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022-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挑战与战略选择

当前,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协作、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新一轮产业布局。新兴经济体主动把握服务全球化机遇,力争在融入新一轮全球分工体系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应充分认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要地位,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加快推动服务外包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服务外包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一)服务外包产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亮点

近些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持续高速增长,2007年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不足亿美元,到2012年达到336.4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0%。2013年-6月,我国国际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19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40%,延续了过去几年强力增长的态势。

据我们测算,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离岸+在岸)总规模超过1.25万亿元,约为国内生产总值的2.4%,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效果显著。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0.7个百分点。根据国际服务外包“十二五”规划及国内(在岸)服务外包的发展潜力,2015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总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其中国际服务外包金额将超过850亿美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服务外包产业成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新的主渠道之一

截至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近430万人,其中,大学毕业生近300万人,间接带动1400多万人就业。2012年服务外包产业新增就业人员110.7万人,占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8.7%,其中,新增大学生就业67.8万人,约占当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10%。“十二五”期末,服务外包产业当年将吸纳大学生就业200万人左右。

(三)服务外包产业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新的亮点,新技术革命正在孕育,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转移步伐加快,服务业越来越成为各国发展和彼此合作的重点,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跨国合作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2012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4.6%,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比重,发展空间广阔。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服务业打造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从服务业增加值看,2012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超过20%。从发展趋势看,服务外包产业增长速度也将远高于服务业整体发展速度,将会大大提高我国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发展动力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加速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服务外包人才,加速了服务业从生产活动中进一步分离,增加了服务业的需求,推动了我国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转型,提升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提高了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服务外包产业正成为带动服务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四)服务外包产业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我国丰富的科研与人力资源优势、潜力巨大的在岸市场为服务外包产业把握国际化发展主动权奠定了重要基础。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新领域。随着对服务外包产业认识的加深,本土服务外包企业也开始迅速发展,在岸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服务外包产业成为综合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外贸外资结构,培育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新途径,构筑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支点。后危机时代,我国货物贸易增速放缓,国际竞争力面临成本上升等诸多挑战。我国服务贸易增速相对较快,但面临贸易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的不利局面。作为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外包产业逆势快速发展,成为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新的重要支点。

二、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明显增多,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发展将呈现新的格局。

(一)国际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地不断加快,世界范围的专业化分工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服务业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全球服务业正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国际市场空间。

2.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为服务外包产业创新提供新动力。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孕育新的长期需求。低碳技术、绿色技术、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创新正在不断进行。特别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并不断创造新的空间和新的商业模式。

3.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重点,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增添新的引擎。伴随全球资源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凸显,生态环保、节能减排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服务外包业务具有高技术含量、低消耗、低污染等多重节能环保特点,在全球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将为国际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发展资源,营造发展环境,提供基础条件。

4.全球产业结构产生新变化,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多元化选择。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传统发包市场加快复苏与贸易保护主义加重并存,回岸动向值得警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必须提供多元化的竞争策略,要能适合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

(二)国内市场孕育巨大潜力

1.国民经济平衡较快发展,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十二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将进一步得到释放,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2.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十二五”期间,中国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政策着力点转向内需的扩大,服务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地位将随着服务业的整体发展而得到不断提升,内需的释放将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搭建了重要的技术和平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将产生巨大的服务需求,为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提供坚实的国内市场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来服务外包领域商业模式的创新,提升服务外包的优越性,激发企业发包、接包的积极性,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4.资源要素配置的竞争加剧,促使服务外包产业集聚优化和模式创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源的成本、土地成本和商务成本等不断上升;大学生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将并存;服务外包人才结构有待优化,中高端人才缺乏;国际服务外包中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因素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要素配置竞争进一步加剧,将加速服务外包产业向示范园区及产业带集聚,并将推动服务外包交付模式、服务模式以及合作模式的变革。

(三)市场格局出现新的变化

1.美欧日传统发包地需求复苏,新兴市场国家发包需求显现。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许多放弃或延迟的外包计划将重新启动,传统发包市场将加快复苏。在信息技术影响扩展和全球化进程加速的作用下,新兴市场国家或地区的发包需求在全球发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将迅速增长。

2.接包目的地竞争激烈,新兴接包国家迅速崛起。除印度、中国、菲律宾、爱尔兰、加拿大等传统离岸服务接包地之外,越来越多分布在欧洲、拉美和亚洲的新兴国家正将其国家产业发展定位在服务外包接包领域,服务外包接包目的地竞争将日趋激烈。

3.新技术激发外包新领域,产业价值链不断升级。随着技术进步和知识价值提升,以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外包领域不断涌现,发包企业对高端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接包企业追求高附加值的内在要求将促使服务外包面临产业价值链不断升级,作为服务外包价值链高端的KPO市场的增长明显快于ITO和BPO,服务外包进入2.0时代。

三、中国进一步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战略

(一)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提升至国家战略,是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壮大的战略性保障。加快制订《中国服务外包总体发展战略》,并适时启动编制《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推动服务外包产业离岸在岸并举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的增长极。应进一步提升体制机制保障水平。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好离岸市场开拓与在岸市场挖掘,做大做强我国服务外包产业。

(二)构建完善的服务外包产业促进政策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即33号文。在现行服务外包鼓励政策的基础上,遵循WTO多边贸易体系要求,依据我国外贸法和外资法,以市场为导向,以财税政策为基础,对产业政策、科技政策、投融资政策、贸易便利化等进行系统设计,构建科学、系统、协调的产业促进政策体系。

建立健全服务外包统计分析体系。建立科学、统一、全面的服务外包产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服务包产业统计信息对外共享机制,全面提升统计分析能力,为宏观决策和行业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优化示范城市发展体系。打造我国服务外包产业核心竞争力,要立足于构建全球服务外包中心城市,培育服务外包产业可持续服务交付优势。根据示范城市发展实际,结合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重新对示范城市进行战略性定位,强化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

(三)全力打造“中国外包”品牌

国务院33号文明确提出,要树立“中国外包”品牌。应加强企业能力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提高技术创新和集成服务水平。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加强支持力度。统筹服务外包产业与“走出去”、援外工作有机结合,推动企业抱团出海,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依托行业组织,加强服务外包产业海外整体营销,加快树立“中国外包”品牌。

(四)构建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培养和引进中高端人才鼓励政策,着力缓解中高端人才瓶颈制约。科学界定中高端人才标准,对培养和引进符合一定条件的服务外包中高端人加大补助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基地等的社会化开放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重点支持一批办学规范、实力强、效果好的高等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安全和信用体系建设

坚定不移地加强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应尽快研究出台《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安全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加快研究制定服务外包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积极营造产业发展的诚信环境。继续加强服务外包产业基础研究,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建设,出台专业人才、培训机构、质量控制等相关行业标准。

(六)强化重点与布局

服务外包发展重点:ITO、BPO、KPO结构提升,优先发展的行业中,主要是金融外包、制造业外包、医药研发外包、通讯外包;巩固提升行业中,主要是创新外包、产业研发和工业设计、物流服务等;积极培育的行业中,主要是医疗服务、政府服务、云计算和互联网服务服务。

服务外包区域布局:一方面要加大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21个示范城市及11个软件出口(创新)基地的主导作用,二者不可或缺。与此同时,要特别强调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提升国际竞争力:提升行业集中度和产业集中度、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人才供给能力、改善运营环境、促进开放合作、促进离岸与在岸外包协调互动发展。

作者:李钢 李希林

第2篇: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摘要:“十二五”时期,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认为,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迎来了国家政策鼓励、与其他产业协作、国际市场接受程度提高、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等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如产业规模较小且品牌效应不明显、相关立法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服务贸易壁垒较多等问题。

关键词:中医药;服务贸易;机遇;挑战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9.001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CM Service Trades in China HOU Sheng-tian1, WANG Hai-xing1, HOU Ming-qiang2 (1.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2.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

Key words:TCM;service trade;opportunity;challenge

中醫药服务贸易是中国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卫生服务贸易范畴。与中医药产品的货物贸易不同,中医药服务贸易是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4种模式进行。中医药在医疗、保健、养生及旅游等方面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具有广阔的国际发展前景。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医药服务资源,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优势明显。“十二五”时期,中医药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增长期,出口稳步增加,国际合作渠道不断拓宽。但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如贸易壁垒、相关立法及人才缺失等。笔者现就目前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及挑战加以分析,为制定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4JGB062);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建设计划(2012年)

1 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医药服务贸易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一方面,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服务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机遇。中医药服务贸易具备了深入发展的有利条件,市场前景广阔。

1.1 国家大力扶持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中医药服务贸易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中医药服务贸易纳入国家服务贸易总体规划之中。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强调,加强中医药服务贸易,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1]。2012年,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更提升了我国政府对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视程度。2014年,北京、上海、广东、广西等全国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被纳入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试点区域,以探求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路径,形成相应的品牌示范效应。另外,一些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也相继出台,给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新机制,增添新动力,以推动中医药事业更好发展。

1.2 中医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协作发展空间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休闲、旅游、餐饮服务越来越受到青睐[2]。因此,中医药与旅游、餐饮、娱乐、教育、药品销售等行业的关联性增强,协作发展空间较大。

