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 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就业比重显著上升, 就业机会倾向于智力密集的群体, 经济的分配也主要以对知识的占有量为基础。人力资本积累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形式, 是加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健康是生产人力资本的前提条件, 教育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主要手段。然而, 我国广大的农村仍然处于农业经济形态, 要使农村摆脱贫困, 走出困境, 走向现代化, 其关键问题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进而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一、数据选取及模型说明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劳动力健康状况和劳动力迁移等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数据方面的原因, 本文只选取了反映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及健康状况的指标进行分析。在受教育水平方面, 选取农村人均教育支出 (E) 作为衡量指标;健康状况方面, 选取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M) 作为衡量指标。而城乡收入差距 (Y) 则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差为衡量指标。所选数据为1981-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 其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时间序列以1978年为基期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为避免出现异方差, 对各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 分别记为Ln E、Ln M、Ln Y。

本文拟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数量关系, 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刻画两者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计量模型如下:

其中, C为常数项, εt为随机扰动项。

二、实证分析

(1) ADF单位根检验

利用Eviews5.0软件对经过预处理的农村人均教育支出Ln E、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Ln M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Ln Y, 以及各变量的一阶差分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以判断平稳性, 检验结果如表2.1。

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 Ln E、Ln M和Ln Y均是非平稳时间序列, 而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均是平稳的, 且均为一阶单整过程, 即I (1) 。因此可以对其进行协整检验。

注:其中检验形式 (C, T, K)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项系数的阶数, 加入滞后项是为了使残差项为白噪声, △表示差分算子, (1) 、 (2) 分别表示在1%和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

(2) Johansen协整检验及VEC模型

由于各变量一阶单整, 我们须对Ln E、Ln M、Ln Y序列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本文采用AIC和SC准则, 经过多次试验, 采用滞后期为3时, 建立模型。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序列Ln E、Ln M、Ln Y之间有且只有一个协整关系。检验结果见表2.2。

注:*表示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对比统计量与5%、1%水平临界值可知, 分析结果拒绝变量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 且不能拒绝存在至多一个协整关系的假设, 因此, 两变量之间有且仅有一种协整关系。取标准化 (Normalization) 的协整系数, 如表2.3所示:

注:c0为常数

协整方程如下:

对残差序列

e=Ln Y+1.045115Ln M-0.013044Ln E+3.862188进行ADF检验, 结果表明, 在99%置信水平下残差序列不含单位根 (见表2.4) , 是平稳的。说明协整关系通过检验是正确的。

因此可以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

是VEC模型的误差修正项。

由式 (2-1) 看出, Ln M和Ln Y具有负向的长期均衡关系, 即农村医疗保健支出每增加1%,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缩小1.045%.这说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主要还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为主, 农民只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就可能会增加其收入水平。但Ln E和Ln Y却是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 即农村人均教育支出的增加反而使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随之增加。这是由教育的特性所决定的。教育在当期作为消费投资, 会增加农民的支出, 使得农民有限的收入减少, 城乡收入差距反而会扩大, 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从式 (2-2) VEC模型来看, 前三期的农村医疗保健支出和教育支出对当期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分别是负向和正向的, 这说明医疗保健支出对缩小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农村教育支出对其起反向作用。因此, 无论从长期影响, 还是短期影响来看, 都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资。

(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 图2.1至图2.4为序列Ln Y、Ln M、Ln E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

从收入差距Ln Y的脉冲响应来看, Ln Y对Ln M的冲击始终是正向的响应, 在第3期急速达到峰值后, 在第6期迅速下跌达至波谷, 然后又快速上升, 在14期之前都呈较强烈的波动状态, 第14期后开始趋于稳定的正向响应。这表明, 我国正处在双重经济过渡时期, 拥有健康的体魄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但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 农民单纯依靠体力劳动是无法使其收入的增幅 (ΔY) 加快, 对Ln M的波动很大是符合现实情况的。Ln Y对Ln E的冲击一开始是正向的响应, 但持续时间很短, 在第3期又回到零点后有略微的上升, 此后一直呈持续的、微弱的负向响应。这表明: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并不能使农民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还是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从农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Ln M的脉冲响应来看, Ln M对Ln Y的冲击在第1年为负向扰动, 从第2年开始呈现正向响应后, 呈现持续的正向响应。这是因为医疗保健的支出在现期会减少农民的收入, 但从长期来看,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拥有健康的体魄才将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

从农村人均教育支出Ln E的脉冲响应来看, Ln E对Ln Y的冲击始终是正向的响应, 而且响应幅度大。这表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未来收入, 而且会有效地了减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探讨了其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分析表明, 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影响。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2.6∶1, 2012年达到3.10∶1。而在我国农村人口占60%的大国, 如此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带来高速的农村经济增长, 其根本原因是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据统计, 在我国农村新增劳动力中, 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 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 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增劳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有能力转移到农业以外的其他生产部门, 而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仅仅成为一种体力资本, 在物质资本相对缺乏的情况下, 这种体力资本只能形成庞大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滞留在农业生产中;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城乡医疗体制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大量农村劳动力治病就医难, 严重影响了其健康状况。这些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扩大国内需求,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 进一步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

虽然我国农村的社会医疗保健体系已基本覆盖了农村地区, 但医疗费用支出依然大大高于农民收入增长幅度, 农民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成为其贫困的主要原因, 这给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更是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产生恶性循环效应。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快医疗体制的改革, 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状况和农民医疗服务需求, 探索多种医疗保障模式。尽快启动医疗救助制度, 资助贫困农民参加新弄农村合作医疗, 同时提高资助金额, 尽量减少贫困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发生。

(二)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体制和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推进

2006年我国重新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来, 明确了义务教育承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使命。但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而且, 对于农村来说, 大部分人只会接受最基本的初级教育, 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 又缺少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所以无力把基本教育的知识功能直接转换成职业技能, 对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低, 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产生直接的决定性影响, 导致农民对教育的认知能力弱, 农村学生的辍学率很高。因此, 政府在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时,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农村初中建立新的教育课程体系, 使其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储备了人力资本存量。

同时, 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需求模式建立起来的, 虽然有农业专业的人才教育, 但是这些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并不是直接在农村劳动的人。所以有必要在农村延续职业教育, 因地制宜, 建立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成人教育模式, 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农村经济和面向农村社会形态的教育体系。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时, 要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 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 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衔接机制, 努力建成集择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教育、就业后服务管理为一体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激励更多的农村青年参加职业培训, 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 继续深化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对人力资本服务进行估价并对人们所拥有的技能进行回报的市场。我国的工资制度一直存在着低估人力资本的投资收益问题, 现在也仍然存在着很多限制性条件。而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因此政府在劳动力流向上要加强引导。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各种人为的阻止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必要措施;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 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逐步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制, 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服务。

摘要: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计量分析模型来探讨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 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通过加大对农村医疗和教育投入等途径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收入差距,向量自回归模型

参考文献

[1] 白菊红.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收入分配机理研究[D].2002

[2] [美]雅各布·明塞尔著.张凤林译.人力资本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3] Schultz, T.W.Investing in People:The Economic of Population Quality[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4] 张晓峒.计量经济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TOPSIS方法在购房决策中的应用下一篇: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的影响及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