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交的发展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外交的发展(精选8篇)

我国外交的发展 篇1

[专题考向分析] 对外交往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很难说哪是重点。但从当前我国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来看,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国家间的关系等,在2004年高考中会有所体现。因此在复习中对这些内容应多一些关注。

但高考命题始终在推陈出新,变化肯定会有。如通过某一港口城市为切入点,分析该港口城市兴起的自然和社会原因,比较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变化;或结合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综合考查与此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认识我国的外交政策。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

专题主题——从张骞凿空西域到清政府的闭关锁国

[复习目标]

1、要求学生复习掌握古代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史实、人物。

2、要求学生复习掌握古代对外贸易(途径、港口城市、物产)、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明清的闭关政策等主干知识。

3、要求学生结合地理学科知识分析我国主要对外贸易港口城市的兴起、分析我国古代陆、海路贸易路线。

4、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我国古代对外贸易与对外交往的发展与变化。

[高考热点] 古代对外贸易(途径、港口城市、物产)、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明清的闭关政策。

[专题知识整理] 注:专题知识整理(括号内的内容)由学生完成,以强化学生对基础主干知识的掌握。

1、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主要史实:(朝鲜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与安息大秦的关系)(2)特征:(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而且开始吸收外来文化,对外交往的对象是亚洲国家,以输出商品为主)(3)原因:(政治局面的大一统;交通发达;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2、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主要史实:(交往的国家、方式——政治、贸易和文化交流、主要的代表人物)

(2)特征:(广泛的对外开放,与各国进行交流,影响深远,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时世界上的两大文明中心之一。)

(3)原因:(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明的对外政策。)

3、宋元时期的对外关系:

(1)主要史实:(交往的国家、方式——贸易和文化交流、主要的代表人物)

(2)特征:(以海上贸易往来为主,交往范围更广,往来人员以商人和旅行家为主)

(3)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个民族政权并存)

4、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1)主要史实:(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斗争、葡萄牙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2)特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外矛盾日益尖锐,反侵略斗争出现。)(3)原因:(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制度日趋衰落,西方资本主义兴起)

[典型题例] [例1] 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同汉唐时期的对外交往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些情况到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发生了什么变化?简析这种变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关汉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对外关系综合、分析、归纳、比较的能力,在整体上看,汉唐、宋元时期对外交往比较主动积极,明清时期则显得被动。但宋元时期与汉唐时期相比,因为政治、经济、交通条件等的变化,也呈现出一些不同之处。明清时期的变化可联系郑和下西洋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从中外差距拉大、对中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看历史影响。

[备考训练]

一、选择题

汉朝空前强大,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回答1——3题。

1、汉朝时中外交往频繁,主要表现在

①张骞通西域 ②甘英出使大秦 ③倭奴国谴使来汉 ④安敦谴使来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2、“丝绸之路”开通的条件包括

①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②反击匈奴的重大胜利

③张骞沟通与西域的联系

④甘英对西域的了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十分深远,最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是 A、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 B、20世纪初,日本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C、至今不少国家称中国China,称中国人为汉人

D、“丝绸之路”延续至今不断

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过程,我国古代与亚洲各国有着频繁的联系,对于各自的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结合中国古代历史,回答4——6题。

4、见于历史记载的我国官方与波斯湾地区最早的直接往来发生于

A、东汉

B、西晋

C、唐朝

D、南宋

5、与西亚地区的交流对于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丰富了古代人民文化艺术生活

②促进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形成③发展了对外贸易,丰富了物产

④在我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与印度交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佛教在唐朝时开始由天竺传入中国

B、唐朝时印度的制糖技术传入中国 C、玄奘翻译佛经保存了印度的古代文化资料

D、郑和下西洋曾经到达过印度半岛

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出现新的现象。回答7——10题。

7、以下不属于明清时期中外关系新现象的是 A、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新的科学技术

B、大量外国留学生来华

C、政府几度实行海禁

D、外国侵略势力对我国形成威胁

8、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东来侵扰我国边境地区,按其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①荷兰侵占台湾

②俄国侵占雅克萨

③葡萄牙侵占澳门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9、以下有关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相适应

B、目的在于维护国内商品市场

C、是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的政策

D、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10、从输入的产品特点看,郑和下西洋进行贸易活动的主要国内服务对象是

A、东南沿海的商人

B、皇室贵族

C、首都附近的商人

D、富裕起来的部分百姓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谴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今伊拉克一带)。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ji,持有)三岁粮。海中善(容易)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后汉书·西域传》 “甘英愚怯,辜负班超。至今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之大罪也。其与哥伦布„„之流相及何其远哉!中国人而有此,至今国土不辟于大地,知识不增于全球,遂以一切让于欧人,皆英辈之罪也。”

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 你是否同意康有为的观点?结合史实加以评析说明。

12、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学者贾克·谢赫耐在《南宋社会生活》中说:“一支庞大的沿海船队维持东南沿海商埠与远达广东之间的交通;海上的大帆船则每年趁着季风往来中国和南洋群岛、印度、非洲东岸和中东一带;陆上贸易在南北往返要道,与长江交汇点上发达起来,其交易数额之庞大,远迈当时欧洲主要商业中心的交易量。„„(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它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回答:

(1)据材料概括当时南宋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的突出表现。

(2)作者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这一结论是否正确?分析南宋“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原因。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成祖称(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教化于海外诸藩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中国封建社会历来重政治而轻经济,明成祖本人也不主张发展海外贸易。这些物品交换活动只是附带进行的,通过交易换取一些宫廷需要之物,且可以补充一些船队浩繁的开支,属于情理中事。

——摘自《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

材料二 “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贾。”„„据记载,仅前六次下西洋就耗费六百万两银子。

材料三(梁启超说)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哥伦布,维哥达喜马(达·伽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殁以俱逝?

——摘自《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

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航海不同的原因。(2)如何解答梁启超的困惑?

14、我国古代对外事业取得巨大成就,阅读下列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回答:

(1)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得以开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比较汉代与唐代对外交通、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的不同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15、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晚期对外交往的盛况。然而,随着世界大势的剧变,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发生了沧桑变化。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对外交往的角度看,郑和下西洋具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2)继明朝之后,清朝的外交政策先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根本原因何在?(3)与晚清外交相比,新中国的外交具有哪些崭新的变化?

