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精选7篇)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篇1

黄光启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水城县现状,分析了水城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优势和存在问题,从四个方面对水城县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关 键 词〕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

〔作者介绍〕水城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主任

一、基本情况

水城县辖33个乡镇372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220个,温饱村138个,小康村14个。全县总面积3584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农业人口71.3万,占96%;境内有汉、苗、彝等2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万人,占43.2%;耕地面积80万亩,人均耕地1.1亩,其中人均占有基本农田0.4亩。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水城县委、县政府根据“贫困型、温饱型、小康型”三种类型明确了39个建制村为全县试点示范村(其中省级试点村2个,县级试点村4个,乡级试点村33个),建立了副县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明确了25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抓39个试点示范村工作,在全县支农专项经费中明确了100万元新农村建设专项经费,抽调了26人组建了两个规划组,目前,已完成蟠龙乡沙坡村、纸厂乡前进村等两个省级试点村规划工作。

二、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优势

(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给水城县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西电东送”工程建设促进了水城县以煤炭为主体的资源建设开发,使水城县进一步明晰了以煤化工为主体的重化工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了构建“四个工业组团”的发展战略。目前,随着发耳电厂、发耳煤业、玉舍煤业等一批重型工业的相继启动,水城县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创收后劲不断扩大和增强,实现以工补农将成为可能。二是“珠防、长治”工程有力地推进了水城县的生态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环城绿化、小流域治理等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为构建和谐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水城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西部大开发为契机,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切实加大“三农”工作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农村变化形势喜人,农民积极性和创造热情空前高涨。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一是农村交通有了新变化。围绕“两纵两横”公路网络骨架,加强了东接六枝、安顺,南接盘县、普安,西接宣威、威宁,北接赫章、纳雍等大通道的改造,新改建通乡公路112公里,提高了公路质量,实现了乡乡通公路,22个乡镇通油路。二是山、水、林、田治理有了新举措。累计完成坡改梯7.36万亩,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3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50万亩,全县森林面积达1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5.7%,比“九五”末提高了7.5个百分点。三是扶贫攻坚有了新突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1亿元,解决149个村、13.37万人、5.51万头(匹)大牲畜饮水困难,完成移民搬迁和民政安居工程5942户23768人,使4.09万人越过温饱线,净减少低收入人口11.73万人。四是人居环境有了新改观。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26平方米,随着茅草屋改建工程、沼气工程及“五改”(改厕、改路、改灶、改橱、改圈)、“三化”(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庄绿化)工程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农户的居住质量。五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民主法制等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两基”提前一年通过省验收,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72.8%,村民自治逐步推进,社会稳定,安居乐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729元,比2000年增长42.7%,年均递增7.4%;以种子工程为龙头的“两杂”良种种植普及力度加大,粮食总产量达24.29万吨,比2000年增加2.41万吨;烤烟、马铃薯、茶叶、生姜、水果、蔬菜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2000年到28.4%提高到38.1%(90价),提高9.7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新进展。百车河无公害蔬菜已经省专家认定,基地规模达5000余亩,覆盖蟠龙、阿戛等5个乡10个村,受益农户达2000余户;发耳、米箩的科技杨梅、猴场的猕猴桃等基地已初具规模,开始产生示范效应。姜业公司已成为省级龙头企业,茶叶公司、奔牛食品公司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建成了兴隆养鸡场、隆华食品厂、荷城乳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功能明显增强。

农民增收的渠道逐步拓宽。一是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逐步提高。农民从事农村工业和商贸、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增收空间逐步拓宽。二是外出就业收入逐步提高。2005年输转

2.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亿余元。三是从产业化经营中实现的收入逐步提高。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一是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实现了农牧业生产环节的“零税赋”。2005年,全县农业税减免总额达866.7万元。二是认真落实农业生产“三补贴”政策。近两年,兑现补贴资金497.7262万元。三是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累计粮食兑现面积47.3万亩,兑现粮食1418万斤,现金兑现面积12.6万亩,兑现现金2893.7万元。四是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去年,全县共落实“两免一补”资金19052万元,22.9万名贫困学生受益。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了信心鼓足了动力。

农村旅游经济初显成效。成功申报国家级玉舍森林公园、南开省级风景名胜区及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新建了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天生湖旅游区、罗米期度假区、阿勒河风景区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15.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000余万元,旅游服务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水城县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活质量不高。一是乡村公路等级低。11个乡未通油路;村级公路质量差,维护投入不足,均属季节路。二是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问题未普遍解决。三是村镇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脏乱差问题突出。以“改院、改水、改橱、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进度缓慢,脏、乱、差现象未得以有效治理,人畜混杂、污水乱倒、柴草乱垛、垃圾乱堆的现象非常普遍。四是农村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公共设施缺口大,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不能满足于需要。

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缓慢。一是农业特色化、规模化程度低,产品不特,效率不优,规模不大,种植零星分散,增收缓慢。二是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耕作方式粗放,传统农业、季节性农业比重大,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提高增收水平。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条未形成,生产、加工、储藏、运销等环节相互脱节,造成利益分割,收效微薄,以至种植、养殖示范项目基地辐射功能不强,发挥不了龙头作用。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驾驭市场能力不强。全县农村种植、养殖协会组织松散,凝聚力不强,不能很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对市场信息及市场需求走势不能客观把握,以至生产的产品不能与市场需求形成合理科学的效益对接,季节性产品多,反季节性产品少,卖不出钱,增收慢。贫困面广量大,扶贫工作难度大。全县现有220个贫困村,共有贫困人口8.7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11.86%。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担子重。

发展不平衡。全县372个村由于区域分布和能源分布不同,发展不平衡。毗邻城区的城郊村、位于交通主干沿线的一线村、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村、有煤炭企业入驻的煤炭村,经济发展相对较好,这类村占全县村数量的20%;地处边远的纯农业村,发展相对缓慢。

农村人口多、劳动力素质低。全县农村人口占96%,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8.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6%。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受过各种技术培训的人数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很低,劳动力水平低、综合素质差,思想观念守旧,严重影响收入的增长。农村基层组织造血功能低。一是村两委负责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相当一部分村两委负责人年龄在48岁以上,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只占3%,一部分还是小学文化;三是两委班子“双带”能力不强,许多村干部家庭经济状况较差,难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工资报酬低,后备力量薄弱,特别是经济发展滞后的纯农业村,无人愿当村干部。因此,存在“不愿干事”、“不能干事”“无人干事”的问题。

四、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根本,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前提,管理民主是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综合而又系统的工程。水城县地域广,山区多,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大,建设社会义新农村,需要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抓住一切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分步推进。

