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通用8篇)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篇1

课 题 研 究 计 划

——龙岩九中

为落实“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有效性,特制定本课题实施计划。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一、研究目标

1、全体信息技术教师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把课题研究作为促进师生发展的途径,围绕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开展具体而深入的教学研究。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问题在学习中的作用,以问题为中心,问题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当今网络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非常便捷,利用完善的网络环境开展基于问题讨论式协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信息能力素养和协作能力培养的双丰收。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二、认真开展活动,实施课题专项研究

首先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或学习小组把研究专题或学习任务转化为一个可研究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开始,学生和教师要对问题解决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理解。

其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确定对解决问题而言很重要、而他们又不太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概念,即学习要点。

最后在网络环境下,小组成员通过对细化的可研究的小问题进行分析,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在讨论区中发言,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评论,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预期的研究结果

1、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全面的发展。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研教改氛围更加浓厚,积极撰写课题研究小结或报告。

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篇2

1 ITO的定义

外包的英文本意是外部资源利用,是相对于传统的企业内部资源而言的。Prahalad等[1]于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文,首次对“外包( Outsourcing) ”这一概念进行了阐述。

在20 世纪末和21 世纪初,国内外就有不少学者提出过外包的定义,在这些定义中,基于客户视角研究最多,基于社会分工与资源利用视角次之,基于服务商视角最少。信息技术外包(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 最早由Grover等[2]在1996 年提出,目前已经成为外包领域最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ITO早期狭义的概念集中于微观某一功能、要素和环节,后期广义概念则上升为宏观战略、资源利用、核心竞争力等领域。国外学者的研究明显早于国内学者,但国内学者综合前人和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给出的概念诠释往往更具体和深入。

国内外学者对ITO的描述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其实质内涵大同小异,多以资源利用视角出发,以整合、利用外部最适合的信息科技专业化资源为手段,以降低成本、改进方式、提高效率、发挥核心竞争力和应变能力为目的。ITO主体一般包括一个客户( 委托方) 和一个服务商( 受托方) ,对于大型ITO项目也可能涉及多个客户和多个服务商。

在ITO的2 个交易主体中,客户行业属性一般是固定的,服务商的主业总体上也是明确的,即以IT技术为主,但服务商为更好地得到客户认可,往往对客户所属行业也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有些甚至非常专业。如果我们给某一行业ITO定义,一般在ITO定义基础上赋予行业属性,便可得到该行业ITO定义。在我国,从可查阅资料来看,银行业主管部门对其所在行业ITO进行了定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对银行业外包及ITO进行了明确定义,根据中国银监发[2010] 44 号文, “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来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母公司或其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外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根据中国银监发[2013] 5 号文,“信息科技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本由自身负责处理的信息科技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处理的行为,包含项目外包、人力资源外包等形式。”

综合国内外ITO的定义,比照中国银监会的定义,可将地质信息技术外包( Geolog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GITO) 定义为: GITO是指地质单位( 地质主管单位、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单位) 为专注于地质核心业务,而将地质信息的采集、传送、存储、处理,以及与之相关的IT系统、IT设备、IT运行环境、IT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全部或部分委托服务提供商完成的行为。在GITO过程中,地质单位一般以合同的方式,在规定的服务水平基础上,委托服务商向其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功能。

2 ITO的分类

关于外包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从大的方面,一般将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其中,信息技术外包重点考虑技术和效率问题,业务流程外包重点考虑业务流程优化问题,知识流程外包重点考虑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创新问题。对于上述划分,也有学者有不同看法,如刘星[3]认为在某种程度上3 种外包互相包含,没有明确界限。本文认为三者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就地质企业来看,3种外包形式还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在制度要求上也不属于同一范畴,所以本文仅就普通的ITO进行相关研究。

ITO分类研究是ITO研究的基础,对于进一步开展ITO模式研究、ITO绩效研究、ITO评估与评价研究、ITO治理及管控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关于ITO的分类,学术界还没有公认权威的分法,一般研究的目的不同,选择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出的分类结果也不同。归纳起来,一般有以下一些分法,如表1 所示。

在上述外包中,得到认可度较高,研究最多、引用最多的是前4 类。在按外包程度划分为整体外包和部分外包时,业界有一个默许的判断标准,一般认为IT职能的80% 或更多外包给服务商为整体外包,少于80% 为部分外包。按外包关系对ITO分类,最早由Klepper等[4]于1995 年提出,其将ITO划分为市场关系型外包、中间关系型外包和伙伴关系型外包,并于1999 年在上述分类基础上增加内包一类。从国内实践来看,IT内包越来越得到一些客户的重视,因其在外包的同时增加了外包质量的可控性和风险防范的有效性。按外包载体划分,是基于IT的属性将ITO划分场地租用外包、设备租用外包、系统租用外包、人员租赁外包,其中系统租用最为普遍,其次是设备租用,场地租用和人员租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按外包价值分类方法由Loh等[5]提出,普遍受到学界关注,其被引用次数也较多,该种分法体现了我们选择外包的本意,即控制成本,使成本最小化、提高服务质量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依托信息技术创建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及获得不断增长的收入和利润。

