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精选8篇)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1

结题报告

摘 要: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建于本地网或位于国际互联网中的主题学习网站,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引导学习者产生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我们迎来了新课改。校本教学研究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命线,也是我们长期思考、探索的话题。网络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值得我们去开发、探讨。

关键字:网络学习环境

校本课程

课程纲要

网络道德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

1、课题的提出

21世纪是快速发展、无限竞争的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认识到,发展网络教育是求生存谋发展的有力手段,教育应该力争从中小学开始,就努力缩小信息化带来的差别,使每个人都能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龙湾区被列为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在2003年秋开始新课程的实验。新课程中,强调探究学习,校本活动将是突出的关键和补充。网络相关内容将占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很大的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更是首当其冲,温二十中、温州育英学校是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学校硬件设备齐全,都联接了互连网,建立了校园网,组建课题组进行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自主进一步扩大,责任也相应增加,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样良好的历史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更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交互性和可选择性,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带来了可能,使得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成为现实。

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研究原则

1、科学性原则:研究内容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不能违背科学实际,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一些想当然的“意念”之作。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时候,方法也要科学得当,特别要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规律。

2、实效性原则:必须结合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现代技术教育改革的实际,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把网络教学做为实验的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连网,力求取得最大效益。

3、共享性原则:建立教学资源库,师生共享,在此开放的平台上,师生共同讨论以寻求解决,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利用市、区教育网资源库,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层次性原则:考虑不同层次师生的教学实际,承认差异,注意教学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师生有更大的自由度,主动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学习内容,体现学习的主体性。

三、研究目标

①创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增强学生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有更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有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为不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学习方式,打开另一种思维通道。②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培养。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增强了职业的效能感和价值感。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可称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经过这一准备过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让教师人格健全、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成长迅速。

③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校本化是信息技术教育“校本化”的核心。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生培养目标出发,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恰当确定好信息技术课程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课程体系、结构与信息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具有本校特色。具体目标

目标一:以网络化资源库为基础的校本教材的建立 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目标二: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探讨,让学生用网页的形式记录建构的知识,应用多功能网络教室既可看、可听、可说、可写、可操作的优势,做到思考、存储、记忆、激活等环节相互配合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目标三: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的道德素养

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思维和判断。

四、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调查法等实验方法。

u

调查学校的计算机媒体硬件建设情况和教师的计算机操作业务水平、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便有针对地开展课题研究;

u

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了解校本课程的优越性,研究如何更恰当,适时的开展,并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个案研究法的实践)等等; u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探讨,探索新的学习方式; u

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应,形成评价标准;

五、研究时间、步骤

1、前期研究(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这一阶段主要的内容有: 教师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及校本培训。

课题组教师参与市、区、校级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学习; 相应学生情况调查,确定校本开发内容。

2、中期研究(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这一阶段主要的内容有: 撰写校本课程纲要

课程实施过程研究(1)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研究(2)校本教材评价机制研究(3)校本教材改进机制研究(4)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性小结。

3、总结阶段(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 改进、完善开发的校本教材;

整理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统计; 实验结题工作。

六、研究的措施与内容

(一)研究内容的确立

1、情景分析

通过学生的调查分析,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有接触过电脑,但指法水平相差很大,学生对word、powerpoint等掌握的内容差距较大。学生对计算机普遍存在玩游戏、上网聊天等想法,对上网查资料,网校,网上教学辅导等等缺乏了解。学生家中电脑数量不是很多,通过对全校的调查,2002年级的学生家里电脑数只有20%左右,2003年级拥有量40%多,2004年级也只有不到50%。

就我国的信息教育现状看,中小学信息教育应落后于信息技术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技术环节薄弱,各种已形成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迁移到信息能力中来,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信息技能的教育。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应该包括:知道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会用字处理工具写文章,能够用因特网浏览器、在线图书馆、电子邮件从众多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项目活动为中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字处理软件——Word2000”过程中,我给学生定下的项目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独立用计算机写作文,并对其进行编辑、排版、存盘,再打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协作学习、师生会话商讨、学生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完成了Word2000基本功能的教学。在学生熟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使学生了解Word2000的其它集成功能。

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用的,但这些特定的技能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不同情形下的技能应用迁移。因为关注于特定技能的课程只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计算机,却很少提及何时使用计算机、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学生学习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和工具,仍可能对如何将各种技能整合在一起用来解决难题和完成任务不知所措。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需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作业联系起来。比如,元旦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计算机做一个贺卡,打印出来或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送给同学或老师。学生利用学过的技能,从信息源获取素材,加上自己的创意形成图文并茂的贺卡,用E-mail发送给教师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将所掌握的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融合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准确、创造性地组织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专职)普遍很少,温二十中只有2位,温州育英学校1人,研究人员力量单薄,在教学上任务非常重,又兼顾其他事务又非常多,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投身教科研。

2、确定内容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把研究内容确立为:

(1)、学生能够熟悉键盘,熟练掌握标准指法(对来自不同小学、有较大差异的学生树立好良好的习惯),能够熟悉智能ABC输入法,学生具有能够在网上搜索信息的能力。(七年级上)(2)、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我与※※》的电子杂志。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七年级下)(3)、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的多媒体作品,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网络道德课的设置(八年级上)(4)、通过对各媒体素材处理,学生制作个人网站或班级主页,(八年级下,有选择的进行)2003年秋季,学校正面临新课程改革。在课改时期我们必须遵循课改的原则。课改要均衡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走极端;课改要渐进过程,也必须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课改要体现理念上的更新,更要有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的改革。在确立内容初期,我们曾设计要出自己的教材等想法,但我们觉得没必要,省编新课程教材的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又非常具有创新,我们何乐不为呢,所以决定在省编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和重组,合理利用已有课程资源。这既是对已有课程资源的珍惜,也是一种快捷的课程开发行为。

(二)硬、软件准备

我们两校都建设了校园网,建有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并用光纤接入因特网。温二十中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硬件top98和深蓝易思及科教2000,温州育英学校使用科教2000多媒体网络教室。

1、多功能教室

在多功能功能教室,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点播系统,可查询和点播网络服务器上的课件和有关教学信息,通过投影机打到大屏幕上,配合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

2、网络教室

在网络教室,学生可查询、获取和演示网络服务器上的多媒体课件,可在网上进行练习,可在学习过程中,浏览服务器上的信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控制学习的进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个别化和交互性地学习,当发现问题时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来获得老师的帮助。这一切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开放的学习环境;

3、Internet网校

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可以在Internet上建立网站或者访问以有的网校,比如联想网校、101网校等等。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相应的网站来学习未知的知识,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该环境是否不要教师呢?不是的,计算机永远也代替不了教师,教师在这里,只是地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教学中心,知识的灌输者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教学控制系统可实现轮流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可遥控和控制学生的键盘鼠标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地帮助,也可将教师自己的讲解或某一学生的操作广播到全体学生或特定的部分学生的屏幕上,避免了学生盲目操作和无组织性操作。

我们的教师有了意识形态上的认识,还得有素质上的提升,即行为的施行必须有专业素质的保障。教师要努力地成为“反思的实践者”,要由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创造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成为能融通和组合各种教育要素的开放型的教师,学会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反思、合作,并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觉践履的习惯和品质。我们强调角色的转换,也就是要将教师内化的观念表现为教育活动中的创新行为,强调专业化发展也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用专业的素养去实践。所以教师的培训立足于校本培训。教师进行课程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理论的培训,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进行网络相关知识的培训。我们参加

了市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区教研室的校本课程培训,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校本课程培训,聆听了市教研院董老师、区教科研室王主任及教科室蔡老师等等专家和领导的精彩报告和讲座。同时我本人也参加了市教育信息化研修班和市第二届信息技术青年教师研修班,得到了国内先进教育观念的熏陶,特别是04年上海之行,让我更深刻感受到大都市所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对他们的学习使我们长了很多见识。同时通过对兄弟学校取经,使自身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课程纲要的撰写

1、一般项目

教学材料:省编+自编

课程类型:探究性学习为主

授课时间:分初

一、初二上下学期 授课对象:初

一、初二班级

2、课程目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特别要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以及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并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设,目的就是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去让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努力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立足点,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对省编教材的研究,自发挖掘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尤为重要。通过校本课程的研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基础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水平,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

3、课程内容(具体部分内容见附件)(1)七年级上

学生能够熟悉键盘,熟练掌握标准指法(对来自不同小学、有较大差异的学生树立好良好的习惯);

能够熟悉智能ABC输入法,特别是双字词组的输入,多字词组的输入等等技巧的传授; 学生具有能够在网上搜索信息的能力,特别是搜索的技巧 资料库的建设,如何更好的分类、管理等。(2)七年级下

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我与※※》的电子小报,Word的使用技巧; 制作电子杂志(班级、家乡、祖国等校本题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音乐课为主)(3)八年级上

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的多媒体作品,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社会课永昌堡、炮台山为主)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网络道德课与班主任合作利用班会课)(4)八年级下

通过对各媒体素材处理,学生制作个人网站或班级主页(有选择的进行)主要针对尖子生选拔参加上一级比赛。

4、课程评价

1、指导性原则: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评价应突出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自学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2、科学性原则: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应建立在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反映现代的教育观念,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的规律。

3、整体性原则: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对一节课的评价,应纳入到单元教学的组成部分考虑,并从教学设计、过程实施,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考查,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水平。

4、可行性原则: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即适用于本校设备、师资及学生条件不同的实际情况。

(二)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

1、准备实施

确定实施内容后,我们对学校的学生进行分析,02级学生大部分来自村完小,底子差,基础薄,我们确定其中的3个班进行实验,利用每周1节信息技术课进行实践研究。对03级学生,我们则把实验扩大到全段。鉴于部分学生家里没有配置电脑,而课堂内又无法完成的学生,除了中午开放一段时间外,在机房空余时间向学生开放,保障学生的上机时间。

2、校本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 “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建于本地网或位于国际互联网中的主题学习网站,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引导学习者产生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1)探究性学习

“中学生探究性学习”是指中学生在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选择并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学习成果,仿照科学探究的过程,主动提出(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自主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而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在制作电子杂志时,让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兴奋,每完成一节课,他们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基于网络应用的中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小组成员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分工合作,并采用对话、商讨和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活动时,每个小组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每组4-5人,教师可视具体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在实际教学中这方面给我的体会是,要在小组协作中强调团队精神,组长的领导组织作用很重要,组员的配合支持也同等重要。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代表集体的成功,在合作过程中要避免以下情况出现:组长单干,组员旁观;急于表现,突出自我,缺乏交流;你推我让,拈轻怕重,缺乏责任感;不闻不问,冷漠处之,缺乏热情等。

Internet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交流中介,为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了共享与交流不同观点、看法的机会。论坛的开设,学生当了版主,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但有些个别学生经常恶作剧,为此我们必须对学生上网制定规则,同时要灌输网络道德内容。另外通过收发电子邮件、留言本和聊天室等功能,使得研讨、交流的时间不只是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可以说,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课堂进行了延伸。(2)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个性,为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而采取的教学模式。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较好的解决了

