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教育的尴尬(共8篇)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YJBYS为大家带来美术学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摘要:新中国以来的中国画教育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国画的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拜师学艺模式转变到了现在的美术学院的大规模扩招,中国画的技艺越来越普及。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这种移植的教学体系在中国画教学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深入,中国一些艺术家和教育家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认识到现行的学院中国画教学模式的问题存在着诸多弊端并亟待解决。
关键词:中国画教育;检讨;对策
一、现状
新中国以来的中国画教育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国画的教学已经由传统的拜师学艺模式转变到了现在的美术学院的大规模扩招,中国画的技艺再也不是传统文人的专利,它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已变得越来越普及。由徐悲鸿、蒋兆和、方增先为主要代表,以西方造型观念来统辖中国画教育成为中国画教育的主流。以水墨加素描的方式来塑造现实对象,为中国画在写实造型方面的开拓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在形式上确实形成了与传统中国画迥然相异的面貌,培养了一大批造型能力颇强的写实中国画家,应该承认它为现实主义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再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中国美术的发展,我们不无遗憾的发现中国画的这个现代写实体系却没能培养出像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这样的大师级的画家来,而且立足于西方造型观念的教学体系本身也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当大的抵触,笔墨与写实造型时常产生冲突,通常是笔墨在表达严谨写实的造型时,自身微妙丰富的效果荡然无存。现在的中国画制作技术越来越精湛,但自身原有的民族精神、价值和人文内涵却是杳无踪影。本来徐悲鸿利用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来纠正清代以降传统中国人物画在造型上的弊端,他并不是单一的强调写实造型这一个方面,也相当注重画家的人文修养。他曾经说:“中国画家必须先取得文人资格,方显名贵。”①看看我们现在的画家有几人能取得此资格,名贵更是无从说起。但是由于社会政治的需要,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正统学院教育过分强化写实造型确有矫枉过正之嫌,反倒成了制约中国画发展的羁绊,西方写实造型观念与中国画的笔墨精神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时时会产生一些令人尴尬的局面。比如说,画水墨人物画的时候,往往很多学生认为现代水墨人物画与素描没有什么分别,只是拿单色水墨画现实对象,并没有显示出中国画笔墨的独特魅力,中国画的精神就更无从谈起。况且,我们的老师的画法并没有太多的体现中国画的艺术精神,教学上也基本上是水墨加素描,当学生问及这方面的问题,确实让老师感到尴尬,无从解答。西方写实主义的教学体系使我们的中国画正在失去自身的魅力,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警觉,依然运用并沉醉于这一从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深入,中国一些艺术家和教育家逐渐树立起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认识到现行的学院中国画教学模式的问题,存在着诸多弊端并亟待解决。
二、弊端
现代学院中国画教育体系存在明显的弊端。
第一,不分专业的进行单一写实性教学,有碍于中国画各学科的个性发展。中国人物画在造型训练的时候借鉴一下写实造型还是可以的,但是山水画和花鸟画并不一定也要严格的画素描,这样容易失去中国画“应物象形”的美学本质。中国画的造型不是要求画得跟对象一模一样,而是要与对象有一定的距离,即追求“不似之似”和“美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理想。单一写实造型模式阻碍了中国画造型方式上的广度,而且也妨碍了中国画造型人文内涵在深度上的开拓,以至于大多数学生都是以写实独尊,而不能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独到的造型方式,更不能认识到其中深刻的美学内涵。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中国画整体意境是写意的,无论工笔还是意笔)由于单一的写实造型方式而很难得到体现。
第二,在中国画教学上不够系统。传统中国画的教育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学生可以通过广泛而深刻的临摹名家杰作十分系统的学习国画的表现技法、构图方式以及精神意境等各项内容,前后不会脱节,对绘画思想和技法训练都十分的有深度。但是现代学院教育却远远不如传统教学有系统,由于教师的经常变更,以及每个教师的艺术思想有很大的不同,造成学生在接受讯息的时候容易产生混乱,从而失去判断力。很多情况下,前一阶段的训练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后面的课程又与前面的课程衔接的不是很好,学生很难整体的理解中国画学科训练的全貌,大多是支离破碎,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画的精神实质。
第三,由于长期的受西方绘画训练的影响,传统绘画思想和传统绘画技法的薄弱和中国画审美标准的丧失,使学生对传统中国画审美本质的认识几乎是一无所知。传统“神、妙、能、逸”的.独特审美评价体系在现代丧失殆尽,对中国画的评价基本上是拿着西方艺术的观念来评判的,从而导致了整个社会对中国画评价体系的西化。我们现代的中国画制作的是越来越细,然而人文内涵却是显得十分的单薄,这样的绘画在国画的审美评价看来充其量只算是“能品”,有些作品只是一味的谨细,连能品也算不上。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作品在当代却是比比皆是,而且成为时下一种相当流行的风气,画家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状态可见一斑。
1、与世界酒店业接轨,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成功转型
改革开放前,中国酒店大多是政府接待型旅馆,因为是国营体制和政府买单行为,呈现典型的情绪化服务局面。酒店业各自为政,管理和服务没有标准,上班期间做私事、与客人吵架的员工比比皆是。
改革开放后,酒店业成为所有行业的领头军,率先和世界接轨,以假日、喜来登、希尔顿等三大酒店连锁集团登陆中国为标志,引进了世界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酒店管理和服务走上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路子。例如前台CHECK—IN须在3分钟内完成;ROOM—SERVICE须在5分钟内送到;CHECK—OUT须在2—3分钟内完成等。从流程方面讲,酒店各部门制定了统一的规范程序,例如客房清扫程序十步骤可以概括为十个字:开—清—撤—做—擦—查—添—吸—关—登;前台CHECK—IN流程可概括为:迎候—问询—查询—验证—填单—收定金—交房卡—道别等等。规范化服务和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服务和管理难度,保证了服务质量,保障了顾客的消费权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2、细分市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酒店走向超值服务阶段
进入本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顾客需求已不仅是求新奇、长见识,他们更需要追求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一个美好的回忆。这个时代的顾客经济实力好、文化层次高、品味多样化,为满足不同经济能力、不同需求层次的客人,酒店产品必须呈现因人而异、因情而异、因事而异的针对性特点,才可能带给客人求新、求异、求特的心理体验。
