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共8篇)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篇1

【论文摘要】关联论把翻译看作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交际过程,并就此为翻译研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基于应用翻译具有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本文应用关联理论的相关原理,指出在应用翻译过程中,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利用自己认知语境的各种信息知识推导出原文的暗含意义或交际意图,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再以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和期待为准则,对译文进行最佳关联的取舍,为译文读者提供最佳关联,实现应用翻译传递信息的目的。就此本文提出了应用翻译的一些翻译策略,如替换,改译,增译,补译,摘译或将信息重组等方法,以实现译文和交际目的的最佳关联。

【论文关键词】关联理论;应用翻译;应用翻译策略;关联性

一、引言

二、应用翻译及其特点 从应用翻译的特征来看,“信息性,劝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信息性,是指这类文本主要传递文本的客观信息和形象;劝导性旨在唤起读者去体验去行动,如广告劝导人们购物,旅游介绍劝导人们去参观旅游景点,在功能上,出于功利的目的更倾向于译文而非原文;匿名性指原文作者大都处于匿名的状态,和文学翻译相比,缺乏“个性”,有一定的写作模式。

应用翻译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不是展示译语语言文化异彩的场所,不提倡所谓‘异化’和‘诗学效果’”(贾文波,:277),而应该尽量去缩小原语和译语由于文化,语言思维等不同所引起的差异,努力减少信息交流的障碍,达到应用翻译交流信息的目的。

三、关联理论及其翻译观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它要传递的是说话人的意图。说话人为使听话人懂得自己的意图,总是以明示的方式表达信息; 听话人为了了解说话人的意图,必须将信息纳入无误的明示——推理模式中进行演绎推理。演绎推理的重要依据就是获取信息和语境的最佳关联。

“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林克难,1994)。为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担负双重推理的责任。首先从原文字句中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即原作者企图通过这些字句传达给受体什么假设。译者应解读原文的明示信息,对其暗含意义结合语境进行推理,找出语境和信息的最佳关联获得相应的语境效果。同时译者还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的认知环境,即原文企图传达的语境信息是否在译语中存在,如果存在,是否需要译语读者费力地调出语境,是否能达到“最佳关联”,然后译者向译语读者进行明说并表达其暗含意图。在表达过程中,译者要考虑译文读者对译者明说后暗含意图的推理。由于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存在语言、文化、思维等的差异,所以认知环境不可能完全一样,译者为了使译文读者达到最佳关联,译者应对译文进行处理,以使译文读者从语境中获得最佳语境效果。

四、关联理论翻译观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一)替换,改译以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

在不同的语言交际中,由于原语作者和译语读者处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早已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互明的共同认知环境”,译者首先要解读原文的暗含的意思,然后为目的语读者提供译语的最佳关联。对译语中缺失的文化形象,可以用替换或改译的方法寻找译语读者和译文的最佳关联,如“有钱到处是杭州,没钱杭州凉飕飕”的译文“With a heavy purse ,everywhere is paradise for you, but with an empty purse, paradise is miserable for you.”在中国文化中,很容易将杭州和天堂联系起来,因为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在翻译中,如果把杭州直接音译为“Hangzhou”,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译语读者很难将“Hangzhou”和“天堂”相联系,就无法实现最佳关联,故作者在此用了改译的方法,改变形象,以实现最佳关联。

(二)增译,补译以实现译文的最佳关联

为了保留原文的特色和个性,我们可以采用异化的翻译方法,但是对于译语中缺失的文化语境,我们可以采用增加注释或阐释的方法,即保留了原文的特色,又消除了因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认知语境中的障碍,有效地实现译文的功能。

例1:生在苏州,穿在杭州,吃在广州,死在柳州。

It is gook luck for anyone to be born in Suzhou with the most promising living environment, to dress himself in Hangzhou with the most beautiful silk clothes, to dine in Guangzhou with the most delicious food, and to die in Liuzhou with the most elaborate funeral.

“苏州”、“广州”、“杭州”“柳州”都是中国的城市名,在这里无法采用转换形象的方式改译,如果采用音译或直译的方法,译语读者无法知道为什么要“生在苏州”……,采用解释性的增译方法,可以跨越理解的鸿沟,将暗含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三)摘译,缩译或将原文信息重新组合,以达到最佳语境关联

摘译强调的是保留原作中重要的或译文读者感兴趣的信息,删除那些次要的、可有可无或表达重复的冗余信息。缩译即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压缩,用更精炼的语言将原作译出。

由于原语和译语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必然存在认知环境的差异,如果将原语的文体风格和句型结构不作改变,原封不动地翻译,译语读者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知道其意图,就违背了关联论“最小最大”原理(“以最小的心理投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译文只能根据交际意图和译文读者的期待,用蕴含译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来取代原语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取‘义’而舍‘形’,将原文表达交际意图的主要信息予以明确表达,不然难以达到读者与译文的最佳关联。”(贾文波,2004:289)

例2:仿真绣《耶稣像》堪称苏绣极品,为近代绣界宗师沈寿于198月以油画为范本绣制而成。绣品中耶稣神色微妙,肌肤质感细腻,头发飘然若飞,尤其是他的一双眼睛,深藏忧戚,极为感人。沈寿大师创作的这一作品,用色多达111种,劈丝线细达七分之一,针法也复杂多变并有大胆突破。

The exhibition also displays the embroidered Portrait of Jesus by master Shen Shou, based on an oil painting in August 1914. The embroidered picture uses 111colors, split silk threads, and complicated stitches. The smooth skin, flying hair, and in particular, the melancholy eyes of the embroidered Jesus, are a visual feast.