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分层教学思想很好的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为学校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①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的分层设置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层教学目标既要科学、准确地设置在相应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时也应是教学总目标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分解目标时,教师应该在考察学生的学习可能性和具体准备情况的基础上,找出他们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并分析教学要求与教材内容,制定与各层学生最近发展区相接轨的教学目标。理想的教学目标应该设置在接近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以使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促进学生发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是经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用一句俗话就是“跳一跳,摘桃子”。对这种知识的学习,学生必须先努力向上“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即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的分层就在于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以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为主,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的。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来说,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班级授课制无疑是普及计算机知识的主要途径,并利用活动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而竞赛活动是一种智能型比赛,对培养拔尖人才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人的发展以及其差异性来说,兴趣小组、竞赛活动其实也是一种普及知识的形式,只不过是一种高层次的普及活动罢了。同时知识普及是基础,提高、拔尖是目的。

②学生分层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首先应将学生区分出层次,并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大致相同的特点,以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为此,我们必须首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根据中小学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将认知风格、性格特点等非智力因素作为参考变量,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或组,并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兴趣。对学生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个出发点,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或者分组,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分层教学。

针对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学生对自身发展也有着不同要求等实际情况可以尝试分为班级授课、活动课程、个别辅导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以班级授课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普及型教学)。即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对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让他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

第二层次是以兴趣小组为主体的活动课程形式(提高型教学)。在全面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对一些有才华有潜质的学生进行个别教学,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以及其他课外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发展其特长。第三层次是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拔尖型教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特别是一些有才华的学生以及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单靠课堂教学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时,通过教师的个案辅导和个别教学,使学生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学习,进行针对性强而行之有效的辅助学习。这样对那些在课内外计算机活动中发现和培养出来的部分学生进行严格的专业技术训练,使他们走上“兴趣——特长——专长”的成才之路。

③教学方法分层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在信息技术七年级的“制作电子杂志”教学单元中,教师讲解对电子杂志具体制作的方法后,布置学生练习。此时,要重点指导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如何在文章中设置出错落有序、富于变化的版式,通过排版制作出漂亮的电子杂志,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对学习兴趣很高的学生就可让其在掌握一般方法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富有创意的电子杂志作品。④教学过程分层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特别重视反馈-矫正策略。因此,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便十分重要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必然要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如果再以一张试卷或是统一的操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的话,不能有效反应出学生实际掌握的水平。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根据以上的理论设想,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分层教学方法,是走出现在信息技术课教学困境的一次有益的探索。那么,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呢?

首先,要确定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的现状和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熟练水平。可通过考查或考试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小组,在学生分层时就完成。其中,A组的学生是属于计算机操作水平比较熟练的一组,B组的学生则是属于操作水平很差的一部分,C组的学生则是有特殊兴趣爱好的一组。这样呢,我们就可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别的指导和布置不同的练习任务。其次,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水平层次,有不同的侧重内容。这样,就能很好的体现教学内容的不同针对性。

第三、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A、B、C三组的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时都统一要求,统一教学。因为这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差异不大。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能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知识教学,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最后,由于新课程强调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采用统一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即将推行实施的温州市中考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加分制度,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相对科学和完善的弹性评价机制。(3)

任务驱动法

在我们的研究中,大部分的内容都是采用“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容易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输入文章”的内容时,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输入一篇自己的短文并保存起来”,这个任务包含“输入”和“保存”两步操作,并强调“自己的短文”,体现了与学生的关系和文章的“短”,主要考虑不要让学生把大量的上课时间花在输入文字上。例如:因特网的教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等子任务;针对“写信与发信”这个子任务,又可以划分为:写信、发信、在信中夹一张照片、发送一个或多个文件、发送一段录音、发送一个影像等子任务。(4)

个案研究

在众多的校本教学研究形式中,感触最深、受益最大的是个案研究。教学个案研究就是以一堂研讨课为例,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分析、研究过程;或就某个环节、某个方面、某种方法等进行研讨。在个案研究中,通过别人对你的评价和建议使执教者可以清晰了解自己的教态、语言、教学机智、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特别是可以看到自己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是不是以一个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出现。这种直接而全面的分析, 将使执教者心灵震撼,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认真听取别人的教学建议,对症下药,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还有随堂课的设置,在听课中随时发现问题,听课者和执教者及时探讨刚才发生的教学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这样的教学研究也会令人受益非浅。在《龙湾一日游》课中,我们几位教师互相讨论,在上课时邀请其他学科老师共同参与交流,其他学科教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如线路制定如何更合理,如何推出精品线路等等,而且提出信息技术如何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切入点等讨论。不仅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其他学科教师更深一步理解整合的内涵,从而达到双赢。教学是一种创造,为了培养孩子具有鲜明的个性,教师也就必须展现自己的个性,促使教学个性化。(5)与其他学科整合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重塑全新学习理念。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网上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做成电子投影片来显示,可以用电脑办各种小报。学生在网上查询、交流、欣赏、创作、展示,这必将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与其他学科整合过程中,我们与音乐、美术、社会等等学科做了有益的尝试。王增老师是市里比较有名的音乐教师,我们多次合作,在研究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身心得到极大愉悦,音乐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整合中我们努力创建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课程师生一起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让现实生活的社会文化、自然景观、时事焦点等

都成为我们学习研究的内容。我们学校的社会老师就带领学生去永昌堡、炮台山等,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古迹,家乡的伟大,回来让学生通过电脑制作成果展,介绍家乡。(6)网络道德课的实践

学生在网上无拘无束(包括网上的操作、信息的内容、发表的言论、交友等)和网络虚拟的环境所形成的道德异化与学校的德育目标的差距甚至矛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则等都没有网络道德方面内容,而网络道德的规范是比网络教学更紧迫的,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和学校的大问题。由于是德育的一部分,所以与班主任一起来上这节班会课显的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采用讲解、调查、讨论、辩论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蓄,取长补短。注重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倡学生有目的的上网,可以帮助他们远离网络不文明行为。

3、建立评价体系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1)对教师的评价

为教师创设宽松的研究氛围,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天地,在宽容中成长,在鼓励中成长。以课程评价(同上)原则为要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上述要求可评为A级

基本过到这些要求,还有某些不足可评为B级

从总体上看,是按照这些要求去做的,但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可评为C级 基本上没有过这些要求,缺点和错误严重应评为D级

(2)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正面成就。充分展示学生知道了什么、理解了什么和能够干什么。对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加以引导和规范,让学生发现和发展多方面的潜能。创建以小组考核的评价体系,做到组内自评、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创建以学生的信息能力为主的评价体系,评价时注重过程的分析,不应片面追求结果,以学生搜索、处理、整理信息的水平了解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情况,值得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人、会生存。

4、建设龙湾信息技术教师交流网和龙湾校本课程专题网

它为广大教师拓展了教学研究的层面,它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跨地域、跨时空交流、探讨的平台。教师们在网上可针对某一因惑肆无忌掸地发表见解;可把教学中好的经验、深层次的思考体体面面地发表于网页上。尽管没有面对面的交流,但它更能使教师敞开心扉,坦城相对,直言不讳新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的方方面面。这种网上研讨,交流的面更广,研讨的度更深,自己的视野会更开阔,这种全新的教研方式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

(五)达到的效果

1、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初一学生能轻松搜索和下载信息,能构建和管理资料库并制作电子杂志,初二学生用多媒体作品来展示、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心声。比较优秀的学生网页制作在市、区级获奖。像林盼达同学在2004年市信息技术现场制作比赛获得二等奖,在03年04年区信息技术现场制作比赛中,王睿同学获得一等奖,多名同学获得二、三等奖。在学校信息技术比赛中,经常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

2、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研究造就了一批年轻骨干教师。通过教学结构、模式、策略、教法与学法的研究,使我们在教学上有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更喜欢上电脑课了,也喜欢上整合课了。经过实践与研究,我们教师的素质上去了,水平提高了。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屡有建树,本人的教案《资源管理器的使用》获得省三等

奖,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获奖和交流。曹荣亮的案例《江南风情游 之“龙湾一日游”》获市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市、区级获奖等等。

3、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研究渗透电脑音乐美术、网页制作、多媒体作品制作等现代技术知识,学校开设全新的、以培养学生网络技能(信息技术)为主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加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份量(实验技能的培养)。

4、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养成自觉、自主、自立、自律、自信的品格,通过协作性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自我管理体系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了具体的评分细则,学生行为在互相督促、激励中逐步修正,个人道德品质修养自然得到了提高。

5、实施课程改革实验,成也教师,败也教师。在研究课题结题时,我们的课题仍然继续,我们希望继续用心去关注,用心去发现,用心去研究,它必将开出灿烂之花,为课堂教学改革增添迷人的芳香。

八、课题组成员

姓名课题内分工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

九、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钟启泉 《探究式学习原则》

任长松 学生的学业评价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斌华 新课程环境下校本研究的思考

叶冠毅 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探究

周克文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与21世纪的教育革新》

何克抗

《针对个体差异的班内分组分层教学的优化策略》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界定及支撑的理论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更新,并为师生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和空间。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即要求教师在各自的课程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所教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创设自主求知、愉快的学习氛围,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师原有的知识已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抓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尽快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奠定基础。

2. 课题的界定

(1)信息技术

主要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理论。

(2)整合

(1) 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2) 指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课程教学过程优化的整合。

(3) 指在完善信息技术应用层面的基础上,教师、学生与教学过程的深度整合。

“信息技术与具体教学内容的整合”,我们认为就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效果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把新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与学科“整合”即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密切结合,即以信息技术优化学科教学过程,以优化的学科教学过程推动信息技术的开展。

3. 支撑的理论

(1)素质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与学生平等的合作中的首席。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力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世纪人才。

(2)建构主义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1)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2) 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学习者在实际情境下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到的知识,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重组原有知识结构。

(3) 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起关键作用,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的作用。

(4) 对学习环境的设计, 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在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上述理论表明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学习环境,有助于知识的建构。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指导我们进行《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

(3)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和追求目标。当个体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最高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最高的奖赏和奖励。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体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现代信息技术将为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示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提供可能,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所以,本课题研究借鉴建构主义原理和人本主义理论,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努力贯穿开放的理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寻求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从而实现人与机、人与人、课程与信息的高度交互,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式地学习,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自由发展。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策略

1. 研究目标

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三大主题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全面变革;研究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教育资源的利用从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实现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整个资源对教学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科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组织者;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资源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协作工具和研发工具,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

2. 研究策略

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问题情境和虚拟实验环境,以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利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扩展链接等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或突破口,根据建构主义“学”与“教”理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无缝接合,对于整个教育的深化改革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其整合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切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认识主体的作用;利用计算机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方便师生摄取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特性实现能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架设学校课程整合资源和学科资源网站,进行网络社区的教育与辅导,开展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和活动。

1. 语文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之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提炼能力必将随之提高,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能力的提高。

(1)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结合,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及合作互助学习的新路子。

(2)利用校园网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深化学校已有的大量阅读与快速作文相结合的实验成果。

(3)购置与开发适合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软件,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水平,尽力提高教学质量。

2. 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教师应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1)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合作互助学习的新路子。

(2)加强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深化研究。

(3)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英语

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小学英语句型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听说认读为主要目标,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

(1)利用网络资源,播放生动、有趣的卡通英语对话片段,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堂教学相结合。

(2)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信息量,增大了学生操练对话的密度和广度。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下自主学习。

(3)借助网络课件,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对话能力,加强语法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音乐

音乐是小学进行美育的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旨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

(1)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创设音乐情境,启迪学生欣赏美。

(2)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想象力。

(3)引导艺术创新,发展学生创造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或协作交流式的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自由度,发展他们的个性潜能和聪明才智。

5. 美术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尤其是在探究式学习方面。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践、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过程。

(1)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激发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激发其探索精神、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水平,尽力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尽力提高学生的电脑绘画水平。

