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奢侈品调查

2022-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学生奢侈品调查

浅析大学生网上奢侈品消费

摘 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上消费奢侈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网上购买奢侈品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奢侈品;网络

奢侈品消费俨然成为一种时尚,如今奢侈品消费在低龄人群种尤为突出,90后得大学生甚至成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奢侈品是是时尚,奢侈品是身份得象征,在网络传播,明星效应的风气下,购买网络奢侈品成了大学生新的消费方式,本文分析当下大学生网上奢侈品消费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得建议。

一、大学生网上奢侈品消费现状

奢侈品是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畴,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得消费品”。被称为非生活必需品。中国已经俨然成为奢侈品得消费大国,据报道,众多奢侈品牌目标对准中国家庭在海外留学得子女,全球个人奢侈品消费总额种中国消费者贡献了2730亿美元。随着互联网得发展,对奢侈品品牌得发展更加重要,数字化时代下,网上奢侈品交易量急剧增加,特别是海外留学生代购更加得方便,刷新了大学生得消费观念,更多人愿意通线上购买奢侈品。随着更多的奢侈品牌加强网络营销,努力迎合购物经验更为丰富得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越来越多得年轻得消费者比对奢侈品得价格,参考品牌官网得信息,使得与品牌有更多得互动,获取更多得评价信息。

二、大学生网上奢侈品消费影响因素

大学生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虽然带有很多得诽议,诸如受西方社会得文化影响,今日标榜自我得盲目消费时代,或者是对网络传媒下明星崇拜,支持偶像所代言得产品等盲目透支,以及父母得不正确引导导致花不勤俭作风和攀比心理,但是,除了这些因素是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急剧增加以外,而大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购买奢侈成为主流途径有以下几个重要得影响因素。

1.奢侈品纷纷触网

2015近年来,奢侈品随着互联网得发展改变传统得零售模式,纷纷投入电商模式,奢侈品开通线上模式,为了吸引更多得境内消费者进行网络奢侈品购物。根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奢侈品报告》,2015年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同比增长超过12%,78%的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境外。由此可见,奢侈品牌得线上战略会更具吸引力,这也为奢侈品牌在互联网上得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服务。

2.大学生消费趋势个性化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服务是日渐强大,大学生群体习惯网络消费的快速和便利,以及信息的可获得性,大学期间正是自我意识和消费意识开始明显的时期,大学生开始注重个人自我形像,奢侈品消费正式体现他们与众不同的特性,通过网络挑选和比较,更容易获得奢侈品商品的价格和相关的信息,能够详细的知道商品的特性,对时尚要求颇高的大学生而言购买到独具个人风格的商品才是最具吸引力的。同时,在购买奢侈品的群体中,大学生女性客户是奢侈品的客户基础,很多家长对女孩富养的教育方式也是女性群体能够成为购买奢侈品主力军的重要原因,对奢侈品充满好奇心理,又具备购物的经济能力,以及强大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能力,大学生是网上奢侈品购物的主力军。

3.互联网时代的便利性

奢侈品与互联网的合作带来的便利性是显而易见的。追求质量好和价格低,选择多及便利性是大学生网上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如今多种购物平台的进入互联网无疑是促进网上奢侈品购物的良机,比如淘宝,京东,考拉海淘等线上app极大的拓宽了奢侈品的购物渠道。国内奢侈品代购大军的崛起增加了购物渠道的多样化,相比直接处境购买奢侈品的费用,在境内线上消费价格更加有吸引力。主流的网上交流软件和付款软件使线上交易更加的容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成为了主要的支付方式,正改变着年轻群体的消费方式。亲人,朋友的线上海外代购,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O2O交易,保证质量前提下价格更是低了15%左右。便捷的网络操作和强大的购物平台,以及一年一度的促销活动都是学生选择线上购买奢侈品的重要原因。最后,强大的物流配送体系也是配合保障了线上奢侈品购物的安全性,更少的时间等待,更快更便捷的收货方式促进了线上奢侈品购物的交易量。

三、大学生网上奢侈品消费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引导他们正确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尤为重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合理消费,不要盲目攀比炫富,加强大学生正确的理财意识和消费意识对个人的发展也相当重要,在对待奢侈品,高消费的态度上需要合理的引导。

1.提高网上购物的安全意识

网络的普及不仅带来了方便性,便捷性,同时也隐藏着网络安全问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警惕性比较低,网络诈骗也屡见不鲜,网上支付方式多样(胡立源),但是奢侈品交易价值相对来说比较高,交易支付的安全性也是相当的重要。同时,奢侈品利益高,黑心的网络卖家也会销售假冒伪劣商品,面对奢侈品购买要特别小心谨慎,学会识别假货,以免上当受骗。

2.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社会风气会带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的改变,节俭勤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合理的消费观,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高校教育应多开设一些消费行为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大学生消费更加的理性化。与此同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开放式的前提下也要适当引导,培养子女的合理的物质需求,做到健康消费。

四、总结

大学生网上奢侈品消费是近几年比较新的现象,分析了学生对网上奢侈品消费热衷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让学生更加合理的看待网上奢侈品消费。

参考文献:

[1]代明阳.浅谈中国奢侈品的发展与消费[J].西部皮革,2015(6):9-27.

[2]田波.大学生奢侈性消费刍议[J].中国商贸,2011(9):241-242.

[3]胡立源.浅析大学生的网上购物[J].商场现代化,2008(547).

[4]严蓉.消费社会下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现象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0):116-118.

