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共10篇)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篇1

姓名 张云天

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号 2013232025 摘要: 科学发展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理论成果,不仅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而且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渊源。本文简要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浅谈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中国传统文化

继承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产生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同样如此,科学发展观是所处时代的反映,是深刻变化的当今世界的反映。当前我国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这些因素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绊脚石。为此我们党和国家急需一种指导思想来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领导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前进和发展。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胡主席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和基本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2】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他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这标志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大战略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和作为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体现了党对社会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自此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理论成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了合理成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中指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对“以人为本”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很早便得以形成。西周“民”的地位开始受到重视,主要表现为天民关系。《尚书·泰誓》中讲:“天佑

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意思是上天佑助下民,为立君以政之,为立师以教之。这种天佑民立天民关系,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最初表现。【4】春秋时,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由“天佑下民变为“民为神主”。《左传·桓公六年》中讲:“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于民.而后致力于神。”明确提出“民”是“主”,而“神”则是“民”的从属关系。“民不和,神不享。”就是说,如果人民生活不好,神也不会享受统治者给自己的祭品,当然也就更谈不上为统治者降福了。

儒家学说形成后,民本思想得到发扬和广大。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并将其推广到政治上,认为要治国首先要重视人民主张实行仁德政治。孟子则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确立了儒学对君民关系的定位,成为民本思想的至理名言。苟子提出了君舟民水的论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对孟子民贵君轻思想最形象的注释,在历朝历代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遵照人性的基本规律,理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体现了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中利民、惠民的继承,是对传统民本思想中重人轻神、人贵物贱的人文关怀的肯定。2.对“中庸”、“和谐”思想的继承

中国古代很早便形成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和”是共生、中和的意思。《礼记》的《中庸》篇中,就阐明了中和思想的基本内涵,《中庸》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认为“中和”是天地万物之根本,通行天下之达道,在这里和谐的思想得到了初步的发展。【5】 进入春秋战国时代,道家学说形成,进一步发展了“中庸”、“和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的提出明确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和谐”思想的内涵得到深化,作用范围得到扩大。老子明确表达了以 “天人相协”为基本内容的“天人合一”思想。他在《道德经》中写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6】他指出了人在天地中的地位,即在道、天、地、人四大之中,人只是其中之一。但同时,这四者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的。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就应该是顺应自然,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对老子“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齐物论”,认为万物不是上天为供人类享用而产生的。而是与人类一样,都是由自然派生出来的。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万物都是平等的,不能用人的是非来代替万物的是非。因此,人类不应该以强者自居,而应该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万物,善待万物,与万物友好相处,和谐共存。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揭示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天、地、人是一个整体,需要和谐发展,共存共荣,人们从大自然索取时要要适度、适中,不能无节制浪费、不要竭泽而渔。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无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是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精神而形成的,是古代思想在现代的良性演化。

三,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升华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强调要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尊重人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民本思想产生、发展在封建阶级社会,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有明显的封建价值观,民本思想从根本上来说仍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其中“驭民”、“治民”之术的糟粕更是集中体现了其维护君主统治的根本目的。同时,民本思想带有明显的阶级性,统治者将人民按照士农工商进行分类,不同阶级享受的惠民、利民政策不同,底层人民只能享受很少的惠民、利民政策。此外在古代虽然传统的民本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受制于封建制度,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来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民本思想能否得到实施关键在于在位君主是否仁德,能否施行仁政。所以民本思想在大多数时候仅仅是作为一个口号,成为了统治者用来聚拢人心、麻痹人民的工具。

科学发展观产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是对马克思哲学“人学”思想的一脉相承,在理论内容、价值观、精神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 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将“以人为本”明确地界定为“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基础,把维护好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切实保障群众能够享受到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同时在保证人民群众基本利益的同时,同时也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做是“以人为本”的重要要求。这些无不表明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仅重视“人”基本权利的保障,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而且除了在思想上大力宣传外,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保证了“以人为本”制度的实施,这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在认识上和行动上的升华。2.对“中庸”、“和谐”境界的提升 “中庸”、“和谐”的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中国人为人处世、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促进了中国人独特精神气质和文化的形成。同时,这种以不偏不倚、无过犹不及,强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态度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政府的执政措施,保证了中国恬淡、自足传统农业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的秩序。但同时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调和矛盾、折中主义的观念不利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甚至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导致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缓慢,使近代中国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科学发展观从社会实践出发,面对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膨胀、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转变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执政理念,重新定义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吸纳了传统文化“中庸”、“和谐”中力求相互差异的事物的融合或平衡的精神和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原理;同时抛弃了“中庸”、“和谐”思想中的调和主义和折中主义,在人与自然、社会关系上赋予马克思主义能动的反映论,使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思想得到了境界的提升。科学发展观在吸取传统文化中“中庸”、“和谐”的思想,并将它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促进了我国人与自然、社会相和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稳定、生态和谐、的高度重视,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能够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使我国走出一条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社会正确社会价值观的树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国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参考文献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篇2

一、关于继承性

第一,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在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 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开创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是非常艰难的。要科学认识中国国情以及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必须破除教条主义, 勇于解放思想, 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通过延安整风, 批评主观主义, 特别是教条主义, 极大地解放了全党的思想, 促进了全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的认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起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关键是要引导全党同志不断地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 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之真, 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 务发展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第二,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党的毛泽东于发展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来源之一。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一贯主张和要求。毛泽东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进行经济建设, 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福利, 看作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根本目标追求。在展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同时, 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任务。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 毛泽东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种关系。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 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论断,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毛泽东思想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思想, 努力把握发展的客观规律, 作为系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科学发展观, 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环节, 包涵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 在多方面继承了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战略思想。

