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教育学的作用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教育学的作用(精选9篇)

班级管理教育学的作用 篇1

赏识教育(又称激励教育)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善于捕捉、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不断地赞扬、鼓励,使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持理解态度,先扬后抑,善于引导,使其内心产生一种改正错误,要求进步的愿望的一种教育方法。它是我国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经过了20多年的亲自实践,亲身体验所摸索、并结合众多教师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育模式。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我们身为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应努力去欣赏去激励我们的学生。我理解的赏识教育就是真心理解学生,用心欣赏学生,适时表扬学生,精心引导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把这个教育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把赏识的目光投向那些特殊的学生。

这里所说的特殊学生就是班级里最调皮捣蛋,经常违纪,学习和行为习惯都很差的那些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学生。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一个班级是否稳定,关键在于这些问题学生是否能在班级里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如果我们的教育使他们在做人做事上,在学习上,有明显的进步,就是成功的教育。我们不能抛弃他们,也不能总用批评指责的方式说教他们。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指责批评,早已是刀枪不入了。用理解宽容的态度,给他们一些赏识的目光,他们也能给点阳光就灿烂。因为他们同样是青少年,是可塑性极强的孩子。

1、了解学生是欣赏教育的前提,尤其是特殊学生。每一个特殊的学生,都有他们之所以特殊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单亲家庭,有的是因为父母溺爱,有的是因为受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则因为自身心理因素,或者不习惯等。在我们对他们施教之前,先把脉,像医生那样明晰病情,才能对症下药。

2、用慧眼去发现特殊学生的优点,并及时表扬鼓励。

有一次在班会上,我给我们班的一个月中表现好的,有进步的学生发奖状。其中有一个孩子是出了名的闹将,经常损坏公物,迟到早退。但这个月里,他做的比以前的确好了一点点,尽管和别人比还有差距。我给他发了一张小奖状,表扬他的转变。他回到家里,高兴的赶紧把奖状拿给他父母看,因为他从一年级到初二,没得到过一张奖状。这是后来这个学生的妈妈打电话告诉我的,说他特别高兴,特别兴奋。我知道这事以后,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找机会,再给他这样的奖励,这样,他至少能体验被承认的快乐。在这种老师同学的激励下,他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学习成绩上,也从倒数,前进到班级中等生的水平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激励学生,不但能激发他们进步的愿望,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3、激励特殊学生在自信中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

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班级里的那些特殊学生来说,他们经历过太多的失败,无数次的批评,他们对于学习,做人,还能有多少的自信?所以,一定要采取一些方法,使他们重拾自信。班里有个学生,成绩总是在倒数十名内,座位也总是在角落里,在教师和同学的眼中是“灰色人物”,是“差生”。其实我觉得自己除了学习成绩

差点外,其他方面也挺不错的,性格开朗,球技也蛮高超,歌唱得也很棒,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不一定比别的孩子差。我就让他当我的课代表,帮助我组织早读,或者检查背诵等。他很负责任,学生们都听他的话。后来,我就慢慢要求他自己还得做个内行,他说他恐怕不行,落下的功课太多了,我说,我相信你可定行。他后来,通过努力,真的慢慢赶了上来。因此,鼓励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是使他们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尤其是那些几乎满身都是缺点毛病的特殊学生。欣赏一个优等生,每个教师都能轻而易举做得到,能够赏识那些“差等生”才是真正爱学生,更是一门艺术。

二、采用赏识教育促进中等生的全面发展。

中等生在一个班集体里占大多数,他们遵守纪律,比较爱学习,行为习惯,为人处世都还不错。他们不会给班集体惹麻烦,但也不能做出很漂亮的成绩。实际上他们是一个班集体核心,是完成学校各项活动的主要力量。

首先,赏识中等生们体现出来的不平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质和特长。他们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他们有某一方面一定是比较突出的。我在教育教学中,很注重这些孩子们不平常的地方,给予点拨激励,使他们这方面的特产有长足的发展。比如,历史学的好的学生,就经常让他们搜集历史故事或者历史事件,让他们讲给大家听,并让他介绍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心得体会。相信,有了这样的经历,他对这一学科会更感兴趣,可能这种爱好会伴他一生。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我就鼓励他们努力学好英语,争取能名列前茅,成为这一学科的尖子生,这对于他将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没准英语就成了他的特长。

其次,要努力激励有潜力的中等生,促使他们走向优秀。中等生和优等生之间只有一步之遥。有的学生,素质非常好,只是由于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毅力,上进心不如那些优等生强,造成了他们总是徘徊在优等生的门槛之外。对于这样的学生,我采用重用他们的办法,比如在班级里让他们担任班干部,团干部,学习组长等,告诉他们老师期待他们能给其他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学生会非常负责,在干好自己的班级工作的同时,成绩也有了稳步提高。另外,帮助他们设立小的学习目标也是很好的方法,他们一旦达到了目标,会劲头更足,这样的良性循环能促使他们进步。

