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型毕业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理论型毕业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探索新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寻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从“知识导向型”和“教师讲授型”的模式向“成果导向型”和“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变。

第一篇:理论型毕业论文

教学型高校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探索和实践

【摘 要】文章针对教学型高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从学生、指导教师、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在梳理和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六条措施。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 毕业设计(论文) 多元化

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地位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中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风和实践创新意识的有效手段,是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初步形成规范工作习惯的重要演练,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研究和实践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全面检测和认定,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论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本科阶段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从目前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整体状况来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明显下滑,普遍存在着选题不当、内容重复、理论与实际脱节、形式不规范以及学术剽窃等问题。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根本,对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学生的因素

高校扩招后入学门槛逐年降低,尤其是为数众多的地方院校,生源质量明显下滑,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如果在大学期间学习不努力,则在毕业设计(论文)中难有好的发挥和表现。其次,由于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又安排在毕业前夕,在面临应聘、考研、公务员考试等各种因素干扰和影响下,学生很难将思想和精力投入到论文上。另外,近年来代写论文现象泛滥;来自网络的资料和文献获取便捷,使拼凑论文变得容易。

2.指导老师的因素

对于地方教学型高校,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安排指导的学生较多,加之教师自身又有科研任务,很难在论文指导上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很难对指导的论文进行深入研究和仔细审阅,因此不能针对性提出指导意见。另外,近年来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普遍使用手机和邮件进行沟通,方便的同时却也使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3.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和管理的因素

选题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最终完成质量,这一阶段的工作通常是先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课题在学院审核后发布,最后由学生选择。教学型高校本科生数量一般较多,按照通行的一人一题的要求进行课题申报和选题,就容易出现题目重复(大同小异)或题目不适当,从而限制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

目前各学校毕业论文选题时普遍采用双向盲选的方式,但是考虑到毕业论文环节工作量因素,很多学校还是按照教师的教研室(系)归属和职称等情况,设置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某些情况下还会指定学生进行选题,因此导致一部分教师所指导的论文和其专业并不匹配,导致教师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只能帮助学生把握论文的一般形式和逻辑结构,很难提出对论文研究真正有价值的指导意见。

通行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和质量监控重形式轻内容,主要表现为毕业论文一般规定必须按照统一的时间安排来进行,并且各个阶段都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规范的制式表格,固定化、程式化的管理流程和规范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监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统一的进度安排使组织管理工作高度集中,各级教学部门通常只注重毕业设计(论文)流程和规范的形式审核,疏于内容审核,另外单一和固定的过程管理也限制了指导教师和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上的灵活性,而且填写各种表格本身会耗费相当的时间,指导教师和学生皆有疲于应付之感,对论文写作产生了消极影响。综上所述,目前通行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流程及规范,从课题申报、课题审核、资料收集、实验或调研、论文撰写、修改、定稿到论文的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与考核机制。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措施

1.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时间适当前移

考虑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功能和性质,各高校通常将其安排在所有课程修完之后的第八学期,必然会和毕业生的生产实习、考研、应聘互相影响,如果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的时间适当提前,即将选题、资料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在第七学期中期完成,在第七学期中后期完成论文开题,这样以来学生还可以在寒假期间继续撰写论文,到第八学期前半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这样安排既不会影响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的知识储备要求,还可以将寒假的时间有效利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

2.探索和改革毕业设计(论文)形式

目前各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普遍采用本科学位论文的形式,其缺点是形式单一、刻板,忽视了各学校及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差异,遏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难以激发师生的研究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效果。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教学目标和国内外高校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应该大力探索和改革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纠正“八股文”倾向,扭转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强化本科阶段专业教育面向工程应用、促进职业发展的定位。根据各学科专业的特点,探索多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形式,鼓励学生将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著作)、艺术作品、学科竞赛作品、课外科技活动作品、发明专利、田野调查报告、企业实习研究报告等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完善和提升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将会有力的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效果。

3.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查重”工作

近年来各种网络文献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包括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在内的网络文献资源已成为大学生论文写作的主要文献来源,但是同时网络资源的便捷也使学生“拼凑”论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仅凭指导教师自身的知识积累很难准确衡量论文的价值,因此有必要借助专业查重软件来鉴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的文字复制率及来源公正评价论文的完成质量。考虑到教学型高校本科生一般招生规模较大,“查重”工作可采用随机抽查和普查相结合的方式。以西部某高校为例,先后三年采用查重软件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抽检,检测通过率逐年提高,有效地遏制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