(一)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立足“五大产业”(种植、养殖、采掘、加工、旅游),抓好“三个提高”、“三个突出”。一是提高“两杂”良种种植面积,突出烟、姜、茶、果、蔬、药等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二是提高草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突出品畜良种在养殖业中的发展;三是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突出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立足特色农业,加快“四个调整”。结合各乡镇村的实际,利用资源优势,抓好“一乡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规划与布局,加快“四个调整”。一要把规模“调”大。通过基地示范、组织牵引、协会带动,引导群众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经济规模化。二要把产业层次“调”高。通过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小额信贷支农资金,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产业层次和产品档次,实现产品结构向深加工转变。三要把产品“调”优、“调”特。在名、优、新、特上狠下功夫,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四要把土地“调”活。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互换、转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立足市场导向,解决“五个问题”。据市场抽样调查,市区的农产品消费源于水城县的不足20%,水城县农产品大部分是自产自销,坐地消费。要壮大本地农业产品市场的占有份额,需要解决“五个问题”。一是解决农业信息化问题。要尽快完善农村网络信息建设,充分使用好农村远程教育、农经网站等网络信息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决定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取向。二是农业的市场化问题。要引导农业与市场对接,按市场信息调整产品结构,按市场变化趋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三是解决生产的专业化问题。要整合一切支农资金,鼓励农民多渠道投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加工等薄弱环节上下工夫,提高农业专业化水平及利润率。四是解决农民的组织化问题。要引导农民组建农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和组织作用,提高本地农业产品销入市场的组织化水平。五是解决产品的品牌化问题。以百车河无公害蔬菜基地载体,着力在反季节、贮藏、加工、包装上下功夫,进一步打造好“凉都”蔬菜系列品牌;以姜业公司、茶叶公司为龙头,进一步做强“凉都”茶叶系列品牌;以科技杨梅、猕猴桃为带动,进一步树起 “凉都”水果系列品牌。

立足现代农业走势,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农户”、“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完善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一要尽快通过解决基层组织中“不愿干事”、“不能干事”、“无人干事”的问题,提高支部的战斗力,引导好农业协会发展,把协会建在农民最需要的项目上,建在市场前景好、潜力大的项目上,建在农民最能增收增效的项目上。二要通过协会来集聚生产要素,推进农民组织化、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实现“支部+协会+农户”的发展联体模式,协会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招商引资,组建农业公司,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对等模式,以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三是抓好农技服务

推广体系。进一步整合涉农部门力量,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二)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前提,提升农村综合发展水平,提高生产生活质量

着力“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和信息化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通乡油路改造,实现村村通公路,提高通村公路的纵深通达率;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电视、电话、广播等网络信息的覆盖率。二是加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建设。结合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和小流域治理,加强对中低产农田的改造;结合病险水库固堤加修、排灌及小水窖工程,进一步完善人畜饮水设施。三是加强环保节能建设。以改善村容村貌为立足点,大力实施道路硬化、庭院美化、村寨绿化“三化”工程和茅草屋改造工程,加大整脏治乱力度,整治“脏、乱、差”现象,营造良好、和谐的人居环境;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推进“畜-沼-种-养”的循环配套工程;推广节能技术,加大节能灶的普及力度,确保农户增效节支。四是加强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基”成果,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进一步解决好村卫生室及配套建设,提高村卫生员的业务素质,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合作医疗救助、自然灾害应急救援、贫困人口救济等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农村的公共福利水平。在城郊村镇和省2个、县4个试点村,要率先在最低保障、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等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突破。

实施“三项工程”。一是扶贫攻坚工程。一要整村推进,重点突出,把重点放在220个贫困村,放在少、边、穷村寨。二要创新思路,做到“四个结合”:与治懒扶愚、育人扶志相结合,克服等、要、靠的观念;与移民搬迁相结合,从根本上打破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的制约,改变生存方式;与技术培训相结合,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提高生存能力;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帮助他们寻门路,找出路,发挥作用,提高生存本领。三要城乡联动,上下联动,部门要从项目、信息上扶,乡镇要从政策、机制上引。四要持续增加扶贫攻坚的后劲,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好“整村推进”扶贫计划,从根本上改变重点贫困村的贫困状况,努力提高贫困村寨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遏止返贫。二是民用煤供应工程。在煤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和不准私挖乱采的前提下,要进一步妥善处理好民用煤的供应,加大投入,完善补给供应机制,真正从源头上予以解决。三是移民搬迁工程。要制定移民规划,落实移民安置政策,妥善解决因地质灾害影响或生存环境恶劣的村寨农户的搬迁安置工作,做好安置区耕地户口转移、生产地日常管理等服务工作,力争使生态移民“走得出、留得住、过得好”。

(三)以素质为关键,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

完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重点培训。组建各类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开辟培训示范基地,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农经网站下载课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建立乡土人才数据库,完善人才培训机制,重点培育一批致富带头人队伍,一批农民技术员队伍,一批农产品营销队伍,一批能工巧匠队伍。做到“两个结合”。一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认真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等农民培训工程,有计划地组织广大群众学习农业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促进我县劳动力由“苦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二是结合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不懈地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诚信教育,广泛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形成诚信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以强化工作措施保障,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畅通渠道,建立三种机制:一是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立足“四个工业组团”的发展思路,加快水城煤-电-化、煤-气-化的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二是建立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立足双水新城区和玉舍、发耳小城镇规划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不断增强城市支持、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三是建立增加投入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促进各类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格局。

科学规划,稳步实施。在扎实搞好省两个、县四个试点村的工作的同时,要尽快制定全县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具体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在毗邻城区的滥坝、双戛及百车河一线等的乡镇村,应以无公害蔬菜为突破口,以实施“菜篮子”工程为基础,着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打造蔬菜品牌,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型新农村,同时,打造以“农家乐”为主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及生态农业型新农村。在交通便捷及商品传统聚集的乡政府驻地村,建立流通贸易型新农村;在林草荒山多、生态植被好的偏远山区乡镇村,建立禽畜养殖新农村或中药材新农村;在北盘江、发耳、猴场等低热河谷一带的乡镇村,建立水产、水果型新农村;在旅游资源潜力大、民族风情浓厚的乡镇村,建立旅游观光型新农村。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篇2

1 谷城县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 科学制定目标规划, 引导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我们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结合谷城农村实际, 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六新”发展目标和“五通八有三无”的具体标准。“六新”目标即选准经济发展新路子, 建设设施配套的新环境, 创新村级管理的新机制, 培育素质较高的新农民, 提供卫生健康的新保障, 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五通八有三五”即新农村要达到通水泥路或柏油路、通电、通自来水 (80%以上农户) 、通广播电视、通电话 (达到80%以上) ;有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有标准化的卫生室 (农民群众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 , 有舒适的住房 (人均住房面积25㎡以上) , 有完善配套的庭院 (推广使用配套完善沼气能源, 院内硬化、绿化) , 有稳定的收入 (户均年收入不少于1.5万元) , 有科技致富明白人 (户均1人以上) , 有战斗力强的村支两委班子 (村支部达到“五好”标准) , 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无辍学适龄儿童、无计划外生育、无治安刑事案件。根据上述目标规划, 县委、县政府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服务新农村建设, 确保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

1.2 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我们根据谷城农村产业基础等实际情况,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一手抓市场, 一手带农户, 大力发展茶叶、蔬菜、杨树、豆制品、油菜制种和畜禽养殖六大特色产业。目前, 全县形成了以谷西南山区为主的优质绿茶板块, 以城镇郊区为主的蔬菜板块, 沿207国道、303省道的畜禽养殖板块、茨河豆制品板块和覆盖全县的杨树板块等六大特色农业板块。蔬菜复种面积达1.2万hm2, 茶叶6667hm2, 油菜制种1000hm2, 杨树2万hm2, 畜禽600万头 (只) , 豆腐乳年产量30万提。全县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32家, 年销售收入达4亿多元, 带动农户5万户, 带动基地面积1.33万hm2。特色农业年创产值7亿多元, 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以上。特色农业促进了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1.3 配套完善基础设施, 大力改善新农村村容村貌

