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通用6篇)

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 篇1

拍照数字化时代到来后,拍照功能已经成为手机产品的基本功能,伴随着智能手机性能的提高,手机拍照然后分享到社交网站成为了一种时尚。

拍照数字化以后,在逛街、聚会和旅游的时候人们都会用照片去记录生活。调查发现,在聚会、旅游甚至逛街的时候,88.5%的人都会拍照,当然也有11.5%的人不愿意拍照。

拍照时有74.52%的人使用手机,由于手机随身携带,而且现在手机的照相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所以使用手机拍照的人数最多;有50.96%的人会用单反相机,有34.39%的人会选择卡片相机,也有14.01%的人选择微单相机,还有4.18%的人使用平板电脑拍照。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伴随手机像素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手机拍照,手机的拍照功能逐渐成为手机用户主要使用功能之一。为了满足手机拍照用户的各种需求,各种摄影美化软件相继出现,不仅可以让手机用户拍照,还可以用魔幻奇异的功能达到用户意想不到的效果。

1.手机拍照优势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让我们可以更加迅速地分享自己的动态,同社交圈上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也有74%的人会把自己拍好的照片分享到社交平台,乐意分享的人群接近总人数的三分之二。

拍照用户又是通过什么设备将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站的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由于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性能提高,有62.40%的人通过手机将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站,另有36.47%的人通过电脑,将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站,还有1.13%的人通过其他设备分享。也就是说,现在通过手机拍照上传图片分享到社交圈是当下的流行趋势。

通过手机拍照不仅方便快捷,还能随时随地分享和上传照片,随时随地记录生活。

2.手机拍照美化第三方软件不同系列分析

 摄影美化APP市场竞争激烈,两强争霸

 2014年开始各种摄影美化APP用户使用率持续攀升,由52.9%增长到59.8%,覆盖的人群也越来越广。2015年开始至今,用户活跃度调查中,美图系以36.8%的领先;Camera360系以31.4%的份额居第二;POCO系19.1%位第三,形成了美图系和Camera360两强争霸的局面。美图系是以原来的美图秀秀产品的易操作性以及美颜相机的自拍美化占领了巨大的用户量,之后还进一步的在细分领域进行产品开发,推出了柚子相机、美拍等产品,很好的进行了用户的迁移,横向拓展。Camera360系则是专注于移动数字终端图像处理,并不断地推陈出新,如:世界杯主题趣味特效、“星空物语”特效、最美证件照、美肤拍摄编辑一体、6.0平台化的首页,增加了用户活跃度,纵向深耕。

 美图系

 美图秀秀是最早涉猎美化市场的产商之一,以原来的美图秀秀产品的易操作性以及美颜相机的自拍美化占领了巨大的用户量,之后,还进一步的在细分领域进行产品开发,推出了柚子相机、美拍等产品,很好的进行了用户的迁移,横向拓展,多产品覆盖用户。

 2Camera360系

 Camera360专注在移动数字终端图像处理,并不断地推陈出新,因此拥有了大量的用户。产品功能的创新,如:LOMO、复古、梦幻、黑与白艺术、梦回1839、效果增强、夜景拍摄等多种滤镜效果并和社会热点结合,有效的激活了用户,增加了用户的使用率。

 3POCO系  POCO构造了以原创图片为核心的分享社区,积累了大量用户,对用户有较好的粘性,但更多的是集中于PC端,在移动端推出了POCO美人相机、POCO相机、POCO亲子相机、简拼,但是由于创新不足,后期的使用率不如其他第三方软件。

 摄影美化APP女性用户明显高于男性用户,创新的产品更受用户欢迎

 在使用摄影美化APP中,女性使用的比例超过80%, 男性使用的仅有35.6%,整体来说女性用户相较于男性用户而言对摄影美化APP更为喜爱;大多数女性手机用户使用手机拍照的原因都是被手机摄影美化软件各色各样的功能所吸引。对照片进行美化处理是大多数女性的爱好之一,如今的摄影美化软件都具有人像美容、随意拼图、风格各异的图片特效等,这正好满足了女性用户的爱美之心。

 摄影美化APP用户乐于分享,喜爱自拍

 在用户使用摄影美化软件的原因中,有49.2%的用户觉得拍照后可快速分享,42.5%的用户用于自拍。由于女性用户占比高,而女性喜欢拍照,同时更加的注重自身美丽,并且还乐于分享。

