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投资理论小结(共8篇)
现代投资理论的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手段,当存在无限多种可能性时,使投资者通过它从中确定他(她)的最佳组合。使用一个由预期回报率和标准差构成的框架,投资者需要估计组合中的每种证券的预期回报率和标准差,以及每一对证券之间的协方差,在这些估计值的基础上,投资者能够导出马氏的弯曲的有效集。对于一个给定的无风险利率,投资者能够确定切点组合并对线性有效集定位。最后,投资者能够投资于切点组合,以及以无风险利率借入或贷出,借入或贷出的数量依赖于投资者对风险一收益的偏好。具体方法:
一、马柯维茨的最优投资组合 1.期望收益率用作对相应的投资组合的回报潜力的衡量。标准差被视为对一个投资组合的风险的衡量。
2.选择投资组合的马柯维茨方法假设投资者同时寻找给定风险水平下最大的期望收益率以及给定期望收益率水平下最小的不确定性(风险)。
3.一条无差异曲线表示投资者认为同样满意的那些不同风险和收益率的搭配。
4.投资者被假定认为对位于“越西北”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投资组合越满意。5.对投资者的不知足和风险厌恶的假定导致无差异曲线是正斜率和下凹。6.一个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是其成员证券的期望收益率的加权平均,以成员证券在组合中的相对比例为权数。
7.协方差和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随机变量“共同运动”的程度。
8.投资组合的标准差依赖于各成员证券的标准差、投资比例以及同其他成员证券间的协方差。
9.有效集由那些在不同风险水平下提供最大期望收益率和在不同期望收益水平下提供最小风险的投资组合组成。
10.投资者被假定在位于有效集上的组合中选择他们的最优组合。11.一个投资者的最优组合由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有效集的切点来确定。12.有效集是下凹的,这一命题基于组合的标准差的定义以及收益率不完全正相关或不完全负相关的资产的存在性。13.分散化通常导致风险的降低,因为组合的标准差一般将小于成员证券标准差的加权平均。
二、引入无风险借贷的最优投资组合:
1.无风险资产的回报率是确定的。无风险资产的标准差及其与其他资产 的协方差均为0。
2.在引入无风险贷出并扩展马柯维茨可行集时,投资者可以在无风险资产和风险组合之间分配资金。
3.随着无风险贷出的引入,有效集会发生改变,新的有效集将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无风险资产出发的一条直线,一直到与马柯维茨有效集相切的点为止,另一部分是马柯维茨有效集中位于切点东北方向的部分。
4.随着无风险借入的引进,投资者可以使用杠杆手段。投资者可以用他(她)的全部自有资金,再加上以无风险利率借入的资金,投资某一个风险组合。5.当引入无风险贷出和借入后,有效集变为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从无风险资产出发,与原马柯维茨有效集曲线相切。
6.随着无风险贷出和借入的引入,有效集将由这样一些组合构成,组合是由一个风险组合和不同比例的无风险贷入或借出结合而成。7.投资者的最佳组合将由有效集上的无差异曲线决定。
8.投资者的最佳组合将包括对一个风险组合的投资和以无风险利率进行的贷出或借入构成。
9.相对于偏好冒险的投资者而言,风险厌恶的投资者将更少地借入资金进行投资,或者更多地贷出资金。
三、市场模型
1.证券的收益率和市场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市场模型。2.市场指数的收益率不能完全解释一个证券的收益率,不能解释的部分由市场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来反映。
3.一个证券的市场模型中的斜率衡量证券的收益率相对市场指数收益率的敏感性。斜率项被称为证券的贝塔值。
4.根据市场模型,证券的总风险由市场风险和个别风险组成。5.一个组合的垂直截距、贝塔值、及随机误差项分别为成员证券的截距、贝塔值、及随机误差项的加权平均,以投资组合中各证券的相对比例为权数。6.分散化导致市场风险的平均化。7.分散化可以减少个别风险即非系统风险。
四、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建立在一组关于投资者行为的特殊假设和存在完全证券市场的假定的基础上的。
2.基于这些假设,所有投资者都持有相同的由风险资产构成的有效组合。3.投资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他们在无风险借入或贷出数量上的不同。
4.所有投资者都持有的同一个风险组合即为市场组合。
5.市场组合包括所有的证券,其中每个证券所占的比例等它的市值与全部证券市值的比例。
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里的线性有效集即为资本市场线(CML)。资本市场线代表有效组合的预期回报率与标准差之间的均衡关系。
7.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对一种证券风险的相对测度是它与市场组合之间的协方差。
8.证券的协方差与预期回报率之间的线性关系即为证券市场线。9.证券的贝塔值是衡量该证券为市场组合所增加的风险的另一种测度,贝塔值测度的是相对于市场组合的方差的协方差。
10.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贝塔值与市场模型中的贝塔值在概念上有相似之处。然而,市场模型不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那样是一个证券价格的均衡模型。而且市场模型使用市场指数,而市场指数却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市场组合的子集。
11.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证券的风险可分解为市场风险和非市场风险。在市场模型中,证券的非市场风险对于该证券来说是独有的,因而也称为证券的个别风险。
五、因素模型
1.因素模型是一个回报率生成过程,该过程将证券的回报率与一个或多个共同的因素的变化相联系。2.证券回报率中任何不能被因素模型解释的部分都被假设为该证券特有的个性,因此它与其它证券的相应部分无关。
3.市场模型是因素模型的一个具体例子,因素是市场指数的收益率。4.证券的回报率响应于共同因素的假设极大地简化了确定弯曲的马氏有效组的任务。
5.投资组合对因素的敏感性是其所含证券的敏感性的加权平均,权数为投资组合中各证券的比例。
6.证券的风险由因素风险和非因素风险构成。7.分散化导致因素风险的平均化。8.分散化降低非因素风险。
9.因素模型不像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那样是一个均衡模型。然而如果均衡存在,因素模型与均衡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习题:
1、协方差和相关系数均衡量证券的收益率共同变动的程度,这两个统计测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相关系数是更习惯的测度?
