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创新(精选8篇)
一、吸收消化新知识、新理论、新科技的素质。
新知识、新理论、新科技是现代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们不但标志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水平,而且也为医学生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现状、进行医学研究,提供条件并指明方向。21世纪的医学生,应当学会掌握和应用新知识、新理论、新科技,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医疗实践和医学研究,站在现代科技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高峰。要实现科技上的创新,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如果没有对已有知识的掌握,就无从创新。
首先,医学生要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热点难点等,这是实现创新的基础条件;其次,必须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进展、学科间的交叉点、渗透点,这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前提。美国当代著名的发明家格雷特巴奇于1958年发明植入式心脏起搏器,1970年又研制一种改进的起搏器电池———锉电池,前者被美国国家职业工程师协会列为近50年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的10个重大发明项目之一。他的成功,与其拥有广博的知识技能是分不开的,所研究的全锉电池涉及电化学领域和材料领域。现在格雷特巴奇正在研究诸如艾滋病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今天的成功,都归功于康奈尔大学的教育,归功于大量工程科技的课程作业,以及我那时掌握比别人多的化学、物理和数学知识。”表面看来,格雷巴特奇在众多领域中的研究为跳跃式,相互之间毫不相干,其实这是一种建立在渊博知识背景下,在发散思维中,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努力的结果[1]。
二、主动培养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应以创新力作为核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性思维。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属于结论性教学,老师所讲内容都是“定论”,没有给学生留出探索和思考的余地。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不会或不敢对教授的知识提出疑问,缺乏创新性思维,难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1976年3位加拿大学者在美国创办《医学假说》杂志,他们在发刊辞中指出:目前几乎所有医学杂志刊载的都是临床或实验研究的证实性文章,即实践经验性材料的结论,好像一切理论性结果只能来自临床实验。实际上绝大部分临床或实验研究都是事先在某种理论或科学假说的指导下设计和执行的。为了突出理论思维或科学假说指导和引深临床或实验研究的重要作用,该杂志决定只刊登言之成理而不需要实践检验的属于科学构思或假说的医学论文。因此,要实现创新,就必须重视、培养、挖掘自己创新性思维的潜能,要倡导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源的思考、平衡的争论。
三、提高自身的复合型素质。
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医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更加突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大成果,几乎全部与医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现代医学生要了解和吸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并善于将它们和医学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医学成果。同济大学吴世明校长指出:深化基础理论,尤其是注重基本理论中本质问题的渗透和互通,克服本专业学科分割过细、知识零散的弊端,力图从本质上把握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文理渗透,基础与专业结合,体现知识的广博性、整体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型的发展方向,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重任。美国硕士、博士阶段都强调主修、副修结合,文、理、应用学科的渗透。
MIT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有一流的专业教育,而且具备良好的.交叉学科基础和文化底蕴,强调学生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用非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以求在相关学科领域实现新的跨越。日本筑波大学不设科系,而以学科群、学科类来划分课程,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科交叉。同时开设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还通过定期举行的研讨班、外聘专家讲学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大量学术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博士生要搞研究、做学问,没有广博的学科交叉基础知识如何出成果,如何在学科的前沿立足?因此,培养单位要创造条件,让博士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多地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打好学科交叉基础。这既有利于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潜能发展,对于学生走向社会多方位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也大有益处。
四、应用现代科技设备的素质。
现代科技设备的发展,为医疗诊断、临床治疗和医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精密、准确、高效的手段和工具,使现代医疗的诊治变得越来越快捷、越来越简单,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力,增强了疗效。但是,先进的设备为医疗服务提供现代化条件的同时,也存在着设备越来越先进、操作越来越复杂、医生的诊疗对现代设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的问题。医学生要掌握医疗科技方法,应用现代科技设备从事诊疗、病理、药物、生化等方面实验、检测、化验等工作,为临床诊疗和医学研究提供客观、精确的资料,推动医学科技的发展,就必须学习先进设备的相关知识,提高应用现代科技设备的素质[2]。
五、团队协作的素质。
1 熊氏医学的理论基础
1.1 将人体理解为一个既复杂、奥妙、合理、又独立完善的社会个体 (如人的大脑可比为中央政府, 神经是通信线路, 血管是运输道路, 血液是运输载体, 肝脏是化工厂, 免疫细胞是保卫部队等) 。有了这样的概念, 对人体生理、病理都会容易理解, 更有利于探索和研究。
1.2 运用立体思维方式综合各学科知识、各行业的经验, 综合联想力, 溶汇贯通, 遵循科学的因果逻辑, 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进行重新认识、探索和研究。得出符合科学的新认识、新发现, 进而产生新的医学理论。
1.3 承认各种医学中符合科学的观点, 并采纳其确实行之有效的经验。敢于运用科学的因果逻辑对谬误的医学理论进行批判。并在批判谬误中得出符合科学的正确答案。历经二十多年不懈探索研究, 创新出熊氏立体因果医学新理论。
2 熊氏医学的特点
2.1 抓住人体各器官细胞均不能缺氧和营养、水份等最基本的生理特点。也是人体生命的最基本要素。众多慢性病均与此有直接关系。
2.2 根据人体输送氧和营养等功能的血液的质和量与人体生理、病理、寿命的直接关系。通过实践, 确立了人体血液质量与人体病理、寿命成正比的定理。如一个人体的血质能保持100﹪纯洁, 血量适度, 则这个人就可以长生不老。 (但按目前对人体生理的认知及医疗水平, 保持人体血液质量100﹪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长生不老也就不可能的) 。如能保持90﹪, 这个人的寿命100岁以上是可能的;如低于70%, 则多病痛、甚至恶变。由此类推。
2.3 熊氏立体因果医学是第一个以调正人体血液为主要宗旨的医学。
3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辩症法
3.1 以人体各部位表现的血色为主要辩症依据, 从血色反映血质, 从血质进行立体综合分析、判断健康与否, 判断已有某种病变或不久将有某种病变。通过实践证明, 人体的各种慢性疾病是由血液的质变到色变, 再到病变、恶化。其整个全过程相当漫长。所以叫做慢性病, 特别是被列为世界性医学难题的慢性病 (如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风湿等) , 其色变到恶变的过程更加漫长。由于熊氏医学理论的基础正确。掌握了慢性病的因果关系, 从而突破众多的世界性医学难题。所以说, 因果医学的血色辩症法是“早三拍辩症法”。 比各种医学更加提早诊断, 更能得到及早预防和治疗。将人体的疾病防治提早到人体血液的色变时期。
3.2 以血压、心率及其它各种鉴证、检验为佐证, 通过立体综合分析, 加强血色辩症的准确性。
3.3 人体血质辩症分为流通血质与沉积血质。西医的检验方法只能检出流通血液中的部分“杂质”, 而血色辩症却能辩出身体沉积的杂质。因此更科学、更准确、更直接和更加直观。
3.4 熊氏医学反对“亚健康”的说法, 认为“亚健康”就是不健康, “亚健康”其实已处于病变中, 要将防治提早到血液的色变时期。