一是积极开展垃圾分类, 改善农村环境。五山镇堰河村聘请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的专家作指导, 教村民们如何开展垃圾分类, 养成文明习惯, 美化居住环境。垃圾分类的主要作法就是将垃圾分为湿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有害垃圾三类, 要求每户备3个垃圾桶, 每个组设一个垃圾分类中心, 每天由专职保洁员统一收集处理, 湿垃圾采用堆肥和引进蚯蚓生物分解的方法进行有机处理后还田;可回收利用垃圾卖给垃圾回收中心, 有害物质集中存储, 统一销毁和填埋。通过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 该村到到清清爽爽, 一尘不染。二是积极开展“一建四改”, 改善农户庭院环境。我们抓住国家实施“一建三改”工程的机遇, 积极宣传引导农户建沼气池, 改厕、改圈、改灶、改庭院, 即解决了农村垃圾粪便污染问题, 美化了农村环境, 又节约的农村能源, 促进了农民增收。截止目前, 全县已建沼气池1万余口。三是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解决农民饮水困难。目前, 全县已有5.09万农民喝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四是大力推进“村村通水泥路”工程,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 全县累计筹资2.08亿元, 新修通村水泥路1300km, 让240个村40万群众走上了水泥路。我们计划2009年实现全县所有村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力通讯和文教卫事业, 提高农民生产水平。2006年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 实现了城乡电网同价。建成文化中心户213个, 实现了村村通卫星电视, 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60%的农户开通了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 96%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4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奠定新农村建设人才基础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为此, 县委、县政府在重视农村、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的同时, 还在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一方面,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引导农民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自觉参与公益活动, 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从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另一方面, 整合教育资源, 建立农民培训基地, 对农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近年来, 县财政投入300多万元, 采取出国研修、高校培养、办班培训、打工锻炼等途径培养乡土人才5万多人次。一批新型农民正在涌现, 成为新时期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1.5 积极开展结对帮扶, 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

一是建立困难帮扶机制。每年争取10多支省直、市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和组织120多个县直单位开展驻村帮扶, 年帮扶资金物资500多万元。组织全县3000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农户实行“一帮一、手拉手”活动, 对贫困人口实行结对帮扶, 确保贫困农户有房住, 有饭吃, 有衣穿, 家庭致富有项目, 劳力就业有岗位, 子女上学有学费。二是建立社会保障机制。将5758户13642困难农民纳入农村低保, 月发放低保金80多万元, 确保困难户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掉队。

2 谷城县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新农村建设缺乏资金投入

目前, 我县大部分村基本上都没有集体经济, 只能靠财政转移支付维持动转。加之村级债务沉重, 所以村集体无力投入新农村建设。县级财政也非常困难, 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虽然也在逐年增加, 但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形势需要。

2.2 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 新农村建设后继乏人

目前, 全县有1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年外出务工, 留下的是老弱病残人员, 难以胜任田间管理、新技术推广的重担, 长此以往仅对农业的发展不利, 而且还导致公益事业建设无法开展, 如修路、架桥、改造线路、整治渠道等难组织实施, 新农村面临着缺乏建设主体的问题。

2.3 新农村村庄建设缺乏规划指导

目前, 我县农村村庄建设规划普遍滞后, 功能不健全, 管理严重缺位, 村庄建设出现了平原顺着公路建, 丘陵沿着河边建, 山区各自为政建的现象。村庄建设的无序发展, 使已形成的村庄房屋横七竖八, 近看都是新房子, 远看是个乱村子, 为今后新农村建设留下隐患。还有的农民违规占地建房、随意扩大宅基地面积, 既浪费了土地资源, 也影响了村庄建设。

3 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3.1 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第一位

在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中, “生产发展”是第一位的, 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农村建设的目标。没有生产的发展, 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的生活就不可能宽裕, 乡风也不会文明;生产不发展, 农民不增收, 就无力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村容村貌就不会整洁美观,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也很难实现。从谷城几个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的比较好的村来看, 其原因就是农村经济得到发展, 并形成了主导产业。像五山镇堰河村、田河村, 每个村都有较大面积的茶园, 农民80%的收入就来自茶叶产业, 村集体每年从中获取20万元左右的收入。像石花镇的平川村, 有18家村组企业, 村里400多名剩余劳动力常年在村组企业打工, 年工资收入400多万元, 村组企业年向村集体上交承包费或利润达100多万元。村集体有了收入, 村干部的工资也就有了保障, 工作积极性就很高。另外, 搞基础设施建设, 美化环境, 改善村容村貌, 发展村级公益事业,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就有了经济来源。所以, 新农村建设就很容易推动。

3.2 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又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新农村建设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与管理,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如何调动全体村民的参与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如堰河村在新农村建设中, 始终抓住“农民教育管理”这一关键环节, 通过请专家、学者、教授们“讲”, 建文化中心户“带”, 集中办班“训”, 户与户之间相互“评”等多种教育管理方式, 村民们素质普遍提高, 家家户户都知道如何讲文明、树新风。像垃圾分类, 连城里人都不能做到的事情, 在堰河村却能得到长期坚持。现在凡是到堰河村的人, 无不称赞这里的农民素质高。

3.3 新农村建设必须调动社会各界力量, 形成强大合力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篇3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文明 ;广东

中图分类号 F320,F312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Problems and Solutions

LUO Fangfang ZENG Xiangshan WANG Biqing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40)

Abstract There are still some worried problems, such as planning lag, resources wasting, serious pollution, low level of social management, lack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other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dong new rural. This article states using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o lea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nd gives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of comstructing ecdogic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new rural construction ; Guangdong province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30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能源消耗过快,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极大制约了广东的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这使广东深刻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倒逼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是建设美丽广东、幸福广东的战略支撑。因此,提出了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走生态立省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粤考察时,也明确要求广东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当前广东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扩大的态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农村基础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部分农村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三农”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凸显,直接影响全省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二五”期间广东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是更科学、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广东农村健康、持续、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全省突破发展瓶颈,推进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轨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1 广东新农村建设现状

2006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精神,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成效显著。2008年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互联网;2009年完成农村公路改造任务,提前一年实现镇到建制村公路硬底化;2010年,2.1万个村庄编制了规划,完成农村改厕101万户,建成文化广场5 000多个、农家书屋1.2万家,城乡社区文化室1.6万个;2012年,累计解决农村1 645.5万居民和109万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 542元,城乡收入比由3.15:1缩小为2.87:1;完成扶贫开发“双到”三年任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7 028元;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全面实施;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376万人,转移就业603万人;建设生态景观林带2 720 km,完成森林碳汇工程23.3万hm2,森林覆盖率达57.7 %。可见,自2006年以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全省广大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有效解决广东“三农”问题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

2 广东新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统筹城乡的规划相对滞后

近年来,全省新农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改善,然而,统筹城乡的规划仍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缺乏高层次、高起点的统筹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导致城乡规划建设缺乏有效衔接,城市之间、城市内部重复建设严重,“城中村”大量涌现,农村普遍村庄“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社区”的现象,制约珠三角与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平衡发展。

2.2 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

长期以来,广东以劳动密集型、粗放模仿型的“三来一补”经济为主,特别是20世纪80、90年代乡镇企业和“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式的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热且缺少科学规划和严格监管,产业弱质化严重且存在无序、低水平扩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甚至资源掠夺式发展,资源利用率较低,污染较重,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不断推进,广东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面临越来越硬的资源约束,具体表现为: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失衡、农村土地不断被“城市化”、农民弃耕普遍、耕地质量大幅下降、水污染加剧、小规模生产等农村落后产能大量存在等。

