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3-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资产。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 (专用设备在800元以上)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 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上述规定标准, 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流动资产是指低值易耗品 (材料) 、货币资金 (现金、存款和有价证券) 等。其他资产是指专项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以来,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和贯彻者, 其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资金;由于财务账项处理相对企业比较简单, 所涉及环节少, 没有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因此, 在资产管理上也不被重视, 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对行政事业单位真正实现服务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1. 固定资产管理。

要求各单位按照《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管理办法》等规定,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保障资产安全和完整, 固定资产要及时入账, 并且建立卡片管理, 有条件的要实行微机化管理, 要保证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每年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查, 对清查中发现的盈亏毁损, 及时查明原因, 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账项处理, 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确保账实相符, 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处置固定资产按规定进行履行审批手续, 通过公开拍卖、招标、挂牌出售等形式变卖, 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私下交易, 资产处理收入要进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全额上缴财政国库。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出租出借、报废毁损、核销等, 要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

2. 流动资产管理。

资金方面单位开立、变更、撤销银行账户实行财政审批并进行备案。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银行账户申请开立及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负责, 按规定程序审批设立账户, 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管。不该设立和没必要设立的账户要及时撤销, 每个单位只能开设一个基本存款户, 该户用于办理本单位预算内、预算外、经营性、自筹及往来资金的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等业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开设银行账户。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和要求执行, 确保专款专用, 不得随意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单位负责人要熟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并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管,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在财务账目上必须能清楚反映各项专项资金的来源去向, 不得与其他资金混淆使用, 专项资金在年终有结余时, 必须在专项结余的明细科目下清楚反映。票据和其他有价证券要求财政票据由单位财会部门专人统一领取和管理, 严格按照票据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票据, 严禁使用自制票据或白条收据, 严禁收费不开票, 要制度本单位票据管理办法, 使用人和保管人要严格区分, 确保票据的安全, 票据的装订和保管要符合有关规定, 避免管理漏洞, 造成票据人为损毁。

3. 其他资产管理。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 取得无形资产时不再一次摊销, 而在无形资产能够给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某种权利甚至带来经济利益的受益期内, 视同固定资产管理并参照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 在净资产类增设“无形资产基金”科目。行政事业单位要指定一个专门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 单位财务部门要规范对无形资产的核算管理, 要求无形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 至少一年一次。如果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可收回金额, 应遵循谨慎性原则, 按低于部分确认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往往认为自己是财政拨款单位, 给多少钱办多大事, 有多少就花多少, 没必要像企业单位那样进行成本控制和对资产进行监管, 很多规章制度都流于形式, 没有真正起到管理作用。

2. 费用支出项目缺乏有效监督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严格预算和控制标准, 对于经费的支出随意性较大, 超预算超标准支出严重, 有的即使制定了经费标准, 但大多数也是实报实销, 只要有单位领导签字, 会计人员就一律予以报销, 缺乏强制性的管理手段, 经费预算也缺乏刚性控制, 使经费预算管理没有严肃性。

3. 监督机制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大多与会计部门平行, 都受单位一把手的统一领导, 没有权威性和独立性, 一般在审计内容上对单位内各组织机构的评价不多, 无法真正起到监管单位资产的作用。

4.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对薄弱。

统一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 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方面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 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仍缺乏内部管理制度, 重视采购层面的监管而轻视使用过程的管理。未能认真落实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 相当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能建立定期财产盘点制度, 有的即使有制度也未按规定严格执行, 只是走过场走形式, 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还存在账外资产的现象。

5.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置不够合理。

由于受行政事业单位编制限制, 造成人员数量相对紧张, 管理岗位安排不尽合理, 没有起到资产管理使用的相互牵制作用, 个别单位随意挤占管理人员编制, 使单位内部一人多岗多职, 不相容岗位也有兼职现象, 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分工不明确, 很多制度没有落实, 资产管理力度不够。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1. 树立全员参与, 共同管理的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分布在单位的各方面, 而这些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是由不同部门和个人分担的, 他们是最熟悉资产的实际状况的, 要让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资产的管理, 形成单位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局面, 通过这种方式也能激发全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职工感觉自己受重视, 从而激励他们为资产管理献计献策。为拥有了一片可以由自己控制的领域而产生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也不给资产管理留死角, 让国有资产管理更加透明, 防止有些人进行暗箱操作, 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完整。

2. 强化制度管理。

无论多么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如果不执行, 也只是形同虚设, 因此要严格按预算执行, 严禁超预算支出, 全面落实内部控制制度, 履行资产盘点管理制度, 用强制的办法来在保证制度贯彻执行, 财务人员作为单位资产管理的主体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手续办理, 坚决杜绝预算外支出, 让资产管理达到有序可控, 把各项相关规定贯穿起来, 形成一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办法体系。

3. 明确管理职责, 落实奖惩办法。

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完整, 必须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制定具体的和考核措施和奖励办法, 对资产的流失损毁要分清责任, 及时落实到个人, 兑现奖惩办法, 对资产管理工作中踏实认真, 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4. 加强审计监督, 实施有效监管。

对单位资产的审计监督是预防资产流失的最好办法之一, 要对资产流入本单位入手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监督, 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 不留空隙不放过任何细节。财务监管是日常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但是, 由于本单位财务人员是单位其中的一员, 受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影响, 监督力度会受到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很难监督自己。因此, 各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对资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资产管理过程中, 审计部门要对各单位资产管理情况开展巡回审计, 对容易出现问题和漏洞的环节重点审计, 资产管理的执行与监督是紧密联系的, 有力监督是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审计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 增强资产管理监督的客观、公正和独立性。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算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整个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我国国有资产的35%, 在国家管理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长期管理体制的影响,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在管理上存在不规范现象。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 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梅.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研究, 理论学刊, 2010.2

[2] 奚彩云.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9.1

上一篇:低油价新常态下油气田企业如何降本增效下一篇:浅谈变式教学在数学试卷分析课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