4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辩因施治原则
严格遵循科学的因果逻辑, 因果医学对绝大多数慢性病反对对症施治, 认为对症施治即对果施治, 对症施治只适宜急性病。因果医学运用立体思维、因果逻辑找出各种病症 (果) 的因, 以及因的前因, 或更前因。实行对“因”施治, 控制、改善和杜绝前因, 甚至更前因。才能达到彻底根治慢性病。
5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对因施治方针
5.1 以清除人体流通血液中及人体各组织细胞积聚的无用而有害的杂质为首要宗旨 (如血瘀、超标血脂、血糖、胆固醇、尿酸及各种血毒等等) 。
5.2 清除血液杂质, 达到提高人体血液的活性, 改善流通性, 提高血液含氧量及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的输送能力。
5.3 针对性改善饮食结构, 改正生活误区, 从源头上杜绝病变的前因甚至前前因。对因施治方针彻底超越了被人们讽刺为庸医的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所谓“对症施治”的误区。
6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施治方法
6.1 采用食疗为主要施治方法, 以对应个性化为原则, 分别针对病因、身体状况、体质量、年龄等情况, 通过立体思维综合分析, 定方定量, 采用中草药与适宜动物配伍, 经科学方法炖制后食疗。绝大多数慢性病只需每星期食疗一次, 克服中西医天天服药而产生的不良反应。达到在调理慢性病的同时, 身体的素质、精神、血色、病情等同步明显好转。避免了其它医疗方法在医疗期间或愈后, 人却消瘦虚弱的弊端。
6.2 熊氏医学的用药原则以自然药物为主, 反对以毒攻毒。选用药物力争无毒, 凡证实有微毒的药物均不使用。
6.3 熊氏医学要根据患者的病因确定用药配方。视各人情况及时复查疗效, 及时修正配方。并要严格地综合病情、年龄、血压、心率、体质量、身体整体素质等情况决定药量, 实行科学给药。
6.4 采用爆发力正位或静电按摩快速治疗关节病痛、腰椎病、颈椎病。
6.5 针对性改正饮食习惯或生活习惯。
7 熊氏医学对慢性病的疗效检验
7.1 复检患者的血色变化, 即可判断改善程度。
7.2 血压、心率恢复正常, 血色、精神、自我感觉等等是否明显改善。
7.3 凭血色及自我感觉, 综合各种检验确定是否根治。
关键词:医学生;科技创新;科研素质;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76-02
高校作为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如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使大学生成为实现科技创新、科教兴国战略的生力军,是摆在我们高等教育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这种形势下,现代医学教育要求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目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我国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
一、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兴学科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高、更严。高等教育是教学和科研、学习和创新的结合,肩负着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任。培养大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医学生积极参加科技活动,通过科学研究不但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完善了知识结构,而且还培养了科研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在毕业后的临床工作和医学研究中实践运用。这样医学院校才能培养出跨世纪的合格医学人才,同时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目的。
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医学生的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相脱离的现象,加上医学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学科门类繁多,学时数多,教师“灌输式”教授,忽视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就业、考研的压力下“接受型”学习,没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习惯和创新性意识。除少数真正有兴趣想了解科研整个过程的学生外,多数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意识还比较淡漠,即是有极大的科研兴趣也因氛围不够浓厚、缺乏正确的引导等原因而放弃。据统計,有近86.2%的学生把业余时间用在复习功课上,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而国外对医学生的培养较重视在本科教育早期就提供融入科研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科研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科研精神。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实行UROP(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计划,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MIT有70%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这个活动。
2.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由于医学院本科教育主要以“教”为主,学生没有从事科研的经历和规范的科研训练,绝大多数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较低,文献检索和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科研论文撰写能力。而通过科研训练,教医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文献、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运用新技术、分析数据、撰写科研论文等的能力,而且科研经历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进行科研的兴趣和动力,在方法论上对以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把至少3个学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生的科研训练上,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进行基础科研活动,造就了该院学生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实力。
3.医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制和保障措施。尽管国内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项目的执行,但还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时间上,由于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多,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学校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虽然向参加活动的大学生开放,但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多困难;创新活动缺乏足够的经费;指导教师和学生相互脱节,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指导教师,教师指导的项目学生不愿参加;指导教师和学生花费了时间、精力参与课外学术活动,但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挫伤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种种因素都限制了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的竞争力。
三、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考
科技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动力,科技人才是强国的根本。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创造原创性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希望,承担着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历史重任。医学生还肩负着解决病人疾患、推动医学发展的重任。针对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加强对医学生在校期间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是为造就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夯实基础,积蓄后备力量。