近年来,境内外包和离岸外包、托管外包和非托管外包、驻场外包和非驻场外包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重视,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了一定发展,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4 年7 月出台了旨在加强银行业信息科技非驻场集中式外包风险管理制度,对非驻场集中式外包的认定、管理和风险防范进行了明确要求。

3 ITO的主要研究成果

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对ITO研究体现 “四多四少”,即对微观层面ITO某一方面和相关要素研究较多,对ITO治理层面、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研究较少; 对客户和服务商某一方的研究较多,对双方交易合作关系研究较少; 基于客户对服务商研究较多,对客户一方研究较少; 对风险和评价研究较多,对外包模式和决策机制研究较少。整理相关文献,现有研究主要包括以下6 个方面,如表2 所示。

注:根据中国知网数据统计得出,统计时间为2015年10月26日

现有研究成果中,关于ITO风险研究最多。这一方面因为风险事件的客观存在及其危害性,另一方面是关于风险研究的理论较为成熟。按照风险识别、检测、评估及管控的一般逻辑,对ITO风险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关于ITO风险评估研究,尤其是定量评估研究,这也是受ITO风险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所确定的。在这一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有两类: 一类是基于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的研究,AHP在ITO领域的研究应用不仅在理论方面研究较多,在实务领域的应用也较为成熟,如我国银行业机构在开展ITO风险评估大都采用此方法。另一类是基于模糊粗糙集理论的研究,如丛国栋[26]在 《IT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中对ITO风险形成机制、控制策略和监控措施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ITO风险评估、评价进行了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 Transaction Cost Theory,TCT) 对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基于模糊粗糙集和模糊群决策的风险评价群决策方法; 为提高评价的鲁棒性、可靠性,降低评价和决策风险,研究了在分类错误可变情况下的ITO风险评价问题,并提出了变精度模糊粗糙群决策方法; 为解决ITO控制策略存在机理不清晰、针对性不够的问题,按照策略组合逻辑对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

业界除了关心ITO风险之外,关心最多的必然是ITO质量和绩效问题,这也是ITO绩效研究较多的合理解释。关于ITO绩效研究,主要是研究在ITO要素发生变化情况下如何影响ITO绩效,并通过调整和改变相关要素来达到控制绩效的目标。贾树辉等[34]以商业银行为例,从ITO模式、ITO管控和ITO关系3 个切入点展开分析,研究形成了ITO绩效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并通过进一步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形成了整体模型和研究假设;进一步的,通过商业银行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重点考察了外包模式、外包管控和外包关系对绩效的影响,并对绩效管控给出了建议。

知识转移是ITO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ITO过程中产生创新成果并具有增值机会时,双方如何分享知识产权及所产生的价值是关键。王琦[35]在 《IT外包项目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的多案例研究———基于IT外包服务提供商的视角》一文中,从ITO服务供应商的视角,就如何提升ITO项目中从客户方到ITO服务商的知识转移效果,如何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效率的知识转移进行了研究,把ITO服务商的团队特征、客户方特征、外包控制机制以及双方互动关系等因素纳入整合的框架中,以成功的知识转移为导向,构建了一个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实证数据的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ITO项目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卢新元[32]在《IT外包服务中的知识转移风险研究》 一书中,按照知识转移的过程和流程,构建了SRTAF知识转移风险评估模型,并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风险要素,并借助不同的模型,就知识转移中风险规避与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外包决策研究方面,很多研究者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外包决策的选择,如王建军等[36]提出了基于借助层次分析法和偏好顺序结构评估法相结合的外包决策模型; 王永庆[12]提出采用AHP决策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IT外包商进行选择; 索玮岚[37]提出了多因素关联分析方法来选择外包商。

对ITO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理论界的研究不多,但在银行业实施外包之前必然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因此在银行实际操作中有所涉及,但目前上升到理论的不多。戎志刚[8]通过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构建了ITO模式的动态选择概念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结合到行业的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是银行业,其次是电子政务和电信行业,在其他行业研究较少,尤其是地质行业至今无人问津。ITO在银行业的研究源于3 个方面原因: 一是我国银行业ITO比较普遍,规模较大,影响深远; 二是银行业在ITO过程中机会、风险并存,在给银行业快速发展带来机会的同时,失败的案例教训促使银行业加大对这一问题的探究; 三是银行业主管部门就加强这一问题监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推动这一行业健康发展,并有组织地通过课题评审,鼓励银行机构开展对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银行业机构研究基本涵盖上述全部7 个领域,并且与实践结合较为紧密。

