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2024-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通用12篇)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1

课题:制作我的贺卡(图片、文字)

教材分析、处理和师生活动

这是第2单元“文字信息的处理”的第5课内容,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字符修饰和段落排版,文本框和艺术字。本节是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事先准备了几个已经完成的作品,先展示给他们。在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以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教师适当进行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最后,学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理想的作品。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着组织、协调的作用.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鼓励创作带有个人风格的作品,培养创新能力。

2.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编辑图片的基本方法。

3.德育目标:传统美德教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二.教学重点: 学会插入图片 三.教学难点: 对图片的格式设置。四.教学模式(方法):

1.名称:自学与点拨相结合。分组教学、分层教学。

2.基本环节:学生发挥想象完成任务,教师适当予以指导、演示、讲解。

3.特点:不限制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意识,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教学手段: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教室的广播功能,根据实际需要向学生及时示范重、难点的操作过程。对学习上(操作上)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加以指导。对学生有新意的创作要及时利用转播功能向全体学生进行转播,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作了一个辅助教学的课件,包括了整节课的任务、重、难点分析、作品展示、制作流程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选择的使用。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上周你们军训去了,累不累啊?(累)你们才仅仅是五天的时间而已,想一想你们的父母,整日在外奔波劳碌,回到家还要照顾你们;想一想你们的老师,整日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回到家还要批改作业,他们是不是更累更辛苦呢?(是)你想不想送一份小礼物来表达你对他们的感谢呢?(想)这节课老师就给你们提供一个机会: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送给家长、老师或朋友。好不好?(好)教师板书课题:制作我的贺卡。

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尊敬教师和家长,用明确的任务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开发学生思维,集中注意力,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展示样品,探索新知

展示教师课前做的几幅图片,让学生思考是如何做的?(图片上写字)

如何写字?(文本框、艺术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会插入图片,并与文本框、艺术字组合使用,制作贺卡。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教师板书:插入图片、文字。

设计此步骤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带着目的去学习新知识。②制作流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完成第一张贺卡

任务一:插入教师机“贺卡”—“素材”—“示例”文件夹中的“样品”图片 想想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插入方法,猜猜如何插入图片?(“插入” 菜单)操作。问题:图片有几种来源?(两种:“剪贴画”、“来自文件”)操作。分别插入一张图片和一张外部图片。

任务二:图片居中、放大、增加对比度、降低亮度、设置3磅蓝色双边框 通过文本框、艺术字的编辑,想想图片如何编辑?(“设置图片格式”)操作:改变大小、位置、对比度、亮度、边框颜色和线型 任务三:在图片上添加“圣诞快乐”四个字,并加上你的名字 操作。提示:大字用艺术字;祝福语用文本框 任务四:将全部对象同时选中,组合为一体

操作:同时选中各个对象(shift键依次单击),单击右键,“组合”——“组合”。任务完成。

3.发挥想象,拓展任务

给学生时间,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制作自己的精美贺卡。并将作品上传,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同学互评。4.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学习体会,再次巩固重、难点 5.布置作业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为升旗比赛设计一张宣传海报 七.板书设计

课题:制作我的贺卡

制作思路:图片+文字(文本框、艺术字)制作流程:

附:教学后记

本节课由于准备得比较仓促,加上学生刚刚军训回来,没有练习时间,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是我刚刚进行试验的,所以学生有些不太适应,比如对教学课件的利用就显得有些生疏,因此造成时间上有些浪费,没能特别充分的展开。

但收获也是明显的:学生们普遍积极性很高,能主动探究,主动学习。而且效果也比我预想的要好,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之丰富令我吃惊,由此可见,“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他们之间的互相评价也很客观、很深刻,争论得热情激烈而又切合实际,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做教师的还真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纵横驰骋、自由飞翔,切不可凭一己之见,想当然地进行教学,把学生的思想禁锢住,成为误人子弟的罪人。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2

时下, “团队精神”已经成为很流行的名词。群体, 在英文中为Group;团队, 在英文中为Team, 团队不同于群体。群体可能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并不具备高度的战斗能力, 而一个有高度竞争力、战斗力的团队, 必须有“团队精神” (Team spirit) 。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 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 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 相反, 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 而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二、高中生团队精神现状

目前的高中学生已经是九零后新一代, 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 家长的宠爱, 基本没有挫折的成长过程, 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他们被定位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 是不太会与人相处的一代, 是比较“自私”的一代。更无所谓什么“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但我们认为并不是这样, 九零后学生也许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不用投入太多精力就有好的成绩”、“不爱劳动”、“不愿意为他人付出”等等。但是他们也有很多值得我们称赞的地方:他们了解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很强, 会用很多大人拿起来觉得头痛的高科技产品, 熟悉网络, 接受能力强, 精力充沛。如果我们能在课堂当中设计一些活动或环节, 能让他们更多地与同学合作, 且又能在合作当中体现出自己的能力, 让自己的活动与工作被别人认可, 从而看到自己的优势以及同伴的优势, 自己的不足以及同伴的不足, 这样不仅能体验到团队合作的快乐, 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

三、高中生团队精神培养

团队精神在我们课堂中的最简单的体现即是:老师的任务提出以后, 学生分成小组 (团队) 进行任务的处理, 处于团队中的各个成员, 通过与其他成员的共同努力, 来完成某项任务, 并在此过程中能够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必要性, 学会与人分享的快乐。

下面我们就一次以《夸夸我的家乡》为主题制作一份多媒体作品为任务的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录为例, 展现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本次教学的第一步是对学生进行分组。以一个55人班级为例, 老师把全班同学按计算机教室机器的分布分成六个小组ABCDEF, 每个小组9人左右。也可自由组合, 因为每个人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合作的伙伴, 这样在学习或工作的过程中才会更能体会到默契与快乐。第二步是提出本课课堂任务:请各组同学以《夸夸我的家乡》为主题, 通过信息的采集, 加工, 处理及合成, 每组交一件多媒体作品, 展示自己的家乡。接着学生们就开始动手操作起来。我在指导学生操作、回答学生疑问的同时, 还重点关注了学生之间的写作配合情况, 下面就以B组同学的整个合作过程来展现团队精神的培养。

B组成员有贺鑫 (组长) 、王梅辰璐、陈艾琳、吴瑾、李彬、胡开鹏、王黎、朱珺和韦怡。该小组准备从贵阳的历史和几处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和古迹来展开介绍。任务分四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素材收集

文字素材:历史文献, 地方志等刊物的阅读, 网络相关资源的收集;图片素材:小组成员自摄为主, 有必要的话可组织一到两次的共同外出, 如:甲秀楼, 黔灵山, 青岩古镇, 阳明祠等地进行相片的拍摄;网络图片收集为辅;声音, 视频资源都以小组成员自主录制和拍摄为主, 网络资源作补充的形式。

第二阶段:综合加工

成员聚头:把第一阶段收集到的各项素材分享, 成员之间共同商议决定哪些素材可用, 哪些欠佳, 哪些需要改进, 哪些需要重新收集。去莠存良之后, 重新分配任务二阶段任务:陈艾琳、吴瑾负责文字的输入和整理归类;胡开鹏、王梅辰璐负责进行图片的加工, 涉及工具:ACDSEE, PHOTOSHOP。韦怡负责视频编辑:涉及工具:moviemaker等;

(点评:很感动同学们能在高中如此辛苦的学习当中抽出时间做信息技术课要求的任务, 且做得非常认真。)

