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的起源与发展(精选8篇)
摘要:
中国的盆景艺术最迟在距今1500年前的北齐时代已经形成!并且已作为礼品向外宾赠送盆景则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基于对盆景概念的不同理解,因此起源时间有唐代起源说、唐代前起源说、晋代起源说、东汉起源说、西汉起源说等等,这里不做定性研究。
关键字:造景
植物
技法
正文:
一、盆景概述
盆景是以植物和山石为基本材料在盆内表现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它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经过艺术创作和园艺栽培,在盆中典型、集中地塑造大自然的优美景色,达到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盆景是大自然景物的缩影,是集园林栽培、文学、绘画等艺术,互相结合,溶爲一体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盆艺者运用创作技巧,合理的布局,再各种深浅长宽不同,行状大小各异,色彩质地有别的盆央中,培育出经过一定艺术造型的树木花草,或经艺术加工的各种山石,使之构成一幅摹仿大自然的景色,并超越山野原状的理想立体画面。这门造型艺术称之爲盆景。盆景是中国传统的艺术珍品,有著悠久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它是栽培技术和造型艺术的结晶,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合。
二、盆景起源
2.1盆景产生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战乱频繁,政局动荡的时期,由于群雄割据相互对峙造成极大的经济破坏。人民生活在战乱和贫困之中,对当时黑暗的政局十分不满,同时也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然而在思想上却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人们思想活跃向往田园生活,纵情自然山水、追求潇洒飘逸的情趣形成了艺术上的多元化。
在意识形态方面,突破了儒家独尊的正统地位,思想解放,诸家争鸣,阮籍、嵇康、刘伶、向秀、阮咸、王涛、王戎,号称“竹林七贤”,为当时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礼教的束缚,寻求个性,寄情山水,或者)肆意遨游,或者退隐田园、寄情山水,并以石代山,追求与自然的融合。这个时期是中国崇尚自然和山水情绪的发达时期。由于对山水的亲近和融合,逐渐把笼罩在自然山水上的神秘面纱掀开,由神化偶像转变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由对山水的自然崇拜转变为以游览观赏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活动。从而促进了文学、绘画、雕塑、园林、盆景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和转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园林的物质功能要求逐渐下降!而游赏的要求则增加!诗情画意写入园林已成为当时的时尚。在园林中浓缩山水,再现自然,并突破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成为中国自然山水的主要指导思想,自然山水园林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
2.2盆景初步形成
关于盆景形成的时间,众说不一。为此人们从史料中苦苦寻觅,又不断从考古中去发掘。早年的考古发掘显示在东汉时期即出现了植物和器皿的组合,但仅仅是盆栽而已。后来的考古发现唐代章怀太子墓进行发掘是发现其墓中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由此证明在我国唐朝初年即已经出现了盆景艺术。后来的考古发现,大量史料的证明,中国的盆景艺术最迟在距今1500年前的北齐时代已经形成!并且已作为礼品向外宾赠送盆景则始于唐代,至今大约有1300余年历史。基于对盆景概念的不同理解,因此起起源时间有唐代起源说、唐代前起源说、晋代起源说、东汉起源说、西汉起源说等等,这里不做定性研究。
三、盆景的发展
3.1原始型盆景历史时期 时间:汉代以前
这个时期盆景原始、低级、简单,盆景首先出现在人们较富裕的地方,形式简单,审美朴素,盆内为草本植物,以生产为目的但这个时期完成了盆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由地栽到盆栽的飞跃
3.2过渡型盆景历史时期 时间:汉代-唐朝以前
汉代盆景中内容较丰富,以缶为容器,开始应用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出现木本了盆栽,张骞从西域带回石榴可以证明这一观点。出土的汉代缶景内有山川(十二峰),已经略有山水盆景之观。该时期也完成了盆景史上的第二次飞跃:由草本盆栽到木本盆栽的飞跃。
3.3成熟型盆景历史时期 时间:唐代—解放前
在该历史时期盆景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盆景与诗词、画、雕塑、旅游融为一体,盆景的形式多样、盆景具有诗情画意、完成盆景意境的飞跃,标志着盆景的成熟。这个时期的盆景既是艺术品又是商品,而唐代制陶技艺的发展又为盆景提供了丰富的盆器,同时盆景的植物类型和石料类型更加多样化,盆景在这个时期传到外国。宋代的盆景发展以画论指导盆景的创作,使盆景艺术有所提高,形成了对盆景题名的传统,桩景与山水盆景区别更加明显,以奇石怪树为观玩品,对石品有新的研究,石附式盆景并有文字记载,宋诗中出现了对枯艺的记载,怎么了该时期已经出现了这种技艺。元代盆景发展则主要完成了盆景体量上的飞跃,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为盆景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明清盆景理论发展很快,专著较多,盆景创作更加讲究立意、构图和布局,一景二盆三几架的形式更完美。而在技法上,采用先剪后扎,粗剪精养细扎的方法。
3.4现代盆景历史时期
时间:解放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建国初期,人民生活稳定后,盆景艺术开始恢复发展,后来受文化大革命**,盆景发展停滞,文化大革命后,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提升,盆景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组织机构、协会,出现大量有关的的专著、报刊、杂志,同时对盆景的理论和教学大也有较大的进展。盆景的国内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流派相互影响,也更加注重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出现了雾化、瀑布和喷泉,以及各种石材的替代品。
四、盆景发展的现状