1.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医学生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培养医学生具备科研能力,不是对某些学生的培养,也不是对学生某个方面的培养,而是对全体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科研培养。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众多各领域和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需在教学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教师除传授书本知识外,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涉猎其他学科和领域的主动性,及时介绍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科研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如教师课题组科研活动、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生综合性实验活动等。同时,开设基础科研能力培养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文献、收集资料、采集和统计数据、撰写科研文章等基本科研技能。学生以专业学习为基础,以良好的学习成绩、知识水平为保证,善于学习,积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良好的学风给创新的成功带来机遇。
2.建立一支高素质、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载体,其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医学院校必须结合本校实际,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教育观,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鼓励和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革创新。同时,要求教师掌握全新的知识结构,跟踪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和调整授课体系,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专业教育中的重要阶段,在临床教学中授课教师在狠抓医学生基本功的同时,应从多方面增强医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提高他们的科研素质,为医学生最终成为创新型的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3.加强高校科研条件建设,改善学生科研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在政策上、经费上、保障上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我校于2007年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委员会,修订和完善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实施管理办法,建立了从征题、审题、申报、立项到结题、报奖等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努力调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积极性,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
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的人才工程,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全力配合。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开拓进取”作为学生科研创新的宗旨,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营造“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科研作风,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全能力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这将是医学院校追求的目标。
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研新技术临床转化应用地加快使人类疾病的预防、诊疗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临床与科研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传统的医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需求, 我国全日制医学生教育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教育部和卫生部于10月联合颁布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强调医学教育中科研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具备良好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的临床医生是我国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方向。然而,我国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存在的问题, 多角度分析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式, 探索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医学本科生培养模式。
一、医学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匮乏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教学为传授已有知识的机械式、死记硬背式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内容枯燥乏味,理论与实践结合少,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意识淡薄。虽然部分学生具有初步的科技创新意识且积极主动参与科研实践,但由于不具备基本的科研常识,缺乏系统性科研素质培养而造成科研能力低下。因此,如何使学生跳出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在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及能力是我国现代医学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提升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一)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
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及能力,高校要首先明确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医学生在读期间的科研培养与实践。如在学校学术委员会下设置“大学生科研管理办公室”,组织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医学生科研培养与实践的评定、审核及监督。学校团委、学生会等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包括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学生科研档案的管理等[1]。其次,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医学本科生的科技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的高质、高效开展。学校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一系列与大学生科研创新培养有关的规章制度,深入推进医学本科生科研服务管理,如设立独立于教学学分之外的科研学分,必须修够一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建立医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细则、科研经费使用及监督准则、导师的选拔制度、激励措施等,积极引导并鼓励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只有设立专门的科研管理机构并制定完善的政策,才能创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确保学生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可持续地进行。
(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模式
新学科、新的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当代医学模式的转变。21世纪的新型医学人才需要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独立分析与勇于创新的素质。然而,医学科学发展的超前性与医学教育的滞后性是我国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学校的课程设置决定着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及能力结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改革对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我国医学院的培养模式基本为: 基础课—临床课—实习模式,学科的系统性、专业性强,基础与临床分离,理论与科研实践脱节,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探索研究的科学态度和科技创新能力。医学院的课程设置应遵循现代医学教育及人才成长的规律,围绕新的人才需求将传统知识理论和技能内容与结构进行分化和重组、模块化,形成医学内容紧密衔接、交叉渗透, 科研理论与实践相互反哺, 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的新课程结构。
