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本科培养方案(精选8篇)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11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五年制)在校本科四年级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共118人。
1.2研究方法
1.2.1课间实习安排中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概论》必修课共24课时,其中课间实习4课时。
1.2.1.1制定实习课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的教育目标,结合目前本教研室所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即“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TeachingMode,简称CPC教学模式)[1]制定了《全科医学概论》课间实习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全科医学概论》课间实习教学大纲:掌握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熟悉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和现状。教学内容: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概况;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介绍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1.2授课教师集体备课全科医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及社区带教教师集体备课。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确定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点及难点。仔细研究角色扮演的案例,确定剧本,以及确定参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路线。
1.2.1.3预讲在课间实习课正式开始之前,由教研室组织全科医学相关专家,安排社区带教教师进行预讲。在预讲后由专家提出建议和意见。
1.2.1.4正式上课利用课间实习4课时的时间,将学生以班为单位带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先由社区的带教教师介绍目前社区卫生服务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现状。然后由教师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一名全科医生与患者的对话,向同学展示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最后再由社区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社区的参观。
1.2.2问卷调查在课间实习的课后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参加课间实习的反馈情况。共发放问卷118份。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
2结果
社区介绍、角色扮演以及参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实习过程中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并主动地参与到全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去。课后发放调查问卷118份,回收118份,回收率100%。主要调查对《全科医学概论》的反馈情况。
3讨论
近年来,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全科医师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全科医学教育[2]。从教育部全科医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课程建设规划以来,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尚存在理论脱离实践,全科医学师资缺乏;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教学内容与社区卫生服务实际相脱节等问题[3-6]。20,我教研室开始采用“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TeachingMode,简称CPC教学模式)。其在社区实践方面提出:采用角色扮演、参观和实习等方法,使学生通过感觉-思维-知识的认识过程和感受-情感-意志的行为过程,将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有59.3%和34.7%的医学生非常赞同或赞同通过实习,加深对前期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有70.3%和28.0%的医学生非常赞同或赞同通过此次社区实习,理论和实践联系地更紧密了。相对其他学科,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所报道的全科医学社区实习的模式大多针对本科生毕业社区实习[7-8],而少有针对课间实习的报道。课间实习是学生消化理论课的重要辅助手段,是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之间的一架重要桥梁,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全科医学,建立正确的专业思想的第一个环节。其区别于医学生最后一年的生产实习,旨在建立本科生对全科医学的初步印象与兴趣。课间实习效果的直接影响着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发展与精力投入,影响着其进入生产实习的实习效果。谢庆文等研究发现,在当前绝大多数学生对全科医师不了解,所以毕业后也不愿意成为全科医师,更不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科医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9]。
目前,我国要进行分级诊疗,存在很多问题,核心问题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较弱、服务水平较低,直接表现是能够胜任基层医疗工作的全科医师资源匮乏,因此,培养具备较高综合诊治能力的全科医生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全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GP)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是一种在通科医生的基础上接受全科医学专门训练的高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是全科医疗的主要执行者,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的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与健康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2]。
1 全科医生的医学使命
全科医生能够提供最佳的高质量初级卫生保健,成为健康保健系统的最佳守卫者[3]。世界全科医生组织著名专家Dieon教授说过,没有以受过良好培训的全科医生为基础的国家的医疗保健系统,注定要付出极高的代价。为了深化改革、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培养职业技能高的全科医生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病患者逐渐增多,大医院已人满为患,满足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需要承担基层的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做好居民健康的“守门人”[4]。
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这也是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基本途径;全科医生成为决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投入不足,高水平的全科医生极缺,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受到制约。在英国,全科医生占医生队伍的比例达60%,美国已达30%并要进一步提高到50%,而我国不到5%[5]。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实施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既有利于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也有利于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改善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2 全科医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2011年6月22日,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4]。
“综合程度较高”说明了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博而广”;“医学人才”说明了全科医生不仅能看病还能搞科研、会管理;全科医生的岗位定位在城市基层社区、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室以及个人诊所;工作任务包含预防、治疗、康复、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多个方面[6]。这决定了全科医生必须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在过去的医学人才培养中,倾向于只注重专科知识的提高,忽视了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国情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扭转这种观念,必须重视全科医生综合素质培养。
2.1 构建医学人文素养