4.1盆景数量质量的提高
现代中国盆景,随着社会的进步,有极大的发展。进入商品化生产制作后,有一股推动力量,树桩盆景的发展加快,达到飞跃的提速。其表现是数量多,质量好,品种丰富,全国各地齐发展,各种风格形式更丰富和有创新,理论发展也较快,盆景制作者队伍扩大。
4.2盆景研究专著涌现
随着现代盆景的发展,盆景理论也有很大的发展,专业著作不断出现,专业图集,各地方图集,专业报刊杂志,丰富多彩。个人创作者的心得体会形成的论文不断发表,用勤奋思索,丰富着盆景实践和理论。更有佼佼者,能集大成,形成专著。盆景理论现已走到实际制作之前,能为其引领方向,指导制作,形成风格,有所创新,并出现越来越丰富的局面。
4.3盆景制作水平的提高
实际制作中,全国各地参与者众,好的作品不再出自名家或专业人员之手。业余制作者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思想开放,不受传统约束,手法新颖,眼力独到,敢于创新,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他们中的代表者,河南之王选明、湖北之贺淦荪、广东曾宪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有特色。专业队伍中,在全国各地有顶尖级的人物,赵庆泉发扬的水旱式,潘仲年、胡乐国的松,张夷的砚式盆景,陈思甫的蟠艺,重庆李子全.姚治安的树石处理技术,都有浑厚的功夫,独到的技艺,堪为人师。
在地方盆景中,广东岭南派盆景雄风不减,佳作与人才不断涌现,湖北盆景后来者居上,时间不长,进展很快,有资源,地理位置好,有较好的理论实践带头人,有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受益很大。原川派盆景实力雄厚,有资源,有人才,有理论,有作品,但却甘于寂寞,于无声处求发展。各地都开始重视开拓和发展盆景,有了起步,并发展较快。地方盆景与地方经济相联系,经济发达地区,盆景事业也较发达,总体上讲是沿海城市包围内地城市。
五、总结
青花瓷 (blue and white porcelain) , 又称白地青花瓷, 常简称青花,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属釉下胎上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作为釉配方, 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 再罩上一层透明釉 (该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窑口等配方皆有所变化) , 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 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1]。
中国瓷器青花品类瓷器中的“青花梧桐”是青花绘画装饰的一种形式。 有红色官窑美誉的原景德镇人民瓷厂生产的一套 “青花梧桐” 餐具于1979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 接着又于1984年连中三元, 连续在德国莱比锡、捷克布尔诺、波兰波兹南三个国际博览会上荣膺金奖。 一时间, 青花梧桐热席卷全球陶瓷市场, 青花梧桐画面成了学者和青花爱好者探讨研究的话题。
“青花梧桐”的起源与发展, 和陶瓷特别是青花瓷器的生产状况、 青花工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青花梧桐的发展史, 是中国陶瓷特别是景德镇青花瓷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2]。
据史料记载:中国的青花瓷起始于唐、宋, 成熟于元。1405—1433年, 郑和七下西洋, 运载了大批瓷器去非洲、澳洲交易, 其中大部分就是青花瓷。 这批青花瓷大都出于元末至明永乐年间, 这正是中国青花瓷发展较快的时期。 这些瓷器中是否有青花梧桐瓷, 尚有待考证。 最近有网文载:“青花瓷梧桐瓷始自郑和下西洋。 郑和带去的中国瓷, 无论盘碟, 都是青花梧桐图案;中国是龙凤双图腾, 代表力与美、国力与文化;瓷器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创造, 属于凤的范畴, 所以要画梧桐———凤的家。 ”徜如此, 则梧桐画面至今至少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但史家普遍认为, 梧桐画面的初现应在清初。 有史书记载:“清朝山水画自康熙、雍正、乾隆以来, 像山河九鼎图、岳阳楼图、滕王阁图、海屋添筹图、梧桐图都已装饰在 (青花) 瓷器上。 ”因此, 青花梧桐画面的起源, 最迟应该在清康熙至乾隆年间, 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梧桐画面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当今的梧桐画面, 与前清、民国甚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梧桐画面既有共同点, 又有很大的不同。 青花梧桐画面, 是经过历代青花陶瓷艺人不断修正、不断创新而逐步形成的。 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特别是景德镇青花陶瓷艺人的不断探索, 铸就了青花梧桐的发展史[3]。
前清时期的青花梧桐瓷盘, 画面发色纯正, 釉面晶莹, 盘面分别画有内箍、外箍, 两箍之间空白无画。 在内箍圆之内, 画有青山绿水、大雁南飞;水边岸上, 一人身披蓑衣, 头戴斗笠, 正在垂钓, 那紧绷成微弓形的渔竿, 露出水面绷紧的渔线, 似已显示鱼已上钩, 钓翁正欲甩起鱼钩。 画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两棵梧桐树, 它们一左一右, 枝繁叶茂, 十分醒目。画面色彩柔和, 浓淡得宜, 不同层次的色彩, 在画中呈现出深浅不同的意韵, 显示出当时绘画人运用色料技艺的娴熟。这充分说明, 今天青花艺人绘画用的分水方法, 早在数百年前就被掌握运用。
景德镇的青花瓷, 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1662年—1796年, 即清三代, 类似青铜器的“夏、商、周三代”) 进入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青花瓷, 不但色面晶莹亮丽, 而且画面题材丰富多彩;既有花鸟虫草, 又有仕女人物;既有田园风光, 又有山水美景。 在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作为青花画面的一种, 梧桐画面的应势而生当是应有之义。 之后, 梧桐画面持续发展, 其内容不断丰富。 后清至民国直至新中国成立, 中国大地战火频仍, 青花瓷的生产虽有起伏, 但总趋势还是向前发展的。 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青花梧桐画面版本众多, 各有特点, 且差异较大。 但不管是何种版本, 什么特色, 画中必有吊珠、石桥、亭子和梧桐树, 这几乎成为判断梧桐画面的必要标准。 此时的梧桐画面, 比前清的梧桐画面丰富繁杂得多。 以园盘画面为例, 它再也不是内外两道箍, 而有三四道箍;两箍之间再也不是空白, 而已有了吊珠、花草等图案, 其中中央主图突出了梧桐树和楼台厅阁, 有的画面还增加了小桥流水, 人物花鸟。
