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工作建议(共9篇)
由于高职院校大多是三升一补设立的,因此高职院校的高职办学经历还比较短,高职院校的科技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工作处于摸索阶段,建议教育厅从以下几发那个面给予宏观指导:
1、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定位认识的指导
高职院校缺少对科研定位的认识,与生产结合不紧,找不到科研素材。高职院校的科研应是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技术研究,以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与工程实际的接触,平时的科研课题储备不足,高职院校教师在校内想出来的课题申报上去很难立项。
2、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正是学习借鉴同行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科技、教育资源,提高自身水平,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最佳途径。通过经常性的广泛交流,不仅有助于不同学科、交叉学科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方法等学术资源和成果的借鉴和吸收,推动学科之间学术对话、沟通与合作,而且能够达到崇尚个性、尊重差异、知识互补、成果共享和交流传播的效果和目的,从而奠定和产生在同行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
学术交流是科技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阶段性研究工作的一种总结、积累、借鉴和提高,为进一步地开展研究奠定基础、树立信心、指明方向。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包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访问研修,合作研究以及接受和邀请同行专家、学者讲学等。
随着高校招生体制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生了很多变化, 激烈的人才竞争, 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群体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新形势下, 高校团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我们应该发扬开拓创新的精神, 确定新的工作目标, 积极转变思路, 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帮助大学生团员全面提高思想政治修养, 引导他们逐步完善自身知识体系,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成为有思想、有学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 对各种新的信息和观念接受得比较快, 也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 各种信息和思想观念都会充斥其中, 对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都是巨大的冲击。
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下, 高校团工作也就面临更多的使命和挑战, 传统的灌输方式和引导方式已经不能达到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转变工作方法, 利用网络的便利和网上资源优势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树立正面的形象和榜样, 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 传递正能量, 抵制消极思想和错误的价值观念,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树立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 立志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主力军, 高度的道德自律和高尚的情操是发挥人的潜能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内部动力。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繁荣校园文化
高校的团组织应该是最接近学生、最能反映学生精神风貌和朝气的活跃组织。大学应该是成就梦想的地方, 每一个走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会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 而大学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也为学生们锻炼才干、发挥潜力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作为高校的团组织, 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资源, 为学生们创造各种展示才能的机会。许多校园活动, 比如各类竞赛、比赛等, 都可以由团组织发起和主办, 团组织的人员优势与号召力也会为活动的举办提供很多便利条件。通过这样一些精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不但可以丰富校园生活, 还可以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使其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更好地为青年学生服务。
三、加强团组织的组织建设, 有效指导学生会和社团活动
高校的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其核心和领导的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 完善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 充实团组织的体系, 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可以在团组织的领导和有效指导之下, 独立地开展工作。学生会具有较强的组织力, 在学生中的威信度比较高, 通过学生会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引导, 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会也是学生和团组织以及相关教育人员沟通的媒介和桥梁, 可以更好地实现师生交流和互动, 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实际需求。
学生社团是校园活动亮丽的风景, 团组织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社团具有组织性强和个性化强的特点, 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组织或参与不同的社团活动, 极大地拓展了视野和眼界, 有利于合理知识结构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锻炼。
四、注重学生骨干培养,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学分制、选课制的引入, 使得高校中班级的概念被淡化, 许多时候都是不同院系的学生共同选课和学习, 这样就给传统的依靠班级建立起来的团干部组织带来一定的冲击, 其领导力也会相应地受到影响, 这也对我们团组织学生骨干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们争当学生干部的意识不断削弱, 学生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相对减弱, 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等一些传统的学生干部职位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组织形式。
针对这样的情况, 高校团组织也应该打破按照班级和院系来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的限制, 利用学生会和社团组织, 培养一些在学生中有号召力的学生骨干, 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大学生心系社会, 避免死读书的现象, 多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培养奉献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 高校团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我们要充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背景、心理特点以及精神需求, 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做好高校团工作, 完善高校团组织体系以及相关机构, 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为培养具有综合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永胜.浅析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1)
