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精选8篇)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清代诗人李密庵在《半半歌》中用通俗的语言展示了乡村生活给人带来的娴静与豁达。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高压群体体验娴静,释放压力的主要选择,在乡村旅游中感受乡村文化,在乡村文化中体验豁达情怀,可谓一大乐事。故此,需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当前,我国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略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此种行为忽视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之间的关系。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乡村旅游是乡村文化发展的依托。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灵魂,始终蕴含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并表现出极大的魅力。从长远来看,释放乡村文化魅力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中之重。
发展乡村旅游,需充分发掘乡村文化内涵,提高乡村旅游文化品位。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尤其作为我国经济文化发源地的农村,其历史传统与特色风俗更令旅游者向往。然而当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逐渐受商业性侵蚀,阻碍了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价值实现;同时,在乡村旅游开发前,我国部分乡村社区对自身独特文化及历史传统处于无知状态,这种现状也不利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的本土化与特色化。故此,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大力加强对当地乡村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乡村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
发展乡村旅游,需极力宣传乡村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品牌是产品营销的核心和灵魂,是维系产品与消费者关系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今天,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然而,我国乡村旅游却缺乏具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其重要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缺乏品牌意识,在经营中未将传统乡村文化作为核心优势进行包装与宣传,从而难以提升本地旅游产业的知名度,更难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因此,我们需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进行宣传,从而打造乡村文化的独立品牌,提升旅游产业整体效益。
发展乡村旅游,需全力保护乡村文化传统,持续乡村旅游文化特色。不可否认,乡村旅游为旅游企业带来了利润,为地区发展带来了希望。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同样给乡村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不当规划及企业的盲目开发,在旅游发展中,由于对乡村文化了解的不透彻,对乡村文化的开发趋于表面化、庸俗化,失去了乡村文化的原真性。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向农村蔓延,不断侵蚀着传统的乡村文化,导致乡村文化的衰退及消亡。所以,政府应当勇敢承担当地文化的保护责任,提升自身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肩负起引导企业合理开发的任务,以实现乡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 文化旅游的概念出现较晚。在20世纪末, 其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得到明确界定。但是, 文化旅游也因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而越来越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从1992年中国友好观光年首批推出“长城之旅”、“丝绸之路游”等14条专项旅游路线以来, 相继推出“中国文物古迹游”、“中国民族风情游”、“中国民间艺术游”及“中国烹调王国游”等文化旅游项目[3] (P6、7) , 体现了我国文化旅游的无穷魅力。进入21世纪以来, 和美、意、法、西等旅游强国相比, 我国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无论是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从旅游服务的项目和内容来说, 不少游客总是抱怨旅游景点雷同、项目单调、格调平庸;从旅游者的素质与品味来说, 还存在着一哄而上的盲目性、走马观花的肤浅性及粗俗、丑陋、不文明行为等与文化旅游的不协调性等问题。如何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高旅游服务的文化含金量, 让旅游者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我国文化旅游的无穷魅力;如何把我国从一个亚洲旅游大国发展为世界旅游强国, 使得旅游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提高我国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培养我国旅游者的文明旅游行为, 使得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满意更多, 而不是走马观花, 游而无获, 就成了每一个旅游者、每一个希望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历史学教师, 笔者认为, 无论大学还是中学, 历史教学都可以大有作为。
审视历史各科教学的基本内容, 毫无疑问, 在传承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在历史教学中, 不可避免地要向学生介绍极其丰富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如果和考察活动结合起来, 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促进历史教学改革, 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质量,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文化旅游动机, 引发学生和其家长及亲戚朋友的历史文化旅游行为, 还可以提高学生作为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文明旅游素质,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历史文化知识转化成文化旅游资源, 使之成为继承与传播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潜在力量。
一、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宣传教育作用, 为发展文化旅游业服务。
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没有稳定数量的或者逐渐增加的旅游者不行, 因而有效地激发和维持潜在的旅游者的历史文化旅游动机显得尤为重要。那些历史文化旅游服务部门固然可以通过公关广告宣传达到吸引旅游者前来消费自己的文化旅游服务产品, 但是不容忽视另外一个广告宣传的途径和窗口, 那就是历史教学。历史教师在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实际上扮演着整个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公关广告人员的角色, 发挥着类似于公关广告的作用。在执行历史教学任务的同时, 历史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我国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教学活动介绍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旅游动机。具体来说, 历史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教学内容的“可旅游性”, 则可以促进历史文化旅游业发展。历史教学的目标不但应该让学生准确地了解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 发生的原因、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而且应该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些历史事件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环境当中还有什么遗留物和影响物, 可以身临其境地去凭吊、参观;不但让学生通过课本介绍理性地认识历史, 而且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通过文化旅游, 感性地认识历史。古人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住什么?走路乘什么吗?他们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历史教师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学生:可以在什么资源地点身临其境地去了解和体验。比如, 要了解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当年兴办私学, 宣传其儒家学说的情况, 以及其学说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历朝历代又是如何尊孔祭孔的, 就可以去山东曲阜参加该地举办的“青少年修学旅游”:“听取有关儒家学说的讲座;观看仿旧理祭祀孔子的盛况;参观孔子生平事迹展览;游览世界上延时最久的家族墓地———孔林;参观孔府珍宝文物展览;学习古代骑射;乘坐仿古马车旅游;参加孔子名言背诵大赛等活动”[4] (P35) 。又如想了解和体验秦始皇南征北战、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威武气概和宏伟场面, 不妨去一趟陕西西安, 看一看那里的秦始皇兵马俑。通过教学, 不但可以拓展和延伸课堂历史知识, 培养学生对各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浓厚兴趣, 激发学生文化旅游的动机和愿望, 还可以引发其家长或者亲戚朋友的历史文化旅游行为, 从而有效地增加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客源。