此外,关于ITO治理与管控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中虽有所涉及,但系统地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很少,尤其是关于ITO治理架构、ITO管控模式、ITO制度体系设计及ITO政策传导机制方面的系统研究几乎没有。

4 现有研究成果对GITO研究的意义和启示

经过对部分GITO失败案例的梳理,可得出目前GITO发展中主要存在2 个方面问题: 一是GITO管理不到位。诸如选择什么样的ITO模式、如何管理ITO活动、如何防范ITO风险、如何做好ITO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没有规范的参考,导致整个GITO的发展在盲目、无序中前行。二是GITO发展环境不健全。一方面我们大的经济、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还存在诸多不利GITO健康发展的因素,随意违约、违反知识产权保护等行为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行业主管部门和自律组织也未出台相关政策,未就GITO的市场发展进行培育、疏导和规范,GITO健康发展的监管环境急需建立。

针对GITO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现有ITO研究的内容来看,有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需要结合地质行业的特点加以改进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认为研究GITO的关键问题在于4 个方面:

一是GITO模式选择问题。开展GITO模式研究,首先要研究分析地质行业特性和两个外包主体,并根据外包主体要素、外包交易行为和交易标的建立有效的机制,通过分析相关要素,构建相关指标和模型来确定科学、合理的外包模式。从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公认的自由外包、租赁外包、战略联盟、关联外包、自控公司和内包6 种模式来看,如果地质企业要主动适应其中的一种,则不仅要在企业内部进行适应性改制,地质行业主管部门也要从宏观改革层面上加强引导,通过改革创造条件,推动这一模式健康发展。

二是GITO质效评价问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好的质量和效益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GITO很难得到健康发展。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需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 个阶段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地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要形成合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此项工作,要借助全社会力量加强研究和探索与实践。

三是GITO风险评估问题。不断出现的ITO失败案例和不断上升的经济损失规模说明ITO风险管控的重要,GITO风险评价研究的关键是评级要素的分析和评价指标的提炼,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选择。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可以借鉴,但针对地质行业的研究仍没有学者涉及,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针对地质行业特性的ITO质效评价研究。

四是GITO治理管控问题。地质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制定规范和引导GITO健康发展的短期、中长期规划,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依托行政力量加强管理和引导。地质企业也要从公司治理角度规范自身对ITO风险管控行为。当然,GITO治理管控方式、方法,如何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科学有效的规划,以及企业如何加强ITO治理,乃至地质主管部门监管政策如何传导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除解决好上述4 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之外,有4 点启示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客户和外包服务商协同来解决:

启示一,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迫在眉睫。目前,关于GITO的法律法规依然处于空白,甚至还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地质行业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来看,还找不到相关制度甚至是条款,因此制定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迫在眉睫,而且任重道远。地质行业主管部门可学习和借鉴银行监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的经验,由主管部门牵头,组织GITO相关单位和企业通力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制定适合地质行业外包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

启示二,外包环境体系规范非常重要。要从法律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人才环境来入手,建立适合GITO健康发展的环境体系。就法律环境而言,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外包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及纠纷解决机制,为营造良好的外包良性竞争市场提供法律保障。就信用环境而言,要加快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多层次的信用环境建设,借助社会监督压力,实现外包市场健康发展。就市场环境而言,监管部门应以促进外包发展为目标,打破行业垄断,扶持中小外包服务提供商,建立信息技术服务市场评价机制,通过规范外包服务提供商市场的有序运作、减少市场中的不合理垄断因素,显著降低中小客户信息科技外包风险。就政策环境而言,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对外包服务提供商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支持,促进中小外包服务提供商的壮大发展,丰富外包市场以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 “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范围,通过提供相应的专项基金以支持外包基地在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方面的建设,并间接达到对中小客户ITO风险防范的目的。就人才环境而言,不仅全社会要重视相关人才,加大人才培养,企业也应制定人才培训目标,为外包市场构筑良好的人才支撑,鼓励引进国外业务外包管理高端人才的同时积极吸取学习相关先进技术,提供高质量外包服务的同时实现ITO的标准化风险管理; 也可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训基地,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为我国中小客户ITO市场储备专业人才,为完善外包市场竞争环境奠定人才基础。

启示三,外包服务市场培育需长期努力。由于地质信息技术专业性较强,需要地质、数学、计算机技术等多领域技术,企业进入门槛高、成长难度大,从目前国内市场看,掌握信息技术,熟悉地质行业知识的企业和人才非常短缺。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全社会要形成合力,制定长远规划并积极培育这一市场,对地质行业主管部门,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政策扶持、税收和利率优惠、技术和业务指导等多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同时要科学谋划,建立明确的市场培育机制,通过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来推动这一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要发挥科研院所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作用,通过产学研机制推动地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并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

