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精选8篇)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养老护理与管理专业 岗位设置 典型工作任务

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指出,应积极开展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及助老的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内老年服务与管理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样的形势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变成了能否完成老年服务与管理产业新一阶段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现阶段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关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还处在初始阶段。已设立相关专业和准备申报相关专业的院校中的领导及教师在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培养及实训室建设、实训设施采购等方面还处于摸索过程中,急需明确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及课程体系建设。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趋势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及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截止2015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2亿,占总人口的16.1%。65岁以上的老年人1.43亿,占总人口的10.5%。另外,空巢家庭占49.2%;失能老人人数约3300万人。预计到2020年达到2.43亿,60岁以上老人约占总人口的18%。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及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需求分析

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及机构养老三个有机部分组成。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潜在的市场规模约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约500万个。

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为家政、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主要以上门服务为主。居家养老服务主要分为两类,对于身体状况比较好、生活基本能够自理的老人,主要是提供食堂、家庭照顾、法律等服务;而对于生活基本已不能自理的比如独居、失能及高龄等老人则主要提供送饭上门、家务劳动、家庭保健、康复辅具配置、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及安全援助等服务。

社区养老是居家养老的必要的重要支撑,主要提供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服务,主要用于向日间暂时无人或无力照护的社区老人提供服务。在城市,社区养老应结合社区服务平台加大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养老设施服务网点,增强社区的养老服务能力,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采用倡议、引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及老人互助,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社区养老应结合城镇和农村发展建设情况,以乡镇级别的敬老院为基础,进行日间照料和托养的养老床位建设,并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机构转变,向老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配餐、日间照料及托养等服务,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

机构养老服务则应以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进行设施建设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养老机构主要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为失能及半失能的老人提供服务,从而实现生活照料、生活照料及紧急救援等功能。其他的养老机构主要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等服务。

三、养老服务典型工作任务及岗位设置

养老及护理专业中的主要典型工作任务为:护理、康复护理、保健按摩、常见急症急救、膳食营养与保健、心理咨询、老年心理慰藉、中医保健、评估与规划、机构建立与管理、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临终关怀、养老机构日常事务管理、养老机构公共关系管理、养老机构客户关系管理、养老机构产品营销、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养老机构后勤保障、养老资源开发与整合、养老项目开发与投资等。

核心能力主要包括预见老年潜在问题的能力、独立判断并解决老年临床问题的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行心理干预和咨询的能力、人际交流与沟通的能力、机构组织与管理的能力等。

主要就业岗位:老年护理员、老年居家照护员(家庭)、老年护理师(机构)、老年营养师、老年中医保健养生指导师、老年服务与管理机构接待员、行政秘书或助理等岗位。

相关工作岗位:老年社会工作(含活动策划、心理护理)、老年健康管理师、老年痴呆照护员、老年康复辅助器具训练师、老年康复规划与训练师、护理员培训师、老年产品营销等岗位。

发展工作岗位:老年能力评估师、老年服务规划师、老年服务与管理机构护理部主管、健康管理部(含餐饮部)主管、社工部主管、事业发展部主管、养老机构院长(总经理)、养老项目开发投资等相关岗位。

学习期间可以考取的证书主要有: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2

一、遵循以设计为导向的原则

高职教育不仅要有专业技术适应能力, 更要有创新能力, 即“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 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所以,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不能只是简单地考虑专业技术知识课程, 也不能只是考虑职业工作任务一时的要求来设计课程体系, 还要关注工作、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

二、坚持职业能力开发的原则

高职院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教学观, 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岗位人才”、“职业人”和能生存、能发展的“社会人”。核心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形成高技能人才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是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的课程学习, 在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完成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能力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职业能力开发的原则。

三、教学项目的选择和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

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是选择课程知识内容及实施序化的过程。教学项目特别是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的开发要遵循职业性原则, 从职业项目出发来选择课程内容并安排教学顺序。以知识本身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课程, 传授的是理论性知识, 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课程, 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过程性知识, 主要解决“怎么做”和“怎么做更好”的问题。教学项目应以过程性知识即实践知识为主, 以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为辅。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教学项目, 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来学习相关知识, 学与做融为一体, 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