6. 其它

学校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研究扩展到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以培养学生快速搜集信息的能力。

总之,当今的教育教学正在向信息化迈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力将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为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我们不能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应不断更新自己,充实自己,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工具,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地学习、掌握知识。

四、研究的方法

1. 文献学习法

学习与本实验有关先进的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本实验服务。

2. 调查法

了解实验教师对实验的理解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课堂参与状况,了解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需求变化,研究制作与使用以便学生在获取信息、运用信息、提高学习能力方面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法。

3. 行动研究法

在理论的指导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前两步是实践阶段,与正常工作任务一致,后两步是反思阶段,对实践的结果进行观测,看任务完成得如何,然后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出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4. 研讨法

针对实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5. 个案研究

通过典型的课例作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炼相关结果。个案研究贯穿在其它的研究类型中,使研究成果更加具有说服力。

6. 逻辑归纳法

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探讨该课题的一般教育理论与实践模式等。

五、研究的步骤

本项实验周期为4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准备阶段(2006年4月—8月)

了解现状,制定计划,收集资料,开展系统的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理论学习。

(1)拟定课题实验方案、组织论证、申报立项。

(2)组织实验教师进行计算机培训,培训采取集体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培训质量。

(3)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主要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新型的教育技术,以及新课程标准,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学会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

(4)完成实验前测与统计分析,形成实验资料。

2. 实施阶段(2006年9月—2009年12月)

将研究内容化解,有针对性地研究。通过边研究,边试行,提高研究的效益。

(1)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进入实验阶段,为保证该项实验的顺利进行,每隔一周进行理论学习和课题实验的专题研究,组织实验教师定期参加课题组的实验研讨活动,学习国内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

(2)根据实验目标分学科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方法、策略的具体研究实践。

(3)探讨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方式与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5)研究教师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如何使用教学软件,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发现、思考的手段与方法。

(6)对实验过程中专题研究的各类数据、资料,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整理论证,以检测实验目标,调整实验手段,不断完善实验方案,验证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以利于实验的大面积推广实施。

3. 总结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4月)

在过去总结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做好成果的推广工作。

(1)根据对实验结果的综合分析,对课题的实验进行及时的修正,然后将实验成果推广到下一轮的实验运行中进一步验证实验假设的正确性。实验教师写出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发表相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2)重复验证实验研究成果,收集所有实验研究资料,写出总过程的课题实验研究报告,写出和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实验论文,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整理好实验研究档案,申请上级教科研部门的结题鉴定。

六、研究成果

1. 研究带来的变化

随着实验的步步深入,我们欣喜地发现自开展课题实验以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相同的教学时间却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学得更加轻松。实验进程足以表明:本课题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学习行为与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能力的提高,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这一过程发挥着重要影响。所以,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模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能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目标。

(1)学生素质得到快速发展

(1) 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课堂实现怡静与活跃的统一,紧张与愉快的和谐。学习方式由同一被动变为主动多样,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和“发现学习”。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品尝到“发现”的欢乐和求知欲的满足。我们看到,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扩展了认知领域,同时,从学科特点来看,借助各种资料,将图文加以综合并发挥想象,适度借鉴并创新课文的表达方法,把网络信息内化成了自己的语言。2006—2007年度我校学生作品在《关心下一代周报》中发表文章8篇;在《校园文学》中发表文章9篇;在《当代教育教学》中发表文章达40篇。在各类征文比赛中,共有50多人次获奖。2008—2009年度我校顾酞正同学在昆山首届“新人新作杯”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中荣获金奖;张芸等3名同学在省“书香网吧网上主题读书”活动评比读《丑小鸭》有感中获省级二、三等奖;冯怡冉在市小学生演讲赛《航天英雄伴我成长》中获一等奖。2009—2010年度我校学生在江苏省教育学会第三届中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中共获金奖3名、银奖15名、铜奖42名;汪姝琳、薛可心同学在“清风拂校园”廉洁故事征文、演讲比赛获昆山市一等奖。在各类知识竞赛、才艺比赛、演讲比赛、科技论文中,我校学生也均有出色的表现。

(2) 学习主动性的增强加快了学生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促使学生同伴之间的交流大大增多,他们在彼此平等的接触与竞争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大大增强,同伴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也日益增多,真正实现了主动学习、自主发展。与此同时,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实践探究。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其创新精神和交流与合作能力也跃上了新的台阶。2006—2007年度毛弈等12名同学获第十一届智力七巧板竞赛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刘博文等四名同学在第三届科技实践操作赛(火箭制作)大赛中分获特、一、二、三等奖。2008—2009年度我校沙宇亮等5名同学在“声光杯”全国模拟遥控飞行挑战赛小学男子组获国家级二、三等奖;戴若木、刘力方获苏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VEX杯”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张启航等9名同学在十六届青少年科技模型“朱棣文杯”舰船模型拼装竞赛获省级一、二、三等奖。2009—2010年度我校杜蔚文等6名同学获十九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纸模型飞机比赛中省级二、三等奖;王诗瀚等7名同学获昆山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个人项目二、三等奖;梅健瑄等13名同学在橡筋动力杆身飞机分获省级一、二、三等奖;王佳琪等三位同学参加第二十一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生“昆山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获省级特等奖;刘力方等三位同学在“博实杯”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获苏州市一等奖。在其余各类科技竞赛、知识竞赛中,我校学生都斩获了不错的成绩。

(3) 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信息素养是获得终身教育的基础。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的确定、信息的获取、信息的整理、信息的集成将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即熟练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计算机及相关应用软件完成实际学习任务的能力)夯实根基。实验表明,多数学生能够在网上搜寻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进行自学,并能熟练运用标题搜索、主题搜索和关键词搜索技术,具备确定、提取、评价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能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的自我管理和评价。2006—2007年度中,我校王博等4名学生在江苏省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应用竞赛、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操作赛中均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2008—2009年度周文强等15名同学在江苏省第八届青少年技师认定比赛中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并获团体一等奖;苏州市中小学航空航模比赛小学团体第六名;昆山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团体二等奖;昆山市中小学生航空模型比赛综合团体二等奖。

(4) 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心理学家关于记忆持久性的实验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我校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进行整合,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边听边看,或是自己选择视听内容。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将涉及边缘知识或其它学科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了解。它打破了学科界限,增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强化记忆,融会贯通。

(2)教师素质得到快速提升

(1) 教师课堂角色的转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教师利用多媒体色彩鲜艳、动静结合的图像给予学生鲜明的表象,使学生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进入活动状态,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这种欲望一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教师的角色就从“权威”角色向“伙伴”角色转化,变“讲师”为“导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教学效果也就特别理想。2005—2006年度黄敏霞老师获昆山市语文教师评优课二等奖;沈萍老师获昆山百节优秀课评比三等奖。2007—2008年度杜鹃老师获昆山市2004届数学教师会教一等奖、“十一五”课题研究双优评比二等奖;陈丽娜老师获昆山市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9—2010年度蒋琴老师在昆山市小学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研究“双优”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朱绮纹老师获昆山市第四届“百节优秀课”评比活动三等奖、开发区工会“青年教师风采展示”选拔活动三等奖;陆真珍老师在昆山市小学音乐学科优秀课评比获三等奖;沙亮亮老师在中小学教师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比赛中获三等奖。近50位老师参与了市级公开、评优课的展示。

(2) 教师教学手段变得新颖而多样。利用网络备课,能大大丰富教师获取的信息。网络资源经过教师的收集、分析、处理,可以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获取本学科、本次教学内容的最新知识,最新信息,使得课堂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多种媒体,以生动、形象、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加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网络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施教和个别化教学,使得学生的个性和学习风格得到更好的关注,实现学习的个性化和发展的个性化。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我们逐步走出计算机运用的低水平、操作化的倾向,从单纯利用计算机学习逐步迈向多元学科整合的全方位智力发展,构筑知识、情感、技能相融合的高智慧教与学体系,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使教与学变得简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变成自身素养的积淀。随着实验的深入开展,我们发现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会给教育功能、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者及教育对象的定位带来巨大变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媒体由辅助教师演示、讲解的工具转变为学生手中的认知工具。2006—2007年度黄敏霞等4位老师获昆山优秀教案评比二、三等奖。2008—2009年度我校居敏芳老师获英语教师技能比赛二等奖;黄敏霞老师获苏州市思品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邬国华等15位老师获昆山市优秀教学课件评比省级一、二、三等奖;陈丽娜等25位老师获江苏省“蓝天杯”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二、三等奖。2009—2010年度陶燕等23位老师在省优秀教案设计评比中获奖;秦月芬等25位老师在2009优秀教学课件中获省教育学会二、三等奖。总计获奖90人次。

(3) 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增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特别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和知识、思想的共享,使得教师在备课、学习中能充分地进行相互间的合作,可以集众人的智慧和长处为我所用,从而大大提高备课、研究的效率,促进教师个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课题的不断深入为教师创造了更多校内外交流互学的机会。通过教学观摩、课件制作展示、个案剖析、论文交流等形式,我们发现教科研人员运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进行教育信息的收集、处理、检索、统计和分析等处理,大大提高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和效率。我校青年老师先后在《苏州教育研究与实践》、《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教育活动读书心得汇编》、《小学校长》、《希望月报》、《苏州特教研究》、《昆山教育研究》、《新教育实验信息》、《特色教育探索》、《教育科研论坛》、《好教师、好家长》等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35篇。教师乐于教研、敢于教研的科研之风正在我校形成。

(4) 教师与课题共同成长。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障,而在课题的不断深化研究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不断提高,一批业务精干、科研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的实验教师同课题一起脱颖而出。2006—2007年度,我校老师获奖论文124篇;2007—2008年度我校教师获奖论文88篇;2008—2009年度我校教师论文获奖共计68篇;2009—2010年度我校老师有42篇论文获奖, 总计322篇。2008年校刊《顺帆》获昆山市教育科研刊物评比一等奖。

(3)学校的信息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充和利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校结合本校校情,着力抓好资源库建设。2011年,我校引进电子白板达33块,同时组织发动教师积极建设本校的资源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搜集、整理、研制教学资源:互联网上下载;数字媒体资源中获取;把传统方式保存的资源数字化;自主开发文本素材及媒体素材;资源交流。建立涵盖各学科的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教改体会、学法指导、音像素材等子库,内设精品试卷、优质教案、优秀课例、精彩课件、优秀论文、教学素材等子库。目前,学校资源库里的课件、试卷、论文、教学素材等资源达30G以上,为广大师生的学习、交流创造了高效、及时、便利的条件。

(4)对学校的影响

学校2004年被授予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称号;2007年通过了苏州市现代化教育学校的研验收;2008年度被授予江苏省青少年电子技师认定活动先进单位、中小学生书法(写字)展示赛优秀组织奖、读用《关心下一代周报》先进学校、社区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苏州市体育传统学校等;2009年被授予昆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

2. 研究后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开展课题实验研究,促进了学校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带动了全校教师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通过实验主要发现以下问题。

(1)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信息技术的设计与运用致力于为学生创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境,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或是花俏的课件演示,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简单“凑合”。

(2) 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要,专家设计开发的教学和学习的资源与一线教师、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距离,而大多数教师自身又缺乏开发资源的条件。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同教育教学相关的软件应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3) 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搜集、甄别、提取学习资源的问题已成为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4) 无法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网络教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落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篇3

