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众所周知,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基于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迎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工程预算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因此需要对其不断创新,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突出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真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一、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现状

(一)企业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

在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为财务部门提供更加全面的资料。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管理人员没有起好带头作用,企业管理人员的不重视,致使下级部门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不重视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不积极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在此种情况下,财务部门中的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由于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到位,进而降低了工程项目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降低预算管理实施的意义[1]。

(二)预算管理缺乏全局性

一般情况下,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保证全员参加,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却缺乏全局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企业全体员工并未认识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未积极配合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然后,财务部门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与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进行相互协调,但是各部门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最终未能建立统一的预算管理目标,因此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面预算管理,使其最终的预算编制结果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有效实施的重要依据,对预算管理的进行有效的指导。但是就目前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现状来讲,预算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制度不健全,未明确规定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使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因职责划分不明确而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除此之外,未建立完整的考核制度和奖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降低了预算管理的效果,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高效开发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预算管理方法落后

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主要以粗放型管理模式为主,相关部门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管理过程中缺乏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最终结果。预算管理方法的落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工作人员对收集的基础资料不完善,对预算编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了解不够透彻,进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考虑的外在因素不全面,可能会出现预算遗漏;最后,缺乏科学的预算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降低了预算效果。

(五)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预算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操作能力。虽然近年来,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但是仍不能满足时代不断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部分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具体流程了解不到位,进而导致其预算编制结果受到一定的影响;还有部分预算管理人员管理能力较弱,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管理时,无法果断的处理预算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不能有效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而阻碍了预算管理工作实施的进度和效果。

二、加强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要想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管理效果,首先需要企业管理人员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宣传加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帮助全体员工树立预算管理意识,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积极配合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工程。企业管理人员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到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中,实现各部门的全面覆盖,从而推动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工程项目的全局预算管理

在国有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强全局管理,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性。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三种不同立场的单位,但是在对项目进行预算管理时,各单位的预算管理人员会根据自身单位发展的要求进行预算管理,因为出发点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最终的预算结果存在较大的不同,影响项目的整体预算结果。基于此,为了解决该问题,首先需要让各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该工程项目的整体性,在进行预算管理工程时,需要从全局考虑,设定统一的预算管理目标,从而保障预算资金的充足,避免最终的预算编制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在预算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实时对设计方案进行比对,及时发现预算过程中的不足,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备,然后制定有效的调整方案,保障项目预算管理的全局性[2]。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基于当前社会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是保障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非常重要。首先,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中的内容,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使其在各自的岗位中各司其职,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帮助其他部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在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管理时,需要由专业的监管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工作实施的有效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最后,确保全员参与,帮助全体员工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并完善考核制度,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性。

(四)创新预算管理方式

由于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对预算管理方式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由粗放型预算管理方式转变为集约型预算管理方式,从而让工程项目预算编制工作更加符合当前时代不断发展的趋势,符合当前市场的不断变化,使工程项目的预算价格更加市场化,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此外,还需要建立预算信息反馈系统,对预算反馈系统中的配置进行优化,从而实现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有效结合,促进预算编制工作的有序进行。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网络平台对预算编制数据进行及时的反馈,实时了解预算管理的应用效果,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3]。

(五)加强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教育

预算管理人员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中主要人物之一,其综合素质高低对预算管理的最终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非常重要。首先,定期对在职的工作人员进行关于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的专题讲座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其次,提高新员工入职的考核要求,从而保障预算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积极鼓励员工在业余时间利用信息技术了解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动态,使其思想能够与时俱进,进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三、结束语

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是促进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对工程项目进行预算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因此需要企业管理人员的正确领导,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作用,提高工程项目的工作质量。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加强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是促进该企业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对企业资金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战略目标。但是在工程项目实际预算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未解决,在一定程度影响其未来发展,基于此,文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加强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艳.浅谈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OL].中国商论,2019(20):179-180.

[2] 于心桐,王迪.浅谈完善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20):32-33.

[3] 吴洁.如何加强供电企业工程项目预算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111-113.

上一篇:有关“一票否决制”的法律思考下一篇:浅议锦屏二级水电站C4标项目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