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精选8篇)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不断深化和创新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党建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学生党员的数量显著提高,同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其他工作的顺利推进。但是,随着当前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存在许多函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大学生党建工作新的任务和要求,能否正确分析新时期国际、国内及高校环境的变化并估计其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影响,认识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优势和不足并分析其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实,提出相应的对策,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来说是一个挑战也是当前必须面对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培养出高素质的大学生党员,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它们培养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不仅是衡量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学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光荣使命。结合当前实际,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全面落实党在高校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 键 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一)背景和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既给党注入巨大活力,也使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习近平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他强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政治保证”。刘云山在讲话中指出:“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落实高校党的建设各项任务,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着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着力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为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建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工程。
自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大幅度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过去十年中,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超过了印度和美国。2009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更是达到空前的639.49万人,是 1998年的6倍多,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2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4.2%。从战略高度讲,这种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在满足广大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的同时,也基本满足了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党员在这个庞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中,占的比例在逐步提高。尤其是2003年全国第十二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后,各高校纷纷响应中央的号召,为实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和“支部建在班上”的学生党建新目标,持续加大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工作力度,使大学生党员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目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一般在6一12%,有些重点学校达到15%左右,大学生党员占学校党员总数的比例约660/0;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
到毕业时,各班级党员比例一般都达到20%,有的甚至达到300/0。明据教育部2009年8月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在校学生党员己经超过230万,其中普通本科生党员852,766人,普通专科生党员200,833人。这个巨大成就来之不易,是我党三十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取得的。而令人可喜的是广大学生对我党现阶段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高度认同,这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必须认清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不足。如:不同学校、不同院系之间,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在发展学生党员数量与质量的把握上,往往把关不严、重量轻质;在对大学生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深度和广度。观念陈旧、结构不合理、形式单
一、内容空泛、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还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制约着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足够重视。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学生党建工作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知识经济的新挑战,出现了许多以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而应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高度去认识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切实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学生党建成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阵地,成为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成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学风、校风建设的有力抓手,努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平稳发展,为党的事业培养更多合格的可靠接班人。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从1990年至2009年,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党组己成功召开了18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2008年10月,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成 立,高校党建研究有了组织保证。近年来,学术界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高校党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JFD)上以“学生党建”为关键词,可以检索3700余条结果,仅2008年到2009年期间,就有学生党建方面的文章1300余篇,随着广大研究者持续不断地努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还在不断深入。
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大的方面来看,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提出的思路和对策。从小的方面看,可分解为:分析国际国内新形势、新环境,论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措施;研究大学生党建的重要性,提出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地位的办法;研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思考;就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就问题而言,针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和管理,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不良现象。如陈雪琴指出,现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贵族化、教条化、影子化和工匠化等边缘化现象,一些高校将学生党员发展直接与学习成绩挂钩,显得过于僵化和简单,此种做法的结果将是导致精英式的培养模式。仁„J还有研究者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对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思想观念看,当前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动摇、个人利益价值观突现、道德滑坡、群体观念差、价值多元化等问题;从管理方式上看,存在重发展,轻管理,重高年级,轻低年级,分布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从体制机制上看,缺乏长效的发展管理机制,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评价体系不科学等等;从手段上看,管理模式单一,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与时代变动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也存在着人为因素。对于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一些高校缺乏从申请、培训、推优、考察、支部表决、组织谈话、公示、党委审批到入党宣示的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针对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一是从学生在校的时间序列看。既要重视入校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学习培训,端正入党动机,建立新生党员信息管理档案,又要重视对高年级党员的管理和党性锻炼。对毕业生党员,要加强其文明离校教育。学生整个在校期间,不留教育和管理上的盲点。