(4)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_________ 季,该季A岛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_ ;B城市今天的职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述C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党的十六大强调:我们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请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上,说明其内容。第二部分

近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主题——从被动屈辱外交走向主动外交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近代中国(晚清、中华民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晚清政府外交起步的标志及背景,正确认识晚清政府屈辱外交的表现和实质。

(2)了解中华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史实,正确分析中华民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外交政策的原因。

2、复习掌握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2)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4)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高考热点] 晚清的屈辱外交、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对外开放政策。

[专题知识整理]

1、晚清政府的屈辱外交:(1)主要史实:(闭关锁国政策与近代屈辱历史的开始;被动外交的起步——总理衙门的建立;屈辱外交的辛酸历史——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2)屈辱外交的历史根源:(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国家的落后。)

2、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外交: 主要史实:(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北洋军阀时期的外交;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

3、新中国时期的外交:

(1)主要史实:(不同阶段外交的方针政策、外交成就、外交特点;外交国际环境)(2)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

[典型题例] [例1] 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793年乾隆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材料二

1898年买办官僚盛宣怀提出:“各国窃保护之名,分占边疆海口,渐入腹地。„„处今日而欲散其瓜分之局,惟有照土耳其请其各国共同保护。凡天下险要精华之地,皆为各国通商码头;特立铁路矿务衙门,统招中国及各国股份,聘请总铁路司、总矿务司,职分权力愁如总税务司。”

——《愚斋存稿》卷30 材料三 中华国民军„„对于友邦各国益敦睦谊„„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偿款外债照旧担任,„„如数摊还。„„

五、所有清政府与各国所立条约、所许各国权利及与各国所借国债,其事件成立于此宣言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

——孙中山:《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年)材料四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2)材料二中的主张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提出的?这种主张不应肯定,为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同盟会在对待国际条约和外债方面的立场,它为什么会采取这种立场?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立足点。

(5)用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原理,对材料四进行分析论证。

[分析]本题是一道时间跨度很大的学科内综合题。从晚清的闭关锁国政策到新中国对外开发政策,揭示了近现代中国外交曲折艰难的发展历程,反映出了外交是政治的延续。同时又与政治学科的内容较好地融为一体,实现了跨学科的综合。

[备考训练]

一、选择题

1、晚清政府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化的标志是

A、辛酉政变

B、总理衙门的设立

C、洋务运动的兴起

D、总税务司的设置

2、晚清时期,中国士大夫对外国人的称呼由“夷人”而“洋人”、“西人”,这一变化反映出: ①对西方的认识逐步趋向理智和成熟

②开始抛弃传统的夜郎自大的虚骄心理 ③由愚昧闭塞到崇洋媚外

④开始认识到中国的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它

A、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

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的自己的外交方针 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为新中国开拓了外交新局面

4、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5、1913年在印度召开的西姆拉会议

A、是由中国和英国参加的双边会议

B、讨论了西藏问题 C、讨论了中印边界问题

D、划定了“麦克马洪线”

6、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7、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 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 C、第三世界的南南合作

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8、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式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邦交正常化

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0、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

B、中美关系的缓和

C、第三世界的兴起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11、、冷战时期,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包括 ①发动侵朝、侵越战争 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与苏联缓和关系 ③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 ④对中国大陆实行全面经济封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促使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主要原因是

A、为了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要求改善同中国关系的呼声高涨

C、美国政府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美国政府认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

13、与中国建交后,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对两国产生重要影响,以下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A、美国对华投资呈增加趋势

B、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发展 C、中国可以引进美国最新的高科技成果 D、两国消费者都能够购买到更丰富的商品

14、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意识形态问题

B、台湾问题

C、人权问题

D、贸易问题

15、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国家在制定外交政策时

A、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B、认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是极为困难的 C、没有必要区分朋友和敌人

D、应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二、非选择题

16、现有中美关系奠定了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中美两国在生产和流通领域,形成了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回顾中美关系的历程,可谓风雨兼程。回答:(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的主要史实。

(2)简析建国初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含义、扼要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3)20世纪70年代推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因素有哪些?据此指出影响中美关系发 7 展的主导因素和当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1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有两度收回。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的“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所谓“台湾问题”。据此回答:(1)简述台湾在历史上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两度被中国人民收回的史实。(2)分析形成今天所谓“台湾问题”的原因及“台湾问题”的性质。

我国外交的发展 篇2

然而,各国自成体系的社会保险却成为我国劳动力跨国流动的拦路虎。从微观层面而言,社会保险本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权益,而其属地性(1)和差异性却迫使劳动者缴纳双重社会保险费且领取困难,严重损害了跨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从中观层面而言,跨国公司缴纳高额的社会保险费会增加其经营成本,削弱其国际竞争力。从宏观层面而言,劳动力境外就业流通不畅阻碍我国在经济外交战略举措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如何协商化解劳动者的跨国社会保险矛盾,值得我国重视并深入研究。

一、社会保险国际合作概述

社会保险国际合作的发展根源是劳动者的跨国流动与社会保险分割之间的矛盾,起源于19世纪初的欧洲,其发展轨迹与社会保险成熟度别无二致,依次是欧洲、美国、日本、亚非发展中国家。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签订国际协定的方式解决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险矛盾。

(一)社会保险国际合作产生的背景

1883年,德国建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自此以后,这一制度迅速遍及全球,据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统计,世界上224个国家(地区)中有179个纷纷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跨国就业有利于减轻国内就业压力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然而各个国家自成体系的社会保障制度却给跨国劳动者带来不利影响。其一,社会保障双重覆盖。跨国劳工获得一份工资,却要缴纳输出国和接收国的社会保险费,既减少了收入,也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其二,社会保障待遇支付困境。由于国籍、缴费期限、领取时间、手续、汇率等限制以及劳工自身的流动性影响,他们很难获得相应的经济福利。

随着各国劳动者的交流日渐频繁,单靠一国的法律难以实施对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国家间开始签订社会保险协定来化解签约国间的冲突和矛盾。社会保险国际合作按签约国数目可分为双边社会保险协定和多边社会保险协定。由于各国的社会保险自成体系,因此双边社会保险协定(Bilateral Social Security Agreement/Pact)(以下简称“协定”)(2)成为各国最青睐的合作方式。

(二)社会保险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

国际上社会保险双边合作的发展与跨国经济、社会保险成熟度密切相关,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社会保险合作初期(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末)。1904年法意、德意分别签署了含有两国社会保险衔接的国际劳工条约,主要涉及养老金的输出与领取、工伤医治和赔付两大问题。二战后尤其是50年代开始的欧盟一体化加速了欧洲的社会保险国际协作,在这期间签订双边协议的90%以上是欧洲国家;社会保险协议逐步完善,确立了平等对待原则、投保时间累加、长期福利按比例支付等原则。[1]第二阶段是社会保险合作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伴随着自由贸易信念的兴起,以美国为首的美洲地区的社会保险双边协议得到蓬勃发展,美国与欧盟国家、北美其他国家都签订协议,促进劳动力的国际流动。第三阶段是社会保险合作成熟期(21世纪至今)。这一阶段国际社会保险合作在亚洲、非洲等较为落后的地区也逐渐推广起来。日本、韩国的国际合作意识尤为强烈,且取得较大成就;截至2012年,印度已与法国、德国、荷兰、丹麦、韩国等11个国家签订了“协定”。[2]到2009年为止,欧盟和西欧已到位的双边或多边“协定”有1628个(包括1034个欧盟内部协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181个“协定”,南亚有3个“协定”,非洲(不包括留尼汪岛)有102个“协定”,[3]这些“协定”有力维护了各国海外劳工的基本权益,也说明社会保险的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二、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的实践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便在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项目里诞生了。经过60多年的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略的实践,企业“走出去”规模扩大,海外劳工已成为庞大的就业群体。然而,赴外劳动者所作出的贡献与其应享受到的社会保险权益之间呈严重的不对等态势。因此,合理协调解决社会保险国际冲突问题逐渐引起关注。

