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2024-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篇1

一、发展现状

**镇农家乐发展主要以双峰片为主,分布在**、**、里**和**四村。自2005年至今,这四村有6户人家,20人经营“农家乐”,经营场所已达500多平方米。农家乐经营初具规模。为了使“农家乐”健康发展,2008年6月到10月,镇成校与农技服务中心对各经营户进行了经营方式、烹调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并在10月下旬组织他们到四明山实地考察学习,提高了他们的经营水平,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目前,**镇农家乐的主要客源是来自**、**、**等周边地区的客人,年游客量达到2万人次左右,经营利润5万余元。因这些游客大都是自带干粮为主,很少在“农家乐”场所就餐,故经营状况不甚理想,这些游客大多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来双峰游玩,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农村气息,体验农家生活。

二、发展农家乐优势

(一)自然风光“原汁原味”

双峰风景明丽,林木繁茂,翠竹漫山,山中混交林形成了一个天然氧吧,空气纯净。境内有清水溪与混水溪,两条溪流相邻,泾渭分明,穿境而过。螺丝潭潭水清澈见底,清幽秀美。

(二)农家资源丰厚多样

“农家乐”以丰盛可口的农家菜吸引众多的游客。农家菜主要有笋干菜、马铃薯、山芋、家鸡、野味等。游客多来自城市,喜欢品尝这些“土生土长”的菜式。各经营户也注重在烹调方式上“出奇制胜”,尽量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潜在市场十分可观

随着现代人对重返自然的渴求进一步增强,随着交通的进一步便利,随着自驾游的进一步盛行,喜欢到山村体验农家生活的人们越来越多。从长远来看,**离**、、**等城市的距离也较近,只要经营得当,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观光。

三、存在问题

(一)经营不够规范,缺乏科学管理。营业执照问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制约了农家乐的良性发展。经营者注重农家风味的特色,但人居环境和服务质量并没有跟上。经营者的组织及管理能力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经营管理作出决策,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在农家小院环境美化、服务人员培训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

(二)布局不够合理,缺乏准确规划。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农家乐总体规划还可以,但由于休闲农业具有分散的特点,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统一、适用的规范标准和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开发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开发缺乏创新意识,就着眼于在原有基础上经营,装修不够有特色,卫生设施也不够完善。

(三)资金准备不足,缺乏保障支持。农家乐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要求更多的资金投入以进一步建设配套设施,改善环境。农家乐经营场所都是由经营户自身居屋改建而来,本身投入有限,对高要求的建设资金显得有心无力。

(四)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品牌效应。在吸引客源上,经营户往往是被动地进行宣传,如在经营场所前竖立招牌,向游客分发传单(名片)等。宣传方式不够新颖,不够吸引人,不够规范化,宣传范围也仅仅局限在各自的接待范围内。“走出去”的意识不强,利用媒体、网络做大宣传,参加旅游节进行促销等要求还不明显,没有利用品牌产业带动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加强管理,强化对农家乐发展的服务。党委、政府要把农家乐生态游当作该镇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从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角度出发,理顺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全面激活“农家乐”旅游发展,城建、农办等部门要积极对这一产业进行把关、帮扶,发展好这一农村经济新亮点。

(二)以农为本,夯实农家乐发展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同时提高农民的经营组织技能,利用农家乐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窗口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现代农业建设。

(三)加大投入,建设农家乐发展的设施。一是要改善农家乐服务场所的环境,改变卫生状况,如清洁消毒设备要配齐,排污排水通道要通畅,服务人员要有必要的健康保障,要定期进行检查。二是要提高安全保障,要对老化的电路进行检修和改造,建设好必要的消防设施,拓宽道路,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扩大宣传,打造农家乐发展的品牌。通过各种媒体推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及相关“农家乐”系列品种,突出“健康、绿色、休闲”三大主题,进一步拓宽市场,扩大**镇农家乐休闲旅游的影响力。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其农耕文化、乡土气息、民俗风

情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极具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该镇的自然风光和乡土资源为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布局,通过积极的投入和广泛的宣传,在近几年内,“农家乐”将可持续地发展起来。通过这一纽带,农村可以接受更多的新观念、新思想,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市场信息,农家乐将成为农民了解市场的“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篇2

关键词:冰雪旅游产业,假日经济,体育产业

假日体育经济主要是指由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中的体育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假日体育经济是体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好转和改善, 使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用于健身娱乐、休闲旅游消费的比重日益上升, 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冰雪体育活动中来, 带动了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它的迅速发展势必成为部分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冰雪体育是风行世界的广大群众都喜欢的活动, 是一项集休闲、健身、娱乐和度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运动项目。体育冰雪旅游的开展, 有助于增进国民的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 提高生活质量, 增进国际间的交流, 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在假日经济中的地位

在假日经济发展潮流中, 一个最大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中文化含量日益扩大, 文化的作用渗透到商品经济的各个领域, 也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动力。冰雪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及其产业化, 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因此, 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 必将推动假日经济的加速发展, 而假日经济的发展又必然促进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复兴。如今, 从东北三省省会城市到西北的新疆, 全国已有27个城市打出了“冰雪牌”, 体育冰雪旅游在国内正形成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体育冰雪旅游, 既能丰富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增强国民体质, 培养冰雪体育运动人才, 又能带动和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促使体育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拉动体育需求, 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假日经济中的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前景

1.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假日的增多为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首先,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收入增加, 为假日体育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为拉动经济发展, 政府提出鼓励消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自1999年国务院根据居民的需求, 增加法定假日之后, 2007年11月再次调整法定节假日, 为居民消费、休闲度假提供了充裕的时间, 从而奠定了假日经济坚实的基础。同时, 人们利用假日闲暇时间开展诸如体育旅游、娱乐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来调节身心。人们渴望在轻松欢乐的文化氛围中, 使平时为了谋生而忙碌的人们疲劳倦困的身体得到逐步恢复, 紧张压抑精神得到解脱, 身心得到自我调适, 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也为冰雪体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2. 假日经济的发展为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假日经济的发展, 物质消费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小, 而精神文化消费将会越来越大, 消费者追求生活质量, 渴望满足享受型、发展型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化, 并日益趋向理性化,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和体育价值的新取向.由于人们对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也逐步增加。健康加快乐等于幸福的理念正在被国人所认同, 花钱买健康己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时尚, 也为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相关的政策扶持和宏观调控

对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远远不够, 缺少扶持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明确政策, 尤其在用地、税收和投资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在宏观调控方面, 由于体育冰雪旅游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对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的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 有关调控机制还未形成, 由此造成的产业项目重复投资现象严重, 尤其在滑雪场建设上, 众多企业蜂拥而上, 造成整个行业利润下降, 也引出了诸如无序竞争等间题。