二是从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的空间来看。有研究者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四个阵地建设的观点,这四个阵地就是学生社区、社团、网络和社会实践,每个阵地都应有配套的举措,使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能够做到“五早”(早发现、早教育、早考察、早发展、早使用)。三是从学生党建工作体制机制的形成来看。清华大学党委提出了党员发展 “三年规划”的举措,使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由此提出了学生党员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问题。具体包括党课学习小组建在班上,“党的知识概论”走进课堂,党建辅导员立足基层,新生为起点,各阶段良好衔接,理论社团紧扣主题的学生党建模式。了同时对学生党建体制机制的研究,宣仕钱等人提出了建立“三个体系”的举措,即建立教育培养体系、管理服务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培养体系的建立,强调了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和“四个转变”的实现,即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被动型向主动型、课堂型向实践型、学校型向社会型的转变闭;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强调要多维互动和动态管理。这些研究成果都对学生党建工作实践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一、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重视党员数量, 忽视党员质量。高校作为人才集聚的地方, 党员数量较多, 党员所占比重较高, 尤其是学生党员数量多, 教职工党员所占全体教职工比重高。在党员发展上, 往往过分地重视外在的因素, 比如重视学生的成绩、教师的工作表现, 而对党性、政治觉悟、宗旨意识等“软实力”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考察;有些支部前期重视党员发展, 后期却淡化对党员的引导、教育、培养和管理, 经常会出现“入党前争气、入党后松气”的现象。这种重视党员数量、忽视党员质量的现象危害性大, 不容忽视, 应当引起重视。例如, 东欧剧变、苏联的解体都反映了这一问题。“前苏联在只有20几万党员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只有200多万党员时, 取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 在有了2000多万党员的时候, 却丢掉了执政党的地位。”而之前东欧国家罗马尼亚, 其执政党共产党丧权的时候, 党员人数达到了6:1的比例, 即每6个罗马尼亚人里就有1个共产党员, 拥有如此高比例党员数量的罗马尼亚共产党竟然顷刻倒台, 更值得深思。
(二) 重视活动形式, 忽视活动效果。开展活动, 是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党建活动, 能很好地凝聚力量, 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目前, 高校坚持做到把党建工作列为首要政治任务并开展系列活动。但是, 不少高校在活动中并没有真正起到对党员进行教育的目的, 开展活动仅仅被看成是一种形式, 而没有取得活动的实际效果, 重视活动形式、忽视活动效果的现象时常发生。例如, 在开展“最佳党日活动”过程中, 有的活动主题不够突出, 面太宽;有的活动特点不鲜明, 还存在参观的痕迹;有的活动内容不丰富, 效果不明显;有的活动开展后, 没有回顾和总结, 等等。针对这些问题, 开展党建工作的活动, 要紧扣高校改革发展建设的脉搏, 准确反映高等教育和专业学科的特点, 主题要鲜明, 内容要丰富, 形式要新颖, 参与率要高, 将开展党建活动作为加强支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契机和载体, 要通过党建活动的开展, 努力建设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富于创造的党组织, 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三) 重视建章立制, 忽视贯彻落实。高校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是保障教职员工和学生权益、推进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外部环境法治化进程的加快, 高校普遍重视规章制度建设。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已经覆盖党群、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学生工作、后勤服务等领域,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 规章制度已经相当完备了。但是, 不少干部对规章制度执行意识不强, 遵守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不够, 致使不少现有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近年来, 高校屡屡曝出腐败案件, 一批高校领导先后成为“阶下囚”。究其原因, 我们不难发现, 高校并不是缺少与反腐败相关的法律法规, 而是不少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 存在重制定、轻执行现象, 制度的执行力还远远不够。比如, 容易得罪人的制度执行起来往往“变软”;涉及个人利益的制度执行起来往往“变味”;需要长久坚持的制度执行起来往往“变松”;规定笼统宽泛的制度执行起来往往“变空”。所以, 在党建工作中, 一方面要重视建章立制工作, 另一方面要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工作, 不能一手软、一手硬, 而要“两手”都要硬。
(四) 重视考核检查, 忽视结果反馈。建立良好的考核检查机制是解决执行力不高、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 高校在党建工作中普遍重视对各项工作的考核检查, 通过采用听取汇报、核查资料、查看现场、走访师生等形式, 结合广大师生员工和服务对象的评价测评, 对党建工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考核。在考核检查过程中, 还坚持标准, 严把细则, 客观公正。但是, 不少检查考核活动结束后, 并没有对结果进行及时反馈, 最后不了了之, 这样就会导致被检查单位根本就不知道自身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即便是真正检查考核出了问题, 还是能允许相关单位和人员“自我批评”的多, 实际追究责任的少, 很多本应该被严厉追究责任的工作失误、严重事件、舆论焦点, 在表面严厉追究责任后“虎头蛇尾”。这种“举重若轻”的考核检查形式, 原本是大问题却可以雷声大雨点小, 在与舆论的博弈中, 实现责任追究的表层化与暂时性。值得强调的是, 忽视结果反馈, 会直接影响党建工作效果。我们必须要在结果反馈中, 明确指出存在问题, 并要求被检查单位针对存在问题拿出整改措施, 确保考核检查工作完成各项规定的任务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高校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 特别是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党的建设进入了新常态, 这也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当前, 高校党建工作要以从严治党作为新常态,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 突出作风建设这个主线, 统筹推进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工作, 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一) 坚持学习和理论武装。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是提高政治素质的需要。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知识传播与创新的主要阵地, 拥有先天的“学习”资源优势, 理应在理论学习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首先要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通过健全学习制度、完善“述学、评学、考学”机制、多种途径与形式培训等措施, 优化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力和执行力。其次, 要开展学习党史和学习典型活动, 通过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党史知识竞赛, 组织“身边的党员”“身边的典型”征文和演讲活动、爱党爱国革命歌曲演唱等形式, 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学校主页、校报、画廊、广播台、校园电视台等宣传阵地, 集中宣传一批优秀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事迹, 集中宣传一批优秀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先进事迹, 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确立新时期的坐标和标杆,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最后, 要注重学习实效, 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破解难题相结合、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与载体, 努力提高理论学习效果。
(二)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是加强党的建设,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首先, 要重视基础, 把握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党组织要认真考察入党动机, 对于入党动机不纯及入党意愿不强烈的申请者, 决不能放宽条件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其次, 要坚持标准, 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 坚持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 加强党员发展程序的规范化和公开化精神, 全程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第三, 要注重实效, 建立健全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党组织要加强民主监督, 落实党员发展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创新入党积极分子考核评价方式, 建立健全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确保新党员发展质量。此外, 高校党组织要把教育贯穿于党员发展工作的全过程, 切实加强党员发展前、发展中和发展后的教育, 尤其是加强党员的后续教育, 要使他们懂得组织上入党是“起点”, 不是“终点”, 切实解决好思想入党的问题。