考古证明:景德镇是古代最早生产青花瓷的地区。 经过元末清初的鼎盛时期后, 青花瓷生产在清末民国时期一度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回升。 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景德镇的青花瓷生产有了长足发展, 市场对青花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此时, 手工绘画的生产工艺已适应不了青花瓷的大规模生产, 青花生产工艺改革势在必行。 于是, 专业生产青花瓷的人民瓷厂经过数年反复试验, 完成了由手工绘画至全部带水贴花的工艺转变。 带水贴花的成功, 使数百年来青花料由笔画到坯上转变为用花纸贴到坯上, 实现了青花画坯工艺划时代的变革, 为梧桐画面的整合奠定了基础。 1965年, 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研究所一些专家艺人在人民瓷厂蹲点。 人民瓷厂抓住这个机会, 请陶瓷工艺大师王希怀负责, 组织罗贤初、张彬、秦绍雄、袁迪中等, 对梧桐画面进行整合。 他们深入陶瓷市场, 走访民间艺人, 查阅历史资料, 比较各种画面, 结合青花的特点、梧桐瓷的历史和市场营销的需要, 最终对梧桐画面作了一次大的修改整合, 主要固定了画面中的楼台亭阁, 梧桐的篇幅相应增大, 同时, 确定了小桥及桥上人物的画面。 该画面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专家论证审批后最终定案。这次画面定型在“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前初步完成, 是景德镇青花界一件极有意义的大事。
“文革”后, 景德镇的青花瓷产量较“文革”前大幅增加, 青花瓷生产工艺也相应改革。 为适应新工艺要求, 再一次修订梧桐画面。 这次重点是对梧桐画面外沿进行修改整合。 技艺人员成功设计了青花开膛画面, 在画面外沿采取织锦边开窗, 并在其中增加了由什锦珠帘、绶带八宝 (八宝即指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中八仙所用的器具) 为内容的图案, 丰富了画面的欣赏内容。 此时青花梧桐瓷带水贴花已全面铺开, 此次采取开膛和织锦边开窗改革, 实际上对梧桐外沿画面进行了分割, 增加了贴边花的伸缩性, 使其便于带水色, 便于贴花操作, 避免了一些质量缺陷, 在工艺上保证了青花瓷质量。 至此, 亘延数百年的青花梧桐画面基本定型, 这个画面在工商局申办了“长青”牌商标。正是这个画面, 伴随青花餐具屡获金奖而走向全国、飞往海外, 向世界传播中国人民悠久的文化精粹。
修整后的梧桐画面, 梧桐、劲松、芭蕉、院落、楼台亭阁及人物形象突出, 青山翠丘, 路桥流水, 波光帆影, 茂林修竹, 群鸟高飞, 一一具备, 恰似一幅壮丽的春夏秋冬, 渔樵耕读的山水风俗画。 它把繁杂的景、物、人铺叙在一个画面上, 虚实相生, 层次分明, 疏密有致, 恰到好处。它装饰古朴, 立意典雅, 布局奇特, 适应性强。 用它装饰任何器型都能保持其特色。 整个画面具有强烈民族色彩和东方艺术风格。 这一画面, 不但在1984年夺得三块国际金牌, 后又在北京国际博览会上两获金奖, 还在1979年、1984年、1989年三次荣获国家优质产品奖。 青花梧桐瓷是我国陶瓷行业获奖最多、获奖规格最高的产品, 屡屡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赠送国际友人的礼品。
关于梧桐画面, 较为官方的说法是:梧桐画面的由来取意于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的诗句:“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是以“江西八景”中的章江门和滕王阁组合为景, 逐渐演变而来的, 又以“梧桐引得凤凰来”的佳句取名为“梧桐”。 这些传说, 为青花梧桐画面增添了美好喜庆的色彩, 也说明扎根于民众之中的艺术创作, 具有不可磨灭的永久魅力。
总之, 青花梧桐是其色白花青, 雅致耐用, 其构图是根据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诗意而来的。 其主图为大江东去, 江畔楼阁, 远处飞雁行行, 近处杨柳依依, 间有小桥流水, 湖上小岛及白墙青瓦的居民。 在庄子的秋水篇里, 说到庄子见惠子时说:“南方有鸟, 其名为宛鸟雏, 子知之乎?夫宛鸟雏,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非梧桐不止……”意思是说凤凰从南海飞到北海, 只有梧桐才落下。 在此可见梧桐的高贵, 在古代梧桐有祥瑞的意思, 所以取名梧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中的这句名言对于古今艺术品收藏家来说值得深思。
摘要:青花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首, 始于唐宋, 兴于元代, 盛于明清, 清康熙时达到顶峰, 成为瓷器的主流, 这一时期数景德镇的青花瓷最为精美, 乃帝王嫔妃、达官贵人的必备之物, 备受人们的喜爱, 是景德镇瓷器中珍贵的传统品种, 在中外陶瓷史上久享盛名。本文对中国瓷器“青花梧桐”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加以阐述, 以飨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及古董收藏家。
关键词:中国瓷器,青花梧桐,胎,釉,配方
参考文献
[1]叶喆民.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社, 2006, 1:16.
[2]黄云鹏.黄窑说资[M].江西美术出版社, 2009, 12.
简单几何图形的出现,是数学起源的另一标志.半坡出土的陶器上,有圆、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各种几何图形.圆柱形陶纺轮的烧制,表明人们有了圆柱的观念;而造型精致的空心陶球,则说明人们已掌握一些关于球的知识.这些都是萌芽状态中的几何.我们从某些陶器的图案中,可以推测菱形产生的有趣过程,它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如图2).
数概念产生之后,原始记数法便随之出现了.《易经》上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三国时吴人虞翮在《易九家义》中也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这些记载表明,结绳记数是原始社会普遍使用的一种记数方法.刻画记数是比结绳记数进步的一种记数法,也产生于原始社会.人们在竹、木或骨片上面刻出一个个小口,表示一定的数目,这大概就是《易经》所说的契.例如1975年在青海乐都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遗物中,有40件带有三角形小口的骨片(如图3),这些小口便是用来记数的.
中国最早的数字出现于原始陶器,可称之为陶文.例如,半坡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如下数字符号:
陕西姜寨出土的陶器(约6000年前)上也有类似的数字:很明显,这些数字都属于十进制系统.