中医医疗旅游是中医药服务贸易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项目。海南、广东、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纷纷打造中医健康游的医疗旅游特色项目,有效带动了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如广东省以凉茶和汤膳为特色,将中医理论与传统饮食文化结合,开展了药膳服务贸易,并以此带动药膳食疗的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教育培训、产品销售等行业发展[3]。中医药留学教育是我国的优势领域,在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中排名第二[4],国外也有多所正规大学设置中医专业、开课中医课程,中医药教育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广泛传播。

中医药服务产业与其他产业协作发展,拓宽了中医药服务贸易渠道,实现了中医药服务产业更广泛的产业链,为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1.3 国际市场对中医药服务接受程度提高

中医蕴含“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和“以人为本,效法自然”的核心价值。随着世界回归自然趋势的发展,民众对中医药的认识不断增强,对重视阴阳平衡和标本兼治的中医药服务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为中医药服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中医作为补充替代治疗手段,被美、德等发达国家所采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患者来华接受中医养生、康复治疗。根据笔者调查,北京市外籍消费者对推拿、针灸、中医减肥、中医美容服务比较感兴趣,39.58%在京外籍消费者体验过中医针灸服务。以针灸、推拿为主导的中医药服务得到了国际民众的普遍接受。相比西医在老年病、慢性病、疑难杂症等方面的局限性,中医良好的疗效和相对低廉的价格具有明显优势。

1.4 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加快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各国已开始重视传统医学,积极开展对中医的使用和研究,并与中国政府开展合作。目前,中医药服务已经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其医疗保健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截至2013年,全球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约30万人,中医医疗机构8万多家[5];至2012年底,我国与外国政府及有关国际组织已签订含有中医药合作内容的双边政府间协议9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49个[6],内容涉及中医药临床、教育、管理、科研等多个方面。在学术活动方面,许多国际性和地区性的中医药学术组织创办了中医药学术期刊,并定期举办国际性的中医药学术会议;商业领域,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实行中医药国际化战略,从事中医药产品的研发,并将中医药产品作为药品或保健品在国外销售。总之,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

2 面临的挑战

2.1 贸易规模有待扩大

目前,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整体规模较小,经营分散,品牌效应不明显。现阶段的中医药服务贸易正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7]:一方面,产业各环节及各部门的联动配合还未形成,医疗、教育、科研及娱乐等形式的中医药服务还处在分散经营状态,产业链不完整,经济效益较低,行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另一方面,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先行试点机构建设刚起步,相应国际知名机构及品牌产品尚未形成,中医药服务贸易缺少具有示范效应的贸易实体。

2.2 管理制度与立法不完善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国际组织对传统医学进行了立法管理和保护。然而,中医药在我国及国外仍缺乏法律保护[8]。我国中医药立法工作存在许多问题,如缺乏针对中医药的专门立法,且立法层级较低;现有法规的操作性较差,立法技术有待提高[9]。由此导致中医药服务市场混乱,发展受阻。

2014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使中医药立法迈出关键一步。但未来在中医药法的执行、监管及配套措施的辅助方面,仍面临诸多考验。

2.3 专业人才缺乏

服务贸易对资源的需求相对较小,而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中医药服务贸易是一个跨学科、多专业的领域,对专业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在行业发展中需要既掌握中医基本知识,又熟悉服务贸易、卫生事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外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我国目前尚未对中医药服务贸易人才进行专门培养,现有的人才数量、质量和结构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要,导致相关的宣传、运作和管理不能系统、有效地开展。

2.4 国际化面临诸多贸易壁垒

目前国际上针对中医药服务的贸易壁垒很多,主要为限制中医合法行医及中医药产品的合法流通。限于不同国家法律和制度的约束,中医药服务目前难以取得国际权威认证。

现阶段中医药只在极少数国家取得合法化,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由于美国相关法规的限制,中药产品仍不能以药品身份进入美国市场;而中医药在欧美及非洲等地的合法化进程缓慢,也导致中医药在海外发展受限。此外,受各国政策限制,许多国家和地区未与中国签订学历互认,导致留学生在我国接受了系统中医教育回国后,不能独立行医,这严重制约了中医药教育的出口及中医药人才交流。

在技术性壁垒方面,中医药服务要进入其他国家,须得到进口国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的许可。但是,中医药在国际上缺乏公认的规则,尤其近年国际社会对中药成分和工艺的质疑,导致中医理论、中医疗法、中医药产品无法得到权威认证,影响了中医国际化、标准化,使中医药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3 小结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服务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不仅要遵循服务贸易领域的基本规则,也要掌握中医药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认清中医药服务贸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便更好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今后应当充分发展中医药服务的优势,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中医药服务机构及品牌,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加快中医药标准国际化进程,深化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探索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模式与新策略,使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机制更完善、内容更丰富、贸易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建银.以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J].世界中医药,2012,7(3):185-187.

[2] 侯胜田.以中医药为特色的中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0(12):1-3.

[3] 胡旭光,刘基柱,贝伟剑,等.广东药膳食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对外服务贸易对策初探[J].广东科技,2010(8):33-34.

[4] 陈丹丹,刘嵚,张菱菱.高等中医药教育服务境外消费出口结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3):111-112.

[5] 李木元.我国全面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N].人民政协报, 2013-05-31(A04).

[6] 魏敏.中医药正阔步走向世界[N].中国中医药报,2012-11-05(1).

[7] 李振吉.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实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0-81.

[8] 喻文迪.中医药国际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J].世界中医药, 2014,9(2):178-180.

[9] 张德书,吕国铭.浅析加强中医药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学理论,2013(21):139-140.

(收稿日期:2014-09-01;編辑:梅智胜)

作者:侯胜田 王海星 侯铭强

第3篇: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新常态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新常态,我国的经济仍有8%的增长潜力,即使在外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只要能克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利用好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回报高的投资机会和投资资源多的有利条件,我国在2015和“十三五”期间完全有可能保持每年7%的增长

近一年来,“新常态”是中国媒体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最早是去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时提出了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判断。去年7月习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再次提出了这个看法,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九个特征做了全面的阐述。

“新常态”这个词最早是在美国使用的,2008年雷曼兄弟倒台,爆发了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一场金融经济危机,在2009年时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首先提出了 “新常态”的概念。本文首先分析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新常态”有什么特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与我国的“新常态”到底有什么不同,然后,再探讨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达国家的“新常态”

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家在2009年初开始用“新常态”这个词的时候,指的是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可能会经历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率低、失业率高,而在金融市场上面的投资风险会非常的大,平均的回报率会相当的低。2009年华尔街的金融家作出这个判断以后的过去六年时间发达国家的表现也就是这种特征。

从美国来看,2009年的经济增长率接近负增长,到了2013年经济增长率恢复到了1.9%,低于长期3%的增长率,2014年时大家觉得美国经济有所复苏,年初的时候预计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2.8%,尤其是二季度达到了4.7%,三季度达到5%,但四季度又掉到了2.2%,去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只有2.4%,要比年初预计的2.8%还是低了0.4个百分点。过去,危机过后会出现6%、7%的增长反弹,美国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失业率达到了11%,现在统计失业率降到了5.5%,恢复到了危机以前的水平,但这是“统计失业率”,因为在美国对失业的统计是这样的,如果一个劳动者失掉了就业,一个月不找工作,这样就算退出劳动力市场。由于发生危机以后经济增长不好,很多人失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就不去找工作,导致美国的适龄就业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和过去相比少了3个百分点,那些人不去找工作,并不是不愿意工作,所以实际上是失业的。如果把劳动参与率的降低也作为失业率的话,分母变成分子,美国的失业率还是将近10%,这也是低增长、高失业。

美国是这样,欧洲大家也很清楚,欧洲国家在2009年的时候是负增长,在2010年的时候恢复到正增长,但是2012年的时候又是负增长0.6%,2013年是负增长0.4%,2014年初大家预计可能会恢复到1.1%的增长,到年底全年实际上增长只有0.8%,相比年初预期少了0.3个百分点,而且不仅没有恢复到长期增长的3个百分点,也没有出现危机之后应该有的6%、7%的增长反弹。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西班牙的失业率超过了25个百分点,尤其是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了50个百分点。其他国家的失业率也达到10%以上。

日本从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以后经济一直非常疲软,而有“失去的二十年”这样的说法。安倍上台后,试图重振日本经济,提出安倍经济学,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和结构改革。安倍在2012年底上来以后,2013年的增长率是1.5%,2014年初预计是1.3个百分点的增长,结果全年经济增长率只有0.2%,还是在衰退当中。失业率和欧美国家相比较低,只有5%多点的失业率,但是日本长期的失业率是只有1个-2个百分点,和过去相比已经是非常高的失业率,这也是新常态里面低增长高失业。

在欧美的新常态下为什么股票市场上面投资风险会非常大?因为发达国家有比较好的社会保障,失业率高的时候政府社会保障的支出就多了,经济增长慢的时候政府的财政税收也增长慢,支出增长快,政府财政赤字积累非常的快,以日本为例,1991年日本政府积累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当时是60%,在OECD国家属于最低水平,现在日本政府积累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了240%,在世界各国当中是最高的。

发达国家现在的政府财政赤字普遍超过100%,如果失业率高,持续下去会步日本的后尘,积累的财政赤字会增加非常快,为了降低政府还本付息的成本,政府就会把利率压得很低,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基本是零利率,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也都是接近零利率,零利率怎么维持呢?那就是要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非常规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体系中就有非常多的流动性,到处是钱,但是在经济增长缓慢的状况之下发达国家不容易找到好的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金融家们就会把钱拿去做短期的投机,把这些钱投到股票市场当中。就以美国的道琼斯指数为例,在危机前最高的是2007年13000多点,当时大家都知道美国的股票市场是有泡沫的,现在危机爆发了,美国实体经济没有恢复,美国的股票市场指数从13000点变成18000点,代表了泡沫更大。泡沫没有不破灭的,只不过不知道什么时候破灭,因此任何信息的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股票市场价格大涨大跌,所以,风险非常大,平均回报率其实是低的。

发达国家这种新常态可能还会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根本原因是发生危机的这些国家,经济当中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如果结构性问题不解决,经济就很难恢复正常的活力,达到长期3%的增长率。结构性改革很重要,大家都清楚,连发生危机的国家的政府也清楚。那为什么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呢?根本原因在于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什么?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是高福利、高工资国家必须降低工资、减少福利,政府的财政赤字必须减少,金融机构高杠杆必须去杠杆。如果发达国家真能够这么做,生产成本就能够降低,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就有竞争力,就能够创造就业维持经济增长。金融机构如果能够去杠杆的话,金融风险就会降低,政府能够减少赤字,使用财政刺激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就会高,经济就会比较稳定。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做呢?

