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2022-1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作汇报总结指的是对一定时间段工作,或者一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总结,那么,工作汇报的正确格式和内容要求如何?应该怎么写出一份重点突出的工作汇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基础工作 提高资助效益

摘 要:阐述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政策,分析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客观认定资助对象、改善资助信息管理、处理好高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资助与育人关系;有针对性进行受助的相关教育,以提高资助效益。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 基础工作 资助效益

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国务院2007年5月颁发了《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国家助学奖学金,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针对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偏窄、资助标准偏低的问题,正在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2007年的秋季开始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面,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大学,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具有重大意义。

《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有关普通本科高校主要内容是:一是中央完善奖学金制度,提高每生每年的奖励标准为8000元,奖励高校特别优秀的学生;增加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平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是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国家助学金的增加了资助比率,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平均资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可见国家的奖助学金的资助比率将达到在校生总数的25%。根据测算我国高校贫困生率约为25%~30%,按照不能重复享受奖学金资助的原则,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国家的奖助学金基本惠及在校的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贫困家庭学生在国家的资助体系下通过各种渠道完全可以解决在校期间的经济困难问题。高校如何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读书钱,真正用于需要资助的学生,做到平衡资助,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认为要认真做好资助学生的基础工作,处理好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使资助资金真正用于资助贫困生。

一、贫困生的界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贫困学生的界定是高校普遍认为较难操作的。目前的做法是学生申请(填写家庭经济情况登记表),家庭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出具证明,学校进行申请贫困学生登记的学生进行校内消费调查,班委评议,各系审核,通过后确定为贫困学生。这一做法表面看起来是比较规范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比较准确地界定。

1.家庭经济困难统一界定标准,不科学。目前高校没有制定统一的认定标准,存在采用一个标准进行界定,不管来自城市还是来自农村,不管来自贫困地区还是来自经济发达地区都按一个标准,这本身存在不公平,不同的地区最低生活的水平不一样,比如人均月收入150元在农村可能可以生活,但在大中城市人均月收入150元可能是比较困难的;沿海地区的月收入150元的生活标准可能相当于其他地区的几十元的生活标准。所以用统一标准界定贫困生存在不公平。

2.班委的民主评议没有真正负起责任。学生在同一个班级互相之间比较容易了解情况,但有的采取投票的方式界定贫困生,结果有的人际关系好的得票数多,而有的真正贫困的学生不善于交际,往往就选不上。

3.民政部门出具证明没有严格把关。从学生消费调查的情况来看,有的穿着时尚,经调查消费在中等水平的也同样取得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

二、勤工助学双选造成忽略扶困原则

许多高校每年都进行勤工助学双选会,采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做法来招聘学生勤工助学的学生有欠妥当。

1.勤工助学上岗证发放不规范。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各高校每年提出用于资助学生的专项经费,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绝大部分是为了资助贫困家庭学生而设立的,因为岗位有限,不能满足每一个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岗,需要贫困学生持有勤工助学上岗证是在校内勤工助学的基本条件。但勤工助学上岗证发放的过程中把握不严格,相当部分学生干部、与老师关系密切的学生也可以得到上岗证,就造成了勤工助学岗位上岗证的持有者不只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2.勤工助学双选会落选的多是特别困难的学生。各高校为了使校内勤工助学上岗做到公平公正,每年都进行公开的勤工助学招聘会,以给予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以双向选择的机会。但是,看似公平的招聘会往往落选的是贫困学生甚至是特别困难的学生,因为用人部门在招聘会上一般是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用人部门常常选择那些口齿伶俐,表现灵活的学生;而那些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学生尤其是特别困难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和心理因素条件影响,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表现拘谨在所难免,在招聘会上自然不受欢迎,得不到用人部门的录取。

3.学生勤工助学双选会存在选择的盲目性。一是参加校内勤工助学的学生一般是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什么岗位,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即便是学生自己想选择的岗位,但由于数量有限,也不能满足需要。二是用人部门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一般的管理助理,工勤、服务岗位过于要求应聘的条件,没有考虑除专业岗位的特别要求外,学校一般的管理岗位助理学生都能胜任。

4.“择优录取”忽略了学校的教育职能。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面对的是在校的学生,是学校正在教育和培养的学生,不管学生有哪方面的不足,学校都有责任进行教育和培养,一味追求满足部门岗位的需要选择学生,像社会招聘人才一样选择在校的勤工助学学生,忽略了特别需要关注和帮助的学生,既违背了学校的教育职能,也违背了资助工作扶弱的原则。

5.单对贫困家庭学生“授人以渔”影响正常的学习计划。国家为了能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在学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学生的政策,并且要求各高校成立相应的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但是有的高校的资助管理部门没有找准部门的职能定位,将贫困家庭学生单独出来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使贫困家庭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进行教学教育,影响正常的学习计划。虽然强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与回报社会教育是必要的。但国家和高校的资助是为了让学生能融入学校的正常生活,而不是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单独群体实施另一套教育体系。

三、改进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实行全国统一的贫困生界定程序制度

1.明确民政部门的认定责任。在国家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宣传中要求贫困家庭学生填写《学生和家庭情况调查表》,当地的民政部门要在表上盖章确认。民政部门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起着最基本的作用。要求办证人员要掌握有关的政策,熟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对申请人有基本的了解,严格按照标准办事。

2.落实系(学院)的民主评议。目前国家已经对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做了广泛的宣传,并且已经采取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附有《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在入学时将此表格交到学校,作为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依据,减少了到校后再回生源地办理有关证明的麻烦。因此,民主评议前辅导员要深入班级了解申请学生的情况,要求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个谈话然后组织由班干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进行评议,采取不记名的方式,由全班学生对本班同学进行贫困程度排名,评议小组成员数一般为评议范围的10%的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统计排名的数字总和,得出排名顺序;辅导员对有异议的排名进行核查,得出评议的结果,根据评议结果签署意见,然后报系(学院)审核。

3.在全国实行在高中阶段建立贫困家庭学生的界定工作,高中阶段的数据库完成后报送当地民政部门管理, 并建立全国联网的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库,考上高校的学生入学时由民政部门出具证明,高校根据证明下载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档案资料,建立大学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并每年进行一次资格复核,确定是否继续给于资助。

(二)改善贫困家庭学生的信息管理

1.做好学生经济情况的动态管理。一方面家庭的情况是动态变化的,入学后可采用两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根据民政部门盖章确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二是根据在校期间的消费情况调查,班级、辅导员、各系(学院)都应该认真负责的签署审核的意见,尽量准确确定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

2.及时对资助信息进行统计管理。制定统一的资助信息管理软件——高等学校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将经过界定的贫困家庭学生的有关资料应及时输入信息库进行管理。管理系统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二是学生受到资助的有关数据。信息库的内容应以方便统计和有关信息的利用为目的,包括家庭情况的调查表基本信息、学生在校的联系信息包括宿舍的地址,联系电话等;学生受到资助的有关信息要及时的进行登记与统计,主要的内容有资助的项目名称、金额和时间,每学年进行统计,了解掌握学生受到资助的情况,如图表:

3.重视资助登记统计的作用。通过资助统计能掌握贫困家庭学生特别是特困生受资助的情况。一是掌握特困生的数量与比例;二是掌握学生的受助情况。学生当学年的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和勤工助学获得的资助金额,在统计登记表中反映,了解特困生是否得到资助。掌握资助情况使各项资助政策能按规定落实到资助对象,不因为由于情况不清,造成重复资助,而应该资助的特困生没有得到资助的现象。学生由于没有得到资助造成不能按时交缴学费,不能按时交学费就不能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有的学生确实是因为经济的困难增加了精神的负担和压力,学习成绩下降,考试不及格的影响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学费不能解决就越影响学习,造成恶性循环,学习每况愈下。及时掌握情况就能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学生资助工作的有针对性有赖于学生资助统计信息的分析与整理,对学生采取及时有效的帮助措施,可见资助登记与统计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4.贫困生信息库的管理。学校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关资料输入统一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基本信息包括学生本人的信息和家庭的信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可变性,学生填写了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并经民政部门盖章确认,并经过每学年在校消费调查,经调查转为非贫困生的在信息库里反映,高校的学院(系)每学期报送信息资料到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信息库资料一份留系(学院)管理,一份报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三)学生资助管理系统软件设计框架

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管理要求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有的高校已研究出学生资助管理的模块,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感觉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最后恢复了原来的管理方法。根据学生资助管理的实践,要求管理模块分四:一是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基本信息的管理;资助基本信息包括:贫困家庭学生的信息库。经过认定的贫困家庭学生的基本信息由系或学院输入资料提交到资助管理中心汇总;二是助学贷款信息管理;三是勤工助学岗位和工资管理;四是奖助学金评定信息管理。每个管理模块都有统计汇总的功能,只要系或学院将有关学生的资助信息输入管理系统,都会自动汇总到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根据资助管理需要,资助管理中心都可以在管理系统中获得全校的学生资助有关信息。

(四)高校校内学生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与管理

如何使高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收到资助与育人、资助与提高工作效率三方面的功效,本文认为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