二、关于发展性

第一, 对发展的科学内涵作了更为科学的界定。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和首要内涵, 发展必须是既合规律又合目的的科学发展。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指要符合人类社会建构和发展的规律, 符合客观条件, 符合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的、整体性的发展, 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当代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大转变, 就是从发展客体论转向发展主体论, 既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价值, 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已失去了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 实际上把人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这无疑是社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和重大突破。

第二, 科学发展观引入“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当代形态, 是我们党谋发展、促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工作路线。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总的价值坐标, 规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模式、目标和方向。惠及人民大众的发展必须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民主政治、依法治国、机会平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真正满足人民大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理念的新飞跃。

第三, 科学发展观重视并善于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坚持统筹兼顾,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我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重大社会关系问题、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的飞跃。

总之,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 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牢固树立、认真落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对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摘要:发展是人类从古到今的不懈追求。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针对中国国情, 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21世纪发展的国家战略。这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伟大品格。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继承,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500

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 篇3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传统元素室内设计继承和创新

近十年来,我国的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当代社会思想、文化、经济及科技的艺术蜕变、演进的影响;流行的产生同样是受到当时、当地的社会大众的文化素质、审美意识的约束。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室内设计都呈现独特的风格与装饰。

目前,我国中等、高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在办学数量和规模的发展上都迅猛,特别是各院校开设室内设计专业日益增多。我在技师学院任教室内设计专业教师有六年了,在室内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近年来课本教材或参考资料对室内设计的风格、装饰、文字和图片资料多是引导学生学习西方的简约、时尚设计风格。走出校园,在各大城市的商业街各品牌店的设计和楼盘样榜房设计也是以西方的装饰元素的室内设计风格为主。对于装修行业室内设计风格不断的创新变化,我不得不感慨国内的许多室内设计大师对国外建筑师如赖特、柯布西耶、黑川纪章、矶崎新等大师的迷恋崇拜,使他们的室内设计作品少创新多模仿,同时也忽略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与设计元素。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我有责任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时候,不但要学习西方的室内设计风格,也要继承和运用中国建筑和装饰工艺所独有的元素,巧妙运用到室内设计中。

首先,室内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居住者是感性的,他们需要舒适的室内环境与内涵并存的设计风格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如果你对它能细细地品尝,你就会为它所着迷,感叹中国的伟大。室内装饰与工艺设计是一面社会镜子,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有很大的关系。室内场所使用功能不同,设计手法也随着千变万化。例如在商业空间里,如果客户委托你设计销售玉器商店,你除了要了解玉器店所在的地理位置、分析消费人群的心理与行为等室内设计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了解中国祥和图案和它的寓意内容。它兴衰于什么朝代,当时的家具风格是什么?流行装饰材料的主流……这样才能搜集与设计有关的素材进行分析与创作,并设计出客户想要的室内设计风格,增强业主将要开张营利的信心。如果是家居设计,客户是一对传统型的学者夫妇,那么他们的家居又应怎样设计呢?整体空间区域的划分、功能设置、每件物品的陈设,材料的运用等都要表现出居住者的爱好与品味。传统型的人比较会怀念过去的,特别在中国对旧文化怀念与保留,也表现为对祖先所创造的文化的尊敬。但在创作时切忌用旧元素对空间进行生硬的堆砌,而是根据室内空间的需要适当采用怀古的元素、怀古的文化灵活运用于创作中,更令人容易接纳,有亲切感。

其次,中国元素运用也是许多顶级优秀设计师所常用的设计手法

中国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是因为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之上。中国传统文化与元素为我们创造了具有东方的美学价值,使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精神世界。因此,它不只是孕育民族文化的土壤,也是发展现代文化的基础。

我国室内设计与家具设计在唐朝已经蓬勃发展,明、清代时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些成果对同时期内其他国家文化领域里的设计都有影响,很多西式的家具、家居设计在细节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们的影子。中国元素包含的内容有:中式家具设计风格、古代各朝代图案装饰、造型工艺、窗花与琉璃、还有常见的中式设计思想……在国内外众多的室内外的公共环境与家居环境中,中式设计风格的运用在空间设计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师贝律铭的作品除了大家所熟悉的“中银大厦”“罗浮宫”“苏州博物馆”,还有我国北京西山有名的香山饭店。香山饭店的设计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之大成,主庭院巧置有“曲水流觞”“洞天一色”“古木清风”等庭院十八景。另有“冰裂纹”大地毯、赵无极画、会见松、飞云石庭院四绝。饭店中心为面积780平方米的玻璃顶大厅,仿北京四合院天井形式。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技术熔于一炉,从而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在1984年。美国在凤凰城举行建筑学会年会,从500多个候选建筑物中选出了13个建筑物授予年度荣誉奖,贝聿铭设计的香山饭店名列榜上。

至今广州最有权威性的“标志性建筑”应当是中山纪念堂。据悉,该建筑1928年由中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31年完成。它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一。这座庄严秀丽、气势不凡和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纪念堂,在经过70年的考验,至今仍是广州首选的“标志性建筑”。

国内外的许多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都借鉴中国园林设计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力图把人工美与自然美相结合”。还借鉴在园林设计中“看与被看”“渗透与层次”等常用的设计手法。既然“中国风”设计也如此争气,为何非得让“洋设计”占道而行?这就更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其三,中国传统元素运用于室内设计会让世人更关注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

