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精选9篇)
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社会进步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是科技创新、增加就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通常从事高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的生产和服务,在通过科技创新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企业生产率和投资的增长,保证市场竞争和推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较为突出的融资难问题,中国国有银行主导型的银行体系,在信贷投放上存在明显的所有制歧视,信贷资源大量进入低效率的国有企业,而高效率、高创新的中小所得到的信贷支持有限。然而创新对于一个国家保持长期持续增长的重要作用,也为中央政府所重视,不断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出台。
1985 年,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积极开展科技信贷的联合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要在其核定的信贷计划总量范围内,调剂一部分贷款,积极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各行今后发放中短期贷款应尽量和技术开发项目密切结合,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通知》明确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这也说明科技开发贷款是当时科技金融体系中的重要融资来源。《通知》规定的科技贷款对象,除企业外,还包括有偿还能力的科研单位和科研、生产联合体,体现出当时中国市场化转轨过程的一些特色。随后,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1993 年,深圳市科技局首次提出了“科技金融”概念:科技金融携手合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年又成立了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其设立的宗旨是“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科技金融”作为一个新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媒体报端。而科技与金融结合在随后的创新发展中不断被提及。
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科技创新的基本指标是,到2020年,经济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要从39%提高到60%以上,全社会的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要从1.35%提高到2.5%。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列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政策举措。2006 年 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
作为科技银行的雏形, 科技支行在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做出了创新和贡献。然而, 当前对于科技支行的研究仍偏少, 如陈作章、贝政新和周晨[1]; 付剑峰、郭戎、沈文京[2]等分别以苏州地区、杭州地区商业银行科技支行为案例, 对影响科技支行发展的环境、政策及模型等进行了探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朱鸿鸣、赵昌文、李十六、付剑峰比较了科技支行与科技小贷公司的优劣势, 认为从贷款普性及放贷积极性方面科技小贷公司占优, 而在资金富余方面则科技支行占优[3]。但是随着科技金融的需求变化, 科技支行在规模、模式及运作机制等方面对产品创新和业务经营带来了较大的牵制和约束, 发挥的功能非常有限。因此, 如何实现科技支行模式向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银行模式的转变, 充分发挥科技贷款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成为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近年来, 有少数学者就科技银行进行了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文面: 一是从科技支行到科技银行的构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王言实[4]、况勋泽[5]等相继提出了发展科技银行的建议或构思, 其中王言实强调要办成“企业化的经济实体, 使之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以存养贷的企业”。近年来, 杜琰琰、束兰根基于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科技银行取代科技支行的必要性以及设立思路[6]。李希义则基于国内科技支行的运作模式和特征探讨了未来科技银行的发展模式并[7]。二是国际比较研究, 如曾纯[8]; 朱鸿鸣、赵昌文、姚露、付剑峰[9]分对匈牙利、美国科技银行发展情况、外部环境、运营机制等进行了介绍、比较。李增福对美国、法国、韩国三国中小企业银行运行模式及经验进行比较[10]。三是国内科技银行运作模式的探索, 如王文轲、赵昌文以上海浦东科技银行为例对科技银行信贷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改进科技银行信贷决策评价方法以及进行信贷风险有效管理的政策建议[11]。赵成国、李伟、董群、金晓芳结合南京地区科技银行的实践和数据, 提出了对策建议[12]。可以发现, 当前研究对于国外经验借鉴还处于初级阶段, 对于我国科技银行发展模式的探讨还未成体系, 本文将在分析国内科技支行发展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国外经验本土化以及“双轨制”策略, 并重点在外部支撑体系、盈利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 研究将为国内科技银行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1 我国科技支行的发展现状及困境
早期的科技支行和科技信用社并没有得以发展壮大,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限。究其原因, 一方面在于科技支行和科技信用社数量少且规模小, 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与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滞后也具有极大关系。我国政府在初期设立科技支行偏向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风险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使得这种合作也必须经历漫长的等待, 因而科技银行的发展绩效并不明显。我国目前科技支行的分布仍呈现一种东部地区占优的趋势, 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更加旺盛, 对风险资本的需求更大。与硅谷银行等老牌专业性科技银行相比, 科技支行无论在运作模式、盈利模式还是风险控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 详见表1) 。
资料来源: 根据有关资料整理。
虽然硅谷银行的成功发展经验既与美国高度发达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分不开, 也离不开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其营造的良好经营环境, 但不可否认的是: 独立的法人结构和完善的治理机制是其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从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转变的外部条件日趋成熟。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风险大、盈利不确定等特征, 从传统的融资渠道难以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 因而科技银行要成为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的中介。科技支行要突破现有经营模式上的限制, 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求, 就要求科技支行模式必须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银行模式转变。二是科技与金融融合在加速。当前市场机制并没有充分考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征, 导致与科技资源的配置并没有实现最大的效率。而当前我国科技资源的市场化需求又对金融资源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要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科技银行发展模式必须转变以符合科技与金融不断融合的要求。三是对风险管理提出新要求。如何在经营过程中有效地控制风险, 是保证科技银行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保证。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较大风险的情形下, 避险的需求迫使科技银行向科技银行转变。总体而言, 我国科技支行无论是治理结构、运营模式还是盈利途径均与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银行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也远远不够, 需要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创新。
2 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模式选择