2.给出一个你预计具有相对较低的相关系数的两种普通股的例子。然后,再给出一个具有相对较高的相关系数的两种普通股的例子。
3.海克·凯迪认为无风险借入去购买一个风险组合等价于购买一个风险组合的多头。帕特西·凯依尔则同意下述说法:这样一项投资可视为卖出一个无风险资产空头,并用所得投资于风险组合。谁正确?并解释。
4.当无风险借入和贷出引入马柯维茨模型时,有效集会如何变化?用语言和图形进行解释。
5.为什么马柯维茨模型扩展到包括无风险借入与贷出的有效集与未包括无风险借入和贷出的马柯维茨模型的有效集只有一个公共点?为什么旧的有效集中的其他点不再被共享?用语言和图形解释。
6.基于CAPM模型作出的假设,所有投资者将拥有同一个风险组合,是真的吗?解释之。
7.当无风险借入和贷出引入马柯维茨模型时,可行集会如何变化?用语言和图形加以解释。8.将马柯维茨模型扩展到包括无风险借入和贷出,分别为一个高风险厌恶和一个低风险厌恶的投资者画出无差异曲线,有效集及最优投资组合。
9.如果你以无风险收益率借入资金并投资到最优风险组合上,将对总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产生何种影响。
关键词:现代艺术,创新,形式,挑衅,表达内心,无意识,个人化,融于生活
现代艺术的出现绝非偶然, 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19世纪末孕育了这场热热闹闹的艺术革命, 它不只是一种艺术现象, 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艺术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艺术家力图摆脱传统的写实手法的束缚。塞尚讲求的“写生的构成”或“抽象”1是对传统“模拟说”2的一种颠覆, 一种背叛。基于此, 塞尚启发人们开始对艺术进行新的思考。自此, 现代艺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变革, 我们可以称它为形式主义的大变革。
一、什么是现代艺术
纵观艺术发展的历史, 我不得不说现代艺术是一种行为, 传统的艺术是一种简单的再现行为, 而现代艺术实际上就是一场“挑衅”!3一场带有自己主观感情的挑衅。 (大多数现代艺术艺术家创作时是把自己的感情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 所以不注重再现, 而只是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情感。) 是对过去一种艺术流派的挑衅, 批判和否定。墨守成规对现代艺术来说是一种大忌。勃雷东说:“当形式不能向社会挑战、不能搅动社会、不能激发社会去思考、不能去揭露社会落后的时候, 或者说, 当形式不与旧形式决裂时, 就没有真正的艺术。”一种艺术流派的“灭亡”意味着另一种艺术流派的“再生”。但是艺术能否这样循环往复, 以至无穷?这是个谜, 要靠自认为“时代先锋”的艺术家们不断地努力!新的流派的产生, 有时不免有些矫作之嫌。那么, 作为欣赏着的大众来说, 是否会跟不上这些革新?
现代艺术注重的是一种过程, 艺术家在艺术行为的过程中, 注入了自己的感情表达, 是内心情绪的写照, 他们觉得创作的过程是很美妙的事情!但对于欣赏者只能看到作品, 无法体会那种创作过程中的美妙。以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作品为例, 作为欣赏者来说, 很难体会到作者当时的迷狂的感觉, 感受到的只能是作者用笔的力度、色调。也许艺术只是艺术家自己感情的一种载体, 但是, 没有欣赏者, 也就无所谓艺术家,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 如果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被欣赏者所接纳, 又何为艺术家?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故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命名, 使其能够辅助欣赏者理解作品。在威廉·赖特对波洛克的采访中, 波洛克觉得, 欣赏者不应该在意图在绘画中寻找什么, 只是被动的看, 尽力接受作品所提供的东西, 不要带着先入为主的主题事件或观念。也许艺术家的创作就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而这对于欣赏者来说, 也只能带着无意识去理解现代艺术。
二、现代艺术的意义
现代艺术发展至此, 更加关注精神的象征, 而不是只模仿自然的和谐, 实现了艺术语言的革新和对文化传统的批判。简单说来, 既造成了人们视觉革命的冲击, 又挑战了官方学院派和社会大众的接受能力。现代艺术是人们视觉领域创造力的一种释放。它的形式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 但各种新的形式的出现, 也使人们对它的理解越来越困难, 这也出现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大约在50年前, 西班牙哲学家奥格托·Y·格塞特说过:“从社会学观点讲, 当代艺术的特征是把公众分为两种人:懂得它的人和不懂得它的人。”如果考虑到公众对艺术家已经做出的和正在做出的一切不同反应, 便会发现, 这一论断至今还有着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公众的表面热衷与内心的拒绝。
此外, 艺术史学科中出现很多流派, 出现许多研究方法, 如果在学术上观点一直保持过度一致的话, 会导致研究方法的单调和创作缺乏活力, 从这种程度上来讲, 现代艺术丰富了艺术史等相关学科, 人们的视野宽阔了, 引进新的方法是必要的, 而不是单纯的形式的变化, 新的理论和方法会使整个学术向前发展。
但是, 有些现代艺术家们没有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 他们一直企图”创造”艺术史, 用着十分机械的方式, 而不是去创造艺术品。只是不断地去更新艺术的外观、形式, 而没有创造出内容丰富的艺术品。艺术家应该在所处的时代, 创造出自己时代的精华, 去表达一种思想, 去传递一种感情, 而不是为了创造艺术史而去破坏之前的艺术流派, 去攻击别的艺术门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现代艺术史的工作者或艺术家们对于科学或者艺术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和排他性。他们新颖大胆的艺术创作方法、强烈的言辞总是不断地攻击正统的学术堡垒, 从而制造一起起的“艺术事件”。
三、现代艺术的走向
现代艺术到了当今, 它该如何发展, 它将会如何发展?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考虑。它们之后还会有些什么流派吗?这些流派出现会有什么意义吗?