[2]于晶.对新时期地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 (13)
[3]揭育通.浅谈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J].陕西教育 (理论版) .2006 (08)
[4]唐运前.论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的工作[J].法制与社会.2009 (21)
[关键词] 广西高校 科技成果 转化
一、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十五”期间,广西科技进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就辉煌。据统计2004年达到41.6%,比“九五”末期的38%增加了3.6个百分点。在2004年全国统计的23736项科技成果中,广西的成果数为332件,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其中成果总数中各高校完成成果64件,占全区总数的19.3%,全国的平均水平为22%,全国的高校完成成果共5127件。从数据可以看出,广西高校的科研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全区的科研成果主要还是以企业为主的,占34%,其他的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等占有相当的比例。同时,2004年全国登记的科技成果完成人员共210714人次。从单位属性看,企业科研人员是研究的主体。2004年科技成果完成人员中,大专院校研究人员为51840人次,占登记总数的24.60%;独立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成果完成人员分别为37766和27523人次,分别占登记总数的20%和13%,从全国范围来看,除珠三角及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外,大专院校的研究人员数草本与平均数持平,发达地区的大专院校研究人员比平均数普遍高出6%~8%,主要体现在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较高,科研实力、研究选题,以及成果转化能力均比其他欠发达地区水平要高出许多。
进入21世纪和我国入世后,广西高校正在经历着最为深刻的变革,面临着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已逐渐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年来,高校开发和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不少成果获得过国家、省(部)及行业的奖励。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但在新时期面对市场竞争、重效率、重效益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却发现能转化为产品的成果为数不多,急待提高。
二、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及问题
目前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自办实体途径
高校自办经济实体,是指高校内的科技成果持有者以高校现有政策和环境为依托,自己创造条件,兴办实体,将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主动承担起来,使科技成果转化得以实现。这一模式的主要对象是一些拥有尖端科技设备、雄厚科研实力和大量科研经费的高校,他们通过校内科研队伍的努力,开发出技术含量非常高的科技成果,其技术落差较大,对社会、企业来说可能一时难以接受,而自己兴办中小型企业、技术密集型实体,就可以顺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问题,还有利于产品研制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不断开发试销对路的新产品。实践证明,在高校内创办实体,是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但其主要缺点是,自办实体需要自筹资金、自租场地等,还要涉及大量的组织、协调、管理等科技人员不熟悉的领域,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精力上的浪费。自办实体模式把自己的科技产品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就不存在信息沟通问题,也就不存在技术闲置问题。但是,这种模式需要人员和资金的支持,而金融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风险投资市场的不完善,给这种转化模式带来困难。
2.合办实体途径
由于一般院校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业化开发,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与企业合办实体的成果转化途径。合办成果转化途径指的是科技成果提供方以科技成果作价的形式,把科技成果投入一个现成的企业进行生产,现成企业对进行合作生产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品实行独立核算,科技成果提供方按合同规定的比例获得收入的转化形式。特点是科技成果的提供方只提供成果和生产建议,其他生产条件由合作企业提供,经营策略也以企业方针为主。 这种转化科技创新成果转的优点是提供方的风险很小,转化速度快。缺点是不利于成果的后续开发,而且由于高校和企业是两个实体,不免会出现各种矛盾。
3.通过技术市场的转化途径
技术可以通过技术市场来传播,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技术中介间接转让,技术中介是指介于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技术中介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能够在企业和高校之间牵线搭桥,以转让、拍卖等方式,既帮助科研方转让成果,又可以为企业寻找技术源,解决技术难题,起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商品化的催化剂作用。 这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优点是高校可以集中精力搞科研,转化的任务完全由技术中介和企业合作承担,风险小,科研投入回收快,缺点是高校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受让企业对技术的后续开发难以进行。技术市场的完善对于通过技术中介转让的转化模式的影响很大。广西目前技术市场的不完善对我区高校科技化很不利;第二种是专利出售(直接转让),专利出售是指科技成果提供方以一定价格把成果的全部资料一次性出售给受让方,由受让方单独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与技术中介相比,专利出售这一直接转让方式的特点是过程简单,减少中介费,科研投入可以迅速得到弥补。其缺点是由科研人员寻找受让企业,需要掌握一定的市场信息,否则专利出售很难完成。而且如果科研人员立项时没有根据市场为导向,没有很好的针对性,技术闲置就很有可能形成。
三、积极探索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要进一步推动广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必须积极探索高校教育、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特别是改变“为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式教育观念,树立“大力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的开放式的教育观念
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习惯冲突、新旧观念碰撞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在人才质量观和事业发展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变。在人才质量上,要从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来培养人才。在事业发展观方面,要从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来考虑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既不能超越社会主义需要而盲目发展教育,又不能因教育发展滞后而束缚经济发展。
2.高等学校要在体制上成为自主办学的独立主体
在计划经济体制中,高等教育存在着政校不分,以政代校的弊端,因此办学者的出发点不是来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是来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计划和指示。在这种办学体制下,高校就失去了与社会主动接触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的情况下,高校必须面向市场,具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从责、权、利三方面成为独立主体,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才能积极地寻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其自身的服务社会的价值也才能更好地体现。总之,没有高校办学的自主权,教育、经济与科技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