3.手机拍照美化第三方软件使用情况分析

 第三方拍照软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 在使用手机拍照是否使用第三方拍照软件调查上,67.5%的用户会使用第三方拍照软件,32.5%的用户则表示不会使用,使用第三方拍照软件的用户大大超过了不使用的用户。 可见,目前已经有绝大部分人使用第三方拍照软件。第三方拍照软件有许多特色的功能,比如百度魔拍的眨眼拍照、一键美白、魔幻效果、高级美颜等。这些形形色色的功能能够让人们在拍照的同时找到更多的乐趣,让生活更精彩。 2Camera360活跃用户比占最高 

 在最常使用的第三方拍照软件用户分布上,使用相机360 的用户达到48%,接近一半,可见,相机360是最受欢迎的拍照软件。其次是美颜相机、百度魔拍、POCO美人相机分别是12.5%、12%、10.5%。其他拍照软件均在10%以下。

 在拍摄方面相机360占有绝对的优势,一家独大。但是,如今科技发展如此迅速,谁也无法预计明天,诺基亚曾在手机市场的份额占到50%以上,现在却落到被微软收购的地步。所以,品果科技一定要步步为营,保证相机360的持续发展。

4.照片美化软件使用情况分析

美化处理照片已经成为人们的兴趣爱好之一,从是否使用照片美化处理软件调查中发现,2015年比2014年使用率高出了3.9%。可见,目前人们对照片美化处理软件的认知度和使用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目前,美图APP市场“美图秀秀”一家独大,在最常使用的美化图片APP用户分布中,高达72%的用户表示使用美图秀秀软件,位于第二位的百度魔图占比13%,其他美图软件均在10%以下。美图秀秀在手机摄影美化软件推出一系列产品,比如:美颜相机,美图看看,表情工厂,美图贴贴,美图GIF。美图秀秀作为摄影美化领域的“专业人士“,专注于美图行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意料之中的。

5.总结

随着手机智能化的广泛普及以及手机前置摄像头的流行,使用手机拍照或者自拍的用户也在不断增长。同时,手机的拍照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各种形式的拍照软件也应运而生,各个摄影美化软件业随即推出了相应的功能。比如:美图秀秀的美图拍拍可以随意调动摄像头角度;百度魔拍的眨眼自拍只需眨眼就可以完成自拍过程等。各种摄影美化功能软件的推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拍,不但方便而且可以通过软件的各种功能对照片进行处理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但是,也随着拍照美化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大,造成了一部分人群沉迷于自拍和美化照片中不能自拔,凡是拍了照片就必须使用美图软件进行修图,反而越来越不真实,失去了拍照原本想记录真实的效果。

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 篇2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加速了互联网向各行各业渗透,促进产业融合,将互联网的创新技术融合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互联网+医疗”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在线进行健康教育、电子健康档案、医疗信息查询、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及远程治疗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的发展,医疗业正向移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迈进,互联网对医疗服务行业的重构与推动正加速进行。目前国内医疗App已达2 000多款,如“丁香园用药助手”“春雨掌上医生”“5U家庭医生”“好大夫在线”等,这些医疗App功能范围覆盖了远程诊疗、药品资料电子化、专业咨询等各个医疗健康领域,为患者、医师等寻医问诊、获取医药数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用户的一大群体,使用移动医疗App软件的情况却各不相同。本文基于1232份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使用移动医疗App的现状做了分析。

1 大学生使用移动医疗App的现状

1.1 移动医疗App种类及主要功能

移动医疗App大体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来自移动运营商,多有第三方公司开发,客户群非常大,医疗资源丰富,版本更新及时,提供医生咨询、预约挂号、疾病自查等功能,是市场上最为活跃的移动医疗App。第二类来自医疗机构,医院自己研发推出的医疗软件,主要针对在医院就医的用户,为其提供挂号导诊、取报告单、健康资讯等内容。调查结果显示,54.01%的大学生更偏向于使用第三方公司开发的移动医疗产品,如好大夫在线、杏仁医生等(图1)。

移动医疗App可帮助人们通过移动终端寻求医疗资源,了解疾病诊疗程序、用药安全及康复信息,实现对疾病的轻问诊,指导患者就医和护理。调查结果显示,63.67%的大学生通过移动医疗App了解健康科普类知识,其次是饮食调理类知识,42.72%的大学生通过该App了解女性健康类知识,如育婴、大姨妈等,仅有20.46%的大学生会使用医疗App软件来进行身体机能检测,如表1所示。