60年代后期概念艺术的出现, 现代艺术终于穷尽了其所有的可能性, 到了其进化的终点。在这里, 艺术作为一种概念存在, 概念艺术家们中某些人有投机分子的倾向, 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 一切都是艺术, 尽力摒除批评家们作为“中介人”, 艺术家自己解释自己的概念或者作品。那些直接或者间接认可和欣赏前卫主义事业的人们会相信艺术将会沿着一条进步和创新的道路不断发展下去。然而这只是从形式上的创新来加以判断的, 只不过是一部艺术史风格上的演变。
但是, 无论其如何发展,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现代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以及视觉图像等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艺术史研究范围应该不断的拓宽, 最好是越来越接近生活。
参考文献
一、重动句研究的大致阶段
对重动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将重动句作为动宾或动补结构中的一种来分析,没有给重动句一个独立的名称和地位。最早注意到重动句这个特殊句式的学者是王力先生。20世纪40年代,王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谈到“叙述词复说”,之后胡附、文炼的《现代汉语语法探索》,丁声树的《现代汉语讲话》,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李临定等的文章都谈到了这种特殊的句式,但是他们没有将重动句作为一种独立的句式来研究,而是当作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中的一种来研究。
2.将重动句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式来分析,对重动句的范畴进行界定。第一次对重动句进行定义的是刘维群(1986)。之后許多学者都将重动句作为独立句式来分析。
3.从三个平面角度来研究重动句。这方面论述得最充分的是范晓(1993),他论述了带“得”标记的重动句的句式特点,但是没有论及其它的形式。
二、重动句研究涉及的方面
1.重动句的分类问题。唐翠菊(2001)将重动句分为致使性重动句和非致使性重动句。对重动句的分类研究得最好的是刘雪芹(1998,2003),她根据重动词是否具有自主性把重动句分为自主重动句和非自主重动句;根据重动词自由性的强弱和重动句各成分之间结合关系的松紧把重动句分为“松重动句”“中重动句”“紧重动句”;根据原动成分和重动成分之间距离的远近把重动句分为连续重动句和间隔重动句;根据重动词与其后成分的结构关系,把重动句分为述补重动句和述宾重动句;根据重动词和原动词重复的语法位置,把重动句分为全位重动句、前位重动句、后位重动句,其中每一项又分为不同的小类;根据重复的语法单位的性质又分为词重动句、语素重动句、义素重动句。
2.重动句产生的原因。戴浩一(1990,1991)认为动词重复是语义决定的,动词短语表示延续性或重复性的意思时能重复,否则不能重复。胡文泽(1994)认为汉语动词重复和动词短语或句子所代表的时段密切相关。戴耀晶(1998)认为是邻近原则,即语法关系中两个成分必须邻接。
3.重动句的句法语义特点。对于重动句的结构分析,学者们分歧很大,句法上的分析就有“主状动句”“主谓谓语句”“连动句”“主动宾补句”“主动补句”等说法。项开喜(1997)认为VP2是有界的,表示动作行为的某种超常特征,充当重动句式的语义焦点,是语义重心。王灿龙(1999)认为VP1和VP2都是语义重心,赵新(2001)也同意王灿龙的观点。金雪花(2001)论述了重动句补语语义指向对重动句的影响及重动句的典型性特征。吕映(2001)认为重动句的语义重心在“动补”上,重动句的意义在于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和状态。刘雪芹(2003)认为重动句的句法特点是线形序列特点,即重动句宾语和补语总是按照一定的线性关系一个接着一个顺序表现出来的;重动句的语义特点是:重动词呈现出纵横交错的语义框架,同时与宾语、补语相关联,在语义的空间表达上同时并存,无先后之分。关雷,关伟(2003)认为“VO”与“VC”在句法上地位是同等重要的,但语义的表达却不是平等的,“VC”是整个句子的核心,是语义重心。李咸菊(2004)认为V1O和V2P在句法地位上基本平等,从表义上看,V1O叙述一个动作行为,V2P紧接着对该动作行为的情况进行描述、说明、强调或揭示其结果。两者互为依存,缺少任何一项,句子的表义都不完整、不全面。文章又分析了V1O与V2P主语相同时的语义关系及补语的语义指向规律。张静(2004)在三个平面的汉语语法理论背景下,运用比较变换等语法研究方法,考察了重动句的句法、语义、语用的特点,重点探讨了重动句所处的语言环境,分析该句式在上下文语段中承担的语义角色、语用功能及表达效果,并作理论解释。
4.重动句的功能研究。关于这个问题学者谈论得很多,但是大家谈论的功能都不一致,有的说的是语用功能,有的说的是语义功能,有的说包括结构功能、语义功能和修辞功能。项开喜(1997)认为VP1是无界的,VP2是有界的,VP2充当重动句式的语义焦点,语用功能是突出强调动作行为的超常性,VP1在功能上是为VP2(表示超常量)提供常量参照。但是王灿龙(1999)反对他这种观点。戴耀晶(1998)运用对比分析和变换分析的方法,通过重动句与其他句式的对比揭示出重动句的语法价值是不仅解决了宾语、补语同动词的立体语义关系与线性的句法排列上的矛盾,还用邻接原则表现语言使用者对同一件事中包含的语义内容作分解陈述。崔山佳(1998)认为含“得”重动句的功能一般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超常性,而含“到”重动句的功能则是表示时间的连续性。林达青、元传军(2001)比较好地总结了重动句的语用功能,他们指出重动句的首要语用功能是表达上的简洁、经济;重动句的另一个语用功能是突出强调事物和动作行为的超常,他们认为突出强调事物和行为的超常,不代表人的主观意愿,表达的是一种非预期效果,这一语用功能只适合一部分重动句;另外,由于重动句中V1和V2是同一个动词的重复,这样使得整个句子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孙红玲(2002)分析了重动句的语用功能在于突出强调事件和动作行为的超常量,重动句与量范畴有密切关系。赵新(2002)认为重动句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一、在结构上将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用单句形式来表达复句的内容;二、在语义上对动作行为进行强调,使得动作行为与受动者、与结果状态之间的关系更为明确;三、重动句结构紧凑,表达简明且富有节奏和韵律,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李咸菊(2004)总结出V1O+V2P重动结构的主要语用功能有:表达评议、超常、强调、原因解释、结果、假设、条件或描述、限定等。
5.重动句与相关句式的研究。对于重动句与相关句式的关系,研究的学者比较多。黄月圆(1996)认为重动结构与把/被结构之间存在互补分布现象。而项开喜(1997)不同意黄的观点,他认为重动句和把字句或被字句有重合的现象。杨玉玲(1999)考察了重动句和把字句的使用区别,并且总结了重动句的基本语用规律。范晓(1993)分析了重动句与其他句式变换的12种形式。刘雪芹(1998)在范晓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种变换形式。周海峰(1998)分析了重动句变成把字句时受到的限制。
6.其它。从历时角度研究重动句的演化过程做得最好的是石毓智和李讷(1997),他们认为动词重复的形式来源于一种话语结构,它是从两个成分相同、语序一样的单句中抽象、固定下来的,汉语为了解决“宾补争动”的问题而产生了重动句,反映了汉语向精密、经济发展的方向。李咸菊(2002)分析了重动句语法、语义、语用、语篇和变换之间的关系。王丽芳(2003)从句法、语义和变换分析入手,对三类格式作了研究。孙红玲(2005)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结合结构主义研究方法,对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语义、功能、使用原因以及与相关句式的功能差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卢伟(2005)则从句法、语义等方面分析了制约重动句的四种因素:动宾据分、宾补争动、动补之间的融合度以及语义指向。
三、重动句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刘雪芹早在她2003年的博士论文中就指出了重动句研究存在的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重动句的语义问题,重动句的句法新形式,由动词性语素构成的重动句中动词性成分所具有的特点,重动句的下位分类,重动句的语用平面的性质,重动句与其它句式的变换问题等等,现在这些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另外,重动句的语义重心是VP1还是VP2?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定论,重动句的语义特征到底如何概括,句子的语义是句法平面上的语义还是語用平面上的语义等问题的研究也不够完善。可见重动句的研究空间还是很大的,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一)[J].国外语言学,1990,(4).