1.资助。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校在事业收入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经费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其中一部分用于校内学生勤工助学。这就规定了校内勤工助学的工资发放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的,因此,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上岗的应该是贫困家庭学生,尤其是特别需要资助的学生。如果全部采取竞争上岗,非常需要上岗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可能不能不上岗,如果完全采取竞争方式上岗就有可能没有达到资助的目的。

2.育人。学生在勤工助学岗位上一方面要明确自己要完成哪些工作,一方面要知道如何完成这些工作。学生做的是实质性的工作,从中可以学习到服务的要求、管理的程序,在工作中学到融入社会的待人接物,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因此,要求指导学生的教职工有比较熟悉工作经验,并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学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影响;相反,指导学生的教职工如果责任心不强,只知道让学生做不知道如何指导学生,育人作用可能就会差一些。

3.工作效率。高校的学生勤工助学学生,从学校的管理工作来看,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是高校值得研究的问题。学校的岗位分为服务类、管理、研究助理类。学生勤工助学的岗位有别于临时雇佣的临时工,他们不能全天或者每天都能来上班,而是利用课余时间每天约为一个半小时左右进行工作,如何在学生每天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安排好工作,是各高校设岗部门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首先部门的设岗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是对无毒、无危险的,同时不是非常重的体力工作,学生在一个小时左右能够完成的,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在高校部门定编定岗时,适当留一些余地,让一些工作留给学生勤工助学来完成。同时要考虑这些工作有相应的教职工进行指导或检查,使学生能按规定完成工作。

(五)坚持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

资助要以育人为目的,健全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作为贯彻党和政府有关文件的抓手。通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深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有爱心、耐心和关心,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资助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活动,使资助工作达到“送温暖、解困难、增信心、长才干”的效果,收到物质助人,精神育人的双重功效。

1.开展诚信教育,塑造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展现良好的道德精神风貌。

一是要求各系定期开展诚信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理解非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让学生明白缴纳学费是应尽的义务;做诚实守信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二是对学生进行征信知识教育,使学生知道哪些行为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记录,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2.勤俭节约、奋发学习教育。利用奖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开展教育活动。每学年召开奖学金获得者表彰大会,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奋发学习的热情。结合奖助学金的发放,招集获得奖助学金的同学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3.宣传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回报社会。每学年组织毕业班受资助学生进行受助感想座谈会或感恩报告会,使学生知道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不仅是在资金上而且是在精神上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学业,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时回报社会。

4.各系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鼓励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利用学校开展的校内勤工助学招聘活动,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勇于面对困难,参加勤工助学解决生活费用,同时利用勤工助学的岗位工作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国务院2007年5月《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国教育新闻网(www.jyb.com.cn)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广西南宁 530003)

(责编:贾伟)

作者:包月辉

第2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现存的突出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树立全新理念,提升学生资助育人水平;规范管理,推进学生资助管理育人;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感恩自强观念;多措并举,主题突出,培育学生资助文化等措施。对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育人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必须牢牢把握“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服务型、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为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现存的突出问题

1.制度育人层面的缺失。在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很多高校多依据学生在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同时为了尽快完成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所以在大一新生刚入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班级和学院就必须上报贫困生名单,这就造成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会产生情况了解不全面,为了评定而评定。还有的班级评定会成了声泪俱下的哭诉会,部分学生形容自己的家事极其夸张,使广大同学感受不到资助制度的“暖心”。

2.获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里,家庭经济学生在面对着繁重学业、生活压力和就业竞争压力,在获取国家、社会及他的资助与关心下,应该要有感恩意识。而目前家庭经济困难这一群体的学生感恩意识普遍比较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家、社会对自己帮助缺乏感恩。总认为国家、社会给予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对他人的帮助不思回报,甚至不愿提起,对国家的助学贷款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按时偿还。二是对教师的教诲缺乏感恩。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师长们对自己的辛勤付出视而不见,对教师缺乏最起码的尊重。三是对父母的养育缺乏感恩的心。有的学生对父母的养育不但不抱感激之情,还对自己的出身环境不满,将自己家庭经济的拮据归由于自己的父母没本事。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攀比心较强,高消费,买名牌衣服、手机、电脑及其他不必要的开支,在大学期间荒废学业,不求上进。以上种种淡薄的感恩意识已经成为各高校德育工作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3.贫困学生诚信缺乏。高校大学贫困生诚信的缺失的主要体现在助学贷款的偿还上,目前国家助学贷款大概有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无论是那种助学贷款都是信用贷款,在校学生无需担保或抵押,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期还款。目前高校有一部分大学生贷款不守信用,缺乏偿还意识,特别是在毕业后,工作流动性比较大,部分学生由于工作岗位调整以后,离开原来的工作城市后,不主动和银行、学校联系,从而使银行损失巨大。为此,高校应以国家助学贷款为载体,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自信自强的品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科学性。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依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以学生在校期间月平均消费和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来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档次的做法缺乏科学性。由于地理环境差异,区域间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也有差异,所以在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时,也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存在贫困生困难程度的差异。其次,贫困生评定程序缺乏公平性,而且评定操作性不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程序中家庭情况一般都是靠学生自我陈述,班级学生共同投票,进而导致班级拉票的现象严重;而且,贫困生证明材料由当地民政部门提供,有些民政部门工作的不负责任现象,加之学校每年按照40﹪左右的比例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导致学校无法核实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第三,学生自身的诚信意识不足,提供虚假评审证明材料。一部分非贫困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情况时弄虚作假,凭借关系,开据虚假贫困生证明,从而达到获取资助的目的。而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因为无能力开具当地相关的贫困生证明,而丧失了减免学费或获取资助的机会。操作层面的空间为学生不诚信提供了“可乘之机”,而认定了贫困生资格,后续就会有助学金等补助金额,也会使其他同学产生心理的不平衡。

2.资助体系分散。资助工作过于分散,缺乏统一管理。按国家政策规定,各高校应设置独立的学生资助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管理全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但部分高校没有设置独立的学生资助部门或者对资助工作仍缺乏有效管理缺乏优化组合,资助政策交叉重叠。目前资助体系中各项资助政策虽然都指向经济困难学生,但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统一规划,使其在整个体系中应占的份额、应发挥的作用和应处的位置模糊不清,不同资助政策经常孤立地执行,这使现行政策交叉重叠和学生重复受助现象非常突出,资助不足或遗漏现象同时并存,致使资助的育人整合作用没有发挥到最大。

3.高校对贫困生助困教育针对性不强。高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工程中更注重以经济资助工作为主,而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的关注比较少。在资助过程中,高校资助管理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大部分按部就班,每年都是按照国家的资助政策和高校的相关评定组织开展年度评定工作,下发通知,由班级所谓的民主评议推荐,报院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最终报送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通过这一流程把学生资助作为一项普通的学生工作去完成,而对于学生的精神资助关注较少。平时在开展的感恩教育中,因为场地、经费等原因,开展的活动多以大会、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内容的针对性、新颖性缺乏。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因素。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了社会、家庭、高校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原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身主观因素影响和制约着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每年占全校总人数的40﹪左右,有的少数民族高校地区的比例更高,这么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在校生,由于来自贫穷地区,家庭条件不好,他们在普通的同学和老师的眼里存在自卑、自尊心不强的现象,他们不能摆脱目前家庭经济窘迫的现状,不能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反而把国家或社会资助给予的帮助看为是一种施舍。因此,他们不想与他人沟通,内心通常是敏感、脆弱的,面对巨大的学习、生活以及毕业就业压力时感到无能为力。

三、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思考

1.树立全新理念,提升学生资助育人水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内容,以“提升能力、意识、素养”为核心任务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的新思路。学生资助工作突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扶贫与励志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以及诚实守信、积极上进的道德情操,寓教于助。提高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意识、奋发进取意识、自立自强意识、诚实守信意识、勤俭节约意识、感恩奉献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规范管理,推进学生资助管理育人。各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己本校的实际,建立和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以确保困难学生困难程度认定的相对准确性。要于每学年初开展每年一度的认定工作,之后才开展各类资助项目的申请与评审工作。对不同系统在学校不同部门设立的奖、助学金,归口到一个部门(如学生助学管理中心或学生工作处)按统一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申请和评审,这样既可避免资助工作的互相扯皮,又可避免学生重复申请和获助以及出现困难程度与资助额度不一致的现象。同时,开发和建立操作性强的学生助学管理系统,此系统应包括网上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各项资助项目的申请、审核、审批、修改、数据统计和查询等功能,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获助条件对网上申请进行限制,从技术层面上避免学生重复申请和获助,从而使助学工作更加准确、快捷、高效。

针对一年级新生对比其他年级的学生没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受助机会比较低的情况,各高校可在新生中设立新生奖学金,给予高考成绩优秀的新生奖励,奖励金额可与学校的奖学金持平,亦可高于学校的奖学金;在助学金等级设立中,可向新生倾斜,同时在设立社会助学金时,可与捐赠方协商,设立针对一年级新生的助学金,以弥补国家资助政策覆盖面的不足。

