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庭前调解制度缺陷的完善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庭前调解作为立案与庭审的衔接程序,对于缓解社会的矛盾,构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消弱职权主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挥当事人主义下优势。因此,庭前调解制度有着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但在调解过程中,法官不能树立威信,当事人对于调解的不信赖;当事人诚信观念差,利用诉讼拖时间,恶意逃避债务;案件权利人做出让步后,当事人反悔,拒不履行和解协议;一些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诉讼主体调解难度大等问题突出。我国的调解工作尤其是庭前调解工作既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机遇。针对上述庭前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解决:

(一)建议取消当事人的反悔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受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调解协议经法院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和捺印生效,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捺印之日发生法律效力。笔者认为对于简易程序的中规定的调解协议,也应适用于普通程序,当然同样适用于庭前调解程序。同时,在调解书的送达方式上,我们可以使用当场制作并送达的方式来解决调解书的效力问题。

(二)用合理的方式传唤当事人

开庭前,依据案件的情况,对调解可能性比较大的案件分类处理,打电话了解案件情况,当事人对调解的意向等内容。除了用电话传唤、口头传唤方式,笔者更赞同用票据传唤的方式,这是为了增加法官对于庭前调解的重视度,让百姓提高对于庭前调解的重视,对于庭前调解过程中,无理由拒不到庭,法院可以按照撤诉或缺席判决处理。另外在送达的时候,应当对送达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增加送达环节对当事人调解意向的了解,加强送达员与法官的沟通。

(三)庭前调解法官的配置以及培训

疑难案件与新型案件的不断增加,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司法改革不断深入,使本已经复杂的调解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司法公正程序要求较高,人力资源相对问题,但是物质资源落后,使得法官的办案压力增大,本应该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进行调解的案件,由于时间的紧张调解。外加上法官的年轻化,社会经验不足,调解技巧欠缺,调解人员的欠缺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经验不足,调解技巧欠缺的法官进行培训。通过法院内部之间的交流,法院外之间的交流,使得各院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学习。

(四)庭前调解程序与庭审程序的衔接

庭前调解与庭审的程序的链接过密,会使庭审法官造成庭前预断;联系疏远,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当事人与法院的诉讼成本。基于此笔者赞同制作“庭前询问记录”“证据交换笔录”“庭前调解说明”等文书,对于庭前调解情况进行说明。庭前调解笔录主要是对当事人纠纷事实及理由的陈述,证据交换笔录是证据复杂适用简易纠纷的案件,以及案件争议的焦点,上方当事人之间质证笔录;庭前调解说明是庭前调解法官对于当事人之间争议的焦点归纳总结。这三者文书可以呈现庭审法官的工作,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庭审起到了辅助作用。

(五)建立合理的调解激励措施

要充分发挥诉讼调节功能,使庭前调解制度的功能落到实处,不仅需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调解程序,而且需要相应的激励保障措施。但是现有法律制度中,促使法院组织调解、律师推进调解、当事人达成调解的激励措施并不多,很多停留在调解制度本身固有的特点上,如程序灵活,快捷便利,不伤和气等。然而通过调解结案的省下司法资源,现行制度并没有充分的利用。在民诉中,只有一项对于经济激励是撤诉;如果调解后一方同意撤诉,可以实现案件受理费用减半收取;而调解结案的,诉讼费减少的任何经济利益不能被减少。

二、结语

转型期的中国司法承载着纠纷增长的巨大压力,如何应对这种压力,实现公正高效,效益的诉讼价值?这就需要司法机构、司法人员、司法程序和管理体制诸方面都发挥相应作用。笔者认为庭前调解作为司法改革的突破口,可以减少日益增长的民事纠纷案件,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解决纠纷的需要,健全包括审前调解在内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司法权威保障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公平正义、效率效益,并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双重注重当事人主义与法官职权主义契合,注重当事人合意和法律规则的契合。

摘要:庭前调解是近年来司法改革的亮点,作为诉讼法不可或缺的制度,其本身应当符合公正、效率、效益的价值。当前我国庭前调解制度面临法院与法官威信不高,当事人对调解的不信任等问题,本文针对庭前调解制度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对策,以加快健全调解激励机制,提高法院司法能力,完善庭前调解制度。

关键词:调解,庭前调解,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曾令健.迈向集约型司法的民事庭前调解[J].安徽大学学报,2013(7).

[2] 陈琦华,包蕾.“调解优先”理念在法院的实践—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庭前调解制度为视角[J].司法,2010(5).

[3] 翁婷.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制度化构建[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4] 江伟.民事诉讼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赤道几内亚急诊围生期子宫切除临床分析下一篇: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