根据对我国科技支行发展难题分析, 我国科技支行在运营过程中存在不同方面的困境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制度方面的原因, 制度基础决定了科技支行的经营方式、治理结构和盈利模式;二是客观的外部环境, 包括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政策环境主要体现为政府的扶持政策, 市场环境主要与资本市场和信用担保机构的发达程度相关。由于以支行形式存在的科技银行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 因此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发展模式转变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突破现有制度藩篱。事实上, 从世界各国科技银行的运营模式看, 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 一类具有法人资格能独立自主运作, 一类是作为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而存在。如果完全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 理想的模式应当是创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银行运营模式, 实现经营管理独立。但是,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三大经济带,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在高新技术产业落后地区采取独立的科技银行模式, 未必获市场响应, 相反在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地区, 科技支行模式又不能满足企业贷款需求。另一方面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也决定了资本市场和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差异, 往往在那些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 资本市场更发达, 信用担保机构更完善, 也更利于科技银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因此,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一种统一的模式推动科技银行的发展则不一定合适。
基于现实的考虑, 科技支行向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银行转变, 必须以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达程度为基础。本文认为可以也应当采取一种“双轨制”的模式, 即以现有的科技支行模式为基础, 在条件合适的地区大胆创新, 推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银行模式, 逐步实现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模式的转变。如图1所示, 这种模式可以被视为一种以地区现实为基础, 从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 从初级向高级演变的发展模式。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在图1中将初级阶段的模式称为科技支行模式, 事实上在这种模式下除了科技支行之外, 还包括政府为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一些政策性银行以及其他一些以民间资本为基础组建的小额贷款公司。因此, 初级阶段的这种科技支行模式可以被视为是一个多平台相结合的企业融资体系。
这种“双轨制”模式推行在于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程度确定不同的模式。一般来看, 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 ( 例如我国中、西部地区) , 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设立科技支行、政策性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共存的模式, 治理模式和经营业务不脱离传统商业银行的模式, 以科技支行的形式完善外部制度环境, 在时机成熟时再向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模式转型, 届时政策性银行则逐步退出, 而科技支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则向科技银行转变。在这种模式下, 科技支行以资金的有限供给为特征, 政策性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充当辅助角色, 一方面可以满足科技支行资金供给的不足, 另一方面还能为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的转变创造条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 ( 例如东部地区) 则可以采取试点的形式推行科技银行模式, 进行经营业务的创新探索。这一阶段科技银行的资金供给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为特征, 可以极大地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缺口问题, 还能为其它地区科技银行的发展提供借鉴, 最后实现不同经营模式的融合。
事实上, 这种发展模式在现实中已经开始了有益的探索。上海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金融中心, 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国前列, 金融市场极为活跃, 制度环境也更为完备, 为科技银行的发展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条件。正是在这一现实考量之下, 2012年由中国银监会批准, 中国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正式成立。浦发硅谷银行专注于服务科技创新行业 ( 尤其是中小企业) , 致力于向这一领域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全新的银行体验, 目前的客户群涵盖硬件、软件、消费科技产品、生命科学等多个科技创新领域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双轨制”模式与政府导向息息相关。首先, 由于这种“双轨制”的发展模式并不完全以市场为导向, 特别是在落后地区科技支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相结合的模式必须以政府的引导为基础。其次, 即使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因其与普通商业银行的区别, 科技银行的发展模式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如果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 可能会致使科技银行处于一种有名无实的状态。具体来看, 这些政策支持既包括针对科技银行的优惠政策, 又包括适合科技支行以及科技银行两种经营模式创新的宽松政策, 两者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科技银行这一发展模式的外部支撑体系。
3 “双轨制” 的外部支撑体系构建
从我国现在实施的科技支行模式来看, 外部支撑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 ( 1) 与政府相关的政策因素; ( 2) 与市场相关的因素, 包括资本市场、信用担保机构等。事实上, 在这种“双轨制”的转换模式下, 不同阶段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所处地位并不一样。从我国现实看, 科技支行的模式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政府主导的科技银行发展模式, 政府不仅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还扮演主导者的角色。当科技金融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时, 由于资本市场和信用担保机构的不完善, 科技支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极大风险, 而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规范科技支行的经营行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行为, 还能充当一个媒介降低科技支行的经营风险, 培育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 促使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转变。
而在发达地区所采用的科技银行模式下, 由于市场因素占据主要地位, 科技银行的运营和管理与市场彻底接轨, 科技支行模式下政府部分职能转由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信用担保机构承担。市场因素不仅能够降低科技银行与高新技术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还能削弱科技银行的经营风险。此时, 政府仅仅提供外部政策支持, 规范经营环境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扮演仲裁角色 ( 如图2所示) 。在科技银行的外部环境创新模式中, 外部支撑体系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一个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动态体系。在科技支行模式下, 科技支行应当依赖政府的政策支持, 明确预期目标, 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并借助政策性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辅助作用, 在发展成熟后试点扩大经营模式和经营领域, 积极培育资本市场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寻找独立的银行法人机构资源, 实现向科技银行的转型。而在科技银行模式下, 除了扩大经营模式和经营领域外, 同时也应当积极探索科技银行经营业务创新, 形成多种经营相并存的模式, 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实现风险分散和收益共享。
4 我国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转变的盈利模式创新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即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处于种子期的企业主要从事科技研发, 创业阶段企业试图将其科技研发成果转换为产品, 而成长期和成熟期则是科技研发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技术风险不断下降并且发展潜力不断显现出来的两个阶段。处于种子期的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金融扶持和天使投资基金。进入成长阶段后, 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形式, 商业银行、企业内部股权、风险投资机构均成为其融资渠道选择, 而政府金融资本投入减少。当企业处于成熟期时, 因为科技研发的市场前景已经较为明朗, 投资收益逐趋稳定, 因此这一阶段企业的融资来源主要为各类投资银行机构。同时, 企业也可以采取上市融资、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方式进行融资。一般而言, 处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企业, 其资金需求量相对较少, 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资金需求更多, 直到企业进入衰退期, 其资金需求规模才逐渐减少。在高新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其经营风险和投资收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而科技银行的盈利创新必须结合各个阶段的特征。以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为基础进行产品设计、创新。
4. 1 差别化的利率定价模式