(三) 加强党性教育锻炼。“注重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鲜明特色和成功经验。”当前, 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加强党性意识, 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首先,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党性教育资源, 通过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 开展鲜活生动的教育实践锻炼活动。比如, 盐城师范学院依托新四军纪念馆建设教育基地, 进行党性国情教育。其次, 要开展党组织与社区、企业、农村的基层组织共建活动, 促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生产一线, 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和访谈, 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和宗旨意识。最后, 要推进党组织进科研团队、进公寓、进社团, 建立教师党员、科级以上干部与学生班级、宿舍联系制度, 兼任学生生涯发展导师, 推进党员干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四) 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机制, 是搞好高校党建工作的关键。首先, 要健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具体标准, 更有针对性地明确“五个好”“五带头”的具体内涵, 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年度考核和评先评优办法。其次, 要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和校院系三级党组织工作机制。第三, 要健全党内民主建设机制, 推进学校党务公开, 发挥党代会代表作用, 落实党员的主体地位, 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第四, 要健全党支部作用发挥机制, 紧密结合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业务工作实体, 与院、系 (教研室) 设置新变化相适应, 科学设置党组织, “让群众感到组织无处不在, 努力实现党组织与党的工作全面、有效覆盖”, 同时明确各基层党支部的主要职责和重点任务, 加强基层党支部制度建设和党支部书记队伍的选任与培训, 发挥好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中的作用。第五, 要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机制, 完善党员目标管理、党员责任落实、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 积极推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的“双培”工作。
(五) 强化反腐倡廉建设。当前,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曾经作为“一方净土”的高校, 在基建、采购、财务、招生、后勤服务等部位和环节频发腐败案。因此, 高校的反腐倡廉建设一刻也不能松懈。一方面, 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 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这个关键, 大力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另一方面, 要抓好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 查找廉政风险防控点, 完善风险防控措施, 推进内控机制建设, 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环境。
摘要:当前高校党建工作主流是好的, 应当充分肯定, 但也存在重视党员数量, 忽视党员质量;重视活动形式, 忽视活动效果;重视建章立制, 忽视贯彻落实;重视考核检查, 忽视结果反馈等问题。面对教育改革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 高校党建工作应该从坚持学习和理论武装、提高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党性教育锻炼、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强化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着手, 以保证教育事业科学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党建工作,党员,作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华松.浅谈“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思想[J].支部之窗, 2001 (1) .
[2]刘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N].光明日报, 2012-05-06.
摘 要:完善大学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举办普通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是学校的领导核心,从根本上保证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加强高校党建,在新形势下对促进我国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党建;大学制度;党委领导;校长负责
一、加强高校党建是新形势下高校工作的根本保障
2014年12月底,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高校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发挥高校党委在深化综合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保障高校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道路前进。
新时期下,加强做好高校党建需做好以下三点。
(1)切实推动高校党组织各项任务落实。新形势下,高校党委要按照十八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加强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突出抓好从严治党八项任务落实。思想建设要深入开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组织建设要把高校真正需要的干部选出来,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作风建设要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保持反“四风”高压态势;反腐倡廉建设要严查高校科研、基建、招生、招标、后勤等腐败问题,建设廉洁政治;要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规律。(2)深入促进高校党建与“立德树人”工作有机融合。高校党务工作人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同样重要,都是围绕和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必须树立全员树人的观念,大力提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高校党委要坚持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业务工作中去,确立“围绕和服务于根本任务”的意识,要把高校院、处工作实绩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3)要进一步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用制度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推进高校教师师德建设。要在充分了解高校学生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的前提下,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二、着力加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一)现代大学制度概述。从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博洛尼亚大学(1088年)诞生,人类就开始了大学制度内在含义的探索。直至1810年柏林大学创立,洪堡提出了目前被学术界普遍认为现代大学制度起源的 “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等办学思想。大学自治,是指大学有独立的办学自主权,不会变成教会、国家或任何局部利益之工具;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享有按照自己的学术爱好和学术界公认的标准从事教学和研究的自由,只服从真理的标准,不受任何外界压力的影响。
(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概述。我国现行现代大学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61年9月中共中央制定《高校六十条》指出:“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十年文革后的1978年10月,教育部明确规定:“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高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1996年4月,中共中央颁发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在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之后,《高等教育法》以法律形式将其确定下来。
(三)现代大学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大科学研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战略选择,作为科学研究主力军的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人才掌握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技术,高等学校在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与文化发展之间具有着互动的、双向的密切联系,高等学校对文化传承和创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主要体现在构建科研转化机制、提升理念引领作用、把握前瞻社会问题,从而提高所在地区乃至整个社会文化发展层次、经济发展层次。
(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高校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拨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1)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关系。“党委领导”是宏观的、原则的领导,主要是从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大方面,通过动员号召、民主协商、组织协调、思想工作、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确保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方向的正确性。“党委领导”要靠“校长负责”来落实。“校长负责”就是通过校长负责制将学校党委的决策变成学校意志,并通过行政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将其落到实处,使党委的意图、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得以实现。二是把握好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委重要活动,协调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工作,督促检查党委决议贯彻落实,主动协调党委与校长之间的工作关系,支持校长开展工作。三是处理好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的关系。学校党政领导班子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对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少数服从多数,集体讨论决定。(2)完善好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健全议事决策机制。要对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和规则做明确规定,凡属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必须由党委常委会或党政联席会集体研究做出决定。二是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学校党政“一把手”之间要建立工作沟通机制。党委书记主动与校长沟通党委工作,校长主动与党委书记沟通行政工作,并且做到“重要决策事先沟通,日常工作经常沟通,紧急事情及时沟通”。三是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合理确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相互信任,加强团结。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及时交流工作情况。四是建立督查纠偏机制。学校党委要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情况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等学校贯彻执行这一制度情况的检查。执行中的问题,可以由领导决策层或者党委会、党代会、教代会行使纠偏。