关键问题是这些结构性改革在推行的时候,会减少消费,减少投资,减少需求,经济增长率会下滑。为什么?工资和福利减少了,老百姓的消费当然就减少了;政府财政赤字减少,政府支撑的投资和消费就会减少;金融机构去杠杆的话,贷出去的钱不管是搞投资搞消费都会减少。这种情况下进行结构性改革,一定是投资、消费减少,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失业率增加。

问题是现在失业率已经这么高了,任何政府都很难推行那些可能让失业率进一步增加的措施。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者欧洲央行要给南欧那些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援助时,受援国要承诺获得援助后进行结构性改革,但当这些国家领导人拿到援助回国真正推行结构性改革时,马上就会出现游行、抗议、社会动乱,改革措施推行不下去。

这个当前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矛盾是目前发达国家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发生危机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这并不是发达国家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才有的特例。实际上,过去每一次金融危机以后,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发生都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才能使得经济恢复活力和正常的增长。

怎么来解决这个矛盾?过去发生金融危机的通常是发展中国家,危机发生以后,发展中国家通常会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开出三个药方,也就是三把斧头。第一个建议是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国家长久竞争力和风险的抵抗能力;第二个建议是货币大量贬值,产品出口竞争力提高,利用其在国际市场的扩张创造的就业和需求来对冲结构性改革所产生的收缩效应。当然这两个政策要推行下去总有一段时间差才能显现效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给它们一笔过渡性贷款。

这是过去在解决金融危机恢复这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三把斧头,目前这三把斧头在发达国家很难用,像南欧国家那些发生主权债务的国家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法定货币为欧元,自己不能贬值货币增加出口来创造结构性改革的空间。

固然欧元区总体可以贬值,欧元区总体贬值,发生主权债务的国家出口可以增加,问题是美国也有这些问题。美国从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到现在还没有进行结构性改革,美国跟欧洲国家处于同一发展水平,出口产品在国际上是竞争的。如果欧州国家想用欧元区整体贬值的方式,给南欧国家创造结构性改革的空间那抢走的就是美国市场,增加美国的失业。美国当然不愿意干,美国就会用竞争性贬值的方式来对冲欧元区的贬值。同样不愿意干的还有日本,日本1991年到现在还没有走出危机,它也会用货币大量增发让货币贬值来对冲。结果大家都无法推行结构性改革,增长乏力、失业率高、金融投资风险大、回报低的新常态也就可能像日本那样持续十年或更长的时间。

二、我国的“新常态”

意味什么?

我国的“新常态”又是什么呢?习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当中讲了九大特征,这里包括消费结构变化,以前我们有三大件的说法,最早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后来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再后来是空调、音响、手机等,每个新产品出来就带来了一个消费高潮,现在已经变成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新的增长热点不像过去那么容易找到了。原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大量的扩张,把农村劳动力往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转移,现在工资上涨,那些产业逐渐失掉了比较优势。还有人口老龄化、环境的承载力、产能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确实让我们告别了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36年、平均每年9.7%的高速增长,从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往下调到中高速增长。

中高速的增长会多高?

我国从2010年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节节下滑,今年一季度的增长只有7%,下滑的压力还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到底会有多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于经济增长的潜力有多大,以及挖掘潜力变成实际增长率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如何。

(一)我国有8%增长的潜力

经济增长的内涵是什么?是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靠的是什么?就是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水平要不断提高。平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什么可以不断提高?靠的是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以及产业升级,不断出现一些附加价值比现在的产业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把劳动力、土地、资本等从现有的产业往附加价值更高的新产业转移,这样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经济就可以不断增长。

这个道理不管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一样的,发达国家要维持长期的收入增长也同样是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产业需要不断升级,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有一点不同,发达国家的技术跟产业都是在世界最前沿的,它的技术创新必须是自己发明的技术,它的产业升级也必须自己发明新的产业。发明有一个特性,如果用一句成语形容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去当兵能当上将军的话,扬名立万有地位有财富,但是成就一个将军可能要死掉一万个士兵。发明新技术、新产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发明需要大量研发,大部分的研发都是失败的,即使申请来了专利,真正有价值的也没有几个。如果发明的技术、产品有市场,它的回报率就非常高,但大部分的研发活动没有任何回报,所以,发明的风险很大,平均回报率不高。从经验来看,固然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到今天为止绝大多数都是发达国家发明的,但发达国家过去100多年来,年均增长也就是3%。

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在世界技术和产业前沿内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可以有很多消化吸收借鉴模仿的空间,利用这个可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成本和风险也就小了。发展中国家如果懂得利用这个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产业差距,发挥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上面的便利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高于发达国家好几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取得36年平均每年9.7%的增长,虽然,很少有我们自己发明的技术和产品,但我国的增长的速度可以将近是美国的4倍,靠的就是这个后发优势。

问题是后发优势已经用了36年,还有多少?这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判断,有的学者认为我们的后发优势已经用了36年,世界上利用这个后发优势取得快速增长的经济体不多,主要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而已,它们通常利用这种后发优势20年以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放缓了,降到了7%以下,甚至只有5%、6%或更低,我国现在已经是36年了,增长潜力已经降到7%以下,我个人对这个看法不完全赞同。

看后发优势的潜力不是看过去快速增长已经有几年,而是现在平均的技术和产业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怎样判断我们现在的平均技术和产业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好的指标是看人均GDP的差距,平均GDP代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而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代表了平均的技术和平均产业的附加价值水平。最新的可以用来做比较的数据是2008年,按照购买力平价,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21%?这相当于日本在1951年,新加坡在1967年,我国台湾在1975年,韩国在1977年,跟美国的差距水平。日本从1951年用跟美国技术产业差距的后发优势,维持了20年平均每年9.2%的增长;新加坡从1967年开始用了20年,平均每年8.6%的增长;台湾从1975年开始,利用后续优势20年平均每年8.3%的增长;韩国从1970年维持了20年平均每年7.6%的增长。这些东亚经济体的发展轨迹和我国从改革开放以后维持36年平均每年9.7%的增长轨迹是一样的,如果在同样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的后发优势水平,它们可以实现20年8%到9%的经济增长,表明从后发优势的角度来看,我国从2008年开始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

(二)我国在新常态下有条件保持7%的增长

既然从2008年开始我国还有每年8%增长的潜力,为何2012年和2013年实际增长都只有7.7%,2014年是7.4%,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7%,而且经济下行压力明显?这是因为增长潜力是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供给层面来分析的,实际增长还需考察需求层面。从需求面来看,拉动经济增长有赖于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

我国2012年以后增速节节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尚未从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中完全复苏,需求增长乏力,导致我国出口需求增长缓慢。从1979年到2013年,我国平均每年出口增长率是16.8%,2014年的出口增长率仅为6.1%,今年一季度的出口增长率低至4.7%,减少十几个百分点。其次,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采取的积极财政支持的投资项目大多已经完工,在没有新增项目的情况下,投资增长率也必然跟着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长率的下滑是导致我国经济下行的主要因素。不仅我国是如此,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面临同样的情形。

展望未来,美欧发达国家有可能出现和日本同样的长期增长疲软,出口拉动的作用是有限的,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从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来看,还处于具有8%增长潜力的大有作为机遇期,靠内部需求的启动,包括投资和消费,实现7%左右的增长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产业升级的投资空间很大。现在很多人认为我们的产业过剩产能很多,很难再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了。实际上,我国尚处于中等发展阶段,即使现有的产业有产能过剩,或者有些产业比较优势不在了会被淘汰,但中长期来看我们还有很多产业升级的空间。也就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所讲的,现在大部分是中低端的产业,可以向中高端的产业升级。要升级就要投资,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机会。

其次是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还很多。这么多年我国固然做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但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改善或者弥补这些不足,就需要投资,这方面可投资的地方还很多。

第三是改善环境还需要大量的投资。环境要改善大家都同意,但要把所有的工厂都关掉,回到1979年的生活,则是不能接受的。我们只能选择在发展和生产当中解决环境问题,投资新的节能减排设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等等。

最后是城镇化的发展也需要投资。现在我国城镇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4%,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80%—85%,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将不断推进,随之需要大量的住房、基础设施投资和公共服务投入。

