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 篇1

一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界定

对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这两个词组, 在应用的语境上很容易被混淆。

从构词法上来解析, “旅游文化”的核心词在“文化”上。“旅游文化”主要说明的是涉及到旅游方面的文化, 属于文化研究领域。而“文化旅游”的核心词是“旅游”, 就是通过旅游的方式, 对人类的文化进行感知和了解, 对于人类在大自然中所留下的文化遗迹以切身的感受。

对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从理论上还容易辨析。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 要将它们很明确地区分开, 却是不易, 于是造成两个词组的相互混淆使用。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文化产业中包括着旅游产业, 因为其所涉猎的范围非常的广, 而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一部分。但事实并非如此, 而且对于大多数来讲,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是相互并列的关系。

对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理解混乱是普遍存在的, 即便是专家学者亦是如此。事实上,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所表达的是两个范畴。

(一) 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属于是文化范畴, 而旅游是文化的限定词, 所表达的是文化的行为方式。形成旅游文化需要三个必要元素, 即旅游的主体、旅游的媒介和旅游的客体。其中的旅游主体是旅游文化研究的核心, 即是指旅游者。那么, 旅游文化事实上所研究的就是旅游者的文化。

(二)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要被归结为旅游的研究范畴, 是旅游者通过旅游的活动方式, 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文化旅游”体现的是一种经历, 在享受旅游的活动中, 得到精神上的愉悦。也就是说, “文化旅游”更注重的是过程。在旅游者旅游的过程中, 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感知旅游地的文化。

(三)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密切关系

虽然旅游文化属于是文化研究范畴, 而文化旅游被归属到旅游过程当中, 但是, 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并不是两个词的不同形式的简单累加。可以这样理解, 即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是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的两个范畴。

从旅游的概念本身来理解, 其是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旅游的多方面中, 都会有不同的文化体现出来。那么, 旅游文化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人的精神境界。而文化旅游, 主要体现的是旅游的参与者, 通过旅游的过程, 达到理解文化的目的。那么从事旅游文化的人一般都会品位较高, 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可以让自己通过消费的方式, 在游览观光的过程中, 欣赏各种文化。

二对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实践认识

(一)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学科归属不同

由于我国并没有“文化学”这门学科, 所以, 将“旅游文化”划分到了管理学的范畴, 在其研究范畴内包括有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伦理学研究以及旅游社会学研究和旅游人类学研究。那么, 就可以明确, “旅游文化”属于基础学科。

“文化旅游”的研究范畴被划归到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也就是说, “文化旅游”注重的是应用性的研究, 属于是应用学科,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更为注重于现实发展。

关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 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必然的联系的, 其交集之处就是对旅游和文化之间的结合点进行研究, 即旅游资源和文化景观。因为“旅游文化”更注重于理论研究, 所以其对于“文化旅游”起到了理论指导和借鉴的作用;“文化旅游”更注重于实践, 更能够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二)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的应用需求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古国, 这就决定着中国在旅游开发上需要更注重于文化资源。那么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方向也是以文化优势占据主导。

从开发旅游业的角度来分析, 中国的旅游发展才刚刚起步, 属于是新兴的旅游大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深厚的文化底蕴, 让这个文明古国尽管有很多的旅游项目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 却备受瞩目, 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与旅游有关的各种资源被挖掘出来, 并与社会实践紧密相关, 也引发了各种深入思考。比如, 各种的旅游产品是否能够真正意义地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行团的服务为旅游者带来了便利, 可是当各种名目的收费与游客消费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 会给旅游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在一个旅游地中, 既包括自然遗产, 也包括文化遗产, 那么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 如果单纯地为了迎合旅游业的发展, 而忽视了自然和文化的保护, 那么, 这种旅游开发也就失去了价值。

无论是文化旅游, 还是旅游文化, 这两个研究领域都具有自己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研究。在旅游业的开发利用上, 针对不同形态的资源, 研究其经营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对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都具有前瞻性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两个概念之间相互混淆使用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明晰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 并在实际应用中加以明确的界定, 成为了目前值得关注和探索的课题。其意义不仅在于将“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有效地区分开, 实现其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价值, 对于旅游业的资源开发和指导旅游的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提升到了精神层面。旅游成为了接触大自然的方式, 并成为了一种文化。本文对于“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进行辨析, 并探索关于其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旅游文化,文化旅游,探索

参考文献

[1]平措卓玛, 俆秀美.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辨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27 (12) .