赏识中等学生,就是重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这个层次学生的进步,就能使班集体有良好的竞争力和浓厚的学风。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不只顾少数学生,而忽略大多数,相反,我会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有进步的渴望,有努力学习的动力,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有点懒惰,或者散漫的学生,一旦帮助他们改掉了小的缺点毛病,他们就能长足发展。

三、采用赏识教育培养得心应手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这部分同学的工作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我的具体做法是:

1、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制度。

班干部一定是学生投票选举出来的,这样他们更便于开展班级工作。在学生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推举方式,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然后让被提名者进行“竞选演说”一一说出自己的优点及准备如何当好班干。最后投票表决,当场宣布结果。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为我优秀,同学们才选我为班干部。他们成功了,他们有了自豪感和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因为得到了学生的承认。

2、班干会是鼓励和指导他们进行班级工作的良机。

新班委产生后,我便定期召开班干会,鼓励他们:你们是班中最为优秀的同学,所以一定能起好带头作用.对班干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不是严厉批评,而是从正面指导其应该怎样做,使班干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并保持对工作的积极、热情。他们也会在工作总提高能力,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收获一份快乐。

3、注意小事的处理,为班干部树立威信。

如果班干部工作出现差错,班主任即在同学面前对其大加批评,将会大大挫伤班干部的自信心,也降低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所以,批评班干应私下。而对于班干的工作成果,班主任在班中要大加表扬,这有助于树立班干的威信。如获得流动红旗时,我便大力表扬班干对班级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告诉同学们:夺得红旗,班干们功不可没。当同学们信任班干时,他们便会团结在班干周围,服从班干的管理。

四、采用赏识教育打造优秀班集体。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的班级体也一样,也是夸出来的。首先,赏识可以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如果在班会上,我们让学生合理的制定班级目标,并且通过努力,学生们达到了这个目标,就一定要鼓励学生,你们是最棒的。当班级出现小问题的时候,要帮助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指责学生。当参加运动会等比赛的时候,一定鼓励学生为集体增光。有了集体荣誉感,能帮助学生更遵守纪律,更努力学习,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有了集体的利益。其次,赏识教育可以帮助教师创建良好班级学风。在一个人心齐,团结向上的班级体里,学生会有自豪感,利用这种自豪感,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是创建良好班级学风的关键。我经常采用的办法是小组竞赛,向优胜组发奖状,贴在班级荣誉墙上。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喜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给那些学习有进步的学生发表扬信,让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的进步而快乐,这种快乐也能传递给学生,促使他们更上一层楼。

班级管理教育学的作用 篇2

一、推崇“仁爱”,追求班集体人际和谐

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仁爱是宽仁慈爱,有爱护、同情的意思,是孔子认为的理想人格,在班级中推崇“仁爱”, 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尊重与关怀,知道善待别人。 我们的班集体人人做到对他人宽仁慈爱,有爱护、同情之心,受到这种好的环境的影响,让大家彼此尊重他人, 有益他人,不加害于他人,和谐共处,用仁爱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供准则,为人际关系的协调指明正确的方向,从而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至道德义务。这种传统道德教育对班级管理有着积极意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着积极影响。

二、倡导言行一致,引导班级学生恪守诚信

传统道德教育中儒家“诚信”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三点:首先是以 “诚”为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其次是以 “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三是重视“诚”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班级中开展“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活动,使学生对于诚信有明确的认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以诚信为本、言行一致的思想。努力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律自爱,完善自我,文明考试,深刻认识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大家一定要发扬光荣传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文明学生。

三、讲求谦敬礼让,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的很多内容及观点,都与目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不矜能、不伐善,先人后己,保持谦虚低调。面对道德高尚、品质优秀的人,要虚心学习, 做到见贤思齐;面对他人的过失、缺点,要设身处地给予体谅和包容,诚心诚意地进行提醒和帮助。戮力同心、 同舟共济,在他人有困难时及时解急救难、雪中送炭。 谦敬礼让、帮扶互助的友善风气在人们之间流转和传递的是温情与爱心,能消除隔阂、融冰化雪,使人如沐春风。美德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个人所处的周围环境有关,好的环境可以使人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培养好的思想品质,不好的环境可能会使人受到坏的影响。学生是组成班级的个体,学生之间谦敬礼让、帮扶互助、志同道合才能形成携手奋进的良好班风。

四、提倡尊师重道,弘扬传统美德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班级中进行尊师重道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做到虚心学习,认真听教师的每堂课,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教师最大的尊重。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教师。 学生和教师谈话时,应主动请教师坐,若教师不坐,学生应该和教师一起站着说话,同教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教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教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教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教师。 礼仪行事,见到教师应问好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教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教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教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教师;到办公室或教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这都是尊师重道的具体表现。做一个谦虚、热忱、大方、宽容的人,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那么你一定会深受教师的尊重,激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能够和大家共同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篇3

1 采用赏识教育转化差生 大多数班集体,都有几个不听话、好捣乱、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双差生”。许多班主任教育他们时,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如果没有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等.有的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这些班主任想用自己的威严来下退学生,使他们变得温存驯良.但事实证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许多学生依然“死不悔改”。在教育无效之际,个别班主任甚至做出体罚学生的不当行为。 转化差生可以采用赏识教育。主要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1.1 赏识差生的开始一一寻找闪光点。 找到了闪光点,可以以此入乎,为差生重树自信,使他们不致于“玻罐子破摔”.因此,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不急于把差生抓来教育一番,而是细心观察他们寻找他们的优点、缺点,为转化他们寻找突破口。