为达到最佳语境效果,译文将一些不影响信息 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分析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 更多内容源自幼儿

传递的部分删去(划横线部分),摘取了一些重要信息,并按逻辑层次对原文语序作了相应调整(原文第二句和第三句),这就顾及了译文读者的认知能力,为达到最佳关联提供了充分的语境。

五、结语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篇2

作为国家战略, 中国文化走出去, 对于真正实现国家间、民族间良性跨文化交流, 旅游和文化产品的交流尤为重要。中国是文化大国, 也是旅游大国。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到中国来旅游。我国虽为世界旅游大国, 但因对旅游市场竞争“游戏”法则的生疏, 宣传材料质与量的低下, 中国旅游业仍难称是合格的“全球旅游市场竞争参与者“。而旅游宣传翻译质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为此, 本文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在“文化走出去”语境下中国旅游文化外宣翻译策略。

2 关联理论及关联翻译理论简介

Sperber&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1986/1995) 中把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推理的互明过程。交际能否成功就是看交际者对认知环境是否能够明白和相互明白。交际双方之所以能配合默契, 主要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性指人们在理解话语过程中, 在新出现的信息与语境假设之间寻求关联时的认知与推理过程。这个认知和推理过程是要付出某种努力的, 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语境效果, 从而达到交际的成功。寻求最佳关联是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自觉遵守的一条原则-关联原则:“每一种明示的交际活动都应设想为这个交际活动本身具备最佳的关联性。”[1]

交际的目的是以最低的加工成本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D Wilson的学生E A Gutt最早将关联理论应用于对翻译现象的解释。Gutt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中认为:翻译是一个涉及大脑机制的推理交际过程, 辖制翻译的基本原则就是关联性。翻译过程中应该做到两点:一是译文要“与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或“提供充分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表达的方式“不要让译文读者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 “译文必须表达清楚自然, 不应有任何理解上的困难。“以便译文读者对译文产生”充分的关联”。[2]翻译是一种最佳关联, 最佳关联性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的。

3 旅游文化翻译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宗教信仰、社会风俗使两种语言出现“国俗语义词”或“文化负载词”, 即这些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因为文化的差异产生文化空缺及词汇空缺, 从而造成翻译的障碍。中国旅游资料中的很多文化信息在外国游客的认知语境中是空缺的, 有时甚至与其认知语境中的文化概念是相冲突的。例如, 秦皇岛山海关著名景点老龙头景区名称中“龙”的文化联想意义在中西游客的认知语境中截然不同, 中国的龙是, 高贵的象征, 西方的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而有些译者将其直译为“The Old Dragon's Head”, 从而使译文读者产生文化误解甚至反感。再如, 老龙头景点守备署建筑为四合院, 门前照壁上正面写着“卫国干城”四字。在中国文化中, “干”指盾, 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 如大动干戈。而与之对应的英文“dry”却没有相关的含义。因此, 在翻译旅游宣传资料中的文化专有项时, 译者往往面临两难的境地, 过度地归化容易造成我国独特旅游文化身份的丧失甚至错位和扭曲。过度的异化又会因为译本所含源语文化信息过多而造成译文读者的理解困难, 损害旅游文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笔者认为, 关联理论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理论, 可以给旅游资料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 从而为译者处理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提供一个决策的依据。

4 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4.1 关联原则对异化、归化的动态选择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理论是动态的阐释法:原语交际者和译者构成第一轮的交际双方、译者和译语交际者构成第二轮的交际双方, 其认知结构和认知语境都是不定的, 此一级动态;译者、译语接受者推理时所依据的最佳关联、对文本认知、欣赏所涉及的最大关联都有所不同, 此二级动态;此外, 不同语言构成的语篇或文本因语义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 不可能完全对等, 此三级动态。由于交际固有的特性, 翻译和翻译的方法论只能是动态的、阐释的[3]。因此, 为了交际成功, 译者需要根据动态的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进行旅游资料的文化翻译时, 过度的归化或异化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做法是寻找最佳关联, 做出最佳选择。译者应该在不违背关联原则的情况下, 进行灵活调变和取舍。在源语和译语动态的语境中依据关联原则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动态地穿插进行, 努力寻求原文文化信息和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的最佳关联。在翻译旅游资料的文化信息时, 如果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存在完全重叠或部分重叠, 译者可主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 以满足译文读者对译文最大语境效果的的期待。同时, 如果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译语读者要理解原文文化信息时需要付出过多的处理努力, 这时译者需要采取文化或语言补偿、替代、阐释等归化策略, 满足译文读者对译文最小认知努力的期待。

4.2 关联翻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化翻译策略

旅游翻译应该是“文化的使者”, 以传播中国文化为己任[4]。无论何种类型, 旅游资料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旅游不仅是生态旅游, 也是文化旅游。对于国外游客来讲, 只有了解到旅游资料中包含的历史文献、传说典故、歌词诗赋以及民俗特色等历史背景信息, 才能真正起到文化旅游的目的。因此, 笔者认为, 为了迎合国外旅游者的文化需求, 帮助国外游客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在翻译“旅游文化专有项”时, 应首要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即采用源语表达形式来传达原文内容, 坚持文化的真实性, 保留我国旅游文化的“异国情调”, 译文虽然使目标读者作出了更大的认知努力去理解译文, 但同时从中获得了更大的收获即感受学习了中国旅游文化特色。异化翻译主要方法包括音译和直译。为了增加译文的关联性, 译者应该在音译、直译的基础上增添理解原文文化内容所必需的背景知识。异化翻译相当于Gutt提出的直接翻译, 意在努力达到原文和译文完全相似的阐释[5]。例如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 秦皇岛具有很多与道教相关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秦皇求仙入海处, 仙人祠、求仙殿、三清观、海神庙、八仙图、长寿山、仙人洞等, 如果将“仙”意译为“Gods”或“Immortality”, 虽然读者能够毫不费力的理解原文意思, 但宗教上, 没有体现出“神仙”的意境, 译文没有很好地传达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 因此译文没能在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中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笔者认为原文应采用音译+汉字或音译+注释的方法:仙人译为“Xianren (仙人Immortality) ”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及目标语读者的认知语境的改变, 直接翻译也不会造成外国游客的误解。