历史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作为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文明旅游素质。一方面, 通过历史教学的学习活动, 有效地提高学生作为潜在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素质, 明确旅游目的, 避免走马观花, 劳而无获。另一方面, 历史教学通过介绍历史人物的旅游习惯, 培养学生作为旅游者的文明旅游素质。众所周知, “某某某到此一游”的做法, 破坏了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的美感和价值, 使客源地游客感觉失望与痛心。历史课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人“题壁、诗板”[5] (P303-304) 的风俗。题壁, 也就是在墙壁上写诗、题词。这种风习由来已久, 特别是在唐代非常盛行。但是, 唐代的题壁不是径直题写在墙壁上, 虽然也有直接题写在墙壁上的, 但大多数都是先题写在“诗板”上, 然后在墙壁上挂起来。再分析题壁产生的原因, 一是传播技术的限制, 古代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传播媒介;二是有感而发, 一般题壁的内容多与旅途见闻或者心绪有关, 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才华, 而不是为了扬名或者炫耀。借此话题, 可以批评当代胡写乱画的不良习俗, 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介绍各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旅游的兴趣和志向。历史教师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 挖掘和介绍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 探究当地的风物民情的来历, 注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与当地有联系的历史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了解家乡、宣传家乡的兴趣和动机,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愿望, 增强学生的家乡自豪感和荣誉感。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转化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如何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潜在力量。
二、引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介绍和考察活动, 可以促进历史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历史的教学质量。
众所周知, 历史教育目前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如何重新认定学科功能, 定位学科目标, 变革和创新学科体系、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人们普遍认为历史教学应该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和更强的社会服务功能, 但是历史教学怎么改革, 怎么发挥这些作用和功能, 各人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比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科学与无神论教育、环境保护教育, 等等。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不但可以服务于历史文化旅游, 而且引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介绍和考察活动也可以促进历史教学的改革。从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看, 无论大学生还是中学生, 都不喜欢抽象而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 比较而言, 他们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如果历史教师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充分利用当地的博物馆、文物遗址或者风土人情, 或者利用旅游文化部门提供的或者自己收集的有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图片、模型、电影录像等材料, 通过参观、访问或者多媒体教学, 让历史教学内容“活”起来, 使历史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促使学生形成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 这样就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深刻理解, 学习历史的兴趣, 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以及有关历史的求知欲望的最大限度的满足。
历史教学可以利用历史文物古迹、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主题公园等静态物开展丰富的动态的历史文化活动, 提升旅游业的文化价值, 增强产品吸引力, 提高经济效益, 还可以大力弘扬中国文化, 让世界了解中国, 同时也可以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可以为历史教学所利用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是那些异时型文化旅游资源。“异时型文化旅游资源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原景留置和拟境再现两种”。[6] (P172) 历史文化遗迹大多属于原景留置———临场展示类型, 比如圆明园遗址、楼兰古城遗址等。“特殊的历史变故仿佛使时间凝固在那一刻, 旅游者置身其中, 必然会有一种重返历史、时光倒流的感觉”。[7] (P172) 往往各种专题性的历史考古博物馆、展览馆, 通过文物集萃式的方式展示了异时文化的状况。假定学生学习“氏族社会时代的远古人类”, 如果能够参观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或者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 或者本地的同一时期的氏族文化遗址, 肯定可以增进其对那些抽象知识的理解。以展示民俗文化为特征的主题公园大多属于拟境再现———模拟展示类型。比如杭州的宋城, 模拟展示了宋朝的城市生活和生活场景。有些考古发掘展览馆也有异时文化模拟展示的效果, 比如置身于兵马俑博物馆那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方阵前, 旅游者会产生一种置身于两千多年前战场的感觉。旅游实践活动可以还原与再现久远的历史场景, 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此外, 有些影视作品或者小说也能够很好地艺术性地再现异时文化。如果学生不能亲自去那些地方参观、体验, 则引导他们批判性地欣赏学习那些文艺作品, 这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历史真实, 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教学内容。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都安排一段时间的实践考察活动, 中学也有个别安排, 恐怕其目的就在于此。
三、对历史教师的要求
历史教学的宣传教育作用, 在客观上可为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服务, 通过引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介绍和考察活动来促进自身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不但需要历史教师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相关世界的、中国的尤其是当地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要了如指掌, 尤其是当地的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 对当地的历史人物、事件、文物古迹如数家珍, 还需要他们有改革历史教学、促进历史文化旅游的发展的热情和愿望。从这一点上来说, 历史教师还应该是一个好“导游”。
总之, 一般意义上,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而本文探讨的是对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改革, 探讨历史教学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功能, 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历史教学与历史文化旅游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历史教学类似于广告的宣传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旅游动机, 促进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可以提高学生作为潜在旅游者的历史文化素质和文明旅游素质,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知识转化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使之成为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在力量;同时, 还可以拓展和延伸课堂历史知识, 促进历史教学的改革, 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 2005, 4.