2. 产业内部发展不协调

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本体产业滞后、中介产业缺位。由于我国经济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尚不到位, 俱乐部制并没有在冰雪体育项目中推开, 致使冰雪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市场主体不明确, 竞赛电视转播权收入和广告收入都十分低, 使得冰雪体育的巨大投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从而影响社会资本向冰雪体育本体产业的流动。相对于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和冰雪健身娱乐业的发展, 竞赛表演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迟缓, 并与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脱节。此外, 由于中介产业的缺位, 一方面使冰雪体育本体产业的发展活力不够, 效益不高;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外围产业规模的拓展和效能的升级。

四、假日经济环境下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化发展对策

1. 转变观念, 加强组织领导

体育冰雪旅游产业资源的开发是假日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整时期社会资金寻求新投资领域的必然选择, 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也为体育冰雪旅游走产业化道路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途径。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 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冰雪旅游与假日经济的互融、互动和互促。充分利用各地区资源, 有重点的突出挖掘、培育具有地域、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冰雪旅游产业。

2. 形成完整的冰雪产业体系

首先要有一个高水平的规划。在规划中应对最优的冰雪资源结合配套设施, 结合可借助条件, 组合成若干个在时间、空间上布局比较合理的冰雪旅游区。政府扶植, 多元化投人, 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对冰雪产业实行联合开发, 尽快形成以冰雪旅游为龙头的冰雪产业完整体系, 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开发, 开发系列冰雪旅游及配套产品, 推动冰雪产业市场化、规模化, 使冰雪旅游真正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3. 培养一支合格的体育冰雪旅游文化产业队伍

体育冰雪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冰雪旅游地区要致力于本地区冰雪体育资源的存量盘活, 就要真正认识到体育冰雪旅游经济超常规增长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把知识与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 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的体育冰雪旅游产业经营人才。应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文化修养高, 即懂体育冰雪旅游知识, 又有经济头脑的专业管理队伍, 加强对冰雪体育旅游市场的预测分析及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建设和完善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创新体系, 为假日经济环境下民族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基础。

4. 发挥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优势

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双重性, 构成了体育冰雪旅游的厚重性与区域性, 要开发北方地区冰雪旅游资源优势, 要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自身的积累与投资能力, 不能盲目攀比和模仿照搬。凸现体育冰雪旅游产业在假日经济发展中的潜在力量。形成规模效应, 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 加速要素的集中和重新配置, 形成真正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和产业群。要以市场为导向, 经济效益为核心, 产品为中心, 资本为纽带, 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 组成联合舰队, 不断提高市场竟争力, 形成具有民特色和地域特色优势突出的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新格局。

5. 实施体育冰雪旅游升级战略, 做大做强冰雪旅游

通过开发体育冰雪旅游、冰雕雪塑、地域文化、北方民俗、特色餐饮组合性产品增强综合竞争力, 打造大型冰雪乐园。要指导具备建设条件的滑雪场、滑冰场, 做好大型儿童滑雪、滑冰场项目建设。要积极与宣传、广电部门协调, 力争在卫星电视开通滑雪旅游频道, 加大人们对冰雪旅游的了解。要延伸冰雪旅游产业链条, 通过引资合作, 发展雪具、滑雪服装、索道、缆车、造雪机、压雪机、雪地摩托等滑雪用品和装备, 逐步发展壮大体育冰雪旅游配套产业。

因此, 有关部门要提高体育冰雪旅游对假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冰雪旅游潜藏的巨大商机和社会效益, 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政策性的优惠和支持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大体育雪旅旅游的宣传力度。把体育冰雪旅游作为无形产品可以拓宽居民的消费领域, 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消费结构,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健康、审美等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萍等:我国假日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2]连桂红:假日经济与体育产业发展的互动[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4)

[3]刘 晓:我国假日经济与促进体育消费关系之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1)

[4]陶玉晶:冰雪体育的产业化发展[J].冰雪运动, 2004 (7)

安徽琅琊山旅游导游词 篇3

琅琊寺为全国重点寺庙,因坐落在琅琊山中,人们俗称“琅琊寺”,是皖东著名的佛教胜地。琅琊寺原名宝兴寺,始建于唐大历六年(771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山僧法琛所建,后几经破坏,几经修复,几度易名“开化禅寺”、“开化律寺”等。清光绪三十年(19),达修法师住持开化寺,重建寺院,又称“琅琊寺”。琅琊寺在建筑上兼具南北两种建筑风格,寺门、院墙及寺外各建筑采用红墙、拱门,有北方皇家园林建筑风格,寺内有明月观、山门、藏经楼等建筑,则采用粉墙、细木柱、鹅颈椅、漏窗、小青瓦屋等江南古典园林建筑处理手法,十分独特。寺内有85处景点和遗址,可供游览的有大雄宝殿、藏经楼、无梁殿、三友亭、濯缨泉、明月观、念经楼、祗园、悟经堂等40余处,其中“琅琊古刹”是古滁州十二景之一。佛寺依山就势,隐于密林之中,寺内吴道子画“观自在菩萨”像为稀世珍宝。

相传很久以前琅琊山并不向现在这样秀丽多姿。东岳大帝的女儿碧霞仙姑因嫌天宫冷清寂寥,便想到人间游山玩水,恰巧落在琅琊山上。仙姑定睛一看琅琊山一片荒凉,大失所望。仙姑稍作休息,于是就决定留下来美化琅琊山,碧霞仙姑知道天宫里的甘霖能够使花草变香,清泉变甜。她便每天往返于天上人间,取来甘霖,洒在琅琊山上。她不辞劳苦,终于是琅琊山开始长树长花,风景渐渐秀丽起来,如同仙境一般。碧霞仙姑造就了一处人间仙境的消息传到天宫,她的姐妹纷纷要求下来观赏,并约定在每年仙姑的生日正月初九下凡聚会,赐福人间。久而久之,滁人为了纪念碧霞仙姑和众姐妹,祈求人间平安,便在琅琊山顶上建造了一座宫殿,这就是碧霞宫。每年正月初九,人们纷纷前来烧香祭祀,这样,逐渐形成了规模盛大、热闹非凡的“琅琊山庙会。

丰乐亭景区位于琅琊山风景区丰山脚下,为北宋欧阳修亲手所建于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并撰文《丰乐亭记》以记之。后来在《与韩忠献王书》中告诉友人:“偶得一泉于州城之西南丰山之谷中,水味甘冷,因爱其山势回抱,构小亭于泉侧。”并取“岁物丰成”、“与民同乐”之意,遂将此亭命名“丰乐亭”。丰乐亭建成后,欧阳修常来亭中饮酒、题吟、会友,与民同乐,并命其幕僚谢判官在幽谷“杂植花卉”。亭中存有许多碑文石刻,其中首推苏东坡所书《丰乐亭记》石刻。其它著名的石刻有明代天启元年(16)滁州判官尹梦璧所作的“滁州十二景”诗画。丰乐亭为16立柱挑檐翘角的四方亭,与醉翁亭一样,丰乐亭堪称中国亭中之秀。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篇4