1.2 赏识差生的重要手段一一谈心。 采用赏识教育与差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曾经教过一个双差生,名叫刘东,长得方头大耳,又胖又黑,目光中有一种中学生不该有的冷漠。他对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不加理会,常有迟到、穿拖桂等违规行为,导致班里“五项评比”的成绩很差夺得学校流动红旗,同学们对他恨之入骨。 找刘东谈话时,他一进办公室,就摆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等着挨批,我对他说“刘东,坐下来,老师有话对你说”。他一脸疑惑地坐了下来。“老师新当你们的班主任,对同学们还不了解。你告诉老师你身上有什么优点?”“优点?我哪有优点,我身上全是缺点。”“怎么会呢?我觉得你身上的优点挺多的;值日生英英个子矮,你就帮她擦黑板;大扫除时,你一人提的水比两个同学一起抬的还多……”我把我开学;以来寻找到的闪光点,都一一讲了出来。听着听着,刘东的眼神从疑惑变为感动,竟然哭了起采:“老师,我以为你一定也恨死我了……”原来,刘东因为成绩不好,'人长得肥胖,有许多同学便给他起绰号,骂他是大笨猪,他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通过违反纪律使班里得不到流动红旗来报复同学。我指出他这种想法、行为的错误,鼓励他别灰心消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用实际行动改变同学们的看法。他连连称是,决心从此改正错误。

1.3 赏识差生的目的一一为差生重塑形象。要让差生顺利地以新形象展现在同学面前,班主任必须在班中对他的每一个优点、每一个进步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关心、支持,给他们以改正的机会。在我的带领下,许多同学都改变了对刘东的态度,并向他伸出了友谊之手。刘东的行为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极少违反纪律,学习也有了进步,当然,学生是善变的,还必须反复找其谈心,开导、鼓励他,使他的转化保持持久性。

2 采用赏识教育激发班干的工作热情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激发这部分同学的工作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风的关键,我的具体做法是:

2.1 民主推选班干——因为优秀才当选 在学生相互熟悉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民主推举方式,让学生提名心目中的带头人。然后让被提名者进行“竞选演说”一一说出自己的优点及准备如何当好班干。最后投票表决,当场宣布结果。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班干部的自信心:因为我优秀,同学们才选我为班干部。

2.2 定期召开班干会一一鼓励和指导的良机 新班委产生后,我便定期召开班干会,鼓励他们:你们是班中最为优秀的同学,所以一定能起好带头作用.对班干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不是严厉批评,而是从正面指导其应该怎样做,使班干的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并保持对工作的积极、热情。

2.3 为班干树立威信一一增进信任和团结 如果班干部工作出现差错,班主任即在同学面前对其大加批评,将会大大挫伤班干部的自信心,也降低他在同学中的威信。所以,批评班干应私下。而对于班干的工作成果,班主任在班中要大加表扬,这有助于树立班干的威信。如获得流动红旗时,我便大力表扬班干对班级纪律、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告诉同学们:夺得红旗,班干们功不可没。

当同学们信任班干时,他们便会团结在班干周围,服从班干的管理。

小组合作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篇4

新嘉中学初二 栾莉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领导给了我机会,让我有幸代表我们初二级部的班主任,就我们级部小组合作的实施谈谈体会,我是初二级部全体老师中的一个受益者。在这里,我谨代表我们初二级部的班主任把我们的一些工作做法向大家介绍一下,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刚开始当班主任的几年,在工作中,可以说出了不少力,操了不少心,上了不少火,甚至连觉都睡不好。尽管如此,结果却不尽人意。自从孙主任主持初一级部工作以来,把她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带到了我们级部,为级部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细则。为我们班主任有效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树立了旗帜。因此,老师们目标明确,方法得当的大胆工作;学生们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做有细则。大大优化了级部的班风、学风。各方面工作都卓有成效,得到校领导的认可。

说起小组合作活动,话要从初一说起,学生刚入学时,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之间没有太深的感情,因而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导致班级纪律涣散,学生之间不团结,没有凝聚力。再加上,部分学生在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给我们的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所以,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让学生能够做到自我管理是当务之急。那么如何做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我们级部着手从常规抓起,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让学生用条条框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提升自身素养。

起初,为了能让学生快速适应这种管理制度,班主任是天天讲常规,月月抓考评,经过一个阶段的实施,班级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风气。