2.3 污染严重,生态恶化

近年来,广东在环保工作方面成绩比较显著,但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经济飞速增长与资源环境超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正面临大气污染、土质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全面覆盖的挑战,生产、生活污染物排放量也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城市的环境污染不断向周边农村蔓延,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日益恶化。与此同时,农村生产方式落后,化肥和农药等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农村污染呈现“点多、面广、分散、治理难”的特点。此外,一些乡镇政府环保意识淡漠,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对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放之任之,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

nlc202309040919

2.4 社会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社会管理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体制滞后,即农村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农村管理体制比较单一,管理链条长、成本高、效率低,集体经济集约发展和农村统一规划建设不协调;二是社会管理力度不够,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在劳动、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容易诱发社会治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三是村民直选存在一定的寻租现象,部分村干部通过“直选”进入村委会获得经济“寻租”机会,容易做出某些短期行为,损害村民和村集体利益,进而引发群众纠纷等事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5 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长期以来,农村的人畜粪便混合处理,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意处理,秸秆随意焚烧,污染空气,污染水源,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卫生和农民生命健康。新农村建设虽然在村容村貌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但无论是基层村干部还是农民环保意识仍较淡薄,在农村发展决策和村民日常生活中很少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不愿意投入农村环保事业,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村民还存在随意扔丢垃圾等落后的生活习惯,导致“只见新村不见新貌”较普遍存在,严重削减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3 广东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对策

3.1 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发展农村绿色经济

农村绿色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根本动力。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绿色经济,一要发展节约型、循环型绿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逐步改进落后的生产方式,积极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镇村特色经济,实现农业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升级改造[1];二要大力实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绿色生产与加工;三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扎实做好高标准的农田及水利建设,开展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建设和改造现代化鱼塘、渔港,促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

3.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一要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实施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构建环境风险防范机制。二要科学统筹规划,优化农业和农村发展格局,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三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做好农村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抓好农业源污染减排,规范农村养殖,特别要控制养猪场等的排污量,减少和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大力推广新型绿色农药化肥。四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鼓励和支持节水设备的推广使用。五要加快林业生态省建设,构建全省的生态安全体系。

3.3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建设宜居新农村

建设宜居新农村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载体。首先,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规划建设,依托本村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优化农村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科学编制规划[2],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其次,积极推进“万村百镇”整治,因地制宜拆除空心村、合并小型村。第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道路、清洁能源、饮水安全、农田水利、网络信息为重点,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硬底化道路网络和公交客运网络建设,继续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广沼气、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环保型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比重。第四,切实改善农村卫生面貌,大力支持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系统。第五,加快发展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继续做好医疗、养老、重大疾病救助、适龄儿童教育工作,围绕新型农民培育强化科技培训和职业教育,推进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的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等。第六,加快全省绿道网、生态景观林、农村社区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丰富城乡居民生活的健康休闲娱乐场所建设。

3.4 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生态文明新观念

增强农民主体意识,培育生态文明新观念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强有力的“助推器”。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努力在农村社会培育生态文明新观念,一要加快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积极倡导绿色、集约、智慧、包容的发展理念,引导农村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和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二要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手机、网络、文艺演出等阵地,努力将环保宣传教育与农村普法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相结合,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农民愿意将更多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三要大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四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主动远离和抵制黄、赌、毒与封建迷信活动,树立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新观念。

3.5 创新机制体制,全面提升新农村管理水平

创新机制体制,提升新农村管理水平是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保障[3]。首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和发展观,不能以牺牲环境利益来换取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农村污染防治责任制,为村庄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严守把关;其次,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程,完善民事民治管理机制,实行村务决策一事一议制,切实保障村民自治的权利;第三,推进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财政投入和管护并重的长效机制,完善各项农村公共事务日常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第四,建立农村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重大事故风险防范机制,抓好农村社会治安工作,打造平安新农村。第五,把农村社会管理列为县、镇(乡)、村责任人年度或任期考核测评的重要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伟良. 广东发展循环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探讨[J]. 广东农业科学,2007(8):98-99,108.

[2] 方 伟,林伟君,周灿芳,等. 热带亚热带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广东典型地区的调研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1):221-222.

[3] 蓝海涛. 我国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 农业经济问题,2006(3):21-25,79.

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篇4

李昊

引 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西部文化强省的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同志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电视电话会”上要求,开展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建设”行动。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1]。那么在实践运作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群众娱乐文化系统的建设情况又是如何的呢?以下本文以在名山县的农村实地调研情况为例,通过对其当前文化建设现状、问题和经验进行分析,以期对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实例参考。

名山县基本情况

四川名山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距成都90公里,是四川省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水禽养殖基地、粮油生产重点县、发展草食畜禽试点县和国家科委重点联系县,素有雅安“粮仓”之称。2006年又被列为“科技兴茶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全县幅员614.27平方公里,辖9镇、11乡、192个村、1244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约26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3.36万人,航测耕地39.5万亩。

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

名山县的图书馆和文化馆大体情况类似,文化设备简陋落后,没有高素质的专业文化人才,缺乏正常的办公经费,无法充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大多数乡镇文化站设施陈旧,利用率不高,基本上形同虚设,而村一级基本没有文化活动场馆。现有20个镇乡文化站,基本上每个文化站都配有至少一名文化专干。但是由于文化专干多为各乡镇自行聘任,属于非正式的事业编制人员,待遇一般较低,且大多都为兼职干部。

2.2 文化消费和活动方式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名山县农民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娱乐活动方式日益丰富。各村基本都有文化宣传队,以及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文艺表演队,除常见的秧歌队、舞龙队、篮球队之外,部分乡镇还有铜管、电声乐队。当地农民的日常文化活动形式仍以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麻将纸牌等为补充。平时喜欢看的书刊分别是医疗健康类(48.89%)、农业技术类(42.22%)、休闲杂志类(33.33%)、法律规章类(31.11%)。在购买书刊的人群中,有64.29%的人表示买书的目的是为了学点技能。这说明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深入,农民群众越来越意识到一技在手的重要性,也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生活,自发地为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精神生活而努力,文化活动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唱歌跳舞,而是代表了高质量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状态。

同时,农民群众用于文教娱乐消费的比重也在增加。有43.48%的人每年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在100~400元,有26.09%的人支出在600元以上。可见当地农民对于文化消费越来越看重,也愿意为改善提高自己的文化生活花钱。

2.3 几个重要文化工程建设情况

(1)“村村通”工程

名山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目前综合覆盖率已达90%以上。电视是农村基层群众最主要的休闲方式,也是他们了解国家政策和本地政府规章制度的最直接的途径和渠道。因此“村村通”工程的畅通也关系到国家方针政策的传播执行和社会的稳定团结。但是这项便民工程仍存在实际操作中的诸多难题:

第一,广电系统改革以后,权利和权益不再由县级基层管理分配,而省、市又各自为政,于是出现了分工不明、管理混乱,遇到问题被各方当球踢的局面,这种权责不明直接导致了基层工作的管理困难。

