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和谐体育课堂的思考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课标下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和谐体育课堂的思考(精选3篇)

新课标下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和谐体育课堂的思考 篇1

新课标下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和谐体育课堂的思考

本文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求,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情,对如何构建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谐课堂,结合平常教学实践和有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实现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课程价值,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好身体基础,作好心理储备.

作 者:王玲红 作者单位:乐清市职业中专学校刊 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7)分类号:G71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和谐 体育课堂

新课标下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和谐体育课堂的思考 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和谐,体育课堂

针对当今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 他们在生理机能上可能会比普通高中的学生略强, 但是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却充满自卑、失望、惶恐和挫折, 他们敏感、多疑、缺少自信、缺乏成功, 其心理健康水平要远低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最终造成的后果是,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上,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尖锐与复杂。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不仅仅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生理健康, 更要重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不断磨炼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有这些, 都需要教师通过构建一个和谐的体育与健康课堂才能实现。

和谐体育是在体育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发展、繁荣的基础上, 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将各种合理因素进行最优化的组合。和谐体育的宏观理解为体育不仅要促进人身体的发展, 而且应促进人的心智、道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追求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和谐。和谐体育的宏观认识是根据不同学习阶段, 系统构建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体系;和谐体育的微观认识是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学生、教材、教法, 以及教学情境各要素的和谐, 从而实现体育教学过程的系统化、科学化。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关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 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 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增进身体健康,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及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由于课程标准大大拓宽了原有的学习领域, 这对担任教学任务的教师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沿袭过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显然不能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怎样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关注, 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要点。

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定、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手段的采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言语的使用等诸多方面, 都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发展目标。必须时刻铭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把“健康第一”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技术环节, 真正地把发展学生的“大健康”, 作为自己的第一工作职能。

二、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满足不同学生兴趣需求

和谐的课堂还需要教师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取向, 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的知识, 发展新的能力。”可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水平目标的设置, 针对学生的性格特征, 选择一些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会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比如, 耐久跑的教学相对来说非常的枯燥和辛苦, 好多学生都没兴趣不愿意练, 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 选择多变的练习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变速跑, 下次课追逐跑、接下去利用自然地形跑、定时跑、越野跑等, 每次课都变换练习内容, 让学生改变对这个项目的偏见, 让他们明白在耐久跑中也有很多的乐趣。

三、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重视教法和学法创新

1. 丰富教学手段, 突出一个“变”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 就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科学化和艺术化。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输入课堂, 教学手段不断推陈出新, 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多种多样的新式教育技术, 都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 帮助教师克服自身弱点, 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说教”形式, 能给学生提供各种感觉器官的刺激, 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因此, 教学手段的选用时, 既要注意避免机械化和模式化的“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的教学程式, 又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生搬硬套现代教育技术的现象。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教学设备的潜在功能, 根据学生实际、教学目的、教材特点、教学难度, 灵活地运用形式特点各异的教学手段。注重讲究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 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

2. 倡导多种学法, 突出一个“新”

课改实验中,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许多教师实践,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主学习”是指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步骤的教学模式。它的优点是学生可以充分享受自由, 根据自己的实际, 自主地选择练习的内容、难度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放弃指导的职责,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意识, 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 推动“教”与“学”的交融。

“合作学习”是指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和谐互动, 通过分工与合作, 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在合作中做到因材施教, 加强个别辅导, 并且组织好小组及全班的交流, 在交流中把学习引向更深的层次, 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据有关研究证明,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大健康”有很好的作用, 尤其是学生在“强迫”和“人际关系”两项指标上与对照班学生的差异非常显著, 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在“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四项指标上, 两班学生也呈现出比较显著的差异, 实验班整体好于对照班。所有这些差异的出现, 都是与“合作学习”的运用有着紧密的关联。可见,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有明显的影响, 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学习”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探究和思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并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经历挫折的磨炼, 最终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 整合教法学法, 突出一个“转”

