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共8篇)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职工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根据“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别轻重缓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时解决严重影响职工健康、安全的问题,制定本计划和实施方案。

1、职业病防治计划 1.1制度完善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总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的要求。同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1.1根据《职业病防治》的立法宗旨,正确处理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的关系,以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为目标,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责、权、利,力戒形式主义。

1.1.2以责定权,以控制效果定奖,体现奖优罚劣的原则。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可以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同职业病防治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但不能像经济责任制那样,把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制定的职业病防治目标分解或者压在劳动者身上。

1.1.3无论是集体责任制,还是个人责任制都要根据职业病防治目标与计划,明确职责范围、基本任务、工作标准、实施程序、协作要求和奖罚办法等内容。

1.1.4指标分解和考核要有针对性,抓住影响职业病防治控制效果的关键,达到责任指标化、考核数据化、分配差额化(即职业病防治工作绩效的大小与奖惩挂钩)。

1.2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

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遗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遗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1.3.职业病报告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及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报告办法》的规定,报告办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3.1急性职业病报告:

1.3.1.1企业及其职工医院(所)接诊的急性职业病均应在12-24小时之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3.1.2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职业性炭疽,企业及其职工医院(所)应当立即电话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

1.3.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

1.3.2.1企业及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没有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综合医院在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患者时,均应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3.2.2对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非急性职业病或急性职业病紧急救治后的患者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及时转诊到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并按规定报告。均应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3.2.3对确认的非急性职业病患者如尘肺、慢性职业病和其他慢性职业病,应及时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各级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不得虚报、漏报、拒报、迟报、伪报和篡改。

1.4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4.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1.4.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4.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5检查计划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对劳动者进行就业前、定期和离岗时的职业性健康检查。在就业前的检查中如发现有不宜从事某一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业禁忌症者,不安排其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定期健康检查便于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处理,防止职业危害的发展、为制定预防对策提供依据。

1.6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个人的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置、运转和效果,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监测结果与分析,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组织和检查结果及评价。劳动者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职业病的诊断、处理、治疗和疗养,职业危害事故的抢救情况等。

1.7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条件

1.7.1改进作业方式,改善作业环境,减少有害物质散发。

1.7.2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和管理,减少有毒物质的跑、冒、滴、漏。1.7.3搞好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防止有害物质的2次污染。1.8合理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在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或因进行设备检修而不得不接触高浓(强)度有害物质时,必须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1.9注意个人卫生,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注意劳逸结合。1.10对女工要给以特殊保护。

1.10.1不安排女工到不适合女性身体条件的岗位。

1.10.2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工从事对其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工作。1.11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护知识,制订职业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领导和劳动者要通过培训,学习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政策和法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知识。提高对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重要性的认识,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1.12.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和劳动能力鉴定

职业病患者在治疗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工作的,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劳动能力受损程度应按照已颁布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 B/T16180—1996)进行鉴定,并按劳动保险条例,给以工伤保险待遇或职业病待遇。

2.职业病防治计划实施方案

2.1加油站进行安全值日制度,每天进行检查。加油站在招聘每位员工时,要求应聘者出示一份近期的身体全面检查材料,做到招聘人员,身体健康在先,保证所有招聘来的员工身体适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同时便于对员工身体的跟踪监护。

2.2加油站为每位员工建立职业卫生档案,档案具体记载了以往的职业接触史,职工工作岗位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职工进入该岗位的时间,在岗时间。我们把每位职工的身体状况同职业结合起来,全面、具体的分析每位职工的健康状况,使职业性侵害早发现早治疗,保证每位职工的健康。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2

1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原则

1.1 疫点

(1) 在疫点任何疑似感染物品均禁止运出, 特殊物品的出入须严格经过消毒并得到疫情指挥部批准方可;

(2) 涉及患病家禽畜的所有可能被污染物品, 必须按着相关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必须严格对疫点出入口及其内部所有工具、场地进行消毒。

1.2 疫区

(1) 对进入疫区的人、车、物, 必须经过检疫消毒站进行专业的消毒, 方可进入;

(2) 禁止有关家禽畜的相关交易;

(3) 加强对易感动物的加强监测并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2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及部门职责

应急指挥系统应包括宣传部门、政府办、畜牧兽医站、财政部门、卫生部门及所涉及的其他相关部门。

2.1 宣传部门

(1) 制定宣传导向;

(2) 负责引导舆论及媒体宣传导向;

(3) 负责宣讲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

2.2 政府办

(1) 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确保防治重大动物疫病工作顺利开展。

2.3 畜牧兽医站

(1) 负责客观、全面的评估疫情, 并及时对疫情进行监测、核实、分析、上报;

(2) 负责提出疫区、疫点划定方案及相关封锁建议;

(3) 负责监督指导疫区疫点内的家禽畜的扑疫和无害化处理以及消毒措施;

(4) 负责对易感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5) 负责监督管理疫点疫区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活动;

(6) 负责组织、储备防疫相关的疫苗、药品、器械等物资;

(7) 负责预算家禽畜捕杀、消毒及免疫接种的费用及补贴所需资金及其使用计划;

(8) 负责对扑疫、防疫及其监督人员进行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的培训;

(9) 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疫、扑疫计划。

2.4 财政部门

(1) 负责预算、管理、拨付防疫资金, 要做到拨付及时、依法监管。

2.5 卫生部门

(1) 负责制定、宣传疫情控制、疫病预防的相关措施;

(2) 负责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3) 负责监测从事家禽畜相关行业的高危人群;

(4) 负责对人员开展隔离、救治、监测等医疗措施并及时报上级医疗部门进行确诊;

(5) 负责及时公布救治热线电话和定点救治医院;

(6) 负责监测疫区内人感染疫病的情况;