上述都是很好的投资机会,具有高的经济和社会回报。

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国内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这是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从2008年到现在六年多了,因为很难找到好的投资机会,发达国家至今走不出经济下行与衰退。首先,发达国家的产业已经是世界前沿的了,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很难知道,有的话也只有一两个;其次,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普遍完善,顶多是把老旧的基础设施稍微改善一下;此外,发达国家的环境也相对较好,城市化也已经完成。所以,在判断中国的发展前景时,不能简单拿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作为参考。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应该发挥出来。

除了上述经济回报率和社会回报率高的投资机会,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起来,我们还有很多相对较好的投资条件。

一是我国政府负债占GDP的比重不到50%,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政府负债都超过100%,所以我们财政政策可实施的空间比其他国家高得多。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地方政府通过投资平台借银行或影子银行的短期债务来进行长期基础设施投资的期限不配套的问题。最近财政部宣布,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并要用1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来置换其在银行系统的欠账,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必要时可以增加。二是我国的民间储蓄接近GDP的50%,在全世界是最高的。三是我国有将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以上三点是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最大的不同: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国际经济周期性下行的时候,应该也有很多好的投资机会,但它们经常受限于政府的财政情况不好或民间储蓄不足,或者因外汇储备不足而难以进口一些机器设备、原材料,而无法投资。我们在这些方面都是相对具备优势的。

另外,我国的利率和准备金率高,政府也可以用降低利率和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这也就是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说的,我国作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回旋的空间大,稳增长可用的政策措施多,把我国这些有利条件利用起来,进行有效的投资,就会创造就业,有了就业收入增长就能得到保障,消费随之也会增长。投资和消费都在增长的情况下,即使外部条件相对不好,也还是有可能达到7%左右的经济增长的。这些条件短期内不会变化,在2015年和“十三五”期间应该都有可能保持7%左右的增长。

(三)我国有必要保持7%的增长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就业。如果我们不能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就业就可能成问题。2014年的就业是相当好的,新增了1322万的城镇就业,超出了去年初预定的目标。但如果经济增长放慢,低于6%,企业的盈利状况就会很不好,很多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发生变化,可能就关门了,有可能出现断崖式的倒闭潮。而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有利于企业的信心,把员工保留着,也就保住了就业。所以,要保持较好的就业率,就必须要有一个比较高的经济增长预期。

其次是金融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放慢,企业的经营状况就会变差。这种状况下,坏账会增加,影响到金融安全。

第三个原因,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两个翻番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也要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十年国内生产总值要翻一番,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要7.2%,前几年都增长得比7.2%高,从2015年到2020年的增长速度可以低一些,6.6%就可以了。

但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翻一番。有没有可能GDP增长6.6%,靠分配让收入增长更快一点,实现翻一番的目标呢?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会出现一个问题:现在企业的盈利状况已经很差了,如果经济增长率是6.6%,收入分配往劳动者这边倾斜(当然我们也希望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会导致企业的盈利状况更差,一些企业可能就要关门,进而加大金融风险,这又跟前面就业和金融稳定的目标相抵触。所以,要完成十八大提出的目标,还是必须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既可以实现居民收入翻一番,也有利于就业、有利于金融稳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度的竞争。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最新的预测,我国今年的增长速度是6.8%,明年则是6.3%,印度则是7.5%和7.5%,分别比我国高0.7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亚洲开发银行的预测则是我国今明两年的增长率是7.2%和7.0%,印度则为7.8%和8.2%,分别比我国高0.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回顾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史,任何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一旦抓住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转移的窗口机遇期,通常就会保持二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日本、亚洲四小龙是这样,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工厂也是这个道理。现在,我国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出口产业因为工资上涨逐渐失掉了比较优势,其他工资水平更低的国家或地区如果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可能也会实现像我国过去几十年那样的高速增长。印度有相当的可能性会抓住这个机遇,一是因为印度现在的人均GDP不到我国的四分之一,工资水平比我们低;二是新上台的印度总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担任首席部长时推行的就是东亚的招商引资、出口导向、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该邦人口占印度5%,出口占25%,当总理以后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推行出口导向政策,积极招商引资,改善基础设施。如果他抓住了这个窗口机遇期,未来十年二十年就可能会有8%-9%的增长。而我国已进入到新常态,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的比较优势在减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增速会降到7%左右,不努力的话就会降到6%或更低了。

过去30多年我国维持了全世界最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是唯一没有出现过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大国,但国际上对我国的体制机制还有很多信心不足之处,经常唱空中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受其蛊惑。如果印度发展强劲,中国增长乏力,国际上唱空中国的声音会更多,会影响到我们的三个自信。怎么来应对这个可能的挑战呢?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就是我们比较快速地进入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而印度还是发展中国家。高收入国家的增速慢于发展中国家是惯例,因此当我们到了高收入阶段时,发展速度低于印度就是规律而不是我们的体制和道路问题了。怎样才能更快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如果我们从2015年到2020年能够维持7%或更高一点的增长,加上人民币升值,到2020年人均GDP就可以达到12615美元,从而成为高收入国家。

第二,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帮助和我国友好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承接我国的劳动密集加工出口产业的转移。尤其,非洲有10亿人口,人均GDP不到我国的四分之一,工资水平现在与印度一样。非洲的国家如果承接了我国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同样会出现十年二十年的高速增长。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国家纷纷摆脱了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开始追求自己国家的现代化。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西方主流政治、经济理论的指导和众多国际发展机构的帮助下,非洲国家仍未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如果帮助非洲国家抓住了这个机遇期,不仅会减少印度的机会,也会对我国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产生和印度的高速增长截然不同的影响。

目前非洲国家承接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的条件不如印度,若能把帮助非洲国家承接我国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产业,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访非时提出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以及李克强总理2014年访非时提出的“中非合作升级版”的主要内容,从非洲54个国家中先挑选几个和我国关系友好、政治社会稳定的国家作为切入点,积极主动协助这些国家参考借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工业园区,招商引资,两头在外,参加国际大循环的经验,创造条件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帮助它们实现梦寐以求的工业化、现代化。这些国家的成功将会对其他非洲国家提供经验和信心,产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效应,非洲54国将会认同我国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成为我国外交上的坚强伙伴。我国的发展思路和经验在世界上最为贫穷的非洲大陆运用的成功,也有利于改变当前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理念,增强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

(四)稳增长需要克服误区

在外部环境相对不利,要利用国内有利的条件挖掘8%的增长潜力,以实现7%左右的增长,需要克服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明显恶化,雾霾也相当严重。很多人就产生了一个误解,以为环境恶化是因为中国增长太快造成的。如果把经济增长放慢一点,环境就会好。这个看法并不准确。其实雾霾跟增长有点关系,但不是因果关系。最好的证明就是印度过去30多年经济增长速度比中国低3个到4个百分点,但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健康组织等国际机构的调查报告,印度雾霾和环境污染的情形比中国还严重。印度和中国雾霾之所以严重是因为都处于中等发展阶段,制造业是最主要的生产活动,能源消耗和排放的密度高,任何国家,包括欧美的老工业化国家和东亚的日本韩国等新工业化国家,在这个阶段环境问题都会比以农业为主的低收入阶段和以服务业为主的高收入阶段严重。其次,就是印度和中国的能源都是以煤炭为主,污染的程度比其他能源严重。最后是环境执法不严。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环境执法,环境问题会有所缓解,但前两个问题仍然会存在。放缓经济增长的速度,只会延长制造业为主、环境压力大的中等发展阶段,延缓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环境压力小的高收入阶段。

其次,有很多人把投资等同于产能过剩,这个看法也不准确。现在产能过剩的行业基本上就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建材行业,减少了投资以后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减少了,产能过剩更厉害。投资会不会造成产能过剩取决于投资的方向。如果是继续投资已经过剩的产业当然会恶化产能过剩,如果投资是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保护,这种投资不仅会减少现有产业的产能过剩,而且会提高经济的竞争能力。

第三,在经济下行时政府是否应该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反周期的措施?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政府做了很多基础设施投资,在这段时间里我国的投资回报率下降,有人说政府做的投资回报率低所以政府不应该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反周期措施。我认为这种说法也是似是而非,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需要好几年,在未建成前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回报率自然较低。其次,基础设施有很多外部性,比如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减少交通拥堵,降低汽车轮胎的耗损,这些都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但不包含在基础设施的回报中。即使把这些都考虑在内,发现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回报率还是比企业在产业上投资的回报率低,那么政府是否就不应该以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反周期的措施?一般企业投资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低,基础设施出现瓶颈又会制约经济的增长,所以必须由政府来做。如果政府需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负责,那么是在经济上行时来做好?还是在经济下行时来做好?经济上行时企业已经有很高的投资积极性,政府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只会使经济过热,经济下行时,企业没有投资的积极性,失业增加,政府可以发失业救济,或是投资基础设施,启动需求,创造就业减少发失业救济的必要,到底哪一种比较好?显然,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一石二鸟的较优选择。也就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在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后,我在世行首席经济学家的任上,提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超越凯恩斯主义”的反周期措施,去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一改过去的政策主张,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是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好时机。

最后,国内还有一种看法是经济增长慢可以倒逼改革,这个看法也值得商榷。我认为,如果经济增长慢了,失业问题就会增加,企业盈利状况变差,金融呆坏账和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危险上升,政府就会像救火队一样不断地解决短期问题,实际上有许多改革反而难以推行下去,甚至已经做的改革又会被取消,所以,不能简单说增长慢有利于改革,甚至认为经济增长越慢越有利于倒逼改革。实际上,还是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推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改革的推进。