第三阶段:信息拼组

每位成员先检查自己所负责的部分, 看是否已经达到做多媒体可以使用的要求, 以免给最终合成作品的同学留下麻烦。成员聚头:呈现自己所负责的部分的成果, 把各部分信息进行拼组和组合, 商量最终多媒体作品的具体细节, 如:作品的呈现形式:最终定位为网页。这样不仅能完成老师在课堂中提出的任务, 也可以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浏览网页的更多外地网友。从而达到更为广泛的宣传目的。网页的主题:爽爽贵阳;网页主色调:绿色;网页背景音乐:《爽爽的贵阳》;网页的布局排版:略。

(点评:在网页的细节商议中, 每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当然意见有冲突的时候, 如网页的主色调, 有的同学提议用绿色, 有的提议用橙色, 还有的提议用天蓝, 且都说出了自己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的理由, 但各成员在通过大家商量取得一致意见以后都能欣然接受, 这让一旁的我也颇感欣慰。合作:共同努力, 争执必不可少, 但是能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然后又能在被别人说服之后放弃自己, 忠诚于成员之间讨论决定的成果, 这一点难能可贵。笔者的初衷——团队精神的培养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第四阶段:作品制作

由贺鑫、王黎两位同学作主力, 其他同学为小帮手, 共同完成。涉及工具FrontPage。

(点评:这一阶段基本属于“技术活”了, 在实现的过程中, 同学们还是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如:怎么样把视频放入网页中, 怎样让背景音乐能连续的播放, 怎么实现网页之间的超级链接等。小组成员都能通过“百度知道”找方法, 询问老师制作的步骤方法等得以实现。)

四、教学反思

在该班的B组同学制作《夸夸我的家乡》作品展示时, 得到了全班同学及部分老师的一致好评, 每位成员都非常高兴, 看到了自己的成果, 看到了本团队的成果, 体会到了与同学一起合作的快乐, 体会到了与人分享的快乐。正如组里的王黎同学说:“如果让我一个人做, 我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作品, 我很开心。”话语很简单, 但却非常清晰地说明了问题。团队精神的培养与体现完全能够在课堂中得以实现。

当然, “团队精神”的培养方式并不止于此, 还有任务驱动式的方式。在一次公开课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一点。授课老师的课题是:PHOTOSHOP中图形工具的使用。就在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里, 她也让学生们充分地进行合作, 把全班同学先分好了组, 各组的第一个成员先利用图形工具中所提供的形状自己作图, 样式不限;随后下一个同学接上一位同学所作出的图进行加工, 用另一个形状去添加, 变成另外的图形, 以此类推。在一组完成以后, 这个图作品就是该组同学共同的心血了。然后, 组与组之间又进行交换, 把其他组同学做的图形又加以改进和加工, 最后在自评互评的过程当中去实现自己的创意与他人创意的完美组合, 可以说又是一次“团队精神”的体现。这次课也让我非常难忘。

信息技术促进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篇3

关键词: 微课 微课程 微课制作

1.微课程

1.1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分类

第一类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第二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实现人机交互。第三类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教室中有网络,学生用台式电脑、笔记本、IPAD都可以。传统机房其实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第四类移动学习环境,通常有无线网络,学生手中有设备。这样学习空间不仅在教室内,还可扩展到教室外,是移动的。

在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的微时代,现代社会的学习趋于微型化、片段化、社会化、大众化与草根化,需要信息化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变革,而微课程是适应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

1.2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不是简单地指辅助教学活动的多媒体课件,也不是指课堂教学实录的视频切片,更不是指以课时为单位的视频公开课。微课程是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技能点精细化设计,并配以相应学习任务,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课程包。

1.3微课程的组成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微课程包含完整的教学设计。

1.4微课程的特点

容量小,一个课程仅围绕一个特定知识点或技能点。时间短,教学视频一般不长于10分钟。自足性,包含必要信息,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能够在语意上表示自身意义,无需参考其他信息理解。基元化,具有不可再分性,不能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单元。易传播,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

1.5微课程的优势

传统课程教学学习时间是固定的,学生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学习效率好的学生可以掌握好,学习效率较差的学生掌握较差,不可能在课后叫老师重新讲一遍。但是微课程可以,应用微课程学习,学习效率高的学生看一遍微课就能掌握知识,学习效率较差的学生看一遍没掌握,可以多看几遍,可以通过暂停、反复重播达到最终掌握的目的。使掌握程度是常量,学习时间是变量,更好地优化学习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得很好。

2.微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

2.1选题

微课程的规划选题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首先微课程的选题要系统规划。其次微课程的一节教学内容要聚焦某一知识点或技能点,通常以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热点、易错点为选题内容。微课程制作是为了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解惑,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如果选题不够聚焦,容易成为课堂的缩影,这样就达不到微课程制作的目的。

2.2设计

微课程学习时间的碎片化不等于课程设计的碎片化,是课程内容的浓缩,具有完整结构,包括教学设计、媒体策略、学习任务单。

2.2.1微课程视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导入、阐释、小结3个环节。

导入的常见开场有单刀直入、罗列目标、温故知新、问题思考,这些导入稍显平淡,没有设计感,缺乏趣味性,通过呈现小实验、描述小现象、讲述小故事创设情境,这样导入更好。导入得好能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认知需求,安定学习情绪,启迪学生智慧,沟通师生情感,确定全课基调。常见导入方法有游戏导入、复习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一般导入时间以30秒至1分钟为宜。

阐释运用课堂口头语进行讲解,通过严谨书面语言讲解,容易陷入照本宣科的境地。阐释要营造“一对一”的氛围。阐释的内容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阐释要适当运用提问策略,并注意提问有效性,有效问题包含一定的思想性和哲理性,具有启发创意、生成思想、引起深层次思考的效果,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复述,避免重复相同的口头禅。阐释要加强人与资源互动和学生思维的参与,加入问题、测试等,让学生及时回忆课程要点,或者暂停,给学生思考空间,吸引学生注意力。阐释要选择适合的多媒体表达,如实验操作型或者技能训练型的选题,合理利用“中近特”多机位、聚焦、慢镜头、重放等弥补或放大细节,充分发挥媒体优势。阐释时间为3至6分钟。

结束的时候要有简短的回顾和小结。小结时间约为20至40秒。

2.2.2微课程视频的媒体策略。

理论讲授型,注重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的传授,采取的媒体策略是PPT和录屏两个一起用。推理演算型,强调过程理解,具有较强的数理逻辑,如数学,采取拍摄、手绘板+电脑录屏、IPAD录屏、录课笔等媒体组合。技能训练型,注重学习者某种技能或技巧的培养,以学习者参与和体验为特点,如软件操作、硬件组装、歌唱、体育等,以拍摄、录屏、动画的形式。实验操作型,注重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条件或环境等因素,使某些新事物的生成、现象或过程再现,从而发现、认识自然现象、事物性质和科学规律,如物理、化学实验等,以拍摄、录屏、动画的形式。

2.2.3设计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是学习支架的主要形态,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及评价,以表单为呈现方式的学习方案。学习任务单的内容有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学习测评、困惑建议等。

2.3素材采集

素材有文字素材、图片素材、声音素材、动画素材等。文字素材通常指文案设计材料、字体的样式风格。常见的文字加工技巧有默认字体、替换字体、文本效果、镂空字体、背景填充、书法效果。图片素材因其视觉冲击力强、真实而被广泛应用。图片来源很多,通常从三个方面获取,如利用强大绘图功能绘制、从各类媒体中下载截取、从他人作品中复制提取等。声音素材中的音乐素材只要平时工作时多听多收集就行,视频素材要多看视频栏目收集。