此外, 目前我国旅游宣传资料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中式英语 (Chinglish) , 即在使用英语时, 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正如Pinkham所发现的, 中式英语在我国的各类问题中极为普遍, 主要是冗余的词语 (冗余的修饰词、同意复指) 和异常的句子结构 (名词泛滥型, 逻辑混乱型) , 使宣传的预期功能难以实现[6]。英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 有着各自鲜明的语言特点, 文字体系、词汇形态、句法形态殊异甚大。因此, 笔者认为, 在中国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翻译时, 当采用完全的异化无法使译文读者取得和原文读者一样最佳关联的理解时, 译者应采取归化翻译策略, 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 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策略具体包括意译、增译、减译、仿译、释义、改写等方法。归化翻译相当于Gutt提出的间接翻译:译文只求保留原文的认知效果, 对原文的表现形式作较大的改动, 只求达到译文和原文在相关的方面达到充分的相似性[5]。例如秦皇岛著名景点孟姜女庙前殿楹联的翻译: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Sea water tide, day to day tide, every day tide and every day ebb,

Floating clouds appear, often appear, often appear and often go. (金隄、奈达)

中国文字魅力无穷, 谐音的使用在中文里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这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要完整的传递给西方的读者是极其难的, 上面的例句直译很难传递原语的谐音妙趣, 但译文通过利用词语“day”和“appear”的重复, 使译文读者也能找到与原文意义的最佳相似, 取得理解原作者的交际意图的语境效果。

5 结语

旅游翻译的目的是弘扬中国文化, 吸引海外游客。旅游翻译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文化交际, 为了成功实现旅游翻译文本的交际功能, 达到旅游文化宣传的目的, 译者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和受众意识, 充分考虑英汉语言之差异、英汉文化传统和思维差异, 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认知欣赏习惯和心理感受, 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 依据源语文化语境与译语文化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灵活采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 不断在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认知语境之间寻找最佳关联点, 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摘要:指出了旅游翻译作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其翻译质量的提高对于维护我国旅游形象和传播我国旅游文化尤为重要。运用关联理论, 探讨了在“文化走出去”语境下我国旅游文化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旅游文化翻译,中国旅游文化,异化,归化,最佳关联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1995:260.

[2]Gutt, 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ve and Context[M].Manchester and Boston:St.Jerome Publishing, 2000:132.

[3]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现代外语, 1999 (3) :273~295.

[4]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181.

[5]张春柏.直接翻译-关联翻译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J].中国翻译, 2003 (4) :15~17.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 篇3

【关键词】关联理论 商业广告 翻译策略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market economy, advertising and its translation has become a important part in the modern social life, and the successful promotion of business product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s promotion is dependent on advertising. Therefor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ommercial products, enhance its international imag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onsumers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roduct or service through the advertise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concepts of relevance theory, and then emphatically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inquiry of commercial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in order to better guide th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work.

【Key words】Relevance theory;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strategy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频率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广告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获缺的组成部分。商业促销和新产品推广等商业环节均需要依赖于广告。科学、合理的商业广告可以使消费者快速了解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内容,其直接决定着商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兴衰成败。然而,传统翻译中所遵从的“信、达、雅”等翻译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商业广告翻译的需求,所以变革和创新传统的翻译策略,提升商业广告翻译质量刻不容缓。

一、关联理论和商业广告的相关概念

1.关联理论的相关概念。关联理论是由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首次提出,其实际上是由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两大原则所构成的一种重要认知语用学理论。该理论充分阐述了人类语言交际过程,即:交际者以明示的方式来传递必要的话语信息,交际对象结合交际意图,根据交际语境及其相关信息,在关联原则的基础上对话语信息进行解码和推理,从而使交际对象明确交际者话语信息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方式。

2.商业广告的相关概念。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近年来,广告俨然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常而言,商业广告主要有五大功能,即:信息功能、说服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比如,其中的信息功能是广告的基本功能,其有助于使消费者明白产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内容。例如,商业产品的产地等。而就商业广告的词汇特点特点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造词。通过故意拼错或添加后缀或前缀等的常用造词技术来创造一些新词汇,以使广告更加生动有趣。例如,针对“Give a Timex, and to all a good time.”这句广告语而言,其中的“Timex”实际上就是一个典型的造词,即由“time”和“excellent”这两个词通过缩短所混合而成。它富有幽默的表达出手表的高质量。

(2)错误拼写。在某些商业广告中,相关创作者会故意拼写错某些英语单词,从而达到吸引读者注意的目的。比如,在“Going East, staying Westin.”这句广告语而言,其中的作者故意将“Western”拼写成“Westin”。因为后者是酒店的名字,而句中的“Western”本应该和“East”有关,所以这种认知矛盾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增强了广告的吸引力。

(3)词汇简单。简单和简洁的文字是商业广告中经常使用的词汇,其有助于使读者更容易理解相关的广告内容。比如,常用的简洁复合词有“brand—new”、“first-class”和“warm—hearted”等。

(4)动词比较多。在中英文广告中大都有许多语言简洁的单音节动词和比较多。比如,make,get, give,have,see,buy, come, go,know, look, need,love/like, use,feel,take,start,taste, help,meet,save,bring, last,serve和choose等均是比较常用的动词,这些动词很容易使读者理解和接受。

(5)形容词比较多。形容词是广告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用词,其有助于增强相关信息的感情色彩,有利于更好地凸显产品的质量,从而更有利于迎合消费者的心里期待。比如,“Your hair looks healthy, So wonderfully feelable, So full of shimmering color, Unbrassy. Unchanging. Unmathable.”这句广告语的实际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头发看起来非常健康,摸起来出奇的柔顺,洋溢着亮丽的色彩,绝不枯黄,永远亮丽,无可比拟”。在这首广告中,仅仅15个英语单词即可突出洗发水产品的特性。

二、商业广告翻译质量的影响因素

正如上述所述,商业广告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消费者提供必要消费信息,以改变消费者对广告产品或服务的态度,诱导他们采取消费行为。因此,正确的广告翻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就影响商业广告翻译质量的因素而言,其实际上可以从译者和语境两个方面来进行考虑,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详细地阐述。