1.2 移动医疗App普及率低及原因

在对1232名在校大学生调查中显示,仅有49.59%的学生表示有使用过移动医疗App,且66.61%的学生表示自己是偶尔使用互联网或医疗类手机软件。如表2所示,近60%的大学生因为不能肯定移动医疗服务质量和担心个人信息泄露而拒绝使用医疗类手机软件,部分大学生因为医疗类手机软件操作复杂且运用起来不流畅而拒绝使用。当然医疗类手机软件宣传力度不够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对其的使用率。

对于使用移动医疗App的大学生来说,54.17%的学生认为,虽然通过移动医疗App进行疾病咨询得到了帮助,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甚至有5.7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移动医疗App进行疾病咨询,不仅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困惑,如表3所示。

移动医疗App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使用率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使用过医疗手机软件后,认为医疗类手机软件医药广告太多,信息更新不及时是医疗类,而且在线服务不及时,应答慢,效率低,如表4所示。

大学生虽然是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多的群体,但是移动医疗App并不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调查发现,互联网真假难辨,担心遇到骗子和冒牌专家成为阻碍移动医疗App发展的最大原因。当然阻碍移动医疗App和普及的原因还包括网上诊疗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患者隐私和信息安全、缺乏人文关怀和安全感、传统的就医习惯很难扭曲和现有技术、法律法规、运营体系均不成熟等等。虽然互联网医疗普及率低,但仍有一些软件脱颖而出。其中以好大夫在线为代表,它具备咨询、预约、电话义诊,可以自由选择医生,特色院后管理,出院后还可以随时与医生交流沟通等功能,被45.94%的大学生所了解。

2移动医疗App发展前景

“等候三小时看病三分钟”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看病难、看病贵常常困扰患者。患者总愿意相信三甲医院,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造成许多优质医疗资源常被被“小病”占据,基层医疗资源却被闲置。种种的问题都给予互联网医疗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而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高性能又给移动医疗App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互联网医疗不仅将会颠覆传统医疗模式(图2),更重要的是它将作为传统医疗的强化和补充,让看病不再难。

移动医疗发展得当能极大地释放传统医疗的能力,拓展医疗保健、养生健身等知识。大家都对移动医疗充满各种期待,如方便患者就医,节省诊疗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生,匹配最近的医院,促进医生病人线上线下的交流,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优化医疗资源,提高医生积极性等等。移动医疗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国家政府认证和医院医疗行业认可的医疗软件更加吸引大学生使用。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条件已经成熟,70.78%的大学生均愿意选择到“网上医院”就诊(图3)。

移动医疗使得医疗便捷化,方便患者利用医疗资源,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医生和医院,帮助医生群体进行医疗诊断和医学研究,提高诊疗的效率,真正实现实现了医疗服务的“随手可得”。作为传统医疗行业的良性强化和补充,移动医疗具有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

摘要:大学生作为年轻、学历高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体,富有创新性、接受能力强。在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趋势下,文章对大学生使用移动医疗App软件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

关键词:大学生,移动医疗,App

参考文献

[1]徐争荣.“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1-5.

[2]乔羽,褚淑贞.国外移动医疗应用监管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药房,2014(29):2702-2704.

[3]胡长爱,邢美园,杨春伟.我国求医问药类软件功能评价[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7-11.

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 篇3

关键词:新媒介,社交软件,使用现状,消费情况

本文是对大二学生社交软件使用情况的访谈内容分析, 共访谈处于大二阶段的学生20个。涉及受访者数量微不足道, 但还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二学生对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访谈对象涉及河北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十多所学校, 涉及医学、物流、日语等不同专业, 其中偏文科类专业10个, 偏理科类专业10个。偏文科类专业男生4人女生6人, 偏理科类专业男生6人女生4人。访谈内容涉及社交软件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习惯、使用效果等多个方面, 下面通过访谈内容来分析一下大二学生对新媒介之社交软件的使用情况。