3.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感恩自强观念。由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原属于“发放式”性质,资金少、获资助难度大,因而获助学生基本上是由教师指定的、认为是学业成绩最好或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学生,学生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主动申请资助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以及“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因而在目前资助资金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学校要从物质上、思想上和心理上全方位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教育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建立对自我潜能的积极肯定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性,强化他们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根据学校的资助政策,结合自己的困难程度、学业成绩和个人特点来自主选择符合自己的帮困助学措施,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促进自身全面健康的发展。

4.多措并举,主题突出,培育学生资助文化。贫困大学生不仅需要经济上的支持,更希望得到精神、心灵上的帮助。高校应以培育资助文化为抓手,以感恩、诚信、励志、社会责任感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扶助工作,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他助到自助的重要转变。

高校在培育学生资助文化、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要体现出资助育人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整合校内资源,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纲要中,要融入大学生资助文化培育内容,比如校内文化宣传部门、学生资助工作管理部门要统筹校内外文化资源,加强对学生资助文化培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二是通过设立创业型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打造特色助学文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勤工助学活动,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勤工助学活动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树立劳动观念,培养职业能力。在开展勤工助学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本校特色的资助文化特质,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实现家庭困难学生的自立和自强。三是结合学生自身需求,开展学生资助文化活动。在开展大学生资助工作活动中,要结合家庭困难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以受助对象为主体、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资助文化活动。比如通过举办“校园自强之星”和“勤工助学服务之星”评选以及“助学政策主题征文”等活动,提升在校受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真正实现大学生资助工作文化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黄少玲.论“助困”与“育人”相结合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25-26.

[2]李岩.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对策探讨[J].理论导刊,2007,(11):48.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立项课题《西部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优化与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之一(2012ZZ004)。

作者简介:农庆能(1979-),男,广西百色人,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勤工助学办公室主任,助教,桂林理工大学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作者:农庆能

第3篇: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探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虽然现如今大部分家庭都可以负担正常的高等教育费用,但是受到经济收入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一部分大学生学费支付困难的情况。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

当今社会,新媒体已融入了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对其行为模式、思维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在某种程度上给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高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资助工作提供全新助力。因此,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有效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利用新媒体助力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是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建立起来的,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形式多样等诸多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利用新媒体来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该项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自助网站等发布资助信息,使大学生可以从多个途径获得资助信息,且大数据的应用,也减少了资料收集的时间,使资助工作更为高效;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透明度与开放性,借助新媒体,整个工作过程都可以实现信息化管理,也可以通过困难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进度跟进,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到相关信息,保证了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开展的有效方式

基于上述分析,利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性。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学生资助工作应该实现信息化,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一位学生获得高等教育。因此,今后地方有关部门可以在招生录取工作结束以后,将一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信息建档立卡,然后发送给各个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使得高校及时了解到困难学生的情况。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使得各个部门、各所学校利用这一平台,直接获取与贫困生相关的各项信息,从而减轻各种调查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使得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为高效。

(二)实现精准学生资助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高校学生自主管理系统不断升级与完善。首先,实现了资助工作的科学化发展,构建起了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各种资助方法为一体的集成信息平台,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其次,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使得高校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到各项资助、奖励等方面的信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而学校也可以及时对学生所提交的信息进行核实,保证第一时间给予经济困难家庭学子经济方面的帮助。

(三)拓展学生综合能力

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已经逐渐朝着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这些都与新媒体的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校辅导员、教师等也开始利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学生资助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交流方式,从而更多地了解到有关资助方面的相关信息,以及各项就业信息等。与此同时,网上心理资源可以在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开导,让学生摆脱各种烦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四)构建资助育人平台

高校可以联系实际,构建资助育人平台,并且在平台上发布关于学生资助的相关进度,也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或者社会工作,多渠道开展学生资助工作。同时,学校应该积极组织线下活动,引导学生将自身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社会实践中予以解决,实现线上与线下工作的相互融合,創新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为提升资助工作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新媒体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诸多工作带来一定影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主要是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的一项工作,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应寻求有效方式,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精准学生资助、拓展学生综合能力、构建资助育人平台等,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有效性,为学生提供更为良好的学习条件。

参考文献:

[1]杨燕.新媒体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9):164-165.

[2]何文秋.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5(3):39-41.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王欣

第4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一、关于高校资助工作总体情况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具有重大意义。我省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项中心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全力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把学生资助工作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抓紧抓好

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省委、省政府历来对贫困学生资助高度重视,特别是新资助政策体系实行以后,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对资助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强调要将资助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民生工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相关政策规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这一惠民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并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资助政策和措施。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厅与中国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省财政厅、省银监会等部门紧密配合,积极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等各项资助工作。各高等学校也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在困难多任务重时间短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形成了工作合力,有效保证了每一个家庭困难学生都能按时入学。

二是建立健全机构,严格管理规程,深入细致地做好资助工作。为切实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省教育厅成立了省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全省学生助学工作。各高校和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也都建立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各高校普遍成立了由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校级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由校领导直接负责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按照一定比例在现有编制内调剂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安排了所需的办公场所和工作经费。各市教育行政部门也成立了本市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为其配足了人员、提供了办公场所,在全省逐步形成了省、市和高校三级较为完备的工作格局,为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各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深入透彻学习新政策新办法,并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本校、本地与国家资助政策相配套的制度,严格各项工作管理规程,努力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资助工作涉及面广,关系到学生的根本利益。为确保资助工作公平、公正,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先后出台了《山西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施办法》、《山西省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试行办法》、《山西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意见》、《山西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实施意见》、《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资助工作的实施办法,对各项资助的政策措施、资金来源、管理办法等做了明确规定,保证了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建立和逐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普通高校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与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时各高校还普遍开通了“绿色通道”,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顺利入学。

一是认真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学生资助的主要渠道,具有资助和育人双重功效,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大力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首先明确了工作思路。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银监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为成员的“山西省利用开行教育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我省高校办学层次规模、生源条件和就业率等因素差别较大的实际,确定了分批稳步拓展贷款覆盖面的工作思路。其次完善了工作机制。省教育厅与国家开发银行在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我省助学贷款新机制的延伸模式,即贷款风险由银行、省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三家分担,同时建立风险金返还奖励机制。确立省学生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与高校学贷中心两级管理操作平台,国家开发银行委托两级平台进行贷款管理与操作,银行、省助学贷款管理中心、高校各负其责分工合作,从而形成了银行、省助贷中心、高校和困难学生“四位一体”、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模式。第三加强了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是保障资助数据时效性、规范性、安全性的有效途径。随着贷款规模的大幅增长,为加强管理能力和提高管理质量,我们重点建设了高校学生资助网络管理系统。新学年将使用管理系统办理助学贷款申请审批工作。此外,为推动助学贷款工作,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我们每年都要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助学贷款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地市进行表彰奖励。据统计,新机制以来,全省已累计发放高校国家助学贷款5.75亿元,累计贷款学生12.6万人次。平均每学年贷款额度约1.15亿元,贷款人数约25000人。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国家助学贷款已还款总额已达到1.65亿元,已还款总人数约35000人。

二是积极做好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发放工作。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实施后,省政府很重视,每年都及时将省级配套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为确保公平,认真开展了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工作。我们根据我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的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等实际情况对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的名额进行了分配,并对各高校评审过程中的推荐、选举、审核、认定、公示、资金发放等环节进行了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规定,确保评审结果真实、可靠。2007-2008学年,我省获国家奖学金学生共846人,发放金额共计677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获励志奖学金学生共13689人,发放金额共计678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256万元,省级资金2401.2万元,市级资金129.8万元。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98390人,发放金额共计19722.1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2508万元,省级资金6827.9万元,市级资金386.2万元

2008-2009学年,我省获国家奖学金学生共836人,发放金额共计669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获励志奖学金学生共14534人,发放金额共计726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4535.2万元,省级资金2575.1万元,市级资金156.7万元。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106800人,发放金额共计2136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3540万元,省级资金7372万元,市级资金448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学校资助工作。各高校在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同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资助政策体系为基础,结合学校自身情况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创新了资助方法和机制。除了将国家的专项资金用于资助体系中相应的资助项目外,学校通过自筹资金、积极争取企业资助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资助项目,并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近几年,我省高校每年校内用于学生资助的资金达4000多万元。此外,学校还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减免学杂费等多种途径,为困难学生减轻求学压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格。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高校每年减免学生学杂费约1050万,受益学生7000多人。仅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近两年来就合计减免学生学杂费470余万元。

四是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学生入学无忧。为使经济困难的新生不会因交不起学费而无法入学,我省所有高校均在新生入学时,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新生开通“绿色通道”,暂免收其学费,确保其顺利报到注册、入学,入学之后再根据具体的家庭经济状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资助。各高校不断总结工作经验,逐步完善“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细化操作程序,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使得近年来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入不了学。自2007年以来,全省高校约有14000名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二、关于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情况