培养高水平的全科医生,使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必须把人文素养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加强全科医生的责任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培养全科医生扎根基层、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精神;在艰苦环境下奈得住寂寞的献身精神;具有“爱”与“善”的人道主义精神;有持之以恒、克服各种困难(工作时间长,工作种类繁杂,基层薪资待遇较差,个人发展空间狭小)的吃苦耐劳精神。其次,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全科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相关信息,对具有不良倾向者给予适时安抚,对患者有同情感、责任感、尊重感等。表现在对患者的遭遇、痛苦和不幸给予理解,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能给予道义和行动上的支持和帮助,把病人当作亲人,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医疗实践中,医生的责任感是从维护患者利益、关心爱护患者角度出发,为患者服务的一种内心体验,并由此产生的对自我的约束和要求,是对医疗职业和患者恪尽职守的情感[7]。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观念,为其在医疗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奠定基础。
2.2 增强医患沟通能力
医患沟通就是指医务人员将特殊意义的信息通过语言、行为、相关环境传递给患者,这种特殊意义的信息既包括疾病的诊疗信息,还涵盖了与之相关的价值观、伦理观、经济利益、法律法规、文化习俗、情感意志等[8]。
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指出:“所有医务人员,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乏共鸣(沟通)应被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9]。它要求医务人员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患者的愿望、实际经济情况,与家属进行认真的沟通,给患者或家属更多的决定权,以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医生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对基层医疗事故的防范处理、减低医疗纠纷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基层缺乏先进的仪器、优秀的人才,现有设施陈旧、检查手段落后,误诊、漏诊情况较多,更容易产生医患纠纷。因此,加强全科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丰富医患沟通培训内容和形式,在诊疗过程中,耐心倾听以及与社区朋友建立友好关系,之后再谈论病情,有利于医患之间开展诊疗工作;接待患者时面带微笑,用真诚的目光交流,在诊疗过程中举止大方、手足轻柔,得到患者信任和尊重,对良好的医患沟通起着积极作用;应让医生换位思考,假如患者是你自己的亲戚、朋友,你该如何处理?避免用刺激性语言或难于理解的专业术语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病情、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制定恰当的诊疗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使诊疗措施得以顺利实施,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实惠。
2.3 掌握医学科学知识
全科医生是通科医生的升华,必须具备深厚、扎实、全面的医学理论基础,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还应该掌握社会医学、预防医学、流行病学、行为医学等知识,知识和技能重在广博,兼顾深度。临床技能是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全科医生实际工作能力的体现[10]。在临床教学中,要传授和提高他们常见症状鉴别能力、体格检查能力、辅助检查判读能力、医疗文件书写能力、基本操作能力、常见疾病诊断处理能力、危重患者抢救能力。
病历是具有法律作用的医疗文书,书写病历是每位医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病历是正确诊断疾病和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医疗质量的客观资料,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重要素材,是病人的健康档案,是国家制定预防保健制度和处理医疗纠纷、进行伤残鉴定的重要依据。因此,写好病历是对医生的基本要求。
仔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获得更多疾病的诊断线索。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先进的诊断仪器应用于诊断,临床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以前的一些疑难疾病,得以迅速诊断,但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对医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忽视。很多医生完全依赖诊断仪器检查,不重视“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导致临床思维能力下降,表现为临床思维片面化、表面化和简单化,往往会造成误诊、漏诊或浪费大量医学资源。比如,在一次查房中听诊一位患者心脏有杂音,超声心动检查结果却正常。主任查房时认为该患者确实有心脏杂音,预约一位资深的超声科专家再次做超声检查,报告为房间隔缺损,后进行手术治疗予以证实。如果没有过硬的体格检查本领,不可能给该患者做心动超声,或仅依赖于检查结果,就会造成漏诊或误诊。另有一位患者,主诉“头疼、发热”,收到某科,行腰椎穿刺检查,排除颅内感染性疾病,转诊到另一科,进行了大量的检查,一直未确诊,后转诊我科,触诊时发现患者左侧锁骨上有一大枣大小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以上两个患者的诊断过程说明认真仔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对疾病诊断能提供重要线索,再有目的的进行相关检查,很多疾病就可以确诊。在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
作为一名高水平医生,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体检情况等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不能完全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疾病的诊治,因为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较多,如仪器性能、实验条件、试剂、医生的水平等,其中医生的水平影响最大。有一次上级医生让给某某患者行胸腔穿刺,我看了胸部正位片,胸水在左侧胸腔,但B超科医生定位在右侧,经过再一次确诊后才进行穿刺。如果不进行认真研究,有可能铸成大错。有一位重症患者,血液检查指标异常(实习医生做的检验),临床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病人做了相关处理,后检验科对标本进行复诊发现检查指标正常,庆幸的是未造成严重后果。
2.4 慢性病管理和预防宣教能力的培养
健康教育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之一,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健康宣教活动,使群众了解疾病的预防知识,采取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消除或减少患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促进人群健康,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全科医生是健康宣教的主要实施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健康宣教技能。好的全科医生,应熟悉本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建立并很好利用健康档案,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有目的的进行健康宣教。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慢性病患者多、多病共存、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且很多人行动不便,大医院人满为患,因此,社区医院是老年患者的首选。全科医生为老年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及治疗,使老年人享受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要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全科医生必须具备慢病管理及健康宣教的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总之,全科医生培养对我们来说是新鲜事物,如何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全科医生是新的挑战,我们愿不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全科医学人才,为人类健康事业尽绵薄之力。
摘要:全科医生培养是落实分级诊疗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关系到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构建医学人文素养,掌握医学科学知识,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提高慢性病管理和预防宣教能力,是全科医生职业技能培养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全科医生,职业技能,分级诊疗
参考文献
[1]李立明,王波.人民网-人民日报[N].2015-05-28.
[2]蒋己兰,周启良,任四兰.论全科医生的职业教育与培养[J].中华全科医学,2008,6(22):2101-1102.
[3]王健.全科医疗在健康保险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20(11):971-972.
[4]佚名.我国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4):524.
[5]李春芳.中国医改与全科医生制度建设[J].医院院长论坛,2013(3):6-11.
[6]李明,线福华,郭爱民.把握内涵加快全科医生的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36-37.
[7]王星明,安园园.对医学生应注重医德情感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20(6):109-110.
[8]闫广庆,刘国祥,黄国琼,等.试论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J].医院管理论坛,2013,6(30):6-8.
[9]袁琳波,杜友爱.关于加强儿科学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3):132-133.