[2]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 2005.20 (04) .

旅游英语教学与旅游文化知识 篇2

关键词: 旅游英语;旅游文化

随着新世纪中国旅游业不断的发展,旅游市场呈现全球一体化,区域旅游发展速度更是明显,区域旅游发展的各种需求也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旅游市场的热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更好的能够适应区域旅游市场对人才要求,旅游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也进行了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意义

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则是建立于旅游活动基础上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旅游活动又有一定的迁移性,文化对于旅游者而言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动机,而这种旅游文化也是旅游资源的意义所在,该种旅游文化的存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更具内涵和发展潜力。

我们所说的旅游文化是人们对于过去或者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财富及其精神财富的综合,在旅游活动中,能够给人们一种舒适、愉悦感或者能够起到一定教育意义的资源都是旅游文化的范畴。它是文化的一种类型,有着文化的共同属性,但是它又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传承性及其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旅游文化的上述特点,对旅游业的发展及其旅行者本人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旅游文化的存在,使得旅游资源更具内涵和吸引力,而它也是旅行者所要追寻的一种思想或者价值所在,从而推动了旅游业不断繁荣,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英语课程的目标

从该课程的设置来看,培养既有旅游方面知识又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人才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为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是鉴于这个专业的特殊性,该方向的从业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旅游从业人员接触到的是来自天南地北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他的行为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某个地区,某个国家。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应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上,更要强调学生充分锻炼职业素养,树立某地区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三、旅游英语的课程设计

我认为,旅游英语课程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1.以练为主,以讲为辅;2.中英文讲解并重,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3.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相互结合;4.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走出课堂;进行实战演练。

旅游英语课程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陈旧模式。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讲为辅,发挥教师的辅助职能。教师可选择某一景点作为教学内容,在让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对景点做讲解。应尽可能多地让更多的学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讲解完毕,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全面的评价,也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自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讲解与评价中掌握技能。在上课过程中,中英文讲解应该并重。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是旅游英语课程,就应该突出英语,为何要中英文并重?事实上,该原则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双语技能。要把英文说得好,首先要精通母语。同翻译一样,只有精通两种语言的人才能胜任。对于导游来说,没有良好的中文功底,没有丰富的景点知识,很难在讲解导游词时游刃有余。此外,职业道德的培养还应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这是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教书育人。美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大部分大学生还处在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养成好的道德品质,将使学生一生受益。因此,道德品质的融入应该成为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鉴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质,开展教室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将课堂搬到景点进行实地演练,学生能够充分体会现场,对所学知识能更加深刻地体会。生的自身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旅游相关的照片或者视频,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及其历史文化等,从中获取并理解一些文化元素,增加学生英语的使用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英语阅读的推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接触渠道,使学生对国外文化游更多的认识。同时注重将本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旅游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旅游,在旅游景点的亲身感受下来增强其旅游英语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旅游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引入文化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使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国际交流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以文化为基础来提高其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注重学生旅游文化的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视野,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 唐飞.《旅游英语》[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昀.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大众科学》;2007年第10期.

[3].李幸、曾宪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 第04期.

文化与旅游如何融合 篇3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被地方政府视为新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将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不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样,没有旅游产业的支撑,因而没有经济上的支撑,地方文化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噩运。为此,文化和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如何融合,则是不小的挑战。不妨看看一些地方的探索。

第一,推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比如,福建省最近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加快文化资源的旅游开放开发,促进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品位的提升。方案从不同侧面、不同创新点,针对不同问题确定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演艺工程、文化旅游资源影视开发工程、文化旅游资源跨地区整合开发工程、历史文化古镇(村)文化旅游融合开发工程等八大示范工程加以推进。八大工程共有二十个重点项目,如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有武夷山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厦门鼓浪屿名胜风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永定客家文化博览园等三个项目为重点项目。

第二,从当地特色文化中挖掘资源,实现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壮大的互促共进。比如,江西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千年瓷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的柴窑逐渐退出舞台,依靠高科技手段控制的气窑、电窑成为主角,现代窑炉操作简便,节省了人力,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古法制瓷工艺的衰落。很多做了一辈子“瓷器活”的老手艺人下岗,传统制瓷工艺面临即将消亡的命运。最近几年,景德镇开始对散落民间的老艺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后来又发展成为生产性保护,将优秀的老艺人重新组织起来,给他们待遇和荣誉,让他们重新组成传统的制瓷生产线,建设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景区景点。古代制瓷作坊已是最具活力的景点之一,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古法制瓷的工序,每道工序上都由优秀的老艺人亲自完成。景区内,古代制瓷作坊 1 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咨询师