[摘 要]以金秀瑶族自治县为对象,从理论的角度对民族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分析其发展的道路,剖析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和对策,以协调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民族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金秀县

一、引言

民族地区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具有异域风情的民俗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发展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民族地区发展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又一亮点,也是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突破口。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旅游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为金秀民族经济的发展找到了特色发展的道路,通过旅游立县、旅游强县的发展道路来促进地方民族经济的发展。

二、金秀民族旅游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民族旅游,有利于民族地区迅速脱贫致富,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并促进民族文化保护。

金秀县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6。3%,山内人口占47%,城镇化水平仅为23。5%。农民的经济来源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目前,金秀的民族旅游经济发展较缓慢,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一)可进入性不强

由于历史和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金秀县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可进入性不强。从金秀与外部区域网络和线路的连接来看,目前金秀县的交通建设投资力度不大,仍然是一个高等级公路路段少、路况差的县份。如金秀至平南130km的沥青油路、金秀至荔浦修仁镇56km的公路尚未动工建设。

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与桂东南宗教文化旅游区、桂林山水旅游区尚未形成旅游环线,更难以实现资源和市场的对接。

从金秀县内部景区之间的连接来看,县城各旅游景点进入公路等级低,一些已开发或未开发的旅游景点如二龙河漂流点、银杉公园、长滩河峡谷、罗汉山风景区等,或者景区景点之间是开通等级低的公路,或者纳入开发规划尚未开通公路。在已经连通的景区景点之间,通道路面窄、路况差,达不到旅游交通安全的需要,重复游览线路多,降低了游客的游览兴趣[1]。

(二)设施不完善

金秀县各景区的通电、通讯、给排水及环境保护设施有待加强。目前,全县仅有圣堂山景区初步解决通电、通讯的难题,莲花山、金秀老山、银杉公园等均未解决通电、通讯、给排水及环境保护设施的问题。

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尤以旅游接待旅馆为甚。金秀县城所在地金秀镇目前服务于旅游业的接待宾馆、招待所只有7家,加上其他私营旅社,接待能力不足1 300个床位。

每逢旅游旺季或重大节庆日,县城旅游接待人满为患,游客无处投宿。因此,解决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缺乏的问题已迫在眉睫。

(三)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第一个成立的瑶族自治县,按照其源流、信仰、习俗、语言、文化和服饰的不同,金秀县的瑶族分为茶山瑶、盘瑶、坳瑶、山子瑶和花蓝瑶五个支系,构成了世界上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目前,在美国、英国、日本等18个国家都有瑶族同胞的身影,成为世界性的民族。由于瑶族居地多处于崇山峻岭之中,长期交通不便,封闭半封闭性的特点,使得瑶族文化中仍保存着许多原始、古野、奇异的生产、生活习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当前,金秀县的瑶族文化挖掘、整理已达到一定深度,但有卖点、亮点的且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瑶族文化并不多见。产品的开发表现形式不广泛,表现形式多是陈列式和舞台化的表演,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和与游客的互动,使得瑶族文化内涵的表现不到位,文化的感染力不深。

(四)人才匮乏

人才是实现旅游发展的软实力,对于金秀瑶族旅游发展来说,目前制约其发展的软件就是人才的匮乏。目前全县拥有旅游专业管理人才不足5人,而且多以酒店管理、旅游导游专业居多,而经营方面的人才多是半路出家,和旅游的相关性不高。而关乎金秀县旅游产业方面的全方位人才,如旅游策划、规划、宣传、营销、工程信息、旅游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难以适应金秀县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旅游人才严重缺乏问题长期凸显,这是目前金秀发展旅游业过程中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市场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金秀在旅游的发展上有了初步的市场对接,但是与其所具有的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相比,市场的宣传力度远远不够。由于资金和人才以及观念的问题,目前金秀旅游宣传手段单一,宣传方式落后,宣传力度不够,致使金秀大瑶山的自然风光、避暑胜地和丰富的瑶族风情在大桂林旅游圈内知名度不高,极大地影响了全县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和客源市场的拓展。(六)旅游商品的系列开发深度不够

旅游购物是拓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旅游经济多样化的重要方式,目前金秀旅游商品没有形成系列化开发,影响了旅游经济的综合效应。多年来,金秀县的旅游商品多以本地土特产为主,规模小、品种单一、包装简陋、品位不高、附加值含量低,达不到旅游商品市场的要求,一些富含瑶族文化内涵、具有地方特色的瑶族工艺品诸如木制品、竹制品、金属制品、瑶族刺绣制品、陶制品、服饰制品等民族工艺品生产开发滞后。另外,绿色食品、瑶医药用保健品的开发也仅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与旅游市场相配套的产品产业链,社会产业效益不明显,无法真正发挥旅游产业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三、金秀民族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树立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观念

针对金秀旅游业发展中的量少、规模小、档次低和产业关联性差的现状,必须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思想观念,做大做强旅游业。首先,从思想上,要进一步重视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发挥其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全民上下形成良好的旅游发展氛围。其次,要树立大旅游的意识,将与旅游发展有关的产业和经济形式纳入到旅游的产业体系中,加强产业的关联性,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度高、辐射面广和发展潜力大的特点,加强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在市场的对接上,要强化大市场的`观念,加强与周边市场尤其是桂林大市场的连接,进行市场合作营销,实现客源共享和利益共分。

(二)建立多元化投资体制,加快设施建设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创建金秀县旅游融资平台,科学运用资本运作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甚至世遗的资助,寻求国家的国债资金和投资补助;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搭建融资平台,吸纳民间资本来发展旅游;三是以资源为依托,采用合作、股份制的形式进行旅游投资开发;四是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坚持对内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引进内外资,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企业运作的方式。

另外,要加快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金秀通向周边各县、市的交通建设规划,加强金秀同平南、武宣、荔浦、蒙山以及象州的出县通道项目建设,形成与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大桂林山水文化旅游区、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相连接的、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加快县城各街道建筑立面的改造,进一步完善水电、通讯设施的建设,搞好城市绿化和美化工程;完善景区内部的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对景区内部的环卫设施和路径以及标识解说系统等进一步加快建设;增加县城以及景区接待服务设施的配置,重点是加快旅游宾馆酒店的建设。

(三)打造文化精品和系列化产品

在产品的结构形式上,充分利用大瑶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优势,发展有民族特色的度假类产品以及生态、科考类专项旅游产品,形成系列化的产品;对现有的观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摆脱简单的静态陈列式的民俗观光,增加观光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参与体验性,尤其是要深挖瑶族文化内涵,搭建瑶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平台,建立瑶族观光文化旅游品牌;在产品的开发上,要注重产品产业链的88拓展延长,利用金秀县的竹、木、土特产、瑶族刺编等资源优势,从广度、深度上开发符合游客需要、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如药食保健品、居家小商品、瑶族特色服饰、金银首饰、书画、竹木器具、特色土特产、音像制品等。