3.加强交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一体化形式
第一,要适应科技一体化的趋势,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科技产业,发展科技园区。在科技园内,大学的科研人员有广阔的活动天地,他们可以同企业的科技人员联合起来开展基础研究,更多的是开展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从而冲破“象牙之塔”的纯粹科学研究的狭隘禁区,并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构筑起沟通的桥梁。研究范围的扩大,研究经费新渠道的开辟,研究条件的改善,为陷入困境的大学科研带来各种物质上帮助,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技术事业和生产的发展。
第二,发挥高校自身有利条件,自主创办科技企业。我国高校在科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己经确定,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生力军。然而,由于多数企业普遍产权关系不明,产权边界不清,企业未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同时,大多数企业也未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尤其是未能形成有效合理的利益分配结构,未能形成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于是造成了对高校科技成果需求不足,其利用水平与高校成果产出水平的差距還相当大。高校为了维持正常的技术创新转化循环,应该增强自我开发的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自主创办高校科技企业。当然在这种转化渠道的使用上,必须考虑校办企业的现实状况和高校的资金实力,避免盲目性。
第三,高校可成立科技服务部,广泛开展咨询服务,发挥其科技源的作用。高校利用自身的知识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使知识直接应用于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转化为社会和经济效益。高校的教师通过经常参与咨询活动,了解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针对性,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好地符合社会的需要。科技服务部可以有不同类型的服务,有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科技开发或者技术培训等,通过这些途径,使高校的科技成果更好地向企业转移、向社会辐射。高校通过技术服务部门,为企业主提供业务咨询;提供有关领域研究开发的最新情报信息;为企业提供先进的计算机,实验设备、尖端的科学仪器等,这样通过服务的中介环节,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联系,促使科学技术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谢旭人:中国产学研联合的现状与经验[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2]罗昌宏敖亚萍:加强观念创新重视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增刊
摘要:教学秘书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秘书作为一线管理者,其地位独特,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发挥着参谋助手、组织协调、服务保障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做好教学秘书工作提出了创新理念,提高认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创新工作方法等建议。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高校
一、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秘书是系级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实施者,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安排者,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系与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渗透教学计划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因此其地位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1.助手参谋作用教学秘书直接管理教学事务,获取信息快捷而可靠,可以尽快纠正教学过程中执行任务的偏差,不仅协助系主任处理系里的具体事务,如教学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落实与检查、评价与改进等,还应该积极调查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方案、采取新措施,主动为领导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系领导的决策创造条件,起到参谋的作用。
2.组织协调作用教学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在这个蓬大而又相互牵连的网络中,教学秘书处于枢纽位置。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教学主管领导的工作一般是决策性、全局性、统筹性的,而面向广大师生的、具体的工作却由教学秘书直接管理和落实。如排课、调课、征订教材、落实教学计划、安排各类考试、学生成绩管理、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核算教师工作量及教学津贴等等,都要由教学秘书组织完成。同时,由于教学管理的许多活动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教学任务的完成是由许多部门共同完成的,教学秘书也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具有上传下达、协调左右、互通情况、沟通信息、改善关系、合理统筹的作用,其协调职能发挥得好坏将对系(院)的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混乱,或者导致矛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服务保障作用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教学秘书从事的工作是教学行政管理即教学管理,是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系(院)级教学秘书的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也是教学秘书工作的重点所在,其主要目的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秘书扮演的是“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角色,应该加强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主动为广大师生着想,及时反馈教论文发表学信息,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服务落实于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如:教师的教学工作进度、课堂教学的考勤和质量监控、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的及时记录;学期中和学期末做的教学工作总结,考试后的教学质量分析等,教学秘书都必须熟悉掌握,并组织力量,合理安排,切实实施。
