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兼职辅导员工作分析及思考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9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该项工作的推进, 给职业类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职业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生人数多, 学生思想和心理复杂的现状, 高校辅导员承担了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党团和班级建设, 学风建设,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九项主要工作内容, 工作量大, 工作要求高, 工作任务艰巨。为确保对学生的管理和培养, 各高校都在致力于打造一支多元化学工队伍。根据教育部第43号令要求, 从优秀专任教师、管理人员、研究生中选聘一定数量的兼职辅导员, 充实队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兼职辅导员应该如何定位, 如何快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 有效发挥兼职辅导员的作用, 可从具体工作中进行浅析和思考。

一、兼职辅导员队伍工作现状分析

以四川某医学类院校为例, 该校近两年兼职辅导员人数在全校辅导员队伍人数中比例呈上升态势, 最高比例占辅导员队伍的45%左右。在兼职辅导员中,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9%, 中级及以上职称、学术带头人等占30%左右。该校兼职辅导员, 超过84%为医药或相关学科背景, 仅不到1%为思政相关专业教师。

(一) 工作优势

根据高校兼职辅导员的选聘来源, 绝大多数的兼职辅导员都是学校的专业技术相关人员。在对学生管理的时候, 较之专职辅导员有以下优势:

第一、专业业务能力强, 可对学生做针对性指导。辅导员队伍建设时, 专职辅导员队伍注重的思想引领, 更多情况下会考虑选拔思政教育类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相对较为固定的队伍, 而兼职辅导员队伍组成会在一定范围内, 从学生相关专业教师中选拔产生。这类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的时候, 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进行针对性指导。有的兼职辅导员即担任辅导员工作, 又承担了学生学业导师的工作。在新生角色转换, 进入临床实习, 选择就业单位等方面, 可以从自身职业发展角度出发, 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更容易实现角色转换。学生在自己成长发展的每一个阶段, 都相当于有一个“师兄”在传帮带, 遇到专业类问题, 除了询问授课教师外, 还可以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兼职辅导员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做引领和培养, 增强管理实效, 也使管理内容更加灵活。

第二、和学生接触更为频繁, 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如果兼职辅导员恰好是所带学生相关专业课老师, 将会有大量时间和学生接触, 在一定程度上, 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专职辅导员和学生接触的机会通常为军训或课外活动组织, 深入班级听课, 深入寝室, 与学生谈心谈话。此类工作的实施有一个前提, 即不能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课程特别繁重的职业类院校学生, 其实际情况更多的是, 约有一半的学生和专职辅导员的深入交流是不够频繁或者是总量不足的。兼职辅导员利用专业特性, 可很好避免这一窘境。以文中所述四川某医学类院校为例, 该校兼职辅导员基本上从学生所属学院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拔, 在进行教学任务分配时, 辅导员承担本班教学任务, 思想引领相关内容会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承担本班学生授课任务的兼职辅导员, 也会有其他辅导员所无法实现的与学生的接触机会, 这样有助于辅导员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人特色有更深入的了解, 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第三、作为专业典范, 为学生树立榜样。

高校兼职辅导员大多从优秀专任教师中产生, 他们的职业成就将会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做正向引导, 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固学生专业思想, 强化职业教育, 以榜样的力量带领学生奋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榜样, 在学生心理上建立了一种良性关系, 在对学生做思想引领、日常教育或常规工作, 将会更加便捷。

(二) 工作劣势

根据兼职辅导员的身份性质,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工作劣势:

第一、工作队伍不稳定, 工作延续性不强。高校组建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出发点通常为打造多元化学工队伍,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职辅导员队伍力量不足。兼职辅导员绝大多数来源于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这类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通常为专业发展路径, 辅导员工作只是他们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 绝大多数兼职辅导员在管理一届学生之后, 都会回归教师队伍。兼职辅导员的频繁更替, 不利于学工队伍的稳定。对辅导员本人而言, 每一次的工作都是从新开始, 即使是通过辅导员培训或辅导员工作交流可以学习一定的工作经验, 但在应对复杂的学生工作时, 实战经验不足的缺点就会凸显, 部分兼职辅导员甚至会因为学生工作不能有效完成而对自己产生能力怀疑。对整个学工队伍而言, 因兼职的不断更替, 好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不能有效传递, 会给学生工作的顺利执行带来难度。

第二、岗位内容复杂, 主岗和副岗工作无法有效平衡。兼职辅导员主岗多为教学岗, 副岗为学生管理岗。兼职辅导员为完成主岗教学任务, 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实施, 如果授课班级和学生管理班级不重合, 将造成和班级学生接触时间远少于专职辅导员或具有专业优势的兼职辅导员, 用于学生思想引领和日常管理上的时间将会不足。另一方面, 因为教师岗安排工作过多, 兼职辅导员可能会没有时间和精力系统性学习相关文件或高效工作方法, 在执行具体工作时会比专职辅导员更高概率出现工作差错或工作误差。

二、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

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存在, 既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必要过程, 也是学校大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兼职辅导员同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需要从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辅导员老师的个体培养。

(一) 做好顶层设计, 注重兼职辅导员的职业发展

高校在建设辅导员队伍时, 除执行教育部规定之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外, 兼职辅导员在参加职称评定时, 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应该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在一定范围内等额替代教师职务 (职称) 晋升要求, 为兼职辅导员减负, 为兼职辅导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调整工作模块, 减轻辅导员无意义重复性工作

学校辅导员队伍管理部门应该牵头学校其他部门, 将辅导员工作过程中常用数据、工作细节做内容整合, 研究高效率工作方法, 将迁移性高的基础数据做一次性收集,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尽量做到部门之间内部协调, 不让辅导员做重复性字山文海工作。将辅导员从繁重的初级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对学生的引领、教育和培养, 用充足的时间做自我工作总结和经验提炼。

(三) 组织多元化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针对兼职辅导员工作地点更为不固定, 学工业务学习时间更无法集中的特点, 制定更适应的学习计划, 以集中学习为主, 假期学习、碎片化时间学习为辅的多种方式, 加强兼职辅导员的业务培训, 提升工作能力。制定辅导员工作技能手册, 将辅导员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文件、办事流程、常用答疑归纳其中, 并做及时修订。通过组织开展辅导员技能大赛, 检验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工作运用, 敦促辅导员主动学习。

(四) 组织辅导员“导师”, 实现工作传帮带

辅导员培训内容虽尽可能详尽, 但对于经验不足的新进辅导员而言, 也只能局限于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较多老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方法。可从有经验的辅导员中推选出辅导员“导师”, 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新进辅导员手把手教, 传授高效工作经验和方法, 将辅导员队伍的传帮带工作做实做细。

总的来说, 兼职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建设, 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无法回避且极其重要的环节。兼职辅导员的培养和选用, 不管是从青年教师培养, 大思政格局形成, 还是从学生管理实际需求出发, 都是现实存在的。高校要根据自身教职员工及学生特点, 一方面推动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发展, 另一方面充分论证, 从实际出发鼓励优秀教师进入兼职辅导员队伍, 完善辅导员的选拔、考核、晋升等制度, 形成队伍稳定, 业务熟练又兼具特色的辅导员队伍, 切实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协调发展。

摘要:2019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 辅导员队伍人员不足的问题凸显, 兼职辅导员成为辅导员队伍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兼职辅导员的工作优劣势进行分析, 做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的思考。

关键词:辅导员,兼职,学生工作

上一篇:浅析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下一篇:血清C1q抗体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及狼疮肾炎之间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