(四)注重人才培养

首先,对基层服务人员要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提高其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提高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和自豪感;其次要加强对旅游策划、旅游营销、旅游项目经营管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大力引进专业性较强的旅游专业人才,并进行培训教育;除了要注意引进外来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外,还要从民族内部,培养能对瑶族文化进行传承的优秀人才,如对瑶族文化深入了解的技术人才,对民族音乐、民族舞蹈和民族习俗进行编排、导演的民族专业知识人才。

(五)加强宣传促销

首先是抓好常规的旅游宣传促销,如积极参加一年一度的国内或区域性的国际旅游交易会,发放宣传资料,扩大金秀旅游的业内认知面;在金秀与周边各县的主要交通干线路口竖立大型广告宣传牌,如金秀县与鹿寨县、荔浦县、象州县、蒙山县等几县的道路连接处,树立金秀旅游对外形象;充分利用国内知名艺术家的智慧,以艺术形式和艺术家的知名度来宣传、打造金秀。其次,在区域宣传的对接上,积极寻求与南宁、柳州、桂林、北海、广东各市的旅游企业的沟通联系,谋求建立稳定的旅游市场销售联盟,不断拓展区内外游客市场,增加游客量。第三,要在宣传上立足于自身,从内部和技术上进行营销,如拓展促销形式,利用推介会、报纸杂志和省际间广播电视媒体以及咨询机构来进行宣传,建立金秀旅游网站,实现网上预订等,建立与游客交流的平台,利用民族节庆活动来提高,扩大金秀知名度。对景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营销培训,实施内部营销和体验式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形成全民营销的网络和环境,进一步扩大游客对金秀的认知度[2]。

(六)加强对金秀民族文化和资源的保护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篇5

2010级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浅析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其增长令世界瞩目。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属于粗放型经济。资源环境是制约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生产力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科学发展观追求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即在发展经济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力,实现自然资源持久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可持续的绿色循环经济为基本模式,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代价和资源承受能力,评价经济增长程度要用绿色GDP,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资源环境 和谐 协调 节约 友好 正文: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目前,中国GDP已经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有人估计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一)我国从总量上是“地大物博”,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二)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各种非农使用使良田大幅度减少,基本没有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

(三)水资源紧缺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河流断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污染更加剧了缺水危机。

(四)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富铁矿、锰、铜、石油等,储量不足,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利用;

李晓敏

2010级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五)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农业上大水漫灌较为普遍;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三倍。

总体来说,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源质量不高,自然生产力低。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后备资源供给不足,潜伏着更大的资源危机。如果不能在地质勘探方面强化投入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石油、天然气、关健矿产资源将严重衰竭。

随着人均收入从低水平向中等水平迈进,各类人均资源消费需求量不可抑制地迅速扩张。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供水能力紧张,能源紧缺愈加深重,矿产资源不足,后备资源基础薄弱,资源总需求迅速扩大,各类资源供应长期紧缺,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矛盾的基本格局,资源短缺将长期成为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资源环境现状的了解,我们可以发现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应该从辩证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看待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下面我将阐述两者之间相互的影响。

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经济的发展更离不了自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料,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渔业,都依赖于环境资源。尤其是现代社会,机器工业所需的各种能源都来源于自然。没有能源经济无法发展。总体讲我国是地大物博而这些条件无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反之,资源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有严重阻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资源数量问题:相比我国的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占有总量的优势,我国的人口数量巨大,从而导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人口众多,意味着对环境及资源的消费量巨大。例如:石油储备量巨大,但是我国每年还需要大量进口石油用于消费。由此可见,在我国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

(二)资源浪费问题:在我国,长期以来经济的粗放式发展,以及人们的资源节约和保护意识差,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现象。例如,一方面面临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另一方面大量耕地被闲置荒废。再如,一些地区出现水荒,水资源严重短缺,而其他地区农村采用原始的大水漫灌的浇灌方式。其他洗煤、纺织染色、纸浆等行业也属于水资源密集型产业,工业用水约占水资源需求的五分之一。

如此种种,导致原本短缺的资源进一步的浪费。

(三)环境污染阻碍经济发展。

环境污染会影响人的健康和生存,造成了对生产力的直接破坏。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对人的身体心理,乃至下一代都会产生影响。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其主要是来自工业的排放,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巨大,废气、废水与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加。

环境污染会影响区域甚至是国家间的争端。严重的事态又会造成战争,影响着人类的和平和安全。环境污染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包括两部分,一是因为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而直接影响经济发展。二是为了恢复破坏的环境要花费人力,财力进行治理。治理污染的消费要远大于预防。

另外,环境污染还会造成对生物、对气候的影响而间接的影响经济的发展。

李晓敏

2010级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和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恰是这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环境;积极保护环境的零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无论是“发展第一的经济决定论”还是“零增长的环境优先论”,都是孤立、静止地看待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新的发展观。它主要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面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如今的现状,为了使两者和谐统一,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同时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 李晓敏

2010级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和探索的认识成果,又包括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提高和人们生态观念的增强。当前,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全社会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综述: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依赖。合理利用当前的自然环境及资源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及治理。不能片面发展经济导致环境恶化,危机后代。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1.《浅析自然环境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2.《我国当今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与污染问题的研究》 3.《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李晓敏

2010级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篇6

一、发展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的SWOT分析

(一) 优势分析 (Strength)

1. 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渝东南地区以仙女山、南天湖、武陵山、小南海、黄水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为依托, 拥有大仙女山旅游区、大武陵山旅游区、大乌江画廊旅游区和黄水森林旅游区四大生态旅游区。武隆的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与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极其广阔, 大武陵山旅游区的生态休闲度假、山乡风情体验、科考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乌江画廊的“百里乌江、千年古镇”旅游精品开发极具吸引力, 黄水国家级森林公园则是理想的生态、科普考察及动植物观赏之地。

2. 厚重的历史文化。

渝东南地区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和宗教圣地。如黔江的山阳岭恐龙化石遗迹、红土湾旧石器时代遗址、仰山头佛教道教文化遗址等;彭水的郁山开元寺、郁山蚩尤庙遗址、乱石坝苗族传统民居群等;酉阳的大车湾墓碑石刻、摆手堂等;秀山的扁口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堤故城遗址等;石柱的三教寺、秦良玉陵园、龙河崖棺、沿溪乡明朝摩崖造像等。此外, 渝东南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众多。如武隆的坨田红军战斗遗址和苏维埃政府遗址, 酉阳的赵世炎烈士故居、南腰界红三军旧址, 以及秀山、彭水等地的红军遗址。