关键词:继续教育;助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24-02
从20世纪80年代末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便全方位全系统地学习外国全科医学相关理论,然而当时在我国全科医疗以及社区相关卫生服务也已经客观存在了,在我国对于卫生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多数是侧重要普及到人民群众,要求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并且中医相辅,通过科技共同发展。实际在我国城乡三级卫生保健网的最基层一级以及农村医生、相关基层保健站、三级医院中普通综合门诊等都是一种全科医疗服务系统。对于我国而言,卫生相关服务即也是预防治疗疾病、增进健康进而促进康复。但是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阶段,大众生活不断提升,老龄化不断加剧、医学不断转变、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升,进而需要也是不断增多,这便导致上涨的医疗费用成为目前整个国家的重担,故以往的医疗体制需要重新调适、改革来适应现在的形式。在我国三级医院中不管是综合还是专科医院都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向专科为主的医疗机构靠拢。数据显示,患者到三级医院就诊一半左右是需要由专科医生进行会诊,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基本健康问题是能够通过训练有素的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卫生所来诊治。所以,卫生制度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进而不断提升我国高卫生服务的标准及质量,使得百姓能够更加方便、合理地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保障。目前,我国基层的卫生相关技术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百姓对于基本的健康保障需求,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人才往大医院的竞相涌入,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形成了不良循环。为此,2011年7月份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此次直到2020年,我国会初步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全科医生制度,构建一个基本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及“首诊在基层”的相关服务模式,同时全科医生也会和城乡人民进入一个融洽的相处服务关系中,能够基本实现对于城乡中每一万人当中就有两到三个合格的全科医生,同时相关服务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完善,进而满足相关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基本需求。通过相关意见建议规范的相关全科医生培养模式,把全科医生逐渐培养成为“5+3”的相关模式,这要求全科医生先通过学习5年的相关临床医学(包含中医学)本科教育,然后学习3年有关规范性的教育培训。同时对于到贫困地区工作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来说,可以在由国家认定的规范培养基地通过培训2年的临床技能及相关公共卫生培训合格,同时取得了职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方可以注册成为助理全科医师。后一种培养模式我们简称为“3+2”模式[1]。我们缺少的不是医学毕业生,而是缺少毕业后能进入基层,尤其是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学毕业生;再就是缺少毕业后具有一定临床技术水准、能胜任临床工作的“全科医生”。
一、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现阶段,可以采取“3+2”模式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培养全科医学生,解决目前基层卫生人才的紧张状况
1.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的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大学扩招前都曾举办过面向城乡基层的临床医学专业,具有完善的临床医学教育各种软、硬件设施,办学经验丰富,只是近几年专业建设萎缩了,有的甚至取消了。完全可以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面向欠发达农村地区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城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助理全科医师。
2.完善我国的分层次的医学教育。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生毕业后的定位基本上是专科的考本科,非211高校本科生考985或211高校的研究生,毕业后都想进入二、三级医院,基本上是入学起就有一个高的期望值,很少有愿意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卫生机构。应该完善我国的分层次医学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学培养人才来说是比较重视学校与社会及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相关衔接,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把产学、医学相结合、育人与技能培训及实践相结合,同样目的更是能够为当地居民所服务,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采取委托培养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医学生入学起就有一个现实的就业预期。对于高等职业教学培养人才来说是比较重视学校与社会及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相关衔接,开展院校结合,以委托培养的形式招收面向欠发达农村地区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农村急需,而且留得住的全科医生,解决农村基层健康问题。
二、“3+2”模式的全科医学教育,并不意味着全科医师门槛的降低和质量的下降,所以,应注意以下几点
1.规范助理全科医师资格法律法规,完善准入制度,严格执行标准,保证具有资格的医师的准入质量。
2.抓好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制度的实施。我们的高职教育教学中,特别是临床医学的教学,过分地强调了理论的教学。而对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有所疏忽,学生在临床基地的实习时间太短,各科室间轮转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忽视了学生技能操作和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临床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实践技能的不足,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
3.抓好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各种医学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处于边远落后、信息闭塞的乡村全科医生,更应该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完善毕业后医学继续教育相关制度,对于基层相关全科医师尤为重要。由于要不断跟上社会医学的发展步伐,全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断地增加新的知识及思维教学技能。同样对于继续教育相关的研究包含其对于继续教育有什么样的需要、相关形式及效果等,这些相关内容对于以后的继续教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目前来说,相关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4.岗位培训。有关岗位培训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岗位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在对各省近两年参加岗位培训的学员对于相关培训课程及方法等的相关调查来看,此项培训不仅普及了相关全科医学理论,也突出反映了我国基层相关医务人员较低的学历及职称水平,所以这项改善并不是短期的培训可以全面完善提升的,需要长期有效地对其进行相关素质及技能培训。现阶段我国许多经济欠发达农村医疗水平低下、全科医师人才缺乏的基本国情,决定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在培养合格的助理全科医师上将大有可为,为提高落后地区的医疗技术水平和解决人民身体健康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的“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精神,本着“依靠领导、抓住契机、开拓进取、充实内环境、拓展外环境、创造特色”的专业建设原则。
1997 年江苏徐州医学院率先在全省招收了全科医学专业方向专科生,首创江苏省全科医学特色专业方向; 2000 年 4 月成立全科医学系。
2004年年贵阳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全科医学专业招生,专科,3年
浙江省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于1999年11月,挂靠浙江大学医学院,全面协调浙江省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