1.译者方面。商业广告译者除了是翻译者外,同样也是广告的第一观众,所以他们应该意识到广告语境假设是否符合目标读者的认知环境和期望,以避免使读者出现错误理解而影响广告翻译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广告目标群体的认知环境大都不同于广告主,他们对同一广告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所以相应的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原文的认知环境,以增强广告对于目标群体的说服力。因此,译者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合理运用直接或者间接等方式来修改原文文本,否则势必会引发错误问题出现。例如,针对“白象电池”而言,大多数译者可能第一印象翻译为“White elephant battery.”但是“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被理解成一些不再使用或者不需要的东西,即便它依旧值许多钱,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为“brown lion battery”。又如,“CLEAR”更应该被翻译成“清扬”,而不是“清晰”;“Rejoice”被翻译成“飘柔”,而不应该为“开心”,从而更好地凸显这款洗发水的品质;“Crest”应该翻译为“佳洁士”,而不应该为“山顶”,以便可以凸显该牙膏可以起到坚固牙齿的作用。

2.语境方面。众所周知,语境在商业广告翻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广告翻译过程中,相应的翻译者只有充分利用语境信息才可体现广告创作意。通常而言,商业广告翻译的过程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译者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来了解广告主的意图;在第二阶段,译者应分析目标群体的认知环境,以使他们快速明确相关广告语的具体含义,尤其是需要符合消费者的期望,从而全面提升商业广告翻译的质量。例如,在大街上所粘贴的一个诸如下述广告语:“If you re looking for a good job, we are offering a thousand a week.”为了可以充分了解该广告,我们的初步翻译可能为“假如你在找工作,我们一周提供一千美元。”但是这种翻译方式并不是一种恰当的翻译。这是粘贴在大街上的广告,所以相应的工资可能不会太高。那么作者的意图肯定不是一周的工资为一千美元,那么可以理解为每周有一千个工作,即“一周一千份好工作”。如此一来,可以确保广告翻译的质量。

三、商业广告翻译的策略

在当前的商业广告翻译过程中,因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广告主和目标受众间的语境不同,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翻译问题,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文化缺省“。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关联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即:可以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使广告翻译达到最佳关联,增加广告的吸引力。而就具体的广告翻译策略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译策略。在关联理论视角下,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沟通或者传达原文本信息的源文本信息和交际意图的过程,所以为了使读者可以快速、准确地推断出广告的意图,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策略。直译作为一种传统的翻译策略,在商业广告翻译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商业广告均是简单、直接的陈述,同时必须要保持句子结构和原有的修辞的质量,重现对原作的内容与风格。在汉语广告英译的过程中,直译翻译策略可以被用来翻译品牌名称。比如,商业广告中的“熊猫”和“小天鹅”可以直接翻译成“Panda”和“Little Swan”。又如,“To be true forever.”(海尔集团广告语)就是“真诚到永远”的意思;针对“You better off under the umbrella.”这一旅游保险公司的广告语而言,其以“伞”来直接比喻“insurance”,从而可以使全世界的人们快速理解广告的含义。

2.意译策略。鉴于广告人的认知环境不同于目标读者,所以某些商业广告语不能逐字进行翻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根据相应的语境来力求达到最佳关联。而意译翻译策略则可以很好的实现该种类型广告语的翻译,从而可以提升翻译的质量。例如,针对“溪口千层饼采用传统工艺”这句商业广告语而言,如果单纯地运用“cakes”,那么势必无法表现“千层饼”这一概念,所以不可直接翻译为“thousand sheets cake ”,否则势必会影响读者的认知。正确的翻译应该为:“Xikou Qianceng cake, with numerous clear sheets in it, is finely made in a traditional way.”该种翻译方式可以清楚地突出“千层饼”的质量。

3.特殊策略。针对某些无法运用一般翻译策略的广告而言,除了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策略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特殊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具体主要包括模仿和双关、信息单位重组、夸张和缩译等翻译策略。其中的信息单位重组则是根据实际的语境情况来合理组合相关的广告信息,以便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广告的含义。比如,针对诺基亚的经典商业广告语“Connecting people.”而言,其可以翻译为“科技以人为本”;缩译的广告翻译策略则是通过缩短或者隐藏某些众所周知的词语来增强广告语的简洁性和直观性。比如,“Hide from risk and you hide from its rewards.”这句商业广告语实际上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而模仿和双关是商业广告翻译中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其可以产生幽默的效果,有利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加深他们对于相关广告的记忆。比如,针对丰田车的商业广告语而言,其为:“Where there is a way for car, there is a Toyota.”具体的翻译内容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如此一来,消费者可以快速认识丰田车。

实际上,商业广告翻译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课题。为了提升商业广告翻译策略的质量,就必须要先明确广告主和受众二者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特殊性,尤其是要摒弃那种“绝对对等”的跨文化广告翻译理念,同时需要改进、完善和创新传统翻译方式中存在的种种不足,采用多样化的实用商业广告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瑜.关联视角下的英汉广告翻译教学[J].华章.2012,15(27): 81-82.

[2]冯薇.关联理论与广告中隐喻的翻译[J].课程教育研究.2013, 23(31):39-40.

[3]刘音姝.从关联角度看商业广告翻译[J].科技视界.2012,11 (26):108-109.

[4]余雪琳,管华.运用关联理论提高企业广告翻译质量[J].企业经济.2010,17(9):97-98.

[5]万呈惠.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6(4):143-144.

