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中的问题及分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所谓经济发展新常态, 就是与过去不同, 同时保持经济发展状态的相对稳定。这是中国经济新态势, 是不可逆的成长发展状态, 中国经济已逐渐脱离过去30年间经济一味高速增长的旧模式而开启了稳中求进的新阶段。

一、全球企业国际化背景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次有着全球众多企业参加的国贸交易会上, 一位德国商人拿着棉布袋样品寻找供应商。德商的出价很高, 但是德商对于棉袋的要求是:棉纱的材料必须为本色棉布, 有六个彩色印刷双面图案。从针脚到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我国一家企业答应试试。德国承诺, 如果能生产出相同的样品, 将考虑下一步的合作。我国企业在三天内完成了试样制作并立即寄出, 德商却以尺寸误差比规定多2毫米并且接头处少缝2行斜线为由要求重新制作。二次打样后, 德国又一次退货, 并质问为什么用漂白棉布做材料, 漂白棉意味着多一道处理程序, 相当于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这与德商使用灰色棉布袋的初衷相反, 请中国的厂家重做。如此往复五次后, 德商寄来了合同与关于品质的详细规定书。第一批货物令德商满意。然而第二批货物的一半遭退回, 原因是印刷图案虽然正确, 但对光后发现不能完全重合, 脱位5毫米。“苛求”的德商不能容忍。从这样一则典型的案例中, 我们便可以总结出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所呈现的三大问题。

二、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选择问题

中国加入WTO以来, 中国中小企业面临随着国际化战略的选择是规避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限制的首要转变。中小企业面临广阔的海外市场的压力, 然而国际化进程往往对企业资金实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大都中小企业规模与信用等级较低而银行贷款门槛较高, 资金短缺成为根本制约因素。其次, 与大型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没有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 不能与大型企业共享国际化资源, 再加上审批制度的繁琐复杂, 统统限制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同时, 企业自身对于海外国际化发展信息的捕捉能力较弱、独立自主性较差、优秀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一流人才匮乏, 这些对于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这些限制性因素造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瓶颈。那么如何进行自主的国际化战略选择成为首要问题。

1. 外向国际化战略:

在出口方面, 发展外向型产业, 打开对外开放度的深度广度, 将主要市场定位于国际市场, 积极宣传推广企业产品。树立企业文化, 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将产业重心落实在产品设计上, 根据产品差异化战略, 设计出适合海外市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附加值产。深刻贯彻落实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 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附加值产业推入国际市场, 靠产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2. 渐进跨越发展战略:

主要要求市场与国际化方式选择渐进化发展的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经济发展要实现“新常态”, 即选择好适宜的速度渐进式发展, 逐渐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达成发展目标。中小企业的对外贸易也应紧随习近平对于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不要一口吃个胖子, 制定分段目标, 在与国外市场合作中建立合适的目标与发展规划, 在渐进的方式中实现对外贸易的跨越式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 为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立足奠定稳固的基础。

3. 集群发展战略:

美国学者波特 (Porter, 1998) 在对国家竞争优势的研究中发现, 一国的优势潜力产业具有一定的地理集聚现象。主要集中于某个区域内的某一个特定产业中, 有着相同的分工与合作关联却也有着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 它们与其他与之相关联的组织机构, 凭借着纵横交错的密集网络关系, 个体间联系紧密资源共享, 我们称之为集聚效应。形成好莱坞文化企业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外部效应。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正缺乏这样的外部规模经济, 例如, 以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的浙江省, 将其背景依托在乡镇之上, 一乡一县乃至一市有一品, 将同类产品相集聚, 共享基础设施等资源, 节约成本, 提高了分工效率与专业化水平, 提高了各个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集群发展战略在扩大企业外部规模经济、提升以同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我国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用。

三、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案例中我国厂商与德国厂商在进行谈判中, 多次由于环境污染问题使得合作失败。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每个组织都有一套印有企业文化色彩的价值观体系, 帮助他们判定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这就是企业文化价值的规范。良好的企业文化规范会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的公众信任度。高绩效的公司除了妥善的经营外, 更多的是在其他方面由系统的文化价值体系规范着企业的行为, 使得公司不仅完成了公司的社会责任义务, 也兑现了包括股东、员工、社会团体在内的其他利益群体的承诺。如果企业违背了企业文化的基本准则与社会责任, 再谈任何的发展前景都显得毫无意义。众所周知, 环境保护是目前中国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许多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大力发展经济, 因此中小企业发展要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坚持可持续发展, 本着低碳环保的宗旨进行产值创造,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经济。履行好上述社会责任。除此之外,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逐渐广泛化与丰富化, 除了诚信之外的包括产品质量、劳工关系、核心竞争力在内的其他文化价值, 也尤为重要。不仅强化了企业的诚信价值观, 也转变了企业应对国际化的态度, 督促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积极应对国际化。当下, 国际市场各种中小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下, 我们不能退缩, 消极躲避, 或者被动应对。我们要掌握主动地位占据主动优势, 建立企业文化价值体系, 提高产品质量, 制定合理的国际化战略,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积极应对各国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的抢夺大战。成为企业国际化竞争大潮中日益坚挺的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诚信的绿色的优势企业。

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大都扮演着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角色。党的十七大中提出, 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这是目前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要要求。产业结构, 顾名思义, 是产业与产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是指产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要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下, 遵循发展规律, 明确发展目标, 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性, 优化整合资源,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矛盾之一, 它成为了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阻碍与冲突。曾培炎在一次中小企业会议上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时说:企业产品结构相似度高, 没有凸显主业特色, 增长方式粗放, 产业结构不合理, 同时存在较低的资源利用率、较严重的环境污染、较多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与我国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向“专、精、特、新型产业转变”的优化目标是相违背的。那么如何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呢?首先, 大力推进信息化融合度, 发展一批优势支柱产业, 增强产业附加值, 打造中国自主品牌, 以形成中国创造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其次, 了解宏观经济发展的布局、行业经济发展的走势、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环境, 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结构, 进行多方调整, 结合实际产业特色, 实事求是谋发展。最后, 从中小企业发展角度看, 依靠“三驾马车”转变企业发展方式, 主要是从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放弃粗放型增长方式, 实施集约型发展方式, 依靠创新、管理、人才与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新常态”为中小企业面临国际化时产生的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解答。新常态之“新”在于不同于过去;而之“常”在于平稳中求进步的状态, 是适宜的增长速度、适宜的结构调整与和谐化社会的有机结合。在“新常态”引领下, 中小企业终将告别不平衡、不协调的粗放发展模式。在国际化道路中逐渐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模式。

摘要:中小企业在中国有着一定的历史背景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小企业正壮大为一支具有较高经济实力的队伍, 一方面在对大型企业的辅助上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社会更迭演进的主力军。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 私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突破20%, 相比1989年私营经济0.57%的贡献率, 增长了19%。可见, 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国际市场紧密联系的态势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近几年, 随着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秩序紊乱, 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期, 发展缓慢, 势头减退。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 中小企业国际化道路中究竟遇到了哪些阻碍因素。本文将通过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企业态度及社会责任意识以及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社会责任,产业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 金晶.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东华大学, 2007.05.01.

[2] 张占斌, 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2015.01.25.

上一篇:改进的手术体位与常规手术体位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效果对比分析下一篇:后张法预应力T型梁常见的质量通病与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