结束语

我国的经济新常态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新常态,我国的经济仍有8%的增长潜力,即使在外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只要能克服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利用好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回报高的投资机会和投资资源多的有利条件,我国在2015和“十三五”期间有可能保持每年7%的增长,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两个翻一番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立下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作者:林毅夫

第4篇: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机遇和挑战并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基本国情等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遏制、地缘政治环境的制约、国内一系列制约性的根本因素、如何面对现有国际秩序、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能否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等是我们走和平发展之路要迎接的挑战. 关键词:和平发展,机遇,挑战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上升,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疑虑。于是,中央决定研究和平发展道路问题和加强和平发展道路的宣传。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走有中国特色的富国强民之路。

一、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机遇

l、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国际力量对比正发生朝着有利于和平、发展、合作的方向积极变化。

由于国际力量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两个超级大国对抗已不复存在;和平与发展更加深入人心;世界加速从两极走向一超多强;国际上遏制冲突和战争的和平力量将继续发展壮大,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各种冲突和战争,其规模、目标、强度等局限性也在增大、可控性进一步增强;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性。这些因素使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中国目前也没有明显的、直接全面的军事威胁。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中国赶上了经济全球化时代,赶上了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且经过多年的探索,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稳定发展的道路。

3、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和平发展的优势。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市场尚未完全开发,人才的素质较高而且使用成本较低。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执政能力和动员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带来政局稳定、民族团结。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制度支持。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增强了13亿人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这些为和平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支持。

二、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遏制

随着冷战的结束,美苏两极霸权的世界力量结构宣布“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曾宣扬要单独领导世界。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的持续高速发展也大大增强了其综合国力。“一超多强”的世界力量结构逐渐形成。“一超多强”意味着“多强”可以崛起为“多超”,这种担心权利的转移与再分配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他们看来中国正逐渐成为最有可能在全球影响力方面向西方挑战的国家。

美国一直明里暗里,把中国视为一个潜在的战略对手,非常提防中国。美国全方位对中国进行打压遏制。在经济上,借口美国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将其国内经济衰退归咎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利用知识产权问题在WTO起诉中国并扬言经济制裁等等;在科技上,限制美国高新技术及产品输入中国,阻止中国加入国际空间站,阻止其盟国对中国的技术输出;在政治上,利用人权问题打压中国,支持中国的民族分裂主义等;可以说,美国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放弃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

2、受地缘政治环境的制约,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当中有许多对我们不利的,不确定的因素。

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缓中有紧,从大环境讲,我国周边环境比较平稳,但从发展上来看,潜在危机不少。从战略全局看,面对中国在全球及亚太地缘政治重要性的上升,中国周边各主要力量对华地缘战略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双重性。在谋求一极主导与谋求多极化进程中的较量中,大国之间的矛盾斗争将会突出,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因素上升。此外在中国周围分布着诸多强国,冷战后世界公认的五大力量有四个在此角逐。

3、国内的一系列根本性挑战

外部的制约不是根本性挑战,真正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是来自国内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超大规模发展难题”、政治和文化及自然生态安全等方面的根本性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上对我们中国的战略疑虑相对增大,西方美国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强大、要扼制中国的强劲发展势头,所以他们提出“对冲”中国发展的理论,实际上他们是带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很多第三世界国家也存在中国威胁论的思潮,原因是他们对我们有一定的误解。怎样成功化解国际上“中国威胁论”的疑虑,方法是坚持增信释疑,积极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总之,一方面我们一定要认清我们的战略机遇期,一定要看准机遇,重视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要强化忧患意识,迎接挑战,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第5篇:中国线切割机床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李克君

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文章

摘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在进入到下行通道后对线切割机床市场的机遇,指出今后线切割机床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同时也剖析了我国线切割机床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关键词:中国线切割机床的转型:发展机遇与挑战

2014年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的深化改革元年,面对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唯有深化改革方能再次释放活力,中国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要在承受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阵痛同时,还不得不紧跟深化改革的步伐,在7%~7.5%的GDP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有限机遇;而线切割机床制造企业不仅以中小微企业居多,且市场独特、空间小,如何转型发展,就更要认清形势、找准方向,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人财两空、关门走人。

一、 我国线切割机床产业今后五年的发展机遇

机遇之一:2014年的GDP乐观预计不会超过7.5%,而2015年GDP的理性共识是7.0%,这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所有的市场机遇都源自于这7个点,我们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认识并接受这7个点,只有把心态调整好了才能看到市场、看到机遇,只要GDP有增长就一定会有机遇,在全球经济提升不振的大背景下,7%的GDP已非常宝贵。

机遇之二: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在不断被人力资源更低的国家侵蚀,但是对于机械制造业特别是精密机械制造,由于技术及管理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中国的制造大国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还在加强,总量下降不是地位的削弱,而是国际经济复苏乏力;所以制造大国的地位为我们线切割机床的需求提供了宝贵的当然也是有限的市场机遇。

机遇之三:2014年以后我国将进入高加工化的工业阶段; 2000~2006年是轻工业化阶段,特征是劳动密集型; 2007~2013年是重工业化阶段,特征是资本密集型; 2014~2018年是高加工化工业阶段,特征是技术密集型;

当然,高加工化必然对机床制造业有更高的性能要求,满足了需求就是市场机遇; 机遇之四:国外同类产品的死穴

精确稳定的低粗糙度的1000mm以上的超大行程线切割加工、60°大锥度的低粗糙度多次切割加工、150~200mm高厚度低粗糙度的多次切割加工,如果用国外的慢走丝机床其应用成本是相当昂贵的,这自然为中走丝中线切割机床提供了市场空间,中走丝机床只要真正性能过硬,完全能够以巨大的成本优势向慢走丝机床发起挑战,赢得机遇。

机遇之五:工业4.0时代

工业4.0就是传统制造业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就是智能化制造技术,这是制造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走丝机床实现智能化就可以最简单的操作实现对复杂产品的高精度加工,在目前人口红利锐减,人员流动频繁的大环境下,有着非常直接的现实意义。

可以看出,这些机遇的前提是必须要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对我国特有的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来讲就是必须创新转型,才能抓住这些宝贵的机遇。

二、 “德、才、秀”——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与走向

以上分析,已经勾勒出了线切割机床“德、才、秀”的转型方向和发展路径。线切割机床的“德”就是高质量高品质高可靠,久用不坏;“才”就是全面的高智能化控制、只须傻瓜式的操作就能实现高精度、高一致性的产品加工;“才”就是下大力气练内功,以低成本挑战国外慢走丝机床的死穴,再以成本优势争抢先机;“秀”就是远看造型、近看工艺,造型美观、工艺精细,漂亮、环保、清洁。一改国产线切割机床的“村姑”形象。

“德、才、秀”不仅是转型的方向也是转型路径,顺序不能颠倒,就像一个人,无论相貌、能耐,人品第一,在这方面一些有定力的规范企业值得称赞,在一片中走丝直逼慢走丝的嘈杂声中,脚踏实地的研发试验,甚至在中走丝的称谓上都谨慎行事,充分体现了对行业的责任感;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在线切割机床的研发过程中不在产品的性能上下真功夫,只注重机床的外观研发,甚至是号称拥有多项先进技术,但是在真正用户关心的技术指标、精度指标上却闪烁其词、讳莫如深,用户在使用后大呼上当。

多次切割技术是中国特色的往复走丝线切割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的综合技术水平与市场的真实需求相差甚远,7%的GDP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对线切割机床性价比的要求会更为苛刻,十四亿的人口大国竟然人口红利匮乏,百思不得其解,但必须面对现实;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只有做到高精度、高可靠、高智能才能为那些小祖宗——年轻的线切割操作工所接受;操作复杂了员工不干,精度低了老板不干,面对这样的市场,线切割机床的制造商不能有半点抱怨,必须以博大的胸怀,时刻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鞭策自己,为他们提供高智能、高精度、高一致性、高可靠的线切割机床产品,才能在线切割机床领域拥得一席之地。而所有这一切最终都落到了脚踏实地的自主创新上,始终以高指标、高智能为目标、为抓手,坚持持续创新、集成创新、精耕细作,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厚积薄发真正实现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华丽转型。

三、 线切割机床创新转型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宏观形势的挑战

如果说2014年GDP勉强维持在7.5%,我们已经感到了由此带来的阵阵寒意,那么2015年7.0%的GDP很有可能把我们冻得手脚麻木,如果一味地抱团取暖,不打起精神来活动筋骨,就有可能被冻僵,而如果强打精神的拳打脚踢,又会落得气血两亏;不动有等死之感,动又有找死之嫌,真可谓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说到底就是我们要有敢拼家底搞创新转型的勇气,才能经受得住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的挑战。 挑战之二:核心技术体系化的自主创新的挑战

单一技术的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多学科多领域的集成创新,更难的则是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系统的体系化集成;中走丝线切割机床要想向高精度高智能高档次的方向转型就绕不过这个坎,当线切割机床跨入高端领域后各个技术系统相互渗透,很难孤立的进行研发,国外的慢走丝机床发展历程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这完全不同于加工中心,各个技术系统相对独立,为社会化的研发组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系统创新研发以及这些系统体系化的集成给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产学研”虽说也是线切割机床产品的一种创新研发模式,但是在对技术创新的科研成果和商品化上“产”方与“学”方有着不同的诉求,往往是有成果无产品,所以“产学研”的动力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挑战之三:要能承受因企业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挑战

