3%。
1.2.2 旅行市场交易规模增加。
艾瑞咨询的《~2011年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年度监测报告》统计研究分析显示,20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1037.4亿元,同比增长58.0%,呈高速增长的态势。从长期趋势来看,未来四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增长,增速维持在45%左右。同时,考虑到旅游市场受突发事件和政策环境影响较大,艾瑞咨询做出保守、正常、乐观三种预期,预计到,按照正常预估,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516.3亿元,保守估计将达到2800.1亿元,乐观估计将达到6322.8亿元。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占整体旅游交易规模的比例为7.2%,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20该比例将增长至20.4%,旅行市场交易规模增加。
1.2.3 第三方在线代理商规模增大。
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第三方在线代理商营收规模为67.6亿元,同比增长56.0%。同时据预测,未来几年内,随着第三方在线代理商的日益发展,保守估计第三方在线代理商的营收规模年将会达到155.1亿元,正常估计将达到250.1亿元,乐观估计将达到350.1亿元,第三方在线代理商规模不断增大。
1.2.4 旅游市场结构情况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结构中,订房、订票、度假产品比重分别为44.3% ,44.2%,1.5%。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结构中,订房营收比重为44.3%,机票营收比重为44.2%:
度假产品及其他旅游营收比重为11.5%。艾瑞预测,未来4年,机票的营收比重将会持续微降;订房和度假的营收比重相对提升。
发布时间:2011-10-13信息来源:《华东旅游报》 作者:伍鹏
我国海岛数量众多。据统计,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961个(海南岛、港澳台除外),433个岛屿有常住人口,人口452万,大部分海岛居民以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为业。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急剧衰退以及中日、中韩、中越双边渔业协定的签署和生效,我国海洋渔业捕捞空间大幅缩减,大量渔民面临转产转业,渔民增收出现困难,海洋渔业和渔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处于交通不便的海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转产转业的压力更大,社会矛盾更加突出。
旅游业在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就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海洋旅游已经成为海洋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旅游发展的重点。我国不少岛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优越,海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目前,一些海岛先后开发了休闲渔业、海洋文化和海洋休闲度假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部分海岛(如浙江的嵊泗列岛、桃花岛,广东的伶仃岛以及山东的长岛等)成了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海岛地区渔农民思想观念的提升,促进了渔农民的增收,改变了渔农村的村容村貌。但从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来看,一些海岛的旅游开发效果并不理想。相反,部分海岛地区的无序开发对海岛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给海岛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探讨科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完善和提高海岛旅游的档次,使海岛旅游发展真正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与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相结合,已成为海岛旅游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海岛旅游开发应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旅游业所涉及行业的广泛性、海洋与海岛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当前旅游业膨胀所造成的环境危机等,都要求海岛旅游开发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也表明,海岛地区环境优美、生态保护良好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必须严格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方针,认真处理好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强调景区与海岛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海岛旅游开发要坚持应先易后难,先近后远的方针,条件较好的岛屿先开发,条件不成熟的岛屿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好,处理好当前开发与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问题。其次是必须严格依照《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和海岛的综合管理,采取严厉的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规范各种危及海洋生态环境的行为。另外,要通过优化生产结构、选择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相适应的旅游活动来强化海岛的生态环境保护。
二、海岛旅游开发应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海岛渔农村社区是开展海岛旅游的细胞,是海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个和谐海岛旅游社区应包括社区居民全面参与、旅游管理规范、各主体之间利益分配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居民与游客关系和谐等方面。要促使旅游业的发展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相结合,首先,要拉长和延伸旅游产业链,将旅游业发展与海岛基础设施建设、水产养殖加工、休闲娱乐、餐饮以及渔民转产转业、医疗、托老保险等结合起来,使旅游业向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其次,要创新经营机制,在旅游经营上打破单一生产的模式,采用渔村经济聚合型、企业拉动型(如公司+渔农户、企业+社区+渔农户等形式)、海洋生态经济型、股份合作制等结构形式来发展旅游业。另外,当地政府要通过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扶持,重点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效益好的海岛旅游项目,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以实现海岛旅游产业化、集约化和效益化的目标。我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人口近100万。浙江省舟山市作为全国唯一以群岛组建的地级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近年来依托境内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的佛教文化的品牌效应,陆续开发了朱家尖岛、桃花岛、嵊泗列岛等海岛旅游景区,推出了一批旅游项目,并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正在致力于全国首创的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已初步建立海岛渔农村新型社区182个,在旅游发展与和谐海岛社区建设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
三、海岛旅游开发应坚持“一岛一特色”模式,旅游景区富有个性和地方特色才能够有长久的生命力。
我国目前的许多海岛旅游开发产品定位单一雷同,景区近距离重复建设严重,大多数海岛旅游缺乏有个性的包装和品牌策划。印度洋上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的海岛旅游开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原因是该国探索出了一个既符合该国特点的海岛旅游开发模式,被称为“马尔代夫模式”。该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致力于营造悠闲的度假胜地来吸引海外游客。借鉴马尔代夫等国家和地区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我国海岛旅游开发可以按照“一岛一特色”的模式,充分发挥海岛地区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深挖海洋文化内涵和海岛地方特色,逐步推出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精品,才能够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四、海岛旅游开发应以海洋文化为灵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
