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精选11篇)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叙述了旅游文化的特征,阐述了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概念解析
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旅游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和以旅游介体为媒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旅游业则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二、关系阐述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有在为旅游业服务过程中才会生机无限,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细致来说,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弘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文化得以丰富发展和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外出旅游的动机在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文化还是旅游产品的根本特性,是旅游者最根本的追求与向往,换言之,旅游业生产销售的核心产品必须是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景区要注重文化内涵,强调文化品味,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文化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有助于积累或形成旅游业的最终产品即“美好的回忆”,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
三、旅游文化对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关系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综合性、地域性、承袭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和服务性。
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积淀深厚,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趋势、民族性格。旅游文化具有保存、交流、认知、规范、经济、审美、愉悦 启智、凝聚和教化的功能。
旅游业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二)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对我国国际旅游业具有极大的挑战,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旅游意识,改善旅游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学习旅游文化,对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来说,能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文化和民族特性,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为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善,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项指标(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核心目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能够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正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并且促进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为外在形式,以其所具有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达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目的的旅游活动。
二、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红色旅游“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三、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 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开发以橱窗、实物展示等静态的呈现方式居多,这种形式既不生动又不活泼,对于旅游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难以引起旅游者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共鸣及互动,旅游者参与程度极为有限。尽管从内容上看,这些红色旅游旨在让游客感受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是高尚而积极的。但是由于形式单一、死板,最终不可能吸引大量游客,影响红色旅游的效果。且红色旅游虽然承载着宣扬中华民族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但它毕竟是一种旅游形式,因此,除了突出其“红色”的特点外,还应注重它作为一种旅游形式的一般特征,即娱乐性和消遣性,而只有充分利用更多有效而多样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参与性,提高红色旅游本身的趣味性,才能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
很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肤浅,未能将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深度发掘,脱离了红色景区的传统历史文化,而过于凸显其政治色彩,旅游活动面狭窄、活动内容浅表。因此,很难让游客融入其中。有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因为地理位置、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原因,一直存在低层次重复建设的问题,严重浪费了资源。目前的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项目中缺乏“精品项目”和“亮点项目”,难以“留住”游客。此外,有一些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特点不明显,旅游景区内或周边被一些大型现代化建筑物环绕,破坏了“红色”景观,使旅游景区整体风格不协调。
3. 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伴随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层次不高,重复建设严重而来的还有红色旅游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问题。交通和通讯的畅通和发达是形成开放型红色旅游的必备条件,特别是在目前全国红色旅游突飞猛进发展的这一阶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则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革命老区的脱贫致富和红色旅游景区的长足发展。因此,加快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4. 红色旅游区“各顾各家”,缺少统筹规划,难以形成大气候。
在全国红色旅游大兴起的形势下,各地应该将自己区域内的红色旅游发展置于全省、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全局中,这样才能做到整体统筹规划,避免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的雷同发展,促成全国红色旅游统筹而又各自凸显特色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又要使各个红色旅游景区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真正站在全局的高度具体落实,这样其主打路线的选择、旅游品牌的树立、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产品的开发等方面就会具有大局和长远的战略,以此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5. 游客类型相对单一,消费水平不高。
目前国内红色旅游景区娱乐、疗养等功能不突出,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且游客群单一,大多是以红色旅游景区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所以青少年是游客中的主要组成成分。而且多数是团队旅游,停留时间短,消费不高,因而收入也不高。此外,红色旅游区周边的集群景观或配套的系列性旅游项目缺乏,也影响了游客在景区停留的时间,大多只停留短短两三天,影响了景区的收益。
四、如何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国掀起红色旅游浪潮的今天,如何针对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推动和保持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1. 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各地区应将本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置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注重统筹互补,形成气候。
2. 构建红色旅游产业格局。
目前,国内很多红色旅游景区多采取展板、实物展示等单一的形式,形式简单,内容缺乏吸引力。不少旅游专家表示,只有将红色旅游内容丰富了才能吸引游客,如果红色旅游线路做不到精耕细作,没有众多游客的参与和整个社会的认同,红色旅游就成了一个空泛的概念,爱国主义教育也相应削弱了效果。
3. 丰富红色旅游内涵。
国内有许多红色旅游点“孤立”存在,没有与其它旅游项目或景区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红色旅游景区展示形式单一、乏味等原因,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4. 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中国红色旅游是弘扬革命精神、颂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型旅游形式, 对于加强全民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红色旅游的发展面临形式单一, 吸引力不足, 层次不高, 基础设施不完善, 缺少统筹规划, 游客单一、消费水平不高等问题。要促进红色旅游的长期发展, 就要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中国红色旅游,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红色旅游的问题与出路.
[关键词] 旅游业 市场结构 品牌
一、中国旅游业发展阶段
我国旅游业从1949年11月第一家旅行社诞生起,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从诞生至改革开放的30年中,旅游工作在民间友好来往的范畴内,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外宣传我国的建设成就,并对国际间友好往来起到了促进作用。
1978年之后,中国旅游业得改革开放之先,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年来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产业形象日益鲜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竞争能力优势不断凸现。
