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通用9篇)
一、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
中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资计划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中国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基本建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组成的物流运输基础设施体系。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比1978 年增加41%;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比1978年增加102%,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我国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机场。20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达到近600个。运输线路和作业设施有了较大的改善。以发展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大批涌现。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层次、服务水平方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年,电话用户总数达5.32亿户,其中固定电话2.63亿户,移动电话2.69亿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2部/百人。互联网上网人数达7950万人,上网计算机达到3089万台,网站总数达到59.6万个,互联网的应用逐步普及。
??(二)现代物流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开始重视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以订单为中心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在生产组织、原材料采购及产品销售、配送和运输等方面实行一体化运作,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商业企业则加快改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
??(三)专业化物流企业迅速发展。近几年来,通过改造传统国有运输、仓储企业,发展民营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外资物流企业,以及实现生产流通企业物流社会化等途径,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物流的服务功能增强,服务水平提高。
??(四)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逐步降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测算,2003年中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比1991年下降2.6个百分点,比19下降0.9个百分点。一批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的工商企业,物流成本降低的幅度更大。
??总的看,中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一是物流总成本仍然偏高。一般经济发达国家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左右,而中国物流成本比发达国家高出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不到2次,批发、零售业周转速度不到3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因缺乏合理的物流组织,公路货运空驶率高达47%。二是专业化物流企业少、服务水平低。中国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比重还比较低。物流服务企业规模偏小,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效率低,速度慢,损耗大。三是区域发展还很不平衡。目前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但在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仍然较慢。四是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铁路建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差,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运输网络密度仅为19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6公里/万人,美国分别为6869公里和254公里,德国为14680公里和66公里,印度为5404公里和22公里,巴西为1886公里和118公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
[1] [2] [3] [4]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必须对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五个关键时期。
一是农村经济结构正处于重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农业比重越小, 表明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实力越强。农业功能也发生明显变化, 由原来的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转为既要兼顾生产, 又要兼顾生态;既要满足数量, 又要保证质量;既要抓好生产, 更要提高竞争力, 农业的多功能性日益突出。同时, 农业比重降低, 但农业所承载的劳力比重仍居高不下, 高达48%, 农业承受的压力更大。
二是农业产业正处于优化提升的关键时期。发展现代农业必先实现产业升级, 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保障水平低, 土地对农民的保障功能在短期内难以替代, 农民的兼业现象不会有根本转变, 土地流转速度也不能加快推进。这种兼业化的小规模生产与农业产业升级所要求的规模化、专业化形成矛盾。
三是农村社会结构正处于加速变动的关键时期。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也是矛盾的凸现期。从农村来看, 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 人口向城镇加速聚集, 务农劳动力呈现低文化、老龄化、女性化特点。这种现象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它有利于农民增收, 扩大内需。但务农劳动力素质下降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发生矛盾。
四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正处于加速提升的关键时期。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社保网络、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 城市文明正向农村延伸普及, 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已成为基本趋势。但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 农村生产要素严重弱化。凡是农业发展的重镇, 都是财政穷镇。农民信贷渠道单一, 筹资困难, 又通过到城市就医、就业、买房、上学, 使得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向城市, 失血严重, 造血功能严重不足。
五是农村社会矛盾正处于进一步凸显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推进, 农村长期积累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好, 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将会集中爆发, 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潜在问题日益显性化。如土地承包纠纷、征地拆迁补偿等, 引发大量矛盾和问题。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工作的主题, 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全面提升, 是对传统农业质的跨越。从淄博情况看, 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是:
1. 突出重点, 积极构筑现代农业发展框架。
发展现代农业是包括农业产业、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市场和现代农业主体等六个方面。这六项内容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但六个体系不能齐头并进, 应分出轻重缓急, 突出重点。
2. 集中力量, 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的四大瓶颈。
一是着力解决基地小而散的问题, 在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优势农产品基地上突破。发挥现有产业特色优势, 在克服“小”和“散”上做文章, 在发展规模、标准化上下功夫, 把优势产业、有竞争力的产业做大做强。二是着力解决生产和市场脱节问题, 在发展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上实现突破。依托林果、蔬菜、中药材和园艺苗木等优势产业, 对现有龙头企业实行政策扶持, 引导工商企业转型发展, 促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集中扶植一批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农业龙头企业。三是着力解决服务缺位的问题, 在建立农业订单服务体系上实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 农业改革第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 解决土地使用权问题;第二个是产业化, 解决产销对接问题;第三个突破点很可能是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应当用市场化的办法搞好农户“订单服务”,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和供给渠道不畅通的问题。四是着力解决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在发展品牌农业上实现突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从技术、规模抓起, 按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标准, 通过农民培训工程, 普及到每个农民, 逐步形成有规模、有品牌、有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农业支柱产业。
3. 强化措施, 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手段。
一是抓项目。把现代农业建设细化为具体项目, 上下凝神聚力, 不变调, 不松劲, 一个一个地去突破, 连续不断地抓下去, 实现以工程带项目, 以项目带投入, 以投入促开发, 以开发提档次。二是抓机制。发展现代农业, 既要创新发展思路, 又要创新工作机制, 尤其要研究落实好工作责任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工作监督考核机制, 抓好难题攻关, 通过健全完善机制推进工作落实。三是抓投入。在加大“三农”财政投入的基础上, 争取增加农业项目投入, 增加农业部门的投入。同时, 认真研究金融政策, 通过银企联合、银农联合等方式, 增加农业信贷投入。
4. 培育组织载体, 强化农业行政执法。
新一轮改革值得期许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会有哪些影响?