海洋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海洋。随着国际社会对海洋开发利用的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海洋文化和新生发展的海洋文化正在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海岛地区旅游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海洋文化这条主线,用海洋文化来塑造旅游的灵魂。要对海洋文化和海岛民间文化内涵做深层次挖掘,大力营造海洋文化氛围,开发具有海洋文化和海岛地方特色的海洋旅游产品(如休闲渔业、海洋宗教文化游、海鲜美食游、海洋旅游节庆、海岛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等),才能够使旅游产品富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五、海岛旅游开发应大力打造海洋休闲旅游精品休闲度假旅游是新兴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有利于改变传统单一观光旅游产品的缺陷,满足人们旅游多样性的需求。
我国目前的许多海岛旅游开发大都停留在观光的层次,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参与性强和最具海岛特色的旅游项目较少,海洋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只有顺应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海洋休闲渔业,审时度视发展高端海洋旅游产品(如海钓业、游艇业、邮轮经济等),才能逐步改变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休闲渔业将渔业资源、旅游资源和环境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健身、科普等与渔业有机结合,是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竞技型、休闲型旅游转变的有效形式,也是促进渔民转产转业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海洋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海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但大部分地区的休闲渔业存在规模小、品种单调、项目雷同、无序建设及管理失位等问题,还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立足长远,搞好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地的发展规划,规划应与海岛地区的旅游规划和城乡规划相协调,使休闲渔业既成为当地的特色旅游精品,又成为解决三农(渔)问题的途径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渔农村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海钓业在我国沿海和海岛地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些沿海地区建设了一些垂钓设施和钓基地,建造了适合鱼类等海洋生物栖居的海底人工鱼礁和海上浮式游钓休闲平台。青岛、舟山等地还组织开展了一些海洋垂钓节庆活动,举办了一些国际国内海钓比赛。但海钓作为一个产业,在我国还远不成熟。主要表现在缺乏与国际水平接轨的海钓基地和海钓场所,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钓鱼方式传统等。要促使我国海钓业与国际接轨,还必须在加强规划,完善法规,建立健全海钓管理制度,健全海钓配套设施建设,保护好重要休闲鱼种资源量及其栖息地以及加大海钓的宣传力度等方面努力。
六、海岛旅游开发应该切实开发和保护好特色。
无居民海岛随着2003年7月我国第一部关于无居民海岛管理的国家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的出台(该法规在明确无居民海岛属于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允许个人或机构经过向有关部门申请,可以租用和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一股无居民海岛开发热已经在我国一些沿海地区悄然兴起。
我国许多无居民海岛具有礁美、石奇、洞幽、岸险、滩美等特点,自然风光独特,生态环境较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如何使数量众多的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各具特色,与当地旅游业发展相协调,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功能布局相一致,以减少开发中的盲目性、随意性,避免重复建设,是当前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组织专家对适合旅游开发的无居民海岛进行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制定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专项规划。对于面积较小的无居民海岛的旅游开发可以参考马尔代夫的“四个一”模式,每一座海岛只让一个投资公司开发,只建设一个旅游景区,特别是每个海岛都要突出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有的功能定位。
其次,由于无居民海岛基础设施条件差,资金需求量大,旅游开发难度大。为促进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政府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无居民海岛开发土地、税收、贴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投资商以不同形式投资开发无居民海岛。
一、我国近现代旅游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旅游业发展
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使中国人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平民阶层开始步入旅游队伍。随着现代化交通的发展,旅游的空间形式也得到进一步拓展,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去的地方越来越远,国际旅游交往频繁。为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为旅客服务的民间旅游组织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行业。
1923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诞生,开始承担旅行代理业务。
1927年夏,旅行部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独立出来,更名为中国旅行社,中国第一家旅行社诞生,组织机构也相应扩大。中国旅行社建立后,把国内国际旅游事业的管理,纳入有组织、有领导的企业经营范畴,成为一种新兴的企业并能“有补于国民经济”。
(二)新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新中国建设以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的起始时间为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前。
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生产力低下和经济落后的影响,制约了国人旅游的需要,从而使国内旅游业很难具备实现发展的条件。同时,由于政治环境的影响,我国旅游部门的工作主要是根据外交工作的需要,负责来华国际友人的接待任务。
在这段时期,中国仍处于十分落后的局面,国际环境的严峻,国内生产水平低下。中国人民仍旧处于难以温饱的状态,在这种局面下,要发展旅游业是很困难的。旅游活动的进行时需要一定时间和足够的经费的。在当时,全国人民都努力建设祖国,全国经济处于起步状态,人们根本就没有空余的时间和金钱去外出旅游。
所以,旅游活动在当时主要是对那些来华的外宾所展开的。随着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来华公务和旅游的外国宾客逐渐增多。在一些主要城市都陆续设立了华侨服务社,接待的对象为来大陆的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外籍华人。
为了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管理,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与1964年正式成立。国务院明确规定,发展我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的方针和目的首先是为了学习各国人民的长处,宣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促进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互相了解,其次才是通过发展旅行和游览事业增加外汇收入。
这些事实表明,这一阶段内我国发展旅游事业的动机仍然是以政治目的为主。但尽管如此,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
2.第二个时期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步入正轨和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业作为全国创汇的渠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其振兴和发展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国务院的重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自此开始步入正轨,进入全面振兴的发展时期。
1978年至80年代中期,接待入境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建设百废待兴,急需大量外汇。基于这一背景,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没有采取“先国内后国际”的常规型模式,而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对于国内旅游,国家实行“不提倡,不鼓励,不反对”的政策。从客观的市场调节上讲,由于国门初开,很多外国旅游者对前来中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当时我国的国内旅游比较落后,并未形成规模。
80年代至1997年,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房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的旅游需求增加发育并迅速增长。旅游业经营的市场结构也因此开始发生重要变化。国内旅游人数迅速增加,国内旅游收入增幅惊人。