我们看到,酒店业敏捷地捕捉到这个时代的顾客变化,并迅速地调整自己的步伐,隆重推出了金钥匙服务、贴身管家服务,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广州白天鹅大酒店率先从法国引进金钥匙服务理念为标志,以孙东为中国第一金钥匙人开始,为客人提供从定制皮鞋到理财的极致服务项目渗透到中国各高星级酒店。在五星级酒店礼宾部,身着黑色礼服的金钥匙先生以温文尔雅的绅士风度、迷人的微笑、训练有素的职业风范、广博的知识和资源,随时为您提供贴心服务,解决客人的大小困难,“在客人的惊喜中诠释完美的人生”。令人闻之向往;无独有偶,与金钥匙可媲美的是喜达屋集团品牌———瑞吉红塔大酒店推出来的贴身管家服务。只要客人需要,从进店到离店所有的服务需求,敬业的贴身管家提供一流的服务项目体验,让客人真正享受到了宾至如归的服务待遇。
二、中国酒店业面临的尴尬
尽管酒店业在第三产业中处于支柱地位,服务和管理理念遥遥领先,一直在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酒店繁华的背后,却有很多两难问题使其陷入尴尬境地。
1、社会对酒店业持有偏见
三产服务业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发展的标志。改革开发至今,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却没有多少改变。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轻视服务业,认为酒店服务就是端盘子、洗碗、伺候人,是青春饭、没出息、没出路,社会认可度低。加之酒店业在发展中受到色情服务的污染,尤其是一些小旅馆因为利益的诱惑,藏污纳垢,提供非法或不健康的服务项目,以满足一些顾客的不良需求,大大影响了酒店业的社会声誉,酒店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做酒店不只是地位低,还会被人误解或轻视。另一方面,酒店提供的产品经营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人力资源高度集中的行业。比如按照定岗的基本规定,客房数和服务员比例为2:1(甚至1:1),一家大中型高星级酒店所需的员工(含管理人员)数在200—600人,如此大的需求量,若没有社会的认可,学生和家长的支持,酒店员工很难满足,单说上海的酒店员工缺口就在50万左右。
国家相关部门应有方向、有措施、有步骤地倡导“劳动和服务光荣”的观念,同时严格制定酒店企业的经营内容和标准,树立酒店“健康服务、绿色产品”的美好形象,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认识,以更好的服务,促进酒店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2、对员工低尊重,视顾客为上帝
在上文的分析中,社会整体对酒店从业人员的价值认可度低,但对酒店宾客却给出最高的礼遇和尊重。酒店是否能盈利,很大程度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所以很多酒店把顾客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在酒店的企业文化里可以窥见。例如青岛丽晶大酒店提出:上级为下级服务、二线为一线服务、全员为顾客服务”;香格里拉提出“为客人提供亚洲式亲情化服务”;海天大酒店提出“把客人当亲人,为客人提供家外家服务”。另外,如“顾客就是上帝”、“宾客至上”、“为客人提供零距离亲情化服务”、“客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等等都在传递一个理念:客人是酒店的中心、满足客人需求是酒店的最高目标。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员工却处在一个不受尊重的地位。这与社会整体对行业的尊重度低、中国文化根深蒂固的偏见观念有关。除此以外,酒店经营管理者对员工的尊重和重视度也不够。世界著名酒店集团中,不乏有很多知名酒店珍视员工的宝贵价值。例如万豪家族集团,马里奥特提出“照顾好我们的员工,他们自然会照顾好我们的顾客”;里兹卡尔顿提出“我们是为绅士淑女提供服务的绅士淑女们”,酒店文化里把员工放在和顾客一样的地位,这样的酒店企业就很人性化、很智慧。酒店珍惜员工、重视员工、视员工和企业为共同体,为员工创设尽可能好的生活、文化环境,向员工授权解决客人投诉等,自然员工也会把酒店当成第二个家,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工作的热情度、责任心、效率等都会大大提升,当然流动率也会大大降低。比如,里兹卡尔顿在上海的连锁店———波特曼丽嘉,员工的稳定率在98%以上。但纵观酒店业,尤其是在中国劳动力充足的客观条件下,轻视服务业的观念使酒店经营者忽视对员工的尊重。社会观念的压力、内部同事的不尊重,导致基层员工缺乏职业自豪感和尊重感,引起较大的酒店员工流失率。
3、人力资源集中度高,上升空间小
众所周知,酒店是人力资源密集的行业,以餐饮部、客房部、前厅部等三大直线部门为主。相对而言,酒店员工的上升空间和幅度却较小。在国有企业,中高层乃至基层管理者大多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能坐上这个位置,管理层若不是内部调整或流动,基层员工很难有升迁的机会。相对来讲,外企的机会多一些,人才提拔和升迁遵循“机会平等,能力唯上”,但要求却相对偏高,除了要求科班出身,要求有系统的酒店背景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和沟通能力。单因为英语过不了关,很多人被排除在了机会之外。此外,酒店属于经验性行业,做好酒店服务、管理,必须身践力行,从基本的服务岗位做起来,在对客户服务中认识客户,从中提升自己针对性服务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也只有经过行业的千锤百炼,才能当好管理者。鉴于这层原因,从员工做到管理层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很多人没有这份耐力,等不到提升,已调转到别的行业了。另外,酒店业被戏称为青春饭,年龄大了做员工不合适,上升空间又很小,只好跳槽,有的酒店员工流失率达30%~40%,对酒店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影响。有的管理者只图眼前利益,基层劳动力多为实习生,一方面可节省成本,管理难度小,另一方面,通过和学校合作可以保证充足的人力资源。岂不知这是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短视行为,在生源不足等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必然给酒店带来人才断链问题。
4、技术含量低、人际关系复杂度高
酒店各岗位的工作内容确实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尤其和自然科学行业相比。在用工荒的今天,很多酒店招聘初、高中毕业生,培训之后就能上岗。但理性地分析这个行业,其是和世界接轨最早的行业,其服务管理理念可以说是最新的。酒店以提供无形服务产品为主,而无形产品质量又很难界定,它不只是受到员工本人的素质、技能、态度、情绪的影响,对服务质量的界定更是由顾客的心理感受决定的,即使出自同一员工的优质服务,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需求的顾客可能就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试想酒店是人际关系高密集和高复杂的地方,员工既要面对形形色色的顾客,又要面对自己的上司、同事乃至下属,在复杂的人际圈里,员工要不断调试自己,适应不同顾客和不同的人际环境,甚至在顾客释放消极情绪时,员工还要管理好自己的思想情绪,扮演成熟的倾听者乃至心理疏导者的角色。虽然看起来技术含量低,但行业对员工素质却提出极高的挑战和要求:广博的知识面、极强的适应能力和调试能力、与不同人相处的沟通能力、富于同理心又善于自我管理的能力、在逆境下坚持和调试自己的抗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过硬的服务技能、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等。难怪酒店业有个说法:做过酒店的人,没有做不了的行业。