(7) 负责依法对人感染疫病的情况进行报告、控制和救治。

2.6 其它部门

负责旅行本部门职责, 根据政府及疫病指挥中心的要求, 积极支持配合扑疫、灭疫工作的进展。

3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应急措施

(1) 发现动物疫情应在第一时间组织疫情工作指挥部, 并将情况详细上报, 同时按本预案的相关要求, 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扑疫工作的开展;明确各部门相关责任人, 实行责任制;根据具体疫病指定详实的实施方案;组织人员、物资, 采取有效的防疫灭疫措施, 开展扑疫工作。

(2) 疫情的扑灭程序

①上报疫情。根据疫情级别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上报至国家防疫控疫总指挥部办公室。一级疫情六小时内上报;二级疫情十二小时内上报;三级疫情逐级上报。

②确认疫情。根据疫情的级别的类别有不同级别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确认。

③调查疫情。要求对疫情发生地点、范围、病寝数量、发病原因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

④安排和部署相关工作。调查疫情后, 通过召开会议通报疫情调查结果, 指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部门及责任人、安排部署工作内容。

⑤划定疫区并封锁。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划定疫点、疫区及受威胁区, 并由市级人民政府下达封锁令, 实行封闭。

⑥消灭病原。对疫区及受威胁区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根据消毒规范进行消毒。

⑦预防免疫接种。对受威胁区内的易感染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避免疫情扩散。

⑧病禽畜处理。根据相关流程和规定扑杀病禽畜并进行相关处理及登记。

⑨下达解除封锁令。根据不同疫病, 在达到固定天数未出新发病情况后, 有市级人民政府下达解除封锁令。

4 结束语

由于动物疫情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家禽畜养殖产业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 要求各地、各级兽医站及其它有关部门提高对重大动物疫情的防疫、扑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对重大动物疫情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展开扑疫工作, 同时严格做好捕杀家禽登记并有效保存。要通过积极努力的工作, 保障人民财产和生活在遭受重大动物疫情时将损害降为最低, 为我国家禽畜养殖产业的有效、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学仕.加强依法行政监督力度,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水平[J].中国动物检疫.2012 (03) .

[2]方航, 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浅析[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05) .

[3]王长江.强化疫病流行三个环节的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J].中国动物检疫, 2011 (07) .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3

关键词: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6-0022-02

石油企业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企业,是经济的基础组成部分,关系着社会发展和进步。现当代石油企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问题没有根本上的突破,严重影响石油企业职工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我国依据国际上职业健康的卫生管理体系积极落实了石油企业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笔者将从我国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的基本问题入手,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1  石油企业职业病的防治现状

石油企业工作涵盖勘探、开采和化工等多个部分,具有环节多和工作环境复杂的特性,在开展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受到病种类多的影响,进展较为困难。此外,石油企业的职工人数基数大,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在落实职业病防治的工作中存在诸多的困难。笔者通过分析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问题,总结出了以下六个主要问题。

1.1  缺乏科学系统的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体系

我国的石油企业在落实相关的卫生法律制度时,没有重视相关法律知识的更新和发展,没有重视在企业中设立专职的职业健康管理部门,也就不能设置合适的机制和制度,不能有效的管理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

目前出台的职业卫生法律规范主要有《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1]。

1.2  石油企业对职业病的认识不足

石油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要求每一个企业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与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我国石油企业观念落后的问题可以从企业和职工两方面来说明。

从企业主体观念来看:受到我国石油企业发展历程的影响,部分企业在企业管理中偏重于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职工的健康问题,为了节省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开展和落实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此外,部分企业的管理者不注重学习新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病防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导致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进展缓慢。

从石油企业职工的职业病防治观念来看:职工在面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处于茫然状态,认为职工付出劳动和牺牲是为了获得劳动报酬,忽视了职业健康问题。

此外,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较为丰富,职工在求职过程中为了保证求职机会,不敢也不愿意向企业提出健康病防治工作的相关要求,造就了职业病的高发现象。

1.3  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经费不足

我国石油行业注重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绝大多数石油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资较大,增加了企业的整体运行成本[3]。在石油企业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中,企业的实际投资较少,管理较为落后,容易出现基础设施落后和故障的现象,管理人员盲目的管理导致石油企业一线职工承受较大的安全风险,职工在设备和供给方面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石油企业职工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4  石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落后

我国石油企业的卫生工作落后现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工作缺失,石油企业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调整安全教育知识教育,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和提升职工的职业卫生理念和技能。

二是石油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落实不彻底,部分企业的防治工作仅仅停留在纸面工作,没有任何的实际进展,严重影响企业职业卫生的进展。

2  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措施

2.1  建设科学系统的职业病防治制度

石油企业要紧紧围绕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的具体要求,联合相关职业卫生管理部门,通过聘请和培训专职的石油企业健康管理人员对企业职工的健康工作展开科学系统的教育,实现有效的管理[4]。

此外,石油企业要积极落实职业病防治制度,利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全面改善整体的职业病防治局面,实现职工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2.2  提升石油企业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

石油企业职业病的防治核心是企业职工,加强企业和职工对职业病的全面认识是开展石油企业职业病工作的基础环节,对于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第一,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防治结合的策略有效的控制职业病的危害源头,从而保障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提升领导团体的责任意识[5]。

第二,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促进石油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是职业卫生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表现形式,石油企业通过量化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负荷和岗位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提升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

第三,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致使地方职业病防治机构的介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这就要求石油企业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相互尊重和发挥自身优势来实现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6]。

2.3  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建设专业防治队伍

一支高水平的职业病防治队伍可以有效提升石油企业整体的职业病防治效果。

第一,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来提升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准,从而更好地处理勘探、钻井和采油等作业的职业病防治,从根本上改善石油企业的生产作业条件。

第二,通过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基层职业卫生队伍建设,石油企业的卫生管理队伍建设要结合社区的卫生服务,利用低廉和费用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从而满足企业职工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职业卫生的宏观调控[7]。

第三,积极开展普法教育来加强企业职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石油企业需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上开展广泛的普法教育,提升一般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意识[8]。

此外,石油企业要注重用人单位的宣传教育,通过完善企业的职业卫生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员工的基本利益。

2.4  设计科学的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首先是建设石油企业的卫生管理组织,石油企业的卫生管理组织人员必须熟悉职业病的防治法规,掌握石油企业的基本生产工艺,利用专业性知识防治职业病。职业病的防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石油企业需要建立专业的职业病防治计划,通过积极的调研分析针对性的设计防治方案[9]。

其次是建立劳动者的健康监护档案,通过可视化的信息统计每一位职工的健康状况,实时监督防治效果,也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10]。最后是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可以提升石油企业的突发事故处理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

3  结  语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人的健康为代价,石油企业的工作特性对职业病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这能有效提升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效果。石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对职工和企业的发展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积极改善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也有利于提升石油企业的发展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晓.石油企业职业病防治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3).