参考文献:
[1] 《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
党的十六大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任务。加快推进高等学校教育创新,必须把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作为基础和关键环节抓紧抓好。这就要求学校的干部教师牢固树立教育创新的观念,大力进行教育创新实践;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教育创新提供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的有力保证。思想建设是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推进教育创新的基础和关键。为此,天津大学党委在全校大兴学习之风,加强理论学习的组织和引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员工的头脑。学校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带动教师的理论学习,并用制度加以保证。校党委中心组带头学习、研究、宣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边学习,边贯彻,并对照研究学校发展问题。党委对党员、干部、教师的学习主题、内容、进度等方面都作出明确安排,通过各院级党委、基层党支部组织学习和研讨,并利用学校党校举办各个层次的学习研讨班,深化学习。以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为重点搞好高校党建,是实现教育创新的根本保证。教师队伍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对教育创新起着决定作用。校党委把加强师德建设与学校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师德建设开展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以党建工作保证师德建设的实效和推进学校事业发展,取得了实效。学校专门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师德建设工作的领导。师德建设的重大步骤和政策、重要文件,都由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予以发布实施。通过建设,逐步使师德修养成为教师的自觉要求,师德标准成为衡量合格教师的硬性指标。同时,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调动了干部教师的积极性。今年教师节,学校隆重表彰了6位师德楷模和132位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管理育人优秀干部、服务育人先进工作者,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党的作风建设带动校风、教风、学风,为教育创新提供坚强支撑。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核心地位,决定了加强党风建设对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是在高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保证,关系培养什么人的大问题,关系党扎根于知识分子中的生命力、凝聚力、战斗力。校党委在党风建设中,以思想作风建设为统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学风建设为基础,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以干部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建设为载体,把党风建设的成果具体化在党的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之中,体现在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加强党建工作调查研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推进党建理论创新,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科学指导。”这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办学经验积累不多,再加上民办教育的新体制,管理人员少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加强和改进民办高校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我们民办高校的重大政治责任。
一、研究党建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进民办高校党的建设
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办高校都面临着“办什么样的民办大学,怎样办好民办大学”的根本问题,这就必须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调查研究,认清新形势、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才能加强和推进民办高校新形势下的党的建设。
1、学院在办学实践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创新学校的体制机制。我们的做法是:不断完善学校董事会决策、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由董事会论证决策,日常管理和运行由校长全面负责,全力发挥“党政联席会”、“校长办公会”议大事,并对董事会决策的大事、办学理念认真贯彻、组织实施。教学、科研、职务评审等工作要充分发挥教授治学的作用,学校管理中还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的民主管理的机制。学校工作中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领导作用,在改革发展、依法办学中发挥监督保证作用,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全校师生员工通力合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
2、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途径上进一步使师生形成共识。我们学校自成立起,就坚持公益性、非营利的办学方针,坚持“以诚信对待社会,以严谨的教育管理取信于社会,以较高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的办学理念,十七年来学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坚持办学公益性:学校的资助者、创(举)办者不取个人回报;办学中决不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建校费”;保持办学的规范性,完善法人财产权,建立权责一致、严密有效的管理制度;秉承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实施“阳光工程”,杜绝任何违反招生法规的行为;坚持行政办公经费从俭、教学科研经费从优的经费使用原则。
3、“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要发挥党组织在民办高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必须按照民办高校的实际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党委书记由广西高校工委选派,配备了2名专职党委副书记,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结合学校实际逐步健全党委的职能部门,配备专兼职干部强化党的工作。学校党政领导“分工明晰、各负其职、互相沟通、互相协作”。同时,逐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机关党总支2个,下设6个支部,分院党总支5个,下设10个支部。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群众拥护、能干事、肯干事的同志担任党总支正、副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形成力量较强的党的工作队伍。
在当前新形势下,要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在学校工作中,切实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学校党委切实贯彻学校关于社会办学、民主办学、同仁办学精神,充分发扬民主,探索与改进学校领导模式。学校领导在工作中注意充分听取和尊重干部群众意见,领导成员要站在学校全局的立场,敢于负责并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坚持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核心,努力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工作一定要有抓手,我们多年来的探索做法是积极在民办高校中抓好思政课建设,同时抓好学生中的党建工作,依靠学生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团结同学,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面对社会各种思潮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民办高校必须旗帜鲜明,切实凸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参照学分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坚持实施小班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经费。改进考核方式,鼓励、支持教师探索适合课程特点的多样化的考试评价方法。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按照各门课程的特点,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实际,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可由教师准备专题深入剖析,也可由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开展课堂讨论,形成多种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使课堂教学让学生入身入心。
2、努力办好学校党校,积极培训要求入党积极分子。从2006年建立学校党校,至2010年暑假前已开办24期培训班,共培训学员7356人。党校以《党章》和《入党培训教材》为基本教材,组织学员学习党的基础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学员突出入党动机和理想信念教育。