第一,这一轮改革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中国经济经过了多轮改革,经济运行的很多矛盾到今天仍然没有解决,这些矛盾恐怕已经超越了经济领域。比如:很多经济纠纷需要司法体系来解决,但是现在司法体系过多依赖于地方行政。这轮改革将是全面改革,从法治、司法体系到医疗、文化、教育,甚至到互联网,各种领域的改革会全面铺开。
第二,这轮改革的力度值得我们期待。聚集了10年的改革力量,一直都没有迸发出来。非常客观地讲,全社会的焦点过去10年并没有放在改革上面,过去10年改革的步伐是有所放缓的。现在各种改革的能量聚集,共识已经达成,三中全会全部用来讨论改革这个议题,决心是非常大的。
第三,改革的方式本身就在改革。过去10年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叫顶层设计,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我不太同意这个说法。从实践上讲,顶层设计往往变成顶层争论,顶层争论变成顶层搁置、议而不决,丧失了改革的机遇。改革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不可能想得很清楚,只能是因地制宜,只能发挥基层的创造性,一点点去做。新一轮改革特点,将会是重新找到改革的基本思路,发挥基层创造力,让基层去探索,让企业去探索。
具体改革的方面,我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仍然值得期待。国有企业改革,我预期会有一些重要的改革原则、一些大的方针推出来。金融领域的改革相对而言讨论比较成熟,利率市场化,在各个银行已经搞了。汇率的市场化也逐步形成。
值得期待的还有财政上的改革,如何能够给地方政府形成一系列、可长期维系的财源,而不是靠土地出让,不是靠临时性的收入,这也值得期待。所以新一轮改革非常值得我们企业家朋友们不断关注,尤其要关注各个地方政府,各个部门如何落实改革的原则。
未来经济走势如何
未来两到三年的增长速度,可能比起2013年还会有一定的放缓,而不是像以往的改革那样,一说改革马上就经济过热。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历史上超高速增长,所形成的一些淤积的问题,这些淤积的问题需要一个调整的过程,而经济体制改革又跟这个调整过程是完全同步的、完全同向的。
中国经济结构变迁已经形成,在未来两三年将会加快。现在蓝领工人的工资增长速度已经比GDP增长速度要快,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成本已经提高,这个趋势还会发展。其原因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基本上转移殆尽。所以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劳动用工成本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会比GDP增长速度快,可支配收入主要来自于工资,占GDP的比重会提高。因此,从2007年开始,整个社会消费的比重上升,同时出口企业运营会越来越困难,做进口的企业相对而言日子好过些。
部分产业将会有重组的压力。基于目前的研究,从2013年开始,资金紧张的局面可能会延续下去,因为金融体制出现变化。现在银行不搞贷款了,搞理财了。理财是银行体系外的存款,把一部分存款转成理财产品的话,银行存款马上会少一截。所以银行产生货币的机制在放缓,整个社会货币存量增长速度2012年出现了一定下滑,2013年还会下滑,这不是坏事。呼吁多年的金融结构改革已经拉开序幕。金融体系结构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资金从超级宽松变成一定紧张的过程。有存款的老百姓很幸福,终于迎来了一个实际利率;对企业而言,对银行而言将会面临挑战。
国际形势将会比较复杂。发达国家经济确实有一定的恢复。欧洲现在已经是贸易逆差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在这个恢复的过程中,也会带来欧元升值的压力。新兴市场国家碰到困难,经济将会出现一个比较痛苦的、较长的调整期。美国经济情况是私人企业非常好,实体经济非常棒,有能源的革命,有生物医疗产品的创新,很厉害。但是美国的问题是政治已然高度分化,政治上的争斗会给正常的宏观经济运作造成冲击,势必影响美国金融市场,对汇率也有影响。中国人民币汇率,从本质上讲,我们已经基本调整到位,但是国际形势依然复杂,美元和美国的债券在波动,使得人民币总体汇率还会升值。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是对方的问题。
给中国企业的建议
第一个建议,一定要关注中国经济自身的区域性。中国经济在不同区域的相对比重正在变迁,中国的人口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布局正在变迁,而这种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驱动的,是老百姓自己选择的,而不是政府规划选出来的。所以企业家要去研究哪些地方经济还会涨得比较快,哪些地方经济会相对萎缩,企业一定要按这个趋势走,才能够获得未来的商机。
第二个建议,一定要高度关注国际市场。我高度认同到欧洲投资的建议,欧洲尤其是目前被认为不好的地区,比如:意大利,它情况其实很好,意大利北部企业很有竞争力,意大利公共财政的情况没有那么糟糕。印度、巴西等地方,未来几年经济增长会有困难,金融上也有一定困难,这本身也蕴藏着一些投资的机遇。
第三个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请大家关注新产业。有一大批实际上利润率很高、技术含量很高、大家不太了解的产业,这些产业是下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金库。比如:维生素、汽车的很多关键部件、柴油机的高压供轨等。你稍微突破一点,回报就非常高。
老企业“去世”不是坏事,关键是新企业能不能兴起;技术落后不是坏事,关键是能不能一点点往下改。未来几年经济结构会调整,改革会深化,但是商业机会一定还是存在的,它们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不断探索的、积极乐观的企业家朋友们。
(一)适度集中土地规模
一是应制定灵活的土地政策。首先,加强征地管理,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界定公益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同时要通过法律法规、合同约定、宣传解释等途径。解除流转出土地的农户的后顾之忧,确保流转出土地的农户能够按照流转协议或合同按期收回承包权:其次,以法律形式确定给被征土地农民的公平、合理的补偿办法。提高每亩征地补偿标准,获取应有的流转费,得到土地被征后应得的补助费,享受“土保”等其他有关权益;最后,明确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责任,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统筹保障体系。
二是拓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在现阶段,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转主要以季节性、兼业转移为主,这种转移无法解决土地的规模经营问题,只有实现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才能促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转换。只有降低劳动力转移成本,才能加快城镇化进程。所以说,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和工业化进程,形成吸纳和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巨大“磁场”。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农民向第二、三产业流动的能力,鼓励部分农民自愿离开土地,摆脱土地束缚。
三是创新土地流转模式。土地规模的适度集中可采取多种流转模式。其一,租赁开发型。以租赁协议、合同的方式把土地经营权租赁给其他农户或经营单位从事绿色经济开发,农户收取一定租金;同时,原土地承包者还可以在新租赁的业主单位务工,获取劳务收入。其二,股份合作型在农民土地承包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按照利益均等、按股分红的原则,将承包权入股,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化,使集体土地的权益以价值形式得以实现。其三,买断经营型。主要是对荒山、荒坡、荒滩、荒水等“四荒”资源和集体低产林果园等公开拍卖,将土地使用权拍卖给经营者,使其获得长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感和权属感。使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和优化组合。其四,户际联营型。农户间出于共同发展和利益需要,自愿以特色产品为主导建立专业合作社,实行产、供、销一条龙。
