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精选8篇)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1

——博罗县园洲中学

摘要: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依照前人探究未知积积领域的途,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聚支掌握知识、培养创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能务和创新精神。该策略以学为中心,以情培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构建。其基本环节如下:情境创设—>发现问题—>查询信息—>探索新知—>意义建构。

一、创设直观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巧设情境问题,诱导学生思考。

三、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的网络教学环境为实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研究态度和科学素养,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但最终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网络环境

探究性学习

策略 思考

一、前言 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模式。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中,通过独立自主的发现问题、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模式和方法,信息技术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教学实践中,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在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产生的探究性学习模式相结合,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整合教学资源,变革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探究式学习模式,即: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所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它是一种更为有效地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活动。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愿望

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进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在一个教学主题的开始阶段,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真知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种情境创设要活泼、新颖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后面的自主探究中去。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等情感因素,为学生自主探究打下基础。如:灵活多变的幻灯片,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清晰动感的模拟动画,亲切熟悉的DV片段……无不给学生的感官带来了全新的刺激,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很快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确定探究问题,鼓励自主探索 新课程教学实际上就是问题教学,确定探究问题是解决好教学内容的前提。探究问题的提出应根据课程标准,结合课程内容来确定,一节课可以有一个焦点问题,也可以有多个焦点问题。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重要的一点,必须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进行自主探究和验证,寻求问题的答案。多媒体网络信息不仅为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提供了运作平台,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安排学习次序、时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学生在积极主动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培养了学习能力,有了成功的体验,学习劲头也更足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合作交流,共同提升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的链接、传输功能,或通过BBS,或通过邮件组发邮件,或通过口头直接交流,开放探究的环境,适时引导学生组成各种学习小组,开展合作,互相交流、争辩,实现资源共享,学习者群体的思维与智慧在交流与讨论中被整个群体所共享。通过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良好的合作探究习惯。

4、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享受探究乐趣

评价与交流探究结果是进一步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过程,同时也是新知识内化的第一个层面。借助多媒体网络的存储功能和快速反映功能,通过网络的多向性,生生、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探究的过程、方法及结果进行多元化立体式的评价。这样宽松的环境,评价者就会畅所欲言,评价也会更全面、到位。通过评价与交流,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示,增强了自信,充分享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5、延伸拓展探究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课堂中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一些来不及实施的实践活动也可以放到课外,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究。这样的延伸,拓展了探究的空间,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挂起钩,使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这样的延伸,放飞了学生的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几点思考与分析

1、注意呈现问题情境的真实性,确定合适探究问题 真实的问题情境是探究活动的开始,同时也是探究学习的主线,探究的活动围绕它展开,它在学习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是教师教学设计中要重点考虑的环节之一。问题情境反映的问题是来源于生活有现实意义的,它的问题要能引起学习者适度的困惑,它的结果是有用的,学习者想知道的,从而引起学习者的兴趣。

探究问题的确立是要让学习者进行有目的导向性的探究,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将活动与其背后的基本原理联系起来,为学习提供恰当的目标定向,将思维活动集中指向到问题中的基本关系上,把学习活动引导到对其中的基本关系的理解上,而不是一遍一遍漫无目的地操作、尝试。

探究的问题应符合以下的原则:①问题应符合学习者的特征;②问题与学习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包容了学习的目标;③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可以使学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④适合于小组活动。

2、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使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3、要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必要前提。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既然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落空。但是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只要是网站上有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教学评价要走向多元化

对学习者的评价包括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两个方面,探究学习的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么对学习者的评价就不应局限于对知识掌握的评价,还应包含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的评价,也就是说,应从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两个方面全面的进行学习的评价。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科书越来越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但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却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因此,若能充分挖掘各学科探究性学习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设计符合各学科特点的探究性学习课题,把探究性学习与当前的教与学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投入到对知识的探求中,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获取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提供给他们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清楚所学的知识与自己、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探究性学习模式一定会更加科学、更加实用,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一定会有更深入的感悟、更快乐的成长。

信息组 杨昉洲

世纪的今天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核心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学习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以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中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应运而生。随着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的相继实施,传统的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完成任务练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一种新的符合新课标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正逐渐被广泛的接受和使用,这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网络技术与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网络技术和探究式学习的优点,能够很好的实现新课标提出的三维学习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原因,并对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这一模式的特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的原因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与下面四个因素密切相关: 1新课标三维学习目标

新课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说是在解释现实,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学习者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学习者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学习者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因此新课标不再以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这一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和意义,从而提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即三维学习目标。三维学习目标具体体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现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2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

旧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而形成了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模仿练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讲解知识点和演示操作步骤向学生传输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则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操作,来完成指定的任务和练习。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技能的简单模仿者。其弊端表现为:1.教师成为知识和技能的简单转述者,很难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2.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缺乏创造性,难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3.教学的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4.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不活跃;5.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缺乏迁移能力,难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3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inquiry learning)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它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其特点是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探究式学习的一般步骤分为五个阶段:(1)问题分析阶段:学习者对问题进行独立认真的分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然后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或行动计划;(2)信息收集阶段:学习者围绕要解决的问题搜集有关的信息资料,逐步建构起关于该领域知识的认知结构原形;(3)综合阶段:学习者对信息进行鉴别、加工整理。利用获得的信息资料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找出解决问题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并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外化,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让知识在进一步应用中得到巩固,产生广泛的联结,建构起牢固的知识体系;(4)抽象提炼阶段:当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归纳与总结,通过抽象概括,建立起解决同类问题的一般性原理与方法,以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应用;(5)反思阶段:学习者在解决完问题后,反思问题的求解过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技能。4网络环境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有助于教师创设情景。由于中小学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感性经验,多媒体化的网络信息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创设出真实的问题情境,加强他们对所探究主题的进一步理解。强大的网络搜索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收集到和探究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和资源。交互性的网络环境和通讯平台能更有效的组织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可以采用匿名,这种方式有利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克服对教师和学习伙伴的畏惧羞涩心理,更能体现学习过程的平等参与和全员参与。通过论坛、bbs、qq群等网络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的探究成果也可以及时地通过网络发布,便于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

通过对上面四个因素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新课标三维学习目标的提出,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课标的要求。而探究式学习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网络环境则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技术支持。因而逐渐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二、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创设问题情境,明确探究主题

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形成问题假设,然后以小组的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搜集信息资料,综合分析问题,得出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源,以及网络搜索获得的相关信息,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教师则跟踪整个活动过程,指导和协助小组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解决问题得到成果。3成果展示,组织评价、反思