将投资收益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风险联系起来, 对不同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实施差别化的利率定价方式。由于处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企业经营风险更大, 且收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针对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企业可以设定一个更高的科技贷款利率, 而对已经步入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 可以设定一个较低的贷款利率。采取差别化定价模式的一个关键之处是必须首先确定贷款企业的总体风险, 并综合考虑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信用记录、管理效率、运营现状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确定科技贷款的定价。从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看, 利率自由化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差别化的利率定价模式还应当能够更加贴合我国当前现实。这种差别化的利率定价模式具有两个优点: 其一是可以借助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信息, 对其经营风险进行评估和判断, 降低贷款风险; 其二是可以根据风险类型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 从而决定了不同的收益, 将贷款风险与投资收益结合在一起。
4. 2 多样化的权益型融资模式
当企业处于种子期时, 科技银行可以采用投资联动贷款、期权质押贷款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形式为企业提供融资。在进入成长期之后, 企业贷款需求主要是基于规模发展和业务扩张需要, 科技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宜形成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债务关系, 企业通过在科技银行开立账户将其主要业务结算存入银行, 科技银行则可以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权益产品。在成熟期, 科技银行与企业之间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业务往来渠道和合作基础平台, 科技银行的经营风险急剧下降, 可针对这一阶段的企业设计一类专门的服务产品, 例如为其提供个性化负债、资产管理服务、金融咨询服务以及IPO服务等。兴业银行武汉东湖高新科技支行是这一融资模式的发展典范。在经营过程中, 该行根据高新技术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不同的经营特点和业务需求, 打造了一个所谓的“芝麻开花”计划, 通过区分不同时期企业的融资需求, 提供集“债权+ 股权 + 上市”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结合这一现实案例可以发现, 在科技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多样化的权益性融资模式不仅突破了以往以贷款为主要经营模式的局限, 同时也极大地降低科技银行经营的系统性风险, 推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5 结语
本文首先对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总结分析, 进而提出在我国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转变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模式和外部支撑体系, 并对这一过程中科技银行的盈利模式创新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从具体结论看, 在从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这一模式的转变过程中, 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差异, 采取一种科技支行和科技银行并存的“双轨制”模式, 并以这一转变过程为契机, 加大对科技贷款业务及相关产品的设计创新, 逐步实现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向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
摘要:围绕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在分析总结当前我国科技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基础上, 提出科技支行在向科技银行转变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发展模式、支撑体系和盈利模式。认为在科技支行向科技银行的转变过程中, 可以采取一种科技支行和科技银行并存而逐渐向科技银行转变的“双轨制”模式。同时基于不同发展阶段高新技术企业提出科技银行的盈利模式, 期望科技银行通过产品设计创新, 逐步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
关键词:科技金融,模式,科技银行,双轨制
参考文献
[1]陈作章, 贝政新, 周晨.商业银行科技支行业务创新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3 (1) :61-71
[2]付剑峰, 郭戎, 沈文京, 等.如何发展我国的科技银行?——基于杭州银行科技支行的案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3 (4) :92-97
[3]朱鸿鸣, 赵昌文, 李十六, 等.科技支行与科技小贷公司:谁是较优的“科技银行”中国化模式?[J].中国软科学, 2011 (12) :76-83
[4]王言实.建立我国科技银行的构想[J].国际金融研究, 1987 (4) :51-53
[5]况勋泽, 刘锡良.关于建立我国科技银行的构想[J].经济问题, 1990 (11) :39-42
[6]杜琰琰, 束兰根.从科技支行到科技银行——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 (9) :1-7
[7]李希义.我们需要发展什么样的科技银行——对国内科技银行运行模式的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 2014 (6) :135-140
[8]曾纯.匈牙利的“科技银行”[J].科技进步与对策, 1986 (8) :31-32
[9]朱鸿鸣, 赵昌文, 姚露, 等.中美科技银行比较研究——兼论如何发展我国的科技银行[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10) :84-90
[10]李增福.中小企业银行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历史经验批判——兼论我国科技银行的设立[J].经济经纬, 2010 (2) :130-133
[11]王文轲, 赵昌文.基于不同专利战略的科技银行信贷动态决策与风险管理研究——以上海浦东科技银行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8) :29-34
作为一个创新型城市,据中国社科院最新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显示,苏州市经济结构竞争力逼近香港,位居第二,同时成为创新能力最强的地级市,科学技术竞争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排名第三。苏州正加快从开放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全面提升,向着成为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效应突出的科技示范区的目标迈进。
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在认清新的宏观大势的前提下,如何把握时代机遇,聚焦发展热点,做深做透科技金融的创新文章,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重要现实课题。
机制创新: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
不论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还是拓展自身业务方面考虑,银行都必须重新“估值”中小企业。目前苏州有17万户工商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但获得银行授信的只有2.6万户,这是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更需要看到的是,苏州中小企业科技含量上有优势。去年,苏州市知识产权申报量全国第一。现在苏州的创投业高速发展,全国所有品牌私募基金都向苏州集聚,说明苏州中小科技企业的前景广受看好。
今年,苏州市共有国家有关科技计划项目135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99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36项。这些科技项目的落实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加快科技金融创新,对推进苏州转型升级,既非常必要,也十分迫切。
何为科技金融创新?科技支行本身就是多层次金融体系创新的产物。这个产物一诞生,就拥有太多迥异于传统银行模式的地方。与目前其它地区的专业机构最大的不同在于,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比照“硅谷银行”的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创建“科技+金融”的“苏州模式”,政府推动,银行主导,保险担保,创投融合,实现风险共担,以优惠的利率,把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产业中,有助于进一步激发科技要素活动,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带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有助于探索科技金融合作新模式,克服传统金融体制支持科技发展的短板,更好地破解科技型中小型企业融资难问题;更有助于促进苏州传统银行业不断创新金融融资模式,再造业务流程,构筑科技金融新高地。
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拥有专门的运营团队,实行独立事业部制的运营模式,单独授权、单独核算、单独考核、单独管理;在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科技支行可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低门槛、低利率、高效率”的贷款,担保公司、典当行等机构对科技型小企业实行优惠的担保措施,保险公司对银行贷款进行信用保险,创投公司和银行合作进行银投联贷,为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产品创新:量身定制多样化新产品
银行的产品创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它的市场认同度。曾有一家从事动画制作行业的科技型企业负责人感慨:“科技支行带来了科技型小企业的‘信贷春天’。”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评价是对科技支行工作的认可与赞扬。