四是建立中介组织。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是现阶段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要抓紧研究扶持政策,鼓励各类农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参与经营性活动。同时,加强理论探讨,尽快明确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合法地位,取得法人资格,以确定其参与组织活动的合法性,促进中介组织健康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一批规模大、势力强,辐射面广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首先,采取“四个一批”,壮大龙头企业。其一是扶持壮大一批。把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选择有一定知名度企业加以扶持,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脊梁。其二是嫁接改造一批。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对经营一般,但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其尽快壮大起来。其三是开放引进一批。主要是制定优惠政策,创造环境,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其四是大力发展一批。主要是创造条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其他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吸引一批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其次,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龙头企业应用“公司+基地”或农户的组织群体,纵向实行种养加、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横向实行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集约化经营,从而建立农副产品生产、深加工和市场销售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关系。龙头企业还应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名牌意识,采用国际标准以及出口目标国的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农产品,并在包装、储运方面狠下工夫,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同时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要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尽快推进标明农产品产地、质量、等级的标识。再次,协调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户的利益关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利益联接机制。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着眼,正确处理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全面推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组织龙头企业与基地或农民签订产销合同,用法律形式明确和界定产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风险基金和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方式。与基地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发展订单农业,通过订单规范产销双方权利和义务。最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龙头”企业家队伍。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只要能壮大发展企业,发展经济,就要以优厚的待遇大胆引进其他行业优秀人才参与农业企业经营。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农民企业家进行提高其素质的培训,把培养一支具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懂经营、会管理、重信用的企业家队伍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建立产业化经营的合作组织。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应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多类型、多层次、多领域推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首先,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着力搞好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村各类生产大户、贩运大户和经纪人利用其生产、经营、购销的优势组建。加大力度扶持基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利用技术优势组建。积极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利用其资金、信息、管理和加工、流通优势组建。鼓励基层供销部门、科协和其他部门,利用人员、场地、经营优势组建。同时,突出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在强调数量扩张的同时实现质量的新提高。其次,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搞好标准化的推广和运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以质取胜,注重农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要求,统一制订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在合作社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同类产品的不同合作社之间要互相协调、互相沟通,逐渐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最后。努力提高运行水平,着力开展经营活动,向经济实体型上过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向实体化过渡,才能增强服务实力和能力,其自身也才会在带领农民致富的同时得到发展壮大。明晰产权关系,使社员的利益得到充分保护和体观,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实体化的市场主体。
三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体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理念和行为。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建立相应的农业支撑体系。如科研、教学、农技推广、培训与生产者相结合的人才网络体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创新和生产推广相结合的应用体系,农产品生产监测监管体系,人才培养与使用。劳动者职业培训与素质教育等。其次,制定土、水、气、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安全性等资源和环保方面标准。这些标准,既包括产品本身。又包括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既包括对某地某国的地方环境影响,也包括对相邻国家和相邻地区以及全球的区域环境影响和全球环境影响。最后,围绕设施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技术储备,立足于我国自然气候条件。如光照时间、风雪冰冻期,以及自然灾害的实际,加强设施农业的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环境控制及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科技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
(三)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集约农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调整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依靠生物技术的突破,提高土地生产率,同时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精耕细作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
二是循环农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建立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目前,主要是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积极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杆气化,团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同时,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以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它最大优势就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进行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简单地说,就是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型经济模式。
三是设施农业。采用现代工程技术、电子机械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改变局部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实行集约化生产,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模式,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农业设施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流。改变目前传统的生产方式,实施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方向,这主要是我们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来调节生物体生长和储藏运输环境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如蔬菜、动物、花卉、食用菌等进行工厂化生产,温室及畜舍的补光、加温、通风、微滴灌,以及贮运中运用空调、冷藏设备等。