我国旅游业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行业,西方的传教士、商人、学者等来到中国,在中国境内传教、经商或游历,同时旧中国政府的不少外交官员在与西方列强建立外交关系后,考察异域,见识较广。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有一定发展;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主要针对海外侨胞、外籍华人等,进行外事接待。中国旅游游览事业管理局作为这一时期的旅游管理机构被建立起来。这一阶段的旅游业配合外交,宣传中国建设成就、加强国际友好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是我国旅游业真正意义上的起步阶段。旅游业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从旅游接待转向旅游经营,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发展方针指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提升和巩固了我国旅游大国的地位。
我国旅游业在20多年持续快速发展,从小到大,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同时,在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我国旅游法制建设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随着国内旅游业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迅速,许多旅游业管理的部门规章在此期间出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纷纷根据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条件出台旅游业管理条例。我国开始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发展和管理的初步法规框架体系。
二、我国旅游市场结构分析
据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至2004年,我国的三大旅游市场——入境市场、国内市场及出境市场,接待人数和接待收入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三大市场互为犄角,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和提高国民素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国内旅游市场
改革开放是国内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的前提,国内旅游业又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个表现。 1998年,中国居民参与国内旅游活动的人数达到6.9亿人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国;国内旅游收入已占我国旅游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其发展十分迅猛。
当前的中国国内旅游业特点有:宣传促销形成较大声势,在居民生活中产生了明显的消费导向;国内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主导型作用更加突出刺激了国内旅游消费;景点开发进一步加快,基本改变了国内旅游产品单一的局面;旅游交通更为便利快捷,国内包机、旅游专列、旅游专线车、观光巴士等有较快发展;旅游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强化,促进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2.入境旅游市场
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不断增长,入境外汇收入排名自1994年居全世界前十位。入境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为世界所瞩目。
随着我国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便利性的提高,经验逐步积累,入境接待的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入境旅游的发展,与我国旅游市场促销工作息息相关。1991年~1998年的主题宣传和主题活动,除了弘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和自然景观,吸引入境游客,还使得全国的旅游产品随着主题促销活动的展开而全面丰富发展,使全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不断提高。
旅游对外促销工作,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向整个国际社会宣传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形象,使旅游业得到了国内更广泛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3.出境旅游市场
中国出境旅游是从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探亲旅游发展而来的。1997年我国正式开放出境旅游来,我国的出境旅游发展非常迅速。2005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达到3100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认为,预计到2020年,中国出境旅游总人次将达到令人惊叹的1亿之多,成为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4.三大旅游市场特点
首先,国内市场是中国旅游业的基础和支柱。其人数及收入远远超过其他两个市场。而且,我国人口数量大,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国内旅游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入境市场的重要性下降。这是从另外两个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得出的相对的结论。再加上这一市场的增长一直是依靠总量扩大而非效益提高获得,其重要性在相对下降。
第三,出境市场的发展速度快,比重持续上升。出境旅游人数与国内旅游人数的比例从1995年的0.72%,提高到2004年的2.62%;另一方面,出境旅游人数与入境旅游总人数的比例也从1995年的9.75%,提高到2004年的26.46%。随着更多旅游目的地的开放, 出境旅游的高速发展仍将继续。
三、入世后中国旅游业的新发展
旅游业不仅是服务行业,也是综合性行业,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旅游环境的好坏,还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国家实力,乃至国际形象的侧面反映。
入世五年来,中国旅游业在发展中不断壮大。具体表现在:一是市场进一步活跃。“入世”后,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和知名度有了提高;二是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旅游业在一开始与国际接轨之时,在法制环境、行业规范、旅游观念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距离很大。入世之后随着服务贸易条款的签署,国有旅游企业在其他旅游发达国家积极的示范效应之下,开始用先进的企业制度改造管理和经营;三是在世界上树立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国外人士到中国旅游,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景的了解更为深入,从而对中国的文化习俗有了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同时,旅游业的对外开放也改善了中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资进入。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旅游消费需求将大幅提升,这是旅游业持续兴旺发展的动力。同时,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进一步崛起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国际旅游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际旅游产品及行业管理将逐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品牌为王的竞争时代,旅游业品牌战略呈现出新的闪光点。各种传媒不断渗入和影响人们生活,其宣传力量不可小觑。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在亚洲的热播,不仅向世界宣传了韩国独有的自然风光、传统饮食,也带动了一向不温不火的韩国旅游业的发展。这部电视剧的成功不仅仅给国内旅游增添了活力,也给相关产业——尤其是餐饮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这是旅游是一个综合性行业,需要各个行业协调、共同发展的最好诠释。新西兰旅游业的快速增长,《魔戒》功不可没;我国电视剧《一米阳光》中,融入丽江古城的无限风情,天雨流芳,梦幻的丽江成为无数观众心向往之的胜地……
影视和旅游,开辟了双赢的新模式。影视作品借助自然风光和唯美画面赢得观众,其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作为旅游资源,又在影视的带动作用下凸显品牌效应。
北京市旅游局借助2008奥运会的契机,在美国纽约举行“体验北京·走近奥运”旅游推介会,向观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向美国朋友发出邀请,亲身体验中国古老的文化与壮美风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从侧面向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展现一个繁荣、强大的中国,以及泱泱大国的历史、人文、地理背景,势将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悉尼奥运会比赛期间共接待国外旅游者达50万人次,由此可见奥运期间对举办地场馆建设、票务销售、住宿设施准备、交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2008年将会是我国旅游业的一个高峰阶段,奥运会过后,我国旅游事业会更加成熟,平稳的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至2020年,将有四亿人在亚太各国间旅游,其中有一亿是中国人。中国届时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
参考文献:
[1]任媛媛:浅析入世给中国旅游业带来的利弊及对策,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12月 第5卷 第四期
[2]中国旅游网
一、中美旅游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
美国旅游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阶段。第一,计算机预订系统阶段。第二,全球分销系统阶段。第三,互联网阶段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
(二)中国
中国旅游业的信息化建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20年,真正应用计算机技术是在80年代初期。国家旅游局从1990年起开始抓信息化管理并筹建信息中心,先后投资了1000多万元用于机房改造和设备配置,建设了一些旅游信息网络及信息传递系统。
二、电子商务冲击下的中美旅行社业的发展状况及争议焦点
全球旅行社业在电子商务化运作下面对着同样的挑战,然而中美旅行社业界出现了不同的争议焦点:
(一)美旅行社业重组旅游产品分销渠道――零售代理商所面临的威胁和机遇。在美国旅游业垂直分工体系下,旅行社作为中间商的环节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互联网应用的冲击,网络技术使得顾客可以自己寻找并购买旅游产品,造成旅行社――尤其是旅游零售代理商的地位令人堪忧旅游市场上存在着散客旅游扩大和包价旅游缩小的趋势;技术的发展使旅游者可以更方便地在家里实现购买,而且电子旅行社会提供更大的弹性空间和更多的选择机会;对于个体旅游者而言,上网采购较为困难、价格昂贵,而且如今旅游目标市场上的大部分用户并不很懂计算机技术;电子旅行社基本上是服务于商业旅游市场,要价很高;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
(二)中国旅行社业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两大阶段――对旅游网站的恐慌和旅游网站面临的困境。网络技术最初出现时,中国旅游业界几乎一致认为旅行社业遇到了发展历史上最大的障碍和难题,许多人甚至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最终将完全取代旅行社。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后,事实的发展使大家达成共识,传统旅行社业同电子商务运作的融合发展是必然选择,尤其是青旅在线的成立开创了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新道路。然而,伴随着旅游网站蓬勃发展而来的却是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中美现存差距分析