我国电加工机床的生产企业走到今天仍然在继续着合久必分的格局,还远没有进化到分久必合的时代,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绝非一招一式能解决,也绝非某位高人就能大包大揽,中走丝线切割机床的转型必须建立在强有力的研发团队的基础上,但是在新劳动法的引导下企业与员工很难建立起紧密的劳资关系,企业怕员工过河拆桥,员工怕企业念完经打和尚,加之整个社会的公信力不足,仅以待遇为纽带,员工特别是有一定能力的员工很难与企业建立起深度信任的牢固关系,更何况电加工机床的制造企业往往又都是中小微企业,自身凝聚力有限。如何以深厚的企业文化凝聚一支有实战力的创新研发团队,将是比线切割机床转型更为严峻的挑战。

四、全智能中走丝线切割机床转型创新成果汇报

1、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第五代的标志性技术

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是具有原创性的创新研发,是一次集机械电气硬件软件传感系统等的创新集成,第四代全智能中走丝机床虽然对电极丝的张力、直径、丝速等也实现了智能化控制,但是操作是相对独立的,操作较为繁琐,那么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则是将上丝、紧丝、穿丝方向、张力控制、直径控制、丝速控制等进行系统集成,完全通过对话的方式,使操作人员非常轻松地一次性完成对电极丝控制的所有设定,然后是一键搞定,在智能化的操作上与第四代相比有着质的飞越,所以我们把这项技术的配备定义为第五代,此项技术将于2015年正式推向市场;其实无论电极丝的智能化控制是第几代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手段,市场真正关心的还是机床能够达到的标志性技术指标: 1)、表面粗糙度:Ra≤1.0um/30000mm²。 2)、一致性尺寸误差:≤0.005mm/30件。 3)、纵向尺寸误差:≤0.005/100 mm。

2、编控一体中走丝专用数控系统——SYCUT 2.1、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2.

2、XP操作平台

2.3、继承HF系统功能,

2.4、矩阵式螺补功能,XYUV轴全交流伺服控制

编控一体化数控系统是全智能中走丝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走丝品质和档次的基础平台,是能够实现中走丝持续创新的基础保证,不能受制于人,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SYCUT的自主研发是战略性的,历时五年现已完全商品化,已于今年小批量投放市场,2015年将全面推向市场。

3、60°大锥度全智能中走丝系列。既是一次多领域技术系统的原创性创新集成,也是一次行业性的重大技术突破

3.1、关键精度指标:国内领先

1)、60°表面粗糙度:Ra≤1.2um/30000mm²。 2)、60°、28mm八方横向尺寸误差:≤0.03/28mm。

3)、30°斜方200mm纵向尺寸误差:≤0.018/200 mm。(主要针对大型塑胶模具的斜顶孔) 3.2、技术突破: 1)、五轴联动新理念:张力控制F轴与大锥度头的U轴联动,UV轴本身与XY轴联动,形成大锥度中走丝机床特有的5轴联动(有别与传统数控的五轴联动) 2)、配备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 3)、配备自主研发的SYCUT中走丝专用编控一体数控系统 4)、实现五轴全交流伺服驱动控制;5轴全部采用进口直线导轨滚珠丝杠 5)、自主创新研发立式大锥度头部件,已获国家专利。

十字滑板式的大锥度头其实运动精度是较差的,由于长期以来大锥度切割的表面质量很粗糙,无法用于较精密的机械加工,所以市场上也就并不关心大锥度切割时的精度问题,当大锥度线切割加工的表面粗糙度达到Ra1.0~1.6时,市场对机床精度的需求必然回归,只有这时大锥度头的结构问题才暴露出来,优化大锥度机械结构才有意义。 3.3、市场定位及应用:

精密塑胶模具加工,特别是塑胶模具有较高厚度的斜顶孔的加工。

4、超大行程全智能中走丝系列

4.1、关键精度指标:国内领先

1)、表面粗糙度:Ra≤1.0um/30000mm²。 3)、一致性尺寸误差:≤0.005mm/30件。 4)、纵向尺寸误差:≤0.015/200 mm。 5)、机床定位精度:按慢走丝国家标准验收

4.2、主要结构性能: 1)、1600×1200行程超大型C形结构立柱,国内首创 2)、采用航空级铸铝合金材料,刚性高质量轻 3)、丝杠预拉伸结构,保证超大行程的定位精度 4)、配备电极丝全智能动态控制系统 5)、工作台为进口AC伺服控制

4.3、市场定位及应用:可广泛用于大型精密零件的批量加工,汽车类等大型精密模具的生产加工。

大锥度和超大行程的高精度低粗糙度线切割加工是我国线切割机床行业的空白,虽然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但是由于加工对象往往是价值不菲的大型复杂模具和产品,所以市场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线切割机床的精密加工往往又是最后一道工序,一刀定乾坤,没有回旋余地,因此大锥度和超大行程线切割机床不仅要实现高精度低粗糙度切割,还必须要做到精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否则就很难适应大型车类模具加工的复杂要求。

往复走丝线切割机床是血统纯正的国粹之品,也是民族的骄傲,可是由于常年没有质的创新突破,加之恶性竞争,虽然在我国的制造业中做出重大贡献,但在数控机床家族中却被边缘化;同样,中走丝线切割机床如果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则也会象快走丝那样,很难逃脱被数控机床大家族淡出江湖、沦为草寇的命运。

“位卑不敢忘忧国”,目前我国线切割机床的技术转型无论方向还是路线,归根到底是自主创新,没有捷径可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还望各位业界同仁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继承老一辈中国线切割人的志愿,在往复走丝电火花线切割的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

2014-10-15

作者简介:李克君,1961年6月出生,总经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往复走丝线电火花切割机床的多次切割及智能化。

联系方式:四川自贡凉水井路106号,自贡市嘉特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邮编:643010

电话:13808015672

0813-5110571,likejun0628@163.com

第6篇:中国建筑市场快速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 中国 建筑市场的 发展 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国正处于 经济 建设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投资建设了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特大型建设项目。已投入运营的,如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航天器试验装配及发射系统、西气东输、上海磁悬浮轨道 交通 工程等。正在建设的,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润扬和苏通长江大桥、中海壳牌石化工程、国家大剧院、奥运场馆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建设,都带动了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其他的一些项目,包括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城市商业中心、住宅建设等,还有卫星城开发、小城镇建设等等,使中国的建筑市场发展迅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2003年,中国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完成建筑业增加值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占GDP比重为7%;完成竣工产值1.5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房屋施工面积26.35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2%;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138.4亿美元。有40个国内建筑 企业 进入2002年国际承包商排

1

名225强。浙江省建筑业总产值2973.65亿元,江苏省2560.23亿元,广东、山东、四川、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超过1000亿元,均创 历史 新高。2003年建筑企业改革发展态势良好。浙江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建筑企业。吉林省建筑设计院和上海市勘察院进行了规范的公司制改造,成为全国省级建筑设计院和勘察院中第一个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的大院。北京钢铁设计 研究 院2003年新签建设项目总承包合同额35.6亿元。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与美国柏克德(Bechtel)和福斯特惠勒(Foster Wheeler)公司合资成立项目管理公司,承担了投资40亿美元的中海壳牌石化工程的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2003年报请全国人大同意修改《建筑法》,实施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发布了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颁发了《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外商投资建筑业企业管理规定中有关资质管理的实施办法》,印发了“有形建筑市场”、“施工专业分包”和 “施工劳务分包”三个示范合同文本,启动一批涉及建设项目决策、村镇规划编制、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建设项目管理、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等新标准的编制工作。个人执业注册制度有了新的进展,继实施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后,电器、设备、岩

2

土、化工、港口等专业注册工程师已经开始了 考试 、考核工作,正在做实施执业制度前的准备。同时,为加强施工阶段有关人员的责任,还建立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印发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考试实施办法》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考核认定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取得初步成效,建筑市场开放程度明显提高,有形建筑市场进一步规范,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筑市场秩序有了较大好转。

二、中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形势随着中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的历史进程,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建筑市场将迎来令人乐观的发展前景。今后20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中国建筑市场将面临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 工业 基地改造发展战略的实施、投融资体制和公用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都为建筑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复杂,对建筑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加入WTO后建筑业3年过渡期、设计咨询业5年过渡期即将先后结束,国外著名建筑企业包括一些设计咨询公司也将进入我国市场。受经济全球化的 影响 ,中国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性、

3

积极性日趋增强。可以预见,中国建筑市场主体之间将出现新一轮结构调整,建筑市场将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

三、完善政府监管职能,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近年来,中国建设主管部门为了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不断健全建设领域法规制度,培育建筑市场机制,健全完善建筑市场体系。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还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深化建筑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建筑市场环境。 目前 正在进行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法行使政府的建筑市场监管职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一方面,减少政府的行政审批事务,放开对市场准入的限制,加快改革那些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坚决把行政审批减下来,集中精力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更多力量放在研究市场发展的“大事”上,更好地对建筑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行政许可法》将于今年7月1日将开始实施,促使政府部门的各项审批管理必须上升到依法行政的高度。目前,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正在按照行政许可的规定,重新审视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审批项目,做到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依法行使建设主管部门的建筑市场监管职能,保证建筑市场规则的公平公正和良好的竞争秩序。对于那些分割市场、不利于建

