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精选10篇)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 篇1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既不同于普通高校, 也不同于中专学校, 而有其自己的特点。这主要是由高职学校自身教育的特殊性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的。

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大部分都是新建院校, 且很多院校是多类学校合并而成的, 学风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重新定位过程, 符合高职办学要求的学风在短期内不能形成。

二是社会观念在高职院校中的影响, 使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纯正, 一些学生在考入高职院校后抱着混毕业证的目的, 并没有把学习当作主要任务。加之高职生本身素质较差, 自我约束力不强, 为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带来了一定难度。

三是多数高职生的基础较差, 尽管同是专科教育, 但高职生的录取分数偏低于普通专科学校, 这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 逻辑思维较差。同时, 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 学习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也较低。

四是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侧重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具备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 与其他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是有本质不同的。

因此, 要形成高职院校良好的学风, 必须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学生自身的特点, 结合本校实际, 因势利导, 建立行之有效管理机制和模式, 才能形成健康向上的学风, 保证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二、高职院校学风的存在的突出问题

笔者工作是高职院校的辅导员, 通过多次普遍检查、实际抽查等方式, 获得了笔者所在系学风的某些实际情况。上课迟到现象屡禁不止, 每天检查每天都有人迟到;上课不认真听讲。如上课讲话、看报、看其它书籍、玩手机、打瞌睡、吃零食等现象不在少数;课余看书的人较少。在图书馆 (主要是阅览室) 看书的学生每天平均只有几十人左右;周末学习的人数更少。学生在教室和图书馆上晚自习的情况差。根据对学生晚自习情况进行普遍检查 (检查选择在星期日至星期四晚上7:30-8:30的晚自习黄金时间) , 其结果为, 大一因为规定晚自习必须在教室上, 教室里的同学比较多, 然而, 晚自习的效果和纪律却较差。学生真正学习的并不多。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并不是我校所特有, 它们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认识不到位。一些学生由于升入高职院校心理不平衡、自身基础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纪律松懈等原因在心里上对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一些学生沉溺网游, 热衷于谈恋爱;还有少数学生整天处于精神空虚状态。原因有:学习没有兴趣, 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意识淡薄, 没有养成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等。

二是教育管理不到位。由于高职院校多升格时间不长, 对教育规律和管理制度仍处在探索和完善过程之中, 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紧缺, 辅导员配备不到位, 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稀少, 缺乏办高等教育的经验, 多采用中职教育的管理模式, 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学籍管理、毕业生资格审查等制度不完善, 从而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

三是育人环境不到位。我国正处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泛化, 用人单位重学历, 轻能力, 导致学生重学习结果, 轻学习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重视经济利益, 兴起打工、兼职热潮, 分散了学生学习时间与精力, 计算机网络信息庞杂, 良莠不齐, 使学生沉溺于网络, 价值取向多元化等, 弱化了学习目标与动力。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当前, 高职院校学风总体状况是好的, 但是, 还应清醒地看到, 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大多是经过新建、组建、升格、转型后形成的, 内涵建设时间短, 对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把握不足, 尚未形成相对完善、成熟的学风建设体制和机制, 尤其在教育观念、先进理念、战略思维、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智力资源, 增强凝聚力和感召力等方面需要加强建设。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应从五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 建立以关心为基础新型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转化学生学习态度。因为“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尤其是对那些高中学习成绩差而受到冷落的学生。

第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树立自信心, 使他们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 自觉地对自己负责, 对社会负责, 由此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第三, 注重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学校开设学习指导课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课等。当一部分学生有了学习的愿望, 学习方法就成了主要矛盾。这要求教师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指导外, 还要请优秀的毕业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 使在校生能够认识到学习差的原因,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明确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 从而在学习中自觉地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 善于激励、鼓励学生, 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感受和走向成功的机会,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把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最缺少的就是成功的体验。每位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教育点、发展点, 从各个方面去挖掘学生的优点, 及时地指出并鼓励。结合专业特点, 举办各种竞赛活动, 为学生成功创造展示的舞台。这样既使学生提高了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刻苦学习的自觉性。

第五, 要紧密结合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要为高职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作为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要求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内驱力的激发, 使高职学生逐步寻找到自我发展的道路。

摘要:学风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职院校开展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校学风状况的分析, 结合工作中的感受, 就创建优良学风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风,思考

参考文献

[1]周宏, 李征, 李东升.关于高职生学习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6中) .[1]周宏, 李征, 李东升.关于高职生学习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6中) .

[2]徐炳吉, 段福兴.论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2]徐炳吉, 段福兴.论大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

[3]杨伟才.大学生学习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5, (10) .[3]杨伟才.大学生学习心理对高校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5, (10) .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风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谢文兵(1977- ),男,四川广安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讲师,研究方向为国土资源和信息工程。(广东 深圳 518055)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061-02

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来说,建设良好的学风,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当前,建设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在于人民充分就业,以自己的劳动促进发展,同时分享发展成果。职业教育必须承担起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重大历史使命。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大大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帮助他们更新就业观念和增强谋职能力,解决因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同时,通过培训农民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造成的发展性失业。高职院校在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时发表的讲话中就可以看出。他说:“职业教育对于我们来说,太需要了,也太重要了。”温总理指出,我国的职业教育应该包括面向广大城乡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培养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一些老工人和老技术人员的再培训三个层次。因此,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优质的高职教育,而优质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学校的学风建设。高职院校的学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关系到我国的人才结构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2.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的需要。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一种直接生产“直接生产力”的教育,它与社会生产有着最活跃、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技术人才支撑和重要技术支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涵。和谐校园建设对于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谐校园建设的根本和核心就在于学风建设。学风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群体行为,它由一个学校的院风、班风组成,对于世界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良的学风是一种积极的氛围,同时也是一种动力,使学生能积极进取、努力向上,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它还是一种凝聚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4.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成长成才的最佳时期。大学生要成长成才,必须以坚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严谨的学风是大学生学好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保证,它不仅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起重要作用,而且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效地发挥学风建设作用,积极营造一个健康、文明、进取的校园氛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存在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积极方面