为全面贯彻《财政部 教育部 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财教[2008]196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助学贷款政策,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决定在继续实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同时,2008年在我省逐步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为稳妥起见,我们首先在太原市清徐县、大同市浑源县、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神池县、阳泉市平定县、吕梁市中阳县、晋中市榆次区、临汾市曲沃县、运城市临猗县、长治市黎城县和晋城市高平市等11个县(市、区)进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

参照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2007年在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5省市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的经验,我们在2008年出台了《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财政厅 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晋教财[2008]137号)。 该文件对我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组织管理、贷款政策、工作安排进行了规定和要求。同时转发了《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紧急通知》(教财[2007]14号)和 《财政部 教育部 银监会关于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通知》(财教[2008]196号)两份文件。

为切实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省教育厅和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在2008年8月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协商,安排部署试点县(市、区)的工作任务,并组织进行了试点县(市、区)上报有关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息的“基层金融业务管理系统”培训工作。 8月中旬至9月中旬,省资助中心会同省开行客户三处相关工作人员赴9个试点县(市、区)进行工作座谈和现场指导,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借款合同两千多份,并与当地县(市、区)政府和教育局以及代理结算行的相关领导进行了座谈,保障了我省生源地助学贷款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考虑到我省各试点县(市、区)实际情况及各试点县(市、区)资助中心的建议,2008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分两批发放。第一批于11月13日发放,第二批于11月27日发放。11个试点县(市、区)的7个试点县(市、区)大同市浑源县、忻州市神池县、阳泉市平定县、晋中市榆次区、运城市临猗县、长治市黎城县和晋城市高平市两批共计发放贷款256.59万元,共有457名家庭经济贫困生享受到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他4个试点县(市、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发放贷款。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我省去年试点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多数试点县(市、区)教育局和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配合开展工作,确保了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虽然我省去年各试点贷款额度不多,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试点县(市、区)学生、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为今年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今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银监会、国家开发银行在安徽省合肥市联合召开了2009年全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进一步扩大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覆盖范围。我省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会议精神,召集有关单位召开会议研究制定落实2009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工作方案,决定2009年在去年试点县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教育部把山西省列为今年全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重点推进的六个省份之一,教育部资助中心领导对我省今年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非常关注,精心指导。

按照马主任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提出今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要做到七个到位,即:思想到位,宣传到位,县机构到位,摸底到位,贷款到位,督查到位,奖惩到位。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召开了山西省全面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会议

2、组织119个县(市、区)进行上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信息的“基层金融业务管理系统”的培训

3、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动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的意见》(晋教财[2009]94号文件)

4、召开具体工作会议促进落实

5、加强督查和批评通报。

三、关于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情况

新资助政策体系的实行是促进教育公开和社会公正的有效举措,涉及到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为了使所有的学生家长都能够了解和熟悉国家的这一惠民政策,我省下大力气加强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努力使各项资助政策具体内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确保所有考生不要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今年,突出抓了生源地信用贷款的宣传。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在召开各类会议和举办重大活动时,我们都要邀请省内各大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并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开设专栏宣传相关国家资助政策,我们资助中心的负责同志专门到电视台进行宣传。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快捷的优势。在教育厅的门户网站公布了有关政策解答的热线电话,针对具体助贷政策、助贷流程和在受助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均有专人负责在线或者电话解答。同时设立了“厅长信箱”栏目,多渠道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各地认真解决,通过及时反馈处理意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和家长对助贷政策的了解。三是在每年给录取的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附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的基础上,今年我们印制了15万册《山西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指南》直接发放到全省119个县,由各县发放到学生手中。四是在省资助中心设立了高校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部宣传举报电话,同时要求各市、县设立同样的举报电话,解答有关政策咨询、接受和处理反映的问题。五是专门举行全省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协议签署仪式,扩大宣传影响。这些措施和办法,正在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使国家的资助政策越来越深入人心,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和好评。

第5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篇一:大学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大学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2015年,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将紧紧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健全工作机制,狠抓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学生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工作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水平为目标,继续贯彻省厅年度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紧紧围绕省厅学院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受助学生管理,深化诚信感恩教育,强化贷后管理,全面关注贫困学生。

二、工作目标

坚持“奖助结合、育人为本、助学与育人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资助体系,拓宽资助渠道,扩大贫困学生资助面;加强受助学生教育管理,关注贫困学生心理状态,变受助为励志;科学分析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创新性,努力开创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新局面。

三、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夯实工作基础,为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优质的条件

1、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培训。继续对系资助辅导员、班主任、班级生活资助委员进行校本培训和交流,进一步巩固和充实工作队伍,明确工作职能,保证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根据我院学生资助工作实际,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修订,形成比较科学、规范、运转顺畅的学生资助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的咨询投诉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会议制度,规范全院的学生资助工作。

3、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助学的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报刊、墙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资助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通报情况、发布信息、交流经验、宣传政策。

(二)做好学生资助各项工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4、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坚持民主评议,坚持客观、公正、透明的原则,切实搞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等级认定,建立档案库,作为今后对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依据。不定期对所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核查,确保档案库真实可信,认定等级准确合理。

5、指导学院奖学金评审工作,保证准确发放。学院优胜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评审工作量较大,要加强对各系评审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让各系能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评审。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及时将优胜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发放到学生手中。

6、进一步做好国家奖助学金评审和发放工作。要依据省教育厅下达的指标计划,明确资助对象、申报条件、政策规定。充分发挥班级、系民主评议小组和评

审委员会的作用,自觉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确保奖助对象准确。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将学生受助的金额如实发放到学生手中,不得截留、挪用和延迟发放。

7、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岗位论证,积极拓展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组织开展好公开招聘工作,改革招聘程序,择优录用,人尽其才;加强对勤工助学用工部门的管理,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开展评先进创优秀活动。

8、启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突发事件资助程序,针对家庭突遇天灾人祸致贫、返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及时救助。制订实施细则,使临时困难补助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帮助受灾、受变故的学生渡过经济难关,确保其基本的生活和学习。

9、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确认和新学年申请办理工作。6-7月份做好毕业确认的通知、统计等工作,同时对他们进行诚信教育。积极宣传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办理有关证明材料,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获得贷款,完成学业。

10、开辟“绿色通道”,让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和孤儿顺利入学。在录取通知书中提前告知新生学院资助政策,公布联系电话,力争实现新生入学前后资助体系的“无缝对接”。在9月新生开学时,设置“绿色通道”办理处,公布新生办理“绿色通道”工作流程,特事特办,简化报名程序,保证没有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上大学。关注孤儿入学问题,减免其学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11、扎实做好义务兵役学费补偿工作。与武装部配合协作,全程帮助学生和家长做好学费补偿的申报工作,明确流程,简化手续,减少学生和家长的折返量。及时发放补偿学费,耐心答复问询。

12、配合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组织好参保工作,开展好大学生的医疗保险报销工作。协调学生处、校医院、账务处三者之间关系,保证学生医保有效开展,及时到位,解决学生燃眉之急。适时组织重大疾病省级调剂金的申请。开展工作调研,及时解决大学生医疗保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3、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展信息获得渠道,提高工作水平;按时做好省资助民生工程月报工作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确认工作。丰富学生处资助网页内容,及时发布信息,通报资助情况,提高网页的利用率。及时发布资助微博,及时向省资助网发送资助工作新闻。

14、加强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扩展诚信感恩教育活动,保持常态化,让诚信感恩教育伴随学生一举一动,与学习生活融合在一起,真正发挥作用。树立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使“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示范作用不断扩大。

15、切实做好学生投诉处理,提升资助工作满意度。设立学生资助专线电话,认真及时处理有关学生资助的咨询和投诉。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做到有访必接,有问必答,有诉必听,有疑必解,确实为广大学生排忧解难。召开师生座谈会,开展师生满意度问卷调查,多渠道、多角度了解资助工作开展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首页12尾页 篇二:高校学生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工作计划(拟稿)

新学期紧密围绕学院改革和发展重点,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学风建设为契机,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不断提高学生工作水平,为学院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一、思想教育——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在学生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全面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推动“四为工程”建设。

1.以文明礼仪为基础的基础文明养成

整合校内相关养成教育资源,开设职业礼仪讲座;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的工作队伍,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做学生的行为楷模,带动养成教育;筹划制定文明礼仪活动方案,编发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资料。

2.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为切入点的学习习惯养成

抓好班级建设,营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肃教学管理,以教风促学风;以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依托,使学生明确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夯实学风;举办学术讲座,拓展学生素质,提高学生对求学的认识;以社会、校园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专业成立协会,增加学生学习动力;严肃考风考纪以正学风,从制度上约束其必须努力学习。

3.以“恪守诚信、言行一致、踏实做人”为目的的诚信品质养成

以班级学长、学生干部为主的工作队伍,有计划的组织培训、调研,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全方位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经济、守纪、就业等各方面诚信进行教育引导;分年级有计划的制定并实施培养培训方案;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充分发挥各种媒介舆论导向作用;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全面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建立关于诚信的相应的奖励、处罚机制,逐步提升学生诚信品质。