二、关于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建议综上所述,教学秘书不只是“收发员”、“通信员”、“勤杂工”,必须认识到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有人说:“教学秘书是半个系主任”,此话不无道理。因而,作为教学秘书不应存在自卑感,要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学秘书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创新理念,提高认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理念创新就是指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要冲破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偏见,热爱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系教学秘书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工作上,与同期从事专业的教师相比,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部分高校的领导缺乏对教学秘书工作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轻视教学秘书在基层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学校在教学秘书人员配备、业务学习、岗前培训、工作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不够重视,在客观上造成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有自卑心理,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寻找机会离开原工作岗位去谋求自身的发展。这种境况要求在学校解决其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高校教学秘书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清自己从事的工作在高校生存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忠于职守,在教学秘书岗位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真正担负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担,通过出色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教学管理既是行政管理,又是学术管理。教学秘书首先要熟悉本单位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才能及时协助系领导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当好领导的助手、参谋。其次,要学习管理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专门知识,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建立紧跟时代脉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内行”管理。最后,教学秘书要协助领导管好教学工作,除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必须不断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数据库操作、文字处理技术等,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3.创新工作方法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教学秘书顺利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学秘书工作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有了科学的工作方法,教学秘书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学秘书工作的特点看,配合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其工作方法必须实现创新。第一,教学秘书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做好服务性、辅助性、协调性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努力旅游论文发表/lylwfabiao/探索教学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思路,做到与俱进,不断提高。第二,在掌握教学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三,理清头绪,分清主次,集中汇报,重点处理。第四,必须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都不可有丝毫的疏漏和懈怠,做到静心、耐心、细心。第五,要深入教师和学生中,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另一方面有些常规性的工作可以交给他们去做,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师生工作的积极性,又减轻教学秘书的工作压力;第六,在教学管理各环节上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行“电子教务”,即一些临时性的事务通知,及一些教学管理文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发布出去,师生都养成从校园网上查看教学管理信息的习惯,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快捷、更高效。
摘要: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的概念、意义及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如何提升馆际互借工作的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资源共享
信息资源共享一直是图书馆界共同的愿望,而实现这个愿望的最佳途径是建立图书馆联盟。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于11月30 日正式成立的,旨在整合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文献资源,实现信息共建共享的目标。
一.馆际互借工作的概念、意义及必要性
1.概念: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Ill)是图书馆资源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指图书馆为了满足教学科研中重点读者的需求,在本馆缺少其所需图书的情况下,根据馆际互借制度、协议、办法和收费标准,借助其他图书馆的藏书资源的一种协作方式。
2.意义:现代图书馆已不再把实体馆藏拥有量作为衡量事业发展规模和效益的重要指标,而是将文献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和读者对文献信息需求的满足率作为衡量办馆效益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馆际互借工作是现代图书馆弥补馆藏资源不足、提高资源供给能力、最大程度满足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重要途径。这一服务方式历来受到各级各类图书馆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在新的文献信息传播交流模式下,图书馆加强和深化馆际互借工作显得更加富有现实意义。
3.必要性: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生源不断扩招,再加上许多图书馆加大对社会读者的开放及服务力度,读者群体日益增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无论是数量还是范围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随着书刊价格的持续上涨,各图书馆有限的购书经费能够获得的书刊越来越少。面对“供与求、藏与借”的矛盾,图书馆再也不能像过去一样单打独斗,必须走强强联手的道路,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通过开展馆际互借服务,才能有效解决这一困扰图书馆多年的矛盾。
二.馆际互借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使用率不高
BALIS馆际互借之所以从量上无法与文献传递相比(相差4倍多),一方面由于文献传递速度快,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实现,而馆际互借则需快递送达,所以很多读者更偏好文献传递;另一方面,除了与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关以外,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宣传力度不够也是馆际互借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图书馆都采取各种方式使更多地读者注册,但是最终使用馆际互借的读者只占其中的一部门,这说明我们的宣传力度还是不够,大多数的读者还是对馆际互借工作的便利性不了解。
2.系统存在问题,功能不完善
馆际互借系统为外购的北京创迅未来公司的软件产品,该软件目前能够进行基本的业务处理,但是还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结算统计功能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2)支持多样的物流运送方式;(3)联合检索功能不完善,未能包含全休成员馆;(4)管理配置功能需要进一步增强。(5)在操作过程中,系统经常不稳定,数据显示不全面,使互借员无法及时看见读者借阅图书的各项信息。
3.人员不足,很多馆际互借员都是兼职工作
在人员保障方面,由于馆际互借服务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而对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现在BALIS各个成员的馆际互借员的配置参差不齐,有的成员馆配置了专职的馆际互借人员,有的成员馆由于紧张等问题让部分馆员兼职馆际互借业务;有的成员馆经常更换互借员,致使工作永远处在初级阶段。在馆际互借的业务流程和软件使用等问题上,各个成员馆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馆际互借的有效开展。
