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2024-06-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精选8篇)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篇1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学的始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后来的荣格和阿德勒都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们最初追随弗洛伊德,后来因为理论见解的分歧而分道扬镳。在当时的弗洛伊德看来,他们之间的分歧如此之大,以至于自己完全无法接受,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都和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仍然把两人当做经典精神分析阵营中的重要成员。

经典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弗洛伊德根据自己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治疗及改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同于当时的任何心理学流派,它对于人性中本能的、自然性的、非理性的一面给予了巨大关注,对于潜意识的揭示入木三分,从而开启了经典精神分析的研究进程,精神分析正式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人格心理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经过了百年来的发展,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概括的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临床领域和教育文化领域。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

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今天,临床领域的应用最广为人知的一个那就是心理咨询,广为人知的一大表现就是现在的考心理咨询师证的热潮了。

心理咨询一般分为个体心理治疗和团体治疗。但是荣格对团体治疗的效果存怀疑态度,所以荣格学派的分析师很少采用团体治疗的方式。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析梦、对移情和阻抗的处理、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早期的传统精神分析实施方法是让病人躺卧在沙发上上,咨询师处于来访者的身后,脱离来访者的视野范围,以使来访者可以更加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内心中潜意识的想法。通常来访者需要更多次、历经数年的咨询,可以说是非常费时的。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不仅对成人,对儿童也可以进行治疗。弗洛伊德对于第一例儿童病人“小汉斯”的分析,开启了儿童分析的先河。后来经过后人的发展,不仅使得精神分析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

且创立了新的学科:儿童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对儿童的治疗主要采用游戏治疗取代自由联想。后来的荣格在儿童心理治疗方面,主要采取沙盘技术和绘画技术。不论哪个学派,在儿童心理治疗中都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他们普遍认为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起因于父母的问题,因此家庭治疗在儿童心理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团体治疗,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中的争议很大,在这里就不论述了。

二、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使得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领域。

弗洛伊德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社会相对立,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明精神分析学说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其内容主要包括文明观、宗教观、道德观、艺术观等。

而荣格在这一方面的观点与弗洛伊德存在较大分歧,荣格用原型的观点理解社会和历史。荣格出生在一个宗教世家,终其一生都对宗教经验保持着莫大的兴趣。在长期的临床生涯中,他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患有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作为精神支柱的信仰。后来他提出宗教观念也是原型的一种表现,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荣格对宗教的观点影响了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使人们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消极解释中解放出来。

从古至今,许多艺术作品流传下来,在荣格看来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就在于其中表现了原型,原型的表现是创作的中心和归宿。后来人们将原型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文艺开创了原型批评论。原型批评论由于它能够在文化学、神话和宗教中找出经验依据,并注重对艺术史的整体考察和梳理,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的艾略特、叶芝、劳伦斯等作家对古代神话、古代文学和原始的“血缘意识”的兴趣都受到荣格学说的影响。荣格以集体潜意识学说为核心的心理学文艺论对文艺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蒙德博得金在《诗歌中的原型模式》中便将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理论用于诗歌研究。诺斯洛浦使原型批评成为一种文学理论和手法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中阿德勒的理论在教育方面也有应用,阿德勒重视矫正生活方式有错误的学童,通过教师预防和矫正学童基本错误的方法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兴趣及心理健康程度。阿德勒热衷于把他的理念应用在教育上,特别是找出一些方法去矫正学童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阿德勒的理论对儿童教育存在很大影响。

在今天看来,经典分析理论的一些观点在今天看起来已经落后,但是它在人格心理学中

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经典分析理论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以后会继续影响人类的发展,对经典分析理论的研究会一直进行下去。人类不息,研究不止。参考文献:

1、王立皓《经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2006.01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篇2

关键词:爱,欲望,弗洛伊德

《爱的荒漠》是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奠定了作者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作品,用作者的话来说,他描写了“那些因血缘及婚姻机遇而构成家庭的人们的孤独与隔绝”。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痛苦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他们的痛苦的根源,我们会获得对我们的生存有启示的意义。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有震撼力的学说之一,同时为了区分后来的精神分析理论也被后人称为是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本文从精神分析理论的潜意识与心理结构和抵抗与压抑两个角度进行人物的解读。潜意识与心理结构包含非理性的本我 (id) ,本我与本能内驱力有关并且通过满足欲望来寻求缓解紧张力,以快乐为原则;理性的自我 (ego) ,它有意识的完成各种功能,控制本我的欲望,比如在处理与现实中的人的关系,他以现实的要求为活动原则;以及超理性的超我 (superego) ,指人的道德感和理想目标。还进一步揭示了自我的“一仆伺三主”的生存困境及个体内部世界的冲突性和分裂性。这一理论的提出为我们研究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深层心理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方法。