综上分析,做酒店恰恰是需要具备高智商、情商、逆商的高素质人才,即使一名普通的员工,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产品,也面临以上的要求和挑战。而做一名优秀的酒店员工就更不容易了。和相关行业相比,酒店行业的待遇偏低,尤其是基层员工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工作挑战大、工作内容繁琐,一不小心就会有失误。相对员工的付出,工资和待遇却不成正比。如在上海,一个普通员工每个月的基本工资收入是2500左右。在消费和物价不断攀长的今天,员工的工资却没有多少涨幅(与物价比是在缩水)。这也是造成酒店员工队伍不稳定、不断流失的原因之一。
酒店业前进的步伐势不可挡,繁华背后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如何避免以上种种尴尬,是同行业人士共同思考和面对的课题。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世界三大酒店集团—假日、喜来登、希尔顿登陆中国为标志,结束了酒店情绪化服务时代,中国酒店业从此走上与世界接轨的道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酒店业完成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逐步走向个性化、人性化服务阶段。不同酒店结合中国国情和地域文化,打造出富有中国和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牌,酒店业在经济主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本文结合中国酒店业的发展现状,对酒店业在繁荣景象背后的隐患和尴尬进行了阐述,以期引起同行业人士的思考。
在热钱不断涌入的当下,A股却继续表现低落。
11月19日,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在开盘后半个小时就跌破了2000点的心理关口,创下45个月的新低。幸好,经过一场拉锯战,它在收盘之前又涨了回来。
我不是扔给你一堆难以理解的数字—2000点对于投资人和监管者而言,就像个指示牌,仿佛只要守住这个关口,股市就还有戏;反之的暗示亦然。
为了力挺股市,财政部在最近出台了股利税新政,总的来说就是对个人投资者实施差异化股市个税,持股时间越长,税负越低。仅隔了一天,证监会也出台了券商新规,对境况糟糕的券商出手相救,允许其扩大自营业务范围,并允许它们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
尽管如此,股市的信心还是没有被激起。再没有谁敢于预测A股的底在哪了。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股市连续失守,所有的规律和信号都像失灵了一样。
2000点保卫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按照眼下的势头来看,再次跌破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很多机构投资者,比如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对股票资产的投资兴趣正在下降。
从这一点上来看,你大概能猜到热钱在赌什么。
尽管受到全球经济及政治环境影响,全球股市都在下行,但没有比中国股市的表现更为糟糕的了。但反过来说,也没有比中国股市更适合抄底的了。
毕竟,中国经济仍在以不俗的速度增长,而股市的估值已经非常低—上证综指目前的市盈率仅仅只有11倍左右,要知道,美国金融危机之前泡沫最大时,A股市盈率已超过80倍。
热钱来了。在美国推出QE3政策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大量热钱在香港压境,伺机而行。眼下,它们更多地是追求“汇差利差”的套利机会,A股也许会是它们的选择之一,但它们显然表现谨慎。与此同时,外汇局共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也已经达到了192家,它们所能够动用的累计资金已达到335.68亿美元—当然,境外基金对中国股市的影响仍十分有限。
其实,股市是否上涨不该被当成一个目标。尽管中国股市在设置之初仅是为了让国企摆脱困境,但它应该帮助更多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目前,中国债券市场规模约占GDP的50%—这个比例显然过于小了,无疑给银行增加了太多压力。
如果股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公司就会进一步丧失活力—目前,已有798家公司正在排队等候上市,这并不是个正常的现象。
股市不合常规地持续下跌,其深层的原因恐怕已积重难返。比如,制度本身的问题,监管能力的问题,政府干预过多导致责任过大的问题,上市公司本身质量不佳,公司治理有问题,以及过多的散户以投机而不是价值投资的心态对待这一市场,等等。
还是把这些烦恼留给郭树清吧。估计它们不会在短期内获得改善。
说到热钱,如果打算靠它来带动A股上涨,恐怕是个愚蠢的想法。谁都知道热钱没有长性,更多是短暂的投机行为,热钱的暗涌对中国股市无疑是弊大于利的。
十八大之后,中国领导人已经把金融改革列为未来十年的工作重点之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国际化,将是一个重点方向—中国金融早晚要与国际全面接轨,在此之前,国内的金融环境也要实现充分的市场化。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开放带来的“热钱”只会更多,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强健的资本市场,那结果可能会很糟—也许会毁了金融开放的信心。
“在中国,除了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外,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财务职能仍停留在传统的记账阶段,CFO更像是账房先生。”
这是普华永道联合专业机构对亚太区400名CFO调查后得出的结果。同时,普华永道给出建议说:“面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中国的CFO必须成为企业中各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提供主动并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分析。”
许多CFO表示认同这个结论,但同时,他们也认为“并不是中国企业的CFO没有能力来做这些事情,关键是老板的要求或公司体制上的障碍使他们无从下手。”
那么,这些障碍到底来自哪里?CFO的任务菜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问题点之一:CEO只看报表,不要分析报告
模拟情景:
CEO老张:老王,这个月的报表出来了吗?快点儿拿给我看。
CFO老王:噢,张总,报表已经出来了,只是我还要写一份财务分析报告给您。
CEO老张:报告就不用做了,不就那几个指标吗?我都会看,快把报表给我发过来吧!
CFO老王:啊……
通常,财务人员的角色定位并不取决于财务经理自己的想法,而是老板对财务的定位和重视程度。在中国大部分企业里,尤其是中小企业,CFO并不承担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具体职责,他们可以多做一点儿,也可以少做一点儿,然而,就是这“一点儿”与“一点儿”的差别,对企业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中国东方通讯卫星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游自珍告诉记者:“关键的财务报表,就是那么三张,但隐含的信息量却非常巨大,许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出过去工作的问题,也能对未来工作形成一定的预警,对此,CEO们未必能够完全地看懂、看透,这就需要CFO在财务报告中做出总结、分析,然而事实上,许多CFO在这方面做的却非常少。”
“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并不要求CFO平时承担信息分析者的角色,CFO也不会主动承担;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整个决策链存在问题,甚至企业决策并不以财务分析为依据。因而,我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对财务总监进行业绩考核,对其提供的分析报告进行打分,并与他的自身利益挂钩。要有一个评价体系,这样他自己才会产生内在的动力。”
另外,CEO还要让CFO除了要分析自己企业的报表,还要会分析别人的报表,如竞争对手或合作者的报表等。而且,这种分析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关注自己,也关注别人,为企业战略角色的调整、优化提供建议。
问题点之二:CFO只管现金流对信息流置之不理
模拟情景:
CEO老张:老王,你老往各个部门跑来跑去干吗?