3. 绚丽的民族风情。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种类多, 数量大。有丰富的民族礼仪、民间工艺、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和说唱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柱土家啰儿调、黔江南溪号子、秀山花灯、酉阳土家摆手舞、秀山民歌、酉阳民歌、彭水高台狮舞、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酉阳古歌等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近年来的打造, 渝东南地区已挖掘、开发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产品, 并形成了一些土家族、苗族民族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

4. 良好的区位优势。

渝东南地区以武陵山区为核心区域, 北连长江三峡旅游胜地, 南接湖南张家界旅游区, 与重庆山城、长江三峡、湖南张家界、凤凰古城等大景区有较强关联性和互补性, 在湘、黔、鄂三省之间的交通运输、旅游商贸等方面有着承西启东的作用。随着周边区域建设加快, 渝东南地区旅游区位优势日趋明显。

(二) 劣势分析 (Weakness)

1. 投资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 财政投入长效机制较为缺乏。

目前渝东南地区文化旅游主要投资方仍然以地方政府为主, 且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景点景区。地方财政投入文化建设资金较少, 市级财政配套项目资金到位不及时, 有效资金使用效果不理想,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滞后, 旅游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仍需大力改善。

2. 民族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够, 开发不力。

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流失情况严重, 一些传统技艺、习俗、礼仪传承后继乏人,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因缺乏资金投入, 面临消亡的危险。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存在文化品位不高, 不能适合旅游市场需求的问题。

3. 宣传主题不统一, 知名度不高。

渝东南地区旅游宣传力度普遍不大, 很多地方的宣传流于形式, 忽视了内涵的吸引力, 宣传内容上具有局限性。由于各自为政, 渝东南地区至今为止并没有形成一个较好的统一的宣传主题, 这也导致旅游业的发展影响力偏弱。

4. 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 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

目前, 渝东南地区开发出来的景点之间并没有形成相互呼应、融为一体的状态, 有些旅游景点不顾及整个发展战略各自盲目开发。民族文化人才匮乏, 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缺乏。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不够, 精品不多, 对旅游产业带动作用不大。

(三) 机遇分析 (Opportunity)

1.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奠定了发展基础。

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的实施, 渝东南地区对外的交通和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对外开放力度加大, 经济文化往来逐步频繁;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旅游业得到优发发展。

2.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成立起到了助推作用。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四省边境邻近地区, 也是国家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交会地带。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有利于把各地分散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综合的旅游资源优势, 助推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

3. 重庆出台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政策带来了新的机遇。

今年重庆出台《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提出了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在“十二五”期间, 旅游业将成为渝东南地区战略性支柱产业, 旅游市场份额占重庆市总量的1/3。届时, 渝东南地区的年接待旅游能力、旅游收入和旅游从业人员数量都将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

(四) 挑战分析 (Threat)

1. 邻近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竞争。

地处黔湘渝鄂交会地带的武陵山区, 有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等特点, 相近的旅游资源势必会使渝东南地区面临着相邻省份在市场、客源、信息等方面的激烈竞争。

2.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较慢。

旅游住宿接待体系建设还需加快, 民族特色餐饮系列和品牌还需全力打造、优化布局和规范管理, 地方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和销售网络建设还需加强, 特色旅游文化娱乐体系还需精心打造。

3. 旅游人才较为缺乏。

旅游人才的专门培养机构较少, 特别是高级旅游专门人才较缺乏。旅游从业人员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评定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旅游执业人员岗前、在岗、转岗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对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1.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关系,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渝东南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资源开发中加强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保护, 在资源保护中进行资源开发, 积极推进旅游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旅游体系,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旅游。在资源开发过程中, 可实行“局部开发, 限制游客”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兼顾了保护与发展两方面, 在中国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已初见成效。同时, 要提倡生态化旅游开发, 追求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渝东南地区的旅游开发具有特定的区域生态特征, 其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旅游环境的保护;二是民族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弘扬;三是注重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拉动效应及其依托性之间的关系处理。只有把握好这些核心问题, 才能准确制定渝东南地区旅游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更好地权衡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 实现“绿色”产业。

2.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实行新型产业运行模式。目前最主要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是政府主导型和市场运作型。前者是通过政府强效的行政干预管理, 政府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产品宣传营销、行业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宏观调控。后者是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 通过转让企业经营权, 吸纳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开发, 激发旅游企业参与竞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渝东南地区来说, 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自身现状、特色与优势, 选择不同的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笔者认为, 可采用“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逐步过渡”的产业发展战略。在产业发展初期, 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建设和改善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条件, 协调相关产业和部门, 以提供结构合理和完整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当旅游发展的各类软硬件条件和设施都基本具备时, 可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使企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 同时政府仍然需要发挥必要的监督管理职能来规范市场秩序。

3.处理好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大力发展渝东南地区旅游业, 不仅可以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也可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从而实现其他产业与旅游业优势互补, 三大产业间优化互动。应加强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 结合小城镇在统筹城乡中的独特作用, 加快城乡一体化,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旅游小城镇建设模式可采用民族文化建设型、风景名胜服务型、历史遗存保护型、红色旅游教育型等多种建设模式, 按照“全面动员、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式分类建设。应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联动建设, 建设休闲观光农业, 推进乡村旅游与旅游商品企业、文化产业、城镇建设、体育产业、养老产业等联动, 带动农业、文化产业、轻工业、房地产等产业发展, 延长产业链。企业是产业塑造和整合的关键, 应加强旅游商品中小企业建设, 设立旅游中小企业的专门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 制定为乡村旅游中小企业提供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科技和计划指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建立旅游“小企业孵化器”体制, 促进旅游小企业发展。

摘要:渝东南地区是以武陵山为核心区域的贫困连片区。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以产业化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发展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应处理好资源开发和资源保护的关系,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 实行新型产业运行模式;处理好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渝东南地区,旅游经济,SWOT分析,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Z], 2009-01-26.

[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Z], 2012-04-27.

[3]杨胜华.繁荣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助推旅游产业发展[J].重庆经济, 2011, (4) .

