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2022-10-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谈音乐教育的作用

浅谈音乐课对品德教育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学在不断改革,素质教育强调以生为本,以师为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为此,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思考、探索音乐对学生品德教育的作用。孩子们在音乐课堂中,不仅可以得到多种形式、多种音色、多种层次的音乐享受,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享受音乐的快乐。还可以使他们学会控制,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力,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情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获得美的熏陶。

【关键词】音乐课;品德教育

一、挚爱教育,用心管理

对学生却是严而有度,爱而不溺。因为我明白,做老师有难度,但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已身不由己,不再是你想不想当好老师,而是你必须要当好。所以,对教学工作及常规管理丝毫不能有马虎,对学生严而有度,常抓不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学习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我先以故事的形式,把课文《王二小》有声有色的复述了一遍,我看到孩子们悲伤难过的表情,还有很多孩子眼中含着泪花,我默默地打开了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此刻,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他们的情感与音乐产生了共鸣,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格外认真,也格外投入,演唱歌曲自然是声情并茂,歌声更加深情动人,唱出了对王二小深切的怀念,表达了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整节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启蒙教育都各具特色,每次接到一班新的学生,其实就是学生们给了老师一道接一道的难题,只有拿起祖师爷孔夫子的“因材施教”这把神笔,去解决这一道道难题。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班级动态随时在发生变化,班干部要适当调换,同学们的座位也要随时调整,比如有的同学个儿长得快,需要往后坐一坐,有的同学进步比较慢,需要同桌来帮助;有的同学习惯不好,需要能力强的同学来约束等,班级管理不能一成不变,否则,死水一潭。

二、爱严有度,奖罚分明

曾经班主任的我和现在的音乐老师相比,课堂管理难度大多了,原来只管一个班,就是我不在教室,我的影子也会在教室,学生自然规矩许多,现在授课于多个教学班,学生的教育、习惯,性格、能力参差不齐,千差万别,为此,我不仅仅用到了“因材施教”“因班而异”,还把孔圣人的“戒尺”搬到了教室,让他们知道严父的厉害,慈母的爱心。每当学生有了点滴进步,我会鼓励他们,我设置了“金苹果”奖,只要有进步就奖励他们“金苹果”,每领到5个“金苹果”,就会得到老师的一份奖品,当学生得到10个“金苹果”时,还可以得到校长的奖励,为了能得到校长的奖励,于是,学生都在努力着,转变着,我也暗自窃喜着。可还有些学生明知故犯,屡教不改。比如上下楼梯,有些班級犹如万马奔腾,多次说教,上下楼梯不准打闹,不能推挤,却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把全班留在楼道里,我问他们,什么动物走路声音最大?同学们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牛,还有的说是羊群,我说,你们走路的声音怎么比它们还大,这怕死人的脚步声楼梯可有点受不了,仔细听听,楼道里还有什么声音?于是,鸦雀无声。我说多干净的楼道,多美丽的校园,如果全校学生都像你们那样走路,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此后,上下楼梯规矩了许多,在大家的互相监督下,上音乐课的秩序好多了。

还有些新接的班级,对老师察言观色,进到音乐教室肆无忌惮,随便讲话,于是我问,音乐的耳朵带了没有?学生说带了,我说唱歌的嘴巴带了没有?学生说带了,我又问,那么说话的嘴巴呢?学生面面相觑,表情茫然(嘴巴就是说话的呀),于是我定下了规矩,在音乐课上,必须带着音乐的耳朵,唱歌的嘴巴,说话的眼睛,因此,在音乐课上,我不用声嘶力竭地训斥,不用把教鞭在讲桌上敲得啪啪响,只用眼神来和学生交流,时间久了,学生们都说,老师的眼睛实在太厉害了。有一次上音乐课,一个学生总是做着小动作,影响到了旁边的同学,我盯着看了很长时间,他都无动于衷,由于过于分神,我弹错了一个音符,只好停下来,走到他身边,对他说,因为老师太关注你了,连琴都弹错了,你说,我是上课呢,还是欣赏你的自我陶醉呢?其他同学都不满地一起看着这位同学说,“都怪你,真讨厌,还有的同学嗤之以鼻,这位同学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规范行为了自己行为。

三、坚持不懈,形成习惯

有人说,我是不是很厉害,要不,学生怎么很规矩?其实不然,为人之师,责任重大,我喜欢和学生同做操,同游戏,那才是我最高兴的事情。我像个大将军,指挥着百万大军,一呼百应,多自豪啊!和同学们一起喜怒哀乐,不仅和他们沟通感情,也是了解他们的最好时机,对他们的所思所想、兴趣爱好了如指掌,对他们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如果发现哪一个班级出现不良风气或不好苗头,及时跟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联系、反馈,得到他们帮助和支持,把不良风气消除在萌芽状态,为此,我非常感谢班主任和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作为老师,既要做严父,也要做慈母,老师是天空,是大海,胸怀坦荡,包容万千。我崇拜陶行知、魏书生的做法,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在教唱歌曲《我们学校亚克西》时,歌词中唱到老师亚克西,我问学生还有什么亚克西?同学们说到校园亚克西,同学亚克西,校长亚克西等,在一节音乐课中不仅学会了歌曲,更加了解学校,增强了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在教唱《唱支最美的歌》《祖国印象》《只怕不抵抗》这些歌曲时,我和同学们谈到了“钓鱼岛”, 谈到了“南京大屠杀”、谈到了“火烧圆明园”,也谈到了“香港、澳门”,“北京奥运”。不仅让同学们勿忘国耻,还让他们了解祖国的繁荣昌盛,更加激起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样的氛围中,有谁还愿意违反课堂常规,不好好学习呢?在教唱《一根竹竿容易弯》时,我让男同学齐心合力喊号子,女同学共同来划船,再让男女同学共同配合模仿开大船,告诉学生,一个班级,就像一只大船,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让大船稳速前进,于是,同学们的心齐了,不那么生分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风气自然形成了,教育目的也水到渠成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变了,自然而然,班风正了、学风浓了,歌声也就更加嘹亮动听了。