作者:应亮

第2篇:大学生购买奢侈品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摘 要:本文因大学生购买奢侈品的倾向增加这一现象引起思考,对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购买心理展开了研究,从低自尊方向开始分析,得出大学生群体购买奢饰品主要是因为虚荣、从众、畸形的社交需求这些方面影响的结论,并给出大学校园、家庭、社会三方都需进行行为干预的建议。

关键词:低自尊;从众;炫耀;行为干预

一、研究背景

据贝恩报告显示,1981年以后出生的消费者如今占到奢侈品总购买量的近60%。到2025年,25岁以下的消费者将成为奢侈品市场的主力军,根据《2019奢侈品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年轻人对奢侈品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尤其18岁-23岁阶段对奢侈品关注的人数比例是最高的,显而易见年轻一代对于奢侈品有着更强烈的热爱,他们对奢侈品的追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们崇尚个性完美的自我价值认同。奢侈品让他们感到自信、有品位和与众不同。奢侈品已然成为年轻一代交往的社交资本之一。根据巨量算数2020年1月-2021年3月抖音奢侈品内容搜索量趋势看,逢春节、情人节奢侈品相关搜索会迎来一个小增长,奢侈品正逐渐符号化,变成情感分量的标志和身份的象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部分人群为满足其彰显社会地位的目的盲目购买奢侈品,这种急切心理并没有一个成熟的且正确的消费观念做支撑,所以其只将高价格作为身份划分的标准。受攀比心理营销,缺乏正确自我认知和消费观念的大学生通过超前消费购买奢侈品的行为模仿这部分富人,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他人的肯定并掩盖自身的低自尊。这种物质寄托逐渐成为一种物质漩涡,永远无法填满和平息。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奢侈品更容易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奢侈品品牌以此为契机加大了网络营销来拓展市场。品牌的大量营销和消费者的猎奇心理相碰撞,驱使缺乏正确消费观念的大学生成为奢侈品品牌的新目标,加剧其从众、攀比、虚荣心理,导致大学生群体消费欲望膨胀,进而开始超前消费。奢侈品消费群体出现了畸形的变化,奢侈品目标群体应为富裕、高收入群体,而无独立收入的大学生却成为奢侈品消费的新兴群体。无收入与高消费的矛盾越来越显著,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越来越普遍。大学生购买奢侈品多出于炫耀、改善主观情感、显示自我身份、模仿社会地位。

二、文献综述

Veblen认为大学生会将购买奢饰品作为炫耀自己的家庭背景的一种途径,并且炫耀会引起从众和攀比,诱导学生形成作为的价值观念。Belk认为大学生购买奢侈品提高关注度。Jaikumar的研究表明底层家庭更倾向于通过炫耀性消费提高幸福感。Derek、Adam认为无权者更偏好进行炫耀性的消费。Shethetal认为大学生购买奢侈品可以显示自我身份。Agar认为奢侈品已经被当作为一种象征符号。Baudrillard认为购买奢侈品是模仿社会的本质——地位。

三、研究内容

消费是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最基本行为之一,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被视为是经济问题,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但购买奢饰品这种非理性但超前消费的增多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文化问题,奢侈品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奢饰品被赋予了能够代表不同文化、不同阶层、不同思想、不同身份、不同认知的功能。人们购买奢侈品已不再是追求它对人的使用价值,而是追逐消费文化。当这种行为愈演愈烈,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与其脱钩,会影响社会风气,扭曲价值观。诚然,奢侈品消费超出了人们基本生活的需要,但其独特性和不可获得性对向往个性的大学生群体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奢侈品背后所代表的那个高收入水平和高社会地位的形象也迎合了大学生对于优越感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购市场的发展,大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海量信息,这些信息泥沙俱下,使得大学生很难在其中保持自己独立且争取的判断;网购越来越便利化的今天,许多企业为促进网购而降低贷款门槛,龙头企业只顾经济利益且忽视社会效益的行为无疑助力了大学生超前消费奢侈品的行为。大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三观形成的阶段,他们缺乏正确判断和良好的自制力,所以很容易被诱惑、动摇,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奢侈品消费本身无错,消费品市场为顾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选择,人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挑选自己心仪的商品。然而,大学生作为一个无收入或低收入群体,他们进行奢侈品消费大多是受外界因素尤其是家庭观念影响,这样的行为若放纵下去对大学生消费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不利的。不仅如此,高收入家庭可以支持大学生,但如若中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也追逐奢侈品消费,无疑会对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和家庭和睦问题。王珏(2016)的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透析及其干预中提到三个层面来完成大学生消费心理的透析,一是显示身份、炫耀性消费需求,二是从众心理,三是社交需求。这三个层面都是低自尊行为。自尊心低是大学生购买奢侈品背后的重要因素,因为其无收入或低收入的现状使其无法轻易负担奢侈品的消费,用大多数情况下自己无法负担的物品来奖励自己。购买奢侈品似乎可以大大提升其自尊心和成就感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购买奢侈品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消费欲望。

虚荣是大学生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大学生购买奢侈品将其作为身份地位符号来炫耀、来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而虚荣即是一种低自尊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经济基础的变化导致人们对于社会阶层的传统认知也发生了变化,从出身确认地位的封建社会变为财富确认地位的物欲社会。在各种思想观念冲击的情况下,大学生这种缺乏自我判断能力的群体很容易被拜金主义所迷惑,沉醉在追逐奢侈品的不良风气里。大学生通过购买奢侈品炫耀父辈积累的财富、彰显其优于他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更有甚者其没有富裕的父辈积累的财富,通过超前消费负债累累或者节衣缩食来购买奢侈品,表明自己非贫穷家庭。通过超前消费奢侈品这种简单粗暴地彰显自己拥有的物质财富的行为实质是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这种消费主义通过过度超前消费和无节制消费物质财富来彰显身份和炫耀。购买奢侈品的炫耀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群体起到了示范作用,引起周围人的嫉妒和攀比,这些不良情绪逐渐演变为奢侈品消费的恶性循环怪圈,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不考虑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的情况下不断进行超前和过度消费。消费主义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影响了整个社会大环境,支配着缺乏正确判断和消费观念正在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一个初接触独立消费的群体,存在消费观念模糊和不成熟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被外界因素干预和影响,消费主义所塑造的物欲横流、贪图享乐、穷奢极欲的虚伪世界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群体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再加上媒体的过度渲染和创造出得的虚假世界,使大学生趋之若鹜并将这种消费主义缔造的世界当作人生目標和方向。错误的消费主义观念如不加以制止,社会、学校、家庭如不对大学生进行正确消费观念的教育和纠正,这种消费主义将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蔓延并控制大学生