在教学方式上, 教师应在医学生的课程学习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与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并找到答案, 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全面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科研学生需要导师的管理与激励
由于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不足, 许多医学院校都采用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主课题科学研究模式。学生的培养方案受到学生科研兴趣和导师研究方向的双重影响,学生可主动参与并协助导师完成已有科研项目,或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设计、实施、成果整理、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一系列完整的科研训练,培养学生今后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但是在大学生实施科研创新的过程中仍存在大量问题有待解决。
1.导师的管理。导师作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引导者,导师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导师可能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临床业务,部分导师带教积极性不高,导致学生的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支持和保障。因此,需实施“导师遴选上岗”等系列措施,由医学生科研管理部门遴选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深厚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高,教学态度端正,治学风格严谨的导师,形成“临床导师+科研导师”的导师组,公布导师研究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科研兴趣选择导师组,导师组分别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分阶段开设医学科研基本方法、科研设计等课程,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科研技能。导师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设计科研项目,让学生进行科研实践,促进医学本科生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连贯与衔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科研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行导师考评制,通过教学督导队不定期对导师进行考评, 连续2次考评不合格导师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及奖励,提高导师培养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积极性。学校可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或优秀青年教师外派进修等,提高导师科研水平。
2.学生的管理。首先,医学本科生应打破年级、专业、性别等限制,根据共同兴趣自由组建科研团队。项目组成员的年级和专业差别、知识结构、操作技能、性格甚至性别等应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不同年级学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实验技能不同,低年级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思维活跃,高年级学生课余时间少,但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上较低年级学生优越,能有效带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因此应分别吸纳低年级和高年级本科生共同组成科研团队,以梯队式结构保持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应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整体医学的发展,所以吸取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科研团队,学科间的交流合作更能促进新颖科研思路的形成及学生科研潜力的发展。其次,部分学生科研热情不高,依赖性、投机性强,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科研管理部门及导师组应加强对学生的选拔,多吸收真正有科研热情的学生,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质控学生的科研过程,争取教学资源利用和成果形成最大化。第三,学校应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优秀论文、成果评选,并按照相应标准给予奖励,选拔优秀学生校间互访、交换培养,营造出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完善的科研平台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保障。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学生的科研活动中均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 在政策与科研经费方面鼓励学生申请科研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然而,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师资、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多但金额小, 项目内容不能系统深入开展,学生科研素质的提高有限。学校应拓宽科研经费来源渠道, 广泛吸取社会资金来校设立科研基金,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购置先进的、精良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科技创新条件。学校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下可通过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网络平台,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宣传培训、项目申报、评审答辩、成果展示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撑,提高师生参与率、加强制度创新、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还可以设置虚拟课题竞赛,科研团体在导师组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标书,参加虚拟课题申请竞赛,学校对优秀课题给予重点培养、资金资助、表彰奖励等, 这种虚拟研发的手段可有效缓解开展创新活动师资、经费、设备不足等问题,在有限资源配置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行业专家组织学术论坛、开展科研讲座、优秀学生科研报告会等, 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创新意识,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
你们好!
现在真是评职称的热潮,当然职称的评定很大分量都在于论文的发表,您想晋级职称那高工资吗?您想轻松的发表职称论文吗? 但是如何发表论文呢?那您就需要擦亮眼睛了,职称一般分为初级 中级 和高级职称,一般的中小学老师评职称论文发表在省级国家级即可保证职称的评定。而大学的教师 讲师教授之类的要晋级则要发在国家级核心级别的刊物上了。您想了解更多的关于职称论文发表的详情吗?您可以加我的企鹅:1820824363,我们免费为您设立咨询服务。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晋级职称的咨讯。
另外,我介绍问一下我们相关的业务范围:
我们的业务范围包括:
1、职称论文发表;
若您有需要发表的稿件,请投稿给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告知您稿件处理情况。我们能为您稿件推荐的期刊等级包括: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与部分CSSCI来源期刊。
所推荐刊物均为国家正规期刊,增刊、副刊、论文集、香港刊号刊物均不在本站合作范围之内。推荐期刊可在包括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知名网站查询到,并全文收录。
同时我们还可以保证,一般省级国家级期刊保证发表。核心期刊提高80%用稿率。我们的服务承诺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文章推荐到最合适的期刊上,并在您最需要的时间刊登出来。
2、各类文体代写;
包括各级别,各类型职称论文的代写,工作总结报告、毕业论文、答辩、合同文书、文案策划等。
我们的服务承诺是;同等质量价格保证全国最低、代写稿件保证发表,版权作者所有与保证作者隐私。
本站和国内数百家期刊杂志社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您发表论文.有已录用好的医学方面、工程方面、计算机方面、农业方面、经济方面、职称方面等等~~核心期刊转让,保证正刊!!支持电话查询!!支持自己邮寄版面费!!另可代写代发核心期刊哦!!!