经过了改造,北侧是生产线,南侧是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区。如此一来,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带来旅游经济的繁荣。景德镇提出将继续深挖陶瓷文化,以发展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以运营景区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城市,将城市旅游融入到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之中。

第三,将文化融合进城市营销中,以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赋予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便是让城市鲜活起来,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成为外界认识这座城市的直观印象。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城市品牌营销,比如大连“浪漫之都”、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等等。以成都为例,熊猫、美食、宽窄巷子甚至茶馆、麻将都体现出它“休闲之都”的风格。而这也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无形招牌。贵州省各市州也通过“多彩贵州”这一品牌,诠释和宣传当地的文化,进而成为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的“敲门砖”。

第四,引入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旅游胜地。比如各地涌现的文化创意园区,以及画家村、作家村。当地本来没有这些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艺术家,带来了某种文化的聚集,进而成为文化地标,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中西部有些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偏远乡镇,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比如某县梯田吸引了周边城市摄影爱好者的到来,出现了梯田摄影家协会这样的机构,梯田摄影作品通过媒体传播则获得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文化独立与文化融合 篇4

[关键词]:中式洋节,文化独立,文化融合,和而不同

Abstrat: The western culture comes into our life, so that there will appear cultural shock.The cultural fusion is the trend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emise of which is the ccultural independent.This paper firstly show the cultural shocck through the Chinese western festivals, in order to refute the one-sided opinion about that the Chinese western festivals are regarded as cultural invasion.The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rue reasons about the delin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how to protect it.It is followed by the stratagies to Chinese cultural independent.The effect of cultural fusion on the Chinese cultural.Key words: Chinese western festivals,cultural independent,cultural fusion, Harmony in Diversity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化不仅局限于经济,政治全球化,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近几年在中国,西方快餐,好莱坞电影,洋节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必然产生新的火花--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是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融合也必将对中西文化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可是这种融合并不意味着复制,同一。对文化融合的片面看法莫过于文化入侵,这种看法过于绝对,因为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将保持独立,秉持各自鲜明独特的个性,并且融合的结果是和而不同。1.0中式洋节与文化入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节日也日益增多。仅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就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不胜枚举。同时,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流行过“洋节”,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等。“洋节”越来越多地走入中国,走近中国人。西方许多节日的庆祝方式与中国节日都有所不同,对中国人来说是新鲜的、刺激的,因此人们现在比较乐于过西方的节日。例如,西方人过圣诞节,除了大家在一起挂圣诞树、吃烤火鸡聚餐,大人们还会把孩子们向往已久的节日礼物装在一个大袜子里,在平安夜悄悄放在孩子们的床头送给他们。甚至在大街上有穿着红色圣诞服、头戴圣诞帽、脚蹬圣诞靴的圣诞老人背着大布袋分发礼物,这对孩子们说是新奇的、新鲜的,他们都非常喜欢过圣诞节。而在中国只要孩子们喜欢大人们也就高兴。

因此,有人说中国人越来越不像中国人了,马上就要全部被西化了,洋节就是文化入侵。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以偏概全的,它忽略了“洋节”已经在我们身边被本地化、中国化,发挥着文化融合的积极作用。以圣诞节为例,在中国,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人或者礼物转送无关。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脱离了其原本的宗教性质,仅仅保留了其“狂欢”、“个性”、“新奇”、“张扬”的娱乐性质。有些圣诞产品是专为迎合中国人的品味而定制的:比如,吹奏萨克斯管的圣诞老人是一种常见装饰品——只因为萨克斯和圣诞老人都源于西方,中国人就顺理成章地3将两者放在一起。今年,有些商店摆出了戴着圣诞老人帽子的羊:明年2月份的农历新年将是羊年。有专家把中国人过洋节看做“集体无意识”,这就将节日文化过于意识形态化。中国人过洋节无非是一个消费放松的借口(上班族工作压力大)、一个增强个人身份认同感的工具、一个聚会狂欢的理由(中国人喜欢节庆)、一个浪漫表白的机会”。2.0中华传统文化衰落与保护 有专家抵制西方文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入侵造成的。将中国传统文化衰落归罪于“西方文化入侵”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是不公平的。西方大量文化的引入,丰富了我们的文化,提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质量。至于我们传统文化的衰落,笔者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文化发展规律的原因,也就是一些不符合人们现实生活需要的“传统文化”被自然淘汰了。比如“二十四节气”(坚持抵制观点的北大某教授提出的)。由于现在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二十四节气”已不能准确涵盖现在的天气状况;另外由于农业科技的发达也不完全靠“二十四节气”来进行生产活动。因此“二十四节气”逐渐被淘汰不用了。而这只能赖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洋鬼子的“文化侵入”无关。二是,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的理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原因。在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与时俱进,发展与更新,而成了社会前进的累赘。比如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就输在了“市场价值”面前。