CFO老王:噢,张总,我在收集一些经营方面的信息,有些在财务数据上还不能反映出来,但应该有所预警。
CEO老张:收集信息不是信息管理部门的责任吗?交给他们去做好了。
CFO老王:噢……
信息流真的与财务管理无关吗?
根据跨国企业对CFO的岗位职责与工作描述,CFO的两项重大职能就是对企业现金流与信息流的把控与掌握,藉此CFO才能清晰地了解企业的运营成本及其风险所在,才能了解企业的价值体系,
对于非财务出身的CEO来说,他却很难了解这一切。
SOHO中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赵桂林说:“现代企业的CFO应该具备五大职能:一是决策参与者,二是财务执行者,三是监督与控制者,四是价值管理者,五是绩效管理者。除了财务执行外,其他几项都与信息流密切相关。”
“CFO从账房先生向财务管理者的角色过渡也是从他对信息管理的介入开始的。”刚刚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首发上市成功的百度财务总监王湛生说,“CFO要实现角色过渡,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CFO应该是信息中枢,而不是信息仓库。他应该能够把信息整理有序,按‘原则’对企业的运营进行判断,通过不同的指标甚至是报表之间的关系来分析当前的业务,从中发现新的机会、新的变化甚至新的趋势,进而做出应在哪里追加投资,应在哪里控制成本的判断等。”
王湛生告诉记者:“CFO收集信息主要从预算开始,在做预算时他要跟各个部门沟通,掌握各部门在新阶段或新时期的计划,然后他可以按照这些计划去对照各个部门的执行情况,去沟通新的业务模式或新的想法,了解经营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找出计划与执行情况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在这个过程中做出新的决定或判断。”
根据百度对CFO的定位,王湛生需要在百度承担三项最基本的职能:首先就是信息的收集整理,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其次是企业风险的控制;再次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这也是企业的最终目标。
为规避各种风险,百度建立了各种委员会,包括财务部门、IT部门、法律风险部门、信息披露委员会等,随时向CFO进行动态报告,这种畅通的信息渠道极大促进了百度在运营决策时的效率,也在美国投资者面前树立了良好形象。
问题点之三:CFO是“账房先生”不是“管理决策者”
模拟情景:
专家老李:老王,你看你都升任CFO了,怎么还天天像个账房先生一样记账、做表?
CFO老王:这是我的工作呀!
专家老李:你应该进行角色转变了,你要参与管理决策,懂吗?
CFO老王:可老板并不需要我参与呀……
王湛生认为“当前中国企业CFO的工作状态不是其个人原因造成的,而是企业环境与机制的问题。因为每个企业的行为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的战略不同,进而它们体现出来的对CFO的要求也就不同。”
赵桂林非常认同王湛生的观点,他表示:“CFO的角色定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板的观念。以SOHO中国为例,价值管理虽然包括了现金流管理及其预测、投资价值管理、融资、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但老板最关心的只是应收账的管理、现金流的测算和投资回报,因而有关应收账款的重要报表每周都会向老板汇报,以此来辅助他在市场推广、产品设计推出方面的决策。此外,在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资金预算和成本控制。虽然这些做起来都像账房先生,但却是必须的。”“需要明确的是,CFO并不是管理决策者,而只是决策的辅助参与者。”
不过,当CFO抱怨自己的“舞台”不够大时,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许多CFO们受知识结构和经验所限,对于公司的许多业务领域他们往往不敢妄下判断,由此也让出了相当一部分决策权。
因此,现阶段中国CFO的最大挑战是协调公司战略与财务战略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企业竞争态势,时时关注影响企业战略的外部环境变动趋势;另一方面,要结合企业内部资源情况,拿出现阶段切实可行的财务战略。
中国教育报-03-08李建平
在农村中学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感受最深的是,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记者在河南、山东乡村采访时发现,一些学校课堂教学仍是“填鸭式”,课后仍是题海战术,课程表上排的是体、音、美课,上的却是语文、数学,课后活动搞背书比赛。课堂教学大容量、高密度、满堂灌,不仅用黑板粉笔灌,而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灌。记者在一所中学看到,教室里的窗户全部用黑布遮住,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现的是密密麻麻的习题,100多名学生在闷头做题。记者走了七八个县,二十几个乡镇,几乎所有的学校星期六都在上课。
初中教育以升学为中心的倾向十分严重,这种现象不是一乡一校,它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正如一位教委主任坦言:“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不多,绝大部分学校尽管把素质教育列入了工作计划,但只作‘壁上观’。素质教育喊在嘴上,挂在墙上,就是落实不到行动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答案也越来越清晰。由于受传统观念和现实用人制度的影响,陈旧落后的人才观念依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这已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主要因素。地方行政部门的领导始终认为,只有考分才能够体现学生的素质,才能够反映学校的教育质量,甚至有人认为考分是最好的素质体现。有的县规定,初中教育按乡镇总人口的万分之六培养尖子生,万分之十六培养优秀生,对总评前五名的校长每人奖励1000元,总评后三名的校长全县通报批评,罚款1000元,并取消其当年评先、晋级资格。对连续两年总评后三名的校长,上级不予承认,由学校副校长主持工作。对完不成培养优秀生、尖子生任务的后三名学校,给以电视曝光。教师们以十分激动的语气向记者反映,农村学校升学压力更大,衡量一所学校的唯一标准就是考上高中、大学的人数,通过读书让孩子“跳农门”是农民的唯一心愿。农村干部、群众认为,千道理、万道理,升学才是硬道理。教师们很苦恼,稍微少留一点作业,少上一节自习课,家长就不干,甚至找学校闹。校长也有顾虑,升学率低了,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还不算,直接造成乡镇投资教育的困境。一位乡教育助理说:“教育的外部环境并不宽松,老百姓对素质教育不理解,学校双休日放假,老百姓有意见,尤其对课外活动大加指责。”看来,素质教育要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素质不高,代课教师居高不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掣肘环节。据一项调查显示,一个乡小学教师中,师范毕业的占28%,高中毕业的占22%,初中毕业的占33%,还有4%的教师小学毕业,代课教师占22%。另外,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职体、音、美、劳动技术教师少,虽然能按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但不能保证质量,如一个贫困乡,除1所乡初中以外,其余23所小学均没有专职的体、音、美、劳技教师,这些课程全部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缺乏相应的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是制约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记者看到,一些学校无教学器材,少数学校即使有也大都破烂、陈旧与教材不配套。体育课没有标准的篮球场,也没有其他体育器械,有的小学音乐课教师就是凭着一支笛子上课。
对于这种状况,广大教育工作者其实也不满意,还是听听他们的心声吧。一位教师感慨道:“领导要政绩,盯住升学率。每年县里定下大专上线人数,然后分解到每一所学校,只准超过,不准下降。完成任务者奖励学校,奖励教师,未完成者重罚。这就如同一条高压线架在教师头上,从领导到老百姓,心里都明明白白一本账,这就是他们衡量学校的唯一标准,被学校称为生死线,为了跨越这条生死线,师生没日没夜地干。”