从关联论视角看应用翻译 篇4

从关联论视角看应用翻译

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过程是一个三元明示推理过程,要求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三方达成认知上的互明,因而,能否提供最佳语境效果、达成与译语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应用翻译强调顺应的语文化规约,译文要符合译语读者的期待,以有效实现翻译目的,二者可谓不谋而合.鉴此,根据关联理论的原理,可以提出应用翻译中“归化”性明示和“异化”性明示两大处理手法,化暗含意图为明示信息,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

作 者:贾文波 JIA Wen-bo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刊 名: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1(2)分类号:H059关键词:关联理论 应用翻译 认知互明 最佳关联 最佳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篇5

目 录

第一部分: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3

(二)多元智能理论为差异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4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4

二、研究现状

(一)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

1.国外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5 2.国内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6

(二)差异教学研究现状 1.国外差异教学研究状况 2.国内差异教学的研究现状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差异教学研究现状..........................................8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研究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研究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论文研究的整体框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理论基础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一)多元智能理论提出......................................错误!未定义书签。1.多元智能理论的划分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2.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1、智能的整体性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2、智能的差异性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3、智能的实践性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4、智能的开发性特征.........................................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的启示...............错误!未定义书签。1.因材施教的教学观..........................................错误!未定义书签。2.尊重差异的学生观..........................................错误!未定义书签。3.多元能力的教师观..........................................错误!未定义书签。4.多元发展的智力观..........................................错误!未定义书签。

5.科学的评价观..............................................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1.注意......................................................错误!未定义书签。2.记忆......................................................错误!未定义书签。3.思维......................................................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部分:差异教学策略的内涵

一、差异教学的概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差异教学概念的不同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差异教学与相近概念的区分

(三)差异教学的本质........................................................24 1.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差异教学的起点...............错误!未定义书签。2.促进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差异教学的终极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3.发挥学习者优势智能——差异教学的着眼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学策略概念的不同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本研究对差异教学策略概念的界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部分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现状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初中英语差异教学中的问题(访谈、课堂观察)...............错误!未定义书签。1.教学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1)对学生的差异了解不够...................................错误!未定义书签。(2)教学目标缺乏多维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1)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错误!未定义书签。(2)课堂提问缺乏梯度性.....................................错误!未定义书签。(3)教学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3.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4.教学结束后存在的问题......................................................30(1)作业...................................................................30(2)反思...................................................................30 发现在教学反思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存在以下的问题:...............................30 a.反思不全面,缺乏对学生差异的反思..........................................30 b.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差异有反思,但反思后缺少下一步的解决策略...................30 c.教师与同事、研究者之间缺乏交流...........................................30

二、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1 1.对差异教学和先进的教育理论理解不深刻.....................................31 2.教师压力大,任务重........................................................31 3.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过少....................................................31

第五部分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31

一、了解学生智能差异的途径..................................................31 1.问卷调查法................................................................31 2.观察法....................................................................32 3.成绩单分析................................................................34

4.谈话法....................................................................34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一)教学准备阶段教学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1.备课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2.教学目标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教学过程阶段教学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1.教学方法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1)词汇教学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2)听说教学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3)读写教学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2.课堂提问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提问问题的形式可分为:......................................错误!未定义书签。(1)Yes/No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2)选择性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3)wh-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4)How/Why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提问问题的内容可以分为:....................................错误!未定义书签。(1)事实性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2)分析理解性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3)应用性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4)评价性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3.教学形式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1)弹性分组教学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2)自主学习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4.教学评价的差异化策略

(1评价主体多元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评价内容多样化

(3)评价形式多样化...........................................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教学完成阶段教学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1.作业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是教师设计作业,学生从中自主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是学生自主设计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1)创造自编型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2)实践开放型作业.........................................错误!未定义书签。2.课后训练的差异化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篇6

摘 要: 目前,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作者试图就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抛锚式教学模式,探讨其在高职英语口语中的应用,并就情境话题的设置、教师角色的转换、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等方面,为实施并提高这一模式的有效性提供建议性参考。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高职英语 口语教学模式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强调,高职英语“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可见,英语交际能力是高职学生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但目前高职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水平不容乐观,高职学生对英语口语缺乏兴趣和信心,“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内一些学者和教师(李曼林2007,何雯雯2011,夏纪梅2001)对此做了一系列实证研究,证实“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强,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并提出改善这一现状的建议,如重新调整课程标准及评价体系、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注重口语教学内容具有职业性等。刘晓黎(2007)、舒云(2011)、王晶(2011)等提出课前准备、合作性学习及自主学习对有效开展口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正是迎合这些建议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设计及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亦称结构主义,是认知学理论的一个分支,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理念。它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进一步发展到认知领域的结果,其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学习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积极构建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构成了教与学的四个主要要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习是积极的,同认知主义的信息处理理论是有区别的,它是新、旧知识相互交替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合作精神,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尤其注重情境的创设,现代信息化环境为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从以上所述的建构主义理论可以归纳几个主要特点,为优化高职口语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第一,高职口语教学模式应强调学生是主体。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因此,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学生口语学习的话题、形式等。

第二,教学活动重点突出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法。教学应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使得学生能积极地面对问题,并激发他们思考。另一方面,教学活动能创造社会交际,促进学生通过合作进行学习。

第三,为了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学生要积极准备,并在师生或学生间进行会话交流。

第四,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意义构建,其中不乏现代化手段,如利用QQ群、E-mail、手机微信等辅助自己的自主学习,并且教师要采取多样化评价方法。

三、抛锚式教学在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设计样例

1.抛锚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是建构主义理念下发展起来的比较成熟的三种方法。依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及人才培养方式的要求,笔者认为抛锚式教学较适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抛锚式教学主要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及效果评价五个环节组成。下面对其环节进行大致介绍:

创设情境是指创设同学生学习或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确定问题是指选择上述情境下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作为学生的中心内容,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信息资料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及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协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或老师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合作,以便完成一定的任务或实现一定的目标。效果评价即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映出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2.口语教学模式设计样例――以“Dining Out”为例

创设情境:教师播放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源――剑桥必备英语《在餐馆》的相关视频,并提出热身问题:

Q1: Where do the conversations mostly take place?

Q2: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Q3: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Q4: If you are the guest in the restaurant,do you know how to take order and pay bills?

