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共振双赢”实习实践模式及管理探讨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断提出后, 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为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指出了方向的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发挥主体作用, 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主动与企业沟通交流, 不断探索创新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 在国内外大学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都占有非常高的比重, 实践教学改革也不断创新和发展。从国外来看, 各国的实践教学都离不开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例如英国大学与企业通过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合作机制, 并与学生个体需求相结合, 实习效果显著;美国的多元化实践体系设计中, 企业实践也是重要一环;德国的项目教学法中项目来源于众多企业的实际问题, 通过学生团队协作的方式完成项目, 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沟通技巧, 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趋完善, 近年来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习实践体系与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逐年上升。我国近年来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绩显著, 实践教学体系趋于系统性, 教学模式日益丰富。例如, 田燕, 李金生 (2015) 构建的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劳士健 (2017) 提出的“5导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模式都对实践教学无论是体系的完善上还是实施上都有较好的启示;还有更多学者从某一类别的专业课程探讨了具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如对抗竞争型、“双驱动”型、“双向性需求”型实践教学模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有研究学者也看到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教融合的深度不够、管理过程不严等问题。例如王秋玉 (2018) 指出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存在企业参与不够、实践教学模式陈旧、过程管理不严、个性化指导不到位等问题。

可以看出, 国内外高校的实践教学在内容、体系上大致趋同, 已经比较成熟, 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质量、深度、持续性和稳定性成为决定高校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本文基于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的理念, 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角度出发,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校企深度、持续合作的“共振双赢”新模式, 力争实现高校本科生四年不间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校企“共振双赢”模式的内涵

所谓“共振双赢”模式, 是指高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在保证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方位、有深度、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 “双赢”是基础, “共振”是方式。具体来看, “合作共赢”是以校企合作互惠共赢为理念, 由高校主导, 在对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总结和完善的基础上, 找到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共同点, 将利益点转化为合作动力点, 从而不断探索创新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校企共振”是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 将校企共振课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实训项目、企业家进课堂、学生实习、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企业实际案例开发与教学运用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有机结合, 既能加深校企的深度合作, 满足校企双方所需, 保证合作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为实践教学的良性发展提供源动力, 实现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同时又能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而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二、校企“共振双赢”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一) 校企“共振双赢”实践教学模式

从校企双方的需求出发, 加强产教融合、加深校企合作, 校企双方互有“予”“得”, 是校企“共振双赢”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思想。目前, 应用型财经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含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部分, 具体包括第一课堂的理论课内实践、实验室实训课程和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集中实习, 还包括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等。这些实践教学内容正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主要内容, 如图1所示, 校企双方的合作项目具体包括:理论课内实践项目开发、教学案例开发、实训课程开发、共振课堂开发、校外实习实践内容岗位设计、应用型毕业论文题目选定等。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发与合作, 高校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得) , 并为企业、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人才 (予) ;企业通过为高校师生提供研究选题、培训师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等 (予) , 在解决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的同时, 还达到了宣传企业、为企业选才的目的 (得) 。因此, 通过校内校外、课上课下全方位实践模式加深校企合作, 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可度, 为企业招聘到优秀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实现校企双赢。

(二) 校企“共振双赢”实践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内容

该模式的实施主要包括师资团队建设、课程共建、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组织竞赛等具体内容。

(1) 师资团队组建。组建一支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实习实践教学内容研讨、实习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等工作。教学团队主要包括高校教师, 特别是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以及企业与高校专业对应的岗位骨干, 通过聘请企业高管和业务骨干为高校兼职教师的方式, 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及专题培训的授课任务, 借助“企业大讲堂”等活动定期为师生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同时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实习, 不断提升教师团队业务水平。

(2) 校企课程共建。打造校企共建课程群, 探讨和尝试哪些课程能真正与企业对接。一是通过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并根据企业需要命题、学生完成项目的方式实际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把企业家、企业导师请进课堂结合工作实践为学生讲解理论内容或案例实践。三是企业与校内教师共同开发企业案例用于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四是开设企业导师直接培训在校学生实战内容的共振特色课堂。例如, 在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与信誉楼百货集团的合作过程中, 在《营销调研》《零售学》课程中根据企业实际需要, 在课程实训项目中设计信誉楼客流量调查、信誉楼顾客满意度调查等项目, 既让学生讲所学理论知识、方法进行了实践训练, 又为企业解决了调查需求;在《管理素养》课程中, 将信誉楼人力资源培训部培训经理请入课堂, 为学生讲解了社交礼仪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企业文化》课程教师团队根据信誉楼较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开发了企业文化教学案例——《信誉楼百货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分析与设计》;河北金融学院与信誉楼的共振课堂也在积极建设中。通过上述课程共建, 校企双方深度合作, 既满足了高校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需要, 又达到了企业宣传的目的。