一、学生对社交软件的使用现状

(一) 使用种类

从社交软件的使用种类来看, 大二学生使用的社交软件涉及QQ、微信、微博、飞信、贴吧、博客、Twitter。所有受访者都会使用QQ (访谈绝大部分通过QQ方式进行, 可能对此结果有影响, 但从笔者身边的接触人群看, 此影响不大) , 70%的受访者会使用微信, 50% 的受访者使用微博, 使用贴吧的受访者比较少, 占10%。个别受访者会使用博客、Twitter, 使用频率不高。QQ、微信的使用者无论是从性别上还是从学校专业上都分布比较均匀, 而微博的使用者则明显集中在偏文科类专业。偏文科类的受访者占微博使用者总人数的80%。

从媒介使用的侧重情况来看, 几乎所有受访者在社交软件中都侧重使用QQ, 而且有的受访者只用QQ这一种社交软件, 足以看出腾讯QQ在社交软件中的霸主地位。博客、Twitter等使用量较小, 甚至渐渐淡出学生的生活。微博使用者中偏文科类受访者占到受访者总人数的80%, 由此可看出, 偏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对微博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偏理科类学生。综合下文微博的用途可以看出, 偏文科类学生对新闻、名人、社会热点话题、搞笑话题、心灵鸡汤等文字关注更多, 用的精力更多。

(二) 使用时间

从社交软件的使用时间来看, 平常的零碎时间都是社交软件的用武之地, 一部分受访者回答没事就刷。但大部分受访者用来使用社交软件的时间一般集中在晚上, 直至睡觉前。

从使用时长来看, 大部分受访者使用社交软件的时长都比较长, 偏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比较明显。总的来看, 60% 的受访者表示使用社交软件的时间会超出预期时间, 15% 的受访者表示基本上不超出预期时间, 25% 的受访者表示没有“预期时间”这一概念。有的受访者表示, 使用社交软件就是无聊的时候打发时间。有15% 的受访者回应主要精力不在社交软件这里, 在社交软件上花的时间较少。

由此可见, 社交软件占据了大部分学生的大量碎片时间, 甚至主体时间。第一, 大多数受访者大块的用来使用社交软件的时间一般集中在晚上直到睡觉前这一段, 又有60% 的人会超出预期时间。由此推理, 学生进入睡眠的时间会延迟, 这容易导致第二天赖床或上课精力不足。第二, 使用社交软件的时间超出预期时间, 这就会挤占其他时间, 用来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就会减少。

二、学生对社交软件的消费情况

(一) 使用习惯

从社交软件的使用习惯来看, QQ侧重于聊天, 看空间动态。一部分受访者谈到QQ主要用来通知消息, 包括班级信息通知、私人消息通知等。微信侧重于刷朋友圈和关注公共号, 有一部分受访者会通过微信聊天, 少数受访者会通过微信支付。微博主要用来看新闻和热点话题, 关注自己想关注的人或事物, 其中包括明星、作家、搞笑段子等。

由此看来, 社交软件不仅仅有娱乐功能, 网络社交与现实社交某种程度上已实现融合。QQ群可以通知班级信息, 自然也可以通知组织、社团、工作团队的信息。有受访者表示, 会利用QQ群来开会, 商量工作事宜。微信支付是一种新的支付方式。社交软件的活动范围已不只是一个社交圈, 它还与外界消费相连接, 越来越囊括学生的生活。从这个发展趋势看, 社交软件很可能覆盖学生越来越多的需求, 与其他购物、缴费、游戏、音乐、文学、新闻、语言学习等作用专一的APP争夺市场, 形成“有一个社交软件, 生活便一应俱全”的场面。

(二) 关注内容

从社交软件的关注内容来看, QQ空间一般都是自己的朋友或是不太熟悉的人, 看动态心情。微信除刷朋友圈外, 一般会关注公众号, 公众号会关注学校的公众号、所学专业知识和兴趣方面。例如, 专业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受访者会关注数码公众号如MIUI, 专业是新闻的受访者会关注报刊、媒体人等。兴趣方面因人而异, 旅行、摄影、笑话、心灵故事等公众号都有受访者关注。微博关注类别类似于公众号, 受访者也是关注校园媒体, 专业知识、专业领域的出色学者, 以及兴趣方面的内容。但是微博有自己的特点, 受访者会选择用微博来看新闻, 了解社会动态, 微博的热门话题深受使用者喜爱。微博的重要信息发布者一般是经过官方认证的, 如央视新闻, 可信度高。另外, 微博的娱乐性也很大, 关注明星, 微博是最好的选择。