四、课程实施坚持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学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行动导向的教学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 要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 以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为途径, 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 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建构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 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使学习者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舞台的导演。在教学中, 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 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 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五、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原则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坚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 合作内容为: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共同开发学生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方法;利用双方两种教育资源, 创设适宜的学习培训和工作环境及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合作开发教材等教学资源, 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企业参与制定学习成果考核评价办法;在企业环境的课程实施过程中,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共同管理和监控教学运行;校企互相兼职, 共建共管课程教学、岗位培训和合作技术开发的专兼职队伍, 学校与企业合作, 互惠互利, 谋求共同发展。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 建设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 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 做好专业市场调研。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必须进行深入的社会行业背景调研、人才市场调研,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收集有关专业设置与课程的有关材料, 进行分析整理, 得出科学的结论, 形成专业调研报告, 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1、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区域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情况;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发展趋势和生产经营结构的变化调整;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哪些, 对应职业岗位目前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员工的主要来源渠道;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向社会输送相关专业毕业生情况及社会相关职业培训情况。确定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主, 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人才需求, 同时兼顾区域社会需求, 根据学校条件规划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

2、专业教学分析研究。课程设置和教学项目要与行业或企业界对毕业生的要求有较高的符合度, 要与学生的入学基础和愿望要求有较高的符合度。教育受学生的发展水平制约, 课程必须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学生的知识状态、心理发展规律、智能特点和个性倾向都是建设课程体系优先考虑的条件。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要对教学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要对教学条件建设提出明确详细的要求, 做出实施计划、措施和时间要求。

(二) 分析职业岗位, 编制岗位能力标准。

分析职业岗位就是要全面研究职业岗位的工作全过程和工作活动的所有因素。整个分析过程按照从工作职责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顺序进行。第一阶段是工作职责和任务分析:分析职业内的工作职责和每一项职责内的任务。第二阶段是任务和能力目标分析:分析从业者在其工作职责的每项任务中应达到的最终绩效目标 (即能够完成的工作) 和能力目标 (即知识、技能、态度等任职要求) 。

分析职业岗位时, 学院要与行业专家进行充分沟通, 将工作分析程序及要求传达给专家, 重点分析岗位工作要求和职责。在讨论时, 要充分尊重行业专家的意见, 每一条都必须获得专家的一致认可。编制岗位能力标准要将每一职业岗位分解成项目和具体工作任务及相应的专项能力, 其中专项能力应该包括完成这项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及所需工具, 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和质量标准。

(三) 分析课程结构, 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分析课程结构是依据相关教高文件精神和专业调研报告及岗位能力标准, 开发课程类别, 科学合理分配课时和安排课程, 构建专业课程结构, 编制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社会知识、文化艺术、职业道德、礼仪、环境保护等知识, 这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专业基础课程根据行业通用能力要求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标准开设专业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例如传统财务会计课程, 可以设计为出纳岗位实训课程、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实训课程、涉税会计岗位实训等课程。不同类型课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 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把工作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 进行工作本位的实践性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名称尽量采用动宾结构, 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包括学习年限和招生对象、专业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培养规格 (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等)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教学进程表、课外培养计划表、选修课分类及说明。

(四) 合理安排课程单元内容, 并编制课程标准。

基于工作过程开设的课程, 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 要分析单元内容, 编制课程标准。学习领域是“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 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程单元”。在设置课程单元内容时, 要考虑学}生的职业成长不再是不知道到知道的过程, 而是“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发展过程。 (图1)

课程单元内容应该按照职业成长发展阶段逐次提高学习难度和范围:定向和概括性知识、关联性知识、细节与功能性知识、基于经验的专业系统化深入知识。按照这一思路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顺序, 将实践专家研讨会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难度级别归入不同的难度范围里。

专业负责人和带头人组织编写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经课程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后, 由主管院长审批。课程标准应该包括课程性质和任务、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教学组织形式、课程实施场所、考核方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情况等内容。

(五) 校企合作, 共同开发教材和教学场所。

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应该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 做到理论与实践自然结合, 需要以工作任务为核心重新选择和组织专业知识体系,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用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教学目标。教材要达到这样的质量标准, 必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标,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深刻变化, 这就要求学院与企业加强合作, 建设校内或校外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融合。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设计应当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 教学设备设施条件进行适应性配置。教学场所的布局要调整为以实训室为主, 以教室为辅, 并且实训室不仅仅是技能训练的场所, 要融“教、学、做”一体化, 在做中学。

参考文献

[1]吴世娟.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时空, 2008.9.