启示四,标准规范制定需共同推进。科学合理的GITO标准规范对明确GITO交易双方职责、规范交易双方行,以及评判双方是否履职或违约、评定GITO质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乃至评定双方纠风均非常重要。标准和规范也是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重要的举措之一。目前在地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还是空白,也未见提上议事日程。制定GITO标准规范是一个长期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在地质行业主管部门的组织下,借助研究机构和产业机构力量来共同完成,任务非常艰巨。

摘要:按照外包、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ITO)、地质信息技术外包(Geologic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GITO)这一逻辑,在梳理现有ITO概念研究成果基础上给出GITO的概念;比较11类ITO分类研究情况,分析7个方面ITO主要研究成果,为GITO的研究内容给出4点建议和3个方面的启示。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技术研究 篇3

文章首先以江苏某中学的教师、学生和某高校的教育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的形式,对中学课堂导入环节现状展开调研,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其问题,提出建议。最后结合笔者在教育实习中的体会,设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导入。本研究旨在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有效展开,改变传统课堂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

信息技术 课堂导入 导入设计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导入是以传统的课堂导入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工具、教学手段等对课堂导入进行全方位的设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导入是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和材料,辅之以相关教学媒体、适当的教学方式和信息手段,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求知欲,以达到学生自觉学习的目的,变“要学习”为“想学习”。导入是连接新旧知识的桥梁与纽带,在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导入的功能与作用主要表现为:用旧知识导出新知识,承上启下;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悬念;把教学目的与意图明确传达给学生,使学生明确新知识的学习内容、目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方式,使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所领悟,产生对学习的期待;为学生学习新知起铺垫和引导作用,使学生对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思维的乐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由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不同,不同教师也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中学课堂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温故导入,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直接导入;典型事例,经验导入;分析习题,逐步导入。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

对江苏某中学15位教师、随机抽取的150名学生、某高校50位教育实习生作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主要对15位教师随堂听课,重点观察课堂导入环节,对所听课整理分析,了解初中课堂导入环节现状。设计三份问卷调查教师、学生和实习生:教师发15份,回收有效问卷12份,有效率80%;学生发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93.3%;实习生发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有效率87.5%。

2.调查结果分析

(1)基本情况分析

①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年轻教师能积极响应课程教育改革号召,走在教学改革最前沿,学习新技术;年长教师为年轻教师提供宝贵经验,让年轻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探索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年长教师多是中学高级教师,凭借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教学,很少再学习新知。

②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被调查对象性别构成为男生占52.14%,女生占47.86%;年级构成初一学生占32.86%,初二占34.29%,初三占32.86%。性别方面男女各占比例差距不大,性别差异对问卷回答影响较小;年级方面初一、初二、初三均有涉及,所占比重差距不大。在喜欢学习哪些科目的问题上,喜欢文科的学生较多,喜欢理科的学生较少,但喜欢信息技术的学生相对较多。教师应努力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③实习生基本情况分析

数据分析发现被调查对象性别构成为男生占40%,女生占60%,被调查对象是江苏某师范大学学生,因此男女比例稍有差距属正常现象。被调查对象年级构成为大三学生占46.67%,大四占53.33%,多数师范生大四实习,只有极少数中文系学生大三实习,因此比例差距也属正常。被调查对象专业与实习科目比例构成基本一致。

(2)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①教师与学生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在课堂导入能否引起学生兴趣与注意力方面,调查发现75%的教师认为他们的课堂导入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注意力,很少有教师认为他们的课堂做不到;95%的学生认为大多教师课堂导入能够激发自己的兴趣与注意力,只有3.5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导入没有此作用。由此看出,信息环境下大多教师的课堂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与注意力。

在课堂导入能否使学生清楚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方面,调查发现75%的教师认为课堂导入能使学生清楚教学目标与学习任务,50%的学生认为教师导入后都能明确教学目标,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不能。由此可以看出近一半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没有真正把它运到实际教学中,致使学生无法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

在课堂导入是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方面,调查发现所有教师都认为课堂导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77.86%的学生赞同此观点,有12.14%的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导入费时、低效。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课堂导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在课堂导入是否需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方面,发现83.33%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分析,16.67%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76.42%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导入需求分析,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没必要。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只有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

在课堂导入方法方面,一半以上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设计导入,少数较少使用多媒体;有2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或方法陈旧。这表明在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仍有部分教师不用信息手段设计课堂导入,导入方法仍很传统,极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实习生课堂导入现状分析

在课堂导入重要性方面,90%以上实习生认为课堂导入重要,并在实习中设计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导入引起学生注意力方面,86.67%的实习生认为导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且所有实习生都能使用信息手段设计导入。

使用短信、微信、QQ等(条件允许)来设计导入方面,66.67%的实习生愿使用它们来辅助设计课堂导入,6.67%的实习生非常愿意使用,并在实习中已尝试使用,也有部分教育实习生并未尝试过。(如图1)