浅析乡镇经济的发展与对策论文 篇7

新形势下,乡镇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巨大的竞争压力,给乡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更进一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下面笔者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实践证明,围绕“农业经济产业化,二三产业民营化”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的,突破性发展集约型、科技型、效益型农业,从承包农田人手,在农业综合开发,规模经营上寻求增长点,是发展乡镇经济的有效思路。

一是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大面积的示范性基地。与此同时,突出品质特色,引进优良品种,变原来的生产力水平低、松散的低效益种植,为高科技含量、集中的高效种植。成为发展乡镇经济的宏观政策导向。

二是着力拓展深加工领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和现有的加工企业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等加工工业,开发小包装食品、净菜上市、直销配送等生产经营形式,以农产品深加工促进农业产业化。

三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大龙头,因此,要依托主导产业和骨干产品,有计划地发展市场,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点,大力扶持和鼓励农户兴办各类专业协会和农民运销队伍,使农产品货畅其流,形成产供销、贸工农,“公司+(乡镇)政府+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四是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建立健全农场、农业公司、农业大队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对农户实行了面对面的指导,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农工科技素质。从科研院校中聘请专家教授为农业现代化献计、献策。利用“公司+(乡镇)政府+农户”组织体系所具有的“整合”功能,保证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和科技创新。

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环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如大水坑镇政府投资高标准地对泵站进行维修、改造,还加强了闸、站、堤、沟等配套建设,水利用工程,逐步推广形成了滴灌、喷灌、管灌的节水农业。

六是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贯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以按劳动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鼓励扶持能人,进行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纳人法制轨道,把农民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深化企业改革,致力二次创业

乡镇企业二次创业是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正确选择,是乡镇经济发展再创辉煌的重要举措。大多数乡镇企业是由集体独资或由乡镇政府出面担保靠银行贷款创办的,这不仅使乡镇企业再生产规模受到资金的约束,而且因为缺乏不同的投资主体的相互约束和有效监督,经营者的行为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企业管理粗放,经营效益滑坡。次者,无法清楚地界定投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的财产权,由此而引发一些企业行为短期化、干部家族化、决策随意化的倾向,严重地压抑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再者,乡镇政府既是企业的投资者,又是一个地区的行政领导,这一双重身份,使乡镇企业很难完全按照市场的导向,突破区域界限,合理经济地配置生产要素,往往要从本地区的利益和资源出发,形成过度的竞争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致使相当一部分企业经营不善,效益下降,亏损严重,管理失控,资产大量流失,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

基于此,我们以思想认识为突破口,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探索,破除“企业出售就是搞私有化”,“国有资产流动即流失”等旧思想的约束,本着“只求所在,不求所有”的原则,一厂一策,规范运作,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尊重基层群众的创造性和选择,采取股份制,整体出售,关门走人等形式,对集体企业实行改制,解除了职工躺在企业身上,企业躺在农场身上,事事找农场,“等、靠、要”的依赖关系,使他们自由自在地搏击于市场。讲求方法,强调改革的可操作性,实事求是,强调改革的时效性,使原来技术、设备产品大部分比较落后,规模小,生产社会化程度低的企业,通过引进、改制、资产的重组配置,达到了技术、产品、市场、规模、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的优化,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职工先下岗,后上岗,解决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干部能上不能下,工资能高不能低,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取得了“不改三愁,一改八收”的效果,即企业不改,农场无时不为企业的发展愁市场、愁人才、愁资金。企业改制后,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的收获:一是扩大了就业,稳定了一方;二是引进了名牌,扩大了知名度,吸引了增量投人;三是理顺政企关系,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资本营运,盘活了存量资产;四是更新了思想观念,引进了技术人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五是实现了战略重组、壮大了骨干企业,增强了发展后劲;六是增加了地方财政收人;七是促进了农村农业现代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三、改善环境,营造乡镇经济发展的氛围

要从以下方面人手,切实营造乡镇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是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分期分批组织人员到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考察,更换脑筋,邀请专家对社会的热点、难点和当前重大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讲解,使广大干群深刻地认识到不改革死路一条,发展才是硬道理,焕发开放引进、深化改制、人人争当创业者的热情。

二是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和优惠政策,鼓励本地和外地民营以及个体工商户在镇域内发展经济,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尽可能地将国际、国内名牌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吸引进来。

三是搞好硬件建设。基础设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招商引资的成败。因此,要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经济信息的渠道,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

四是优化执法治安环境。执法监督管理部门全面开展承诺服务,对扰乱经济发展的违法分子从重、从快地进行有力打击。

五是改善宏观管理环境。政府要转变职能,为乡镇经济的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在政策上,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信贷上,要按照“择优扶持、效益优先”的原则进行资金投放。用法律手段,坚决遏制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现象。加大税收力度,培植、优化税源,以此更好地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篇8

前言:20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但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不可持续的经济畸增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挑战。传统工业是一柄双刃剑,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生态遭破坏、人口急剧膨胀和环境不断加剧的境地。文章将研究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主题: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环境资源经济

正文

1、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1生态环境的含义及现状

地球15公里以下大气层和11公里厚度以内地壳,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和活动的基本领域,也是我们讲环境的基本范畴,定义为生物圈。生物圈内绿色植物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的数量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生物链,维持着生态的平衡。人类诞生以前,生物圈保持着良好的循环;人类诞生直到农业社会,生态平衡也基本保持在良好状态。工业革命发生后,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手段的无比增强,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对生物圈内的生产、消费、分解还原实行全面干预的结果,从人类角度说取得了无与伦比的巨大胜利,从自然界角度说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对人类干预的一种报复性破坏。谋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根除这种“战胜自然”的破坏,保持生物链不受损害,摆正人类和人类活动在自然界的位置,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2、2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对环境承载力造成压力。

人口的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的增加。为提高粮食产量。人们一方面采取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如毁林开荒、毁草开荒等,将大片草原和森林开垦为耕地,这种做法虽然在近期内对缓解粮食供给不足的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气候异常等严惩的生态失调问题,从发展和长远的角度看是弊大于利、得不偿失。人们采取的另一个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措施,就是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用量,以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这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土地肥力衰减和环境污染加剧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而且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不利因素。

随着人口素质提高,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大量环境问题。一方面污染物排放量超过水环境容量日益加重的氮、磷污染加剧了水环境恶化。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加剧了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来说,酸雨蔓延、温室气体变浓和全球变暖。臭氧层消耗加剧和紫外线辐射变强,土地沙漠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资源锐减,空气质量变差,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除了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外,人类大量捕杀动物,导致大量动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同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发展。

(2)人口素质的提高,努力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为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人们一面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一面增加投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中努力控制住环境污染恶化趋势。人口仍在继续增长,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强条件下控制环境质量下降趋势,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面对这一现实,首先就是要使环境不再恶化,守住现有较低的环境质量水平线;其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提供的能力,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治理,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并逐步实现人口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相应的决策选择一是要扩大宣传,加强全民的环境意识。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环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认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一种选择——保护环境。唤起近13亿民众关心环境、爱护环境、改善环境。

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2、1资源的定义

关于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定义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笔者基本赞同这一观点,在此基础上将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有价值的物质,即为资源。它包括三层涵义二是资源的价值属性:一是资源不仅存在于自然界,如土地、淡水、矿产等自然资源;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主要是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任何资源均有其可开发、利用的价值。三是资源的物质属性,虽然科学院正在探索是否存在非物质和反物质,但是现存世界的统一性仍在于它的物质性。