3、经过学校党委和各学院党总支的努力,加上学生辅导员艰苦细致的工作,严格按照党员标准发展学生党员,我校学生党员人数逐年上升,据2010年6月底统计,全校共有学生党员946人。
要争取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的目标。把支部建在班上,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促使他们更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党员生活在同学之中,与建党对象接触机会多,便于深入了解和培养。党支部建在班上不仅推动了班级党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班级的其他各项工作,学校产生了一大批积极向上的文明班级以及品学兼优的学生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他们在历年的征兵、支援西部计划、无偿献血和志愿者服务中,报名踊跃,表现突出,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为了使学生党员努力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学校创新服务实践平台,在学生公寓建立“党员工作站”。在楼内试点成立“党员工作站”,为党建工作延伸到生活园区中打开了一条思路。楼“党员工作站”与市民办高校党工委机关党支部结对,在共建中提升内涵,打造品牌。在学生高度聚集的生活园区成立党的组织,既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又融合楼管会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和要求。
5、选聘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形势发展相适应,通过严格选拔考核,一大批严于律己、认真负责、办事公正、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乐于奉献的学生受聘上岗担任辅导员助理,他们大多为学生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经过6年左右的探索和实践,在学生生活园区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辅导员助理队伍,在选拔、培训、上岗、考核的程序上有了较完善的制度,先后已有三届近百名学生骨干通过这一岗位发挥积极作用。
学生辅导员助理在协助辅导员老师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工作实践中,他们开始思考和转换自己的角色,克服情面观念,勇于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他们敢于面对不断产生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努力在工作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开始学会承受、学会坚强、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在助理的岗位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三、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努力推进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是学校的带头人,其领导能力、个人品德和工作作风对学校工作有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学校党委努力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引导党政领导成员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逐步使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
1、努力安排好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平时的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大力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器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国内外反映当今世界文明进步的新知识、新经验,做到“博”与“渊”相结合。紧密结合领导班子自身的思想、工作和作风实际,坚持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和自身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发展、创建和谐校园和探索民办高校办学规律实际,坚持把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动。
2、学校党委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校党政领导牵头“学科建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党建工作”三个调查组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教职工和学生意见。
3、学习为了实践,学习为了发展,努力推进学校三大发展战略,使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党政领导领导班子加强对学校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逐步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的战略研究机制,始终保持战略头脑和眼光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与对策。
坚持产学合作战略,努力对接上海的战略发展需求。根据上海浦东与长三角区位发展,坚持走产学合作的道路。
坚持国际合作办学战略,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学校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合作办学步伐。吸收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国际教育的经验,扩大教育国际化成果,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国际化专业人才。
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是立校之本、强校之基。对重点、特色专业要积极创造条件,在上海公办学校的帮助下,开展专业研究生教育。要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在办学机制上的优势,建立有利于集聚高层次人才的用人机制,有利于青年建设成长成才的激励机制,努力建设一支职务、学历、年龄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
——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就加强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答记者问
为充分发挥直属高校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作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近日,教育部财务司有关负责人就加强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近年来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实施得如何?
答:自2004年教育部修订颁布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定》、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教育部各直属高校相继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在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2009年相比,2014年,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审计机构共完成审计项目3万多项,增长42%;审计资金总额3千多亿元,增长80%;促进增收节支13亿元,增长33%;提出审计建议近9000条,增长83%;制定内部审计制度200多项,增长36%。当然,当前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与国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与高校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都还不能完全相适应,“免疫系统”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主要表面在四个方面:一是审计力量不足,业务能力不强,审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审计业务范围较窄,主要着力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审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三是审计站位不高,注重揭示违纪违规问题,较少关注体制机制问题,审计高度有待进一步提升,审计结果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问:请介绍一下此次《意见》出台的有关背景。
答:当前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第一,加强审计监督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进和强化审计监督。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审计监督”,要“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可以说,行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要落实到哪里;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第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是有法律法规可依。1994年颁布实施、2006年重新修订的《审计法》第二十九条规定,“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二是有部门规章可循。2003年,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的规定》,教育部据此修订颁布了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规定》。三是有行业规范可行。2009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这是第一个行业性的内部审计指南,并纳入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与指南体系,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全面规范。第三,加强高校内部监管的任务越来越重。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随着4%目标的实现,直属高校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经费总量逐年增加,资产规模逐年扩大,加强监管的任务越来越重。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深化,直属高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内部治理结构不断优化,全面推进依法治校、不断提高高校内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高校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使其成为直属高校健康发展的自身“免疫系统”,充分发挥其预防、揭示、抵御三大功能。
问:和以往关于直属高校内部审计的规范性文件相比,《意见》有什么新的特点?