[2] 王道爱,张新江.职业病防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世界中医药,2015,

(A01):566-567.

[3] 徐纪良,曹芹,黄沪涛,等.上海某石油化工企业含硫石脑油预加氢处理    中职业病危害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5,31(21):2900-2903.

[4] 宋志伟.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防护[J].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4, 30(3):31-33..

[5] 王建锋,谢景欣.某石油公司新建油藏集输站场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   评价[J].江苏预防医学, 2015(3):109-110.

[6] Shao X C, Tian H F, Zhou L. The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in enterprises with heavier and serious hazards in Dalian

City[J]. Occupation & Health, 2014.

[7] Shao X C, Tian H F, Zhou L. The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in enterprises with heavier and serious hazards in Dalian

City[J]. Occupation & Health, 2014.

[8] Luo T J, Luo F C. Problems Easy to Be Ignored by Employers in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Countermeasures[J].

Value Engineering, 2014.

[9] Bai Y, Zhu B L, Wang J F,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f enterprises

using and producing chemical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ir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

ental & Occupational Medicine, 2010.

[10] Jia Y.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facilities in industrial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4

在矿职业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规定,根据我矿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安排组织实施。

一)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认真落实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人员职责、防尘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

2.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认真执行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监测制度;按照国家规定进行作业场所监测,杜绝急性群体性职业中毒事故发生。

4.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搞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把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纳入煤矿日常安全管理当中,加大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和资金投入。

5.做好本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管理,完善职业卫生资料,落实职业卫生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煤矿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建立健全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真实反映本单位职业卫生状况,建档合格率100%。

二)、加强法规学习,加大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力度 1.煤矿内组织本单位人员深入、系统地学习《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管理范围内的煤矿企业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

2.积极及时参加州、县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强化对职工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的教育,教育职工自觉遵守职业危害防治规章制度,正确使用职业危害防治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内举办全矿人员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学习讲座2次,举办矿级领导班子专题研讨会4次,就深入贯彻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

三)、突出重点,切实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管工作

1.有一名领导分管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工作,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的监管工作,督促矿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体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矿落实工程项目职业危害防治设施 《三同时》(职业危害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及职业危害警示标识设置工作;2.矿要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尤其是生产性粉尘的日常监测、分析和评价工作;建立健全和落实有效的综合防尘、防毒等措施,加强个体防护。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逐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转变。

3.加强有害作业场所的管理和监测,努力为从业人员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职工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4.为从业人员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

5.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等卫生设施;

2)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注重预防,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体系 矿要落实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纳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日程和工作计划当中,制定综合防尘措施及防尘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计划。按照“三条线”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矿井防尘供水系统,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采用洒水喷雾、风流净化水幕、湿式钻孔、水泡泥等综合防尘措施。逐步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机构,配齐测尘工,购置测尘仪器,设置足够数量的测尘点,规范开展测尘工作,建立测尘记录台帐,定期上报粉尘浓度测定统计表,并及时总结情况,做好职业危害防治的统计分析工作。

煤矿必须对新入井工人和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工人进行上岗前体检,对接触粉尘等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和离职职工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职工,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将其调离原接触职业危害工作岗位,同时将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及职业病诊断病例上报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县级煤炭行业管理(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的环节多、对象广,必须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尤其是耍加强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协作,充分借鉴并吸收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登记的经验和成果,在信息沟通、执法环节等方面加强联系配合,及时掌握各地的职业危害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六)、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按照水城县煤矿安全监察局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从业人员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等保险费用。七)、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八)、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5

[2015]12号

二〇一五年职业病防治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为了搞好分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分公司安全健康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经分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分公司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潘 江(分公司经理)副组长:王志全(分公司副经理)

组 员;刘军民 吴晓明 王金晓 于克勇 李 耀 董本昌 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职业卫生管理办公室; 主 任 刘军民(专职)

(二)目的及目标

1、目的:规范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控制、减少或杜绝职业危害因素,为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2、目标:

(1)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完好率为100%;(2)员工个体防护用品正确配戴率为100%;

(3)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职业健康查体率为100%;(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员工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率为100%;(5)2015年无新增职业病人。

(三)时间安排: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

(四)具体措施及保障条件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目标化管理

为保障分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成立由经理为组长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工作。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日常开展。实行目标化管理,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车间和班组,并把职业病防治工作作为对单位领导人进行考核的重要内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并对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考核。

2、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各项制度。

3、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权益。

4、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难;(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职工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职工健康的其他要求。

5、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当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6、建立或完善职业卫生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使本单位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格按规范管理,使其制度化。

8、建立职业病报告制度。

9、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可能发生急性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0、加大投入,改进工艺,积极开展危害因素治理

(1)噪声防治。一是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声设备或改革工艺过程、采取减振、隔振等措施,提高机器设备的装配质量、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和撞击,以降低噪声。二是控制噪声的传播,采用吸声、隔声、消声材料和装置,阻断和屏蔽噪声的传播,三是加强个体防护,在作业现场噪声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正确合理地佩戴防噪声护具。

(2)有毒有害气体的控制。一是改善劳动环境,加强通风排毒措施,使作业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二是加强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培训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三是设置警示标识。四是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检测。

11、落实经费投入,确保各项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二、职业病防治实施方案

1、职业病危害项申报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要求,分公司负责每年于3月31日前申报上一年度职业危害情况,具体申报的内容为:危化品企业基本情况;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情况;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情况;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资料。另外,在改扩建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内,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在企业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更之日起15日内进行职业危害申报。