作为吹向科技型企业的第一缕“春风”,我们于2010年4月推出了面向政府支持名单企业的“科贷通”,立即受到广大科技企业好评。同时,在成功推出足额纳税企业的“税融通”、创业期微小企业的“创业通”等小企业业务新品的基础上,我们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形资金少、无形资产价值得不到认定的现实,依托市科技局专家团队,探索知识产权交易、投资机构投资价值认定等无形资产未来价值的发现机制,与科技小贷公司、中介机构等积极探索业务合作模式,采取股权质押方式来运作新授信,拓宽科技企业服务范围,首创“投贷通”产品,并积极调研市场需求,陆续设计出“债权保险融资”、“基金宝”、“股权质押”、“订单贷”、“应收租金保理”、“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品种。
在产品设计上,交通银行总行授权我们进行各类新业务的先行先试,对创新授信产品采取了绿色通道,根据企业需求、设计产品,加快新产品的审批周期,大大提升了市场快速反应的效率。
目前,科技支行正在研究为同类型科技企业提供流程化的定制产品套餐,还将探索根据企业评级、不同发展阶段等情况提供包括企业融资、个人融资、财务顾问等一系列组合服务的套餐。同时,还将争取在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苏州高新(行情,资讯)区科技领军人才等领域开展组合服务。
发展模式创新:科技金融融合拉长产业链
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换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在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中,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推动科技金融一体化,拉长金融产业链条,激活中小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增加中小企业科技含量;如何加快金融创新,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全面打造以股权、债权、基金投资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链工程,优化中小企业的管理架构、经营模式,为其提供全面金融服务方案。依托科技支行平台,我们将政府部门扶持创新的资金、风险补偿基金、保险公司及创投“投贷联盟”资金融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链条。
2011年7月,我们将科技支行向前推进一步,在分行层面组建科技金融部,实现“三专四化”:专业平台、专注科技、专属服务,独立化运营模式、专业化服务团队、多样化创新产品、市场化激励手段。目的在于进一步拉长金融产业链,整合资源,降低风险。
科技金融部对于初创期的科技企业,除了给予信贷支持,还积极利用自身资本信息中介的平台,为企业寻找合适的财务投资者或战略投资者;对于即将上市的企业,积极介绍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对成熟企业提供公司理财服务、战略并购财务建议等。此外,对企业主和公司员工,他们还提供包括代发工资、信用卡、个人网银、理财顾问等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服务创新:开辟科技金融绿色通道
科技金融客户管理上,我们选择了科技企业的“四因素分析法”,即针对苏州市科技型小企业普遍具有的轻资产、高技术、高成长性特点,在授信审批上,一看团队,包括股东结构;二看产品,有无生命力,有无市场;三看商业模式;四看现金流,包括主营业务以及再融资能力。同时,借鉴新巴塞尔协议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技术,以简洁的评分卡取代复杂的评审报告,淡化财务因素的比重,更重视非财务因素和行为表现的评分,其中,非财务因素和行为因素评分占比达到70%以上,避免优质企业客户被拒之门外。
速度决定一切,时间就是生命。对中小企业来说,贷款效率的高低关乎生死。因此,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有“短、小、频、快”的特点,科技支行服务流程突出一个“快”字,审查审批突出一个“简”字,服务效率突出一个“高”字,建立起银企合作新模式,对科技支行实行特殊的科技金融绿色通道制度,对于紧急的科技贷款“特事特办”,设有临时会议召集制度,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了3-5个工作日,大大减少了中小企业等待的时间。
图为:许泽玮荣获“融资中国2017-2018中国金融科技行业领军人物”奖杯
2018年9月27日,由融资中国主办、融中集团协办的“融资中国2018(第六届)金融科技创新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91科技集团副总裁刘津参加本次峰会。在大会评奖环节,91科技集团董事长、CEO许泽玮荣获“融资中国2017-2018中国金融科技行业领军人物”奖。
图为:91科技集团副总裁刘津在《拥抱资管大时代》论坛上发言
本届峰会以“科技赋能,金融进化”为主题,来自中国境内知名金融科技企业、相关投资机构、政府领导、行业专家等汇聚一堂,聚焦金融科技未来、行业发展趋势、产业投资热点等话题,回顾和总结一年来市场的新变化,深入探讨FinTech领域里最前沿的经验与看法。整场峰会气氛热烈,观点纷纭。
在《拥抱资管大时代》论坛上,对于互联网金融公司“去金融化”的理念,刘津表示,91科技集团一直都是秉承着合规发展,积极拥抱监管,这也是集团能够稳健前行的基础,无论环境怎样变化,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应守得云开见月明,以“合规”为宗旨,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金融科技领域的发展,刘津表示,未来的金融科技创新一定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AI等技术,在征信和风控领域技术创新将发挥更大作用,让大众更容易、更安全地享受到普惠金融服务。
创业创新 引领行业发展
“融资中国2017-2018中国金融科技行业领军人物”奖是对许泽玮在行业内影响力的认可。许泽玮从2011年创立公司,近7年的发展,91科技集团的创新商业模式始终引领行业发展,从最初的信息撮合业务,到后来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再到2016年的泛金融生态系统,再到如今的泛金融共享生态系统。尤其是2014年,91科技集团便在全行业内第一个提出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概念,带动和推进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兴起及腾飞,这一概念后来被传统金融机构所引用。
2016年91科技集团董事长、CEO许泽玮被聘任为厦门银行独立董事,成为被监管层批准进入银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领军人物,这一前瞻性创新举措开创了“互联网+金融”跨界合作的新范例。同年,集团旗下网贷信息中介服务平台91旺财成功对接厦门银行,正式上线银行资金存管系统,是厦门银行接入的第一家理财平台,实现了用户资金与平台资金隔离,标志着资金管理更加透明化。
91科技集团已从最初的金融信息及交易撮合业务领域到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文化、传媒娱乐、创业投资等领域,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构建起“创新金融服务+创业投资”双轮驱动的泛金融共享生态系统,实现资源、信息、数据共享,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高效的金融生活服务解决方案。
2018年5月15日,91科技集团董事长、CEO许泽玮受邀参加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并作为嘉宾参加16日下午举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同与会专家探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2018年8月7日,许泽玮作为“最年轻的资深创业企业家”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2018”上为在座的年轻创业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业心得和建议;在2018年9月4日,许泽玮参加了人民银行、全国工商联召开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座谈会,积极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言献。除此之外,许泽玮还多次登上央视、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极大的提升了许泽玮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积极回报社会 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除了自身发展,许泽玮还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从公司成立之初,许泽玮就将践行公益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多次组织并参与公益活动。先后组织了“温暖衣冬”等大型公益行动和各种社区义工服务;2015年,集团走进北京石景山社会福利院慰问老人;2017年,集团走进河北怀来县板达峪村和大山口村,慰问孤寡老人,2018年参加西城德胜街道“共融 共建 共治”环境整治活动,慰问北京市延庆区康庄镇的环卫工人和老人,慰问护林防火员和消防中队等等,公益足迹已遍布多地。
2016-2017年,91科技集团与贵州石门乡和六盘水市举办了“青少年英才北京行”活动,组织石门乡和六盘水市的孩子们参加京黔两地青少年交流活动、看天安门、登长城等一系列活动,帮孩子们增长见识,也给他们创造更多走出来的机会,激发心中的“中国梦”。
2018年6月13日,许泽玮带队赴新疆墨玉开展爱心捐赠活动,为墨玉县爱心学校学生捐赠了1500件夏季校服。并且,在7月12日,91科技集团还开展了第三届“青少年英才北京行”活动,邀请新疆墨玉爱心学校的青少年来北京,带着孩子实现看天安门、登长城的梦想。
2018年8月3日-5日,91科技集团还参加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隰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的2018善行者走进隰县公益徒步拉练赛活动,与全国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一起动员身边的人,以实际行动为隰县特困群众和遭受大病、重灾或突发性事故的特困户筹款。
除公益活动,许泽玮还带领91科技集团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模式,先后与贵州省六盘水市某猕猴桃酒厂联合定制了“金弥”红心猕猴桃酒产品,在延庆区大庄科乡创立了北京市第一家体验式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大庄科”,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真正实现“造血式”精准扶贫。
2008信息技术领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持续增强信息技术的创新能力,开展以应用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2008上海市信息技术领域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指南。
一、研究目标、内容与期限
(一)软件技术领域
1、基于高可用自适应控制技术的分布式软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研究目标:解决大规模分布式软件系统环境下的高可用自适应和高准度控制关键问题,并在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领域进行应用,从而提高管制运行效率、提高流量控制水平、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推动国产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填补国内空白。