2004-7-16,近日,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兰正式成立。该中心设在兰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其职责是专门培养能担任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医生。
2004-7-29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北京市已基本形成了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全方位地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师岗位培训、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社区防保医师岗位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岗位培训考试、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等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已培养全科医师骨干210名,培训社区卫生管理干部249名,岗位培训考试合格2399名,岗位培训9799名。作为北京市全科医学教育主要培训基地的首都医科大学已培养120名大专学历的全科医师。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全科医学学科是
A 自20世纪60年代起源的新型二级临床专业学科 B 正式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型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C正式建立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型临床二级专业学科 D 包含了“六位一体”服务所有内容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科 E自20世纪50年代起源的新型二级临床专业学科 [答案] B [解析] 全科医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临床二级专业学科,不是二级临床专业学科。2.全科医生是
A 全面掌握各临床学科业务技术的临床医生 B 提供 “六位一体” 全部服务内容的基层医生 C专门为社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的基层临床预防医生 D在社区提供长期负责式的医疗保健医生 E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的预防医生 [答案] B [解析] 准确的描述,全科医生应该是提供 “六位一体” 的全部服务内容的基层医生
一、单选题
3.对“以家庭为单位照顾”描述最佳的是
A全科医生将家庭访视作为其日常工作中的最主要内容 B全科医生必须为社区内所有家庭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C全科医生负责管理每个家庭所有成员疾病的诊疗及康复 D全科医生应该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健康与疾病的管理 E全科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首先应了解并记录其家庭经济情况 [答案] D [解析] 家庭是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也是开展诊疗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比较全面的描述应该是:全科医生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个有效的资源,进行健康与疾病的管理。4.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不包括 A.以病人为中心提供照顾 B.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照顾 C.以社区为范畴提供服务 D.主要提供急诊和住院服务 E.提供机会性预防服务 [答案] D [解析] 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不包括:主要提供急诊和住院服务,因为这是大医院、专科医生的服务范畴和主要内容。5.“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不包括 A 建立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工作团队 B 重视病人的患病感受和价值观 C 满足病人提出的各种要求
D 尊重病人的权利 E 注重提供临床预防服务 [答案] C [解析]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原则要尊重病人,尽量满足病人提出的要求。但是,并不意味着要满足病人提出的各种要求,不合理的、脱离现实的要求并以一定都要满足。6.全科医学概念引入中国是在 A 20世纪60年代后期 B 20世纪80年代后期 C 20世纪90年代后期 D 19世纪80年代后期 E 19世纪60年代后期 [答案] B [解析] 全科医学这一新型学科(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大陆。7.全科医生的问诊应采取 A.封闭式问诊 B.开放式问诊 C.一次性问诊 D.间接式问诊 E.诱导式问诊 [答案] B [解析] 全科医生的问诊应采取开放式问诊方式,充分听取病人的
述说。其内容可以涉猎到心理、信仰、家庭、社区甚至社会等各个方面。
8.下列不属于病毒性疾病
A:流行性腮腺炎
B:脊髓灰质炎
C:麻疹
D:猩红热
E:感冒 [答案] D [解析] 猩红热是由A组链球菌感染引起的。9.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A.肺癌 B.肺栓塞
C.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 D.自发性气胸 E.脑出血 [答案] C [解析] 猝死最常见的是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中约80%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而这些冠心病中约75%有心肌梗死病史。10.男性,青年,消瘦,在用力搬动重物时,突然发生胸痛、气短,考虑最大可能是: A.胸部肌肉拉伤; B.急性心肌梗塞;
C.急性大动脉夹层; D.食道裂孔疝; E.急性自发性气胸 [答案] E [解析] 自发性气胸好发于体型消瘦的青年,可有剧烈体力活动(屏气)等诱因,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胸痛,气短,呼吸困难。11.剧烈咳嗽不会引起的并发症有 A.窒息 B.胸痛、C.尿失禁 D.咯血 E.气胸 [答案] A [解析]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有利于清除气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避免窒息。12.大咯血的临床判断标准为 A.一次性咯血50ml以上 B.一次性咯血80ml以上 C.6小时内咯血100ml以上 D.24小时内咯血200ml以上 E.24小时内咯血500ml以上 [答案] E [解析] 大咯血为24小时咯血500ml以上或每次咯血100ml以上。
13.较少出现反复性头痛发作的疾病是 A.偏头痛
B.神经性头痛
C.头痛性癫痫
D.脑血管畸形
E.颅内肿瘤 [答案]E [解析] 颅内肿瘤引起的头痛绝大多数为渐进性加重,在短时间内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较少出现反复性。
14.青年,女性,出现发热伴刺激性咳嗽,右侧胸痛。最可能的疾病是
A.急性支气管炎 B.气胸 C.胸膜炎 D.支气管扩张 E.肺结核 [答案] C [解析] 胸膜炎时可出现刺激性咳嗽,病侧胸痛,深呼吸及咳嗽时胸痛加剧。气胸时虽可有胸痛,但无发热。15.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咳嗽 B.端坐呼吸 C.急性肺水肿
D.劳力性呼吸困难 E.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答案] D [解析] 左心功能不全最初表现在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急性肺水肿。16.慢性胃炎的发病可能与哪种细菌感染有关
A.大肠杆菌 B.沙门菌 C.空肠弯曲菌 D.幽门螺杆菌 E.嗜盐杆菌 [答案] D [解析] 慢性胃炎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17.十二指肠球后溃疡多发生在 A.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B.十二指肠上部
C.十二指肠降部
D.十二指肠水平部
E.十二指肠升部 [答案] C [解析] 球后溃疡多发生在球部以下部位。18.下列有关幽门梗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幽门梗阻主要由球溃疡或幽门管溃疡引起
B.幽门管溃疡急性发作时的梗阻容易缓解
C.疼痛于餐后减轻
D.很少呕吐宿食
E.空腹时胃内没有振水声 [答案] A [解析] 幽门梗阻主要由球溃疡引起,其余为幽门管溃疡或幽门前区溃疡。幽门管溃疡急性发作时的梗阻加重。疼痛于餐后加重,呕吐宿食,空腹时胃有振水声。19.在我国引起肝硬化主要病因为
A.酒精中毒 B.胆汁淤积 C.循环障碍 D.病毒性肝炎 E.血吸虫病 [答案] D [解析] 在我国引起肝硬化主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20.诊断肝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记物是
A 甲胎蛋白(AFP)
B 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CGT-Ⅱ)C 异常凝血酶原(AP)D α-L-岩藻糖苷酶(AFU)E 酸性同工铁蛋白(AIF)[答案] A
[解析] 诊断肝癌特异性最强的肿瘤标记物是甲胎蛋白(AFP)。21.鉴别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最有意义的是 A.尿频、尿急、尿痛 B.高热、腰痛 C.尿细菌培养阳性 D.尿中白细胞管型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解析] 尿中出现白细胞管型常提示肾实质细菌感染。22.肾病综合征诊断所必需具备的条件是 A.水肿 B.高脂血症