四是精准农业。运用3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监测系统(RS)等先进技术,进行定时、定位、定量地实施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程序。对主要优势农作物土地精确定位。如法国、德国等国运用3S技术,按肥力轻重程度确定播种量和施肥量,可节约10%肥料和23%的农药。依据精量播种,每公顷可节省25%的种子。
五是特色农业。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或者创造条件,以一定的资源为依托,以建立农业为主导,产业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适时调整农业机构,通过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使产品在数量、规格、规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同时,瞄准国际市场。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育国内和国际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从而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首先。改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名、特、优、稀产品的开发与发展;其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嫁接改造落地生根,形成新产品,填补空白;最后,对原有的农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使其品质上档次、功能升级,形成新产品来占领市场。
六是生态农业。即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业,最大优势是在于避免了现代石油农业对石油、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物资的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又减少了污染。保护了土壤,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如我国目前的稻田养鱼、养萍,林粮、林果、林药间作,农林牧结合,粮桑渔结合,秸杆作饲料养猪,猪粪养蛆喂鸭、鸡,禽粪施农作物等。同时,用物质循环、能量转换原理,实施腐殖肥和物理及生物驱虫技术,生产品质好、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农产品。
七是观光农业。它主要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通过产业化农业生产经营和品种结构,合理规划布局,起到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趣味性劳动、学习及享用新鲜食物的一种融直接效益与长远效益、观光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模式。具体是利用地域优势和现代科技手段,建造生态园、科技园、展览园或园艺园,集科研场所、种苗培育、展览展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观光农业模式。我国幅员广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把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统一起来,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发展方向,选择最具优势的发展模式。
(四)注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一是提高现有农业劳动者素质。首先,选准培训对象。目前,我国农村已拥有一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农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文化水平相对比较高,容易接受现代科学技术,再培训成本较低,示范效应强,有以下三种对象:第一。农民技术员、科技户、专业户。他们可以直接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示范农业技术,带动农业产业化,起到以点带面、以一带百的巨大作用。第二,农村初高中毕业回乡的青年农民。他们年轻,且有一定文化,同时非常欠缺农业生产和科技知识,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及信息知识需求迫切,求知欲望和接受能力强。第三,农村干部。他们是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人,其综合素质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带领大伙奔小康。其次,拟定培训模式。培训模式应因人而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就地培训,异地培训,远程培训,其他培训等方式。培训内容要顾及到当地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一方面,我们必须对整个农民群体提出统一的要求,对不同的农民层次制定不同的培训标准。无论哪个地区,同一层次的农民经过培训必须达到统一的要求。据此设置的培训内容应该是统一的,一致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要实事求是地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进行内容设置。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一、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县城西部、面积约2平方公里,东起***、西至69241部队、南至烈士陵园、北至三台公路,是城乡结合型社区。有1230户,3920人,流动人口26户,87人。居住着汉、回、维、哈、蒙等6个民族,辖区有25个企事业单位,住宅楼5栋,共120户,平房1110户,大小巷道共计15条。社区共有党员40人。社区有工作人员6名,文化程度均在中专以上,少数民族干部1名,汉族干部5名,平均年龄35岁。
社区共有下岗失业人员135人(其中4050人员45人),已就业131人,城镇失业人员153人,已就业142人(其中11人未就业)2005、2006两年享受政策补贴的有26人,离退休75人。社区有残疾41人,有劳动能力的10人,已就业3人。
社区享受低保的有83户,185人,特困户19户。
二、社区的特点
***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多,无业人员多,贫困人员多,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纯居民的社区,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辖区内的卫生美化、净化方面狠下功夫,确定每周五为义务卫生打扫日,并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根据社区城郊型和三多特点,社区于2004年11月成立了兴业劳务派遣公司。依托社区优势,突出劳务派遣品牌,发挥劳务派遣公司和家政服务的作用,进行劳动力转移,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及生活环境。
三、社区发展思路
***社区的发展思路是:紧紧围绕“六好党支部”这一中心,创新载体,抓好“六站一室”服务,加强辖区居民的道德素质教育,解决好辖区的环境卫生、城市拆迁、十户联防等难点问题,党员设岗定责,实施“五项工程”,依托社区优势,突出劳务派遣品牌,创建和谐社区。
(一)定制度、抓学习、提素质
首先从抓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各项制度,从社区干部、党员、居民的管理为抓手,加强学习,提高社区干部自身素质,特别是对社区干部的工作作风的转变,观念的更新进行规范化管理,明确作息时间和岗位职责,做好考勤制度,社区规定每周一下午学习,安排本周的工作,周五上午汇报一周来的工作情况。在社区干部中实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工程,加强对社区干部的业务培训以及自学,增强自身素质,教育职工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大局为重。首先,对居民要有“四心”即:对待来信要热心,听取反映要知心,解决问题要诚心,思想工作要耐心。其次,要做到“五个一”即:送上一张笑脸,递上一句问候,搁上一把椅子,倒上一杯开水,献上一片真情。同时要做到“六个一”,学习勤一点、效率高一点、实事多一点、待人诚一点、服务细一点、质量硬一点。
(二)创新载体、打造一社一品
1、解决弱势群体生活困难问题
建立社区扶贫基金,采取党员捐一点,个体老板捐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等形式,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重点为残疾人、贫困学生、孤寡老人解决困难,社区制作了便民联系卡和服务内容、联系电话。如:社区特困户王开成、张福今年初中毕业,经过社区的协调与联系,现在昌吉职业学校上学,免收学费,每月只收180元生活费,使他们即园了上学梦,又使家庭减轻了负担。
2、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扎实开展再就业工作
根据我社区城郊型特点,下岗失业人员较多,无业人员多,贫困人员多,根据社区城郊型和三多特点,社区与居民阎奋明合计并进行筹划,在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2004年11月成立了兴业劳务派遣公司。依托社区优势,突出劳务派遣品牌,发挥劳务派遣公司和家政服务的作用,进行劳动力转移,解决再就业,壮大集体经济。