图1实习生是否愿意使用手机、电脑来设计导入

影响实习生使用以上手段进行课堂导入方面,80%的实习生认为导致他们不能使用以上手段进行导入的原因是学校硬件设施条件不足、资源有限;80%的实习生认为自身教学经验、创新意识不足致使他们不用以上手段进行导入设计;33.33%的实习生认为使用以上手段设计导入时间过长,影响教学内容进展(如图2)。

图2影响实习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导入的原因

3.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教学无导入环节,对导入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把导入真正用到实践中,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课堂导入重要,平时教学也注重导入并在备课时设计,在教学中能与同行交流经验和看法并征求学生意见,但从学生的问卷发现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中从不进行导入,因此部分教师对导入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多数教师对自己的导入设计过于满意,自认为很成功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有12.14%的学生认为导入浪费时间,课堂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要求,说明教师忽视学生看法,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2)导入方法单调,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16.67%的教师较少使用多媒体,20%的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使用多媒体且导入方法陈旧,多数教师只采用自己较为习惯的一种或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导入方法单调,缺乏创新,与课程内容联系不紧密,导入显得“生搬硬套”、“形同虚设”。

笔者分析发现信息环境下中学课堂导入方法与传统课堂导入所差无几,教师仍停留在传统导入方法上,没有充分把握好当前信息技术环境,更没有充分利用充裕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工具。有些教师即使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来设计导入,也仅是用投影、电脑放PPT、图片、音视频等,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3)教师设计导入的素材和手段陈旧,缺乏时效性与新颖性

很多教师都是从网上下载素材和案例设计导入,有些素材和案例很陈旧,不再适合现在的教学,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4)少数实习生不能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未使用信息手段设计课堂导入

调查发现少数实习生不能认识到导入的重要性,在实习期间不精心设计导入,没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建议

1.把课堂导入真正用到教学中,突出其功能与作用

多数教师能认识到导入在激发学生求知欲、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明确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建立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很难按照原计划实施或即使实施导入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教师单纯认为只要设计导入就能达到以上效果,对导入环节过于自信。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时需认真思考什么样的导入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导入的功能。

2.导入设计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

教师设计导入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需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生兴趣发展的导入内容以及最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最近发展区。

3.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培训,促进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发展,提高探索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丰富理论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学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与交流活动,教师也应全身心地投入参与,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导入方法。

4.教师应跟上信息化节奏,丰富自身技术,根据学生兴趣需求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设计导入

调查发现,68.57%的学生使用或偶尔使用手机,69.29%的学生喜欢QQ聊天,85%的学生希望教师使用电脑或手机来设计课堂导入(如图3),若条件允许,75%的教师愿意用短信、微信、QQ等设计导入,但有很多教师对这些软件不了解,16.67%的教师从未想过用它来设计导入(如图4),创新意识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若教师能使用手机或电脑来设计导入,79.29%的学生会认真听讲服从教师安排。因此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丰富自身知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课堂教学前,通过手机飞信群发、QQ群发、发微博等向学生传递新授知识。一些年长教师更不能封闭自我,拒绝接受新科技手段的熏陶。这样课堂的导入方法才更新颖、多样,更利于学生学习。

图3学生是否希望教师的导入能用电脑或手机来完成

图4若条件允许教师是否愿意使用手机或电脑来设计导入

5.学校加强电教硬件设施建设,确保电教资源通畅使用,为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条件

58.33%的教师认为导致他们不用手机、网络设计导入的原因是学校硬件资源不足,影响他们课堂教学。因此,学校应加快网络资源建设,为教师教学提供更宽广的资源平台。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设计

1.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优缺点

(1)优点

传统课堂教学因其固有的弱点而常遭批评。然而在可预见的将来,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目前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课堂教学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思路。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导入能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想要学习、享受学习。同时教师能在信息化环境下丰富自身理论知识,运用新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2)缺点

中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不够成熟,自我控制力不强,若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用信息手段进行导入,自制力差的学生有可能不服从教师安排,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使课堂混乱,耽误教学内容进展,同时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2.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设计须把握的原则

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设计应把握以下原则:导入目的性、针对性强;导入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有关联性;导入尽量以生动、具体的实例为依托,具有直观性;导入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有一定的魅力;导入须把握好信息化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有些课程知识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教师可利用信息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了解其空间结构,学生不因内容的空洞抽象而形成不了真实的感受。运用计算机、手机、网络教学更使教学锦上添花,使学生具有从形象到理论、从具体到一般的认识。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法,教师的教学语言都要确切、精炼、朴素易懂。注重借助实物、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主动学习新技术,使之用于课堂。

3.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设计

(1)信息技术课堂导入

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被认为是人才的必备要素之一。初中信息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信息技能,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责任,然而这门课程在学生心中往往被定义为“玩”课。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来自网络和游戏,而非信息技术课程知识本身。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要有效利用学生对网络与游戏的兴趣,改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并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

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方法有开门见山法,多媒体视、音频导入,多媒体图片导入等。很多教师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设计,没有把握好信息技术环境,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未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其他课堂导入

根据信息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导入设计及效果,笔者认为其导入方法也适用于学科的其他课堂。学校能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化硬件设施,确保资源顺畅使用;教师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学生能在课堂上服从教师安排,少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提高自制力;那么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将顺利展开并收到良好效果。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翻转课堂、慕课的大规模兴起,教育领域掀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浪潮。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求我们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良好的开端是事物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导入完美整合,使教学进行得更完善,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高效展开,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玉军.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导入的研究[J].学术研究,2012(2).