网络全民参与、全民传播的特性造成了它的非权威性。而现今, 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认证的出现巧妙地规避了网络自身的短处, 这使新媒介社交软件的实用性更强, 寿命也更长。微信公众号与微博的官方认证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许多学生开始从社交软件获取知识;微博中娱乐明星的实名认证满足了学生的窥私心理, 并且名人微博让学生感觉自己和明星的距离缩短, 给明星的评论偶尔还会收到回复;微博热点话题的探讨与微博评论功能又深深地满足了学生的参与心理、互动心理。

(三) 使用效果

从社交软件的使用效果来看, 25% 的受访者会主要用社交软件通知信息, 25% 的受访者会侧重于用社交软件获取知识, 大部分受访者将社交软件用于娱乐的方面, 不排除娱乐的同时接受知识。有的受访者是将社交软件纯用来娱乐。从娱乐效果来看, 受访者几乎都达到了预期目的。从获取知识方面来说, 一部分受访者表示结果不是很满意。有受访者认为, 社交软件是一种短阅读, 不如看书实在;有受访者认为, 有的订阅号是在讲一些没用的东西;有的受访者认为通过社交软件获取的信息有限。大部分受访者对通过社交软件获取知识的效果不满意, 也有一部分受访者不论是娱乐还是获取知识都比较满意, 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

社交软件在娱乐上的用途几乎是不可挑剔的, 美食、衣服、明星、星座、搞笑段子等一应俱全, 社交软件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再加上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发达, 声音、视频、图片等更增加了社交软件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获取知识来看, 社交软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微信公众号对其运营者是没有高标准、严要求的, 这也就导致了公众号内容水平的参差不齐。受访者表示, 有的内容实用性并不高, 不实在。客观来说, 通过网络社交软件这一渠道获取知识是没问题的, 有的公众号内容确实是很有价值的, 如文学类公众号“一读”、摄影类公众号“视觉系”、新媒体研究公众号“暨大新媒体”等, 但学生不知该如何挑选出有价值的公众号。为用户筛选高质量的信息发布者并予以推荐, 可能是腾讯和其他APP开发者需要考虑的发展方向。优化用户体验, APP才能走得更远。

大学生使用电脑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篇4

1 电脑在大学生中普及程度与大学生使用电脑的时间及上网频次、费用、时间和次数, 是研究大学生受其影响的重要维度

1.1 大学生的电普及程度根据“您有自己的电脑吗?”的问卷结果得出表1。

表1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的电脑普及程度分布%。

从表1可知, 在信息化时代, 大学生的电脑普及程度已经非常高, 拥有电脑的比例平均下来占到了七成, 其中男女拥有电脑的比例相当。此外, 结果还显示, 随着年级的升高, 电脑的普及程度更高, 这样的结果比较符合大学生的实际, 作为一股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 大学生往往走在时代的前沿, 电脑普及程度也要高于同比其他年龄的电脑普及程度, 这也充分说明了电脑与大学生关系的紧密性, 同时也确认了我们此次调查的必要性。

1.2 本科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天上网所花费的时间根据“您平均使用电脑每次所花费的时间大概是多长?”的问卷结果得出下表。

表2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分布%。

从表2可知, 本科大学生使用电脑每天所花费的时间量不一样, 总平均为2.58h左右, 其中男本科大学生平均使用电脑每天所花费的时间2.72h比女本科大学生平均使用电脑每天所花费的时间2.43h多了10.67%, 大三男生使用电脑的时间量还极明显地多于女生 (=26.1626, P﹤0.001) .此外, 表格还显示, 随着本科大学生年级的升高, 使用电脑的时间量也明显增加。此结论很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本科大学生要上课学习不可以腾出大量的时间用电脑上网:且男生对电脑的兴趣比女生大:年级越高, 因计算机考取等级和就业岗位的需要, 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就会增加, 使用较多是必然结果。

1.3 大学生使用电脑的规律根据“您一般多长时间使用一次电脑?”的问卷结果得出下表:

表3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使用电脑的规律分布%。

依据表3, 大学生的上网率达到了100%, 大学生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了网络。本科大学生上网的频次是比较分散的, 总平均约每一天半一次 (M=0.7351) , 其中大学二年纪的学生频次是最高 (M=0.823) 。男本科大学生 (M=0.851) 比女本科大学生 (M=0.6188) 的上网频次要高。经过随机访谈我们达到的结果是:大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上一会网, 浏览一些网页, 如果因为心情不好或要做作业、查找学习资料, 就会随时上网。由此可见网络世界随时随地大学生的上网身影, 同样本科大学生也利用上网学习更多的知识。