(一)技术本身和技术环境上的差距
第一,中国GDS系统的严重缺位。游业同民航业一直缺乏实质性的联盟,导致GDS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制约了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第二,互联网利用不充分。由于电子商务宏观环境不成熟的限制,使用其功能大多停留
在初级阶段,仅是传输信息和页面宣传,无法达到真正的网上交易。而且,许多旅游企业将自己的域名挂在某网站域名的后面,效果更差。第三,不会选择网络服务提供商。由于大多数人对网络服务还很陌生,对ISP的服务方式、资信状况和其所提供的服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在上网销售时比较盲目,产生网络注册域名所有权不清、网页信息简单、ISP提高所售产品价格等现象,影响了旅游企业网上销售效果和声誉。第四,互联网应用地域分布不均。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企业上网有优势,而中西部地区省份,如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则根本没有。
(二)旅游产品供需双方上的差距
首先,从旅游产品的供给来看:1.大多数旅游供应商利用互联网的功能仅仅是为了做宣传,投入不多,仅限于一台服务器和一两个网页制作、更新、维护人员,还没有电子商务的成分,只是一个附属品;2.国内除少数几家大型旅行社外,90%的中小型企业发展速度极慢,50%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小作坊式阶段,且客流量小、信息沟通不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在我国旅游行业,兼懂旅游专业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太少;4.国内的大多数旅游网站资料信息不够全面、内容更新不够及时,且信息过于单一化、模式化,雷同严重。其次,从旅游产品的需求来看,(1)网民绝对数量少,美国现有网民8000万,占其人口的28%;而中国上网用户数仅为2230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7%,且年轻人占了68%左右;(2)人们观念落后,大多数人上网是为了搜寻信息,形成网上购物习惯的人甚少,更不会尝试购买旅游产品,且很多旅游者连网民都不是;(3)大多数潜在旅游者远没有美国旅游者那么成熟而有经验,强烈需要传统旅行社的咨询和后勤服务。
(三)旅游电子商务本身发展上的不成熟
网络基础建设薄弱,上传速度、带宽限制等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第二,各方面还没有在建设利用互联网络、开发电子商务上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重复建设严重,宣传力度小,形象不突出;第三,网上交易安全性和交易法律关系方面存在缺陷。
摘要: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前进,但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是,正如木桶原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显然还是欠缺的。尤其是在旅游景区。目前已经没有一个天然景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作为经济大国却有着近乎乌有的精神现状。中国生态旅游的出路何在?我们的未来应该指向哪个地方?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出生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以此来保护我们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使旅游业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
关键词:
生态文明,精神建设,规章制度
正文:
<一>中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包括两个要点,第一是生态旅游的物件是自然景物;第二是生态旅游的物件不应受到损害。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单纯的盈利活动是与生态旅游背道而驰的。同时,生态旅游也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绿色产业,需要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多学科的论证。需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承受能力。否则,将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然而我国的环境现状却不容乐观.5月27日,中国旅游新闻网以《天斧沙宫景区遭“剃头”之祸》为题刊发了位于安宁区与皋兰县交界处的天斧沙宫类丹霞地貌遭人为破坏的报道.经济参考报2010年8月6日报道一篇以旅游开发“地产先行” 多处风景名胜遭破坏”为题的新闻报道,指出,经济发展地产偏热,许多旅游景点被迫瘦身,让位于各种地方性房产建设,以提高经济区知名度.这些行为无疑显露出了中国旅游的种种缺陷.除此之外,各地景区哄抬物价,造成经济发展主要依赖旅游收入的悲剧局面,这无疑会让人产生重尾轻头之嫌.毕竟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过度依赖于一种经济形势.我国约800海岛因无序开发消失资源生态遭破坏.陕西安康拖车猛撞击AAA景区香溪洞遭破坏。黄山迎客松现在已经是一颗塑料的树,趵突泉已经大部分由自动喷水变成水泵抽水了,泾渭分明的黄河现在已经混浊一片了,卢沟晓月卢沟桥下永定河早已干涸,看不到月亮的倒影了,崂山被疑是冰川期遗迹,景区巨石被开采遭到破坏。这些破坏的痕迹举不胜举。
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随着经济文明的发展,旅游经济成为了一种时尚.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人们渴望一种健康的旅游方式来放松身心,以便更好地工作.物资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状决定,在旅游的时候不能履行相关义务,导致旅游景区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的趋势致使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盲目开发旅游景点来增加国民生产总值.自然原始的生态旅游成为一种变相的破坏.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成为中国旅游景区建设的最大障碍.有些地区甚至于由环境保护区变成了禁区,在我们扼腕叹息的时候不得不想接下来的出路。
《二》发展出路,我们该何去何从?
新华社指出,面对现状,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强生态旅游管理,使中国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双赢”目标。
精神文明的提高是个长远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在高举精神文明建设大旗,这项国策还应该继续下去。以便我们刚好的发展我们的旅游文明,做好生态文明的思想工作。提高民族素质,是千秋大业。
其次,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必要措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景区管理建设,培养管理人才,并对景区建设设立督察制度,责任到人,不断促使法制意识的健全与完善。制定发展计划和战略,借鉴其他国家管理旅游景点经验。美国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适应游客对生态旅游日益增长的需求。澳大利亚斥资1000万澳元,实施国家生态发展战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纪规划”,生态旅游是该规划的重点推介项目。肯尼亚政府就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国家发展策略,其中特别将生态旅游视为重点项目。
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合理开发利用,防治为主。在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许多国家都通过对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不断监测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利用专业技术对废弃物做最小化处理,对水资源节约利用等等手段以达到加强生态旅游区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亚联合旅游部、澳大利亚旅游协会等机构还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生态旅游的指导手册。此外,很多国家都实行经营管理的分离制度,实施许可证制度加强管理。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精神文明在其建设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关键。
总结:
中国生态旅游现状表示,我们在生态文明方面还欠缺很多。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做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对于中国生态旅游的将来很有帮助。
相关资料:
《经济参考》2010年8月6日
《新华日报》2010年5月27日
《旅游生态学》
《生态旅游,我们何去何从》
【摘 要】近年来生态农业旅游有一定的发展,为了应对挑战,寿光市很早就开始了生态农业旅游的具体实践,探索出了一些创新性模式与制度,使自己在新型生态农业旅游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我们为了了解学习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生态农业旅游 调查分析 对策
一、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基本现状
近年来,寿光市旅游业的发展紧紧围绕“突出农业生态特色,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总体思路,以做大做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打响了“魅力菜乡,生态寿光”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高科技、生态型、乡村化的旅游发展新路子。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集品种技术研发推广、农业观光旅游、会议展览举办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寿光市乃至山东省蔬菜产业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问题的资料来源及说明
本次调研活动包括到寿光市乡镇(洛城街办)走访调查,对蔬菜高科技示范园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农户进行了深度访谈。
(一)以下为数据分析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
绝大多数农户对新农村建认比较了解,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但是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不是很了解,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能加大农户对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了解。
(二)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产业发展前和发展后,农村的各方面也有很多的变化,大多数农民认为:
新农村建设后与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之后,农村的生产发展总体情况是有待进一步提升;主要生产力发展方向是农村生产规模扩大,更加生态化,技术化。但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希望有关部门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大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三、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是现代旅游产品中一项颇具开发潜力的产品。目前,在传统观光旅游降温的情况下,人们纷纷选择生态农业旅游作为产品开发的新热点。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地区对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竟相模仿,又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规划,使得开发带来的负效应甚至超过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