4.以“责任意识、奉献精神”为核心的敬业精神养成

结合课堂教学,树立崇高的立业动机,培养强烈的职业情感;通过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等工作服务对象的信息反馈,调整学生的职业行为和职业形象,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二、学风建设——以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做引导,紧密结合第一课堂,积极开展科研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考证、考研,进一步细化各项制度,营造具有特色的学风机制:

1.加强对学生早、晚自习、上课出勤的检查力度,由学院统一检查为主组织检查,加强对各专业的督促、检查,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学生表彰为契机,面向学生开展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以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学习。

3.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及举办各类系列讲座,以丰富校园文化,开拓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及综合素质。

4..完善各项制度:辅导员年级负责制与班主任班级负责制相结合、学生会班长团支书每周例会制、课堂考勤与学业预警结合制、早晚自习与日常月考评结合制、辅导员谈心谈话制、周末家校联系制(邀请家长来校)、学生骨干选拔制度(<50%淘汰制)

三、贫困生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完善学院关于资助工作的管理办法,努力提升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覆盖面,将资助与励志相结合,与诚信教育相结合,着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心理、及将来的就业等。

1、严格执行国家文件要求,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确认工作及档案建立工作顺利完成。9月下旬完成建档工作,同时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使资助工作的管理更为科学化。

2、严格执行国家文件要求,全面调整勤工助学工作,规范工作程序,召开勤工助学工作会,努力挖掘勤工助学岗位,努力拓展岗位。

3、做好助学贷款工作,新生贷款启动时间为10月初。

4、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指导工作,使其发挥作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

5、通过资助体系讲座,大力宣传学院资助管理办法,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均能申请到不同程度的资助。

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开展自信合作教育系列活动

一年级: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学习生涯设计);二年级:品味成功、提升自信;三年级:进行职业能力测试,科学指导学生改进生涯设计方案,寻找性格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四年级:求职简历制作、模拟招聘会。

2改进完善结构建设。

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化(学生干部或由学生干部兼任),在学生会中设立相应部门。交由指定专门辅导员负责管理,并指导开展工作。心理分会重点负责宣传板、月报、网站和协会内成员中的活动。其他活动由分会负责协助开展。

3、组织开展心理教育、心理活动精品课件、心理精品教学活动,参加校级评选,力争获奖。

4、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大职业素质培训力度,彰显工学分院特性。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大职业素质养成与提高的力度。推广旨在提高沟通、合作、交流、自信等方面能力的团体训练活动。以养成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五、学生公寓建设工作——以 “创建文明公寓活动”和本学期文明寝室评比工作为载体,开展评比活动。

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每周检查一次,每次检查扣分及时通知受检寝室,检查结果每一周在学生公寓楼宣传窗公布一次,评比结果每个月公布一次。文明寝室每月一小评,学期一总评,给予表彰。针对男生公寓卫生差的难点问题,学生会宿管部的人员分工到楼,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并积极与辅导员沟通,齐抓共管,不断改进工作。利用双休日加强宿管部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1.总结上学期工作,通过典型事迹分析,表扬先进,激发宿管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宿管部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2.针对低年级寝室管理工作的特点和易发生的问题,对宿管部提出具体工作要求,确保低年级寝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根据假期工作的特点,对假期住宿生的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做到认真查寝,搞好安全防范和消防工作。 4.加强与团委、学生会的配合,共同做好学生会宿管部的组织建设和队伍管理工作,努力开展好公寓文化建设。 5.加强与后勤处的沟通与配合,保证公寓的维修及清扫工具的发放等工作正常运行。

6.加强与保卫处配合,认真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六、日常管理——以年级辅导员为主要管理模式的学生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掌握较为全面的贫困生信息,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建立特殊问题学生档案,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生活、学习情况,配合班主任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加大学生违纪处罚力度,在各项常规检查中关注问题学生的动向,早发现早处理。

主要从八项措施抓手,确保日常稳定:

1、明确分工,完善辅导员年级

制;

2、帮扶助学,落实好贫困生政策;

3、查漏补缺,跟踪学业困难学生;

4、个别疏导,妥善处理特殊学生;

5、深入寝室,严格把关电器使用;

6、严抓严打,规范违纪处分条例;

7、快速反应,加强突发处理能力;

8、确保稳定,实行办公室坐班制

七、校园文化——以年级、班级文化活动为基础,学生社团文化活动为载体,学工办、学生会为核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在2011年成功举办演讲赛、辩论赛、游校科技馆、趣味拔河赛、、中秋助班联谊晚会、新老生座谈会等活动之余,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分院特色活动——足球赛、篮球赛、第五届才艺大比拼;同时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走出寝室,融入第二课堂。

八、学科竞赛——充分依托各专业学院的资深竞赛指导教师,借势借力。

进一步完善学科竞赛团队,继续成立一批专业性较强的竞赛协会,推动城市规划三维协会、机械设计竞赛协会、交通运输协会、电子协会、计算机协会等专业协会的良性发展;努力承办学院的网页设计大赛、机械设计竞赛、3d大赛、竹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争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科竞赛代表

九、学籍管理工作——认真做好常规工作:日常学籍异动处理;各种数据统计工作。

在校生档案管理工作;在校生开学初学生报到交费注册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学籍管理规定》进行注册,并以书面形式汇总到教务办学籍管理相关人员。高质量地建立新生学籍档案,各种数据的录入、核对。

十、学生会队伍建设工作

1、抓素质培养,着力提高队伍打硬仗的能力。

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巩固党、团先进性教育成果,继承和发扬学院学生会的工作优良传统,以“促学风、抓特色“为工作思路,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为宗旨,以“全心全意为学院师生服务”为目标,独立自主地开展一系列有品位、有内涵的特色活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学风建设贡献力量。

2、抓经验交流,着力推进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训练,系统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努力探索和形成一些体现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举办“学生会沙龙”,形成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互学、互动、互助氛围;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通过交流学习和调研方式,进一步发挥学生会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

3、抓督查激励,做好服务,着力落实队伍建设各项任务。

做到“二个结合”:把对学生会各部门负责人经常性的教育和严格的考核结合起来,把个人的愿望、目标同实际的成绩结合起来;积极为学生会的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根据分院学生会的特点,采取相关措施,为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一、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发展工作——紧密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从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广大同学认清形势,树立就业危机感,确定发展目标,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和“早准备,早就业”的毕业生就业理念。

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统一思想,熟悉政策,转变观念,以五“早”促就业

“早”准备:提前做好2012届毕业生的就业准备工作,根据分院特点做好总体部署: ■按专业划分就业渠道,分类准备,按地区划分,分头进行;

■依托学院校企合作班,分流毕业班学生;

“早”动员:广泛动员2012届毕业生,充分调动他们的就业积极性: ■邀请学院有关领导为全体毕业生召开就业动员大会;

■聘请专业学院各系主任给相关专业毕业生做就业讲座;

“早”实践:鼓励毕业班学生尽早实践,边工作边学习:

■在确保能够完成学业、正常毕业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及早实践,走出校园;

■鼓励毕业生参加学校学院的各类招聘会,专业毕业生做就业讲座; ■走访周边的一些2011届毕业生工作单位,通过他们向分院输送实践岗位;

“早”完善:努力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及时完成各项工作:

■详细解读学院下发的《就业政策百问》;

■主动向有关用人单位推荐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加大对此类学生的关怀和指导,提高就业率;

■全面做好就业调查、研究、用人单位联系、岗位分类筛选、就业信息传达等各项保障措施:

“早”就业: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鼓励毕业生及早就业,加大力度宣传和表彰一部分提前就业的毕业生:

■主动联系班主任、学生家长,多方联动解决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十

二、其他工作:

1.学风建设的相关工作。

2.加强信息工作,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教育功能、服务功能,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执行信息报送制度,扩大内外宣传,树立学院良好形象。

3.协同学院其他部门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支持学院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和艺术活动,构建文明、和谐校园。 4.学院要求的其他工作。

xxxx学院学工办 xxxx年xx月xx日 篇三:2013年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2013年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2013年学生资助工作总的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做好学生资助各方面的工作,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力求特色工作更突出,常规工作按时保质完成。为学院整体工作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一、加强勤工助学基地建设,不断扩大规模,使更多的学生参加基地的勤工助学。现在(勤工助学)校企合作基地已经重新启动,和以前对比,在管理模式、运作方式、收入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从内涵上有利于“基地”不断做大、做强,更好地为我院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服务。 但要使“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除了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外,还要有牢固的合作伙伴及相应的工作场所。对于联系、建立牢固的合作企业,我们的主要打算是,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出击,到相关电子厂联系,争取为他们加工产品,同时请他们到学院考察,进行商谈,工作重点是以学院周边电子厂为主,先近后远,逐步向外辐射,争取长期的、牢固的合作伙伴;现在的工作场所难以继续发展,我们打算积极向有关院领导反映,积极与学院校产处汇报、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争取早日使用与加工产品相适应的“基地”专门用房。

二、增强学生资助文化月的实效性

学院党委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当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在新的一年,我们决心紧紧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来开展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把已经举办了四届的学生资助文化月扎实有效地办好,把它当成2013年我院学生