摘要: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个漫长复杂的过程,同时需要个人刻意培养和努力的过程。本文阐述了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些方式方法,以及培养创新思维的一些条件。
关键词:医学生;创新思维
在现代的世界里,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想要傲立于世界舞台上最有力的武器。创新产生科研成果,而创新的前提是创新思维。创新的思维就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得到生动内容,即知觉思维形式上,在此基础上利用联想,想象,逆向思维,逻辑推理等抽象的思维形式,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做出不同寻常的分析判断。创新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些天才们与生俱来的,这需要我们学习,并且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作为未来医学界的主力军,掌握夯实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培养及养成创新的思维更加重要。因为只有创新的思维,才能更好的做学问,更强的做学问,才能提高我国的医学水平,才能让我国成为真正的创新大国,才能更好的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去除病痛。那么如何培养及养成创新的思维?个人认为,应基于以下几点:
1养成坚定的创新意识。只有树立了坚定的创新意识,才能有可能培养成创新的思维。养成坚定的创新意识必须存在于医学生教育的始终。在基础学习中,必须着重培养创新意识,以及打下坚定的理论基础。我们医学生怎么样才能通过图书馆及发达的网络了解最新的科学发展情况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情况。现在许多学校的图书馆藏书较少,网上查阅文献时只能看到摘要,不能看到文章的全部内容,这样就造成了学习内容的片面性,单调性,以及思维的狭窄性。我认为学校应该更多的订阅各种优秀的文献资料,从而让医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的学术客观环境。这样才能使查看文献时更加全面和具体。更好理解作者的原意。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创新思维研究做准备。在科学研究阶段,要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多想想为什么。带着这些为什么去学习,去研究,这样才能保持自己学术的创新性。
2夯实坚定的理论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在现代的社会,现代的中国,医学生想要获取资料方法有很多种,如图书馆,网络,等等。可以说能获取到的资料是海量的。如果创新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是这座高楼的根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这些根基的知识。应该对这些已有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汇总。对这些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发现它们的不足与局限以及发现这些知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参加国内外的一些学术会议以及一些知识讲座。这些都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进行创新的根本。
3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在传统的中国教育中,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以至于大学都是被动的学习。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缺乏自主的思考,久而久之就缺少了自主思维与创新的意识,缺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工作的对象是人,不是机器,是具有灵活性的,是具有特殊性的。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同一种疾病,发生不同人的身上,治疗方法也会不同。如果不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现在医学界所倡导的个体化治疗也就无从谈起。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需要辩证的看待已有的知识与新鲜的信息。已有的知识是创新的源泉,但不恰当的运用又会阻碍知识的创新。一方面,已有的知识是过去的创新,现在的创新必须以其为基础。另一方面,如果固执的坚信原有的知
识,就会对新鲜的事物不容易接受。会认为其违背常理,这就会对创新产生阻碍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尊重原有知识的前提下,敢于对其提出疑问,敢于突破原有的理念,敢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才能产生新的东西。
4培养及养成“发散思维”的能力。当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培养自己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看到某个病人的症状的时候,不只要局限于局部的症状,要想想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想想哪个生化过程发生了改变,哪些器官发生了改变。也不只要局限于自己本学科的专业,还要从其他相关的学科对此症状进行分析。这些对自己以后做学问打下良好的思维习惯。
5学会逆向思维。长期的思维习惯,很少有人具有逆行思维的行为。有的时候,反过来想一想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逆行思维有可能对长时间的疑问产生某些启迪,有可能给人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
6学会总结。总结是指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归纳,发现其内在规律,从而把各个板块的零散的知识科学性的聚拢在一起。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这也是学习知识的有效的方法,也是创新思维的一部分。如何训练“总结”的能力,多多学习,多多的看书,多多的查阅文献,在拥有了大的知识库的前提下进行逻辑性训练。久而久之,“总结”的能力自然而成。
7抓住“灵感”。“灵感” 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转瞬即逝的东西。古今中外,很多知识的创新,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灵感”。但她转瞬即逝,我们要学会抓住它,并记录他,将其用于做学问中,创新也就随之而来。但“灵感倾向于有准备的人”,其产生的前提是夯实的理论基础与博大的知识库。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的学习现有的知识,充实自己。才能在苹果砸到脑袋的时候有所想,并有所为。