1.竞争激烈的市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为高职院校形成良好的学风提供了内在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高校的扩招,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而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迫使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进校之日起,就必须以提高专业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增强各种能力为特长,加入市场竞争这个行列,仅仅满足于拿到毕业资格是无法适应就业形势的。

2.各种教学水平评估机制为优良学风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评估、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等评估机制促使高职院校必须狠抓教风、学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毕业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增强学校办学的竞争力,各高职院校在抓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从而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了积极的外在条件。

3.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高职院校优良学风的重要保障。社会经济体制结构的转变,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人才充实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这对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对未来没有详细的规划和设计。笔者对某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今后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调查时发现,很多同学都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态度,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比较迷茫,甚至在大学阶段为什么而学,究竟要学些什么、怎样学习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学习比较被动和盲从,甚至出现学习没有动力,不学习也没有压力的现象。

2.对高职院校的认识不足。一些同学还存在普通大学总比职业院校好的片面认识,有的同学甚至认为职业院校就是考不上大学后的无奈选择,因此进校后情绪低落,缺乏自信心。

3.对专业不甚了解,专业思想包袱重。在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特别是对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应用及发展前景不了解,因而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消极情绪。

4.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性差。很多同学对在大学阶段要学习哪些知识技能,提高哪些能力还不明确,学习的随意性很强,没有系统的计划和安排。学习没有方向和目标,平时学习松懈,考前才“挑灯夜战”。

三、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学风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有学校自身环境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是学风不正的根本原因。学风建设作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存在着严重脱离实际和工作不到位,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成才目的性的教育和引导,没有准确地找到与实现培养目标的恰当结合点,因而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人生价值观,也就不可能激发出大学生为国家发展而刻苦读书的政治热情和精神动力。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趋于简单化、低层次,强调努力学习与个人出路的关系多,以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自己作为激励手段,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误导。

2.教风存在问题是学风不正的重要原因。教与学是一个双向过程,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教师的治学态度无时无刻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一些青年教师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水平的提高上,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教学效果差。其次是有些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了在教学时画重点、考试门槛过低等现象时有发生。教风存在着不少问题,对学风的影响很大。

3.中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偏差。中学教育的畸形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中学教育只注重分数,成天的补课和题海战术,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影响十分严重;此外,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了重要影响。

4.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学风建设的好坏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然而,当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重表不重里,重上不重下,重量不重质的形式主义。

四、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找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风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多渠道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形势与政策教育,使他们树立一种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人生理想;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及所学专业,帮助其树立人生目标,设计其生涯规划,让学生找准方向,从而端正其学习态度。

2.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在市场上的广阔发展前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应多角度、多层次地认真做好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特别要精心设计专业教育,应采用多种活泼的形式将学生的专业教育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同学生自身的发展结合起来,强化专业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还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全程教育,如邀请学术界知名的专家、教授,通过学术报告会、专业座谈会、外出参观或结合本专业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明确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方向、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等,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使其从根本上端正学习态度。

3.加强制度管理,着力优化育人环境。教育与管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学风建设不仅要靠教育,还要靠严格的制度管理。对教师来说,首先,增强职业自豪感,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学生既要满腔热情,又要严格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端正教学态度,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去感染学生;其次,严格教学管理,在课堂质量、学习作业、成绩考核等方面下功夫,把好关口,要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是争取突破60分的“生死线”;再次,加强对教师工作的考核和管理,真正发挥教师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最后,完善辅导员制度,发展一批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深入、细致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加强学生纪律管理,严管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自制力,以免学生在不能自律的情况下自由放纵,尤其要抓好考风考纪教育,对于违纪的学生要严惩不贷。

4.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的积极作用。校园文化具有较强的引导、熏陶和育人功能。要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精神氛围。开展“名人进校园”活动,邀请学校的知名教师、院士、专家、社会上成功人士等讲述他们自己的奋斗经历和学科前沿问题,以成功人士的事迹鼓舞大学生,使他们受到振奋、触动、启迪,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而且,一些疑难问题也能得到专家解答,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另外,要对学生进行校风、校史教育,加深学生的爱校情怀,使其以作为本校学生而自豪。激励学生与学校形成一体,以学校为荣辱,把学校的形象当做自己的形象,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从而为学校争光,增强学校凝聚力,促进学风建设。

5.通过紧抓高校模范生、模范寝室、模范班级来促进学风建设。正面的学生模范有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队伍、学习标兵、大学生科技骨干队伍等,要让他们充当学风建设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模范寝室和模范班级对周围同学在学习、生活上都能起到很好的激励模范作用。尤其要重视大学生科技骨干队伍,他们是学风建设向高层次延伸和发展的渠道,对学风建设起着直接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锡范.院系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浅谈[J].三湘高校论坛,2002(6).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 篇3

引言

补考是指学生在大学每学期的期终考试中,如果有科目没有达到60分或某门科目的总评分少于60分,那么此学生的该科目就不及格,对不及格的科目,学校会安排在下一个学期的初再给那些考试不及格的同学一次重新考试的机会,就叫做“补考”。

高职补考现状

上周末我我到某校监考补考。所见之现象着实令我吃惊。第一场考试,本应有22名同学的,到开始考试的时间,居然只有两位同学坐在教室里。后来又陆陆续续地来了几个,个个都很悠闲,很从容,毫不掩饰无所谓的神情。直到考试结束也只来了十来个人,我翻了翻他们交上来的试卷,大部分都是空白!我记忆中的大学补考可完全不应该是这样的,再混日子的同学,主观上也是想补考能过的,他们会去找资料,找老师,看书,认考场,然后考试时早早的去。