中国的传统元素运用于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优秀作品很多,但表现得最为有特色并吸引大量中外人士去参观的是每5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的世界博览会。这是一项世界性的非贸易性的大规模的产品展示和技术交流活动。其宗旨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发展,使每个参展国能够充分地利用这个机会宣传自己,展示自己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扩大国际交往,提高参展国的地位和声望,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我国于2010在上海将成功举办上海世界博览会,是发展中国家首次承办,意义非凡。在这我着重介绍将在我国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的室内外设计:建筑外形现代、简练、直率,运用中式设计常用的对称均衡手法,远远望去,仿佛商周时象征权力和社稷的青铜礼器——鼎。简约笔直的外轮廓呈现出乎衡与稳重感,充分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结构美。世博会中国馆的室内设计则主要是从古代灿烂的文化遗产中汲取灵感……地区馆被设计成延展于国家馆之下的平台。两部分的位置安排,体现了“天地交泰、万物咸亨”的美好愿望。台阶、曲廊与周围园林小景巧妙的衔接,形成开放与依托、独立与关联的互动关系。室内装饰运用中国传统的水纹图案与吉祥图案的组合,表示中国人对水的美好感情。装饰摆设品与绘画装饰有中国的纸伞、宋瓷和金鱼等,它们都是象征着平安、幸福。建筑外墙主色彩是参照故宫外墙的红色,色彩醒目,气势恢弘,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墙体外侧的环廊立面,则采用古老的文字——篆书,作为装饰。重叠屈曲的笔画,传递着中国漫长的历史和人文智慧。国家馆的设计无论在整体与局部、个体与环境都达到了多样统一的和谐效果。整体上规划大气恢弘,细节丰富多元,每个环节都在关照国际性、现代性的同时,传达出中华民族今与古、现代与传统、创造与延承的总体意象。文化观念、视觉符号、建筑语汇被有机的整合,中国古代智慧得以现代性的转译与当代表达,体现了当代中国积极进取的精神、开放的胸襟、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四,社会的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对传统元素的认识,使中国元素运用于室内设计教程中

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进室内设计课堂当中去呢?现在室内设计的专业都会开设中国美术史、中国建筑史与中国工艺美术史等课程,内容包括各时期的工艺、图案、艺术、建筑等特点和发展历史,大大增长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如何恰当地将传统元素导入现代设计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是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传统的中式设计,由于主要运用对称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稳,形式统一。色彩上多采用朴素稳重的颜色,材质上主要运用木材和石材,总体上显得过于陈旧沉闷。所以室内设计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对称均衡中寻求变化,丰富其空间变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画龙点睛,带来活泼生气。在造型形式美上也要大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法则贯穿于传统设计中;在材质上可以运用现代材质,采用对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锈钢灯与岩石、实木等材质的对比,则能增强现代感又不失整体中式感……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篇4

[摘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本文分别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方面,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其的继承,最后列出了科学发展观对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继承 发展

发展是我们发展中国家的主题,在发展中谋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不懈追求。以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我国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分别提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而今,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

一、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不发展就要被开除“球籍”;只有发展,才能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毛泽东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以群众为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和发展的依靠力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路线就是后面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源头。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以群众为基础的思想,提出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这进一步深化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动力的认识。科学发展观阐明,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是社会的全面进步,更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以人为本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发展的方法论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毛泽东同志最早把统筹兼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同时指出:“在分配问题上,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他认为,统筹兼顾是关系能否保障社会安定、能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全局性问题。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毛泽东的统筹兼顾的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贫富差距、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加剧等问题突显出来,科学发展观在继承毛泽东原有的统筹思想的基础上,抓住五对矛盾,提出“五个统筹”的战略措施,来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了。

二、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他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他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他要求坚持注重经济、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方向,并且要将改革开放作为发展动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邓小平的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的理论。胡锦涛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于此相适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十分注意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还提出,要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沿海和内地、东部和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他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中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思想,“全面”、“协调”强调的是发展在空间上的结构优化,“可持续”强调的是发展在时间上的动态均衡。“全面协调可持续”,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

三、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指出,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强国富民都无从谈起。

同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在此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江泽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对“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过不同侧重、不同程度的论述。

而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全面协调可持续”整合在一起,强调三者的内在统一,并且把它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明确提出来。只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才能有效破解制约我国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科学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内涵进行了科学概括。全面发展,就是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科学发展观对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发展

第一,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发展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我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发展的内涵,它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新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新的判断和解决思路。

第二,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将其与人本思想区别开来。以人为本不是人本主义的代名词,其内涵是指以人的生活条件来分析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把人作为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第三,科学发展观更新了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打破了将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的思想,过去,人们将精力过于集中在经济上,而忽视其它方面的发展,以至于顾此失彼。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作社会主义发展的统一整体,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统一起来。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特征,只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才能更好地从国情出发,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篇5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彰显其积极作用.主要在于传统文化的.系统、综合、整体、联系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影响的论述中得以体现.