1.军训的起源和发展
学生军训,在我国可追溯到古代的奴隶社会。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官学已有“国学”与“乡学”之分,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大学,以习武为主,教师一般由军官担任。军训主要内容是习射,即学射箭,加驾御五种战车的方法等。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对学生进行军训的记载。以后各朝代都有过对学生实施军训的记载。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也实行了童子军训练制度,并规定了童子军军事训练的内容和管理。
我国对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真正走向正轨,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做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并从同年冬季起,首先在北京体育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进行军训试点,后又增加了北京邮电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在两批14所高等院校中,进行了21个军事专业课题的训练,受训学生达一万多人。从1955年至1957年间,教育部、国防部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又先后批准在全国127所中等学校进行军训试点,受训学生达7万余人。当时,高等院校重点进行预备役技术军官训练;高级中学进行基础军事训练。实践证明,上述军事训练,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以及扩大知识面,培养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60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全国53个大、中城市的38所高等院校
和70所高级中学或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军训试点。1965年,根据党中央有关大专院校学生到部队当一段时间兵的指示精神,全国又有部分大专院校学生到部队下连当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大好局面,开展学生军训时机日趋成熟。中共中央在1981年下发第11号文件,指示高等院校要把学生军训纳入教学计划,部分学校恢复了学生军训。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发了新的兵役法,把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单列一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军训的重视。1985年,我国又在52所高等院校、102所高级中学(含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了军事训练试点。1986年,中央领导同志强调,今后对高等院校新生要集中进行军事训练,过一段严格的军事生活。军训试点的高等院校增加到69所。1987年扩大到105所。为进一步搞好学生军训试点,国家教委、总参谋部、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军事教员的配备,以及学生军训的经费和物资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推动了学生军训的迅速发展。到1996年,全国军训试点院校已扩大到157所,此外,近10年来还有很多非试点院校也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军事训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和近3000所中等学校开展了学生军训,每年参训的学生约占招生的一半左右。
2.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
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按照兵役法的规定,主要有以下
几种:一是服现役。就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或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任军官或士兵;二是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或预备役部队和经过预备役登记的,都为服预备役;三是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的学生,要按规定参加军事训练;四是人民群众对义务兵实用性承担一部分优抚费和对参加军事训练的民兵及其他预备役人员承担一部分误工补贴,这也是承担兵役义务的一种形式。
3.参加军训的意义
学生接受军事训练,既是最实际的国防教育,又是依法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基本形式,对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学生参加军事训练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基本形式。〈〈兵役法〉〉第8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必须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大学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国家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集中精力学习,培养造就出大批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兵役法规定“可以缓征”其服现役;但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这既是国家法律赋予在校学生的一项保卫祖国的光荣使命;又是履行兵役义务,依法服预备役的一种形式。因而,积极参加军训,圆满完成训练任务,是每个参训学生自觉履行兵役义务的最实际的行动。
(2)学生参加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为了保卫国家安全、抵御侵略,国家在加强常备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强大的后备力量既是建设跨世纪现代化
国防的坚实基础;又是威慑和遏制战争的重要力量。学生通过军训,不仅能够树立牢固的国防观念,而且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同时也学到了军事知识,掌握了一定的军事技能,加深了对人民军队的理解,为国家战时兵员动员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我们国家有各类高校一千余所,在校生约五百万,每年招收新生一百余万。对他们搞好军事训练,并长此坚持下去,就等于储备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后备兵员和军官。这种寓兵于民、寓官于校,是我国富国强兵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464班刘永美
研究课题: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问题的缘起: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
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研究该题目的意义:
文字在人类历史上是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和跨时间、跨地域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文字记载了人类的知识与社会活动,是一种更精确更易保留的沟通形式。文字的出现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后世人少走弯路、减少了重复研究。文字对于文明的传承和交流具有深远意义。时间虽无形,却对文字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字能记载岁月、保留时间,而时间可以使文字更加完善、更加通俗易懂。但是,时间也是文字的一个破坏因素,正如大自然风化金字塔,时间也正腐蚀着文字,腐蚀着文字所代表的历史文化。时间总是赋予文字新的含义,新的理解,让有的文字失去了原有的美感与意义,甚至是理解的上的误差,有时甚至造成了对于文化的误解。即使是同样的文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们也有着不同的解读,一些语言的精髓也就很难被后世人所理解,所以人们应更重视文字的这种历史力量,更关注它的发展与传承。