的思想。

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是因为从众。大学校园是一个微型社会,大学生消费水平不一,并且有着各自的圈子。在这个圈子中大家相互影响,并且为了维持这个圈子也会加剧购买奢侈品的行为。奢侈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符号不断地吸引着更多的大学生加入这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带进了这个畸形的消费圈,从众购买奢侈品。奢侈品虽然代表着个性与独特,但奢侈品生产商为规避消费风险会选择迎合大众口味,在奢侈品消费中隐形影响了从众消费。互相攀比也会加剧从众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认为奢侈品为象征符号,大学生互相之间攀比会导致这个群体购买更多数量、更高价格的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独特,表面是大学生追求了个性,实质也是一种从众。

社交需要在大学生购买奢侈品的心理活动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为了融入一个群体,他们用奢侈品蒙蔽自己的双眼来降低自身缺乏归属感和低自尊的焦虑。奢侈品所代表的价值符号把有购买奢侈品行为的这部分群体更加“神化”,大学生为了滿足自己的社交需要,扩大自己的“高质量”交友网络,圈子以外的人群因此会购买奢侈品来融入这个圈子来达到自己社交需求的目的。最直观地表明自己符合这个圈子的消费、思维、生活方式就是做出最具代表性的行为,因此大学生为了融入这个不断扩大的圈子也加入了购买奢侈品的阵营。最开始的一批人因为彰显其身份地位的目的购买奢侈品,之后一批从众的人购买奢侈品加入这个圈子,最后有社交需要的人也加入这个圈子,圈子不断的扩大,原本没有能力彰显其身份地位的人也通过各种超前消费的手段购买奢侈品彰显其身份,恶性扩张,越来越多的人陷入这个怪圈,因为满足需求购买奢侈品,因为从众又购买更多的奢侈品,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购买越来越多的奢侈品,恶性循环,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如若将炫耀、从众、迎合他人的社交需求这些低自尊行为。

在大学生群体中同样存在从未购买奢侈品的人,他们的理由主要是无法负担奢侈品的高昂价格、购买后使用率低和无需通过奢侈品实现自我价值或者彰显自我身份。这是典型的高自尊和理性消费行为,他们不会被奢侈品表面那层所谓的附加价值所欺骗,如文化和社会地位等,同时他们成功地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攀比和冲动消费,在明确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定位后量力而行、适度消费,不将购买奢侈品作为成功的目标和人生价值追求。充分的自信和自尊使其不必过分追求奢侈品消费就可以达成社交需求。高自尊人群在选购奢侈品时会根据自己实际的消费能力做出理性判断,并且与自己的实际需求相结合选择最合适的商品,他们不需要奢侈品来彰显自身的社会地位,也不会用来炫耀,更不会将其作为社交的必备工具。他们同样深刻地明白奢侈品无法改变自身,无法填满内心的空洞,无法成为真正的自信。

四、行为干预

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是三观正在形成的阶段,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如无正确指引将很容易导致大学生物质化、功利化,从而树立错误的人生目标,走向错误的人生道路。尽管不少购买奢侈品的大学生群体拥有优越的物质基础,但这些物质基础并非大学生本人所创造。所以在面对各种不良风潮冲击时,大学生群体应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响应国家“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号召。物质欲望是永远无法被满足的,精神满足才是真正的满足。大学生群体应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用正确且积极向上的精神鼓励自己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从实践中得到真知,从生活中思考。大学生受同辈群体影响大,应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开展正确消费观念教育,扭转目前存在的虚荣、盲从、享乐等不良消费行为。因国家生育政策推动形成了目前的少子化家庭结构,家庭的溺爱与纵容是加剧大学生购买奢侈品行为的重要因素。国家在干预大学生时也应关注对于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教育,引导其用情感和精神活动代替补偿性、保护性消费

互动。

薛冰(2020)的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现状分析中提到家庭、学校、社会在学生的教育中缺一不可。在校园内宣传正确的观念是第一要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日常生活时间最多的地方,对大学生影响最大,同时大学也承担着教育学生的责任,因此大学应当积极开展正确消费观念的宣传,宣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如拉横幅、开讲座、宣传负面案例,对学生进行警示。大学生的炫耀、从众、社交需求这些低自尊行为都是受到不良信息冲击和同辈趋同的影响,大学校园从根本出发、调整学生的低自尊行为,开展多样课外活动,满足学生社交需求的同时形成一个健康交友圈,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购买奢饰品转移到健康的社交活动中,发挥各自长处,在课外活动中树立高自尊。高自尊和财富并不挂钩,高自尊是内在的自信,不因原生家庭背景而自卑、不通过财富获取自尊和社会地位。大学虽是半开放式的社会,但学生应当将目光放在学校生活中,放在明媚的阳光和翠绿的草地中,回归学生本位。家庭教育同样很重要,由于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的推广,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这样的政策让孩子成为了家庭的核心,他们得到了父母全部的爱,而这份爱有时过于沉重,甚至变成了溺爱。溺爱是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过分的支持性和补偿性经济支撑让无独立收入的大学生形成了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减少金钱式互动,转变为陪伴式、情感式互动,家长多陪子女外出活动、交流谈心,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养成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形成合理的消费计划,避免超前消费和不健康消费,纠正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国家在对于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引导方面也需发力,虽然已进行相关思想教育建设并出台《网络安全法》等,但仍显不足。应持续贯彻执行对大学生的思想建设政策,培育正确的消费观。如开展勤工助学、下乡实践、勤俭教育等让大学生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并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贷款和购买平台的监管,国家应筛选出优秀的正确消费案例并进行大力宣传,责令要求规范贷款准入门槛和奢侈品宣传覆盖人群,加大对不良校园贷款的惩处力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日渐凸显,对于不良价值观念的纠正已经迫在眉睫,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阶段的大学生更应是国家重点关注的对象。要坚决抵制利益至上不顾社会效益,利用大学生思想观念不成熟的特点鼓动其超前消费的行为。对于恶性校园贷发现一起惩处一起,避免出现因无法偿还巨额贷款而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问题,减少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共创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上的多元消费观念冲击是剧烈的,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归根结底是教育的问题,家庭、学校两大教育中心和国家要对大学生给予正确的消费观教育。卷入不合理消费漩涡是难以避免的,但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干预使其树立高自尊,可以对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巨大帮助。学校和家长在大学生的教育中不可偷懒,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的引领和教育作用,杜绝奢侈品低龄化消费的蔓延。

参考文献:

[1]付映杰,韩晓敏.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

[2]王珏.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透析及其干预[D].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

[3]开敏.高校学生对奢侈品的潜在消费动机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2.