2 使用电脑和上网的目的、内容

2.1 电脑对本科大学生的用途, 图1是关于“您使用电脑主要用于什么?”的问卷结果。

由图1可知, 大学生使用电脑最主要用于聊天交友、学习工作及听音乐看电影, 分别占22.66%、28.18%、33.74%, 大学生上网聊天有比较显著的年级差异 (=13.17776, P﹤0.001) , 大二、大四学生聊天较相对少一些, 大一、大三学生聊天则比较多。学习工作的人数比例随年级升高, 尤其是大四学生的比例, 高达40.91%, 说明大学生到了大四的阶段, 可能为了毕业论文设计及毕业后工作的需要, 电脑更多的成为了一种学习工具。另外, 大学生使用电脑比例最高的为听音乐看电影, 在这个方面, 女生所占比例普遍要比男生高, 而在年级之间是没有显著差异性意义的, 但总体而言大二的比例最高。排在最后的是用电脑玩游戏, 仅有11.87%, 男女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 (=131776, P﹤0.01) , 说明到了大学阶段, 大学生的成熟心智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了, 他们不会因为游戏沉迷网络而不会去荒废学业, 由此综合这些项目听音乐、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属于休闲娱乐的方面成了大学生用电脑的主流, 对于上网应该学会适可而止, 如果沉溺下去就会荒功废业, 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引导和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

2.2 了解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后, 还应该了解他们经常浏览的网站和具体的活动内容, 才能较全面把握大学生上网内容方面的情况。图2是关于“您一般上网的时候一般浏览什么网站?”的问卷结果。

从图2可以得出本科大学生各个年级的百分比的变化趋势更好的说明本科大学生在不同年级中对电脑的需求。表格第一位的是搜索引擎网站, 浏览的人数比例由年级上升而上升而且有明显的变化, 大三、大四的比例显著大于大一、大二 (=20.375p﹤0.01) 。接下来的是校园网、网上购物、聊天交友类的网站, 大一到大三的同学略高于大四同学的比例。而对于新闻媒体一类的网站, 各个年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大学生普遍关心时事政治。排在最后的是招聘信息类的网站, 大四的学生由于毕业在即, 浏览招聘信息的比例极大显著大于其他各年级 (=42.548p﹤0.001) , 而游戏类型的网站的则随年级的上升反而人数有了明显的减少, 这可以看出本科大学生由于事务的不断增多, 休闲娱乐的游戏也就无暇顾及了。

3 总结与建议

从此次问卷的的情况看, 本科大学生电脑上网对自身的影响有全方位的体现, 电脑上网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根据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大, 为了防止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我们建议: (1) 对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进行多方面教育和引导, 是大学生养成健康合理的网络使用习惯。 (2) 校园网可以采用定点断电、断网的方法, 硬性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 (3) 对于大学生自身, 要根据自己的生活规律和学习需求合理规定上网时间, 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4) 对已经网络成瘾学生, 学校应该给予关怀, 并积极的治疗。

针对大学生上网主要以娱乐为主的特点, 我们建议: (1) 于学校要在大学生中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培养大学生的广泛兴趣。例如:开展一些竞赛、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尽量挖掘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乐趣, 让大学生摆脱网络的虚拟世界, 在现实的校园中好好生活学习, 让他们明白没有网络也能活的充实。 (2) 创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站, 把大学生的眼球吸引到寓教于乐的网站上。 (3) 大学应重视对学生社团的建设, 以社团为点带动学生的面, 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与人交往的快乐与意义。 (4) 学校开展相关的网络素质教育、网络知识、网络资源利用等方面课程。当然这些课程需要同学们积极参与, 通过这些课程既能提高同学们的网络素质, 也能让同学掌握一些网络技术, 这就帮助大学生利用网络更好地服务于学业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1.7.19

[2]梅智涵, 周兴高, 吴海艳, 等.大学生宿舍电脑使用影响因素量表的编制及其探讨[J].大众科技, 2011, 6.

[2]宋志英.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8 (1) .

[3]李艳.计算机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 2010, 4 (23) .