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只能通过抵制西方文化来实现,那么中国就又回到了闭关锁国的时代。在文化竞争的浪潮里,保护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才是可取的做法。重视传统文化应从政府做起 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应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关于中国传统节文化的宣传、立法问题,政府和立法机关以及宣传部门确实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予以重现。比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应列入国家法定假日。对于传统节日,立法者怀有敬畏之心才是最根本的。传统文化的保护,除了民众的力量,行政的力量也非常重要。其次挖掘文化内涵,加强传统文化宣传与教育。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宏扬。国民的文化教育让人民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让民族文化渗入百姓日常生活。最后发扬传统文化的关键是创新。在历史不断前进的车轮下,传统文化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新鲜活力,才能让其在世界文化舞台上熠熠生辉。3.0文化独立

文化独立就是指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在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文化独立变得尤为重要。如果在与西方文化碰撞过程中失去了文化个性,那么中华文化将不复存在。只有坚持文化独立,才能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这也是文化融合的前提,否则文化融合就变成了文化入侵。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独立可以通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实现。第一,坚持文化自觉原则。“所谓文化自觉,就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要做到文化自觉,首先需要我们认识自己的文化,对于文化背景,文化发展趋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是要理解接触的文化,取其精华,吸收融合。最后在各种文化都实现了自觉之后,多元文化各展其长、共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就是要积极探寻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内在契合性,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具有人类性意义的精神特质,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世界文化转型中具有自主能力。第二,坚持文化自信原则。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在多元化的今天,每一种文化都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瑰宝。我国的传统文化绵延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比如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寄托着整个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国人应该秉持着自信的信念,让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人们的时代生活中延续和发扬光大,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再铸传统,有所创造性的改造,始终保持传统文化的活力。4.0文化融合

文化融合指具有的不同特质的文化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学习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融合的过程:一接触,两种文化由传播而发生接触,这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二撞击和筛选,每种文化都具有顽强地表现自己和排斥他种文化的特性,两种文化接触后必然发生撞击。在撞击过程中进行社会选择,即选优汰劣。三整合,以原来的两个文化体系中选取的文化元素,经过调适整合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如现代美国文化就是多种文化融合的结果。21世纪的人类文化将是一种全球性的综合文化。这种综合不是实体性综合,不是东方文化归属西方文化,也不是西洋文化统摄东方文化,这种综合是文化生态功能意义上的综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是“泰山不让土壤方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包容精神。比如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人含蓄,不善于表达个人情感。而父亲节,母亲节以及感恩节给中国人一个去表现爱与感恩的契机。当然,洋节入土中国,并不是说多多益善,因为这一种文化渗透也有着潜在的副作用。例如,对洋节的过分追求可能会导致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忽略和对西方文化的盲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们的日常消费等。因此,我们需要用辩证的观点和理性的态度正确对待洋节,既不能一味崇尚洋节,也不能盲目排外。在理性接受西洋文化的同时,还不要忘记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要运用 “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剔去糟粕,充分彰显我们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和民族的包容与心胸。5.0结语

文化全球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是挑战,对于其他不同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要秉着文化自信,屹立于多彩的文化盛会。同时全球化也是机遇,中华传统文化借机取长补短,永葆活力。在同一文明空间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相互竞争、相互激荡中相互依存、相长。

参考文献

民俗与旅游文化论文(模版) 篇5

【摘要】:

民俗文化资源是民族旅游的重要资源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旅游的范畴。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旅游开发有多种形式并且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在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情况下,作为被开发的对象,民俗文化尽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受到的破坏远远大于保护。如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本文分析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产生原因、开发形式及民族旅游对民俗文化的正负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传统民族文化的思路,以期实现旅游与民族文化二者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旅游传统民俗文化开发