资助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激励贫困学生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健康发展,树立感恩理念,加强诚信意识,坚定为社会为祖国奉献的决心。

计划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举办第四届学生资助文化月,为学院校园文化年增光添彩。一是做好活动方案。对整个活动提前进行谋划,筛选影响大、易操作、成本低的项目,然后制定活动方案,包括组织人员、参加人员、时间、地点等;同时积极进行前期准备,包括物资和人员培训等,从而保证各项活动顺利实施。二是在资助文化活动月期间,积极调控,及时跟进,使每项活动都能严格按照方案进行,不走过场,不敷衍了事,把资助文化活动月开展的有声有色,活跃校园文化氛围。三是活动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总结,评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查找活动期间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三、规范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核

2012年山东省学生资助考评组一行4人,对我院前三年的学生资助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核,对于我院学生资助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按照《山东省普通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考评办法》规定,学生资助工作每年以考核,前两年学院进行自评,第三年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考评,所以2013年是学院自评。

在新的一年,按照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思路,对照《山东省普通高校学生资助绩效考评办法》(有10个方面42项内容)和专家组提出的问题,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和回顾,不怕麻烦,不畏困难。认真整理绩效考评所需的档案材料,

四、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常规工作

1、把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打牢。贫困生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的基础,紧紧抓住贫困档次的认定环节,规范认定程序,坚持班级民主评议、系级初审认定、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核、院内公示的三级评审认定程序。加强认定过程的规范管理,进一步细化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办法,规范认定程序,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通过奖助学金发放体现国家关怀,激励上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在严格规范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分项公示和全过程监督,通过公示,有效化解矛盾,及时听取师生对评定工作的意见及投诉,及时快速地对学生投诉予以协调处理,实现评定工作的合理与公平。

要继续坚持“学生评议、班级推荐、系内评审、逐项确定、分项公示、过程监督、学院审批”的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要认真总结上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评选、监督的操作程

序,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符合国家政策、师生满意的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办法。

3、充分运用助学贷款政策,解除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使同学们了解政策,熟悉流程。认真做好贷款学生的摸底,做好资格审查工作。要教育学生严肃对待贷款的申请,不能形成人为地浪费贷款指标。

认真做好贷款学生的贷后管理工作。要加强对已经贷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信、自强、自立、艰苦奋斗意识,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4、搞好学费补偿,使学生安心服役,为国防建设做贡献。积极支持协助学生进行网上报名,对学生咨询热情解答,耐心解释;同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网上审核,对合格学生给予通过。为学生解忧,及时下载表格,按时汇总上报入伍学生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资料,与家长保持联系,保证不延误上报。在收到上级拨款后,与财务处配合,及时组织汇款,让学生能安心在部队服役,让学生家长满意。

5、把勤工助学工作做细,主要有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院内勤工助学岗位的安排,要选派优秀的困难生参加;二是做好社会勤工助学工作,努力增加岗位,为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创造收入的机会;三是做好勤工助学档案工作,要既有学生岗位的明细,又有系、学院的整体数据,保证一套完整的勤工助学档案。 篇四: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2009年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坚持“奖助结合、育人为本、资助与励志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的原则。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加大力度,认真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1、利用招生宣传、发放入学通知书、校园广播、宣传板、橱窗、报刊等方式,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及学院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具体的实施办法,将我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具体实施办法印发给每一位入学新生,在入学教育中组织学习贯彻。

2、加强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服务工作。

3、利用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网页及学院学生资助工作邮箱,宣传学院各项资助政策及工作动态,并开展经常性的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接受师生对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通过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倡导师生关心弱势群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乐观的学习和生活。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1、结合《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

作实施办法》,修订和完善《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评比暂行办法》、《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国家助学金评比暂行办法》《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奖学金管评比暂行办法》、《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勤工助学工作暂行办法》等制度,突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制度的指导性,确保资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认定程序,坚持班级民主评议、系级初审认定、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核,院内公示,确定贫困等次三级评审认定程序,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为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继续坚持“逐级认定、分段评审、分批公示、过程监督”的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要认真总结2008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分批公示、全过程监督的操作程序,使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真正成为惠及学生的阳光工程。

三、认真部署,扎实推进,做好2009年国家奖助学金以及院内年度奖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

1、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9月份,学生向班级评议推荐小组上交贫困认定申请及《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高等学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按规定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2、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国家奖助

学金和院内奖学金的评定工作,进一步完善评定工作资料,规范评定工作程序。

3、加强对奖助学金发放的管理,确保奖助学金及时发放到学生的手中。

四、积极做好在校生国家助学贷款及生源地贷款工作

2、认真做好贷款学生的摸底以及贷款资料归档等工作,同时,要将助学贷款与收缴学费结合起来,形成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机制。

3、认真做好贷款学生的贷后管理工作。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五、开源节流,广开渠道,统筹好校内外各种社会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资助活动

1、根据《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勤工助学暂行办法》,在管理好原有教室卫生清洁、办公室文秘等勤工助学岗位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渠道,积极争取设立更多勤工助学岗位,做好勤工助学工资发放工作。

2、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利用寒暑假,

由学院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科技下乡和到企业顶岗实习活动,使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取一定的报酬。

3、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对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支持和帮助。积极争取上级部门、银行以及各社会团体和个人对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力支持。

4、严格执行新生“绿色通道”制度,对被我院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按照学院“绿色通道”的实施办法,及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5、对于一些因家庭突发灾难或因大病返贫的学生,一方面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减免学费或临时性困难补助。同时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个人募捐资助。

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2009年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将在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对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通过奖、贷、助、勤、补以及绿色通道等形式开展资助工作,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为学院迎评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一、加大力度,认真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

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是一项极好的利民政策,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切实抓好宣传工作,使广大师生员工人人皆知国家以及学院的资助政策体系,个个熟悉资助程序与办法,确保我院学生资助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一)要利用入学通知、校园广播、宣传板、橱窗等方式,宣传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及学院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具体的实施办法。在入学教育中组织各班新生进行专门的学习。

(二)要加强对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和咨询,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服务工作。

(三)在学院网站上宣传学院各项资助政策及工作动态,并开展经常性的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随时接受师生对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通过宣传,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倡导师生关心弱势群体,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二、完善制度,规范程序,确保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

(一)为了保证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的贯彻执行,确保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

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今年将在总结去年资助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各项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制度的指导性,确保资助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二)紧紧抓住学生资助的贫困档次的认定环节,规范认定程序,坚持班级民主评议、系级初审认定、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复核,院内公示,确定贫困等次三级评审认定程序。加强认定过程的规范管理,进一步细化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等级认定办法,规范认定程序,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为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要继续坚持“逐级认定、分段评审、分批公示、过程监督”的评审程序和办法,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要认真总结08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分批公示、全过程监督的操作程序,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学生资助管理系统,使我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真正成为惠及学生的阳光工程。

三、认真部署,扎实推进,做好2009年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

国家奖助学金资金量大,牵涉人员多,做好2008年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工作是做好我院学生资助工作的关键。

(一)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9月份,学生向班级评议推荐小组上交贫困认定申请及《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班级贫困生评议认定小组根据学院统一安排,对本班提出申请的学生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并侧面了解学生提供材料的真实性,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生活消费等方面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评议认定,将班级认定结果在班级内公示,并报系认定审核小组审查,系审核小组在本系范围内进行审查公示后报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

(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在严格规范程序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分批公示和全过程监督,通过分批公示,有效化解矛盾,实现评定工作的合理与公平;同时,要坚持对整个评定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督,通过分阶段给各系下发指导性文件,规范系部评定程序;通过公布公示监督电话,及时听取师生对评定工作的意见及投诉,及时快速地对学生投诉予以协调处理;定期组织各系就评定工作进行研讨,总结经验,形成较为系统的奖助学金评定规范和模式。

(三)加强对奖助学金发放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奖助学金放发管理的力度,确保奖助学金及时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同时监督学生对助学金的消费情况。

(四)认真做好五年制高职生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与月报工作。

四、积极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一)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政策进一步加大宣传,使同学们了解政策,熟悉流程。

(二)认真做好贷款学生的摸底,做好资格审查工作。同时,要将助学贷款与收缴学费结合起来,督促贷款学生及时缴清所欠学费,形成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认真做好贷款学生的贷后管理工作。从08年开始我院有贷款学生,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感恩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自强自立、艰苦奋斗,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疏导,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同时, 篇五: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012年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12年学生资助工作计划

2012年,我院将学生资助工作放在全院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位臵,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提升学院办学水平的重要着力点,继续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资助原则,切实把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及学院的资助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以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方式为辅的多元资助体系,全面提升服务工作水平,不断规范全院学生资助工作,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的新局面。

一、强化认识,提高意识,加强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力度

1、进一步充分发挥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为组长,学生处、财务处、团委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学院学生资助领导小组的作用,居中协调,统筹安排,提高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效率。

2、领导组定期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制定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具体措施,定期组织相关负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提高相关负责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各项政策的最终有效落实。

3、学院将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的机会,组织新生对学生国家和学院的资助政策及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专题学习。