4.物流公司快递员耽误流通
物流是BALIS馆际互借服务当中的重要环节。管理中心就BALIS馆际互借物流运输事宜与“快递公司”正式签订了“物流运输合同”。通过物流公司取送图书,读者可以不出校门,就能得到外校的丰富馆藏资源。而各馆的互借员在工作时,对读者提出的申请做了及时的处理,而在等待快递员的同时往往是一催再催,快递员总是延误取件的时间,让很多读者觉得我们的服务还不到位,效率还有待提高。这是互借员非常困扰的事情,问题究竟是物流公司还是快递人员还有待考证。
三.馆际互借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BALIS馆际互借”服务,同时继续做好咨询及培训工作。在新生入学进行“入馆教育”时,向学生详细介绍本馆的服务形式,尤其是馆际互借形式,给读者讲解在当今信息爆炸的年代,由于图书馆购书经费不能与文献同步增长,任何一所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完全满足读者需要的文献,读者都有通过馆际互借获得自己所需文献资料的权利;各校图书馆应在图书馆检索室或外借处醒目标明本馆馆际互借服务处,并挂有专门介绍馆际互借的方法及规则的说明牌。
加强宣传有很多种方式,如:定期召开成员馆馆长会议;将馆际互借服务的内容及对读者的便利服务制作成宣传版或宣传册分发到各成员馆;对各成员馆的馆际互借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定期开展现场注册活动;组织读者调查问卷,了解读者更多地需求,使大家对这项工作更加重视,群策群力,共同出谋划策,并对被采纳的建议给以适当的奖励和宣传。
2.完善数据系统
只有完善的技术作为保障,才能够保证BALIS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畅通。继续完善和改进软件系统功能,增强系统的实用性,能够方便为读者、馆际互借成员馆、馆际互借中心馆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
3.完善制度体系
资源共享需要有约束力的.制度作为保障,这种制度的制定可以参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的使用制度、联盟之间资源共享的管理制度等等。制度的制定要根据资源共享的实际情况,同时要保证制度的执行。
4.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馆际互借工作人员的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馆际互借的满意率。因此,要求馆员具有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结构,并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管理工具,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整合能力和信息敏感度。在管理上要重视对馆员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来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外,馆际互借人员应该熟悉本馆的馆藏情况及网络数据库资源和检索方法,对读者提出的馆际互借请求能够准确快速地获取所需文献资源或帮助读者正确选择数据库资源,从而快速查找文献,满足读者需求。
四.结束语
馆际互借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文献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办学和科研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不断开拓新的途径、开创新的服务模式、合理开发利用文献资源,图书馆的服务才能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和服务理念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赵晓晔.BALIS“馆际互借”的实践与发展[J].图书馆建设,(9):71-73
2.黄丽群,徐兰芬.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8):192
3.卢丹,高小序.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3):70
4.叶茂.常州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探讨.[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9):45
一是政府可以对学生食堂进行免营业额税收的征收,对于节省下来的这部分资金,食堂可以用来改进食堂的一些设备。
二是政府对学生食堂的水电气按居民价收费,这样可以使得食堂节省开支,近一步降低食堂饭菜的价格。
三是政府可以建立食堂原材料直供基地,涉及米,油,面,肉,蛋,菜等等,也可以采取统一的采购,并给予运输费补贴,降低运输成本。
一、目前高校后勤水电管理的基本现状
根据有关情况, 总结起来现状可以归纳为:一是有关节能的管理规定有待继续充实完善。目前, 多数高校在完善节能管理的规章制度, 这也是根本性、制度性的,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设节约型学校工作的健康推进。二是有关的监督力度不够大。不少学校的节能监管工作非常薄弱, 有的形同虚设, 有的即使有浪费能源也无人过问, 有的有相关的监督机构, 但力度太小、手段太少、效果不好。三是高校的管理者、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节约意识还非常薄弱。很多高校都存在不少的浪费能源现象, 一些办公室长明灯, 一些空调长运转, 一些厕所长跑水, 等等, 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人们节约意识的淡薄。四是高校后勤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没得到根本解决, 在很大程度上使水电成本居高不下。
二、高校水电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节能一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 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特别是现在正在建设文明中国、美丽中国, 以及中央大力倡导节能降耗、勤俭节约, 为此, 在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 在各高校开展节约能源, 已经是当务之急。
全社会、各行业、各高校, 都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特别是现在的高校, 集人才、技术之大成, 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更要大力倡导节约能源之风。另一方面, 水电是商品, 同时也是有限的宝贵资源, 不是用之不尽的, 因此, 国家使用经济手段来限制和约束。但在用经济手段制约大家的同时, 每一位高校工作者,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每一位大学生, 都要强化节约意识, 厉行节约、珍惜财产、爱护一切水电设施, 决不浪费一滴水、决不浪费一度电、决不浪费一张纸, 推动高校向规范化、节约化、科学化方向迈进。
三、加强和改进后勤水电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 成立水电节能管理领导小组, 切实加强管理。
加强组织领导, 是推进节能工作的第一任务。高校的节能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它涉及领域非常多, 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 难度也很高, 为此, 在校内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 就在组织上领导上给予了充分的保证, 小组的职责可以明确为: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的水电节能工作, 负责建立有关制度, 负责进行督查检查, 负责牵头研究探索有关新技术新方法, 并将学校的节能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二) 在学校内部实行目标化管理, 以大幅度减少开支。
实际目标管理是很多高校在后勤管理方面的有力举措, 其实质就是每月核定一个具体的指标, 水电管理部门在这一指标内进行全盘管理, 如果不超这一指标, 则给予相关人员以一定的奖励, 如果超出, 给予一定的处罚, 这样, 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一切手段和措施加强水电管理, 实现节约支出。
(三) 切实加强宣传, 大力提高全员的节能意识。
水电的属性是商品, 必须加强节约。要通过高校的网络、报纸、论坛等媒体和平台, 大力宣传节能知识和节能理念, 通过不断地宣传报道, 让节能节约深入人心, 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个大学生每一个后勤管理人员都能熟知熟记, 都能学到节水节电的方法和窍门, 更好地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实际上, 就要充分发挥校内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 通过舆论平台, 不断地总结节能管理的运作模式、技术应用、运行管理等成功经验, 形成“节约能源, 人人有责”的意识和氛围, 使广大师生员工能够感悟到节能的重要性。