第二,财政投入不足导致铺点缓慢。名山县是人口大县,按照目前的财政拨款很多地方都无法配套,僧多粥少,也影响了“村村通”的进程。

第三,后期维护存在困难。改制后广电工程不由基层负责,但后期维护却需要各村镇负责,上级部门只管安装,日常维护包括工作人员都是由基层另行解决,而基层没有广电收益,承担这些费用难免力不从心,铺点越多,反而给基层增加了更多压力。

第四,农村存在大量自行安装“锅盖”的不良现象。虽然铺点到位了,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居住的分散性,目前尚不能做到户户通,而农民无法承担单独架设光纤到户的巨额费用,很多家庭都选择了私自安装非法接收设备“锅盖”。甚至很多农民为省掉光纤费用,也选择花几百元钱一劳永逸地安装“锅盖”。可以说,由于基层无执法权限,而上级部门也无人来管,当地“锅盖”泛滥,成为一“景”。更为严重的是,农民就通过这些设备接收到了部分未经审核过滤的卫星电视节目,其中负面消极的新闻节目就直接影响了群众的判断,甚至有时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政府产生不理解甚至抵触情绪,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2)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名山电影公司自2002年改革后,基本名存实亡。自“2131”工程实施以来,县政府和主管局都予以了重视,目前基本上保证了每年每村都至少能放映一次电影。但是困难仍然不少:

首先,经济投入尚有缺口。国家只负责拨给放映设备,以及按放映次数拨款。片源、放映员、交通设备都需要各基层自行负责解决,中间的缺口部分仍把压力下放到了基层。

再次,片源限制。国家下拨的影片陈旧,不受群众欢迎,目前片源主要靠向省公司或者外县电影公司租借解决。另据了解,今年内国家还计划拨放数字放映设备,但是据我们实际了解到的情况,农村群众更倾向于看胶片电影,并不喜欢数字电影,而且一旦换为数字放映,那么片源如何解决将又是一大问题。

最后,技术人员缺乏。目前农村电影放映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缺人,现聘的2人均为60余岁的退休人员,而年轻人嫌待遇低不愿意从事放映工作。最重要的是,编制问题无法解决,甚至电影队进人都要通过常委开会讨论。

(3)“万村书库”工程

名山有3个试点,在乡是“农村书社”,在村是“农村书屋”。据我们实地走访情况,这项工程其意义是深远的,有助于农村下一代子女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但由于是试点工程,也存在部分实际操作中的问题。比如在书源的提供上,国家统一调拨书刊寄放于书屋出售,但这些书刊大部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并不适合普通农村群众阅读,而受农民青睐的农业技术、医疗健康等实用技术性书刊数量有限,而且目前书价即使8折出售,相对农村群众而言仍然偏高。相比之下,由书屋承租人根据农村实际市场情况而自行购买用于出租的部分书刊更受欢迎。

2.4 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和短效性

文化基础设施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建立图书馆、文化馆和文化站的有效运行机制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2]。总体来说,名山县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目前只完成了上级指示的基本设置任务,大部分乡镇的文化站名存实亡,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而图书馆、文化馆等重要文化活动阵地设施设备陈旧简陋,现代化设施缺乏。这一方面固然与当地财政困难、对文化建设有心无力的投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前整个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利益,轻社会效益”的思想意识有联系。文化建设不应该是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建而不设”,如果不能从长远的眼光和考虑出发,如果不做好这些基础设施的后期巩固和长效管理问题,也许它们能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一定作用,但长此以往,这些设施将会被淘汰[3]。如何避免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短效性,如何巩固维护,都还需要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资金扶持。

(2)资金投入的差异性和局限性

名山县的文化建设整体面临着断资的窘迫局面,从县一级到乡镇、村社,财政拨款仅仅能勉强维持办公之用,经费困难是人才缺乏、设施落后、活动受限的最重要原因。而政府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上也表现出局限性:重城乡文化,轻农村文化;重乡镇阵地,轻边远山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目前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乡或一些较大的场镇,而边远农村的农民群众则难享受到文化服务。

无论是在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才资源、活动内容等方面,这种差异性都非常明显。地方政府的倾斜性投入也加大了城镇与农村文化建设之间的差距,这实际上并不利于农村文化的发展,经济投入欠缺,先进文化也难以普及[4]。

(3)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的断层和流动性

农村文化队伍中文艺骨干的奇缺,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乡镇文化专干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力量,但目前看来大部分的文化专干“不专”,待遇不能保证,流动较为频繁,出现了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象。再加上经费短缺,文化干部的业务培训也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4)文化活动方式的传统性和相似性

名山县的农民群众平时的文化活动不外乎电视报刊,参加村上的文艺团队,而各村镇文艺队也基本上是传统的秧歌队居多。实际上,农村文化建设目前整体上都是模仿和相似的较多。有71.74%的群众所理解的文化娱乐活动仍然是电影电视一类,其次是群众性文体活动(58.7%)和棋牌(39.13%)。如何走出传统文化活动的圈子,挖掘农村潜在的民间特色文化,根据不同村镇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促使农村文化向多元化、特色化的繁荣道路前进,这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当地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3.1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养文———名山茶文化的品牌打造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有助于西部农村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名山素有“仙茶故乡”之誉,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名山县充分发挥茶产业优势,以茶富民,以茶强县。目前全县已建立了45个标准化无公害生态示范茶园, 85%以上农户种植茶叶, 2005年仅茶叶人均纯收入就达333元,茶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农民日常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更重要的是要发掘农村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其来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农村社会进步。配合茶产业,文体部门也积极塑造名山茶文化的品牌,在去年,名山文体局就举办了茶叶产业会专题文艺晚会、万亩茶园“茶歌茶技茶艺”表演、皇茶采制大典等大型活动。

不过,名山的茶文化打造还有不足之处。虽然名山“仙茶”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很少为外界所知,颇有养在深闺之势,在市场上价值也远逊于龙井、铁观音等。不过,最近县政府已与某普洱茶产销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由该公司投资2~3亿元,在蒙顶山打造一座茶文化艺术中心。这也是名山政府在不断提升蒙山仙茶品牌形象上的决心和努力,争取做大做强川茶龙头企业。在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方面,名山的茶产业和茶文化不断地进行着“以文养文”的探索之路。

3.2 重视发展企业文化,以文补文———三旭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发展新农村文化,也要重视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等的建设,探索“以文补文”之路。名山县三旭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我们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该公司定位于家族式的管理,组建了制度文化、技术文化、宣传文化、企业形象文化四类文化载体来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每年公司都会组织中型的竞技比赛活动,内部的春节晚会以及各种小型球牌棋类活动。公司没有专业的文艺技术人才,所有的文化活动全靠员工自发摸索进行,几年下来,已成立了一支半专业的企业文娱演出队伍,与县文体部门都多有合作,每年都出色地承办或协办了市、县政府的几个重要节庆大型文艺演出。除此之外,公司每年都举办了大型的对外助学活动,同时还不定期地组织送文化下乡演出到蚕农中。

类似三旭公司这种既无先天的专业队伍,又无后天的专门培训机制,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组织力量而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文化建设形式,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当地政府由于资金人力等缺陷而造成文化建设方面的不足之处,这种“以文补文”的模式值得借鉴。