[2]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二)[J].国外语言学,1991,(4).
[3]戴耀晶.试说汉语重动句的语法价值[J].汉语学习,1998,(2).
[4]范 晓.复动“V得”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5]黄月圆.把/被结构与动词重复结构的互补分布现象[J].中国语文,1996,(2).
[6]金雪花.重动句的制约因素和典型特征[D].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1.
[7]李咸菊.重动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8]刘维群.论动词句的结构[J].南开学报,1986,(3).
[9]刘雪芹.重动句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3).
[10]刘雪芹.重动句的句法语义问题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1).
[11]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12]唐翠菊.现代汉语重动句分类[J].南开学报,2001,(3).
[13]孙红玲.从量变到质变[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论文,2002.
[14]孙红玲.致使性重动句的量变图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4,(4).
[15]孙红玲.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博士论文,2005.
[16]石毓智 李 讷.汉语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过程[J].国外语言学,1997,(3).
[17]王灿龙.重动句补议[J].中国语文,1999,(2).
[18]王鑫. 有关“动1+动2”类动结式的几个问题[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2003.
[19]项开喜.汉语重动句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7,4.
[20]杨玉玲.重动句和把字句的使用考察[J].世界汉语教学,1999,(2).
[21]张静.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22]赵新.试论重动句的功能[J].语言研究,2002,(1).
[23]周海峰.从重动句看“把”字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2).
(第六期
南日中心小学
吴月芬)
从7月31日到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在培训期间我有幸聆听了浙江名师、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的讲座《我与活动作文30年》。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的《“学导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模式》,省名师季科平讲的《童真语文》以及特级教师张韬元的《基于课程意识下的语文课堂》,每个老师都在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见解,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
张韬元老师所说到的课程意识中的咱们再也不要停留在教内容上,更要教表现,教表达,教意韵,可以改正往常教学中重内容,轻表达的缺点,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还有他所说到的当前教育的诟病,真是值得重视。虽然一时半刻改变不了很多,但是只要我们的老师能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面对问题,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将会更进一层。
季科平老师的《童真语文,让儿童做最好的自己》对我印象较深刻的是:“在尊重儿童独特感悟的同时,我们的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小组合作并不是每堂课都是需要的”,“做一个懒老师,太勤劳的老师剥夺了学生做好自己的权利”。
周一贯老师的《“学导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模式》中所说到的一句话“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特别关心潜能生。”我觉得这是每个教师努力的方向特别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确实也不是一件易事,但作为一个老师,这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再说目前课堂必须改进的是把时间留给学生。目前确实是老师讲的太多,分析的太透彻,把学生探究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全剥夺了。在课堂上学生的确缺少了动手的机会,所以课堂上尽量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起来。
这次培训印象最深刻的是张化万老师,特别是他已经60多岁了,却站着给我们讲了一天,而且他的讲座是那么的让人听了还想听。这次他给我们讲的是《我与活动作文30年》,张老师的作文课中的说说玩玩课很有特色,他讲到的案例《吹鸡毛》《吃西瓜》《摔鸡蛋的学问》等等都是玩玩说说课成功的见证。这玩玩说说课确实适合孩子玩的天性,能让孩子的天真快乐充分展现出来。这里有一点,控制好课堂纪律很重要。张老师还告诉我们这个活动作文在选择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这一点也很重要。
总之,这次培训在我这个一直在教学道路上摸索着寻找着教学之“经”的老师眼前出现了一盏盏引导着我走向教学成功之路的启航灯,我将学习他们的教学之“经”,在今后的教学中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
本学期,我参加了“基于建构主义的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的魔灯教育培训,第一次听说魔灯,有很多的疑惑,怀着好奇心开始了学习,培训的老师从理论到实践,使我对“魔灯”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它的名字就让人觉得很神秘,禁不住想去多了解,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似乎开始明白了。它其实也是一个平台,通过每个老师上传的资源,真正实现共享,同时魔灯模块自身能传递的信息就很丰富,而且它能根据你上课的进度有一个周次的设计,能让我们在真正上课的时候可以层次清晰,过程明了,很实用。魔灯教育适合中小学推广与二次开发,而且操作简易,有利于导入导出和课程共享,理念先进,着眼于建构资源和设计活动,能多元评价,落实教学五环节。同时魔灯能运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便于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有效落实测验设计。运用魔灯,能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解放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魔灯切合了目前我们对互动环节的一些需求,能有效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更注重对教师在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提供技术支持。教师出于自身的需要主动的、自觉的学习新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而且形成新的结合了技术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产生新的认识,探究对课程内容和资源的新的更深入的理解。教师利用魔灯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就是深入体验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的过程。
导论
1.简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1)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世界出口增长率超过世界生产增长率。
2)各国经济发展史:在16世纪以前,威尼斯、佛罗伦萨、布鲁日和汉萨同盟的一些城市。当今的美国,日本的经济水平。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
3)各国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世界经济的增长依赖于国际贸易的增长,各国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其对外贸易的发展。
4)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贸易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和学习国际贸易,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基本政策和操作技巧,以便更好地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服务,乃至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贡献。
2,国际贸易的法律环境与国内贸易的法律环境有何不同?这一区别对于我国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有何启示?