有人说,老师是蜡烛,是春蚕,俯首甘为孺子牛,不求索取,只讲奉献,不能刻意表白,是荷花足下的淤泥,是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不把十指夸针巧,还将金针度与人。当学子们进步成长、羽翼丰满时,那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喜悦,由心头跃上眉梢。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艺术家,是园丁,是航行在大海中撑船的舵,是人生道路的指路明灯……其实,是什么并不重要,千万种的比喻,不仅仅是荣誉的光环,感激的赞语,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只要我们用真爱去育人,就会完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音乐对人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的,只有通过长期的熏陶,才能对学生的性情、品质、、心理产生影响。所以,音乐老师要利用好音乐课堂,从情感上对学生进行陶冶,让每个学生在音乐课堂中遨游,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作者:金丽霞

第2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游戏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教育教学的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而我们的新课标目前一直在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之相对应的艺术教育也在逐渐地受到了家长与老师们的重视。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合理地进行音乐教学,成为了我们要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着手,分析音乐游戏的优势,探究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 音乐教学 音乐游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随着个人素质的逐渐提高,不少家长们已经意识到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也开始配合老师,注重起了诸如音乐、美术、体育等领域的教育。由于我们之前对于音乐教育等的不重视,导致了目前我们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会对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产生很大的阻碍。此时,在音乐教学中插入音乐游戏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了教育事业者的推崇。

一、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就目前来看,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大多直接采用了与语文、数学等主要学科一模一样的教学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灌输式”。顾名思义,就是老师们照着课本念,学生们照着课本听。音乐教学中也是这样,一般是由老师们唱一句,学生们跟着唱一句,这样来回来去地倒腾,既枯燥又乏味。偶尔老师们还会搬出一些乐器,用乐器的弹奏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但是这种方式偶尔来一次还能略微感到一些惊喜,但是这样如法炮制的次数多了,学生们自然也就麻木了,所以,一切如旧。课堂依旧是死气沉沉的模样。音乐本来是一种很休闲放松的存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根本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甚至可能还会对音乐产生抵触的心理[1]。

二、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1)打破陈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们学习的动力之所在,尤其是对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兴趣远比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导更管用。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还处于一种懵懵懂懂看世界的状态,他们的定力并不像成年人一样好,被各种各样的奇怪现象吸引走注意力简直就是常态。所以,想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坐在课桌前听老师们板板正正的音乐教学,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音乐游戏则不同,它多变的旋律,搞怪的动作,以及让孩子们动起来的教学方法,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到游戏当中去。

(2)寓教于乐,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校里所进行的每一项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树人。想要通过种种的教学,让学生们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从而为以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而一般来说,老师们即便是耳提面命地教诲,学生们往往也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就出来了,完全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但是音乐游戏则不同,比如在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中有歌曲《报春》的演唱。如何将歌曲完整地引出来呢?老师们可以用乐器弹奏布谷鸟的声音,然后让学生们来猜测是什么鸟儿的叫声,最后引出布谷鸟报春的主题,从而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这样的音乐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们认知到自然界的事物与声音,还可以顺利进行音乐教学,岂不是一举两得[2]。

三、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1)合理划分音乐小组音乐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学生们动起来,而如果是所有的学生都各自为伍的话,不仅会有一种“群魔乱舞”的感觉,老师们也难以维持课堂的秩序。所以,划分音乐小组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科学分配,每个小组中总要有一个能维持秩序的小组长,也要有能够一展歌喉的唱歌小将,这样分配,才能保证每个小组都能顺利进行。

(2)进行科学的音乐教育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老师们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进行音乐教学,而不是帶领着学生们做各种各样的游戏。老师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适度插入音乐游戏,而不能让音乐游戏喧宾夺主。

(3)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音乐游戏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在课堂中营造出一种合理的教学环境。举例子来说,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春晓》这一课,而我们的教学重点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唱出这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切合整个单元所提倡的主题,认知春天。而如何认知春天呢?这就需要用游戏来体现了,老师们可以给学生们准备一些图文并茂的卡片,卡片上有迎春花、布谷鸟等等这些能够代表春天的事物,然后由学生们自由叙述自己的身份,以此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情境[3]。

教育,总是时时在更新的。因为时代不同了,教学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而我们目前的小学音乐教育虽然已经被重视起来,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却还在原地踏步。如果一直以这样的状态进行音乐教学,那简直是在做无用功。所以深处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们一定要更新教育理念,将音乐游戏运用到教学当中去。

参考文献:

[1]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的积极作用与实践探索[J]. 杨洋. 艺术科技. 2019(04)

[2]在音乐中嬉戏,在嬉戏中学习音乐——浅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王文静.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8)

[3]探究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多媒体的运用[J]. 卢奉礼. 学周刊. 2020(03)

[4]在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议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徐凤兰. 北方音乐. 2019(04)

