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改制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

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 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了进一步的提高。事业单位在进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方面,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作用发挥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提供着必要的支撑作用, 只有不断提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水平, 才能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优势资源作用, 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现阶段, 不少事业单位机构在进行重组合并, 调整过程中, 固定资产难免涉及调拨、借用、处置, 使得固定资产管理业务工作量井喷式增长, 也带来了一些管理滞后问题, 这对于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开展带来了影响, 这就对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面对这些现象, 事业单位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工作, 不断的优化完善、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 这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种类、数量繁杂, 管理精细化程度不够

固定资产管理中, 部分事业单位目前仍然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日常管理, 由于管理单据凭证较多, 涉及部门多, 手续繁杂, 核查盘点工作繁重等, 因此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 使固定资产管理的操作和资产统计工作异常困难, 部分事业单位还存在账卡物不相符的问题, 难以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安装、移动调拨、报废维修等未进行详细记录, 容易导致资产流失和资产重复维修、购置, 大幅增加了单位运行成本, 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 固定资产进出管理登记不严

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数量型号等不明, 固定资产转移不合规情况严重。主要体现在:第一, 有少数上级单位利用管理控制资金的分配权, 以下级单位的名义购买固定资产, 且记入下级单位账上, 或长期借用下级单位固定资产, 资产转移随意性较大、手续缺失, 容易导致固定资产混淆不清, 产权不明;第二, 有些单位工作人员调动时未在财物管理部门办理交接手续, 部分单位将不需使用固定资产转移给其他单位时不及时进行账务登记等处理, 存在固定资产流失的隐患。

(三) 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不符合相关规定

虽然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处置规定了审批金额起点。但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在固定资产报废出售时不按规定程序处置, 未委托评估机构评估, 未经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批准, 仅由单位个别领导或集体讨论同意后, 擅自定价并出售固定资产, 随意性较大。个别单位虽然报废审批手续齐全, 可是在处理重大资产时没有进行必要的第三方机构评估, 也没有做到公开竞卖, 容易出现低估资产的现象, 在处置中不能实现收益最大化。

(四) 资产收益流失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来源大多数是无偿划拨调入和财政拨款购买, 主要为从事非营利性活动之用, 但闲置资产可以合理利用, 进行出借、出租创收。出租出借收入金额的大小评定问题, 取得收入的归属使用问题, 部分单位未将取得的收益入账或设立账外账, 直接用于集体发放奖金、福利等额外开支, 不符合相关规定, 容易导致“微腐败”等现象。

(五) 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通过配发、调拨、借用、捐赠渠道获得, 部分单位也盲目、重复购置固定资产, 大量资产利用率不高。此外, 近几年年来, 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 部分事业单位之间的重组撤并、人员调动借调和办公设施的更新淘汰等, 都可能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问题, 使用率较低。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随着固定资产规模的日益加大, 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风险开始不断积累, 为适应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步伐, 事业单位需调整内部固定资产管理, 以满足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一) 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制定执行标准和力度

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中包括机构流程、部门划分调整、人员权限管理、物资进出管理、流程操作等。部分单位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 但执行力度不大、贯彻不够彻底。单位领导层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 消除麻痹和理想化思想, 强化使用者和管理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其次, 资产管理部门 (资产管理专员) 要定期 (至少每月一次) 的通过会议点评强调、PPT图文 (微信等) 宣传、组织考察评比等措施, 不断加强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将责任义务传达到单位每位员工, 并定期公布核查分析固定资产的统计情况, 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 与效益挂钩, 以增强员工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二) 加强固定资产精细的信息系统化管理

为给事业单位提供更科学、精准的管理数据, 事业单位可以引入先进的企业化管理技术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系统化管理, 以减少人为干预、舞弊现象, 解决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进出手续烦琐、维护保养不及时、部分资产闲置浪费、虚增资产、产权不清、核查任务繁杂、资产流失和账实不符等问题。

首先, 固定资产的信息系统化管理制度应探索和实施上下统一、模式共享的方式。应将事业单位按照职能属性分类, 由上级的机关先行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请相关的部门负责人、第三方专家论证, 试运行并完善后, 形成简单操作、管控有效、覆盖面广的系统模块, 再由下属机构按模板复制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 统一对部门使用者进行培训指导, 这样做可以形成明显的系统特征, 并有利于监督检查, 有利于资产管理系统的推广。

其次, 对于固定资产的确认, 购入属于基本建设范围的, 应按照基本建设投资规范要求办理验收确认登记, 属于专项控制商品的, 必须按规定上报后才能购置, 且对购入、调入、自制、自建、完工交付、使用增加的固定资产应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统一验收, 属于技术设备的, 还应会同技术部门验收, 验收合格后, 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根据发票、验收单据等凭证单据, 将固定资产相关信息上传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再经技术及财务部门确认审核通过, 并同时办理固定资产增加通知单及有关入库、财务报销和使用单位领用等手续。

对于调入变卖, 减少或盘亏、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损失减少的固定资产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由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监管。特别的, 对于重要危险固定资产物资的增加转移减少等需要双岗专人 (必要时必须双主官确认) 划分权限确认, 否则信息管理系统将自动报警提示。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提前提醒管理人员对资产进行定期保养, 并将维修保养的内容、效果记录在系统中, 做到有效及时的管理, 以延长设备和机械的使用寿命, 同时引入年检维修, 以减少固定资产新增需求。