答:针对当前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新问题,《意见》从组织领导、预算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领域审计、内部审计范围以及审计整改、责任追究、结果公开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是第一次专门对直属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相对以往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责任更加明确。关于领导责任,《意见》强调,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直接领导”审计工作,定期听取审计工作报告,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把审计结果作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关于整改责任,《意见》进一步明确,被审计单位、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关于责任追究,《意见》强调要加强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内部审计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切实落实审计问题责任追究,并对各部门职责作了进一步明确:由内部审计部门认定责任,提出责任追究建议;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及时反馈责任追究结果。第二,范围更加全面。过去对直属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或散见于对教育系统整个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中,例如《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或散见于对教育系统某项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中,例如《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或仅就直属高校某项具体内部审计工作提出要求,例如《关于加强高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此次《意见》,一是对预算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这三大块业务提出了新要求。二是对公务支出、科研经费、工程管理、资产管理等四大重点领域审计工作也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对拓宽内部审计范围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三,要求更加严格。例如,机构要独立。《意见》不仅要求直属高校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而且明确提出要充分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应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要保障内部审计部门依法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公告审计结果,不受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干涉。人员要专业。《意见》不仅要求应足额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还要切实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专业资格。结果要公开。《意见》不仅强调要加强审计整改、落实责任追究,而且强调要推进结果公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要在校内公开;其他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要在校内通报;所有审计结果在此基础上要逐步向社会公开。问:《意见》对预算管理、内部控制、经济责任审计分别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答:预算管理审计主要是对“资金”的审计,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对“制度”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则主要是对“领导”的审计,这是目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比较大的三块业务。《意见》对这三个方面审计的要求各有侧重。第一,预算管理审计重在“强化”。预算执行和决算是高校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早在200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作为提高教育经费使用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重要措施。随着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预算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高校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次《意见》不仅强调内部审计部门要“提前介入”学校预算的编制和调整,列席有关决策会议,而且还要加强预算执行过程审计和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第二,内部控制审计重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已由财政部于2012年颁布,并已从2014年1月1日开始,在包括高校在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为推动直属高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切实加强直属高校风险防控,《意见》不仅要求将内部控制纳入内部审计范围,而且要求列为内部审计日常工作;不仅要求直属高校应组织开展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审计,而且要组织开展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审计。第三,经济责任审计重在“深化”。自直属高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制度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在加强直属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腐败、提高高校领导干部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2014年,中纪委等7部门又印发了实施细则,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越来越细。为贯彻落实好中央要求,推动高校领导人员更好地履职尽责,《意见》从三个层面对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提出了要求:一是工作制度要完善。不仅要求直属高校应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而且要健全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制度体系。二是离任任中要结合。不仅要完善离任审计制度,还要建立任中审计制度,特别是对承担重要经济责任的领导人员,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三是审计结果要运用。不仅要逐步建立健全审计通报、责任追究、整改落实、结果公告等制度,还要强化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人员的重要依据。
问:对近年来社会高度关注的直属高校一些重点领域,《意见》提出了哪些审计要求?
答:近年来,通过审计发现,一些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基建工程项目、校办企业资产等领域存在着一些违纪违法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为维护直属高校资金、资产安全,《意见》专列一部分,对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科研经费管理、建设工程管理、学校资产管理四大重点领域的内部审计工作分别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严格按照“八项规定”要求,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提出了“八项规定”、“约法三章”、“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等要求,教育部也提出了厉行勤俭办教育的要求,这些要求在直属高校贯彻落实得如何,也是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对这些方面的审计监督,重点是公务接待、公务用车配置和使用、因公出国(境)等“三公”经费以及行政会议、培训支出等其他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关键是要通过审计,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长效机制建设。第二,经费、项目和责任“三管齐下”,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审计。针对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育部分别印发了关于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规范科研人员行为的三个文件,对钱、事、人“三管齐下”开展了综合治理,并在所有直属高校全面开展了自查自纠和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直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在前期治理的基础上,《意见》再次强调要以规范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与执行、完善管控机制、提高使用效益、落实管理责任为重点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审计,一要加强经费管理审计。重点关注对外协经费划拨、劳务费的发放、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等是否合规。二要加强项目管理审计。要对重大科研项目、重要业务环节进行重点审计。三要促进管理责任落实。通过审计,促进项目负责人直接责任的落实,项目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管理责任的落实。第三,坚持全过程跟踪,加强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为促进直属高校建设工程项目控制好工程造价、规范好工程管理、落实好管理责任,《意见》一是强调要注重审计控制与审计评价相结合,对工程造价管理、财务管理中的控制缺陷及时出具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并督促整改落实;二是强调要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三是特别重申了“建设工程项目未经审计不得办理竣工结算”的要求。第四,以校办企业为重中之重,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审计。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审计的重点是规范学校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落实管理责任。其中,校办企业资产管理是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薄弱环节,是资产监管的重中之重,也是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审计的重中之重。《意见》强调要重点审计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监管职责是否履行到位,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清产核资、评估备案和产权登记等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通过审计,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效结合,防范学校资产特别是校办企业国有资产流失。
问:国务院提出要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意见》是如何落实这一要求的?