加入WTO后,2001年7月,我国与德国签订了第一个双边社会保险协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社会保险协定》,主要涉及两国养老、失业保险互免协定。2003年,我国和韩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互免养老保险缴费临时措施协议》,免除两国劳动者的养老保险缴纳。[4]尽管我国政府及其社会保障部与多国协商,社会保险国际合作仍举步维艰。

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国际化进程,我国开始对国内社会保险法规进行修订,并颁布新的法令。201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颁布,第97条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照该办法参加社会保险。2012年9月我国出台了《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外国企业在我国的用工成本,降低国际协商的利益障碍,推动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协作谈判获得平等的法律地位,使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迎来了发展高潮。2012年10月,我国与韩国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社会保险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社会保险协定议定书》。2013年12月,我国又与丹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丹麦王国政府社会保障协定》和《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丹麦王国政府社会保障协定的行政协议》。与此同时,日本、法国、比利时、捷克、芬兰、新加坡、瑞典等多个国家提出希望同我国协商签订双边社会保险协定,解决本国公民双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问题。其中,我国与日本在2012年10月举行了中日社保协定第一轮谈判,12月举行了第二轮磋商,取得了巨大的进展。2013年1月中国与法国也开展了第二轮社会保险互免协定谈判。2013年3月中国与瑞士开展了第一轮社会保险互免协定的谈判。

按照我国新对外经济战略的构想,“一带一路”将成为世界最长的经济大走廊,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将奔赴海外务工。与各国签订的社会保险协定是对外劳务合作的前进助推器,保障赴外劳工的社会保险权益,促进我国劳动力源源不断向外流动。

三、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从签订第一份双边协定开始,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事业发展了近15年,合作国家越来越多,受益劳动者数量越来越庞大,这些成效是不可忽视的,但面对国家对外经济合作新战略、对外劳务合作新形势以及赴外劳务人员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当前仍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社会保险国际合作进程过于缓慢

改革开放以来,以人力资源流动为主要内容的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如表1所示,1990年我国赴外劳务人员仅有5.3万人,2014年已经达到56.2万人之多。1990年我国年末在外劳务人员为5.8万人,2014年竟已超过百万。截至2015年2月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人员755万人。结合我国的战略计划,可以预测我国奔赴海外的劳动力将持续增多。

表1 1990—2014年对外经济合作派出劳务人员情况(万人)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发展报告》整理。

我国外派劳动力不仅数量庞大且涉及面广,遍布约200个国家(地区),但由表2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已签订“协定”的德国、韩国、丹麦并非我国外派劳动力的主要分布国家;我国与外派劳动力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并没有签订相应的“协定”。由此可见,从2001年签订第一份“协定”开始,近15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事业的发展极为缓慢,未能解决主要矛盾和问题。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阐述:“社会保险将成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假设人们为找到用武之地从一个国家移到另一个国家再次成为可能,那么,人们就会渴望各国之间在社会保险方面制定互惠的安排以促进这种流动”。[5]而我国的社会保险国际化发展进程远不能支撑我国人力资源国际流动需求,制约了劳动力自由跨国流动,有悖于我国新的经济战略需求。

表2 2014年外派劳务人员分布的主要国别与地区

资料来源:行业报告《2014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述评》。

我国“协定”的签订进程远落后于对外人员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国家并没有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由于我国“走出去”战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且我国数量庞大的剩余劳动力亟需得到工作缓解就业压力,因此,国家忽略了对经济活动中劳动者的基本利益的保护,导致“协定”签署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第二,没有充分利用经济杠杆。国家间任何共识都是建立在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对等基础上,在“协定”谈判中,我国想要减少对方既得经济利益却未作出相应补偿或者未利用其在我国利益作为博弈点时,是很难取得突破的。

(二)社会保险国际合作的险种单一

尽管我国赴外劳务人员的工种涵盖各行各业,但如表3所示,主要的就业行业仍为建筑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47.5%的赴外劳务人员所从事的行业为“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建筑行业,这一简单体力型的传统低端领域具有高危、易受伤害等特点,在这样的赴外行业构成情况下,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险种的国际协调与合理赔付更显重要。

然而,由我国已签订的中德、中韩、中丹双边协议文本可知,单薄的社会保险国际合作内容仅限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两项,对于如何协调跨国劳动者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身意外险等均未提及。而且在外派劳务合同(3)中,工伤损害、医疗、伤残等条款规定过于原则性,操作性不强。这导致我国劳务人员在境外遭受工伤损害、生病后难以获得充分和有效的赔偿,严重影响其生命健康权益的保护,有悖于人人平等享有基本权利的“人权宣言”。

表3 2014年12月末我国在外各类劳务人员行业构成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商务部公布数据整理所得。

这一矛盾主要是由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所处阶段导致的。我国目前尚处于“协定”探索阶段,由于养老保险地域性强,且在工作期间只缴费不发生费用支付,易于双方达成一致;且我国赴外的劳动者通常具有固定工作,服务期满立即回国,基本不产生失业现象,因此这两项保险成为“协定”中主要涉及的两项险种。另一方面,尽管我国是国际劳工组织(ILO)成员国,但我国的社会保险水平远未达到国际劳工标准(4),导致我国的跨国劳工在就业、工作条件、待遇平等、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无法与国际接轨,得不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合法保护。

(三)双边社会保险协定执行效果不如人意

自2001年中德、2003年中韩双边社会保险协议签订以来,我国历年来为赴外劳动者办理的参保证明数量如表4所示。2002年,我国办理“协定”122份,年末在外人数为488900人,受益比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每年日益增多,截止到2008年总数已达5024份,但2008年年末在外劳工数量共有738723人,从双边协定获益的我方人员比率仅为0.68%。截至2012年6月,我国共为赴德、韩国工作人员分别开出约7500份和3200份证明,共计近10700份,[6]而2012年我国对外劳工的数量已上升为850181人,获益比率也仅为1.26%。由此可见,我国的双边社会保险协定执行效果并不明显,对于跨国劳动者远无法保障其平等的劳动地位与社保权益。