学生将解决问题后的成果上传到论坛、bbs、或者ftp上,然后由每一组派一名学生对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并简要介绍他们小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然后其它组的学生可以向他们组提出问题,进行交流,并对这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对该小组所采取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最后所获得的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所有小组的成果展示完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交流和反思,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三、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重视情景的创设。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不再由教师通过讲演来进行简单的传授,而是包含在教师创设的对学生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有帮助的情景中。创设一个好的情景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主题。

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获得的想法通过与教师、其它同学进行交流,每个学生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小组分工协作的学习形式,不但能够降低学习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帮助学生选择符合自身兴趣特点的内容进行探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

3教学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小组内的自评、小组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首先每个小组的学生要对探究的成果进行小组内的自评,总结出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然后派出代表对探究成果进行展示,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说明,其它小组则通过对比自己探究的成果以及过程和方法,对别的小组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探究的成果进行结评。由此可见评价的内容不再单单是探究的结果,而且还包含对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评价。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获得意义建构来进行,教师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情景的创建者,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协作者、帮助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平等的参与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网络环境下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创设的情景必须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主题。如果教学简单得脱离情境,就不应从简单到复杂。而要呈现整体性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自己发现解决整个大问题所需要解决的各个小问题,以及解决各个小问题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其次,学生在小组协作确立探究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对探究的内容做好分工,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各个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展示的时候,要求对小组的分工进行简要的介绍,避免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偷懒的现象。

然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评价探究结果的时候,尤其是教师在总结点评的时候,要以一种平等交流的态度评价学生的成果,即使最终探究的结果不全面,甚至不正确,也不能过分地否定,而应该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努力,对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出有用的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思考。

最后,网络环境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但是网络中除了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外,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信息。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信息,学生往往会被网上的其它信息所吸引,而迷失了自己的学习主题。如沉溺于网络聊天、玩动感游戏、网络冲浪、在线观看电影„„甚至偶尔还可能会涉足到一些不健康网站等。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结言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人才是社会的核心要素,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21世纪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将成为21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探究主题、解决问题、实现意义的建构为目标,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参与,重视学生探究的方法和过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条件将更加成熟。网络环境下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将会成为培养中学高信息素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教学模式。

参考资料:

1.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 孙永丽

http://218.22.0.27/lwk/dianziban/200403/021149.htm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2

焦虑早在20世纪40-50年代就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外语焦虑开始出现在相关文献中并逐渐受到国内外学术领域的关注。美国学者Horwitz于1986年根据学生的自我报告、客观实验以及一系列相关测量方法的分析整理编制了“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即FLCAS) , 为后来很多相关的外语焦虑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外语焦虑是指与外语学习环境相关的以紧张、担心或忧虑为特点的情绪状态, 而外语课堂焦虑主要包括交际焦虑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考试焦虑 (test anxiety) 和负评价恐惧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三个方面。Horwitz认为交际焦虑在外语焦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它是一种羞怯的表现, 是指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畏惧或忧虑的一种焦虑类型, 主要包括在双人或多人小组说外语时的口语交际焦虑、在公共场合说外语时的怯场心理 (又称舞台恐惧, stage fright) 和在学习外语口语信息时产生的接受者焦虑。此外, 根据Horwitz的观点, 在课外具有社交恐惧的学生往往在外语课堂上更容易产生课堂交际焦虑, 因为这类学生在外语课堂上不断受到教师或其他同学关注, 更加难以掌控交际环境;而部分在课外健谈的学生同样也会在外语课堂上产生交际焦虑, 因为受外语语言能力所限, 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做到完全理解他人或为他人所理解。1

国内有关外语课堂焦虑的研究对象多为本科学生, 研究内容也多以大学公共英语为主, 而对于研究生专用英语学习的焦虑情况及具体对策则鲜有关注。该文以北京中医药大学175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 基于研究生在专用英语课堂的交际焦虑现状, 依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来探讨研究生英语学术报告教学方法, 以期对研究生专用英语的教学与科研有一定启示作用。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选修《中医英语基础》课程的2011级和2012级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共175人, 课题组翻译并采用了Horwitz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 调查研究生在专用英语 (中医英语) 课堂的交际焦虑。调查问卷由33个问题组成, 包括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负评价恐惧等方面。量表每个问题的被选项采用Likert五级评分:完全不同意、通常不同意、不确定、通常同意以及完全同意, 被试者对各项目的回答分别记为1分、2分、3分、4分和5分。问卷采取由任课教师随堂发放、当场填写并当场收回的方式, 共发放175份调查问卷, 获得有效问卷17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7%。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使用T-test、相关分析等程序。

3 关于课堂交际焦虑的研究结果

4 讨论

研究表明, 研究生在专用英语课堂的交际焦虑问题比较突出, 上述五项内容的平均值均在3分之上, P=0.000<0.05, 达到显著水平。第18题是对第1题的反向表述, 采用反向计分后的平均值为3.06, 二者具有一致性, 验证数据的真实性。数据表明: (1) 研究生在专用英语课堂发言时具有较强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2) 研究生在准备不充分时在课堂交际方面明显缺乏自信。由于在专用英语课堂存在的交际焦虑会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 教师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调节课堂气氛, 并提高教学效果。

5 针对课堂交际焦虑的研究生学术报告教学方法

5.1 研究生学术报告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总体设计

在外语学习中, 课堂交际焦虑源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评分方式、测试方式和竞争方式等外部动力受到鼓励, 而学生的好奇心、个人兴趣、自尊和自我实现等内部动力受到忽视。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即重视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教育者应该相信学生的自我发展潜能, 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 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 让学生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他主张从学习的内容到课堂过程到学习评分都尽量由学生来做主, 教师的作用不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和安全的教学气氛, 学生可以任意发挥其好奇心, 不怕出错和失败, 既可以从书本和教师那里学到知识, 也可以从环境、同学和个人经验中学习, 从而降低焦虑, 得到全面的发展。3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对于缓解学生的焦虑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基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课堂交际焦虑现象, 课题组设计了以学术小组为单位的由“课下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课上学生学术报告”两个部分组成的学术报告教学方法。

5.2 通过设立学术小组协作完成任务缓解研究生的交际焦虑

每个研究生班分出3个以上的学术小组, 每个学术小组针对一个学术问题展开研究, 每个学术小组设定一个负责组织小组活动的组长, 其他成员分工负责材料搜集、学术报告整理、单词表整理、PPT制作、辅助性表演和英语讲解等。学术小组可以在大标题的范围下选择教师推荐的具体题目, 也可以自拟题目。例如, 大标题为中医疗法, 研究生可以具体讲解针刺、艾灸或拔罐的操作方法 (Manipulating Methods of Needling, Moxibustion or Cupping) 。

学术报告属于小组协作项目, 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对协作项目做出相应的贡献, 个人的归属感能降低课堂交际方面的焦虑情绪。