(四) 切实提高高校的水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
水电设备非常重要, 所以必须加强供电供水设备的科学管理和维护, 要根据现实情况, 合理地配置、合理地安排, 尽量多采用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控制技术等比较先进的技术, 尽量使水电设备经济运行、高效运行。
(五) 全面加强水电稽查, 从而杜绝一切资源浪费。
水电管理部门特别是水电管理领导小组, 要设立专门的稽查机构和监督人员, 由这些机构和人员对全校所有的用户的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科学、规范的稽查和管理。对于违章的用水用电人, 一定要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 该执行经济处罚的执行经济处罚, 通过相应的处罚措施, 坚决杜绝校内的一切“跑冒滴漏”现象。
(六) 在高校内部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节水节电设备。
没有好的设备, 一切手段都没有支撑。事实也证明, 大力推广应用节水节电器具, 效果非常好,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已经上了这种设备, 作用非常明显。它可以明显地提高节能效果, 而且消耗较小, 管理也比较方便。同时要加大经济投入, 鼓励后勤管理人员积极开发和推广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以及新方法。每年要利用一定的资金, 引入国内甚至国际的高科技节能产品, 可以起到一次投资多年受益的效果。
(七) 借鉴先进高校的先进经验, 引入节能新机制。
通过节能设计、节能规划、节能管理、节能监测等手段, 来控制相应支出, 并同时保障高校的顺畅运行, 更好地服务于师生员工。
(八) 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各种领域都有很好的效果, 在高校的后勤水电管理上, 同样会有很好的成效。因此, 高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 制定高等学校节约资源的相关鼓励和激励政策, 实现奖罚分明, 有奖有罚, 通过科学的节奖超罚原则, 建立良性的节能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通过这些良性的激励机制实现节能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九) 借鉴有关高校的实际经验, 切实加强高校后勤方面水电工作和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目前的现状是, 后勤管理人员少, 队伍老化, 工作量大, 技术更新慢, 只会抄抄表看看数, 没有很好的科学知识和节能技术。为此, 要根据这种现实情况, 加大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力度, 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各种方式和途径, 为他们提供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学习和充电的机会, 让他们更多地掌握节水节电节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让他们更加专业化技术化。此外, 还可以在全校树立和培育节能典型, 让这些典型影响和带动周围人员, 参加到节能工作中来, 让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节能意识, 让每一个人都在节能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之, 节能是高校后勤管理的方向和趋势, 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政策机制、激励机制, 通过引起先进的节能技术, 采购节能型环保型设备, 以及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 通过这些手段, 全方面地促进高校后勤管理, 以推动高校各方面工作跨上更高台阶。
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长远的战略性方针, 高校也是如此, 根据有关情况的综合分析和研究, 实际上高校的水电节能管理的发展方向, 就是要加强节能组织和制度建设, 不断地创新节能机制, 深入地探索节能新技术, 从而总结出更多节能新路径, 推动高校后勤的节约化管理的快速发展。
高校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是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发展所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它能够有效地补充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不足,健全心理健康保健的三级网络,对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全面开展有积极意义。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有其他非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所不具有的天然优势。首先,辅导员具有对学生情况了解全面的优势,他们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状况、学习情况和人际关系状况等都比较清楚,熟悉学生生活、思想、心理、行为等特点。其次,他们有丰富的做思想工作的经验,善于观察人、理解人。再次,辅导员的年龄、知识背景和经历都与学生比较接近,有利于缩短咨询双方的心理距离,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所以,通过一定的系统培训,辅导员就能对于学生面临的一般性心理问题或发展性心理问题有选择地给予部分或全部地解决。
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角色、所学专业等原因,在兼职心理咨询时往往出现一些需改善的问题。辅导员在工作中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他们的工作取向是以社会利益为取向。工作时所采取的方式大部分为命令和说教。由于专业背景和工作内容的限定,辅导员往往从品行和思想意识的角度评判一个人的行为和行为的根源。以上这些情况与心理咨询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如果将这些工作习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入心理咨询工作中,将对心理咨询的过程造成损害,使咨询效果大打折扣。辅导员只有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加以改进和调整,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完成心理咨询工作。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笔者归纳出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六个方面及从事咨询工作时的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一、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1.辅导员在咨询中应与学生在身份地位上保持平等
平等,指咨询双方除了咨询中的咨询师和求助者这层关系外不存在其他的任何关系,尤其是高低尊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咨询双方是两个实实在在的平等的人。咨询师的唯一目标是凭着他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人格,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困惑,恢复心理平衡,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所以辅导员在兼职心理咨询时,从走进咨询室那一刻起,就要有意识地转变角色,放弃平时工作中“高高在上”的学生管理者角色,以平等、平和的心态对待来访者,才能真正地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有效解决问题。否则来访者就会感受到压力,不能自由表达,咨询也就无法取得良好效果。
2.辅导员在咨询中应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
以当事人的利益为中心是心理咨询的一项基本要求。它与思政教育中以社会利益为导向是不同的。心理咨询作为一项助人工作,其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减少或消除来访者的发展障碍,充分挖掘来访者的潜能。所以其必然要以来访者个人的利益为导向。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时尤其要牢记这一点。不能对学生的行为妄加指责和批评,而要多理解和关心学生。当发现学生的行为逾越了校纪校规或道德要求时,辅导员不能本能地马上通报学校或家长,对学生进行惩戒,而应为学生考虑,采取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处理措施。因为辅导员此时是一名心理咨询人员而非学校的管理者。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一定要掌握好哪些事情要为来访者保密,哪些事情是要与相关部门联系的。辅导员在咨询中坚持以学生的利益为中心,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向咨询员吐露自己心理问题的细节内容,咨询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辅导员在咨询中应注意多倾听