[2] 暨洁华.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课堂导入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6).

[3] 吴凤霞.初中英语课堂中导入环节现状调查[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1.

[4]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陈传光.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策略[M].基础英语教育,2012(4).

[6] 孙力维.课堂导入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3(9).

[7] 陈文翀.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的策略实践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3(1).

[8] 郭海娟.浅谈课堂导入的作用[J].学周刊,2011(1).

[9] 杨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一本等你一起来完成的书[M].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杨曼(1993-),女,江苏沭阳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在读硕士;王运武(1980-),男,山东聊城人,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

信息技术课题开题报告 篇4

4.从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上与现今的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探索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应用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策略与方法。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建构知识,引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本课题既是对我校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一次深化,目的仍是为解决我镇青年教师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又为广大农村学校农远资源应用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因此本课题研究涉及本校16名青年教师。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应用研究。

课题组通过校本研修,采取以教师自主研修为主结合中心教研组教师团队合作为辅的方式实现课题的目标。通过学习相关的资源,观看培训课程和课例,同时学校利用校本研修针对教师的共性问题组织专题培训、交流研讨,组织参加学科竞赛和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确保教师教育理论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三 、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本课题研究树立“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相关标准(课程标准和教育技术标准)为依据,以教学设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改善评价方法为契机,以促进教师应用技术成为日常教学行为为目的”的理念。以教师的自主研修为主、团队合作为辅,突出团队协作。分析存在问题和了解教师需求,按照课题统一部署,自主、多元地开展实验研究。

本课题研究主要方法为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叙事、班级试点研究。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课题研究的现状。主要用于确定研究目标,选择研究内容,以此调整教师校本研修实施计划。

行动研究法:指课题研究参与人员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共同合作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行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文献研究法:课题组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途径,获取国内相关课题的资料信息,了解研究现状,调整研究措施,充实研究内容。

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形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

教育叙事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班级试点研究:在学校内开辟试点班级,配备简易多媒体,与普通班级进行实验对比,提炼试点研究成果。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要点

本课题是中溪中心小学“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课题。课题实施全面纳入学校教科研常规管理,其教科研活动经课题组提出,由教科室纳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保证课题组活动的常态化落实。

五、课题研究预期进展与成果表现形式

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5~.3)检索国内、外最新资料、文献;搜集、整理远教资源中的资料。加强理论学习和组织培训,统一观点,统一认识,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思想和组织准备。具体内容有:1、成立课题组;2、自主申报参与课题研究;3.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4、撰写课题实验方案;5、课题的开题。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3~.12)对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细化、分工,使具体的研究目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以内化、落实。具体内容有:1、开展农远课件制作和农远资源应用培训。2、集中组织教师观看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有效整合典型课例、新课程小学学科使用教学策略,聘请专家讲座,开展交流讨论。3、各教师结合本年级的教学实际自主选择相关的内容,进行应用实践探索,开展课题研究。4、撰写教学设计与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论文。5、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及阶段性报告。

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 篇5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课程,有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有的教师则会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原因不在于课本的内容,而在于教学的方式,这也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一言堂”,一定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一种是设疑,一种是激趣。如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时”,笔者提问学生:“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你们知道是哪五次吗?让我们带着问题学习,谁最先找出答案,可以举手回答”,通过这种设疑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在教学中,笔者还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经常在学生之间进行分组比赛,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提问,得分高的小组会得到奖励,得分低的小组则要接受惩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比拼意识。此外,我还经常采取游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行为,必须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必须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对于高中学生来讲,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学校教育的差异,其信息技术的基础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而有的学生则完全一窍不通。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前,首先要在班级内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情。笔者就是这样做的,在每个学期开始前,都会针对本学期要学的知识点,制作问卷,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三、温故知新,巩固知识要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知识就像刻在木头上的痕迹,刻的次数越多,刻得就越深。因此,学习必须举一反三,才能温故知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一直追求教学的速度,但是有速度并不等于有效率。教学必须注重效果,而确保效果的关键在于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非常注重对已学知识的温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每堂课开始时,会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对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二是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会与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如在学习对音频、视频信息进行加工时,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图片信息加工的相关知识,比较不同软件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重点。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理论只有真正的联系实际,才能体现其价值。要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应该注重学以致用,作为教师不能单纯的、一味的宣传理论,应该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任务教学法。所谓任务教学法,就是通过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从而促使其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图像信息处理时,我经常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有瑕疵的电子照片,让学生运用photoshop等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实践练习,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逐渐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知识点,也看到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研究 篇6