作者:杨路路

第3篇:浅谈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产生的作用

摘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直都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科目。本文从音乐教育的定义以及其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出发,阐述了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提出了加强两者协调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是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开设的中心课题,推行素质教育,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中国教育突破传统的模式,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改革工作。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

音乐教育是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是以音乐为主要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它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社会活动。音乐教育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培养对象。音乐教育反应了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反应了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意识。但是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展现了艺术美,还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因此,音乐教育本质在于其审美性,它以音乐为媒介而进行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在人的生理机能基础上,通过进行环境熏陶和全面的训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人体的潜能,使接受培训的人身体健康、品质健全、个性稳定、心理调节能力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本质的要求,是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提高民族凝聚力的内在要求,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音乐由音色、音调、节奏、音量等因素组成。不同的组合,能产生不同的音韵效果,是声音有序结合产生的美感。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积极的音乐能引起人们对事物的思考、联想,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在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递正能量的作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还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满足了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在我国西周时期的诗词“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说明了那个时候的人懂得欣赏音乐,通过听音乐来开启人们的心智,提高人的教育文化水平。

三、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一方面,音乐能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直接作用于学生,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另一方面,音乐教育是校园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各种美育节、聚会等集体活动中,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活跃的教育与学习环境,使学生心情舒畅,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因此, 我们要高度重视音乐对于素质教育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1.音乐教育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学校主要是应试教育模式,注重升学率和分数,认为音乐就是副科,可有可无的;教育工作者们应试教育思想观念很强,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推行教育改革,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音乐教育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先行先试,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把教育与艺术相结合,推行艺术性教育。

2.音乐教育能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当代青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首先要求我们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实际行动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荣誉,遵纪守法。音乐教育不仅是一项文化娱乐活动,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手段。国际共产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年代涌现了无数的振奋人心的优良音乐作品。音乐的教化作用,使人们充满精神动力,振奋了全国人民的精神,提高了民族凝聚力,引导着学生继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续奋斗。

3.音乐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和创造力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是提高人才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关键。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要培养人才群体的开创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音乐作品或音乐表演,都要以丰富的想象力为基础,而想象力就是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一种思维能力。古往今来,知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无一个都是充满想象力、富于创造力的人。音乐教育中的一段曲,一首歌,都能净化人的心灵,带来美感,使人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在素质教育中进行音乐教育的几点建议

1.分层要求与分层测试

由于每个学生的心智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因此,对待所有学生,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材施教。这里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层,准确把握音乐节奏,清晰吐字发音,分辨出不同的声乐或器乐作品;第二层,能表现作品歌唱、演奏、视唱等,分辨合唱中发音、音色和各种乐器,分不同标准对学生进行教学测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2.利用自唱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进行歌曲培训时,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节奏、节拍、音准的情况下,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开始可以由一组大声演唱旋律,另外一组小声唱歌词;接着两组转换角色,反复演唱,有失误的地方可以及时指出纠正,直到把这首歌唱好为止;最后两组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划节拍,第二组打节奏,第三组演唱旋律,第四组演唱歌词,不断循环,共同学会这首歌。这种自唱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而且在这种愉悦的的环境中,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质水平。

3.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素质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为学生培养个性特长提供了舞台。因此,青年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要抓紧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训练,培养自己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例如课前可以全班合唱歌曲,或者加上一个指挥的模式进行,或者独唱。事实证明,这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有效途径。

五、结语

目前我国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如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中,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音乐教育者要及时转变应试教育观念,拓宽教育思路,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成熟的音乐教育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音乐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推出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为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素质,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春莲.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3,(12).

[2]梅丽萍.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5).

作者:周梦雨

第4篇:浅谈音乐教学对智障儿童的教育作用

摘要:音乐可以慰藉人的心灵,引起人的共鸣,它对智障儿童的智力开发有明显的作用。本文从智障儿童的主要特征以及音乐对智障儿童的作用谈起,介绍了几种教学方法,并进一步就如何通过音乐引导、教育智障儿童进行了具体分析,旨在说明音乐对智障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呼吁广大教师重视音乐教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 智障儿童 智力开发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的创作需要灵感,它的释放也同样会给人带来灵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习科目加入了小学校园教育中,它不仅让正常的儿童获得了学习的快乐,也同样能让智障儿童感受到心灵的温暖。智障儿童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感受,有时反而比一些正常的儿童更能准确地领悟音乐的含义,对音乐有更深的理解和灵感。教师应抓住智障儿童对音乐的这一特殊感受,利用音乐来感染他们,开发其智力。

一、智障儿童的主要特征

所谓智障儿童,一般是指大脑受到伤害且智力发展有障碍的儿童,其智力水平与同龄儿童相比要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并且伴随着一定的行为障碍。具体来说,一方面,智障儿童与正常智力的儿童相比,感知速度相对较为缓慢,一般难以形成完整的表象,这极易导致他们出现认知水平低下、自我意识发展速度异常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个性发展与自我意识发展的限制,智力障碍儿童的高级情感发展也存在障碍,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情绪和情感问题。而音乐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其教学承载了情感培养、丰富感知和提高审美能力等内涵,对治疗智障儿童具有特殊的作用,其能够有效地培养智障儿童的音乐能力,进一步提高其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其智力发育。因此,教师要重视音乐教学。

二、音乐对智障儿童所产生的作用

(一)产生共鸣,情感外化

智障儿童对自己的情感表达不擅长,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自己内心情感。加强音乐教育,通过欣赏音乐,可以让智障儿童在音乐中感受到某种特有的情感,与音乐产生共鸣,实现情感的外化,不仅提高了智障儿童的音乐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实现情感交流