[2]欧阳国文.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网络资源.岁月联盟, 2010.8.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3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程体系;能力;模块

教职成[2011]9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观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程度。高职英语课程也不例外,高职英语课程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探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路子方面,也应该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构建基于“能力为本,模块教学”培养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能力本位教育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想。高职英语课程强调的“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要通过“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反映出来,且课程设置也必须考虑到实用性、职业性及实践性等因素,与此同时,学生个体及专业差异因素也需考虑。

一、高职英语教学概况

1.学生方面

高职院校的生源目前主要来源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和“三校生”(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并非非常理想;“三校生”通常在初级阶段学过几年英语,但英语基础普遍较差。

2.教学模块设计

在封闭式的教学体系下,基础英语模块与专业英语模块完全脱离,基础英语模块重于专业英语模块,即重视基础英语教学而忽视了专业英语知识学习。在基础英语模块中,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培养,听说模块滞后于读写模块,听不懂、不会说,聋哑英语仍是高职院校普遍现象。在专业英语模块中,强调知识性、系统性,而忽视实用性,学生课堂学习的专业知识难以结合市场实际需求,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脱节。

3.教学内容

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缺乏高职教育特色,没有彰显高职教育的实用性。教学内容没有融入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的培养与练习,这样只会导致学生“纸上谈兵”,毕业后在涉外交际的日常业务活动中不能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缺乏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和职场核心竞争力。

4.师资方面

当前从事高职基础英语教学的老师普遍都是毕业于英语专业,他们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听说能力,但是他们对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领域、岗位技能不了解,因此难以做到基于职业岗位能力构建教学内容。而承担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上是各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这些教师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但不熟悉语言教学法,英语口语差、发音不标准,把专业英语课上成了专业知识翻译课,缺乏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和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基于“能力为本模块教学”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新体系

高职英语教学要体现 “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同时还要为“能力为本,模块教学”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大纲、实践指导提供理论根据。

1.调整教学内容及模块设计

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体系分四大模块:基础英语模块(主要囊括跨文化交际、日常及涉外交际英语实训及学习策略、交际英语读写、交际英语听说等),此模块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行业英语模块(主要囊括翻译及写作、应用文阅读、专业大类行业英语知识及本行业交际英语等),行业英语是指核心专业所处的专业大类的通用英语,是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过渡不可或缺的环节;专业英语模块(主要囊括简单的专业资料阅读与翻译、专业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岗位交际英语等);职业素质拓展模块(主要囊括涉外礼仪、国际商务文化、英语影视赏析、英语考证类、英语技能类等)。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块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的螺旋进阶式进行设计,基础英语模块、行业英语模块及专业英语模块在语篇选材、会话素材选择、交际任务设计等方面应循序渐进、前后衔接,职业素质拓展模块可以渗透到其他模块中。如会计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先设置“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再过渡到 “基础英语→财经英语→会计英语”的衔接。

2.优化师资团队结构

要较好地实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理念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岗位技能的目的,必须打造“三双”(双师、双证、双语)型教师团队。“三双”教师一方面要求自身要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岗位从业能力了如指掌,了解该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能熟练应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三双”型教学团队不仅有利于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纵向自然衔接,同时也有利于专业英语向专业课程、实习、实训的横向渗透。

3.致力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英语教育必须从“以传授语言知识要点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向培养“言语能力,职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转化。在教学内容的活动设计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等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搬进实训室、搬进企业,融教、学、做于一体,使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岗位化,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这些措施既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激发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4.完善考核评估机制

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应建立全面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整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要求,不仅仅只考查学生英语考试的合格率,还应建立针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不仅包括授课教师对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的评价,如提问的应答情况、听课的认真程度、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语言技能的表现等等,同时还应包括对学生适应各种职场的技能和能力的评价,体现评价主体、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在深入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注重学生用英语解决与将来职业有关业务能力的培养,按照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及职业素养要求,注重对学生语言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实现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深度融合。唯有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作者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1年)规划项目“英语影视欣赏课程与道德渗透教育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1WX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施慧英.就业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17).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4

李光启(作者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一)、班级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在高职院校教育各个环节中,班级辅导员工作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引导者,学生人格的塑造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校正常教学的管理者参与者,班级辅导员以其特有的身份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参与到学校工作中。班级辅导员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学校领导者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在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学校建设需要班级辅导员培训体系

教师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治校的重要战略,也是落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的“实施跨世纪园丁工程,大力提高园丁队伍素质”任务的重要举措。任何一个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资金可以积累,教育设施可以投入,而教师的素质却只能依靠培训和再教育来提高教师素质。全员化,全程化和规范化地进行教师包括班级辅导员队伍的培训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持久蓬勃发展的灵魂所在。