5.3 通过民主而弹性的评分原则缓解研究生的交际焦虑

依据前文所述的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学习评估应主要由学生自己来做, 教师只起辅助作用。学术报告的分数应该以集体得分为主, 一个学术小组的集体得分可以由其它几个学术小组与教师一同进行评价:教师主要评价学术小组在课下上交的学术报告文本部分, 这样可以督促每个学术小组认真对待课前准备工作;其它几个学术小组则主要负责评价课上的学术报告口语汇报部分, 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降低学术报告小组的整体课堂焦虑情绪。

整个学术报告文本部分与口语汇报部分总计为10分:

学术报告文本部分总分为5分, 评分标准如下: (1) 学术报告中的引文标注, 满分3分:文章的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皆标有出处, 并且格式符合要求, 得3分;部分标有出处, 并格式符合要求, 得2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皆标有出处, 但格式不符合要求, 或部分引用有出处, 但格式不符合要求, 得1分;没有任何引文出处, 得0分。 (2) 医学专业词汇的中英文注释与单词表整理, 满分2分;将85%左右的医学专业词汇在文章中进行中英文注释并整理成单词表, 得2分;将50%左右的医学专业词汇在文章中进行中英文注释并整理成单词表, 得1分;没有对医学专业词汇进行中英文注释, 得0分。

学术报告口语汇报部分总分为5分, 评分标准如下: (1) PPT的整体设计与课堂展示, 满分3分:全英文PPT, 没有重大语言、语法错误, 得3分;PPT半英半中, 没有重大语言、语法错误, 得2分;PPT中只夹带小部分英文词汇, 得1分;全中文PPT, 得0分。 (2) 课堂口语汇报, 满分2分:全部用英语讲解, 得2分;部分用英语讲解, 得1分;全部用中文讲解, 得0分。

Gardner和Miller认为教师应该放松对学生的控制, 允许学生犯错。4因此, 学术报告所涉及的评分不应该着眼于学生在语法或发音等方面所犯的具体错误, 而应该以讲解时英文所占的比例和学术小组的整体表现为主进行评分, 只要学生做到积极参与, 在课堂上努力使用英文, 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5.4 通过课下网络自主学习降低研究生的交际焦虑

根据人格心理学的观点, 社交焦虑者产生焦虑的原因往往是因为缺乏自信, 不相信自己会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由于怕说错话而选择缄默。因此, 缓解社交焦虑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树立自信心。5

针对研究生准备不充分在英语课堂发言时缺乏自信的现象, 任课教师应提前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发布一些思考问题, 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文本、音频或视频资料) 以利于研究生进行自主学习。访谈显示, 学生如果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将有利于提高学生回答问题或参与相关活动的自信心。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向研究生布置一些与学术报告相关的学习任务。由于现在很多网络教学平台的自测系统和英语学习在线的考试题库都为学生提供了自评平台, 因此研究生本人可以随时在网络教学系统中通过自测反馈信息, 查看个人的学习情况及统计数据, 并据此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策略适当地进行调整。同时, 学生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问题, 或与其他研究生进行学术探讨。弹性的学习进度和丰富的自学资源可以在缓解研究生焦虑的同时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5.5 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缓解研究生的交际焦虑

Littlewood认为轻松和谐的课堂有利于学生自由自在地和他人用目的语进行交谈6, 因此, 教师应积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上由教师作为主导对研究生将要汇报的学术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 由研究生作为主体对学习成果进行汇报。学术报告的汇报部分可以由多名研究生共同完成, 每个人负责不同部分的讲解或演示, 主要包括: (1) 学术报告主体部分的英文讲解; (2) 学术报告涉及的重点单词的讲解; (3) 学术报告相关辅助性演示。例如, 讲解针灸的研究生可以在讲解的同时进行针刺演示。

一个小组的学术报告结束后, 教师或进行学术报告的学术小组应就报告的内容提出几个问题, 这些问题由其他学术小组用英语分组进行讨论, 讨论之后由每个小组推荐几名学生代表用英语进行解答, 其他的同学可以随时补充。反之, 其它的学术小组也可以向进行学术报告口语汇报的小组进行提问, 问题由进行学术报告的小组成员解答, 教师做相应补充和说明。为了缓解研究生的交际焦虑, 教师应该鼓励研究生提供多种答案, 教师与学生讨论之后再提出最佳答案。课上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由全体研究生和任课教师课下共同搜集资料, 将所搜集的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上, 由师生共同讨论最佳答案。

此外, 教师每学期还可以打印一些简单的奖状作为对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额外的奖励, 比如最佳组织奖、最佳标注奖、最佳单词表整理奖、最佳PPT制作奖、最佳辅助性演示奖和最佳英语讲解奖等, 这些单项奖可以经由全班学生和教师共同投票决定。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不仅有助于消除研究生的交际焦虑, 还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研究生对于专用英语的学习兴趣。

6 结束语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生英语学术报告教学方法有利于缓解研究生的课堂交际焦虑情绪, 增强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研究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和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科研意识, 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摘要:针对专业英语课堂交际焦虑现状, 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讨研究生英语学术报告教学方法。通过设立学术小组、民主而弹性的评分原则、课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等方式缓解研究生的英语课堂交际焦虑, 以期为高校英语教师改进研究生英语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研究生,课堂交际焦虑,学术报告,人本主义

参考文献

[1]Horwitz E K, Horwitz M B, Cope J.Foreign Language Class room Anxiety[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 70 (2) :125-132.

[2]Wang Sheng, Han Yinyan.Strategies for Coping with Commu nication Anxiety[J].语文学刊, 2009.2:4.

[3]赵同森.解读人本主义教育思想[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109-129

[4]Gardner D, 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 tion Press, 2002:13.

[5]Burger J M.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161-164.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3

一、实施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原因与目的

高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高中政治知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理论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启发,自主学习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有效提升政治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采用探究式教学。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实施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在实施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确定研究问题。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研究问题,做到既贴近现实生活,又不脱离教材,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以问题为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学“联系”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案例:研究表明,在世界上,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联系到任何一个人,这种现象给了我们什么启发?这样学生就能结合案例,掌握关于“联系”的一系列知识点。

2.合作探究,学会质疑。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前提下,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搜集相关资料,找出合理的问题答案。所谓合作探究,就是让学生结合疑难问题相互探讨、相互启发,最终得出结论。

例如,对于“有用就是真理”这种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质疑,从而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辨别真伪,获得正确的认识。

3.及时引导与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与学习,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另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指出其不足之处。

4.多加鼓励,引导探究。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纸币”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纸币的作用进行探讨,了解纸币的特点,从而掌握相关知识。

三、实施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的建议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解决社会问题。

1.紧扣学生生活。

由于心理特征、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的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教学,紧扣学生的实际生活来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经济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从学生自身的消费情况人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结合时事热点讲授课本知识。