1997年至今,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阶段。1997年,国家旅游局和公安部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并宣布自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了我国正式允许旅行社行业开办组织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的业务,也标志着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随着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并行成为中国旅行社经营的三大市场,这个旅行社行业经营的市场格局最终得到了全面完善。改革开放30年,中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详细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入境接待1.3亿人次,入境过夜达5472万人次,创汇419亿美元;国内旅游16.1亿人次、收入7771亿元;出境旅游40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旅游直接和间接安置就业6000多万人,累计带动700多万人脱贫致富。旅行社达到1.97万家,星级饭店1.3万家,全国县级以上旅游景区达2万个,优秀旅游城市306座,高中等旅游院校1641所。与1978年相比,入境接待、过夜人次和创汇收入分别增长了72、70和159倍;星级饭店增长了93倍,旅行社增长了数百倍。137个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目的地先后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逐步扩大,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得以实现,每年中外国际旅游交流由数万人增加到数以亿计。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
2010年,我国旅游经济呈现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三大市场全面增长,国内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旅游投资规模扩大,产业发展呈现出诸多亮点,扩大消费和改善民生功能明显。全国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3.5%。入境旅游人数达1.34亿人次,同比增长5.8%。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我国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
2011年上半年,我国旅游总收入突破一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其中,国内旅游人数约13.3亿人次,同比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约9200亿元,同比增长22%。入境旅游人数约6627万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约2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6%。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国内旅游业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普遍实行,旅游条件的改观,国际旅游业的深入开展对国内旅游业的影响,人民的旅游热情将进一步焕发。
近年来,我国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前景广阔,需求潜力大,我国的国内旅游将维持高速稳定增长的局面,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过渡。国内旅游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将进一步的发展,基本上符合国内旅游的发展步伐。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1、旅游消费水平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旅游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状态,逐步向发达国家的旅游消费结构靠拢。
据预测本世纪末我国人均GNP将达到800—1000美元,人们将会产生普遍的旅游动机,目前,我国人均GNP刚达到国内旅游经济条件的要求,因而造成人们的旅游消费水平的普遍偏低。随着我国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设施的供给水平的提高,人们出门旅游将要由基本满足型向舒适型、享受型过渡。
当前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食住行的比重较大,达75%-85%,游购娱占25%-15%。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和香港,旅游消费中游览购物娱乐支出占60%。我国旅游消费资料中,物质消费资料多,精神消费资料少。随着我国旅游产品生产开发的多样化系列化和旅游配套设施投资结构的进一步改现,今后我国国内旅游消费结构中游购娱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精神消费资料的比重也将上升。
2、旅游人数稳步增长,有组织的团体将逐步增多。目前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旅游人数将继续增长,并维持高速局面。随着旅行社的发展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旅行社旅游。旅行社提供食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提供各种旅游信息,也将使一部分旅游者选择它。
3、旅行路线由短途到长途发展,人们将不满足家门口的短距离启蒙式旅游,而是向中长途涉足。旅游的区域扩大,热点仍热,温点和冷点将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而逐步升温。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人们的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眼光逐步投向外面的世界,南方人想领略一下冰城风光,北方人向往亚热带气氛,内陆人憧憬大海的辽阔,沿海人想探寻奇峰异谷的神秘。
4、旅游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内容的多样化,同样要求旅游内容的多样化,人们要体验更多的美好经历。初级的游山玩水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题和特种形式的旅游日益增加,享受性和游乐性的旅游内容会大大增强,今后人们的旅游将逐步由观光旅游发展到度假旅游,探险旅游,科学考察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保健康复旅游,文学旅游,美食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科技旅游、自驾车旅游等等。
5、旅游人员构成中自费旅游的人数将逐步增加,公费旅游仍将占一定比重。公费旅游中的职工奖励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仍将在国内旅游中占一定比重,只不过份额逐步下降,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将会以自费旅游的方式出现。
(二)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供需双向互动作用下,中国旅游业前景辉煌。
1.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将推动国内旅游需求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1999年开始实施“五一”、“十一”、春节的七天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
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发展,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5年的49.9%和58.6%降至2002年的37.7%和46.2%的水平。住房、购车、通讯等消费将逐渐得到满足,而作为精神和物质结合的旅游需求,则会反复产生。
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将呈现大众化、普遍化的态势,成为生活要素之一。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按每人每年出游两次计算,届时的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2.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
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矗
3.从旅游大国到世界旅游强国
按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基本思路,到2020年,中国海外旅游人数将超过2100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以上。国内旅游将达到29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20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旅游业总产出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左右。
国内外学者一致看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包括世界旅游组织(WTO)在内的权威性组织均认定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首位旅游目的地国。世界旅游理事会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产出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总消费的6.79%,旅游投资将占投资总额的8.61%,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三、编外总结