【正文】: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在创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和扩大税收等方面发挥的经济作用不容各国政府忽视,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者人数大幅增加,各国政府在加快开发旅游潜力以满足需要和增加收入方面都面临着压力。如何精心规划旅游和审视旅游发展对人、环境的影响,尤其是近段兴起的民族旅游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尽管民俗本质上只是一种“生活文化”,但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却非常重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完善的法规和制度, 还应该利用传统的民俗文化。维持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就要尊重各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二者间的关系

〈一〉、民俗文化使旅游丰富化。一般来说,旅游业包括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而民俗文化涵盖了每个地区。民族居民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内容。

〈二〉、民俗文化使旅游深刻化。也就是说,民俗文化增加了旅游的内涵。民俗涉及每个地区和民族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风尚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而且,民俗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此开展民俗旅游有助于推动旅游向深层次发展,走向深度旅游。这一点在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文化强旅的一个重要动力。

〈三〉、民俗文化使旅游生动化。因为民俗文化拉近了与游客的距离。民俗文化具有群众性、异质性、无政治倾向等特征,与旅游的大众化趋势,与游客的求异心理吻合。

〈四〉、民俗文化拓宽了旅游的对象。一是指民俗文化增加了游览的对象,因为没有民俗文化的旅游,可能只是游山玩水。二是指民俗文化增加了游客的群体,因为民俗旅游超越国界,据国内一次权威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 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 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士人情最感兴趣的却 达 56.7%。总之,民俗文化对旅游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保护。旅游的经济前景,促进了景区社区居民保护当地民俗文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六〉、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旅游使一些古老的民俗工艺等得以传承而不至于消失。

〈七〉、旅游促进了民俗文化的传播。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而 旅游导致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游客地之间的人口流和信息流,促进了民俗文化的宣 传和传播,使其知名度和影响力超越了地域甚至是民族。

〈八〉、旅游也导致部分民俗的异化。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些民俗文化的传袭 为追求经济利益,一味迎合游客的猎奇心理,将其商品化,使民俗偏离本来的面貌,破坏了民俗文化的真实性。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的开发市场前景好。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除了要具备必要的外部开发条件外,其自身还须具备较高的品位或基本的优势。从国内外民族文化开发成功的实例看,大致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资源的独特性或代表性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具有相对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由这样的资源开发出的旅游产品才会具有市场竞争力,而比它稍逊一筹的同类资源则要相差很多,这是与山水类旅游资源的很大不同,即民族文化资源比较容易产生雷同化问题。

(二)资源的完好性与现实性具有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应是保存完好的,应在建筑、服饰、生活、生产、艺术等方面,较好的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形态,没有遭受较多冲击或破坏,也不应是支离破碎或残缺不全;它最好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延续古今的,而不是中断了或停止传承的文化。否则,进行旅游开发的难度则会加大。

(三)资源的艺术性与魅力性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品位在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艺术品位高,这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古埃及的建筑艺术、韩国的济州岛民俗、澳大利亚的毛利人文化。相反,如果民族文化仅是生活的一种常态,而没有相应的艺术成就或品位,就很难在旅游开发上有所挖掘和提炼。

(四)资源的可展示性或参与性旅游产品是供游人参观欣赏的,因此,发掘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旅游,其对外可展示性就非常重要。因此,如何把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展示出来,是旅游开发中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属于要专业性、多学科策划和创意的问题。

(五)资源评价的科学性与客观性对民族文化资源评价的过程,也是寻找、确认发展优势的过程,找准了优势可以事半功倍,找不准优势则要事倍功半,不仅劳神费力,还可能耽误和丧失发展机遇。在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评价上,各地普遍存在自视过高的情况,觉得“人 有我有”、一点不差;有的还因缺乏对外界的了解,觉得“惟我独有”,其实情况 并非如此;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有眼不识泰山。

三、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选准突破“亮点”,实施集中开发选准“亮点”区域实施集中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是国内外发展旅游的重要经验。一些民族地州的旅游业之所以长期处于“温冷状态”和边缘地带,除了一些共性的困难外,一个重要原因是选择的发展突破口不准,或者集中突出的用力不够。总之,要立足通过一个亮点的突破,实现对一个地区的综合带动,使这一地区尽快成为旅游热线中的一个点、或者一个段、或者一条支线。