摘要:

在教育事业全面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中职教育也由此获得了快速发展,再加上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中职教育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现如今已经步入到了一个全新阶段。信息技术和中职教学课程的整合度日益增加,其中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的整合备受关注,也成为了改进数学教育,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在信息化数学教学落实当中,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学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和突出功能,突破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的辅助助力数学教育的腾飞和职业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物流信息技术研究 篇7

物流虽然是一项新兴产业, 但是因为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和社会总成本而广受关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以及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 传统物流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所以必须向现代物流业转化。而“现代物流业”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相辅相成, 互相补充, 相互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提升,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物流业的发展也给信息技术提供了发展契机。因此, 物流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物流业的各个领域, 对物流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物流信息技术

2.1 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指各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工具, 人们用它来加工信息, 并支持组织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处理的任务。在信息社会中, 一个企业若想立足于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 就必须想方设法的获得对其有用有效的准确信息。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作业中的综合应用, 同时也是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最突出最重要的标志, 而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可靠的支持, 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对于供应链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对于物流企业, 一方面缩短订货提前期、降低库存成本、提高搬运和运输效率、减少递送时间、提高订货和发货精度, 另一方面针对客户的各种信息咨询和诉求, 企业可以及时做出解答并给予帮助, 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 (RFID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GPS技术) 、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 (EDI技术) 。

2.2 物流信息技术

2.2.1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技术) 。

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操作方便简洁。我们经常在门禁系统或者超市及航空托运甚者医院等等地方均能看到该技术的运用。就拿超市举例, 它对顾客和超市本身来说是双赢的。对于超市这一方来说, 运用了此技术, 超市可以不用额外聘请员工查看进货的条码, 也不用额外聘请警卫人员进行盗窃的追踪, 这就可以减少一大批的资金投入。对于顾客来说, 他们再也不用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待结账, 因为就在顾客把满满的一车商品推向收银台的短短的几秒过程中, 系统就已经完成了识别、录入、算账等等一系列琐碎的工作。但是由于受限于引进该技术成本较高且识别准确性有待提高的局限性, 在我国该技术还未能广泛应用于超市。

2.2.2 地理信息技术 (GIS) 与全球定位系统 (GPS) 。

地理信息系统 (GIS) 集空间数据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于一身。而全球定位系统 (GPS) 则借助一套卫星系统从而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在现代物流中, 二者结合堪称“双剑合璧”, 尤其是在物流运输与配送环节, 他们两者对于车辆运输调度, 最佳路径选择以及车辆运输实时追踪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就拿我们平时经常接触的电子商务来说, 当我们拍下商品, 满怀期待的等待货物的到达, 而此时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商品到哪儿了。所以这两个系统就为我们查看物流信息提供了便利

2.2.3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 。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是指按照协议, 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行业信息, 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 实现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 从而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无纸化和标准化。传统模式中, 贸易一般都是在纸上进行, 白纸黑字, 百口莫辩。但是基于Internet的EDI, 它可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一方面无论多复杂的电子单证只需轻轻点击鼠标, 即可发送完成, 方便快捷;另一方面, 它可降低纸质稿成本, 实现最终的绿色交易。但是由于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上千年的白纸黑字, 对网络的可信度还是有所顾虑, 因此它的推广还是较为缓慢。

2.2.4 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技术在我们日程生活中较为常见。它能够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率而迅速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比如说超市和图书馆等等地方。条形码的发展也很迅速, 从一维条形码到二维条形码的变迁就可以看出。它能够储存商品的编码、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外观图、经手人等大量信息。集纠错能力强、识别方便、保密性和防伪性于一身, 因此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 给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3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流因信息技术而改变”———这句话用在现代物流发展特征上十分贴切。物流信息化趋势是必然的, 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就不可能有物流的现代化, 信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只有将信息化普及整个物流业, 才能实现传统物流的真正结束。而物流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一个物流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引进物流信息技术, 才能赢在起点, 笑到最后。

参考文献

[1]姚科敏.信息化与中国物流业[J].当代经理人, 2006 (2) :116.