8合作是创新有效力量。合作是进行创新的有效力量,这不只是一个口号。如果想做科研,做出好的新的东西,单独的一个人乃至单独的实验室都是不容易完成的。所以要讲究“团队”。每个人的能力与精力有限,对方方面面的知识不可能都能了解和掌握,这就需要别人的帮助。各个实验室也是如此。每个导师想把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实验室打造成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进行沟通,进行合作。“资源共享”是各个实验室以至于各个国家科学进步的“法宝”如人类基因组的测定就是很多国家一起合作的成果。如果课题涉及到其他的学科,这就需要与其它学科进行合作,互相学习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才能有所创新。学术交流也是合作的一种表现形似。各个高校应该重视学术交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了解现在世界科学的前沿,了解各个新的科学成果以及一些新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从而打破自己的瓶颈,开创思路,“灵感”也就随之而来。创新也就应运而成。
9兴趣与坚定的意志力是创新的根本。培养创新思维首先要有兴趣,同时也要有坚定的意志力。许多研究的开始只是因为爱好它,喜欢它。兴趣是创新思维的起动机。选择科研方向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乐于从事。这样才能思维活跃,创新思维也就产生。当代大多数的医学生都有着进取心和强烈的竞争感,但也有少数的人急功近利,有着莫大的虚荣心与物质愿望。有的同学学习态度不正确,做学问不认真,应付了事。所以如果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从思想上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与对科学的献身精神。做学问很苦很累,会有很多的挫折,有可能暂时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着坚定的意志力,胜不骄败不馁,保持着对创新,对科学的执著的追求。并充分掌握知识,同时有着自己的思维,不轻信书本,不轻信权威,保持创新思维的热情,并知难而进。
10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和英语也很重要。在当代社会,计算机已经普及与民间,更不要说科学领域。做学问是时时刻刻离不开计算机的,如果熟练的掌握了计算机技术,开拓了自己的视野,同时对自己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会有很好的作用。熟练的掌握外语也很重要,各种文献基本上都是以英语的形式书写的,不能很好的掌握英语,这对自己吸收先进的科学成果与先进的科学理念会产生很大的障碍。这有就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产生了障碍。
综上,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自己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基于以上10条,创新思维的形成不会远,创新不会远,科技的进步与发达不会远,祖国的强盛也就不会远!
参考文献:
[1]钟飞,刘斌。浅谈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4,33
[2]农晓琳。医学研究生创新思维及研究能力的培养。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9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而获得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发展和突破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科技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新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1]。当前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研究已成为医学院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其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就是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医学院校进行的素质教育是与现代大学精神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且遵从这一理念的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理念已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推广和开展。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以科技创新为目的, 以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为内容, 由为数不多且技能互补、愿意为共同的科研目标从事科学研究、协同劳动并相互承担责任的以高校科研人员为主组成的群体[2]。而作为具备专业特色的医学院校, 受锢于故有的教学比赛体系, 其基础的科技创新团队构建难以实现。科技创新的有效开展其主体应区别于独立的科研人员, 而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其团队主要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的特有模式。这一模式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医学科研活动、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打破学科固有障碍, 实现多种类、多层次的团队构建, 来完成医学院校整体教学比赛体系的再构建。
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特征包括建设性的目标、合理的规模与人员配置、知识与技能的互补、组建者与参与者需求对等六个方面。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按社会需求、研究领域与方向形成涉及到基础科目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两个方向, 前者以实验课题建立论证为主, 后者以学科建设技能发展为主, 这是团队构建初步完成后相应发展的几个方向。
二、现有科技创新团队构建的弊端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总体仍处于初级阶段, 其中多种多样的影响因素, 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 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存在思维标准化这一弊病,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功能固着, 指学生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 将相应对象的功能和用途固化, 由此引申出来的现实表现为认知能力缺乏, 动手能力低下;二是思维惰性, 根据相应考核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知识与思想的模式化培养, 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提高, 阻断其对科技创新团队的参与性, 自身能动性不足。