存在的问题:
1.产品类型单一,缺乏鲜明特色,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不强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需求急剧增长,这为生态农业游客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生态农业旅游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风格、低廉的价格对游客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经营者竞争意识淡薄,忽视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内涵的挖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多数产品以观光层次为主,游客选择范围小;在内容与形式上重复开发和模仿建设倾向明显,缺少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2.行业管理力度不够目前,生态农业旅游通常各自为阵,经营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协调发展观念,而旅游行业管理机构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管理体制。
3.农民素质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只能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而农民是科技文化知识拥有量最少的群体。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素质较高者居
多,而留下来的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文化素质下降,女性比重上升的现象,这势必会成为影响寿光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重要障碍。
4.龙头企业小规模的多,大规模少。目前来看,全市批发市场、金玉米公司、海惠集团、金正食品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外,总体上规模偏小,水平偏低,带动优势不明显,与建设新农村新形势的需要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依赖性强,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经营风险比较大。
四、提出对策
第一:制定合理的生态农业旅游景点,增加产品类型多样化,发挥特色优势,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增加游客选择范围,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农业旅游,要根据当地的旅游实际,规划农业旅游,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量和旅游方向规划。
第二:增加行业管理能力,增加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旅游一体化建设,发挥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优势作用,增强政府等有关部门对寿光市生态农业旅游的管理。同时在增强行业管理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
第三:提高农民的素质。加强科技文化培训教育,增强农民的劳动技能。一是打破传统的培训模式,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培训机制,如推行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人才培养进村等形式开展培训。二要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的作用,向农民宣传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以及市场竞争的成功案例。
第四:加强政府对小企业的引导,加强企业与农民的联系。同时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避免盲目跟风的问题,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不,减少经营风险等,充分发挥企业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引导作用。
一、旅游业与旅游文学的关系
(一)旅游业与旅游文学的相互作用
“文因景成,景借文传”,旅游产生旅游文学,旅游文学促进旅游发展,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1]《徐霞客游记》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为黄山的旅游资源做足了宣传,为黄山带来了大量的旅游者,推动了当地的旅游发展。而又有多少人因为《岳阳楼记》《滕王阁序》变为了此地的旅游者。由此看出,旅游能产生优秀的文学作品,而旅游文学又能大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文学提高景点的知名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信息共享已经是这一时代的特点,而由此衍生的旅游网站也蜂拥而起,例如马蜂窝这种旅游社交分享网站,上面的旅游攻略及游记琳琅满目,而传统的旅游杂志也不断发行,他们都对所描述的景点起到宣传作用。很多原来并不热门的景点由于旅游文学的宣传变得游人如织,例如云南泸沽湖景点,由于游客的口碑推荐及诸多篇幅的游记,由一个交通偏僻大山环绕的村庄变为旅游胜地,甚至政府准备为其修建飞机场。旅游文学对景点知名度的提高可见一斑
(三)旅游文学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起传播作用
旅游中除了景点方面,人文方面也至关重要,旅游文学通过描述,能使当地的风土人情展现出来,也能让外来旅游者尊重当地的习俗与文化,对于文明旅行也有推广作用。
二、旅游文学对人本身的影响
(一)旅游文学对旅游者的影响
旅游活动中游客的心理至为重要,游客的心理感受对于整个旅游活动和当地的形象都有影响,现在旅游者存在“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现象,盲目扎堆的景点旅游活动忽视了整体旅游的感受,旅游文学的注入,能够提高旅游者的审美,提升旅游者的文化品位。以洱海为例,游记中常常记载的鱼鹰表演和白族三道茶,会让游客真切的感受到除了景点的人文气息。
(二)旅游文学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影响
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中起到纽带的作用,而由于国内旅游业发展时间不长,发展迅速,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修养服务理念参差不齐,旅游文学能成为旅游从业人员自我提升的营养品,从而增加旅游从业人员的眼界,提升审美能力,并能带动游客欣赏美丽事物,加强语言表述能力,完善游客体验,提升整体行业标准,形成良性环境。
三、目的地形象和旅游文化营销相辅相成
(一)目的地潜在形象是旅游营销的主体
旅游产品是一个目的地所特有的一系列经历的总和,该目的地的形象是旅游营销活动的主体。旅游者与目的地之间的这种关系使得形象成为市场营销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不可储存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意味着生产和消费必须同步,因为服务不能被储存。其次,生产和消费也是不可分的,如果不存在游客,那么产品的价值就永远无法实现。最后,旅游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并且不能被提前使用,这一点使得旅游者所形成的关于旅游产品形象成为出游决策过程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2]而旅游营销对其主体目的地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怎样让游客心安理得的到目的地旅游也是旅游营销的责任,据《2015 旅游者心理调查报告》显示,旅游者对于游记、杂志等旅游文学明显比广告更为信任。
(二)形象修正
形象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形象具有持久性,甚至在目的地已经发生了真
正改变之后,游客的偏见仍然如此。尽管某一地区可能拥有高品位的旅游休闲资源,但扭曲的形象可能会降低了它的潜在价值。例如前一阵沸沸扬扬的青岛大虾事件,因为宰客的不良形象把青岛这座热门旅游城市推到风口浪尖,由于现代社交软件微博等的快速传播,使青岛的形象迅速扭曲和恶化,政府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对舆论采取慎重态度,又及时整改,做足了危机公关。但是游客拒绝担任监督大使,降低了原定效果。如前所述,人们往往很难改变他们先前已存在的感知,实际的经历体检可能是最有效的形象修正者,因为个人体验是最可信的信息来源。所以形象修正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长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也需要依靠旅游文学等软实力,形象修正是个漫长的工作,但旅游从业人员一定要去做,做好旅游营销。
四、旅游文学发展的必要性
(一)旅游文学势必与旅游业同时发展
旅游是一种以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享受为目的,文化因素已渗透到旅游的各个
方面,并在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信息共享的普及,旅游文学与旅游活动已不可分割,如果旅游文学停滞不前,必将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短板,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实现旅游业的健康成长必须注重旅游文化建设。
(二)旅游文学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目前,在我国普遍推行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那么,旅游文学这座台搭的越高,经济唱的戏就越好。众所周知,当代文学这块面包已经越来越大,旅游文学作为其中的分支,也在默默的进入了商业活动,虽不起眼,但不能忽视,把这一方面做好了,对于旅游业的商业运作自然大有好处,努力挖掘其中蕴含的经济潜能,宏观上讲,使文化与商业互相结合,良性发展。
(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者作为参与旅游活动的最直接的创造主体与受益主体,其文化水平与文化涵养的高地直接关系到旅游质量的优劣。进行旅游文化建设不仅要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的服务经营水平,更要千方百计地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3]通过旅游文学的影响与监督,教育与引导,贯彻旅游文化的灌输,营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使游客能切实的体味出景点的历史文化性及审美价值,让游客从旅游中受到对人生的感悟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心灵得到净化。
五、旅游文学的发展方向
(一)拒绝浮躁,滥调
由于网络文学的泛滥,旅游文学甚至旅游广告深受其害,“僵尸文”盛行,所以,旅游文学要想健康的发展,让受众接受,就必须拒绝浮躁滥调,不套用修辞,真切实意的给读者对于旅游有良好的带动。不能以糊弄游客为出发点,要以认真诚恳的态度去写,文章要有自己的东西。
(二)旅游文学要有创新
我们大部分在街上看到的旅游杂志,在网上看到的一些旅游推荐,都不是十分严肃的旅游文学,但就算加上当今的旅游文学,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些共通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写这些东西的人往往会告诉你:我要去的这个旅程,我也给你介绍的这个地方是多么的好玩,多么的有意思,多么的有文化,总之就是给你展现一种热爱,往往让人感觉平庸。而美国当代的旅游文学名家保罗索鲁用的方法就很创新,比如在《老巴塔哥尼亚快车》中对马丘比丘的描写,文中没有对马丘比丘景点的直接描写,而是一直赘述旅途的游客们的抱怨,而看到马丘比丘的一瞬间,所有人都沉默了。这种特立独行的描写手法就很创新,创新才能迎合当代游客的口味。
(三)旅游文学也要有境界
境界是一个人对他世界的投射有真情实感,有真正思绪。换而言之,就是境界有两重条件:一是本身对所写实物要有真情实感,二是你能把这个真情实感写出来,让别人也能感受到。三大境界是王国维提出的一个说法,他在自己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4]没有登高望远,无以确定有价值的探索目标。没有对目标的迫切愿望和自信,难以面对征程的漫长和艰辛。没有千百度的上下求索,不会有瞬间的顿悟。看起来很难,但旅游文学还是要这么做。