3、社区环境卫生,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社区已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新城区环境卫生的整治。新城区卫生以前由县城建局管理,2005年底,经县政府研究决定,由社区自己管理。社区首先成立了新城区环境卫生领导小组,制定了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对三年来的垃圾进行了清理,然后承包给居民,定时拉运,给居民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坚持对辖区单位及住宅楼每月检查评比卫生一次并张榜公布。
4、社区文化、计划生育、医疗卫生
加强对社区居民、青少年荣辱观和法制教育,进一步落实镇上提出的新“八荣八耻”和公民守则,让社区居民人人受教育,人人参与法制教育,同时要做好青少年帮教工作。
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作用,对辖区居民进行医疗服务,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特别是对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妇幼保健、弱势群体等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计划生育服务站要围绕辖区已婚育龄妇女及流动人口进行生殖保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5、社区综合治理工作积极发挥老党员、低保人员、志愿者义务巡逻的积极性,重点以“十户联防”的形式来维护本辖区的治安稳定工作,为居民创造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新型社区。
(三)打牢基础、保证服务
1、积极开展创建州级“六好”社区党支部,进一步开展党员亮身份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社区党建联系会、“民主日”为主题,实施“五项工程”。
(1)在职党员实施光彩工程
(2)离退休党员实施暖心工程
(3)下岗职工实施再就业工程
(4)流动党员实施安家工程
(5)在社区党员中实施表率工程
2、认真落实“社会管理进社区,居民进小区”工作,围绕社区党建这个核心,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单位党组织齐抓共管的新格局,以抓好“六站一室”服务为基础,达到我们共同的理想:与时俱进,求实创新,服务居民,争创一流,愿社区年年结硕果。
共同的目标:提高居民素质,把社区建成良好的家园。让社区干部有共同的语言:为民服务,心甘情愿。
有共同的责任:让家家户户安康幸福。
四、完善居民自治
强化组织保证
文章标题:2007年教育事业发展基本工作思路
2007年全区教育系统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好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们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加快推进“双语”教学,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现状,促
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1)集中力量推进“两基”攻坚,2007年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进一步加大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努力缩
小县(市、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做好先期低水平实现“两基”县(市)的巩固提高工作,妥善解决“普九”欠账问题。建立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拨款为主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继续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边境乡镇学校建设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继续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切实解决学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问题。按照中央支持农村学校的建设计划,努力实现使农村中小学具备基本的仪器、图书和体育活动设施;健全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室和卫星接收系统,筹建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
(2)形成以政府主导,以职业院校为基础,以**和**地区为基地,建设辐射全疆的职业教育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和“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配合劳动部门实施好“新技
师培养带动计划”等五项以培训促进创业计划。继续强化农村“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采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的形式,开展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通过全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弹性学习制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采取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实行跨区域的联合招生,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继续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青壮年文盲扫除工作,提高农民务农技能,促进科学种田。扩大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充分发挥社区教育骨干示范作用,努力支持社区内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
(3)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分类指导,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定位,核定学校发展规
模。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招生比例结构。继续整合和扩充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落实区部共建协议,实施好新疆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明确成人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继续实施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做好师范院校高年级学生到基层工作试点;启动“农村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做好招生及教学安排。推动成人高等学校的调整、转型。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和调整专业设置,拓展高等教育办学空间,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建设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大力扶持工程技术类专业建设,继续实施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鼓励师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提升高校创新和服务的能力。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建设工程”,建立名师进课堂制度,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培养一大批骨干教师。实施好“援疆学科建设计
划”、“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4)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坚持“双语”教学从幼儿抓起,自治区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农牧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积极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争取在有条件的地、州及县(市)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始实行“双语”教学。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加快推进汉语授课的进程。继续落实内地高校支援新疆高校协作计划,继续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进一步营造民、汉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环境,有条件的乡镇大力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的教学模式。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南疆四地州的首府城市参照内地高中班和区内初中