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誉为“朝阳产业”,“永不衰落的产业”等。
1.1 营销模式分类
企业的营销模式大体可分为大众营销和定制营销两种, 作为产品导向方式的大众营销, 它是先开发出一种产品后试图把产品卖给每一个顾客;而定制营销是为特定的顾客需求定制产品。定制营销的实质是为解决客户多样化需求与企业供给之间的矛盾, 它注重产品设计的创新与特殊化。
1.2 旅游定制营销概念
所谓旅游定制营销是指旅游企业把旅游市场细分到极限程度。即把每一位旅游者都视为一个潜在的细分市场, 根据每个旅游者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市场营销组合, 以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需要的一种新型旅游营销方式。旅游定制营销是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前提, 在高度重视顾客价值的前提下, 更充分地考虑每一位顾客的差别, 实行以顾客为中心的定制化生产和服务。这一新的营销模式迎合了旅游需求个性化的潮流,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我国旅游业定制营销的现状
2.1 旅游定制营销的初创
在旅游业发达的欧美国家, 定制旅游已十分成熟。作为一种新式的旅游服务项目, 它是从自由行延续而来, 又补充了自由行的弊端, 并充分表现了定制旅游的个性。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以美国运通公司托马斯·库克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旅游业巨头, 针对少数高端旅游者的特殊需求设计了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并利用公司驻各地的旅行社来为客人定制贯穿整个欧洲的旅游线路、根据旅客的行程安排出最佳的旅游交通方式, 为跨国界的旅行定制营销首开了先河。
2.2 国内旅游定制营销的目标市场策略
进入21世纪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旅游行业的不断升温, 我国旅游者已不满足大众化的“跟团游”, 逐步向“自由行”旅游方式发展, 然而自由行却受到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不经济和没有专业服务的困扰, 所以市场需要一种既有乐趣也专业服务的新型旅游方式。需求催生供给, 上海旅游行业瞄准商机, 及时对追求个性体验的旅游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和评估, 选择了重视出行全程感受和体验的高端旅游人群。把目标客户锁定在商务团或者公司奖励旅游团队、明星、企业家、企业高管等各行业高收入阶层上。推出了热气球观光飞行之旅、热带雨林探险之旅、豪华游艇之旅、直升飞机旅游、摄影之旅、极地之旅、环保之旅、海岛蜜月等定制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2.3 国内旅游定制营销现状
目前, 为旅游者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旅游行程的专业服务已经从上海陆续发展到北京、广州、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但这种高端定制旅游线路的顾客人数较少, 常见的是为个人或小团队定制个性化的旅游线路, 当此线路较为成熟并市场认可度较高后, 旅行社会逐渐向大众市场推广。做的比较成功的是以高级白领女性游客为目标, 量身定制了适合相同文化层次的女子行旅游线路, 旅游产品设计主要以健身、休闲、美容、购物为主;还有针对单身青年推出“单身情旅游”系列旅游活动, 为未婚人士提供交友机会;夕阳红老年游是高端定制旅游中做的最成熟的项目。旅游企业在设计线路和旅游日程时, 应老年游客在餐饮、娱乐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以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为参考, 把轻松和快乐设计为线路的主元素, 从而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宣传效果, 市场需求持续火爆。目前旅行社已经将夕阳红老年团的定制旅游线路全面推向市场。
3 旅游定制营销的难点
3.1 如何获取潜在旅游者的信息
旅客信息是旅游企业识别顾客需求、开展定制营销的起点。旅游者的人口统计资料是旅游企业作出营销决策非常有用的信息。作为旅游分销企业, 旅行社受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知名度及美誉度多方面的影响, 一般只能对本地及周边地区市场进行调查和开发, 在收集潜在旅游者的基本信息方面颇具优势, 但所能调查的顾客消费意愿和有效的信息上困难很大。所以, 旅游企业如何利用有效的市场调查工具展开定制营销业务, 如何在提供满意的咨询服务的同时了解顾客的准确意愿, 通过何种渠道获取与更多潜在顾客的接触机会等, 这些都是旅游定制营销首先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3.2 个性化旅游产品的设计问题
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定制营销的核心问题, 直接影响到客户的满意度。21世纪, 网络旅游消费族和银发消费族是两大新的旅游消费群体, 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经济实力, 其旅游消费的价值观念日益个性化, 从而导致他们复杂和个性的旅游消费行为。另外, 在一次完整的旅游行程中, 旅行社要和旅游者一同完成旅游需求分析、景点选择和决策、旅游行动的发生及游后的评价和感受
活动, 其中还要融合旅游六大要素, 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 旅游定制营销的魅力将不复存在。对于大部分提供高端定制旅游的经营者来说, 这对旅行社的规模、管理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个性化线路策划能力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3.3 短期内高端定制旅游成本居高不下
旅游企业开展定制营销, 势必要将每位顾客的特殊需求分别定制旅游产品, 这一方面增加了旅行社的工作量, 使企业的营销工作及流程更加复杂、而且会导致开发成本、信息收集和沟通成本迅速激增;多样化的旅游线路、交通、食宿要求也降低了作为中介的旅行社和这些服务提供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会增加成本和提高报价。另一方面, 基于对私人或较小团体定制的多品种、小批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不等同于为大规模团体提供的服务, 而这种差异性会造成旅行社即无法得到大规模团体活动的折扣, 又丧失了规模效益。如果靠提高旅游消费价格来实现盈利, 就会降低旅客的满意度进而降低了旅游定制营销的吸引力。所以, 这就需要旅游企业必须在降低成本上有所作为。否则, 定制营销要么被顾客所抛弃, 要么被旅游企业所抛弃。
4 开展旅游定制营销的对策
4.1 加强旅游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旅游企业要想在高端定制旅游服务上取得成功, 这要求企业要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占有更多数量的高端旅游消费者, 并对黄金目标客户进行有效接触和施加影响。通过构建企业客户数据库, 迅速和准确的捕捉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信息, 建立互动联系和动态追踪,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顾客的终身价值。此外, 专属的客户信息也可从专业的情报咨询公司去收集, 以扩大潜在客户的数量。最后, 旅游企业还可通过建设特色的旅游网站, 将公司的旅游定制产品的特色、价格及顾客的消费感受和评价公布在网络上, 通过开展在线定制和移动电子商务, 吸引高端客户的关注。
4.2 加强渠道成员联合, 打造旅游定制产品的共赢
高端旅游定制行程涉及到旅游项目、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环节, 旅游企业最经济的的产品定制应当是确定好几个主打的旅游产品模块, 将六大旅游要素设置为变量, 通过客户个性化的组合搭配, 就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旅游定制产品。这种柔性的旅游产品组合, 不仅极大的赋予顾客自由创造的权利, 更是降低了旅游企业的经营成本。另外, 旅游企业在定制产品时, 通过纵向的强强联合, 积极寻求最佳的旅游定制合作伙伴, 共同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模块, 实现渠道成员的共赢。
4.3 多途径寻求规模优势
众所周知, 只有大规模的标准化生产才可能使产品的生产成本降到最低, 所以解决旅游定制营销盈利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多途径的增加产品销量, 这除了取决于旅游企业已经成功占有的客户群外, 还可通过旅游企业的横向联合, 达到一定的顾客规模, 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另外, 旅游企业也可根据旅游者对不同景点及旅游需求的定制要求, 采取“联购分销”策略, 批量定购旅游产品, 建立范围优势, 实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营销目标。从长远发展来看, 通过独特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多渠道的广告宣传手段, 运用拉式策略, 吸引众多潜在的旅游者, 从而实现规模优势。
5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资源旅游国,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资源市场。到2020年, 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旅游最大目的地国。这个世纪是个性化风靡的时代, 旅游企业应抓住时机,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 以品牌创新、服务完善为宗旨制定定制营销策略, 实现 (下转36页) (上接10页) 自身价值, 从而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摘:
[1]吴健安.市场营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2]刘靖.高端旅游旅游业第二次浪潮[J], 热点[J].2006, 3.[3]赵鑫, 李永文.论我国高端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桂林旅
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0.