优秀的旅游资源要用旅游文学借力,旅游文学是旅游的深层表述,营造旅游吸引力也是旅游文学的使命,旅游文学和旅游业关系密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推动旅游文学和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两方人员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阮敏.浅议旅游文学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
[2](以)优尔·曼斯菲尔德、(美)亚伯拉罕·匹赞姆.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1
[3]朱伟.旅游文化学[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09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旅游规划及发展
一、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概述
在旅游发展中,重视古城古镇开发比较早的是江苏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庄、同里和甪直三个古镇。这三个古镇经过科学详尽的规划,进行了具有保护性的开发,立刻在旅游市场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这些成功的典型示范下,全国各地一批各具特色的古镇成为旅游热点,如山西的平遥古城就是典型案例。与此同时,古镇古城的开发,也带动了一些小城市旅游的升温,如桂林的阳朔西街、丽江的大研古城和湖南的凤凰古城等,都迅速成为国内外旅游的热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开发,只有在做了科学规划后,才能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的同时推动中国旅游业的进步。历史文化名城很快成为区域性旅游的热点,使原本日渐衰落的古城(镇)保留了下来,并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開发的关系辨析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活动作为一项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在效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空间环境效益。遗址地的空间环境优美,人文景观荟萃是旅游赖以发展的基础,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因此只有完整无损地保护好遗址地的自然与人文风景及其周边的环境,才能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游览。
其二、社会发展效益。旅游的社会意义在于欣赏其它地方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性,以及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的人们交往和双方的文化交流。
其三、经济发展效益。发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人们称旅游业为“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旅游业还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旅游目的地国,接待外国游客可望达到2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有可能达到60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万亿元人民币,旅游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旅游业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的措施——以山西为例
从山西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实践看,坚持不懈的贯彻这种设计方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为了更加科学的保护古城,开发古城,造福古城,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完善法制
第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强制保护。针对职能型历史文化名城,首要的问题就是必须保护好现存的历史遗产,最大限度的避免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山西省首部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山西省平遥古城保护条例》已颁布施行,该条例明确规定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应当按照保护为主、合理开发利用为辅的方针编制。
第二,建立文物保护程序及责任追究制度。各地在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时,应该进一步确立起“谁使用、谁保护”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并制订具体的保护办法、审批程序和法律责任,由“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一旦文物发生人为或自然破坏,“责任人”就应负行政或法律责任。
(二)科学的规划设计及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一般的城市规划不同,主要包括城市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街区层面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总体层面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指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其内容深度讲是总体规划阶段的规划,但对于重点保护的地区要再进行深化”。针对综合型历史文化名城,其中的历史街区保护和整治规划应该做为工作重点。为此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近年来通过在各地的调研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编制办法并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
(三)准确抓住旅游资源的特征
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旅游策划重点必然不同,只有在准确把握城市特性,深入了解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做好高效率、高回报、低成本的优秀旅游策划。如山西漫长的发展历史、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干燥的自然气候,使得这块土地上存留了大量以木结构建筑为代表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山西省现有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包括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550处。除了散布全省的文物遗产,各式各样的古村镇也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三晋大地的山山水水。这些古村镇不仅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建筑遗产,也保留了许多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以汾河流域、沁河流域、黄河沿岸和边关边寨“三河一关”区域古村镇分布最为集中、保存最为丰富、地域特色最为鲜明。截至2009年,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共101处,其中5镇、13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占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总数的7.2%。
(四)加强古城历史风貌保护的教育宣传,增强风貌特色创造的意识和能力
在编制历史文化名称规划的同时,大力加强历史名称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主要媒介如电视、报纸、杂志和直接的专题讨论、演讲等,宣传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意义以及定期开展历史风貌保护的教育宣传活动,使历史名称保护成为一项积极和自发的行动,推动历史名称风貌保护的顺利开展,从而有力地促进古城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是相互扶持、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才能使得旅游规划有历史舞台得以施展,同时通过旅游规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才能有效的反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我们在研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规划发展问题的时候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产生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旅游开发设计思路,这对我们全面认知保护和利用的协同有很多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罗亚蒙等.中国名城[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2]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4]何丽芳.乡村旅游与传统文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6.
[5]王红,冯卫红.古城文化遗产地社区旅游发展探析——以平遥古城为例[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2006.
“十五”以来,中国茶产业处在新的发展高潮。“十五”期间茶园面积增长了19.4%,茶叶产量增长了36.1%,内销增长了34.1%,出口量增长了26%,出口金额增长了38.2%,茶文化活动十分活跃,茶馆茶休闲业方兴未艾,茶叶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茶科技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富有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花钱换取精致的休闲,追求文化和休闲的消费,以休心养性、充分享受生活,体现生命的价值。而通过进茶馆、旅游、观赏、娱乐、体验、休闲等方式,去欣赏茶、茶园、茶叶加工技艺和品审中所蕴涵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行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已经得到旅游业的极大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扬与保护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资源,使其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发扬光大,是我们目前与今后研究的重点。
一、我国茶文化旅游概述
中国是茶的故乡,具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先辈以茶为载体田,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各国和地区传播包括茶的品种、茶的栽培和加工、饮茶、茶文化等。
茶作为雅俗共赏的一种事物,有言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又有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一种文化,茶文化既是上层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茶,是连接着各个职业、各个阶层、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的纽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茶的利用不单纯是冲泡饮用,而是在茶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茶文化等方面开展了更深、更广泛的研究和交流,对茶的研究和喜爱,也不局限于茶学者,广大消费者对茶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等。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它融合了儒佛道各家优秀思想,负载着儒、佛、道三教文化的内涵,形成今天十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