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 篇5

大学生作为对新信息和新载体最敏感的群体, 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笔者针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

一、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的对象, 都是大一理工科在校学生, 大多是来自苏北的90后独生子女。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 收回145份, 有效问卷144份。其中男生52人, 女生92人。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近60%的同学手机平均每月的消费大概为50元—100元。 (2) 52.1%的同学每月的生活消费大概是500元—1000元。 (3) 72.9%的同学每款手机平均使用寿命为2年左右。 (4) 88.5%的同学使用手机的价位1000元左右。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结论:大多数同学来自苏北贫困家庭, 且平时比较节俭, 每月生活费不高, 手机媒体消费只占每月生活费的10%左右, 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作用。

(二) 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频率调查

(1)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75%的同学经常上网。 (2) 58.5%的同学上课偶尔玩手机, 21.5%的同学上课经常玩手机。 (3) 48.5%的同学认为周边有同学沉溺于网络中。 (4) 40%的同学每天大约花2小时在电脑网络上。具体见图1。 (5) 在“课外时间你通常做什么? (最多选3项) ”这个问题的调查中, 大多数选择上网。具体见图2。

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频率调查结论: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人数及频率较高,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手机媒体, 想方设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22.8%的学生认为电脑网络大大改变了日常生活规律。 (2) 有25.7%的学生平时不上网但有点想上网。 (3) 有22%的学生认为上网有利于学习。具体见图3。 (4) 10.7%的学生因为深夜上网而睡眠不足。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论:网络对一些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干预、正确引导, 通过移动网络传递正能量, 让同学们通过手机媒体潜移默化地培养积极的心态与人生态度。同时,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可塑性的成长阶段, 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大学不再像以前一样躲在“象牙塔”里。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校园较为传统媒体时代面临更多的价值选择, 这给我们学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通过网络社交建立更高质量的师生关系、全方位掌握学生信息和思想动态极其重要, 因此, 学生工作者应通过辅导员博客、空间与班会总结等思想教育内容相结合的方式, 在不额外增加学生工作者负担的同时, 增强工作的时效性, 丰富工作的内容[2]。

(四) 大学生上网目的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近20%的学生平均每天玩1小时以上的网络游戏。 (2) 大学生上网做得最多 (或花时最长) 的是看信息、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听歌等。具体见图4。 (3) 大多数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 (如手机QQ、微博、微信等手机软件) 与朋友联系。

大学生上网目的调查结论:大学生大多会通过手机媒体 (如手机QQ、微博、微信等手机软件) 与朋友联系、看信息、聊天、打游戏等, 而且近20%的学生平均每天玩1小时以上的网络游戏。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开展工作, 正确引导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及行为。

(五) 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态度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大多数对网上不文明行为厌恶, 但也有32.1%视而不见, 无所谓。 (2) 50%的同学看见正能量的帖子会仔细阅读并转发。 (3)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网友负面的帖子不会仔细看或直接跳过。

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态度调查结论:值得庆幸的是, 50%的大学生看见正能量的帖子会仔细阅读并转发, 大多数大学生对网上不文明行为厌恶, 对待网友发布的负面帖子不会仔细看或直接跳过, 但也有32.1%的大学生对此无所谓。学生工作者应对这些学生予以关注, 激发正气。因为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阅读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所以要对每个大学生负责, 特别要重点关注转发负面帖子的同学。

(六) 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的看法

(1) 47.2%的同学对老师通过网络做思想工作抱无所谓的认识, 有42.1%的同学认为老师通过网络做思想工作有一定效果, 但也有10.7%的同学对老师通过网络做思想工作反感。 (2) 32.8%的同学希望老师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

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的看法的结论:大多数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不反对, 有三成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 他们可能认为有些话当面不便说的话, 通过网络表述比较好。

(七) 手机媒体常用软件调查

(1) 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社交软件是QQ、飞信、微博等。 (2) 50%左右的大学生经常通过手机媒体与朋友联系。 (3) 在常见手机媒体中, 45%的大学生现阶段最希望通过手机QQ与老师交流, 其次才是微信等。

手机媒体常用软件调查结论: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社交软件是QQ, 而且通过QQ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最普遍, 5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手机QQ与老师交流。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迎合大学生的需求, 充分利用QQ传递正能量, 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三、结论

大学生手机媒体消费占每月生活费的比例不高, 充分地发挥了手机媒体的作用。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人数及频率较高,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手机媒体, 想方设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网络对一些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干预、正确引导, 通过移动网络传播正能量, 让同学们通过手机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的心态与人生态度。

通过调查还发现, 50%的大学生看见正能量的帖子会仔细阅读并转发, 大多数大学生对网上不文明行为厌恶, 对网友发布的负面帖子不会仔细看或直接跳过, 大多数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表示认可, 有三成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 使有些当面不便说的话, 能够通过网络表述。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社交软件是QQ, 并有近一半学生希望通过手机QQ与老师交流。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途径传递正能量, 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总之, 高校要充分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媒体平台, 利用手机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 学会新媒体的运用[3]。

参考文献

[1]应江勇.数字化生存时代的载体——手机新媒体.通信企业管理, 2009.02.