确定问题:将全班分成八组,要求学生分组扮演以下角色,如邀请老外客户到中式餐厅就餐、打电话订桌、与服务员现场进行点菜埋单等,每组可以自行选择以下三个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1:You(role A)first discuss where to eat and then eat in the Chinese restaurant with your partner(role B).Role A: You are an American client on a business trip to Beijing.You want to try some Chinese food.Role B: You are receiving an American client of your company who wants to try some Chinese food.情境任务2:You want to dine out and make a phone call to reserve a table for six on the evening of April 21,2014.Mak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you and the receptionist in the hotel or restaurant.情境任务3:Suppose you are a waiter in the restaurant,making a conversation with the foreign guests(a guest)on taking an order and paying the bills.Choose the role of the situation,mak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waiter and the guest in the hotel or restaurant.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如手机快速地搜索网上的相关对话,或教师在课前就布置任务,提供相关词汇、句型、对话在世界大学城供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身完成任务时的语音语调及内容将问题。

协作学习:每组成员间根据自身的知识点,按要求准备角色模拟扮演的对话,如出现问题,可以咨询成绩较好的同学或老师。

效果评价:要求每组成员派代表逐一在讲台前进行情境角色演练,着重对学生语音、语调、内容、肢体语言等的评价。评价的主体包括师评、生评及自评。评价结果纳入期末考试的成绩范围,占期末总成绩的20%。课堂上未完成角色扮演陈述的学生,要求他们自己拍成视频,以flv.的格式传至世界大学城空间供老师及同学们评阅。

四、设计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建构主义视角进行有效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课前进行问卷调查,遴选学生感兴趣的,同学生生活及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与材料。项莉(2010)指出目前使用的口语材料不符合任务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要求,目前没有任何一本教材上的主题、话题及材料完全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课前确定话题、材料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基础及灵活性等因素,利用网络资源下载一些相关主题的视频资源,才能更好地保证教学情境创设的效果。

第二,调整教师的角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或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协助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及评价者。实施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大量相关文字及视频资料,并传至世界大学城空间,布置课前任务及要求,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要求教师对他们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指导点播,在他们口语陈述后进行点评,并指正他们的错误及不足之处。教师角色的转换对确定问题的准确性及合理性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英语口语教学。由于高职英语课时普遍偏少,并且单一教材上缺乏高质量的英语教学材料,这就要求师生必须利用QQ群、手机微信及网络等信息技术解决这些问题,这些硬件设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好的保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相关主题的网站及视频,或建立世界大学城平台网络空间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

第四,采用多样化手段评价学生的口语成绩。Cohen(1991)指出“一个项目只能测验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老师或测试设计者应该牢记’一纸定终身’不能再作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了”。刘慧利(2007)指出教学评价能起着较好的指导作用,评价的核心不只是分数,更应该是态度、能力及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考核评价项目应包括态度、合作性、任务的完成效果等。评价主体应包括师评、生评及自评,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口语积极性。

五、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生活或工作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笔者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即利用情境模拟中的角色扮演、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分组合作及多元化评价手段,为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较好的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更符合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 篇7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关联理论,中医英语翻译

一、关联理论

根据关联理论, 语言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只有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建立明示与推理的交际模式, 才能实现成功的交际。也就是说, 需要在交际者之间寻求一种最佳语境效果, 说话人通过一定的明示讲自己的说话意图, 而听话人根据说话人提供的明示信息结合语境通过推理寻找最佳关联, 从而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实现成功交际。在语言交际中, 通过获取说话人的明示信息, 听话人改变了认知语境, 建立并处理与话语相关的语境假设, 寻找与话语的最佳关联, 从而话语就取得了语境效果。可见, 语境效果越好, 关联性就越强, 推理时所需努力就越少, 从而话语理解也就越容易。

二、关联理论与中医英语翻译的关系

根据关联理论, 翻译既是一种言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也是一种明示与推理的交际活动。其不仅涉及语料与语境, 还要根据语境进行动态的推理, 它具有从明示到推理的交际本质特征, 涉及原文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行为。翻译一般涉及两个步骤, 即通过明示行为原文作者向译者显示其意图;译者再根据明示的信息结合语境找寻最佳关联, 并通过推理获取语境效果。可见, 根据关联理论, 译者的认知语境对原文信息的准确捕捉和得体传递非常重要。译者翻译时, 既要忠实原文, 保证原文与译文关联性所体现层次的对应, 又要考虑译文读者能正确理解译文并推理出相关含义, 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语境效果, 以求达到最佳关联。

中医语言中的文化语境是认知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中医语言的正确理解和得体的传递是制约翻译质量的关键。中医语言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而中医英语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在中医翻译过程中, 在尊重中医文化的异质性的前提下, 译者要准确地理解中医文献及其作者的意图, 并充分考虑中医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使译文具有较强的语境效果及较大的关联性, 这样才能保证翻译交际的成功, 实现沟通的最大化。

三、重视中医英语翻译的必要性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独特的理论系统, 对草药的巧妙应用以及在疑难杂症方面的有效治疗手段在世界上愈益展现出神奇的魅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世界各国急切需要对中医药文化深入的了解与学习。然而,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包括语言上的障碍, 成为了阻碍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进一步深化的最大障碍。因此, 中医药文化要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以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就必须重视中医英语翻译。

在我国, 很多有识之士对中医文化翻译做了大量工作, 然而, 事实上, 作为中医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渠道, 中医翻译仍面临许多实际问题, 阻碍了中医文化有效地国际化传播。其深奥的哲学辨证思维和优美高雅的古文风格令人艰深难懂增大了中医药文化翻译的难度;许多翻译方法层出不穷, 缺乏统一的标准, 所能借鉴的资料和论著少而不系统。因此, 以关联理论为指导, 探讨中医英语翻译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四、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中医英语翻译过程

根据关联理论, 在中医英语翻译过程中, 译者应主动地寻求最佳关联, 取得了语境效果。这主要包括两个过程, 即首先是对中医药文化加以理解以获取最佳关联, 然后再通过译文传递最佳关联。