[4]陈蓉,周珏,刘熠楠,金楚楚.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行为调查——以上海地区为例[D].上海商学院,2020.

[5]赵金蕊.当代大学生奢侈消费行为及动机分析[J].当代经济,2009.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陈坤宏.消费文化理论[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

[9]崔寅.当代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观念的探讨[J].神州·上旬刊,2018.

作者:杜少波

第3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动机调查

http:///viewstat/143739.aspx http:///questionnaire/211207217/feedback?scroll=2

第4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学号: 3210040121 商丘工学院

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关于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以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为例

学生姓名: 陈玉珍

所属院部: 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2010级电子商务1班

指导教师: 刘 抗

定稿时间:2013年4月

目 录

摘要 .................................................. 1

一、前言 ................................................. 1

二、调查目的 ............................................. 1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 1

四、调查结果 ............................................. 5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 5

(一)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 ................ 6

(二)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6

六、问题分析及解决 ....................................... 6

(一)社会方面 ........................................ 6

(二)学校方面 ........................................ 6

(三)家庭方面 ........................................ 6

(四)个人方面 ........................................ 7

七、结束语: ............................................. 7 摘要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奢侈品观念、奢侈品消费心理和看法等方面展开,并且针对大学生消费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消费行为和观念面对奢侈品。

关键词: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奢侈品; 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

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商丘工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一、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统计图:

图二 在校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统计图: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图三在校大学生生活费支配情况、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分析图: 通过上表看出,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篇二:关于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平均花销状况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 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 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第 1 页 共 4 页篇三: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研究报告

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研究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益扩展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征通常被认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尚未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况、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况,把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问题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入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风日益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否合理发人深省,我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分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我们开展了研究。并对兰州工业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率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问题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虽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现将我们对兰州工业学院的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状况调查总结如下。

通过调查,800元以下的有12人;8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认为自己很节俭;16人认为自己刚好;15人认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认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奖励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800-10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

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追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况,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况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当然毕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不少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什么安排,随意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该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意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容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的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并不强。

由调查不难看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况。另外,城市大学生遇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

“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

奢侈品的消费,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过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否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1,兼职不容易找到。2,有些同学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大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并不是出去做兼职,这一部分人忽略了一点:在大学里做兼职不仅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访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大一同学进行随机采访。我们其采访内容包括月平均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费用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以及对自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平均一月消费大约在80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以及上网的费用,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销。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勤俭节约,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况原因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奢侈品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在奢侈品消费的错误观念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有关。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潭门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是,有些家庭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及心理,做出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设置是违法的事。

第5篇:大学生奢侈品消费调查报告

一、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在大众传媒影响力日趋扩大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 他们的消费观念更为直接的遭到名人/影视作品等的影响。大学生针对奢侈品的消费特点通常被以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占用社会资源方面居于劣势,经济能力还没有独立,消费遭到很大的制约;另外一方面,又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和相对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两方面的矛盾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存在很多题目。大学生的奢侈品消费状态、消费观念与消费模式,对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奢侈品消费文化的构建都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为真实了解当代大学生奢侈品的消费水平、状态,掌控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心理特点和行为导向,培养大学生构成科学、理性、文明、责任的新消费理念,促使他们成为新消费运动的践行者、推动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目的

大学生消费题目正逐年为高校及国人所重视,作为收进很少的学生群体其购买力却在逐年增加,奢糜攀比之风日趋增长,其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是不是公道发人深醒,我既是以此为动身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情势确定高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调查与分析为课题的社会实践,其意义和目的在于通过对部份高校的实地调研及调查、研究、分析。

三、采访概况及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情况有比较全面正确地了解,我们展开了研究。并对商丘工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奢侈品消费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份,收回有效问卷45 份,有效力为100%。其中男性大学生占53%,女性大学生占47%。

调查题目主要包括客观选择题,设计费的经济来源、月消费状态、消费支出情况及其消费观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同学们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本次调查固然抽样比例较小,但我们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关于在校大学生月均匀花消状态一栏的调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 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定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进步,这些题目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费方面,有7人以为自己很节俭;16人以为自己恰好;15人以为自己有些浪费;而4人以为自己严重超支。在购买奢侈品资金来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挣钱购买;9人家长购买;8人有活动嘉奖经历;12人属于其他来源。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斟酌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由于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未几,这使我们每个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5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平常生活用品开消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常常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可能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份同学寻求时尚会购买一些奢侈品。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现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之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斟酌那些虽然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重视自己的形象,寻求品位和档次,固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明显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在购买类型方面,冲动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这说明大学生并没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费结构和状态,没有这个习惯的制约,使大学生的盈亏状态不同,见到热衷的东西,半数以上的人却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性。固然究竟是同龄人,消费中自然也表现出了很多相同点。

据调查,37.40%的同学在拿到一个时期的生活费时,不会做甚么安排,随便取用。占调查调查人数的大多数大学生无预期的计划和目标。从未思考过钱应当怎样花、花多少,而且消费的随便性很强,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促销手段轻易冲动,不知不觉就把钱都花了。在调查中,只有24.39%的大学生选择先存一定数额的钱,剩下确当作此时期生活费,所以说大学生储蓄观念其实不强。