4、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学院网站、宣传板、橱窗等方式,通

过班级团组织生活等形式,全面、深入、准确地宣传国家和学院的资助政策及具体实施办法。

5、开通咨询和投诉电话。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深入地认识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了解各项资助的办理流程,保证学生任何有关资助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

二、健全网络,细化责任,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组织体系

1、进一步修订完善《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国家助学金评审实施细则》、《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费减免暂行办法》《、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贫困生认定办法》《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奖学金评比办法》、等制度,健全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规范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和临时困难补助的发放,定期开展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检查,并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学院学生工作评估考核体系。

2、完善以学院分管领导牵头,学生处为具体负责,学院职能部门和各系参与,学生民主管理的学院学生资助工作三级组织体系。在学院学生资助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下,明确人员分工,实现岗位责任制,做到“各有所理,责任到人”,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为保障学院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学院将划拨专项工作经费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提供支持。

3、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监督体制,加大对院系和责任处室资助工作的督查力度。学院将不定期对学生资助资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进行督查,并将检查结果按学院校务公开的有关规定进行公

示,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切实保障资助资金落到实处。

4、增加工作流程透明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公开上墙制度,将“本人申请→班委据实推荐→班级民主评议、公示→系评审、公示→学院审核、公示”的工作流程公开张贴在教学楼和宿舍楼的宣传栏里,便于学生监督。

三、统筹资源,强化管理,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水平

(一)做好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工作

1、校内资助资金足额提取,及时到位。截至目前2011-2012年学年度学院已划拨资金近58万余元用于学生资助工作。2012-2013学年度学院将继续按照事业收入的4%下拨资助资金。

2、资助资金纳入学院年度财政预算,由学院财务部门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加强对于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严管资助资金拨付、使用及结存审批程序,保证资金使用手续齐全,安全有效。杜绝以学生工作其他经费开支冲抵校内资助的现象。

3、保障资助资金发放准确、及时、到位。学院将为资助对象统一办理银行卡,加强对奖助学金发放过程的监管力度,杜绝出现冒领错发、平分或强制捐赠等违规现象。保证领取资助资金(银行卡)有完整、真实的记录。

(二)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回访工作

1、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学院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强化对学生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各系初审公示、资助管理中心复审公示以及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

批等各环节的管理,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

2、要进一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审核工作。班级辅导员要联系本班级所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民政部门核查学生信息。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工作机制,通过电话联系、到家家访等形式及时了解认定学生家庭经济实际情况。

3、加强对被认定学生的管理,对于存在不良行为和配有大量奢侈品的学生及时按照政策取消贫困生资格。

(三)做好奖助学金评定发放工作

1、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按照政府和学院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国家奖助学金和学院奖学金的评定工作。

2、进一步完善评定工作资料,规范评定工作程序。严格执行评审认定程序和公示制度,规范填写各类奖助学金的申请、评定表格(含电子表格),进一步严格奖助学金获得者在申请时附上的相关证明材料的审查工作

3、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管理,确保奖助学金及时发放到学生的手中。实行过程式管理,对受助学生的情况进行不定期调查和走访,确保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服务工作,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资格审查机制,同时将助学贷款与收缴学费结合起来,形成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机制。

2、认真做好贷款学生的贷后管理工作。学校将按期还贷的

诚信教育作为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将诚信教育与和采集贷款毕业生信息等工作相结合,有效保证贷款学生能够按期还贷。

(五)多渠道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1、根据《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在管理好原有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渠道,积极争取设立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保证勤工助学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

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勤工助学。学院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由学院教师带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到企业顶岗实习,获取一定的报酬。

3、继续严格执行新生“绿色通道”制度,对被我院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按照学院“绿色通道”的实施办法,及时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报到手续, 保证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4、对于一些家庭突发灾难的学生,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减免学费或临时性困难补助。学院还将不定期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伙食补助等。

5、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我院学生资助工作。学院将在现有基础上争取更多企业和个人在我院设立奖助学金。

(六)做好资助育人教育工作:

1、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自信心、自强自立、艰苦奋斗。

第6篇: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资助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xxxx-xxxx学中,在学生资助工作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严格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热情细致地做好资助工作。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发展,各种新情况的出现,对从事国家资助工作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创新工作方法,搭建了班级贫困工作的小组班子。以人为本就是要求以学生为根本,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生活状况、情感需要。既做到从生活上解决一定困难,又从情感上树立信心。

2.坚持“帮困扶贫、务实求效、励志育人”三项原则。在三个原则的框架下,搭建资助体系、拓展育人平台,通过开展活动等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帮困扶贫要求关注特定对象,务求实效要求讲实际、求真求正。励志育人要求不光在生活上帮助贫困学子,同时要从情感、情操多某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二、深入细致开展学生资助工作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1.成立xxxx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先由班级内部成立评议小组进行班级内部评议,将评议结

果上报xx学院学生贫困认定领导小组进行复议。

2.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完成了xxxx-xxxx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xxxx奖助学金”、xxxx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评选,以及xxxx-xxxx学年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切实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有需要的同学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诚信和征信教育。认真做好学费催缴工作。

3.利用假期进行了贫困生走访,暑假期间开展贫困生家庭走访工作,在结合我院贫困生情况的基础上,xxxx对xx名困难生进行了走访,此次走访活动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我院贫困生帮扶工作水平、完善资助工作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4.积极联系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和毕业生为学生捐资助学,如xx毕业生设立的xx奖学金等,自xx奖学金设立以来,一直按照xx奖学金管理方案内容认真执行,截止到xxxx年xxx月共奖励考研同学xxx元,获奖人次达xx人占毕业生比例xx%,帮助和奖励品学兼优和考上研究生的同学。

5.还多方联系需要兼职岗位的企业和单位,给学生介绍护校、家教和各种短工,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使学生可以勤工助学。

三、坚持不懈,创新工作方法

xxxx-xxxx学共发放国家奖助学金、xx学院奖助学金、xx慈善总会奖助学金、xx爱心企业家助学金、xx奖学金44万余元,获得奖助学金人数占xxx学生总人数xx%,在公平、公正、

公开的原则下xx奖助学金评定工作未出现一例学生上访、告状事件,为我院学生工作稳步提升打下基础。资助育人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懈怠,要有耐心和恒心。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在工作中失去创造力,因此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特别重要,让资助工作常做常新,做出特色,打造品牌。

第7篇:高校学生资助自查报告

20**年国家出台了新的资助政策,并全面贯彻落实。新资助政策既扩大了资助面,又增加了资助力度,对广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一大福音。作为学校应该将这件好事办好办实,现根据沪教委学[20**]42号的通知要求,对我院的国家助学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自查,汇报如下: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政策体系落实情况20**年7月5日市教委组织召开了“上海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会议”,20**年8月22日,市教委又转发了财教[20**]90号、91号、92号文,根据会议和文件精神,我校立即组织了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及相关职能处室的学习,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落实党和政府惠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立了“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和“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资助工作办公室”,(具体文件见附件)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学工部长担任,资助工作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同时决定:

1.在原有“奖、贷、勤、助、减”的多元资助基础上,由增加了“缓、补”的资助方式,同时增强“勤、助”的力度。

2.由招办在寄发20**秋季新生寄发录取通知书时同时发放大学生资助手册。

3.在9月新生报到时开启“绿色通道”,保障不让一位学生因困难而到不了、或到了而留不住。07xx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学生有96位。

4.对于在校的05、06级学生,通过辅导员和校园网向学生作政策宣传,尽量做到人人知晓。

二.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与评审情况首先,我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国家助学金评审办法”(具体详见附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标准,在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的基础上,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设立学校、系、班级三级认定组织,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1.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全校的认定工作。

2.成立系资助工作组。系资助工作组以分管学生工作的办公室主任为组长、辅导员为成员,负责本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具体组织、审核及各种资助项目的评审工作。

3.成立班级资助评议小组。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以辅导员任组长,班长、团支部书记为副组长,生活委员、寝室长及其他学生代表为成员的班级资助评议小组。班级资助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人数视班级人数合理配臵,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20%,班级资助评议小组成员名单在班级公示。班级资助评议小组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及各种资助项目的评议工作。其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申请交班级资助工作评议小组,班级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后提交系资助工作组进行评审公示,系评审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审核并公示,无异议报市教委备案。我校助学金按xx申请评审,于每xx开学时进行;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在入学教育和军训期间进行。

第8篇: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对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绩效考评的认识

与思考

摘 要 本文从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出发,剖析目前学生资助二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绩效考评的现实意义及几点可行措施。对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二级管理机制,提高学生资助二级管理水平,实现学生资助育人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二级管理 学生资助 绩效考评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意义重大,它通过经济资助、心理扶助、能力扶持等途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解决生活困难、心理困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近年来,高校大力扩大招生规模,在校贫困生数量激增,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院系二级单位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并存。为健全高校学生资助管理职能,使学生资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本文在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对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绩效考评的可行措施,尝试从绩效考评的角度探索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目标的实现途径。