(二)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高起点,应首先是在策划、设计方面,然后是具体的开发,再是相关的配套和管理;新思路,主要是指发展模式、策划理念,并非过于具体的一些方面。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品位很高,但由于策划、规划、开发、管理不到位,不少景区点 建设存在档次不高的问题。要避免或解决现实中的这些问题,关键是要高起点、新思路,也就是不落俗套子、不走老路子、不重复别人的教训。

(三)突出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突出文化资源的民族与地域特色,是增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如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表现形式;二是民族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三是进行深度挖掘,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系列。

(四)要认真办好民俗节庆活动民俗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集中对外展示的机会和场合,由于这些活动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参与基础,因此,虽然持续时间一般不长,但由于媒体的关注报道、外地游人商旅的参与,成为促销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机会。

(五)要大力营造民族文化的氛围切实保护好民族文化,不仅是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各地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其典型和精粹的开发,同时也要做好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要通过政府倡导、舆论引导、媒体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热爱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保护保存民族文化的良好氛围。

(六)要加强区域协作和优势共享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虽然存在地域间、民族间的雷同与竞争的问题,但由于旅游市场的统一性、旅游客源流动的关联性,就决定了无法关起门来搞开发,也不宜单方面考虑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目前,民族地区的各地之间,如何加强联合与协作的问题还很突出。有的地方推行带有强制色彩的 A 线 B 线,或是在交通工具的发车时间上有意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有的对于两州之间相邻景点景区的道路连接不热心;有的对于外地州的旅游团,在导游、车辆进入方面设置障碍;有的对于外地企业在当地经营进行限制,这实际上对于各地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应该彻底地消除人为的旅游发展阻碍,把主要心思用在提高当地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上。

总之,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了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贡献。所以,我们应该有效的保护好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合理的进行来发和利用,将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从而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万建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视野.2005.乌丙安.论当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剧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6.刁统菊.红山峪村婚姻民俗的变迁[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文化与旅游 篇6

一、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 是国家的一种软实力。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拓展一个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经济正在进入市场, 进入产业, 经济与文化交融一体, 合二为一。例如, 澳大利亚近年来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 每年创汇40多亿美元, 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五大行业;一艘巨轮《泰坦尼克号》给好莱坞带来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抵得上中国二三百万农民折腾一年的收入总和;每年美国人用于娱乐的支出费用是2 000亿美元, 其中大部分是花在体育上的。

旅游业更是大众公认的动力产业。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 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 相关行业就增加五个就业机会。在未来5—10年内, 全球旅游业将创造1.3亿个就业机会, 其中中国将上升得最快, 这对于中国解决经济减速增长, 解决第一、第二产业剩余分流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无法安置的问题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又是促进政治、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双重特性, 而且具有引导、激励、整合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 其作用称为“文化力”或“精神动力”。一个不重视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脆弱的民族、一个单薄的民族。在明天, 谁拥有文化的优势, 谁就拥有经济、政治的优势。在今天区域经济精彩纷呈、各显身手之时, 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 走区域经济独特发展之路。比如, 同属西部地区的陕西、宁夏、云南等不发达地区都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 实行适度超前发展, 在中国西部旅游网络中开辟了自然风光、历史遗址、红色旅游等独特的旅游基地。他们将旅游业或定位于支柱产业, 或定位于主导产业, 职能部门都树立了旅游经济的整体观念, 积极主动为旅游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省旅游业高起点、高效益地、吸收和借鉴别的省份已有的良好经验, 瞄准生态旅游和文化、专题旅游等未来旅游发展方向, 将历史文化旅游和绿色旅游作为发展湟源区域经济的龙头产业, 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并举, 谁投资、谁受益的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新路子。

1. 文化与旅游。

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文化, 最早源于拉丁文calture, 意为耕种、居住, 进而引申为人类为摆脱自然状态而特有的各种思想和活动。今天文化是一个大概念, 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则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给旅游者真善美的享受和扩充知识和深入思考的特殊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其他文化血脉相连, 相互渗透, 又与一般文化相区别, 文化不仅孕藏在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中, 而且在自然旅游资源中也有文化层面鉴赏方面的需求, 挖掘出属于自已特有的美学价值便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说, 旅游文化的终极本质就是体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美学价值。

2. 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也是一个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 一个文化氛围浓郁, 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吸引顾客, 获得利益。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 到发展的成熟期就是文化—经济产业。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三、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意识