[2][3][4][6][7]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11.
【关键词】 旅游文化 社会意识社会经济
旅游文化不仅只是风光、景点,它更是当地人文精神和文化物质、自然物质的总称,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同地区可根据自身旅游文化的特点,打造个性的旅游品牌。对人文、自然景点的旅游文化开发,能够非常有效的带动当地的其他产业,如餐饮、住宿、娱乐,特别是当地的特色产品能够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很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挖掘旅游文化,我地特在3月份为市民免费开放青云山、青云湖,旅游景点,以期达到促进以后经济的发展。
1. 旅游文化功能的体现
1.1人文教化。在游览秀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当地人文风情的过程当中,旅游者可能提高旅游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扩大了其知识视野,总体上提高旅游者文化和审美修养。
1.2经济功能。旅游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特有的地方品种,可使旅游者文化需求和情趣受到激发,从而实现消费行为。通过对当地特色的景点、特色产品、风味小吃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开发,并以此带动当地的其他产业。这能够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3文化交流。旅游文化可帮助旅游者多途径接触,相互交流,有利于消除因隔绝带来的偏见和误解,有力促进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加入对当地历史文化、奇闻异事的介绍,让旅游者在精神上也进行一次旅游,增加他们对当地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
2. 旅游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为各个地域地的人文、社会发展存在着差异,水平高低也不尽相同,在某种程度上各地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高低之分。所以各个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能够弥补双方的不足,带来健康的文化变异,促使整个社会和谐进步。
2.1旅游目的地社会进步。当地的旅游点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接待点之间的文化交融点,它在旅游的文化体系当中具有最大的变动度。第一,能推动旅游点当地经济发展。如今,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比较大的产业,而且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第二,能加快旅游点当地社会进程。随着旅游的发展,高楼大厦、城市建设、道路交通也更上其发展的脚步,社会日益开放化和国际化的同时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第三,能促进旅游点社会政治进步。外地旅游者的到来,通过比较别的地区和当地政治体系、法律制度方面,取长避短,促进落后的地方加以改革,推动进步;第四,能提高旅游点社会意识。
2.2旅游者当地社会进步。对以劳作型为主的旅游业而言:前往当地的游客或是以产品的销售、推广为目的,致力于市场的开拓,或是对旅游点进行投资考察,捕捉商机;对以休闲型为主的旅游:旅游者为放松紧张的心情,以恢复正常工作;或是为感受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压力;或是为了景物、文化的观赏、审美,以达到精神层面的满足。
3. 旅游文化对社会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3.1社会内部的一体化。站在人类生存的角度上来看,社会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产品制造、获得、消耗的经济系统;站在控制的角度上来说,社会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权力的产生和施行的政治系统;站在精神文化的角度上来说,社会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同文化基础、价值理念相互包容、相互发展的精神系统。而社会的内部一体化就是这三者分别和共同统一。
3.2社会间的一体化。虽然说一体化的本质在于人们对于社会功能的需求性和技术性,但是在每个不同的时期,旅游文化在此之中都始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社会整体的进步发展是每个独立的地域文化相互间有机揉合的过程,而这个文化组合过程的前提是不同文化能够相互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沟通,渐渐发展成为经济上的相互合作于依赖。
4. 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
4.1我们认为,要建好好当地旅游业,要重点围绕旅游的三大特性,解决好三看问题,即围绕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可留住性,解决能看、好看和耐看的问题。
4.1.1把握旅游的可进入性,实现配套设施的完善,解决“能看”问题。交通是发展旅游的关键问题,一个地方再好,如果因交通不便,游客进不去再好也是突然。所以因发展规划,重点解决景区公路建设,加快农村旅游区和特色小镇水电气配套,加强与旅游相关的生态环保工程的建设。
4.1.2把握旅游观赏性,实现景区(点)打造的飞跃,解决“好看”问题。目前我地旅游资源还比较薄弱,应多集中社会智力和财力打造精品旅游系列。提高旅游地区的市场化管理和经营理念,更新发展思路。比如打造xx古寺为主的古文化游,xx少数民族风情游,xx城的体育文化游。积极对接市外周边市场,打响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
4.1.3把握旅游可留住性,实现内涵发掘利用的飞跃,解决“耐看”问题。它是旅游发展到一定时期,实现旅游经济高位跃升的唯一出路。旅游不仅仅是欣赏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或古老的城墙、建筑。这一切的根本都是以当地的精神文化作为其灵魂,而实质性存在的事物是这一精神文化的载体。所以要提高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把人文内涵发掘出来,并通过物质景观展现出来,以此增加旅游的文化深度。所以得细心的发掘旅游地自身独具的民族风情、精神文化,大力包装,精巧设计。比如庵上书院,它相传是春秋时孔子的门生公冶长读书的地方,民间流传着许多与其相关的轶事、传闻,史料也对其也有一些记载。可以说如庵上书院不仅仅是一处景观,更是我国儒家文化的一种体现,它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让旅客在游览景观的同时,真切的感受到一种尚儒精神。
4.2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行业的绝对发展目标。旅游行业不仅能带来客观的经济收益,同时它也是一个污染的行业,对旅游资源做到绝对的保护,才能够使旅游行业能够健康茁壮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对旅游文化的建设,能够造就和展示当地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多彩的社会信息,可以吸引更多人前来欣赏的目光,从而为当地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首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智勇.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02).