4.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机制

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主要由指导教师评阅成绩、验收(审阅)成绩、答辩成绩组成,指导教师评阅成绩由论文指导教师评定,验收(审阅)成绩由其他教师评定,答辩成绩由现场答辩小组评议后评定,各学校在成绩构成以及所占比例上大同小异。上述安排看似合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为方便管理和组织,成绩和意见往往在论文原文上填写,一般是指导教师先填写成绩和意见,然后其他教师再填写验收(审阅)成绩,最后由答辩小组填写答辩成绩。因此,验收(审阅)成绩评定时往往会参考指导教师的评价意见和成绩,甚至有时答辩小组也会参考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和验收(审阅)成绩,所以导致论文成绩评定不够准确。针对这一问题,可在总成绩评定前采取措施隐藏之前的成绩和意见,避免某项成绩评定时受到影响和干扰。论文答辩是评审对作者的质询过程,通过充分质询可以全面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质量,尽可能的消除评阅者的成见和误解,因此应适当加大答辩成绩的权重。

5.建立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反馈机制

要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论文的质量,还应评价指导教师的工作绩效。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可以从学生评教和教师同行评议两方面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是周期性工作,应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根据工作绩效进行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认定和下一年的指导任务安排。

6.加大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奖励

应从教学管理方面入手,加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奖励措施,如专门设立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参照奖学金的方式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作者进行奖励,并将其作品进行展览。对指导教师计入一定的教学业绩,同时作为年度评优和职称评定中考查的重要内容。

结论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教学型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应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深化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和创新,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4(34).

[2]杨卓娟,杨晓东.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废之辨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

[3]刘波粒,刘泽军.浅析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的原因[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4]任泓一.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9,6.

[5]王世刚,姜淑凤,周成.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6]王琪,武寿春.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9,6.

[7]李莉.教学型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中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

[8]高慧,涂道伍.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10,7.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教务处 陕西西安

作者:古卫涛

第二篇:基于就业需要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摘 要 传统的毕业设计在内容上,一般是教师出题,学生选题。题目侧重理论,缺少实践支撑。而“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毕业设计将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优化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评分标准,切实以实战为中心,将传统的毕业设计改革为更具操作性、实践性的真实项目演练,最终使得毕业设计为学生就业服务,提升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最终通过毕业设计为学生的就业搭建一座桥梁。

关键词 就业桥梁 实战型 毕业设计 广告学专业

1 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的现实需要

首先,当前就业环境不佳以及学生就业能力的低下是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的重要原因。据调查,我校广告学专业2011届、2012届毕业生实际就业率仅为43.8%。因此,通过毕业设计打通从学校教育向实际就业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的初衷,也是调研我校2011届、2012届广告学专业就业情况之后得出的结论。

其次,高校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学生大学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阅,更是学生对大学阶段所学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应用。因此,如何将毕业设计与真实的实践项目结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是高校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再次,作为本科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毕业设计在时间安排、选题、内容、指导方式、评分标准等各个方面往往囿于理论研究的框架,而非实践的需要。因此,如果能够优化毕业设计的培养方案,必能帮助学生激活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最后,毕业设计方案的改革必须与广告学专业特性相结合。因此,我们需要从与广告学科密切相关的选题、内容等各方面入手,精心设计一套完善的广告学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方案,将完善广告学人才培养方案,推进高校广告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

2 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内容

从广告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结合我校广告学专业策划能力和影视制作的课程优势,制定一套完善的可执行可量化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实战型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如图1),即建立起由学校和企业联合指导,小组或个人独立完成真实项目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在研究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从选题、指导方式、答辩及成绩评定等方面深入了解国内其他高校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总结规律;通过深入访谈法,了解已毕业的2011、2012届毕业生和即将毕业的2013届广告学专业目前的就业状况和影响就业的因素。

广告学专业实战型毕业设计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大方面:(1)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研究:探讨如何从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出发,制定符合现实需要且能体现理论水平的论文选题。因此,从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入手,将高校广告教育的课题在真实的项目实践完成,必将极大提升广告学教育理论的实践水平,为广告公司的实际项目注入科学的理论血液。(2)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研究:结合我校广告学策划和影视广告制作兩大优势,实现毕业设计在形式上实现多元化,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完成一篇策划案或一则影视广告,不仅体现学生自身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的特长,更能提高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积极性。(3)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时间进度安排研究:传统的毕业设计开展的时间较晚,且与实习和找工作重叠,以至于到答辩前夕匆匆忙忙编造一篇,其质量可想而知。因此,实战型毕业设计将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时间上进行科学设计。(4)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式研究:根据前期对毕业设计选题的调查研究,建立与选题相适应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案。即由原先专职教师的单一指导转变为企业和专职教师的联合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5)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答辩形式研究:在前期选题、指导方式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从单纯的学生讲、老师听、提问题创新为公司提案、研讨会等答辩形式,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机会。(6)广告学专业毕业论文最终成绩评定方法研究: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怎样全方面评价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展现的综合能力,以保证学生真正学到东西的同时,实现理论层面的提升。