(三)、发展中的高职院校需要知识和观念的不断更新,班级辅导员培训顺应发展所需 伴随教育发展的学校建设对新时期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首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更新知识。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非常迅速,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学校发展和改革的要求;二要更新观念。特别是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学生观念、和评价观念等等,在班级辅导员工作中,使“怎样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根本问题;三要改变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支撑的教育行为。新时期的高职院校班级辅导员面临着新的历史使命,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班级辅导员不能做简单、封闭的“教书先生”,而要在教书,在班集体建设活动中多方位、多渠道地把社会变革、科技革命 等知识信息及时筛选,然后输送给学生,在给学生一个系统的智力框架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创造力等方面的和谐全面发展。这些因素必然促使教育环节中的班级辅导员工作必须顺应新时期的要求和新阶段的理念,而学校也应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发展需求、对班级辅导员理念更新和知识引导起到重要作用的班级辅导员培训体系。让班级辅导员培训和继续学习结合班级辅导员自身教育水平提高共同带动班级建设、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培训体系建设

(一)班级辅导员培训指导原则

1、以正确理念指导。在发展学校教育事业方面,必须遵循用正确理念的指导,在建立和完善学校班级辅导员培训体系方面,也必须以以正确理念指导,进而努力实现以正确、创新的班级辅导员培训理念指导培训体系的建立和运转。譬如:由拓宽知识面的培训转到开发潜能和激发创造力上,由固定的、有计划的培训转到以需求为出发点。以正确、先进的班级辅导员培训理念指导,就要在建立培训体系中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并引导班级辅导员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理念。正确的指导理念,将有力的引导和促进班级辅导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并为以后班级辅导员的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不可估量的折射型影响。

2、以校为本为原则。即“为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从实际出发,为学校,就是立足于解决学校需要解决的当前和长远问题;在学校中,就是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实际出发。基于学校,就是基于学校教育状况和教师的实际。

3、循序渐进。所谓循序渐进,简单讲,就是要在培训工作中必须做到,先成功试点然后再大规模推广;就是要在培训内容、培训方法顺序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通过日积月累,逐步深化提高、不断完善修正。

(二)班级辅导员培训制度

1、培训形式多样化。在时间安排上,结合班级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应遵照不定期培训为重点;在学习形式上,对于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不充足的班级辅导员老师,以集中学习为主,而对于经验丰富的班级管理者,以相互交流和自我学习为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参加校外管理类学术座谈、讲座,外出进行团队性质培训,等等。

2、设计培训方案必须考虑的几个因素:

①培训方案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是各种工作项目开展的前期重要步骤,是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的依据。对培训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培训体系建设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保证培训以最小的投资、最结合实际的方案、最有效的方式换取最佳效果的科学途径,可行性研究在班级辅导员培训方案决策和培训活动开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②培训内容的前瞻性。

班级辅导员培训内容的确立必须考虑前瞻性因素,立足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运用的同时,关注知识与理念的新发展,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针对学校现状和教师自身特点,是培训内容选择的首要因素。而兼顾内容的前瞻性,可开阔教师视野,更便于学有余力的教师深入探讨,便于培训的连续性开展,也有利于促进班级辅导员继续接受培训的愿望。

③培训的针对性。

针对性是指所有的培训项目都会针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具体的、归类性问题,针对每位班级辅导员老师的特点,针对学校现状及其发展阶段因素,综合考虑兴趣和工作的需要,激发班级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潜力使之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④效果的持久性。

培训的重要性已无容置疑,但培训效果更为关注,培训如果是“虎头蛇尾”,或只重视培训过程而忽视培训实效性,此非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初衷。因此关注培训效果是整个体系建立中十分重要的考虑因素。

三、班级辅导员培训内容中应该围绕的重要问题

A 班级辅导员教育能力

所谓班级辅导员教育能力,是指班级辅导员老师以为国家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为目标,全面掌握和善于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能力,善于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的能力,善于制定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组织能力等综合心理素质,有效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才能。中外教育理论公认的几种教师应具备的教育能力如观察、思维、板书、语言表达、组织发挥等。但笔者认为,上述能力仅仅是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事实上,成为一名好教师尤其是以为集合德育教育、心理引导、班级管理为一身的班级辅导员老师还必须具备其他各种综合能力因素,笔者会逐步进行阐述。对集各种素质于一身的班级辅导员老师进行教育能力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B 班级辅导员对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的持续影响力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位,而班级辅导员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班级辅导员不仅在学生学校学习期间管理好班级、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在学生走出校园后仍应能直接或间接的对学生成长起到持续性的影响。班级辅导员老师为人师表,将德育工作放到第一位,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的自主性,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等等,以上各项工作必须以班级辅导员老师的管理素质或人格魅力为基础。班级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持续性影响,是建立在“亲其师”心理感受和“信其道”理念信仰基础上。对于班级辅导员培训内容以此两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不仅仅促进班级辅导员提高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学生受到的教育能够对其成长产生深远影响。