再看看我们的同学,有的可能脸也没洗,还穿着拖鞋,短裤,晃晃悠悠的来了,每个教师都伸头去问一下“我是在这里考试吗?”考试不带必备工具的也大有人在,常会有同学让老师去给他找笔,找尺子,找橡皮。考试的时候打电话,接电话旁若无人。有的同学坐在那里一个字不写,就前后左右的看,心思全放在怎么抄一点上了。监考的老师也很奇怪,象商城的导购员一样,老远就迎接我们的学生,询问考什么,指点考试教室的位置。班主任大都也会亲临现场,不停地打电话催同学来补考。

这奇怪的现象真让我费解,我就问其他老师怎么会这样。他们就笑笑,“这有什么,时间久了你就习惯了!”,“都是这样,就这风气,大家都知道,我们也没本事改掉”。这应该是一个大问题啊,大家怎么都能这么平和的对待呢?我觉得一个学校,不论他追求什么样的特点和规模,良好的学风总是最基础的东西,考风毫无疑问应当是学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应当认真对待上述现象和问题。

原因及危害分析

首先我想弄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还是很多的,最主要的可能就是:不补考或补考成绩的好坏对学生本人没有什么影响。没有正当理由不来补考,既不会受正式的批评,也不会给处分;补考不过,可以重修,重修就简单了,发几份重修试卷,抄抄,考试的`内容也就是在这几份试卷里;重修不过也没关系;最后学校总会全放掉,都发毕业证。那来不来、过不过又有什么关系呢?!师兄师姐们就这样教他们的师弟师妹们,一届一届,“良好”的风气就这么形成了。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如因为扩招,学生素质有所降低;学生年龄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律性差;有的课程难度大;我们教师教的不好,没有教会学生等等。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放任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这种涣散,无所谓的风气对同学,老师和学校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对待补考的这种态度,向前影响期考和上课的态度,向后影响重修甚至于工作和做其他事情的态度。很多同学可能都认为,补考去不去,过不过没关系;上课去不去,听不听,会不会也没关系,作业可交可不交,重修卷可做可不做,反正都没关系。事实上也是这样,逃课,上课开小差的大有人在。老师催作业,到处找学生给他送重修试卷,请他们来问问题,然后求着他们把重修试卷做了交回来,可是每年总还有很多同学重修试卷都找不到了,我很难想象这些同学走上社会、会表现多好!(当然我不否认他们当中有一些工作后知道努力,然后做的很好!)

对老师影响也很大,要严肃考场纪律吗?好容易有两个同学来考试,你一不小心对他们的抄袭和左顾右盼的行为有所反对,好,他们马上交卷走人了!上课面对着一教室不是看手机,就是讲话打瞌睡的同学,你怎么办?我想很多老师心里会这样想:还是算了吧,也不要太严格了!上课,考试,重修都给同学开方便之门,其实已经有违师德规范。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对学校地影响,那就不必说了。我想外界看一个学校,不是看它楼有多漂亮;花园整理的多好;草种的多绿,最主要的还是看它培养出的学生;看它的教师队伍;看它的校风和传统精神!长此以往,是何后果?

改进建议

这后果自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我们必须有所改变。一种风气形成有一个过程,改变也不会是容易的事,尤其是坏的风气,改变是要付出代价的也是痛苦的。但我们必须改!我以为可以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单治标没有用,单治本又太慢。首先我们要下决心接受连续几届毕业生中有一批拿不到毕业证的事实。对不参加补考者给予公开批评,违纪者给予严肃处理;制定留级办法,确定有几门重修不过者绝不发毕业证,并切实严格执行。当然这要求我们对相关的工作,事先都周密部署,尽量使得越过警戒线的同学少,但对于那些依然敢越线的同学绝不手软,不论是什么背景。当然事先要对纪律和办法大力宣传,做到尽人皆知,对违纪处理的,更要让每个人都知道。治本,当然首先还是要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进行教学改革,使得我们的教学适合学校与学生的特点;其次要加强学生的引导与教育使得他们愿意学,会学,开心地学;再次学校形成自己独特的优良的校风,把学风提到第一重要的高度。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 篇4

基于学习型组织理论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新思路

作者:李兰荣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8期

[摘要]高职院校学风不良的根本原因是不注重科研和团队学习。文章通过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与方法的深刻反思,提出了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抓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风建设 产学研结合[作者简介]李兰荣(1964-),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读博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湖北 武汉 43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管理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序号:自筹经费课题第45项)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050-02

学风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治学、学术、学习风气的综合。学风是校风的核心,是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都在下大力气抓学风建设,但效果并不显著。而研究型大学似乎并没有刻意抓学风建设,为什么其学风却很优良?是高职院校的客观原因使然,还是高职院校抓学风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存在问题?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风不良的根本原因是不注重科研和团队学习。纵观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多采用就学风抓学风的办法,形成了“学风不好—严格学生管理—学生被动服从—学生主体性、自觉性下降—学风愈加不好—管理愈加严格”的怪圈。一些高职院校实施以教风促学风的办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学风状况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与高职院校不同,研究型大学把科研摆在核心位置,注重团队学习和研究,走出了一条以科研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成功之路,很值得各高职院校学习。如果用学习型组织的评价标准衡量研究型大学,它们多数已达到了学习型组织的标准。笔者在深入研学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与方法的深刻反思,提出了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狠抓团队学习和研究,拓宽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新思路。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代管理学的前沿理论,包括五项修炼(管理方法):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一、自我超越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自我超越修炼。自我超越是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是个人成长的学习修炼。其意义在于以创造而不是适应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生命,通过自我超越,活出创造型的生命力,真正体认和享受生命存在的意义。自我超越的修炼包含两项动作:一是不断理清到底什么对我们最重要(愿景);二是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现状)。当我们把愿景与现状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浮现时,心中便产生“创造性张力”——一种想把二者合而为一的力量。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核心原理。自我超越的根本途径是学习和研究。对于组织而言,要营造自我超越的浓厚氛围,鼓励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淡化层级观念,将管理重心下移(分权),全面推行目标管理。