3 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创新

(1)思路创新。毕业设计是衡量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也是教学效果的一次全面反馈。本方案的思路创新在于将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贯穿于四年的学习实践,以提高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和就业为目的。(2)方案创新。传统的毕业设计大多走走过场,缺少符合实际需要的可行性方案。因此,结合广告学专业的实际就业需要,建立这样一套思路与培养模式创新、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是适应现代高校广告学教育的必然趋势。(3)实践教学理论创新。将广告学专业实战型的毕业设计方案应用于2014届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中,在实践中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并提出创新性的实践教育教学理论。

4 基于就业需要的实战型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研究的应用价值

为就业搭桥的实战型广告毕业设计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方案将有助于学校更好与企业合作,用人单位提前介入到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更符合广告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2)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人才质量。(3)实战型的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方案将毕业设计与就业相结合缩短了就业适应期,有助于增加学生实际的广告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沟通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能直接或间接帮助学生就业,最终提高广告专业学生就业率。

通过将真实项目纳入到广告学的毕业设计中,实战型的毕业设计必将拓展广告学教学的空间,丰富广告学教学的内容,并加强广告学专业建设的力度。只要我们以学生的利益为重,合理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将毕业设计与就业联系起来,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一定会取得成效,终将推进高校广告学教育教学改革进程。

作者:卢金婷

第三篇: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思考

摘要:探索新型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寻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从“知识导向型”和“教师讲授型”的模式向“成果导向型”和“学生自主探索式”的学习模式进行转变。该研究旨在提升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及复合型的当代精神科医师。

关键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是一门研究各类精神障碍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及康复的临床医学分支,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遗传学、精神药理学、脑影像学、精神障碍流行病学以及社区康复技术等核心内容。目前“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及生物学等诸多学科存在交叉性融合性发展的趋势,并且紧密联系了人类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精神障碍防治工作。

根据多年来本人指导“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和经验,以及对全国高校“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本文将重点阐述在“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把精神科临床、科研、教学和思想道德素养充分融合的改革思考以及對培养该专业硕士研究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未来发展方向和职业成就的影响,旨在提升“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水平,以及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崇高思想素养和复合型的当代精神科医师[1-2]。

一、“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毕业论文设计目的与作用

“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仅要学习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及医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应该准确理解各类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物质依赖及睡眠障碍等)的临床精神症状、各种抗精神疾病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及规范使用的原则,作为该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更应该牢固掌握临床和基础的科研方法及研究思路,并大量阅读该专业的学术文献,以提升个人的综合科研和学术能力。只有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熟练掌握精神科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够去推动未来精神医学和精神药理学的创新发展,才能涌现精神科领域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精神疾病患者。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将重点围绕他们在研究生阶段三年所学的精神科基础理论、临床实践知识和自身科研能力,并结合精神科临床问题作为导向进行综合顶层设计他们的硕士毕业论文,在指导教授的引导下他们应结合自身综合能力思考制定的3年硕士研究内容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这也是硕士研究生踏上工作岗位或者攻读博士学位之前个人自我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经之路,对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

二、“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

“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紧紧扣住精神科临床核心问题,并结合精神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按照“引导-讨论-设计”与“发现-研究-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来进行科学选题[3]。指导教师或该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提出初步的研究方向,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研究生应该大量查阅国内外该研究方向的高质量文献,并进行阅读、总结和分析后,研究生积极主动与指导教师共同再探讨该研究方向的可行性及具体科研设计方案及实施步骤等,形成可行性方案,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开展论文课题的实施。按照此模式可以引导学生对精神医学问题进行深度的科学思考和探索,再结合可行的研究方向提出硕士论文的研究假设,积极的培养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举能使硕士研究生更加系统地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现状,也能够让其逐步熟悉精神医学的科学研究方法,并培养其科研思维和科学素养。

三、“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的选用和要求

指导教师在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中起着重大导向性作用。指导教师应该严格按照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制”的要求,一方面加强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学术能力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将精神科临床实践和实验室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并且将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的精华部分融入教学过程中,借此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和科学研究视野,提升“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效果。要真正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精神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该专业学术硕士研究生导师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条件:(1)具有崇高的职业和道德素养,在学习、科研和生活上关心爱护自己的硕士研究生;(2)在精神疾病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且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开展精神疾病前沿的科学研究;(3)具有精神疾病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或该专业学术性研究生导师团队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带教老师;(4)具有满足该专业学术性硕士研究生开展精神疾病临床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平台;(5)具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支持和培养该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科学研究。