2.4后期编辑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4

第15课 贺卡的制作

教学目标:

1.检查学生综合使用各种工具的能力。

2.两个“画图”软件间的联系。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4.打印机的使用。

教学重点:

贺卡的制作。

教学难点:

双任务间的切换、粘贴。

教学建议:

本课时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计算机的检查,也是学生自己体会学有所成,向别人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时机,应让学生自由自主的`创造,教师只需稍加点拔即可。

这是一节综合训练课,主要任务是通过图片和文字的结合描绘“我的家”,通过“我的家”这样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所创设的情景,或结合的任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也可以提早将任务布置给学生,早作准备。

保存图:这一部分早已学过,但为了养成一个经常保存的习惯,所以这里再一次提到,并有意识提醒学生思考,如果不保存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把作好艺术字粘贴到“贺卡1”,需要在两个窗口进行,涉及到双任务的切换,教师讲清楚双任务的切换方法。

在讲解双任务的复制、粘贴时,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剪切板的概念。

高二信息技术 三维动画制作教案 篇5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的构思与设计;

2、熟悉COOL 3D软件的工作界面并了解COOL 3D的功能;

3、能够利用COOL 3D制作简单的立体动画,创建立体文字动画,美化标题文字,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COOL 3D软件的工作界面并了解COOL 3D的功能;

2、能够利用COOL 3D制作简单的立体动画,创建立体文字动画,美化标题文;

3、调整动画效果; 教学难点:

利用COOL 3D制作简单的立体动画,创建立体文字动画,美化标题文。

三、教学过程:

1、回顾

多媒体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

项目设计 素材准备 集成输出

2、课题引入

在电影开始放映和电视节目开始播放时,都会有漂亮的片头吸引人的注意

欣赏三维动画作品

3、知识点讲解

(1)如何构思与设计片头(包括动画设计、技术设计——COOL 3D)(2)熟悉COOL 3D的工作界面

打开COOL 3D软件,介绍界面的各个区域窗口。

(3)用COOL 3D创建文件、保存文件;(教师演示操作过程)(4)COOL 3D的功能(以制作立方体动画为例)

百宝箱的使用(对象的插入、特效添加等)对象管理器

动画的编辑(帧的编辑)(5)动画效果的调整

对之前制作的立方体动画进行调整,(包括尺寸、位置、方向)讲解属性菜单的使用。(6)添加标题

文字按钮

文字的修改

去除文字效果

(7)视频的输出(调整动画设置,输出)

4、小结:

本节主要讲了COOL 3D的基本功能及其使用方法。和简单的三维动画的制作。

5、任务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6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总累计第1课时

课课题题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其系统构成;

2、懂得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

3、掌握Internet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

2、网络地址及域名形式。

教学难点、TcP/IP网络协议;

2、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I、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里,时刻需要获取和交换信息。例如,各商业银行的总行要收集各业务点每天的资金情况,铁道部门要及时了解每一辆火车的运行状况等,这些数量极为庞大的信息怎样才能方便、快捷地传输呢?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那么,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又有什么用呢?

II、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网络及其分类

1、计算机网络基础?1)概念:凡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再配有相应的支撑软件,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作用:①资源共享②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③远程通信

2、计算机网络分类(按通信距离分):①局域网②城域网③广域网④互联网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1、硬件系统:①服务器②工作站③网卡④调制解调器(卡④)⑤集线器⑥交换机⑦传输介质e2、软件系统?1)网络系统软件:windowsXX

indowsN、、Uni网络应用软件:电子邮件软件、浏览器软件、网络教学软件

3、网络信息: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的信息称为网络信息,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资源。

III、练习、作业、预习①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主要分为哪几类?②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包括哪些?③预习:Internet网络基础。

IV、教学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构件和其他的一些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后记

第1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总累计第2课时

课课题题

第2节

Internet网络基础

课课题型

综合课

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及其系统构成;

2、懂得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应用;

3、掌握Internet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

2、网络地址及域名形式。

教学难点、TcP/IP网络协议;

2、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脑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

课时安排

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I、引言: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应该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可算是Internet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Internet的知识,看看Internet的作用和使用。Internet起源于1969年的一个广域网计划,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发起组建的一个异地计算机网络系统,它是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II、讲授新课

三、Internet(因特网)基础

1、连接到接到Inte

mo)③宽带(②一)④其他上网方式D2、网络协议:①TcP/IP协议②其他协议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7

1.1 文本

文本是人们最熟悉的, 指的是各种文字, 包括字母、数字和符号, 与其他媒体相比, 文字是最容易处理、占用存储空间最少、最方便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的媒体。文本显示是多媒体软件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媒体软件中概念、定义、原理的阐述、问题的表述、标题、菜单、按钮、导航等都离不开文本信息, 它是准确有效地传播信息的重要媒体元素。

1.2 图形

计算机中的图形是数字化的, 是矢量图, 矢量图形是通过一组指令集来描述的, 这些指令描述构成一幅图的所有直线、圆、圆弧、矩形、曲线等的位置、维数和大小、形状。显示时需要专门的软件读取这些指令, 并将其转变为屏幕上所显示的形状和颜色。

1.3 图像

图像文件是由数字阵列信息组成, 用以描述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强度与颜色的位图图像。位图图像适合表现具有复杂色彩、细致多变, 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 包含大量细节的图像。像素的多少决定文件的大小和图像细节的丰富程度。

1.4 动画

动画是通过一系列彼此有差别的单个画面来产生运动画面的一种技术, 通过以15到20帧的速度播放静止图像帧以产生运动的错觉, 可达到画中形象连续变化的效果。要实现动画首先需要有一系列前后有微小差别的图形或图像, 每一幅图片称为动画的一帧, 它可以通过计算机产生和记录。

1.5 声音

声音是多媒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组成部分, 是多媒体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声音通常有语音、音效和音乐等三种形式。语音指人们讲话的声音;音效指声音特殊效果, 如雨声、铃声、机器声、动物叫声等等, 它可以是从自然界中录音的, 也可以采用特殊方法人工模拟制作;音乐则是一种最常见的声音形式。

1.6 视频

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指数字化的活动图像。VCD光盘存储的就是经过量化采样压缩生成的数字视频信息。视频信号采集卡是将模拟视频信号在转换过程中压缩成数字视频, 并以文件形式存入计算机硬盘的设备。

2 多媒体信息素材的数字化

(1) 各种媒体信息必须经过模数转换 (ADC) 变成数字信号才能存储到计算机中;

(2) 不同设备采集到的多媒体信息格式往往不尽相同, 因此在计算机中如果要方便地对信号进行处理, 还必须经过一定格式的转换;

(3) 数字化后的音频及视频信息, 其数据量是非常大的, 会占据大量的存储空间, 为了使用、加工和传输这些信息, 还要对其进行数据压缩, 但在播放信息时又要对其进行解压缩[2]。

3 制作多媒体信息素材的常用软件

格式与所使用的压缩算法有关, 打开和制作的软件也是和压缩算法相联系的, 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制作多媒体素材的软件。

(1) 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WPS、COOL3D等;

(2) 图像软件:Windows画图、ACDSee、Core 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

(3) 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 Edit、Winamp等;

