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环境下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2-10-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医学人文教育价值概述

医学人文教育价值指的是在文化、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过程中, 医学对于人的生存、解放、自由和发展等基础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的接近、适合和一致, 作为医学基本价值的升华, 以弘扬生命价值为目的, 可以说是医学的最终追求。在狭义上来讲, 医学人文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课堂教育教学上, 广义上主要包括的是医学人文教育[1]。医学人文教育主体是人, 是处在一定的医学人文教育环境当中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 而没有信仰、社会角色、社会文化、性别和年龄的差别。

2 医学人文教育价值特点

2.1 主体性

医学人文教育价值首先反映的是主体的相关内容, 又根据主体的需要形成主导因素继而构成医学人文教育价值关系, 因此, 就会因为主体及其主体不同的需要而造成客体对于主题来讲不同的意义。在医学教学的角度看来, 教师一方面通过传输医学人文知识给学生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是主体, 学生处在客体的位置;学生一方面要获得医学人文知识并切实存在着这种需要,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则处在客体的位置。在患者就医的角度看来, 医务人员一方面要实现自身价值而将毕生所学用于治病救人, 在这一过程中, 医生是主体, 患者则处在了客体的位置;病人一方面为了满足自身的身心健康需求, 而积极地开展医疗护理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患者是主体, 医生则处在了客体的位置[2]。

2.2 客观性

医学人文教育价值与人相关但又不是由人的需要而单方面决定的, 主要还是受现实依据的制约: (1) 由于受到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 医生过分依赖机器, 重视测量数据, 轻视患者感受, 突出了病人的“非人化”现象; (2) 受到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 导致个别医务人员出现了颠倒是非荣辱的现象; (3) 由于个别医务人员缺少人文精神, 对于患者的诉求不加考虑或者是难以满足;第四, 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导致医患矛盾屡见不鲜;最后, 人们对于捐献器官、献血等必要的医学人文素质意识尚且薄弱[3,4]。由以上可见。医学人文价值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而不是主观随意的。

2.3 隐性与显性

隐性和显性是相对的。所谓的隐性就是不以外显的形式和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的医学人文教育价值, 代之以不易觉察的隐蔽的形式和方式存在的价值特性, 且贯穿于医学人文教育过程的始终。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对人的生命质量、健康和幸福以及生命价值加以关注, 同时塑造人文精神, 并且关注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助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从教育的内容上来看, 其在实施过程中, 既有显性又有隐性, 且对象不同价值表现也不同;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上来看, 医学人文教育具有接受教育、自我教育和实践教育等不同的手段且价值表现形式也不近相同。

2.4 社会性和历史性

社会历史性是医学人文教育价值的又一个显著特性, 所以, 人们的实践和需要就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在古代, 受到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 人们就会将疾病与宗教联系在一起, 在治疗手段上也是主要依赖于迷信手段和巫术师的行为。之后,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 尤其是现代化设备和仪器的出现, 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科学性和准确性, 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5]。由此可见, 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 医学人文价值的趋向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充满了社会性和历史性。

3 医学人文教育使命

3.1 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医学人文教育确切的来讲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 并加以熏陶的过程, 基于此, 可以说医学人文教育更加倾向于“本性”教育, 通过这一教育方式, 来实现人生价值和完善人格的目标[6]。通过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培养, 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医学当中的人文内涵, 以提高学生对于医学的道德、社会价值的判断力和在医学行为上的选择能力, 把握好医学科学和医学技术发展的正确方向, 并确保医学技术对于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就是使学生建立起来正确的有关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 促进学生创新价值的培养。正确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即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 并使学生能够根据人类正确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来自我调节和规范医学行为, 同时还要求学生懂得关怀和关爱病人, 以保证个体的生命价值、健康利益以及医疗权利等, 形成热爱生命, 追求公正、尊重病人、讲求和谐以及身体力行的良好价值意识;要求学生同时具备创新精神, 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开发学生潜能, 对其在以后的医疗实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强化学生的人文技能

医学人文教育的第二项使命即是强化学生的人文技能。人文技能的强化, 能够使学生在医疗实践中利用平时所学的人文技能恰当地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锻炼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医患间的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医疗工作的管理能力以及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针对目前医务工作者普遍存在的人文技能欠缺现象, 例如和患者之间的有限沟通, 在治疗中发生的医疗纠纷和事故等。其中, 欠缺沟通技巧是导致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理解差异的主要原因, 也是产生医疗纠纷的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

4 当前的教育现状制约了医学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需要有一批素质较高、创新意识较强的教师队伍的存在。目前, 我国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是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教师身上只是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 较少有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的教师资源, 且存在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 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医学人文教育的需要和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步伐。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其不仅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力, 同时还是维护人民健康幸福的一项重要保障。因此, 对于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应使其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广博的知识、德才兼备的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几项内容。目前, 我国医学院校在这一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亟待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医学院校或者是教学医院的医学教育中, 只有很少的政治理论课程, 其他的人文科学教育内容少之又少, 同时, 这也是造成学生缺乏人文素质的一大原因。其次是学生缺乏自身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学知识。一方面, 在教育课程和内容上, 医学院校对于心理学方面设置的课程就很少, 教学内容又相对简单, 导致学生掌握起来就相对的困难。然而, 学生只有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才能够充分地构建起来和谐的诊疗环境;另一方面, 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学生一旦离开学校, 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除了要承担沉重的工作任务之外, 还要面对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 因此, 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对于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模式下, 对于医学学生的培养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例如知识面窄、基本功不扎实、缺乏创新精神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等等。而医生属于特殊工作群体, 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 需要具有高境界、高素质和大爱精神的义务工作者来安抚和治疗。

5 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

医学院校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将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这也是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是对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明确要求, 那就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间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学人文知识的构建。医学人文学科属于交叉学科, 同属于人文科学与医学, 这一特性就要求教师要掌握好全面的知识结构, 做到既了解医学, 又了解人文科学的知识, 同时, 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来讲, 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够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和外部的教育影响, 使其转化成为自身内在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精神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方法就是实践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参加医疗实践, 使学生的所学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通过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将其带到科学发展的前沿, 使学生充分地了解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6 结语

医学, 既可以用来指临床经验和医学成果, 又可以包括中西医结合的医术和中医药的成就。而医学人文教育则突破了医学的层面, 上升到了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对学生医学人文教育, 对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该研究探讨了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环境下医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路径。对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要求明确, 加强了师资队伍间的人文精神培养和医学人文知识的构建。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人文关怀, 提高了学生对患者的服务水平。医学人文教育从突出医学的层面, 上升到了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高等医学院校加强对学生医学人文教育, 对于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型医学人才,医学人文教育,实施,改革

参考文献

[1] 曾祥福.试论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6 (21) :115-117.

[2] 王婷, 于淼.协和育才模式与创新性人格[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7 (5) :72-73.

[3] 王春光.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 :28-30.

[4] 叶德明.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31) :60-62.

[5] 刘虹.论医学人文价值[J].医学与哲学, 2005 (4) :32-34.

[6] 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上海教育, 2006 (22) :50-51.

上一篇:大数据“思维”视阈下高校资助育人有效路径探析下一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