C学习型班级建设能力

班级辅导员因素在学习型班集体建设中永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班级辅导员各自发挥的作用是存在差异的,班级辅导员对于学习型班级建设的差别根本的在于思维原则上。经过长期实践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学习型班级的班级辅导员的思维原则,如:谦逊待人,审视自我;激发好奇,探索未知;突破常规,创新方略;收集信息,客观分析;透过表象,追求真本。对于班级辅导员各项学习型思维能力的培训是引导班级辅导员着手建立学习型班级的根本所在。并且,班级辅导员应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以新的价值观、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活动观等作为思考班级管理的基点,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型班级。

D团队意识培养能力、自我激励能力

新时期班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将全体学生看作一个具有极大潜力的团队。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团队意识的发掘和塑造直接决定着人才长远竞争力,也决定着由此而引出的正确教育理念,并且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所在。班级辅导员工作在实践中应当具有激励团队的意识,并按照正确的团队意识培养方案积极的实施班级团队管理,有意识的进行团队凝聚力和团队内部成员的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等各方面良好素质的激励和培养。当然所有的一切是以班级管理者应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培养能力为前提,提高班级管理者团队培养意识和培养能力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E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对于班级各类突发事件,许多班级辅导员都认为其打乱了班级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有些问题处理不好还会进一步激发更多的矛盾。突发事件的偶发性、随机性和影响性决定了如果班级辅导员必须具备能够处理好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可以说,突发事件是对班级辅导员教育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一个考验。故此,加强班级辅导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培训,既是提高班级辅导员综合管理能力的必备环节,也是防止校园和班级内突发事件的有效方式。

F情感培养能力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情感是最活跃、最积极、最核心的因素,因此在育人的工作中,抓住情感这一核心要素,也就抓住了人的本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在德育工作中的效应是全方位的。”班级辅导员或教育工作者一定应重视自身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沟通。班级辅导员不仅应培养学生情感调控的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理解他人的能力;如培养学生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学会宽容、学会关心能力等等,以及指导学生掌握辩证思维的能力。班级管理者在抓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的同时,不可忽略学生情感能力培养。而班级辅导员老师认识并实践这一点的前提是自身具备的情感培养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对班级管理者提出的要求。

小 结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5

【摘要】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高等数学作为高职教学中理论性、逻辑性较强的一们公共基础课,如何让学生能学有所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需要更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应用型人才。高等数学作为一门主要的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尤为重要。但由于生源基础水平整体不高、认识不够,教学中应用性强调不足等因素,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如何进行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成为高等数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高职院校开设高等数学课程的必要性

数学一直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贯穿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中,它的作用众所皆知: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于为其他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支持。因此高职教育也应该抓好高等数学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完美与和谐。

随着世界科技的迅速发展,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化,各行业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时代对传统数学、新分支数学知识的需要和依赖越来越强烈。在文学上,数理统计的知识也广泛用于对于文学作品作者的考证等方面,例如《红楼梦》作者的考证。总之,数学在各个领域已发挥出了重要作用。高等数学是高职学生后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2.1学生学习的弱势表现

首先学生对高等数学的认识不够,认为学数学没有实际意义。其次,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比较差,学习能力也较弱,当有一部分知识衔接不上时就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再次,数学中的复杂的运算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学生对产生了恐惧感,许多学生有厌学情绪,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不听课。

2.2教学管理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数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学生不知道所学的知识与专业有什么样的联系,导致学习目的不明确。在教学方面,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填鸭式的方式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消极状态,不能提起学习的热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师生间的互动,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学思考

3.1教学内容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高等数学》教材版本比较多,但基本都是延续了传统的知识结构,是对数学专业教材的精简。我认为教学的出发点必须以学生为本,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熟悉学生的专业课程,根据专业课对数学的需求程度,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对于专业课用不上或使用较少的内容进行删除或降低要求。如应用电子专业应讲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内容,而对于经济类专业则应该加入线形代数的知识和概率统计的知识。

教学中不必对理论推导、证明作过高要求,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降低理论深度,精简抽象的理论和推导证明过程。降低数学严格论证的要求,简化烦琐的计算过程,讲授数学实验的知识,用计算机代替一些复杂的计算。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讲授中加入一些数学史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研究与发展过程,了解数学家的生活故事,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激发求知欲。同时加入一些现实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事例,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出数学中的美。

3.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要忽视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更应灵活化,避免填鸭式的教学。

运用引导、启发为主的教学方法。启发是教学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数学思想,点明主线,提出问题。精讲是关键,在讲课过程中围绕内容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提出的疑点,引导学生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在教学中经常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或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讲述同一个定理,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发智力。同时注意类比归纳和对比总结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探究、自学,培养发现、归纳问题的能力。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凸显出其优势。在课堂中引入多媒体,可以用软件制作复杂的空间图形及动画,为学生演示粉笔难以描绘的空间几何图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将传统数学知识与数学软件的有关内容有机结合,采用“粉笔+讲授+计算机演示+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这样,既保留传统教学中启发式教与学的直接、自然的交互方式,又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计算能力。用计算机代替一些复杂的计算,还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