班的办学模式,创办地、州少数民族“双语”高中班和初中班。全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有比较快的发展,学前“双语”教育达到一定普及程度。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增值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铁路货运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以运输生产为中心”变为“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成为必然。笔者曾在德国学习物流并在德国铁路公司实习, 借鉴德国铁路物流化改革发展经验, 实现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企业转变, 真正参与运输市场的竞争, 才能赢得机遇、赢得市场, 从而使铁路运输企业走向更宽的发展空间
一、德国物流业简介
1、物流是德国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物流仅次于汽车工业, 已经成为德国第二大经济支柱。2009年, 德国物流总运量达到36.3亿吨, 有264.3万物流从业人员, 物流业产值2000亿欧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1%。从表1、图1中可以看出, 无论公路、铁路运量还是物流业产值, 德国都高居欧洲各国之首。
2、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
德国周围方圆500公里的范围内住着欧盟国家40%的居民, 公路网的分布密度是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截至2009年底, 德国的公路、铁路和内陆航运总长度接近6万公里, 比面积更大的法国多1/4。
3、成熟的物流中心网络
为提高货物配送系统的效率, 德国政府部门和物流业合作建立了33个货运中心 (德语GVZ) , 这些货运物流中心是地区性的货物网点, 能最方便地进入长途运输网和通往地方配送站, 也提供通关、保安和车辆维护等基本服务。德国货运中心多数超过200公顷, 最大的不来梅货运中心, 年业务量超过90000TEU, 进驻公司1200多个, 员工超过40000名。
4、发达的第三方物流业
基于物流外包业务的迅速发展, 德国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总量的比例由2003年的33%快速增长为2009年的49%, 2009年第三方物流总产值977亿欧元, 其中工业行业的业务量528亿欧元, 与消费品行业255亿欧元两者之比为二比一。
5、雄厚的物流科研及应用转化实力
德国在诸如电讯、导航等物流方面的革新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许多德国的学术机构正致力于研究引领未来的物流变革, (Volkswagen) 、法兰克福机场等大型企业。全国200多家高校也着重于物流应用能力的培训, 所有教育培训项目几乎都与物流企业直接合作, 源源不断地为企业供应适合人才。
二、德国铁路改革发展情况
1、德意志铁路公司概况
德意志铁路集团 (Deutsche Bahn AG, 简称DB) 是欧洲最大的运输企业, 欧洲第二、世界第六大的物流企业。集团拥有欧洲第一大轨道交通网络, 总计5707个车站, 日开行旅客列车26906列、货物列车4739列。2009年集团营业额293.35亿欧元, 净利润16.85亿欧元。
集团采取垂直一体化的康采恩管理结构, 德意志铁路股份公司为管理控股机关, 下属客运集团、路网集团、物流集团。客运集团2009年完成旅客发送量19.08亿人次, 汽运旅客发送量8亿人次;路网集团是欧洲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企业;物流集团是欧洲最大的陆地运输企业, 世界第二大空运商和第三大海运商, 2009年铁路货运量完成3.41亿吨, 空运量完成103.2万吨, 海运量完成142.4万TEU。
2、德国铁路改革历程
1990年, 两德统一后, 政府拨付专项基金启动铁路改革。1994年, 合并成立德意志铁路公司;1996年短途客运地方化;1999年成立由德国铁路股份公司控股的5个全资子公司。时至今日, 德国铁路形成了德意志联邦铁路委员会 (负责重要人事任免, 负债以及固定资产管理等) 、德意志铁路集团 (具体负责物流, 客运, 网络运营) 的两级模式, 另外还有欧盟铁路协会, 负责政府间高层协调。2008年初德意志铁路集团子公司再度改组, 合并为三部分:DB Bahn (客运集团) 、DB Netze (路网集团) 、DB Schenker (辛克物流集团, 中文译名又为全球货运有限公司) 。2003年开始扭亏为盈, 公司营业额连年增长。
3、德国铁路物流集团介绍
德铁物流集团 (DB Schenker) 在130个国家有超过2000个网点;20%的员工在德国境外工作, 集团2009年总运量3.41亿吨。
物流集团两大主力Schenker (辛克) 公司以及Railion (瑞安) 公司联手建立优化的企业模式, 通过一体化商业模式获利。R a i l i o n作为铁路运输核心支撑, Schenker提供优秀的物流运输服务。
集团面向全球的顾客提供从大批量物资到单件货物全套完整的供应链服务, 核心业务主要包括各种不同运输方式以及多式联运、全球物资流通、物流增值服务—第三方物流 (工业合同物流) 。
从表4可看出, 2010上半年, 德国铁路集团除物流从业人员数外, 各项指标均大幅增长, 物流业以集团23.9%的从业人员贡献了41.9%的营业额, 税后收益实现62.8%的高幅增长, 成为集团最大的利润增长点。
4、德国铁路改革主要经验
一是分阶段循序渐进;二是政府、企业职能分离;三是网运分离与服务职能专业化发展;四是实行物流为核心主导的战略;五是与发展现代物流相适应的运价体系;六是物流战略以客户为中心, 建立了杜伊斯堡客户服务中心;七是国际化发展战略从单一的国内铁路货运公司发展成为国际物流康采恩。
三、中国铁路货运发展物流思路
1、调整物流管理战略
一是要确立物流在铁路运输中的战略地位, 借鉴德国铁路物流经验, 改变目前的政企不分、运输主导、物流外辅的定位, 实行政企分开、顺应市场、物流主导, 运输作为核心支撑服务于物流市场的管理战略, 重塑铁路运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转变传统经营理念, 建立面向市场、服务用户的全新营销战略和管理模式, 按照市场需求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2、做大做强铁路专业化物流
一是重点发展铁路集装箱运输, 调整布局, 建设功能完善的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 加强班列运输组织, 做好拼箱运输, 借鉴德国辛克公司等经验与地方物流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二是加快中铁快运公司现代化转型速度, 加强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 扩大条形码、RFID射频技术技术在行包运输中的应用范围;同时拓展规范代理网络, 参照德国DHL公司模式, 探索与宾馆、超市等社会网点合作, 让客户在家门口就能托运和领取行李包裹, 还要加大投入, 与地方物流公司合作, 发展城市物流集中配送。[2]三是完善铁路危险品物流网络, 合并重组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服务水准的现代危险品物流服务节点, 从而形成完善的危险品运输物流服务网络。[3]四是主攻商品汽车运输, 优化汽车运输的方向, 开发农用车运输市场;建立汽车物流信息平台, 与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合作, 实现网络化运营, 重去重回。
3、开发物流增值服务, 实现角色转型
3.1建设现代化铁路物流中心。一是利用铁路港口站优势条件, 实现港口货运营业站向港口物流中心的转型发展, 并使之融为港口物流园、保税物流园区或区港联动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利用铁路边境口岸站, 拓展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分拨配送、保税仓库、通关等物流功能, 向物流中心转型, 增强铁路在国际货运物流市场的竞争力。三是选择位于交通枢纽地或大城市附近的铁路货运站建成集铁路货运、公路货运、城镇货运、配载、调配、仓储、流通加工、货物集散为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中心, 并铁路、公路、港口甚至空港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 集中共享物流信息。
3.2开发铁路物流增值业务。一是扩大仓储保管范围, 实现货运营业站作为物流结点功能的建立。二是发展在配送服务, 如集货、分拣包装、配套装配、条码生成、贴标签、自动补货等增值业务。三是在流通加工方面, 适应客户需求拓展如金属防锈、易腐货物保鲜、木材加工等业务。努力实现环节最少、运费最低、运力最省的优质物流服务。
3.3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考虑对铁路物资供应企业、延伸服务企业、货运代理企业、装卸搬运企业、自建和联营货场等资源进行整合重组, 利用自身的优势, 稳定路内市场, 积极开发路外市场, 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方向, 向物流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转变, 充分发挥重组企业的优势。在此基础上, 采用现代企业制度, 组建大型铁路物流集团, 形成规模化的物流网络。
3.4条件成熟时, 组建第四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相比, 其服务的内容更多, 覆盖的地区更广, 对从事货运物流服务的公司要求更高, 中国铁路货运部门应借鉴德国铁路辛克公司的模式, 组织利用自身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优势, 组建第四方物流供应商, 还可以与铁路相关高校、科研部门开展合作, 为行业大客户研究提供供应链优化、物流一体化解决方案, 实现供应链共赢。一是发展供应链管理功能, 管理从客户、托运人到用户、顾客的供应全过程。二是实现运输一体化功能, 管理运输公司、物流公司之间在业务操作上的衔接与协调。三是进行供应链再造, 根据客户在供应链战略上的要求, 以“行业最佳的物流方案”为客户提供服务与技术。
4、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