作 者:杨长春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宣传部,广东,广州,510320刊 名: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年,卷(期):13(2)分类号:G05关键词:传统文化 科学 影响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篇6

A.正确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B.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只要继承了传统文化必定能实现发展 【答案】 C 【解析】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篇7

一、芭蕾与中国芭蕾舞剧

芭蕾一词是法语中Ballet的音译名,因其跳舞的动作十分具有特色,也被称作是足尖上的舞蹈。在人们的观念之中,主要是将芭蕾看作是西方文明的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芭蕾在不同的时间段和国家文化的影响下也具有不同的艺术形态,进而演变成了不同的发展流派。芭蕾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是《天鹅湖》、《茶花女》等,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非常多的赞誉与好评,也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民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外交格局的逐渐开阔,芭蕾开始进入中国,这个西方的“舶来品”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再加上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的形成。

在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探索时期,主要是结合西方芭蕾舞表演特点,再加上中国的发展特点和文化审美特点等因素来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进而开创了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诸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等,从总体上来看却没有摆脱外国的表演影响,但是仍然是芭蕾舞剧在中国发展的重大进步。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摧残,而文学与艺术上的发展也一度出现了停滞的状态,比较庆幸的是《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经过改编之后进行演出,继而得以保存,这个时期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要属《草原儿女》和《沂蒙颂》两部作品的保存,对中国芭蕾舞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百废待兴,中国的芭蕾舞剧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学习俄罗斯芭蕾了,而是采取博采众长的方式,吸收各派的芭蕾艺术再结合中国舞蹈文化特点来进行重组,代表性的作品主要有《祝福》一类名著改编的作品和《青春之歌》、《兰花花》等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品,进而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这一阶段也是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繁荣阶段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芭蕾舞蹈教育不断发展和舞蹈团体的兴盛为中国芭蕾舞剧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其中《二泉映月》、《大红灯笼高高挂》、《花样年华》等最为著名。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传统的继承及民族化的发展对策分析

(一)通过题材与主题的转换来实现民族化

在芭蕾发展的过程中,其主题与题材的变化是其民族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发展之初只是一味地模仿俄罗斯的芭蕾剧目《天鹅湖》而进行改编的《美人鱼》,到以中国的神话故事作为题材的中国芭蕾舞剧的新探索,再到《红色娘子军》等优秀的故事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高潮。中国芭蕾舞剧在题材上摆脱了传统的题材的限制,通过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进行改编,因此与中国人的审美品位和逻辑性思维具有一致性,进而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促进了芭蕾舞剧在中国的长足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除了在题材上更加符合中国人民的品味与需求,在主题上也是更加具有民族化特性,因此使芭蕾舞剧的主题与中国传统思想发展更加具有契合性。例如,通过将《梁山伯与祝英台》搬上了芭蕾舞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爱情观,整部作品都是在歌颂这种坚贞不渝的爱情。在题材的选择上与中国民族文化发展和民族精神实质具有一致性,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因此具有丰富的题材可供选择,例如芭蕾舞剧《梅兰芳》既是对于中国杰出人物的完美演绎,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宣传,进而使得其能够与各时代发展的要求相契合。

(二)通过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民族化来实现影响

在西方芭蕾的表演过程中,主要通过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来实现其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而在中国的芭蕾舞剧表演过程中,还在其中注入了更多的中国化元素,进而使得整个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性。例如,在《白毛女》的表演中,通过喜儿一身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红色服装来体现其中的中国化元素,此外在其扮相上也具有非常浓厚的中国化特征,也就是说,在中国芭蕾舞剧的表演过程中通过中国化元素的加入来使得人物形象和细节上的描写更加生动,进而对于民族化性格的描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也是更加具有民族化特征,从整部作品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到在表演过程中,对于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具有十分重要和细致的描写,因此除了表演的人都是真正的中国人,其性格也更是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映射,因此在整个表演过程中通过民族化的装束和形象性格的表现使得其透露出十分浓郁的中国化特色。例如,在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表演中,塑造了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特点十分明确的女性人物吴清华,她本来是一个饱受地主压迫的女奴性质的人物,但是她并不屈服于命运,因此在性格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成长,进而通过不屈不挠的反抗来实现革命女战士形象的塑造,生动的情节表现和性格刻画使得其不屈不挠的、反抗剥削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三)通过风格和词汇的民族化发展来实现影响的提高

从总体来看,中国芭蕾舞剧中的舞蹈和词汇是在芭蕾的基础之上进行借鉴,进而根据中国舞蹈的民族化特色和语言词汇使用特点来进行更加民族化的发展。例如,在传统的芭蕾舞剧《梅兰芳》的表演过程中夹杂了一段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剑舞来渲染出了一种悲壮而传神的氛围,而这正是东方舞蹈中发展的重要特点。另外,在芭蕾舞剧的表演过程中,音乐词汇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因此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作品素材的实际情况来对音乐的旋律和和声等方面来进行生动的表现,进而实现民族化特色的表现,例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的《万泉河水清又清》就是十分具有民族化特色的音乐。

三、结语

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篇8

摘 要 中国的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近些年来,中国功夫的火热程度不断加深,各国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掀起了学习中国武术的热潮。中国武术不仅是一项功夫,缤纷的武术内容背后更蕴含着深厚的武术文化。在最近的一段时期之内,我国的许多传统文化的所属权被其它国家所剥夺,越来越多的相关人士开始致力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与发展工作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工程。本文将以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题,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法提出几点个人建议,希望有助于我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业。

关键词 中国 武术文化 继承 发展 方法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我国武术行业内引发了一场空前的热潮。武术,是一种动作操作技能,从文化的角度来对中国武术进行描述与总结,无论是对中国武术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我国文化结构的完善,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为了实现中国武术的继承与发展,许多武术专业人士与中国文化研究人士开始进行联合,共同讨论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这样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将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价值的。