4

筑企业做大做强的限制,以及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解决却还在沿用行政手段管理的制度,该弱化的要弱化,该废止的要坚决予以废止。对于继续保留或新设立的行政许可项目,要完善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权力和责任,健全过错追究制度和评议考核制度,使各项法规制度既能起到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制约各方主体行为的效果,也能发挥保障建筑市场公平竞争、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我们将通过贯彻《行政许可法》, 科学 适度地调整好建设领域的行政审批制度,使建设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转变到按照 法律 法规的要求进行建筑市场监管上来。二是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 法律 法规体系。自1997年11月《建筑法》颁布以来,国务院、地方政府和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以《建筑法》及有关法律为母法的法规制度,包括《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相关的地方、部门规章,构建了工程建设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2003年,根据建筑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建筑法》实施以来的有关情况,全国人大决定修改《建筑法》,从工程建设活动客观 规律 和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的要求出发,在调整范围、监督管理体制、工程承发包、拖欠工程款、工程风险保障、公共健康安全、建筑环境质量、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补充和调整。以此为契机,建设部已经组织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对《建筑法》及其有关的法规制度开展 研究 修改,

5

对现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规范进行修订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加快我国房屋建筑技术法规的研究和编制,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向法制化建设推进。通过对我国工程建设法律法规框架体系的修改完善,使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更加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建筑市场对外开放的形势,更加符合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包括投资人、勘察、设计、施工、监理 企业 和中介机构等)改革产权制度、建立 现代 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更多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需要。三是深化建筑管理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接轨,政府的管理必须公平、高效,维护市场秩序。根据 中国 建筑市场的特点,建设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改革完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和有关的市场规则,加快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担保、保险等手段的 应用 ,在更大程度上消除束缚生产力 发展 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对现行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资质标准,将根据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建筑企业深化改革的形势,进行修改调整,进一步放开市场。特别是对大家反映较多的施工专业类型划分过细、劳务分包企业过少、专业设计事务所的设立、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的培育等 问题 ,我们将根据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发育水平和建筑企业生产能力等状况,取消各种限制性

6

规定和歧视性政策。对 目前 实施的一些建筑市场监管制度,如招标投标(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招投标)、施工许可、施工图审查(包括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审查)、质量监督、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备案、安全生产许可等,将按照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体系的目标,进行调整、修改、补充、完善。有形建筑市场作为招投标的服务场所,将加快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步伐,为企业提供快捷的信息和周到的服务。对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管理,实行权责明确,制约有效,专业化、社会化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等国际通行的项目实施方式。今年,我们还将加快建立健全以不良行为记录和失信惩戒为主要 内容 的工程建设信用体系,把建筑企业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市场竞争、工资支付、劳动保障等方面的不良行为和处罚记录在案,并在 网络 等媒体上进行公示,促进市场主体守信经营。同时,对这几年来推行的以业主支付担保和承包商履约担保为主要内容的工程担保制度,要加大推行力度,提倡工程建设各有关方面投保建筑工程险、安装工程险、工程质量保证险、执业责任险等。四是完善个人执业资格制度。人才的合理竞争和流动,是规范的建筑市场竞争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们启动了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核认定工作,目前正在会同人事部完成建造师考核大纲的审定,进行全国统一 考试 。与此同时,我部要组织人员研究起草《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

7

在时机成熟时,将陆续开展勘察设计注册机械、土木(水利水电)、冶金、环保、矿业/矿物、石油工程师等执业制度的启动工作。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积极开展与各国和有关地区的执业资格互认。最近我们正在进行与香港地区开展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的资格互认工作,关于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与香港建筑师学会会员资格互认工作已经完成,有关文件已经颁布。五是引导建筑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建筑业结构调整进入了新的阶段,已经由政府主导型转向了市场主导型,建筑企业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强政策引导,指导建筑企业深化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 科技 创新、管理创新和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创新,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带动建筑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鼓励建筑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扩大劳务输出的政策措施,支持中国建筑企业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今年建设主管部门拟研究起草《关于继续深化建筑业改革的若干意见》,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优化配置资源,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发展劳务企业,继续构建金字塔型的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是提升建筑

8

市场水平的重要方面,今年中国政府拨款5亿元用于建筑业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水平。

四、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竞争力我国正在朝着 工业 化、信息化社会迈进,同时,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的即将结束,使建筑企业面临着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加快改变管理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的局面,通过改革创新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竞争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还不平衡,大城市与小城镇、东部与西部还存在相当大的区域差异,再加上投资主体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多元化,使国内建筑市场的需求结构、需求方式呈现出多样化。建筑企业在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和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市场的变化,以改革产权制度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方式,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要积极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规划,加快企业信息技术的改造和技术进步,转变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7篇:冷战后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冷战后 ,世界全球化速度加快,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依然是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台湾问题尚不明朗;南海问题亟待解决;美国依靠世界霸主的地位依然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造就了新的国际格局;支撑中国经济30多年快速增长的因素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经济权重此消彼长„„对于中国而言,这些新变化、新格局意味着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关键词:和平、发展、合作、勇于面对

正文:

一、当今世界发展形势

为了更好地把握我国政治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我们首先要分析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在充分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形势前提下再分析中国政治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给好地发展我们的国家。

政治形式,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

- 1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金融危机剧烈动荡后的缓慢复苏之中,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因为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发生改变和逆转。

1、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使我们更加容易改善我国 的国际形象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1世纪头8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08年GDP达到 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今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增长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

2、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话语权将加强。美在伊战后国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国际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受到冲击。俄罗斯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欧盟一体化进程放慢,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困难印度、巴西等发展中新兴大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大。然而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而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相结合。在强有力的国有经济支持下政府对市场进行有效的调控和监管.使得中国具有较强的规避危机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 3

左右,使决策倾向富人;即便是照顾弱势群体、穷人的政策,也会被不断侵蚀。

2、国内民族分裂势力的挑战。如今台独、疆独、藏独行情不断看涨往往得益于西方坚挺,挑拨离间若干族群与汉人之间关系,鼓动策划分离势力对抗中央主权管辖这一努力自然从未停止过。普通西方人士对台湾,尤其是新疆、西藏的背景了解极为有限,但多少年来西方政府几乎不约而同地通过各种方式对主流社会持续宣传。

3、中国周边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首先,朝鲜半岛风云突变,对东北亚安全形势影响甚大,也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最大的变数。其次,海上安全问题愈益凸现,东海和南海争端同时爆发,中国的海上领土和海洋权益面临重大挑战。今年以来,围绕钓鱼岛和南沙群岛争端以及海上划界问题,中日之间以及中国与部分东盟国家之间,产生了严重纷争。第三,中印关系虽已正常化,但并未建立相互信任,悬而未决的领土争端始终是不确定因素,加之印巴纷争尚未根本消除,中国西南边陲不可掉以轻心。

4、中国在核心科技方面应当加强。中国各个产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惊人的相似,产品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基本都依靠进口。随着科技全球化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成为发展中国家寻求突破和跨越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长期对科技发展的不干预政策,

- 5

参考文献:

1、

2、

3、 张术环等:《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辽阳:《冷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家利益》

周美娟,申文杰:《论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 王润萍:《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

- 7 -

第8篇:数码印花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数码印花流行的加速发展,离不开数码印花技术的不断向前。根据最新的SmithersPira研究报告显示,数码印花从2009~2012年,以每年23%的速度在全球快速增长,并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预计到2015年,数码印花总产量将达到2530亿平方米,发展速度惊人。正如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所说:“数码印花行业即将进入大爆炸时期。”

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

随着客户需求日渐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坯布印花业务已从大货生产向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方向发展。既有高品质的输出效果,又能满足客户小批量、个性化印刷的需求,灵活多变的印染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不断的发展。作为新兴的印花方式,数码印花技术凭借其效率高、打样成本低、印制效果好、污染少等优势,满足了市场日趋多样的中高端需求,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目前,各种新型数码印花机纷纷出现,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群雄并起、百花齐放的态势。“毋庸置疑,数码印花技术的出现和成功应用无疑是纺织业中的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数码印花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对全球特别是纺织印染大国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与历次产业升级和变革一样,数码印花新技术的出现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中国印染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必须抢占先机。”

“传统纺织印花行业企业间差别不大,容易形成恶性的价格竞争;加之传统企业大多数通过廉价劳动力和规模化生产的方式获取利益,所以发展空间很小。”在印花行业逐渐走向衰落的时候,数码印花技术日益成熟,印花行业也逐渐从衰败走向兴盛。

另外,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纺织品市场消费也发生了很大变革,人们对“多种类、个性化、短周期、看重知识产权创意文化与环保”纺织品的消费正在逐日增长。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绿色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政府也在积极采取环保减污的优惠政策,数码印花发展势头强劲。

现在,星河联汇数码印花已经是纺织品印花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很多传统印花工厂感叹“生意一年比一年难做”和“两头受挤压”的现状下,数码印花避开传统印花激烈的市场竞争,迎合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迅速发展。纺织行业的产业链特别长,资金链也很长,另外它的价值链也特别多。若干个链条贯穿,事实上就是信息化。在现代社会里面,通过信息化把这样一系列产业链的要素或者说是分支的链条很好的连接在一起,通过集成创新变成一个产业网络或者价值网络,是以后纺织业发展的方向之一。

数码印花也并不完美

每一个新事物的诞生和发展都需要一段长期、艰难的历程,数码印花的发展也不例外。数码印花在中国的发展也有十余年的时间了,虽然国家一直重申淘汰落后产能,可数码印花作为传统印花的补充,始终难以将其取代,这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当然,分析一件事情要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首先是硬件设备。业内人士表示对印染设备有自己的感受:“数码印花机可以采用喷墨的方式大家都知道,但这并不代表喷墨打印机就是数码印花机。一些企业想要跟进数码印花的发展,却使用最原始、最简单的设备,根本不可能专业,又怎么能体会到数码印花机真正的产能和效益呢?”