3.3教学评价体系

长久以来,高等数学的考核都是闭卷形式的考试。对于数学这类计算性比较强的学科,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准确的检验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很好的检验效果。但结合高职高等数学的实际,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除了为专业课程作必要的铺垫以外,另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在考核上也应该多元化。我们现在所做的是,狠抓平时作业,平时成绩占30%;传统的期末闭卷占50%;数学感悟占20%,数学感悟内容比较广,可以写出对某个公式或者定理的理解,可以写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也可以写出对于某个题目自己思考出的另一种思路。总之,只要与数学相关,都可以写入感悟之中。通过实践,我认为这样的评价体系更能适应高职数学教育,也更能得到学生的赞同。

3.4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之间的交流必不可少,因此应在教研室中作好交流,通过集体备课等方式,提高业务质量,有利于学科发展。同时,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注重实践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相对固定于某一专业,这样便于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沟通与交流,把握好所教专业教学的重点,更有利于学生专业课的学习。

总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总结。改革中应注意体现数学的学科特点,在坚持数学学科特点的前提下,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使之更适合高职数学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敏.人文社会学科开展高等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8,24(3)

[2]黄云美.高职高专数学教学中的思考[J].才智.2008,(18)

[3]富爱宁.高等学校文科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8)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6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kunn)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structureofscientificrevolutions)(1962)中系统阐述,是指常规科学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本文所说的“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即指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什么应研究、什么问题被提出、如何对问题进行质疑,以及在解释所获得的答案时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它能够将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的不同范例、理论、方法和工具加以归纳、定义并相互联系起来。简言之,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型式范例。

在范式概念的理解上,本文界定以下三个方面:

(1)范式作为一种信念,一种形而上学的思辨,这是哲学范式;

(2)范式作为一种科学习惯,一种学术传统,这是社会范式;

(3)范式作为一种依靠,成功示范的工具,一个解决疑难的方法,一个类比的图像,这是构造范式。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基本内容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高职院校课程的内涵;

(2)课程建设的概念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探求适合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一般概念和方法;

(3)课程建设的逻辑出发点;

(4)课程体系内课程的相互关系,影响课程建设的诸因素;

(5)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可借鉴的思维范式;

(6)在此范式界定下的建设平台。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重点是:

(1)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逻辑出发点;

(2)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3)影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诸因素;

(4)能否开发一个在某种范式指导下的课程建设平台。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难点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是否存在具有普适性的范式。如果存在,这种范式与现有的课程建设范式有何不同?如何将纷繁众多的课程建设模式统一到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中?这种范式的哲学、教育学、认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顺利完成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为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法指导。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均停留在课程建设模式的探讨上,没有形成具有普适意义的课程建设范式。针对课程建构这一系统行为,均是用“课程模式”的概念表达。在课程建设方面还没有学者提出“课程建设模式”,更没有“课程建设范式”的概念。作为教育主体,有必要区分“课程模式”和“课程建设模式”这两个概念,而范式是模式的抽象与概括,模式是范式的特例。那么,课程范式和课程建设范式之间有何区别呢?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对课程范式讨论得比较充分。目前占统治地位的有两种:一是学科课程范式;二是经验课程范式。学科课程范式始于15世纪,经过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等人的努力,学科课程范式将知识的接受、学习推向极端;课程内容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完备性、逻辑性。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教学材料便于组织和实施,具有系统性;缺点在于知识与经验脱节,在实践中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主体——学习者。经验课程范式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其观点是教育是经验的继续和不断改造,“从做中学”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强调学习者的已有经验,重视个体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是课程的引导者、设计者和合作者;其缺点是学习效果依赖学生的已有经验,学习效率不能普遍提高,课程实施难度大。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还有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混合课程范式”,只是从模式上把两种课程范式的方法相融合,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上述两种课程范式可以看出,课程范式主要表达的是课程目标确定、内容确立、内容实施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的抽象与概括。课程范式有两种经典模式:一是泰勒的目标模式,二是过程模式。目标模式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作为课程设计的目标,这里的行为往往是显而易见的外显行为,这种模式意在控制,追求效率。它的缺点是课程无法包括心理体验、情感、态度等隐性行为,忽略了教育是解放人的个性这一根本任务。过程模式从注重学习者的高级心理机能出发,强调了学习过程,注重过程评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其缺点是知识、技能不具系统性,对学习者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先天不足,同样忽略了教育是为了解放人的个性这一根本任务。这两种模式均是在四个维度下设计课程,即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由此可以归结为课程范式。

因此,课程范式注重某一门具体课程的设计,试图解决教学内容(知识、技能)和实施者(教师、学习者)之间的矛盾,调和二者之间的关系。试图在诸多课程模式之间找到共同的信念和被广泛认可的方法,因而是微观的。

课程范式对许多的人才培养问题并没有纳入其研究范畴:

(1)课程的逻辑起点是什么?是物化知识,是流程化的学习过程,还是人的发展要求?