2、2人口与资源利用的关系

(1)人口导致了资源消耗增加,资源短缺严重。

随着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量的增大,总体资源稀缺性加剧,耕地、淡水等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人口对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仅来自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而且来自每个人消耗量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为很强的“加权效应”。在农业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生产扩张受到限制,消费资源的生产规模和结构受到限制。进入工业化社会冲破这许多限制,在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驱动下,消费资料尤其是多种耐用消费品的巨大增长和迅速更新换代,使人均消耗资源大增,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表现出强有力的“加权效应。”联合国的一项统计表明,1960~1985年世界人口由30亿增加到48亿,增长60%;同期世界能源消耗增长130%,倍加于人口增长最主要的原因,为人均能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所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高生活质量欲望无限,21世纪人口作为分母对资源消耗产生的“加权效应”呈增强态势。尤其是人口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使这种“加权效应”不断升级,资源短缺加剧,许多已亮出“黄牌警告”。

(2)人口素质的提高对资源的有利方面

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从各个方面实现节约和优化资源的产业结构,包括节约和优化使用水、土地、生物资源的农业产业结构,节约和综合利用水、能源、矿产资源等的工业结构,节约和优化经营使用再生和非再生资源的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城乡结构、外贸结构和社会结构,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也都有不足的方面,总体上是稀缺的。要从稀缺性上建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自然资源加以保护,不得随意滥垦滥伐、胡挖乱采破坏资从源头上保护好资源,在实践中节约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社会的发展,主要使人力、科技、管理、信息等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有

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比如说中国的基本医疗体系使资金回拢,由国家统一规划,减少了科技信息资源的重复浪费。在这里又不得不提中国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资源有效利用,由原先提出的义务教育到教育的现代化无疑是国家利用权力集中资源使广大受教育群体得到资源优化的待遇。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对于中国而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迫在眉睫和任重道远的。央央中国可以说是物产丰富、资源多样,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拥有着13亿的大国而言,这让全世界都为之羡慕的资源平均到每一个人又是少得可怜。所以巨大的人口又迫使着中国不得不重视资源的利用。这也是我们作为新一代人的任务。

3、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1社会经济的定义

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社会经济制度,是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上层建筑赖依建立起来的基础;经济是指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物质资料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由它决定的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其内容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生产力;经济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包括一国全部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和部分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及其活动。

3、2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人口对社会经济的消极作用

人口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社会生产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消费的主体也是人,因此人口数量的多少对社会生产消费具有极大的影响力。首先,对人口过少的国家:1,缺少潜在需求。2,缺乏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力。3,市场规模小,影响贸易活动。其次,对于人口过多的国家:1,人口增长吞噬经济发展成果,要使经济发展的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那么所需要的资本额也要相应增大。2,在土地及资源不变的条件下,人口规模越大,人口压力九越重。工业社会前期的主要产业是农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就得从农业中准备。而人口密度过高,人均土地和资源占有量减少,劳动力生产水平及生活水平就会降低,以及起飞所必需的资本形成也会随之降低。并且人口增长过快对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很多不利条件:恶化人均占有资源量;增加失业;降低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素质导致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缺乏的现象。

(2)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些国家由于抓住了人口爆发所带来的机遇,而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例如,人口的过快增长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及其有利的一面:1,增加投资吸引力,国民生产总值规模较小的国家,在发展初期会保持经济高速增长。2,加速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加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利用人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从提高“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适应人、发展塑造人”的认识入手,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复杂的问题,协调处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要求。尽快制定和规范涵盖全社会(包括农村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大力发展老年产业,从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为老年人提

供产品和服务,发挥老年产业的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制约城镇化的政策、制度障碍的逐步消除,加快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增强城镇吸引力和聚集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总结: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加与人口素质的提高,在一定方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与生态环境,资源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浪费和消耗严重等都是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问题。因此,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我们更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周丽萍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龙口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龙口,264000 张巧玉,宗世富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 篇9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概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世界一流的生态旅游资源,高品位的山岳水域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占据了江西最优秀旅游资源的多数,如庐山、龙虎山、鄱阳湖湿地、滕王阁、高岭-瑶里等。该区域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约占江西省70%比重,且年年持续增长,2010年江西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亿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818.32亿元,到2015年,江西旅游接待人数3.8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637.7亿元。

2014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业能源消耗46.822PJ,二氧化碳排放量2.234Mt,分别占江西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98%和1.13%,显示出旅游业确实是低碳行业,其中旅游交通能源消耗34.86PJ,二氧化碳排放量1.616Mt,在行业中所占比例最高。游客大多数赞同低碳旅游,但对低碳旅游的内涵不太清楚,且在旅游活动中存在大范围的环境污染行为。中国青年报网络调查显示,86.51%的人对发展低碳旅游持赞成态度,并认为“应大力提倡和推广低碳旅游”,但被问及“您是否了解‘低碳旅游’的概念”时,有51.59%的人表示对低碳旅游概念不十分了解。

《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江西省机动车污染防治条例》、《江西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工作方案》、《南昌市低碳发展促进条例》相继出台,明确了各政府部门的节能任务和目标,并对低碳专项发展资金、低碳人才引进、低碳奖励、低碳技术创新、低碳制度实施等方面做了规定。比如要求餐饮、娱乐、宾馆、洗浴等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设备和设施,减少一次性餐具、卫浴用具等的使用。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机制构建

机制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原本运用于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后逐渐引申到不同的领域,如生物学、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机制的内涵在于以一定的运作方式协调事物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旅游业是集行、游、住、吃、购、娱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不仅与景区、交通、食宿、购物等传统行业直接相关,也和仓储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娱乐、影视博览等现代行业间接相关,同时与政府管理部门、游客、社区居民等主体密切不可分割。基于行业的复杂性和低碳旅游任务的艰巨性,构建低碳旅游发展机制非常必要。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机制由动力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示范机制、竞争合作机制、评估监督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组成(图1),动力机制探讨低碳旅游发展的原动力,是低碳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补偿机制、示范机制、竞争合作机制、评估监督机制属于低碳旅游运行机制,是旅游系统内部各要素发挥功能的过程及运行方式;保障机制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保障条件。各机制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又共同协调旅游各参与因素的关系,促进低碳旅游健康稳步发展。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机制阐释

1. 动力机制

低碳旅游动力机制即是明确旅游业低碳化运营所需动力的来源及由此形成综合系统,通常动力考虑的是促进力量,但实际上,阻力因素也应该被考虑,因为动力和阻力此消彼长,削弱了阻力等同于加强了动力。动力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后期制定强化动力和消弱阻力策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发展的动力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低碳旅游市场需求的驱动,社会的进步促使游客消费方式的转变,低碳旅游会逐渐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二是行业竞争压力驱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生态资源优势,应率先树立低碳旅游品牌,提高竞争力;三是旅游可持续性发展的驱动,低碳旅游要求降低碳排放,是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可持续旅游的一种体现;四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契机驱动,低碳旅游顺应政策方向,能得到较多的政府扶持。相应的,阻力体现为:游客环保意识较弱,污染环境严重,造成生态质量下降;行业内煤炭能源消耗大,清洁能源和碳减排技术运用有限,低碳技术的开发和环保材料的使用需要大量资金,投资存在风险且回报不确定。