究其原因,首先是“协议”知晓度不高,尽管其与双边税收协定同等重要,但我国对该协议和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和推进程度不够,连主管单位的官方网站都没有协议介绍和办理程序说明,导致外派劳务公司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对此并不知晓;同时,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主动积极地获取本地境外劳务工作者的参保信息,更没有强制相关企业和公司办理免缴证明,往往是找上门来才被动办理。其次,缺乏实时信息传递平台,不能准确获取协定实施情况;缺少与协约国定期交流机制,对执行过程中的问题沟通不畅通。例如,由于我国与德国对协定的解读存在误差,导致我国赴德厨师的免缴证明得不到认可,通过多次会晤,双方才达成一致,合理解决了这一问题。

表4 2002—2008年我国为境外工作人员办理参保证明数量

资料来源:阎丽仙,《跨国劳动力流动和社会保障国际合作问题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四、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的发展建议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颁布以及相应的配套政策奠定了我国大国外交新格局。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吸取历史经验,探索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发展新思路。我国必须按照“平等、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发展原则,实现赴外劳务人员的合理诉求,维护其社会保险权益,推动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的深化与发展。

(一)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国际合作进程

第一,强调国家的主导地位。社会保障具有属地性,这意味着在签订双边社会保险协定前,我国的跨国劳动者需要缴纳高额的税费,而外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得到充实且不需承担风险和责任。以我国赴德就业人员为例,在签订协议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19.9%,失业保险费2.8%,由雇主和雇员各缴纳50%,然而这些人员在德期间既不存在失业,也无法领取养老金,高额的费用给劳动力流入国带来绝对利益。作为既得利益者,劳动力流入国绝不会积极地协商签订社会保险合作协定。同时,利益受损的劳动者及对外投资企业无法凭一己之力与之抗衡,因此,社会保险国际合作必须由我国主动去应对,寻找机遇,创造条件,逐步推动我国社会保险双边合作的健康发展。

第二,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我国社会保险国际合作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国家间存在利益障碍。为了获得利益博弈的胜利,我国应充分利用经济利益杠杆的优势。一方面,我国有着“世界工厂”之称,是其他国家看重的投资所在地,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5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成为全球外国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为1195.6亿美元。另一方面,大量的外国人涌入我国就业,据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我国境内居住的外籍人员数量高达1020145人,他们对在我国就业期间的权益非常关注。我国应利用国内投资合作机会和完善社会保险法规的机会,使谈判国家通过投资合作所获得的利益以及在我国工作的该国国民社会保险利益超越其签订双边社会保险协议所带来的损失,降低国际协商的利益障碍,推动社会保险国际合作,从而更好地维护我国利益。

(二)积极构建完善的双边社会保险协定

第一,借鉴国际经验,探索建立险种完备的双边社会保险协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国际合作起步早、发展快,至今已相当成熟,其双边社会保险合作范式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世界上普遍认可,跨国劳动力不受歧视平等获得社会保险服务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7]欧洲和美国是世界上签订协议最多的国家(地区),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其协议中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甚至康复保险都有详细而合理的规范。例如,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挪威5国针对其国际流动劳动者的医疗需求,于1975年在哥本哈根签署了关于疾病、孕期和生育津贴的协议书及备忘录,确定了其居民在5国范围内的该险种支付及其获取治疗和赔付方式。美国从1973年签订的第一个双边社会保险协定开始,所有协定均包括伤残、遗嘱保险的合作方式,以期保障劳动者的最大利益。以上国家的双边社会保险合作实践均为我国探索建立完备的协定指明了方向,我国应依照自己的国情,通过降低与协约国家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残障保险等冲突,进而建立完备而有效的双边合作机制。最重要的是,无论以何种方式进行合作,必须要确保海外劳工对所有险种的可及性,否则一切都失去了解决矛盾的初衷。[8]

第二,衔接相关国际劳工公约,促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此弱化国家间的矛盾。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劳动者国际流动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就业方式,国际劳工组织根据劳动者流动中所遇到的困境,制定了许多社会保障方面的劳工公约,以确保这类人群能获得平等待遇,如1925年的《劳动者补偿公约》、1927年的《医疗保险公约》、1933年的《养老保险公约》和《残障保险公约》、1952年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1975年的《移民工人公约》等。[9]我国应更积极主动地分步骤、有计划地加入这些公约,一方面,这有利于完善我国内部的社会保险制度,使之逐步与国际接轨,尽管在短时间内我国与协约国的社会保险并不能完全融合,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弱化两国间的福利差异,推动形成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双边社会保险协议,实现全面社会保险合作。另一方面,当我国海外劳动者在国外生病、遭遇损害时,能获得国际法律的保护和国际相关组织的救助。以国际第三方的介入打破以往国外法院袒护本国利益而不承认其应担负的责任,进而保护我国海外劳工在受到伤害后获得合理的补偿,维护其合理的利益。[10]

(三)完善社会保险国际合作的配套服务

第一,提高双边社会保险协议的知晓度,完善经办机构服务工作。我国的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管理部门应扩大对现有双边社会保险协议和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利用媒体、网络、通信、文件、会议等方式,促使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了解相关信息,增强其社会保险意识,主动维护自身的利益;在手续办理过程中,经办机构必须向申请单位和申请人详细地讲解清楚协议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并本着如实、便捷的原则办理申请手续,协助他们向申请国提交文件。

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双方沟通。加快信息建设步伐,建立我国境外企业和人员的参保数据库,使社保机构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地获得境外劳动力市场信息和我国海外劳工的参保信息,通过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海外劳工的国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情况以及在国外享受合法社保权益的情况。建立定期与协约国长效沟通的机制,对协议的执行情况和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于双方在执行协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协调与磋商,从而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外派员工的社会保险权益,切实将其受惠利益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延中,魏岸岸.国际双边合作与我国杜会保障国际化[J].经济管理,2010,(1):147-156.

[2]吴伟东.印度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的实践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2,(7);95-98.

[3]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须宜考虑全球劳动大军日益增长的流动性[EB/OL].https://www.issa.int/zh/-/socialsecurity-facing-increased-mobility-of-the-globalworkforce,2014-12-18.

[4]向运华,章洁.跨国移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国际合作[A].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集[C].北京: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626-632.

[5]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障和相关服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6]人社部.与多国双边社保协定磋商正在有序进行[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2012-06/04/content_15473112.htm,2012-06-04.

[7]Netter F.Social Security for Migrant Workers[J].International Labour Reiew,1963,(31):31-50.

[8]乔慧娟,田晓云.论我国外派劳务人员工伤损害赔偿的法律困境及解决[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1):22-25.

[9]王辉.国际劳务合作中的劳工权利保障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313.