C.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D.低蛋白血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解析] 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①尿蛋白大于3.5g/d;②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③水肿;④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所必需。
23、常用相对数主要有 A.发病率、患病率、阳性率 B.构成比、率、相对比 C.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
D.病死率、死亡率、出生率 E.构成比、发病率、患病率 [答案] B [解析]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分类变量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常用两个分类的绝对数之比表示相对数大小如率,构成比,相对比等
24、几个地区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大量的间日疟病例,此种情况称为 A.爆发
B.流行
C.大流行 D.世界大流行 E.散发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为爆发。一个局部地区于短时间内出现很多相同的病例,且这些人有共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出现在该病最长潜伏期内。
25、产能营养素包括: A.碳水化合物 B.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C.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D.脂肪、碳水化合物 E.蛋白质、脂肪
[答案] C [解析] 通常所说的三大供能营养素指的就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其它营养素虽然也有重要功能但不提供能量。
26、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答案].C.
[解析] 即流行过程三环节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27、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全球儿童基础免疫接种包括 A.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 B.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流感疫苗 C.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乙肝疫苗 D.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流脑疫苗 E.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腮腺炎疫苗 [答案] A [解析] WHO提出扩大免疫规划要求全球儿童进行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及结核病的预防接种。
28、孕早期卫生指导不包括 A.定期产前检查和指导
B.生活起居要有规律 C.注意乳房和会阴部卫生 D.不必节制性生活
E.避免不良环境接触和不良工作体位 [答案] D [解析] 孕早期应避免性生活。
29、下列哪项不是更年期妇女的社会心理特点 A.焦虑心理反应 B.兴奋心理反应 C.悲观心理反应 D.个性行为的改变 E.性心理的改变 [答案] B [解析] 妇女进入更年期后,常产生精神状态与心理状态方面的改变,往往悲观、忧郁、烦躁不安、失眠与神经质等表现,甚至出现情绪低落、性格及行为的改变。
30、在影响人类健康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 A.生物因素 B.环境因素 C.生活方式因素 D.卫生保健因素 E.遗传因素 [答案] C
全科医学不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而是包括了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学科的医学。全科医学实践即全科医疗,以预防为先导,包括了公共卫生学;全科医疗对病人实施持续性医疗照顾,还包括了康复医学。全科医学的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社会为范畴,除了服务于病人外,还需服务于病人的家庭与社区里的健康人。全科医学不仅是生物学的医学,还是集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就是说全科医学除了关注生物学的人之外,还包括关注人的行为学以及社会给予人的影响。医学模式从生物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全科医学应运而生。这些都足以证明全科医学确实是一个很“全面”的医学学科。全科医生有其特定的专业技能一个医学生在医科学校里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神经各科都学了。当他毕业之时他是不是一个全科医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一个通科的医生。
犹如细胞学里的干细胞,依需要和可能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医科学校毕业的医生要经过各科的专业培训,才能成为一位心脏内科医生、泌尿外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同样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成为一个全科医生。可见全科医生并不是“什么病都会看”的通科医生。两者的差别在于:全科医生有其特定的专业技能。我以为这个“特定的专业技能”应包括两大类:一是应以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尽可能地解决疾病的诊疗问题。医生可以进入病人家庭中实施医疗服务。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将全科医学称之为“家庭医学”。家庭医学的医生即家庭医生。他们固然可以在医院里、甚至在医学中心工作,但更多的是到病人家庭中服务。病人家中有CT机吗?病人家中有手术室吗?自然没有。这就要求家庭医生们有特定的能力,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也有简易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家庭医生会主动转诊给适合的专科医生。另一个特定的专业技能叫做“可亲性的医疗照顾”。简易的方法自然比复杂的可亲,但更重要的是医生与病人之间感情上的可亲。医生理解他所服务的对象是人,一个生了病的或是并未生病的人,而且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有其特定社会背景的人。而绝不只是一个患病的器官或是一台待修理的机器。而病人或其家庭则是将医生看成是他们的朋友。由于家庭医学有这样鲜明的特点,所以家庭医学确实是一个特定的医学“专科”。政府和民众对全科医学的不同理解全科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全科医学的方法、全科医生的技能适于第一线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非发展全科医学莫属。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关键也在于发展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都进入病人的家庭了,何来看病难?全科医生尽可能应用相对简易的方法解决问题,看病自然不贵。世界各国欲建立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险的,无不需要控制医疗费用的盲目、无限地增长,医保局、保险公司固可做出硬性的规定,但生命是宝贵的、疾病是复杂的,要能控制得恰到好处,则非以全科医生作“守门人”不可。我国政府对此十分理解,故十余年来大力提倡,使全科医学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众对于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并不十分理解。提到全科医生,往往即刻联想到“赤脚医生”。在南方亦有称之为“万金油医生”或“红药水医生”的。反正认为这些医生看不了大病。其实,人一生中真正生大病的机会并不多,民众之所以有此等理解,我以为恐怕还是与我国现在对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服务的医务人员缺少培训有关。我国过去的医学教育,基本上是生物医学教育。