一、重视武术文化的真实性,突出武术实体的保护

继承与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基础就是保障中国武术文化的真实性,而对于中国武术文化真实性的保护则要从对中国武术实体的保护做起。中国武术的实体多种多样,但是,拳种是我国武术传习的主要方式,中国武术注重学习者内外兼修,这也是中国武术的多元性与整体性得以保持的重要原因。所以,在中国武术实体当中,拳种是一个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要拳种进行全面的保护。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中国武术文化是不可再生的,一旦得到了良好的继承与保护,就会遗失,要想重新建立起中国武术结构与形成中国武术文化,就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所以说,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以中国武术实体保护为准。只有更多的中国武术习得者掌握了我国各类拳种,使其在每一个个体上得以有效的传承,中国武术文化才会有一定的实际基础,不会因为缺少低层建筑而被架空。所以,作为中国武术的爱好者与研究者,我们应当对中国武术实体的价值进行充分的宣传,使更多的人关注中国武术实体,更多地人参与到武术实体的学习与研究工作中来,以此来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比如说河北邯郸地区源发的太极拳,这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拳种的真实性与原始性进行保存是十分重大的中国武术文化发展基础。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部门应当加大对科学技术的利用,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中国武术文化档案库与数据库的建立,使中国武术实体操作资料与文史资料得到保存,使未来的中国武术学习者可以有原始的参考资料。另外,在进行中国武术文化的档案库与数据库建立的同时,要保证其原始性与真实性,使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重视我国传统武术背后的文化继承与发展

我国的传统武术广泛流传于民间,民间武术高于体育,属于文化范围。传统武术是在我国文化体系的指导之下形成的,在学习与探索中强调整体性,对于习得者的道德修养与专业技能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传统武术文化不仅要使武术习得者在进行武术训练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了解中国文化的整体特点与伦理特色,还要加强习得者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社会和平的理解,这也是武术习得者取得良好的训练成果的必要原则。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各个民族与流派的不同的武术文化与地域差异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武术文化,也正是这些具有差异性的传统武术促使中国武术文化不断向前发展。比如说少林拳,与佛家拳种相似,但它却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在学习少林拳时,要掌握“十禁”与“十戒”,这都是中国武术文化为武术的发展带来了的积极影响。

三、重视中国武术传承人的作用,充分利用中国武术活态载体

要实现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理论发展,更不是静止形态上的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动态的过程,其以中国武术传承人为中国武术传承的载体,所以,加强对中国武术传承人的保护就是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打基础的重要项目。中国武术传承人具有一定的中国武术功底,可以将中国武术的演练套路进行展示,对于中国武术各个招式的运用较为熟练,知晓中国武术礼仪中的禁忌,这些都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武术的习得者也传承者,这些人通过自身努力的学习与深入的钻研,使中国武术得到流传与发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条约当中,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些经过世代相传或者在一定的群体内得到二次创造与保存的文化现象。其中的群体所指就是文化的继承人,所以说,文化传承人的作用在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武术传承人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师傅为了使自家的武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会选择具有较强习武能力的少数人才进行武术精髓的传授,所以,真正掌握中国武术技能与武术文化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这些人的武术技艺相对来说比较精湛,中国武术传承人的消灭可能引发一项武术实体的不负存在。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中国武术传承人的保护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对中国武术传承人进行经济方面的资助,使其具备可以将武术实体发扬光大的经济实力,推动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第二,对中国武术传承人进行荣誉方面的奖励,满足其对于精神方面的需求。另外,我国的各个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对支持、引导与鼓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地方性政府部门与中国武术传承人进行紧密与合作,使各个区域的中国武术文化得以光扬光大。

四、重视中国武术文化发源地的保护

文化的发源地对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事业的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无形的,而与其有密切联系的有形存在体,文化的发源地就成为了其继承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只有将中国武术文化发源地加以良好的保护与处理,才能使中国武术文化具有较良好的继承与发展条件。中国武术文化不仅包括众多的武术元素,其发源地的风俗与文化结构都与其有密切联系,也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武术文化发源地的保护,有两点重要内容。首先要对中国武术实体与文化本身者保护,其实,要实现对武术与武术文化发源地的保护。所以,在进行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时,不能将目光完全集中在武术本身,还要着眼于更为广泛的范畴。比如说中国传统武术大部分出现于寺庙与道观当中,那么这些场所一定包含中国人武术文化元素,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可以使后人加深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研究,从而使中国武术文化不断完善。

五、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为题,对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分析了几点加强中国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方法。希望以此文来引起中国武术爱好者对武术文化的深入了解,致力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 颜辉萍.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协调发展[J].武术科学(搏击)学术版.2005(03).

[2] 陈振勇.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和谐发展原则[J].中华武术.2002(12).

[3] 曹湘英.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融合互补与发展[J].武术科学(博击)学术版.2004(05).

[4] 王岗,赵岷,吴永宏.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史.2000(03).