2茶与旅游文化的结缘
从茶的发展历史演变来看,一种茶之所以成名并发扬光大,主要因素一则是茶本身品质好.二则离不开茶产区的山水人文历史渊源,杭州的龙井茶如此,武夷岩茶等亦如此。茶文化与旅游的结缘主要体现在:一是茶产地的名山名寺、茶文化的历史遗迹、茶区的美丽风光和怡人的气候环境。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中说:高山出名茶,主要由于高山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有的是昼夜温差大等等.有利于茶叶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芳香物质积累较多。茶园山名,放有“名山出名茶”之说。如:大红袍与武夷山人文自然祭观、江西庐山云雾茶与庐山风光及鄱阳湖景观、华顶云雾与日本天台宗的祖庭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二是
有观赏价值的各种名茶采制技巧和各具特色的茶俗茶艺表演。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客家“擂茶”、西湖龙井茶的手工炒制等。三是各地区建立的一些以茶文化为内容的旅游参观点。如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福建漳浦的天福茶博物院与石雕园、广东英德的茶趣园、昆明世博会茶园等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区。
3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则是指在休闲、放松的旅游过程中,细细品味茶的文化、内涵,体味茶的风俗、礼仪,鉴赏茶叶的品质并参与其间的能陶冶旅游者身心的一种特色旅游项目。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业与现代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即茶叶人文生态旅游。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荣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通过开展茶文化旅游、茶产品会展旅游、茶文化节庆旅游等使我国传统茶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同时由旅游带动的旅游购物、餐饮、娱乐等相关行业,发展以茶文化旅游为核心的茶消费,这也是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兴领域,正以其独特的吸引力,在我围乃至世界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旅游热潮.作为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拥有丰富的茶产品资源和茶俗、茶艺、茶事等荼文化资源。近年来,在茶界、旅游界等各界人上的共同努力和推动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茶文化旅游产品也不断的推陈出新。
1.以茶资源殛相关文化为依托开展的绿色生态观光游倍受游客青睐。
我国的茶资源十分丰富,且茶园大多位于自然环境优美、风光迤逦之处,将这一资源优势与相关的文化(神话,传说、典故等)有机结合,正可迎合现代人追求自然美感和文化体验的需要。如杭州是西湖龙井茶的产地,中国茶叶博物馆也坐落于此;有茶都之称的福建安溪现建有茶叶博物馆、凤山茶叶大观园和大坪生态茶园等。
2.依托茶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开发的生态保健游日益升温。
茶叶内含成分丰富,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证明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神农食经》、《新修本草》、《千金翼方》等总结了茶的24种功效;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也写道:“茶乃养生之m药,延龄之妙术。山若有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见长”:旅游过程中饮茶可以消除疲乏劳顿,促进生理机能的迅速恢复;长期饮茶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正是开展与茶相关的生态保健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3.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不断涌现。
所谓“茶艺”,就是通过艺术加工,展示茶的冲、泡、饮等的技艺。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和具体外化,观看技艺精湛的茶艺表演,游人不仅可以了解其中择、冲、泡、品茶的高超技艺,还可以体会到其所包含的茶道精神和茶文化内涵,同时在物质和精神I:获得美的享受。自1980年杭州建立“茶人之家”以来,全国已相继建立了北京“老舍茶馆”、“福州茶艺馆”、“青藤茶艺馆”等数百家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这些场所的建立及其活动的开展,不仅为
荼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茶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项目,大大促进了荼文化旅游的发展。,4.以欣赏、参与特色茶俗为主题的茶俗风情游发展迅。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俗旅游资源,如五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傈僳族的雷响茶等都足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茶俗旅游资源。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层境界。现在,黄山的绿茶探源、安溪的条都观光和铁观音探源、大理的三道茶民俗游等都非常火爆,正逐步成为我国茶文化旅游中的精品。
5.茶文化研讨会、茶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推动了国际茶。
文化的交流.为茶文化旅游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前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尤其是2003年在中国重庆永川举办的围际茶文化旅游节的效果更足突⋯,期间共接待参展会商和游客达50万人次.吸引投资近13亿元人民币,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其他如日照茶博会、景德镇茶文化旅游节、成都茶文化旅游节等,都在宣传和弘扬荣文化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荼文化旅游的发展,拓展了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三、关于发展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几点建议
文化旅游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之一。近年来,文化旅游迅速发展,为世界各主要旅游国(地)带来了大量收入。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经济,只有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文化品位,树立市场品牌,才能提高旅游者消费档次,形成效益型增长。对此,提出几点关于更好建设我国茶文化旅游的思路
3.1提炼鲜明的茶文化旅游体验主题,树立文化品牌
通过设立鲜明独到的主题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持久的记忆,是给游客树立起品牌的极佳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通过构思不同风格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根据茶文化的特征,可以设计如下主题:“茶文化美食”主题,举办茶宴(茶点)品尝节,推出一批茶餐饮特色宴会、菜肴和茶点,吸引中外游客到茶餐饮特色店用餐消费;“茶艺交流”主题,举行中外茶艺交流活动,为海内外茶艺爱好者提供茶艺交流的平台;“茶文化体验”主题,向中外游客介绍、展示、品鉴包括采摘、炒制在内的中国茶艺文化;“茶文化专题游”主题,设计茶文化特色旅游线路,如茶文化寻踪游、茶道寻源游、茶文化工业游、都市茶馆游、农家茶馆游等系列茶文化旅游线路。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立,使游客在这其中逐步理解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3.2提高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深层次的文化吸引力抓住游客。如大理白族的“一苦二甜三回昧”的三道茶文化.就体现了“人生如品茶,先苦后甜力能回味无穷”的人生哲学。卢祺义先生为“老同茂酒楼”创制的“席间三
道茶(即迎宾消暑/暖身茶,助兴开胃茶,和敬留香茶)”,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艺的完美结合,可谓现代茶人对荼文化内涵的创造性开发。另一方面,要提高茶文化旅游区内导游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媒介作用,将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较完美地传递给游客,在这一方面,上海的茶校教育走在了前列。
3.3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提高可参与性
要发展茶文化旅游,必须充分挖掘历史和民俗文化,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参与性。可以让游客参与到茶文化旅游项目中,如体验茶风俗、欣赏茶艺表演、猜茶谜、唱茶歌、听茶戏、吃茶宴等,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体验。同时,在茶专家和旅游部门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游客需求不同设专项的茶文化旅游,如茶园生态游、茶文化保健休闲游等。青少年旅游者渴望冒险,追求刺激,求知欲强,可针对他们推出以山水生态游为主题的茶乡夏令营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请专家学者为他们讲授有关茶文化知识,如茶艺、茶礼等,并让他们到茶场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对中老年旅游者,则应以休闲度假保健为主,体会茶文化所追求的淡泊心志、情景和谐的意境,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并可让他们品尝名茶和学习制作调配方法;针对假日休闲旅游兴起及人们对新茶喜爱,可选择距离适当的产茶区,组织“新茶采、尝、购”为主要内容的一日、二日游。
3.4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全方位、多层面地宣传和推销茶文化旅游
论集美区旅游业的再发展
通过对集美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分析,阐述了集美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促进旅游业再发展中的作用.并从集美区的实际出发,探讨了集美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重点.
作 者:陈玉慧 Chen Yuhui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厦门,361021刊 名:地域研究与开发 PKU CSSCI英文刊名: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17(2)分类号:F59关键词:集美区 旅游业 旅游资源开发
[关键词]中国旅游业;转型;国际化;市场化;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2 0012—06
在自身成长的直接驱动和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间接策动下,中国旅游业已进入转型发展期。这个判断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共识。20世纪80年代,托夫勒曾这样描述他眼中的第三次浪潮:“人类正面临着向前大跃进的年代,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不断的创新、改组。尽管我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它,但我们正在从头开始建设一个卓越的新文明。这就是第三次浪潮的含义。”尽管与第三次浪潮相比,中国旅游业的转型是个较为具体的话题,但是其复杂性也不容小觑,事实上迄今人们“还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它”。本文试图对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进行宏观梳理,提出6个重要的问题并加以简要分析,以求教方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旅游效应的统筹调控问题