初一下学期,我们级部在实施综合素质考评的基础上又尝试着将小组合作应用于班级管理,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整个管理过程中,人人都是小组的主人,个个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在小组内部每个人都要对小组负责,维护小组的荣誉利益,这就促使学生首先自己在每一项活动中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积极与同伴合作。在合作中,学生既学会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又从他人那里得到了知识上的互补,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1)首先是纪律方面,谁都知道,一个班级风气不好,那么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就一定上不去,而且一个班级一旦乱起来,就难以治理。比如在上课或上自习时说话,是一个普遍性的违纪现象。这种现象乍看起来是一个小问题,但发展起来,却具有严重的破坏力。他可使一个班的成绩很快下降,甚至出现大面积不及格的情况,造成部分同学早早出现厌学现象,一发不可收拾。旷课、逃课是考勤制度中最严重的纪律问题,一个班级一旦纪律涣散,学生旷课、逃课就是常有的事。这样,不但耽误学习,还往往伴随着其他更严重的问题。再就是课间纪律,由于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易冲动,控制能力差,动不动就要用拳头发表意见。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团结,扰乱秩序,有时还引起流血事件。

这些问题在我们实施了小组合作评价后都迎刃而解了:自习课无人说话了,班级中无论上什么课再无学生旷课、逃课问题发生,课间学生也会安安稳稳的活动,不像以前又打又闹了。这种行之有效方法是班与班比,组与组比,人与人比。级部有专人检查班级纪律,班长检查小组,小组长检查个人。这样每个同学都会为了集体的荣誉来自觉的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

小组进行自我管理,小组内进行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然后做到组与组之间的监督与竞争。组内同学也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周一我们班主任都会召开小组长会。目的是总结上周工作,并且制定下周目标,着重重复班规内容。让每一个被记名的同学总结一下上周的犯错,本周应该如何改正,促进学生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习惯。利用小组长会,特别要告知小组长一点:要想管好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的道理。要使各位小组长明确自己的责任,做到起模范作用,同时要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小组长借这个机会交流一下自己的管理心得,如果有在管理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问题,大家一起参与意见,共同想办法解决。班主任每周都召开一次班会、班会我会留出时间让每组同学进行表扬和批评,小组内同学表扬同组同学的优点,批评自已的不良表现,增强纪律意识,提升道德修养。这样一来,使懒散、不自觉的现象与风气得到了很好的转变。举个例子班里五组有个学生叫宋佳杭,平时上课发言积极,学习上为小组做了贡献,但纪律和卫生较差。上课时话比较多,个人卫生不讲究,不顾他人感受,同学们都不愿意靠近他。小组成员都希望他这个缺点能改正。当天宋佳杭就说: “听后我心情一落千丈,没想到我在组员心目中的形象这么差。他们真诚的希望我改正,我完全接受,我一定改,否则害了自己,还连累小组,让同学们失望。”本学期,他上课开始举手发言了,个人卫生也有很大进步。

所以我觉得在小组内部开展民主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效果也比老师居高临下揭疤式教育要好。这样也能避免老师唠叨式的教育,把教育时老师与学生的矛盾转化为学生之间的沟通,老师充当了和事佬的角色。

(2)在学习中:当某个小组的同学发现某个同学拖了全组的后腿时,他们不再是弃之不顾,为了全组的荣誉,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帮助这个同学,以求共同提高。而拖后腿的同学也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心,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使小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带动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班级里一大

批的后进生在成绩优秀的同学的帮助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重拾自信心,再次萌发对学习的兴趣。很好地调动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实施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观)、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了给小组争光,他们在合作交流、互补中发挥各自的最高水平,为了小组的荣誉,他们约束了自己不良行为,如上课聊天、做小动作等等,他们相互监督、相互提醒。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讨论中学,向对方学,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最放松,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很好发展。

(4)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也由小组同学之间相互监督与检查,由组长做好登记工作,统一反馈给老师。小组长做好督导工作,这样十分便于作业本的收发工作。也便于老师检查学生上交作业的情况。这样一来,改变了学生原来作业偷懒、拖拉的不良习惯,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提高了学生成绩。班里有个叫郑文的学生从升入初中一直不完成作业,这让各科都老师很头疼。在这半年多来,再未出现过不写作业的现像,说是怕给小组扣分。其实班里像他这样以前不爱写作业学生不在少数,但现在可以说基本没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了。

(5)在卫生方面:原本对我来说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也不存在了。各小组为了共同的任务和目标,卫生区的划分责任到人,他们合理分工,相互协调,打扫好班级卫生,而每一小组也能保持自己小组内的卫生情况,不再出现乱丢乱扔现象,一旦有人发现地上有垃圾,总是主动捡起来。因为每个小组成员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己小组的荣誉,唯恐给自己组扣了分。这样使整个班级的环境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创造了一个整洁、良好的学习环境。

(6)积极开展小组竞赛,加速其内动力。

各小组的所有表现以竞赛制实行。各小组每天的各项表现以分数累计,一月一小结,评出一月的优秀小组,根据小组积分排出名次累加到每个小组成员的综合素质考评中。每次单元考试按小组平均成绩来加分。成绩优秀和有进步的同学均颁发一张喜报以资鼓励。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组长的个性特长和主人翁意识,我权利下放,在不同场合强化组长的领导地位,总是以信任的态度,不失时机地对他们处理的意见进行表扬和鼓励,以维持他们工作的信心并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通过一阶段的锻炼,九位组长迅速成为了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平日里都在积极思考如何管理好小组。