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的变化 篇3

关键词: 十八大;中国外交;中国梦;变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十八大)对新时期中国发展及内政外交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在道路方向、内政外交的方方面面上做出了一些重要的决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及“中国梦”作出规划,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在外交上的新作风、新气象、新思路。“两会”之后,中国新领导层亮相国际舞台,新时期中国外交布局有层次的逐渐展开。

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外交的一些新的理念

对于世界局势的稳定和变化的把握。十八大报告指出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突出了一些新理念。比如,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等,向世界表明中国希望建设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

十八大对全面推进中国外交提出了新要求。报告提出我们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同时将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努力使自身的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二、更加平衡的中国外交

在外交战略上,在2013年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周边外交,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我们不仅要调整好大国关系,更加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边是首要,只有加大对周边国家的公共外交,人文交流,深化互利共赢的格局更好的维护周边的安全稳定,才能更好的为国内的发展提供和平的环境。

習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访俄罗斯和非洲三国并出席“金砖国家”峰会,以及随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等一系列外交活动,显示中国新领导层的外交开局从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公共外交、海外利益保护等方面展开,展现了立体化,多元化的外交布局。外交部长王毅在介绍习主席首访成果时表示,此访有利于维护中国周边稳定,有利于夯实中国外交基础,有利于推动大国关系良性互动,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政策变化后开局的成功实践。

三、习近平的外交风格与特点

习近平的外交可以有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务实,梦想,形象。

1、务实之旅,对选择俄罗斯作为首访的国家,关系到中国周边外交与新型大国外交关系的构建。一方面中俄正在国际一些重大问题上看法基本一致,有着共同的核心利益。另一方面中俄同为新兴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上有着共同的目标。中俄关系的良好的发展,也将为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一个很好的范式。

2、梦想之旅,一方面在国际范围了广交朋友,习近平在三个星期内先后到访俄罗斯和非洲,回国后又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与许多政界商界的领袖展开了友好的会谈,中俄互办旅游年,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和了解,对深化了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也有重要的意义。在对非洲的访问期间,签署了大量的经贸,金融,技术等合同,更好的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承担自己应有的国际责任,阐明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意识于大国情怀。

3、形象之旅,习近平偕夫人的第一次出访,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增色不少。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他强调中国“主张各国和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彭丽媛作为国家主席夫人亮相在国际舞台上时,国内和国际的民众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外国媒体也给以魅力攻势,展示中国软实力等词语积极的评价了他的首次亮相。

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世界是被实践证明适合中国国情和当今时代发展潮流的战略和政策理念。习总书记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必须始终不渝坚持下去,永远不能动摇。

当代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篇4

当今社会,世界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国际局势正在变化和调整,快速崛起的中国日益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因素,中国的外交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是,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中国外交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数年,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势头,总体上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开始逐渐步入正轨,但世界经济依然在继续调整之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很多,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还未取得令人满意的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国际力量板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地位下滑,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速兴起,不仅充当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甚至成为西方解危脱困和解决问题的借助对象。如二十国峰会地位的凸显,也反映了这一变化。新旧力量的相互挤压碰撞,令国与国之间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为应对这种局面,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各大国都在对外战略和政策方面做出新的调整。比如美国主办G20金融峰会;为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强迫中国人民币升值;采用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确保美国的经济利益;更注重推动多边外交。而其它各大国鉴于这些变化,也纷纷调整各自的对外战略。如英国继日本之后,也提出了要与美国建立“不盲从的”同盟关系。这些对外战略的调整,无疑为世界局势增加新的变数。

在国际和地区安全方面,当前安全形势总体上仍然保持缓和,虽然目前大国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大,但因民族、宗教、恐怖主义、核扩散、陆海边界、能源、粮食、互联网纠纷、气候灾害等所引发的问题明显增加,成为考验中国外交应对能力的重大挑战。

在这些背景下,中国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量进一步上升。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舞台上也有不俗表现。但是,随着中国地位和影响的迅速增大,各种外部阻力与压力也随之增加。“中国威胁论”不断出现。一些大国对我国明显的战略敌意和恶意中伤,使我国面临更多的麻烦和事端。如近期南海主权争端表面化和复杂化,美国的介入便是重要原因。中国的崛起也引起一些周边国家的疑虑和防范心态,使我国周边环境出现不稳定因素。象钓鱼岛等问题上,与日本等国的争端都呈现加剧之势。而且,随着国际对我国的期待大大上升,这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这使我国压力明显加大,我们必须学会平衡。

面对我国国际地位变化和国际形势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以更主动的姿态展开全方位外交,积极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如积极开展峰会外交、世博奥运外交;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积极承担国际义务,维护了总体有利的外部环境,发挥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

我国外交的发展 篇5

摘要:自从9·11时间以来,及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独霸全球的企图严重受阻,世界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复杂形势对我国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应当抓住机遇,同多边合作,才能在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发挥大国作用。

关键词:国际形势 金融危机 外交

一、当前大国关系战略环境的新特点

首先,国际权势多极和均衡同步进行的基本态势将继续。国际力量格局正加速从传统的以美欧为中心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美国独霸图谋已严重受阻,垄断国际事务的难度继续增加。但同时,奥巴马政府着手努力维护“美国第一”的地位。从综合实力,尤其是国际事务的话语权方面分析,美国仍在将来处于“超强”及“首要”地位。欧洲、日本等一些传统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陷入困境,但也力图通过加快各自经济的步伐,推进区域整合和跨区域的合作,争取在新一轮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据竞争优势,在国际秩序的构建过程中保持其影响力。而中、印、巴等新兴大国则抓住机遇,进一步提升各自在新一轮国际机制改革及创制中的话语权。总之,未来5至10年内,国际力量多极化、均衡化的步伐将有所加快,但“一虎多狼”的力量格局还不会发生根本变化;同时,新兴的大国之间地位的竞争也将成为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

其次,应对全球问题挑战的迫切需要以及全球治理的“两重性”凸显了大国之间“合作竞争”的关系特征。一方面,包括金融危机、核扩散、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等全球问题日益严峻,强化了主要大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利益纽带,提高了大国合作应对的紧迫感,协调合作成为大国关系的主导面。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传统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仍将延续危机时期以合作为主、竞争为次的总态势。我们看到,在危机时期,避免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重演,产生了较强的延伸和示范效应。

但另一方面,围绕全球治理的风险、成本的分担、利益的分享等问题,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仍非常尖锐。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显现,世界经济仍处于脆弱的复苏阶段,各大经济体纷纷将保持本国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视为政策首要;面对新一轮世界经济再平衡等的压力,各大国或集团服从国内大局考虑的压力急升,相互之间的利益矛盾在增加,竞争明显加剧,并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国际合作意愿减弱的迹象。

第三,受新一轮国际力量消长变化和全球治理需要的驱动,大国关系重组正成为大国互动的新态势。一是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冷战时期的结盟形式(如北约和华约)继续存在,正成为当前大国关系重组的主流。二是集团力量日趋 1