我们教学生细胞、病毒、炎症机制、药物浓度但很少甚至没教学生人的心理活动、社会影响。既使学生毕业分配在基层医疗卫生部门工作,他所向往的依然是高科技的生物医学,因为我们的社会舆论重视的是高科技的生物医学。晋升需要分子生物学的医学论文、获奖要看他研究的课题、报上介绍的是切除了一个多大多大的肿瘤。所以事实上他们也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全科医生需要全科医学的专科培训当然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各项国家的卫生工作指导文件都明确指出“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虽说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优秀的全科医生的难度绝不亚于培养一个任何一科的专科医生。不过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若干年后,我国必定会有一批优秀的全科医生活跃在基层医疗卫生部门,他们的医术、医德也必将为广大民众所乐于接受。我国各地的全科医学的发展很不平衡。其中固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但人才的匮乏仍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的、非赢利的, 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 保障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基本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1]方面需求的各种卫生医疗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确保“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普惠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的卫生政策与制度完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设施与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增加卫生服务机构与丰富服务形式;建设结构合理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相应的资金保障机制等方面。
构建完善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首先,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 还包括政治、经济、卫生、文化、科技等多元素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卫生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状态和生活环境。其次,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基层人民群众基本卫生健康权益的主要途径。“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能为基层群众的和谐生活提供更多的实效保证, 对于促进基层群众的全面发展、基本预防保健、卫生医疗服务具有重要作用。建设好“三级卫生服务体系”能实现和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卫生健康医疗权益, 让广大基层群众共享我国卫生事业繁荣发展的成果, 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2]。第三,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提高全民健康知识水平、增强居民卫生意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 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医疗消费意识不断提高, 卫生健康意识不断加强,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对切实有效地改变我国基层乡村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第四, “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能获得国际社会对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认同。当前, 一个国家的发展实力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领域及文化软实力领域, 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和完善更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文明进步的标志。
2 新形势下“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给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2.1 面向基层、以用为本是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1年7月1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 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 在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 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 全科医生与城乡居民基本建立比较稳定的服务关系, 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国家对医学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入贯彻党的教育和卫生工作方针, 根据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 紧密结合卫生改革与发展实际, 深化医学教育改革, 推动医学教育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高质量的医药卫生人才。展望未来, 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职医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将继续稳步扩大, 我国全科医生教育当前面临着“求数量、保质量”的极大挑战;另一方面, 高职医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将进一步转型, 突出表现为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的开放性, 增强培养学生服务基层、服务社会的能力。医学院校的源头培养要抓好, 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要坚持, 这一形势为我国全科医生教育指明了奋斗方向[3]。
2.2 国家在健康医疗方面重基层、强基层的惠民政策为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我国广大基层群众的健康水平, 事关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和谐昌盛,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着亿万人民的健康和千家万户的幸福。2011年, 我国已初步完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任务, 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有1~3所达标的中心乡镇卫生院, 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 每个街道都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1年, 国家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要求到2012年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经过几年的努力, 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同时, 创新激励方式, 通过契约服务、边远贫困地区工作提供特殊补贴等,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 把人才留在基层、稳定在基层, 当好基层群众健康的“守护人”[4], 这将为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新的契机。
2.3 我国基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重视健康给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过下发一系列的惠农文件, 加快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基层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加之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77亿, 占人口总数的13.26%。人口老龄化导致慢性病患病率、伤残率及功能障碍性疾病患病率明显上升, 老年病的社区预防、康复及护理服务需求将日益增加。因此, 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对医务人员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而目前我国广大社区基层每千人口拥有的医师、护士数量不足1.3人, 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大基层群众卫生保健、预防医疗的需要。全科医学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5], 这给我国高职医学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 新形势下“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给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带来的挑战
3.1 国家对卫生类技术人员层次要求越来越高, 将会逐步压缩高职医学教育的规模
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高职医学教育要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根据国家医学教育改革发展要求, 未来10年, 医学普通本科主要设置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中药学和护理学专业, 高职医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 医学中等职业教育将不再设置临床等专业。这对我国广大高职医学院校来说, 将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挑战。如何实现未来10年我国高职医学院校的成功转型, 在发展定位、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适时合理、卓有成效的调整, 将是我国广大高职医学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3.2 如何体现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特色, 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优化的新导向
