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精选7篇)
答: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显示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2.按劳分配的原因?
答: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
答:①按劳分配②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③按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土地、劳动等生产要素分配
4.社会公平的措施?
答: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5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及如何处理?
答: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
前提的基础和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处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想多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6.国家财政的作用?
答: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7.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答:税收收入。
8.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答: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9.税收特征及其关系?
答:特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国家必须凭借政治权利,依照法律强制性地无偿征税。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的固定性。
10.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
答: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11.维护市场秩序的治理之策?
答: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必须完善和坚持各项市场规则。
②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④每个经济活动参加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12.市场调节的弊端?
答:①自发性②盲目性③滞后性
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答: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4.宏观调控的原因及其手段?
答:原因: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②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15.总体小康实现的时间、表现及特点?
答:时间:至20世纪末。表现:①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②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特点: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6.全面小康的时间及新要求?
答:时间:到2020年。新要求: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17.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及内涵?
答:地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内涵: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8.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
现代大学制度是为回应特定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关切而提出和建立起来的。历史发展到今天, 我们国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大学制度?如何处理大学内部制度建设中的目的与手段、内容与程序、制度与机制、制度与文化等关系?如何看待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如何对现代大学制度进行评价?如何认识现代大学制度的“现代性”, 等等。对上述问题的认识众说纷纭, 至今没有定论。本组文章呈现了学者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 这或许可以给今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为毕生探索真实世界经济规律的学者,科斯以其在产权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影响了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契约经济学、法律与经济学、宪政经济学等一系列交叉学科。
与不少著作等身的经济学者不同,科斯的论著为数不多且短小精辟,统共才十万多字,但两篇代表论文《公司的性质》(1937年)与《社会成本问题》(1960年),却足以让他在一九九一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中对产权、制度、契约、市场、企业、价格体系等问题的关注,尤其是“产权明晰”的思想,更是对中国的经济改革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古典经济学与早期新古典经济学的年代,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并未成为理论的主要论域,而交易活动的成本概念,也未曾被引入对(被视为供求关系表现的)市场与(被视为生产函数的)企业的研究中去。但无论是哈丁提出的“公地悲剧”、纳什指出的“囚徒困境”,抑或奥尔森笔下的“集体行动逻辑”,都绕不开对交易费用的分析。而在《公司的性质》一文中,当时年仅二十七岁的科斯便尝试以市场成本论与组织成本论,来回答“为什么企业会存在”和“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规模”这两个从未有人深究过的问题。
如今我们常提及的“科斯定理”这个术语,是由经济思想史大师斯蒂格勒在自己的《价格理论》教科书中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对思想精妙、形浅实深的“科斯定理”的表述存在着让人眼花缭乱的诸多版本,但科斯本人从未声称自己提出了这一定理。不过,如果必须要以某个所谓的“定理”来概括科斯的产权经济思想,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三种不同的表述方式。
第一种表述可以在科斯关于联邦通讯委员会的论文(1959年)中找到。科斯在这篇论文中得到的结论简洁有力:“权利的界定是市场交易必不可少的前提。”这是一个标准意义上的定理。埃奇沃思等人早就提出了交换定理,但他们所描述的约束条件是不完全的,而科斯虽然不是这一定理的最早提出者,但是他的贡献正在于详尽说明了交换理论发挥作用所必须服从的约束条件—交易费用。即只有在零交易费用的条件下,该定律才成立。
第二种表述可以从《社会成本问题》一文推导出来,也被称作是不变性定理,即:如果产权被清楚地界定,而且所有的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不管谁拥有产权,资源的运作都相同。换言之,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等。
第三种表述则是:如果产权被清晰地界定而且交易费用为零,就会满足帕累托最优。不过,这很明显地只是在完全理想的条件下才会出现的情况。而且按照张五常的观点,交易费用为零与在现实世界中的关键问题恰恰在于,什么样的制度安排才最有利于在信息费用或者交易费用约束条件下的选择,或者说,需要服从怎样的约束条件才能最大化所使用的资源总价值。
按照科斯的观点,市场的前提是清楚界定的财产权利,也就是说,权利界定与安排决定了经济体制的内涵以及社会规范的范围。从上面的各种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不存在信息费用或交易费用的完美情况下,产权不管是掌握在国家手中还是由分散决策的个人来支配,资源最终都会实现最优配置。但这种完美假设无法实现时的后果,也就是说无法忽略的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才是直面现实世界的经济学最为关注的议题,而结论我们已不陌生:如果一个理性的行为主体不具有排他性的产权,它将会出于机会主义动机而过度地、低效率地消耗公共领域的经济租金;相反,只有把国家手里的产权重新赋予拥有排他产权、可以分散决策、可以按照各自比较优势运用资源的独立主体,才能最终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独立主体本身不能是国家,因为国家必须委托其他代理人间接使用排他权力,这样无疑会产生新的委托代理效率损失问题。