多元。有关集团正超越传统的意识纽带,谋求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以应对更为严峻的各种全球公共问题的挑战。三是集团间关系性质发生了变迁。冷战时期以对抗为主,现在集团之间呈现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制衡的复杂状态。四是各集团内部的领导权模式发生演变。从冷战时期超级大国主导,开始向集体协调方向转变。

二、对新时期发展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的战略思考

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全面成长中的新兴大国,近十多年来,全面发展与世界上各主要国家的关系,为自身的改革开放事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应考虑如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与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使之不但适应中国国内发展需求,而且能够在新一轮国际体系的构建中,为提升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国际空间。

首先,中国应继续坚持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同舟共济的精神指导下全面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尽管国际力量的发展态势正日益多极化和均衡化,但在可预见的将来,大国仍然在国际力量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国是国际体系改革与转型的核心力量,是应对日益尖锐复杂的各类全球问题的主角。没有良好的大国关系,中国和平复兴所需的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就无从谈起。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全球公共问题挑战日益严峻,大国之间相互依存的利益纽带不断加强,大国合作共同应对、治理全球问题战略意义日益凸显,大国合作的空间也不断扩展。同时,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各国对中国的战略倚重势必持续提高,从而为中国与其他大国关系的均衡发展以及互利共赢提供了基础。

中国应明确与其他大国的多层次战略定位,加快形成发展中美关系与其他大国关系的良性互动及相互支撑的战略关系。

新时期发展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既符合两国长远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对中美两国的期待和要求。中美关系固然在我大国关系中至关重要,但美国对中国复兴的战略怀疑和战略牵制、包括美国售台军火在内的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损害等不利因素仍不时阻碍着双边关系的发展,使得中美关系难以成为稳定的大国双边关系。中国应积极拓展与日本、欧盟、俄罗斯、印度等其他大国的关系,通过双边和多边,谋划更加均衡和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的布局。

一是中日双方应进一步以亚洲为主要舞台,密切在地区事务中的协调合作,包括区域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合作,用地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意识来为中日关系提供强劲的战略依托。

二是中欧双方要正确认识各自在国际格局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欧洲尽管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仍是国际体系中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应对全球各种挑战,欧洲的地位举足轻重。中欧双方需要不断为彼此关系的战略性、全

局性考虑,为新时期提升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奠定基础。

三是中俄应积极应对双方务实合作进入结构转型和战略升级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的共同愿望,努力把中俄关系发展成成熟、稳定、的大国关系。

四是中印应努力突出同为新兴大国的身份认同,维护并扩大双方在未来国际体系建设中的共同战略利益。同时,重视双边互利合作的经贸关系,提高在多边经济机制建设过程中的合作水平。

维护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将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区域合作。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中国将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外交活动,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做出建设性的努力。中国将全面加强经济外交和对外文化交流,积极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我国外交的发展 篇6

党的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外交领域的大手笔一处接着一处,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这一处处大手笔,凝聚着我们党对中国外交新环境的科学判断,展示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外交的一系列新理念、新布局,也昭示着中国外交更加恢宏的新未来。

环境是随着时间的转移而变迁的。环境具有继承性,同时也有变幻性。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伟大进军,也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外交面临的内外环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些新的特征也必然对中国外交提出新的要求,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也在持续改善,随着我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各项事业必然得到新的发展,有如此良好的基础,我们一定能够爱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族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我们现在处在改革开放的“深水区”,进入了解决“发展的问题”和解决“发展过程的问题”同步推进的阶段。

从国际看,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世界依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依旧动荡不安。

基于这样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的外交也应该在站在历史的新的起点上。

一、中国外交的新理念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撮其要者包括:

第一,关于“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想,但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系列外事活动,“中国梦”的世界含义、“中国梦”作为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特色越来越凸显。正如习近平同志在非洲所讲的那样:“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非洲,世界和非洲的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中非虽然远隔重洋,但我们的心是相通的。联结我们的不仅是深厚的传统友谊、密切的利益纽带,还有我们各自的梦想。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中非人民要加强团结合作、加强相互支持和帮助,努力实现我们各自的梦想。我们还要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也正如习近平主席明确告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那样:“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第二,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合作共赢是国与国之间更好的、更和谐的共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1+1 >2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是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关于新型大国关系。在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是国际局势的导向性因素,也是国际格局的重要塑造性,因素。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中国的大国政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最近两年来,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短短的时间,新型大国关系从理念变成了推动现实的巨大力量,凝聚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世界局势的科学判断、对国际关系发展历程和中国外交实践的科学总结。这一理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强。第一,针对的是国强必霸、崛起必战的传统逻辑与思维;第二,针对的是意识形态偏见和零和游戏为代表的冷战思维;第三,针对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包括大国之间利益交融的现实;第四,针对的是中美之间共生共存、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第五,针对的是世界各国对中美关系未来的期许与担忧。针对这五个方面,新型大国关系理念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中国要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中国无意称霸,更无意争霸;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双方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中美关系的本质特征,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关系,而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中国倡导的新型大国关系始于中美关系,但远不止于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理念将成为引领中国发展未来与世界备大国关系的指针,也将成为中国对世界和平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外交新理念远远不止上述三点,“命运共同体”等新的理念同样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必将催生中国外交的新面貌,推展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二、中国外交的新布局

新的历史起点呼唤新的外交布局,新的外交布局必然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全方位。领导人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一国外交的宏观布局。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主席的两次出访、李克强总理的一次出访和中国举办的国际活动、接待的外国领导人已经充分展现了中国外交的全方位布局特色。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国有大国强国、也有小国穷国,有近在咫尺的邻国,也有远隔万里的非洲、拉美国家。中国主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习近平主席也出席了在南非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中国领导人出访的地区有国际热点地区,接待的外国领导人也有热点国家的领导人。中国领导人外交活动的每一个“点”都是有考究、有思量的,这些点串起来,就是中国外交的恢宏布局。兼顾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兼顾了周边国家、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兼顾了双边合作与多边舞台,也兼顾了公共外交与热点问题。

第二,宽领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外交活动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人文等各个领域。首脑外交既谈政治,也谈经济,既推动经贸合作,也推动人文交流,同样也会探讨人类共同挑战的应对之方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之道。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出访是到俄罗斯和非洲。在俄罗斯,双方共签订32项合作文件,数额大,期限长,被称为“世纪合同”。仅能源领域的合作就涵盖油气、核能、电力、煤炭、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贯通上下游各领域产业。双方还就两国地方合作形成重要共识,开辟了中俄互利合作的新领域。习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双方商定明后年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大幅增加互派留学生名额。习近平主席访非期间共签署了40多个合作文件,包含一批有利于非洲国计民生的大项目。习主席还宣布了一系列支持非洲的措施,包括加强对非援助、投融资合作、职业人才培训等。在非洲,习主席还出席了我国援非医疗、文教等项目的启用仪式,鼓励中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2013年6月8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二场会晤。两国元首介绍了各自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并就中美经济关系深入交换意见。这既是中美两国的相互交底,也是两国元首之间的一种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这在中国与其他大国元首之间的交流中并不多见。