2.现状与愿景。(1)现状:高职院校管理放权分权不足;提供自我超越的环境及指导、培训不够;科研与学术氛围不浓,科研水平及学习自觉性不高,教职员工没有把学习和科研作为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自我超越的能力不强;目标管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学生学习的目的、动机不明确,把学习视为“手段”或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目标管理意识欠缺,自我管理能力较差。(2)愿景:追求愿景、自我超越成为高职院校师生员工的习惯;学习成为人们的内在需求和一种生活方式;工作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成为生命的一部分;科研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学习和科研成为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管理者乐导的良好局面。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高职院校应当把科研和学习摆在突出位置,营造浓厚的科研、学习氛围。进一步完善学习、科研、职称评定等奖惩政策,给予科研课题负责人高度的自主权,加大对专业带头人及科研骨干的选拔、培养和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开展或参与科研活动;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二是学校工作中心由以教学为中心向以人才培养(包括学生培养和教职工培养)为中心转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分级提供经常性、制度化的培训指导,重点培养师生员工自学、自我管理、自我超越的意识、责任感和能力,并教授他们实现自我超越的技能和知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并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学习能力为重点,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三是管理重心下移,实施目标管理。通过放权与分权,把主动权交给教职工和学生;全面推行目标管理和民主管理,实现责、权、利高度统一;推行教授治学制度,充分尊重知识、尊重权威。四是鼓励竞争,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二、心智模式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心智模式修炼。心智模式是深植于人们心中对于周围世界如何运作的认识、假设和看法,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态等。改善心智模式修炼,就是否定和抛弃自己旧有的心智模式,透过新假设、新观点来观察、思考、处理问题。心智模式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不改变旧的心智模式,就不会产生新的创造力。改善心智模式的精髓是开放和追求真实,关键的技巧是反思和探寻。

2.现状。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心智模式主要有: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保守,改革开放意识不强;认为学风建设是学生的事,是团委、学工、教务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部分

教师一方面认为学生素质不高,对学生成才的期望值估计不足,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是教书匠,科研和创新的动力不足;部分学生认为高职生低人一等,缺乏成才的自信,学习动力不足。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更新观念。俗话说:“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通过开展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改变上述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心智模式和认识。二是用Y型理论进行管理。把师生员工看做Y型人,相信他们愿意承担责任,愿意积极工作和学习,并在工作、学习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享受生命的意义。以人为本,对师生员工寄予高期望,用正面、鼓励的态度进行激励。三是达成“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共识,形成师生员工人人自觉学习、个个超越自我的良好风气。

三、共同愿景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共同愿景修炼。共同愿景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创造出众人是一体的感觉,并遍布到组织的全面活动,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汇起来。有愿景引导,组织才会改革创新,如果没有愿景,则整天都会忙于琐碎之事。共同愿景由个人愿景汇集而成,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持续不断地鼓励成员发展自己的个人愿景。建立共同愿景的精髓是彼此成为伙伴关系,互相尊重,共同体验目标的一体感。如果失去尊重,团队的凝聚力便会分崩离析,导致共同愿景的破灭。

2.现状。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将师生员工视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手段,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师生员工将工作、学习视为谋生的手段,对物质利益和个人利益看得较重,自我实现的追求不高。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按照共同愿景和个人愿景相融合的原则,重新确立办学理念。如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将办学理念确定为:为每一位莘莘学子的成才积蓄力量,为每一位教职工的发展搭建平台,为广西建设事业发展做出贡献。二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如果未能拥有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就无法鼓励人们超越只图一己之利的私心。高职院校应当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学习能力作为校园文化弘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三是营造开拓创新、敢于冒尖的氛围,激励师生员工勇于追求自己的愿景和目标。引导师生员工从将工作、学习视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转变为寻求工作、学习的内在价值。激励师生员工通过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实现每天一小步、今生一大步的跨越。

四、团队学习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团队学习修炼。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是使团队力量超乎个人力量加总的技术。团队学习的意义在于可以使团队智商远远大于个人智商,使团队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又产生协调一致的行动。团队学习的基本方式是深度汇谈和讨论。深度汇谈是自由和有创造性地提出不同看法以发现新看法。深度汇谈时要先暂停个人的主观思维,彼此用心倾听,其目的是要超过任何个人的见解,而非赢得对话。讨论是提出不同看法并加以

辩护。通常我们用深度汇谈来探究复杂的问题,用讨论来做事情的决议。团队学习的精髓是方向一致和集体智力。

2.现状。高职院校除学生社团外,其他非正式组织团队较少;在已有的非正式组织团队和正式组织团队中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尚未形成;缺乏探寻、倾听、深度汇谈的习惯和氛围;综合运用辩护与探寻的技巧不高,辩护多于探寻,共同学习的效果不佳。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建立各种团队。以任务、项目、目标或兴趣为中心建立各种团队,如科研团队、教学团队(优质专业、精品课程、集体备课)、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二是培养倾听和探寻的习惯。以开放的心态和对他人感兴趣的态度倾听、探寻他人的看法,讨论中常用“是什么使你产生这个主张?”或“你可以说明你的观点吗?”等提问,并耐心倾听他人的回答。三是创建学习型团队。如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系部、学习型部门、学习型教研室、学习型班级、学习型社团、学习型宿舍、学习型家庭等,进而在成功创建学习型团队的基础上创建学习型校园。

五、系统思考与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

1.系统思考修炼。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是整合其他各项修炼于一体的理论与实务,是五项修炼中最关键的一项修炼。系统思考使人由看局部到看整体,由对现状做被动适应转变为创造未来,由迷失在复杂的细节中到掌握动态的均衡搭配,由头痛医头的症状解到实质解决问题的根本解,同时系统思考揭示我们如何导致自己目前的情况。系统思考的精髓是整体观和一体感。

2.现状。高职院校存在的非系统思考的现象主要有:大家习惯于以分割的方式来看外在的世界,当出了问题,往往倾向于归罪于外界,凡事较少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处理纷繁复杂的事情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习惯于寻求症状解而非实质解决问题的根本解。

