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前高职院校就业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当代高职院校面临的就业问题

1.1 岗位竞争激烈

由于近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教育制度的不断革新, 以及教育市场的开放化。高职院校不断增多, 高职毕业学生人数也在不断激增。虽然受教育能力的影响, 高端、拔尖的高职专业人才仍然供不应求, 但在普遍人才方面, 却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 多数高职毕业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面对紧缺的普遍人才招收岗位, 也难以保证向每一个学生推荐工作, 就业危机正在酝酿当中。

1.2 消极思想影响广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传播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 加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使“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进一步对我国社会产生影响。高职学生作为与网络接触较为频繁的群体, 更受首当其冲地受到不良影响, 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发展情况令人担忧。如果不能有效对这些消极思想进行防范, 则学生的个人素质不能满足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要求, 难以获得岗位的接纳。

1.3 学生思想觉悟不够, 缺乏自信心

由于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且部分人群或企事业单位对高职学校的偏见, 造成高职学生不能够正视自己, 往往不能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生活当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 学生可能会形成自闭、自卑、缺乏团队精神、悲观情绪严重等。这些情绪均不利于学生寻找工作, 在社会中碰壁机会较大。

1.4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程度比较相对滞后

从专业角度看, 当前社会期望获得高水平、超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但是限于高职师资力量和资金方面的不足, 难以完成此艰巨的任务, 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不容乐观。从教育效率来讲, 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用三年制、四年制的教学时限。一方面, 时间较短, 难以对学生开展系统全面的教育;另一方面,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及理念等方面, 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没有形成有效的更新体系。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相对于社会环境而言, 显得有所滞后。

1.5 教育程序与社会联系不足

长久以来, 学校教育均被看作是“象牙塔”生活, 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甚紧密, 学生的学校生活与外界社会脱节, 造成学生不能获得社会积累, 在真正走入社会时, 或难以适应社会环境, 或是过于放纵自己的情绪, 造成身边环境的紊乱。

2 应对就业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2.1 更新教学法式方法, 开展全面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要培养全面实用型人才, 不仅要求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技能传授, 还应当注重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道德素质的发展等。同时, 高职教育还应当与社会科学技术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同步, 开展适当的创新举措。第一, 高职教育应当贯彻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 在教学时将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 并发挥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以幽默的语言或形体动作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构建生动活泼、民主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多媒体或其他方式, 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增加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好感,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果, 保障高职专业人才较高的素质。第二, 开展多种课堂或课外活动, 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联系, 加强他们的人际关系, 树立起一种良性的竞争风气, 使学生在这种风气中获得心灵的煅烧, 继而提高他们的“抗打击能力”和优秀的个人品质。第三, 现阶段我国法律体系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对种种社会活动具有约束规范能力。新时代的社会人才, 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的法律道德意识。所以, 高职学校应当加强法律和道德宣传工作, 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运用“典型教例”或“专题讲座”等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塑造。第四, 高职学生涉世未深, 难以处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 加上就业的压力及社会的热切期望, 造成其内心缺乏平衡。因此, 为了社会能够接收到更健康向上的专业人才, 学校应当开办心理咨询业务, 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 舒缓学生神经, 提高学生的活力和对生活追求的动力。

2.2 加强社会联系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力资源培养基地和调动中心之一, 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提高就业率, 则应当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 增强社会信息在学校的传播力度。 (1) 要合理引用社会先进思想, 对教学进行补充。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社会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念、社会道德标准、法律规章制度等, 不仅要使教学活动和校园管理实现社会化, 还应当利用社会材料 (事实例子) 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以此, 加强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增加其社会适应能力。 (2) 建立广泛的社会合作机制, 开展实习教育。一方面, 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 能够使学校专业实践课程得到延伸, 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体会操作心得, 积累经验教训。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岗位实习时, 有可能获得校外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从而直接与其达成协议, 签订就业意向书, 是切实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之一。此外, 通过校外实习, 学生能够在岗位中获得从事该职业的工作人员的一定指导, 这种完全经实践检验或直接衍生于实践的指导意见, 对学生有相当大的帮助。 (3) 广纳社会意见, 开展多方评价。既然高职教育是一项社会性活动, 则应当采取社会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考量, 以期获得更有效的规范和监督。首先, 学校应当注意收集实习单位或者用人单位的意见, 根据单位的看法找出自身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缺失。其次, 应当注意社会舆论或社会潮流的力量, 在舆论中捕获改革和升华的契机, 在潮流趋势下大胆做出创新。最后, 应当公开校园教育信息, 接受家长、社会、企事业单位等的监督和评价, 做到透明教育、透明改革。

3 结语

就业问题不仅是公民个人需要积极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就业率的提升, 是实现生产力解放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 应当积极履行其社会职责, 努力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及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 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支配和引导作用, 科学地为各个行业输送毕业学生。这需要广大高职院校立足实际情况, 对其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进行科学分析, 并设计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优势, 在统筹兼顾的工作过程中, 寻求教育与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契合点。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上层专业人才的专门机构, 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从社会服务层面看, 高职院校在为社会选择和提供人才的同时, 也同时为学生提供技能技术培养、提供适当就业机会等服务;从教育工作的本质要求来看, 高职院校旨在通过专门而系统的技术培养, 锻炼出一批拥有实践能力, 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因此, 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应当时刻与学生的就业问题挂钩。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问题,策略,教育,培养

参考文献

[1] 林颖.构建高职就业与创业指导效果的评价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 张志祥.完善创业教育实现高职就业“零等待”[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3] 王旭启, 程绍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上一篇:青光眼的降眼压药物治疗下一篇:浅谈交通科技档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