[2] 姬光飞.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 财经界, 2010,(12).
[3] 张静.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06.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览观赏对象。近几年来,改革开放的大潮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旅游资源的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保护好优美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如何正确处理好旅游环境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的集中体现。开发与保护关系贯穿于旅游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而日益显出其重要性。我是一名旅游工作着,试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角度,对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提出一些观点,供商榷。
一、开发和保护的辩证关系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开发既是一种保护又是一种破坏。一方面旅游资源开发将改善、美化资源环境,因开发而带来的旅游收益也为资源保护创造了经济条件。另一方面伴随旅游开发而带来的环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活动行为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等都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两者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辩证联系中共同改善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发和保护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1、保护是开发和发展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一旦破坏殆尽,旅游业将失去依存的条件,也就无开发可言了。因此,保护是开发的前提,是开发与保护这对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红原大草原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特别是湿地草原、安多游牧文化独一无二。这些自然的、人文的旅游资源,就目前的客观条件,要很好地全部进行开发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进行保护是上策。而有些旅游资源,还存在如何开发的争议,并涉及到开发后带来的的环境、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问题,可以先予以保护而后开发。
2、开发是保护的必要体现,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资源保护归根到底是为了旅游业更好的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发挥其功能和效益,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旅游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只有通过开发才能得以体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导,是旅游资源价值的充分体现。例如,麦洼寺是川西北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规模最大的藏传宁玛派大寺,是外界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窗口。只有通过合理开发,使之走向世界,并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佛教圣地,才能充分体现其保护的价值。随着
社会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人们对的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开发能反映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产品,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目前,红原大草原就有这方面的旅游产品供游客挑选。
3、开发本身意味着保护。一般情况下,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对旅游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对还有就是旅游资源、环境进行改善、美化,以增加其可进入性;或对人文旅游资源搜集和整理,重现其光芒。同时,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旅游收益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返回资源地,用于资源地的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在这个意义上,开发意味着保护。红原县申报了红原大草原AAA景区,制定了《红原县旅游经营管理办法》、《红原县牧家乐管理办法》,这些措施,就是对红原大草原人文、自然旅游资源的第一道保护网。
(二)、保护和开发又是相互矛盾的1、从某种程度上看,开发也是一种破坏。包括由旅游开发而造成的破坏和非旅游开发而造成的破坏。虽然旅游资源的破坏并不仅仅是开发所造成的,还有其他社会的、文化的等方面的深层原因,但开发所造成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资源保护是背道而驰的。
首先,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种破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对资源地进行的适度建设是以局部范围的破坏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破坏也就没有开发,破坏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是共生的。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普遍存在粗放型开发模式,使得积极的开发也会带来破坏。红原大草原的标志性景点月亮湾就是一个例子。因为资金投入和技术限制,月亮湾观景台的植被、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那种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造成旅游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是对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