市场的运行依赖于价格机制,而市场中的经济主体是否能取得成功则依赖于他们是否能尽可能减少信息费用与交易费用,是否能拥有在任何经济体制中都稀少珍贵的知识、信息、洞见与创新。前苏联的中央计划者需要跟踪与规定二千四百万种生产原料与商品的价格,其间所需要汇总、整理和应用的庞大信息量早已超出人类的能力所及。而在由价格调节的经济体中,没有人需要知道千百万消费者对任何一种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也不用知道生产几千万种产品的投入应如何分配与使用。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写道,戈尔巴乔夫虽然领导着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但“对经济学几乎一窍不通”;他曾向撒切尔夫人提问:您是怎样保证人们都能得到食物的?撒切尔夫人的回答很简洁:这都是价格机制的作用。高效而自洽的市场,无疑比参与其中的最精明的个体都还要精明。
科斯一辈子都未曾踏足中国,但他一直在关注着中国的经济与社会改革进程。他曾说过:“中国的奋斗就是世界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至关重要。” 他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更是在他去世前不久才刚刚出版了中文版。
《变革中国》英文版的原书名是“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科斯自己承认这是对张五常在一九八一年所写的“Will China go capitalist?”一文的回应与后续。在那篇长文里,张五常推断 “中国会采用一种产权的结构,在运作的性质上跟一个基于私产的经济相同……私人的使用权与转让权会授予劳力、工具、机械、建筑甚至土地。”
二○○八年七月,科斯牵头在芝加哥大学举办了“中国的经济转型”研讨会。科斯在发言中承认,虽然自己是当时极少几个同意张五常的学者之一,但自己原本认为中国崛起至少需要一百至两百年的时间,而非短短二三十年。在研讨会后,在曾发表了张五常那篇长文的伦敦经济事务研究所(Institute for Economic Affairs)的邀请下,科斯才决定与自己的助手王宁博士合写一本书,力图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作出分析和总结。
虽然身在外国,但两位作者对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研究丝毫不显半点无力之感,寥寥数言却能系统、客观而中肯地把三十多年来的画卷铺展开来。作者对毛泽东时代的批判犀利而深刻,但绝不是一概抹杀,而是指出那个时代的经济遗产—地方分权以及社队企业为后来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同样地,在华国锋推动下,执政党果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这一承上启下的人物也不应当被刻意地忽略与遗忘。
在芝大研讨会上,张五常提出中国的经济转型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是政府设计、计划与控制的结果。科斯与王宁并不否认这一过程的“伟大”,但与这种传统观点不同,他们进一步指出,导致中国转型的一系列事件事实上都不是预先“计划”(programmed)的,而最终的结果也完全是意料之外的,这恰恰是哈耶克所说的“人类行为的非意图结果”(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human action)。
科斯肯定了中国政府为改革所作出的努力,但是也没有忽视改革步伐的反复。更重要的是,他本着双重视角与二元逻辑,将中国转型与变革历程中政府主导的改革和民间自发的改革(“边缘革命”)这两种基本构建力量进行了区分:由政府主导的改革要把中国变成“现代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注重提高对国有企业的激励;而“边缘革命”所包含的底层行动和地方举措,则给中国带回了曾经的私人创业精神和市场力量。
科斯明确指出,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的制度变化“并不是政府精心计划的结果”,中国经济改革并没有根据设定好的蓝图或者沿着产权经济学所指定的常规道路前行,而是由草根发起的改革与政府领导的政策试验共同推进所带来的意外惊喜。下层草根自发的探索积跬步至千里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并推动各级政府在形势倒逼下虽然踌躇但最终妥协,认可既有实践和推广地方检验。周其仁所阐述的“双线并行”的土地入市的制度演进(一条线起于“国有土地率先合法入市”,并通过多种多样试验性的政策工具,把部分集体土地引入合法交易的框架;另一条线则是在基层农村组织和部分地方法规的容许下,身处“法外世界”的集体土地顽强地争取“同地同权”),也可为科斯这一精准与正确的判断提供实例。
科斯认为,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绝不能简单归于“中国全能的政府力量”。相反,他对政府垄断的潜在危险性感到忧虑,注意到“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在政府所有制的压力之下,大多远离法治”,而当拥有巨额资产的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时,将不可避免地诱发公权私用,公产私分,“腐败的政治产生了掠夺和不公正,种下了社会不安定和政治混乱的种子”。正因如此,科斯一再强调,“将权利界定和产权转移或重新分配一起完成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简便和快速,从而加快了把市场引进中国经济的速度”,但中国市场转型的经验并没有否定明晰的产权是市场经济体制赖以生存的法律基础。
科斯特别提醒我们注意“中国同时缺乏民主政治和思想市场”的危险性,因为这样会给社会强加一个统一的政治体制,削弱和妨害了社会的包容度、多样化、创新性以及风险吸收能力,同时也阻碍了决策者获得有效的信息。从另一个角度看,“没有什么比活跃的思想市场更能解放人们的思想”。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最为关键的优势并不在于它的分配效率,而在于信息的自由流动—市场经济本身就建立在承认无知和包容不确定性这两个重要的认知基础假设之上。
科斯提出,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各地随处可见的重复投资及其造成的资本投资的低利用率,在阴差阳错之间推动了产业化发展,并通过学习机制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在现代制造业的爆炸式增长。类似地,一旦中国的思想市场崛起,将指向“一条平缓、可行而又直接的政治改革之路”,同时“将更好地激发蕴藏在中国人民中的创业精神,降低市场体制的运行成本,最终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动力”。
科斯曾经对王宁说:“能够使各种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产权系统就是好的产权系统。我认为中国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产权系统,至于其到底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并不重要。”因为在他看来,“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个终止的状态”,其本质是一个开放式的集体学习与自我转型的演变过程,正如所有的知识都是“不完整的、临时的、推测性的、时时可以修正补充的”,因而任何思想与知识都不可能完美、终极、单一到足以一统天下地描绘多维度、多面向的现实。如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如果不能建立真正自由的“思想市场”,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不可持续的。在我看来,这是全书最为精彩之处。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最后写下这么一句名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想,无论对错,都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有力量。事实上,正是这些思想在统治着世界。”科斯虽然已离开人世,但其思想无疑将继续深刻地影响中国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践。
---读《好战略,坏战略》有感
为什么要有制度?如果把企业比作是一个国家,制度就是法律,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制度是维护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做事的底线要求,违反了制度,就要受到惩罚。同时,在制度以上,我们也还有无限的空间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比如说,我们的制度规定,每天上班时间是早上8:30,这就是底线,迟到了就要受到惩罚,但我们也可以7:00或7:30就到岗,提前打扫卫生或进行班前准备工作。好员工是具有这种优秀品质的,他们就像生活中那些品格高尚的人一样,会赢得周围人们的尊重。
制度如何维护公正、公平?激励有正激励和负激励之分。工作做的非常好,我们给予奖励,这是正激励。违反了制度规定,我们进行处罚的,这是负激励。如果有人违反了制度规定,而不予处罚的话,无疑是处罚了那些遵守制度规定的人们,显然有失公允。因此制度的制定、实施,是和奖惩体系密不可分的,通过即时奖惩,从而维护了更多员工的利益,保证了公平和公正。
制度会限制人们的自由吗?不会!所谓民主,是指制定规则的程序是否公开,是否考虑了各团体的利益而言。自由是指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则以内,人们的行为空间。所以只要规则的制定过程是合理的,我们会更加自由。美国的法律数千种,你听说他们没有自由吗?