(4) 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

(5) 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Premiere等。

4 多媒体信息素材库的构建

4.1 文本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多媒体素材库中的文本主要用于呈现标题、按钮名称、菜单名称以及文字性内容等, 它是素材库的主要组成部分, 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 普通文本。直接在系统创作环境中输入文本内容, 或是通过外部文本编辑软件 (如WPS、WORD等) 制作文本文件或Rich Text格式的文件 (RTE格式) , 利用基本开发工具 (如Visual Basic) 中的函数读取到呈现区域。这两种方法的用途不同, 在创作环境中输入的文本文件主要用于文本量不大, 且没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如果需要大量的文本输入, 且文本的显示需要一定条件的控制, 此时应考虑在外部制作外部文件或RTE文件。

(2) 图形文本。图形文件是相对于应用程序运行时, 操纵者所看到的文本内容而言的。从严格意义上讲, 这种类型的文件实际上应归属于图形类, 称之为图形文本。图形文本的素材量比较大, 但又有自己的优势, 可以对图形文本进行特殊效果处理, 如透明字、立体字、渐变字等。图形文本既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又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图形文本可以在P ai n t b r u s h或Photoshop等图形软件中制作。

4.2 图像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图像一般主要用于背景、插图、图形交互区以及图形按钮等处, 它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实现: (1) 利用图像素材库中的图像。多媒体素材库中的背景图像、按钮图形以及光标图形等, 可从素材库中选择。图像素材库中提供大量的图像资料, 一般存储于硬盘或CD-ROM光盘中。使用者从中可以挑选出适合多媒体素材库使用的许多图像。 (2) 利用扫描仪输入图像。扫描仪的功能可以将外部绘制的图形、照片以及印刷图片等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很多内容插图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取的。 (3) 利用绘图软件制作。利用Windows的画笔 (Paintbrush) 或专业绘图软件Painter、Corel Draw等在计算机中直接绘制多媒体软件中的简单笔画。 (4) 利用屏幕捕捉的方法获取图像。对一些图标、按钮图形等素材, 一般采用专门的应用程序 (如Piazzus) 来捕捉屏幕获得。 (5) 利用图像合成的方法获取图像。图像合成是指在图像处理软件中, 将多幅图像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取出来, 重新组合成一幅图像。多媒体素材库中图像合成可在Photoshop、Photo Style等图像软件中进行。 (6) 利用图形制作软件生成图像。在多媒体素材库中可以选用专业动画制作软件3Dstudio Max来制作立体字与模拟物体等。

4.3 动画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动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模拟。多媒体素材库中的动画既有二维的、又有三维的。因此, 动画制作的种类可分为: (1) 二维动画制作。利用Animator Pro和Director两个软件工具实现。 (2) 三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与二维动画相比, 除具有二维动画X-Y平面的特性外, 还增加了深度维, 通过材质处理, 产生运动物体的纹理感, 在灯光与摄象机的作用下, 运动效果非常逼真。多媒体素材库中的三维动画是在3Dstudio Max制作的。

4.4 音频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多媒体素材库的声音种类包括声音、音乐与效果声。声音指朗读示范音与解说, 音乐指背景音乐与主体音乐, 效果声用于按键等。音频的制作要有硬件, 即音频卡的支持, 可以选用Creative公司的SB16声卡, 音频制作与处理软件选用Creative附送的Wave Studio2.0, 通过以下的途径制作多媒体素材库的音频: (1) 声音。首先把普通话录在金属磁带上, 然后通过录音卡座将音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 将音频信号数字化后做进一步处理 (2) 音乐。选用CD播放机或录音卡座将音频信号输入计算机后进行数字化。 (3) 效果声。选用保存与硬盘或CD-ROM音效库中的内容。

4.5 视频信息素材的采集制作

在多媒体素材库中, 对视频影象的处理可以采用硬件压缩与软件回放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视频源图象用视频卡进行采集, 然后选择相应的压缩标准存储。视频卡可以选用Creative公司的RT300显卡, 压缩标准采用Intel公司的Indeo video Interactive。视频压缩与处理软件选用Premiere、Video Studio、Video For Windows等软件[3]。

5 结语

多媒体信息素材的采集是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础, 而多媒体信息素材的采集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 合理高效的采集方法可为素材的积累提供质量和数量的保证, 使多媒体信息素材的制作更加规范和成熟, 同时也为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样, 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才能够更好的发展。

摘要:由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 多媒体信息技术无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多媒体软件的制作离不开多媒体信息素材, 在多媒体创作过程中素材的采集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不同素材需要不同的采集方法和软件, 本文较全面地探讨了多媒体信息素材类型、采集和制作的方法与途径, 对多媒体软件制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素材,数字化,采集,制作

参考文献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9 (06) .

[2]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08) .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8

学习目的:

1、生活中的数字化产品,了解它的功能。

2、能初步识别并抵制盗版和冒牌商品。

3、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

4、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黑客活动的危害性。

5、能正确使用病毒防治软件。

6、知道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学习重点:

1、各阶段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学习过程:

一、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列举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用品?

2、描述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实现这个目标涉及到哪些技术和设备,对人员有什么要求?

3、信息技术如何据推动经济发展?

二、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传统的知识产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工业产权,包括以专利权、商标专用权为主要内容的与工业产业有关的权利,包括发明、商标、服务标记、工业品外观设计、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方面的相关权利的保护,以制止不正当竞争。另一部分称为版权(著作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音乐、戏曲、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方面的作品,以及由这些作品所演绎形成的新作品。

3、保护知识产权

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可以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鼓励大家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就信息技术领域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是指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在 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硬件的设计制造以及软件的原创成果的保护。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经授权的软件。未经软件版权人的允许,不得对其软件进行复制、修改、传播等非法操作,更不能进行商业性转让、销售等侵权活动。

三、病毒的特征和防治

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原来是一些喜欢在网络上搞恶作剧的人(电脑黑客,hacker)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寄生性(2)传染性(3)潜伏性(4)爆发性(5)破坏性

3、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1)装入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

(2)磁盘可用空间突然变小,或系统不能识别磁盘设备;(3)有异常动作,如突然死机又自动启动等;(4)访问设备时有异常现象,如显示器显示乱字符,打印机乱动作或打印乱字符;(5)程序或数据无缘无故的丢失,找不到文件等;

(6)可执行文件、覆盖文件或一些数据文件长度发生变化;(7)发现来历不明的隐含文件;

(8)访问设备的时间比平时长,如长时间访问磁盘等现象;(9)上网的计算机发生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现象;(10)机器发出怪声。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预防,检查,消毒。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计算机病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计算机系统和所有软件进行检查和消毒。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1)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环境无病毒,最好用硬盘启动计算机系统。(2)对重要的数据要定期进行备份。(3)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或光盘。(4)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

(5)安装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反病毒软件。

(6)对从网络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杀毒后再安装使用。(7)要谨慎处理收到的电子邮件,一般不要运行电子邮件附件中的程序,也不要打开电子邮件中的任何文件,如果必须打开,则最好在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常用的杀毒软件有:金山毒霸,KV3000,瑞星,诺顿等

四、信息安全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定义,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或者信息安全产品的安全策略、安全功能的管理、开发、维护、检测、恢复和评测的总称。

信息安全应包括: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抗抵赖等五类安全服务,以及能够对这五类安全服务提供支持的八类安全机制和普遍安全机制,如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交换控制、业务流填充、路由控制、数字认证等。