研究内容:研究高可用技术、自适应升降级技术、智能系统管控技术、实时控制流接管技术等,建立多源数据的高实时与高精度采集、融合,动态目标的三维立体空间监控、调度、仿真,并对系统状况(性能、故障)进行智能自适应升降级运行的高可用服务运行支撑平台。
2、基于海量异构数据的动态挖掘与智能预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依托行业知识库,通过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建立动态挖掘与智能预测软件平台,在具备海量动态异构数据的医保基金风险防控领域应用,保障该领域决策的科学化、精细化、透明化,从而实现医保基金风险防控的目标。
研究内容:研究多准则决策分析技术、模糊挖掘技术、规则模拟预测技术、多维规则库实现技术、异构数据集分析技术、SOA服务计算技术等,针对海量数据,实现基于领域模型的挖掘、监控、预测(报)预警、分析等功能。
3、智能代理引擎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目标:开展以智能服务为特征的引擎技术研究,实现具备可发育型能力的代理服务,并基于在已有的海量信息和对公众的服务系统得到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多代理协作技术,内容的语义化组织技术,基于自学习的智能发育技术,人机交互的智能信息提取和个性化推荐技术等。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
(二)通信与网络领域
1、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和终端系统研制
研究目标:探索构建可重构的、具有认知能力的无线网络;研发一套能够感知并充分利用UHF频段中频谱空隙功能的泛在路由通信网络仿真系统;研究实现TD-SCDMAMBMS终端解决方案
研究内容:(1)个域网与广域网环境下网间及网内认知技术,业务环境、网络环境、无线环境感知技术;智能终端的个域网络协同工作机理、无线资源管理机制及用户管理机制,认知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子系统的重构技术。(2)研究认知泛在路由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包括分布式频谱感知、分布式频谱共享、高效路由、多信道分配技术等。(3)研制TD-SCDMAMBMS系统软件和测试工具,方便终端厂商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至少一款可成熟商用的终端样机。
2、基于IEEE802.3ah同轴电缆点对多点级联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有线电视无源同轴电缆数字化双向改造体系架构和技术,为传统电视数字双向整体平移提供低成本可推广的系统,实现1万户规模的应用
研发内容:开发基于IEEE802.3ah协议的无源同轴电缆点对多点级联构造的用户宽带接入技术,研究相关的专用MAC层、MPCP协议技术,在5-65MHz工作带宽中实现100Mbps以上的多用户接入。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
(三)数字媒体技术领域
1、虚拟环境高效建模与表现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目标:开展构建三维场景的关键技术攻关,模拟真实环境中自然规律和视觉体验,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与海量数据管理相融合的服务系统,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培训、资讯等服务平台。
研究内容:研究通用、低成本三维场景图像采集技术,大规模复杂三维场景的快速建模和实时绘制技术;研究面向专业的领域知识建模和仿真技术;研究基于图像的轻量化模型重构技术,海量三维图像快速处理、传输、管理与压缩技术等。
2、多媒体内容的特征抽取与标引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究目标:开展图像或视频内容分析和识别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内容特征的组织管理和深度利用,面向娱乐和医疗等领域构建信息服务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图像、视频的特征提取,对象识别技术;特征对象的分析和重构技术;面向语义的标引组织管理技术;建立视频或图像的内容特征信息库。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2010年6月30日前完成
(四)信息获取与处理领域
1、新型智能导航与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开展新型智能导航与监控管理系统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具有位置监控、内部状态远程动态监测与后台专业分析等综合功能的终端、监控系统平台及技术规范。
研究内容:(1)沿海无线电指向标-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差分信标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基于WinCE平台的电子航海图引擎及低成本用户终端技术研究。(2)基于CAN通讯协议的智能识别技术研究;基于应用层协议的远程动态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内部状态实时采集和数据分析系统研究。
2、工业无线网络监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建立适合于工业环境监控系统的无线传感网技术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监控产品,构建具有多性能综合优化的工业无线网络监控系统。
研究内容:工业现场复杂干扰环境下的可靠传输协议;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介质访问技术和跨层优化协议设计技术;建立适用于工业现场环境的传感器网络性能评估平台。
3、基于脑-计算机接口的智能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目标:研究大脑特定思维的脑电信号模式以及动态变化特征,形成从复杂脑电信号中读取不同肢体想象运动脑电信号的时间-空间-频率模式,实现在复杂环境下对外部装置的运动控制,建立新型智能感知系统。
研究内容:多任务动态脑计算机交互机理;想象运动意图脑电表现形式与特征提取方法;高噪音、多干扰条件下的想象运动意向脑电信号增强技术;运动意向脑电信号可视化系统设计。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2010年3月31日前完成
(五)信息安全领域
1、多媒体内容保护及监管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平面媒体远程传版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形成内容保护的远程传版系统;针对移动环境下不良信息的传播,通过对多媒体内容的理解、提取以及分类,形成移动多媒体内容监管系统。
研究内容:(1)、研究数字信息隐藏的版权保护与防篡改数据保护技术;综合硬件识别和软件授权的自动识别认证技术;基于PostScript3标准的PS文件版面内容分析的完整性和安全保护技术。(2)、研究移动环境下离散短文本、低分辨小图像、手机视音频等对象的特征分析、主题提取以及内容分类等技术
2、信息安全应急防范与处理相关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针对广域网络安全事件,形成一套广域网智能监测与态势分析处理系统;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海量数据的安全异地在线容灾产品,提升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防范的技术支撑能力。
研究内容:(1)、研究广域网网络安全指标体系,广域网多测度事件关联分析技术,研究广域网监测预警技术,并完成应用示范与技术验证。(2)、研究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不同硬件配置、不同通信网络等环境下的趋近于“0窗口备份、0恢复时间、0数据丢失的”异地在线式容灾产品。
以上项目研究期限:2010年3月31日前完成
3、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安全应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目标:研究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密钥管理系统,开发采用国家密码算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标签的产品与应用系统,提高电子标签应用的安全性。
研究内容:开发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读写模块;开发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电子标签应用密钥管理系统,规范密钥的产生、分发、存储和使用;基于国家密码算法的流加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的电子标签应用安全技术研究;采用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两项电子标签安全应用示范。
研究期限:2009年9月30日前完成
二、申请方式
1、本指南公开发布。凡符合课题制要求、有意承担研究任务的在上海注册的法人、自然人均可以从“上海科技”网站(http://)上进入“在线受理科研计划项目可行性方案”,并下载相关表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2008版)》,按照要求认真填写。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技术实力和基础,具备实施项目研究必备条件及匹配资金;鼓励产学研联合申请,多家单位联合申请时,应在申请材料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工作和职责,并附上合作协议或合同。
3、课题责任人年龄不限,鼓励通过课题培养优秀的中青年学术骨干。课题责任人和主要科研人员,同期参与承担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数不得超过三项。
4、已申报今年市科委其它类别项目者应主动予以申明,未申明者按重复申报不予受理。
5、每一课题的申请人可以提出不超过2名的建议回避自己课题评审的同行专家名单(名单需随课题可行性方案一并提交)。
6、本指南课题申请起始日期为2008年6月6日,截止日期为2008年6月27日。课题申报时需提交书面可行性方案一式4份,并通过“上海科技”网站在线递交电子文本1份。书面可行性方案集中受理时间为2008年6月23日至27日,每个工作日上午9:00~下午4:30。所有书面文件请采用A4纸双面印刷,普通纸质材料作为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7、网上填报备注:
(1)登陆“上海科技”网(http://),进入网上办事专栏;
(2)点击《科研计划项目课题可行性方案》受理并进入申报页面:
-【初次填写】转入申报指南页面,点击“专题名称”中相应的指南专题后开始申报项目(需要设置“项目名称”、“依托单位”、“登录密码”);
-【继续填写】输入已申报的项目名称、依托单位、密码后继续该项目的填报。
(3)有关操作可参阅在线帮助。
三、联系方式
书面资料送达地址:上海市北京东路668号科技京城G区7楼(邮政编码:200001),上海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上海市科委信息技术领域项目管理中心)
联系人:张力天、姜祁峰、张丽媛、陆斐