1. 文化挖掘。

“旅游业像一把火, 他可以煮熟你的饭, 也可以烧掉你的屋。” (弗克斯) “仅对旅游业做经济上的定性是远远不够的, 经济分析无法衡量旅游业在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础, 逐步采用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相联系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林洪贷) “‘七五’以前 (即1990年) 中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增长点是历史的必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则应该是高起点发展的, 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要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为文化型的经济事业。” (于士英) 当前, 旅游业突出体现了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在于相对于工矿企业, 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报酬率高等优势, 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具有带动作用。文化产业又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 相对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文化产业是越开发越丰富且附加值高不污染。因此, 旅游业是公认的文化产业, 也是公认的动力产业。

2. 文化丰富。

一是以现有旅游资源为依托, 寻找、放大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点。大力开发人文历史旅游资源, 赋予原有旅游景观以更新、更深的文化内涵。二要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文化品位。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服务、旅游商品进行高品位的文化开发, 挖掘其文化内涵, 提高市场竞争力。三要实施精品工程,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强烈的文化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注重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完善统一。

3. 文化优化。

“文化不仅是除旧立新, 而且也是推陈出新, 温故知新。” (费孝通) 对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进行美的设计, 美的提炼, 美的升华, 从而不断提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

4. 文化保护。

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 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 因此, 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业为其解决社会服务的时候就要十分重视对其当地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 既保留传统文化, 又要融合外来文化, 重视文化的保护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 更是一件功盖千秋的伟业,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的今天, 强调文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特别要防止那种不切实际、一哄而上的借保护之名行“利益之实”的“破坏性建设”。更要防止在短暂性利益的幌子下毁灭民族文化最本质的原生环境。文化是一种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真正的保护不是封闭一些知与行自身, 而是从更广大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环境上去保护, 因此, 只有加强民族自信心, 增强文化自豪感与发展文化的使命感, 才能做好文化的保护。

四、湟源旅游业有待提升文化竞争力

自2000年以来, 湟源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推进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发展, 旅游业正在成为三产发展的“龙头”。根据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基础条件大有改善、但不尽人意的实际, 湟源县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积极进行旅游招商, 加大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力度,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日月山景区从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 先后投资2 060万元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文成公主广场、文成公主纪念馆、商业区等项目建设, 旅游服务功能增强, 现已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投资60万元对城隍庙、北极山、东科寺、扎藏寺等景点进行了维修;大黑沟森林公园、宗家沟两个景区的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投资近500万元新建了赞普林卡、和平旅游购物点、河湟花卉观光园、大华休闲度假村;投资2 500万元修建了湟源峡石刻走廊建设项目;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日月山景区垃圾处理厂;投资106万元改建了人民公园;全县农家乐100多家, 从业人员达到500多人;以开展“文化湟源”宣传活动为契机, 推出了两大文化旅游品牌, 即日月山“大地艺术”生态雕塑节、摄影艺术节;特别是湟源古城的开发投资巨大, 在1 000万元以上, 注重宣传和推广, 得到了应有的效果。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促进旅游纪念品加工规模化发展, 把过去以农民为单位的加工点组织起来, 成立了旅游纪念品开发服务公司、皮绣公司、刺绣公司等等。

五、着力打造以“文化湟源”旅游业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 缺乏文化品味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2011年湟源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文化湟源”旅游, 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1. 抓好丹噶尔古城的深度开发, 在古城开发建设上决心

不动摇, 力度不减, 投资不减, 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充实主要景点文化内涵, 发挥文化特色, 完善旅游配套产业, 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使古城真正成为王牌景点, 实现“提品质、促营销、聚人气、见效益”的目的。

2. 创新旅游营销模式。

加强与省内周边旅游景区互补联合, 构建主题突出、功能互补的旅游格局, 努力使全县旅游资源尽快“串珠成链”。加大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洽谈衔接力度, 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路线, 拓展客源市场, 增加旅游人次, 努力将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综合旅游, 过境游变为消费游。

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做好日月山景区改造升级工程, 完成大黑沟生态旅游公园建设, 认真抓好湟源驿站、供销社片区改造、北极山公园、宗家沟西王母文化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 提升赞普林卡等旅游景点的服务功能, 发展和规范“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重点扶持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排灯、陈醋、皮绣等旅游产品。