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咨询技能。与普通的日常交流不同,心理咨询的倾听需要很强的技巧性。长期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在心理咨询中往往不注意倾听。有的时候学生还没有把话说完,辅导员就自认为完全知道学生的问题是什么了,马上就开始为学生“指点迷津”。这种“我说你听”的交流习惯在辅导员的咨询中常常出现,影响了咨询的效果。其实,倾听不光是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去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要传达出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所以,辅导员在咨询中要将自己“放下来”,多用心倾听学生。在被倾听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来自老师的理解和关心,往往使他们倍感宽慰,有利于心理问题的消融和解决。同时学生对于自身的问题会认识得更加明确和清晰;有时他们自己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4.辅导员在咨询中应区别心理帮助与物质帮助
心理咨询是通过谈话的方式,为求助者提供心理帮助的过程。咨询师不会直接进入来访者的生活。他们的工作重心是改善来访者的心理环境,使来访者发挥潜能、活出自我。使心理帮助与物质帮助相区别,使咨询双方不受其他角色冲突的影响,更加有利于心理咨询取得效果。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在解决学生的现实困难方面很有经验,如为毕业学生推荐工作,为生病学生筹集医药费等。有些辅导员在咨询中常依赖这些经验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以期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物质帮助可以为学生缓解一时压力,但对学生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以后可能还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同时,这种物质帮助形式也违背了心理咨询“助人自助”的原则。所以辅导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建议的方式代替实际的帮助或者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5.辅导员在咨询中不能以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来讲,学生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品德问题,二是心理问题,三是两者相互交叉,品德问题中夹杂着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不等于品德问题,但心理问题如果不注意疏导,很有可能会转变为品德问题,品德问题也会转变为心理问题。谈论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的目的在于分清学生问题的性质,指导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而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管理,以批评教育的方式纠正其行为。这种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方式,在进入学生内心世界的深度以及交流态度上都与心理咨询方法迥异。所以辅导员进入心理咨询状态时要努力克服将心理问题品德化或思想意识化的倾向。用专业的心理咨询方法、态度和原则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有效地通过心理咨询帮助学生成长。
6.辅导员在咨询中应正确对待价值干预的问题
价值是人对于各种事物是非好坏的判断。价值观是人们信念系统的核心,在心理健康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心理咨询要求咨询员“价值中立”,既咨询员不对来访者的言行做出任何价值判断,而是持无条件的接受态度,咨询员充分尊重、理解来访者的价值观和各种权利,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善恶是非标准或个人意愿施加于他人。辅导员在心理咨询中由于以往工作角色和咨询经验的限制,容易出现价值评判和价值说教这两类问题。价值评判指的是辅导员依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判断。常对学生某类行为和特质表现出赞同、欣赏或排斥、厌恶等反应,而缺少接纳、理解与尊重。这些态度往往会对来访者和咨询关系造成损害。价值说教指的是辅导员不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感受,极力向学生推销、灌输他所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其实,在心理咨询中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咨询中的咨询员是一个“陪伴者”“促进者”。虽然他绝不否定来访者或是为来访者做出决定,只是陪伴来访者去面对人生,通过接纳与聆听真诚地去了解来访者的主观世界,鼓励和促进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对自己作探讨,在渐增的自我觉察的基础上为自己找到更合适的行为,但他也会提供一套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健康心理的模式给来访者参考。同时咨询员也非常清楚自己所拥有的价值体系,在咨询过程中他会清楚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用一些公众观点来掩饰自己或欺骗他人。总之,在咨询过程中应避免任何价值评判和价值说教,而是应充分地尊重来访者的价值观并真诚地与来访者共同探讨,使来访者更自由地进行自我探索,从而获得对自己最有价值的收益。
二、对辅导员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几点建议
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会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所以,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六点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订立职业发展目标,不断精益求精
心理咨询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咨询师拥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咨询技巧。所以兼职心理咨询的辅导员需要确立长远发展规划,树立精益求精的意识,不断鞭策自己进步,争取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率的帮助。随着咨询经验的不断丰富,辅导员就可以尝试接待一些患有严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在实践中让自己不断进步,获得更大的职业成就。
2.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拥有丰富的心理咨询学知识是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关键。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至少应具备以下几门课程的知识: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等。除了这些基础课程外,辅导员还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一些心理治疗各流派的专业书籍,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和认知疗法等。通过深入阅读这些专业书籍,辅导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将会更为成功。
3.参加心理培训,多与专业心理咨询员交流
个人的成长对于心理咨询人员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多参加各种心理培训,如团体心理训练、心理剧治疗等。通过定期参加培训,辅导员不仅能获得个人成长、学习新的心理咨询技能,而且能交到很多专业心理咨询朋友。从而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这些将为辅导员的职业成长提供更大的保证。
4.在咨询中不能接待自己所管理的学生
辅导员和自己所带的学生平时接触很多,这种双重关系对于咨询双方都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咨询的顺利进行。以上四点都是对辅导员兼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应参考的建议,辅导员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张传新.政治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7).