五、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练习题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A、用酒精擦拭U盘后才使用 B、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上查杀病毒的软件

2、计算机病毒是指()

A、带细菌的磁盘

B、已损坏的磁盘 C、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 D、被破坏了的程序

3、使计算机病毒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介是()

A、硬磁盘 B、软磁盘 C、内部存储器 D、互联网 4 对存有重要数据的软盘,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方法是

A、保持软盘清洁

B 通过使用写保护防止病毒侵入

C、定期格式化

D不要与有病毒的软盘放在一起

5、计算机黑客是()

A、一种病毒 B、一种游戏软件 C、一种不健康的网站所有批处理文件 D、指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的人

6、计算机病毒指的是()

A可使计算机生病的病菌

B 可使人生病的病菌

C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磁盘

D 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7、为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染,应该做到不要()

A 使用软盘

B 对硬盘上的文件经常备份

C 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D 使用来历不明软盘上的程序

8、下列关于软件版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盗版软件是一种免费软件

B 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是侵权行为 C 使用盗版软件是一种违法行为

D 计算机软件是享有著作保护权的作品

9、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隐蔽性

B潜伏性

C寄生性 D 免疫性

10、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生物体

B特殊程序

C幻觉

D 化学物

11、关于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方法不当 B 人为制造

C 频繁关机

D 操作人员不讲卫生

12、未染毒的软盘加上写保护后,在染毒的计算机上使用,该软盘()感染病毒

A不会 B 可能会 C 一定会

D 其它三项都不对

13、如果发现某张软盘上的文件已染上病毒,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A用消毒液消毒

D 将软盘上的文件复制到别处的软盘上使用 C用反病毒软件清除软盘上的病毒 B 停止使用,使其慢慢消失

14、下列不违反《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行为是()

A未经允许贩卖他人软件

B 未经允许复制他人软件

C从因特网上下载共享软件 D 未经允许复制并贩卖他人软件

15、关于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光盘传播

B 通过电源传播

C通过网上传播

D 通过软盘传播

16、下面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种特殊程序 B像人类的感冒病毒一样,也是可以传播的 C像人类的某些决疾病一样,也是可以潜伏的

D像人类的疾病一样,两台计算机互相靠近就能感染

17、下列能正确防止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是()

A不让生病的人操作

B 提高上网速度

C不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

D提高计算机电源稳定性

18、设一张软盘已染上病毒,能清除病毒的措施是()

A、删除该软盘上的所有文件

B、格式化该软盘

C、删除该软盘上的所有可执行文件 D、删除该软盘上的所有批处理文件

19、下列行为不违背信息道德的是()

A.小王自恃计算机水平很“高”,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修改别人的文件; B.小丽是A通信公司老总的秘书,于是趁工作之便将公司核心技术文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老对手B通信公司老总,并获5万元红包;

C.吴某是编程高手,经过3天的攻关,把某公司辛苦3年开发的程序破解了,并以每套1000元的价格(低于该公司销售价格5000元)卖给了几个公司; D.网友小木是个摄影高手,他登陆某论坛贴图社区,上传若干风景图片,并希望网友对他的作品提出意见。

20、下列行为违反计算机使用道德的是()

A、不随意删除他人的计算机信息 B、随意使用盗版软件 C、维护网络安全,抵制网络破坏

D、不浏览不良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

21、《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保护的是软件的()权

A、使用 B、复制 C、著作 D、发行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

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过程和方法:启发学生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认识计算机网络,从不同行业

来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化中的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与信息

化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一个情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用现代网络技术的知识解决身边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科学观,以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知识和发展速度的学习,启发学生探索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进而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

2、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的联系。教学方法分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自学、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参与、注重合作学习、注重联系实际、注重鼓励质疑。教学流程:

1、情景设计

(1)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亿,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年增长4000万人,增长率为28.9%”。

(2)从2008年底到2009年6月,中国的IPv4地址数量半年增长了2,375万个,目前已经达到2.05亿。

(3)三十年来,以太网一直是以10倍速度在发展,从较早的10Mbps,发展到100Mbps,再到1Gbps,再到目前的10Gbps,下一步可能是40Gbps或是100Gbps。

从这三个统计数据让同学们总结出计算机网络发展速度是十分快的,提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如此快的发展速度?计算机网络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而引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2、新课讲授:

2.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通过让同学们浏览新浪网首页的截图,请同学们思考,当你浏览过一个网页之后,是不是别人就不能浏览或不能同时浏览呢?当你们在网上下载一个文件之后,那个文件是不是就消失了,别人就不能再次下载呢?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让我们认识到网络信息可以被无数人浏览,被无数次下载,它具有资源共享的功能,并且共享是计算机最本质的功能。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

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负荷太重时,可以将任务分散到网络中的其它的计算机上进行,或由网络中比较空闲的计算机分担这个任务,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节约了经济。对于大型的任务需要用到大型计算机计算时,但是使用大型计算机的费用非常的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将计算任务分给多台普通计算机进行,这样就可以节约计算成本和时间。(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可以在网络上做一些备份,保证当某个设备出故障时,网络的应用仍能 可靠的运行。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通过观看qq聊天的截图和信封图片,启发让学生用qq聊天、电子邮件与普通邮寄信件进行对比,让学生对比普通会议与视频会议的区别,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能更方便、更快捷的实现通信,让用户不用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快速获取和共享信息,还可以快速可靠的进行信息交换和存储,是计算机网络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2.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启发同学们结合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思考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然后请同学们列举学习和生活中使用信息化的例子。

老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总结出信息化又包括“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三方面的内容。

在这些信息化的例子中,办公自动化依赖于网络环境下建立的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自动化依赖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来对生产流程进行管理的系统;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是依赖于网络资源的共享的功能以及信息的方便快速传递的功能,失去这些功能那么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也就将会变得很慢,信息将失去它的作用。

根据上述总结可以得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化在办公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广域信息查询和信息传输方面联系紧密,计算机网络是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谈论实现信息化实际是空谈,没有任何意义。

课堂总结: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

(1)网上资源的共享

(2)经济的构成计算环境(3)配置高可靠性的应用系统

(4)更方便、更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2、计算机网络的与信息化的联系

课后学习: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10

一、课件与内容、背景要协调

特别是语文教学, 要利用课件, 将作品尽可能地通过图片、声音、影视等不同手段声情并茂地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的工具性的同时受到人文性的熏陶, 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加深学生对情境的情感体验, 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 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讲解, 有限的挂图演示。但是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一味追求声情并茂, 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入图片, 或插入一些与原文不相干的图片, 而忽视了课文原意。例如《将进酒》一课中, 原本是写李白和朋友三人饮酒的情景, 而有的教师却在讲课的课件中插入了多人饮酒的图片, 这样的图片不但画蛇添足, 还给学生以误导。所以在制作课件中要让图文相辅。

课件是为了给学生一种感官的刺激, 如果只为了画面的美观, 选用一些字迹潦草的字体, 会使学生很难辨认;有时为个人的喜好而选用一些浅颜色, 例如黄色、浅粉之类的颜色, 这些浅色投到大屏幕上往往不太清楚, 长时间会使人的视觉很疲劳。字体及颜色和背景要注意协调, 例如选用白字黑背景、黑字白背景、红字蓝背景等反差大些的颜色会使效果更明显, 而且这些颜色不太容易因摄像头的分辨率而改变大的颜色。更切忌选用一些花图做背景, 因为这样往往会喧宾夺主。