3.改进思路与方法。一是养成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习惯。从将问题看做是由外面某些人或事所引起的转变为看到自己的行动如何造成问题。二是从局限思考向整体思考转变。把个人放在整体(集体)中思考,从而感悟出自身的责任和价值。三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高职院校学风建设而言,应采取以科研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思路,齐抓共管,从根本上解决学风不尽如人意的现实。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思路应运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五项修炼,重新厘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实现办学道路由产学合作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转变,工作中心由以教学为中心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转变,管理方式由集权向分权的转变,全面推行目标管理,用Y型理论管理师生员工,创建学习型团队和学习型校园。采取以科研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的办法建设高职院校的优良学风。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实施STS教育探析 篇5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近年来国际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备现代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STS教育对于我国来说,它刚刚起步.今后STS教育将成为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STS教育就是使学生了解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作 者:吴德强 王娜 作者单位:吴德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院办)

王娜(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基础部)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问题,辅导员,对策

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 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 是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高校辅导员特别是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不断强化自身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人格魅力, 努力促进和改善学校学风建设。

一、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主要学风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风状况, 与前几年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总体来说差强人意。比如各年级学生到课率参差不齐, 学习态度不端正, 考试不讲诚信等现象, 这是一些显性问题, 也是至今为止尚未完全解决好的问题。其实, 这只不过是一个表面现象, 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不得不让人去思考。结合本人工作的这所高职院校的学风现状, 现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种具体的不良现状:上课迟到早退、课余看书的人较少、学生在教室和图书馆上晚自习的情况差、作业完成情况很不容乐观、同学对考试不够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意识薄弱等。

二、学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导致学风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社会大环境、学校小环境、教师的教风、学生自身的问题等多种因素。

(一) 社会大环境与学校小环境的影响。一是因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导致资源紧张、结构失衡、专业结构失衡、就业竞争激烈等原因;二是社会、学生、家长对高职教育缺乏认识, 视高职教育为“二流教育”, 把高职院校当作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 把选择高职视为无可奈何之举;三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 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诚信缺失、情绪浮躁等不良风气, 对高职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 教师教风的影响。一是辅导员人手少且忙于日常的行政事务性工作, 应付面上的活动多, 投入到学生思想教育的时间少;很多高职院校的班导师同时是专任教师, 要忙于教学, 主动关心学生思想的时间少;二是专业教师承受的教科研、进修等压力较大, 课后无暇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 甚至顾不上仔细批阅学生的作业;三是某些专业或课程的培养目标不是十分明确, 有些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脱离社会需要, 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有些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 未能摆正教学位置 , 功利思想比较严重, 备课不认真 , 教学内容陈旧 , 满足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热情;五是有些教师存在责任心淡薄、履行职责不到位的情况, 没有做到管教结合, 因此, 加快了不良学风的滋长速度。

(三)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一是学生周围的同学、课堂秩序和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即好的环境能促进学风的良性发展, 差的环境则会导致不良学风的恶性循环;二是学生课余时间沉迷于游戏、网上聊天,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自觉学习。

三、辅导员对学风建设的几点措施

(一) 不定时地召开学生与任课教师座谈会, 充当学生与任课教师沟通的桥梁, 改进师生双方都不满的现状。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反应现在的学生没有以前好教, 而学生有学生们的想法, 渐渐就存在师生都不满的现状。我所在的学校经常有学生反映他们去不去上课和去上课了认真不认真听讲与该课程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能通过不定期的师生座谈会, 使教师和学生提出各自的想法, 进行沟通, 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相互理解、默契配合, 成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改善学风问题。

(二) 不同的专业成立不同的社团或者工作室, 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一个很明确的培养目标, 大学生不仅要在校园里完善知识结构, 更应走出校门, 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比如我院信息技术系的动漫设计专业可以成立“动漫社”、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可以成立“电子商务协会、ERP协会”等社团或工作室。社团和工作室提供的实践机会, 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可以让学生会等组织机构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兼职机会, 并提供给学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住自己专业学科的动向, 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通过这种方式来弥补学校缺乏实践的不足, 让学生在实践中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从而明确学习的方向。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优化措施

二十一世纪,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走了下坡路,意志消沉, 不思进取,对前途感到渺茫,无心在校开展专业学习和研究,无求学动机和学习兴趣。针对目前状况,以加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丰富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科学内涵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1)学风建设优势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高校的扩招,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市场。而双向选择的竞争机制,迫使每个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进校之日起,就必须以提高专业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增强各种能力为特长,加入市场竞争这个行列,仅仅满足于拿到毕业资格是无法适应就业形势的。社会经济体制结构的转变,需要大量应用型技能人才充实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这对调动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供了重要保证。高职院骨干示范建设等机制促使高职院校必须狠抓教风、学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使毕业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增强学校办学的竞争力,各高职院校在抓学风建设方面,采取了相应的积极措施,从而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供了积极的外在条件。(2)学风建设劣势分析。高职院校制度需要完善,广大师生对学风建设认识不够。社会诱惑太多,网络普及,学生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较多;高职院大多数学生沉迷网络;懒散,缺少运动;没有早读时间,早起作息时间不协调,生物钟紊乱;上课迟到早退,及逃课现象严重;学习无动力,无目标;就业形势迷茫,学习专业知识性不强,知识面严重缺乏;在校大学生恋爱现象严重,沉迷于享受,无理想与抱负;几乎很少学生在宿舍学习,聊天和上网游戏的人占绝大多数;上课玩手机情况严重,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对时间的安排不合理;抱着及格就行,不求上进;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学生较少参与活动,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较少;对于前景懒于思考,依赖性太强;没有目标,对待学业比较懒散,缺乏学习热情与钻研精神;平时不愿意用功,考试前求老师划重点;图书资源有限,课外阅读书太少,领导,老师与同学接触少、交流少,难于发现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思想动态。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存的在问题分析。(1)部分高职学生思想比较松懈,上进心和竞争意识不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够端正;不少学生仍未脱离高中生的心理行为,不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对学习不感兴趣,且越来越放松,生活随便,浑浑噩噩地渡过大学生活;还有很多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特别是对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应用及发展前景不了解,因而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消极情绪。(2)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性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差,不同程度出现新的“读书无用论”和“无专业目标”论。很多同学对在大学阶段要学习哪些知识技能,提高哪些能力还不明确,学习的随意性很强,没有系统的计划和安排。学习没有方向和目标,平时学习松懈,考前才“挑灯夜战”。(3)个别老师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另有少数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有限,上课缺乏教学艺术,难吸引学生。有些老师念PPT课件、内容陈旧没有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或与实际相结合、只管自己讲课不管学生感受、对课堂纪律放松疏于管理、没有采取互动式教学,教学脱节。(4)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动手能力。有些专业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即使时间环节也就是去企业参观,学生难于动手操作,光听枯燥的理论,让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5)考风考纪亟待加强,考试形式内容需要改进。考试形式单调,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和创新学习。