信息可视化技术研究 篇8

摘要:

信息可视化技术通常是指依托计算机数据及图形技术,将数据信息以可视的生动形象向客户展示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目前,信息可视化技术已在医学、通信、网络智能、金融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辅助用户分析数据以及探索数据规律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数据规模正在呈现爆炸声增长态势,数据来源更具多样性,信息可视技术发展迅猛。深入研究信息可视化技术,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信息;可视化;人机交互

信息可视化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LAMERT和PLAYFAIR创建的信息可视化图表,上世纪80年代的科学计算的出现是可视化技术向前迈出了实质性步伐,1998年,“信息可视化”作为专用词汇首次出现。作为一种在非空间数据领域应用的可视技术,信息可视化可视为信息转化视觉的技术,该技术以增强数据呈现效果为目的,可使用户更加直观的完成数据的浏览和观察,清晰的发现数据的关联性和隐藏的特征。近年来,随着现在计算机技术进步,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数据处理能力也有了质的提升,用户可依托信息可视化技术更加直观的对感兴趣数据进行观察研究,信息可视化技术也从传统的领域逐步向社交、文本、交管、生物等领域扩展,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

一、信息可视化技术概述

从实质上看信息可视化是信息与人可视化界面,是研究人机交互的技术。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可实现多学科的有效融合,是抽象的信息更加直观的体现处理,是使用者对抽象信息的认知度更强,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交互影响的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是数据发掘、图像处理、人机交互及科学可视化的有机整合,是使人们利用直观感知和视觉观察研究信息的方法。信息可视化技术以图形设计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其中图形设计重点解决可视化表现的艺术性问题,以实际操作经验为具体导向。认知心理学则以人类感知过程为主要研究课题,重点解决人类感知理论问题和认知过程。信息可视化是数据的直观化映射过程,可将信息特征通过整合、映射、转换等形式,通过图画、图像以及动画的形式对信息内容进行表达,图像、文字和语音均可称为信息可视化的信息源,其可视化过程可通过不同的模式完成和实现。

二、信息可视化类型划分

根据类型信息可视化可分为七类。一是一维数据,此类数据以一维向量和程序为主,是仅具有单一属性的信息。二是二维数据。此类数据以平面设计和地理数据为主,平面设计多采用横纵坐标显示二维数据,而地理数据多以经纬度体现。三是三维数据,此类数据的应用领域较广泛,医学、地质学、气象学均有广泛应用。通过三维信息技术,可较直观反映数据状态。四是多维数据,此类数据以金融和统计数据为主,数据包含四个或者四个以上信息属性,是目前信息可视化的研究重点方向。五是层次数据。该数据模式是抽象数据最常见的一种关系,传统的图书资源管理及视窗系统资源管理模式均是典型的层次数据。六是文本数据。此类数据表现形式多样,报纸、邮件、新闻等均可视为文本信息,网路时代到来后,多媒体和超文本成为文本信息的新形势,文本信息也是可视化信息技术最大的信息来源之一。七是网络信息。这里所说网络信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网络信息,是指网路节点与其他节点间的联系,节点间可存在多种属性关系,信息间可无直接层次关系,此类信息获取难度较大,是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研究难点之一。

三、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常见应用

1、信息可视化技术在生物学上的应用

生物学发展产生的海量数据内容成为了信息可视化技术在生物学领域应用的重要推动力量。依托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生物数据研究已经当前的一项热点研究领域。特别是对DNA、蛋白质、核糖核酸等复杂结构进行研究时,借助光镜等设备和剖片信息,可对大量蛋白质数据进行大规模定量和定性研究,实现生物数据到生物知识的过度,对加速新药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

2、信息可视化技术在金融信息上的应用

依托信息可视化技术可实现对海量金融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基金分析、股票分析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对复杂的金融数据分析还可实现金融犯罪的预防和调查,通过对银行和信贷机构的信息规整,可构成清晰的资金活动链和金融活动网,在检查和预防金融犯罪中作用十分明显。

3、信息可视化技术在网络监测上的应用

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数据数量呈现出翻番增长势头,依托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使网络流量、节点连接特性以及地域信息得到清晰反映,实现有效的数据通信监控,判断用户实时网络应用服务状态。

4、信息可视化技术在商业信息上的应用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以淘宝为代表的网上购物不仅成为网络应用的热点,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每天在网上均进行着大量的商业交易,并产生了海量商业数据,采用信息可视化技术手段可有效挖掘商业信息中的有效价值,实现商业信息价值最大化。

四、未来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定义增长迅速,很企业数据已经进入了TB级别,在处理海量数据过程中,信息可视化的速度和效率提升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此为,由于多维度大数据可能导致视觉混乱,如何实现数据挖掘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有机结合,提升数据的可操作性是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海量数据的信息可视化处理多需要团队开发完成,对协作空间和同步性的要求较高,需要利用并行性来取得较高的加速比。协同可视化领域的研究方向可能向平台开发和视图设计领域发展。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加大,信息可视化技术的挑战性越来越强。其中最明显的制约来自硬件显示,如何在有限的显示器上显示大规模数据成为信息可视化技术的一项发展难题,多维数据的分析是一个信息可视化技术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但我们相信,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必将不断扩大,为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任磊,王威信,周明骏.一种模型驱动的交互式信息可视化开发方法[J].软件学报,2008,19(8):1947-1967

[2]杨峰,李月华,高维.信息可视化方法研究综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9):125-128

[3]张 昕,袁晓如.树图可视化[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2,24(9):1113-1124

上一篇:维修工程决算书范本下一篇:外出旅游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