关键词:课题;合唱

一、课题确定的背景

《义务教育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中学生要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学习基本的指挥图示,能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可见,合唱是初中音乐教学中需要我们去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教师在合唱教学的实践中也必定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研究。可是我们发现,目前有关初中合唱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还不多,虽我校每年有举办校园合唱比赛和有组织开展校合唱团活动的多年实践,但一直没有很细致地去研究总结。因此,我们选择以《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为课题,力求在我校课题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提高初中学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方法,希望能为音乐教师提供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初中阶段虽是培养学生歌唱的最佳时期,但是,由于学生正处于变声期阶段,嗓音的保护是很重要的。但我们发现,多数学生还基本是用“白声”唱歌,因此,在合唱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训练是我校课题组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很关注的教学研究,研究总结出适宜提高初中学生合唱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和目标。为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发声能力训练的研究、提高学生音准和节奏感的有效方法研究、训练学生合唱音色统一方法的研究、合唱艺术效果处理的研究和合唱兴趣培养等有关合唱教学方面的研究。总之,我们的研究不仅要让变声期的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还要提高他们的歌唱表演能力,提高他们对合唱艺术的认识、对合唱的兴趣,为他们今后无论在声乐、还是音乐艺术表演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要进一步提升课题组教师的科研能力和驾驭合唱教学的业务能力。为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要随时记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并做及时的反思、交流和总结。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由于本课题是针对我校初中学生(包括我校藏族班学生)合唱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研究。所以课题主要围绕我校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对小雏鹰合唱团实践活动过程的研究和学生参加合唱比赛实践活动过程的研究。经探讨,课题研究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完成: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这一阶段我们的小雏鹰合唱团活动训练已经开展。我们课题组教师对整个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明确研究的目标、内容和各自分工后,都认真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课题研究过程的第一阶段(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这是我们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小雏鹰合唱团的实践教学来进行研究。我们不仅做好小雏鹰合唱团活动开展过程的课时观察记录,还将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在组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交流探讨。而在这一阶段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如何培养变声期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在合唱中如何培养学生好的音准和节奏感”、“在合唱中如何训练学生音色的统一、情感歌唱的有效方法”等有关提高学生合唱能力方面的研究是我们这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3、课题研究过程的第三阶段(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这是我们课题研究提升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们课题组教师除了继续关注小雏鹰合唱团活动的教学研究外,还对我校学生参加校园合唱比赛活动的整个训练过程和活动成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利用每周音乐课时间对各班级学生进行合唱训练,并成功举办了两场校园合唱比赛。其中在2014年5月13日举办了“争当‘三爱’好学生”校园合唱比赛。还有一次是在2015年5月19日举办了“传递志愿正能量,温暖身边你我他”校园合唱比赛。为办好这两场合唱演出,我们课题组老师面对全体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的学生进行了有效细致的合唱训练,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合唱能力,并将活动中获得的研究成果在课题组内分享和交流。

4、课题研究过程的第四阶段(2015年6月至2015年9月)。这是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和结题阶段。在这一阶段里,我们除了继续进行合唱教学研究外,还要收集、总结我们课题组这两年来的研究经验和成果。另外,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市里组织的合唱比赛活动,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也因此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我们在课题组内也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而这些经验和总结都已成为我们课题研究成果的宝贵资料。总之,在课题研究的总结结题阶段里,我们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地完成了本课题研究的结题工作,并以文字、光盘和PPT成册等形式完成了本课题研究的各项成果总结。

四、课题研究目标达成情况、主要成果和实用价值

在我校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年实践研究,现已基本完成预期计划,形成成果和实用价值简述如下:

1、课题组教师实践教学的经验总结和学生参加合唱演出的指导成果:合唱教学研究过程的教学经验(已形成文字)成果;学生参加合唱演出的录像资料和合唱教学过程研究成果总结(PPT打印成册);组织合唱团学员参加市“抗战歌曲大联赛”活动并获得合唱比赛三等奖的成果。

2、课题组成员组织、指导学生参加文艺演出活动的研究成果: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校园科技文体周文艺汇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小学校歌合唱展演活动;成功地举办了两场校园合唱比赛活动;成功举办了“青春飞扬·梦想启航”校园歌手赛活动。

3、课题研究活动对学生指导研究的成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以及视唱能力和歌唱表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多数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为学生今后在音乐艺术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尚存的主要问题和后续研究思路

尚存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我们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的时间很有限(每周只有一节课时间)而且能利用的课余时间也很少,导致许多研究成果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由于没有升学考試的压力和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合唱训练的态度还不够积极认真;三是由于参加小雏鹰合唱团活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女孩,男孩很少参加,导致我们对变声期的初中男孩进行声乐训练这方面研究积累的经验还比较少。后续研究思路:一是继续在实践中研究、积累初中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二是继续研究对变声期的初中生所进行的有效声乐训练;三是进一步提升我校合唱团学生的歌唱表演能力;四是进一步完善对小雏鹰合唱团活动的管理制度等等。总之,在后续的研究中不仅要继续提高我们在合唱教学实践中的业务能力还要不断提升我们的研究理论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

两年来的实践研究,总结了我校课题组教师在学生合唱能力培养方面所实施的有效途径、提升了我校课题组老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最后,期盼本课题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音乐老师的合唱教学实践和相关课题研究有一定的启迪。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4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即是在课程的学习活动中,结合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对相关学科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使学生在获得具体的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自主能力、协作能力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迫使人们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无论是宏观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还是微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终都将因之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同时,一方面,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资依赖的技术平台和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使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科教学成为可能、成为必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在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归纳如下: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是适应二十一世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对于这一发展态势,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本国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为此我国教育部做出了“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

在世界教育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新课程中明确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内容。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整合是一种思想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要利用这种思想方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个整体,使信息意识的形成、信息技能的训练、信息素养的提高,自然而然地融到所有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以促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得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2001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成为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强劲动力。在会上,侯靖方同志指出:“信息技术是当今科学技术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世界范围内的时代潮流。特别是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拓展了人类社会的创造性。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正是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使得教育的时空界限不断拓宽,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进一步提高,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就是是说,以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教育的时代强音。陈至立部长还指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应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中小学教师利用计算机教学正从传统的刻件制作转到注意课程的整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 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是打造新时期现代化学校的需要。

我校是一座新建的现代化的学校,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流的省重点小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现代化的学校需要现代化的设施和能熟练使用现代化技术,有现代化理念为指导的教师研究学校的发展方向,明确学校发展给自己的发展目标,然后将技术、理念、方向有机地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师师合作、师生合作、人机合作、生生合作,发扬合作精神,为较好地实现以上目标奠定了基础;学校有一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他们有各自的优势,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对信息技术的接受与应用相对有一定的难度,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不能更好地将信息技术的长处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网络课件为依托,以丰富的知识为载体,可以将老教师丰富的经验和年轻教师计算机技术的长处,快捷地扬长避短;我校的学生情况是在温州市同类普通高中中属于中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基础不很扎实,学习目的性不很明确,学习方法尤其不够科学,学习兴趣不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做文章,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上做文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其特有的长处,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上起到独特的作用。以上情况表明:我校这样的校情,既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长处,也是短处。正因为如此,整合课题研究对于学校才更加重要与迫切,更有现实意义。通过整合研究,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给我校的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契机,选择本课题,将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二、研究目标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从而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此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为:

1、学校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切入口,深化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改革,努力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网络课件和整合案例为突破口,做好校园资源库建设,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资源库建设;以各子课题研究为依托,提高教师的论文写作和教科研水平,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为科研兴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教师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培养教师的整合理念,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创新理念、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发展观理念、人本理念等,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学生方面: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体会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并使其明白整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意义,从而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尤其是要为高三学生顺利完成高考任务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地说:

1、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和提高师生应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论文写作水平和科研水平。

2、探索研究在学科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和知识建构,力求使学生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

3、探索适应新要求的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

4、探索并形成适合我校学情的全新教学模式,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5、拓展、完善我校计算机网络,努力建设能适应我校教学和教育管理要求的校园网络;做好校园资源库建设。

三、研究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构建一套新模式。本课题重点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课题将从理论、技术、实践三个层面进行探索和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探索研究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学策略、教学结构以及在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探索研究如何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信息技术,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建构知识的学习情境;努力探索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以组织形成一个新的、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

其次在技术上培养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学会使用计算机通过Internet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具体地说即深入研究如何通过对Internet网上教学资源的分析、利用与再开发,从而使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了无痕迹的结合在课程之中;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制作简单适用教学课件的能力。

在明确真实而有意义的整合不同于简单的结合的前提下,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空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尝试探索研究整合课程的评价;在此过程中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教学水平。具体研究的对象包括: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2、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3、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4、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5、信息技术与文科综合(政史地)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6、信息技术与理科综合(理化生)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7、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研究和实践。

四、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习模式是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支持下,学习者可以进行多种控制,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根据自己的个人潜能,选择学习目标。

2、协作性原则:学习者因个性差异,自主学习会产生能力差异,而协作学习,能通过群体活动,各个个体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协作学习,将会更加方便、更加有效地培养他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各种人群交往和团队协作,懂得尊重和欣赏别人的劳动。

3、实效性原则: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要坚持结合本校实际,不搞花架子,追求实用和实效。整合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为实实在在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教师素养服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服务。

4、激励性原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长处,从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出发,通过对其肯定性评价,使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5、整合性原则:就是其学科的交叉性。整合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进而组织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知识体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际上 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6、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因此授之以渔,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不是以眼前的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用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评价教学质量。

7、共享性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是发挥各任课教师的优势,老教师与年青教师的长处,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因此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关系到课题成败。

8、交互性原则: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整合必须基于网络课件为依托,信息技术提供的交互性才得以充分的实现,可以说没有信息技术的网络依托就没有整合。

9、发展性原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这是科学的教育、人性化的教育的最基本的原则,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实验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得到持续而有效得发展。

10、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科学的理论只有在有效的实践中才能发挥出它的指导作用,只有理论没有实践无法检验理论的科学与否,而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提高,才能上升形成具有更广泛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

11、工具性原则: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为:媒体教学、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如何将学科知识进行数字化,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实现模拟仿真,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学习环境。然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强调的是,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要立足于课程而不是计算机,故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只是学生学习的必备的工具和伙伴。

12、并重性原则:并重性原则指的是知能并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立足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整合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统一性原则:本原则是指个别化与协作性相统一。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有利于因材施教的实践平台,在总体目标相同的前提下,每一位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进行学习,从而能有效实现个别化教学;同时,网络又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零距离”,有利于学生协作解决复杂问题,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五、研究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子课题负责人在课题组长的领导下,带领本子课题组成员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另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学习的主动全交给学生,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把自己培养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研究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把全新的课堂带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1、经验总结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要依靠实践,及时总结经验是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然。经验总结法,在本课题活动中十分必要。

2、文献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习相关文献,领会文献精神,用于指导实践,对于提高课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献法就是要求教师学习文献,对照文献思考、实践。

3、调查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包括了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包括了新课程标准的一切理念的渗透。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参与乃至主宰整个课堂教学是任务驱动模式常用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自主地得出结论是整合的目标之一,故调查法必不可少。

4、案例研究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挑战,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方法,对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案例研究成为必要与必需。在实践的过程中,只有经过深刻反思,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的研究才能深入,目标才能明确。故案例研究法原则在整个课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七、课题分析