总之,制度的作用在于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一个企业,在30人以下时,可以用直接命令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30人以上800人以下,则必须制度化,才能进行有效管理;800人以上时,不仅要有完善的制度,还要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和执行文化,才能使公司走得更远、更好。
由于制度的“内生性”问题导致我们无法区分制度的作用和产生这些制度的特定环境的作用,因此任何对制度作用的简单看法都是站不住脚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制度案例,解决制度“内生性”问题的出路在于进行反事实推理。但是进行反事实推理面临着重重的现实困难,而一个制度的好坏最终还是要看它产生的结果如何。哪怕是一群流氓,靠好的制度也能建立文明的国家,澳大利亚就是例子。
英国人首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788年1月18日,菲利普船长率领战舰押解700多名犯人来到这个不毛之地,11月26日,英国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湾,英开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后来这一天被定为澳大利亚国庆日。
此后80年间共有16万英国犯人被流放到此,澳洲被戏称为囚犯创造的国家。如今的澳洲生活富余,大家都有所了解。这就是一个制度起正向激励导向作用的例子。下面再讨论几个有关制度的案例。
(1)据说盗墓一般要两个人,比如打一个洞,其中一人下去取珠宝玉器,另一人上面用绳子系上来,但一开始,经常发生了拉绳人见财起异抛弃下面同伙而去的事。于是演变为盗墓团伙以父子居多,但也发生了儿子扔下墓里亲爹的事。最后行成行规:儿子下去取货,老子上面拉绳子,就再没出现过把人落在墓坑的事。
如果这算是制度建设的鼻祖,那么不妨以贼为师。
(2)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没有组织制度的组织是危险的。我们没必要非要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合理的组织制度,必然是授权与监督同时存在的,既相信你的能力,又怀疑你的本性,但我要用制度来激发你性格中天使的一面,还要用制度来威慑你恶魔的一面。如果只有前者,再好的制度.也终将会毁于一旦,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人的天性;如果只有后一样,那就是暴政,也不能长久,因为人性中崇尚自由与平等的信念必然喷发。只有两者的结合,阴阳相济,才会保证组织制度的健康良性的发展。
(3)有位律师朋友,跟我说他这两年“丢失”了不少朋友。这位律师为人豪爽,凡事喜欢“搭白算数”。众所周知,律师这个行业,是先收费后办事。但他帮朋友打官司或 者协调案子,都是先帮人把事办了再说,事办妥了,案子结了再收费。他说这是对朋友的真诚。但他不理解的是,这些朋友接受过他法律援助或其它帮助的朋友,后来却大部分成了陌路人。原因在于,他一开始没有签订收费标准的协议或合同,要钱的时候双方就会产生争执。最后做不成朋友。后来,我给他建议,让他在给朋友办事之前,也要先签定合同,谈好服务费用。签定合同或制度的目的,就是不让朋友有做坏人的机会。一开始就声明会产生哪些费 用,哪些属于朋友帮忙,哪些属于工作责任。先小人后君子,就不至于让朋友最后想赖帐,一方面有言在先,另一方面,即使赖帐也还有合同作为法律依据。让对方心存芥蒂,不敢去“演”坏人。这样能让友谊长存。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本性的好坏也是随时而变的,只有在明晰了名分之下的责权利,再有一套组织制度去监督,这样才能人尽其能,才会有一个和谐的环境。(4)某县法院有一位庭长。他工作认真负责,执法刚正不阿,特别是不讲情面,不许谁打招呼。只要是有违法律公正,他都置之不理。因此,他就得罪了许多人。这些人散布一些无中生有的谣言,某些领导也经常到他办公室“查岗”,由于这位朋友经常走访当事人或者外出做庭外调解,于是便经常被领导查出溜岗的“缺点”。于是,在年底的人事调整中,他被免去庭长,在法院里安排了一个闲职。这样的人事调整,给他极大的打击,也促使他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渐渐地悟出了某些“道理”: 多做事、多出错、多得罪人。于是,他便准时上下班,天天坐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玩电脑游戏。不料这样一来,群众反映反而好了,领导也表扬他上下班准时,也似乎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5)小平同志有一句名言: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通常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跤,他会被人们笑为“笨蛋”,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各摔一跤,他们会被人笑为两个笨蛋。按照“修路”原则,人们正确的反应应该是: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再让人在这里摔跤?如果有人出错,可能是个人的原因;如果有人在同一地方重复出错,那肯定是路有问题。
如果你发现有人工作偷懒,不一定是人的本质是惰性的,很可能是因为现行的规则即“路”能给他人偷懒的机会;如果你发现有人不求上进,不一定是他不思进取,很可能是因为现行的激励措施还不够得力;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经常加班到很晚,不一定是他具有为公司奉献的精神,很可能是因为他自己的工作方法不得当甚至故意赚取加班费;如果你发现一个公司经常出现扯皮现象,不一定是大家都喜欢推卸责任,还很可能是因为“路”上职责划分得不够细致明确。只有好的制度,才不会让好人有变坏的机会。
《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1.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积极的态度认识消防工作,时刻提高警惕.杜绝麻痹大意所可能引发的火灾事故。预防为主,不仅体现在思想上,而且要落实在各项措施上,落实在领导体制上。
做好预防工作的同时。也要为一旦发生火灾时的灭火一作做好准备,落实组织和设备,真有火情出现,能够拉得出,坚决迅速地消灭火灾,把损失降至最低。
2.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做好消防工作,不仅需要专门的消防组织.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每个公民都应把预防火灾作为应尽的义务,积极参与消防安全活动。只有全社会每个成员都动员起来,与专职消防队伍密切结合,才能真正把消防工作搞好。
3.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什么是字母?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②
语音学就是根据语音的定义建立的, 语音学只研究语音, 也就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不研究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语音学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因此, 语音学是通过物理学和生理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语音并用字母来描述语音系统的构成。上述语音和字母的定义是西方人提出来的, 语音学也是由西方人建立起来的。
语音的定义正确吗?字母的定义正确吗?西方人为什么这样研究语音呢?他们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讨论五个问题: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分析西方语音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一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吗?
我认为这样定义语音是不正确的, 不能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因为根据这个定义, 语言还有一个精神内核, 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两部分构成的, 这样, 语音就成了语言的一部分, 语音和语言就成了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而实际上, 语言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人是通过语言的声音来感知语言的存在的, 也就是说, 没有语音就没有语言, 二者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另外, 语言的声音是表达意义的声音, 如果认为语言是由物质外壳和精神内核构成的, 这样,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就成了可以分开的两部分。而实际上, 没有意义的声音不是语音, 是语音就一定有意义, 也就是说, 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是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
因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 所以从研究语言的角度来说, 就不应孤立地研究语音。研究语言应该从听觉认知的角度研究语音是如何表达语义的, 如果孤立地研究语音, 也就是说, 把语音和语义分开来研究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二
既然孤立地研究语音就不是研究语言了, 那西方人为什么孤立地研究语音呢?