在教学过程中, 教法与学法具有同一性, 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指向同一认识过程, 完成同一任务。教法与学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此必须使教法与学法辩证地统一起来, 达到辩证统一、相互转化。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好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掌握, 变成学生自己学习的好方法, 同时也要抓住学生中带有典型意义的学法来改进自己的教法, 把一些好的学法转化为教法, 只有做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才能正确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 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的, 收到最佳教学效果, 才能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 这是创建和谐体育课堂的最终目标。

总之, 各种教法、学法的运用, 最主要的是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有效地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 做到既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 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服务者。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主动帮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 用自身的美好言行来感染学生, 引导他们学会善解人意、学会待人处世, 让学生从教师这里感受到关爱, 让学生之间充满互爱。

四、追求“情景交融”的教学艺术, 丰富和谐体育课堂的内涵

轻松和谐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 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所以教师要讲求教学艺术, 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 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体育课堂上, 教师多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 在跨栏跑的教学中, 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恐惧而不敢跨越栏架,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手段, 降低栏架高度、用小海绵垫代替栏架等方法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但这个时候其实最有实效的却是教师对学生言语上的鼓励,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只要同学们有勇气, 这道小小的坎儿根本不是什么困难, 每个同学都有跨越这个坎儿的能力。”短短的几句话能带给学生极大的鼓舞, 学生们就会抛开恐惧, 开始尝试, 教师对学生练习过程中微小的进步, 及时进行表扬, 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欣赏中找到自信, 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练习气氛, 学生也会在完成动作后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产生强烈的练习愿望, 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艺术的使用, 对师生之间的情感, 对教学目标的实现, 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生一旦与教师的情感和谐了, 就会高度认可教师的努力, 就会不知疲倦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尤其是在遇到教学困难时, 表现尤为突出。

在运用富有教师殷切期望的言辞来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时, 还需要注意讲究教学言语的艺术性。讲解要精练有力, 描述要生动形象, 语言要贴近学生生活, 要能够恰当地准确地表达情感和寓意。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 才能让学生很快入境, 才能使学生在听、觉、意、行为上产生连锁反应, 才能尽快实现教学的目的。

语言和谐、艺术、动人就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 使学生沉浸在良性的课堂环境里, 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身处和谐教学环境, 他们就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情感, 愿意向教师表达出良好的回报, 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

五、推崇“师生平等”的人际关系, 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理念强调师生互动, 这绝不是表面上的教师问学生答, 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有价值的思考, 让学生想说、能说、会说、敢说。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交往的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 两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但是课堂中的师生有赖于建立在师生间信赖、尊重、理解的基础上, 要实现师生的交往互动, 教师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 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 给学生充分的信赖, 让尊重走进课堂, 使学生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课堂中师生平等的对话、愉悦的课堂氛围, 是创建和谐体育课堂的核心。

职高学生年龄都在16~18岁, 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 因此, 作为一个职高体育教师, 首先必须善待学生, 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 改变教学作风, 发扬教学民主, 要主动地去尊重、爱护、理解和保护学生的一切, 奉献出一颗真诚的炙热的师爱之心, 以实现“亲其师, 信其道, 爱其徒”的最佳教师与学生关系。应该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 教会学生如何善待学习、如何善待生活、如何善待人生, 辅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

总之, 构建和谐课堂是体育教学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构想, 和谐的体育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新课程下的教师应该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合理地转变好自己的角色, 以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驾驭课堂, 充分发挥引领、指导、评价的作用, 尊重学生, 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重视培养学生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 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课堂和谐。用和谐的课堂, 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中体验,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课。只有这样,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才能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2]肖焕禹, 平杰.体育教学模式研究[J].体育科研, 2002 (3) .

[3]毛振明, 赖天德.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自主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9) .