联系电话:53083026转214,53083026转309,53083026转310,53083026转332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客户对银行服务体验的期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今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使得我们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在近年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电子银行技术的进步,让客户不用亲临网点就可以办理包括资金交易、投资理财、贷款申请、消费支付、商旅出行等业务需求,为客户创造全新的电子银行体验,在未来,电子银行将真正打造成为“第二个银行”。如今,电子银行的发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呢?从下面一些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就可真切地感受到电子银行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商业银行借助现代技术创新服务渠道,推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自助银行、POS终端等服务渠道建设,通过电话、互联网、手机等多种形式,让市民享受到24小时多层次、多渠道的全天候服务,可以说电子银行已经真正成为了客户交易的主渠道,不仅为市民提供了7×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渠道,还节省了现代人往返网点和等候的时间,为市民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和实惠;同时也节约了纸张,有效节能减排,实现了低碳环保的金融生活。
一、手机银行,服务无处不在
目前时尚智能手机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小小手机早已不只是人们打电话、发短信的联络工具,而已成为给人们生活带来便
捷金融服务的平台。为此,我行近年推出的手机银行产品,给客户带来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无论客户是在工作、出差、旅游,也不管是白天黑夜,只要客户拥有一台智能手机,下载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并注册,“随时”、“随地”的贴身银行就在市民身边,通过手机银行,客户就能享受包括账务管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缴费支付等多项实用功能,体验丰富多彩的金融服务。
二、网上银行,足不出户办业务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银行已逐渐走入百姓生活。网上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通过近年来各机构的大力宣传和推动,在一些二线城市网上银行也得到了普及。有了网上银行,人们办理业务不必非到银行不可,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在银行拿号长时间排队的情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谓再熟悉不过了,尤其对于上班族来说,长时间的排号等待实在“伤不起”。网上银行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各种功能不断更新,现在的网上银行已经覆盖了绝大部分传统柜台业务,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网上支付、自助缴费、贷款管理、跨行现金管理等业务都十分成熟,市民只要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只需一两分钟就可以完成,免去了以往跑营业厅排长队的辛苦。
三、存取款柜员机,24小时的网点服务
对于取现的客户来说,遍布街头的ATM(自助取款机)、CRS(自助存取款一体机)渠道无疑是最方便的。近年,阳春农商行不断加大投入自助银行的建设,在各网点和重要商业地点布置了
在行和离行式自助柜员机,并不断更新完善自助设备的功能。目前小额的现金存取、找零钱和转帐、修改密码等均可以在ATM、CRS上实现。通过柜员机的全天候服务,市民转账汇款存取款更方便了。存取款机的出现,使现在排队办理业务的客户大大减少,柜台压力至少减轻了30%,大家工作起来也很轻松。自助银行的出现和发展,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金融服务,这是金融科技创新魅力的体现,也将是未来我行网点发展的主要形式。
四、POS机支付,不再为支付烦恼
关键词:苏州,科技金融,创新发展
2015年2月,苏州正式提出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的战略目标。重点强调实现科技金融创新新突破,健全省、市、县(区)三级联动运行机制,形成政府、创投、银行、担保、保险、证券、租赁等“七合一”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苏州模式。
一、苏州科技金融发展已取得的成效
(一)构建科技金融政策体系
自2009年下发《关于加强科技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苏州市相继出台《苏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苏州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体管理办法,形成了涉及信贷风险补偿、知识产权质押、科技支行风险池操作、统贷平台使用等具体内容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为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注重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苏州市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创投平台、统贷平台及服务平台的建设,在政府及投融资主体之间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桥梁。东沙湖创投中心、财富广场投资中心等创投服务平台的建立,聚集基金服务、投融资服务及企业发展服务于一体,搭建股权投资产业集聚平台,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有效对接,拉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三)搭建网上科技金融超市
为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有效结合,优化科技金融环境,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苏州开通了全省首家“网上科技金融超市”。超市以科技金融扶持政策为引导,以科技财政资金为支持,以实体平台服务和虚拟网上平台相结合的形式,形成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常态化的信息互通、业务互联的“沟通渠道”。同时,在苏州自主创新广场设置实体超市,引入银行、财险、金融服务公司等机构入驻,推出“科贷融”“科贷通”“基金宝”“企贷宝”等产品。截至2016年5月,超市已为超过10000家平台企业,融资超300亿元。
(四)科技金融产品创新
苏州市政府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通过设立引导基金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产品创新。随着科技金融环境的变化,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金融机构不断优化科技金融产品,针对科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个性化服务。
二、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商业银行受经营体制的限制,欠缺积极性
首先,尚未完善的金融政策体系,以及银行贷款“求稳不求险”“贷大不贷小”的思想,导致商业银行留给风险相对较高的科技企业的贷款余额不多。部分中小科技企业即使经营业绩、市场预期均较为理想,但同样会因为由于抵押物与担保人的缺失而无法取得贷款。其次,由于科技企业自身风险性较高、担保机制薄弱,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核时会十分谨慎,在贷款考核责任方面主张“重罚轻赏”,部分科技企业被筛选淘汰。再次,由于科技企业研发成本偏大,回收周期较长,再加科技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性,银行面临的坏账风险很高,众多商业银行有意回避为科技企业融资。最后,从商业银行内部层面上看,对新技术新产业的特点认识不足,对科技企业及其创新活动不够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放贷的风险控制模式创新。
(二)中介机构职能错位与缺乏
目前苏州市的中介机构更看重自身的盈利情况。普遍存在随意收费、重复评估、重复论证等问题,给科技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占比较大,以知识产权为担保物申请贷款无疑是科技企业最为便利的融资方式。但无形资产涉及领域多、专业性强,目前的评估机构或担保公司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而无法对股权、商标、专利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不利于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有效对接。项目组调研发现,有超过三成的科技企业在“最希望得到的政策帮助”时选择了“服务指导”,其中半数以上的企业都提及到了“优化中介结构服务”的愿景。
(三)科技金融产品在科技企业中推广力度不够
近年来,多地政府积极响应国家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政策,大力开展科技金融实践,开发出多样化的科技金融产品,为科技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但是部分科技金融产品的开发深度、适配对象及被认同程度却不尽人意。本项目组调研发现,超四成的科技企业首选民间借贷解决资金问题,超半数的企业从未了解过科技创新资金扶持的政策,甚至部分中小型科技企业根本就没听说过科技金融产品,这说明现有科技金融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够。同时,苏州现有的部分科技金融产品对科技企业的资产规模、负债结构、技术领域、员工构成和盈利潜力等指标有着较为严苛的限制。过多的约束与要求限制了科技金融产品的社会认可度,给社会推广带来了一定难度,造成了在科技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仍有部分科技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的尴尬局面。
(四)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较为松散,体系内的不同部门及机构之间的协调、运作主要依靠商业利益来维系。一方面,现有服务体系缺乏系统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各个机构存在操作随意性、互相推诿的等情况;另一方面,科技企业创新促进体系的缺失也削弱了现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服务效应。目前除科研机构及部分高校能为企业提供理论创新成果外,其他机构并不能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不利于科技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三、推动苏州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的可行措施