西方人是为了创造文字。西方的字母文字, 如最早出现的腓尼基字母以及后来的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是西方人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通过分析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一些不同的音素构成的, 认为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于是就创造了一些不同的视觉图形来代表这些音素, 这些视觉图形就是字母, 如“A”“B”“C”“D”“E”等。但字母不表示意义, 所以西方人并不是只孤立地分析语音, 还分析语音是如何表示意义的。他们发现由几个音素拼合的语音片段表示一定的意义, 于是就把几个代表音素的字母拼写在一起, 从而就用字母创造出了表示意义的文字单位——词 (英文叫word)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代表音素, 字母表示音素, 用字母拼合的文字就是语音的符号, 文字代表语音, 文字表示语音,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他们的文字称为表音文字的原因。因为西方人认为他们的字母文字是表音文字,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代表语言单位, 表示语言单位, 所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认为“语言是心境的符号,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③, 而文字是用于书写的, 既然字母是记录音素的, 用字母拼写的文字单位是记录语言单位的, 于是西方人就认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文字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应通过书写的文字材料来认识语言。西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也没有否定西方人对文字的传统看法, 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文字表现语言”④。也就是说, 字母表现音素, 文字表现语音, 文字单位表现语言单位。根据索绪尔的“文字表语说”, 字母就是音素, 文字单位就是语言单位, 文字也是语言, 是书面语言, 书面语言表现口说语言, 文法 (grammar) 就是语法。因此, 索绪尔主张语言学只研究语言, 不研究文字, 因为文字只是研究语言的材料, 文字不是独立存在的, 文字是由语言决定的, 是从属于语言的。也就是说, 索绪尔把文字当作了语言。
因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在分析语音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 西方人一直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他们认为文字是由语音决定的, 根据音素创造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不是根据音素创造的文字, 因此, 汉字被西方人认为是原始、落后的文字。于是西方的一些传教士就用根据音素创造字母的方法来学习他们不懂的语言, 还用这种方法帮助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来创造自己的文字或者用这种方法把非字母文字改造成像西方一样的字母文字, 如现代越南文。
通过分析语音来创造文字的结果使西方人认为研究语音就是研究语言, 研究语音就是分析语音的音素并用字母来描写语音的构成, 也就是说, 最初西方人把研究语音看作是研究语言的一部分。直到近代, 西方各国学者才建立了以专门研究语音为对象的普通语音学。普通语音学采用现代研究声学的方法以及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因为语音是一种声音, 从研究声音的角度说, 各种声音都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所以语音也可以作为声学的研究对象, 可以从声音的物理属性, 如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等方面进行研究。另外, 人发出语音是人体器官运动的结果, 因此, 从生理解剖学的角度, 还可以对人体器官的发音机理进行研究。为了便于学术交流, 西方研究语音的学者于1886年成立了国际语音协会。为了把各种语言的音素精确地标注出来, 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和公布了一个《国际音标》。
中国的普通语音学是从西方引进的, 是根据西方人的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历史上是没有语音学的, 中国的音韵学过去是为学习使用汉字服务的。中国古代是诗、文并重, 诗词不仅要抒情达意, 而且朗读出来还要合辙押韵, 富有音乐美, 于是中国历代学者为了写诗填词的方便就根据当时汉字的读音编写了大量的韵书。明清两代, 西方人来到了中国, 是高本汉等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将西方人研究语音的原则和方法引进了中国, ⑤于是中国的不少学者也就开始把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看成是语言学, 也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就把中国的音韵学改造成了西方的语音学。他们利用中国古代的韵书和字书, 开始了“古音重建”, 开始用西方的字母来描写中国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
根据语音学的理论, 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语音的符号, 中国的语音学家自然也认为西方的字母文字是世界上最好、最先进的文字。因此, 中国的语音学家是主张汉字拉丁化的, 是在理论上支持中国进行文字改革的, 认为“新的拼音文字方案必须在语音学的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设计, 才会是科学的, 完善的文字”⑥, 也就是说, 汉字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于是中国的语音学家就根据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创造出了一个西方字母文字方案,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就是这个文字方案, 创造这个文字方案的人是想用它来替代汉字的, 目前是暂被用作辅助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工具。
三
通过上一节的分析,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文字是语言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文字是语音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基础上的, 而“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理论是建立在“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基础上的。因此, 研究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应从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研究起, 一个是音素, 一个是字母。音素是什么?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字母是什么?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西方语音学家认为音素是构成语音的最小元素, 也就是说,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
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吗?
我认为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因为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语音是人发出和听到的表达意义的语流, 人说话时是会出现停顿, 也就是说, 语流是一段一段连成的, 但一段语流是不可以切分的, 是不能从语流中切分出音素的。因为语流不是静止的, 是流动的。认为语流可以切分, 就像是认为水流可以切分一样可笑。另外, 人在发出最小的语音片段时口腔的运动也不是几个割裂的动作, 而是一个连贯的动作。
语音看不见, 没有形象, 人们使用电子仪器可以把语流转化成电流的脉冲信号图形。尽管这种图形不是语音的形象, 但就是这样的图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也不是由一个一个有明显界限的小图形拼合的, 而是一个整体的图形, 由此也可以证明:语音是不可以切分的, 语音是一个整体, 部分和整体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 语流中的音素是分不开的, 是紧密地连在一起的, 而不是独立存在的。
实际上, 音素是人们从语流中分析出来的, 或者说, 是人为分离出来的。
因为语流不能切分, 但人的口腔却能单独发出最小的声音片段, 人也可以听到这最小的声音片段, 语音学家把这最小的声音片段称为音节。而音节的声音是有差异的, 如∕ba∕和∕ma∕, 于是语音学家就根据这些差异认为音节是由比音节更小的元素构成的并把这最小的元素称为音素。也就是说,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有人会说, 既然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那为什么人们可以把一个音节分成两部分, 还能把每一部分单独发出来呢?如“ma”这个音节可以分成“m”“a”两个单音, 而且人们也可以把这两个单音发出来, 这单独发出的音不就是音素吗?
单独发出的音不是音素, 或者说, 也不是单音。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发出各种声音, 如口技演员可以模仿火车和飞机以及各种鸟叫的声音, 但发出的声音不都是语音。也就是说,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把从语流中人为分离出来的声音发出来, 但这些孤立的声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 因为这些声音已经失去了和其他音素的联系。也就是说, “m”和“a”的发音已经不是语流中的音素了。打个比方说, 心脏是人体中的一个器官, 但人体的心脏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和人体的其他器官联系在一起而存在的。人体是个整体, 人们可以把心脏从人体中切下来, 但切下的心脏就不是人体的心脏了, 而是一块死肉了, 切下的心脏失去了和人体其他器官的联系, 已经不具有心脏的功能了。
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吗?