(一)课题常规成果

经过三年的认真学习研究,特别是最近一年的努力实践与反思,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由于我们踏踏实实开展课题活动工作,认认真真进行反思,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行家称我校的整合水平已经进入温州市各级学校中的第一层次,并在市课题交流会上专题介绍,得到了主管领导的肯定。具体地说:

1、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全体教师均会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全体教师均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教和学生学的工具,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三年来,全校教师养成了积累教学素材的好习惯,资源积累丰富,各教研组均有自己的网站,已经初步制作了积件库,并将部分优秀素材刻录成光盘,在体现了资源共享理念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大大提高。每位教师均能自如地在网络上快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有些教师还在网上有多个个人主页,发表自己的课件、案例等,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奠定了基础。

2、教师通过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3、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初步构建了符合我校学情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

4、通过课题活动,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加强,新的课程观、质量观、教学观逐步形成。广大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三年来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养成了及时总结写出论文、案例的习惯,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有15篇整合论文,21个整合案例、5个整合课件获得市级以上奖,3篇论文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1个课件和案例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共有受到了专家的好评。(见附件:《2003年9月—2005年8月公开获奖成果统计表》和《2004年9月—2005年8月公开发表的论文、音像出版物统计表》)

5、“整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改变长期习惯的教学行为,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让课堂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有效保证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为今年高考打响了开门红,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了基础。

6、促进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中青年教师利用自身优势先行一步,在提高信息素养并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全面的课程改革,努力构建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信息技术渐渐成为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有力支撑。在众多的市级以上奖可发表的文章中,绝大多数是青年教师的作品,特别是市一等奖以上的论文、课件、案例均以青年教师为主。

7、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为学校顺利通过市重点学校,省A类达标学校的评估作出了应有的努力,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三年来我们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探讨本课题的意义和思路,多次到兄弟学校取经、交流,召开市级观摩课1次,4位教师开出了观摩课,得到了专家支持的同时,也受到同行的 好评。校级整合活动周两次,每组保证1——2位教师开出示范课。在观摩课后和交流会上,兄弟学校和有关专家领导反馈过来的信息表明,他们对我校的整合课题是肯定的。本课题的跨越发展,为学校顺利通过市重点评估,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实现了招生一路大攀升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二)课题特色成果

1、通过建章立制,使本课题研究有序地进行,保证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的顺利进行,促使教师在整合实践中转变角色,改变了教学方式。

为了使教师们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践与研究》课题的重要性,学校不仅确定了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更是及时地制定了《温州市第22中学教科研管理制度》。该制度不仅有相关管理制度,同时有相关奖励制度,保证了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姿态,认真的态度投入教科研工作。具体包括:(1)制度 A、规划制度

为了使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方向一致,目标明确,协调配合,在每学年初,学校教科室根据建立的“多层面科研网络”,制定教师分级承担课题研究的计划。教育科研规划的内容,一是依据本校本地教育教学与管理的现状与实际需要,二是各层面老师的自报项目,三是根据各层面老师自身特点与适合项目,从而制定出本校某一时段的教师分担课题研究计划。规划中要按轻重缓急、难易程度、规模大小、投入分配区分出不同层次。让老师们明确主攻方向和各自的任务,做到统一部署,相互协调,使学校的多层面科研网络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B、目标考核制度

为了克服有始无终的通病,检查规划落实情况,督促规划目标的成功实现,学校教科室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制度。目标考核的内容,就是把学校各层面科研工作的目标到达程度列入教科室、教研组和教师个人业绩的考核指标之一。目标考核,可由教科室拟订一个逐渐完善的通则,评出基础分;再由各教研组拟出细则,评出附加分;再由个人给自己评出自评分;最后再按30:40:30的权重计入教师业绩档案。C、立项制度

立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说,确定课题,论证课题,最后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之中。在学校教育科研的活动中,要经过正式的申报、论证、立项手续,富于创新、意义较大或规格较高的课题,都应该鼓励其积极向科研主管部门申报,争取得到立项和指导。D、监督检查制度

为了避免“两端管理”即年初定计划,年终写总结,中间留空白的现象,学校将加强科研过程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的内容:对已立项的项目的科研过程、实施作用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督促;规定项目承担者作定期汇报,以利于科研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对方案或原计划中的不妥之处及时调整,对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E、经费投放制度

科研经费,是一种为了满足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需求而设置的费用。学校对教育科研所需要的资料、书刊、设备以及必要的会议、差旅费等等,应根据学校的需要与可能的原则予以资助。F、表彰奖励制度

为了肯定老师们的教育科研成果,鼓励大家积极从事创造性劳动,学校奖对取得科研成果的老师予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制度:一是根据本校的财力,按国家、省、市科研奖励比例,抽出与之相当的资金,以相应的规格给予奖励;二是把老师们的教育科研成果与职务评聘、评比、晋升、获取科研资助等,以制度化的形式联系起来,完善起来。

为了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促进教育科研的健康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化的程序,对已取得的教育科研成果按“成果评估标准”进行验收、鉴定、评价,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通过相应级别的会议、出版物、新闻媒体、上网等加以传播。尤其对经过鉴定,证明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要建立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予以大面积的交流推广和应用。H、论文、案例的评选、交流与奖励制度

科研论文、教学案例是老师们在教育教学与管理的改革探索中的新发现、新见解、新经验的展示,学校教科室要十分珍视。为了让大家的劳动成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学校将建立健全定期论文、案例评选、交流与分等奖励以及把论文、案例等级与晋级晋升挂钩、载入个人业务档案的制度。其中优秀的论文向上级相关级别报刊推荐。最后,将每学年的论文分等结集,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考评指标之一存档。

2、整合从理念出发与活动结合,促进了新课标环境下教师观念的转变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方法。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理想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学习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1)促进了新课标环境下教师观念的转变。

A、在培训中渗透理念,为教师观念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大事,要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势,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前提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为此从整合课题必需的网页制作培养开始,结合本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我们坚持了“技术培训与理念渗透相结合”原则。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做到了从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建构主义”理念和“资源共享”理念出发原则。

从理念出发原则,主要是指地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的过程中,必须渗透相关的整合理念,让教师在掌握技术的过程中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如渗透新理念的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就是最好的佐证,它让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从“展示型”到“研究型”到“创新型”的整合设计中,明确自己在制作课件时应该如何设计问题,搜寻资源。又如,在FrontPage网页制作培训时,让教师明白“共享边框”这一功能对于提高课件的制作、操作的高效性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带着先进的理念进行学习,虽然一开始理解不是十分深刻,但用不了多久,就会恍然大悟地明白培训时渗透的理念的意义,技高一筹了。它对于更好制作整合课件特别是网络课件,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在整合课实践中渗透理念,为教师观念转变奠定了实践基础。

由于有了正确的理念指导,使教师们地整合实践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正如一位年轻的英语教师在“在个体探究和团体交互中学习英语”教学案例上所写的那样:

通过“个体探究,团体交互”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多种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始终保持主体探究状态。通过“竞赛活动”“论坛发言”,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激励学生“勇往直前”,在体现“尝试教育”与“成功教育”的理念中,既突出了个性化水平,又培养了协作精神,更突出英语学科特色,充分展示了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的优势,保证了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网络课当中,学生的行为习惯与传统课堂上的表现差别很大。由于学生还没充分适应电子学习方式,他们很容易走向无政府主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起组织者的作用。但为了让学生按照自己设想的步骤去做,有些人过多使用学生子机控制系统,有时学生只能看着教师操纵了一切,最终失去课堂兴趣。如果在课堂中学生失去了主体地位,整合无非就是穿新鞋走老路。既然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就不能总是想课堂照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本人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注意到,教师应该起到的作用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信息,组织学生学习、探讨”、“更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本堂课中,教师在学生完成竞赛后,引导学生回顾竞赛的内容,让学生总结知识;当学生活动有了成果后,教师应加以适当评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可以轻松地进行个体探究和团体交互。

通过给网页设置密码,本人很好得起到了组织者的作用。重要的网页前都有一个关卡。有些密码只能从教师口中得到,为了对学生活动和进度进行必要的控制;有些密码要求学生自主探求,从课本中,网页中或是只是经过简单的思考后得到。对密码的渴望驱动学生不断去探索,有时他们不得不停下来听教师的指导。这样教师又是很重要的引导者。密码关卡使网络课堂也能正常进行一些传统面对面的师生交流。当一个活动已结束,而下一个活动前又有密码拦着,学生不得不停下,把注意力投向教师。就像在传统教室一样,平常的师生交互便自然地开始了。

历史教师则是这样描述的:通过“国共第一次合作”教学,深刻的发现:原来学生在网络的天空中能这样的展示自我。网络课件中部分学生遇到困难时,很快借助于网页提供的相关知识,找到答案,这一部分由于网络课件的灵活性,学生的学习效率,速度、广度、深度均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学生俨然成为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既是整节课策划者,还是整节课的组织者,还是学生的引领者,在网络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是“教师是学生合作者”这一角色。

(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在渗透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结合到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的因获取、交流和创造知识信息能力的匮乏而产生的“信息的贫困”,在这种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改善,我们必须重视学科知识的外延扩展及其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并培养学生有效利用、查询、评估和创造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内化和提升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在整合实践中,地理老师这样反思有代表意义:

(1)通过制作网页,思考问题设置,使教师在备课中开始角色的转变的反醒。

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教师的角色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要求教师备课时更好地制作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页,不仅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熟悉教材、教法,而且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性,促使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使自己更多地从组织者、引导者的角度指导学生探索。

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在网络环境下的整合课教学,最根本的目的是还给学生主体地位,否则最好的课件,最多的资源也毫无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还给全体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但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在处理论坛内容时,我有意识地表扬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并对有创意的答案大加表扬;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苦学”为“要学”和“乐学”;在网络教学中,通过BBS论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了解学生的实际 掌握情况基础上,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3)培养了学生全新的学习方法。

生物教师在她的教后总结中写道:本节课《细胞增殖》的学习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我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突出体现在对有丝分裂分裂期的过程教学中,通过接受任务,或通过下载的有丝分裂的“动画课件”学习,或自主进入“资源中心”获得帮助学习,在人手一机的条件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和需要,反复连续播放动态过程学习。另外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检测自我学习效果提供了机会,相互的沟通能使知识完善化,程度深入化。特别是第三组,后期的特点明确后,能够将后期染色单体分离从而染色单体消失以及染色体的数目增加的内容很好的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归纳出来,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微观、抽象的内容宏观化、具体化。无论从增强学生的感知和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思路,还是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而地理老师则认为: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拓展知识,扩大信息来源,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由于资源库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利用资源库信息进行思维整合,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如在资料库1、2、3中都有大量有关海洋资源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阔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中的其他资源进行学习,使学习脱离课堂,脱离课本。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由传统的学习方法: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探究,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传统教学方法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探究的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对这些信息还要做进一步分析研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实现了对知识获取加工。这种获知的手段和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比教师强加的要理解透彻,掌握更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利用网络特点,使学生在激励机制下更乐于学习,既保证了个性化学习需要,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小组内部成员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结论,体会到协作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在交流与合作中共同进步,在竞赛中体会到团结与荣誉,培养了团队精神。而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学生完成任务后,计算机弹出“真不错,再接再厉”等鼓励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

(三)潜在课题成果:

1、课题研究的价值

强调整合的必要性,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有机的、恰到好处,不是人为的拉郎配,不是每学科、每堂课都必须整合,不是有整合就是创新,无整合就是传统。注重整合的服务性,就是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为:媒体教学、模拟仿真、虚拟现实等,所以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如何将学科知识进行数字化,借助网络和多媒体手段实现模拟仿真,创设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学习环境。把握整合的规律性,就是看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不适应性,硬件和软件的不支持性。认真研究和把握整合的规律。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强调“过程性原则”,即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侧重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材料的收集、筛选、整理。教师教 会学生的是收集信息的价值判断,以任务为驱动,以目标作为寻找资源的目的和策略,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技术不足以收集资源时,教师再教给他新技术。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整合就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因此,我们看整合,重点不在课件和技术,而在观念和方法。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力求凸现信息技术和网络的显著特点,在互动化、网络化、情境化方面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要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从目前情况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我们首先狠抓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立足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其次是培养骨干,建设队伍;再则就是选择带头学科,力争以点带面。在实验中,我们力求突出信息技术的特点,围绕教学内容的难点,寻找整合实验的关键点。

从宏观上讲,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必然会带动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改革。从微观上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可为我们教与学构建新的平台。因为网络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的超文本性可实现课堂的高效能管理,多媒体的外部刺激多样性容易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既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制胜法宝,同样信息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钥匙。因此,我们在“整合”的过程中,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

2、我们的思索与建议。

(1)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必须要有课程改革的大视野,必须要以实现课程改革目标为目的。也就是说,整合是在课改的大前提和大背景下进行的,不是拘泥于一个知识点、一堂课、或者是一个课件,而是要形成新的教学观。

(2)要有全体师生的高素养:计算机要有机的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师生的信息素养。有人讲,教师培训问题已成了计算机整合于教学的瓶颈,这是不无道理的。因此,要从教师培训机制、学校课程设置、人员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扭转不利局面,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保障。(3)要有智能便捷的新平台

对每一个教师而言,朗读、演讲、板书、绘画等,都是传统的教学基本功。这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但随着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将要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如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有效整合课程要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等等。(4)宏观建议

①国家要在加大对中小学计算机硬件投入的同时,建立相关政策导向机制。如规定教师学习信息技术课时和等级、信息素养提升与评优晋职挂钩、信息技术考核列入教师评价体系等。②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要切实深入中小学课堂,加强调研,有针对性的对“整合”规律性进行研究,真正发挥指导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的作用。要特别要注意避免“整合”走入误区。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5

研究结题报告

依据温教字【2012】104号文件的精神,为了规范统一小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我县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进一步发挥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按照文件要求,于2012 年 4 月,我校信息技术备课组承担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学校领导严密计划、组织和培训指导下,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逐步开展研究,积极实验,大胆探索。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促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这是教育的发展方向,也将预示着教育将迈上信息化之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提高我县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开展此次“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的课题研究。

2、在硬件设备不足,班级庞大,师资力量不足,课堂时间有限的条件下,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实效,提高课程改革质量。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为我校课题研究题目。“人多力量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通过这个课题研究,归纳总结,不断实践创新,研究出一个有效的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的课堂教学方案,营造出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和谐的信息课堂,为学生在往后的信

息技术课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向。随着多媒体的运用与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创造性能力的工具。信息技术现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措施之一。

信息科技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是最新科学前沿的课程,定位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自主地使用信息处理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获取、整理、加工。

任何一门课的第一节课,特别是信息技术这类实践性很强的课,对于学生来说,充满期待、好奇,会在未上课之前进行一番揣测;但对于老师来说则不一定有这种感受,特别是上了多年课程的老教师,又上重复的老课,也许就少了这份期待与好奇。因此,我们不难想象,正是这种心理上的差异,导致教与学之间沟通的隔合。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带着与学生一样的期待与好奇,上好第一堂课,是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程重要的第一步!

态度决定一切!在教学的一开始,学生的态度受教师态度的影响和感染,教师应当对整个教学过程能有所控制与把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包括人生目标、职业目标与课程目标,集中实现的是课程目标,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的人生目标与职业目标去不断的强化与引导,才能始终保持这种良好的教学状态。当然,在

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受到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但由于教师是施课的主体,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的态度应当是主动的、积极的,乐观向上、富有激情!

我们积极响应温教字【2012】104号文件的精神,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目前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依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确定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的上课内容、上课地点以及如何开展这堂课。通过实地调研、参考文献、调查问卷,不断实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构建一个实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把握我校学生特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

1、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良好校园氛围。

2、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通过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得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较大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内容、方法、策略和原则

(一)研究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4月20—4月30)准备阶段,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填写立项申请及课题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收集资料,确定研究方向,填写立项申请及课题实施方案。由陈校长、牛主任指导,确定研究方向及课题实施方案。1、4月份制定问卷调查,并写出书面的调查分析及总结。2、5月份完成第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上课,完成课堂实录,并写出书面总结及反思,完成课堂录像,并刻录光盘。3、6月份整理材料,撰写论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方案。

第二阶段:(5月2—5月15)实施阶段,统计分析各客观现状,细化各研究过程。

1、陈校长指导安排有关上课事宜。

2、研究上课思路及设计。

3、安排课堂实录的相关工作。

4、上课、听课、提出指导意见,完成课堂实录。

第三阶段:(5月16—6月3)总结性阶段,拟写论文。对前几个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指导安排论文的撰写。

第四阶段:(6月4—6月10)结题报告阶段。对这一课题研究工作的总结及效果评价,书写结题报告。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过去的文盲是不识字;未来的文盲是不会使用电脑。这是个 信息爆炸的时代,学习电脑知识势在必行。

2、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的上课地点。

目前,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很喜欢玩电脑,特别爱打游戏与上网聊QQ。经过漫长的寒暑假,在经济的制约下,在父母严格的控制下,他

们可能很少玩电脑,所以,大部分同学都特别渴望回到信息技术课堂,与游戏、网友见面,与鼠标握手。在这种情况下,开学的第一堂课如果我们在网络教室上课,不管我们讲什么,大部分同学肯定心不在焉、置若罔闻。诚然,信息技术课不纳入考试,但它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并且在上信息技术课的过程中有很多事项值得我们强调。鉴于此,信息技术课的第一堂课我们觉得不应该在网络教室上,而应该在本班级的教室上。

3、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的上课内容。

对于小学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同学来说,开学第一堂课应该是常规教育课,在信息技术课的第一堂课上,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应该向学生讲关于这个课的要求、学习目标、内容分析以及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的正确认识。

对于初一下学期的学生,我觉得每一学期开学第一堂课,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更正性教育及鼓励性教育。

4、信息技术第一堂课如何上。

首先讲解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 现、分析、总结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如:自动取款机、网上购票等。

其次引出信息技术课的课型—理论课+实践课。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是信息技术实践课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延伸,没有理论知识支持的实践,注定是无根之木。

再次讲解信息技术课的要求,从课前要求预备铃响,进入机房,对号入座,不得无故迟到、旷课;课中要求遵守机房规章制度(禁止

乱换座位、禁止破坏公物、禁止带优盘、禁止带食物),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断创新;课后要求整理位置,文明有序离开机房,值日生留下检查卫生及电脑情况。

最后讲解信息技术课的课堂设置,课前预留5分钟复习旧知,10分钟讲授新课,25分钟自主掌握,完成课堂任务,交流学习。

(三)研究的方法

1、调研法

实地调研是相对于案头调研而言的,是对在实地进行调研活动的统称。

2、文献法

通过文献法广泛搜集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情报资料,以及各学科教学改革方面的情报,一方面防止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别人的研究方法和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校各学科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寻找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结合点。

3、调查研究法

本课题的研究涉及到教师、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接受、合作的态度以及教学效果的测量,所以必须通过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通过试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检测。

4、实践法

通过课堂实录,发现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不断创新。

(四)研究的策略

1、发现问题,明确研究方向

我校硬件设备欠缺,班级庞大;其次是信息技术师资力量不足;目前,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很喜欢玩电脑,特别爱打游戏与上网聊QQ。经过漫长的寒暑假,在经济的制约下,在父母严格的控制下,他们可能很少玩电脑,所以,大部分同学都特别渴望回到信息技术课堂,与游戏、网友见面,与鼠标握手。种种原因,迫使我们信息技术老师探索研究一个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模式,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大限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开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为以后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精心设计,制订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向明确后,开始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小课题顺利开展的保证。研究方案必须包含三项内容:一是要研究什么即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是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内容是实施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可以根据研究的目标,将研究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探究活动方案。二是怎样研究?即研究过程的设计。包括研究的工作步骤、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研究的方法等。三是预计最后的研究成果是什么?是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还是论文等。

课题研究组成员需认真讨论,共同制定整个研究活动的计划,形成具体完整的研究方案。

3、积极参与,开展探究活动

研究过程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各种困难,致使探究活动不能持久或顺利完成。因此,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课题组成员彼此鼓励,相互交流协作,共同面对困难,解决问题。认真负责完成自己的活动,积极配合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小课题研究的每一个探究活动,小课题的顺利结题做好充分准备。

4、总结归纳,开展实践验证

课题总结完成后,课题组成员交流讨论,把本次课题研究的成果纳入课堂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更加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五)研究的原则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共同探究者,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及时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创新,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的进行交流和讨论,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1.目的性原则

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的研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志向,不要盲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核心是解决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不要只重形式不重实质,只重直观和形象而忽视了理解和抽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要鼓励学生注意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主体性原则

这是现代教育教学课堂改革的基本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自觉选择合作伙伴,自觉主动协作和探究学习内容,而不是被动得接受知识。

3.适用性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往往只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情境,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就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况。尤其对信息技术而言,在实际教学中更应以“适用”为准则,不过分追求“高精尖”。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学习、借鉴和试用其他适用的课件和素材,并与自己已有的资源相整合,以便设计出符合自己本校实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操作平台,使师生在其中更好的开展教与学的活动。

五、研究的成效

(一)物化性成果

1、撰写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的论文。

2、撰写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第一堂课”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研究成果的经验和方法。

2、提高了自身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

3、对小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有了清晰的认识,增强了自身的科研能力。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实践操作能力。

2、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效率。

3、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六、结果分析与结论

(一)结果分析

我们依据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所建立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模式,体现了理论构想中“整合”教学的基本特征,且模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操作性,结合不同学科的特点及教学要求而形成了学科教学子模式,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修正、完善,既保持了学科特点,又与三个“整合”模式达到了统一。其基本做法在促进学生学科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式起到了积极作用。分析如下:

1、从教学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是学生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积极探索发现、归纳总结,以我们的生活说明信息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课堂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间、生生间交流互动、合作探究、共同发展,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将极大的解放学生的思想,为实现有效学习做好了前提准备。

2、从学生课堂表现分析。

课程的改革使学生从以往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这种改变使学生有了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也给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空间。每个同学从自身出发,提出信息技术课堂

要求,并说明理由,大家一起交流信息,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培养。

3、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

信息技术第一堂课重在常规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了解其重要性及必要性。学生清楚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以后的信息技术课充满了信心和期盼。

(二)结论

常言道:“万事情开头难”,又有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要想干好一件事情,良好的开端是多么重要,又可见要开好头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信息技术课的第一堂课不应该在网络教室上,而应该在本班级的教室上。开学的第一堂课如果我们在网络教室上课,不管我们讲什么,大部分同学肯定心不在焉、置若罔闻。诚然,信息技术课不纳入考试,但它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信息技术课的第一堂课的课堂教学内容最好是常规教育,包括信息技术课堂要求、学习目标、内容以及其重要性、必要性,重点是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的正确认识;或对学生进行更正性教育及鼓励性教育。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第一次做课题研究,经验、时间、精力有限,还存在以下问题:

1、因自身经验不足,问卷调查还不能全面反映实际问题,说服力不够强,不能完整的调查出真实情况。

2、由于教学工作忙,学校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课题研究组人员太少,以至于不能集思广益,找到更加合适的方案。

3、由于对收集整理的理论理解的不够深刻,我个人运用所学到的理论方法,自己设计的整合方案思想,主要是采用或改编了收集到的现成教学案例。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改进措施,为下一次的课题研究积累经验。

1、继续将此课题研究下去,多和其他学校同仁交流探讨,弥补自身经验不足的缺点。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6

结 题 报 告

课题主持人

林盛山(执笔)

由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学研究室申报的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2006—2009年资助金项目A级立项课题“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批准号:NBEA0611)经过3年的实验,已经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现在申请结题。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现代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上要求从培养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培养创造型人才,要求学习者能够有良好的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更加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让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含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促进发展的成分。为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好的机遇,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可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手段乃至教育体制等全方位的变革。因此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来考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将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的教学方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正好与新课程的标准相吻合,两者都致力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英语的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学习不仅需要浓厚的语言氛围,也需要相应的文化氛围。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拓展信息量,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并结合教材中相关文化背景提示适时插入英语文化介绍,带领学生步入一个让他们感到很新鲜的异国文化气氛中去,能激活他们的元认知结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利用网络时文、美文、歌曲、影视等,配上相关资料图片,设计互动的学习环节,让学生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地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社会经济、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情绪会非常高涨,学习气氛会达到高潮,英语思维能力会得到培养,英语素质会得到提高。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是实现良好的语言环境、多元的文化结构、开放活跃的富有情趣的多样化教学氛围的途径和手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中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和网络建设。2.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3.学生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

4.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课程评价中的应用。5.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中小学英语校本课程中的应用。6.博客辅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从继续开发的角度、完善的角度、规范化的角度、提升的角度和为同行提供范式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效度研究、应用维度以及艺术研究,资源建设研究、收集实验课例、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实验证明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英语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各个方面的优、缺点,提出推广、普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英语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价值、潜力和方向。

核心实验学校采取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区教研室分配任务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出现过多的重复研究和项目研究盲点。各校设计实验项目的时候,体现“适用、简练、朴素、活泼、雅趣”的设计思想,有教师自己的特色、有学校自己的风格、更有普遍应用的价值。

主持人巡视、访谈,进行网上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开展,先后举行3次论文宣读/评比活动、2次课例评比活动以及1次沙龙活动。各校也举办课题的观摩、研讨活动,搭建多层面、多维度的研究平台。点面结合,广泛参与,扩大影响范围,使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得到充分的探讨,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过程

2005年12月,顺德区教研室从《中国教育报》上获悉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基础教育英语教学研究2006—2009年资助金项目申报的消息,并于2006年4—5月开展前期调研工作。在开展前期调研工作中,各镇、区属中学英语教师撰写了相关调查报告、论文等共112篇。2006年6月,区教研室在其二楼会议室举行活动,宣读论文38篇,并成立课题组。

2007年5月课题通过立项评审以后,区教研室决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课题研究:

1、顺德区全部中小学校参与实验研究,其中16所学校为核心实验学校(后来顺德一中附小、勒流中学自主申请成为核心实验学校,现在共有18所核心实验学校)。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顺德区教研室主任冯毅担任组长,各核心实验学校每校4人,为主管教科研的行政领导、英语科组长、英语教师一名、电教教师一名。各镇(街道)教育组、各区属学校于2007年6月25日前把名单上报区教研室。

3、聘请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信息技术科詹斌教研员为顾问,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4、内容安排。2007年6月,区教研室发出通知,提出课题“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的任务是从继续开发的角度、完善的角度、规范化的角度、提升的角度和为同行提供范式的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应用效度研究、应用维度以及艺术研究,资源建设研究,收集实验课例、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实验证明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英语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各个方面的优、缺点,提出推广、普及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英语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价值、潜力和方向。各校进行具体项目设计的时候,要求体现“适用、简练、朴素、活泼、雅趣”的设计思想,争取有教师自己的特色、有学校自己的风格、更有普遍应用的价值。

区教研室于2007年9月在顺德一中高中部召开核心实验学校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会上,顺德区教研室主任冯毅发表了讲话。

2007年10月,顺德区教育科研办公室给18所“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核心实验学校的子课题予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立项,纳入地方规范、系统的教科研管理体系。

2007年11月,国家资助金项目A级立项课题“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的开题暨科研基地授牌仪式在顺德一中高中部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18所学校为核心实验学校的课题领导小组成员等70多人参加了开题会。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研部部长陈晋华、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詹斌、顺德区教研室主任冯毅出席并讲话。

2007年11月至2008年6月,顺德区教研室通过网页检查、电话交谈、深入学校与教师讨论等形式指导各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解决课题研究中遇到的困难。2008年6月区教研室通过顺德区教研室网通报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网上检查情况,对部分学校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整改意见,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监管。

2008年12月,区教研室在西山小学举行中期总结、表彰活动。共收到论文88篇,教学课件/案例86个,课堂教学录象光盘4张,经初评、公示和复评,32篇论文、22个课例获奖。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詹斌老师到会,并就中期检查材料进行评价。

2009年5月,课题组在顺德教育信息网开通专题网页,公布课题活动的主要材料,并链接18所实验学校。

2009年6月,区教研室在均安中学举行课题沙龙活动。参加活动的有课题组成员、均安中学领导和18所实验学校的代表,共22人。活动中,实验学校分小学、初中和高中3个小组就课题开展当初和现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就问卷情况分析、讨论,就结题材料准备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讨论。

2009年7月,区教研室进行结题阶段论文、课例评比。共收到论文68篇,课例49个;经初评、公示和复评,35篇论文、17个课例获奖。

研究变更情况:

1.课题组成员梁生龙2007年去职,由文安强接替。

2.均安中学:教材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中的角色→教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中的角色。

3.嘉信西山小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资源开发中的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激发小学生学英语兴趣中的作用的研究。

4.李兆基中学:教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中的角色→博客辅助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

5.顺德一中德胜学校: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整合。

课题成果已经结集,形成电子版,纸版将于2009年8或9月印刷。成果集包含实验报告篇、论文篇、课例篇和附录4个部分。

课题论文3篇发表在《佛山教研》,课题论文、课例、课件11篇获市以上奖励。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1.中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和网络建设。

网上的信息千变万化,铺天盖地,良莠不齐,而老师时间精力有限,不是整天都能泡在网上。因此更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有遇到精彩的视频,图片声音文件就要及时下载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这种做法使得我们所做的资源常备常新,常新常精,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布置学生预习时,让学生去找自己感兴趣的或分工合作的有关信息,几乎全体学生都有去找,再加上提供了网站,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短了,信息量多了,也愿意去做了。教师设计任务时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网络教学可以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利用已找到的资料,节省了时间,同时发展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当然也丰富了我们的网站资源。

集体备课是教师迅速成长的台阶之一。备课组长统一安排,每次活动确立一到二个研究要点,大家围绕要点知识,从各自的学识、经验出发,提出自己对教材、学生、作业等诸多问题的看法,并提供相关资料,交流互动。对于授课细节,则无须过细规范,这就使得我们的动态资源网上的东西质量很高,因为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目前,顺德各中小学从科组到备课组建立了教学辅助资源库,包括教案库、课件库、习题库、教学录像库、教学素材库、教学参考书库。这些资源来自教师的日常教学,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创新课教学,也有来源于购买来的教学参考资料,还有上网查找得来的材料等。各校英语科组做到有计划、有分工、有合作、有管理,最大限度地让这些资源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顺德区教育动态资源网和各校的网站链接,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进行个性化实时指导,营造协作式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2.教师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中的角色。

(1)设计师。有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入课堂,教师多了一些课堂设计的内容,教师要设计学生的合作过程,设计与教学相关的情景,学生的反思过程,设计学生的活动与表述过程。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设计好何时放声音,何时放图片,文字。情景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对于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应该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许多多媒体程序在设计时忽略了留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这是一个失误。实际上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学会思考和运用,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升华。情景学习理论强调清晰表述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清晰的表述促进知识的抽象和系统化,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从而纳入认知结构。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这一切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老师要象导演一样设计好每一步如何表演。

(2)管理者。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于教学,其资源的丰富程度大大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信息资源主要来源于网上链接的相关信息,包括各类网站、网页、电子图书等。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容易产生两种现象:一是使学生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二是容易使学生无所适从,很难找到有效信息。因而教师除了必须对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外,还要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科学管理。

(3)组织者和协作者。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中,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做的是提供教学资源,通过网络个别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组织学生自主地探究、讨论、练习。网络这个巨大的信息资源的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更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工具,科学有度地使用它们,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时老师要组织学生进入每一步环节,教师本人也要参与其中,配合学生,协助学生。

(4)指导者和编辑。由于网上资源良莠不齐,教师对信息资源的筛选与推荐非常重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师筛选出专业性较强、信息较为可靠的网站、网页或电子图书,并推荐给学生。例如,熟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在线资源,将可利用的信息资源分类,使之成为可查找的数据库、相关网站、电子图书资源、音像资料等,并列出信息资源清单,提供给学生选择,从而使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接近学习内容。网络可以使教师摆脱开一些单纯传授知识的工作,从而有精力为学生查找专业性较强的网站、电子图书资源以及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的有关专家的E-mail地址等,形成有关教学内容的信息资源清单,老师要起到编导的作用。

3.学生在中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中的角色.(1)学习的主体。由网络环境支持的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使师 生的交流更加丰富,实现了英语教与学的开放性。这种全新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更加开放自由、更具个性的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信息。与传统教学中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资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2)个性化学习者。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为实施英语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效平台。由于学生的起点不同,基础不同,传统的英语课堂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而网络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下,则能适应个性化教学的需要,能够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结合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英语应用能力。学生可以在教师制定的总体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学习需求,自行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进行自主性学习。例如,学生可运用各种网络应用技术,创造性地设计完成―演讲‖、―记者采访‖、―电视访谈‖等作业,教师随时进入某一小组,观察该组成员讨论情况,或输人文字,参与当前讨论,评点学生的发言。最后总结反馈,通过屏幕归纳总结各组讨论内容,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解释、讲评。对于那些对课堂上重点内容没有理解、掌握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自主到校园英语学习资源库,提取所需课件、教案重新学习。这样的网路环境下的课堂或课后的自主学习,无论是阅读各种英语文字,聆听的英语录音,或欣赏有英语解说的影片,都把学生浸入了一个多媒体的全英语的语言环境,接触全新的多元化的英语材料,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3)自主构建知识者。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提倡主动的学习态度,它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能力培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语言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获取和构建知识,同时,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发挥学生学习外语的潜能,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追求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

在多媒体与网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备课,自行制作学习、复习、巩固课件、知识归纳手抄报,单元词组汇总表等,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共享。例如:开展“今天我当老师”活动,每天课前10分钟学生把自制的学习、复习、知识归纳课件在课堂上展示,讲解,并解答同学们的疑难问题。这些活动都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在这过程中,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脉络,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就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自主构建了知识体系。

(4)合作学习者。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充分交流、协作和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内部、个人与小组之间、小组与全班之间的都可以进行互动。学生可以一小组为单位,就角色的理解进行表演,或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创设情景、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或者就文章的信息如何处理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在教师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的步骤和方法后,可以根据具体任务或问题展开讨论,如讨论课文标题、插图等;讨论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讨论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讨论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小组中的每个成员自由发表意见,记录员记录整理,向全班汇报。学生不再是“听众”、“观众”,而是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