2、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

分公司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必须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从业人员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存在 职业病危害时,必须向从业人员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告知的内容包括:

(1)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2)危害后果;

(3)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5)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6)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职业卫生培训。

按照规定的培训要求进行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应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企业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从业人员上岗前培训不少于24学时,在岗期间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8学时。

4、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1)设置警示标识。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的要求,在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设置警示标识,以此来时时提醒职工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职业危害因素对自己的危害。

(2)规范防护用品管理。根据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情况,分别对接触粉尘、噪声等职业危害因素的职工发放防尘口罩、耳塞等防护用品,并及时维修、更换。单位积极督促本单位的职工自觉使用防护用品。

(3)职业病危害检测因素。噪声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测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服务机构每年至少监测一次。(4)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定期对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警示标识的悬挂、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运转及维修及职工按规程操作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5、落实“三同时”原则,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是预防职业病的根本措施。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中,严格执行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及“三同时”原则,做好了职业危害的前期预防工作。

6、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1)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

查体时间间隔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对接触有害物质作业职工,噪声接触工种每年检查1次。②对离岗职工必须进行离岗前的职业性健康检查。

③接触化学毒物的职工根据所接触的化学毒物确定检查周期。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

7、加强宣传教育,履行告知义务,提高全员自我防范意识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在新工人上岗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中,将全矿所有职业危害情况告知,并在劳动合中予以注明。利用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有害作业岗位的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对在健康监护体检中发现的职 业禁忌症病人、疑似职业病人、确诊职业病人,均以书面形式告知。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分公司安全培训中心举办培训班对新上岗职工及接害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重点学习法律、法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职业危害的种类及危害,岗位操作规程,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提高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水平,自觉使用防护用品,并积极参加职业性健康体检,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篇6

为加强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促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贴合国家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二项的规定,本着“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经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研究,制定本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职业病防治计划

依据国家法规、标准和上级主管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的指示要求及《徐矿赛尔能源公司职业病防治规划(-)》,公司将对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用心落实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公司将集中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进行有效控制和处理,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和人身伤害。20公司职业病防治目标如下:

1、新发尘肺病病例控制在0、1%以内;

2、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率到达100%;

3、职业病防治监督覆盖率100%;

4、劳动者的工伤保险覆盖率100%;

5、噪声性耳聋的发病率0%;

6、粉尘作业点达标率每年提高2%~5%,在年底到达95%。

二、保障条件

(一)严格遵守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为公司广大职工健康及权益带给最坚强的保护伞。

(二)公司配有专门的培训部门和人员,加强公司全体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患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的潜力。

(三)公司带给专门的职业病防治的专项资金。每月劳保每月按时做计划,按时采购,按时领取发放,保证一线工人劳保用品的及时穿戴;公司制定防护设施维修与保养的相应制度,保证各种防护设施的维修与保养资金和人员的及时到位与更换。

三、职业病防治实施措施

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防治机构,在公司原有的职业危害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照徐矿司(2012)16号文件,认真梳理完善。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充实人员,配备专职的煤矿职业危害专业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委托县有资质的慈善医院为公司开展作业危害防治带给服务。

2、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公司要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计划,健全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体系和网络。二是加强对各级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强化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和劳动者的培训,用心推进作业场所健康教育。三是把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纳入企业普法教育范围,列为健康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资料。四是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在全企业构成关心劳动者健康、重视职业病防治的良好氛围,发挥工会监督作用,鼓励举报职业病防治违法行为。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培训定为每月一期。

3、抓好职业危害源头控制,凡是建设工程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和使用,从源头控制。

4、加强对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管理和控制,优化生产布局、工艺流程,定期进行危害因素监测、评价,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制度、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危害因素监测结果,使工作场所贴合下列煤矿职业危害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贴合国家煤矿职业危害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贴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贴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5、井下生产作业场所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救援器材、设备,制定应急救援预案。

6、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1)建立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即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2)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煤矿监察部门审核同意。

7、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要依法组织进行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告知本人。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要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及时安排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做好职业病病人的治疗、康复、定期检查和妥善安置,确保职业病病人的权益。同时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8、按AQ1501标准为职工配置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并引导和督促其坚持正确规范使用。

9、重点强化对重点职业病的防治。

(1)尘肺病防治。以防治煤工尘肺、矽肺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理工程。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淘汰不贴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2)重大职业中毒防治。加强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实施硫化氢、一氧化碳、氨气等重大职业中毒隐患防范治理工程,开展中毒隐患排查,对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治理。

(3)加强对重点职业病的监测与预警。重点开展对煤工尘肺、矽肺职业病危害等的监测,及时掌握职业病在高危人群、高危工种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职业病危险源的分布状况,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和预警。

(4)推进职业病防治信息化建设。公司构建职业病危害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体系,加强职业病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建立和完善职业病信息监测、报告与管理网络,建设职业病监测点,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带给基础数据。按照动态监控、及时预警、准确计量的要求,根据职业病危害的性质和程度建设职业病预警体系。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7

关键词: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防治对策

为了解即墨市企业职业病危害的本底情况, 为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青岛市卫生监督局的统一安排, 自2007年9月—2009年5月, 即墨市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共调查了即墨市内存在职业危害的414家企业, 现将对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主要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规模工业企业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职业病危害情况和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三部分。

1.2 调查方法

2007年9月, 即墨市3名监督员参加了青岛市卫生监督局组织的调研培训后, 召开了即墨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摸底调查培训会议, 对参加调查的监督员和各监督与疾病控制工作站参加调查人员进行了培训, 统一调查步骤和方法, 调查完成后, 对调查表格进行了统一审核。本次调研统一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 由监督员逐个企业现场实地调查, 填写全市统一的《青岛市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健康检查数据以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报告为准, 职业病以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诊断鉴定为准。收集资料后, 通过EpiData软件录入, 导出后用SPSS 11.0、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共有414家, 职工总数81 562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41 554人, 其中男职工18 313人, 女职工23 221人, 农民工19 790人, 占接害职工总数的47.62%。目前, 我市共有职业病患者14人, 其中苯中毒10人。