我认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因为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前提是符号所指的事物应该是独立存在的, 而实际上,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也就是说, 符号所指的事物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字母就不能说是音素的符号。其实, 西方字母文字中的很多现象可以证明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如英文中拼写“write”和“right”的字母是不同的, 如果字母是音素的符号的话, 这两个词的发音应该是不同的, 但这两个词的发音是相同的。
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那字母是什么呢?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也就不是语言的符号了, 那文字是什么呢?
我认为字母不是符号, 而是符号的构件, 字母只是西方人根据语音的差异创造出的一种视觉图形, 西方人拼写这些视觉图形才创造出了大量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文字单位 (word) 。也就是说, 西方人分析的是语音, 但创造出的却是视觉表意符号。字母是“字”之“母”, 是文字单位之母, 而不是语音之母, A、B、C、D等西方人创造的字母就像是拼图游戏中的不规则的碎片, 这些碎片本身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把它们拼合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才知道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拿英文的文字单位来说, book这个文字单位是由四个字母拼合成的, 单个字母什么也不表示, 只有拼合在一起才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 文字不是语言的符号, 不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而是用来书写文章的表示意义的视觉符号。因为文字是人为创造出来的, 创造什么样的字形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 所以语言不决定文字, 文字不是从属于语言的, 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具有本质区别的、相对独立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听懂的, 是听觉符号, 是以“音”示“义”, 文字是看懂的, 是视觉符号, 是以“形”示“义”。因为西方文字是根据语音创造的, 文字是要学习的, 通过学习文字, 字形和语音在大脑中建立了联系, 所以文字可以读出音来。但是字音不是文字的本质, 因为人只要知道字形所表示的意义, 就是不读出字音 (默读) , 或者读不出字音 (聋哑人) , 也是可以看懂文章的, 但即使能读出字音, 却不知道字形表示的意义, 也还是看不懂文章, 所以文字的本质不是字音, 而是字形, 没有字形就没有文字。⑦另外, 语言可以写成文字, 但写成的已经不是语言了, 文字也可以读成语言, 但读成的已经不是文字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听觉符号系统和视觉符号系统通过人的大脑和器官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现象。因此, 我们应该区分语言和文字, 不应把语言和文字混为一谈。
因为字母不是音素的符号, 字母不代表音素, 也不表示音素,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是表音文字, 而是表意文字。因为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所以用独立的字母, 就是用国际音标描写的也不是语言的语音系统。
因为字母是有形的, 把字母和字母拼写在一起是拼形, 不是拼音, 所以西方的字母文字不能叫拼音文字, 而应叫拼形文字。也就是说, 一切文字都是“拼形表意”。文字的本质是一样的, 文字的字形都是由人创造的, 是由人决定的, 而不是由语音决定的。汉字是中国人创造的拼形表意文字, 只是中国人创造字形的方式与西方人不同, 也就是说, 中国人创造的汉字字形不是不科学的, 不完善的, 而是独特的。中国方言众多, 说不同语言的人能使用同一种文字, 几千年不衰, 这是中国人创造文字的智慧。应该承认西方人通过分析语音创造字母文字也是一种智慧, 但这种创造文字的方式使研究语言文字的西方学者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这就是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把书写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了, 而没认识到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虽然索绪尔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 但他没有指出这两种符号系统有什么不同。因为他对符号认识有问题, 把符号只看作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的类型是由人的感官决定的, 没有认识到符号必须是表示意义的, 所以他没有认识到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 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 因此, 他才提出了“文字表现语言”的错误理论。其实, 语言是无形的, 是听觉符号, 是看不见的;但是由人创造出的文字是有形的, 是视觉符号, 是看得见的, 而有形的文字是不可能表现无形的语言的。实际上, 索绪尔根据西方字母文字的现象也发现“文字表现语言”的提法有问题, 他也指出“口说的词中没有一个音是用固有的符号表示的, 这可连那语言的一点儿影子也没有了。”他也警告人们“文字遮掩了语言的面貌, 文字不是一件衣服, 而是一种假装。”⑧总之, 索绪尔始终没有走出“文字表现语言”的思维。其实, 文字连语言的假装也不是, 文字就是文字本身, 文字是用本身的形体来表示意义的, 因为人不仅有听觉认知能力, 还有视觉认知能力。也就是说, 文字不是表现语言的, 字母表现的不是音素, 字母的拼合表现的也不是音节, 文字单位表现的更不是语言单位, 文字单位是用于书写文章的单位。因为索绪尔认为“文字表现语言”, 把文字当成了语言, 所以他就用文字材料来研究语言, 于是就把文字单位当成了语言单位, 把“文法”当成了“语法”。也就是说, 索绪尔并没有真正地研究听觉的语言, 他的所谓现代语言学理论也不是建立在真正研究语言的基础上的, 还是建立在西方字母文字的基础上的。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没有认识到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而文字是人为创造的, 语言和文字的产生方式和社会功能是不同的,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实, 语言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要素, 而文字的产生才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 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人类创造的能够超越时空的文字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一发即逝的语言要大得多。试问如果中国没有汉字, 中国会是今天的中国吗?如果世界没有文字, 世界会是今天的世界吗?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西方人不区分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 认为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相同的, 认为写文章要“我笔写我口”。其实, 语言单位和文字单位是不同的, 人听说语言的“语法”和读写文章的“文法”是不一样的, 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因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也不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因此, 西方人没有认识到人获得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的方式是不同的。其实, 世界各国都有文盲, 文盲的现象说明人听说语言的能力自然可以获得, 是不用教的, 应该教的是读写文字的能力。因为人读写文字的能力必须通过学习才可以获得, 也就是说, 学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是教儿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 而不是教听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综上所述, 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不论是“符号说”, 还是“表现说”都是错误的, 而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也就是说, 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的基础理论是错误的, 而中国的语音学和语言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错误的理论导致错误的实践。中国发生的文字改革运动、中国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普遍下降、中国的教改屡遭诟病、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出现断裂以及与方言相关的地域文化的式微等诸多文化教育问题, 从学术层面分析, 都与引进西方语音学和语言学的错误理论密切相关。
四
语言和文字的教学理念源于语言和文字的基础理论。西方语言学不区分语言和文字, 所以源于西方语言学的教学理念也不区分语言教学和文字教学, 不仅认为教文字就是教语言;而且还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汇, 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说, 语言是合成的, 而语言的合成论源于语音的合成论。
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吗?语言是合成的吗?