关键词:社团党建,交流,合作,创新
高校学生社团是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为基础组成的团体。高校学生社团涵盖面广泛, 包含政治理论、科技学术、社会实践、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各个方面, 学生社团凭借其广泛的校园影响力和群众基础, 正日益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 加强高校社团党建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加强学生社团党建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必然选择。学生社团是高校最基层的学生组织, 学生社团党建工作的开展也正是党的基层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 可以将我党的思想理论精髓与基层学生工作实际相结合, 在学生社团这一基层组织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总结经验。
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文化建设的需要。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混合进程的加快, 教育思想和方法将受到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高校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重点占领之地, 因此高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用党建工作来指导和促进思想文化建设, 这样才能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才能保证思想文化建设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加强高校社团党建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中的党员是整个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 也是大学生队伍中的先进分子。虽然学生党员在整个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但其作用与影响不可忽视。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当中具有领导性与号召力。在社团活动中能够保持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因此, 做好高校社团党建工作, 有利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社团党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学生社团数量过多, 影响活动开展的质量
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高校党组织也极其重视学生社团的发展与壮大, 但是部分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主题乏味, 形式单一, 甚至有些学生社团把主题活动开展成为类似茶话会性质的活动, 不少凝聚力不够的社团甚至一学期都不能开展一次具有相对规模的主题活动;此外不少高校中存在性质相似或相近的学生社团, 开展了部分主题相同的活动, 创新性意义不够, 对学生未起到足够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二) 组织机构不够完善
近几年, 高校社团发展迅速, 形式多样、性质各异的社团在各大院校纷纷出现, 社团文化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高校社团组织的迅速发展, 其自身的一些缺陷与不足也日益显现, 部分较大型学生社团的组织机构并不够完善, 不少小型学生社团由于人数的缺乏以及社团成员的流失性较大, 组织机构以及制度甚至根本未建立, 内部分工与职责不甚明确, 开展主题活动的针对性与计划性不强, 部分社团的创建者仅有开展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 但缺乏管理社团的能力, 导致一部分社团活动并且起到应有的校园影响力。
(三) 部分学生社团未能很好的发挥第二课堂的积极作用
第二课堂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第一课堂而言的, 主要指高校学生的课外生活, 积极高效的课外活动的开展能有效的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 在形式与内容上与第一课堂完美结合。
高校学生社团的创建与活动的开展应当沿着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这样一个明确的主旨发展, 在兴趣与爱好的基础上丰富专业知识, 扩大知识领域, 拓宽能力范畴, 然而不少学生社团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并未意识到这一点, 在社团活动的选题上未能很好的延生第一课堂的内容, 这就导致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积极性的降低;同时, 部分学生社团开展的活动主题完全脱离专业与课堂的要求, 丰富大学生活的主旨, 仅仅沿着兴趣与爱好的方向发展, 不少社团组织的内部成员甚至采取逃课的方式参加社团活动, 这一现象在高校当中普遍存在, 并未能够很好的纠正。
(四) 社团指导老师未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是当代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基层组织, 具有性质多样, 涵盖范围广, 学生数量多等特点,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 有利于社团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社团沿着健康向上的轨道发展, 有利于社团活动的参与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高校都要求每个学生社团组织都必须配备一名党员老师为其指导老师, 不少负责党建的老师以及思想政治辅导员兼任学生社团指导老师, 指导社团开展活动, 贯彻党中央、教育部或者是高校自身的要求, 使得党的理论教育能够更好的与高校建设相结合。然而, 有些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仅仅是意义上的挂名, 并没有实际指导过社团工作的开展与活动的举办, 而社团的负责学生也并没有每次活动均与指导老师汇报商议, 这就导致了指导老师与社团的脱节。
三、创新思考
不少学生社团未建立党组织, 或只浮于形式。为了进一步规范高校学生社团组织,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 促进社团活动有序的开展, 有必要加强与改进现有的社团党建工作。
(一) 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 突出学生社团党建的核心地位
在学生社团的工作过程之中, 党建应处于核心地位, 坚持党组织对社团的领导, 以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理论知识来促进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与活动开展, 以党员学生组成社团的管理团队, 制定出统一规范的社团管理制度, 并将管理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资实践当中。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弘扬我党的优良传统, 突出体现我党与生俱来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精神。定期召开社团党组织会议, 总结社团工作过程之中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将社团组织对学生的考察引入到党组织发展党员的考核当中, 以便吸引优秀的学生加入党组织之中。在开展社团活动的过程之中,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学生党员在组织与领导社团活动的同时需自觉地接收社团其他学生的监督, 建立与健全完善的考察系统。
(二) 党组织牵头, 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涵盖面较广, 因此不少高校中存在性质相似的学生社团, 性质相似的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之中在选择活动的主题上难免“撞车”, 因此加强性质相似的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具有充分必要性。以学生社团党组织牵头, 通过社团内部与社团之间民主协商的方式开展交流与合作, 共同探讨具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活动。
同时, 不同类型的社团之间也可以开展类似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共同举办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 提高校园文化建设。在活动的过程之中进一步融入党性理论知识, 以党的理论知识指导活动的开展, 以活动的开展促进党性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 在创新过程中不断推进党建
学生社团的党建工作是社团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堡垒, 社团党务工作者应当在开展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主动学习, 积累经验, 在活动过程中起带头与表率的作用, 同时在开展活动的过程当中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以党员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周边同学。
1. 社团党建工作制度的创新
高校社团需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有关学生党建的各种规章制度, 使学生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化, 确保社团活动高标准高质量的举办。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 就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否则制度就不能发挥其作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 就要对从事学生党建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使他们熟悉这些基本制度。要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监督检查、对工作结果的评比验收, 使相关规章制度得到认真贯彻执行。
2. 社团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
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形式。在培养教育工作中, 运用考察、参观、专访、座谈、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 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实际, 观察社会, 了解社会, 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 增强方法的可操作性和教育效果的实效性。
3. 社团党建活动内容的创新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形式要体现开放性, 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各种有效资源, 组织教育对象积极参加党课学习、组织生活、支部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等, 对教育对象进行开放式的、全方位的教育, 特别要引导让他们走向社会, 了解社会, 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对社会现象作深入思考, 培养他们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党组织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 应更多的面向社会, 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到企业开展党建调查, 了解党建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探索多种政治理论学习的方式, 开展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的趣味比赛, 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党的知识的学习、党性修养的领会。
从当前的情况总体上而言, 学生党员队伍主流队伍是良好的, 是大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和骨干队伍。但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部分学生党员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还存在着不够成熟的地方, 例如:党员意识不够强烈, 党性观念不够强烈, 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不够, 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够, 整体影响不甚明显。同时社团党建活动形势较为单一, 内容不够充实等等。