研究计划:
该报告的完成方式 ①上网查找资料、②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③向老师咨询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方式查找、归纳、整理,最后总结出该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引用的资料、图书: 课内: 语文书 历史书 课外: 《中国通史》 《文史百科》
通过这次研究得出的结论:
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当今世界上年龄最大的文字,也是当今世界上应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是流传到现代的唯一的历史硕果,是文字家族中的最老的寿星。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发展需要历经时间的考验。汉字作为中国人衡量文化精华的标尺,深深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之中,自然而然成为了民族精神的图腾。从甲骨文起源,金文的出世,到大篆,小篆的飘逸,再到隶书,行书草书的刚劲,最后到我们如今最为广泛使用的优美的楷书,汉字在这崎岖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它的蜕变,所以,中国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完全可以说得上是一部历史,纪录中华大地兴衰存亡的宝贵见证。
通过这次研究我的收获与感悟:
收获: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不但培养了合作,共同学习讨论的能力,查找资料的能力,应对困难的能力,也对文字有了粗略的认识,我学习到了不少有关汉字发展和起源的知识,如汉字的产生、汉字的作用、汉字的造字原理、字形结构等,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学知识,就应该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得以升华与传承。
感悟:中华精神,世代传承。汉字是个奇迹,它的起源又充满了神话一般的色彩,我为中国古代先人的智慧感到赞叹。它是最优美的文字艺术。不必游遍名山大川,不必历数五千年文明,也不必诉穷造纸印刷术,更不必阅尽西厢红楼镜花缘,只需一句汉语,只要一个汉字,或形或声,便能让人感动得眼泪涟涟。经历了多少磨难辛酸,或象形、指事、会意,或形声、转注、假借;经历了多少岁月沧桑,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就是这横竖撇捺折勾点织成的一方方土地啊!我常想,每一个汉字该是怎样的一则故事,该是怎样的一注生命,该是怎样的一缕形音意的精灵!作为炎黄子孙的我,在深感自豪的同时,理应将汉字的博大精深的渊博揽入怀中,植入心田。用心品味汉字的神韵,扎实地掌握汉字的基本功。我会努力把本次探究所感悟的内在价值落实到实际学习生活中去的。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资料: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的起源
事物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汉字也不例外。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根据学者研究,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才形成文字。
就完全或基本上独立创造的文字来说,从第一批文字的出现到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的最后形成,总是需要经历一段很长的时间的。还不能完整记录语言的文字可以称为原始文字。汉字是一种独立创造的文字,它无疑是在经历了相当长的原始文字阶段以后,才发展成为完整的文字体系的,所以汉字起源的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下述两方面的内容:汉字是怎样从最原始的文字逐步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的;汉字这一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开始于何时结束于何时。然由于缺乏原始汉字的资料,对这两个问题目前都还无法作出确切的答复。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旧说
关于汉字的起源,自古以来流传多种说法。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图画说、河图洛书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
(二)、跟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及其研究情况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汉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三)对汉字形成过程的推测
由于确凿可信的夏代以前的汉字尚未发现,商代前期汉字的资料又很贫乏,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还曾使用过跟所表示的对象没有内在联系的硬性规定的符号,把这种符号用作所有权的标记。原始社会时期使用的甲类符号,显然有很多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我们姑且用一个现成的词——“记号”,作为这种符号的专称。那些难以为它们造表意字的词要克服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困难,只有一条出路:采用表音的方法。这种由表音的符号和指示字义的符号一起组成的字,就是文字学上所说的形声字,表音部分称为声旁,表意部分称为形旁。
人们为了使文字跟它们所表示的词的联系更为明确,一方面在一些被假借的字上加注形旁,另一方面还在一些表意字上加注音符。形声字起初都是通过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指示字义的意符或音符而产生的。就汉字的情况来看,直到它已经成熟之后,这仍然是形声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形声字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文字表达语言的明确性,是文字体系形成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汉字一定也经历过跟纳西文相类的、把文字跟图画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原始阶段。不过二者的具体情况肯定会有较大的不同。纳西文主要是用来帮助经师记忆经典的,所以图画的成分很多。原始汉字当然不会长期停滞在这种阶段。
文字排列方式跟语言中的词序不完全相应的现象,在甲骨文里偶尔也能看到。这些都可以看作古汉字曾经经历过把文字跟图画混在一起使用的原始文字阶段的证据在形声字出现之后,原始汉字大概还经过了多方面的改进,才最后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地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估计在不断增加新字的同时,至少还需要进行这样一些改进:逐渐摒弃图画式表意手法,简化字形并使之趋于比较固定,使文字的排列逐渐变得与语序完全一致。
对汉字的形成过程目前只能作以上这些很初步的推测。
(四)、对汉字形成时间的推测
由于缺乏资料,对汉字形成过程从何时开始的问题,目前还无法进行认真的讨论,汉字形成过程开始的时间可能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我们只能主要根据商代后期汉字的发展水平来推测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时间。
汉字脱离原始文字阶段而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应该已经有一段不太短的时间了但是另一方面,在商代后期文字里仍然可以找到一些比较原始的迹象,这些现象在西周以后的汉字里基本上已经绝迹。从这方面看,商代后期距离汉字形成完整文字体系的时代似乎也不会很远。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象形文字出于商代后期(盘庚、武丁以后)的卜人集团”。这未免把汉字形成的时间估计得过晚了。