音乐中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可在音乐中增加表演的环节,让智障儿童通过与音乐的合拍表演,掌握情感的交流方式,找到情感交流的出口,增强他们的情感交流能力。

(三)开启了智障儿童的心智之门

智障儿童并不是没有感受的,他们只是比正常儿童反应慢了一些。通过音乐教育会让智障儿童唱出动听的音乐,运用动听的乐器演奏,表演流畅的舞蹈,让智障儿童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正常。所以说音乐是慢慢开启智障儿童的心智之门的一把钥匙,要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

三、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方法

(一)个性教学法

个性教学法即为在音乐教学中依据每个智障儿童的个性差异来进行教学。每个智障儿童的兴趣与需求都不尽相同,其本身的能力也有高低之分,教师在课堂内外都要密切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能够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能力,凸显其强项。

(二)渗透教学法

渗透教学法就是通过实施非强制性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对智障儿童进行引导、教育,以激发其潜在的学习能力,进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强硬的、强制的教学方式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音乐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在无意识中进行学习。

(三)音画结合法

音画结合法就是通过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音乐为媒介,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展现音乐画面,通过音画结合,丰富智障儿童的想象力,完善其情感世界,从而进一步引导其在实际生活中理解知识。

四、通过音乐教育引导智障儿童进步

(一)音乐节奏引导情感体会

智障儿童对音乐节奏的反应是最灵敏的,也是最容易感受得到的。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的特有节奏,引导智障儿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生活中起床、吃饭、喝水、睡觉是否也有节奏、是什么样的节奏。另外,也可以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让儿童配合拍手的动作,清晰地感受音乐节奏的存在感,从而让音乐节奏感引导智障儿童主动去想象和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

(二)律动引导创作能力

用音乐的律动,激发智障儿童的音乐才能,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听歌曲《洗手绢》,一边唱歌一边表演洗手绢、将洗好的手绢晾晒起来的动作,通过一连串的动作表演,让智障儿童感受到生活的连续性,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语言、神态交流感染学生情感

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和神态的交流感染智障儿童的情感。教师要用智障儿童能听懂的语言、能跟上的语速、能理解的内容,与他们交流,通过和他们的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与自己的距离很近,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四)音乐配合舞蹈,促进智障儿童全面发展

音乐中时常会伴有舞蹈。教师可让学生配合音乐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感受音乐的力量。简单的舞蹈动作不仅能锻炼智障儿童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也能拓展智障儿童的思维和情感,从而让智障儿童在思想意志、身心协调、情感等方面得以全面发展。

五、结论

实践证明,通过音乐引导、教育智障儿童是十分必要的。只要经过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与训练就可以极大程度地促进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丰富他们的想象,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真正在音乐教育的殿堂里尽情地描绘灿烂的明天,歌唱美好的未来。我们教师要重视音乐教育对智障儿童的特殊作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探索,从智障儿童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特殊作用,以促使越来越多的智障儿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张潇.音乐教学对智障儿童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5).

[2]韩翠翠.浅谈培智学校的音乐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29).

[3]陈菊.《小燕子》哆(口来)咪――一堂多媒体音乐课的教学与启示[J].现代特殊教育,2006(4).

[4]谭秀双.浅谈音乐课对智障儿童的重要作用[J].成才之路,2009(23).

[5]陈莞.音乐治疗在智障儿童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6(7).

[6]王晔.智障儿童的音乐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12).

[7]贾磊.音乐在特殊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第5篇: 浅谈远程教育对教学的作用

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学校信息闭塞、教育学资源贫乏、教学硬件设施不足,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教育的改革,改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是以中国教师研修网为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载体,以网络远程研修为主要学习方式,以乡镇为单位按学科设立学习班级。现代远程教育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发展 而 产 生 的 一种 新 型 教 育。它 是 传 播 信 息、学 习 知 识、构 筑 知 识 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教育手段。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极 大 地 推 动了教 育思 想、教 育内 容、教 育手 段、教 学模 式 的 变 革。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的推广运用,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好处。它是提高和推动学校教育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匮泛、弥补师资力量不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农村教师因条件的限制,以灌输为主的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教学内容陈旧、教育资源匮泛、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会 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远程教育资料的形式使我校教师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国优秀教师的课例,享受到名校浓厚的学习气氛,享受到充满创新精神、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每位教师通过认真学习、观看,吸取教育专家们教育理论的精髓,把学到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远程教育资源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功能。它能化远为近、化 虚 为 实、化 难 为 易、化 零为 整,使抽 象 的 概 念 具 体化、枯 燥 的 知 识 趣 味 化,大 大 拓 展了教 学 的 空间。使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积 极 性 大 为 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怎样教?怎样学?这就是教学中的重点 难 点 的 处 理。解 决 教 学 重 点 和 教 材 难点,是 教 学 的 关 键。运 用 远 程 教育资源容易突出教学课程中的重点,教学难点也易于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远程教育资源中的课程资源是名师讲课,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点难点突破,无疑能够加大课堂容量。在利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时,教师应从多角度认识事物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师们有了丰富的免费的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很方便很简洁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远程教育资源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它会永远指引着我们去探索,前进。