2.1.1 地域分布

全市5个街道和17个镇, 其中蓝村镇为制鞋专业镇, 企业177家, 占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42.75%。其他企业主要分布在5个街道和南泉镇, 分别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133家和35家, 占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32.13%和8.45%。其他15个镇共有企业69家, 占16.67%。见表1。2.1.2行业分布我市有害作业企业主要分布于12个行业, 以制鞋、皮革、箱包制造业最多 (223家, 占企业总数的53.86%) , 其次为机械、轻工、纺织、化工, 分别占9.66%、8.70%、7.25%、3.86%。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人数由高到低前5位依次是:制鞋、皮革、箱包制造为33.30%, 轻工为21.21%, 纺织为17.61%, 其他11.26%, 机械为9.23%。接害职工中农民工比例较高的为冶金、建材、机械、印刷等行业, 农民工比例均在60%以上。见表2。

2.1.3 企业注册类型分布

我市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企业以私营企业最多为251家, 占企业总数的60.63%;其次是外商投资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 分别为87家和32家, 占企业总数的21.01%和7.73%。见表3。

2.1.4 企业规模

我市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企业以小型企业最多, 为375家, 占总数的90.58%;大型企业7家, 中型企业32家, 分别占1.69%和7.73%。见表4。

2.2 职业病危害情况

2.2.1 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的情况

全市接触职业病危害的总人数为41334人, 职工体检人数为34245人, 体检率为82.41%, 检出206人;其中接触化学毒物的7890人, 体检5278人, 体检率为66.89%;接触粉尘8279人, 体检人数为5806人, 体检率为70.13%;接触物理因素28293人, 体检人数为24214人, 体检率为85.58%。见表5。

接触化学毒物的职工主要集中于制鞋、皮革、箱包制造、轻工、橡胶制品、机械、纺织, 其中印刷行业体检率最低, 仅为4.88%;接触粉尘的职工主要集中于纺织、机械、轻工, 其中建材体检率为零;接触物理因素的职工主要集中于制鞋皮革箱包制造、轻工、纺织、机械, 其中印刷行业体检率为零。制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多、体检率低, 是今后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的重点。

2.2.2 即墨市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分布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的年龄, 18岁以下、18岁~、28岁~、38岁~、48岁~、58岁以上的人数分别为139人、139人、22252人、13291人、5075人和789人。28~38岁的职工最多, 共22 252人, 占接害总人数的53.55%。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工龄5a以下、5a~、10a~、15a~、20a~及以上的人数分别为25 061人、13 640人、1845人、447人和561人。5a以下的职工最多, 共25 061人, 占接害总人数的60.31%。

接触职业病危害职工受教育程度人数分布, 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专科、本科、本科以上分别为28 283人、12 615人、568人、64人和24人。以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居多, 共28 283人, 占接害总人数的68.06%。

2.2.3 职业病危害因素

接触的化学毒物以有机溶剂为主, 其中接触苯的职工最多, 为3203人, 占接触化学毒物总人数的41%, 其次是其他毒物、二甲苯、甲苯和盐酸。其中苯的危害最大, 已诊断出10名苯中毒病人。粉尘类的危害因素以铸造尘、棉尘、电焊尘、皮毛尘、木尘为主, 物理因素类以噪声为主, 接触人数为22 768人, 占接触物理因素总人数的94%, 其次是高温。2.3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成立职业管理机构的企业172家, 配备职业卫生管理人员179家, 共341人, 其中专职32人, 兼职309人。建立职业病管理措施的168家, 配备医务人员36家, 共81人。212家进行了申报, 127家进行检测, 检测企业覆盖率为30.68%, 57家超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的企业148家, 共培训19 212人次。151家企业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44家有警示标识, 285家有职业病防护设施。向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的企业215家, 其中191家企业职工能在工作时正确使用。劳动合同中写明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的为124家, 未写明的为288家, 写明但告知不全的2家, 7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转嫁, 职业卫生档案齐全的97家, 没有的294家, 有但不全的23家。见表6、表7。

大、中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比小型企业好, 基本配备了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卫生档案与警示标识也比较齐全。大型企业检测率较高, 化学毒物和粉尘检测合格率比中小型企业高, 但物理因素检测合格率比中小型企业低, 超标作业点均为接触噪声危害作业点。见表8。

3 讨论及防治对策分析

3.1 即墨市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分布及特点

我市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以有机溶剂、噪声和粉尘危害为主。有机溶剂主要存在于制鞋企业及皮革制造, 其中以苯的接触人数最多。噪声的危害比较普遍, 但以建材、纺织、机械加工等行业危害最重。接触粉尘的主要在建材、铸造机械等行业, 接触其他化学毒物的主要在电镀企业。从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市的一些比较大的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开展得较好。中小企业的职业危害, 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存在问题多, 业主法律意识淡薄, 忽视职业卫生工作, 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不安装职业病防护设施, 不为职工提供劳动防护用品, 不组织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等, 体检率、检测率低, 存在发生职业病的潜在危害。

从调查结果来看, 机械、制鞋皮革箱包制造业、印刷等行业农民工均占接害职工总人数的56%以上, 而且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企业里最苦最累危害最为严重的作业, 工作环境亟需改善。大多数农民工受生活环境、文化程度等诸多限制, 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不能主动要求企业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即使企业提供了防护用品, 在工作时也做不到自觉佩戴。

接害职工年龄主要集中于28~38年龄段, 工龄主要集中于5a以下, 受教育程度集中在初中及初中以下。这说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 主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人, 而且流动性大, 经常调换作业岗位和工作单位, 也使这些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较多。