由调查不丢脸出,城镇比乡村的大学生消费要高些,但这主要决定于城乡传统的家庭收进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其消费的是家庭经济状态。另外,城市大学生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但没钱会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农村大学生则干脆不买或存钱自己来买。这是个值得沉思的题目,对不同物品的选择反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对消费的态度和顾虑方面,农村大学生的行为也体现了中国的老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消费原则多是能省则省,10人一个月要进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费; 13人三个月会进行一次;9人一年进行一次;也有13人要经太长久的计划后才会做出是不是要进行消费的决定。

四、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得知,现实消费来源31人为其他来源(包括家庭供给、奖学金、半工半读等),而同学们理想的消费来源为兼职的只14人,这里面有几个缘由:1,兼职不轻易找到。2,有些同学以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现在大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其实不是出往做兼职,这一部份人疏忽了一点:在大学里做兼职不但能赚钱补贴自己的生活费,还可以在社会上学习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组也同时采取了访谈法的方式进行调查,对大一同学进行随机采访。我们其采访内容包括月均匀消费水平、经济来源、消用度途、消费习惯、奢侈品消费理念和对本身奢侈品消费的看法等。通过调查得知,他们均匀一月消费大约在550元左右,这其中包括了平常生活用品、伙食费、零食费、电话费、交通和上网的用度,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没有用于奢侈品的花消。这是一种良好的消费心态,他们对消费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坚持节约勤俭,该买的就买能省的就省,不买奢侈品,科学消费绿色消费。

五、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状态缘由与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还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奢侈品消费观念。当前大学生在奢侈品消费的错误观念等题目,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少正确引导有关。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的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遭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假如没有及时得到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的正确引导,轻易构成心理趋同的偏向。当学生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潭门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的是,有些家庭状态不答应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看及心理,做出一些有悖社会道德设置是违法的事。另外也有一些缘由决定了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的观念与行为:

其一,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其二,社会建设范畴中缺少大学生节约勤俭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其三,大学生深受社会影响其深、大部份学生消费属理性

(一)在校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的特性:

1)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地区不平衡性

2)年级不同而致使奢侈品消费观和消费结构的不同

3)性别不同致使奢侈品消费结构的差异

(二)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题目:

1)消费差巨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2)奢侈品消费结构分歧理,存在攀比心理

3)人际交往奢侈品消费增多

4)奢侈品消费趋势的分歧理性 (例如:攀比心理作怪)

六、题目分析及解决

针对大学生奢侈品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题目,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和解决: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个人方面。

(一)社会方面

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理财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持币的额度愈来愈大,支配金钱的空间越来越宽泛。然而,对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尽大部份人还不能具有更多的金钱,另外一方面他们的消费欲看则愈来愈大。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理财观念的淡薄,通常使他们对待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熟悉,对科学理财更是知之甚少。

(二)学校方面

学校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理财观念社会:

(1)学校可设立专门的理财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进行辅导和培训,让他们早日建立正确科学的理财观念。

(2)对寻求时兴和赶潮流的学生,应给予高度重视。

(3)对贫困的学生,学校要多关心,多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多关注生活状态,学习状态。给予帮助,不轻视,塑造***校园生活。

(三)家庭方面

家庭应变忘我奉献为适度供给,父母扩忘我奉献助长了有些大学生奢侈浪费之风。过分溺爱,致使自理能力低下,过分依靠他人。做到节约持家。

(四)个人方面

强化大学生本身的管理和监控

(1)钱要花在刀刃上。

(2)学会记帐和编制预算。

(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理财原则。

(4)严禁杜尽攀比、追星、过分寻求时尚与个性。

七、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把握了当代大学生奢侈品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公道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酿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和信用概念应是当务之急。总之,我们希看所有大学生都能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消费公道吗,有多少用于购买奢侈品,这些奢侈品对我们有甚么积极意义吗?更希看社会各界都能从实处关心大学生,用社会的气力引导大学生健康公道的奢侈品消费,为我们未来栋梁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第6篇:关于小学生奢侈浪费调查报告

目前,我们小学生中奢侈浪费的现象日益严重。有的人穿衣服总要穿名牌且喜欢互相攀比;有的人喜欢漂亮、高档的文具盒,常常是原来的文具盒还好好的就被丢弃了;有的人早点买多了吃不下便随手扔进垃圾桶内;有的人过生日邀请同学聚会;甚至有的人作业花钱请人代做„„这些学生只知花父母的钱,完全不知父母的辛劳。这种种现象所形成的暗流,正悄悄地改变着孩子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这不能不令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深深的忧虑。

一、追溯原因

为什么会在小学生中掀起这股竞奢侈、比阔绰的波澜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四点。

1、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社会上追求高档次消费热形成的攀比风,吹进了小学校园,产生了误导。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也出现了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超前消费风,给思想品德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青少年学生富于幻想,不满现状,这时,如果缺乏正确的、有力的思想引导,便会片面地比吃、比喝、比穿、比玩、比派头,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2、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小学生道德规范方面的教育存在弊端。目前,学校德育成人化的说教太多,而联系社会实际,切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育太少,特别是在道德规范方面缺乏生动形象的具体指导。这也是学生奢侈浪费成风的主要原因之一。

3、家庭教育的失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是六个人围着转的“小太阳”、“小皇帝”。作为老一辈,他们希望孩子再也不要受他们小时候那样的苦,而作为新一代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们希望孩子各方面都能出类拔萃。他们花在子女身上的吃、穿、玩费用越来越多,几乎是有求必应。特别是有些经商的父母,还怂恿孩子花钱,崇尚“今日能花钱,将来才能挣大钱”。一些非富裕家庭的孩子,在这种风气的诱惑下,花起父母的钱,一点也不觉得心疼。

4、学生的自控力差、虚荣性强。当周围的孩子吃零食或买一些漂亮的玩具等物品时,一次、两次还可以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周围人群范围的扩大,他就会忍不住也想踏入这个圈内,最后成为经常向父母提要求的“小赖皮”。

二、不利影响

在经济社会的今天,小学生的这种奢侈浪费至少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影响:

1、分散精力,影响孩子的学习;

2、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3、养成并助长孩子的虚荣心及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

4、孩子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走进误区,发展下去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因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孩子的这种奢侈浪费现象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任其自然,更不能盲目迁就,助其发展,而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健康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三、正确引导

1、提高审美情趣,端正消费行为。孩子对美的认识往往受父母的影响,甚至将父母的穿着打扮作为效仿的对象。如果妈妈说:“女儿穿这件红色衣服真漂亮!”那么孩子就认为穿这件衣服很美,天天穿着不肯换。孩子追求名牌效应的心理,除受社会上高消费的影响外,也与有些家长自身的审美观、消费观有关。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给孩子买高档衣服,甚至买金项链、金手镯,这是应该的,甚至以此炫耀自家的身份、地位或富有,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父母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不掉价”。殊不知,这些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是一种误导。如果父母的审美情趣低下,以新奇时髦、穿金戴银、穿名牌服饰为美,那么孩子当然就会无师自通,上行下效了。

2、强化正面教育,发挥榜样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经常利用领袖人物、知名人士勤俭节约的故事来感化学生。通过老教师老党员作报告,给学生讲一代伟人毛泽东,当了国家主席,还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劳动人民本色的故事:以我们的父辈,为了使全国人民国殇幸福生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经历来教育学生。

3、举办有益活动,引导正确消费。在学生中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引导他们勤俭节约。如可以在学校或班级设立“红领巾小银行”,有意识引导学生将零花钱和压岁钱存到银行里。学校开展献爱心义卖活动,帮助身边生活贫困的学生,指导学生做有意义的事。当然,教师平时更应率先垂范,平时穿着朴素大方,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学有目标,确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4、挖掘学生优点,启发自我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善于认真、细心捕捉学生的闪光思想和行为,启发自我教育。利用班队会课、思品课,紧密结合教材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道理、辨别是非。这样,运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通过从学生中来,再回到学生中去的自我教育过程,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提高自己。

5、利用课外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如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工厂、农村去走访、参观;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和春游、秋游等活动,激发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把他们从狭隘的追求消费圈里引向美好而广阔的天地,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还需要我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建设祖国美好的未来。

6、健全规章制度,制约不当行为。《小学生守则》及《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起着制约规范的作用。学校应当重视这方面的规定,在班级中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对于个别严重滥花钱、乱消费、用钱不节制、屡教不改的学生,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做检查,用集体的力量来控制他们的乱消费行为。同时大力宣传、表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人和事,使这些偏离轨道行事的学生自觉接受校规的约束。

7、密切三方联系,健全教育网络。要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呼吁全社会关心下一代。要注重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课程与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建立家校互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进行家访,保持家校联系。定期交流思想品德教育的经验,从而取得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网络,营造一个培养儿童和青少年良好思想品德的社会氛围。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战略目标以来,节约资源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一项长期而伟大的工程,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担负起使节约成为我们祖国的未来年轻一代生活准则和行为习惯的重任。

中宁一小关工委

2013年6月

第7篇:奢侈品消费调查

中国人对购物,尤其是购置奢侈品的狂热,绝不是这个春节才开始“井喷”的现象。“2010年6月至今,欧洲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的65%属于中国人。”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欧阳坤告诉本报记者,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几年内就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该协会的最新调查还显示,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比欧洲奢侈品消费者年轻15岁,比美国的年轻25岁。

消费心理是关键

世界奢侈品协会对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约10000元的消费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的年龄在25到28岁之间。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年轻化的速度更令人惊讶:在2007至2010年间,中国奢侈品主流消费群的最低年龄由35岁下降到目前的25岁。

“在未来3到5年内,25岁到30岁的消费者将成为我国购买奢侈品的主力军。”欧阳坤说,中国奢侈品消费主要以服饰、香水、手表、皮具等小件个人用品为主,欧美消费者则主要以买豪华地产、汽车、贵重珠宝等顶级奢侈品为主。

在欧阳坤看来,奢侈品消费年轻化,很大一个因素就是“富二代”之间的攀比,他们首先通过奢侈品进行自我身份攀比,进而攀比家庭财富和社会地位。“在欧美,父母给孩子买奢侈性消费品的很少。而中国的第一代富豪则不同,他们希望孩子能享受这些。”欧阳坤说,“中国人是否购买奢侈品并非取决于他们的收入和年龄,而是消费心理。”

在奢侈品购买大军中,还有大量年轻的“追逐者”。他们用于购置奢侈品的消费比例,往往占个人总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月收入不到3000元的高校教师王丽(化名)就有两只LV的包。第一只是托出国的朋友购买的棋盘格花纹的基本款,4000多元。一天她拎着这包坐地铁,听见两个姑娘议论,“买LV还坐地铁,肯定是假货”。次日,她就去当地最贵的商场,花5500元买了一只款式完全相同的LV包,只有花纹不同。“这只是老花的,是LV的经典图案!”王丽这样强调。世界奢侈品协会发布的“2010中国奢侈行为心理趋向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消费者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它是奢侈品就行,最大的卖点就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调查还显示,中国二线城市的奢侈品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其2010年的人均消费支出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同等收入水平人群。

在这样热烈的购买氛围中,中国几乎成了“奢侈品业的天堂”:去年,几乎所有在中国落地的奢侈品牌都获得了两位数增长;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份额已达15%;中国成为保时捷(Porsche)全球第二大市场,一年售出14785辆汽车;路易威登仍是中国消费者最想拥有的奢侈品牌„„

此外,奢侈品在中国还“踮着脚尖走路”,节省其他成本。据介绍,有些奢侈品牌在中国投入的广告费非常少,但很多杂志为了抬高身价,显示其“高端性”,免费为奢侈品打广告。一些商场则推出免租、送装修等政策鼓励奢侈品牌落户。