[4]沈玮.21世纪营销新趋势———定制营销[J].商场现代化, 2004
[5]张丽拉, 蔡亮.定制营销策略在旅游业中的运用[J].科技信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2]刘靖.高端旅游旅游业第二次浪潮[J], 热点[J].2006, 3.
[3]赵鑫, 李永文.论我国高端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0.
[4]沈玮.21世纪营销新趋势——定制营销[J].商场现代化, 2004 (6) :21~22.
[关键词] 体育旅游 市场 发展
所谓体育旅游 ,是指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出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型产业。目前与体育相关的旅游和旅行市场每年的价值达1180亿美元,到2011年,旅游和旅行产业在全球GDP的比重有望达到10%,而在一些国家体育旅游所创造的价值将占旅游总收入的25%。相比之下,我国体育旅游整体上约占旅游业年产值的5%,与国外发达旅游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研究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对促进我国体育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体育旅游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也正在以30%~40%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各地共有100多个体育赛事或旅游节庆,同时还有11个体育旅游专项产品。国家旅游局曾推出过60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游活动和12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全国已构建以“两湖”(“环太湖体育圈”和“北京建设龙谭湖体育主题公园”)基地体育健身设施和活动建设为主的二十个全民健身著名景观。2005年国家体育局公布批准了在全国建设16个“体育圈”的项目,“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成为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青海已经形成了以“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为主体,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三大赛事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效地把旅游观光与体育产业紧密结合。其它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运用体育旅游为载体,从当地的特色和实际资源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发体育旅游产业,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的贵州六盘水市和开阳县,顺利承办了2006年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给六盘水市和开阳县的体育旅游乃至其他第三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从全国范围来看,类似“环湖赛”和开阳汽车拉力赛这样的专项体育旅游产品和线路相结合的模式,已经形成一定气候。例如,浙江南太湖攀岩、泰山和华山登山、丝绸之路上的沙漠探险、长白山大峡谷的漂流探险。浙江杭州的马拉松、赛艇、等专项体育旅游活动。浙江湖州则从陆地、湖上、空中三个方面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权力开发新兴、时尚的“极限运动旅游”。四川“西岭雪山”已经成为长江以南冰雪运动、体育旅游的龙头,价值5亿多元的“金饽饽”。海南三亚、福建厦门、广东珠海、广西北海等地开展了如潜艇海底观光、海上跳伞、摩托艇冲浪、帆板等多种不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云南以丽江古城为文化背景的“七星国际户外挑战赛”,吸引了全球知名媒体和代表队以及庞大的境外体育旅游爱好者。宁夏“第四届中国银川国际摩托旅游节”的车迷、游客达数十万之众。新疆横穿塔克拉马干的体育探险游成为国内外高端体育探险者们的固定节日。西藏因地制宜开展的登山游和登山活动成为当地旅游业重要的创汇项目之一。如今,体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扩大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提高了地方知名度。
二、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总体特征
体育旅游市场体系初步形成,但结构不尽合理;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在数量上增长很快,但质量上提高较慢;体育旅游市场仍然属于高端消费,对内开放不够;体育旅游市场梯度发育,区域差异巨大,在国家旅游局推出的60项大型体育健身游活动和12大类80个专项体育健身旅游产品和线路中,西部地区占有明显优势,以43项占了总计的50%强。从各类体育旅游市场的发育程度看,观光体育旅游和体育竞赛旅游市场属于成熟市场,体育度假休闲市场属于“起飞”市场,而拓展型体育旅游市场方显雏形,只能算是概念市场。
三、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体育旅游市场主体不成熟,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相互融合不足,旅游资源不能与体育旅游共享等问题突出;体育旅游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专门的行业标准,专业性不强,市场占有率不大;高素质体育旅游经营人才匮乏。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我国在体育旅游产业产值、体育消费水平以及体育旅游产业吸纳就业人口的比重三个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这反映了当前我国体育旅游市场整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但同时也预示着我国体育市场开拓潜力巨大。
四、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与GDP的关系。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居世界第六位的GDP总量可以为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奠定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创造出了推动这一市场快速启动所要求的基本供给和需求水平。二是人均GDP的低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预示着我国旅游体育市场发展将呈现梯度启动、城市先行的基本特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体育旅游市场可以快速启动总体上得益于大国效应,但发展的不平衡,有些地区甚至仍将难以启动,也是必然的。
2.产业结构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相互影响。产业结构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有很强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尤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为体育旅游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可能和必要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体育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市场是提供大众体育休闲娱乐健身产品的专业化市场,是扩大居民消费,吸引民间投资的新兴载体,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表现为产业结构的改善和调整绩效的彰显。
3.居民收入水平因素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还很低,这样的收入水平不太可能形成有规模、有实际支付能力的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对推动体育市场发展的作用不大。但是我国城镇居民现有的收入水平,已经使他们开始具备实际的体育消费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体育旅游市场发展获得越来越大的推动力,尽管这种推动力的释放是一个渐进的、梯度发展过程,即由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到其他地区的城市居民再到农村居民的渐进过程。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可分为总量的影响和结构的影响。总量的影响表现为居民消费性支出总量越大,体育旅游消费的可能性也越大。结构影响是指居民实际各类消费子项占支出总量的比重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所产生的互动关系。當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对体育市场发展的影响,除了仍有总量约束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结构性约束。因此,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体育旅游市场既有赖于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增长,也取决于居民消费结构的转换与升级,其中做好引导和激励居民体育旅游消费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人口及其构成的情况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人口数量的优势将逐步转化为消费总量的优势,从而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将起到逐步加速的推动作用;二是以较高学历中青年男性为主要消费群体的所形成的人口构成结构,会对整个体育旅游消费的潜在群体起到的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潜在消费力量,这种力量的释放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5.体育旅游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及其分布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发展影响。从体育旅游人力资源的数量上看,我国缺乏专业体育旅游人才,缺乏比较优势,无法同发达国家相比。从人才质量上来看,缺乏两大产业融合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同时兼备的两大领域专业知识与技能。体育旅游人才散布于体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一些企业事业单位,不能直接转化为市场力量。这种状况对我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直接表现为:大量非体育人员挤入体育旅游产业中来,体育产业内部缺乏懂得对客服务、组织活动、经营管理的人才,而旅游产业内部缺乏掌握体育专业技能,熟悉体育器材的专业人士,造成总体的体育旅游专业性服务不足。