第三,多形式。多形式、甚至不拘泥于形式的外交活动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外交事务成竹在胸、驾轻就熟,仅仅几个月时间,就通过多种外交形式,谱写了外交的开篇之作。首脑外交是重中之重。今年“两会”以后,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李克强总理作为政府首脑,他们的出访带动了世界的“中国风”。短短80多天的时间,中国高层领导人已同世界上50多个国家领导人在双边和多边场合会面。特使外交承担重要使命。刘延东同志作为中国领导人的特别代表于今年2月赴韩国,出席了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就职仪式。今年5月,中国接待了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在朝核问题山重水复的时刻,给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带来了新的转机。“庄园外交”是近来国际媒体热炒的一个话题。6月7日至8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了重要积极成果。

我国外交的发展 篇7

“公共外交”一词是在1965年由美国学者埃德蒙·格里恩首次提出的, 他将公共外交定义为:超越传统外交范围以外国际关系的一个层面, 它包括一个政府在其他国家境内配制舆论、加强国内利益团体与他国的利益团体在政府体制以外的相互影响、借助媒体达到对他国政策制定以及涉外事务处理施加影响的目的。公共外交的中心是信息和观点的流通。

公共外交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实现与自己国家有关的信心及观点的流通, 促进外国受众对本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信息的全面了解, 进而影响其对本国的认知和看法, 维护国家利益, 塑造国家形象。

二、新媒体影响下我国公共外交的新特点

(一) 新媒体传送和分析信息源, 为外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由于新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信息的特点, 它能够全面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第一时间以最便捷的途径报道重大世界新闻, 为国家制定针对外国受众的公共外交决策提供信息, 通过受众的舆论反应做出及时的政策调整。

一方面, 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浪潮中也不再故步自封, 而是积极寻求媒介融合的办法。一系列依托于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逐步形成规模和影响力, 他们选择更具国际视野的新闻人才参与到新闻报道中, 准确的传递国内信息, 同时进行带有国家立场的舆论引导。另外, 我们国家的外交决策者也通过新媒体获得他国受众甚至是他国政府对信息的反馈。可以说, 新媒体是政府掌握外部信息的不可或缺的窗口和平台, 也是向政府输送政策制定“原材料”的极为关键的交通线。

另一方面, 普通受众的“个人发现”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渠道发布出去, 新媒体作为事件的第一报道媒介将全面即时的呈现出事件的每一步进展和细节以及受众的态度和看法, 所有这些信息都成为国家在此事件上制定政策, 度过危机的最重要考量依据。

(二) 新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公共外交的发生方式

在传统媒体的环境下, 我国政府发布的外交信息要经过两次传播才能到达其他国家政府的层面。在第一次传播中, 政府的声明、公告以及政策的发布在第一次传播中到达传统媒体。在接着进行的第二次传播中, 传统媒体就取代政府成为了新的信息源头。它通过提供信息、影响舆论设定议程、塑造形象等方式, 在政府原定的外交议程中, 对信息进行过滤和把关后, 设定自己的媒介议程, 从而对公众施加影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传统媒体对公共外交的影响是单向不可逆的, 然而新媒体传播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

在新媒体环境下, 外交信息的传播更为简洁, 只需要一次传播便可以从我国政府到目标国政府。与其同时他国民众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对我们国家的外交信息做出反馈。新媒体直接作为信息源和议程设置者的身份出现, 避免了二次议程设置带来的意义偏差, 而且在这种条件下政府也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头, 组织、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成为外交信息的提供者。

(三) 新媒体助推“巧实力”发展, 塑造国家新形象

2004年, 美国学者苏珊妮·诺瑟在《外交》杂志上提出了“巧实力”一词, 强调综合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实现美国外交目标。“巧实力”的实质就是合理运用硬实力和软实力, 实现国家的外交目标。

新媒体传播推动了“巧实力”战略的应用。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是运用新媒体塑造国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在奥运会举办前后, 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手机、互动电视、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各类新媒体, 通过各式各样的宣传片积极传播和展示民族文化、形象以及中国在当下取得的飞速发展。国家形象的塑造属于“软实力”范畴, 而完成这一目标却需要综合国力的提升、科技水平的进步、经济实力的增强等“硬实力”作为后盾和保障, 而新媒体则成为了软硬实力综合运动、巧妙结合的最佳载体。

三、新媒体背景下我国公共外交的应对策略

(一) 发挥新媒体的外宣作用, 掌握外交主动权

在新媒体的时代浪潮中, 要想达到自己的外交目的, 就必须顺应潮流的发展, 即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外宣作用。政府各涉外部门和主流媒体应当继续加强其网站建设, 用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吸引人们的关注, 使外文信息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政府政策和普通的中国民众生活的真实样态。同时, 继续开发公共外交的新媒体方式, 我们现在运行良好的“外交部公众信息网”和外交部官方微博都是利用新媒体进行公共外交的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手机用户推出外交部网站移动客户端服务, 为身在中国的外籍人士和经常出国的中国公民提供及时与个性化的公共信息。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 真正打开普通民众参与外交活动的途径。政府要增强信息的透明度, 逐步转变信息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由强调国家政治行为的治理向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转变, 让民众相信政府的诚意。

(二) 强化公共外交管理机制, 提升外交人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要想确保我们国家的能够顺利进行公共外交, 就必须建立健全一个权责明晰、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虽然我们国家一直都在强调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但是在具体执行层面上, 公共外交的事物分属于几个不同的部门共同管理, 资源整合较差。

新媒体传播中, 新在传播形态, 重在传播内容。新媒体传播依然要尊重传播规律, 尊重国际公认的新闻价值观, 在向外国受众传播中国声音的时候要考虑到对方受众的价值观, 立足于他们的政治观念、生活经历、经济状况等情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真正做到从传播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传播观念的改变。在切实提高我们国家传播能力的基础上争夺更大的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以便更好地开展外交事务, 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传播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 也逐渐开始展露出对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力。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在新媒体传播的大背景下, 我国公共外交领域的新发展, 文章在梳理了公共外交的概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公共外交的新特点以及未来的应对策略。以便我们国家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巨变和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公共外交,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1]鲁毅.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7.