检测率低。调查的414家企业中, 只有127家进行检测, 未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企业多达287家, 检测率仅为30.68%, 检测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这些企业法律意识和职业病防护意识淡薄, 尤其是私营企业, 认识不到检测的重要性, 因而不进行检测。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不规范。在调查中发现,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因人员或技术的限制, 不管接触什么职业危害, 体检项目都一样, 缺乏关键性的体检项目, 如接触粉尘的职工不做X射线高千伏胸片, 接触的是噪声的职工不做纯音听力测试等, 健康档案职业史填写不完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项目开展较少, 对许多化学物质不能检测, 对一些关键的职业危害因素没有进行检测, 导致企业虽然做了检测, 但检测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的职业危害状况, 检测报告不能及时送达企业, 从另一个方面, 也影响了监督。

3.2 对策

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监管力度。争取各镇及街道办事处支持, 从宣传培训着手, 开展对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提高其遵法守法意识;加大执法力度, 对存在职业卫生隐患经多次监督而又不及时整改的, 进行行政处罚和电视曝光等。

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在做好对企业负责人培训的同时, 监督企业组织对职工的培训, 针对行业特点, 印发宣传材料, 发放到企业。要求企业健全培训档案, 并加强检查, 提高接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首先是加强预防性监督工作, 开展对建设项目的监管, 做建设项目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其次是督促企业改革生产工艺和技术, 采取措施以低毒或无毒的原料代替高毒原料, 尤其是鼓励苯企业用采用无苯胶, 减轻有机溶剂对职工的危害。噪声的降低从根本上也要依赖于生产工艺的革新, 利用新型机械减少生产性噪声;切实有效、成本又低的方法是加强个人防护佩戴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 篇8

工程名称: 漯河市郾城区南街及陵园路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一标段

编号:

致:

河南光大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监理机构)

我方已完成漯河市郾城区南街及陵园路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一标段职业病防治方案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

附:□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施工项目经理部(盖章)林州二建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签字)

2018 年 4 月 8 日 审查意见: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加盖执业印章)

****年**月**日 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单位(盖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年**月**日

大参林医药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

职业病防治方案

广东电白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 年 9 月 10 日

大参林医药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 职业病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括及目的 本工程位于漯河市漯舞路向西集聚区,综合楼建筑高度 23.7 米,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高为 25.1 米,一层为 4.5 米,二层至三层为 4.2 米,四层至六层为 3.5 米,室内外高差为 0.3 米,建筑面积 5021.85m² ;2#综合仓库(一期)建筑高度 23.4 米,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高为 25.2 米,地上四层,一层为 7.0 米,二层至四层均为 5.2 米,室内外高差为 0.8 米,占地面积 3910.4m²,建筑面积 14219.09m²。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 6 度,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屋面防水等级Ⅱ级,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三类,抗震等级四级,基础形式为条形基础,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为做好本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使用有毒有害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在有职业危害的施工作业前后,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同时加强职业病防治安全教育,采用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符合职业病要求的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以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及安全,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特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规定。

二、本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

1、职业中毒

a、铅及其化合物中毒(电池,油漆、喷漆等)。

b、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电焊)。

c、硫化氢中毒(下水道作业工人)。

d、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e、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f、二甲苯中毒(油漆、喷漆、烤漆、浸漆)。

g、汽油中毒(驾驶、汽修、机修等)。

h、氯乙稀中毒(粘接、塑料、焊接、堵漏、防水等)。

2、尘肺

a、水泥尘肺(水泥库、装卸)。

b、电焊工尘肺(电焊、气焊)。

3、物理因素职业病

a、中毒(露天作业)。

b、局部振动病(打夯机、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等)。

4、职业性皮肤病

a、接触性皮炎(中国漆)。

b、电光性皮炎(紫外线)。

5、职业性眼病

a、化学性眼部烧伤(酸、碱、油漆)。

b、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电焊)。

c、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激光))。

6、职业性鼻喉口腔疾病

a、噪声聋(铆工、校平、气锤)。

7、职业性肿癌

a、苯所致白血病(接触苯及其化合物油漆、喷漆)。

8、其它职业病

a、职业性病态反应性肺泡炎(接触中国漆、漆树等)。

b、金属烟热(锰烟、电焊镀锌管、熔铅锌)。

c、职业性哮喘(接触易过敏之土漆、樟木、苯及其化合物)。

三、职业危害的主要工种

有害因素分类 主要危害 次要危害 危害的主要工作 粉尘 水泥尘 振动﹑噪声 混凝土搅拌司机﹑砂浆搅拌司机﹑水泥上料工﹑搬运工﹑料库工 苯﹑甲苯﹑二甲苯﹑环氧树脂 建材﹑建筑科研所试验工﹑公司材料试验工 金属尘 噪声﹑金钢砂尘 砂轮磨锯工﹑金属打磨工﹑金属除锈工﹑钢窗校直工﹑钢模板校平工 木屑尘 噪声及其他粉尘 制材工﹑平刨机工﹑压刨机工﹑平光机工﹑开榫机工﹑凿眼机工 其他粉尘 噪声 生石灰过筛工﹑河沙运料﹑上料工 四乙铅 四乙铅 汽油 驾驶员﹑汽车修理工 苯﹑甲苯﹑ 二甲苯

环氧树脂﹑ 乙二胺﹑铅 油漆工﹑喷漆工﹑环氧树脂﹑涂刷工﹑浸漆工和焊接工 高分子化合物 聚氯乙烯 铅及化合物﹑环氧树脂﹑乙二胺 粘接﹑焊接﹑防水材料 锰 锰 尘﹑ 锰 烟 紫外线﹑红外线 电焊工﹑气焊工﹑对焊工﹑点焊工﹑自动保护焊﹑惰性气体保护焊 二氧化硫

其化合物气体 钢筋等除锈 辐

射 非电离 辐射 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 电焊工﹑气焊工﹑不锈钢焊接工﹑电焊配合工﹑木材烘干工

振动﹑粉尘 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电锤﹑汽锤﹑铆枪﹑打桩机﹑打夯机﹑风钻﹑发电机﹑空压机﹑碎石机﹑砂轮机﹑推土机﹑剪板机﹑带锯﹑圆锯﹑平刨﹑压刨﹑模板校平机﹑钢窗校平机 振