三个动因:送礼驱动、身份地位的彰显、自我奖励及对品牌的认同是中国人消费奢侈品的三个动因。商务送礼这一动因背后,部分官员群体被认为是奢侈品的实际消费人群之一。

根据此前纪检人员的披露,为了给“不太方便”在奢侈品店自由购物的官员提供方便,以奢侈品送礼行贿的手法也在创新。奢侈品店的一个潜规则是,商人在店里开一个私人账户,这个账户代码在同品牌所有门店通用,如有“关系官员”购物,只要说出代码,就可将账单记在商人名下。

济南奢侈品销售地点主要是在恒隆、贵和、银座商城,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箱包、手表、化妆品、饰品和服饰。其次是极少数的专卖店。寺库有专业的鉴定中心,保真,而且在价格上这也是明显的优势。

网站竞争对手众多,鱼龙混杂,相比其它网站寺库有稳定充足的货源,坚持自己的专业优势和口碑是立足的根本。

根据个人分析,由于济南是山东政治中心,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山东省的各政府机关部门是最大的潜在客户。应该围绕他们有一套私密性强的营销方案。济南有意向可能合作的行业:金融投资担保、加工贸易、地产开发和建筑商、高端家居大型机械销售。购买的主要用途:个人收藏、交往馈赠、营销公关。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传统的店面销售,寺库跟他们的优势就是正品保真物美价廉,拥有自主的专业的鉴定机构,可供收藏爱好者的寄卖,充分运用这些优势,采取合作会展以及会员制的方式拓展业务。

2012.2.21

第8篇: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奢侈品在中国消费调查

上世纪90年代,模仿着香港半岛酒店的格局,北京王府井的王府半岛酒店将地下

1、2层改建成精品廊。

1992年,LV进驻精品廊,意味着一个开端。此后多年,尽管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进入中国,但大多数专卖店依然聚集在豪华酒店的大堂里,针对的也主要是外国人。

2000年前后,奢侈品牌将目标转向中国大众人群。

不乏这般景象:月薪不过三四千元的白领,吃咸菜、泡面,省下几个月薪水换来一个LV包,再背着包去挤地铁、公交。

新闻则说,由于中国买家越来越多,法国奢侈品商店不得不限制人流量,并改变多年惯例,周末继续开门营业。

满城尽是LV

2004年,在法国学习奢侈品管理的欧阳坤回到中国。“那时的富人,还觉得奢侈品就等于浪费。也就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任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执行官的欧阳坤说,当时,市场上还是假货横行,“满城尽是LV”。

高昂的关税导致中国市场上的奢侈品比国外贵,在巴黎的LV门店里,商品价格会比北京门店低40%,比香港门店低30%,离境时还可以享受12%的消费退税。但现实却出乎欧阳坤意料,价格劣势根本不是中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的障碍,“谁都没想到,中国二三线市场居然爆发得如此激烈。”

2009年,奢侈品品牌在世界各地均受重创,欧洲的奢侈品销售分别下跌了4%,美国的下跌了20%,欧洲下跌了15%到20%。唯独中国的销售上升了20%。

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65亿美元,连续3年全球增长率第一。

截至2011年12月底,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与豪华车),占据全球份额的28%,全球居首。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说,在2012年,元旦、春节、情人节带动的持续消费高峰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将达146亿美元以上。

法国里昂证券则预测,到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到近1700亿欧元,全世界44%的奢侈品将卖给中国人。

2010年,LV在中国的28个城市拥有35家门店,销售额已占到全球销售额的近四成,而传统奢侈品消费市场欧洲和美国,所占份额分别是19%和23%。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1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截至2011年6月底,PRADA在中国的销售额为2.23亿欧元,同比增长了38%。PRADA首席执行官CarloMazzi还表示,未来两到三年,PRADA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的年销售量将增长3倍以上。

单以国内数据评价中国市场对奢侈品牌的贡献,并不全面。因为欧洲和美国的奢侈品销售额,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中国人支撑着的。

在韩国的免税商店里,消费额占比最高的游客已经由日本人变成了中国人。在海外媒体的报道中,由于中国人喜欢卡地亚,于是卡地亚在韩国免税店的销售额排名迅速从原来的第十上升为第一。

意大利驻华大使馆主管经济、财政、商务的官员GianfrancaD’Ignazio在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一次报告发布会上说,意大利生产的奢侈品,60%卖给了中国人。

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报告显示,2010年,亚洲人在欧洲市场购买了690亿美元的奢侈品,其中,中国人累计消费了近500亿美元,是国内市场的4倍之多。

争夺二三线城市

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大幅扩张已成大势。

“七成以上的奢侈品牌在今后一年里,会把原来在日本的开店计划转移到中国。”欧阳坤说。

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品牌COACH计划未来几年中,每年在中国新开30家左右的门店,新店将主要开设在

二、三线城市。目前,COACH在中国的店铺总数有60多家。PRADA则计划未来两年内,将专卖店数量从目前的15家增加到45家。2009年,BURBERRY在中国内地拥有50家专卖店,但该品牌的计划是短期内将专卖店数量增加到100家。

“这些品牌主要的扩张方向就是二三线城市。”欧阳坤说,现在,宁波、杭州这些二线城市,拥有的奢侈品牌数量,早已和上海、北京不相上下。

从商业角度看,奢侈品在二三线城市的拓展,明智且成功。

在《2010-2011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城市调查报告》中,中国奢侈品消费能力前三分别是杭州、温州和青岛。

麦肯锡的调查显示,2015年,75%的富人将生活在二三线城市及一些非沿海城市,其消费能力几乎等同甚至超过一线城市同等收入的消费者。高盛则预测,中国未来5年内愿意消费奢侈品的人会从4000万增至1.6亿人,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2010年,GUCCI在温州开了专卖店,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全年销售任务;在郑州的专卖店,开业前3天,每天销售额都过百万元。LV在成都的旗舰店,试营业一天半,销售额500万元,其成都直销店的年销售额9亿元,但LV全球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2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最赚钱的专卖店却是在温州;杭州大厦一楼,六七成的奢侈品专卖店,都是全国单店销售冠军,一个月销售额三五千万元都很正常。”美国杰傲商业咨询公司CEO赵彦兵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赵彦兵在国外奢侈品行业工作多年,2008年成立现在的公司,专门在国内为二三线地产商和奢侈品牌牵线搭桥。