教委主任也有苦衷:“素质教育的推进,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强大挤压,最深的感受是素质教育喊了多年,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升学率仍被作为考查领导的主要依据。因此,只有做素质教育的表面文章,下应试的苦功夫。”据了解,去年一个县大专上线率低了0.5%,县里领导在大会上说:“楼盖高了,听说上线人数比去年还少了一个?”于是,教委层层分析原因订措施,实行全校、全额承包制,上至校长、下至每位教师,每人负责承包3至5名学生,人盯人,面对面。层层领导讲话强调:“争名进位、痛下决心、背水一战、千方百计把教育质量搞上去。豪情万丈迎高考,自加压力,负重前行。”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尴尬,问题颇多。此文就目前中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尴尬专业
随着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和
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全面展开,而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却相对滞后,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面临尴尬,亟待改革。
一、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使文化基础课教学遭遇尴尬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们的教育需求得到满足。处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夹缝”位置的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几乎全部来自初中生,而且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语文、理化、英语、政治等科目加起来都不足百分。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大酱碟”,需要了就“沾一口”,否则就弃之一旁。文化基础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相对专业课程而言,文化基础课教学情景甚是尴尬。
2.教育系统内部认识偏颇使文化基础课教学被“忽视”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专业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抓手”,也是职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所在。中等职业教育为抓住这根生命线,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除了对口升学班级外,一般都比较忽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开设和实施,文化基础课几乎成了陪衬。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突出“专业课”的地位,甚至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好务、让好路”。为了满足专业课时数,任意删减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转岗再就业能力低。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3.教学评价问题使文化基础课教学缺乏“分量”
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成为重中之重,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专业课程的成绩好,就业安置相对就容易的多。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对教师而言,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4.学科定位模糊使文化基础课迷失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究竟以初中补习为主还是按教学大纲要求安排课程是各中等职业学校共同存在的难题。中等职业教育的对口升学压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能够参加对口升学的学生又是少数,这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需要相对大一些。而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在教学实践中难于把握教学深度,如果严格按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教学几乎无法进行,如果弃教学大纲于不顾,又何谈保证教学质量,正所谓“教深了不行,教浅了还不行”。如何按“职教性”特点定位文化基础课教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途径与对策
1.摆正“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是学习的主旋律,由于就业的需要,很自然的就把专业课的砝码加大了。其实,“专业课”与“文化课”之间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条件,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注重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课程整合、弹性学制和必修、选修结合等多种方式组织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和实际需要,加强文化基础素质的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要克服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专业技术培养轻文化基础培养,重眼前谋职轻终身发展的倾向,处理好专业课和文
化基础课相互关系,使学生全面发展。
2.准确定位文化基础课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学科定位问题应放在整个中等职业教育系统中来考虑。要根据生源状况,改革、完善文化基础课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认识。它在学生培养上应兼顾升学与就业,而侧重在就业;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教会学生谋职求职的能力和素养;它不仅是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统一,而且还是职教性的体现。只有明确了这一定位问题,才能使文化基础课教学更具有目标性、方向性和针对性。
3.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
造成“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认识不够。教育系统内部那种认为学生生源差,文化基础课能学多少算多少的思想的存在,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教学激情。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加强对文化基础课学科价值的认识。文化基础课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还关系到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关系到学生成为技巧型、技能型人才从而解决就业问题,更关系到学生潜能开发、终身发展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文化基础课教学在中等职业教育中重要性的认识,将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放入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整体课程结构中,使文化基础课程真正体现其学科价值。
4.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针对性