李白对鲍照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篇9

唐代诗人李白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南朝杰出诗人鲍照对李白影响尤为深远。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其诗歌创作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除了自身的天赋外,更重要的是汲取前人的成果。可以说,李白对前人的学习是全方位的,远至诗骚,近至六朝乃至同时代的诗人,都成为他学习的对象。南朝的鲍照虽然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钟嵘《诗品》),但他诗歌上的成就却备受李白等后世诗人重视和继承。李白曾高度评价鲍照:“梁有汤惠休,常从鲍照游……卓绝二道人,结交凤与鳞。”李白对鲍照诗歌的继承,前人多有论述,但多局限于乐府诗。如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说:“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 ;詹英《李白乐府诗探源》一文把李白和鲍照的乐府诗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比较。但对于他们诗歌的题材内容及风格特点方面的继承关系,前人则缺乏以其诗歌总体为考察对象的应有的关注和系统研究,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一全面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鲍照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最高统治者的荒淫奢侈、猜忌刻薄到市井小人钻营奔走都有所反映,对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予以了猛烈抨击;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特别是妇女的悲惨命运,寄寓了满腔的同情。其中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描写委婉深沉的爱情,表现山河的壮丽,反映边塞生活等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其诗歌以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勇于批判的精神在南朝颓靡诗风中独树一帜,成为李白模仿学习的榜样。

李白虽然生活在有“开元全盛日”之称的盛唐时期,但其孤傲的性格使他没能实现“使海县清一,寰区大定” 的远大抱负。而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下层人民生活的关注,对建功立业的执著追求,对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使他在诗歌题材内容的选取上多继承鲍照的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风貌。

第一,抒写情志的诗。鲍照出身寒族又才气横溢,有理想有抱负,但尊世胄卑寒士的门阀制度使他无从施展。他把一腔不平之气倾注于笔端,或抨击黑暗现实中存在的龌龊和丑恶;或倾吐下层士人被压抑受歧视的愤懑;或慨叹人生道路的坎坷,抒写忧生之惧。这一类诗歌更多的带有慷慨悲凉之气,爆发出顽强的不屈精神和抗争意识,给读者以惊心动魄的艺术感染力。方虚谷评曰:“明远多为不得志之词,悯夫寒士下僚之不达,而恶夫逐物奔利者之苟贱无耻。唐以来诗人多有此体。李白、陈子昂集中可考。”李白一生追求用世却不为世所用。从长安赐金还山以后更是满腔愤懑。因此他把自己的忧愤、苦闷都写进诗歌中。李白的《行路难》,无论在诗题的选择、词句的化用,还是情感的抒发上,都明显地模仿鲍照《拟行路难》其六,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伤和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愤慨心情,表现出一种挣脱困境与苦闷的自由精神。但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正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和积极乐观精神的表现,也是与鲍诗的甘愿孤贫的不同之处。李诗有更阔大雄健的气魄,有更积极昂扬的精神,对自我充满了信心,始终执著于现实人生。诗人的个性鲜明而具体,充分体现了盛唐的时代强音。这是李白对鲍照抒情诗的发展。

第二,闺怨诗。描写男女爱情,表现出对社会底层妇女的同情,是鲍诗的重要内容。其闺怨诗一方面歌颂男女之间坚贞不渝的爱情,另一方面又深切同情妇女的不幸遭遇,多写得或情意脉脉,或哀怨凄怆,细致感人。李白继承了鲍照的传统且内容更丰富。他或写对坚贞爱情的追求,或写她们独守空房的孤寂,或写对抛家别子、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或表现被遗弃妇女的悲哀。如:

冬夜沉沉夜坐吟,含声未发已知心。霜入幕,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 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鲍照《代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钅工青凝照悲啼,金钅工 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李白《夜坐吟》)

两首诗的主题相同,表现了闺中怨妇的相思之情,但描写略有不同。鲍照写得缠绵悱恻、浓情蜜意;李白描写更加具体细致,想象力更丰富,对女主人公的内心刻画更加深刻,形象更饱满,显示了女主人公不肯苟容、狷介高傲的性格,突出了女子的独立意识,主题更深刻,比鲍诗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第三,边塞诗。鲍照生活的刘宋时期,战火频仍,南北战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他把边塞征战题材大量地写进诗歌中,既表现了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又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表现领域。鲍照有边塞诗十三首。这里既有军旅生活艰辛的具体描绘,也有报效祖国的慷慨高歌。李白虽然生活在太平盛世,但敏锐的观察力使他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他用如椽巨笔创作边塞诗三十多首,或直接抒发靖边御侮、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借古讽今,写出战争的残酷性;或直接描写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豪迈乐观、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李白的《出自蓟北门行》明显地模仿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写得豪迈雄放,气势恢弘,充溢着奋发向上的爱国豪情,无论是立意还是语言都有相似之处。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孟冬风沙紧,旌旗飒调伤。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收工报天子,行歌归咸阳。(李白《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描绘严酷的气候和将士们慷慨赴国的激情,赞美捐躯为国难的壮烈行为,抒发了诗人满腔的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愿望。写得波澜壮阔,沉郁悲壮,成为唐代边塞诗的先驱。李白以纵横多变的笔墨,从边疆到朝廷,从天子到将士,从敌军到我军,从气候风物到人物心理,画面缤纷络绎,转换迅速,显示出鲜明特色。王壬秋评曰:“(明远)作边塞诗,用十二分力量,是唐人之祖”,指出了鲍照对李白乃至唐代边塞诗的巨大影响。

第四,山水诗。鲍照是南朝山水诗的大家。其山水诗善于选择险峻奇特的.意象。写得或矫健、峭拔,或雄浑险峻,气势磅礴,意境阔大。其次善于运用夸张、神话传说、比喻和拟人等手法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再次,描绘逼真,形象贴切,融入了作者浓厚的思想感情,富于情感和个性,成为南朝山水诗独具一格的景观。李白吸收了鲍照山水诗的精髓。诗人笔下呈现出峥嵘险峻的大山,波涛翻滚的江河,飞流直下的瀑布,划破长空的闪电,呼啸而来的狂风,咆哮的猛虎,展翅的苍鹰等等,他借这些雄伟的意象表现他辽阔的胸襟,释放豪放纵逸的激情。其山水诗,除了雄阔豪放外,还给人恬淡舒适的感受。诗人笔下的青山、白云、芳草、春风等静谧优美的物象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带有诗人活泼鲜明的个性。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读者可以领悟到诗人真诚的心灵之中,渴望精神飘逸的那一份真实淡泊和自然宁静。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热爱统一在一起,诗人刻画的自然形象与他傲岸不屈的自我形象融为一体,把山水诗发展到了顶峰,这是鲍照难以企及的。而且鲍照山水诗以深秀幽奇、严整厚重为特点,少有李白那种浪漫飘逸的气质。