(2)课程体系内各课程之间是相互支撑的关系,这种支撑关系以什么作为支点?是知识的逻辑结构,还是学习过程的演绎?

(3)在高职院校课程设计实践中的任务驱动课程、项目导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有何共同特征?

(4)影响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试图从范式的视角来回答上述问题。课程建设范式是从宏观的层面来讨论课程作用于课程实施主体(教师、学生)的机制及原理,试图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建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共同信念,将课程建设推向理性的、深入的发展轨道,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抽象思维方式指导。

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范式上,其研究方法是比较研究法,即对不同的课程设计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各类模式的异同点,加以归纳和抽象,得出课程范式。其研究成果可以从国内学者付敏的论文《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教育研究》2005第7期)中得到集中体现,而对课程建设提出范式研究的还未见诸文献。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可供参考的研究方法有:一是比较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其课程设计的逻辑出发点,通过对比各微观课程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到其支撑点,进而提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必遵循的一般原则,通过对国内各种课程实践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具有共性的思维方法,为课程建设实践提供指导。二是实践研究法。通过建设具体的课程体系并付诸实施,从而检验范式的指导性。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范式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研究背景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成功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基于“创业岗位”需求调查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1],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业教育。本文为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为培养具有生存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复合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把握市场化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适合于暖通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创业岗位”需求调查是非常必要的,也为实施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提供了实践依据。

二、建立面向创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载体与依据。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列入教学计划,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实现融合,提高创业活动与所学专业及获得的技能关联度,进行专业性创业活动,从而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1. 调整学科体系课程,模块化创业性专业课程

虽然按照原有课程体系,每门课程对相关知识都有所教授,但并没有按照具体项目和创业的要求来组织,从而学生不容易将有关知识和实际项目相结合。因此,需要打破原来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将与典型创业岗位紧密相联的课程分解并进行模块化。例如:将原来的《供热工程》这门专业核心课程分成了四个模块:室内散热器采暖、室内地热采暖、室外热网工程、换热站与锅炉房。

按照创业岗位导向来安排教学内容,需要探索不同课程教师按照课程模块进行交叉任课的模式,并探讨相应的配套课程管理制度。这样,即保证了不超出学时数,又能强化所选模块的学习效果。

2. 调整与分配典型创业岗位对应的专业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学校应设置与典型创业岗位相适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并设定相应创业学时和学分。创新学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关创业岗位课程学习,并参加与之相关的科研、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取得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或实践经历,经学校认定后确认的学分。笔者所在学院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取得6学分及以上方能毕业。我院积极开展一些小型专业竞赛,如:空调设备组装比赛、地热加热管的盘管连接比赛、CAD绘图比赛等等。比赛的成绩可作为相应课程的加分项,在国家级知识竞赛或院级以上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相关成果的,经学院认定可以抵冲部分选修课学分。通过这些竞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愿望。通过这类的实践技能大赛活动,即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也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的更广阔的舞台,为将来的创业奠定了基础。

3. 围绕创业岗位,开展参与式教学

在学校现有校内外实训基地教学、顶岗实习等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围绕创业岗位,调整参与式教学的内容和主要环节,使之与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时代要求相适应。保证教学内容紧扣创业岗位,形成较为完整知识体系,掌握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例如:我院各专业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的项目来学习课程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让学生得到许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通过真实的工作,更能体会专业知识的价值更了解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兴趣爱好,不仅促进了对企业职场环境的熟悉,也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4. 模拟创业活动是创业教学的延伸

通过小企业申请计划书,创业方案竞赛,参与小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的活动,对创业课程进行模拟演练。我院校内实训场可提供设备、材料供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使用,如管道加工机具、风管加工设备、热熔机具等,实训中心二层的建筑设备生产与工程技术服务实训场,基本可以实现“工地建在学校,工程师走上讲台,学生走出教室”的创业教育教学目标。同时,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在毕业前一年里到企业的真实环境中,融入企业真实的市场竞争,经历失败、成功的实践尝试,培养学生敢于创业的勇气和胆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5〕36号).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8