高中政治教学与时事热点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时事热点讲授课本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

例如,在教学“政府的职能”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4

[摘要]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最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应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让学生加以探究。

关键字:探究、学生实验、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着的特征,也是生物教师最常用、最擅长的手段。但是,在实践中“实验”与“探究”的结合并不象预想的那样顺畅。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是在吸收已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实验教学是指在使用实验仪器情景下的一种教学形态。高中生物实验与其他理科实验一样,具有直观、形象的特征,能高度浓缩地展示人们认识和发现某一知识、原理的过程,能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但这种对实验和实验教学的认识,在本质上将它放在了知识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教学的目标只是追求一个预设的结论。虽然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注意对学生进行有关实验技能、方法和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训练,但这些往往被放在次要的位置。

科学探究的提出给实验和实验教学以全新的视角。《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指出:“科学探究是生物学中不可缺少的、动态的部分”[1]。高中生物课程应该反映生物科学的“完整画面 ”,应该将科学探究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方法。科学探究活动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基本、有效的途径之一,它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生命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生物学规律的领悟。生物实验作为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施科学探究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强化学生实证意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作用,倡导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打破原有学科的封闭性和课程选择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实质上就是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如何在一般实验中体现探究的思想

美国学者施瓦布曾经把科学实验活动分成三个层次, [2]根据实际还可以加上一个层次,即将问题、方法步骤及答案均提供给学生,学生只要按此步骤去做实验,验证已知的结果,可称之为零层次(见表1)。

探究也是分层次的,一些学者根据探究活动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参与探究程度的不同,将探究性实验划分了不同的层次(见表2)。[3]

至此,可以清楚地表明,验证性实验、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基本上属于0水平探究,也就是没有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精神,随着有关实验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做结论等几个方面学生参与程度的增加,探究的深度也不断增加,直至开放式的研究。由此可见,随着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理念,实验和实验教学的作用得到了显着的提高。

众所周知,学科教学在知识的量上有明确的任务,探究性学习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些老师之所以在实验教学中倾向于低水平的探究,一方面是观念的问题,视课堂的“乱”为洪水猛兽,怕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另一方面是技能的问题,试问,从小到大,我们有多少教师有过探究性学习的经历?

事实上,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已充分考虑到了这些因素,高层次、开放性探究实验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在更多的时候需要从多种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探究实验活动中学习各种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技能。因此,如何在一般实验中体现探究的思想是教师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探究教学的必由之路。

那么,怎样设计一个基于探究的实验活动呢?

对于一般的实验教学来说,只要能在两方面加以改变,就可以将验证式的实验转变成开放性探究实验。一是改变实验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优先次序,不要将实验活动安排在教学的最后,让学生在实验前还不知道实验的结果;第二是将以往只注重验证课本理论的一些典型实验项目,改变成比较重视探究过程的实验让学生加以探究。从实际上考虑,让学生探究的必须是个难度不高而且没有危险性的实验,教师才能安心放手让学生探究,而且实验内容要能与上课内容直接相关,并且适合学生的程度,又不需额外增加太多教学时间,如此老师才易于安排和融入原来的教学进度中。所以从现有的实验项目中挑选一些单元,改变原有实验教学方式再加一些巧思即可达到目的。

三、基于探究的生物实验教学活动设计案例

“酶的催化效率—过氧化氢分解”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认识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按照过去的方式,为了体现探究,教师通常把演示实验改变成学生实验,学生通过在两支编号为1号和2号的试管中分别注入3mL2%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在1号试管中加入鸡肝匀浆或马铃薯匀浆少许,在2号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少许,作为催化剂,轻轻振荡试管,观察两支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多少和快慢来比较反应的速率,推理出生物催化剂过氧化氢酶和无机催化剂二氧化锰催化效率的高低,从而得出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特点。

这样的实验活动,场面热闹,学生不定地按照教师的指令动手做实验,实验的成功率也很高。可是,如果仔细分析,学生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教师指令的被动回应:把鸡肝匀浆和二氧化锰分别加入到盛有3mL2%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使之产生一种预定的变化。这样做,看似在观察与探究,实质上仍然停留在“告诉事实、验证结论”的水平,仅仅从过氧化氢酶和二氧化锰2个催化反应实验的比较,并不能推理出生物催化剂比无机催化剂具有高效性的特点,显然,学生思维加工的投入量不够充足。

针对上述情况的改进课,如果我们对实验进行改进和拓展,实验探究的水平就会明显提高。

(一)提出问题

经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很多地方都需要催化剂,比如说:汽车尾气排放催化装置、工业制硫酸、合成氨、酶催化生物大分子等。并且在课堂上也已经学习了使用催化剂的几个化学反应,如氯酸钾催化受热分解、双氧水催化分解等。在理解元素周期律以后,还可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学生大多能提出如下问题:催化剂与化学反应是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催化剂是如何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特点是什么?这种超学科的知识整合,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是十分有效的。

(二)猜想与假设

首先要 总结 问题,经过查阅资料、网上搜索、小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催化剂与化学反应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催化剂可以催化不同的化学反应,不同催化剂对同一反应的催化效果可能不一样。

(三)实验准备

1.知识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外查阅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马铃薯等的相关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和催化剂相关的知识。

2.器材准备。试管,卫生香,火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匀浆(新鲜的和不新鲜的各一份),马铃薯匀浆(生的和熟的各一份)等。

(四)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过程如表3所示。

(五)实验结论

1.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鸡肝匀浆,马铃薯匀浆,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新鲜的鸡肝匀浆和生的马铃薯匀浆,催化效率大大高于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铝的催化效率。

3.不新鲜的鸡肝匀浆、熟的马铃薯匀浆之所以催化效率降低,有可能是采购回来的肝脏不新鲜,或是制成的肝脏研磨液使用和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熟的马铃薯匀浆可能是高温导致过氧化氢酶失活,说明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很多。

基于探究的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是在提高学生 科学 素养课程目标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改进行动,它的亮点是挖掘课本实验的内涵、拓展课堂实验的功能、提升实验教学的品质,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 新课程理念,对于推进“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生物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 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2] 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J].生物学通报,2004(1):27-29.[3] 方红峰.实验教学在新课程中地位和作用的再认识[J].中国 教育技术装备,2006(10):6.佳作论文网:提高植物学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日期:2012-1-9 销售价格:免费论文 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作者:无忧论文网