二、课件要根据教学而定, 尽量融入教学

在CAI教学比较兴盛初期, 教师设计的课件往往是教师实行电灌的工具, 于是出现了“计算机面孔”:现在的教学仪器和方法越来越现代化, 可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的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鼠标键盘和屏幕上, 和同学间的交流却是越来越少, 忽略了这最重要的一点。教学的重点还是兴趣教育为主, 任何教学方式也不能取代兴趣, 更是任何电子媒体不能替代的。虽然说教学仪器提供了很多方便, 但是,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们一定不要放弃以往教育的方式, 不要单纯地操纵机器, 要适当走动, 尽量更多的用身体语言来表示, 活跃课堂气氛, 拉近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荷花淀》, 一群妇女找丈夫的情景, 课件展示出几个妇女的对话, 学生有表情的朗读, 揣摩、分析人物心理及性格。再找同学模仿人物的性格朗读妇女的对话, 在此基础上利用教学课件放映几个妇女聚在一起说话的场景, 此时, 课件上图文并茂、声像合一, 几个妇女的性格形象尽展同学眼前, 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模仿朗读的准确程度便一目了然。这样制作和使用课件才能师生与文本交互, 师生与课件交互, 生动可感, 课堂气氛一定活跃。

三、课件与教师资源要共享

信息时代是资源共享的时代。我们设计的课件不能仅作为一种私有作品, 需能及时快速地和别人共享。避免所有教师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到做课件上, 而是把充足的精力放在备课、深入钻研教材上。语文备课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 根据对教材钻研的程度进行制作课件分工。比如对诗歌单元钻研透彻的可制作诗歌

单元教学课件, 溶诗歌常识、诗歌鉴赏、高考诗歌考点及其评分规则等为一体形成这一版块的知识系统。其他教师可以分别制作小说、散文课件, 文言文或作文课件等。这些课件统一管理, 交互使用, 资源共享, 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分割成独立的链接, 实现课件设计的最优化。课件最好是设计成网络课件, 使他人能通过网络很方便地使用课件。因此, 用Dreamveaver、Flash、Fireworks等网页制作软件制作基于因特网的课件将是未来课件制作的趋势。

四、课件与学生要有交互性

现在教育一直在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课件, 必然是教学的重点。因此, 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 要重视课件的交互性, 课件的操作一定要简单易懂, 要让没有电脑基础知识的同学也能一看就懂, 更强调人机交互, 并且一定要把与学生的互动加入其中, 要使学生在不同时空范围内通过课件进行有效的知识的吸收, 进行及时的协作学习, 这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建构。

以“生”为本, 优化课件“交互性”。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其实教师的真正任务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激励学生大胆的练习, 完成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运用。因此, 在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语文教学的时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课件要有多元化的连接, 让课件的交互性、可逆性更强。更要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掌握情况, 让课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时调取。教师要能把握好动静结合的关系, 只有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做、去思, 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才能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只有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焕发活力。

比如教学《孔乙己》, 教师进行一段电影剪辑, 这段影片可以强化学生的影像以及学习兴趣。为了避免用影视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 教师的课件从“线性结构”变为“网络结构”, 让学生根据对文本的不同内容的理解, 使课件的流程能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随时调取, 及时进行课堂评价、反馈教学效果。如了解孔乙己的外貌, 可以调取课件进行观看, 对照课文加以品味;学习孔乙己的语言、神态的描写, 可以调取课件进行赏析, 强化学生对孔乙己语言以及作者语言的感受力、阅读力和想象力, 同时, 借鉴网络评价, 全方位地欣赏文本人物的语言和作者的语言, 提高自己的认知、理解水平, 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总之, 课件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加以整合的半成品, 它不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 所以课件只能辅助教学而不是使课堂教学变得千篇一律的桎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才能使课件更好的辅助教学, 才能使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摘要:信息化教育环境下, 学科教学面对的是空前扩展的丰富资源, 是纵横交错的知识链条, 是教学方法的多样选择, 信息技术介入学科教学无疑给课堂带来了一种新的活力。但如何使老师使用的课件发挥最大作用, 有如下几点思考:一、课件与内容、背景要协调;二、课件与教学要融为一体;三、课件与教师资源要共享;四、课件与学生要有交互性。总之, 课件是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对课程资源和教学方式加以整合的半成品, 它不代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造, 所以课件只能辅助教学而不是使课堂教学变得千篇一律的桎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 才能使教学课件更好的辅助教学, 才能使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教案——制作我的贺卡 篇11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兰州民族中学的周怀盛,说课题目是《如何制作电子板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处理、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六个方面来谈谈对本节课的教学,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节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第三章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内容,本节的内容是进一步要求学生学会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尤其是要学会利用Word对文字、图片素材等进行综合排版设计,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并制作成电子板报。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word中的艺术字、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及文本框的使用方法,并了解电子板报作品的参考评价要素。

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市属普通中学,高一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初中学校,对计算机的认识和操作水平差异较大。但通过前面一些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开始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有一定文字处理能力,但对于网络的信息,文本信息,图片信息,如何处理成自己的信息,设计成美观的版式,漂亮的版面,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实现,因为他们还缺乏必要的Word排版技术,同时对版面设计原则也还缺乏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层面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掌握在Word中设计排版,艺术字的设置及文本框的使用,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互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培养学生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地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中对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的操作技巧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和美化。

本节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效果形式充分地表达主题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创造力。

教法处理:本节课我主要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案例学习、任务驱动、点拔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开始时运用;案例学习让教学更为直观,在分析板报时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学习具有针对性,能激发学

专心

爱心

用心

生的创造潜能,在学生操作实践时运用;点拨引导教学法有利于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学生普遍存在的困难,在点评学生作品时运用。

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的整体思路是:首先设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内容——电子板报设计。观赏他人作品,拓展学生设计视野,教师讲解Word中操作的基本知识点,然后分组合作完成一个电子板报的制作,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借鉴和创新精神。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个环节是设问引入新课,教师先提问:“同学们,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街上的海报和宣传栏,可是你们知道那些海报或宣传栏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其实它们很多是电脑设计的,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如何用电脑制作漂亮的海报或宣传栏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用‘Word’制作电子板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第二个环节是欣赏板报作品,在这一环节中,展示一幅优秀的电子板报作品给学生观赏,让学生对电子板报有初步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点燃学生心中对制作电子板报的渴望。

第三个环节是引导学生分析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以“走进一中”电子板报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板报包含的信息元素,介绍电子板报制作的一般流程,充分了解电子板报的构成。

第四个环节是操作技能讲解,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电子板报制作的常用操作技能,从设计版面、艺术字的插入和设置、文本框的插入和设置、图片的插入和设置四个方面逐步讲解、演示、分析,学生观摩、分析并实践操作,掌握各个操作要点。

第五个环节是分组合作,完成作品,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再别康桥》诗歌,教师播放《再别康桥》音乐MV,创设情境氛围,然后教师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六人一小组,在网络上搜索有关徐志摩的资料,通过合作探究,设计制作电子板报作品《徐志摩其人其诗》。

第六个环节是作品展示,点评板报,教师选择几个作品并给出参考评价表,组织并引导学生从思想性、创造性、艺术性、技术性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然后教师点评。在这一环节中,加强学生鉴赏的能力,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专心