6.旅游景区设施与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培育程度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由于体育旅游市场的特殊性,旅游景区体育项目场地设施是实际的体育旅游经营场所,因此体育场地设施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直接相关。目前我国体育旅游景区項目设施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制约,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更为突出地表现在质量和分布上。为解决体育旅游设施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负面影响,当前应该做好二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有政府的适当优惠政策引导,加快中西部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引导国内外投资者去中西部投资开发体育旅游市场的基础设施;二是要加大优秀体育旅游景区与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完善体育旅游景区场地设施功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市场的开发。
五、结论与建议
我国体育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当前影响我国体育旅游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GDP总量与人均GPP、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人口数量、人力资源和旅游项目开发程度。这些因素对体育旅游市场的影响表现为体育旅游市场主体在数量上增长很快,但质量上提高较慢;体育旅游市场梯度发育,区域差异巨大;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水平对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影响有总量和结构性的约束;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相互融合不足;体育旅游市场缺乏专门的行业标准和高素质体育旅游经营人才;体育旅游市场的快速启动总体上得益于大国效应。
为了把体育旅游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中重要的产业。当前应以党中央加大第三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广州2010年亚运会为契机,以引导和激励大众体育消费为出发点,以组建与提高“体育旅游圈”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为突破口、大力增强体育旅游基地核心竞争力为中心,以建立统一、规范的体育旅游市场系统为目标,依靠深化区域产业结构改革和实施体育旅游商务人才培养战略,把拓展国内体育旅游市场与开拓国际体育旅游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同时要力求做到扩大市场规模与提高市场质量并重、启动国内体育旅游消费需求与拓展国际体育市场相统一。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市场:新的投资热点[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
[3]柳伯力陶宇平:《体育旅游导论》,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3
[4]时尚刺激的体育旅游[EB/OL].中国质量新闻网,http://www.cqd.com.cn/index.aspx更新时间:2001.3.15
[5]“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 打造高原户外旅游健身[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6-07/28/content_4889693.htm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我国旅游业为研究对象,做实证分析的计算模型,以模型多重共线性的检验为研究方法,选取了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居民收入、失业率共4个变量,采集我国1994-20xx年的旅游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参数检验和估计,并加以修正,分析出影响因素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进而提出促进旅游业和谐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内旅游收入居民消费居民收入失业率
一、理论依据和资料数据
进入21世纪,中国旅游业保持较高发展速度,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体系和产业规模,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也进一步加强。旅游收入不仅直接反映国家或地区旅游经济的运行状况,也是衡量旅游经济活动及效果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更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国内旅游收入,但国内旅游收入在中国旅游收入中占50%以上的比例。因此,为了提出对我国国内旅游市场有建设性的意见,全面反映我国目前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需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旅游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资金流入,旅游收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提升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进一步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国内旅游收入受多个指标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不仅包括国内的旅游人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还包括旅游黄金周政策的实施等。这些影响因素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大多学者借鉴统计年鉴中的旅游业相关数据资料,运用单一的经济模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增加国内旅游收入的对策措施。创收们在样本资料的选取和消除多重共线性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但很少考虑失业率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构建国内旅游收入的预测模型,能很好地显示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并以此为根据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本文的模型选取包括国内旅游人数、国内居民收入、价格消费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旅游支出、失业率作为解释变量。
首先旅游人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所接待的旅游者总数,一般我们用旅游人次数指标来表示。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政府推出各项政策鼓励旅游业发展,国内旅游人数不断增多,旅游收入也就得以增加。其次,居民收入是决定其需求的重要因素,是需求实现的客观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满足物质需求后更加注重精神需求的满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最后,我国居民中城镇居民是旅游的主要群体,失业率的升高一方面会降低城镇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使大家不仅失去旅游兴趣,也增加居民的支出负担,减少外出旅游的可能性。
本文选取旅游总花费(即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衡量国内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同时选取旅游人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五个指标。城镇居民具有相对于农村居民较高的收入并在旅游人群中占有相当比例,因此我们选取城镇居民的收入作为代表,研究其与旅游收入的关系。
表1
1994-20xx年我国国内旅游收入、旅游人数以及居民生活的情况表
旅游总花费(亿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3522.373878.363442.274710.715285.866229.707770.608749.3010183.7012579.77
旅游人数(亿人次)
5.246.296.3956.446.957.197.447.848.788.711.0212.1213.9416.117.1219.0221.03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496.242834838.95160.35425.15854.0262806859.67702.88472.29421.61049311759.513785.815780.7617174.6519109.44
城镇登记失业率(%)
2.82.933.13.13.13.13.644.34.24.24.144.24.34.1