1. 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翻译时首先应该理解原文。根据关联理论, 要准确理解原文必先重视并分析原文的语境, 找出原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 从而获取理解原文的语境效果。因此, 在中医英语翻译过程中, 由于译者与中医文献原文作者的认知语境不同, 译者应该立足于其认知语境, 正确而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医文献原文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从而真正获得原文作者的真实意图, 达到中医文献原文与其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成功的中医英语翻译要求译者必须注重对中医药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并且具有较高的英语语言表的和应用能力, 及高素质的文化修养等去寻找关联, 以取得理解中医药文化的语境效果。

如, “阴盛阳病”“阴平阳秘”“水不涵木”等中医术语具有浓郁中医药文化色彩。对于没有中医药知识的英语读者来说, 不能调用这些术语的文化图式, 对术语的理解就会产生障碍, 从而不能成功地交际。所以, 在翻译这些术语时, 译者只有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积极而深刻的理解, 才能减少误会, 尽可能为读者提供足够的语境效果, 以最佳关联的形式将文化内涵明示给读者, 以便读者付出较少的推理努力就能理解中医药文化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2. 对中医药文化的传译。

在对中医文化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就要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传译。关联翻译理论认为, 要使译文恰当再现原文, 作为媒介者, 译者必须考虑读者的认知与接受语境。因此, 在大多数情况下, 译者必须在译文形式上做某些变通, 使读者获取最佳的语境效果, 达到原文的成功交际的目的。在中医英语翻译过程中, 虽然译者对中医药文化有了准确的理解, 但是,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文化渊源、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译文句子往往文理不通, 不合表达习惯, 令人难以读懂, 违背了翻译的“信、雅、达”标准。

如“白虎汤”是泻火清热之药剂。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 对于不了解中医知识的西方学习者来说, 因为不清楚“白虎汤”的相关文化信息, “白虎汤”的图示在英语中出现空缺。如果简单将其译为“White Tiger Decoction”或“Baihu Tang”, 读者就会对“白虎汤”这一文字信息产生不同的理解, 有中医药使用珍稀动物之嫌, 可见这两种译法有失妥当, 所以译文“White Tiger Decoction (Decoction for Removing Pathogenic Heat) ”就合理明确多了。再如中医术语中的“金寒水冷”, 其中金是指肺, 水是指肾, “金寒水冷”就表示肺肾虚寒, 如果将其译为“hypofunction and cold of metal and water”或“chilly metal and cold water”, 就会使译文读者不知所云, 导致读者理解的障碍。不妨译为“deficiency-cold of lung and kidney”就易懂多了。可见, 译文在语言形式上的灵活变通显得尤为重要, 译文要力求地道、准确与通畅, 译者必须恰当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使译文易于读者理解与接受。在关联理论上, 这与译文能使读者以最少的努力获取恰当的语境效果, 以达到原文意图与译文读者认知的最佳关联的原则是一致的。因此, 能以最佳关联为目的, 发挥译者在中医英语翻译中恰如其分的创造性是十分有必要性。

五、结语

作为一种交际活动, 如何使翻译保留并传递中医药文化内涵是中医英语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无容置疑, 中医英语翻译中的个体差异会引起认知语境和推理的差异, 但是只要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 中医翻译者就会获得其与原作者及译文读者的最佳关联, 成功完成翻译交际。

参考文献

[1]李振吉.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应用翻译策略论文 篇8

近些年,大量外国影片走入国内市场,国内观众英语水平提高促使他们喜欢选择观看配有汉语字幕的原声电影。不同的语言文化障碍制约观众对非母语电影的观看和欣赏,电影字幕翻译的优略直接影响观众对电影的欣赏及对外国文化的了解。电影属于特殊的文学形式,为观众创作、供观众欣赏,所以应以观众的接受、欣赏、评判为生存的标准。因为这一特殊性,电影字幕的翻译目标取向应以观众接受与否选择策略。因此,本文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以电影《星际穿越》为例,探讨英汉字幕翻译策略,以期促进电影字幕翻译研究。

一、电影字幕和翻译

字幕包括语内字幕和语际字幕,前者是指将人物对白转换成文字显示在电影屏幕下方适当的位置,是在语言内部的转换,而后者是指影视原声保留不变,把源语人物对白、独白、视觉、听觉等相关信息转换成目标语语言并显示在屏幕下方。本文主要探讨语际字幕翻译。字幕翻译属于特殊的语际转换,是给电影对白提供同步的译入语说明,影视画面快速切换,人物对白转瞬即过,观众既要观看画面又要快速阅读对应的字幕译文内容,字幕翻译的目的是确保观众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跨越语言文化障碍了解故事发展情节欣赏影片。

电影《星际穿越》海报

字幕翻译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字幕翻译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为电影画面具有瞬间性,随着画面的切换转瞬即逝。其次,电影本身是艺术的体现,它的魅力所在是声音和图像的完美结合,字幕出现在屏幕上自然会影响电影画面的审美效果,所以字幕设计应尽量使画面美观,这就要求对字幕翻译的句式,字数都应照顾电影画面的美观。再次,电影是时代的,也是地域的,是一个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译者考虑到观众的期待视野,译文也具有鲜明的文化地域特征。

二、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理论是西方近年来具有影响力的一门关于“语言交际”的理论,认为人类的交际行为是“说话人明示、听话人推理”的过程,说话人认为自己传递的信息和听话人是“关联”的,听话人也如此认为,这就是关联性,再此过程中听话人根据自己脑中的储备信息,付出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交际得以成功。Gutt把这一理论用于翻译学研究领域,认为翻译是追求最佳关联的推理过程,它是一种不同语言之间的交际行为,包括原作者与译者以及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译文读者的期待、接受能力、认知环境和译作的语境等,使译文与原文在“释义上相似”,以达到“最佳关联”为翻译目标。[1]