浅论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 篇8

关键词:中国;多边外交;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拓展,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和旅游等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发展也越来越对世界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样的国际形势,要求我们在外交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熟悉并善于运用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于是多边外交便开始日益广泛的被运用到了中国的外交实践之中。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中国外交开始了崭新的篇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领导人根据不同的形势需要,制定不同的外交战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新局势,日益重视多边外交,并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要求不断推动多边外交的发展。

一、多边﹑多边主义及多边外交

要谈“多边主义”,就要从“多边”谈起。首先,从“多边”的“多”可以明确它与“单边”﹑“双边”﹑“三边”和“全体”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它并不是用来描述“从自行其事的单边行动到人人参与的行动这一内在连续统一体上的某个确定的点”[1]的国际政治术语;所谓“多边”是不以特定的国家数量为限定标准,即有许多行为体参与而没有确定的数值,但这些行为体必须在统一体范围内。其次,尽管不是所有的合作都是“多边”的,但是“多边”即包含着合作,“多边”的行动必然与合作有关[1]。由此可见,只要是包含许多国家之间的合作,就都可以说是多边的,都可以用“多边”来修饰,当然这其中也应该包括“多边”主义。

“主义”一词通常都带有意识形态的含义,表示的是一种信念。同样,“多边主义”也是一种信念,这种信念适用于在“多边”统一体内的所有行为体。不同与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针对其形式所下的定义,即多边主义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国家间互相协调国家政策的实践[2],约翰•鲁杰(John Ruggie)从本质上给了多边主义(Multilateralism)界定:“多边主义是一种在广义的行动原则基础上协调三个或者更多国家之间关系的制度形式,也就是说,这些原则是规定合适的行动的,它们并不考虑在任何特定事件下各方特殊的利益或者战略紧急情况”。从此定义出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多边主义”是以适当普遍化的行为原则为基础的一种制度行为,其基本行为体是国家,协调国家是它的主要功能,寻求国家间的合作是它的主要目的。[3]

学者们从“多边主义”的不同角度给它做了不同的划分,如制度性多边主义﹑工具性多边主义﹑战略性多边主义﹑理想性多边主义等等[4]。约翰•鲁杰的“多边主义”其实可以看作是制度性的多边主义,强调“制度”的根本性;那么当用“多边主义”来描述主权国家的外交行为取向时,我们就可以称其为战略性的多边主义,也就是“多边外交”(Multilateral diplomacy)。因此,“多边外交”表示的是国家趋于运用多边主义的方式来处理它与其它国家之间的关系,运用多边主义的目的是希望采取这种对外战略,通过谈判方式,达成合作的共识,最终寻求和平解决矛盾的方案。

二、多边外交符合国际形势变化的需要

“多边”的思想是自二战结束后逐步形成的。战争的教训使各国普遍认识到,一个稳定的国际体系不仅取决于对各国自身利益的维护,还可以依赖用于维护公共利益的多边制度;在现有的主权基础上确立多边国际制度,通过集体行动使涉及全球公共利益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治理[5]。随着冷战的结束,“多边”和“多边主义”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后冷战时期的社会变革在广度﹑强度和深度三个方面赋予国际社会以全球化的特点,即世界联系更广泛,联系程度强﹑联系速度快[6]。这样的特点改变着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格局,同时还影响着几乎每个国家的国内政治与对外关系,使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国际社会加强协商,共迎挑战的需要增加,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多边外交活跃。

全球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在政治领域,全球化使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国际社会加强协商,共迎挑战的需要增加,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显,多边外交活跃;在经济领域,国家不管社会制度和发展状况,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之路,国际贸易不管从地理分布还是从贸易和投资规模,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和增加,伴随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增加,国际性﹑地区性以及跨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同样活跃;在安全领域,冷战结束虽然消除了超级大国之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国际局势总体上趋向缓和,但各种传统安全问题并未能完全解决,同时非传统安全问题日显突出,国际安全领域的多边合作成为冷战后多边外交的一个主要领域[6]。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重新认识多边主义﹑加强多边外交,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

三、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沿革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多边外交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于当时国内外环境的限制,中国的对外交往主要是局限在和周围的睦邻国家之间,而且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这段时期中,成功的多边外交并不多,主要的一个是在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思想,并树立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和大国地位;另一个就是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常任理事国的身份。而中国全面确立“多边外交”的思想并开始多边外交的活跃期开始于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多边外交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后中国融入国际体系﹑开展多边外交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多边国际组织;二是签订多边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从参加的多边国际组织来看,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中国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只有21个,到冷战结束前的1989年增加到37个,同期中国参加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则由71个增加到677个。而到1997年,中国加入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分别增加到52个和1163个。从签订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的角度看,截止2003年底,中国签署了273项多边国际条约﹑公约﹑协定或议定书,其中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实行“对外开放”前,中国签署或宣布承认的条约等仅有45项,从“改革开放”至冷战结束共签订条约等112项,是“改革开放”前的2倍多,而冷战结束后到2003年之间更是签订了116项之多,并且这些条约和协定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丰富,地区广泛[6]。

以上的数据对比充分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变化情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多边外交在中国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和21世纪初至今。

第一阶段,由于对多边国际制度的认识有限,中国的多边行动还是比较谨慎,主要将注意力放在参与多边经济外交上,如1980年加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后又加入亚洲开发银行以及1986年提出恢复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创始会员国的申请等,参与的目的也多限于为国内的“改革开放”提供广泛的国际支持。

第二阶段,中国经过前一阶段的外交实践,对国际多边合作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参与的范围从以经济方面为主扩大到诸如人权﹑环境等众多领域,行动上从过去的被动加入发展为积极参与创建,具体表现为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10+3”机制等的建立以及“新安全观”的提出,中国已逐步确立了本国的国际政治理念和发展思路,开始朝着全面参与多边国际外交的方向不断前进。

第三阶段,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面对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开始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多边外交以及多边国际制度的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围绕朝鲜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博鳌亚洲论坛的建立和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都说明了中国已进入了全面的多边外交时期。同时,现在的中国已不仅是一个享受多边所带来好处的国家,他还在为成为世界负责任的大国而努力,例如2004年9月,世界银行发展门户基金会中国捐赠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中国政府以创始国身份加入该基金会,并向这一组织提供了100万美元的现金捐款及合400万美元的非现金项目;此外应联合国要求,中国还向海地派出了第一支用以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由125人组成的维和警察防暴队[5]。

通过坚持正确的外交战略,现在的中国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就重大国际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作用,改善了国际形象,在世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更好地维护了世界和平,推动世界发展。中国正以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的外交理念,多边外交是中国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约翰•鲁杰主编.多边主义[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楚树龙.多边外交:范畴﹑背景及中国的应对[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3]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4]刘蔚然编辑.多边主义与中国外交[J].教学与研究,2005,(8).

[5]苏长和.发现中国新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

[6]张清敏.冷战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J].国际论坛,2006,(2).

上一篇:地板的广告词下一篇:我的理想初三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