我认为语音不是由音素合成的。如果是由音素合成的, 就是认为音素产生在语音之前, 是先有音素, 后有语音, 有了音素才能合成语音。而实际上, 并不是先有音素, 音素在语流中不是独立存在的, 是人为分析出来的, 我们不能根据人为可以分析出音素就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一棵大树可以分析出树干、树枝和树叶, 能说大树是由树干、树枝和树叶合成的吗?显然不行。大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是由种子生长成的, 而不是合成的;人体也可以分析出不同的器官, 但人体也不是由器官合成的, 而是受精卵在母体中由小到大生长成的。所以不能说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证明语音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也是不能合成的。
语言的“合成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上的应用就是“合成法”。合成法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 音素合成音节, 音节合成词, 词合成句子, 合成法认为是先有砖头, 后有房子, 盖房子, 要先准备好砖头, 然后用砖头盖房子。因此, 合成法的教学过程是先用字母教音素, 然后用字母的拼合教音节和词汇, 最后用词汇合成句子, 也就是讲解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合成法的教学效果如何呢?具有教学经历的教师都会发现, 学生可以准确地发出字母的读音, 也可以准确地发出词的音, 但一说话, 也就是说一个句子, 整个语流就是不像标准的语音。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语音不能合成, “合成法”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音的方法。另外, 教了词汇, 也讲解了以词造句的语法规则, 学生可以读懂文字, 但是不会说话, 成了“哑巴英语”。如果语言是合成的, 为什么我们给了词汇和语法规则, 学生却听不懂和说不出句子呢?语言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吗?“哑巴英语”的现象证明语言是先有的房子, 不是先有的砖头, 语言是不能合成的, “合成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教语言的方法。其实, 教师并没有教“第二语言” (英语) , 教的是“第二文字” (英文) , 所以学生只获得了读写文字的能力, 但没有获得听说语言的能力。
儿童自然获得语言的现象证明语言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儿童生活在说句子的语言环境中, 儿童学语言是从听人说话开始的, 儿童听到的不是音素, 而是语流。音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儿童听到的也不是孤立的词, 而是一个一个表达意义的句子, 儿童是先听懂的句子, 所以儿童不是先发出音素, 而是先发出语流, 不是获得了词和语法规则后才把句子造出来的, 而是先模仿句子, 后仿造句子。儿童的认知是先整体后部分, 也就是说, 语言不是先有的砖头, 后有的房子, 而是先有的房子。儿童是在大量听说句子的过程中获得了听说语言的能力。这说明:人的语言能力不是由音素、词汇合成的, 而是在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由人体的语言器官自然生成的。
因此, 我们不仅要区分母语和母文, 还要区分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字, 应该根据母语自然习得的规律来指导第二语言教学, 根据母文的学习规律来指导第二文字教学。
母语和第二语言都是语言, 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第二语言可以用人工的方式来培养, 也就是说, 可以通过教学来获得, 但是人工培养应遵循自然生长的规律。因为母语的听说能力不是合成的, 而是生成的, 所以教第二语言不应采用合成法, 而应采用生成法。语音是人听到和发出的表达意义的声音, 所以教语音就是教学生获得听懂和发出表达意义的声音。也就是说, 教语言就是教语音, 不应把语言教学和语音教学截然分开, 应在课堂中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学过程不应从教音素到教词汇, 从教词汇到教句子, 而应该从听句子入手, 以句子为基本单位, 从模仿句子到仿造句子, 只有在大量的听说句子的过程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第二语言的听说能力。
母文是通过教学获得的, 第二文字也要通过教学获得, 因此, 第二文字教学应遵循母文教学的规律。因为母语是自然习得的, 不需要教, 而母文需要教, 所以一个文明社会的基础教育是母文教学。语言是当下现时的, 人们只能说当下现时的语言, 而文字是超时的, 人们能学习历史上的经典古文, 可以读写从古至今的文章。因此, 文字的历史越长, 母文的文献积累得越多, 教师教授母文的经验就越丰富, 教师也就越了解母文教学的规律。
自中国人的祖先创造了汉字, 中国人就有了自己的母文教学——汉文教学, 距今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三千多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 中国的教育家已经认识了汉文教学的规律, 已经找到了使学生能快速获得汉文读写能力的捷径。
五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发现西方人对语言和文字以及语言和文字之间的关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错误的认识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什么是语音和什么是字母以及语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
本节要讨论的是西方人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呢?为什么会认为语言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呢?为什么会认为字母是音素的符号呢?为什么会认为语音是合成的呢?也就是说, 西方人是用什么样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语音和研究语音的呢?