论文编号:lw***717 论文地区:中国

编辑:huangt 论文字数:3435 论文语种:中文

点击次数:91

佳作论文网:提高植物学实验实习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索

摘 要:本文根据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更新实验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式、完善考核评分标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对植物学实验实习课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旨在提高植物学实验实习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植物学 实验实习教学改革 综合素质 能力培养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宽口径、适应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现实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轻操作的现象,这与21世纪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相适应。实验实习课作为一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训练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现在的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作为大生物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植物学课程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既是高等农业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又是进一步学好其它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植物学课程不仅理论性强,而且实践性亦强,如何更新实验实习教学内容,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教高[2001]4号)文件精神,以适应植物学科的发展和21世纪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加强实验室建设,改善实验环境

实验室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实验水平的重要手段,切实抓好实验设备建设工作,是搞好实验教学的物质保证。在建设中我们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重视个性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特别注意科学地把握制定仪器设备的建设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经费的投资效益,使植物学实验室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现已建立了植物标本室和植物显微镜室2个实验室。近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更新,特别是学生直接使用的生物显微镜和体现显微镜,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到较好的实验效果。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学校为我室配备了1套电视显微镜设备,将徕卡BM—A(Q/EF4)生物显微镜、Panasonic WV-CP430/CH彩色闭路监控摄像机、电视机三部分进行组合,将由生物显微镜观察到的形态、解剖结构清晰地显示在电视机的荧光屏上,供多人同时观察,色彩、图像都非常形象、逼真。有了这套设备,可指导或检查学生观察切片的情况,也可进行辅导或质疑,深受师生欢迎。此外,还自制和购买了一些植物切片、幻灯片、投影片和挂图,来满足教学需要。对于植物标本实验室,我们则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补充腊叶标本和浸渍标本,并制成塑封标本500余份,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更新实验课教材,改革实验内容

我们编写了最新《植物学实验实习指导》,使它和目前的植物学实验紧密相结合。新的实验教材,改变原来传统的验证性的实验为研究性、探索性、综合性实验内容,重点让学生掌握研究植物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以此为手段去认识和研究植物,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材中,我们力争把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等方面放在首位,起到指导性作用。在实验时一般只指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给予具体的结论,结论由学生自己通过对实验对象细致地解剖观察,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而得出。其次在每个实验后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复习思考题,以便学生课后思考和复习。为使每一个实验内容设计最优,必须依据新制定的专业教学计划,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验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在进行大类群实验时,可将不同类群植物细胞与解剖结构进行比较,以藻类、菌类、地衣及苔藓、裸子、被子等植物为材料,让同学在进行观察比较后写出实验报告,自己编写出一个大类群的分类检索表。课程安排上,实验课与理论课连排

按传统习惯或由于其他原因,讲课与实验分别排课,这样就可能出现实验课与理论课脱节现象。有时实验在讲课前遥遥领先;有时实验在讲课后姗姗来迟,甚至有的授课全部结束后,突击上实验,这样实验效果较差。考虑到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的相辅相成性,在实验课安排上,我们采取了实验谭与理论课连排。植物学授课与实验的学时比例一般是1∶1,每周讲一次课,做一次实验。如:当教师对照挂图、模型讲完细胞的形态结构后,立即进行实验,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自己观察,这样同学就不会感到讲课是“纸上谈兵”,而认为细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结构,从而学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过去认为枯燥难记的内容就会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实验与授课紧密配合,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重视实验课教学,加强基本功训练

教学实验指导、实验报告及问题解答是实验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实验前,除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外,教师在实验前对实验的关键环节、易发现问题的地方和操作要做重点讲解和演示,严格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通过植物学实验课教学,使学生基本能力培养达到如下基本要求:①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显微镜、解剖镜的操作使用及保养技能;以不同的观察目的制作各种制片的技能;生物绘图的技能等。②培养观察和判断的能力:如对光学显微镜及不同制片技术下的图像的观察、识别及判断能力;③掌握一定的实验方法:如细胞组织化学鉴定方法;采集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检索表的使用及鉴定植物的方法;野外植物实习调查的方法等。④注意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及表述能力。⑤有条件时还应在实验课上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小题目,让学生独立地进行实验设计、解剖观察、记录结果,并经过分析、归纳及总结,写出实验报告。这样可使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对一些植物学问题产生兴趣,激发起探索精神,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加强野外实习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野外实习是植物分类教学重要环节,不仅能扩大和巩固学生所学的课堂理论,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多地认识植物界的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植物学的浓厚兴趣。我们5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内容有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压制,叶脉标本的制作,植物押花技术,校园植物识别和校外实习。通过制作叶脉标本和植物押花,把植物学和美学结合起来,陶冶了学生情操。为避免走马观花,每次校外实习,都预先布置题目,做到有的放矢,如带学生到宝山实习时,除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映宝山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的实习报告外,还让学生采集、压制、鉴定、装订、制作成规范的植物标本小册子。教师在野外实习中,不是“有问必答”,而是督促学生独立检索鉴定植物,训练他们的自学能力,并引导学生观察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一周的实习,学生不但学会了调查植物、采集植物、压制标本、描述植物及检索鉴定植物的方法,认识植物200多种,而且学会了识别重点科、属、种的鉴别特征,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提高了实习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加强实验实习考核,完善评分标准

过去实验实习成绩通常仅占植物学总分的20%,成绩的计算以实验报告成绩的分数来决定,即n次实验成绩的总和除以n闪数,就是该学生的实验成绩。这样的成绩不能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水平,如绘图好的学生不一定学的就好,且很容易误导学生过分注重实验报告而忽视实验的质量。如何公正、合理的考核学生的实验实习课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为此必须完善实验实习课的评分标准,经过摸索,我们对实验实习课分三段考核。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验实习操作情况、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给予指导和评定,并根据实验实习报告分数给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3。其次,在期末进行实验实习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1/3。这种考核将操作技能、观察方法、口试等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确保了考核质量。在整个考核中,考核的实验材料一律不予以标明,选用随机座位的形式,考核的内容以整个学期实验课上做过的为主。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5

开题报告

1.问题的提出

探究性学习注重建构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相对开放的多渠道获取知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自高中生物教学实施新课程以来,通过对高中生物课堂探究活动的实施情况调查,发现存在着教师讲过程,学生背方法;或是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的有效思维等问题。如何把握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探究•合作”主要特征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以实现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培养,这是本专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课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课堂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问题,通过实践开发探究性学习的资源,解决实验操作上的难题;依据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和学生认知水平,通过实践探讨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的方法和策略,以促进探究活动的开展。

3.本专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课堂实施探究活动的方法和策略探讨,使学生在探究性活动中能够体现,通过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课题),并围绕着这一问题设计探究活动;能够较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充分地参与整个求证(获取知识)过程;能够充分地参与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成功、发现、创造的满足感和实现感。以提高课堂探究性教学的实效性,落实探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4.本专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认知心理的活动过程。教师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应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即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如果在探究活动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只强调科学知识的结论性和接受性,削弱了学生的实践与交流合作的过程,束缚学生的思维,则不能落实探究性学习的教育价值。所以我们认为探究性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应体现学生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应具有活动的过程性和结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5.本专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本专题的思路是,强化理论培训调动以校为本的群体研讨,在群体研讨的基础上,通过日常的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及时的交流和反馈实验结果,适时的调整实验进程与实验方案,推出典型探究性教学范例,通过交流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注重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及专家的引领。