高职医学教育除了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共性外, 还有自身独具的特点:学制短、课程多、总课时量大;由于医学专业的特点, 实验、实习教学多, 实验课 (实践课) 与理论课之比为1∶1, 实验性和实践性强;招生规模小;办学成本高, 教学过程中人、财、物的投入较多。当前许多医学院校以校园占地面积、现代化教学建筑、现代化教学设备等因素作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没有把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特色放在高职医学教育的首要位置, 因此, 对高职医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未来高职医学教育如何体现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特色, 使医学教育回归到“医学模式转变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学科建设与实用型全科医生培养相结合”[6]的基本诉求上来, 这将是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优化的新导向。
3.3 高水准、高层次医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与发展, 是制约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高职医学院校发展受地方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程度及当地政府关注程度的影响极大, 教职工待遇相对较低。又由于品牌效应较本科医学院校差, 致使众多高职医学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碰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突出表现在:高层次、高水准的医学人才不愿到高职医学院校工作, 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引进困难[7];教师队伍在数量、学历、职称结构、科研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职医学教育的需要;地区乃至全国知名学科带头人凤毛麟角, 缺少行业领军人物。
3.4 专业发展建设水平良莠不齐, 制约了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除部分并校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外, 绝大多数是由中专层次升格为大专医学院校的, 或在原来大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而来。这些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除原先就有的一些传统医学专业, 诸如护理、临床、口腔等专业发展较完善外, 许多新兴的学科专业, 诸如影像、检验等专业起点低、起步晚, 相应的师资队伍科研水平较低, 这些新兴专业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的提升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因此, 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和学科间有机融合, 进而提升高职高专医学教育水平, 这一动力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和彰显出来。
3.5 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管理模式的不完善, 阻碍了当前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发展
当前, 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教学管理职能都归学校, 医学专业的二级院系在人、财、物的划分上没有自主权, 医学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被分割。由于缺乏对医学一级学科建设管理的统一平台, 缺少对学校所有医学教育资源统一调配管理的机制, 造成了同一学科专业管理上的前后条款分割, 人才培养失去了连续性, 各系部同类实验室设备设施以及人、财、物重复投资和浪费, 教学基地建设又各自为政, 学科实质性互补融合没有充分实现[8]。而在以上诸多方面, 学校层面的管理又往往力不从心、鞭长莫及。
4“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
培育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的医学人才是当前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发展的理念、行动、指南, 更应该落实到当前现代高职医学教育发展的实践中去, 从实践中寻求实施“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战略。
4.1 明确思路, 创新发展理念是关键
与时俱进、高瞻远瞩的发展理念既能准确、科学地反映高职医学教育的目标, 又能体现和符合医学教育科学的发展规律, 对高职医学院校的长远发展和社会影响力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发展应确立“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与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事业发展全局为基点, 以增强内涵、提高质量为核心, 以明确医学教育办学层次和形式、建立全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为统领[9], 以提升优势、突出特色为重点, 以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 不断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
4.2 立足地方,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专业是保证
要在与同行兄弟院校的竞争中更好地发展、壮大, 学科专业的优势与特色就是“杀手锏”。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中, 要坚持“稳固基础学科专业、支持重点学科专业、鼓励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建设思路, 倡导“别无我有、别有我优、别优我特、别特我精”的发展理念, 使学科专业的结构和布局高度契合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 打造高热度、显特色、多优势的学科专业。
4.3 面向基层, 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
完善我国高职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应重点抓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3个中心环节, 以“修医德、铸医魂、精医术、树医风、凝医情”为根本目标, 正确实现德育与智育、政治与业务的有机统一, 培养医德高尚、知识广博、技能精湛、能力突出、素质卓越的实用型、服务型、创新型医学人才, 切实架起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的桥梁[10]。
5 结语
“三级卫生服务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战略不仅为我国广大基层、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而且为我国高职高专医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此为契机, 我国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应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专长, 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万年.全科医生的素质和任务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3) :173.
[2]孔玉芳.形势与任务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11.
[3]刘娟, 陈志勇, 吴世友.构建我国全科医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 2013 (9) :77-79.
[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5]肖纯怡, 程晓明.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与全科医学教育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3 (8) :642-644.
[6]周亚夫.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23) :1927-1928.
[7]丁静, 黄凯.全科医生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4) :1140.
[8]王广谦.财经人才的需求走向与培养[N].光明日报, 2010-12-01.
[9]李伟, 李永江, 刘军.全科医生供求现况及培养策略[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2) :113.