二、加强学风建设的优化措施

建立健全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约束能力,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对其进行督导;合理安排作业量;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积极性;另外学校可以不定时的组织一些校外活动,让同学们增进彼此的感情,在实践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学校要争取建立学习小组,让同学对学习有一定的激情,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各班委加强监督,实施奖惩制度,加强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不要睡懒觉,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对宿舍进行改善;加强教育力度,开设大学语文课程,限制网络开放时间,加强体育建设,为自己设置长短期计划,有目标 有理想 有动力,增强抵制力,抗诱惑能力,加强自我管理;老师进行教学改革,把“企业”搬进课堂,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风建设的优化措施具体如下几点:(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减少学习倦怠现象,提高专业认同感。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团体致力于学生学术思维、 科研意识、 动手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建设良好学风中起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体学生共同提高。(2)帮助学生树立目标,熟悉专业知识,分析专业前景,实力目标,踏实学习。加大教师教学能力和治学态度的培养,围绕专业特点,基础和提高并重,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低年级围绕树立专业理念,熟悉专业内涵,更新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开展活动。(3)以项目为载体,把“企业”引到课堂,或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搭建校内与校外、学生与企业经常性互动联系的平台与桥梁,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减少学习倦怠现象,提高专业认同感。(4)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广泛开展学生课外科研活动,为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磨练意志品质提供平台;鼓励老师和学生创办专业相关企业实体。通过创业,既可以强化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完成产学研工作,又可以产生社会经济效益,服务区域经济,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带动学风建设。(5)加强考风建设,改变考试形式。根据课程内容,教师自主确定考试形式;狠抓监考制度,惩治考风,让学生除了认真学习,无空子可钻。利用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各种趣味知识竞赛或专业技能竞赛,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精神上和物质至上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

三、结语

开展高职院学风建设调研,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学风建设的要求,优化高职院学风建设措施。探索学风建设途径,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结合学院后骨干示范建设,提高学院学风建设的水平。

总之通过以上研究,让学风建设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宿舍。探索学风建设的一般规律,形成学风建设特色。依托区域区域经济,以学校为主阵地,汇聚各路英才,加强理论研究,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熹,张宪林,方立琴.浅谈基于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

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析 篇8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胡子仿 姚进

(湖南长沙410151)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当前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组织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党性教育、教育关口前移、创新工作摸式、加强支委会建设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与新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问题对策

如何加强与改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把学生中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不断壮大学生党员队伍,扩大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政治觉悟与业务素质能力的人才,是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千秋大业的大事。我们通过调研和实践探索,现就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些实践和设想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现状 各高职院校党委虽然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坚持推进“三个代表”进课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立场武装学生的头脑,加大了在青年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但就当前来说,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1、就业压力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思想严重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的大学生相继毕业,人才市场供求矛盾突显,为了增加找到工作的机会,学生为提高自身素质,在获取各种资格证书的同时,高职院校部分学生把加入党组织也作为毕业后就业的一个重要法码,这种以功利为目的追求者加入党组织后,必然会造成党组织不纯洁,也必然导致学生党员队伍思想上的混乱,应引起各高职院校党组织的重视。

2、在校时间短,学生培养教育难度大

高职院校学制为三年(部分专业学制为两年)。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二年半左右,高职教育强调零距离上岗,学生第五学期就开始进行生产实 1

习,由于生产实习须与生产结合,一般是离开学校在企业进行。这给学生的组织发展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按照党组织发展原则与规定,学生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后,要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和考察才能接收为预备党员,使部分入党积极分子被吸收为预备党员时即将毕业走入社会。学生走入社会就业后,工作一时难以稳定,经常更换工作单位,使得其党组织关系要在学校保留二至三年,学校对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要通过学生的思想汇报和电话联系。在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上既无法当面谈话,也无法考察在工作中的表现。由于就业压力,市场竞争激烈,少数党员毕业后基本上不与学校联系,也不交纳组织费。这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一道难题。、低年级学生党员人数少,组织发展不均衡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低年级党员人数偏少,发展速度慢,学生党员发展基本集中在二、三年级,这不利于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党员预备期的培养与考察,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政治上的成熟。

4、学生党员人数增长快,党务工作队伍、机制不能满足当前党建工作的要求

根据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所提出的,要加强和改革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开创“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新格局的要求。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在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同时,加大了学生党员组织发展的力度,学生党员人数迅速增长。以湖南工程职院为例,1999年招生300名学生,不足10名学生党员,发展到2005年在生校7500人,有480名学生党员,占学生总人数的6.3%。虽然党建工作机构不断完善,队伍不断扩大,工作经验不断积累,方法不断创新,但党建工作队伍仍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素质党务工作者人员少,尤其是高素质的学生党支部书记缺乏。学生党支部书记一般是由学生辅导员和学管工作人员担任,但高职院校大部分办学时间较短,辅导员队伍绝大多数是新招聘的本科院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大都在22—25岁之间,有一半以上的辅导员不是党员,由于支部书记年纪轻、工作经验少,从能力、经验、人数上都不能满足学生党员迅速增加的需要。