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篇5

我认为在抓班级建设,建立良好的班风过程中,必须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个人在班级建设中有着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有了这种责任感,就会产生极强的内驱力,激发一种自我完善的欲望,由“他律”逐渐变为“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那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学生为实现与个人目标一致的共同目标而参加的共同活动。集体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表现自已的机会,使他们聪明才智得以发挥,特长得以展示,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同时也为学生架起了桥梁,使他们由相识到相知、相容、相助,活动激发了他们拼博向上的劲头,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

二、在班级建设中,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研究证明:人的友谊的深浅,感情好坏,对交流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班主任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会使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增进彼此的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良好班风形成的内驱力。

三、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功能,让学生自已管理自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应坚持“说服为主,灌输为辅”的原则,变“一言堂”的说教为“群言堂”的辨析,让学生自悟。此外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采用多种方法来管理学生,在管理中,班主任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改正缺点,良好的班风在这之中得到巩固。

浅谈班级日记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篇6

一、及时反馈信息, 全面了解学生, 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有一次, 班级日记中有人写了这样一句没署名的话:“我的同桌是一只孤雁, 大家帮帮他吧”。我感到这不是一件小事。分析笔迹, 发现写的对象是一位姓梁的学生。该生整天闷闷不乐, 上课无精打采, 课堂上常常失神, 更不爱发言, 很少参加课外活动, 作业也是马马虎虎, 学习成绩一个劲地往下滑。经调查, 几位任课老师都说该生与去年相比, 简直判若两人。发现问题之后, 我几次找该生谈话, 他总是低着头不开口。后来, 我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陈述利弊关系, 他才透露一些情况。我又通过电话家访, 总算弄清了原因:该生父亲生意不好, 加上参与“六合彩”赌博, 输了不少钱, 欠了别人一屁股债, 没钱便回家向老婆要, 还打骂老婆, 闹得家里鸡犬不宁, 夫妻俩正在闹离婚大战。我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表现告诉了他们, 分析学生思想动荡, 学习成绩变化的原因。孩子的父亲当着我的面表态, 为了孩子的前途, 为了家庭, 愿意痛改前非。后来, 该生在校表现很快就有了进步。

二、师生相互交流思想, 师生关系更为融洽

班级日记是学生和班主任写的, 后来科任教师也纷纷加入。师生把写班级日记、读班级日记看成是每天必定的工作。学生们对管理班级的意见或建议写进班级日记, 也把对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的意见, 直接写到班级日记上, 班主任、教师阅后就会检讨自己, 认真反思, 同时把征求意见以及对学生们的要求也写进班级日记。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什么误会也写进班级日记, 让教师、班主任知道后及时帮助化解, 消除误会, 增进团结, 从而融洽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 弥合不可逾越的鸿沟。

记得有一次段考, 成绩出来后, 部分学生学科成绩发展极不平衡, 影响了总分的提高。有些学生便针对某个别学科任教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意见, 并写在班级日记上。我阅后感到非同小可, 即与科任老师联系, 分析了基本情况, 并交流了看法, 科任教师诚恳地自我检讨, 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同时让学科成绩好的学生介绍经验, 这不仅得到了学生们的配合, 而且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期考时, 大部分学生的成绩上去了, 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同欢呼、同欢乐, 师生关系更亲密、融洽了。

三、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架起了心灵上的桥梁

有一次, 上级安排我校组织学生到圩镇上参加“城乡清洁工程”劳动。学校分好区域后要求去劳动的班级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学生都知道这次劳动的任务很重, 既斩荆棘, 又锄杂草, 再把垃圾清除掉。班上不少学生平时极少参加劳动, 有点娇生惯养, 讨厌做苦力活。因此, 有几位学生以各种理由请假, 写了请假条放到班长那儿就走了。

当晚自习前, 我走进教室, 将几张请假条放到桌上, 以少有的严肃对学生说:“我知道你们怕劳动、怕苦累, 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参加劳动, 毕竟这是上级交给我们的神圣任务, 又能培养劳动观念, 养成劳动习惯, 你们看看梁妮同学, 个子那么小, 在劳动中能抢干最苦最累的活, 从不叫一声苦与累, 对比一下, 反思自己, 请假的同学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多病呢?”我的话一落, 大部分学生都低下了头。当晚, 学生们纷纷在班级日记上写下了自己的错误, 并向老师道歉。

四、群策群力, 有利于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

班级日记, 能够抒发学生心声,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为班级服务。记得有一次, 学校举办田径运动会, 我按原来的做法指定由十多位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比赛, 公布名单之后, 有三、四位学生在班级日记上发表了不同看法, 认为选运动员应由学生自己选, 根据特长挑选。后来, 我接纳了意见, 挑选了有专长的学生参加单项和接力赛。在比赛过程中, 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自始至终为运动员加油, 摇旗呐喊, 最终, 我班的学生力挫群雄, 夺得了接力赛和总积分的第一名。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 例如元旦晚会、墙报、演讲比赛、球赛等, 我都预先授意给学生, 准备“招聘”组织活动的“领导人”和成员。不少学生写班级日记, 毛遂自荐, 写出自己的特长、优点, 以及设计方案, 声称如果自己的方案得到采纳、落实, 定能为班争光, 夺得好名次。我根据学生们的设计方案, 选出负责人和成员, 大胆放手, 从而使每次活动都取得好成绩, 让其他班刮目相看, 使班级工作走在了学校前列。我任教的班级也多次被评为校、镇和县级先进班级的荣誉称号。