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的针对性,是摆脱目前尴尬状况的重要途径。首先,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不搞一刀切,可以试行分层教学,对基础好的学生鼓励参加对口升学考试,对基础差的学生要善于激发培养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勤奋学习,自我发展,以切实提高整体素质。其次,要把文化基础素质与现代科技意识的培养很好结合起来,在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中要突出和强化实用性。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形象性、趣味性、参与性,丰富教学内容,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5.加强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机制的有效建立对于提高文化基础课学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科品位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同时应借鉴专业课教学评价方法,不断开拓新的教学评价方法,强化评价功能。例如语文教学可以引进和采用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发的“ZHC”即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职业汉语水平等级证书,对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一、明星竞技类真人秀的突破
《星跳水立方》是江苏卫视2013年推出的大型季播类节目, 为国内首档明星跳水竞技节目。第一季共邀请了32位艺人作为选手, 4位奥运跳水冠军担任教练及裁判, 采用国际泳联的跳水规则。节目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 国际跳水裁判现场打分。
《星跳水立方》是由江苏卫视引进的德国Banijay International公司的版权制作。从真人秀来看, 《星跳水立方》并非中国首档, 因此说不上突出。但从游泳竞技而言, 《星跳水立方》首次采用了明星参加体育竞技项目, 从形式上的确使国内娱乐节目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 该节目是否能真正符合大众的口味, 是否能够在博得眼球的同时得到好口碑, 却值得商榷。
二、竞技与娱乐间的尴尬境地
关于竞技类真人秀节目, 中国显然不是“始祖”。江苏卫视播出《星跳水立方》, 勇气可嘉, 但在较好的收视率下却并未获得良好的口碑, 甚至有观众提出是“低俗”文化。笔者将以《星跳水立方》为例, 浅谈中国当今竞技类真人秀陷入竞技与娱乐的尴尬境地的原因。
1. 选择项目专业要求过高, 难度系数大
韩国颇受欢迎的综艺节目《RUNNING MAN》、《两天一夜》等, 都采用了竞技类真人秀的形式。但与《星跳水立方》的不同在于, 其竞技项目大多是集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偏游戏类项目, 这显然与具有相对较高专业要求的跳水相去甚远。
跳水是中国体育的强项。但所谓的强项, 是指在参加专业体育比赛中专业运动员所表现的专业水准较高。并不意味着全国人民在此项目上的平均水平较高。相反, 正因为跳水是中国体育的代表项目之一, 也是极受中国人民喜爱观看的项目。因此, 民众对跳水的欣赏水平较高。但参加《星跳水立方》的大部分明星, 无论其之前训练地多么刻苦, 都无法达到专业选手的水准, 这与观众的预期有着明显的差距。
节目内容是影响收视率的根本因素, 但明星作为非专业跳水人员加入, 观众却带着欣赏专业跳水比赛的眼光, 两者之间的差距显然无法保证该节目的长期收视和良好口碑。
2. 真人秀节目的设定化
电视真人秀是电视文艺娱乐节目的一种, 在国外叫Reality Show, 中文也叫真实电视。《中国好声音》的宣传总监陆伟对同样是明星真人秀的《我是歌手》提出过质疑:“明星们已经很懂得怎么面对镜头了, 如果不把他们‘逼’到一定的份上, 他们的表情和动作总让人觉得有点表演的成分。”这对于《星跳水立方》也是一个挑战。
另者, 《星跳水立方》花了很多精力在幕后短片制作上, 过度强调了训练的故事。这的确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参与者和整个节目, 但也成为了观众对比赛本身关注的干扰因素。比赛前的练习中, 明星的状态相对松弛, 表现也较为真实, 反而更会吸引观众的目光。
3. 娱乐元素缺失, 靠炒作提高收视率
《星跳水立方》开播以来, 极少看见有关其想要传播的“正能量”报道, 更多的是关于参与明星的退赛新闻和绯闻。与一般综艺节目相比, 其负面和侧面报道虽然增加了节目的关注度, 但正面影响并不突出。
通过炒作热门消息吸引受众的注意, 提高影响力, 从而获得广告主的青睐, 获取高额广告收入, 是一条非常明显的媒介经营创收思路。在市场化的环境下, 媒体炒作行为的产生并不难理解。但新闻媒介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对舆论的影响和引导会干扰政治、经济等各个社会子系统的正常运转。在宏观的层面上来看, 经营创收并不是媒体承担的唯一使命。与媒体维护公共利益的社会责任相比, 经营获利甚至应处于次要的位置。
《星跳水立方》的制作方本想通过跳水来表现娱乐, 江苏卫视品牌推广主管刘宇哲曾表示:“节目组纠结过是走娱乐路线还是专业路线, 经过讨论, 我们认为体育其实就是娱乐的一种, 充满悬念的结果, 运动员的拼搏都是观众爱看的元素。”事实上, 相对于紧张感和悬念, 观众更多的是喜欢参与者中的某位明星。随着明星的相继退赛, 关注度也在逐渐减少。
作为人的本性之一, 快乐应该是由衷的。娱乐绝不应该仅仅是一种感官的刺激、情绪的发泄和心理的满足。网友调侃, “《超级女声》是让普通人做自己擅长的事儿, 《我是歌手》是让明星做自己擅长的事儿, 《星跳水立方》是让明星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儿。”往好了说, 《星跳水立方》在综艺娱乐和体育竞技上的尴尬显然需要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磨合才能慢慢有所缓解。但坏的一面是, 跳水这一项目是否适合在中国的娱乐环境下以真人秀的形式存在, 仍然需要时间来证明。
摘要:中外电视媒体的使命大致可分为“教育、告知、娱乐”三项。娱乐的重要性显而易见。2013年春天, 江苏卫视《星跳水立方》的播出将中国的电视娱乐真人秀节目带入了一个新领域。此文将以此为例, 浅谈当今中国竞技类娱乐节目所处的尴尬境地。
关键词:娱乐节目,尴尬境地,竞技项目
参考文献
胡正荣、王维佳:《媒体炒作与维护公共利益的“游戏规则”》。
贺沂沂:《解密〈星跳水立方〉三大收视热点》, 原载于《金陵晚报》, 2013年5月31日。
李立、李强:《我们应该怎样娱乐?——电视娱乐节目之感悟》, 原载于《现代视听》, 2011年第10期。
当下,中国教育界不断增进国际教育理解,广泛开展国际教学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从而使他们懂得尊重国际文化差异性,为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作好铺垫。
但许多老师对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的教学并不“上心”,即使开展了所谓的鉴赏教学,课堂上也每每是漏洞百出。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尊重日本文化审美趣味的层面,重新审视《晚秋初冬》。
一、《晚秋初冬》的审美尴尬
《晚秋初冬》这篇经典散文,表现了德富芦花的超一流的审美趣味,是反映日本民族审美取向的杰出代表!《晚秋初冬》从片断“一”写到片断“四”,其审美境界不断提升,不断攀高,最后达到了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空寂境界,即像片断“三”“四”所写的“整个世界仿佛尽在雨中了”“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我们应该带领学生鉴赏这另一个民族的审美取向,亲近这另一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但是,《晚秋初冬》进入了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之后,却遭遇了阅读尴尬,课堂上每每演绎着理解、鉴赏上的悲剧!有的把《晚秋初冬》之“空寂之美”理解得令人惨不忍“听”,不禁令人拍案而起!
悲剧之一:《晚秋初冬》“杂音”横生
一位老师教学《晚秋初冬》时,他先投影唐代杜甫的《登高》,让学生开展比较阅读。课堂上,师生经过互动讨论得出了“同”:两位大作者都在伤秋,都在借景抒情,都表达内在的凄凉与痛苦、孤独与寂寞。
之后老师开展“你喜欢哪一篇”比较阅读,结果学生纷纷表示喜欢杜甫的《登高》。他们如此生成的理由是,树叶落尽之后,德富芦花的内宅里很清静,树木都落叶了,焚烧枯叶的炊烟升起了,阵雨又敲打着栗树的落叶,暮雨潇潇时,作者“默默独坐,顾影自怜”。于是伤感产生,破坏了散文的美丽氛围。特别是“顾影自怜”充满的悲凉、伤感,使得情感表达上出现了“杂音”云云。
试问:《晚秋初冬》与杜甫的《登高》情感真的有那个“三同”么?“顾影自怜”真的是充满悲凉、伤感,使得情感表达上出现“杂音”了么?