虽说数码印花机没有传统印花机那么庞大和操作麻烦,但是并不代表一台简单的打印机就可以完成印花工艺的所有过程。数码印花设备还需尽可能完美地符合印花行业独特的要求,更适应多种纺织材料的印花要求和整理要求,“因此,新旧技术的结合就很重要。”。

还有,数码印花不需要制作网版,小批量生产的成本优势大大超过传统印花,不过由于其墨水价格相对传统印花的色浆还是比较贵,所以大批量生产的时候,比起传统生产,还是成本偏高。 传统印花的专色印花,即每一套颜色单独调配色浆,通过计算机的测色配色系统,可以达到高的颜色准确性,即使某个色浆出现偏差,也只是影响一套色。而数码印花是CMYK混色印花,所有颜色都由四色墨水混合而成,一点点的外加影响如墨水的差异、打印头之间的差异、打印过程中环境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到混色后一系列颜色的准确性。因此,数码印花的颜色准确性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数码印花事业发展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提供给有识之士广阔的发展舞台。让我们共同见证数码印花的快速成长。

逆袭终将会实现

近年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在纺织印花方面,数码印花技术已趋成熟,数码印花的产量也有大幅提升。虽然目前数码喷印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很多人仍相信,数码印花取代传统的纺织印花只是时间问题。

数码印花机首先给企业带来的是生产模式的变革。业内专业人士表示,传统纺织印花是利用网版将颜色一个接着一个的套印上去,愈多颜色就需愈多网版,相对的作业也愈繁复;但纵使有多个网版,所看到的印花图样还是相当单调,无法看到颜色渐层、高解析的风景影像及人物的真实肤色。除了印花技术的复杂度及打印效果之外,印花生产制程冗长,由生产到销售就要4个多月,其中网版的制作就要花费1~2个月的时程,生产过程中需花费较多的人力、时间与能源,生产后的网版及设备清洗也需耗用相当多的水资源,网版未继续使用则成为废弃物,这样的生产方式对环境生态冲击很大,不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除此之外,数码印花推动着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变。数码印花技术突破了纺织印花的瓶颈,借由影像处理软件、喷印机台、喷印墨水与喷印基材处理的结合,可将数字储存的真实影像或图案直接喷印在织物上,具有图案设计及色彩变化的多样性,被广泛的应用在流行设计及时尚服饰产业。“数码印花特别适用于小量多样及定制化之生产流程,大幅缩减网版作业成本50%及时程60%,而且大幅缩短了总体生产时程,快速响应客户之需求。”

数码印花有利推动行业向绿色、环保转型。数码印花技术减少了印花制程中因网版清洗所造成之废水产出,省药减废80%,符合清洁生产的需求,数字纺织印花技术使染整工业变得更科技、更环保、更快速也更多元化。

据悉,数码印花在国际上应用广泛。现在数码印花产品在意大利已占其国内总印花量的30%以上,数码印花成长的速度在于产业结构及成本,意大利是以印花设计为导向的流行市场,全世界高端的印花纺织品大部分来自意大利。

而就意大利印花生产成本而言,生产400米小批量的产品每平方米成本将近两欧元,而同样批量的产品在土耳其及中国生产成本都不到1欧元;若是小批量生产800~1200米,每平方米也近1欧元,这样的成本差异使数码印花成为主流,所以数码印花正可符合其市场需求。另外,就成本结构来说,传统印花在生产时需制备网版,这使得传统印花的初始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印花量增加的成本摊薄,大批量生产的成本相对较低。对数码印花而言,主要成本来自于喷头与墨水,不管大或小批量生产成本都是相近的,只要喷印速度够快,管理成本相对会较低,这也是数码印花取代传统印花的必经过程。

第9篇:我国发展面临怎样的国际机遇与挑战

院系: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 12—02艾政阳12070114022

3当今社会,中国作为五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或多或少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经济、科学、政治、教育等问题,在世界上每一个举动都会引来世界各地的眼球,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如何积极的去应对,采取怎样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充分把握每一次的机遇,不断挑战,不断创新,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有着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如何应对国际形势,如何抓住机遇,如何利用一次次挑战壮大自己,如何让全世界人们敬仰中国,是我们新一代青年人值得思考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新一届的领导人,在未来的中国,中国会更加繁荣富强,昌盛。

一、21世纪初期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条件:

(一)发展需求劲头足

第一,居民消费结构迅速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迅速提升的状况。我国消费市场非常广阔,商机无限,广大人民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穷尽动力。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要重点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

第三,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3年我国城镇化占40.53%,预计2010年达到47%,2020年达到55%。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不仅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同时是保持我国发展需求的势头一项长远的举措。

(二)发展基础较好

第一,我国有取之不尽的劳动力资源,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资源,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在5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我国“十五”计划期间完成了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已初见成效。南水北调正在筹划实施中。到目前为止,全国高速公路大体联网,最低程度是省内联网。

第三,科技教育基础较好。建国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支可信赖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相当庞大,已拥有保持在校学生一千多万的共计1731所高等学校,全国普及义务教育人口达适龄儿童的98%左右,整个国家的文化科学知识素质有很大提高。

(三)初步具备发展的体制保障

以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国内统一的开放的市场逐步形成,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逐步接轨;政府职能正朝着“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转变,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四)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

党中央和国务院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保持社会稳定。一是正确对待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种种表现,特别是群体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有效处理;二是高度警惕来自敌对势力的破坏、颠覆和渗透等活

动,重拳出击违法犯罪的案件,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二、21世纪初期是中国各种矛盾的凸显期

(一)两个基本情况

1.我国是个经济大国,却不是经济强国。以2002年为例,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127个国家中排在第73名。美国等18个国家早已完成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即第一次经济现代化;现在美国等6个国家已经从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社会的发展阶段,即进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进程;其他12个国家也迈入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中国目前还在推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中后期。当今中国,农业社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0%,相当于1870年美国、法国和德国的比重水平。

2.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因素,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东部经济上升,中部西部经济下降。这说明我国地区发展不协调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特征,这个不协调不仅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差距,也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问题

1.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国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努力进行了多年,但现状依然是:取得明显进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锐。因此,要下定决心,找到发展生产力的正确途径。

2.产业结构不够合理。1978年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所变化,但这样的结构,不仅低于高收入国家,而且也低于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存在结构低水平。这种低水平在第三产业内部表现为,生活性服务长期占主导,生产性服务业处于非主导地位。这表明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产业、科技开发、信息资源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迟缓。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反映了我国城镇化发展滞后。

3.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24%,在世界50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0―70%。我国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高于50%,美国、日本只有5%以下。事实深刻地告诉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关键。

4.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这对矛盾将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是缺水的大国,人均拥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个城市有400个缺水,110个严重缺水。我国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从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间,我国减少耕地达1亿亩。此外,石油人均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储量的8.3%,天然气只有4.1%,铜是25.5%,铝是9.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5.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是“重中之重”。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20多万元,全国贫困县592个。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十六大后党中央鲜明地提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时候了,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重大历史任务,今后五年到十年,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6.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基础,然而,在经济发展条件下,不能适时解决突出的社会发展问题,就会产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经济发展的尖锐问题。近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突出问题的解决。但是,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激烈变动,产生的社会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较深层次的是教育、文化和医疗三大问题。

7.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但是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要作长期的努力,当前全党必须打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

第一,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尚未完成;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各级政府在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有待大力加强。应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

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探索和解决好建立现代企业的途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非经营性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管制度。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制度创新,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第三,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第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方式,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十一五”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总体上看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国发展。

有利条件主要是: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谋求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当今时代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我们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

(2)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相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有利于我们用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资源和全球市场。

(3) 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我国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

首先,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其次,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在更加重视与我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同时,一些国家同我们在经贸领域的矛盾也在增加。特别是近

一个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围绕人民币汇率、纺织品出口、知识产权、能源资源等方面的外部压力加大,今后这些方面的贸易摩擦还会继续出现。

第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些年来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四,“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但是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未来世界经济仍有可能发生较大波动,从而可能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本世纪头二十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中国对外贸易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继续加快。从国内情况看,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对外贸易作为联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将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但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主要是:世界经济发展有较多不确定因素,石油价格攀升,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不断,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增多,发达国家仍然限制高新技术输往中国。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大,粗放型增长方式有待改变。

21世纪的今天,中国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风霜,经得起考验,耐得起磨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变故,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富强国家,今天,面对变动的国际形式和不和平的国际关系,中国依然矗立在东方之巅,这条中华巨龙一直蓬勃发展,面对一切不利条件,冲破枷锁,把握时机,未来的中国更会伫立在世界的巅峰!

上一篇:学生干部工作方法指导下一篇:关于法律的案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