除了题材内容方面,在诗歌艺术风格上,李白对鲍照诗歌多有继承。这种继承主要体现在诗体形式、抒情方式、诗歌风格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

第一,在诗体形式上,李白多选用乐府诗。李白对鲍照乐府诗的继承,前人多有论述。明代张溥评价鲍照:“诗篇创绝,乐府五言,李杜之高曾也”;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 ,都明确指出李白鲍照乐府诗的承继关系。

首先,李白多袭用鲍照的诗题。鲍照有乐府诗一百三十六首,诗题四十五个。李白有乐府诗约一百五十首,诗题约八十个,其中十八首和鲍照同题。其中《夜坐吟》《出自蓟北门行》《春日行》《鸣雁行》《空城雀》《行路难》等诗题,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载,它们或是鲍照自创,或是乐府古题虽有前人之作,但已经散佚,现存的以鲍照作品为最早。可以说李白有意识地继承了鲍照这些乐府诗题,使这些古题得以保存下来,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优良传统的乐府诗。

其次,李白继承了鲍照七言为主的诗体和“君不见”的开头方式并加以发展。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通体七言的五首,其余的以七言为主,使七言诗发展渐趋成熟。胡应麟说:“明远颇自振拔,《行路难》十八章欲汰去浮靡,返于浑朴,后来长短句,实多出此……兆唐人轨辙矣。”( 《诗薮》) 李白继承鲍照的传统,大力创作七言诗,特别是把歌行体发展到了极致。歌行体篇幅较长,能够容纳较多的内容和丰富的情感;七言为主的句式,音节错综变化,节奏缓急相间,顿挫抑扬;结构上大开大阖,尤其适宜于天马行空般情感的抒发。正如胡应麟所说:“古诗拘于格律,近体束于声律,唯歌行大小长短,错综开阖,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任才思。”(《诗薮》) 赵翼评价李白的诗歌:“(白)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非常精炼地概括了李白多选用七言为主的歌行体来抒发飘忽不定的情感的原因。

“君不见”这种开头方式是鲍照在《拟行路难》中的独创,其中七首使用了这种形式。这种句式用在开头,发语惊警,摄人心魄。李白往往追求起句突兀,一开始就以惊人的语句先声夺人。如《将进酒》以“君不见”形式开头,加以极度的夸张,仿佛天风海雨扑面而来,郁积在诗人心中的激情喷薄而出,形成一种排山倒海、先声夺人的气势,抓住读者的心。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评曰:“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而且,李白打破原歌行创作的固有格式,扩大篇幅,句式上二、五、七、十言不断变化,使形式更为自由灵动,向散体复归。章法上跌宕腾挪,达到了任随性情之变换、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在情感抒发上一气直下,以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音节的错落来显示回旋振荡的节奏旋律,造成诗的气势,呈现出豪迈飘逸的风貌。其独特的个性、非凡的气魄和生命激情全部展露出来,充分体现了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第二,在抒情方式上,鲍照诗多慷慨任气,直吐胸臆。他或写人生无常之悲,或写人生孤独之忧,或写世路艰辛之不平,都是诗人现实人生的体验和感慨。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善于创造丰富奇特的意象,笔力雄肆,音节错综,想象奇特,奔放流畅。正如陆时雍在《诗境总论》里所说:“当其得意时,直前挥霍,目无坚壁也,如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君意所在。”读其诗,可以看到诗人愤怒时的目发指之状,激动时的慷慨激昂之态,听到他悲戚时的哀怜叹息之声。鲍诗正是以这种饱满的气势、明快的语言直抒其情,被誉为“慷慨任气,磊落使才,在当时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刘熙载《艺概•诗概》)的千古绝唱。王夫子在《古诗评选》中说:“《行路难》诸篇,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知者。太白得其一桃,大者仙,小者豪矣。盖七言长句,迅发如临济禅,更不通人拟议。”清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评价: “诗至明远,发露无余,李、杜、韩、白皆从此出也”,从诗歌艺术方面指出明远开启了唐诗之路。

李白生性高傲,才华横溢常使他自命不凡。其诗歌直抒胸臆,毫无做作之态,直接继承了鲍照诗歌慷慨任气的特点。当其得意时,就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的豪迈;忧愁时,就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叹息;失意时,便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的无奈。诗人旷达超俗、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决定他的情感抒发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兴发,就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诗人那嶙峋的傲骨,耿介的性格,蔑视权贵,不惧邪恶的品格跃然纸上;“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怀才不遇的愤懑如火山喷涌;他肯定自我,“天生我才必有用”。激情是他诗歌生命的脉搏,读其诗,喜怒哀乐,长吁短叹无不可见可闻可感可触。毫无遮掩的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使诗人自我意识更加膨胀,胸臆狂露,发言率直。谢榛在《四溟诗话》卷一评说道:“李白斗酒诗百篇,岂先立许多意思而后措词哉?盖意随笔生,不假布置。”非常精炼地概括了李白诗歌直抒胸臆的特点。