根据关联理论,听话者理解话语的标准是在文本话语和自己的认知语境之间找到最佳关联,即用最小的推理努力,取得最大的语境效果。当然,最佳关联性是个相对的概念,关联性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推理努力成反比,可以用这一函数表示:关联性=语境效果/推理努力。总之,译者在表达时既要能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又要让读者花不必要的努力。[2]

在翻译中,译文读者与原作者生活在不同的认知环境中,如果出现认知不同,在理解文本时,译文读者无法作出正确的语境假设,要么原文作者的意图得不到正确的传递及获得正确的语境效果,要么需要读者花费额外的处理能力,影响理解速度。因此,译者的任务是通过翻译策略保证译文读者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又不付出额外的处理努力。

三、字幕翻译策略

字幕翻译与文学翻译不同,需要考虑时空限制和电影审美效果,通过字幕设备给观众传递演员对白内容帮助观众理解故事情节,因此,译者需要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帮助观众深入了解电影的意境和内容,影片也会更容易让观众接受。《星际穿越》是一部充满超现代主义和梦幻色彩的科幻冒险电影,主要讲述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该电影构思宏大,既探索人类之间的感情也讲述对宇宙的思考,在2015年第41届美国科幻恐怖电影奖土星奖获得了最佳科幻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10项提名。这部电影在中国的票房自然也少不了汉语字幕的帮助。

(一)明晰原文隐晦信息确保交际成功

考虑到电影字幕的主要特点以及国内外观众不同的认知语境,对于原文对白中的一些隐晦之处译者需要作明晰化处理。原文作者创作时与读者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知识,经常省略一些文化信息,这并不影响观众观赏影片,但是对于外国观众就会造成障碍,于是,译者这时需要将这些信息明晰化,采用译入语观众的认知环境中“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以帮助译入语观众在有限的时空中欣赏影片,达到成功的交际意图。有时,译者甚至可以对原文进行改写,以确保电影制片人的意图得到正确的理解。例如,原电影中某些像“NASA”“MRI”词语都是英语首字母缩略语,译者在翻译时考虑到观众对这些词汇没有相同的认知语境,把他们所指的“美国国家航天局”和“核磁共振仪”这些隐晦信息翻译出来传递给观众。

又如,电影中男主人公库玻到学校与老师面谈女儿在学校的问题时,老师对他说,“…and see what ideas you might have for dealing with her behavior on the home front。”这句台词中“home front”是指战争时的后方群众,因为在这之前老师提到他女儿与其他同学打仗的事情,所以这里老师把父母比作“战争后方的群众”,考虑到电影字幕翻译的“瞬间性”及关联性,译者直接明了地翻译成“家长”,易于观众欣赏电影,达到成功的交际。

(二)使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可获得足够语境效果

影片中库玻无意闯入美国国家航天局后,问道“So why don't you just let us back up from your fence and we'll be on our way? Huh?”,译文为“为何不放我们回围墙那儿? 我们会乖乖离开的,嗯?”英语句式较长,为了便于观众迅速理解原文内容,译者把长句处理为短小句式,再者,“乖乖离开”这样的易懂的口语化词语在译文中应尽量使用。

虽然字幕翻译要求简洁明了的语言,让观众可以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但有时恰当增译,需要观众付出额外的努力获得更大的努力效果,更好的理解影视内容,从而获得最佳关联。例如,基地教授和库玻谈论拯救计划时提到拉撒路任务,“Oh,that sounds cheerful.——Lazarus came back from the dead.”译文为“拉撒路经由耶稣呼唤,死而复生”。译文中,作者增加“由耶稣呼唤”,虽然观众理解话语时多付出了一些努力,但是却获得了更大的语境效果,即拉萨路是圣经故事中由耶稣唤醒的人物,象征人类的命运,这里暗喻美国国家航天局的秘密小组承担了将濒临灭绝的人类“死马当活马医”的使命,神也是来自高维空间并掌握高科技的未来人类,他们选了库玻、他的女儿、教授和科学探险队员来拯救人类,他们是救赎人类的耶稣。另外,影片中主人公库玻的女儿叫墨菲,她问起他爸爸为什么给她起这个名字时,提起“墨菲定律”,如果译者给增加了这条定律的解释,这条定律的核心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它总会发生”,通过这一认知语境的补充,观众可以推断出电影制片人的意图是想通过这一名词的内涵与这部电影的主旨暗合。

(三)增删原文以满足观众期待视野

电影字幕翻译涉及电影制片人、字幕译者和译入语观众三者的交际活动。首先是电影制片人与字幕译者之间“推理—明示制片人意图”的过程,然后是字幕译者与观众之间的“推理—明示”过程。对译者而言,译者首先得意识到影片观众介入性,以译语观众为先、充分考虑“电影语境”后明示原文本作者意图为翻译原则进行翻译,在采取翻译策略时充分考虑观众的认知能力和期待视野,继而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星际穿越》讲述探险家在广袤的宇宙间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其中涉及许多科学概念名词,如虫洞、引力弹力效应、裸奇点和因果律,这些概念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新鲜的名词。观众选择观看这部电影,也是出于对这些新鲜高科技知识的期待以及对未来宇宙的想象,所以在翻译时,译者为了能使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以及满足他们的期待,可以适当增加关于这些名词的解释说明,帮助观众增加已有认知环境中缺少的信息,有助于观众欣赏太空画面、理解影片深意。如,“虫洞(wormhole)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连接两个不同时空的狭窄隧道”,“引力弹力效应”是“指把行星当作引力助推器,利用其重力场给飞行器加速”,“裸奇点”指没有被视界包围住的奇点。

结语

总之,电影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特殊形式,电影字幕译文对于外国观众欣赏电影可以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关联理论视角使得电影字幕翻译需要综合考虑电影制片人的意图、观众的认知环境、观众的接受能力、观众的期待视野、原文和译文语境等多种因素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对电影字幕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Gutt,Ernst-August.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7-35.

上一篇:员工工资证明下一篇:水库监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