动 全身振动 噪

声 镦﹑气锻工﹑桩工﹑打桩机司机﹑推土机司机﹑汽车司机﹑小翻斗车司机﹑吊车司机﹑打夯机司机﹑挖掘机司机﹑铲运机司机 局部振动 噪

声 风钻工﹑风铲工﹑电钻工﹑混凝土振动棒﹑混凝土平板振动器﹑手提式砂轮机﹑钢模校平﹑钢窗校平工﹑铆枪 四、防治措施

(一)、电焊工作业职业危害的防护

电焊作业中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电焊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焊接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和材料

通过提高焊接技术,使焊接操作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人与焊接环境相隔离,从根本上消除电焊作业对人体的危害。通过改进焊接工艺,如合理设计焊接容器的结构,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新工艺,避免焊工在通风极差的容器内进行焊接,从而大大地改善焊工的作业条件;再如选用具有电焊烟尘离子荷电就地抑制技术的 CO。保护电焊工艺,可使 80%~90%的电焊烟尘被抑制在工作表面,实现就地净化烟尘,减少电焊烟尘污染。由于电焊产生的危害大多与焊条药皮成份有关,所以通过改进焊条材料,选择无毒或低毒的电焊条,也是降低焊接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容器内进行焊接时,必须有机械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可以防止焊接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口罩、手套,穿白色防护服、绝缘鞋,决不能穿短袖衣或卷起袖子,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容器内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

4.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电焊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电焊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电焊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合理安排操作时间

根据电焊工的职业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规,电焊工在实施焊接时,每工作两小时,必须休息 15-30 分钟,以减少其劳动强度及连续操作带来的职业然害。

(二)、油漆工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油漆作业有害因素种类繁多,危害较大,因此,为了降低油漆工的职业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提高油漆施工技术,使用新工艺和新材料

通过提高施工技术,使油漆作业实现半机械化。改进油漆工艺,如大量使用喷涂技术,不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有效地改善了油漆工的作业条件。由于油漆产生的危害大多与化学成份有关,所以通过选择对人体危害较少,选择无毒或低毒的油漆材料,是降低油漆作业危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2.改善作业场所的通风状况

通风方式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其中机械通风是依靠风机产生的压力来换气,除尘、排毒效果较好,因而在自然通风较差的室内,封闭的环境内进行油漆作业时,必须有通风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防护,合理安排连续作业时间,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每作业 2 小时必须休息 30 分钟。可以防止油漆作业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的危害。作业人员必须使用相应的防护眼镜、面罩、手套,穿工作服,若在通风条件差的封闭环境下工作,还要佩戴使用有送风性能的防护头盔或面罩,以此减少有毒气体和粉尘带来的职业危害。

4.加强对油漆材料的管理

由于油漆材料属化学危险品,所以对油漆材料不能和其他施工材料混放在一起,必须单独隔离保管,并设有防火、防爆标识牌,防止各类油漆材料破损泄漏燃烧、爆炸,以免引起对施工人员的化学污染和人身伤害。

5.强化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及现场跟踪监测工作

对油漆作业人员应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其自我防范意识,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同时,还应加强油漆作业场所的尘毒危害的监测工作以及油漆工的定期体检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效地保障油漆工人的人身安全。

(三)、防尘技术措施1、水泥除尘措施

a、流动搅拌机除尘。在建筑工地现场搅拌机流动性比较大,因此,除尘设备必须考虑适合流动的特点,既要达到除尘目的,又做到装、折方便。流动搅拌机上有 2 个尘源点:一是向料斗上加料时飞起的粉尘;二是料斗向拌筒中倒料时,从进料口、出料口飞起的粉尘。采用通风除尘系统。既在拌筒出料口安装活动胶皮护罩,挡住粉尘外扬;在拌筒上方安装吸尘罩,将拌筒进料口飞起的粉尘吸走;在地面料斗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将空气粉尘送走入旋风滤尘器,再通过器内水浴将粉尘降落,被水冲入蓄集池。

b、水泥制品厂搅拌站除尘。多用混凝土搅拌自动化。由计算机控制混凝土搅拌、输送全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在进料仓上方安装水泥、砂料粉尘除尘器,就可使料斗作业点粉尘降为零,从而达到彻底改善职工劳动条件的目的。

c、高压静电除尘。高压静电除尘是静电分离技术之一,已应用于水泥除尘回收。在水泥料斗上方安装吸尘罩,吸取悬浮在空中的尘粒,通过管道输送到绝缘金属筒仓内,仓内装有高压电晕电极,形成高压静电场,使尘粒电荷后贴附在尘源上,尘粒在电场力(包括风力)和自重力作用下,迅速返回尘源,从而达到抑制、回收的目的。

2、木屑除尘措施

在木材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尘,危害操作工的身体健康,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局部吸尘、整体输送至室外储存起来,以便回收利用。可在每台加工机械尘源上方或侧向安装吸尘罩,通过风机作用,将粉尘吸入输送管道,再送到蓄料仓内,可达到各作业点的粉尘浓度降至 2mg/m3 以下。

3、金属除尘措施

钢、铝门窗的抛光(砂轮打磨)作业中,一般较多是采用局部通风除尘系统;或在打磨台工人操作的侧方安装吸尘罩,通过支管道、主道管,将含金属粉尘的空气输送到室外。

(四)、防毒技术措施

1、在职业中毒的预防上,管理和生产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a、加强管理,要搞好防毒工作。

b、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

c、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一定要做到主体工程和防毒设施同时设计、施工及投产。

d、依靠科学技术,提高预防中毒的技术水平。包括:

①改革工艺;

②禁止使用危害严重的化工产品;

③加强设备的密闭化;