三、利用远程资源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3 要想使学生从心底里想学、爱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就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远程资源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巨大的作用。传统教学以单一的只是传授为主,而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的感性材料,激发了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向自主式探究的学习转变。通过课程资源老师的讲解和动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积极性,更好的理解课文,从而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学习能力是实现开放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在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通过远程资源,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样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能主动探究、刻苦钻研,当问题解决后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学会自主学习。

四、正确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常在课堂上出示挂图、卡片等把教学主观化。而远程教育资源利用声文并茂、动画演示的方式,更能使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许多教师认为可以 利 用 多 媒 体 资 源 代 替 老 师 的 讲 课,这 是一 种 错 误 的 想 法:

一、远 程 资 源 可 以 借 鉴,取 长 补 短 结 合 自 己 学 生情 况 进 行 教 学。

二、远 程 资 源 只是一种学习资源,通过名师讲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课件制作。

三、远 程 资 源 在 教 学 中 只 是

一 种 辅 助 手 段,可 借 鉴 不 可 全 取,让 学 生 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总之,远程教育资源对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教师恰到好处地运用远教资源,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更能突破教学难

第6篇: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建湖县新蕾幼儿园 薛中洋

内容摘要: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它建立在音乐艺术基础上,是在幼儿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进行的以音乐艺术为手段,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而“素质教育”不仅是目前我国教育界普遍关心和热议的话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中,以音乐教育为切入点的,深入分析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并结合音乐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关系,全面分析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德育 智育 美育

雨果有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它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幼儿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幼儿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的主旋律,在素质教育中不得不提到音乐教育,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教育。让所有的教育对象都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并在音乐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幼儿的素质得到提高,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其目的是培养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这就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在明确素质教育含义之前就要清楚了解素质的含义,素质包括狭义和广义两重意思。狭义含义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广义含义则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被称为素养。其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等等。国家教委给予素质教育的定义是:“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依据《教育法》有关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注意要点与实用表现

在幼儿音乐教育中,以音乐活动为主线,将绘画、雕塑、舞蹈、戏曲、音乐、语言等艺术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并将艺术表现的内容、情感、形式、风格融为一体,创造一种主题集中鲜明、内容丰富鲜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引导幼儿升华到音乐益智的文化视角。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重要的,即要根据自身的教学擅长生发出鲜活、实在、有味的教学风格,又要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创设出轻松、欢快、明亮的学习环境。我们不能因袭旧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要侧重于体验(操作),或增加艺术作品内容和深度来维持、调节、推动幼儿音乐教育程度。通过系列的幼儿音乐教学,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幼儿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应该有效地以儿童的特点和兴趣为切入点,选择鲜活实在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把知识性、艺术性与趣味性融合于教学方法之中,引发幼儿审美情趣,开发幼儿潜在智能,激发幼儿表现欲望,诱发幼儿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选用中寻找能够充分体现幼儿情趣的教材,从歌词到旋律、从体裁到形式、从意象到内涵、从结构到风格等都应以贴近幼儿生活为思考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过早地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这样只会是教师单向地发挥作用。教师采取画面导入、语言讲述、音乐点缀、情趣创设的方法往往会获得超乎预期的效果,让幼儿在学习和表现中受到启发、陶冶情操,培养爱护弱小、关心他人的高尚品德,选择这样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具备的一定的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特征,又能够在童趣洋溢的教学内容中适应幼儿的年龄上和心理上的特征。

幼儿园教学不同于小学、中学和高等院校的教学,幼儿园教学所遵循的是以游戏为主的教学原则。但是,幼儿园教学同样注重艺术知识同构的价值和作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把融合音乐、美术、文学、语言等艺术知识的音乐教学引进游戏化的幼儿园教室,其教学效果定会优于单纯意义上的游戏教学而受到幼儿的喜爱与接受。

所以,幼教工作者把音乐教育创新作为幼儿教育的重心,熔铸多艺术知识同构的教学课堂,能够开阔幼儿求知视野,提升幼儿创新素质。教师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耐心地进行教育传播,导引幼儿在艺术学习中健康成长,因势利导,将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发展成为知识求索欲望,有益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得音乐教育与算术、英语、语言发展及体育锻炼摆在幼儿教育同样突出的位置上发挥无限的教育效果。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和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因此,幼儿艺术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教师组织的艺术活动,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三、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幼儿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近几年又出台了新的课程改革标准。音乐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其重要性和普遍性早已超越了音乐课程乃至音乐本身,而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音乐教育与德育

音乐教育属于审美教育的领域,同时也体现在德育教育之中音乐教育的德育效应主要是从音乐作品的思想政治内容中获得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悟而得到的。

斯托洛维奇说,虽然艺术教育“具有道德意义和政治意义,但是,无论艺术的道德影响还是政治影响,只有当它们有机的编织进艺术的审美效应和艺术效用中才有可能产生”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效应有着同样的道理。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能够生动的反映和影响着人们内心世界的思想感情。以它强烈的感染力,沁入人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审美体验的积累,沉淀而产生巨大的行为能力。

(二)音乐教育与智育

音乐教育与智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把提高幼儿的智力,提高学习成绩明确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另一方面则是不加区别的采用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方法来进行艺术教学。

音乐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及促进具有独特的功效。美国的艺术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其研究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艺术作品的伟大优势之一就是,以最小限度的技术训练即足以给学生们提供独立发展他自身心智源泉的需要的训练—艺术作品的智力追求在于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知觉经验的各个方面。”罗斯彻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音乐教育能够改善儿童的空间智力,并能够维持很长的时间,甚至永远。”足以证明智育与音乐教育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三)音乐教育与美育