快速度和差服务

2008年前后,奢侈品牌不惜重金大规模收回国内代理权。

在这波代理权收回潮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件包括:2007年,阿玛尼在中国成立独资公司,并宣布开设直营店;2008年1月,万宝龙收回上海国瑞信钟表有限公司的代理权;5月,COACH宣布收购香港俊思代理的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内地的COACH零售业务;这一年,登喜路也逐步收回温州、宁波、杭州地区的代理权。

2010年7月,BURBERRY以7000万英镑收购其特许经营伙伴KwokHangHoldings(国行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内地的Burberry特许经营店。

“当时,奢侈品牌的普遍说法是,专注于逐利的代理商无法在品牌培养、形象维护等方面与品牌达成一致。言下之意,就是代理商只专注于短期利益,而无法帮助品牌成长。”赵彦兵说,但在收回代理权之后,奢侈品牌在品牌形象、服务上也没什么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奢侈品牌开店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以奢侈品“代购”为业的吴筱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奢侈品牌在中国的服务质量只能用“差”来形容。

“在欧洲,人们对奢侈品的理解是:值得维修的产品。专卖店工作人员对来维修产品的顾客也格外热情,因为这些人都是品牌的忠实顾客。”吴筱葭在欧洲已9年,也去奢侈品专卖店修过太阳镜、钢笔、皮包等多件奢侈品。

“不需要发票,随到随修,效率非常高,一般不会收费,即便是大修大补,维修费也低得让你不好意思。”莫筱葭在回到中国后,享受到的却是“路边摊”的待遇。

“在法国几分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却需要你等上1个多小时,然后对方才告诉你,还需要再等两个月,昂贵的维修费用,就更不用提了。”

“再过几年,海外代购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就是因为在国外买的东西,国内的专卖店根本就不给你修。”吴筱葭说道。

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这说明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的忠诚度很弱。欧阳坤说,这虽然也是奢侈品新兴市场普遍的问题,但就中国而言,奢侈品牌本身没有细心经营客户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3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服务没做好,奢侈品牌的品牌形象也没维护好。

除了服务档次与价格不在同一档次,备受指责却并无改进之外,奢侈品牌还不断爆出更多的负面新闻。

2011年10月,GUCCI在深圳的旗舰店就被爆出虐工丑闻。在GUCCI专卖店离职员工公开发表的《集体辞职的古驰员工致最高管理层的一封公开信》中,这些员工举出多条实例指责GUCCI无视员工“正常的生理需求”。

这个被称作奢侈品“血汗工厂”的事件,结局只是古驰中国总部公关部发布了一份声明,称GUCCI“不允许也不会容忍投诉中所陈述的不当行为。古驰已经对相关投诉做过详尽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撤换有关的管理人员及店铺主管、建立和公司高层直接而保密的对话渠道等。”

至于调查结果如何,是否会对员工进行赔偿,GUCCI都没有提及。

最后一次圈钱

高昂的价格配上不上档次的服务,再加上大规模的开店计划,让业内对奢侈品牌向二三线城市的挺进有了别样的解读。

在赵彦兵看来,奢侈品牌收回代理权,再大规模进入二三线城市,其实是奢侈品牌沉沦前的最后一次圈钱运动。

大多数情况下,奢侈品牌开店,非但不要承担巨额成本压力,反而从一开始就能赚一笔。

奢侈品牌开专卖店,最大的成本就是租金和铺货。目前,上海恒隆广场一楼的租金大约是每天每平方米10美元,二三线很多城市的租金不到其1/5,而营业额却能达到上海专卖店的2/3。上海富客斯集团CEO陆强说,此外,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对奢侈品牌的追捧,以及他们相互间的竞争,也给奢侈品牌提供了大量的好机会。

在浙江一家购物中心担任招商部门副总的卢春华对此深有感触。

“房地产开发在向二三线城市挺进,在奢侈品牌招商时的坏习惯也照搬到了全国各地。”卢春华说,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奢侈品牌进驻一向被认为是让商业地产增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楼有多少奢侈品牌专卖店,直接影响到整个物业的租金水平。”卢春华说,但奢侈品牌只有那么多,所以在上海,开发商为争夺品牌,还必须“倒贴”。

一般情况下,开发商要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标准补贴奢侈品牌的装修费,如果品牌在中国采用代理制,开发商还要额外支付给代理商200万到300万元的代理费,有的品牌开设专卖店时的第一批备货,还要开发商买断。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4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奢侈品牌开店,不但不需要成本,而且还大有赚头。”卢春华说,由于一线城市商业地产招商竞争激烈,“后来连品牌的广告费、活动费,也要开发商分担。”

在北京、上海,开发商可以堤内损失堤外补,“引进奢侈品牌虽然赔钱,但可以拉高其他楼层的租金。”

在二三线城市,实现这样的平衡却比较难。“很多商业物业里,一楼满满当当,金碧辉煌,二楼、三楼却空空荡荡,或者一楼是国际一线品牌,二楼就变成了不知名品牌。”卢春华说,虽然对奢侈品牌圈钱和苛刻的指责一直存在,但这种模式却已然在全国愈演愈烈。

向二三线城市的扩张,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也加速了奢侈品牌在中国“平民化”的过程。

“未来一到三年,奢侈品牌流失最高端客户,转而把二三线城市作为市场重点,以维持销售业绩的做法,将成为常态。”欧阳坤说,2010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约有67%来自新增消费者,如果奢侈品牌无法将新增消费转变为忠诚客户,那这样的发展可能很快就会走到尽头。

欧阳坤说,“LV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门店,每年销售额都会下滑5%到10%左右。虽然他们也很着急高端消费者流失,但这个趋势不易逆转。”

北京清美未来设计公司 VI设计 LOGO设计 品牌设计 包装设计等

上一篇:清洁工岗位职责说明书下一篇:银行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