年份69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20xx
注: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二、模型建立与数据回归
(一)模型建立
首先,根据搜集到的数据分别作旅游总花费和旅游总人数及旅游总花费与居民收入的关系图(图
-54-
1)。从图1中我们直观上可以得到,国内旅游收入的变化率与旅游人数的增长率和居民收入的增长率的变动趋势基本吻合,因此,我们可以将变量纳入方程。我们把国内旅游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设为
1旅游总花费和旅游总人数及旅游总花费与居民收入的关系图
y,国内旅游人数、人均居民收入、失业率作为解释变量,分别设为x1、x2、x3,对旅游收入的其他影响因素设为ε。确定模型:y=c(0)+c(1)×x1+c(2)*x2+c(3)*x3+ε
其中c(0),c(1),c(2),c(3)为待估参数,而ε为随机误差项。在经典线性回归的五个基本假定(零均值,同方差,无自相关,解释变量与扰动项不相关,无多重共线性)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简称OLS)求出c(0),c(1),c(2),c(3)估计量
(二)数据回归
利用OLS估计模型。将表1数据导入Eviews,并进行一元回归,输出结果如表2。表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DependentVariable:YMethod:LeastSquaresDate:05/01/12Time:09:06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17Variable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Prob.C912.83007.44E-111.23E+130.0000X1-107.27041.63E-11-6.58E+120.0000X20.8754521.80E-144.85E+130.0000X3-831.15672.20E-11-3.77E+130.0000R-squared1.000000Meandependentvar4758.916AdjustedR-squared1.000000S.D.dependentvar3301.247S.E.ofregression2.69E-11Akaikeinfocriterion-45.63973Sumsquaredresid9.39E-21Schwarzcriterion-45.44368Loglikelihood391.9377F-statistic8.05E+28Durbin-Watsonstat1.382992Prob(F-statistic)0.000000
三、模型检验
(一)经济意义的检验
根据表2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参数x1,即国内旅游人数的系数为负数,说明其他两个回归元不变的前提下,x1增长1亿人,则收入将减少1.072704亿元。(2)参数x2,即人均居民收入系数为正数,说明x2与国内旅游收入也存在正相关,当人均居民收入增加时,我国的旅游收入也会有向上增长的趋势。系数大小为0.875452,表明在国内旅游人数和失业率不变的前提下,
-55-
人均居民收入每增加1元,旅游收入会增多0.875452亿元。(3)参数x3,即失业率的系数为负数,表明国内旅游收入与失业率存在负相关。当失业率降低时,旅游收入会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结论与假设相一致。在x1和x2不变的前提下,当失业率下降1%时,国内旅游收入会增加831.1567亿元,即国内旅游人数的增长与人均居民收入的增加会使国内旅游收入增加,促进国内旅游的发展。失业率则与国内旅游收入呈相反的变动方向,失业率的增加会减少国内旅游收入的大小。
(二)统计意义的检验
从显著性检验的角度看,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截距项参数与偏回归系数c(1),c(2),c(3)的P值均小于0.05,表明通过了t检验。因此,此模型顺利通过了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即国内居民平均收入的增加对国内旅游收入情况具有显著性影响,失业率和旅游人数则对国内旅游收入有相反的影响效果。这样旅游人数的变动对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作用与我们之前分析判断的不同,说明此模型应该存在多重共线性的现象。在回归结果中,F值为8.05E+28,Prob(F-statistic)=0.000000<<0.05,因此模型业通过了F检验,即此回归模型的整体线性的显著性检验。
从拟合优度的角度看,在多元线性回归中用R2作为修正的可决系数反映模型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多大,其值越接近1,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就越高。在上述模型中R2=1.00000,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
(三)计量经济意义的检验(1)多重共线性检验
此多元模型有三个解释变量,但可以初步判断国内旅游人数与人均居民收入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可以采用简单相关系数即CorrelationMatrix检验对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表3CorrelationMatrix
X1X2X3y
X11.0000000.9954330.7594070.994832X20.9954331.0000000.7921410.996632X30.7594070.7921411.0000000.740098y0.9948320.9966320.7400981.000000根据表3,国内旅游人数和人均居民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95433,与失业率相关系数0.759407,
说明相关性比较高,主要因为人均居民收入和失业率影响着国内旅游人数的大小,二者影响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心理和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而对人民的旅游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可以作x1
表4
一元线性回归结果DependentVariable:X1Method:LeastSquares
Date:05/01/12Time:09:27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17VariableCoefficientC1.20xx91X20.001034R-squared0.990887AdjustedR-squared0.990279S.E.ofregression0.491569Sumsquaredresid3.624598Loglikelihood-10.98546Durbin-Watsonstat1.284947
Std.Errort-Statistic
0.2633184.5628952.56E-0540.38547
MeandependentvarS.D.dependentvarAkaikeinfocriterionSchwarzcriterion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Prob.0.00040.000010.683244.9858291.5277011.6257261630.9860.000000
-56-
与x2和x3的辅助回归并观察相应的R2值,根据表4,从x1与x2两者的辅助回归方程中可得出R2为0.990279。可见,此模型中存在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删除变量x1后,可得表5。
表5删除x1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DependentVariable:YMethod:LeastSquares
Date:05/01/12Time:09:32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17VariableCoefficientC582.4426X20.757641X3-758.6763R-squared0.999821AdjustedR-squared0.999795S.E.ofregression47.27761Sumsquaredresid31292.41Loglikelihood-88.02425Durbin-Watsonstat1.478033
Std.Errort-Statistic
96.720xx6.0219370.004034187.796733.57634-22.59556
MeandependentvarS.D.dependentvarAkaikeinfocriterionSchwarzcriterion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Prob.0.00000.00000.00004758.9163301.24710.7087410.8557738999.320.000000
根据表5,可以看出删除x1后的模型通过检验。(2)异方差检验
由于样本容量为17,数量较小,解释变量个数大于1。首先,画出散布点图(图2)初步判断。
2散布点图
从图2可看出,残差平方和e2与x2和x3之间无明显关系。同时,采用包含交叉项的White检验。在Eviews中操作中可知,包含交叉乘积项的White检验的Obs*R-squared(8.980994)后面的伴随概率(0.109825)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表明接受模型同方差的原假设。即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的问题。
(3)自相关检验。从模型中得到D.W值为2.616513,样本容量为17,模型中解释变量的个数为2,在显著性水平0.05下,d的临界值du=1.536,上限4-du=2.464,dL=1.015.D.W值不在此区域内,在无法判断的区域。因此,此模型可能存在自相关的问题也可能不存在。
(4)最终模型的确定,即Y=0.757641*x1-758.6763*x2+582.4426
-57-
表6怀特检验结果
WhiteHeteroskedasticityTest:F-statistic2.463919Obs*R-squared8.980994TestEquation:
DependentVariable:RESID^2Method:LeastSquaresDate:05/01/12Time:11:00Sample:199420xx
Includedobservations:17VariableCoefficientC127730.9X28.570261X2^2-4.26E-05X2*X3-1.845989X3-87910.19X3^213678.12R-squared0.528294AdjustedR-squared0.313882S.E.ofregression1707.375Sumsquaredresid32066419Loglikelihood-146.9479Durbin-Watsonstat2.616513四、模型分析和政策建议
Probability
Probability0.0987730.109825