其次,从人为角度看,旅游资源的开发也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管理不善,资源地游客涌入量往往超过其承载力,从而给资源本身造成致命的损坏。大量游客形成的喧哗,破坏了寺院庄严肃穆的氛围;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诸如“×××到此一游”的乱刻乱画更是对旅游资源的极大破坏。
再次,由于旅游资源(尤其是人文旅游资源)所具有的文化性,因开发而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也可能是对旅游资源的毁灭性打击。尽管旅游者与资源所在地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双向的,但事实上,外来文化、外来旅游者对资源所在地(旅游地)的冲击和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资源地的影响。旅游开发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如卖淫、犯罪、赌博现象的产生发展以及资源所在地居民观念意识的变化,旅游地经济状况、经济意识、审美倾向、社会关系等的改变,民俗风情的同化、庸俗化等,给旅游资源及其环境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2、保守式的保护,妨碍了开发。因害怕开发造成破坏,为“防患于未然”,易导致片面强调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开发。因片面地保护而没有对资源进行开发,就不能体现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旅游业也就得不到发展。红原大草原也面临这样的考验,周边县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共同性,迫使红原县在旅游开发上必须采取果断措施。
总之,依笔者之见,在处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固步自封,为了保护而不进行开发,或为开发而忽略保护。应“该出手时就出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适时、适地、适量地进行资源开发。应坚持旅游开发尽量保护自然旅游资源的原有风貌,防止建设性破坏,新建项目必须符合《红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二、旅游资源保护措施
第一,提高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保护的认识。要对全民进行教育和宣传,更新陈旧观念,提高生态保护的自觉性。例如,要改变长期以来,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忽视旅游污染的思想观念。一般地说,旅游者所消耗的能量和物质,产生的废物污染,比当地居民要多。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骤增的人流,且集中在旅游城市和景区,产生了对生态环境的一些要素,如大气、水、地表等污染。这种污染,不亚于工业的“有烟”污染。我国许多旅游城市存在的脏、乱、差就是一个佐证。就是对旅游资源来说,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景观退化、甚至产生物理化学变化。例如,我国许多旅游开发的溶洞,由于游客太多,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超过了景区或景点的自净能力,溶洞内原来洁白的钟乳石都变黑了。这些对旅游资源的污染损坏情况,比起治理工业“三废”代价更高。另外,认为旅游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的观念,也是有碍于保护生态的错误观念。旅游资源除人造景点、景观外,一般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只不过它的耗损一时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而已。自然风光破坏后,不复存在,人文资源破坏后,不可复得。虽说某些古建筑和文物可以复建或复制,但其文物价值已经丧失。例如,江西的滕王阁虽已复建,但已不是千年的古楼,没有文物价值了,不要让我们的蓬莱阁在重蹈覆辙。
因此,我们要以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的高度责任感,千方百计地保护城市美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资源,使之代代相传,永续利用,为人民造福。
第二、防重于治,开发旅游项目时,要认真进行环境效应评估。保护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关键在于把住旅游项目开发关,禁止对生态破坏严重的旅游项目的开发。这比造成污染后再来治理环境更为重要。“防”的主要措施,是认真开展旅游项目的环境效应评估。所谓环境效应评估,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开发项目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生物和物理方面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开发项目对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各个方面造成的正负效应及其程度,并据以形成科学的评估结论,作为有关部门决策时的重要依据。通过环境效应评估,对环境污染和破坏轻微的项目,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理;对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的项目,要禁止开发或实施。这样,从源头把住保护生态环境关,杜绝污染源的产生,以保证开发利用风景名胜的合理性,使旅游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我们在旅游城市,就应多开发一些绿色工程和污染少的工业,要禁止兴办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的工业项目。在景区中心不要兴办工业。对不同性质的景区的旅游项目,要选择不同的开发方向和规模,控制不同的人流总量,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即将开发的渤海大油田,从经济上来讲是不可非议的,但是在开发时将给我们城市的环境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却是不可不注意的。
第三,采取综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一是要加强对旅游城市和景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及时治理污染源。要建立和健全旅游城市和景区的生态管理和监测机构,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指标体系,培养和提高生态保护的专业技术队伍,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治理。二是建立保护生态环境基金。除由国家从旅游收入中适当拨款外,主要由游客和旅游经营单位缴纳,以弥补生态环境资源的耗费。生态环境基金也要建立有偿使用机制,使之不断增值。三是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国务院已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环境保护法》、《森林保护法》、《海洋保护法》等10个有关保护生态的法规,并酝酿制定《旅游法》。