四、“精神病和精神卫生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和考核标准

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是对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综合考察,也是硕士生指导教师人才培养成果最重要的体现方式之一。因此,该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指导教师都应该高度重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确保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设计合理,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并且确保硕士研究生能够独立撰写出高质量毕业论文。此外,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考核标准要求比较严格,应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4]:一是硕士研究生对所学的精神医学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在临床精神科进行应用,具有对精神疾病患者准备诊断、治疗及心理干预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对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实验操作及临床病例数据的严谨性和真实性进行考核。三是在强化精神医学科研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及科研实验的前提下,研究生硕士论文设计是否以精神科临床问题为导向,提出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真正的解决了临床问题或仍存在哪些问题来综合评判硕士研究生质量和论文水平。“精神病与精神卫生专业”作为中国临床医学中最为紧缺的专业之一,作为该专业的指导教师应该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当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培养当代精神科医生,让他们成为既有崇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懂精神科临床和科研的,该领域的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术性医生,指导教师也期望他们能够成为中国精神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栋梁之才,守护中国人民的精神心理卫生家园。

參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2]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1):168-170.

[3]王义鹏,陈燕.基于“动物来源药用蛋白/多肽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生物制药专业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49):90-91.

[4]卫林.关于医学免疫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的几点思考[J].医药前沿,2016,6(10):385-386.

Design-Thinking on Academic Master's Thesis of 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

HUI Li1,HU Wei-ming2

(1.The Affiliated Guangji Hospital of Soochow University,Suzhou,Jiangsu 215137,China;

2.Mental Health Center of Yanqing District,Beijing 102115,China)

Key words:Psychiatry and mental health;Postgraduate;Thesis

作者:惠李 胡维明

第四篇:民生型政府理论研究综述

摘摘要:关注民生是近年来我们党和政府的核心议题和公开的政治承诺。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体现了政府职能已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实现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的转型。

关键词:民生 民生型政府 理论研究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卓越成果的同时,更加突显政治体制改革的弊端,政治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突出体现了政府职能已由追求经济增长转向解决民生问题,从而实现由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的转型。为此,本文拟就民生型政府的理论基础,内涵及意义,制度建设对构建民生型政府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一探析。

一、民生型政府的理论基础: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登哈特夫妇(Robert B. Denhardt and Janet V. Denhardt) 提出来的。从2000 年至2003 年,通过对当今世界各国方兴未艾的“新公共管理”的理性的反思和批判,丹哈特夫妇建构出其系统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所谓“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和执行公共政策时应该集中于承担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的职责,他们的工作重点既不应该是为政府这艘船掌舵,也不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新公共服务理论有四个基础理论: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社区和市民社会模型、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建构在这四个基本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公共服务”理论,其基本内涵有以下几点: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责任并不简单;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概括起来,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就在于:追求公共利益,奉行服务理念,凸显公民社会的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民价值,强调民主对话沟通协商基础上的政府与社区、民众的合作信任和互动共治。

二、民生型政府的内涵及意义

公共行政大师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在《行政学的三个问题》中指出:“从某一个国家的行政环境归纳出来的概论,不能够立刻予以普遍化,或被应用到另一个不同环境的行政管理上去,一个理论是否适用于另一个不同的场合,必须先把那个特殊场合加以研究之后才可以判定。”由于行政学最早产生于西方,作为东方国家的我们无法全盘照搬在西方已经成功了的理论,我们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政治体制及公民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将其变成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理论。

1、民生型政府的内涵:

所谓民生型政府即公共服务型政府,在对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定义上,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著名学者张康之认为:服务型政府是“把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刘熙瑞认为,服务型政府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责任的政府。赵杰认为,服务型政府是一种全新的政府职能模式,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只有政府减少行政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促进社会发展和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通过增强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让市场主体参与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社会企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笔者认为所谓民生型政府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围绕着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展开,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

2、构建民生型政府的意义:

(1)构建民生型政府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我们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把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和参政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只有构建民生型政府,变政府的管制职能为服务职能,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得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保障,更好地服务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的“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社会,因此,政府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进行经济建设,政府的角色应该是由“划桨”到“掌舵”再到“服务”的不断升华的过程。

(2)构建民生型政府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改革日趋成熟,已经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势必要形成与其相适应的政治体制,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和干预内容。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全能型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中心,是价格制定的中心,是包管一切的政府,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有限的,服务型的政府,政府负责制定规则,为市场、企业提供服务,监督市场环境。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要与国际接轨,我们不仅要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我们的市场经济,还要参与全球竞争,使政府的职能与世界接轨,因此只有构建我国的民生型政府才不会偏离世界公共行政发展的基本趋势。