二是以专业、班级建立学生党支部的机制已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随着

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宿舍成了教室、实验室以外学习的重要场所。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在宿舍表现怎样,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几乎成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空档,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学生公寓对学生党员考察、教育与管理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加强党性教育,端正学生入党动

学生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学生中优秀份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政治上可靠、专业素质高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从上述的问题看,必须端正学生入党动机,才能实现党建工作的根本任务,端正学生入党动机就必须加强入党积极分子与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党性修养与党员意识,抵制社会负面影响的侵蚀。进行党性教育,主要要把握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的基本知识和教育。要帮助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掌握党章党纲的基本内容与要求。二是要加强思想理论教育。要对学生党员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三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来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四是党的作风教育。党的作风实质就是党性问题,党的作风与党的性质是世界观的表现,要通过党风教育提高学生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与学风。五是要求学生党员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工作中发挥党员自我教育的作用,建立学生党员教育过程的自我控制机制。教育作用的归宿,就是要加强自我教育,我们的党员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党员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

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学生党员的党员意识,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使每个学生党员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荣誉感和责任感,始终坚持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每个党员都成为小康和谐社会建设的优秀人才。、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与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与模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增强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只有把支部建设好,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党

建工作水平不断提高。要建设好学生党支部就必须创新党支部的运行机制。创新运行机制要抓好以下三个环节:首先是按照党章规定,结合实际设置学生党支部。一年级设年级支部,二年级党小组设在班上,三年级以专业建立党支部(有条件的把支部建在班上);其次是建设好一个支委会;再次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以学生党建“创先争优”的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学生党员做学习、工作、守纪的表率。

(2)构建“注册支部、楼栋支部、网络支部”,创新党建模式

注册支部是指按系、不同专业或班级设立的经校党委批准的党支部;楼栋支部是指在公寓区内按楼栋管理的活动性党支部;网络支部是指离校生产实习的学生党员,未转组织关系的毕业生党员按系和年级成立的活动性党支部。学生党员必须同时在注册支部与楼栋支部参加组织活动,履行党员职责。通过开展文化活动进寝室、党员示范寝室、公寓自治小组等活动加强对公寓这个新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管理。

利用和发挥网络优势,建立网络党支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通过网络把流动党员集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动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与管理。通过网络会议系统召开网络会议与安排工作,组织流动党员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延伸学生党员教育的空间,填补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空档。、培养教育关口前移,建立科学的考察指标体系

(1)培养教育关口前移。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是做好高职院校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培养、教育、发展的工作关口必须前移。一是与高中阶段衔接起来,对在高中阶段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进校后又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二是要抓“三早”。就是“从思想上早熏陶、理论上早引导、培养考察早起步”,做到一年级重点培养,个别发展,二年级重点发展,三年级加大力度发展。

(2)建立科学的考察指标体系,使学生党员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学生党员的发展,要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这就必须建立科学的考察指标体系,对学生党员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党员发展和党员素质的提高、以及成长与成才提供重要导向和保证,同时检验党员的教育效果,并为党员教育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和教育方向。一是从层次上建立自我、他人、组织考察指标。即学生党员自己、他人(包括党内同志和党外群众)、党的基层组织——学生党支部。一个党员素质的高低,应该由自我、他人、组织三者说了算,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二是从具体内容上建立德育素质、智育素质、身心素质、能力素质的四个考察指标。德育素质是灵魂,智育素质是基础,身心素质是前提,能力素质是关键。通过这些措施把更多的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同时扩大考察发展的群众基础,在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的同时,做到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

4、加强支委会班子的建设,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建工作队伍

学生党支部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要做好当前的学生党建工作,必须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建设,而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关键是加强党支部支委会班子的建设,把支委班子建设成为开拓进取,精明强干的战斗领导集体。要做好这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选配好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的选派,是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关键性工作。支部书记是核心、一个学生党支部能否发挥重要作用,主动有效的开展工作,支部书记这个带头人是个关键。一个好的支部书记,就能带出一个好的支委会,培养出一支好的学生党员队伍。

各高职院校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选配好学生党支部书记,选派那些党性强、政治素质好、政治理论水平高、熟悉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规律、热爱党建工作又有一定党建工作经验与能力的人。选派学生党支部书记要把握好以下两个环节:一是选聘工作要从实际出发。为了便于工作,应由主管学生工作又熟悉党建工作的学管干事和辅导员担任;二是要注重培养。合格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成熟的,需要各高职院校对其进行理论培训、观摩、学习、实际工作压担子等方法来进行提高。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使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冀学峰.高校学生党员协同教育模式与三维立体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M].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2.[2]陈素兰.试论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M].党建论丛,2002(2)

作者简介:

胡子仿男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专职组织员高级政工师

联系电话:0731 一4095297***

邮编:410151

电子邮箱:huzifang@126.com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水渡河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姚进男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北院党总之书记 邮编:410151

联系电话:0731 一4095297

地址:湖南省 长沙市 水渡河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 篇9

加强高职院校日语听说能力的措施探析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在日语教学综合训练中培养听说能力的`迫切性,重要性及可塑性.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作 者:金爱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2 刊 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UDANJIANG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 分类号:H36 关键词:高职教育   日语听说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探索 篇10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39-03

收稿日期:2015-06-30

作者简介:吴宇翔(1987-),男,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佛山/528333)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学风的好坏直接反映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水平,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为应用型本科,向职业教育转型。在全国高考生源日益下降的现实面前,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更为激烈的竞争。因此,加强学风建设,探索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增强高校竞争力,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本文从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着眼,探讨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构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干部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生力军

本文的学风,特指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多方面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文中的学生干部主要依据其所在组织分为以下几类:学生党组织干部、团组织学生干部、学生会干部、班委会干部和社团干部等。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而且人数众多,分布广泛,在学风建设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学生干部是学风建设的信息员、参与者、实施者和践行者,是学风建设中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