三、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条件,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草原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草原过牧、沙化,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可利用“水污染防治法”,保护江、河、湖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修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以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草原、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特别是要认真贯彻《红原县旅游发展规划》,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2.为了文物这项旅游资源的永久利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文物保护。文物是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一旦受损,很难恢复原样。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为了使文物能永久保存下来,长期为旅游所用,旅游部门必然会重视管辖范围内的文物保护。
3.发展旅游可以部分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我国文物古迹众多,而国家财力有限,每年用于文物保护的费用相对众多的文物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许多文物因无经费来进行维修与保护而遭毁灭。发展旅游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物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文物古迹既然可为旅游区带来经济效益,那么,该旅游区就应该从经济收益中提出相当部分,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集体来说,这都是一件有益的事,这个办法应当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
4.增强人们的文物意识,利于文物保护。旅游的发展,使大量的文物古迹直接面对旅游者,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文物的这些社会效益可使人们懂得文物的重要价值,认识到文物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增强文物意识,使全社会都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三 发展旅游对文物保护有一定负作用
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旅游事业的发展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一些负作用。
1.对旅游区进行开发,从某种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破坏行为。开发旅游区,就要在旅游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饭店等,甚至还开办工厂,这一切,都破坏了文物原有保存环境。特别是在文物古迹周围办工厂,在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内修建体量高大的建筑等等,直接威胁着文物的保护。
2.短视行为导致文物被破坏的恶果。某些旅游部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刮益,为了在短期内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对文物古迹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利用,超负荷地接待旅游者,结果加快了文物古迹的老化、破坏乃至毁灭,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某些旅游部门为了提高文物古迹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使其长期为旅游服务,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实对文物采取了一系列维修与保护措施。但由于有关人员文物专业素质差,不懂得文物的维修与保护应尽量使其维持原样、符合其历史时代特点,而是对文物古迹进行随心所欲的“改造”,将其弄成一个大怪物,名为保护,实为破坏。
4.旅游业对环境的污染,使文物遭到破坏。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水和空气对文物古迹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
5.游客对文物的破坏,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份,使文物古迹受到浸蚀,特别是在洞窟、古墓、地下室等古迹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旅游者的踩踏、攀登、抚摸等行为可严重损坏文物,例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由于长时期中大量游人的攀登,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北京八达岭长城的城砖连遭高密度游人的脚踏手推,出现了严重的凹陷
松动。凡游客所到之处,都存在着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涂的现象,更有甚者,竟然用敲砸等手段盗取文物古迹的部件,此等野蛮行径,严重地危害着文物古迹的保护。
四、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加强保护,是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这样,既保护了文物,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又达到了发展旅游的目的,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可谓是相互促进的。
旅游的发展,对文物保护有一定的负作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将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截然对立起来,任何极端的观点和行为都是极为有害的。忽视负作用,对文物只用不保,既不利于文物保护,又会损害旅游景观,从而降低经济效益。一味地夸大负作用,只保不用,既违背了我们保护文物的根本目的、又无视人民群众的普遍心理需求。正确的策略应是: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地利用文物为旅游服务,边用边保,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尽量消除对文物保护的负面影响,使文物事业与旅游事业的结合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要达到如此境界,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事业的长远规划。各地政府部门和各旅游主管部门应认识到文物对发展旅游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意义,在制定本地区旅游事业发展规划时,应对旅游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有明确的规划,以指导旅游区内文物保护工作的进行。
2、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对级别较高的文物古迹应派专人负责,对旅游区内的文物古迹要经常或定期检查,从旅游区的经济收入中提出相当部分,专用于区内的文物保护工作等等。