(3) 集中实习环节全过程参与。校企根据双方需求共同制定学生认知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计划, 共同拟定应用型毕业论文 (设计) 选题等。仍以河北金融学院管理系与信誉楼百货集团校企合作为例, 依托全过程实习实践体系, 大学一年级主要进行的是认知实习, 在课余尤其是寒暑假期间会组织学生到信誉楼进行参观走访、实习实践, 通过企业导师的现场展示介绍, 学生的实地学习了解, 形成对零售企业的感性认识后对零售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企业概况、专业内容等问题进行分析, 让学生感受到专业知识的欠缺, 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学二、三年级寒暑期, 组织学生到信誉楼各类商品柜组开展专业集中实习,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相关知识, 培养和提高学生管理意识和相应技能;大学四年级组织选拔学生参与“校企共振课堂”, 对学生进行专题知识培训, 并结合学生意愿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 并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发现企业管理问题, 在校企双方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 第二课堂共建。校企双方在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共同开发各类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河北金融学院依托与信誉楼共建的质量管理教育实践基地, 联合开展食品安全讲解会、休闲服饰搭配大赛、美味食品品鉴会、寻找好商品之旅、315质量安全宣传月等系列大型活动, 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策划与实施, 体验各项实践活动, 提高对质量管理、质量安全相关法律的认知。组织开展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设计大赛等比赛, 增强学生质量安全意识, 理解和运用质量安全知识。通过开展上述活动, 既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锻炼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为提高企业知名度起到了宣传推广作用。

三、校企“共振双赢”实践教学模式的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校企“共振双赢”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必须遵循目标导向、全程性、全面性、全员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并构建立体式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一) 构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框架

为保障各项合作的顺利开展, 构建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项目小组组成的三级式组织管理体系。高校和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 由校企双方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副组长等主要职务,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合作过程中各项决策与协调以及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保障教学开展与教学质量。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由校方教学事务、行政事务办公室、企方办公室共同组成, 负责统筹落实各项合作内容, 负责实践教学期间学生思想、纪律、安全等工作的具体组织管理和日常事务。实习实践双方导师组成项目小组, 负责对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办法等具体事项及环节进行沟通、协调、落地和执行, 保障合作的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实效。

(二) 构建立体式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立体式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实现时间、空间和环节的全过程监控, 主要包括时间上的日常监控和集中监控, 空间上的校内监控和校外实习基地监控以及环节上的教学前、中、后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借助实习管理系统、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等软件平台可以实现时间和空间上的管理, 在整个教学环节上, 主要是要在教学前健全制度建设, 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控制和考核, 在教学后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强化学生评教力度, 并不断收集反馈意见和修订监控体系。具体来看, 第一, 健全教学质量管理监控制度建设, 促进教学实施过程精细化。进行教学质量标准建设, 将教学质量标准与管理监控制度相结合, 做好实践教学前、中、后各阶段的管理和控制, 保证各项活动依据标准开展, 依据制度进行。第二, 加强知识实习、实习实践、社会活动等各项合作活动的过程控制与考核, 确保课程学习、竞赛或实习实践活动组织实施的过程资料留存与检查。第三, 定期组织校内相关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对于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及授课内容进行研探, 并邀请组织校内外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方法进行论证。第四, 以学生评价、教师自评、教师互评、督导评价、校企双方实习实践负责人评价等维度为基础, 及时收集各方意见建议, 建立健全专门针对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 在做好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与质量监控。同时对实践效果显著的教师及教师团队给予奖励, 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摘要:实习实践是新型本科高校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方式, 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持续稳定合作是高校实习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财经高校实习实践教学内容的分析, 从校企双方的实际需求出发, 构建了校企“共振双赢”实习实践模式, 同时探讨了保障这一模式顺利实施的立体式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关键词:校企“共振双赢”,实习实践模式,实习实践管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宋鹏, 李常洪, 李补喜.管理类专业“双驱动”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 37 (6) :3-5.

[2] 田燕, 李金生.卓越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5 (31) :105-107.

[3] 劳士健.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7 (12) :102-105.

[4] 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 2015 (1) :133-138.

[5] 王秋玉.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机制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8 (9) :22-24+57.

上一篇:浅析化工行业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下一篇:关于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