班级管理教育学的作用 篇7

一、从心底认可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对于学习存在困难的中职生而言,他们最强烈的需求和最本质的渴望也就是得到他人的认可。学生的自我管理重在形成学生对自我管理的一种自信。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主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二要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对自我有一种积极认识。

二、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中职生给社会的不良印象,都是来于心理转变期的波动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和疏导,因而,班主任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教育,还要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这样不仅能了解学生,更能进一步地促进他们的成长。“自我教育”通俗地说就是自己教育自己。各班可以利用社团活动课和黑板报等宣传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正确舆论、优秀作品、英雄人物,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激发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做自己的小老师。

三、利用心理模仿效应,用榜样带动班级的学风建设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负面情绪和情感的减少,而且也是正面情绪和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而且也是积极因素较多。”许多中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到位,忽视了应该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职能,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在学习上既是对手,也是队友,班主任可以利用这种学生之间竞争和学习的心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例如,邀请本专业的已经工作并表现优秀、有所成就的学生到班级介绍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直面未来,勇于塑造理想的自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就充分利用班会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式主题班会;文艺性主题班会,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社团或者俱乐部,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得到了丰富,自然学习生活也会变得精彩。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巩固良好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远离自卑、走向自信,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会进步得更快。

五、针对中职生特点,合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点,区分心理行为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偏见。专题讲座与学生活动相结合,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学科教育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集体教育活动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立足指导,重视预防。广泛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和职业心理调适,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成功中提升对未来的信心和生活的热情,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发展。

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习以外的很多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需要教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心里感到自己很棒,很强大,产生了改变自己现状的强烈欲望,从而使心理健康品质发生质的飞跃。班主任工作是漫长而艰辛的,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班主任不断探索、创新的工作。希望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利剑,能让班级管理工作走出一片艳阳天。

(作者单位:江苏金山中等专业学校)

班级管理教育学的作用 篇8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层组织。全面负责、主持班级工作的教师是班主 任。班主任在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下,在任课教师和团组织协助下,有效地开展 班级各项工作。对班级学生的德、智、体、美、老全面发展负有重要责任。同时,班主任工作是细致具体的。它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计划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和 一代新人的成长。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渠道的桥梁。学校教育要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紧密配合,组织 统一的力量,取得一致的要求。班主任则是学校联系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代表,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要经常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教育学 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揭示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下面我从班主任实践的角度,我来谈一谈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班主任的协调作用。

一、在全体学生面前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帮助学生接纳教师,适应教师

教师的教学业绩如何,与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关系十分密切,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有的教师知识和能力水平都很高,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师生关系处理不好,教师水平再高,学生心里不接纳你,教师也很难将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学生水平,教师的风采也不会充分的展示出来。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发挥其协调作用。每当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我都要利用第一次的班会时间向同学们详细介绍本班的每一个任课教师,着重强调任课教师的优点、特点,使学生们在思想感情上能先接受每一个任课教师。在和学生交谈时也应时刻记得这一点。记得上学期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学生们对某老师的反映很大。在经过个别接触后,我发现了问题主要集中在同学们总爱把现任教师同原来的老师进行对比,由于教学风格反差很大,一时难以适应。为此,利用班会时间,我对同学们说:最近有些同学反映对某某教师的教学方法感觉不适应,这是很正常的事。为什么哪?因为大家对原来的教师比较熟悉,换了一位陌生的新教师感觉不如原来的教师好。其实大家不知道,某某个人素质是很高的,教学经验很丰富,不能因为他很严厉,教学风格跟原来老师不同就由此就认为老师的水平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教师就不可能站在这个讲台上了。实际上某某老师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心是很强的,同学们经过不断的接触会逐渐体会到的。况且,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大家要学会适应,自然界中强调“适者生存”,在学习中也同样如此,谁能够适应,谁就能生存,就能发展和提高。班会过后,学生们的抵触情绪没有原来那么强烈了。经过半学期,我在向学生们了解对这位教师的看法时,大家普遍认为:这位老师课讲得挺好,知识面也广,特随和,同学们很喜欢和老师聊天。这说明在学生内心里已经接纳这名教师。这件事是我深深的认识到:一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让同学们接纳自己,也要帮助同学去接纳其他任课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才能使每一个老师更快地进入角色,融入学生当中。

二、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学生的信息,协调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

由于教师与学生在认识水平上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当矛盾出现后,班主任要想办法化解这种矛盾,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沟通。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地以适当的方式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既能使任课教师及时发现自己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又帮助任课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一些真实思想。这需要班主任的智慧与协调艺术,选择适当场合、适当时机、适当的口气反映学生的信息,态度要诚恳,以避免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出现不必要的误会。