3、文物部门与旅游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应密切配合,建立兄弟般的合作关系。
4、严格控制客流量,防止超过最佳容量。超负荷地接待,最易使文物受损,因此,对客流量应严格控制。
满清的服饰面料从毛皮到麻布衣, 再到后来的锦帛绸缎这是一种本质性的转变, 从这一点的转变可以看出满清的国力和文化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 满清服饰的面料、头饰、款式的精细做工无不彰显文化的博大, 这种独特的文化非常有价值, 而且很有魅力, 对游客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以满清服饰文化为载体, 一定有助于发展文化旅游。
一、满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演变
满清先祖一年四季穿的都是袍服, 主要是光皮和毛皮两种, 这与他们长期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有关系。后来, 由于纺织技术的发展, 开始以织麻布衣为主。清代初期, 在宁古塔地方, 满洲的富豪都穿麻布衣, 而贫穷的人只能穿狍皮, 都不知道有布帛。到了康熙年间, 人民衣食富足, 夏天开始穿绸缎, 冬天就披着很厚重的羊皮裘衣。可见满族服饰的发展非常迅速。这为以后的旗服的出现和样式演变做了充分的准备, 也说明满族文化有了很大的进步。
满清的服饰在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 还是杂乱无章的, 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到皇太极时代, 才开始有不同服的规定, 满族妇女的旗袍是服饰样式中最为典型的也是最为出名的, 样式多变, 多用绸缎制做, 非常华丽, 现今也有许多人选择在盛大的节日穿。按满族服饰特点, 之所以叫旗袍是因为满族之初施行的“八旗制度”, 满族人都在旗, 所以他们穿的衣服就称为旗袍。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镶”的旗袍做法, 就是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
二、满族服饰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价值及策略
满族服饰有其独特的地位和旅游价值, 因为它是一种独特的资源, 服饰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对旅游者来说他们从来都没有或很少接触这样的文化, 例如, 旅游者去参观故宫, 如果是第一次去, 对于许多建筑物只能是一带而过地浏览, 但如果有文化讲解效果就大不相同了, 可能会给游客带来很多新奇的体验, 同时也是对满族文化的一种很有力的宣传。可以根据满族的旗袍文化来发展旅游, 经过不断改进, 旗袍已经成为非常美的一种服饰, 在当代流行服饰业也同样刮起一股旗袍风, 越来越多的旗袍元素被加入T台秀中, 旅游业也同样是这样一种时尚前卫的行业, 相信融入满族服饰后必将大放异彩。将历史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介绍给游客, 必定会形成一种独特的吸引。由旅游者的喜好来试穿不同样式的旗袍, 来体会满族文化, 或请一些模特穿上这些形形色色的旗袍来吸引旅游者的目光, 拍照留念。对于外国旅游者而言, 这也是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机会。
满族服饰文化的旅游价值很大, 它是招徕游客的吸引源, 也是满族文化传承的媒介。华丽又是满族服饰的一大特点, 从头到脚, 从旗头或是京头都是雍容华贵、落落大方, 发髻、扳指及各种发簪颇值玩味, 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另外和满族服饰有关的节日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来利用, 比如婚俗, 其中就有“凤冠霞帔”说法, 许多人都听说过, 但真正见过的却很少, 何所谓凤冠, 是当时妇女结婚时的一件重要饰物, 代表了人们对新娘的美好祝愿。而“霞帔”其实就是一件衣服, 大多是一些高官的夫人在一些重要场合穿着的, 领到肩是云彩图案, 俗称“如意头”, 有绊带, 下摆是五彩流苏, 整体上感觉雍容尔雅, 形态各异。做为展示一定很吸引人, 这些弥补了旅游资源单一的缺点。
旅游过程中可以利用满清服饰的文化, 从而对游客进行讲解, 就努尔哈赤时期的上下同服到皇太极时期的上下不同服可以进行细致的讲解, 可以以服饰展示方式生动地讲解。还可以就满族旗袍这一最有特点的服饰进行讲解, 可以讲一讲“十八镶”的含义, 以及在全国推行满服统一的政策。还有满族旗袍色彩上和图案上的特点和男子马褂的文化内涵, 头饰靴子等文化, 不缠足的历史渊源。
三、发展满族服饰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
(一) 发展优势
1.具有独特的资源。满族服饰文化市场定位比较独特因而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有其发挥的空间优势进而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今天的旗袍服饰更是源于满族传统服饰, 所以展示服饰也是优势宣传。现今的服饰文化旅游很少, 就这一点来说, 满族的服饰文化发展有很大的前景, 有些游客会受一些古装尤其是关于清代的电视剧的影响而对满族文化很有兴趣, 所以由此点来说, 服饰文化吸引还是很大的。2.采取营销措施促进旅游发展。可以采取价格优惠措施, 例如黄金周期间可以八折优惠, 可以让游客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俗服饰文化等。3.政府行政上的支持也促进了满族服饰文化融入旅游中的进度。
(二) 满族服饰文化旅游发展中的不足
宣传的力度不够, 使服饰旅游影响还不够大, 在旅游市场中没有什么知名度。发展的不够全面, 各项有关满族服饰的旅游资源发展的不完善, 项目较单一, 应加大力度发展和其相关的项目。相关制度不完善, 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可以与各大知名的旅行社进行合作, 让游客对满族服饰文化加深了解, 从而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
四、满族服饰文化旅游发展前景
满族服饰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地方可利用资金的增加, 凭借满族服饰文化较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 发展服饰文化旅游业前景光明, 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就其各个方面的特点加大力度的宣传, 推动其他旅游项目的发展, 据相关统计, 其他省同类旅游项目已取得很大的成功。所以辽宁省的满族服饰文化必将带动地方民族特色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摘要:通过对满族服饰文化的历史演变及发展地位的研究, 认识到满族文化是非常有价值且独特的, 可以通过服饰文化来发展文化旅游。作为独特的资源, 满族服饰文化旅游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但目前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和资源开发不全面, 制度方面不够完善等原因, 使满族文化旅游并未深入人心, 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如能利用优势, 有效开发, 必将带动地方特色旅游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满族服饰文化,文化旅游,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马国明.满清旅游文化[M].广东旅游出版社.