汉字的发展前景:
我是一个古经史文字的爱好者,每当茶余饭后,闲暇之余,总喜欢研读几部古今经史,以为自娱。到傍晚来临,我常伴青灯黄卷之旁,去品味远古文化的古色古香,这一切,已经养成为我多年的习惯与爱好,现在有兴提笔撰写一篇《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的文章,以遗广大文字学爱好者已赏析,也是对我这些年来学习的一个总结。
我从各种经史以及其它各方面的资料看出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只是从中国的起源文字演变而来的文字。
现在网友对我写的这篇《中国文字起源与进化》的文章,疏漏于苍颉造字一事!现在我对这一史学传说给予解释,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于史学,对我的读者负责的态度,对于苍颉造字一事,给予解释。
对于苍颉造字一事,我只能定为传说,因为兴起这一传说的,是在战国时期。其实从轩辕黄帝苍颉造字时期到战国时期约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按照三皇,以及夏、商、周的年限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如果有苍颉造字的话,能够书写在什么用具上,现在是个难解之迷。就是发现甲骨文时期距离苍颉造字时期也有约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年代也是相当久远的。在者说,西汉大博学家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一书,对于这件事并无记载,如果有苍颉造字一事,司马迁不能不知道。我只能将这件事定为传说,现在我认可这一传说,我认为很可能苍颉造的字,就是中国文字的启蒙点,就是一种符号文字。
传说,黄帝就学于大颠,颛顼就学于录图,尧学尹寿、舜学于务成昭等。既就学,就得有文字为依据,据笔者推断,他们很可能使用就是一种符号文字,就是苍颉造的一种符号文字。
据说三皇中也有《尧典》一书,这些古文字是否由于夏朝国都的数次迁移,没有留传下来,或是腐失,或是还没有发掘出来,这一切,还将有待于专家学者去考证。
因为商朝文字,它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特点以象形、象意、象事为主,比如姓张的“张”字,甲骨文为“
”它就属于象形象意之文字,左右为手,中间为弓,开而张之,之意,比如“马”字,甲骨文写法“
”就纯属于象形文字。
现在甲骨文在中国远古历史上,是使用了约千年的古文字,可以历经夏、商两代时期。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现在来说却是中华民族文字的源头,是远古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说,中国第一代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随着西周兴起,武王伐纣,周朝的建立,中国的文字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金文时期,为什么要称为金文呢?因为这一时期金属青铜的大量冶炼,很多文字就铸刻到了金属器皿上,所以这一时期就称为金文时期,也称为金鼎文时期,因为铸刻文字主要以青铜器皿为主。其实金文也称为籀文,因为周期初期主管文教方面的官员,称为太史籀,籀文字,是从甲骨文字改制而成。
周朝金文又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与后期,前期就是西周时期,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前,这一时期称为金鼎文前期。后期在西周灭亡以后,秦朝统一以前,就是春秋与战国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二百年以前,前期的金文是在甲骨文的基础改进的文字,但依然还存有甲骨文的风貌。后期由于春秋与战国的形成,各国也都有了自己的文字,这一时期的文字比前期有了很大的改进。
现被发掘出土有西周时期的《大盂鼎》《毛公鼎》《夨人盘》《兮甲盘》等。金文现在被发现的约有四千多字,现已有两千多字被确认出来了。第二阶段的文字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近八百年,成为了两周时期灿烂文化,周朝后期的文字变动较大,给了秦朝改进定形篆文字打下了基础。
因为禹做九鼎,九鼎代表九州,九州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后来有很多帝王都想问鼎中原,其实它们是想问天下之兴,昌盛之源。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振长膺,击六国,统华夷,建立了强大的大秦王朝。秦王朝从建国到灭亡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年,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结束了七国分争的混战局面。秦始皇根据形势,并统一了全部的制度,书同文,车同轨,在这方面,秦始皇与李斯确实是殊功难殁,史不绝书。
在文字方面,李斯在战国后期的文字基础上,并结合了本国文字,创立了小篆文字,小篆文字笔迹圆润,有其艺术之美感,但难于书写。
到了秦朝末年,刘邦打败了项羽,在次结束了割据势力分争的局面。建立了强大的大汉王朝,就是今天大汉民族的族称。汉承秦治,文字方面依然使用秦篆,秦篆在中国历史上使用了约四百年,现在有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一书流传下来,它收集了正文九千三百五十三字,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合计为一万零五千一十六字,《说文解字》一书,是全世界的第一部字书大典。篆书也是中国的第三代文字。
到了东汉末年,程邈变小篆字体为“隶书”字体,但书写起来还是有很大难度,因此,没有广泛使用。
钟繇研习了各种文字与当时的字体,又创立了正楷文字、字体,这一字体,正式使用以后,立刻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振动,并很快普及,正楷字宜学,宜写,正楷字从此成为了中国的第四代文字。(它的正式字体应该是正楷繁体字,以做为与现代简化字相区别)。正楷繁体字,历经两晋,十六国,隋、唐、两宋、元明、清、直至现在盘据地台湾的国民党残留政府,依然使用着正楷繁体字,这种字体从东汉末开始至今已使用了近一千九百年的历史。
在字书方面,于东汉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于梁则有《玉篇》,于唐则有《广韵》,于宋则有《集韵》,于金则有《五音集韵》,于元则有《韵会》,于明则有《洪武正韵》,还有明朝梅应祚纂写的《字汇》一书,《字汇》一书,共收集了三万七千多文字。清朝康熙皇帝命大学士张玉书与凌邵雯编纂的《康熙字典》一书,书中共收集了四万七千多文字,这是“字典”一辞的由来,字典一辞开始正式使用,《康熙字典》是有史以来比较有影响,使用较广的文字学书籍。
到了中华民国时期,一九一五年,并由陆费逵、欧阳溥存等编写的《中华大字典》一书,书中共收集了汉字四万八千多个汉字,是继清代《康熙字典》之后的一部力作。
到了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中华汉字进行了再次改革,由正楷繁体字,改为正楷减化字,较正楷繁体字更为减便、宜写、宜学。
在字书方面,从新修订了《中华大字典》,由原来的四万八千多字,增加到五万七千四百七十个汉字,现由曹先擢先生为学术顾问,魏励先生主编的,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大字典》一书。这部字典由二〇一四年出版并发行,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的收集文字最多的字典,据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工具书。
还有《新华字典》一书,早期的《新华字典》共收集了一万一千多个文字,现在,从新修订的《新华大字典》一书,主要是以减化字为主的字典,共收集与扩编了一万五千多个文字,共用四种不同的字体写成,这部字典的编辑:周斌先生,修订主持人:胡中文先生。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这部字典是以经济、实用为主的字典。
在学术方面的字典有《甲骨文》字典,《金文编》字典,《西夏文》字典,其它据有学术价值很高的字典更是比比皆是。
浩浩中华,有文字可考,远朔五千年,历经沧桑巨变。从甲骨文开始到今天减化文字的使用,历经五次重大的演变。我衷心希望古文字学成为中国的重要史学科目,因为他是世界唯一的方块字,历史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
徐
璟
徐风林
黑龙江省林甸县花园乡中心村五屯