美育即培养人的审美观点、感受能力、欣赏能力、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而美育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在审美、娱乐和精神享受中完成,即常说的“寓教于乐”、“潜移默化。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便是以“艺术为美”为审美教育。

它并不是单纯的美育教育,而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手段之一,不仅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手段,还是其他学科教育不能替代的学校教育乃至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不仅仅只是审美教育 ,还与德育教育,智育教育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让幼儿通过聆听优美的音乐、欣赏音乐和感受音乐,是他们直接接触抒发内心的情感世界,这种情感活动,灵活、准确、细腻是主观情感的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性的教授音乐知识、欣赏音乐,而且它还在培养学生在德、智、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为了确立音乐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独立地位,使之能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为了使莘莘学子能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与健康的成长;为了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下良好的基础,党和国家应更加重视和强调音乐教育,将素质教育推向高潮!只有全面加强对音乐教育的重视,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音乐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教育完成音乐教育的审美任务。

[参考文献] [1]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第3200页. [2]《幼儿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3] 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 [4] 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01页. [5] 刘沛:《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发展》[J],《中国音乐教育》,1995年第6期. [6] (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商务印书馆,第352页. [7]学前教育研究》中《谈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策略和技巧》一文.

第7篇:浅谈音乐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识谱”、“唱歌”、“欣赏”、“乐器”等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姐妹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到“表现音乐”,最后发散思维创造音乐,使学生产生自信心理,减少畏惧心理,在饶有兴趣的情景下学好各门功课。 1.音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感知植根于人类的本性之中,只有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使人的这种感知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听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那优美婉约的旋律,就让人眼前不自觉的浮现出春夜江面的迷人景色,心情无比舒畅。听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的混声四部合唱《祖国颂》,就会让人很自然地想到祖国辽阔的大地,壮丽的山河,各地蒸蒸日上的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企盼和祝愿等等。学生在音乐欣赏这一情感体验过程中,自然也能够自我感受各个音乐作品所体现的艺术美,并用这种美来陶冶情操,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音乐教育就是要通过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与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最终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2.音乐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说:“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为了使头脑清醒,我就拿起小提琴进行演奏。”音乐与人、与客观世界、与整个宇宙是一个结构和谐的整体。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由于音乐信息的剧增,这种音响对于疏导大脑的整个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这时,想象力相应地活跃起来,增加了大脑的随机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彼此分散的潜意识和众多孤立的信息组合起来,从而对人的创造力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3.音乐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音乐是学生最好的启蒙教师。音乐早在中国古代就被列在学子们必学的《六艺》中。现在由于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许多家长都选择音乐作为自己孩子的启蒙教育之一,诸如学习钢琴、小提琴、舞蹈等等。虽然家长的初衷不尽相同,但学习音乐的确使孩子发生了变化,如:促进了智力的开发等。音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最突出的表现为知觉感受力增强,记忆力增强。例如你能准确地听辨出音乐的细微差别,你同样能在其他事情上分辨出其微小的差异,正确地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学习也会有长进。

假如在音乐欣赏中你能听出一首乐曲的音乐形象,你同样能在作文里充分发挥那合乎实际的联想,用你的审美能力选材,写出具有特色的文章,假如你能在音乐的不同节奏中找出表现不同的情感,你同样能在阅朗读中正确处理诗文中的思想感情。许多实践,调查表明:学习音乐可以增进听觉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意志力,增强词汇和应用词句的背诵能力。在音乐活动中,能启发人类最珍贵的创作潜能,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借助音乐的创作过程磨练思考力,敏锐的感触力及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学习音乐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有些家长是希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掘他们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才能,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音乐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有些家长是希望他们从学习音乐中获得美好的能力后再走向别的领域也能表现出很高的能力。

在长期的音乐教学程中,我发觉酷爱音乐、喜欢文艺演出的学生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及同学的好评,并且学习成绩都不会太差。据了解这些学生上课时经常提问题,反映灵敏,接受能力强,考试不怯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音乐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好的音乐可以让观众与表演者形成情感共鸣。民间有句俗语:“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就是说观众会随着舞台演员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如果演员哭,观众也会很悲伤;演员笑,观众也就跟着笑,这就是所谓的“共鸣”。那么,作为学校的一堂音乐课来讲,能够让学生从歌曲中产生某种凝聚力不也是一种成功吗?例如:通过合唱或合奏训练,可以培养一个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一个合唱或合奏队伍是由多人组成,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音高标准,统一的节奏,统一的力度,按照指挥的要求以音乐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倘若其中有一个人,不按照指挥员的要求演唱或演奏,就会破坏和影响整个演出效果,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不能我行我素。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音乐课的学习,音乐实践的锻炼,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

由此可见,音乐教育的真正涵义在于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素质教育。学校音乐课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教学生认识几个音符、唱几首歌、欣赏几段名家名曲而已,而是通过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新世纪的教育理念是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使之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要进行素质教育就少不了音乐教育。

第8篇:浅谈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音乐游戏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它通过各种方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等措施将音乐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教学之中,予音乐于游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音乐游戏 游戏情景 扮演角色 发展音乐

音乐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它对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喜欢音乐,学会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显得十分重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强调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音乐。