一是利用铁路信息网络建设既有优势, 充分应用货运计划系统、货车跟踪系统, 实现对货物运输状态的实时跟踪和反馈, 并与相关企业随时进行信息交换。二是加快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机具设施及条形码、电子订单、RFID等技术的应用, 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重视信息化建设, 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统一综合的铁路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形成多功能一体化电子商务平台, 共享信息资源, 提高物流效率。四是提高铁路运输装备现代化水平, 快速发展各种专用运输工具, 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和集装化水平, 同时加快大功率电力机车研发装备速度, 大力发展重载运输。
参考文献
[1]、Peter Klaus, Evi Hartmann, Christian Kille.Top 100 der Logistik 2010/2011.Hamburg. DVV Media Group GmbH , 2010
[2]、黄健.创新发展 持续改进努力 实现由单一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铁道货运, 2008, 2: 33 ̄35
[3]、张欣宏.发展铁路危险品物流市场的思考.铁道货运, 2007, 9:7 ̄9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做法
稳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实施“新三农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业乃至农村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投入水平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其主要问题如下:
2 稳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农技推广人才短缺,农技推广机制运行不畅
当前,许多地方面临着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问题,乡镇农技专业人员不够,让一些从来没有从事过农业技术服务工作的人员占了农业技术人员岗位。导致非专业人员上岗比例增大,串岗严重,管理不到位,工作处于应付状态,农业服务体系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另外,许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制度不全,运行机制不畅。乡镇一线农技人员由县、乡(镇)双重领导,多为“三定人员”,农技推广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职”的现象非常突出。另外在工资待遇方面,由于许多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工资待遇低,农技人员的推广效果与其个人利益不挂钩,岗位责任不清,考核制度不全,不能对农技人员的推广工作形成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加之农技推广工作辛苦,直接影响了基层农技队伍的稳定,
“跳槽”、离岗、辞职现象不断发生。只有广泛开展创新性人才,管理型人才的技能培训,才能打造一批过硬的农技推广队伍,构建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的创新平台,辐射带动一批科技示范区,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财政投入不足,农技推广经费短缺
由于财政支付能力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农业技术部门经费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许多县乡对推广单位只拨给人头费的工资部分,无工作经费,差旅费、办公费等全靠各站自行解决。有些农技推广机构连起码的交通工具、电脑和速测仪等设备都没有,甚至连常规的土壤分析和病理化验工作都无法开展。工作方式落后,与飞速发展的现代农技推广方法相去甚远。财政投入的明显不足,严重阻碍了农技推广事业的发展,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受到较大的破坏。
(3)农技推广方式单一,具体推广实施困难
推广方式自上而下,农民需求难以满足自上而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与农民的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差距较大。基层农技人员努力推广的一些技术往往不是农民急需的,或者他们暂时还没有能力和条件接受;而农民急需的技术又往往很难得到农技人员的支持。对农民进行的科技培训也难如人意,最多只是发发材料、放放光盘而已,有些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也是空对空的理论宣传,农民听得见却摸不着,充其量只是灌灌耳音。
3 稳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具体做法分析
(1)努力构建素质过硬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针对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专业技术人员缺少的现状,必须着重构建一支素质过硬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才能健全服务组织,营造优质的服务体系。一是做好政策服务,二是做好信息服务,加强组织领导,宣传好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三是做好技术服务,对农民进行各种技术服务和培训,加快各项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专业技术队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从全面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为着力点,加大配需力度,结合推广的实际工作鼓励、号召广大农技推广队伍主动性开展学习;构建在职人员继续深造学习机制,并根据在岗人员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同时,为广大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搭建外出学习参观的平台,鼓励农技推广专业人员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使乡镇从事农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全部达到国家要求。在人员引进上,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结合本地特点,引进一批学历高、素质硬、业务精的人员充实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来,有效解决了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在农技推广机构中,制定严格的人员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专业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有效处理专业技术推广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确保农技推广人员能够独立、不受任何干扰的从事本职工作。要完善考核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要改革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落实对县级以下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及职称评聘等方面的倾斜政策,鼓励农技推广人员扎根基层,为“三农”事业作贡献。
(2)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扩大财政扶持力度
由于农民经济实力弱,对农业新技术购买欲望不高,完全靠市场机制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将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都决定了农技推广必须是公益性的,需要国家农技推广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在整合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细化职责,建立协调的信息反馈制度,如建立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工程,定时向农民提供科技、致富、气象等信息,及时传递实用技术和新技术,指导农业生产,满足农民的需求,紧贴农时,拉近农技推广部门与农民的距离,及时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优质服务。目前不好的趋势是:项目申报的级次越来越高,隔断了基层的环节。为此,要赋予基层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加强考核,要求县乡出具合规性的意见,建立一种标准体系,对涉农资金进行监管,做到科学合理使用支农资金,达到效益优先,效率优先的效果,发挥好财政扶持的作用。
(3)建立新型农技推广模式,丰富推广服务内容