在20世纪后期的20年里,中国旅游业基本处在经济目的的思想统治之下。尽管学界引荐了源于西方的旅游容量理论和主客关系理论,但对奉行“发展是硬道理”的业界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之后,不当的旅游开发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反对旅游的声音多了起来,旅游的环境效应才逐步引起了舆论界的重视。最近两年,随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国策出台,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也开始被人们关注。但是,通过观察当下各地的旅游实践,可以发现,地方政府和投资商对旅游效应的真实理解与学界仍有很大的差异,经济效应依旧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自然保护区、城市水源地被侵扰,历史文化遗产被破坏,以及社区利益被严重忽视的现象屡屡发生。
关于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的实证研究表明,有多种主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综合作用决定着旅游地的演进过程,其中包括反对旅游业或旅游开发的环境主义者和其他公众,支持或反对旅游业发展的政府、政治和约束性团体的力量。结合近年来消费市场的自然倾向和本真追求,可以肯定,对多种旅游效应进行统筹调控,不只是“终极关怀”的需要,也关系着旅游地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能够推定,未来的旅游业必然要“真实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担当更多的环境伦理和社会责任。
我们可以认同环境保护主义者美好的出发点,但是我们也有充分的理由反对把景区视作“禁区”;我们可以颂扬人本主义者对绝对公平的追求,但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资本的巨大威力;我们深知资本具有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但我们也明白资本的力量必须受到约束,否则它就会成为洪水猛兽摧毁我们的精神家园。旅游的效应可以被人为地分解为几个方面,但是其发生却是有机统一的。作为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首要问题,旅游业的功能由经济统治转向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多功能的统筹调控,意味着对旅游效应的研究必须从单一方面的研究走向多元研究。当我们把旅游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或社会文化效应放存一起考虑的时候,研究者就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理论分析能力。当我们要把几个方面的影响统筹研究的时候,显然只能依靠一个强人的团队来解决它。可见,对旅游效应的统筹研究任重而道远。可惜的是这种有益的尝试并未得到政府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一方面是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是不当旅游开发现象的频仍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对旅游业的喧嚣,说明对旅游实践活动的效应统筹和行为规制已变得刻不容缓,不可能等待相关理论研究的缓慢成熟。因此,从实践的角度看,旅游效应的统筹研究必须尽快在技术层面有所突破,比如,旅游环境影响评估方法的改进、社区参与路线的设计、利益相关者分配关系的均衡、综合性评价体系的初步探索等。在观念变革、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自然会引发制度的重新安排。制度变革进一步会起到观念固化、技术优化的作用,从而在根本上保证旅游业的转型发展。
2、旅游产业的国际化问题
中国旅游业在起步之初就具有国际化色彩,在中国加入WTO的进程中,旅游业发挥了身先示范的作用。尽管如此,国际化仍然是当下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引发这个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持续增长。虽然有人对国民出境旅游的持续增长心存忧虑并建议加以限制,但逻辑分析的结果却在表明,除非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发生动摇,否则丝毫不会减缓中国国际旅游流由单流向双流格局的演变,留给我们的任务只是如何应对这种趋势。
国内旅游的兴盛使中国旅游市场由一元走向二元,出境旅游的兴起使市场进一步走向三元。市场结构的变化对旅游产业的冲击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事实上,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二元市场结构所导致的二元产业结构影响了中国旅游业的整体效益水平,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的惨淡经营,高星级酒店的价格大战以及旅游交通过度拥挤和低水平徘徊,都是这一问题的写照。迄今,二元结构问题并未完整解决,三元市场所导致的新的结构矛盾又将很快显现。出境旅游的发展使如火如荼的国内旅游要遭遇国际先进进家的竞争,旅游吸引物的更新换代、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改善、旅游企业服务水半的提升等新问题被捉上议事日程。当然,出境旅游的发展会起到改进中国旅游产业整体素质,并最终解决旅游经济的多元结构问题的作用,但这个过程不仅在时间上是较长的,而日,也是一个投入增加、成本提高的过程,必然会对旅游行业构成新的经营压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际旅游收支平衡的目标,中国的旅游企业必然会追随出境客流,踏上有规模的跨国投资经营的路程。毫无疑问,这是一项极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海外旅游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兴办旅游企业)和间接投资(资木经营),需要国内的旅游企业尽快做大做强,需要一批掌揖外语、了解国外文化、熟谙业务、知悉境外法律与工商税务制度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如果能够解决这些困难,中国旅游产业的素质就有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真正融入全球旅游经济体系。
3、市场化与公私合作问题
步入转型期的中国旅游业,既会发生形态、功能、结构上的改变,也需要在动力机制上产生变革。
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中,政府与市场一直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调节方式,市场是基础性的、优先性的资源配置手段,政府受到市场的限定和约束,政府职能的合理性仅仅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唯一的标准。可以肯定,同任何产业一样,市场是
推动旅游业的最根本性的力量。但是,作为新兴产业,旅游业显然具有特殊性。由于旅游需求具有综合性,广义的旅游业事实上是一个由若干性质不同的行业松散组合起来的集合体。在进入目的地发展阶段之后,许多公共部门介入旅游发展过程中来,使部分旅游产品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同时,旅游的影响开始从经济方面向环境、社会文化方面传递和延展,政府参与旅游也就成为必然。因此,即使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的旅游实践中,情况更为特殊。同顾中国旅游的发展历史,人们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国的旅游之花是在改革开放大政策的滋养培育下绽开并怒放的;另一方面,“政府主导”长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造成这种矛盾局面的原因除了“大政府”的基本背景外,还有以下三点:一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渐进的,处在发育过程中的市场主体,力量有限,无法担当旅游业的主角:二是出于提高国际购买力的目的,国家赋予和放大了旅游业的创汇功能,使得旅游业具有浓厚的“从属”色彩,而不是完全独立的产业部门;三是所有权制度决定了大多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属于政府,政府担当了经营主体的角色。
“政府主导”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的规模扩张和地位提升贡献厥伟,创造了只用20年时间就进入世界旅游大国的奇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批评的声音也越来越多。旅游业是需求推动型产业,“政府主导”有益于解决供不应求的阶段性矛盾,但当供给水平达到一定的规模,供求关系发生逆转时,“政府主导”的弊端就充分暴露了出来,如资源配置效率低、企业发育水平低、产业效益水平低等。事实上,有学者早就指出,在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的职能重心是不同的,随着目的地的演进,政府的职能重心需要从“先驱者”向“协调者”调整。进入21世纪,中国明显加快了融入世界开放经济体系的步伐,政府职能在持续调整,市场主体不断强化,大量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瓦解”了旅游业的创汇功能,出境旅游的兴起改变了旅游业国际竞争的基本态势。这一系列的重大变革,无不支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尽管在一些旅游业起步地区政府依然要充当“先驱者”的角色,但在总体上“政府主导”模式不再合乎中国时宜,市场化是中国旅游业进。步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由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跨越的必然选择。
市场化的直接结果是企业作为经济主体的发育和强大。市场化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产品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化两类,前者指产品生产、定价、流通等方面的开放程度,后者包括金融、资本、劳动力、土地以及技术市场的开放程度。在市场化进程中,一般以产品市场的发育为先导,但当产品市场发育到一定程度之后,经济的推动将更多依赖要素市场的发育。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的产品市场已发育到了一定程度,但是要素市场的发育一直相当落后。可以说,中国旅游业的产品市场化程度仍需提高,但要素市场的发育才是旅游业转型发展的题中要义。
强调旅游业的市场化,并不等于忽视政府的作用,而是指明政府与市场应当各司其职,只有当这两种力量协同作用时,才能有旅游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国外学者常把旅游供给看作是一个混合体(amalgam),其中既有私人产品,也有纯粹的公共产品,又有准公共产品,因此公私合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构建公司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是转型期中国旅游业获得强劲动力的必选模式。顾名思义,PPP模式是兼顾社会(公众)目标和企业(私人)目标的制度安排,它要求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同追求经济效益的企业,在相互明确和对称的责、权、利关系约束下,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各白发挥优势,实现公私双赢。
构建和运用PPP模式,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企业并界定公私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对于不同的项目,PPP模式会有不同的内容。比如,在国家风景名胜区适宜采取特许经营方式,旅游新开发地区可以推行旅游发展公司(TDC)形式,基础设施建设适合采用BOT等方式。表1是2005年笔者针对青岛国际啤酒节改制提出的PPP模式构建框架,可供深入研究者参考。
4、旅游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的优化问题