研究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调查法。依据探究理论和高中生物探究活动的特点,研究提出实施探究活动的基本思路。基于课堂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课堂实施探究活动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通过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6.本专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研究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理论学习→重点研讨→典型示范→全面实施→总结推广。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2008年3月—4月)

主要方式是教育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第二阶段:重点研讨(2008年5月—6月)

研讨的内容是,①利用“资料分析”板块化解实验探究的难点;②对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进行分类研讨;③以校本校教研的方式,开展互助实践优化探究资源

第三阶段:典型示范(2008年7月—2009年4月)

以实验校为基础,对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个模块中的10个典型或难点的探究活动如: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等进行实践摸索。找出典型实例,总结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第四阶段:全面推广(2009年5月—2009年10月)

实验研究的中期总结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在薄弱校实施探讨的具体方案,并赋予实施。

第五阶段:总结交流(2009年11月—2010年1月)

组织专题组成员全面整理资料,总结专题实施经验,撰写结题报告。

7.本专题研究的预期结果和成果的形式

教学实践成果:通过课堂探究性教学实施策略的实施,能够体现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实践性。能够体现对学生进行归纳、演绎推理的能力、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训练。能够体现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本专题研究的文本成果:

(1)提交本专题研究的实验报告,其中针对高中生物必修教材的内容,提出实施课堂探究性教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2)提供教学案例,对高中生物探究活动中的难点内容提出解决的方案,以及开发的课程资源。

专题研究组全体成员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6

摘 要: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主体,而是政治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实现学习上的学以致用,教师要做到以生为本,将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中政治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政治素养才会有所提高,学生才会成为高中政治教学课堂的主人。本文以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应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探究式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活动是人类实现认知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行为。高中政治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有自己的特殊性,例如抽象性强、哲学性强、理论性强等,这些特点使得政治这门学科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达到其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课堂中实施探究式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显得十分有必要。高中政治课堂中的探究式就是将教师的引导、提问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体地位结合在一起,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合理的活动条件,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创造合理的教学活动条件,能有效地发挥探究式教学在政治教学课堂中的价值和作用。换句话说,活动条件的创造,实际上就是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础。有些教师把教学比喻“过河”,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己寻找“过河”的方法,而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则扮演“指路者”角色,不断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动机,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是合作探究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探究式教学,教师还要适当地降低学生探究问题的难度,使学生获得探究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开始努力地为学生创造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条件,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感知、体验、发现,要规划好教学的时间,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索机会。例如在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在讲台上分别点燃酒精、木柴,并试着用水泼灭它们,事实上只有木柴被扑灭了。之后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不同性质的着火物,扑灭方式不同。像是油、酒精这类的易燃物着火了,就需要用沙子、泥土或是泡沫灭火器扑灭;像一些电器着火,则需要先切断电源,再扑灭火源;而一些化学物质着火,则只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像这样,由灭火的问题逐步引出教学的主题,即在对待灭火这个问题上,也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活力

首先,将时间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时间是保证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把探究学习的时间归还学生,让学生有时间去看、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让学生有时间去交流、去互动、去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其次,将作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在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应当有选择作业内容、作业数量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及实际需求有选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利用作业取长补短。学生有设计作业的权利,作业这个问题,一直是教师最头痛的事情,因为作业在内容、数量及形式的设计上实在是众口难调,这时教师应当将作业设计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设计练习题,这样不仅能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上的举一反三。然后,将教学评论的权利交给学生。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对与错、是与非,几乎都是教师一个人主宰的,但是在探究式教学下,学生自主学习,而在评价上也要学生自己讲评,教师应当从主宰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学评价的讲评可以是学生评价学生、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对教师而言,教师评价要多一些具有指导性的语言,并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和进行教学评价。在高中政治探究式教学中,只有将主导权交给学生,学生才能更自由、自主地学习,进而实现探究式教学的价值。

三、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果教学只是一味地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不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那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成为一纸空谈。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际政治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地将书上的理论知识放入实际生活或是时事中去理解、去思考、去学习,这样枯燥的理论知识就会融入生活的元素,变得更丰富有趣和容易掌握理解,只有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才会有所提高、政治素养才会有所提升。例如在学习投资的选择时,教师可以将投资的选择同生活中的日常存款结合在一起:小明的妈妈每个月都会将一部分工资存入银行,小明见了便问:“银行为什么会支付利息?”“利息的计算方式与存款又有什么关系?”等这样一系列问题,这些实际问题与教学教材的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政治教学的效果,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政治知识自主探究的欲望和热情,进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习和实际应用的同步把握,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能有效地改善传统课堂中沉闷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升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由此可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势在必行,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构建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课堂,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政治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7

一个真正的电子商务系统并非单纯意味着是一个商家和用户之间开展交易的界面, 而应该是利用Web技术使Web站点与公司的后端数据库系统相连接, 向客户提供有关产品的库存、发货情况以及账款状况的实时信息, 从而实现在电子时空中完成现实生活中的交易活动。这种新的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将内部网与互联网连接, 使小到本企业的商业机密、商务活动的正常运转, 大至国家的政治、经济机密都将面临网上黑客与病毒的严峻考验。加强对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的研究, 对各种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安全协议进行有效协调和应用, 无疑为人们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研究领域之外, 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和方法。

1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的制定

1.1 制定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的目的

制定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有效地保障电子商务系统安全、完整、正常地运行而不受破坏和干扰;能够有序地、客观地鉴别和测试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状态;能够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一个基本的评估;而当电子商务系统遭受破坏后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恢复措施和手段, 并且对其所需代价有一定的估计。

对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活动来说, 构建一个安全的电子商务网络系统应首先确定其安全管理策略, 应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访问授权、病毒防范、灾难恢复等多角度、多方面考虑。

1.2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制定原则

有效的电子商务管理策略可以说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成本和效率的平衡。虽然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环境不同, 但我们在制定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时一般都应遵守下面一些原则:

(1) 综合性、系统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整个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问题, 要求在综合各方面情况后制定相应的具体可行的安全措施。

(2) 平衡分析原则

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 绝对安全的电子商务系统是做不到的。因此, 要在对电子商务系统面临的威胁和可能承担的风险进行充分研究后, 再结合目前的技术和资金条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以达到安全与价值的平衡。