三旭公司的经验大致可以归纳为几点:首先,负责人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大力支持员工的文化活动,光在演出服装上公司的投资就已经超过了50万元,平时对于员工各类比赛、演出排练、获奖等都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几个负责人也热爱文艺活动,甚至是目前演出队伍的骨干力量。其次,公司竭力塑造“内凝人心,外塑形象”的企业理念,这种精神文化的建设也激励了员工的奋进,公司不但有自己的企业之歌,还经常组织表现优异的员工出去活动,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培训,这种企业文化更近乎于宗族文化。农村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土地文明,它与工业文明下的文化建设有所不同,重要的就是靠类似血缘关系维持下的那种大家族理念,人人有责的认同意识尤为重要,而三旭公司在精神凝聚上是成功的。这些先进的经验也为我们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路径,如何因地因势探索前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建议

4.1 加大经费投入,保证专款专用

目前政府投入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渠道,重视农村文化建设要落到实处,不能光是说说而已。政府不仅要加大扶持力度,而且要尽量做到对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的财政单独拨款,最好专款专用。设立文化站专项活动资金、购置图书专项资金、文化工作人员的专项办公经费等,为文化事业和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的财政保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此外,名山县自身也要注意开源,广开渠道,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捐资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像三旭公司这类大力扶持文化建设的企业应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引导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中来。

4.2 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打造农村文化品牌

繁荣农村文化,可在创特色和塑品牌上做文章。名山县除了茶叶,蚕桑也是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开发乡土文化资源,要做到因地制宜、突出个性,不能只注意短期收益,要在打造文化品牌上下工夫。我们调研过程中看到某些村镇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茅河乡就利用其当地文物资源丰富的特点,计划打造具有唐宋风格的本土品牌,这些经验都是值得提倡鼓励的。

4.3 调动农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归属意识新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为农民群众提供设施和各类文艺活动,更重要的是要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树立主人翁的归属意识,促使他们自发主动地投身到文化建设的蓬勃事业中来。名山县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文化群众基础相对是较好的。我们在车岭镇调研时发现,当地群众文化参与热情高,归属意识强烈,文化建设也相对较好,甚至该镇还自编有镇志,这也是我们所有调研地区唯一无任务指标而自发编写的文化材料。农村文化应该是一种土地宗社文化,培养群众浓烈的文化认同精神和归属感,要鼓励和引导农民自办文化,政府再给予一定的重点扶持,使农民群众不再认为“文化建设只是政府的事”,而是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这种凝聚力,是我们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应当重视的问题[5]。

4.4 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文化工作人员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头羊,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生活保障体系,解除后顾之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其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当前不容忽视的。首先是编制,这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文化工作人员都属于事业编制,由地方财政拨款,而大部分乡镇自身财政都紧张,有时自然无法保证下属文化人员的基本待遇。如果改为行政编制,无疑是对整个文化工作人员的鼓励,至少生活保障了,其工作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以前那些兼职现象也会相应的减

少,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基层文化工作的展开。农村文化队伍也要加强建设,对兼职其他行政职务、转业干部和驻村干部等并不从事文化工作而又占用编制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清理。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经过严格考核才能进入文化队伍。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上级文化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加强自身业务修养,巩固和提高业务素质和技能。另外,政府可以考虑鼓励艺术类专业的大中专生下乡实习,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优惠,这也可在一定时间内缓解当前农村文化工作人员断层的饥荒。

4.5 尽快恢复农村广播系统,及时传达国家和当地政府方针政策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另一问题就是,本来以为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的农村广播系统,实际上目前还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应当恢复并维持下去。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反映,很想了解国家和本地政府的政策、新闻,过去通过广播可以听到上面的声音,现在95%以上的村广播已完全停止播出,结果使得群众离政府越来越远。实际上在农村,除了电视,广播的正面宣传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块阵地不应该放弃。如果目前要恢复原来的有线广播,成本较高,建议可以借鉴大学校园的无线广播模式,成本相对要低,使用时限也较长。

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目前西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还比较落后的状况下,文化建设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环,但是,它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积极影响和作用[6]。

首先,文化建设可以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发展。社会文化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的,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也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建设,它更加重视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相互支撑,最终通过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反之帮助农村文化的进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应用,生产理念的创新,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进步。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产业的打造发展,也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产生经济价值,推动西部经济增长。

其次,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人的素质最终决定社会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提高西部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是培养和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素质。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愿意进一步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同时,科学文化技术又有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这也促使农民在教育培训方面的投资力度加大。在被调查者中,有53.85%的人表示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快更多地获取市场信息,还有38.46%和15.38%的人选择了“促进生产”和“帮助就业”。而深受农民欢迎的培训内容分别是种养殖技术(84.62%)、市场营销(46.15%)、外出务工技能(46.15%)、农产品加工(38.46%)。这也反映了当地农民正逐渐由传统的单一农业型农民向多元市场型、技术型的新型农民转型过渡。而这一切都为今后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供给。

结 语

名山县是四川农业大县,有一定的文化资源和历史积淀,但是经济不发达,这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先进经验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借鉴参考,调整方针政策,提供对策建议,从而有利于更好地搞好西部建设开发。

注:本文修改自《雅安名山县农村群众文化娱乐现状调研报告》一文。

作者简介:李昊(1978-),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助理研究员,对农村文化问题具有一定的研究。

参考文献:

水城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篇5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研究背景: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建设,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国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2、研究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证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享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的、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南溪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真正享受发展的成果,促进城乡的发展,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水平。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相关研究:

1、韩国新农村运动 :韩国政府自1970年开始发起了“新乡村运动”,大力倡导“勤勉、自助、合作”理念来振奋农民精神,以项目开发为纽带,以政府支援和农民自主为基本动力,带动农民开展家乡建设活动。在交通方面,通过改善农村公路,全国都实现了村村通车。居住方面,通过改善住房条件,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方面,通过实施农村电气化工程,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电普及,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通过改善农民饮水条件、兴建村民会馆、增加农民收入等措施,使农民得到极大的实惠。

总结韩国新农村运动的运作机制,可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围绕总体设计分阶段、分步骤推进;二是准确定位。将农民定位为农村建设的主角,而政府在农村建设中只是充当引导、援助作用的配角;三是援助方式上,做到重点突出。资金以扶强助优的集中方式,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领域投入;四是采取科学的激励机制。民选产生村领导、强化村民会议、资金用于民众相关领域的方式,调动农村社区的积极性。

2、日本农村建设 : 首先,以农业现代化带动农村发展阶段。基本思路就是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切入,以促进农业发展为主线,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其次,农村与农业并行发展阶段。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支持山区半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二是大力增加农村

基础设施投入,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和新的农业劳动者进入农村;三是制定地域性的产业重振计划,推进农村、山村及渔村地区振兴;四是设立“农村建设专项费”,支持农村个性化、亲环境型发展;五是鼓励农村地区发展非农产业;六是建立城市与农村共存及双向交流的机制。通过创建绿色观光事业及体验农村生活等活动,增强城乡国民间双向交流。

3、欧盟农村建设:首先,以农业结构调整促农村发展阶段。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采用农业新技术、改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非农产业提供资金支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其次,从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向关注农村发展过渡阶段。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发展的措施主要是完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建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支持环境,安置青年就业;扶持山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发展农业等。最后,农村与农业共同发展阶。将农村发展作为共同农业政策的第二支柱;注重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多功能作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农村、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

(二)国内相关研究:

1、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等。

2、刘艳文,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研究中,结合国内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面临的新情况和产生的问题,深刻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安案和对策。

3、《关于宜宾沙河镇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建设》,主要讲了该地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取得的相关的成就,以及在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一些改进措施。