关键词:中国古代婚姻,家庭,婚姻发展序列,私有制作用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 而组建家庭就要涉及到婚姻关系和供养关系。供养关系所代表的所有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婚姻, 但笔者认为婚姻的方式并不单单取决于所有制的影响。如在中国古代尧舜时期, 当时社会的状态依然为原始公有制, 按婚姻发展分层, 当时应属于对偶婚时期, 而尧的两个女儿却同时嫁给了帝舜为妻, 成就一段佳话。可见一夫多妻制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这种婚姻嫁娶制度伴随着华夏文明走过了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封建王朝, 一直到近代清王朝的覆灭, 它才走向了终结。中国古代婚姻的特殊性显然不符合恩格斯所叙述的一般婚姻序列发展规律。
恩格斯认为一夫多妻制是对偶制向专偶制发展的一种过渡, 宽泛意义上讲算是一种特殊的专偶制, 因为专偶针对的对象只是女性, 如果妻子不忠, 只有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 赶走妻子。而男子则不受这方面的束缚。在谈到获得多妻的途径时, 恩格斯在书中提到“一夫多妻制显然是奴隶制度的产物, 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 多妻主要是用购买女奴隶的方法获得的。”而西方的历史则验证此观点的正确性, 无论是荷马史诗还是希腊神话中, 地位尊崇的英雄们都会与年轻、漂亮的女奴隶发生关系, 但生下的孩子都会被归结到“非婚生”一类, 只有与正式夫人的爱情结晶才能继承自己的财产。
但中国的“一夫多妻”制却不是这样。首先多妻的获得途径就有所不同, 举一个比较鲜明的例子:皇帝作为中华最大的地主, 他的众多嫔妃就很少出现女奴隶这种情况, 天子的妻妾不仅要相貌出众, 而且还要系出名门。当发生政治联姻时, 女子不但代表自身, 还象征着背后的家族势力, 即使是皇帝都无法轻易欺晦。众妃子根据不同情况被封了称号, 有了贵贱, 所生的子嗣也有嫡庶之分。但嫡庶的区别远没有“婚生与非婚生”的差别大, 嫔妃的地位会跟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 庶出的孩子也有获取部分遗产的权利, 如果庶出的皇子是长子, 甚至会出现继承大统的可能。皇帝如此, 下面子民的婚姻也很相似, 大多数“一夫多妻”都是明媒正娶, 且有相应的名分。
综上所述, 中国古代的“一夫多妻”与恩格斯在书中所提的制度有较大的差异, 不能算是宽泛意义上的专偶制, 而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情况真正存在。但正如《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分析的那样, 除非遇到战争等非常时期, 否则“不管社会制度如何, 男女比例迄今又差不多是相等的, 所以, 不论多妻制或是多夫制的婚姻形式都不能上升为普遍通行的形式。”男尊女卑的观念在中国古代根深蒂固, 甚至在民间存在着溺女婴的习俗, 在太平年间, 男女比例持平, 甚至是男人多一点, 所以在部分人享受“一夫多妻”的同时, 大多数人还是维持着一夫一妻的生活, 甚至会有一些人一辈子无法娶妻。像牛郎织女、白蛇传、西厢记等爱情故事能在中国古代广为流传, 我们就可以大概揣测出当时民间的主流风俗。在传统社会里, 男主外, 女主内。男人除了在迎娶新娘时要支付高额的婚嫁钱以外, 结婚后他还要负责家里的大部分经济来源与住房建设, 对女方家长承担一定的养老义务。经济条件的限制让大多数人不能实现“一夫多妻”的权利。且古人的交通不发达, 能活动的范围也比较有限, 男人若想在一定生活圈子里, 找到多位门当户对的适龄婚嫁对象是比较困难的。但这种婚姻状况又不是一层不变, 如果女方不能生育, 那男方家族则会逼迫男子休掉妻子, 或干脆想尽办法再娶一房。再则男子通过读书或幸运等因素飞黄腾达, 那原本一夫一妻的标准也会改变。假如男方家男子较多, 但家境贫寒, 而女方家没有男丁, 可家境富裕, 那男方家庭则会考虑让一子以倒插门的形式入赘女方家庭, 换取一定的彩礼来让其它子嗣完成正常婚礼。这一切虽受经济与阶级的影响, 却更是当时的社会结构与文化导向所致。
恩格斯认为“抢劫妇女的现象, 已经表现出向个体婚制过渡的迹象, 至少是以对偶婚的形式表现出这种迹象。”正如前文所提, 在和平年代, 男女比例基本持平, 甚至男人多一点。一部分人“一夫多妻”, 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的娶妻困难。传统的封建观念认为“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当传承出现问题时, 应发生在群婚和个体婚之间过渡时期的拐卖、抢劫妇女现象便在中华大地上找到了踪迹。一些男子或因年龄品行的问题, 或因男女比例失调的原因, 或因家庭财产底子薄的事由, 总是在适婚年龄里无法完成婚配。为了解决传宗接代的问题, 男子本人以及他的家人都会日益疯狂的帮他寻找配偶, 而这种特殊的需求便带动了拐卖妇女这行的发展, 女子被拐卖到当地后, 基本都会有一个反抗的过程, 但当她慢慢顺从之后, 又有可能协助自己的儿子完成另一个悲剧的循环。这一现象在偏离文化中心的山沟出现频率更高, 时至今日依会发生。因为在中国古代, 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 当一个家庭家境贫寒而子女过多时, 有时为了生存和让儿子娶妻生子, 家族成员会考虑牺牲掉部分女孩子, 如果女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家人卖给婆家, 那她就会被称之为“童养媳”。在封建社会里, 百姓的收成多看天时, 遇到灾害年间, 多数人无法果腹, 有时为了生存, 一些人便聚啸山林、占山为王。但古代官府对山贼的惩罚非常严厉, 动则要株连九族, 正常家庭一定不会把女儿嫁给落草为寇的人。但因传统观念的影响, 没有几个山大王可以忍受没有子嗣的痛苦, 这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主要靠抢劫妇女来进行缓解。
由此可见, 中国古代的婚姻既有一夫多妻制, 也有一夫一妻制, 特殊情况还有拐卖、抢劫妇女的现象存在。而影响这一现实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除了社会发展外, 还包括当时的文化氛围、生存方式与人口结构。达官贵人们娶多个妻子而被社会广泛认可, 主要是因为子嗣传承的封建思想在起作用。老爷们即使有大量的财产可以继承, 但如果发妻无法产下男丁或干脆不能生育, 那这一切都只会是街坊们的笑话而已, 多娶几房就能大幅度降低这种可能性。中下层贫民因为生存方式的问题, 基本不能实现“一夫多妻”的权利, 多数人的婚姻还维持在专偶制的基础上, 所以在中国古代除了“娇妻美妾”的故事被人们接受以外, 忠贞不渝的爱情也被代代流传。除此以外, 人口结构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这婚姻的进行, 在战争年代, 男子数目锐减, 幸存下来的男子多妻的可能性则比和平时期大的多, 哪怕生产力发展到了今天, 这种现象也能找到踪迹。如在越南, 多年的战争消耗了多数的男丁, 虽然法律不允许, 但在战后的一段时间内, 国内依然存在着一夫有多妻的现象, 但这种风气随着男人数目的日益恢复, 又渐渐消散。又如古阿拉伯帝国在征服的过程中, 牺牲了很多战士, 又俘虏了不少妇女, 为了迅速壮大人口, 统治者规定一名成年男子最多可以同时娶四位老婆, 当时的战时政策又影响到了伊斯兰宗教, 因为信仰的影响, 时至今日, “一夫多妻”在多数中东国家里依旧是合法的。
恩格斯套用了摩尔根的分类, 将人类的发展分为了蒙昧、野蛮、文明三个时代, 并认为在不同时代里会有不同形式的婚姻存在。但笔者认为婚姻除了受到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外, 还会受制于当时文化氛围、生存方式与人口结构等具体情况的影响, 而呈现出一定超前或滞后的现象。并且社会里每个人的个人情感、遭遇也会改变自己婚姻的路线。社会进化论告诉了我们大体的发展方向, 指明了道路, 但过于机械的评判方式也有其固有的缺陷。任何学科的发展都要建立在不断的更正和创新的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学说也因如此, 才能指导我们完成民族的复兴。
参考文献
[1]徐国栋.对《古代社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批评之百年论述[J].厦门大学学报, 2002 (5) .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 2003:47-48, 45-47, 49-50, 31-34.
[3]陈筱芳.中国古代婚姻研究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 (11) .
[4]姜大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三大主题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 2001 (9) .