典型的误读,用中国文化心理去揣测日本文化审美趣味!
悲剧之二:《晚秋初冬》“悲凉”浓烈
一位老师教学《晚秋初冬》时,他先让学生“读课文·拟题目”,结果两位同学根据四个写景片断拟出了两组题目——
残叶霜落·清秋静院·潇潇静夜·月色寒心
风霜残叶·冷清花鸟·孤单听雨·星月风雨
之后,这位老师便基于生成的两组题目开展阅读审美活动,一番审美比较以后,大家认为第二组题目更好,理由是,这四个题目表达了叶落过程中作者典型的心态、心境和心冷。因为《晚秋初冬》有着非常浓烈的悲凉,随着时间的逝去,作者的心越来越冷寂……之后,老师便介绍德富芦花的“不幸遭遇”——“芦花兄弟间裂痕”“革命家谋刺天皇,没有成功”……
试问:《晚秋初冬》写景过程中展示的景色图片,真的就是这种“凄凉”美么?他的内心真是的就这么冷寂?这篇散文真的就反映“不幸遭遇”?
我想,德富芦花平生是有些“不幸遭遇”,但与《晚秋初冬》写景有关联么?——完全是老师们的臆测!
悲剧之三:《晚秋初冬》“退出”有迹
与朱自清的《背影》一样经典的、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散文精品《晚秋初冬》,却在中国的课堂遭遇了尴尬。在南京市的一次校本《现代散文选读》阅读调查中, 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是最不受中学生欢迎的篇目之一。学生学习后普遍认为,作者的情感表现前后不一,境界很浅,这样的写景散文“我们也能写得出”。学生们认为,这篇散文就是简简单单的描写景物,人物的情感也不怎么突出,结构上也没有什么智慧……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论调与教师的教学现场结合起来看,《晚秋初冬》的境界似乎还真的不够深, 似乎还真的情感消极……所以,许多老师的处理方式便是“不用教”了。在苏教版篇目的不断调整的运作中, 《晚秋初冬》早就被打上了星号——成为课外自读篇目了。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两位老师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让我很难过。因为他们没有读懂《晚秋初冬》中“物我一体”“物我合一”的趣味。这不仅是酝成了教学上的种种理解悲剧,还影响了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升与审美素养的丰富。
长此以往,这篇经典散文就很有可能真的被淘汰掉,那么,我们的学生在散文阅读的国际视野上就失去了一片“空寂之美”,我们的学生就失去了一次国际文化多样性的熏陶渐染。难道,中国学生的审美素养,只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圈子里练就?而中国学生未来所需要的国际审美素养,又能在哪篇散文哪篇诗歌中练就?
二、《晚秋初冬》的审美背景
中华传统文化是“感物吟志”的审美取向。刘勰云:“诗者,持也,持人之情性。”“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是以,我们阅读杜甫的《登高》便不自觉地将萧瑟秋江之景,与他飘零的身世、孤老愁病、苦恨艰难相勾联。而《登高》就是老诗人登高临眺的全部心情、心境。这种解读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由此,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也应该放在日本民族的审美背景上来审视。
日本民族从中国借去了“感物吟志”“天人之合”的理念,生成了“万物有灵”和“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在这种审美观照下,日本民族形成了审美的最高境界——“空寂”。什么是“空寂”的境界?简言之,就是“主客泯灭”“物我两忘”的境界。《晚秋初冬》美在逐步走向“空寂”。
彭修银、邹坚在《空寂: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中认为:“日本人的原始的‘空寂美意识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作为环境的自然。”也就是说,“空寂”之美学受到日本民族固有的自然条件、自然观以及植物美学观的影响。而日本民族的这种独特的自然观,每每又向其他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交叉、聚结、融合,从而规定着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日本民族如果无法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太多的审美体验,每每容易产生孤独感。所以,他们更容易投入到自然的怀抱中,从而从大自然中获得更多的审美趣味与审美享受。
在这样的审美背景下,散文创作中表达“空寂”之景仰,“空寂”之追寻、“空寂”之再现则成了日本民族审美的共同追求。大家熟悉的川端康成的《花未眠》,其审美趣味就是这样。川端康成凌晨醒来,忽然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盛开着——“空寂之景”,从而引发了审美思考。在《花未眠》中,他这样写道:“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所以,川端康成是一个从人类社会逃向自然,并且深深感受到自然之美之趣的人。他的散文创作就秉承了日本文学“物哀”“风雅”“空寂”的审美传统,达到了禅趣、哲理与物哀之美的高度统一。在《花未眠》中,偶然开放的海棠花唤醒了他的自我意识。于是,他自然地溶进了柔和的海棠花的朦胧花影中——“天人合一”,从而展开了愉快的审美历程……而日本民族的这种“空寂”的审美取向,也左右着女性的审美。日本国民更欣赏“立如芍药、坐如牡丹、行如百合”的女子,——她们纯洁高雅而又美姿迷人。
那么, “空寂之美”意识产生的生活基础是什么?有的学者认为是日本人的植物美学观。日本民族核心的植物美学观表现为两点:“自然即美”和“物哀情怀”。 彭修银、邹坚认为,“自然即美”的精神实质就是“寂”。作为一种美意识,“寂”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就是“真实”与“自然”。他们认为,“自然即美”就有两层意思:一是大自然是美的本原、美的蓝本、美的极致。一切美的事物都源于大自然,最高的美只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二是自然的事物本身就是美的赤裸裸的表现——不需要任何修饰,不需要任何矫揉造作。
而“物哀情怀”又叫“樱花情结”,则是日本民族对于大自然的审美思维。日本民族常常从自然界的花开花落中,联想到生命的生死荣枯。日本人认为,人类的存在与大自然就像树叶和树干一样。叶落了,树犹生。人生短暂即逝,自然天长地久。所以,日本人更愿意从短暂的人生之中去感悟“生”的喜悦,进而珍视“生”。比如,樱花花期很短,瞬间化为乌有;但是樱花花开时则热烈灿烂,令人陶醉。日本人认为,“与其因为飘落而称无常,不如说突然盛开是无常,因无常而称作美,故而美的确是永远的。”这样,开放的鲜花、飘落的叶子一样是财富、是美丽。