关键词:需求分析;高职英语;选修课程

一、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需求分析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起点,也是课程体系构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以输出具有职业能力人才为主要功能的职业教育课程而言,明确的需求是确定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应用于外语教学过程在国外外语教学界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它最初用于外语教学中的“专门用途英语/语言”(ESP/ LSP= English/ Language for Specific or Special Purposes)中。Richterich (1972) 第一个提出了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的模式。这种模式指出了如何满足外语学习者在未来的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的系列范畴,这些范畴后来用在了确定ESP/ LSP 的具体语言教学内容和目标上。

尽管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利用需求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进行了研究(余卫华,2002;陈冰冰,2010等),但是鲜有研究者将此理论用于对高职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通过广泛调查和校际交流了解到,在我国高职英语选修课设置过程中, 需求分析是个被忽视的环节,对英语学习要求过多,而较少考虑其它方面诸如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在高职教育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背景下,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进行了以基础英语、行业英语、专业英语模块的英语教学研究,但对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教学研究明显滞后,在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上侧重于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忽视了对各专业的特定需求。既然教学对象是高职院校学生,就必须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行业发展进行定性和定量的需求分析研究,以此需求分析为基础,建设出满足学生兴趣和行业发展需要的英语选修课程体系。

二、目前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现状

1.高职学生英语水平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的“三校生”,这部分学生在初级阶段学过几年英语,英语基础较差。为了保证生源,大多数高职院校只能以先招收再培养为原则,通过降低分数段的方式来完成招生计划。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层次就出现很大差异。而分数较低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对语法知识只是了解皮毛,词汇量甚少,语音语调不纯正,这样一来给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2.教学内容

目前英语选修课教材没有与职业岗位相关的英语情景学习,没有体现高职特色,没有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教材内容与行业企业岗位技能脱节,没有职业特色,不能满足行业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及训练,对学生就业帮助不大。

3.师资队伍结构

如今承担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外语听说能力,但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比较少,大多数英语教师没有相关行业或者相关岗位的知识,难以做到基于职业岗位能力构建教学内容,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选修课的开设。基于需求分析的选修课新体系的构建对教师自身专业水平以及技能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三、财经类高职院校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

1.基于需求分析构建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体系

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延伸和补充,它的合理设置能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需求分析是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大纲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通过需求分析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给学生尽早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满足学生职业能力需求。

(1)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与必修课相比,选修课更注重满足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需求。选修课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倡导个性化学习,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能力倾向和兴趣特点开设英语选修课程。高职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偏低,英语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于不同的系部和专业,基础英语水平有一定差异。调查学生个性差异,摸清学生的选课动机,分清学生是处于英语的基础补习阶段还是提高阶段,以及他们的比例,对指导以后以学生为主题的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是有必要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设置应科学、规范、灵活,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2)满足财经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选修课的开设不仅要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某些社会技能的兴趣,而且还要加深他们对专业技能知识相关领域的了解。对财经类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岗位所需英语为基本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通过对财经类主要专业(会计、金融、国贸和市场营销等)的人才培养目标、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明确英语选修课教学在实现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和地位。强调英语选修课教学的目的是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为培养符合不同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服务,突出对专业或专业群的支持服务功能,在区分共性与个性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突出对不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特色。

2.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

选修课程比必修课程灵活性更大,对英语选修课教学提出了机遇和挑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英语选修课教学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施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探索实际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体现高职英语选修课思想的有效途径。

3.探索一支“三双”型教学师资队伍

要较好地完成“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的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任务,达到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目的,必须要有一支“双师、双证、双语”的“三双”型教师队伍。在财经类高职院校“双师”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财经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企业职员的操作技能;“双证”要求教师既要有教师的职称证书,而且还要有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双语”要求教师用英、汉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新时期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英语水平高,口语交际能力强,而且要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相当了解,熟悉专业知识,具备专业目标岗位的操作技能,熟知该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能够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努力探索培养“三双”型教师队伍的途径和方法是高职院校值得研究的课题。

4.完善多元评价的选修课考核体系

选修课成绩的评定应有别于必修课,因为选修课包括满足学生兴趣这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所以,应改变传统的“一纸定乾坤”的结果性评价形式,实现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多样化与评价主体多元化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三、结语

需求分析理论为开设实用性和功能强的高职英语选修课程体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方向,高职英语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环节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技能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个性化的课堂模式,改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高职英语选修课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余卫华.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

[2] 陈冰冰.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外语学刊,2010(2)

[3] 郭炯,袁庆飞,祝智庭. 基于角色分析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1(6)

作者简介:

上一篇:行政文员考核办法下一篇:《长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