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在信息技术教育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主动学习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 培养学习兴趣, 另外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因此, 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课程整合理论

课程整合, 就是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 使几门学科之间相互协调、渗透。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正是基于上述理论, 以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载体, 将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

2.2 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

所谓“任务驱动”, 就是将知识设计在任务中,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习知识。信息技术课中用各种任务来驱动教学, 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学习活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基于课程整合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以问题提出为开始, 以解决问题为结束。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多数是以任务驱动的形式进行, 两者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因此, 将研究性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种创造性尝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对信息知识的掌握和信息素质及技能的培养。

3 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设计

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针对信息技术各模块教学要求, 可以分别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以下几类课题, 供学习选题时参考。

(1) 小报编辑排版类教学课题:首先设计不同的主题, 如庆祝六一、教师节、环境保护、科技知识等。让学生先在课前围绕主题进行构思, 搜集素材, 研究版面内容和形式。上课时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 p s等根据构思进行排版设计。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要分析、研究, 将各种素材进行归纳综合, 同时对文字处理软件的各种功能进行综合运用, 以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主题研究性学习, 学生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的能力、知识概括归纳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得到了综合提高。

(2) 电子表格类教学课题:设计几个学生熟悉的主题, 如学生成绩统计, 图书分类管理等。首先提出问题:如根据本班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计算总分、平均分, 并根据总分进行排序。学生对这样的问题很感兴趣, 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很高。在研究性学习中, 学生学习探讨快速计算出全班每个同学总分的最简便方法, 探讨平均分计算函数的使用, 对排序中出现的各种选择进行正确运用, 最终完成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 学生很有成就感, 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3) 网页制作类综合性教学课题:网页制作是一个知识综合性课题, 要运用网页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完成一个具有完整内容和主题的网页。这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 如要制作一个足球为主题的网页, 需要了解与足球有关的各种体育竞赛知识;要制作一个介绍家乡的网页, 则需要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等各种地理、人文知识等。在整个研究性学习完成课题的过程中, 要综合使用各科知识, 使之融入信息技术课中, 在解决综合问题时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习、生活中的能力。这类课题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知识, 解决其它各类学科中的课题, 这样不仅拓宽了知识面, 而且加强了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上课题只是几个比较常用并有代表性的课题, 可以作为选题的参考, 另外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后, 要进一步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4 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过程以自主探索为主, 学习者之间要相互协商、合作;学习要以问题为中心;信息技术是主要的学习工具;计算机网络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因此, 学习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个别学习、小组学习、群体学习等几种, 其中小组学习是研究性学习比较好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 学生在组织良好的合作小组中学习, 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形式。小组中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 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 各小组要制定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任务、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参与实践活动等。在研讨交流阶段, 合作小组要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者征求别人的意见, 还要对别人的成果提出建议, 通过这种相互启发、交流, 各抒己见, 使每个小组的成果都更加完善。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扮演一个建议者、倾听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教师还要组织不同的小组进行交流, 从而使学生学习的面更广, 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学习能力。

5 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与评价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将学习的重点不再只放在知识上, 而是更强调转移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上。因此, 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进行评价, 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素进行评价。

总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原则,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 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进行主动探究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信息技术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 可以较好地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 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Z].

[2] 章剑卫, 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Z].

上一篇:试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防老化技术下一篇:企业加强会计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