(5)自主评价者。过去对学生评价的手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试成绩,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为多元化评价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多样化的评价表,如课堂表现评价表、周学情评价表、学段综合评价表、综合评价表、反思式自主评价表、启发式自主评价表、反馈式自主评价表、发展式自主评价表等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情感、态度、能力、学习策略,以及 5 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评价。学生建立个人的电子评价档案,随时或定时浏览,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改善、自我激励、自我发展,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

(6)资源库的建设者。各班、各年级、各时期学生的英语学习作品,保存在多媒体和网络文档之中,是教学不竭的动态资源。

4.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1)利用多媒体网络的特性,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的教学管理的作用。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和信息保持持久的功能,整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两种策略,把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发布在博客网群,以个人与小组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好英语的热情。不但学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哪方面进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家长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上英语课和做作业的表现,学生因而在上课时都会努力表现得最好。到周末学生自己统计一周来自己受到表扬的次数,报给科代表作为英语小测加分的参考。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测验成绩挂起钩来,使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了,学习动机得到进一步强化。使学生能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容和进度及方式,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参与性和学习效率,并通过练习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为学生提供自我评价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及时改进自身的学习,通过这一系列多媒体软件的应用构建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手段的―创设情景——确定主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人机互动英语教学模式。

(2)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交流和互评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网络就为学生的英语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乐从中学文安强等实验老师首先教会学生在一些网站,如puters are not magic, teachers are!‖,因此,虽然在多媒体与网路环境 下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但要使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guide 和moderate的作用,否则教学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原因在于,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和网络存在一定的干扰性诱惑,网上冲浪时遭遇黄色网站、网上聊天发展为网恋、玩网络游戏等都有可能让学生迷失方向,沉溺其中无法自拔,结果连正常的课堂教学都难以应付,更谈不上多媒体与网络英语学习了。除了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和一定的监控,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尤其应在评估方法和评估内容上多加研究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在信息技术时代,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对自己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有新的认识,进行重新定位,不断钻研和学习,借助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平台,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就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融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全面发展。

五、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和取得的社会效益 三年来,课题引发了顺德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对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学习热情、理性思考和行动研究,使其科学性和艺术性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1.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课题的实施过程,反映在教师身上,就是学生意识的形成。

2.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转变。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

3.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他们上网搜寻,主动学习,经历思维整合、思维拓展和思维创新等智力活动。

4.促进了评价方式的改变。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课堂,改变了英语教师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促进了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发展,更加体现了评价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角色。

5.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课堂,辅助传统教学模式,大大优化了教学手段,使学生更能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快节奏、大容量,大大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六、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深入研究的思考

1.部分教师虽然平常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辅助教学,也借鉴他人成果,时常学习、反思、自我提高,但是他们没有从实验、文献的角度系统、深入地探索、研究、总结规律性的东西,而只是重视实际应用,因此,缺少高质量的论文、典型课例和案例。

2.过多或过少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有悖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应用应该以满足现实需要和提高教学实效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适时、适量、适当、适速。

3.互联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有限的纸质教育注入了无限的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它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种种诱惑和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教师在这方面要时刻谨记对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

4.部分“老牌的现代化”学校的设备更新、升级刻不容缓。由于班级大,人数多,有时上课,会造成网络堵塞,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以上是我们今后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7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孕育出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他的最佳起点出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唤起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情境,发掘音乐作品的情趣特色,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参与、主动探索。而开放的评价,又能够让学生不断品尝到学习音乐和获得创新的成功乐趣。

三、研究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参与体验

1.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创设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情境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我们可以利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歌声让学生去看、去听,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更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

2. 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情境

有效的音乐教学过程,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需要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渐渐影响学生的。例如,在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说春天会有什么大自然的声音?学生踊跃的回答:春风的呼呼声、春雨的滴答声、春雷的轰隆隆声、春水的哗哗声。并引发学生加以模仿。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有助于启发学生,使他们表现出欢快、愉悦的情绪。

四、研究方法与过程———注重学生个别差异,把握学生参与体验

1. 认识学生差异,以激励为主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关键是如何对待。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时首先应该熟悉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1)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都学有所得,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2)对每个学生负责,“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3)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不能让班上音乐表现较差的学生沦为陪读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让他们答问要留心为他们创造能够获得成功和自尊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可以回答以往只有好学生才能回答的问题,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如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把简单的问题的回答机会留给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并适时给予鼓励,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的交流过程。比如,当学生在课堂上能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能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教师只需鼓励“你的耳朵很灵”“你解释的很准确!”就可以给他学习上无穷的力量,调动他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 因材施教,发挥其潜能

维果斯基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实验研究证明,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儿童可能发展的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应寻找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发挥,帮助学生勇敢迎接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力、创造力,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合作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在舞蹈方面有特长,有的同学在声乐方面有特长,甚至还有的同学会吹漂亮的口哨,有的同学演奏乐器很棒等,在音乐课的学习中应创造他们发挥创设创编的机会,发挥他们的特长,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提高他们各自的自信心。

五、研究结论———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参与体验

音乐教学的原则是,要一切学生必须通过动一动、练一练、唱一唱、欣赏欣赏,来体验、感悟音乐的魅力。在动、练、唱中培养学生的乐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欣赏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倡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

学生间平等商讨的气氛、友好争吵的乐趣,可以使学生在与同伴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中增进友谊,增长智慧,发挥想象创造能力,以学生互动为中心是师生互动所无法取代的价值功能。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欣赏乐曲时,我经常会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比赛,先引导学生一起感受音乐的特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听完后,我提出:我们看哪一组能听着音乐看着图画做出与音乐和图画相关的动作?各组进行比赛,同学们开始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在紧张热烈的氛围中,积极动脑、团结互助,发挥各自的长处谁都不甘落后。在这一形式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也会多了。

六、研究成果———搞好课堂教学评价,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往往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在音乐素质上有差异,如果教师只给学生进行单一评价,可能会扼杀许多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树立评价标准,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勇于创新、是否敢于质疑、是否与其他同学积极合作等,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从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实践中,我用“我的音符汇”(表现好得高音谱号等音乐记号一个)记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期结束,教师以此作为音乐成绩评定依据,获得音符多的同学得优秀。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乐于学习,勇于创新,你追我赶争奖章。每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学们都知道只要积极参与学习,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增强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

七、问题与思考

在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灵活性,提供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很多学科大都采用了专题研讨、一课多教、同课异教等研究的策略。

1. 主题研讨。

课题研讨有了明确的主题,才能充分发挥研讨的价值。主题的选择可以从教师普通关注的问题入手,然后加以提炼而成。如音乐教学的研讨主题有“小学音乐课堂常规训练”“歌曲与舞蹈的整合”“音乐课堂有效评价的设计”等。我们一般围绕一个主题研究一个阶段,开出几堂研讨课,从而使教师对此既有理性的深度思辨,又积累了一些感性的操作经验。

2. 一课多教。

一般来说,要求研讨课都有一个试教的过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设计,然后才能推出比较成熟的课。我一直从事六年级音乐教学,每每教到相同的课题时,都会有新的感受和更好的设计。如《茉莉花》一课我可以上到3课时,从茉莉花的来源到地方版本的茉莉花,从中国的茉莉花小调故事到普契尼的《图兰朵》剧情;从民歌演唱形式的茉莉花到童声合唱的茉莉花的对比……这种对一堂课的反复研究,不仅是作为音乐教师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更有力地提升了我们音乐教师对教材及课堂的把握能力。

3. 同课异教。

同一篇教材,由不同的教师来教,称为同课异教。如很多学校的老师执教的研讨课《我是少年的阿凡提》,从教学目标的把握,重难点的解决,歌曲情感的处理等方面,很多老师针对自己的理解不同,执教效果也是各有千秋。大家对教材共同钻研,又尝试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来执教,音乐教师既体现了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又体现了老师们对教学个性和学生特点的正确把握。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篇8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启蒙、成人、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而,教育家们都把家庭教育看作儿童的第一所学校,视家长为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事实说明,家庭教育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与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国家的兴旺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独生子女的比例增高,职工实行双休日等,给家庭教育又带来许多新问题、新特点。党的十五大特别强调要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四有”公民,造就合格人才,这为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要划清现代家庭教育同传统家庭教育的界限,以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代替狭隘自私的儿童观、教育观,改革旧的家庭教育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孩子自己应做的事,家长越权代包,一概包办;二是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既脱离孩子自身的实际,又超越国家现实普及高等教育的可能,任意给孩子施加压力,增加不应有的负担;三是对孩子干预过多,迫使孩子的学习和一切活动按家长的意志行事。由此,反映出家长素质亟待提高,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关键所在。

总之,上述情况表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加之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教育方法不科学,急于求成,鲁莽行事,这反映在教育行为上则是重抚养、轻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能力,以智能教育代替全面发展教育,以特长教育代替合格公民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不顾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违背儿童成长规律,失之过严或偏于过宽,等等,为此,教育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今天,搞好家庭教育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课题的研究,帮助家长端正思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搞好家庭教育质量,这既是满足家长的渴求,又是配合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造就人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而家庭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启蒙性、个别性、生活性、随机性和隐藏性的特点决定了家庭教育必须纳入社会教育体系中,使家庭教育这个教育系统工程中的最基础部分更加牢固。

课题研究的重点:现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即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寻求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丰富家庭教育理论,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科学诊治。帮助家长解决和排除子女教育上的后顾之忧,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使素质教育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得以落实。

1.丰富家庭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家庭教育科学化水平,促进家庭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

2.寻找系列化的科学对策,使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得到科学诊治,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除子女教育上的难题。

3.使儿童和青少年获得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氛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

(二)研究内容

1.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教育现存问题类型与原因的研究。2.21世纪对家庭教育的要求与挑战问题的研究。3.独生子女特征与教育方法改革的研究。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的研究。5.提高家庭教育操作艺术的研究。6.提高家长素质的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三、研究结论

通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学习,了解和掌握了丰富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前沿理论;完成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统计数据;捕捉到许多鲜活的案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透过这些真实、准确、可靠的数据,典型、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体会,结合我们学习、掌握的理论,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一)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观念上的问题;2.家庭教育方法上的问题;3.家庭教育环境的问题。

(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形成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

(三)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从一日生活中入手

(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基本方法

1.提高家长的理论水平;2.掌握少年儿童的特点;3.用行动感化。

(五)少年儿童良好习惯形成的具体过程

1.少年儿童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一般过程

少年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必须经过四个环节:认识、实践、内化、外显。这四个环节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是具有反复性和相容性的复杂过程。

2.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方法

(六)帮孩子改正不良习惯之前首先要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

四、问题讨论

回顾整个研究过程,我们认为实验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继续深化,今后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家庭、社会是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状况相对较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家庭教育已经得到家长的重视,但发展状况十分不平衡,现存的各种类型家庭教育发展状况值得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思维意识受到了极大影响,特别是好奇心很强的青少年群体,如何在这种社会形势下达到满意的教育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课题。

3.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育方式的无法替代,因此,应在充分提高家长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对家庭教育细化,诸如饭桌教育、说话教育、生活教育等具体内容,其实,家庭教育是潜力巨大的教育资源,而我们只开发了其很小的一部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加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

上一篇:美国饮食文化礼仪下一篇:内部沟通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