2. 生态补偿机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及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鄱阳湖水位和水质在下降,候鸟数量减少,周边城市干旱危机逐步呈现,游客对旅游地环境维持的责任感较弱,旅游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生态补偿工作亟需进行。生态补偿机制就是明确生态补偿的目的,确定具体的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确定合适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方式,并建立起生态补偿保障体系。

生态补偿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依托旅游资源从中获益者是补偿主体,比如旅行社、景区、饭店、商场等,而为保护旅游资源做出贡献者或受到损害者为受偿主体,比如景区居民受旅游开发影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同时还要维护环境,因为景区是他们的家园。其次要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目前主要从下面四个角度认定和评估,一是根据旅游服务价值,但由于涉及因素众多评估较难,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根据环境保护成本或旅游资源损失额度,该方法以定量数据为依据进行核算,实际中运用较多。三是根据旅游资源生态足迹,通过模型对时间、空间二维的旅游资源可持续性程度进行客观量度,应用范围较广。四是根据补偿方和受偿方双方协商结果,这种方法较为灵活,也体现了公众参与,能得到参与者的积极回应。最后确定补偿方式,补偿方式有资金和非资金两种形式,资金补偿最为直接,包括支付补偿金,或建立资源保护基金,除此之外,捐赠、贷款、税费减免也是常见的形式,资金补偿的优点在于获得的补偿能直接运用环境保护工作中去。非资金补偿又分为实物补偿和精神补偿。实物补偿如新建污水处理设备、开建自行车道、购买防污设施等,精神补偿如表扬奖励、职位晋升、进修培训、技术指导等,非资金补偿形式多样,能满足受偿者不同的需要,是资金补偿的有效补充。

3. 示范机制

低碳旅游要求旅游各个环节都做到节能减排,行业的复杂性决定了这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应该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那么建立示范机制,发挥示范借鉴的作用,将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风险、高效率的推进旅游低碳化进程。

2010年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评选活动启动,19家在低碳旅游建设和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旅游景区被评选为“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2012年江西婺源县顺利通过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验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可以先评选出一批低碳示范单位或先进个人,在区域内起表率引领作用。比如低碳景区示范点,以庐山为例,庐山森林覆盖率达76.6%,生物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高等植物近3000种,低碳运营的基础条件好,且庐山历来是江西游客量最大,旅游收益最好的景区,是对游客进行低碳宣传教育最适合的场合。再以相山为例,相山山脉峰峦层叠,多怪石异草,未被开发成景区,生态体系保护完好,作为低碳示范点的可规划性较强,生态维护与修复的成本也更低。除了景区,低碳管理业绩较佳的旅行社、饭店、宾馆也同样可以树立典型,在低碳旅游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管理者或游客可表彰嘉奖。这些示范性单位和个人的评选,可为后来者提供经验,少走弯路,并由点及面带动整个行业低碳化水平的提高。

4. 竞争合作机制

区域间旅游业发展的比较,往往以游客量和旅游收入为指标,游客量大旅游收入高则认为发展得好,在长期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旅游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环境维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注重生态保护,把碳减排目标纳入到旅游发展评估中来,但旅游企业管理者固有的经营思想使得他们难以接受低碳改造。引入竞争机制,就是要在行业中进行低排放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类似于景区A级评比,饭店星级评比,也可以组织低碳评比,积极者带动消极者,逐渐在行业内形成共识。比如旅游交通一直是碳排放最大的部分,南昌、萍乡、上饶、吉安、抚州、樟树相继投放新能源环保公交,相信其他地市也会迎头赶上,则旅游交通能耗定能得到很大改善。

竞争的同时也要促进合作,合作在于优化资源配置、经验共享、协同攻克难关,达到效益最大化。不仅要鼓励同行之间、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还要鼓励跨行业、跨区域之间的合作。比如在南昌举办了多届的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众多国内外机构、学者共谋低碳生态经济及节能减排大计。南昌市与奥地利合作建设国际低碳社区,能减少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2016年京赣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交流培训会上,北京与江西分享低碳省市建设经验。

5. 评估监督机制

旅游发展低碳化程度,需要通过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来判定,并对旅游企业和个人进行考评及监督。评估监督机制的构建有利于规范旅游各环节的操作,提高低碳生产与低碳管理的执行力,保留及充实低碳成果。

首先,要制订符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旅游发展特征的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政府在《江西省低碳经济社会发展纲要》、《江西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工作方案》中均提出了节能减排具体目标并对各职能部门进行任务分解,但却没有制订出评价低碳水平的评估指标,更没有针对旅游行业的评估指标,低碳水平无从认定,后面的监督及奖惩便无法实施。国内一些学者如李晓琴、刘长生、马勇等在旅游低碳评价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值得借鉴。

其次,要有组织、有制度的开展低碳评价与监督工作。旅游管理部门连同环保部门、能源部门、科技部门、质检部门、行业协会等组成低碳旅游评估小组,对区域内旅游企业低碳管理实施情况进行评定,评定工作可以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评出不同等级,对能耗高、管理方式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引导、教育、惩罚。

再次,要充分发挥公众及舆论的监督作用。公众与舆论监督具有更广泛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激发社会民众各界媒体参与热情,通过信件、电话、网络等形式举报污染环境高排放行为,其效果是使旅游企业和个人时刻把低碳理念记在心里并体现在行动上,避免蒙混过关及侥幸心理。但前提是增强公众低碳意识、畅通监督渠道、强化政务公开。

6. 保障机制

低碳旅游的发展时间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旅游实践也是在摸索中进行,如果没有保障措施,这个新生事物很容易被扼杀,功亏一篑。保障机制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政策法律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

政策法律保障是首要的,在中国旅游发展实施的是政府主导战略,只有政府才能将旅游所涉及的众多行业联系协调在一起,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旅游业的发展,其中包括规划管理、技术支持、资金筹措、人才培养、宣传教育等层面。旅游业低碳化发展的障碍是过多的依赖煤炭能源,低碳技术能改变能源利用方式,使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传统能源,但一项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往往需要充足的时间、资金和人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级政府均已明确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方向,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低碳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当下之急是编制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出台相关低碳法律法规或行业标准,使旅游企业的低碳经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通过拨款或社会筹集形式设立专项基金,争取国家节能减排项目扶持,鼓励企业与院校以产学研形式开展再生能源研究、低碳旅游管理研究和低碳人才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丁长安.山东省旅游业低碳化发展机制与路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杨财根.森林公园低碳旅游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J].商业经济,2013,(19).

[3]孙成成,林道海.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与制度保障研究[J].行政与法,2010,(7).

[4]闫理,徐伟伟,王致民.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政策保障体系分析[J].当代经济,2014,(5).

[5]李黎,李小利,李莹.山西省低碳技术需求评估和促进机制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3).

上一篇:儿童美术馆下一篇: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