第二章
对外贸易发展的理论 1,试述重商主义的要旨。P40第二段
主要观点: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即减少本国的财富。增加英国的财富的手段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卖给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当大于购买他们的商品总值。
2,试述绝对利益论的主要要点。P44 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
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3,试述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内容,并简评之P47 内容:
1、在有贸易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两个国家将本国的资源转移至本国具有相对优势 的部门。
2、贸易双方,将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处于劣势的产品。
3、双方贸易获利的源泉在于:由于两国进行了国际专业化分工,发挥了本国的比较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评价:
1、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萨缪尔森:“是经济学中最深刻的真理之一,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不可动摇的基石基础。”
2、机会成本不变的假设在现实中不能实现。
3、忽略了贸易对于收入分配和就业的影响,认为所有的国家都能获利,实施上,国际贸易中总存在富国剥削穷国的事实。
4、比较优势理论只是提出了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并未揭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成本、自然条件不是形成国际分工的唯一原因。
5、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比较利益相差越大则发生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在二战之后,比较利益相差不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异远远超过了比较利益相差明显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贸易。
5,试以现代分析工具和方法分别对机会成本不变和递增情况下两国的贸易均衡进行分析
P52贸易均衡 6,根据穆勒的相互需求论,互惠贸易的范围如何确定?贸易利益如何分配?
P56互惠贸易的范围第一段P56贸易利益的分配
从“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到“交换前自己生产时的产量越多” 第九章 关税
1.普惠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普惠制方案一般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给惠国的自我保护措施有哪些?1)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型是普惠制的三项基本原则。2)普惠制的主要方案是对受惠国和受惠商品范围的规定和原产地的规定。包括给惠产品范围、受惠国家和地区、关税削减幅度、保护措施、原产地规则、给惠方案有效期等6个方面。3)免责条款、预定限额、毕业条款
2.什么是海关税则?它可分为哪几类?海关税则(Customs Tariff)也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海关据以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类表。里面有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也有海关的关税税率表。关税税率表的主要内容有:税则号例、商品分类目录和税率三部分。
海关税则可分为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两类:单式税则也叫一栏税则。即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目前,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乌干达、巴拿马、委内瑞拉等实行单式税则。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在关税上搞差别和岐视待遇,或争取关税上的互惠,都放弃单式税则转为复式税则。
复式税则也叫多栏税则。即往往在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给予不同的关税税率待遇。这种税则有二栏、三栏和四栏不等。3.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法剖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书p158-159八项,各简单陈述。4.小国课征关税,其福利水平为何一定下降?一般说来,关税负担是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的,双方承担的程度取决于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和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弹性越大,关税的负担越轻,弹性越小,关税的负担越重。由于小国进口所面对的出口供给弹性无限大,因此小国要课征进口关税,关税完全由其本国消费者负担,而关税收入全部由小国的政府所负担。小国征收关税减少的进口商品需求,不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只能是影响本国有效率产品即出口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因此造成世界整体福利的损失,这部分损失最终是征收关税的小国自己全部承担,本国整体福利水平下降。
5.大国课征关税,其福利水平可能的变化如何?大国征收关税后,使其国内价格提高,并使国际价格下降,关税由进出口国共同负担。大国征关税后,一方面大国关税的保护会降低大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另一方面,贸易条件的改善又会增进大国的社会福利水平。这两种反向的关税经济效应使大国最终整体福利水平的变化方向是不确定的,即可能会降低总体福利水平,也可能会提高总体福利水平。
(1)大国征收关税造成福利水平的降低:贸易大国征收关税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是关税的保护成本大于贸易条件效应的结果。(2)大国征收关税造成福利水平提高:关税的贸易条件正效应大于了贸易保护负效应的结果。6.什么是最适关税?小国有无最适关税?大国的最适关税税率如何确定?1)使该国福利水平达到最高的关税。2)贸易大国征税存在经济效应的好与坏,因此存在最有关税;贸易小国征税后外国出口供给价格不变,无法改善贸易条件,征收进口税只会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7.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40-2P,供给曲线为S=10+3P,自由贸易时的市场价格为2,请用数字和图形回答以下问题: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关税的保护成本或净损失的价值是多少?
自由贸易时:S=10+3P=10+3×2=16 D=40-2P=20-2×2=36进口量=D-S=36-16=20 征收关税后:P=2×(1+50%)=3 S=10+3P=10+3×3=19 D=40-2P=40-2×3=34进口量=D-S=34-19=15 8.A国生产衣服所用的布料为进口品,在自由贸易下做一件衣服的布料成本为50美元,成衣的价格为80美元。假定A国对成衣的进口征收10%的名义关税,请计算A国对进口面料分别征收0%、10%、20%、30%的名义关税时的有效保护率各是多少?并对计算的结果加以适当的说明。在产成品税率不变时,有效保护率随着中间税率的提高而下降。
3.计算题:假设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90年为基期是100,1998年时出口价格指数较基期下降6%,进口价格指数较基期上升12%,通过计算以数字说明该国1998年净贸易条件的变化。N=(PX / PM)·100 N=(94 / 112)×100 =83.9% 这表明该国1990年到1998年间,净贸易条件从1990年的100下降到1998年的83.9,1998年与1990年相比,贸易条件恶化了第十章 非关税壁垒
1.试述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P174即其主要措施
2.试比较关税和配额经济效应的异同 相同点:
关税和配额的经济效应都是用来分析一个国家施行了关税或配额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包括:产品价格、生产、消费、贸易、财政收入、贸易条件以及福利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它们的实施都会带来国内市场价格的上升,如果该国是大国的话也均会使国际市场的价格下降;
它们的实施都会使国内市场的生产增加; 它们的实施都会使国内市场上的消费减少; 它们的实施都会使该国的贸易量减少;
它们的实施都会使消费者的福利减少,生产者的福利增加,社会总福利净减少(小国)。
不同点:
关税和配额的经济效应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C部分的归属。在征收关税的情况下,C由政府所得,产生政府的财政收入效应;
而在实行配额的情况下,它的归属取决于进口国分配配额的方式以及世界市场上该商品的出口商品状况。
现实中,分配配额常常与许可证一同使用。按照许可证的分配方法逐一分析: 竞争性拍卖:政府通过公开拍卖的方法分配许可证。这种方式下,C部分的收入基本由政府获得,所以实行配额所带来的经济效应与关税基本相同。
按固定参数分配配额:政府根据进口商上一年度或几年前的实际进口额,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分配额度。这种方法使C部分收益让进口商获得了。
按一定程序申请配额:顾名思义就是政府按照一定程序审批来发放配额。在这种情况下,C部分收入是有进口商和政府官员共同瓜分,官员受贿越多,他在C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大。3.非关税壁垒有哪些特点?与关税相比,它有哪些优缺点 特点:p171灵活性 有效性 隐蔽性 歧视性
优点:(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理发程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则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率确定以后,要依法执行。任何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缺点:
(1)进口配额等作为一种纯粹行政干预手段,更加同市场价格机制相背离,从而容易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
(2)其分配机制易于在政府官员中滋长腐败习气,并助长进出商中间的垄断倾向;(3)在通货膨胀时期,它会对通货膨胀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需求上升的情况下,与进口关税相比,尽管可以更多地保护本国的进口替代工业,但可能比进口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利益损失。因此,就增进效率和福利而言,进口配额一类的非关税壁垒是一种劣于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4.什么是海关程序?一般包括哪些环节?P187-188 5.试比较新型非关税壁垒与传统非关税壁垒
1、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的不同特点: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理发程序,要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在需要紧急限制进口时往往难以适应。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制定通常采取行政程序,比较便捷,能随时针对某国的某种商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较快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额关税,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削弱其竞争能力,从而间接地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但如果出口国采用出口补贴,商品倾销等办法来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关税往往难以起到限制商品进口的作用。但是非关税壁垒措施,则更能有效地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关税率确定以后,要依法执行。任何国家的出口商都可以了解,但一些非关税壁垒措施往往并不公开,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出口商难以对付和适应。
2、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
当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提高关税和加强非关税壁垒时,不仅这些国家的进出口
商品的数量要减少,而且由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将进一步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主要国家关税税率的增减程度或非关税壁垒的加强程度与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成反比关系。
(2)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农产品,工业制成品受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小于农产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税下降幅度超过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税下降幅度;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受发达国家非关税壁垒的影响程度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这种差异是使战后制成品贸易的增长快于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贸易的增长超过他们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贸易的增长的重要原因。
3、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
征收进口税和实施非关税壁垒措施对于进口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引起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蒙受损失。征收关税以后,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而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使进口商品的数量减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也会引起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国内相同产品的价格也会随之提高。使消费者支出增加。
(2)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不论是财政关税还是保护关税,都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虽已大为降低,但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3)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后,加大了进口商品的成本,削弱了它与国内同类商品的竞争能力,影响了进口商品的销售,从而起到了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会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提高,给有关厂商带来更多的利润。
对出口国来说,进口国征收进口税或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都会影响到出口商品、出口数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跌,使出口国遭受损失。16.1。第十四章 贸易术语
1.何谓贸易术语?如何规定的?
贸易术语又称贸易条件、价格术语,用以说明价格的构成及买卖双方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以确定买卖双方在交货和接货过程中应尽的义务。用2000通则,2011通则规定的。2.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有何异同点?
1)买卖双方承担的义务不同,FAS(船边交货)跟FOB(船上交货)是由买方负责自装运港起到目的地的一切费用跟风险。而CIF(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到指定目的港),CFR(成本加运费到指定目的港)是由买方承担自装运港起到目的地的风险,卖方承担自装运港起到目的地的运费,(当然在装运港之前是卖方负责一切);2)风险划分界限不同,FAS是以货物到达装运港指定船边为界,由买方承担装运港到目的地的风险。FOB是以装运港指定船舷为界,CIF,CFR均是以目的港的船舷为界;3)货物交接不同,FOB,CIF,CFR均是象征性交货,因此提交单据给买方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装运港或目的港交货后,需提交单据给买方,而FAS属于实质性交货,需要将货物运输到买方指定船边才算完成交货;4)责任和费用的划分不同,详见1;5)另CIF是需要卖方进行海上保险的投保,而其他是不需要的;6)特别的,由于CRR中,卖方不负责投保,而买方在装运港之后需要承担风险,所以卖方对买方的装船通知就显得非常重要; 3使用装货港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A.风险和费用的划分界限问题
B.FOB方式中的船贷衔接问题 C.CFR方式中的已装船通知