(3) 易操作性原则

再好的安全措施, 都要由人来完成。因此, 如果措施过于复杂, 不便操作, 那么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也就无从谈起。

(4) 适应性和灵活性原则

安全防范措施必须要能够随着电子商务系统性能、技术环境以及安全需求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 以适应安全要求。

(5) 多级保护原则

受目前技术条件限制, 任何安全措施都有可能被攻破。因此, 建立一个多级保护的系统, 当其中某一层被破坏时, 另外的层次也能起到防护作用。

1.3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制定步骤

制定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通常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目标

安全管理策略目标包括电子商务系统中被保护的对象, 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2) 明确范围

确定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所要保护的资源范围以及相关保护环境的界定。

(3) 争取来自高层管理的支持

来自电子商务系统所属单位的高层支持, 对于保障电子商务安全管理措施的顺利运行, 以及技术资金上的保证, 都有重要的意义。

(4) 评估危险

尽可能地对影响电子商务安全的各方面因素考虑周全, 对可能存在的危险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以便为制定安全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5) 制定策略

完成前面几个步骤后, 接着就根据经济和技术实力确定一个相对满意的安全策略。

(6) 策略评估调整

在策略制定后, 应评估其是否达到目标, 以及当安全需求变化时作出适时的调整。

2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的基本内容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涵盖范围很广,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一般都可以分为物理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策略以及灾难恢复策略等。

2.1 物理安全策略

物理安全策略是整个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整个交易过程中, 对电子商务系统包含的相关物理设备有相当高的安全要求。影响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物理安全风险主要有自然灾害风险、人为风险和硬件防护风险。相应的物理安全策略也围绕上述3个物理安全风险展开。

(1) 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策略

主要包括防火、防水和防雷措施。设备所在场所应避免火灾、水灾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以保证在意外火灾、水灾下的设备防护。另外, 电子商务系统的设备主要由电路组成, 因此制定全方位、安全灵活的防雷措施显得非常有必要。

(2) 人为风险防范策略

人为操作方面引起的风险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安全制度来加以防止, 同时加强和培育安全意识。对于设备防盗问题, 如果资金允许, 可以建立较为完善的防盗系统, 如果资金不足, 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对于内外部人员的计算机犯罪问题, 一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二是加强自身安全防范。

(3) 硬件防护策略

硬件维护包括服务器及其他相关设备的电源保护、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以及要抑制和防范电磁泄露与电磁干扰。关于硬件设备维护, 如果条件允许, 可以增加设备信息保护装置。另外除了日常维护以外, 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2.2 网络安全策略

网络安全是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核心, 需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 因此, 网络安全策略分为技术策略和管理策略。

(1) 技术策略

安装使用网络安全检测设备和相关软件, 借助一些专用的网络安全监控设备和软件, 加强对各种不法行为的监控和防范。通过加强网络访问控制来防护,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包括入网访问控制、网络权限控制、网络监测和锁定控制等。其次是采用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用来检查通过内部网和外部网间的信息往来, 它可以鉴别网络服务请求是否合法, 以便采取响应或拒绝的措施。还有就是使用数据加密, 数据加密是采用一定的加密技术, 以防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一旦被截获不致造成信息的泄露, 其核心是加密的方式以及密钥的分配和管理。最后需要引入鉴别机制, 鉴别是查明另外一个实体身份和特权的过程, 以确定其合法性, 并作出响应。

(2) 管理策略。

加强电子商务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 加强对管理人员监督和培训, 落实工作责任制, 建立跟踪、审计和稽核制度, 完善病毒防范制度,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2.3 灾难恢复策略

对于电子商务系统来说, 灾难主要指意外的自然灾害以及黑客攻击等原因造成数据库受到的破坏。灾难恢复策略是为了在数据资源遭受破坏后迅速恢复系统功能, 最大程度地保持数据资源的完整性, 将损失降至最低。因此, 灾难恢复主要包括备份和恢复两个环节。

(1) 灾难备份

确定备份方案, 然后建立数据恢复中心和建立完善的备份制度。

(2) 数据恢复

需要评估数据损失情况, 然后确定数据恢复方案并最终恢复数据。

3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问题还会不断出现。同样,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安全协议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策略需要电子商务理论界和实业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摘要:安全管理策略始终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和关键问题。结合目前的各种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和安全协议, 对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安全策略

参考文献

[1]邓顺国.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基于互联网的探究式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互联网+”;零售商;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策略研究与分析

一、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零售商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逐渐地成为社会销售发展的主流趋势

1.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渐地覆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

随着社会水平、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一种飞快的速度在前进着,逐渐地覆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

2.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使得零售商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逐渐地成为社会销售发展的主流趋势。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使得人们的心理需求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对网上购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对实体零售商的光临则表现得不那么积极,逐渐地趋于降低趋势,必将使得“互联网+”的零售商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逐渐地成为社会销售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简述各大商场零售商的销售情况,分析消费者人流量逐步下降的原因

对各大商场零售商的销售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叙述,在逐渐发展的社会潮流中,分析与研究零售商消费者人流量逐步下降的原因之所在,并且由此而警醒广大的零售商想要对自身的销售模式进行转型,以此来促进消费者人流量的逐步提高。下面就进行几个方面的具体陈述:

1.随着城市中各种各样、不同类型模式的厂商不断地增加,大大地分散了消费者的人流量。

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消费的观念也在增加,促使城市中各种各样、不同类型模式的厂商不断地增加,消费者面对各个零售商的时候,这个零售商不符合自己的需求,转而进入另一家,不必拘泥于其中的一家零售商而不能自拔,多了许多挑选的机会,从而大大地分散了零售商中消费者的人流量,不利于其正常工作的開展以及运营。

2.随着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便捷、快速、花式各样的网上购物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逐。

随着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非常大的转变,人们都趋于现代化,跟随其发展步伐,于是便捷、快速、花式各样的网上购物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与追逐。在这种互联网零售商崛起的同时,严重地制约着实体零售商的运营情况,促使其经济效益的降低。

3.为了更多地吸引广大消费者,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展开各方面的较量,逐渐地降低了零售商的消费者人流量。

为了更多地吸引广大消费者,让他们在自家的店铺进行消费,由此,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逐步地展开服务态度、打折处理、商铺的装饰样式、销售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较量,通过比较,尽可能地把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服务态度、店铺陈设的精美与独特、对产品进行低价处理、销售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等,这就在无形之中扩大了零售商彼此之间的竞争,为消费者的消费提供了多种选择,于是,逐渐地降低了零售商的消费者人流量。

4.由于受到时间、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网上购物成为了一种时尚,一种时代发展的代言。