我认为这与西方的哲学有关, 西方的科学源于西方的哲学, 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源于哲学的认识论。西方的传统哲学是一种认为整体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为什么西方人一直热衷于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呢?因为西方人认为物质和意识是可分的。所谓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也认为整体是可分为部分的, 只不过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看法与形而上学不一样。这与中国传统哲学是不同的。中国传统哲学是认为整体不可分为部分的哲学, 是“阴阳观”。中国人认为“阴”与“阳”构成了一个整体, “阴”不能离开“阳”而单独存在, “阳”也不能离开“阴”而单独存在, 中国人还认为“阴阳者, 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所以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也就是说, 物质世界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没有物质世界, 哪儿来的精神世界呀!因此, 用“阴阳观”观察万物的中国人不会提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种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截然分开的概念, 也不会用这种认识论来认识语言和研究语言。
法国思想家笛卡儿被黑格尔称为西方“现代哲学之父”, 也被西方科学界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因为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论对西方近代科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笛卡儿哲学是二元对立的认识论, 他倡导的科学方法论是还原论 (reductionism) 和合成论, 还原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可以分析还原的。也就是说, 事物的整体都可分为基础部分, 整体是由基础部分构成的, 部分代表整体, 部分反映了事物的结构和属性, 是部分合成了整体。因此, 还原论认为不了解部分就不能认识整体, 因此, 有必要把部分从整体中分离出来, 单独地、分别地进行专门的研究。根据还原论来认识语言, 西方人认为语言也是可以分为语音和语义两部分。根据合成论来研究语音, 西方人认为语音是由音素构成的, 音素的构成反映语音的结构和属性, 是音素合成了语音, 所以就认为人为分析出的音素是独立存在的并用人造的视觉图形来代表它。结果, 不仅用文字来描写语言, 形成了错误的合成论的语言观, 而且还把视觉的文字当成听觉的语言, 又形成了错误的文字观。也就是说, 西方学者提出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这一概念以及关于语言和文字等一系列错误理论是西方的传统哲学和笛卡儿所倡导的还原论和合成论在语言和文字研究上的反映。
近400年来, 西方的近代科学是一个以还原论和合成论为主导的世界。其实, 还原论和合成论是有局限性的, 特别是自然产生的有机物是不能还原和合成的, 如自然界的生命现象等。而且这种科学方法论导致了诸多全球性问题乃至文明的危机, 如环境问题, 这一点目前有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了, 他们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哲学, 希望从中国哲学中获取智慧, 以使全球走出危机。因为中国哲学是整体论哲学, 认为整体是不能分割成部分的, 整体存在于部分之中, 部分是依赖于整体而存在的, 部分不反映整体, 不能代表整体, 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是研究任何事物, 首先把所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个整体, 从整体来认识和分析局部, 否则, 那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是“盲人摸象”, 就是把象的局部摸得再清楚, 也不可能得到对大象的整体认识, 反而会对大象得出错误认识。中医理论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是不能分成部分的, 人体也不是由部分合成的, 而是自然生成的。因此, 注重“阴阳”关系的中国人自古就没有像西方人那样用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来认识自然产生的语言, 不会把语言的声音和意义分开进行单独的研究, 也不会用还原论和合成论的方法来研究语音和语言, 认为语音是由音素合成的, 语言是由词汇合成的, 当然更不会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 把学习文字当成学习语言。
人的语言和人体一样不是合成的, 是自然生成的。这一点, 西方人从儿童自然获得母语能力的过程中已经观察到了。但他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并没有转变, 还继续相信还原论, 而不是整体论, 还继续使用合成论, 而不是生成论, 因此, 还认为文字是语言的符号, 文字表现语言, 还使用西方的字母文字来建立所谓的“普遍语法”, 我认为这是西方语言研究不能深入下去的主要原因。其实, 儿童自然获得母语的现象已经证明还原论和合成论不是普遍真理。爱因斯坦曾对中国哲学中没有类似西方哲学中的那些概念, 但却发展出那么发达的古代文明而感到困惑, 觉得这是个迷。今天谜底已经揭开, 这就是中国的整体论哲学。自西学东渐以来, 我们中国不仅引进了西方的各种学科, 而且还引进了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因此, 现在不是继续思考我们如何与西方的学术接轨的问题, 而是到了对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反思的时候了。也就是说, 研究语言, 我们不仅要纠正西方人所提出的一系列错误概念, 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转向, 应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 从合成论转向生成论。怎么转向呢?首先要区分语言和文字, 区分自然产生的语言和人为创造的文字, 不能把人为创造的文字当成自然产生的语言。⑨也就是说, 不能把人造之物当成自然之物, 应建立生成论的语言观和合成论的文字观, 应正确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使自然的语言和人造的文字和谐相处, 人类是要创造和使用文字, 但不应以破坏自然的语言环境为代价, 应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来保护自然的语言环境。另外, 区分两种不同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 自然产生的语言是听觉表意符号系统, 人为创造的文字是视觉表意符号系统。符号都是由人的感官接收, 由大脑认知的。所以我们要改变研究的方法, 不应通过文字来研究语言;而应对语言和文字分别进行研究,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语言, 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文字。也就是说, 要区分语言的听觉材料和文字的视觉材料, 不能把文料当作语料, 不能把研究视觉的文字当作研究听觉的语言。其次是区分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 应通过听觉认知来研究人的语言能力是如何自然获得的, 应通过视觉认知来研究人的文字能力是如何学习获得的。另外, 语言的听觉符号和文字的视觉符号都是存储在人脑中并由神经网络连接起来的, 所以人的语言能力和文字能力通过人脑是可以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人脑的结构和机制来研究人听说语言的能力和读写文字的能力是如何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自中国引进西方的语音学和语言学以来, 中国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就认为“为什么直到大约七八十年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是这样一种畸形现象:嘴里说的是方言, 笔底下写的是文言, 两不相干?”⑩于是他就主张消灭方言和废除文言文。这显然是用“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表现语言”等西方的语言文字理论来观察中国的语言文字现象, 是要用西方的错误理论来改造中国。其实正相反, 中国人的语言生活和使用文字的现象不是畸形的, 而是正常的, 中国人“说方言”和“书同文”不是两不相干, 而是密切相关, 因为只有这样, 中国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和谐相处。
中国人研究和教授中国的文字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人研究和教授用汉字写的古文当作是研究和教授语言, 不应废除古文教学, 而应继承中国人研究和教授古文的传统, 因为这些不是糟粕, 而是精华。“文法”不是“语法”, “文法”是人类创造文字、传承文化之法, 不是语言自然产生之法。“文法”是字形的构造和组合之法, 不是语音的构造和组合之法。“文法”是学习读写文章之法, 不是学习听说语言之法。
中国方言众多, 方言的存在并不是中国发展的不利条件, 而是国家宝贵的语言资源。语言是自然产生的, 不同的语言是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
我们研究语言的主要目的不是为消灭方言, 不是为创造西方的字母文字以利早日实现语言的统一。而是为保护中国人生活的自然语言环境免遭人为的破坏, 是为正确认识方言 (母语) 和通用语 (第二语言) 的关系, 为使方言和通用语和谐共存。因此, 我们研究语言应由分析语言的构成元素转向对语言的生成环境和生成过程的研究, 为需要学习通用语或第二语言的人给予理论的指导, 为如何保护中国多方言的语言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
几百年后……如果方言消失了, 中国人都说一种语言, 那将是中国巨大的智力灾难!