[2]冯海梅.思想政治工作者从事心理咨询的利弊[J].广州大学学报,2002(1).
探讨高校英语教育的建议
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应注意的实用性问题
(一)高校适应性英语教学强化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所使用的教学大纲具有统一性但是事实上并非所有高校的学生英语水平都处于同一起点并且不同类型的高校以及不同类型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都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教学大纲的统一化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而社会对高校教学英语质量作出评价的主要依据是英语四级与六级等考试的通过率,但是由于不同专业之间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存在的一定差异,所以仅仅以通过率作为评价指标也是相对片面的所以高校英语教育应当认识到全球化背景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社会产业与高校密切结合的趋势并针对高校以及学生的不同类型来提出有差别的英语要求并开展有差别的英语教育。
(二)强化实用性英语教学的建议。
全球化背景下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一是要对教学理念作出转变,从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强调向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转变。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交际能力以及听力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发展与提高。为了确保大学生英语使用能力的发展,有必要加大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并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完善英语的评估与考试制度;二是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对学生开展差异化教育并强化分类指导。对于类型不同和层次不同的高校应当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国家重点大学外的高校在强化课堂交际、听力等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开展英语授课使用英语来开展教学活动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发展趋势。所以在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一是要让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得到良好衔接以满足学生求知需求;二是要重视针对学生开展职业英语培训和职业规划教育在此过程中既要强调重点汉要重视全面性;三是要努力为小班教学创造条件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互动与差异化教学;四是高校有必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应注意的教学方法问题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往来、国际间文化交流以及我国在国际政务中的参与日趋频繁在此过程中英语的重要性得到了突显,同时对高校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同时要重视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新闻英语导入教学能够很好地满足对高校英语教学方法提出的这些要求。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则为语言提供了环境。在高校英语教学中使用新闻英语导入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流畅优美的英语语言和多彩丰富的知识内涵。
网络的发展为新闻英语导入教学提供了条件,网络中的英语新闻可以作为训练学生口语与听力的最佳材料。为了提高新闻英语导入教学效果需要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文化知识进行充分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英语中包含的西方思想、文化、风俗等。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让教学过程承载文化意义而不仅仅是词汇、语法教学池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当然,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绝对不仅仅局限于新闻英语导入教学但是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当以提高学生英语使用能力和渗透跨文化教育为重要目标。
三、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应注意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
全球化背景使英语成为了学生参加工作以后能力与素质的重要体现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都需要具备社会岗位要求的英语素质与其它综合素质,而这要求高校不仅要做到完善公共英语教学同时要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创新。
(一)完善公共英语教学体系滩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国民英语素质对促进社会个体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要能够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对英语进行熟练的运用,由此可见,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具备扎实的英语素质也十分必要,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需要以公共英语教学为重要阵地所以重视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体系的完善也是高校英语在全球化背景下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体系可以从层次、手段与缓解等方面入手来进行完善,在具体实现中,一是要对课堂设计进行强化,以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需求为依据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尤其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增补、学生求知欲以及学习动机的调动等;二是在公共英语教学中要积极运用多媒体以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从而使英语公共教学中外教数量有限以及教学环境欠佳的因素得到弥补;三是有必要对课后辅导工作进行强化督促学生将课堂中所学的专业知识与英语结合并转化为今后可以使用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提高自身专业领域内的英语知识与技能。
(二)创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滩动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科技工作建议】推荐阅读:
高校科技处工作思路01-08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问题研究解读09-26
对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06-29
改进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的建议07-19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06-16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01-01
加强高校党建工作06-04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07-01
高校女工工作总结09-10
高校组织工作计划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