爱心

用心 2

第七个环节是课外延伸,教师布置任务,请学生制作一幅校运会的宣传海报,并上传学校校园网。让学生课后完成海报的制作,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从基础出发,落到实处,学生对电子板报制作的基本要点和操作技能都掌握得很好,尤其令我满意的是学生对作品的点评,点评时同学们都很活跃,讲评既切中要点又有一定的艺术性。当然,学生的作品也难免会有缺点,比如文字大小设置不当、图文搭配不是很协调、版面设计不太合理等,这些与学生美术功底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这节课我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局限于某一类作品,所需材料也让他们自己准备,这样他们既用到了前面搜索下载的知识,也避免了作品的单一化。当然,由于学生水平不一,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参差不齐,这些是我今后教学中还要进一步注意的。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专心

爱心

高中信息技术FLASH教案 篇12

“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灵台一中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第三单元·“动画制作”中的“制作基本动画”第二课时--“形状补间动画”。“动画制作”对高一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本课主要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比较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形状补间动画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flash的认知方面

高一绝大部分学生是刚刚接触flash内容,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flash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该软件的窗口、面板、工具、图层等基础知识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对flash软件还不能较全面的掌握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2、信息能力方面

我校高中生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参加过了信息技术竞赛,而有的却是刚接触计算机;奥赛班和平行班的设置使得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异加大,就这些现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形状补间动画制作,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将以3个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首任务——基本任务:圆变矩形再变五角星;次任务——分组任务:第一组:文字变文字,第二组:文字变图片,第三组图片变文字,第四组:图片变图片;提高任务——综合任务:制作flash动画卡片。三个任务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层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知识点,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最后突破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想与策略

本课的教材中给了一副动画卡片“盛开的小花”的详细制作过程。但实际教学中还是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思路,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节课我个人的思考是:

设计思想

围绕教材设计基本任务,并适当加以延伸,而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设计拓展任务;让所有学生各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教学策略

采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总有一种想尝试的感觉,不怕学生出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困难,若解决不了,可以发挥组内“学习带头人”的作用(按照教师开学时设定的小组),全组中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内其他成员,只要完成任务的同学都可以充当“学习带头人”,帮助后进的同学完成任务;若依旧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必要时教师设置排疑解难;让学生在尝试中去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获得能力,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作用、充分利用本组“学习带头人”的作用,互相帮助,以优扶弱,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辅导的压力。我想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要“舍得”让学生去碰壁,让他们在碰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努力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

2、掌握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了解位图在形状补间动画中为何要矢量化;

3、认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通过利用所学知识制作flash动画卡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互助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掌握位图矢量化方法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了解图片矢量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分析

一、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

二、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自制的flash补间小动画给学生欣赏,由此引入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了解本课的任务。

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动作补间动画的知识,那么,在播放的这段flash动画中,骑着笤帚的小巫师在做动作补间动画,这时有的同学已经看到了:狗变成了蚂蚁,仙桃变成了悟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形状补间动画”,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你就拥有了哈利波特的魔棒,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师生互动

师:(过渡语)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跟我去认识一下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板书)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使一个对象逐渐变成另一个对象,实现两个对象间(颜 色、位置、大小、形状)的平滑过渡。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概念认识

师:(过渡语)了解了概念以后,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讲解)以“椭圆—矩形”为例简单讲授制作过程。

(提示)flash中绘制的图不需要转化为元件,因为它要发生形状的变化。

教师在讲授 “椭圆—矩形”时,讲正确方法;在讲授“三角形—圆” 时故意犯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有系统的认识,故意犯错可以让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老师的错误会记得很劳。

师:(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一与练习二。

生: 完成达标练习一:实现图形—图形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以“自己的姓名”1.fla保存在e盘(形状可以自选)。建议:制作矩形——&五角星间的形状补间 动画。(制作五角星提示):点击工具箱中选择“多角星形工具”,然后打开“窗口”菜单“属性”面板,点击“选项”,修改“工具设置”属性对话框。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本得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疑难帮助):查看flash菜单栏:“帮助”-&“使用 flash创建动画 ”-&“关于补间动画”(导出影片提示):“文件”菜单——导出——导出影片

文字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

a、文字“圣诞快乐”变成 “圣诞树” 图片:(请第1组同学做本练习)b、图片“孙悟空”变成“孙悟空七十二变” 文字:(请第2组同学做本练习)(导入图片提示):

1、打开“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库”,选择文件并打开;

2、打开:“窗口”菜单—“库”面板,将需要的对象拖到舞台。

师: 请一位学生演示自己的作品:对该作品进行点评。

排难解疑:

师:(过渡语)在完成练习二时,很多同学都碰到了问题:

问题

1、文字、图片的形状补间动画无法实现?

(解难): 教师以“灯笼”图片变成“元旦快乐”文字为例讲解文字必须分离打散。

图片从库中拖出来后必须执行将位图矢量化。(注意为了使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请将不需要的点状删除)。

问题2:位图为何要矢量化?

(解难): 有的同学非常爱动脑筋,导入位图与flash绘制的图片不一样吗?干嘛要矢量化,这是因为位图用二维象素矩阵描述,而矢量图用指令集合描述;他们的存储结构不同,因此必须矢量化,这样才能进行形状补间动画。

师:(过渡语)那么此时同学们是否思考过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点是什么?(板书)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关键点

1、插入的帧为空白关键帧

2、首帧与尾帧的对象必须为点状的矢量图

3、补间的实现动作不能放在尾帧上

设计意图:归纳后,避免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再次出错,而且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学生自评

师:(展示)教师再展示几副优秀作品

小结

师(提问)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的区别?

请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教师用flash板书)衔接延续

(过渡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字、图形、图片之间相互变化的形状补间动画,如果我们要想制作一个动画电子卡片,那么如何为它添加音乐背景,如何让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如何制作一副连续的、完整的动画作品,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评课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素材类型较多,可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篇二:高中信息技术 flash动画制作教案 1 flash中遮罩动画的制作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内容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多媒体设计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5)学时数:45分钟

注:目前尚未拿到该课程的教材和教参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及教学调整:

flash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动画制作软件,能够很方便的做出各种动画效果,遮罩动画就是flash中的一种重要的动画类型,但是由于涉及到图层的操作,以及对遮罩概念的理解,需要学生在学会简单的遮罩效果后,自己总结,进一步深入理解复杂的遮罩效果。

由于一直没有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的教材和教学参考,只能根据新课程的整体要求对课程进行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遮罩层强大功能,并能设计出一些效果特别的作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遮罩图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遮罩图层建立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的操作技巧,进一步深化对flash运用软件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制作探照灯动画、水中倒影动画等过程的学习,从而能更好的掌握和理解遮罩图层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上机分组实践操作及作品评价,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遮罩图层含义及遮罩的制作过程,掌握遮罩的制作方法。

难点:理解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关系,灵活利用遮罩图层创作特殊的显示效果。

4、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操作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尽量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渴望中积极探究,自主的学习,并通过分析源文件,从中真正理解遮罩动画的制作过程。

在本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悉层的概念,掌握层的运用,同时也掌握了flash逐帧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的一般制作过程,对flash动画制作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5、教学准备:

采用案例、情境、启发式教学;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给出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

三、教学过程描述:

篇三:flash专题复习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精品)flash专题复习

一、设计思想

二、教学内容分析

“动画素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一《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三章《媒体的采集与制作》第5节的内容二维动画的制作。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属c等应用要求,要求学生在领会的基础上,熟练应用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综合运用技术知识和操作方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本阶段学生进入第二轮复习,并进行过一次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学生在flash操作题部分失分较多,并且对阅读动画脚本完成动画这种题型比较陌生,不知从何下手,找不到解题的窍门,往往花了大量时间做题,却得不到高 分,效率低下。所以教师需用一些典型例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学生在flash操作部分的得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懂flash动画脚本,能圈出脚本中出现的对象,时间,动作关键词。2.能根据动画脚本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能用正确方法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