注释
1罗常培、王均《普通语音学纲要》, 商务印书馆, 1981
2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方书春译, 商务印书馆, 1959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商务印书馆, 1982
4王力《中国语言学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0
5张朋朋《论文字的本质》, 见《文字论》, 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7
6张朋朋《语言和文字不属于同一类事物》, 见《汉字文化》2008年第2期
这里有最知名的学者,最具吸引力的话题,最系统而亲切的讲座,最深度的交流……《新人力》杂志从2012年9月刊开始将开设必修课栏目,我们将邀请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领域最权威学者对读者朋友们感兴趣的学科、困惑的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解析。这里将成为不多见的平面媒体“讲坛”——名家荟萃的大讲堂和HR自己的知识沙龙。同时,希望广大读者针对您关心的问题以微博的形式与我们联系。
【编者按】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你能准确向员工解释工薪条上有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扣除”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企业要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这些往往是企业HR的工作。因此,“五险二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企业年金和住房公积金)是HR必备的业务知识。本刊从第342期(2012年9月刊)开始,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潘锦棠教授系统讲解“五险二金”知识。
一、养老保险简史
人类历史上可能存在弃老行为,为了节省极度匮乏的生存资源,子女将老人丢弃在荒山野岭之中让其随风而逝。流经中国湖北郧县的汉江,其两岸悬崖石壁上有大量年代不详的低矮山洞,门栓在外,人工修凿痕迹明显,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曾经的“弃老洞”或“寄死窑”;日本、韩国、印度也有“弃老山”和“弃老国”的传说。
养老,应该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特有的行为。乌鸦反哺,羔羊跪乳都只是人类移情想象。养老最初是家庭内部的事情,父母抚养子女,子女赡养老人,代代相继。工业革命以后,各行各业兴起,劳动力流动频繁,子女远离父母,原来农业社会常见的大家庭让位于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出生率下降,家庭养老不再完全可靠,其他养老形式应运而生。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现代养老保险也是从欧洲大陆起源的,开始先有行业发放的养老金,比如1889年以前就有法国为老年海员发放养老金,奥地利与比利时为老年矿工发放养老金;同时,商业人寿保险也开展起来,在此基础上,政府出面建立养老保险制度。
德国是第一个建立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1889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的《老年、残疾、死亡保险法》被普遍认为是现代养老保险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从此以后,养老保险制度在世界各国接连出现,从欧洲、澳洲、美洲一直蔓延至全世界,目前约有170个国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二、养老保险制度及其特点
养老保险是政府主办的保障老人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由于劳动力新陈代谢需要和国民休息权的实现,会永久离开工作岗位,失去原先由雇主支付的工资收入,这就需要由政府负责建立一种制度,强制性地要求国民在年轻时共同集款,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年老退休后统筹互济,从中获得养老金,这种制度就是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之一。与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相比,养老保险有如下特点:首先,养老保险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参保人参加工作起就要缴费,而兑现是在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中间往往有几十年时差。其次,养老保险是实际享受人数最多的险种之一。最后,养老保险费用的收入支出庞大。在所有险种中,养老保险的费率是最高的,养老保险支出相应也是最高的,收支金额比其他四项保险的总和还多。
三、养老保险制度内容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由以下要件组成:覆盖范围、资金筹集、资格条件、保险支付、保险水平和遗属年金等等。
覆盖范围
覆盖范围也称制度覆盖范围,即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所规定的什么行业或个人可以参加这种养老保险制度。从主办者(比如政府)的角度来说,养老保险只对覆盖范围内的人负责;从个人角度来说,只有被纳入覆盖范围才有资格参加保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不是人人都能理所当然地被养老保险制度所覆盖,也不是一开始就全民覆盖。纵向来看,养老保险建立初期,覆盖面较小,只覆盖少数行业或少数行业的劳动者,然后逐步扩大覆盖面。比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刚开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覆盖范围很有限,只有“工人职员一百人以上的国营、公私合营、私营及合作社经营的工厂、矿场及其附属单位,铁路、航运、邮电的各企业单位与附属单位,工、矿、交通事业的基本建设单位,国营建筑公司”被纳入覆盖范围, 现在已经覆盖到了“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横向来看,世界实行不同养老保险模式的国家,覆盖面也不同,比如实行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的国家覆盖面最宽,保险覆盖全民;而实行社会保险型的国家,一般有选择地只覆盖“在业雇员”等。
资金筹集
养老基金需要多方共同集资,集资方主要有国家、企业和个人。不同的国家集资渠道有所不同,有的国家(英国、德国等)由国家、企业(雇主)和个人(雇员)三方集资;有的国家(新加坡、法国等)由企业和个人集资;有的国家(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完全由企业负责,个人不缴费;有的国家(智利)则完全由个人负担。
资格条件
不同国家对获得养老金的条件有不同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或工龄)、国籍或居住年限。组合条件满足才能领取养老金,比如在满足退休年龄的前提下还要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等等。
退休年龄是最主要的条件,只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养老保险确定保险费率,达到养老基金收支平衡等都是以法定退休年龄为依据的,提早退休,养老保险金就可能不够支付;延期退休,可能损害参保人养老金利益。当然各国都有些特殊规定允许在一定条件下提早或延期退休。目前世界170多个国家中平均退休年龄为男性60.6岁,女性58.8岁。
缴费年限(或工龄)也是重要条件,只有缴够最低年限,才能在退休后领取退休金,否则养老保险基金会收不抵支。比如我国规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在个人不缴费的养老保险计划中,规定工龄的原理相同,虽然明着不缴费其实工薪一部分已经被按月扣除,扣除必须达到最低月数,养老基金收支才能平衡。
保险支付
收缴保险金的目的在于支付保险。在满足了各项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后,养老保险利益最终就要落实在养老金的支付上。保险支付按照一定的公式进行,养老保险制度不同,支付公式也会有所不同。
企业职工养老金(退休金)支付原则主要有:“普惠发放”、“缴费关联”(或“就业关联”)和“收入关联”。
“普惠发放”就是养老金支付一般以年龄、国籍或居龄(居住年限)为根据,到规定养老年龄,无论其过去收入高低和就业年限长短,都可以得到一份数量相同的养老金;
“收入关联”,即养老金高低与工资收入挂钩,过去收入越高,养老金就越高。
“缴费关联”,即养老金支付以保险费缴纳为条件,所交保险费越多,养老金就越高。缴费多少往往与就业长短、收入高低有关,因此,“缴费关联”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就业收入关联”。
保险水平
保险水平是指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退休金。衡量保险水平有绝对值,即所得退休金能过上怎样水平的生活;也有相对值,即用“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养老金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来表示。
保险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制度设计,养老金水平要求高,缴费费率就要相应提高;要求低,费率就可以低一点。一般认为,70%~80%水平的养老金工资替代率可以使职工保持与退休前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当然这里可能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各项养老金总和替代率,而不只是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国际劳工组织《最低社会保障标准公约(1952年)》规定,参加养老保险30年的雇员,基本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不低于40%。
遗属年金
遗属年金是在参保者去世后惠及其没有收入来源的遗属(主要是配偶)的生活补助金。遗属年金水平一般相当于逝者原养老金的50%~75%。
人物简介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推荐阅读:
专题五我国的分配制度10-01
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的调查报告11-27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01-08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及财税政策研究12-19
论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10-11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完善11-21
论我国的行政监察制度06-10
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制度06-10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06-24
关于我国土地制度的一些问题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