例如我班数学老师,教风严谨,干事一丝不苟。数学是一门知识连续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巩固。因此,数学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做一张数学试卷。由于试卷的难度和题量等原因,加之许多数学基础不好,作业往往不能按时完成。使得数学老师非常苦恼,经常发牢骚,说学生如何、如何差,不听话,导致师生之间关系比较紧张,发展到数学老师晚自习一进班辅导,同学们就“嘘”声一片。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私下在学生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同时找个别学生进行座谈,发现数学教师在课上讲的题较难,大多数学生接受起来很吃力。时间一长,信心就没了,拒绝做作业的心理却与日剧增。这种情况数学老师并不清楚。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首先我找到数学课代表,让他单独找数学老师把学生的情况讲清楚,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基础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同时在一次关于学生学习话题的聊天中,我把本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委婉的告诉了他,这样既没有伤及他的面子,又使他接受了我的劝说。与此同时,我对班上的同学们讲,老师如何利用星期天和晚上加班加点来给同学们准备习题。老师如何牺牲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到班上给同学们辅导,解答同学们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上没有听明白的知识,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谁?这时间老师在家里看电视、休息行不行呀?再说老师在休息时间给同学们辅导学校也不给加班费,你说老师图的是什么?同学们鸦雀无声,并从内心感到老师的崇高与可敬。后来数学教师降低了知识讲授的难度,学生们也由于敬佩老师的奉献精神而努力学习,我班的数学成绩直线上升,成为同层次班中的佼佼者。

三、肯定每一位任课教师对班级所做的贡献,做任课教师的坚强后盾

一个班级成绩的取得是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班主任在总结班级工作成绩的时候应该实事求是,公平客观地评价任课教师为班级所做的贡献。学生在取得每一点进步的时,班主任要提醒同学们“饮水思源”,不要忘记任课教师对自己学科成绩提高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学生们在学科竞赛中获奖,班主任要向任课教师表示祝贺,学生要向辅导教师表示感谢。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教同学懂得什么是尊重,什么是感激,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的道理,让学生知道,班级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老师在班级成绩的取得中都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离开教师的帮助,任何一个学生要取得骄人的成绩都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班主任还要做任课教师的坚强后盾,例如当英语老师提出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背课文困难时,我帮助他找原因,想办法,基于对学生的了解,我把全班同学按英语水平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类是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英语成绩突出;第二类是英语单科成绩突出,其他学科成绩一般;第三类是英语成绩一般,其他学科成绩很好。对待第一类学生要鼓励他们参加英语小组,扩宽知识面,提高水平;对待第二类学生要帮助如何他们保持现有水平,进而带动其他学科的提高;对待第三类学生,班主任要帮助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检查,一是对学生进行督促,二是有助于提高班主任自身的英语水平,三是给任课教师以强有力后盾支撑。时间一长,不仅班级的学科成绩提高了,班主任的威信也树立了起来。虽然这样做会使我失去了很多休息时间,但换来的却是丰硕的成果。

四、班主任联系学校、家庭、桥梁。班主任要协调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例如每学期的家长会,我都会及时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针及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等,使家长理解学校。例如本学期有些家长对学校严管不吃零食现象有些不理解,来向我说,我向他讲明孩子吃零食不吃主食的坏处,孩子乱花零钱对将来的危害及这样也会造成同学们之间的攀比等不良习气。同时向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让学校改善饭菜质量,让孩子们吃得饱,吃得好。

班级管理教育学的作用 篇9

摘要:班主任必须转变管理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给学生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班级管理;师生平等;学生

“以人为本”思想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主任必须转变管理思想,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给学生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搞好班集体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同时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如何进行班集体建设,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呢?“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

1“以人为本”班级管理中的特点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把每一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的,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满足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和组织,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全面而和谐的素质、鲜明的个性,尤其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总之,教育要力求将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2]可见,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情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具体地讲它有以下特点: 1.1建设班级自主管理模式

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人本”思想,这一思想的基本精神就是:“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必须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在这种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指导下,班级管理必须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往往采用“保姆式”、“警察式”、“裁判式”的管理方式,与现代学生独立意识的觉醒,自主意识的确立和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极不适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则体现了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活动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自律及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1.2建设师生平等模式

运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交往中,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状态,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交往者。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现代的“和谐教育”等都论述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因此,重视“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从而形成一个温情脉脉,人人“爱家”、“报家”的“家庭式”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中,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1.3建立灵活教育模式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忌千篇一律、程序化和公式化。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学生,个性差异很大,这就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变化着的班级软环境、管理措施、手段应作出相应的调整。整个管理活动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追求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创造性地进行管理。

2“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为了一切孩子”,“一切为了孩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因势利导是“以人为本”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2.1制定“合情”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想生存、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常见的规范都以“一视同仁”或“千篇一律”为根本依据。然而,“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因人而异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规范。我曾与学生一起制定了《班规》,班规分“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这五个方面。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的内容外,还针对每位学生的实际状况,又与学生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了变通,如在“上课”一栏,对性格外向、好动的孩子提出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别人,发言热烈等要求;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提出上课发言过