要将需求和供给紧密结合,改变“自上而下”的推广方式,树立以人为本、“自下而上”推广新理念,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有效开展重大项目引导,面上咨询培训,点上示范指导,探索技术承包,连锁配送等新型推广方式。针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内容单一的问题,逐步拓宽推广服务领域,号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主动向引导农民产前调整、产中指导、产后帮扶的多样化服务转变,实现在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全方位、系列化优质服务。在推广体系的专业人员保证上,努力为专业技术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并为每个从事专项农业推广工作的专业人员设定目标化的考核责任制度,保证农业推广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积极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的技术体制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参与积极性;农业推广部门及时将市场上需求状况反馈给农民,引导农民选择自己想要生产的品种与类型。同时,建立市场化的推广激励机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可以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流于形式的问题出现,有效调动推广人员和参与农民的积极性。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引入激励机制,反过来又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推广技术开发与应用。
4 结语
摘要:为了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新时期林业发展的几点看法。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发展 森林这一关系全球生态状况,关系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2年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呼吁,在人类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中,“没有任何问题比林业更重要了”,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快林业发展,推进生态建设,党和政府审时度势,2003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本文来源于课件之家 http:// 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建设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深入学习贯彻《决定》,就是要按照《决定》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1、要树立正确的观点1.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人问题,保护合法权益,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增加收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问题,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1.2、树立不侵害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就是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造子孙孽”,过度使用资源,造成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即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系统。1.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就是要改变人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实现“天人合一”。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导致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对环境的破坏的过程,表现为矛盾与对抗的过程。没有这种冲突,就不可能有人类今天的繁荣和文明,同样,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君子以人合天,而不强天以从人。”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减少劳民伤财,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推进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人文关怀诸方面都产生新的变化,实现经济人、社会人和自然人三大系统的协调,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构建生态文明的新的社会形态。
2、要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决定》指出:“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草结本文原创网站为课件之家 http:// 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
引领林业发展各领域新的技术潮流;在生产关系上,应调整管理体制、投资经营政策等,明确新时期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府财政支持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我国现有的16亿多亩天然林,大部分处于大江大河源头,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生态价值无可估量,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这些宝贵的天然林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木材供给随之减少,而需求还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矛盾相当尖锐。必须正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其他依托森林的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产品生产。要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真正保护好天然林。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木材及其林产品市场潜力大、农村富余劳力多、山地面积大、社会资金充裕的有利时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选择,按照不同所有制经济承担的不同职能,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发展高投入、高收获的工业原料林及其他林产品,用较少的局部的林地换取全局的生态效益。要发展经济、消除贫困,谋求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经济增长,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调整生态建设发展战略。
3、寻找使市场得以表达生态学真理的途径,用经济的办法和手段,建立生态建设的动力机制。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据专家核算,北京市的森林生态效益是林木自身价值的13.3倍(1999年)。美国、日本等国的研究测算也表明,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的经济价值10倍以上。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特性,决定了这种公共服务产品难以像一般物质产品一样可以通过一般的产品市场交易,获取收益,因此,生态建设缺乏动力机制。完全依靠政府投人,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办法,“寻找使市场得以表达生态学真理的途径”(《生态经济》,莱斯特.R.布朗),使生态成本进入产品价格,建立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和破坏资源生态的制约机制,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自然资源账户体系、绿色价格与投资评估体系、环境资源价值体系等环境经济制度,形成生态产品及服务投人产出的良性循环机制。要培育生态服务市场,推动生态效益货币化、资本化。生产或消费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应当计入成本,予以折旧。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应当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包括资源开采和获取的成本,环境损坏和恢复的成本,以及当代人占用后代人资源的“用户成本”。要发展高效益的木材加工业,以加工业发展拉动森林培育,增加“经济人”的利益驱动。应以科学合理的采伐利用引导造林业营林业的发展。森林发达的国家往往是林业加工业发达的国家,如芬兰、瑞典、加拿大等。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不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相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应的。
【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推荐阅读:
中国现代化发展战略07-08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融合与发展11-28
中国科技近现代发展史11-20
新经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06-04
浅析现代物流管理业的发展09-19
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06-16
铁路如何发展现代物流09-14
现代物流发展现状10-22
现代物流发展战略11-27
开滦集团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调研报告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