Std.Errort-Statistic59302.082.1539023.9393932.1755284.67E-05-0.9125561.024057-1.80262439275.82-2.2382786080.0142.249685
MeandependentvarS.D.dependentvarAkaikeinfocriterionSchwarzcriterionF-statistic
Prob(F-statistic)Prob.0.05430.05230.38100.09890.04680.04591840.7302061.24417.9938718.287942.4639190.098773
本文基于我国1994-20xx年的相关数据,对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居民收入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1.近几年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均居民收入逐年快速提高,但我国贫富差距较大,大部分人口还处于温饱或低温饱阶段。因此,旅游市场有较大的潜在的市场提升空间。旅游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支出,居民拥有了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闲暇时间后,才会有旅游的愿望和行为。我国应制定政策,提高我国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减小贫富差距。
2.国内旅游人数越多并不意味着国内旅游收入越高,当前的旅游状况已趋于饱和状态,如果只考虑吸引旅游者数量,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旅游景区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压力,而且服务水平低、强买强卖的现象会随之出现,就如海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加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加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特色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增加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
3.失业威胁着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到损失,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因此也将受到损害。城镇居民作为旅游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旅游动机受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工资。过高的失业率一方面会降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周围人的心理,还可能会扰乱社会的正常运行。有消费能力的群体由于心理的影响有可能也会失去旅游的兴趣,而失业群体由于收入的降低必将减少其外出旅游的可能性。由此看来,失业率对旅游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出台有利于降低失业率的政策,降低失业率并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而来扩大国内旅游的人数,引导国民旅游,增加国内旅游的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这一旅游经济发展战略体系可概括为“四位一体”。所谓“四位”,就是这个发展战略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型战略、经济新增长点战略、旅游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四方面构成,以形成其综合性。所谓“一体”,就是这四个战略集中为一体,要达到国家“”计划和20xx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于这一战略体系体现了重大而艰巨的体制转变的根本任务,所以它的实现过程也是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也正因为这个道理,“四位一体”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具有跨世纪的长远指导意义。
1.政府主导型战略
政府主导型战略,就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在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旅游业更大的发展。
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体是政府,基础是市场,因此,在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家旅游局、地方旅游局及与市场和企业的多重交叉组合的相互关系。按照发展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应有所侧重和分工,以构成完整的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体系,这也符合旅游大国的特点。
政府主导型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念主导、政策主导、管理主导和资金主导等几个方面。参照国际经验,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战略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条:建立和完善旅游法制体系;旅游管理部门行政地位升格;开征旅游税;增加旅游宣传促销的投入等。
2.经济新增长点战略
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把握5个基本原则:①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有利于经济增长的集约化;②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③产业关联度高,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④国际竞争力强,有利于扩大出口创汇;⑤投资回收快,有利于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
经济新增长点的提出和政策化,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旅游业的发展,完全符合选择和确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5个基本原则。因此,经济新增长点战略就自然成为旅游发展战略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短期来看,要争取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中期来看,要大力培育这一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之全面发挥作用;从长期来看,要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旅游强国战略
中国已经是一个旅游大国,但远远不是一个旅游强国。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质量,目标是大幅度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旅游发展质量和旅游服务质量构成旅游强国战略的总体框架。价格战略、品牌战略和人才战略是质量的自然延伸,是竞争深化的需要,也是旅游强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工作措施和战略对策,使得这一战略得以实现,最终形成强大的竞争力,从而参与世界旅游经济的水平分工,以新的姿态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旅游发展中创造出新的业绩。
4.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世界性和世纪性的话题,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和普遍重视。可持续发展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环境保护问题,而是从人类的总体社会生活和长远发展的各个方面提出的。因此,可以从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各个角度分别阐述,有关的定义有近百种。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的是《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主持者于1987年提出的定义,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一是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即无论富国、穷国,富人、穷人,都有生存权和发展权;二是要考虑后人的满足,即达到代际之间的公平;三是要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承受限度。换句话说,就是要达到天人之间关系的长远协调,而不能“吃祖宗饭、造子孙孽”。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是资源永续利用,核心是旅游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政策和管理措施是决定性的因素,这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中制度因素的作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旅游发展战略体系中的最后一部分,从长远看,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分析】推荐阅读:
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05-29
我国旅游业现状及问题10-30
我国旅游景区品牌经营策略研究07-03
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09-08
贵阳旅游业发展分析10-17
我国风险投资现状分析及发展06-01
隆阳区旅游业发展SWOT分析07-26
我国房地产企业项目管理状况分析11-18
我国豆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1-23
2022年我国管道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分析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