(一)继续发挥商业银行在科技金融服务中的主力军作用
拥有绝对的资金支配权和使用权,使商业银行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政府应考虑转变银行经营体制,改变其经营方式,努力为提高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而扫除障碍。首先,积极推进银企对接。在科技企业和商业银行之间架构信息沟通桥梁,有利于处于成长期的科技企业能迅速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其次,商业银行应注重于风投机构之间的合作。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与风投机构的风险评估结合,取长补短,对科技金融创新发展有所裨益。最后,政府应鼓励成立非营利性金融机构。在实务中,非营利性金融机构规避商业化运作模式,为特殊领域或处在特殊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技术、融资、创新等各项服务。
(二)中介机构应优化风险评估、信用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职能
作为为银行提供信贷决策外部依据和参考的中介机构,应提升自身的科技金融服务水平,重点建设和优化风险评估、信用担保等职能。中介机构应引进高素质研究人员,建立专业化人才数据库,科学运用各种风险评估方法,在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中发挥着绝对性的作用。另外,应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提升中介服务机构的信用担保职能,以更好地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风险评估和信用担保职能的优化与提高,将为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及科技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注重科技金融产品适配性与认知度的提高
科技企业的成长一般需经历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及成熟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与规模均不尽相同。因此,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结合不同阶段科技企业的特征,开发适配程度较高的科技金融产品。为了扶持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对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适配产品的开发。同时,应逐步引入低效产品退出机制。科技金融产品在推广同时应引入外部监督机制,对产品的运作全程进行有效监控,并对其效果实施跟踪与评价。对效率低下或与企业适配程度较低的产品应及时退市处理,以利于维持科技金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水平。
(四)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由政府牵头设立监督机构,保障其独立性,监督科技企业内各项财政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同时监督金融机构落实科技金融政策的情况,并且受理科技企业对科技金融过程中不规范行为的投诉与举报。除了引入监督机制此类外源性的措施之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更应该依靠体系自身的变革。政府可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科技金融市场竞争,例如鼓励小额贷款公司、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加入科技金融产品开发及相关服务,促进竞争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与优化。
参考文献
[1]江启泓,王俊,夏雨希.苏州科技金融现状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7).
2015年,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将有望在众筹天使、互联网金融等崭新的科技金融领域赶超美欧等发达国家,以更精准、更丰富的科技金融创新为我国经济加速向创新驱动转型增添新的动力。
科技金融创新的内涵与原理
众所周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创新能力与金融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经济体综合发展水平的两大关键要素。而“科技金融”作为专业名词,则是20世纪80、9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政府公文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曾说:“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方式,是催化创新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
长城战略咨询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源综合配置与创新服务,是实现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结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科技金融作为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我国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期实践中,对科技创新领域资金投入与金融相关服务的归纳式总结;也是新经济时代“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构建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理论与实践创新。
从资本供给来看,政府的财政投入与市场化金融机构、各类资本及其投资主体的科技类投资服务都是科技创新资金的重要来源。因此,科技金融工作和科技金融服务是科技金融体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创新旨在满足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的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需求,包括金融制度、业务、组织、市场创新等,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金融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关于科技与金融、科技进步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研究经济增长及其演化发展模式的重要议题之一。卡萝塔·佩蕾丝的《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Carlota Perez,2002)运用演化与创新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的互动作用催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她指出在每次技术革命及其扩散的过程中,金融和信用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源于科技创新,而成于金融创新。因此,金融资本通过对新兴经济部门的投资来寻求超出传统产业的高回报,从而推动新兴产业的孕育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是科技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细分产业得以存在并不断发展的基本原理。同时,回顾历次产业革命中的金融创新可见,爆发于不同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总会激发现有的金融体系涌现出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创新——无论是新的信贷产品、有价证券、融资工具,还是新的金融机构、投资方式、金融市场制度等等,而这些创新就是专为科技创新量身打造的科技金融创新。在科技金融的发展中,这一创新模式充分体现了其作为金融业的服务属性。
可见,科技金融创新是指引科技金融制度和体系结构性变化的各种科技金融要素新的组合,通过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金融工具设计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等,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创新,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目前,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金融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科技金融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深化和拓展,已覆盖到风险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多层次资本市场、科技金融中介平台和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与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等多个领域,为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构建起了日臻完善的融资支持体系。
新经济时代的科技金融创新
在新经济时代,科技金融创新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各类资金被高效投资于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催动创新创业的大量涌现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弥补了常规性金融在该领域的服务空白,而且能实现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的目的,顺应了新经济对金融业发展的需求,也是技术创新与金融资本互动范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典型表现。综合来看,科技金融创新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科技金融创新突破了旧体系对科技创新的束缚,优化了创新的环境,有利于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科技金融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产业,通过科技和金融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在机构职责划分、制度规范设计、协调机制形成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从而实现对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更加积极的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激发各类科技服务主体活力。