德富芦花在他的《我家的财富》中,就视满院的叶子为财富。他说:“屋后有一株银杏,每逢深秋,一树金黄,朔风乍起,落叶翩翩,恰如仙女玉扇坠地。夜半梦醒,疑为雨声;早起开门一看,一夜过后,满庭灿烂。屋顶房檐,无处不是落叶,片片红枫相间其中。我把黄金翠锦都铺到院子里了。”德富从落叶中感受到的是美,是喜悦。因此,理解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也要放在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层面来审视。
三、《晚秋初冬》的审美境界
《晚秋初冬》是基于日本文化背景而写的,是表达日本传统审美趣味的。日本审美文化学习了中国“感物吟志”“天人之合”理念,但他们更加欣赏的是“景人同一”“天与人合”的愉悦审美境界。“无边落木萧萧下”“风急天高猿啸哀”在日本人的审美趣味中,是一种自然美丽、合乎自然的规律。他们认为,秋天到了,落叶飘下来,顺应了自然规律,值得审美鉴赏。而在“飞花落叶”之美的鉴赏中,最好能达到“物我一体”“物我合一”的状态,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我不知道蝴蝶是我,还是我是蝴蝶”。这样,“空寂”状态就成了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显然,上述老师用比较方式开展的审美比较以及“你喜欢哪一篇”完全是出于中国文化和中式思维背景。
《晚秋初冬》审美的价值就在“空寂”的生成上。课文首先表现的是“自然即美”。这一点,《晚秋初冬》的开首表达得非常清晰。在“一”中,作者从“霜落,朔风乍起”写起,“庭中红叶”“门前银杏”不时飞舞着,作者用了三个优美的比喻:“白天看起来像掠过书窗的鸟影”;晨起一看,满庭落叶,“遍地如彩锦”;树梢上“那残叶好像晚春的黄蝶,这里那里点缀着”。 这哪里能看出“残叶”“冷清”“孤单”“寒心”等字眼?——上述老师对拟题开展的审美鉴赏显然也带有中国文化的审美趣味。从作者的描写看,课文再现了“自然即美”的境界,院子里的落叶是“美的本原、美的蓝本、美的极致”; 落叶之美,作者是“赤裸裸的表现”——刻画、描写、想像,没有添加任何动物的叫声,不像杜甫还有“风急天高猿啸哀”来衬托。
在“二”“三”中,重点转移到“物哀情怀”的逐步营造上。作者渐渐由落叶的“扑打着屋檐”过渡到描写“庭院之静”上。而“庭院之静”描写得曲折有致,生动活泼——
“白昼是静谧的”,他先写“高空之静”——“天空高爽,明净”“阳光清澄,美丽”,叶落没有带来伤感,而是喜悦、静谧、舒适;接着写“对窗读书,周围悄无人声”之“异常的幽静”;再接着写“院子之静”—— 李树 “叶子落了,枝条交错,纵横于蓝天之上”,梧桐坠下的一片硕大枯叶之静美——“静静躺在地上,在太阳下闪光”, 这是“中空之静”;然后,写“窗口之寂静”——看“经霜打过的菊花低着头,将影子布在地上”“残留的南天竹的果实,在八角金盘下泛着红光”——静物之“寂寥”,观“两三只麻雀飞到院里觅食”“廊椽下一只老猫躺着晒太阳”,听“一只苍蝇飞来,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动物之静趣; 最后是写“内宅之清静”,主要表现作者“静听静寂”,享受“静寂之美”——“月夜,满地树影,参差斑驳”“阵雨敲打着栗树的落叶”“暮雨潇潇,落在过路人的伞盖上,声音骤然加剧,整个世界仿佛尽在雨中了”。 最后一句:“这一夜,我默默独坐,顾影自怜。”即表明作者基本融进大自然了,在初步享受“天人合一”的“空寂之美”了。这就是“物哀情怀”的境界,哪里有什么“悲凉”“伤感”?
《晚秋初冬》的“物哀情怀”在“四”中达到高潮。在“四”中,作者“踏着白花花的银杏树落叶”,听“树隙间哗啦哗啦落下两三点水滴”,看“月亮又出现了”,于是作者感叹:“此种情趣向谁叙说?”这就是典型的“空寂之美”。然而这种“空寂之美”的最高境界,还是这几句“月光没有了,寒星满天。这时候,我寂然伫立树下,夜气凝聚而不动了。良久,大气稍稍震颤着,头上的枯枝摩戛有声,脚下的落叶沙沙作响。片刻,乃止。月光如霜,布满地面。秋风在如海的天空里咆哮。夜里,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这里,作者与自然是“物我一体”“物我合一”,完全融入自然的“静”界之中了。这时,人与自然融通,物我同一——物即我、我即物。作者“不仅超越主体自然,而且超越客体自然,从具体实然的天人合一状态进入本体超然的物我两忘境界”。这就是日本民族审美的最高境界——“空寂”。
同样是写秋、同样是写静,中日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审美文化差异。我们不能以此观彼,也不能以彼观此。我在教学《晚秋初冬》时,一个学生针对“四”中“月光没有了,寒星满天”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琴声?如果此时作者弹奏一首古乐,岂不更好?”是的,“寒星满天”时一曲琴声不是更加衬托幽静么?王维不就是有这样的雅好么?他的《竹里馆》中就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晚秋初冬》里可不可以响起琴声?其实,“弹奏一首古乐”的设想,只是基于中国诗歌背景的审美扩张。中国与日本在欣赏景物时是两种审美取向。日本民族认为“自然即美”,不夹“杂音”,不作修饰。我们不能用读《登高》《竹里馆》的套路去读《晚秋初冬》!
综上所述,《晚秋初冬》是德富芦花借助对“晚秋初冬”景物、时令的直觉体悟而生成的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代表着日本民族最高的审美境界。若问中国课堂如何避免解读《晚秋初冬》的尴尬,我想,只有从“自然即美”到“物哀情怀”去审视《晚秋初冬》,沿着“空寂之美”生成的路线——从酝酿、生成、壮阔、喷薄乃至淋漓尽致,才能最终进入作者营造的“空寂之美”的最高境界。这就需要我们有国际化的审美眼光,学会兼容中外文化差异。这样,才能少一些《晚秋初冬》似的教学尴尬,学生才能尽快的走出国际审美的荒滩、走出异域民族文化审美的沙漠。
【浅谈中国教育的尴尬】推荐阅读: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09-21
浅谈中国教育改革06-21
浅谈高尔夫在中国的教育及发展状况毕业论文10-15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05-28
中国的教育哲学11-25
对中国教育的看法07-18
中国古代教育的名言10-29
中国教育的萌芽阶段11-07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问题05-24
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