旅游产业结构指的是在一个广义的旅游业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及联系的方式。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的联系,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会导致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而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的高变换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总量长期保持高水平的增长,产业结构也一直处在变动之中,但是产业结构的变换速度明显慢于总量的增长速度,于是就有许多结构性矛盾的积累,交织体现在吸引物开发、旅游交通、旅行社、酒店业之间,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表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构成中国旅游业转型发展的一大内容,同时也是转型期旅游业增长的技术动力。
法国学者弗朗索瓦·韦拉研究指出,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因为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就不再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征,而是类似于重工业成为资本密集性产业。当下中国旅游业的转型,表现之一就是资本要素、技术要素在总要素中的比重逐步提升,方兴末艾的跨国化发展无疑将使这个比重进一步提高。资本、技术所占比重的增加,必然会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或者说要求旅游产业链条的拉长。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产业链条的拉长只能以后向延伸为主。尽管旅游产业链条作为一个术语经常被人们使用,但是关于拉长产业链条的具体研究,如拉长的方向、方式、程度、形态等问题则往往语焉不详,迫切需要深入探讨。
从产业组织角度而论,中国旅游业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旅游企业小、散、弱、差,使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水平和竞争能力低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问题逐步得到重视,旅游企业集团化步伐越来越快,产生了一些大型旅游集团企业。但是,由于行业与地区的条块分割,统一市场并未形成,旅游企业集团的扩张事实上极为困难。已组建的企业集团多为饭店与饭店、饭店与旅行社、饭店与旅游汽车公司的叠加,严格意义上的纵向一体化式的兼并与重组只是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才开始有所表现。集团化与跨国经营互为表里,能互动发展。充足的资本、足够的市场网络、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是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必备条件,而国际化经营又为集团企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动力和现实条件。由此可见,在转型发展期,旅游企业集团化依旧会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组织优化的重头戏,同类兼并、垂直一体化和多元化等多种类型的市场行为都将愈演愈烈。
集团化是如此惹眼,以至于旅游中小企业的问题几乎被忽略了。享受规模经济的大企业并不能淹没中小企业,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借用“大森林故事”对此做过阐释。事实上中小企业是现代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振兴过程中,保障广大中小企业合法生存的权利,是维护社会稳定和适度市场竞争秩序的前提条件。旅游需求具有地域上的细碎性、时间上的波动性和主体上的个性化特点,旅游产品具有不可储存、生产与消费同步进行等特征。因此,旅游业的组织发育不可能像制造业那么集中。即使在旅游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但中小企业的地位之所以重要,并不仅是因为在企业数量上具有不可超越的优势,还因为它提供了巨大的就业机会,是经济市场化的基本力最,是地区财政的重要财源。面对集团化浪潮,中小企业在技术和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等方面的劣势会进一步凸现,出现劳动生产率低、成本费用高、产品开发能力弱、市场竞争力差等生存问题。可见,在鼓励集团化发展的同时,政府还需关注和支持旅游中小企业。支持的手段主要有四:一是以专业化和协作生产为导向,鼓励并扶持中小企业参与大集团战略的实施,围绕大企业开展多层次的专业化协作配套,形成专业化分工体系;二是以管理技术和设备现代化为目标,给予中小企业必要的扶持;三是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建立合作组织,以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四是给予中小企业金融和税收优惠。
5、旅游与城市发展的融合问题
任何经济活动最终都要落地。旅游业的空间布局,可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其中城市又处在核心地位,这是不言而喻的。
城市旅游最大的特点是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必须一体化。城市旅游只能依托于城市,也必然受制于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旅游资源的动员整合需要多部门的合作,城市旅游市场的开拓需要城市形象的有效构建和传播,城市旅游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城市公共管理水平的改善。尽管城市一直是中国旅游业的主要载体,城市旅游历来备受关注,但由于种种原因,旅游与城市发展的一体化机制始终未能形成。近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政界和业界,都普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就城市旅游管理架构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和尝试性改革。笔者认为,为了实现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对城市政府旅游管理组织予以调整,建立职能更为强大的机构,打破部门分割,无疑是有益的,但只能说是权宜之计。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走“小政府,大市场”的路子,建立前文所述的公司伙伴关系模式至关重要。当然,政府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建设是推行新模式的前提和保证。
城市化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里茨指出: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全球社会的两大因素之一,城市化也是新时期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在城市化浪潮中,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会发生深刻的转变。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城市化会逐渐成为多元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模式。因此,对旅游与城市发展融合问题的研究更须从动态的角度出发。
在世界范围内,城市扩展基本上呈两种模式,一是单中心结构模式,另一是多中心网络模式。国外的城市起初多为单中心结构,从20世纪中期以后,逐步调整走向多中心组团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1)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第三产业的比重加大,“城市空心化”程度提高;2)人们对生活、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能忍受拥挤、嘈杂、污染、高物价等大城市病;3)后工业化思潮流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衡最城市的主要标准由经济转向人文与环境。这等于说,多中心网络结构模式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规划学家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模快速扩展的城市分为两类:一类是维持原来单中心的城市,如北京、天滓、广州、济南、福州;另一类是跳出老城区建设新城区的城市,包括上海、深圳、厦门、苏州、青岛、中山等。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跳出去发展的城市都比没有跳出去的城市发展得好,关键的原因就是跳出去发展的城市能够通过城市低成本扩张,增加城市空间的有效供给。城市既是生产活动中心,又是生活活动中心,城市规划建设既需要考虑其经济功能,也需要考虑社会文化和环境功能。由此推断,中国未来的城市化会以多中心城市和都市区化为主要方向,这个大的趋势会改变城市旅游的形念格局,或者说城市旅游的发展要适应城市形态的变化而主动改变自己。众所周知,中国的经济产业正处在服务化进程中,卫星城市或新城区的建设要依靠服务业的支撑,而旅游业不仅是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因此,发展旅游又构成城市化的实质内容。可见,从动态的角度看,旅游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都市区化的过程中,城市之间中心——腹地结构关系将得到加强,事实上,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地区、山东半岛地区,这种结构已经显现。近三年来,山东日照市、潍坊市和烟台的海阳市先后提出接轨青岛发展旅游业,青岛的中心旅游城市地位逐步确立。为了谋求区域旅游红利,中心旅游城市应当尽快集聚产业要素,形成区域旅游的“脑体”,进而发挥辐射功能。中心旅游城市如何推进旅游要素市场?要素市场发育需要城市整体如何配合?显然,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尚需得到加强。
6、人力开发与科学研究问题
应当说,劳动力价格低也是近30年来中国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个原因,只不过这个状况正在发生变化。比较酒店业薪酬水平的历史变化,可以发现,中高级管理者的收入水平基本保持了上扬的态势,普通员工的工资却基本持平,有些地区甚至有所下降。前者说明管理队伍的短缺,后者则验证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丰厚:但是,近年来酒店业普遍感觉到了招工难的压力,甚至出现了用工短缺现象,证明酒店业劳动力价格过低。酒店业劳动力供给结构从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供给平衡乃至短缺的转变,必然引起酒店业人力成本的增长,事实上一些酒店已经开始大幅度增加员工工资。毋庸置疑,这个变化及其对旅游业转型发展产生的影响,必须引起各界的足够关注。
解决人力资源问题,包括高层管理者的短缺和基层员工的短缺,发展旅游教育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旅游教育增长很快,但是与产业的联系不强,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存在明显的脱节。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旅游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外,政府和旅游企业不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之有很大的关系。人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形态变迁,企业竞争加剧,预示着旅游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推动,会由原来的以院校为主转变为以企业为主,进而形成旅游教育发展的良性机制。同时,旅游教育的结构优化也必然从提升办学层次的“追高”转向多种办学层次的均衡求实发展。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推荐阅读:
中国旅游的起源与发展09-25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09-20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联合发展研究06-24
论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10-03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07-06
38中国的旅游文化保护11-28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09-16
弱势旅游地发展旅游业的问题与对策探讨10-16
历史文化与旅游的关系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