其次,作为一种金融工具设计创新,科技金融创新发挥了调动从政府到市场等各类资金的能力,及时、有效、科学合理地将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进一步打通了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大提升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
最后,作为一种增量的创新,科技金融创新并不是对存量的改造,而是能够与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全新服务模式,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经济的孕育和成熟提供支撑。
国内外科技金融创新实践
作为一种服务业,面向创新的科技金融与创新型经济具有伴生性,一般在科技创新活跃的地区,也有活跃的科技金融创新。近几十年来在美国新经济的发源地硅谷和中国创新活跃的北京中关村、深圳、武汉光谷等高科技园区,已涌现了一系列的科技金融创新服务。
硅谷的风险投资、硅谷银行、新型孵化器、纳斯达克市场等是围绕科技创新出现的金融创新的典型,凸显了创新型经济中市场在优化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类投资制度创新,集融资、投资、管理(增值服务)、资本退出为一体的新型融资契约安排。而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是一种更具公益性的风险投资,已成为硅谷创新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上世纪60-70年代伴随硅谷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美国风险投资业,不但使其在高科技及尖端科技的发展上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带动了国内相关工业的发展,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近年来硅谷又涌现出Angellist、Kickstarter等众筹融资平台,提高了天使投资的效率,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天使。
再如,硅谷银行金融集团(Silicon Valley Bank,简称SVB)是一家定位于“为硅谷服务的银行”——为创新和冒险提供金融服务,开创了“科技银行”模式的先河。硅谷银行最大的客户群体有两类,一是存在投资需求的风险投资机构及天使投资人,二是存在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投资端来说,硅谷银行以“财务顾问+托管”的专业化服务模式介入风险投资的交易过程,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对于融资端——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硅谷银行自主开发了针对高风险科技企业的信贷风险评级模型,并采取债权与股权相结合的方法,模糊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界限,不但为硅谷创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持,而且也为自身带来了高效、安全的资本收益,其不良贷款率长期保持在1%以下。
2016年 05月 30日 解放日报
一年前, 勇当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上海, 奏响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的号角。从科创中心22条到人才新政20条, 从高大上的尖端科学设施到小清新的众创空 间,从最前沿的脑科学到最实用的机器人,从云端之上的北斗应用到万米之下的深海观 测„„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海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首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要使上海最具优势和潜力的科技与人才资源, 成为扩大有效供给、改进供给质量、提升要素能级的最有力支撑。”
政府优化服务改善营商环境
在一个创业者微信群里,主管科技的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因长期 “潜水” , 被“不明真相” 的群主直接踢出群。“在这个被踢的群里,我听到许多真实的故事,包括创业的艰辛以及创 业者们的需求。”周波说。
对于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创业创新最大的艰辛是什么?成本!地价高、房价高、商 务成本高——从市场角度看,政府要逆转这种现象很难。
但这不意味着无所作为。“住房是特殊的商品。如果不坚持调控,将影响上海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也会削弱城市的竞争力。”信贷从紧、限购从严,在减少房地产依赖方面, 上海决策层有着清晰的认识。
而对众创空间发展和大工业用地,上海“另眼相待” ,相继出台了明确且量化的支持政 策。统计显示,目前上海的各类众创空间达450家左右,90%由社会资本创办。
如果说房地产调控是“当头炮” ,改善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堪称上海激活 创新的“杀手锏”。
“今年政府部门的审批事项要100%上网。不是简单往网上一放了事, 而是要内部流 程再造和改革,目的是简政放权。”上海市市长杨雄近期表示。
增值税申报“月改季” ,是今年上海为支持创新推出的一项简政措施。腾讯科技上海公 司财务总监张琳说,申报“月改季”后,企业可将每季度前两个月的税款“释放”出来,提 高资金周转效率。申报相应的人力物力投入也大大减轻。
与简政放权环环相扣的, 是政府的优化服务。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相距不到1公里,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 遥相呼应。这两个大科学设施, 对国内外 用户免费开放。“不用飞国外,就能用上世界先进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这对科研人员的吸引 力可想而知。”蛋白质中心主任雷鸣说。
上海市委副书记应勇说,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 也是科创中心建设、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 第一资源。“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 招揽高端人才的成本反倒不高。” 中芯国际负责战略规划 的副总裁高永岗说。
找到自主创新的路径
GE、英特尔、诺华„„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高地, 上海是外资研发中心集聚度最高的 地方, 数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高质量的外资公司, 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 大底气。问题也随之而来:外资太强,会不会对国内人才形成“虹吸”效应?在高度开放环 境下,如何找到自主创新的路径? 好在, 中西合璧的文化背景、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让上海找准了一条解决之道——开 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 把体制机制接轨放在第一位。在引进外资项目的同时, 更要借鉴国际上已 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和经验, 让国内创新主体少走弯路。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 上海张江 在国内率先启动生物医药代工试点。研发企业可以将新药外包给专业的代工基地生产, 而不 用费时费力自建厂房,接通了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只要掌握最核心的知识产权, 其他 环节都可外包。这种与国际接轨的环境,推动张江的新药研发进入爆发期。”再鼎医药董事 长杜莹说。
开放式创新,还要善借外力汇众智。今年5月,张江园区联手GE、联合利华等,在国 内率先试水 “跨国企业联合孵化器”。张江管委会副主任王维刚说:“跨国公司内部有一套自 给自足的创新体系,但久而久之会形成‘孤岛现象’。所以,有远见的跨国企业越来越希望 与有潜力的本土中小企业合作,激发自身创新活力。”联合利华北亚区总裁马瑞文介绍,通 过参与孵化器, 被联合利华相中的本土初创企业, 不但有机会拿到投资, 还有望得到跨国企 业的庞大市场网络支持。
开放式创新,不但要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在更广泛、更前沿的科研领域,上海不 断展示海纳百川的气质: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推进量子通信“京沪新干线” 项目, 与清华大 学合作研发工业明珠燃气轮机„„汇聚全国智慧, 参与国际竞争, 这就是上海建设全球科技 创新中心的本义。
向监管与创新平衡点迈进
对产品质量要求高、对假冒伪劣不手软、对知识产权保护强——在国内, 上海素以监管 严格著称。“上海太规范了。”这是一些习惯了“野蛮生长”的互联网企业经常发出的抱怨。毋庸讳言,监管与创新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什么留不住马云?”曾经让上海 反思了好多年。不过, 正是这样的碰撞与交锋, 推动上海向着监管和创新的平衡点一步步迈 进。
上线出租车信息平台、颁发全国首张专车平台牌照、试水出租车服务社模式, 去年上海 在出租车改革领域“三箭齐发”。对于网络约车这种新生事物,不是“一上来就管死” ,而是 “看一看” ,给其一个成长的机会。但在鼓励创新和依法合规之间,上海交通主管部门也力 求“最大公约数”。
这样的互联网思维,在上海的监管创新中,正成为一种习惯。
近日, 上海浦东市场监管局与蚂蚁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开展合作, 向后者提供包括行政 处罚在内的近6万条企业信用信息。而针对市场征信机构反馈回来的数据, 监管部门也将采 取高风险预警、增加检查频次等监管措施。
“做好事中事后监管,靠政府大包大揽不行。需要更多的第三方机构和公众参与进来, 下好信用监管这盘大棋,实现良币驱逐劣币。”浦东市场监管局局长陈彦峰说。
对于新的技术、模式和业态, 上海保持了一定的监管弹性。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 形之手协调配合,实行“业界共治”。但对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公共安全的事项,上海坚持 足够的监管硬度,不断强化准入管理。“上海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地。这不仅指集聚度 高,更是标准高。一款新药,如能在上海市场立足,走向全国也不是大问题。”张江生物医 药基地开发公司总经理王兰忠颇有自信。
正因为监管的高标准, 包括生物医药代工试点、国家药品审评中心上海分中心等重要改 革,纷纷在张江率先落地,这反过来促进了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市科技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推荐阅读:
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10-08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资金07-27
上海的发展现状06-30
上海交通大学金融工程12-08
上海大剧院经营模式07-25
上海市人才发展中心10-31
上海科技馆之行作文11-17
《上海科技》阅读原文及答案12-18
上海会展业的发展07-03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