(二) 制度因素。制度方面的不足在于系统谋划不足, 认识的高度决定了执行的力度和效果。由于认识不足, 学校管理层面往往重短期效应, 轻长期效应, 以各级各类竞赛为中心, 片面追求活动成果和竞赛成绩, 并未结合学校特点和定位主动思考, 建立起根基于科技创新团队的教学比赛体系, 无法完善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软件环境和硬件条件。同时医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比例较低, 缺乏科技成果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的有效沟通, 各方面的耦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医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 建立科研机构与医院方有效的需求平台建设。
(三) 教育因素。比较教育因素中学生和老师这两方面来看, 就学生而言年级越高的医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关注和了解情况就越高, 认为自己所参与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达成目标的程度越高;比较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而言, 文化程度越高者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意愿越强烈, 获得的项目支持越多;对于老师而言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得到专业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不足, 其深入有效可持续开展需要在充分需求论证的情况下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与各个方面的模式构建已经深入人心, 但现有模式下如何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开发的目标下, 切实发挥制度、教师、自我三方面因素的综合力量, 达到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构建, 全面调动开发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各项因素, 对医学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根植于科技创新团队的教学比赛体系
针对自身因素, 教育因素和制度因素的不足, 创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对个人科学素质的测定, 以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评估, 即整个医学生科技创新系统的精确考量, 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构建。
(一) 完整完善的奖励机制。这不仅仅是针对学生, 老师, 是高校自身, 自身而下的一套有效提升能动性的重要体系, 让学校管理层也成为整个奖惩机制的获益者。其建立是整个教学比赛体系完整运转的基本, 奖励机制涉及到学生的教育层面, 即对学生培养物质上的大力支持, 培训层面上老师的政策保障, 科技创新成果层面师生间成果分配与有效的资金支持。
(二) 注重不同医学生的特性。为更好地推进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的开展, 针对于学员地区性特性进行特殊遴选与培训。将培训学生成果与老师挂钩, 在学科允许范围内进行知识性技能型培训, 跨学科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知识整合, 并于培训周期后, 对现有参与学生进行素质鉴定, 其鉴定组成部分有思维, 意识, 人格, 技能, 知识。
(三) 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构建与评估。平台建立是以一种长效机制的建设来实现有需求教师与有需求学生双方间有效联系, 项目成立过程中以教学任务、比赛等作为建设目标, 以人物发布形式来完成优中选优。不单纯以成果作为科技创新活动开展情况的界定, 即原有认定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割裂了科技创新实践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片面强调成果的科技创新载体功能。
四、结语
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有效构建, 可以更好地完成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与科研任务, 有效界定日常学术与专业特色的活动开展, 从制度保障、能动性、自身素质等方面都达到院校要求, 更好地实现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实现国家关于提高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号召, 为国家提供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摘要:医学院校为响应国家科技兴国号召, 实现科技创新人才的能力培养, 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学术活动、教学比赛体系等, 其根本在于如何构建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提高学生现有基础上的专业素质,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这一模式已成为医学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和科技创新优化配置的重要内容。本文深入分析大学生现有科技创新团队模式的欠缺因素, 并对教学比赛体系的再构建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医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教学比赛体系
参考文献
[1]龚秉周, 郑堤, 费春华等.创新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1:22~24
不过,相比其他领域,网络时代带给医学出版的变化相对较少,医学杂志的出版模式还是沿袭以往的投稿、专家评阅的反复审稿和修稿过程。目前,全世界生物医学杂志已经超过25000种,并且还在不断增加,以心脏病方面的杂志为例,美国心脏学会在1950年建立了其旗帜性杂志Circula—tion(《循环》),此后又增加了另外5种著名杂志。近5年来,又新建了6种亚专业杂志。这些新杂志的投稿量不断增加,相应地,其稿件接受率也是连年下降。杂志通过这种古老的体系来控制稿件质量,力保呈现给读者的是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其代价是发表过程漫长,并且仅有订阅用户才能阅读全文。这也是引发在线出版的主要原因。