三、现阶段我国的政府模式

1、政府模式的分类

政府模式即政府的类型,是政府行政理念、行政体制、行政职能、行政目标、行为方式等方面所综合体现出来的一种特定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府模式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也就是说政府模式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产生的,所以建立什么样的政府模式,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人类社会自发展以来,政府管理模式大体有三种,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政府模式。张康之教授指出“如果说在农业社会人类所拥有的是一种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的话,那么在工业社会,人类所拥有的是一种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而在后工业社会,人类社会的公共管理是一种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2、现阶段我国的政府模式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种政府模式,现在各国政府正在努力实现向服务型政府模式的转变,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政府模式是什么呢?施雪华在对东方国家的政府职能分析中指出,东方专制国家的政府行政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即国家至上理念(社会事务国家化) 、全能政府模式(政府职能庞大) 、强制行政方式(强制性征集资源) ,即以国家权力作为后盾实施国家和政府对社会的全面控制,这就是比较典型的管制行政的“范式”,也就是说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政府模式也处于从管理型向服务型即民生型政府的转型过程中。

四、完善的制度建设:构建民生型政府的前提与保证

中央已经再生强调,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这就需要从制度建设和制度保障的层面,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公平正义,用制度保障来实现民生型政府的构建,通过“制度重塑来实现价值重铸”诺思指出:“制度是一种制定出来的规定、守法程序和行为道德规范,包括以宪法、法律法规为基本内容的正式规则和以习俗、传统、习惯等形式存在的,非正式规则交错构成的,一整套规则体系及其实现机制,是人们重复博弈的结果。”中国由于存在着制度供给不足、制度信仰不足以及制度化水平不高的缺陷,因而制度重塑是我们相当长时期内的一大目标。在建构民生型政府时,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制度化建设,实现民生型政府的制度重塑,即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来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以完善的制度保障民生型政府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周庆行,李勇.建构服务型政府:基于制度框架新视角分析.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7

2、张康之. 公共管理伦理学[M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3、刘祖云. 历史与逻辑视野中的服务型政府--基于张康之教授社会治理模式分析框架的思考[ J ]. 南京社会科学, 2004, (9).

4、丁煌. 西方行政学史[M ].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丁煌.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丁煌译.[美] 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澳]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琪.董幼鸿.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04,11

9、刘熙瑞.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10、程倩.行进中的服务行政理论-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服务行政“研究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05,4

11、丁煌.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1

12、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02 ,7

13、胡鞍钢.改善民生是政府的最大政绩.文汇报.2007,3,19

14、汪玉凯.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文汇报.2007,3,22

作者:李 欣 徐丽朱

第五篇:论高等教育分层下影响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摘 要: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是以金字塔形状成层分布的。在本科以上的普通高等院校中,研究型等实力雄厚的大学居于这个层级的上部,而教学型本科院校则居于这个层级的底端。在这种状况下,国家的就业政策、人才市场体制、高校的社会资本以及教学型本科院校自身的专业设置等,则形成了影响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对于促进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分层;教学型本科院校;就业政策;人才市场;社会资本;专业设置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就业政策由国家“统分统配”、“高校为中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等方式逐步发展到了当今大学生自主择业阶段。同时,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提高国民素质,高等教育大众化于1999年正式启动。从2003年扩招的第一届学生毕业起至今,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一直在快速递增: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60万[1]。到2009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611万[2]。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像一张不断张开的网笼罩在大学毕业生的身上。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我国新增就业岗位,则从2008年的1100万个减少到900万个[3],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当今,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以金字塔形状成层分布的,在整个本科以上教育体系中,居于顶层的是研究型大学,居于中间的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居于金字塔最下层的则是主要培养本科人才的教学型本科院校。从不同类型学校的比较上看,无论是在师资上、生源上,还是在社会的影响力方面,和前两类院校相比,教学型本科院校都处于劣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弱势群体”,处于中国本科以上高等院校“生态链”的底层。在就业问题成为各级各类大学毕业生普遍性“难题”的情况下,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处境则显得更加严峻和尴尬。基于此,笔者拟对影响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分析。