由于受到时间、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各大企业的高管、白领、宅男宅女、中高薪阶层的人员越来越喜欢方便、快捷、送货上门服务的“互联网+”购物模式,于是。被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可以坐在家里、单位、公司,不用出门,自然而然就有人送货上门,促进了网上零售商的发展与壮大,在客观上影响着实体零售商的运营情况。

5.不断增加的销售模式,使得品牌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加地占据先机,从而在客观上制约着零售商业户的消费者人流量的逐步减少。

零售商为了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地增加了各式各样的销售模式,其中有的零售商的产品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普通零售商的销售业绩,而品牌零售商有着自身特有的标准质量、好品牌、服务态度好、售后服务好等优势。于是,品牌商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加地占据先机,容易吸引顾客的光临以及消费,从而在客观上制约着零售商业户的消费者人流量的逐步减少。

三、针对零售商消费者人流量逐步降低的趋势,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分析,争取尽快找到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服务转型策略

随着零售商各种模式的不断发展壮大,零售商的消费者人流量呈现逐步地降低趋势,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不断地研究与分析,争取尽快找到一些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服务转型策略,具体可以阐述为以下几点:

1.零售商和实体经营店需要采取有效方式,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转变。

零售商和实体经营店需要积极地通过打折处理、改变商铺的装饰样式、促销活动、良好的售后服务态度等方式,需要在一段时间以后,定期地举行活动,经过这些方面的努力与变化,大大地吸引广大的消费者进店观看,甚至是消费,以此来增加消费者对店铺的美好印象,再加上零售商的极力推荐,进而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转变。

2.逐步地打造一流的、适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便捷销售服务模式,以此来促进消费者的人流量的增加以及对零售店的忠诚度的逐步培养。

逐步地打造一流的、适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便捷销售服务模式,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追求方便、快捷、愉悦身心的消费模式,零售商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创设便捷的销售服务模式,比如:消费者需要的东西,服务人员及时地送到面前。以此来促进消费者的人流量的增加以及对零售店的忠诚度的逐步培养。

3.通过不断地提高零售商的服务态度以及各方面思想素质水平的能力,以此来促进零售商在消费者和外界眼中的良好形象,从而促进消费者的消费以及口口相传的良性循环模式的增长。

nlc202309081114

服务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深刻地告訴我们:零售商想要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通过不断地提高零售商的服务态度以及各方面思想素质水平的能力,以此来促进零售商在消费者和外界眼中的良好形象。让零售店服务人员运用微笑服务、诚信服务、良好的售后服务、良好的接人待物服务、一条龙服务态度等,使得消费者对零售商产生非常好的影响,也就想要在零售商进行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消费者的消费以及口口相传的良性循环模式的增长。

4.打好零售店中会员这张王牌,争取让他们为自己的零售店做免费的代言人,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人们对零售店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加顾客的人流量。

大部分零售商为了更好地宣传产品,都会实行一些会员打折的方法来吸引人们对零售商的忠诚度以及维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因此,需要打好零售店中会员这张王牌,经常搞一些会员特殊享受活动,比如:让会员定期参加抽奖活动、给予福利,举行会员联谊活动,给会员一些小礼物的派送等活动,争取让他们对零售商的良好印象能够持久地坚持下去,并且在享受利益的同时,为自己的零售店做免费的代言人,口口相传,这是任何宣传片都无法达到的反响效果,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人们对零售店的良好形象,从而增加顾客的人流量。

四、基于“互联网+”的零售商的线上线下融合策略研究

在现今这个高新科学技术日益更新的时代而言,基于“互联网+”的零售商的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促进零售商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我们需要尽快地研究与分析一套具有实际效果的转型策略,以此来推动零售商的逐步转型发展,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来实体店和互联网的经营店进行消费,扩大人脉与市场交流互动的节奏,具体可以阐述为以下几点:

1.逐步地创建“互联网+”零售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模式,以期在扩大销售的过程中,增加消费者的人流量。

逐步地创建“互联网+”零售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模式,使得实体零售商和网上购物店能够同时享用库存、物流管理模式以及消费者的消费订单,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为零售商的资金投入减少相应的开支,促进零售店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且在此过程中,逐渐地适应消费者喜欢网上购物的习惯,为了方便,在家享受服务,从而在扩大销售模式的过程中,增加消费者的人流量。

2.增设微商的“互联网+”零售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模式,使得消费者能够及时地了解零售商的最新动态,从而促进消费者人流量的增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并且微信也成为人们最喜欢看的事情之一。因此,需要利用这个有利条件来增加销售量,增设微商的“互联网+”零售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模式,积极地引导一些人做微商,然后通过给他们红包福利,或者是给予一定的物品赠送,亦或是通过让消费者进行点赞、推荐微信好友等模式来逐步地扩大零售商产品的人流范围,然后在其中进行宣传与搞活动,使得消费者能够及时地了解零售商的最新动态,从而促进消费者人流量的增加。

3.逐步地加强农村的“互联网+”零售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模式,促进农村这个大群体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意识的增加。

逐步地加强农村的“互联网+”零售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模式,充分地开启农村这个广大消费平台的人群,运用电子商务的先进技术,投入使用,使得农村人们逐渐地转变自身的消费意识,不要总是持一种保守、怕消费的心理,觉得浪费钱。这个时候觉得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农村创建电商服务平台,促进农村这个大群体的消费观念以及消费意识的增加。

4.增加“互联网+”零售商的自助服务模式的开展,以便于各个层次消费者的便捷使用。

增加“互联网+”零售商的自助服务模式的开展,在零售商服务点,可以增加一些POS机、自助服务器等先进科学技术的投入使用,为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提供便捷的服务条件,以防有些人出门的时候忘记带现金而造成尴尬的局面等情况的发生。在这样轻松、方便的环境下进行消费,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消费者的心情愉悦,从而便于各个层次消费者的便捷使用。

五、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零售商的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已经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零售商的消费模式的一个重大转型,必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以及喜爱。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探讨零售商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且针对其中的隐患,从而逐步地优化“互联网+”的零售商的服务模式,使其逐步地吸引广大的消费者,让顾客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并为之消费,从而增加零售商的客户流量。

参考文献

[1]朱禹衡.低碳经济下我国未来零售业发展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34-37.

[2]张旭.网络零售业的发展瓶颈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10):5-6.

[3]黄登福.传统零售业与网络零售业融合问题初探[J].现代商业,2009,(9):11.

[4]杨佳梅,卢春艳.浅析国内网络零售业发展中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商贸,2012,(3):89-90.

[5]陶玉琼.网络零售业顾客忠诚度的培养探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4):298-299.

[6]梅仕鹏,郭海华.网络零售业问题与对策探讨[J].江苏商论,2003,(10):19-21.

[7]吴勇毅.O2O营销模式,传统企业的新蓝海[J].信息与电脑,2012,(9).

上一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