《纲要》曾指出:“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 喜欢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游戏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在游戏中能身心放松,能充分表现自己。在平时的幼儿游戏观察中不难发现,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所做的游戏常常高于他们实际的发展水平,游戏可能充当了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梯子而促进他们的发展,帮助他们获得更高水平的能力”。当我们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发展适宜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游戏,把音乐和游戏整合,也能帮助幼儿充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这样幼儿就把学习音乐的过程当作 “玩”一样,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当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潜移默化,也就会对音乐产生兴趣,进而理解音乐,真正让幼儿快乐地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之中。而怎样才能开发和设计出适宜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游戏,将音乐游戏融入幼儿音乐教学之中,真正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呢?下面我就浅显的谈谈我的想法。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儿童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音乐则是它的灵魂,在幼儿伴随音乐进行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他们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通过身体的运动,人体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能够诠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也强化了对音乐的感受。从幼儿音乐教育的观点来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注意力等,幼儿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可能全部集中于音乐,而音乐游戏能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特性,又满足幼儿好动好玩的天性,并充分体现快乐教学。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幼儿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快乐游戏,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满足。通过实践,我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一、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景。当幼儿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感受、体验音乐。在音乐游戏教学中,我们通过进行对音乐内容、情景的再现,引导幼儿在设置的情绪及情景背景下,做相应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学会在音乐伴奏的形式下做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例如:在音乐游戏《小兔子乖乖》中,教师可设定情节活动的内容, 给幼儿营造某种环境, 并用语言说明需表达的内容情节“狼要吃小兔子,妈妈不在家时小兔子们不能开门,开门狼就会吃了家中的小兔子。”让幼儿领悟到:“妈妈不在家,小兔子们开门,有陌生人来了怎么办?开门了也许会是大灰狼,会被它们吃掉怎么办?”这个游戏情景孩子记得牢,同时对该歌曲又记得快,且贯穿情景表演,使教育的意义更印象深刻。在幼儿聆听音乐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情节发展, 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不同乐段、不同情绪、了解并感受乐曲的结构以及在力度、速度、及节奏的变化上所表现的情感。

二、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音乐游戏具备了将音乐听觉表象付诸于行动之中的功能, 让儿童从音乐中来——感受音乐(听音乐);到音乐中去——表现音乐(音乐游戏);再回到音乐中去——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掌握音乐)。因而设计出各种音乐游戏能帮助幼儿建造学习音乐的一座桥梁。

1、角色游戏

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有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音乐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形象、情绪,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新鲜感,学习歌曲的兴趣高涨。如在小班学习《小小蛋儿把门开》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幼儿体验到小鸡出壳时高兴的情绪,进一步感受音乐,使幼儿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角色,我就设计了《小鸡出壳》的音乐游戏。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在前奏部分幼儿将身体抱成一团变成一个小鸡蛋,当音乐开始时幼儿听着音乐,合着节奏开始做小鸡出壳的样子,到最后一句时幼儿跟着音乐走到鸡妈妈的身边和鸡妈妈一起舞蹈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对这首歌曲产生了兴趣,也体验到关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学唱这首歌曲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曲。

2、听觉游戏 康拉德〃朗格是德国艺术理论家,他认为“从个体发生德角度看,听觉游戏是音乐的先导。”我们在带领幼儿了解音的高低、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音乐知识时,单纯的说教理论会让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音乐游戏,可以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也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在学习歌曲《汽车开来了》时,我们先带领幼儿听一听汽车开动时声音的强弱,并搜集一些马路上汽车的声音让幼儿去听去感受,在幼儿在听着汽车的声音,开动自己的小汽车时,同时也很好的掌握了声音的强弱的变化。在中班的音乐活动《下雨了》中,我们通过不同演奏乐器引发幼儿创造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同时也理解了音的强弱。

3、体育游戏

当我们提到“体育”二字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累”,其实体育当中一些趣味的游戏,也可以加上一些与之相附的音乐,变成有趣的音乐游戏,对我们的音乐活动也是很有帮助。如在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及其音响效果,我选用《捉尾巴》的游戏,每个幼儿身后吊一条“尾巴”,听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开始捉,一边游戏一边体验音乐快速的节奏、紧张的情绪,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幼儿对音符时值的理解难度,让幼儿在“玩”当中,无形的感受到了音乐节奏的快慢。

4、模仿性游戏

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设计一些可爱、灵活、富有表情、能正确体现作品音乐形象的示范,并将其融入音乐游戏中,供幼儿模仿,这在音乐活动中也是一个很重要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孩子通过模仿游戏中的角色或者教师带领幼儿扮演的角色,让幼儿在相互模仿的游子过程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快乐。如在小班的歌曲《办家家》中,我设计了爸爸、妈妈、宝宝三个形象,孩子们先通过观察了解了这三个形象的不同,在通过模仿这三个人物的特点了解游戏的玩法,孩子们很自然的通过模仿学会了这个办家家的游戏,在欢快的音乐中尽情的游戏,不但学会了歌曲而且还能自己创编歌词了。

三、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

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幼儿在玩中能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探究解决问题,就能使幼儿在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下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自己创编音乐。轻松的音乐也能很好地调动幼儿的创新思维,开掘深层的创造潜能。如在欣赏《摇篮曲》、《睡吧,小宝贝》等,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反映幼儿、小猫、小狗睡觉的姿势,引导幼儿观察歌中的不同对象的睡觉方式,启发他们用身体去表现小动物的睡觉姿势,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幼儿积极创编动作,进行游戏。经常性的培养幼儿这种参与意识,正确树立和突出幼儿在音乐中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一个自由欢乐的音乐氛围,有效的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性、表现力和想象力,使他们的思维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得以发展。