一、国家就业政策

国家就业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其制订存在着一定的理性和合理性。“理性”意味着道义至上性,“合理性”则意味着功利目的或对个人利益追求的正当性[4]。就业政策的理性决定了在制订就业政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社会的利益以及对不同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公平性。就业政策的合理性则在宏观上试图确保不同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国家制订的就业政策,以行政性命令让每个部门和高校毕业生贯彻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这种政策的合法性。一定意义上,“一种政治秩序总要求人们把它当做是正确的、正义的存在物加以认可,而合法性意味着它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去做”[5]。当今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基于现实考虑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作为公共治理的一种手段,就业政策的制订过程在实质上也是一种决策和管理过程。任何决策和管理毕竟都是有限的,即表现出有限理性的一面。在制定就业政策的过程中,虽然政府相对全面地考虑到了各种问题,但“由于无力断定完全确定的环境结构,不得不在决策中以近似代替精确”[6]。作为当今指导高等院校毕业生求职的就业政策,其本身是一种划约化的宏观政策,政策的宏观性决定了政策的“近似性”,即政策指向中国整个高等教育体系各个层次的所有毕业生。另外,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当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是对以往旧有就业政策的扬弃和改革。但是,“一项教育改革在任何社会背景下都可能有风险:改革是试图用新模式代替旧模式,但新模式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优于旧模式,这种以新代旧常以牺牲模式中好的东西为代价;由于存在社会差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某一改革措施对某一群体有利的同时,可能会损害另一群体的利益,导致矛盾和冲突”[7]。同样道理,在当今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状况下,这种宏观就业政策就会产生这样的悖论性结果:一方面,处于上层的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成为求职中的最大受益者,处于底层的实力单薄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则成为求职中的最大受害者;另一方面,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成为求职风险的最小受害者,而实力单薄的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则成为最大受害者。正如笔者前面所言,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整个社会系统一样,在实质上也是以分层的形式存在的。而在社会学理论中,风险和社会分层是成反比的,所处的社会阶层越高,所承担的社会风险就越小,抵抗和消解风险的能力也越强。有学者把这种现象比作“泰坦尼克律”①。当今,在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时候,就业市场中的“泰坦尼克律”也普遍存在着:较之研究型大学等实力雄厚的院校毕业生,处于底层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承担了更大的就业风险。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顺利就业是实现教学型本科院校绩效的重要保证之一。绩效包括组织的共同目标和组织成员的个人目标实现的程度,包含效力和能率两个方面。效力是指组织目标得到实现的程度。能率是组织成员的个人动机或目标得到满足的程度。组织绩效是效力和能率两者共同起作用的结果[8]。实践中,效力体现为组织的集体利益,而能率则体现为集体中所有成员的个人利益。从效力的角度看,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从能率的角度看,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就业则关系着教学型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以及所有教学型本科院校师生的个人利益。然而,当今国家就业政策是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高校毕业生的一种宏观性决策,而没有分门别类的就业政策出台。宏观性的决策表现出了极大的有限理性。这种状况下,宏观政策也就隐然强化了当前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效力,而弱化了不同层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能率,使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上处于不利的境地,教学型本科院校在社会发展中的绩效也不能突出地表现出来。

毫无疑问,当今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正处于一个风险较大的就业环境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制订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时,从就业风险的角度出发来更加细化地制订就业政策,而不是回避风险。只有抛却回避风险的“鸵鸟心态”,才能解决当今社会关注的教学型本科院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促使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和整个国家得到更加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市场机制

当今高等院校“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向纵深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要使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对毕业生的劳动力资源进行基础性配置”[9]。利用市场机制对毕业生的劳动资源进行配置,是否就能确保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公平呢?在此,借鉴经济学的一些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是有所裨益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N.Gregory Mankiw)对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问题进行了研究后得出结论:市场势力和外部性②介入均会引起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使一些不受管制的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当市场失灵时,就需要公共政策的介入。当然,曼昆也承认了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性[10]。用曼昆的这一观点可以清晰地分析出劳动力市场上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求职的劣势。

从经济学的观点看,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相当于买方,学校相当于卖方,而毕业生则相当于商品。买方、卖方和商品其实都是由人组成的。在没有外部性介入的情况下,作为用人单位的买方期待能够录用到最优质的人力资源,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作为“商品”的求职者则期待能够找到一个理想的单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高校和求职者会竭力向用人单位提供求职者的正面信息,而遮蔽负面信息。市场经济中,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不对称性,一般而言,卖方总是比买方拥有更多商品信息。“有信息的一方(企业、学生)都用信号让无信息的一方(客户、雇主)相信有信息的一方提供高质量的东西”[11]。同样,在一个研究型大学毕业生和一个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竞争同一岗位时,由于用人单位所获得的信息极其有限,而且高校和学生向用人单位所提供的信息都是“高质量”的。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就可能受到“逆向选择”③的困扰,由于掌握着极其有限的信息,用人单位在录用权衡上首先可能只会根据两个学生身上的标签,即所毕业的院校来进行取舍。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型大学毕业的学生势必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即使他的能力不如自己的竞争者。在当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高等院校的分层化决定了这种“平台定理”是普遍存在的。