三、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南溪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南溪区的基本概况

2、南溪区的经济发展

3、南溪区的特色产业

(二)南溪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2、外出务工人员的多,新农村建设缺乏主力军

(三)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1、原因

(1)思想不解放,认识有偏差是其深层的原因

(2)不合理的政策制度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2、对策

(1)解放农民(2)培育新型农民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 篇6

摘要:本文通过对**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县域金融;新农村建设;困境;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县域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为及时了解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而寻求改进对策。笔者以河北省**市为调查对象,对辖内金融机构、有代表性的30户涉农企业及50户农户进行了重点调查,结果显示,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效果日益显现,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华北平原腹地,全市辖8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160个行政村,面积5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76.1%。**市的基础产业是农业,属于农业大县,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4171万元,同比增长5.3%;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367万元,同比增长5.7%;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381643万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2.5%,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3255元,同比增长12.9%。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又对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调查情况看,目前县域金融服务还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较多困境。

(一)支农部门之间缺乏沟通,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较为复杂,需要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支持合力。但是从县域实际情况看,政府的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充分,尚未建立运转规范的金融支农和财政支农对接平台,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金融机构不能及时了解财政支农的资金投向和投量,更谈不上做好配套资金的发放工作,金融支农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据调查,县域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普遍行动迟滞、进度缓慢,在工作规划中既没有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支持三农的具体行动,呈现政府倡导、人民银行呐喊、金融机构无动于衷的格局,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导向存在很大反差。

(二)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难以提供高效金融服务

近年来,在精简网点、减员增效的原则指导下,县级金融机构大量撤并达不到规模的营业场所,使留在农村的营业网点寥寥无几。虽然银监会出台了不少政策,为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设立金融机构提供了商机,但是(来源:好范文 http:///),目前尚处于试点阶段,离农民很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银行网点还较少。据调查,**辖内现有39个金融营业网点。其中,17个设在县城中心繁华地段,22个设在乡(镇)农村地区,原来设在村一级的信用站已全部撤销,141个村处于金融盲区。设在19个乡(镇)的营业网点以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为主,相对于全市160个行政村、35万农村人口而言,平均每万人拥有的机构网点数才0.628个,人均金融网点的资源占有率极低。农村金融网点覆盖率低,单个网点辐射面大,金融服务触角有限,很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信贷投入不足,资金供求矛盾突出

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形成了以西瓜、花生、蔬菜三大种植业和奶牛、优质瘦肉型猪两大养殖业为主导的三种两养五大特色农业经济格局;乡镇企业形成了以石雕、胶合板、电热毯、印刷、食品加工、灯具、塑料、制鞋为代表的八大特色行业,这些迅速发展起来的农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产生了巨大的资金需求。但是,由于受政策、资金、自身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弱化了县域金融机构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使其对农业的信贷投入呈萎缩之势。据测算,**市涉农企业和农民仅流动资金需求每年不下38亿元,而金融机构年累计发放贷款仅10亿元左右,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抽样调查的30户涉农企业中,14户没有得到过银行的支持,16户取得过不同程

度的信贷支持,但金额较小,在其经营资金中占比很低;据统计,在企业初始资金来源中,内部集资1256万元,民间借款986万元,银行贷款418万元,仅占16.2%,金融机构信贷投入明显不足。

(四)金融服务主体单一,支农范围狭窄

从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看:商业银行虽然具有资金、网络等方面的优势,但是,这些服务

还没有延伸到广大农村地区,对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还不能提供电子结算、信贷管理、业务咨询、政策指导为一体的金融服务,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银行早已偏离农字轨道,将经营重点转向支持大城市、大企业和大项目;农发行仅限于对国有粮棉油收购流通环节提供信贷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有限;真正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只有农村信用社,但农村信用社主要办理存款、汇兑、代收税费、代付粮食直补资金等业务,在满足农村资金需求上显得势单力薄,只向农业生产,、流通领域发放了少量贷款,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多领域、多层次的信贷需求。据调查,县域金融机构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对农村教科文卫、通讯、农民工技术培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还基本没有涉足,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距很大。

(五)金融服务后劲不足,难以形成支农长效机制

从宏观政策来看,国家对农村金融机构缺乏持续有效的扶持政策和扶持机制,涉农金融机构面对县域经济总量小、质量差、信贷载体脆弱等客观条件,难以处理商业性经营与政策性支农之间的矛盾;从资金流向上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农村资金外流呈上升趋势,邮政储蓄和商业银行是农村资金外流的主要渠道。据统计,3季度末,**市邮政储蓄存款余额为93225万元,较年初增加23739万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4127万元,增长34.16%,存款增量超过了辖内所有金融机构,这部分存款流出了农村,使农村经济发展雪上加霜;从经营管理模式上看,商业银行实行高度的集约化管理,县支行既无贷款评估、审核及审批权,也无票据承兑权、贴现权,与农村信贷需求面广、额小、分散的特点不相适应;从农村信用环境看:受金融知识普及率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普遍存在法律观念淡薄、信用知识缺乏、诚信意识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建立支农联系制度。政府牵头建立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组织机构,形成地方政府领导、金融管理部门推动、金融机构落实、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构建运转高效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做到金融支农和财政支农同安排、同部署,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同时,协同人民银行建立金融支农监测和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二是人民银行要发挥协调督导推动作用,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和重点,研究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及措施,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加大支农力度。三是县域金融机构要看到国家公共财政向农村转移、工业反哺农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所带来的巨大商机和业务发展机遇,将支持新农村建设纳入本行的长远发展规划,发挥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加快业务创新,增加信贷投入,实现支持新农村建设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二)增设营业网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只有在农村设立适量的营业网点,才能使金融机构真正融入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潮,因此,要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使其在体制、机制和服务方式上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一是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不动摇,发挥金融支农主力军作用。二是扩大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农发行应当将重点由支持粮棉油收购逐步转向支持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来。三是发挥农行县域商业金融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农行股改往下走的原则,适当增设农村营业网点,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比重。五是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推动民间金融阳光化,使其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六是在条件成熟的农村乡镇,引导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组织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实现农村金融主体的多样化,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向纵深发展。

(三)扩宽金融服务范围,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县域金融机构要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树立在竞争中求协作,在协作中谋发展的意识,找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最佳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实行错位竞争,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二是商业银行要树立小客户、大市场经营理念,充分发挥资金和人员优势,积极研发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信贷业务品种,满足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办企业等多样化资金需求,缓解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三是积极贯彻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改善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四是扩大支持范围。不仅要加大对农村种植、养殖等生产领域的资金支持,还要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全方位支持新农村建设进程。

(四)完善制度,建立金融支农长效机制

河南新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分析 篇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的农村正逐渐富裕起来,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与城市住宅和居住环境相比,农村民居和环境没有得到实质的改观,仍然比较落后。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村镇体系和传统民居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现代生活。为此,在我国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长期以来,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住宅居住质量普遍不高。在河南省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看待农村民居的现状,如何解决农村民居存在的问题,提高农民居住质量,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农村住宅建设现状

1.1 农村民居现状

根据河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公报[1],2006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户拥有住宅面积130.6㎡,99.8%的住户拥有自己的住宅。从住宅数量上看(见图1),93.3%农民拥有1处住宅,从住宅类型上看(见图2),农村住宅以平房为主,部分农民已住进楼房。从住宅结构上看(见图3),农村住宅主要为砖木和砖混结构。部分农村住宅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农村的竹草土坯房仍然存在。