1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在校贫困生数量的不断增多,现有的资助体系面临着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复杂化、贫困生数据管理精细化、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深入化等系列新问题与新挑战。现行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的学生资助工作逐渐暴露出其固有缺陷和问题。

1.1校级学生资助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无法充分发挥管理职能

在上级资助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高校已普遍建立校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近年来,绝大部分高校均以上级资助管理部门下发的学生资助政策为蓝本制定本校的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细则或管理制度,但却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办事流程不规范、权责不清晰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学校一级管理职能,对院系二级单位学生资助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反馈控制。

1.2院系二级单位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队伍业务参差不齐,理论研究水平偏低

目前高校大部分院系二级单位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队伍多数由辅导员兼职担任,但现在辅导员身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宿舍、安全等其他工作,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同时,资助工作人员队伍缺乏稳定性,往往得不到系统的资助业务培训,工作水平参差不齐,资助理论研究水平偏低。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要求具有较高政策业务素质和细致、负责的敬业精神,但是辅导员往往疲于应付上级指派的工作任务而忽略资助政策理论学习或无法深入开展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1.3现行院系二级管理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学生资助人员工作效率不高

目前院系二级单位的辅导员面临贫困生人数比例增加、家庭情况复杂、获助需求多样化等新形势,学生资助工作呈现任务重、时间紧、要求严等新特征。然而现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却缺乏有效的激励、惩罚机制,多数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组织开展的资助育人活动流于形式。同时,校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对院系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检查制度,导致资助评审或认定工作产生违规现象。

1.4学生资助数据管理方式传统单一,严重制约资助工作办事效率

随着高校贫困生的数量逐年递增,“奖、助、贷、勤、减、免”等学生资助工作的电子、纸质数据档案也随之逐年增加,单靠人工录入、审核等传统方式已远不能满足资助工作“快、准、全”的新要求,学校资助管理部门也无法系统掌握单个贫困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受助、违纪、学习、实践活动、住宿等方面数据。同时,院系二级单位的学生资助数据档案建立力度普遍较为薄弱,不利于全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对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绩效考评的现实意义

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对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绩效考评就是在资助育人正确目标的指导下,采用系统科学的定性及定量考评方法,或有效的干预、指导以及一系列的奖惩激励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对院系二级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开展的学生资助工作给予评价。

(1)在现行院系二级管理模式下对学生资助工作引入绩效考评是在学生资助工作新形势下,高校健全管理职能、提高学生资助工作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进步的必经途径。有助于建立健全校级和院系二级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为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对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绩效考评有助于明确院系二级单位学生资助工作人员职责,保证专人专职、责任到人,保持信息畅通;通过绩效评价过程监控、检查,避免出现违规现象,真正将大学生资助政策落到实处。有助于提升学生资助工作人员队伍业务综合素质和理论研究水平,提高其工作积极性,激发资助工作人员争先创优意识,树立工作典范。

(3)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对学生资助工作实施绩效考评有助于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数据档案信息化、系统化、网络化管理机制,提高学生资助工作准确度和办事效率。

3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实施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的可行措施

3.1明确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目标,树立正确科学的发展目标导向

对学生资助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目标的筛选和确立至关重要。高校要在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实现对家庭贫困学生的真正助困,需要通过“奖、助、贷、勤、减、免、补、缓”学生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学生资助的育人功能,关注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能力扶持,最终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的过程就是这一发展目标不断优化、实现的过程。

3.2理顺学生资助绩效考评所涉及对象的关系,明确职责和管理权限

高校院系二级管理下学生资助绩效考评涉及学校一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院系二级单位部门、院系班主任及辅导员三大对象,需要正确处理三者间的关系。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在绩效考评中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负责制定学校和院系二级单位的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监控检查制度,对已确定的工作目标进行量化、数字化的分解,进而设计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院系二级单位的职责是对本单位辅导员的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绩效评价过程监控、针对问题不断提出修订办法或参考意见,及时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反馈,并虚心接受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监控与指导意见;辅导员的职责是在学生资助绩效评价过程中接受并按照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的要求完成考评工作,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生资助政策理论水平;对绩效考评的管理制度或其他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3建立学生资助绩效考评制度,完善跟踪管理和后续评价制度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政策性强、规范化要求高,学生资助绩效考评制度的出台,需要准确把握学生资助工作要求,设立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使用一套合理而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在绩效考评制度实施过程中,坚持动态跟踪管理,定期修订完善制度,明确绩效考评结果反馈的确认,切实沟通,提出改善措施,使所存在的问题得到更正。

高校学生资助二级管理的绩效考评模式构建工作不是简单的制度建立,而是长久的跟踪管理和后续评价过程,需要不断修订和优化,最终实现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目标,提高学生资助育人水平,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校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还是院系二级单位,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需要认清自己在绩效考评中的角色和作用,努力促进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健康长效发展。

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基于绩效评价的高校学生资助二级管理体系构建研究》,(立项编号:2013ZZ034)。

参考文献

[1] 周家伟.对高职院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 刘红旗.高校学生资助事务精益化管理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

[3] 王玉宝.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4] 霍大勇,冯如.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2(11).

[5] 于纪航.浅析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2).

第9篇:学生资助工作汇报

xx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情况

汇报

xx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于2010年9月,近一年来,在县教育局领导和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指导和关心下,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各项政策,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管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资助和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 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建立健全资助体系

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人民政府落实惠民政策的民生工程、爱心工程。只有准确把握、落实好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才能将此项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我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先后出台并印发了《xx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管理办法》、《xx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xx普通高中资助管理办法》和《xx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相关学校及时将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校园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知道和了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为了使学生资助资金的配套、划拨和发放更为及时,去年年底,我们会同教育局计财科与县财政局建立了财政定期协商制度,定期召开由两个单位一把手参加的协商会议,及时将上级学生资助有关文件和资助标准进行通报和协商,并将结果以《送阅材料》的方式,直接报送县政府主要领导。同时,我们请县财政部门出面,主动协调各有关商业银行,在中职学生资助专用卡的制作办理和资助资金的

及时发放等工作上创造了便利条件。由于我县学生资助体系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使我县各项资助资金都能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学生手中。

二、 完善资助认定制度,加大资助监督力度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资助政策,应该受资助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资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和普通高中资助等资助工作上,都制定严格的认定制度和程序,要求各有关学校成立学校评审领导组和班级评审小组,严格把关,按照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上交的有关材料进行认真评审,并在班级和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将学校汇总名单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资助中心统一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资助资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从程序上根本杜绝了以其他形式抵顶或扣减学生资助金的现象。为进一步加大资助工作监督力度,我们根据《宣城市学生资助工作月巡视制度》,制定了《xx学生资助工作督查办法》,成立了由分管局长为组长,学生资助中心主任、计财科长、监察室主任、教育科科长和职成办主任为成员的资助工作督察组,每一学期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和普通高中督查1—2次(如果存在问题需整改的学校,可以增加次数),对中等职业学校每月督查1—2次。重点督查学校的资助认定程序、名单公示情况、受助学生人数(中职实际在校生数)、校内资助的实施情

况以及各项制度及资料整理的完善情况,现场反馈督查结果,并督促学校限期整改。

三、 改进中职资助管理,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资助工作是一项覆盖面大、情况复杂和工作量相对较大的工作。为使资助款项按月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今年我们采取了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平台为核心的管理模式,3月份,我们会同职成办,分别组织人员到两所职业学校现场培训,指导学校做好新生信息入网入籍和老生各项信息的补充完善,要求学校每月20日前将当月资助信息维护完成,资助中心将从网络平台导出的资助名单发放到各学校,经各学校核对盖章后,由银行将资助款项直接打到学生的资助卡上,每月也按照此名单到各班级督查,确保资助工作的及时准确。为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国家此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2—3月份,我们和各高中学校共同印制了《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指南》传单,和《入学通知书》一起发放入学新生手中;4月份,我们和县民生工程办公室一起印制了《深入实施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广德建设——致城乡广大居民一封信》张贴画,在学校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5月份,在教育局公共宣传栏张贴了《国家开发银行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流程》彩色喷绘,并在广德教育网站开辟了《学生资助工作》专栏,将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及时向社会宣传,接收社会监督。

四、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1、 关于开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国家开发银行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我县开始于2008年,当时人数只有34人,2009年贷款人数为287人,到2010年办理贷款人数就达558人,今年预计将在1000人左右。根据省教育厅和开放银行的协议,县级资助中心工作范围包括:前期贷款申报办理、贷中管理和贷后的本息催缴,工作量巨大。随着还款期的到来,贷款本息的催缴将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希望能相应提高代理费用,否则将挫伤基层此项工作的积极性。

2、 关于和有些部门工作衔接的问题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是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教育形式发展而成立的新部门,是属于新生事务,因而和有些部门出现工作交叉问题。如上级有关资助拨款文件流转和资助资金的配套申请、发放等工作和计财部门衔接问题,中职涉农专业和第三年顶岗实习困难专业的认定与职成办衔接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探索和创新,希望市资助中心多组织我们到市内和省内外学习交流,不断提高我们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xx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上一篇:慢病宣传口号下一篇:义工队名称怎么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