抛开其他因素,可以肯定地说,在就业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的研究型大学等院校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优势在不断积累的同时,处于劣势地位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劣势也在不断积累,从而形成了就业市场上“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三、高校社会资本

市场经济是以人格化的形式而存在的,而就业市场上的人格化倾向则更为明显。在市场对学生就业起主要作用的情况下,高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也会对毕业生的求职产生重要影响。

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Bourdieu)对社会资本做过精辟的解释,他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换句话说,这一网络是同某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这些资本也许会通过用一个共同的名字而在社会中得以体制化并得到保障,这些资本也可以通过一整套体制性的行为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在交互中也就或多或少地真正地被以决定的形式确定下来,因而也就会维持和巩固下来了。”[12]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源,在社会网络中一直发挥着无形的但有力的作用。社会资本的拥有量和自身的能力、地位、头衔有很大关系。具体到高等院校而言,笔者认为,高校的社会资本则是高等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和整个社会网络长期合作和相互交往而形成的一种隐性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高校发展或者高校中的成员带来一定的收益。高校社会资本对于高等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具有重大的影响。

在就业市场上,社会资本是一种看不见的“外部性”势力,对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除了学生家长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毕业生有很大的帮助外,毕业生所在高校拥有社会资本的多寡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是否能顺利地“搭便车”。高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可以弥补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现象。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超人格化”,使大量的就业信息存在着非公开性和隐蔽性。在这种外部环境下,除了毕业生家庭以及亲朋好友的社会资本外,高校的社会资本也会给自己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一个比较明确的信息网络和顺畅的关系网络。研究型大学等高等院校是各个领域精英知识分子的主要聚集地。和教学型本科院校的老师相比,他们在社会声望和自身掌握的各种资源方面都处于强势地位。因此,他们的社会网络场域无论纵向还是横向上都强于教学型本科院校的老师。当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一些波折时,虽然不同层级的高等院校老师都会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然而,和研究型大学等高校教师相比,教学型本科院校教师所掌握社会资本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在对学生帮助上的有限性。当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高端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也会逐步完备,高校社会资本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也许会逐步减弱,但是,它的影响力一定会持久地存在着。

四、专业设置

从2000年至今,随着一大批专科院校陆续升为本科,教学型本科院校在数量上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很大比例。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能否合理地对办学进行定位也成为推动或者阻碍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所高校对自身发展的定位主要是高校本身对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地位和长远发展的综合性认识,具体包括办学层次、管理体制、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而专业设置则是影响办学定位和学生就业的核心因素。1999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开始启动的时候,为了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曾经前瞻性地颁发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在《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应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布局,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设置。”[13]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教育部又于2001年10月颁布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在《意见》中,指出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强调:“要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14]这两个文件都从整体上充分考虑到了专业设置和人才市场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对于教学型本科院校专业的合理配置具有宏观性的指导意义。

然而,由于相当部分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是从专科院校升格而来,本科办学经验不足。虽然在理论上很多院校都强调专业设置的“特色”,但在实践中,却和理论设想以及国家的专业设置政策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具体表现为专业设置中的“羊群现象”。在专业设置上一哄而上,既要和实力雄厚的大学看齐,不同教学型本科院校的专业也因雷同而相互“打架”,专业普遍重复设置。另外,还存在着不顾就业市场需求、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实现就业,从急功近利的角度出发,多设专业、快设专业、盲目招生的情况。

在职业理论中,失业主要表现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模式。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个人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嗜好和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则是某些劳动市场上可得到的工作岗位数量不足以为每个想工作的人提供工作而引起的失业[11]。在劳动力市场上,摩擦性失业主要表现为由于求职者过于看重“人—职匹配”而导致的暂时性失业,而结构性失业则表现为求职者个人技能过于同一化导致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而造成的失业,由于供大于求,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失业。一般而言,摩擦性失业由于个人主观求职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动等情况而不可避免,主要强调求职者的个人主观求职意向。而结构性失业则是由于人力资源的单一化和同质化而造成的。人力资源的单一化往往造成劳动力在供求关系上出现部门性和结构性的失衡。