【摘 要】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历史性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全科医学教育是目前我国医学教育的重点之一,高等医学院校要改变旧有的教育框架,培养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能真正结合临床与预防的高质量的全科医师,在教学的实施上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交流。
【关键词】全科医学 教学体会 高质量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欧美,是整合多种学科的一门综合性临床二级学科,其不仅跨越了各个临床学科,并与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紧密结合,又涉及与患者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涉及社会医学、社区医学、流行病学、医学人类学、替代医学等学科领域,因而作为全科医生需要拥有多学科横向整合的知识。
随着当今医学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全科医学已渐渐成为非常重要的临床医学平台之一。我国无论是正规的医学学历教育,还是毕业后的专业训练,在指导思想、教学方法、师资、教材、教学基地等各方面,对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都没有足够的准备,造成社区全科医生的匮乏和民众需求的不足[1]。所以全方位提高全科醫生质量,是我国社区医疗的当务之急。对全科医生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逐步探索、逐步提高的过程。下面简单谈一点浅见。
一、全科医学教学的必要性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家庭与社区,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人文社会学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它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目的。其强调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将个人的健康与集体的健康融为一体,以有效、方便、快捷的医学手段来解决居民常见的基础健康问题,整体、长期地对居民的健康负责。
随着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我国逐步迈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的疾病谱开始演变,居民的健康观也发生了变化,居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由疾病的救治延伸到了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面保健。与各门窄而深的专科医学相比,全科医学的范围宽而浅,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性别、各个器官组织系统以及各类疾病的研究,其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较多,但不具有专业性,主要针对人群保健、常见疾病治疗以及疾病预防等。因此为满足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全科医学教学的内容设计
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制定了《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实施方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标准》《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标准》《全科医学培训学员管理规定》和《全科医学岗位培训学员手册》,规定了各类培训的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方法、考核办法、培训基地、各级培训机构的组织实施以及经费待遇等内容;规定了临床基地与社区基地在组织管理、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方面应该具备的条件;规定了学员应该完成的学习任务、各阶段安排、应该遵守的规章制度等[2]。依托国家级全科医师培训中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全方位全科医师培训平台。开展“5+3”培养模式及“3+2”培养模式(即先接受 5 或3 年的临床医学〈含中医学〉教育,再接受3 或2 年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工作;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继续医学教育,为基层社区医疗单位输送合格的全科医师人才[3]。
三、全科医学教学方法
每一课的专题大课内容由相应的专科医师进行授课,集体备课、预讲预做和培养性教学讲课,现场评价教学方法、指点语言文字表达与板书技巧,分几个小组上实验课和讨论课。每一小组实验课和讨论课分别由1名专科医师和基础教师进行辅导,回答学生的提问,以及向学生提问,复习和强化大课内容。当然,课程全程负责的临床医师也参与其中。教师在讲课时,学生用自己的电脑上网,可以下载和阅读幻灯片的内容(包括有文字内容、图表和录像资料)。课程结束后,学生可通过网站观看教师上课的全部录像的视频和音频内容,可以反复观看和远程学习。小组实验课和讨论课的学习案例和讨论案例可预先上传到网站,学生可预先阅读学习。病例内容紧密联系上大课的内容,有完整的病史、体检、辅助检查、诊疗经过、手术过程、电生理检查、病理检查和尸检结果等,然后请同学谈论回答,务求达到深刻理解并会应用的目的。
四、全科医学教学方法的体会
全科医学是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历史性结合的一门新兴科学,通过这一结合能更好地弥合临床与预防的裂痕。在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均有较好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应改变旧有的教育框架,培养出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能真正结合临床与预防的高质量的全科医师。
大多数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的传统的医学教育方法,以基础科学课程讲座为基础,全科医学建立在其基础之上,并没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方式方法[4]。但是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科医生进入全科医生的领域,而对全科医生的培训教学就成了很重要很关键的问题。与传统的基础教学不同的是,全科医学的教学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包括实际操作技能的教学,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技能操作才是学习全科医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必须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操作技能,使其真正体会理解全科医学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从目前的社区医生培养来看,可依托于各省市医学院校,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开设大专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学历班或培训班,对具有中专或相当于中专水平的在职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医学教育,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全科意识,掌握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5]。
从长远发展看,高水平的全科医师队伍是全科医学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政府部门实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小病在社区,大病上医院”目标的保证。政府部门应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地位,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政策,加快组建高水平的全科医师队伍,营造一个支持全科医学发展的环境,吸引高素质的人员进入全科领域,形成良性竞争,促进全科医学发展,也可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6]。全科医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 “长期负责式照顾”, 宗旨是注重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学习全科医学的首要原则是要搞清楚全科医学的宗旨和内涵[7-10],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服务观念,培养他们全方位的全科医疗服务能力,使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全面的照顾和服务。
总之,全科医学与之前的专科医学教育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训全科医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坚持集体备课、预讲预做和培养性教学讲课,现场评价教学方法、指点语言文字表达与板书技巧,提供全科医生完成培训任务的机会,在培训过程中逐渐理解全科教学的内涵,领会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全科医生的质量和素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2] 杨秉辉,祝善珠.全科医学概论(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3] 王上增,韩丽华,李沛,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规范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21):142-143.
[4] 张艳云,刘启贵,李月英,等. 从国情出发对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的探析和方向的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2,109(23):159-161.
[5] 赵越.全科医学在医院中的规划和建设[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8):6-6.
[6] 陆媛,于德华,潘莹,等.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现状及建设设想[J].中国全科医学,2015(21):93-97.
[7] 常学辉,张良芝,孟毅,等.本科生全科医学授课中几种教学法之我见[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8) : 71-73.
[8] 姜春燕,刘力戈,李敏,等.结合西方国家全科医学发展史反思我国的全科医学现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5) :53-55.
[9] 玉中,张福华,徐宛玲.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效果与需求状况调查报告[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4) :42-44.
【全科医学本科培养方案】推荐阅读:
全科医学教学方法07-12
全科医学中级知识点09-16
全科医学导论教学大纲10-20
全科医学科入科教育05-30
中医学本科培养方案10-16
医学本科论文07-13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09-09
临床本科医学生自荐信参考10-20
新型本科医学检验专业教育的论文09-11
安全科总结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