许多人认为为了促进科学进步,科研结果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分享。免费开放获取(free open access,open access目前多种译法,如开放获取、开放存取、开放访问,本文统一使用第一种译法)、开放数据和开放同行专家评阅意见自1980年以来就一直是业内讨论的主题,但是迄今为止,进展缓慢。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发展使得医学信息的获取增加了更多的途径。一些专业杂志从90年代开始涉足在线出版,现在大多数杂志都拥有网络版。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纯纸质阅读向纯网络阅读的转变。拿Circulation杂志来说,1995年开始在线订阅,到2005年已有80%的订户选取在线订阅,2013年更是增加到90%。其亚专业杂志的在线订阅率则更高,如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已经有高达99%的在线订户,所以从2013年2月开始,该杂志只提供在线版本。
在线杂志出版有许多优点,对出版商来说,印刷和邮寄费用节省了。对读者来说,从投稿到出版的周期缩短了,文章一经接受就可以在线发表。在线发表同时也对论文长短(页面)不是那么敏感。对读者来说,信息提供得更迅速,特别是对那些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人来说,可随时随地查阅。它的另一个不可取代的优势是音频和视频的提供,像技术、影像的优势尤为突出,像CT、MRI等结果的呈现,是纸质版无法比拟的。还有一点,该模式更方便读者对信息和数据的查询和分类整理。另外,在线杂志甚至可以根据读者阅读兴趣定制,只呈现读者感兴趣的主题。论文的格式也有更创新的形式,例如对新发现和新方法提供简短的报道,如果需要,其结果、原始数据等资料可以链接的形式提供。这不仅缩减了杂志的篇幅,并且使得在线阅读更便利快捷。此外,在线格式使得杂志由静态的信息提供平台移向互动性媒体。估计大约有10%的杂志现在已经使用诸如博客,Twitter和Facebook(二者均为美国知名社交网站,Circulation二者均有),读者可以对文章发表评论。还有一些专业网站(如介入医学网站:VuMedi.com)可提供某些手术病例的视频,读者有机会提问并得到作者的反馈意见。对于在线杂志来说,未来也可以考虑将这种新形式融入出版。互动模式出版的另一个魅力就是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如NEJ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就有一个互动性板块,叫做互动医学案例(Interactive Medical Case),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定制阅读内容,如诊断或者治疗,并就某一病例与作者互动。这种基于案例的互动阅读模式,对于读者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提高非常有价值,可能暗示了新兴的杂志发展模式,如Circulation杂志计划近期推出介入心脏病难治案例分析专题,通过临床案例展现的方式在其Facebook上与读者展开交互性讨论。
当然,在线出版也有缺点,主要的制约来自财务方面,医学杂志经费来源于订阅费(单位和个人)、广告费、付费阅读、重印费等。订阅费和广告费是大头。目前,在线医学出版还无法弥补其在以往的印刷版广告费用上的收入损失。植入性和弹出性广告通常不受读者欢迎,药商和器械公司也不热衷于此。不过,有的杂志在线获取的普及反过来增加了实际的订阅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在广告收入上的损失。
其实,医学出版的变化将远超过在线领域。开放获取或者无限制的在线文章免费阅读仍然很有吸引力。首个免费数字杂志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1年已经占世界上所有发表文章的17.7%。首个医学开放获取杂志是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创立于1998年,其影响因子目前已达4.7。开放获取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出版商即时提供;二是像目前许多杂志那样,延后6-12个月提供。美国的High Wire(High Wire Press是全球最大的在线学术文献出版商,于1995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创立。其收录的期刊覆盖了生命科学、医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部分杂志可免费阅读全文)是目前最大的在线出版商,它的期刊中有65个完全免费的,285个则在一定时限后免费,1345个依然是付费阅读。Circulation;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则在其出版6个月后,全部文章免费在线阅读。英国国立健康研究所和研究会则做出这样的决定:凡是接受这些机构资助的研究论文必须在1年内免费上线,这无疑加速了开放获取数据的进程。开放获取数据的主要限制是其出版费用需要由作者支付,收费在1500-3000美元不等。在研究基金能够完全覆盖这一费用之前,其进程将依旧很慢,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大改观。
其他形式的开放获取还包括开放数据库,允许免费获取原始数据进行再分析和共享。虽然这在物理科学领域中很普遍,但是在医学领域尚不普遍。也有人建议在论文出版后开放评估和专家评审意见。这种模式中,文章可以不经评阅先期发表,然后读者和指定的评阅者发表评论,并最终将这些意见整合人论文终稿中,这种开放模式在一些杂志中已经使用了十多年了,如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其优点是出版更快,前期的评审时间省掉了,并且避免了编辑选择评审者可能存在的偏见。缺点是可能会缺少高质量的评阅和不准确信息的不成熟发表所引起的误导。鉴于医学这一特殊的领域对研究成果应用于患者和临床的审慎性,大多数医学杂志不太可能接受这一方式。
在不久的将来,医学出版可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变化。虽然开放获取无疑会继续增长,最大的挑战却是以何种方式发表新发现新成果才能使其更好地整合入临床医疗实践中。医学论文的爆炸性增长增加了临床医生获取其临床工作所需的重要信息的难度,这一问题虽已浮现,但还没有得到杂志的充分重视。有调查显示,就美国医生而言,每年阅读的论文数量在过去12年间翻了一番,而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却下降了一半。大多数医生每周花在学习相关活动上的时间少于3小时。通过使用检索工具的策略性阅读对此会有帮助,但是如何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则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可以说,网络技术的发展带给医学出版更多的是形式上的变化。出版商作为内容提供者的角色其实并没有改变,新时代的挑战不仅要求高质量的内容,并且对内容的提供方式亦有更高要求,以更快更符合读者口味的途径和形式提供所需信息才是专业杂志生存并鹤立鸡群之王道。正如JAMA(美国医学会杂志)主编Bauchner所言:“我们的目标是吸收最好的内容,创作全新的内容,然后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展现内容,从而吸引用户。”我们也期待国内的医学杂志在专注于提供高质量内容的同时,更应思考何种信息传递方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学临床实践。
【医学科技创新】推荐阅读: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07-25
医学教学临床医学论文10-17
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07-09
医学生05-24
医学美容05-25
立德树人医学06-11
老人医学专业07-03
转化医学07-09
医学双语教学07-12
医学本科论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