人力资源的类型源于人力资源培养中的培养专业定位,而高等院校中的专业定位则直接取决于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毋庸置疑的是,教学型本科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所培养的人力资源类型的重复,不仅教学型本科院校相互之间所培养的人力资源类型重复,而且和研究型大学等实力雄厚大学所培养的人力资源类型也存在着重复。可以说,批量复制同质性的人力资源是导致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即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1968年,亨廷顿(Samuel P. Huntington)在对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后就指出:“由于许多现代化中国家无计划地发展高等教育,使有技术的大学生的数量与国家需求不相一致,结果造成了一种普遍的、荒谬的状况:在一个国家中,熟练工人奇缺,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却过剩。”[15]这种状况在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今中国,也是部分存在的。据英才网的一条消息,2009年10月15日,由英才网联合旗下机械英才网主办的“第三十九届机械专场招聘会”在海淀人才市场火暴开场,招聘会现场被不断进场的求职者挤得水泄不通,全国很多高校的学生都去应聘,每个展位前都排起了求职长龙。很多单位想要招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几次招聘会下来,任务总是不能圆满完成,这让用人单位很是苦恼。这则消息还披露,不仅是北京,而且广州、深圳等城市也出现了“有钱难买技工”的局面[16]。从这一斑我们亦可以窥见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全豹:专业设置重复性过强,导致了就业市场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一方面,高等院校特别是教学型本科院校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另一方面,很多急需人才的岗位却在为招不到合格人才而发愁。

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启动至今,由于学生就业问题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校扩招的质疑。而教学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寒冬”则使很多普通家庭“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也开始抬头。而当我们在对这种表层现象诟病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即专业的重复式单一化设置。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无法大面积解决。学生的专业培养定位就好比是顾客进入不同剧院的“准入券”,持有同样准入券的顾客只有蜂拥到同一所剧院而造成剧院的拥挤,而其他很多剧院虽然宽敞明亮,对这些顾客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他们却因为没有能力得到“入场券”而望洋兴叹。我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在多种场合一直呼吁升格为本科的高校在专业建设上不要一哄而上,不要盲目和老牌大学攀比,而是要通过自身所独有的专业特色来表现出自己的生命力。现在看来,他的忧虑是不无道理的。均衡地配置专业,确保教学型本科院校专业和研究型大学等实力雄厚高校的专业错位发展,无论对于教学型本科院校本身,还是对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和研究型大学等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大学相比,教学型本科院校形成的时间并不长,是以“后来者”的身份出现的。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后来者”在发展过程中都明显存在着“迟发展效应”的两面性特征。一方面,可以借鉴“先行者”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自己在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又由于想赶上“先行者”而急于求成,提出与自身现实不相符合的目标,冒进式发展,从而导致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实力雄厚大学相比,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过程中在各个方面存在的劣势,就是“迟发展效应”中的负面作用的具体表现。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都是以分层的质态出现的,但分层并不能和办学优劣画等号,更不能由于分层而使处于下层的毕业生在就业上处于劣势。在当今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过程中,消解“迟发展效应”中的负面作用,以便破解教学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的难题,促使教学型本科院校和其他实力雄厚的院校之间以及教学型本科院校相互之间错位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注释:

①有关研究表明,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中,舱位等级越高死亡率越低。一等舱死亡率为37%,三等舱死亡率为75%。其主要原因是,安置救生艇的地点主要放在头等舱或者二等舱附近;救生的时候,也是优先抢救一等舱的乘客。参见[英]斯科拉•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②曼昆这里的“外部性”指的是不包括买卖双方的而介入市场的导致市场失灵的外部负面作用。在笔者后面关于就业市场上的“外部性”则界定为中性作用。

③逆向选择为经济学术语,指的是卖者对要出售的物品的特征了解得比买者多的市场上产生的问题。结果,买者要承担物品质量低的风险。这就是说,从无信息买者的角度看,所出售物品的选择可能是逆向的。参见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参考文献:

[1]张效民,韩树林.多方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EB / OL].http: // www.zgxxb.com.cn / news.asp?id=14881.

[2]伍修琼.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力争初次就业率70%[EB / OL].http: // finance.people.com.cn / GB / 8635802.html.

[3]曾宪植.从大学生就业难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迫切性[J].新视野,2009,(4):34—36.

[4]龚群.理性的公共性与公共理性[J].哲学研究,2009,(11):108—113.

[5]Habemas J.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M]. Boston:Boston Beacon Press,1979.

[6][美] 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杨砾,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7]余秀兰.教育改革的代价[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29—31.

[8]邵冲,等.管理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9]应望江,等.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1978—2008)[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10][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册)[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1][美]曼昆.经济学原理(下册)[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2]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EB / OL].http: // www.moe.edu.cn / edoas / website18 / 78 / info5978.htm.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EB / OL]. http: // www.moe.edu.cn / edoas / website18 / 79 / info31479.htm.

[15]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16]黄晶晶.熟练技工出现人才缺口——第三十九届机械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EB / OL]. http: // zhaopinhui.800hr.com / review / 091015 /.

责任编辑 宋淑芳

(E-mail:hnskssf@163.com)

作者:宋争辉

上一篇:劳动法律论文下一篇:科技核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