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教育特性的高职教学问题研究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与国际市场的不断融合, 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人才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其中, 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 将工程型人才的规划、决策、设计等变换成物质形态。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应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 而后者主要依赖操作技能来完成具体任务。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情况来看, 一个社会较为合理的人才结构应该呈现一种金字塔形, 即塔顶为学术型人才, 而塔底则为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

劳动者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不高,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能力的瓶颈。我们确实需要一大批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人才, 但更需要大量在生产一线从事制造、施工等技术应用工作的技术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而这个任务, 更多地将赋予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

1 高职教育的特性

1.1 高职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

高职教育的着重点在于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这进一步体现了它隶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以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依据。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应具备的素养和技能, 强化高职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具体操作时, 应着眼于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状况, 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调整课程结构, 并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

1.2 高职教育的教学对象具有较大差异性

教学对象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也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

我国高职教育的生源类型较复杂, 包括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普通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等, 绝大多数是来自普通高中。高职招生是在三本以后, 学生分数普遍不高, 生源整体素质偏低。学生在文化、专业素质, 甚至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别。

1.3 高职教育的培养手段具有多样性

首先是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高职教育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教学, 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更应该有大量的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其次需要多种类型的教育实施者。既需要一定的专职教师, 也需要大量校外的兼职教师或者实习单位的指导师傅。

教学过程的互动性。高职教育更注重教和学成为一种双向式过程。教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料、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 而是主动探求者。

最后在教学手段上要采用现代化教学形式。在教学中, 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迅速、高效地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各种所需信息,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2 高职教学应注重的问题

2.1 教学目标要有明确导向

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规格和标准上, 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是有差别的, 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导向性。

以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这就是高职教育的教学导向。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需要围绕这种导向进行。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意味着需要具备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具备社会职业岗位群所需求的必备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完成职业任务所要求的基本技能;对职业岗位的变动和就业情况的应变弹性;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精神、开拓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完成职业任务所应有的人文、科学等基本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风范。

2.2 教学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根据就业市场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选择教学内容, 并注意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的“必需够用”要求。

因此, 高职教学内容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点:针对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切实做到“必需够用”;根据就业岗位的动态变化性, 灵活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内容, 以便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 即“按岗施教”、“按需施教”;教学内容个性化。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 发挥其特长, 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课程设置的模块化, 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2.3 理论教学突出必需和够用原则

必需具备基础理论和原理, 否则就不叫高等教育了。但是要注意理论教学的“削枝强干”, 突出理论主线, 对于与实践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多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 即讲授中要求“少而精”, 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精讲多练, 这样就可以加大实训课的比例。

2.4 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增加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比例, 突出动手能力。高职教学尤其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 应该保证充足的学时, 以便学生集中精力做好实验、实习和设计, 获得较好的训练效果;二是注重实验、实习任务书编写。组织专门的教师, 有针对性地编写实验、实习任务书。任务书应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 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习任务, 自选仪器材料, 自行设计方案, 独立完成,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5 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

考试方法, 除笔试之外, 还可以采用答辩以及现场测试和实地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 重点是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对英语课的考核应突出语言应用能力, 增加口语的实测, 重点考核其会话、语言掌握程度;计算机理论课与实际操作课的比例可以调整为2∶3, 每个学生单独进行实训考试。考试结果可以借鉴全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和职业资格考试或者等级考试, 操作不合格者总成绩也不能合格。某些课程也可以采取分组大作业、公开答辩、案例分析、企业调研报告等新的考试方法, 突出实训考核。

3 结语

教学方法与教育特性相配合,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相匹配, 二者的相得益彰才能更有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摘要:论文通过分析我国人才需求的特点, 讨论了高职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教学组织

参考文献

[1] 陶潜毅.中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8) .

[2] 李家林.高职教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8) .

[3] 许士群.科学人才观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职教探索与研究, 2006 (3) .

[4] 马树超.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6 (10) .

[5] 罗亚.高职教育教学中培养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探讨[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 .

上一篇: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下一篇:对农广播生存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