(1)学生干部是学风建设的信息员。学生干部来源于学生,与普通学生朝夕相处,是最贴近学生的管理者,是真正了解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人,是联系学生和教师的纽带。学生干部一方面收集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向教师反馈,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最新学习生活动态;另一方面,教师获得学生动态后,可有效指导学生干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准确传递教师信息,做好各项通知,布置与学生相关的各项工作。学生出现违规违纪情况,教师的第一反应是联系学生干部,了解学生出现异常行为的缘由,再对违纪学生开展教育工作,从而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学生信息员积极向学校反映学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有效地推进学风建设的开展。

(2)学生干部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良好的学风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干部作为校纪校规的监督执行者和班级规章制度的创立者,可以有效地协助教师维护课堂学习秩序;监督学生出勤情况,对迟到、旷课、早退学生进行劝诫和教育;宣传优秀学生的经验,建立学习小组帮助其他学生共同提高。同时,学生干部还能通过组织开展贴近学生的活动、建立班级共同体等切实有效的工作来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引领全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学习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锻炼各项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学生干部是学风建设的模范践行者。学生干部一般积极性较高,主动性较强,责任心较重,同时有着较好的自律意识,能够以身作则,遵守校纪校规,努力学习。每一个学生干部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班级和宿舍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对同学们起到最直接的影响。一个优秀的学生干部能够对班级同学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有力推动班级学风建设,从而促进学校优秀学风的形成。

二、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学生干部队伍对学风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培养形成优秀学风,推动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关键在于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以学生骨干为龙头,以学生干部为核心,以创建“优良学风班”为载体,推动班级学风建设,带动全体学生建设优良学风,是构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1.完善管理制度,推进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1)严格选拔,把好入口关

这是组建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的基础和前提。在选拔的过程中,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拔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性、品德优秀、成绩优异、可塑性强的学生担任学生干部。重要学生干部的选拔,必须注重学生干部的能力和在学生中的群众基础,既要看民主选举,也要进行业务考核。

(2)加强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与能力

新上任的学生干部,尤其是低年级的班干部,普遍自身阅历不足,工作经验不多,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有待挖掘。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相关培训、团队辅导和个别指导、大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新旧学生干部交流会,注意有效地传承学生干部的经验和学生干部队伍组织文化,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引导新任学生干部明确自身职责,熟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3)有效监督,保障学生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对于上任的学生干部,要进行定期考核,强化监督,坚持严格执行学习成绩优秀、没有不及格课程,且无任何违纪行为的学生干部考核标准。坚决剔除有损学生干部队伍形象的成员,保障学生干部队伍的活力,保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加强广大学生对于学生干部队伍的监督,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干部脱离群众,保持学生干部与学生的紧密联系,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上级考核和学生监督可以有效约束学生干部,督促他们严于律己,勤奋学习,在学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4)适当激励,用典型引领学风建设

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总体而言综合素质不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而且流动性大,任务繁重。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进一步开发学生干部的潜力,促进学生干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干,还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团员、自强之星等评比,对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学生干部进行表彰、宣传,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双管齐下,使学生干部始终保持旺盛的士气和积极性,对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推进学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创建“优良学风班”,推动学风建设

构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核心在于班级学风建设,而班委是班级学风建设的重要组织者。经过对广东某高职院校的一个“优良学风班”进行调查,发现以各班班委为骨干,创建“优良学风班”,是培养良好班风、培训优秀学风的重要途径。该班自入学以来,在学院“优良学风班”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老师们的赞扬。经仔细调研,这一成果的取得,跟该班班委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首先,该班建立了一个能力突出、密切合作的班委会。班委成员稳定,成绩突出,许多班委是其他组织的主要干部,工作能力较强,因此,班委具有较好的威信和号召力,为推动学风建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班委积极组织班上学生,按照学院“优良学风班”的评选要求,狠抓班级学风,帮助班上每一位学生,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学风建设成效显著,而且优良的学风得到了长久的保持。班委会积极带动全体学生大力推动班级学风建设,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荣获了校级“优良学风班”称号。

班级学风是学校学风的有机组成部分,班级学风建设卓有成效,自然会大力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由此可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是构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3.繁荣校园文化,推进文化育人

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引导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而长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富有特色和活力的高品位校园活动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自我发展,给学生提供全面进步的广阔平台,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导向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学风。

因此,以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社团联合会等学生组织为抓手,依托学生组织中的学生干部,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风,是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在思想教育活动方面,各学生党支部协助组织业余党校、各学院团委协助组织业余团校、各级学生会举办的“学雷锋”活动和“文明修身”活动等,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每年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成才意识,对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现实,增长实践能力,提升自身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技活动方面,每年的“挑战杯”和“科技节”等比赛强化了学生的科技创新训练,带动了校园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养成,提高了学生学术科技水平,从而形成浓厚的课外学生科技活动氛围。

文化艺术方面,各级学生组织举办的文化艺术活动,例如,舞蹈大赛、校园歌手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秋嘉年华晚会”等文艺活动,集中展现了学生的艺术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水平,开拓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实现了对自身文化素质、人文修养的熏陶。

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贴近学生,更具人文气息,同时也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够达到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锻炼学生干部队伍的目的,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更能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高校学风的正确引导,有利于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巩固。

三、结语

构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完善学生管理制度,严格选拔、精心培养、定期考核、加强监督,逐步完善有利于良好学风形成的管理、约束和激励制度;以班干部为核心,以创建“优秀学风班”活动为载体,培养优秀的班风;以学生党支部、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风。以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中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高职院校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变革的时代潮流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彦,董俊杰.学生干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赵永芳,王敏,牟永念.如何发挥学生骨干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促进作用[J].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01).

[3]姚慧.大学生学风建设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4]徐辉.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

[5]黄婷.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6]赵勇进,杨建军.高校学生干部学风建设浅论[J].管理学家,2012(01).

上一篇:抒情诗词下一篇: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初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