4. 以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契机, 突出“文化

“文化入世”与“文化航母” 篇7

对话无疑包括文化上的。其状况,让人想起《千万次地问》这首歌。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大量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观念、制度、主张,极力寻找自强和现代化的道路。这叫“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但是,西方国家却并没有等量地引进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价值和价值观。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这叫“可是你却并不在意”。结果是,我们的生活“半盘西化”。剪头发、西装、用电脑、打手机、过情人节、送巧克力和玫瑰花。喝的是人头马,学的是数理化,看的是阿凡达,逛的是东南亚,没有谁再之乎者也,长袍马褂。这叫“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然而,世界却并没有因此变得像中国,也没有因为中国而产生文化上的巨变或质变。这叫“可是你却依然是你”。

这未免让人不爽,尤其是在成为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以后。因此不能不反思,为什么我们的文化不能走出去?为什么我们没能像汉代、唐代、宋代那样,成为世界公认的“文化大国”?骂帝国主义搞文化侵略是没有用的。没人强迫你看好莱坞、吃麦当劳、穿牛仔裤,也没人拦着你卖炸酱面、狗不理。所以这事恐怕赖不到别人头上,还得从自身找原因。

单从心态上讲,原因也许有三:首先是老惦记着年轻的时候,一说就是“文明古国三千年,李杜文章众口传”。开口先秦诸子,闭口唐诗宋词,却不想想现在能提供什么,这叫“徐娘心态”;其次是习惯于小打小闹,今天弄个剪纸,明天弄个杂技,后天弄个太极拳,全是手工作坊式的文化交流,这叫“小农意识”;再次是生怕人家看不起,总喜欢说自己多么光荣伟大、灿烂辉煌。站在世界舞台上,也以为是领导干部作报告,不管说什么,下面都得鼓掌,这叫“官僚作风”。

当然,这只是心态上的原因,但心态决定状态。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显然不能再是“孔子摇橹,鲁班弄斧,敲锣打鼓,卖点红薯”。除了应该有大国气度和战略眼光,更重要的是要想清楚: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文化大国”或“文化强国”?做“文化小国”,就不能活吗?做“文化伙伴”,就没面子吗?在国际社会中当一个“学习委员”,就一定不行吗?

笔者认为,没什么不行。世界上,这样的国家数不胜数。我们之所以不肯满足于此,只能理解为一个大国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是的,曾经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中华民族,总不能用了170年的时间,还在“千万次地问”。

鉴于此,中国一要考虑“文化人世”,二要打造“文化航母”。没有航母,难为大国;不能入世,与世隔绝。这两件事,似乎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但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第一,地球上并没有一个类似于“世贸组织”的“文化组织”,也不可能有,还不应该有。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文化也要全球化。甚至刚好相反,最不能全球化的就是文化。而且,文化也不存在类似于经济和贸易的“争端”。文化从来就是、也永远会是“存异”的。积极一点,可以“对话”,可以“交流”。消极一点,则无妨“自弹自唱,自说自话”。既然如此,何必要有一个具有法人地位、可以调解成员争端的国际组织?第二,世界上也没有类似于“市场经济”的“文化共识”。毕竟,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都是市场经济。那么,有没有某种文化,可以称之为你“资本主义的”,我称之为“社会主义的”,还都仍然是这种文化?当然没有!既然没有,则所谓“文化入世”,又从何谈起呢?

但文化不“人世”,也不行。航母是要驶向公海的。如果不能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我们的“文化航母”,就等于是停在鄱阳湖,那只能叫“文化景观”。可见,文化虽然不能也不可能在组织上“人世”,但在思想上、观念上和态度上,却必须入世。至于人世的方法,笔者的建议是,与世界文明接轨。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很赞成马未都先生的一个观点:文明求同,文化存异。也就是说,文化,还得是我们民族自己的;文明,则必须属于全人类,也只能属于全人类。

文化与文明,有什么不同?说到底,文化表现为方式,文明体现着价值。任何文明的背后,都有价值观来支撑。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一旦违背这种价值观,就会被视为“不文明”。比方说,以平等为价值观,则一切歧视(包括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身份歧视)就不文明。由平等的价值观,又可以推出尊重他人的道德准则。因此,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也不文明。至于如何实现这些价值,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方式。

所以,文化可以存异,文明必须求同。文明求同,是因为人心相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明,讲的就是“共同之理”,即“核心价值”。中华文明,体现的是华人的共同之理;西方文明,体现的是西人的共同之理;世界文明,则应该体现人类的共同之理。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就必须找到这个“共同之理”。

(作者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主讲)

上一篇:第三章_进出口商品的质量下一篇:给男朋友写生日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