[2]于锐.如何运用手机媒体调整学生工作思路.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4.10, 5.

大学生使用拍照软件调查 篇6

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网络有关, 网络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以至于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社交圈, 特别是对20~35岁之间的青年而言, 网络社交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社交的方式、频率、习惯、内容和用户体验等方面作了调查并进行了相关分析。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约占总人口的38.3%,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也就是说, 在我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网络用户。而在这个群体中, 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经常使用的是网络社交类产品。由北京大度咨询公司发布的2011年网络社交类产品用户行为报告显示, 90%的用户在30岁以下, 其中21至25岁的用户规模达到了42.7%。由此可见, 网络社交类产品用户主力军为青年, 而大学生正是这个群体中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谓网络社交类产品, 指的是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它不是一个技术产品, 类似于一个像windows系统的公共平台, 在平台上开发出各种应用类产品供网民使用。像我们熟悉的QQ、MSN、开心网、人人网、微博等都可以归为网络社交类产品。本次调查共选取了186个大一学生作为样本, 调查他们的使用情况。发放问卷186份, 收回有效问卷共计182份。通过分析, 得到了如下调查结果:

1. 使用年限。

在182人中, 除了1人由于家境原因在大学前没有接触过电脑, 其他同学都是从高中开始使用QQ和人人网。94%的同学是在高中二年级以前申请了QQ账号。71%的同学在高中毕业时开始使用人人网, 其余的同学则在大学入校后注册了人人网用户。还有约46%的同学在大学入校后注册了微博。所以, 大部分同学的网络社交产品使用年限都在3年或以上。

2. 使用频率。

由于手机的普及和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现有的各种社交类产品应用都可以在手机上使用, 包括手机QQ、手机MSN、人人网手机客户端、微博手机客户端等等。这些技术支持使得随时登录使用变成了可能, 不必依赖于电脑和固定网络。在调查中, 使用智能手机的同学约占44%, 日均3至5个小时, 包括与亲友QQ聊天、刷新好友状态、浏览帖子、发布日记和照片等等。53%的同学每天花在网络社交上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余的同学使用时间在1小时左右。

3. 使用模式和主要用途。

网络社交类产品的核心在于建立使用者之间的联系, 在使用过程中有两个重要指标, 一是消耗时间, 二是建立关系网。在调查中, 85%以上的同学的QQ或人人网好友总数量超过了200人, 最多的一人好友达564个。而在微博上, 互相关注的人数则大多在100人及以下。QQ和人人网的普及率比微博总体要高。好友的组成主要有亲戚、同学、玩伴和网友, 虽然拥有庞大的好友群体, 但经常联系沟通的人数却不多。大部分同学的常联系人数在10至15人之间, 主要是父母、非常要好的朋友、舍友和男女朋友。

调查显示, 同学们使用社交类产品的主要目的有三种:联系亲友、休闲娱乐和获取资讯。其中以联系亲友为最重要的用途。休闲娱乐和资讯获取主要通过转帖、视频、微博、签名档等方式分享内容。约20%的同学表示, 他们在获取新闻资讯时不会访问专门的新闻类网站, 而以转帖和微博作为主要方式。超过80%的同学经常通过QQ或人人、微博等转帖, 与自己的好友分享内容。34%的同学表示在人人网上看好友更新的内容是他们的主要娱乐方式。

网络社交类产品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人际关系构建和维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发挥了娱乐休闲和获取资讯的功能。但用户的体验结果并不完全令人满意。有7位同学提到了被盗号、诈骗等等不良经历, 11%的同学认为自己花费在网络交往上的时间过长, 浪费了时间, 还有13%的同学认为单纯的网络交流对于构建和维护人际关系没有必然的益处, 而且由于互联网上谣言相对较多又较难分辨, 分享会造成不良影响。

上一篇: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下一篇:那夜星光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