摘要:指出了学生党建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统领地位及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的作用,并探讨了加强学生党建,促进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学风;校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高校一项系统性、渐进性、层次性的重要工作,渗透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渗透于高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而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与动机,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无疑对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近几年,河北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高度重视并做好学生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学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学风,以大学生党建带动学风建设有效开展,使学生党建有了抓手,学风建设落在了实处,取得了明显效果。学生学风正,学习积极性高。本科学生专业英语八级考试一次通过率为48、2%,专科学生专业英语四级考试一次通过率60.2%,明显高于全国同类院校。第一、第二届本科生考研取得很大突破,每年有近8%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约占报考人数的30%;专科生接本人数连年增加,每年约40%的专科毕业生顺利接本。学生党员中还有多人考上了选调生、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带动了全体学生奋发学习,比学赶帮蔚然成风。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党建在学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学生党建是开展学风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学风建设的有力保障。“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学风建设必须首先解决的核心问题。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期。为了实现学风建设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党对学风建设的领导,在思想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教育,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而这些工作都是学生党建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学生党员发展与表率工作,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展新时期学风校风建设最有效的途径。
2学生党建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环节与有效途径。加强党建工作的过程就是学风校风建设的过程,党员发展的过程就是端正学风校风的过程。当代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政治热情,要求进步的愿望强烈。对于他们的成长而言,加入党组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学生要加入党组织,首先必须通过参加党校,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合格,并通过自己的良好表现被确定为人党积极分子;经过定期的思想总结、汇报,不断地反思自己思想、言行与党员标准的差距,党组织经过严格地考察、考验,并派专人进行谈话,从而进一步端正学习目的、入党动机,由党组织确定为党员发展对象;加入党组织,要通过严格的发展程序和仪式,使入党积极分子充分体验这一时刻的庄严和神圣,思想得到升华;成为一名党员后,严格的组织制度、学习制度、组织纪律,使学生能够时时刻刻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使他们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政治上更加成熟,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模范表率作用自觉发挥。
加强党建工作有利于在学生中形成追求进步,崇尚先进的良好学风。发展~名合格党员,他的突出成绩和模范表现会对周围同学产生积极的示范、辐射作用,成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从而带动学风校风的好转。另外,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既是工作对象,又是开展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会在各项教育工作中发挥带头、带动、领导的作用,协助教育工作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由此可见,加强党建的过程就是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过程,是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与形式。
二、采取有效措施,以学生党建为统领,促进学风校风明显好转
1把学生党建作为高校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逐步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加大党员发展工作力度,使学生党员比例进一步提高,把学生的政治热情保护好、发展好,实现以政治素质的培养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2抓好党员发展关,将培养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作为端正学风校风建设的过程。近年,外国语学院狠抓了学生党建工作,力求发展一名党员,树立一面旗帜,确立一个榜样,带动一片学生。首先,积极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新生一入学,就通过党课、团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与党的知识教育,启发引导学生向党组织靠拢,80%以上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壮大了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扩大了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为学生党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其次,以发展质量为本,注重培养过程。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程序,严格标准,努力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3抓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关,发挥学生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学风校风建设。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作用,带动学风建设。根据个别学生党员入党后思想上有所松懈、对自己要求有所放松的情况,我们加强了对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定期召开组织活动,组织学生党员结合自身的特点,肯定成绩,寻找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党员增强党员意识,思想上与学校党委的要求保持一致。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学习,遵守校规校纪,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与带领广大同学取得优异成绩。制定了《学生党支部关于学生预备党员转正及延长预备期的有关规定》,以此约束党员的行为,对个别学生党员还及时谈心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抓好学生班级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关,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促进学风校风建设。首先,狠抓了学生上课考勤及早晚自习,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与良好的学习秩序。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特别是节假日期间的请销假制度。我们要求学生党员、入学积极分子起带头作用,不得无故早走晚来,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狠抓了早晚自习,每天都对早晚自习进行检查或抽查,期末评出先进班级,促使学生保证学习时间,学习风气有明显好转。其次,树立典型,要求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要作学习的标兵,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上来。学院每年都要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不及格学生座谈会、考研经验报告会、专接本经验报告会、学术报告等活动,树立学习标兵,教育引导学生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督促学生党员要抓好学习,作学习的榜样。规定入党积极分子一学年有不及格现象,不能列为发展对象。每年严格按学习成绩等条件公平、公正地评定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及三好学生,使学习优秀的学生受到鼓励,安于学习,这些举措产生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5抓好校园文化活动关,将校园文化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辐射引导学风校风建设。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既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也是思想教育的阵地,是学风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对学风校风建设有较强的引导辐射作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以促进学风建设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归宿,要重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学术创新活动,要克服学术活动少,学生学习竞争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差,实践动手能力弱等情况。因此,我们根据外语专业的特点,每年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以“希望之星”命名的系列英语学习、娱乐活动,既丰富了生活,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如每周确定一个主题,举办一次“外语角”活动,几年如一日,每周如此。既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又拓宽了知识面,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与广泛参与。每学期都举办以“希望之星”命名的英语朗诵赛、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英语短文赛、英文歌曲大赛,每年还隆重举办一次学生班级英语短剧比赛等活动,此外,还组织学生参加全省大学生英语演讲赛等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外语热情与兴趣,既活跃了生活,又营造了学习外语的环境与氛围,出现了多个“无汉语”口语宿舍、“无汉语”口语班级,创建“无汉语”日。使学生能得心应手、流利地运用外语,出口能说,提笔能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风校风建设。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推荐阅读:
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10-20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06-19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05-27
加强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的思考论文06-02
关于加强高校党员档案管理的思考讲解10-19
高校思政课教师加强理论学习辅导资料06-09
高校党建06-13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06-16
浅论高校党建工作10-04
浅谈高校党建工作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