D.《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正本》中的FOB E.关于租船运输时,装卸费用的负担问题 F.象征性交货
4.何谓交货承运人?为什么说FCA、CPT、CIP看成是 FOB、CFR、CIF方式从海运向各种运输方式的延伸?(答案是相关资料)
“货交承运人”是指卖方只要将货物在指定的地点交给买方指定的承运人,并办理了出口清关手续,即完成交货。需要说明的是,交货地点的选择对于在该地点装货和卸货的义务会产生影响。若卖方在其所在地交货,则卖方应负责装货,若卖方在任何其他地点交货,卖方不负责卸货。该术语可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这两类贸易术语的主要不同点在于:(1)适合的运输方式不同、FCA、CPT、CIP适合于各种运输方式,而FOB、CFR、ClF,只适合于海运和内河运输;(2)风险点不同。FCA、CPT、CIP方式中,买卖双方风险和费用的责任划分以“货交承运人”为界,而传统的贸易术语则以“船舷”为界;(3)装卸费用负担不同。FCA、CPT、CIP由承运人负责装卸,因而不存在需要使用贸易术语变形的问题(4)运输单据性质不同。海运提单具有物权凭证的性质,而航空运单和铁路运单等,不具有这一性质。所以,除了风险点不同之外,可以把FCA、CPT、CIP看成是 FOB、CFR、CIF方式从海运向各种运输方式的延伸。
5、比较DEQ和DES的异同点,以及它们与CIF的异同点 DEQ与DES的不同是交货地点在目的港码头
DES与CIF的区别:
交货的地点不同:CIF在装运港,DES在目的港的船上 交货的方式不同:CIF是象征性交货,DES是实际交货
风险划分的界限不同:CIF是在装运港船舷,DES在目的港船上
承担的费用不同:CIF卖方报价中的运费和保险费是正常情况下的运费和保险费,DES下卖方要负担一切运费和保险费
6.11种贸易术语的英文缩写和中文名称及含义见书 7.在国际贸易中,如何选择使用贸易术语?p272
第十五章:主要贸易条件
1、货物销售合同中,约定商品品质的方式有哪几种?P276—278 3.国际贸易中的商品按重量计价时,怎样计算其重量?P280 4.什么情况下,合同中要规定数量机动幅度?如何规定?由于受商品特性、货源变化、船舱容量、装载技术和包装等因素的影响,要求准确地按约定数量交货,有时存在一定困难,为了避免因实际交货不足或超过合同规定而引起的法律责任,方便合同的履行,对于一些数量难以严格限定的商品,通常是在合同中规定交货数量允许有一定范围的机动幅度,这种条款一般称为溢短装条款。它一般包括机动幅度,机动幅度的选择权以及计价方法。
5、商品包装的运输标志有何作用?标准运输标志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作用是便于装卸、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有关人员识别,以防止错发错运。标准化运输标志包括:①收货人或买方名称的英文缩写字母或简称;(收货人代号)②目的地或目的港③参考号(合同、订单、发票号码)
6.进出口贸易中应如何选择计价货币?怎样规避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选择国际通用货币作为结算,也要考虑到卖方的结算习惯。比如欧洲通用是欧元。
远期结售汇、出口宝、三角模型汇控。这三种方式各有各的特点,你可以根据自身企业情况选择使用。第十六章:国际货物运输
1.班轮运费是如何计算的?基本运费的计收标准,通常有:(1)按货物毛重.又称重量吨(weight ton)计收运费.运价表内用“w”表示。国际上一般都采用公吨(metn„c ton,缩写为^I/T)为重量单位。(2)接货物的体积/容积,又称尺码吨(me88ultmel]|ton)计收,运价表中用“M”表示。国际上一般都采用立方米(cubk-meter,缩写为M‟)为尺码单位,计算运费时1立方米作为1尺码吨。(3)接毛重或体积计收,由船公司选择其中收费较高的作为计费吨,运价表中以“w/M”表示。(4)接商品价格计收,又称为从债运费,运价表内用“A V”或“Ad.Val”表示。从价运费一般按货物的FOB价格的百分之几收取。2.程租船和期租船方式中,船货双方的费用负担是如何划分的?租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租船合同(Charter Party)规定。程租船方式中,合同应明确船方是否负担货物在港口的装卸费用。如果船方不负担装卸,则应在合同中规定装卸期限或装卸率,以及与之相应的滞期费和速遣费。如租方未能在限期内完成装卸作业。为了补偿船方由此而造成延迟开航的损失,应向船方支付一定的罚金,即滞期费。如租方提前完成装卸作业则由船方向租方支付一定的奖金,称为速遣费。通常速遣费为滞期费的一半。
定期租船(Time Charter)是按一定时间租用船舶进行运输的方式,又称期租船、船方应在合同规定的租赁期内提供适航的船舶,并负担为保持适航的有关费用。租船人在此期尚可在规定航区内自行调度支配船舶,但应负责燃料费、港口费和装卸费等运营过程中的各项开支。
3.简述我国对外贸易铁路运输的基本方式。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铁路运输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内陆国家之间的贸易,铁路运输的作用更为显著。铁路运输在我国付外贸易货物运输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有相当部分的对外贸易货物是直接通过铁路运进或输出的。即使是经由海运进出口的货物,大多也是通过铁路运输向港门集中或从港口运往内地。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大发展,铁路承担的进出口货运量将日益增大。4.航空运输有哪几种形式?P296 5.如何在运输单据中表达集装箱装载形式的运输环节?P297下方
7.合同中的装运条款包括哪些内容?合同中的装运条款,应具体规定交货时间、装运地、目的地、能否分批装运和转运等内容。
8.国际货运代理的业务范围包括哪些内容?国际货代企业可以作为代理人或独立经营人从事经营活动,经营范围包括:1.揽货、订舱(含租船、包机、包舱)、托运、仓储、包装;2.货物的监装、监卸、集装箱装拆箱、分拨、中转及相关的短途运输服务;
3.报关、报检、报验、保险;4.缮制签发有关单证、交付运费、结算及交付杂费5.国际展品、私人物品及过境货物运输代理6.国际多式联运、集运(含集装箱拼箱);7.国际快递(不含私人信函)8.咨询及其他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第十七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何谓“保险利益”?货物运输保险中是如何认识保险利益的?1.P305
P306 按保险公司规定造成海运货损的原因有哪几种?2.P307
简述我国“C.I.C.”海运货物条款的内容3.P313本章小结第二条 简述“C.I.C.”的险别4.P311
如何计算投保金额和保险费5.P312 简述保险索赔的主要程序6.P313
第十九章国际贸易结算
汇票的主要票据行为有哪些?简单说明之1.P333
汇票有那几种方式?应用在贸易中有何优缺点2.P337 托收分哪几种?简述跟单托收的业务程序3.P339-340 何谓信用证?简述其一般业务程序4.P345 P351
何谓银行保函?简述银行保函和跟单信用证的区别5.P359 P363
一、关于投资组合中最优权重的研究
Markowitz在其提出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中, 以均值和标准差分别度量收益和风险。要使投资组合在预期收益条件下其风险最小或者在既定风险条件下其收益最大, 就必须求出投资组合中个股的权重。针对这个问题, 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王键和屠新曙 (2000) 在Markowitz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用几何方法求解投资组合的最优权重, 这种方法可以分别求出既定收益和既定风险条件下投资组合中个股的最优权重, 因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张波、陈睿君和路璐 (2007) 提出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投资组合最优权重, 并在以VAR为基础的投资组合模型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际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非常有效地求出投资组合的最优权重。
二、关于静态投资组合模型的研究
金融数学的出现使现代金融理论进入了定量分析的阶段, 而要对投资组合进行定量分析, 就需要对其进行数学建模。Rache Campbell、Ronald Huisman和Kees Koedijk (2001) 在均值-方差模型框架下利用极大极小法提出了一个投资组合选择模型, 该模型是非常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的。Pankaj Gupta、Mukesh Kumar Mehlawat和Anand Saxena (2008) 利用模糊数学规划提出了一个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他们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演变为半绝对离差投资组合模型, 同时应用多准则决策的模糊数学规划, 为投资者追求积极或保守策略提供了一个综合投资组合优化模型。Freitas、Souza和Almeida (2009)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投资组合的收益率, 从而提出了一个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的。在具有摩擦的市场中, 刘明明、高岩 (2006) 基于绝对偏差, 构造了一个均值-绝对离差的投资组合模型, 该模型是对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的发展。陈国华、陈收、房勇、汪寿阳 (2009) 通过模糊约束来简化方差约束, 并以此提出了一个证券投资组合的模糊线性规划模型, 最后还通过具体实例检验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三、关于动态投资组合模型的研究