1.2 农村住宅建设现状

(1)建设总量大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建设住房,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据统计[2],河南省在2000~2007年间,农民每年用于居住的消费支出仅次于食品消费居第二位,平均每人年内新建(购)住房面积从0.9 m2增加到2.0 m2(表1)。仅2007年,全省村庄住宅施工13 333万m2,竣工11 866万m2,均远远超过全省城镇住房建设总量。2007年新建住宅中,新建楼房占93%。2007年底,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30.2 m2。

(2)建设盲目无序

在农村,农房建造几乎完全是农民自筹自建的个人行为。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小规模生产方式以及放养家禽等,许多农户寻觅坡地、山地及村头、村尾建房,形成布局分散的自然式农宅。随着近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先富起来的农民首先是新建住房,但由于农村建房的盲目随意性,建房时无长远打算,当人口增加或功能不合理时又扩建或重新修建,存在极大随意性及不稳定性[3]。

2 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总体设计规划不合理

首先,绝大部分农村没有按照《村庄规划标准》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反映出村庄布局散、规模小、建设乱、交通不便、社会功能不完善。村民根据自己的选址要求,拿到审批手续后,便自行建造,缺乏全局意识,导致住宅自然分布。有些村民修建新房,并不在旧宅上翻新,而是重新选址,一户多宅,重复占地。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组,村民考虑到乡村内部基础设施较差,许多村民选择在村庄外部、道路附近建新房。形成村内大量旧房闲置,村庄周围新建房屋布局零乱的“空心村”。此外,村民单户独立式住宅比较多,住房面积偏大,不考虑自家人数,间数越来越多,房屋越高越好。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建起了三层楼房,农村人始终坚持的片面风水原则,认为自家西边邻居的房顶不能高过自己家的房顶,迫使有些会建造所谓的假三层,就是从外观上看是三层,实际只有两层。诸如此类而产生的纠纷层出不穷,浪费的建材不胜枚举。且临路、临街乱搭建生产经营性用房,房屋的层数、进深、朝向等均参差不齐[4]。

2.2 新增住宅占用耕地较多

农村居民争相盖房改善居住条件,新建房屋不断向村外延伸,大量占用耕地,形成带状、块状式新村。

一方面,村庄规模盲目扩大,给耕地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据《中国土地统计年鉴》统计,1995年全国农村个人新增建房用地2909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0637公顷,1996年全国农村个人新增建房用地29109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0174公顷。另据全国土地详查提供的数据,2000年我国村镇居民宅基地己达2.5亿亩,大大超过规划用地2亿亩的控制指标[5]。

另一方面,农民每人法定拥有的宅基地面积大于城市居民,再加上宅前宅后的场地、与邻居山墙之间的距离,使得农村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过大。此外,很多农村居民建新房但却不拆掉原来的旧房,一户多宅的现象普遍存在,或者造成“空心村”的情形,或者将多余的房屋出租,造成土地的浪费,也使得农田难以形成成片规模,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5]。

2.3 住宅功能失调

农村住宅建设极少经过正规设计,建房施工基本没有正规的设计图纸,多是简单模仿,自筹自建。住宅平面布局和空间组合极不合理,人畜混居、生产生活不分、内外不分、动静不分、干湿不分、设施不全、设备简陋。厨房卫生间功能不齐全,室内污染物严重超标,难以满足新农村农民的正常居住需求。

2.4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从事乡村建设的施工队伍大多由乡村木匠和泥瓦匠拼凑而成,由于缺乏对其管理、培训,稍有点砌墙抹灰技术的农民就拉起施工队承揽工程,没有营业执照,更谈不上资质等级,队伍素质低,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施工无监督,质量无检验。其施工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往往忽视水文地质因素,施工中砌筑墙体不讲质量、混凝土使用不按规定操作、屋架承载缺乏科学计算等,导致房屋功能和质量低下,建筑质量隐患较大。

2.5 民居抗震性能差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地震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地震灾害威胁。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是农村地区人员伤亡的重大直接原因。文献[6]对我国某地区民居调查发现,具备一般抗震性能的只占当前农居总数的10%,而大约90%的房子不具备抗震性能,9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没有抗震性能的房子里。抗震性能差已成为我国各省农村亟待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

2.6 建筑室内环境与居住条件较差

目前,河南农村住宅多为低层砖混结构,其外围护结构过于单薄,外墙墙厚不够;水泥面层的平屋顶几乎没有任何保温隔热措施;门窗过大面积大且材料低劣等均是造成用能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农村住宅实际能耗远高出国家标准。

3 促进农村新民居建设的建议

3.1 发挥政府在住宅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在农村住宅建设中,应很好地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尤其在农村经济还比较脆弱的情况下,在新农村民居建设初期,政府要做好前期规划、土地控制、设计、动员、引导示范、服务监督等工作。

3.2 保障农民在民居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新民居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要想把新民居建设工作做好,必须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农民在民居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新民居建设中,对自己的家乡真正了解的就是本地村民,通过他们的参与,将生活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吸收到设计和建设中来,给村庄的建设带来新的文化与活力。居民不仅要关注自身住房的建设,还有责任改进当地的人居环境,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与财力,更应该解放思想,理解、宽容的接受改变。同时,村民参与还是一个受教育过程,可从设计者身上学到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3 深入研究新农村住宅的设计

农村住宅除了具有居住功能以外,还兼有一定的生产功能,它需要在住宅空间以外保留一部分生产空间,这也是农村住宅与城市住宅之间最大的区别。对于新农村的住宅设计,我们认为绝不能照搬城市的别墅和多层住宅,而是应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体现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反映农民家庭生产的需求,考虑农民对新住宅的购买能力和使用时所能承受的生活支出水平等。

因此,农村住宅与设计师通常设计的住宅有很大区别,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农村住宅的设计,在农村住宅的建筑设计上,我们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态度,从广大农民的利益出发,建设适应新时期农民生活所需要的具有一定适应和可持续性的居住方式。并赋予其一定的时代生活特色以期引导和灵活适应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引导村民建房向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及环保上来,充分发挥建筑对农村生产发展、生活方式转变、文明乡风形成、村容村貌整治的巨大推动作用。

3.4 推广节能型民居

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农村住宅建筑成为节能住宅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重要问题。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河南大部分区域属于夏热冬冷地区,该区域节能设计时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3.5 重视新民居抗震安全[7]

目前,我省农村地区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施工,自行建造,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村镇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农村地区地震安全问题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民居的抗震安全能力,农村民居建设中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场地选择要恰当,地基要他牢、做稳;(2)房屋结构布局要合理,房屋不宜过高,开间不宜过大;(3)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门窗开洞也不宜过大;(4)增设构造柱、圈梁和地梁,确保房屋的整体性;(5)屋顶要轻,屋顶和楼层、砖墙(柱)要连接牢固;(6)尽可能请专业队伍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4 结语

河南农村大部分住房,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农民的住房需求。河南新农村建设应注重民居建设问题,通过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大众参与,合理解决上述问题,农村居住质量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2008.

[3]周拥军.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建设初探[J].山西建筑,2007(2):33.

[4]孙丹.农户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30-31.

[5]周筱芳.农村人居环境与新农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6(12):65-67.

[6]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12.

上一篇:中班音乐优质课教案《小老鼠走楼梯》下一篇:小学生交通安全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