第三,杜甫评价李白诗歌为“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明确指出李白与鲍照诗歌有着共同的风格――“俊逸”。鲍照很多诗歌以阔大的胸襟,宏伟的气魄,写得生机蓬勃,雄壮有力,诗风俊逸。这一特征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朱熹看得更为真切:“鲍明远才健,其诗乃《选》之变体,李太白专学之……语又俊健。”(《朱子语类》)鲍照诗歌不仅善于写实,而且多运用神话传说、夸张、拟人、比喻等多种手法,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李白继承了鲍诗的传统并把它发展到极致,他运用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新颖不俗的比喻、美妙的神话传说创造出一种古今相通、超越时空、气象万千的奇幻境界,给人一种神奇莫测的新奇感。如他常用峥嵘巍峨、惊险奇丽的高山,奔腾咆哮的江河来表现豪壮、豪爽、豪迈的激情,或爱,或恨,或悲愤,或得意,或慷慨激昂,或嬉笑怒骂,种种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夸张手法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和夸张之大胆是前所未有的。

奇特而浪漫的想象是形成李白诗歌豪放飘逸风格的一种重要手段。李白突破了世俗思维模式的束缚,凭借丰富奇特的想象,赋予天地万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他常把景物人格化,使物我融化,万物和谐。在广袤的洞庭之上,君山有些碍眼,他就想“?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奇特而浪漫的想象鲜明地表现了诗人飘逸的性格和超凡的情怀,唤起读者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赵翼曰:“李青莲之不可及处在于神识超迈……不屑雕章琢句,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这种神奇的想象使多少才能出众的诗人为之叹服倾倒!

李白更善于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造成极度浪漫的风格。《蜀道难》用五丁壮士的开山和杜宇化璧、曦和驾日等等神话传说,极写蜀道之难、高、险。司空图评曰:“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飘忽,磊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李太白之诗,足以当之。”这是盛唐时代精神在李白诗歌中的反映,是偏安江南的鲍照时代所不可能具备的客观环境,也是身处下僚的鲍照所不具备的主观素质。

第四,就语言方面来看,李白对鲍照诗歌的继承首先表现在用词、用句上。鲍照诗歌语词量很大,辞藻华丽而又流畅。李白有意识地袭用或化用鲍诗的词句。如鲍照有“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李白则有“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鲍照有“人生不得恒称意 ” ,李白则有“人生在世不称意” ;鲍照有“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李白则有“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等等,举不胜举。可见李白在学习鲍诗的过程中,或拟其句,或仿其意。李梦阳在《章园饯会诗引》里说:“李杜二子,往往推重鲍谢,用其全句甚多。”其评说是中肯的。

其次,用韵方面。七言诗自曹丕《燕歌行》后,较长的时间内停留在句句用韵、一韵到底的阶段。鲍照打破陈规旧式,或者句句叶韵,第四句换韵;或者隔句用韵,一韵到底。时而曼声促节,时而变化超忽,使七言诗的用韵臻于成熟。特别是隔句用韵的手法为唐诗的前奏,在七言诗发展史上有重要贡献。如《白舞曲》,首句用“三、三”式,以下六句都用七言,造成较强的节奏感。后三句由前面的ü韵、u韵换为ang韵( 黄、霜、央都是ang韵),句句叶韵。李白《白辞》其一明显遵循了鲍照同题诗的用韵规律。前面是ī韵,到了后三句换为ong韵(空、鸿、终都是ong韵脚),句句叶韵。胡仔云:“太白诗其源流出于鲍明远,如乐府多用《白辞》。”( 《苕溪渔隐丛话》) 可见,李白在诗句形式、韵律、意境方面也多继承鲍照的传统,且发挥得巧妙优美、淋漓尽致。

浅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篇10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内容提要: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中国共产党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是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尤为重要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有了新的更深的认识,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论

继承

创新

发展

三、正文:

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中国已经有很多文章全面介绍其背景、内涵、意义等等。作为一名大学生,不可避免的,我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主要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之处加以论述。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从国际上看,国际背景。进入新的世纪,我们的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我们一定要吸取苏共解体的教训,必须始终不渝地加强党的建设。从国内方面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之中,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与此同时,在一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作风浮漂,特别是腐败问题。

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90年代我国频频发生的党员贪污腐化案件。刚刚步入21世纪的我国特大经济犯罪案件——厦门远华走私案,这次特大事件促动了国人的神经。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同时,我们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如何有效地使我们的党员有效地抵挡糖衣炮弹的进攻”,便成了事关我们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同时,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阐述,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然而对于我们党自身的建设没有一个全面的论述,对于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犯罪等问题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论述。基于此,“三个代表”重要应运而生。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性:

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观点从根本上承认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

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于社会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都有阐述,都从根本上肯定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挹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从党章的内容即可看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我国1992年正式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疑促进了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腐朽思想侵入我国,我们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大考验。因为“腐败问题”始终是我们党的天敌。对于严峻形势下,我们共产党人为了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适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特殊情况下无疑成为时代最强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理论重点的转变。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他们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以及论证社会主义制度等方面,对于社会主义政党尤其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政党建设没有比较全面的阐述,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性与发展性就体现在这里。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源于现实,又指导现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是基于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面的某些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源于现实。同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党的纯洁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等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是标志着我党与腐败誓死斗争的一个重大方面。

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成果,她既是对前者的继承,更多的是对于前者的创新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四、参考文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共十六大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共十七大报告 《江泽民文选》

上一篇:岑参诗赏析下一篇:行政执法岗位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