一、两次即为优秀等要求。而后,师生约定既然这是我们共同制定的个人规范就应共同遵守,一个星期评定一次,凡得“优秀”则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因此,“合情”规范的关键是要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班级精神。用这种班级精神来沟通学生的思想,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健康向上的班风而努力奋斗。2.2设立“合理”目标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应设立“合理”的目标。这目标包括个人目标与班级目标。目标给人的心理效应是:“这是我自己的目标,我要尽可能地完成。”因此,在设立目标时宜根据个人及班级具体情况设立“跳一跳,够得着”的可行性合理目标。这样的目标易于实现,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使他们产生自信心,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朝更高的目标奋进。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善于扶植心灵真善美的思想,勤于清除假恶丑的东西,对外界的东西也有分析和筛选的能力。”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验自我放纵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具体有效的自我教育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如开学初,教师与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可以在黑板报上方装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格言警句,可以在教室前门旁布置“我的格言”栏,让每个学生写一句自己的格言,再在格言旁署上名字,贴上照片。还可与学生一起挑名人画像、名人名言贴在教室的四周……所有这些都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促成学生自我教育。“人具有了自我教育能力,就有了自我调节的能力,使思想荧光屏的图像趋于清晰、真切。” 2.3实现“群体”决策

[4]

教育决策是“现代教育组织及其领导者和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班级作为一个小组织,班主任在管理中也要运用教育决策,对班级实施有效的管理。

“群体”决策是“人人参与”的决策,它超越了班主任的个人智慧,借助班级这一组织及班级组织内外的人共同参与,把决策权分散给全体学生。班主任可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队、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如:开学初,可组织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每人为搞好班风学风建设出一个好点子;每人设计一套课外集体活动的好方案;每人给任课老师提一条好建议等。另外诸如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文体等各方面的管理,以及班规的制定等等权利都可以下放给学生,从而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班风建设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对班级的管理就是实行“群体”决策。他认为班级学生人人都是副班主任,个个都是助手。“力求使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每件比较重大的事,在确定之前都要有一个商量的过程,大家分别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集体或举手或投票表决。” 2.4运用“柔性”管理

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中,要驾驭学生就要班级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相应地调整管理策略。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记得有一回,我无意中看到班上一位女同学在下课休息的时候主动地在整理教室一角的小书架。第二天晨会课,我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同学。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因为,以后的小书架一直是那么整齐,就连大黑板、小黑板也都一直擦得那么干净,摆得那么整齐。

问题较多、难管的学生,往往性格暴躁,但这些人重义气,假如班主任采用交朋友的方式,接近他,时刻关注他的行为,直到把你认作朋友,他就会倾听你的教诲。如我班上一个学生因为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对他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影响了班级荣誉,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里看出你是憋足了劲儿,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果然,在以后不久的学校足球联赛中,该生敢拼敢抢,为本班踢进了五个球,使我班荣获年级冠军,他本人也被评为“最佳射手”。

运用“柔性”策略,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脉搏,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创新教育,因而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引入班级管理中,对形成有特色班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强烈的影响。”[5] “以人为本”在班级管理中的实施建议

3.1 参与制定班规

学生自主管理不仅是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种能力是工作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自我约束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 因此我在刚接手新班级时,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以“法”治班的做法。具体操作如下:首先,明确班规的意义。先向学生讲述班规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一样,它具有可操作性、互制性、灵活性。其次,全体学生参与,让每个人都成为“立法者”,主要通过学生周记《假若我是班主任》的基础上,征集“金点子”,然后确定班规,使学生觉得这不是老师在管自己,而是自己对自己约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再者,强调班规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发挥班规的作用。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民主参与,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为班规的实施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在具体的实施一段时间后,根据一些具体的情况,让学生通过班级评议的方式对班规进行完善,让学生体会到自我管理的快乐与“参政”的魅力。3.2健全班级组织机构

许多人说班级难于管理,其原因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识。若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作为班级的主人的责任,都能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要想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让学生全体参与,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机构,体现管理的主体性。3.3开展各项有益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要想让班集体充满生机活力,最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况且中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他们希望通过自身的表现来展示能力和才华,获得认可与成功,如何引导使他们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是班级工作的重点。可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演讲赛、辩论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比如“三八”妇女节,举行“只要妈妈露笑脸”的作文竞赛、“清明节”举行“接过先烈的旗帜”的扫墓活动、“五一”劳动节举行“今天你休息”的班级晚会、“十一”国庆节举行“我爱你,祖国妈妈”诗歌朗诵会等等,在这些活动中,班级管理者扮演着导演、倡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彻底抛弃保姆式管理的做法,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3.4发挥示范教育的作用

常务班委和值周班长成员是班级的骨干分子,他们是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管理的。他们的示范服务是一种无声的管理、无形的激励,正是这种无声无形的管理和激励使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声有形的班风蔚然形成。在这种风气中班级管理工作通过一种示范激励的途径使学生将自己与他人之间、自己与制度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进行比较、对照,从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身、疲惫不堪,究其原因是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如何摆脱这局面,班主任应改变观念,转换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一定要敢于让学生去摸索的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

总之,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清华大学专业申请理由下一篇:写圣诞节的英语作文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