按“忆?梳?构”方式进行复习,以思维导图导入,学生对flash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老师针对学生疑问较多的知识点进行点拨讲解。由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发现问题,通过实践操作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看动画脚本,对照脚本发现作品中的问题,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flash动画脚本,能用正确方法解决作品存在的问题 难点:根据动画脚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策略

1.教学线索:化零为整呈现思维导图——火眼金睛发现作品问题——自主实践解决问题——作品点评,总结问题——练习测试,检验复习效果。2.学习线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七、教学准备

篇四:flash动画制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高中信息技术精品)《flash动画制作——补间动画》教学设计与案例-------记一节市级公开研讨课

新课改实施的第二年,信息技术学科也由必修模块的教学步入选修模块阶段。为了使全市信息技术教师在选修课程的教学把握上有更好的经验交流,我于2006年11月初,承担了一节市级研讨课。课后的教学效果得到听课教师的肯定与好评的同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现将此课教学设计纪录如下,希望可以给同在新课改实践教学中的老师们有一些帮助。

(一)教学设想

本节是利用flash制作补间动画的入门课,也是整个flash教学的第二课时。补间动画分为动作补间和形状补间两种动画类型。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动画学习有一个完整任务情境,这节课与第一节课的内容相关。同一个flash作品,动作和形状变化同时体现,在情节的设计上要显得自然过渡,以“鱼的世界”为突破口,让“鱼”游动很自然引入动作补间动画,其中涉及位置和缩放变化;再以标题的字转为形状“鱼”使场景更加生动,两种动画做到顺利融接。一节课两种动画都要涉及,不能进行太多功能与效果的深入,以最基本操作入手,从而使学生学会动作补间与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并且可以区分两种动画的特点。

(三)学习内容分析

1、学习的重点

① 两种补间动画的特征

② 形成补间动画的三个必要条件

2、学习的难点

① 动画类型的准确判断

② 图形元件、文本对象、矢量图形各自所对应的补间动画类型

(四)教学对象分析

高二的学生,经历了photoshop图像处理学习与音视频软件学习后,对图层和时间轴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体验。第一节课flash的学习主要以使用绘图工具箱绘图工具为主,在此基础上学生初步感受了库、图形元件、矢量图形、关键帧、普通帧、帧频,图层的概念,这些知识的接触为这节补间动画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使上节课绘制的鱼可以在海水中游动起来也留给学生好奇心和动手欲,为本节课的主动学习创设了情境。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主要采用演示操作法,任务驱动学习。课时一节课。

教学策略设计

1、形成认知结构的策略:在设计过程中,课堂上使用两主线贯穿:“鱼”游动是第一条主线;标题字变图形是第二条主线。

2、促进信息加工的教学策略: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即为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3、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 课堂反馈评价

小结

(六)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设计

③ flash半成品源文件直接引用上节课的作品,在此基础上再学习,避免重复劳动,也能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完整性。

④ppt演示课件主要为教师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使用。

4、教学媒体设计、篇五:高中信息技术 《制作flash形变动画》教学设计 沪教版选修2 《制作flash形变动画》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章节:

第4章 动画、视频与虚拟现实 第一节 动画采集与制作之任务四:制作“爱心奉献”修饰动画。沪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

2、教学对象:高二年级

3、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形变动画;

2、能区分对象的分离与组合状态;

3、能把元件对象转换为图形对象;

4、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个简单的flash形变动画作品。过程与方法:

1、从观察老师的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作品的特点。

2、演示制作flash形变动画的过程,强调操作的重点和难点。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掌握制作flash形变动画的基本方法。

4、以扩展练习的形式,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画的兴趣;

2、让学生养成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表达能力

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如何识别图形对象

2、如何把元件转换为图形对象

3、分离和组合状态的区别

4、制作flash形变动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1、形变动画的概念

2、理解只有图形对象能制作形变动画,元件不能直接制作形变动画,但元件与图形可相互转换。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动画采集与制作”这一节中是作为一个任务出现的,但其作用却是制作flash动画必须具备的基础之一。本节课的教材是通过制作“爱心奉献”修饰动画,来让学生掌握flash形变动画的基本制作方法。(作者将动画内容改成学生更容易看明白的“矩形变圆形”动画,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学生已知道形变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最后再通过学生自己探究“文字形变”动画的制作,让学生充分掌握形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我所任教的高二两个班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使用ulead cool 3d软件制作出简单的三维文字动画,用flash软件制作出简单的逐帧动画和动作渐变动画,对于flash动画中的帧、关键帧、元件等一些基本概念能理解并使用,但对于空白关键则仅限于知道其与关键帧的区别,而未应用过,而且由前面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学生对flash动画是非常感兴趣的,这些均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由于我校属县级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遍较差,加上学校每周只安排一节信息技术课,要在45分钟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即学生需要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

1、了解什么是flash形变动画,2、能识别图形对象并能将元件转换为图形对象,3、能独立制作出一个简单的flash形变动画,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教学方法】:根据对学习对象的分析制定出以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

法、讨论法、分段演示教学法、边演示边讲解、对比法、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教学法等。

【教学策略】:基于学生基础差、课时紧,但学生对动画的兴趣浓等特点,首先通过给学生展示简单的形变动画,让学生经思考形变动画的特点,其次老师给出形变动画的概念,强调形变动画的对象只能是图形,并给出元件与图形对象的相互转换方法;再通过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掌握制作flash形变动画的基本方法,最后通过扩展练习让基础好的学生能继续深入学习。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45分钟内完成了规定的教学内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上完这节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过程回顾

依据新课改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从观察老师的作品入手,学生在观察中思考该动画的特点,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讨论老师展示的动画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入新课——形变动画。

2、进入新课:教师讲解形变动画的概念,指改变对象的位置、形状、颜色等属性的动画形式。变化的对象只能是图形;变化的内容是图形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只需确定起始帧和终止帧的画面,系统就会自动生成或补充两个关键帧之间的形变过程画面。强调只有图形对象才能形变,元件不能形变,但元件经转换为图形后可产生形变,由此又引出元件与图形相互转换的方法——分离和组合。分离(也叫打散,快捷键ctrl+b):可将元件转换为图形。组合(快捷键ctrl+g):可将图形转换化成元件。二者区别:在正常状态下,二者没有区别,但选中时,分离状态呈点状显示,而组合状态有外框显示;移动时,分离状态只移动选中部分,而组合状态则全部移动。从区分对象的状态是分离还是组合来区分对象是否为图形对象。这样层层推进,不但解决了如何识别对象的疑问,过渡还非常自然,易于让学生接受。

3、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教师边分段演示边讲解形变动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同时让学生模仿操作,最后引导学生注意形变动画与运动渐变动画在时间轴上的区别。这样在教师演示完成后,学生不但了解了形变动画的基本制作步骤,看到自己的初步作品,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此时还能与前面学习过的运动补间动画形成对比,不但获得了新知,还巩固了对旧知的复习。

4、练习巩固,探究新知: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提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多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大胆探究、勇于创新,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转变学习方式。验证学生的结果。

5、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一篇:军神说课稿1下一篇:医药美容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