新课标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论文 篇3

新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对培养目标给出新的诠释,另一方面又指导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对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较为贴切的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着力处理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过程”与“结论”的平衡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所具备的特征,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其目标主要被确定在“知识的传承”和“技能的训练”上。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具备着“传递性”特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其目标则被确定在“以知识传承为载体的能力培养和素质影响”上。在这样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则应该具备着“主体性”特点。

对于教材的认识及基于认识基础上的使用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承担着“知识的传承”的任务的同时,又认为所要传承的知识已经被系统化的以文本形式呈现在教材之中,所以,传统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是所谓的“教教材”。事实上,“教书匠”这个教师职业的传统称谓,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传统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人们对教材的认识和对学科教学的理解。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由于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和影响素质,所以,“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其实质就应该是“用教材教”。在这个问题上笔者有切身的体会,以前笔者一直认为自己是教“化学”的,现在则觉得是在用“化学”去教授一些其他东西。

对于教学对象及教学对象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在认识上更是大不相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只“鸭”,而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往里“填”。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则是活生生的、能动的“人”,而教学过程则是被认为作为主体的学生的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探究过程。

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上述差异,通常可以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所要传承的“结论”性的知识;“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的则是这些结论性的知识的获得“过程”。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目标,在注重“过程”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结论”性知识的把握,而是应该在“过程”与“结论”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二、学习模式――“接受”与“探究”的结合

与课堂教学相应的学习模式的选择,是建立在对课堂教学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习惯于把课堂教学过程当作“教师教的过程”。随着“新课标”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的确立,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与其把它理解为“教师教的过程”,倒不如把它理解为“学生学的过程”。

两种理念指导下对课堂教学形成不同的认识,就其根源当追溯到两种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差异:既然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主要定位于“知识的传承”,那么,相应的学习模式显然就应以易于实现“知识的传承”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为宜,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器”进入课堂时,课堂的主宰当然就应该由教师来担当,由教师主宰的课堂教学理所当然的应表现出“教师教的过程”。既然“新课标”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科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于“知识的传承”、“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影响”等多重目标,且对这多重目标的本意做出了冷静的分析、对这多重目标的权重做出了合理的认定,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模式就应该是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探究式”学习模式,而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索者”进入课堂时,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就随之被确立,由学生作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自然而然的会表现出“学生学的过程”。

对两种学习模式做冷静的比较后不难发现: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一般会表现出“客体性”、“被动性”与“依赖性”等特征;而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则能较为充分的表现出“主体性”、“独立性”与“能动性”等特征。尽管在“接受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受到了较多的制约,甚至在某些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但在知识的系统传承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尽管在“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学习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但就知识的系统传承方面而言,其成本是很高的。

就与两种理念引起的对课堂教学的两种理解相适应的两种学习模式而言,还存在着如下的认识误区。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相应的学习模式只有“接受式”学习;“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相应的学习模式只能是“探究式”学习。其实,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有“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渗透,另一方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接受式”学习模式的支撑。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接受式”学习模式是在教学“预设”下进行的学习模式的主流,“探究式”学习模式通常由于没有纳入教学“预设”而只能是教学过程中自发的、零星的片断。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则成为教学“预设”下进行的学习模式的主流,但仍需要适当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作为必要的补充,这是因为尽管“探究式”学习模式在相应的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得足够的积极影响,但不容易得到相对完整的系统知识,而相对完整的系统知识对于学习者进一步的探究活动是不可或缺的。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学习模式,在注意到防止作为主流的“探究式”模式被异化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以“接受式”学习模式作为适当的补充,并要求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教学设计――“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综合性过程。为了保证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能够顺利的实施,为了保证相应的教学目标在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顺利的达成,在正式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之前,需要对课堂教学做精心的设计。

传统的课堂教学“预设”,讲究的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看,传统的课堂教学“预设”把浓重的笔墨落在了对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上,这不失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做法,其中不乏存在着较多的合理、科学的因素,笔者也从这样的做法中汲取到很多教学经验而成为受益者。“新课标”带来的新理念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乃至相应的“预设”等,都必须做出新的认识。笔者认为:与“新课标”的要求相适应的课堂教学“预设”,不仅要预设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更要预设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

传统的课堂教学“预设”,对于达成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承”这一教学目标来说,应该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一味追求“预设”的周密与老到,往往会把原本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演绎为呆板的“教案表演剧”;一味排斥课堂教学中偶发的那些与教学“预设”相悖的“生成”现象,又往往会抑制学习者的能动欲望,从而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大打折扣。“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其目标是多重的,其主体是能动的,欲使“能动的”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中达成“多重的”教学目标,相应的教学“预设”就不得不与教学目标在“能动的”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探究性”活动中的“生成”统一起来。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特别是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目标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学“预设”的必要性;课堂教学的多变性、特别是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主体的能动性,又决定了目标“生成”的必然性。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设计,应注意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既要精心“预设”,以使得课堂教学过程顺利实施,以便在顺利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又不排斥“生成”,以使得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能动特征得到充分的尊重,以便在民主的课堂氛围里以“生成”的方式使教学目标更为有效的达成。