经过努力和实践,我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不但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使自己理解到音乐游戏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还提升了幼儿的音乐能力使幼儿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在这其中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音乐游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以“音乐”为主。音乐游戏的灵魂是音乐, 音乐游戏是学习音乐的手段, 因此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我们设计的游戏是为了更好地为我们的“音乐”学习服务,即使幼儿快乐游戏又能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

★音乐游戏要围绕主题,促使幼儿理解教学内容。要根据主题的特点设计音乐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游戏的形式要多样化。幼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游戏的设计要丰富多彩、多样化,使幼儿积极的参与其中。

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是音乐家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而我们做为教学工作者,孩子心灵的启蒙师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得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得更旺。让音乐成为幼儿人生中的快乐,提高不断的接触、参与音乐,让他们深入音乐艺术的殿堂。”让我们灵活运用音乐游戏这一方式,使音乐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3、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探究。刘莉萍,2007年3月

第9篇:浅谈国学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 要:近几年来,国学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中的氛围空前,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丰富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键词:国学 幼儿教育

国学经典教育只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部分,应该与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科学理性地开展读经教育。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如何与当下幼儿教育核心理念相结合,如何体现现代幼儿教育方法与国学经典教育内容的融合,成为当今急需思考和改善的问题。

一、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我结合《纲要》的精神,根据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有效地将国学经典教育幼儿园课程整合起来,从而初步建立富有特色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使国学经典教育成?楹⒆拥囊恢掷秩ぁO纸?教学心得与同行分享交流。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在开展幼儿国学经典活动时,我坚持古为今用,挖掘潜在的积极因素,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童蒙养正,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我班有一位孩子经常很晚才上学,家长生气的跟我说这几天早上起床他总是磨磨蹭蹭的,还闹着不洗手,不刷牙洗脸,于是我抓住契机,将《弟子规》纳入健康教育。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往往简短的几句话就包含了很深的意义。我将丰富多彩又行之有效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国学经典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也达到强化复习与记忆国学的效果。国学故事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借助蕴含中国经典文化要义的故事的叙述,让幼儿逐渐熟悉、理解和掌握中国经典文化。国学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它蕴含有多元文化的价值取向,而科学文化也正是其生命躯干上的一个有机活体。由于一些国学经典作品的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创编节奏,让幼儿在节奏中轻松学会诵读国学,感受音乐的美妙。在国际多元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新一代国学人才的培养上,我认为:如何建立符合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国学经典教育实施体系,更好的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让中华的优秀文化凝聚为幼儿持续发展的底蕴,真正做到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回避的前景问题。今后在实践中,我将锲而不舍,积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在传承中发展,在感悟中创新,最终探索出符合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国学教育理念,以促进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的发展。幼儿园里学习国学,应根据幼童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掌握幼儿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与训练,主要在于通过听、读及直接感知来加深对经典著作的理解。听、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释,自晓其义也。尽管幼儿理解能力有限,然而通过听教师范读,幼儿跟读乃至自读,把经典著作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个过程还是有利于幼儿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直接感知是关键,也就是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国学学习环境,丰富幼儿对生活的感性认知。结合生活情境讲解国学,经典来自于生活,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使幼儿更加喜爱学习国学,更深切体会国学的深意。

二、国学启蒙教育开展的路径

1.以乐为先,由古而知今。从古代教育思想中探索现代化教育精神,我们得到了“以乐教为基础的,集合了诗书礼乐等方面的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每天固定十五分钟朗诵经典文学,将我国的古典音乐渗透到家庭和学校中,让学生每天欣赏古典音乐三十分钟,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快乐生活的同时学习国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温和性情、健康身心,使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擅于将压力转变为生活智慧,将繁琐的生活过得和谐。

2.组织游戏,领悟国学内涵。老师可以依据年龄的大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且每个星期要求各阶段的孩子参加1-2次专项活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力量及积极的心态。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来实现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作为老师不仅要带领孩子们朗诵经典,关键的是要安排科学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教育。例如,老师可以依据《弟子规》的内容,设置《出门》、《回家》等游戏,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弟子规》中所倡导的传统美德。

3.每周一诗,在文化中浸染。每周固定学习一定量的知识,鼓励儿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做到背诵诗词,背诵名言名句,积累丰富的关于传统美德的诗句,让孩子们在背诵的同时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把名言名句、经典诗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3]。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以诗为背景的校园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沉浸在传统文化中。生命就是一幅画卷,有了传统文化的点缀,这幅画卷才会绚烂多彩。文化和美是紧密联系的,懂得美才能具有高洁的品质,孩子们在阅读诗文的同时对世界有了深刻的认知,真善美在孩子们的心中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4.环境建设,营造国学氛围。努力进行环境建设,创造浓厚的国学启蒙教育文化氛围。一是创造家庭音乐和诗文环境,将我国的经典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关键是聆听。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清晨、睡前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让孩子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做到注意力集中、能够自我控制,并养成温和性情。二是创造校园音乐环境,在下课和放学期间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放松,还能够创造国学启蒙的氛围,让孩子在这样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形成影响。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国学经典教育的征程上,我们取得的些许成绩只能算是刚刚起步。我们明白读国学经典,能助人修身怡心,达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品国学经典,能让今人以圣人为师,汲取历经岁月沉淀的人生哲理。

参考文献

[1]董书研.国学启蒙教育与学前阶段素质教育初探[J].儿童发展研究,2014(04).

上一篇:医院信息下一篇:秋天的黄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