④加强通风。

2、对生产工人应采取的预防职业中毒的措施

a、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方法,严防错误操作。

b、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3、防止铅毒的技术措施

铅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只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降低生产环境空气铅烟浓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0.03mg/m3 ,铅尘浓度在 0.05mg/m 3 以下,就可以防止铅中毒。

a、消除或减少铅毒生源。

b、改进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减少对铅烟或铅尘接触的机会。

c、加强个人防护及个人卫生。

4、防止锰毒的技术措施

预防锰中毒,最主要的应在那些通风不良的电焊作业场所采取措施,使空气中锰烟浓度降低到 0.2mg/m3 以下。

预防锰中毒主要应采取下列具体防护措施:

a、加强机械通风,或安装锰烟抽风装置,以降低现场浓度。

b、尽量采用低尘低毒焊条或无锰焊条;用自动焊代替手工焊等。

c、工作时戴手套,口罩;饭前吸收漱口;下班后全身淋浴;不在车间内吸烟、喝水、进食。

5、预防苯中毒的措施

建筑企业使用油漆、喷漆的工人较多,施工前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苯在空气中的浓度下降到国家卫生标准(40mg/m3)以下(甲苯、二甲苯 100mg/m 3)。只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a、用无毒或低毒物代替苯。

b、在喷漆上也采用新的工艺。

c、采用密闭的操作和局部抽风排毒设备。

d、在进入密闭的场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环境工作时,应戴防毒面具。

e、通风不良的车间、地下室、防水池内涂刷各种防腐涂料或环氧树脂玻璃钢等作业,必须根据场地大小,采取多台抽风机把苯等有气体抽出室外,以防止急性苯中毒。

f、施工现场油漆配料房,应改善自然通风条件,减少连续配料时间,防止发生苯中毒和铅中毒。

g、在较小的喷漆室内进行小件喷漆,可以采取水幕隔离的防护措施,即工人在水幕外面操纵喷枪,喷嘴在水幕内喷漆。

(五)、弧光辐射、红外线、紫外 线的防护措施

夏季强烈的太阳光线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生产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只要来源于火焰和加热的物体,如锻造的加热炉、气焊和气割等。

为了保护眼睛不受电弧的伤害,焊接时必须使用有特制防护眼镜片的面罩,可根据焊接电流强度和个人眼睛情况,选择吸水式滤光镜片还是反射式防护镜片。

为防止弧光勺伤皮肤,焊工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手套和鞋盖等。

(六)、防止噪声危害的技术措施

噪声控制,就是把那些对人有害的噪声予以消除或降低,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

根据我国工业企业噪声标准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允许噪声 85dB(A);凡原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者,对>90dB(A)的噪声污染,都要采取改进措施。

本企业非常重视噪声的治理,主要应从三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

1、控制和减弱噪声源。从改革工艺入手,以无声的工具代替有声的工具。

2、控制噪声的传播:

a、合理布局。

b、应从消声方面采取措施:

①消声;

②吸声;

③隔声;

④隔振;

⑤阻尼。

c、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声用品。

d、定期进行预防性体检。

(七)、防止振动危害的技术措施

防止振动危害,必须针对局部振动或全身振动的不同特点,研究具体的技术措施。

1、隔振,就是在振源与需要防振的设备的之间,安装具有弹性性能的隔振装置,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吸收.效果均较好。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等。

2、改革生产工艺,是防止振动危害的治本措施。

3、有些手持振动工具的手柄,包扎泡沫料等隔振垫,工人操作时戴好专用的防振手套,也可减少振动的危害。

(八)、防暑降温措施

为了补偿高温作业工人因大量出汗损失的水分和盐分,最好的办法是供给含盐饮料。

对高温作业工人应进行体格检查,凡有心血管器质性疾病者不宜从事高温作业。炎热季节医务人员到现场巡回工期医疗,发现中暑,要立即抢救。

(九)

防止职业危害的综合措施 上述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仅是我们建筑行业已经推行的较好措施,但是,仍有大量的职业危害至今尚无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必须针对各中职业危害具体条件、环境,研究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1、项目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职业危害是对职工的慢性伤害,后患严重。

2、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职业危害工程技术治理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职业工程技术措施、组织、监督实施。其所需费用,应列入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费中予以解决。项目工会负责职业病预防,职工健康体检、尘毒作业环境、食堂卫生安全的监测。

3、项目今后要设置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监测,为改善劳动条件、治理作业环境提出数字依据。从事有职业危害的职工,要定期进行职业体检,早期发现职业病,早期治疗,减少职工的痛苦,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蓄集职业卫生的各种数据。为职业危害的防治提供信息资料。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如:职业体检制度,职业危害点测定制度,有关危害物质的领取、保管、贮藏和运输制度,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消除职业危害的防护设备、装置检查维修制度,有害工种个人卫生保健制度等。

5、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搞好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迫切性。既要实事求是向职工讲清各种危害的严重性。又要说明职业危害是可以防止的,发动广大职工,群策群力,共同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保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还要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急性中毒急救知识的教育。

6、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 采取科学技术措施,是防止职业危害的治本措施。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或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尚有一些超过国家标准界限值,直接或间接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因此,做好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防护措施。

(1)根据危害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等,有针对性的发给作业人员有效的防护用品、用具,也是防止或减少职业危害的必要措施,如:配合电焊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配戴有色护眼镜,防止电光性眼炎;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必须戴护耳塞(器);从事有粉尘作业的人员戴纱布口罩,达不到滤尘目的,必须配戴过滤式防尘口罩;从事苯、高锰作业人员,必须配戴供氧式或送风式防毒面具;从事有机溶剂、腐蚀剂和其他损坏皮肤的作业,应使用橡皮或塑料专用手套,不能用粉尘过滤器代替防毒过滤器,因为有机溶剂蒸汽,可以直接通过粉尘过滤器等等。

(2)对于从事粉尘、有毒作业人员,应在工地(车间)设置淋浴设施,工人下班必须淋浴后,换上自己服装,以防止工人头发和衣服上的粉尘、毒物、辐射物带回家中,危害家人健康。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将有危害作业人员的防护服,每天集中洗涤干净,使每次从事有害作业前均穿上干净的防护用品。

上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一篇:完美的结局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