由于投资者进行投资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因而静态投资组合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很难满足投资者的实际需要。王秀国、邱菀华 (2005) 在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下方风险控制研究了投资组合问题, 从而构建了一个动态投资组合模型。史宇峰、张世英 (2008) 基于时变相关系数构建了一个动态投资组合模型, 同时也求得了该模型的解析解,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控制投资组合的风险具有一定现实和理论的意义。Anagnostopoulos和Mamanis (2010) 建立了一个带有三个目标和离散变量的动态投资组合优化模型, 该模型为风险、收益和证券数量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
四、小结
本文在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 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综述, 并着重阐述了投资组合中最优权重的求解、静态投资组合模型和动态投资组合模型中的部分研究成果,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学者的后续研究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H.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 (1) :77-91
[2]屠新曙王健:求解证券组合最优权重的几何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 2000, 8 (3) :20-25
[3]张波陈睿君路璐:粒子群算法在投资组合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 2007, 25 (8) :108-110
[4]Rachel Campbell, Ronald Huisman, Kees Koedijk.Optiomal portfolio selection in a Value-at-risk framework[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 2001, 25:1789-1804
[5]Pankaj Gupta, Mukesh Kumar Mehlawat, Anand Saxena.Asset portfolio optimization using fuzzy mathematical programming[J].Information Sciences, 2008, 178:1734-1755
[6]Fabio D.Freitas, Alberto F.De Souza, Ailson R.de Almeida.Prediction-based portfolio optimization model using neural networks[J].Neurocomputing, 2009, 72:2155-2170
[7]刘明明高岩:摩擦市场中允许卖空的最优投资组合选择[J].中国管理科学, 2006, 14 (5) :23-27
[8]陈国华, 陈收, 房勇, 汪寿阳.带有模糊收益率的投资组合选择模型[J].系统理论工程与实践, 2009, 29 (7) :8-15
[9]王秀国邱菀华:均值方差偏好和下方风险控制下的动态投资组合决策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22 (12) :107-115
[10]史宇峰张世英:基于时变相关系数的动态投资组合策略[J].管理科学, 2008, 21 (5) :105-110
关键词:频率学派;贝叶斯学派;统计方法
统计学中几大影响比较大的学派是频率学派、贝叶斯学派和信念学派。在很长的时间内,频率学派或称经典学派的观点、理论占据了主流地位,其余两派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早已应用贝叶斯学派的理念来处理问题。所以有必要在理解这几大学派思想的基础上,来了解不同思想的统计方法。
一、两大学派的特点和分歧
频率学派坚持对概率的看法是频率的稳定性,所以,凡是不能重复进行的试验的有关结果都不能应用概率作出判断。但是很多时候,人们都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来对统计问题作出判断。在实际经济环境中,情况总是比较复杂,很难具备可以进行重复试验的条件,这个时候频率学派的理论就很难运用上了。与之不同,贝叶斯学派认为,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一个度量,既可以是反映重复试验的频率稳定性,也可以反映人们的某一些类型的主观信念。只要可以接受到任何先验信息,就都能对特定问题进行逻辑推理。
频率学派和贝叶斯学派之间激烈的争论,促进了统计学的发展,使得统计学最为一门信息科学在学科体系上和思想上更完善。这两大学派争论的分歧:其一,对概率这个概念的认识。经典学派认为概率是纯客观的,是频率稳定性的内在依据。而贝叶斯学派则认为概率应包含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其二,是对统计问题的看法。频率学派研究的重点是样本空间,认为样本是变化的,参数是固定不变的,并从中寻找规律来推断参数的性质。贝叶斯学派的重点是研究参数空间,认为样本就是已观测到的值,它已不再变动而参数则是随机变量。需要探讨的是,参数取值的变化规律;其三,利用信息的范围不同。贝叶斯学派既利用样本信息又利用先验信息,而经典学派只局限于从样本获取的信息。其四,推断的过程不同。贝叶斯学派是从参数的先验分布到后验分布。而频率学派却仅是根据样本的信息对参数作出推断。可以说,先验分布这是区分这两个学派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
在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上,对于单一方程模型,最常用的有普通最小二乘法、广义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法等。对于联立方程模型有常用二段最小二乘法和三段最小二乘法等。基本的理论框架是对未知参数的模型建立,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和预测等内容。并以此来研究各种模型,如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联立方程组模型,面板数据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等。
而贝叶斯分析则采用不同的思路,来进行参数的估计,检验和模型的比较。一般有如下思路:在得到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建立模型,求出似然函数,同时先验信息得到先验分布,运用贝叶斯定理,推导出后验分布,分析得出的结论。
可以说,经典的统计分析方法与贝叶斯分析的方法,孰优孰劣,也不可以一概而论。经典的方法在发展体系上很严密,有严谨的数理基础,而贝叶斯方法则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推进现代统计及相关学科理论发展的强大力量。
三、统计计算方法和软件的发展
随着现代电脑技术的发展,统计学也获得了飞快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了统计的计算方法的发展,特别是在针对贝叶斯方法的计算得到了新的进展。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直接的抽样手段,得到后验均值的估计值,主要包括直接抽样、分层抽样、筛选抽样等;它们的缺陷在于只能用于比较简单、低维的后验分布。第二类为 MCMC(Markov chainMonte Carlo),近年发展迅速,在各个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研究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是高维的复杂数据,这时运用传统的方法就遇到困难了。而MCMC方法为这一复杂的计算过程开辟了新的方向。它的基本思想是把一个复杂的抽样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简单的抽样问题,而不是直接从复杂的总体中抽取样本,并利用电脑技术模拟这个过程。
由于庞大的计算量,复杂的高维数据,单靠人工计算是不可行的,针对各种统计计算方法的软件极大的促进了统计学各个分支的发展。在相关的经济领域,分别有MATLAB、S-Plus和R版本,在相关的生物统计领域还有WinBUGS,使用比较广泛,只是需要根据不同的模型自己来编写程序。
四、对统计学发展的看法
【现代投资理论小结】推荐阅读:
现代投资股票投资报告06-09
现代项目投资与管理06-30
现代投资管理学教学大纲06-10
现代物流管理理论09-28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10-29
现代城市管理若干理论述评11-03
《现代教育理论导读》读书心得07-19
孙子兵法与现代营销管理理论06-26
作业:《现代建筑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体会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