四、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如果说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中达成,那么,课堂教学过程则必须靠课堂教学手段的支撑才能够得以实施。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普及,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现代化;随着这些“现代”的教学手段向着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堂教学过程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教学手段有着很多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优越,信息呈现形式新颖、包容信息更为宽泛、信息传递更加迅速、模拟过程非常逼真、场景切换灵活快捷等等。不容置疑,“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现代”的教学手段的支持。这一方面是由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通过学习者主体性参与的探究性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来达成教学目标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去帮助学习者设置问题情景,在探究活动的进行过程当中,随着探究思路的变化,所需的情景也要求随之切换,而情景的创设与场景的切换对于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平台的“现代”教学手段来说,应该是不难做到的;另一方面还由于这些“现代”的教学手段本身也或多或少的包含着某些能够在手段的运用中给予学习者积极影响的因素。然而应当切记的是:再多的优越性也不能改变“现代”的教学手段的“支撑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和“帮助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地位。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们所运用了种种“现代”的教学手段。但是,仅就课堂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而言,在这些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从教学手段运用的效果上看,有些“现代”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仅仅起到了展示手段的作用,忽视了手段应该服务于目标的达成,甚至于干扰了目标的达成;从教学手段运用的层次上看,有些“现代”的教学手段的运用仅仅是把教学手段作为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的手段,忽视了教学手段本身所存在着的那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目标的因素的发掘与利用;从教学手段运用的风格上看,有些“现代”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较为强烈的表现出了对传统的教学手段的排斥,忽视了各种教学手段间所固有的那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积极作用。

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手段,既要注意到不要让教学手段的运用冲淡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注意到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中积极发掘隐含其间的能够对学习者起积极影响的“教育因子”,从而提高教学手段的运用层次,尤其应该注意到的是:合理运用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教学手段,并使两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五、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的协调

课堂教学评价的着眼点通常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过程的把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等环节。笔者认为:其中最为基本的核心依据应该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这就是说,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围绕课堂教学的目标来设置和运作;课堂教学的评价要点也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来制定和确立。

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由于其教学目标被确立为单一的“知识的传承”,因此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抓住“知识”的要点,通过对学习者“知识掌握的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来说,由于其教学目标被确立为“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上培养能力、影响素质”,因此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的评价一般就会被认为应该从抓“知识”要点转为抓“能力”要点,着重评价课堂教学对学习者“能力培养的情况”。所谓的“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表达的就是这层含义。

如果说某一门学科的“知识”是包括与这一门学科相关的概念、规律、理论在内的人类对相应的自然的或是社会的现象的本质的认识的话,那么“能力”又是什么呢?尽管给“能力”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比较困难,但至少对“能力”做出下面的表述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能力”只能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得以表现。相对于已被用文本化的方式呈现于教材的“知识”来说,“能力”显得格外抽象,“能力”评价要点显得格外难于把握。从操作层面上来看,由于知识的“结论性”特征,运用“知识”要点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实施评价时,完全可以把评价显示在课堂教学的终端;由于能力的“过程性”特征,运用“能力”要点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实施评价时,则只能把评价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从知识和能力的本意上看,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运用“能力”要点实施评价时不应偏废“知识”评价;从知识和能力的特征上看,对“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运用“能力”要点实施评价时也不应偏废“知识”评价。“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相应的教学评价,既要注重“知识”评价要点,更要注重“能力”评价要点,应使两者间关系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中得到协调;既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又要兼顾到课堂教学的终端显示的成效,应使两者间关系在合理、可行的评价操作中得以结合。

参考文献

[1]陆元裕.化学教学要努力构建教学支持[J] .化学教学,2007年,(12):14―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0

[3]. 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3

上一篇:财务出纳员述职报告下一篇:和硕县第一中学开展机关效能年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