[2]张辉.满族服饰[M].中国旅游教育出版社.
摘 要 体育与旅游在近几年都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从两者的共性、体育对旅游的影响、旅游对体育的促进三个方面论证体育与旅游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 体育 旅游 关系
一、体育与旅游的共性
体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人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以专门性的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增强体质,发展人体运动能力,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活动。旅游的含义包括“旅”和“游”两个方面。旅是指旅行,即旅游者从居住地到目的地的空间移动;游则是指游览,是一种休闲、消遣活动,它以游览对象和内容为基本条件,主要是满足人们在身体、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两者无论是在产生条件,还是在社会功能与本质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相同
首先,体育与旅游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为满足人们身心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紧张,工作、学习压力大,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复杂,通过体育活动与旅游活动可以达到康体健身、修身养性、增长知识等,满足人们的身心需要。其次,体育与旅游均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活动之一,这就需要消费者必须具备一些特定的条件。人们无论是参加体育活动还是旅游活动,都必须要有一定余暇时间,一定精力等客观条件。
(二)两者具有相同的功能
体育与旅游都可以对人们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人们在体育活动中,通常要克服种种自然、心理障碍,使人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但会培养出集体主义精神还会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样,人们在旅游活动中不仅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而且在亲眼目睹各地的自然名胜、历史文化建设成就,以及听到国外游客对祖国历史文明的称颂,都会激发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体育与旅游都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发展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也可以直接增加经济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在这方面更为突出,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体育产业与旅游业也都属于第三产业,即劳动服务型产业,它们的发展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也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体育与旅游都具有增进国际间相互了解的政治功能。体育比赛把不同政治观点,不同肤色人种,不同民族的人民聚集在一起,通过比赛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例如1971年有效的“乒乓”外交。同样,由于旅游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之间的直接交往,也有助于增进不同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增进国际间的和平友好关系。
二、体育对旅游的影响
(一)体育赛事的举办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
体育比赛活动,尤其是国际大型体育活动,不仅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和媒体从业人员,而且许多游客和体育爱好者也会到举办地观看比赛和观光游览。大规模游客的到来必然会促进举办地旅游产品的消费,无论是住宿、餐饮、交通、景点门票还是纪念品等旅游购物消费都会比平时高出许多,有时甚至是数倍。
(二)体育活动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特点,传统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已很难满足大众的需求。体育渗入到旅游中可以产生出许多新型的旅游产品。例如徒步旅游、骑马或骑骆驼旅游、野营旅游、登山旅游、狩猎旅游、滑雪旅游、探险旅游以及漂流、攀岩等旅游活动。
(三)个人的体育运动习惯影响其对旅游产品和目的地的选择
人们对旅游产品和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受可支配闲暇时间以及可随意支配收入的影响之外,同时还要受到个人的身体能力状况以及个人偏好、兴趣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形成的体育运动习惯,使他具备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极强的心理承受力。相反,一个人平时就不喜欢体育活动,没有运动习惯,通常外出旅游会选择一些静态的观光型旅游产品。
三、旅游对体育的促进
(一)旅游活动本身就包含有一定的体育活动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科技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的旅游游览主要是通过徒步实现的。而即使在科技和交通工具十分发达的今天,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仍然需要走或长或短的路,爬或高或矮的坡,流或多或少的汗,这本身就是一种体育运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开展。
(二)旅游的發展促进了对一些体育活动尤其是民族体育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活动是一种流动的活动,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过程。随着旅游的发展和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一些地区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体育活动又得到重视,加以开发与保护。旅游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发掘、振兴和光大。在旅游中,通过种种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及语言的广泛交流,还可以使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体育的精华得到锤炼、保留和发扬,而落后的东西则逐渐淘汰。
由此可见,体育与旅游两者不仅有许多共性,而且两者相互交融,互为联系,体育可以带动旅游的发展,旅游也可以促进体育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柳伯力,尧燕.体育与旅游结合的机理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3):25.
[2] 王振.试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J].体育.2003(3):23.
[3] 杜一力.旅游发展与奥运影响[N].中国旅游报.2001-08-06.
[4] 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0.
【历史文化与旅游的关系】推荐阅读: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工作总结06-13
旅游文化历史文化05-24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09-11
历史文化旅游规划纲要11-15
论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09-25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09-16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06-01
历史与文化05-31
企业文化与战略间关系10-18
天津历史与文化答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