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管理, 事业单位可以对资产实时的存量、有效期、购置、领用、盘点、维修及报废等进行全方位准确监管, 针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全面跟踪管理, 结合资产分类统计等报表真正实现账实相符。应赋予每个实物资产唯一的条码资产标签, 并拍照上传, 区分设置管理权限, 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服务器, 可以设定手机客户端, 利用APP软件简便操作, 使相关人员可以随时在手机上进行文件的审阅及工作的签批上传等, 解决了工作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限制问题,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保障了内控制度的顺利实施。此外, 应对固定资产流转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 解决资产管理中职责不清、闲置浪费, 资产不实和资产流失等问题, 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 精准, 高效的及时数据, 实现了资产管理工作的信息及时、操作规范、统一标准, 全面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时效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增加效益, 减少管理工作任务量。

(三)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者、使用者素质

固定资产的管理不是单一部门和某一特定个人的工作, 特别是固定资产的使用者, 也对固定资产的维护保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者和使用者应加强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 明确固定资产使用权利和保全义务, 学习相关的最新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及配套固定资产信息管理软件的使用和升级等, 以更好地履职尽责。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专职岗位作为建设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牵头部门, 应加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培训力度, 详细解读每个步骤, 细化具体要求, 强化软件使用操作, 力求减少重复性工作, 避免各级单位及下属部门的抵触情况。

(四) 规范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经营利用及后续处置

第一, 在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中, 应根据各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 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可将其分为在用、闲置、无效、外借、待报废设备等, 单位资产管理员还应按照资产管理系统提示, 定期对固定资产按照说明书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统计汇总、分别提示, 制定表格通过管理系统, 督促固定资产的使用维护、使用环境等, 对于资产的使用状态、使用寿命, 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项资产按照使用说明规范操作、使用、保养, 可以减少故障率, 同时也节省了维修经费及减少了事故率。因此, 使用单位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 对于资产保全, 安全节约, 创造效益, 有着突出贡献的, 还要制定、实施固定资产的明确奖罚细则。资产管理部门 (管理员) , 每月不定期抽查各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维护和保养情况, 有无标识不清、超过使用年限、随意借用等, 对于发现问题的, 每次都得拍照上传, 督促改进, 对破坏、浪费、不爱护资产的要坚决处罚、发现一起、公开批评处理一起, 按比例扣除岗效, 让员工心生敬畏。如:某地勤飞机保养员, 在平时维护保养直升机过程中, 发现机翼裂缝, 立即上报, 上级及时停飞该型号飞机, 统一重点排查, 发现两架机翼出现同样问题, 并行了相关维修, 杜绝了安全隐患, 也表彰了相关人员, 这就是资产设备管理的作用体现。

第二, 对部分事业单位在改革后可以对外经营的, 固定资产的经营利用及后续处置, 单位还需要按照市场价值进行估价, 必要时需对大项资产可聘请社会第三方资产评估公司给予评估报价, 对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净残值进行科学的估算, 定期汇总上报, 提出管理处置计划方案;如对闲置及报废的固定资产进行出售、出租、对外投资、捐赠等方式处理的, 必须提前报上级部门提出审批申请, 公开竞价, 避免徇私舞弊。以为单位经营活动筹资, 将老旧闲置、待报废的固定资产中的价值盘活, 用于经营活动, 既能减少对该固定资产管理成本, 一些大型固定资产处置腾空后, 还能提高场地空间使用效率。对于某些转型中的事业单位, 其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经营方式, 在法规上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举债投资固定资产或以合作出租的方式经营管理固定资产, 以减少单位的管理风险, 增加资产增值收益。

(五) 执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年签制度

固定资产的第一责任人应为事业单位的负责人, 对于特殊资产, 如危险品等一定要实行双主官责任制;固定资产的直接责任人明确是使用者, 对于使用、保管、外带、借用、交接等要划清责任;固定资产的建账核查人应是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或专职管理员, 对单位的领导负责, 定期结合不定期抽查, 发现问题及时汇总固定资产信息。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专职管理员应该明确划分权利责任, 签订相应的资产管理责任书, 而这三者中第一责任人尤为重要, 因此, 应该实施第一责任人责任年签制度。

第一责任人年签制度, 是管理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手段, 每年定期由资产管理部门或管理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核查统计, 由核查人员为固定资产和使用人留影拍照, 并上传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汇总发现问题情况, 提出整改方案, 由第一责任人签字确认。必要时, 每年大项重要资产应由第一责任人现场视察, 合影拍照上传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第一责任人岗位交接时, 需要填签固定资产交接表, 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负责任或管理员、使用者三者联签负责制度, 实行双主官责任制的, 还需要四人联签。

四、结语

事业单位应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其管理者应从单纯的统计保管角色向管理参谋角色转变, 加强对资产管理信息化技能的掌握, 促进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管理工具的运用与创新,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不断完善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精细化、系统化,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保障资产的完好率, 防止资产流失, 节约资产的购建、运行和维护费用, 有效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日益完善、规范, 明确职责, 落实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摘要:固定资产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对事业单位的运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管理固定资产, 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可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单位的综合竞争实力。从现实的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来看, 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工作时, 虽然管理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少提升, 也做了一些尝试改进, 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的问题, 严重制约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开展, 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 需要我们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加强对单位资产管理的分析研究, 采取有效措施对其不断改善, 不断总结和借鉴经验, 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构建信息化、精细化的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数据支持, 真正做到资产的保值增值, 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电子化、规范化、信息化, 全面提高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固定资产第一责任人 (双主官责任制)

参考文献

[1] 闫秋艳.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19 (5) .

[2] 陶震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 (1) .

上一篇:通过习题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用函数解数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下一篇: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表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