道教建筑的起源
道教奉祀系统的建筑源于华夏祖先的墓葬祭祀活动。根据考古发掘资料,以血缘纽带联结起来的原始先民,相信人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生活,因此在墓葬中埋入随葬品,产生并形成了祭祖的习俗。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先民们除在祖先墓地进行祭祀活动外,又向象征祖先神灵的“神主”或称“庙主”(或称牌位)祭祀。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左宗庙”、“右社稷”的祭享制度,在整个中国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不断。反映在建筑上,儒家的殿堂宗庙和道教的殿堂祠庙以及其他一些附属建筑逐步发展,并日趋完备。
道教奉祀系统建筑的第二个来源是秦汉的神仙思想,作为与神沟通的普通建筑,逐渐发展演变成为祀神之所。
道教最早的道观相传是陕西终南山的楼观。《楼观本起传》称:“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喜)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楼观成为沟通天人的场所正是道教建筑又一来源的反映。《史记·封禅书》也有大量记载,如“《周官》曰,冬日至,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登地祇。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周公既相成王,郊祭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自禹兴而修社祀……郊社所从来尚矣。”至汉武帝时“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公孙卿还对武帝说“今陛下可为观,如缑城,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也。且仙人好楼居”;于是武帝下令在长安“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将招来仙神人之属”。由此可见,宫、观之名在道教产生以前就有了。《说文》:“宫,室也。”“室,实也,从室从至,至所止也。”宫室原本指的是普通的房屋,秦汉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宫和殿才成了帝王居所的专称。《汉书·黄霸传》颜师古注:“古者室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由于封建帝王要突出“君权天授”的至高无上,就将祭祀神灵的祠宇升格为“宫”为“殿”,原意在以示区别,后来天下寺庙的一些重要建筑也就同此称呼了。
至于“观”,据《尔雅·释宫》称:“观谓之阙。”郭璞注:“宫门双阙”,邢昺疏:“雉门之旁名观,又名阙。”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乃取其高峻,可登临观望之义。《新唐书·李叔明传》:“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留道士十四。”至此,“观”似已成为道教庙宇的专称了。
道教建筑的历史发展
演变发展至东汉末年,道教创立,山中居住的道士,大都沿袭道家以“自然为本”的思想,结舍深山,茅屋土阶,甚至栖宿洞穴,反映了他们顺乎自然、回归自然的意趣。汉张道陵在巴蜀汉中创五斗米道时,设二十四治所,建筑规模也是不大而且非常简陋的。《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十引《太真科》称:“立天师治,地方八十一步,法九九之数,唯升阳之气。治正中央名崇虚堂,一区七架六间十二丈,开起堂屋,上当中央二间上作一层崇玄台。当台中安大香炉,高五尺,恒火贲香。开东西南三户,户边安窗。两头马道。厦南户下飞格上朝礼。……崇玄台北五丈起崇仙堂,七间十四丈七架,东为阳仙房,西为阴仙房。玄台之南,去台十二,又近南门,起五间三架门室。门室东门南部宣威祭酒舍。门屋西间典司察气祭酒舍。其余小舍,不能具书。二十四治,各各如此。”所谓堂、室、间、架等都是指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中国古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具有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不管是抬梁式或穿斗式梁架结构,四柱落地即可构成最简单的一间;从承托中央脊檩的梁柱,到承托前后两檩的梁柱,即可构成最简单的三架梁。早期道教的生活修炼和进行宗教活动的房舍,都是此类传统建筑。
五斗米道的治所,有的也称静室,或称靖,是供道师修炼或为人治病、闭门思过用的,取其安静的意思。与静室相类似的是江淮一带道士的精舍。《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时有道士琅邪于吉,先寓居东方,往来吴会,立精舍,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以治病,吴会人多事之。”此精舍当与儒家的书斋、学舍、集生徒讲学之所以及佛教云房等同类。如《晋书·孝武帝纪》称:“帝初奉佛法,立精舍于殿内,引诸沙门以居之。”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李宽的道室称庐,许逊则称馆。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寇谦之、南方陆修静分别整顿改革道教,创立了新的南、北天师道,以适应儒家的礼法制度,受到了统治阶级的欢迎,很多崇道皇帝在京邑为道士大兴道观,如北魏太武帝为寇谦之建五层重坛道场,南朝宋建崇虚观,齐梁建兴世馆、朱阳馆,北周改馆为观等。当时道教建筑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并趋于定型。
唐、宋两代是道教的鼎盛期,恰好这一时期以高台基、大屋顶、装饰与结构功能高度统一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经过两汉和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论从建筑形制到组群布局还是工艺水平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帝王宫殿陵寝以至王公官吏和平民的住宅,门厅的大小,间数、架数以及装饰、色彩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就为道教建筑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基础,据《唐六典·祠部》记载,当时天下宫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道教建筑统称为宫观,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旧唐书·高宗本纪》载:乾封元年(666),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下诏各州设一观一寺;《玄宗本纪》载:开元二十九年(741),在东、西两京和各州置玄元皇帝庙;天宝二年(743),将西京东京及各州玄元庙分别改为太清宫、太微宫和紫微宫,并在太清宫立玄宗像,侍立于老子塑像之右。后来更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陪祀老子。此后,规模较大的道观多称宫。
宋太宗赐华山道士陈抟为“希夷先生”,在全国各地大修宫观。宋真宗加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又建玉清昭应宫,“总二千六百一十区”。从宋真宗起,道教在宫观内才开始普遍塑像供奉。
历唐、宋两朝六百六十多年间,也是儒、佛、道三教建筑相互影响、彼此吸收的大融合时期。儒家的宫、殿、堂、厅、门、阙等官方建筑固然已被佛道大量移入神堂佛殿建筑,即佛道的山门、藏经楼、牌坊等也和孔庙、书院等的同类建筑,在形制和布局组合上都有相似之处。
元明以后,道教衰落,在建筑上也墨守成规,没有大的发展。十二世纪中叶,全真道在北方兴起,后来扩及到南方。
全真道主张出家清修,因而它的宫观建筑也多仿照佛教禅院,并且建立起子孙庙和十方丛林两个系统。庙中师傅即住持,收授弟子,稱道童。十方丛林不招收弟子,只为各小庙推荐来的弟子传戒。教规和财产管理都有严格的制度。
道教建筑的分布
中国道教自产生起,就多选择深山幽谷作为“静修”之处。因此,道教建筑也常常建于名山大川之间,体现了道家“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形成了自然山水与道教建筑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如大家所熟的“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此外,湖北武当山、福建武夷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江苏句容茅山、青岛崂山等,也均为道教名山。其中,泰山、武当山、青城山、武夷山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然,后期也有不少道观为了方便祭祀和扩大影响,进一步世俗建于城市之中如四川成都的青羊宫。
【中国旅游的起源与发展】推荐阅读: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06-01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07-06
关于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的调查思考12-03
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0-16
中国的军队改革与发展07-26
论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09-28
敦煌旅游艺术与发展10-19
浅析景德镇旅游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