库雷热大夫在当地是以为受人尊敬的人,他不仅医术高明,而且人格高尚,在大家的眼中,他正直,虔诚,并且乐于助人;但是他的感情并不能让他自己满意,他对自己的妻子没有爱情可言,因为妻子一天到晚总是唠叨,妻子不能了解丈夫的心情和愿望,“他对他们的爱不抱任何的幻想”。由此可见,库雷热大夫对自己的家庭是失望的,当个体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挫折的时候,他的本能的欲望就会突破自我的束缚,进入个体的意识中,左右他的行为。这时,库雷热医生就开始寻求家庭生活之外的刺激,他爱上了一位寡妇。他近乎疯狂的想和玛丽娅在一起,想从玛丽娅那里寻找到真爱。他随后去看望了玛丽娅,他想对玛丽娅说出他想过的这些话,但是,当他见到玛丽娅对他的毫不在乎,以及对他崇敬的情感,使他意识到一切都结束了。面对本我的欲望满足的失落,库雷热医生以合乎道德的行动使本我得不到满足的失落降到了最低,从此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投注在了工作和自己家人身上:“这天晚上,他又在心里重复说:‘从今晚起,我要使露西(大夫的妻子)幸福。’于是他加快步伐,他急于想自己证明,他这一次会坚定不移。”可以说,医生的自我是成熟的,他在面临“失败”的时候,能够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符合现实和道德要求的地方,虽然他渴望得到爱的动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毕竟有家庭,最后这种回归家庭,从家庭中寻求爱的行动却更符合人类的道德要求。医生从家庭当中获得了他苦苦追寻的爱。这种结果就是正确处理了个体与自己和客体的关系,是自由的人,而事实证明,库雷热医生是这种完整自由的人。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内驱力没有得到适当的转移也就是本我的欲望没有得到适当的缓解,就是会产生“固着”,沉浸在幼儿的幻想中,在这种状态中,他把自己的全部都投注在客体身上,以占有、伤害或控制对方,不能正确处理与现实的人事的关系。我们从库雷热大夫的儿子雷蒙的身上就有这种倾向,雷蒙是一个很叛逆的男孩,他在家庭中得不到来自父母姐姐的关爱。可以说库雷热幼年的成长环境没有给他提供缓解性欲望,合理的释放俄狄浦斯情节的机会。他自己很痛苦,在电车上偶遇玛利亚之后,玛丽亚对他的关注,使他缺失的被关注被认可的情感得到了满足。他开始接近玛丽亚,他认为玛丽娅也是喜欢他的,当他要与玛丽娅发生关系的时候,玛丽娅一反常态的拒绝他,而且是那样的坚定,这就使得雷蒙的那种不正常的力比多依然没有得到释放,而进一步“固着”,他的自尊收到了极大的创伤。“他没有笑,这个青春期的雄性动物受到了侮辱,失败使他狂怒,他身上那种巨大的胜利骄傲受到了致命的伤害,而且在流血。他一辈子都将记得这一分钟:在一个女人眼中,它既令人厌恶,又显得滑稽可笑。”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在世,总有一种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的倾向,哪怕这种快乐是暂时的。雷蒙为了缓解潜意识中无法得到正常释放的性的驱力,“在以后的生活中,雷蒙和无数的女人发生关系,但他依然对这次伤害无法释怀,他未来的一个个胜利,他将征服的一个个可怜的受害者,都永远无法减轻这个最早的侮辱所留下的伤痛。”在雷蒙成人之后,他依然还是没有正确的实现力比多的转移,他一直陷于对爱的错误的追寻之中,“他在冥冥之中召唤和吸引他们生命中最深处的那股炽热的潮水。”这炽热的潮水是本我的对性欲望的满足和自我在现实中得到爱的结合。但在他人生最敏感的时刻,他对这种爱的追求受到了极大地挑战,从而失去了继续追寻的勇气,以致在成长过程中,他在精神上依然没有成熟起来,所以他伤害了很多的女人,也使他自己一直陷于痛苦之中,一直堕落,这不得不说是悲剧。这也就符合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没有从本我当中分化出来,以致他不能正常的处理他与别人以及自己的情感。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于分析人的内心世界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美]查尔斯·布伦纳著.《精神分析入门》.北京出版社, 北京.

[2].[美]史蒂芬·A米切尔玛格丽特·J·布莱尔著.《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商务印书馆, 上海.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篇3

社会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华裔身份的变化。第一代到美国的华人凭借着身后祖国悠久的文明和历史,使他们有种文化优越感,面对着周围环境中的冷漠,敌对,歧视,他们身在异乡,却能坦然面对。中国优秀的文化成为他们的精神慰藉。所以第一代华人和中国文化依然保持高度认同。第二代华人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人口数量已经增加到50%。他们开始试图融入当地的文化圈子。这时的他们长在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有着美式的思维,却得不到平等的对待。他们的肤色成为进入主流文化不可逾越的障碍。后来,随着五十年代排华法案的取消,美国对华人的态度发生转变,华人对于自己的认识也开始发生变化,他们积极寻自身文化的优秀之处,试图以正面的形象赢得主流文化的关注。六十年代,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意识形态开始多元化,少数族裔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的声音开始出现在主流社会。此后的第三代,第四代华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从中国文化中发掘出更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视角来代表他们自己,现了民族化和全球化的文化发展特点。

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华裔族裔身份的变化。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等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华裔身份的形成和定位。然而,在华裔身份的研究过程中,过分关注了外部因素对于自我身份构建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自我本质(如理性,灵魂或者意识等)在身份构建中起的积极作用。那么,个人心理动因在自我身份构建过程中有没有影响呢?这些方面都有待我们去深入思考。

一、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下的身份观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方面,尤其是无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实现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的一次语言革命。值得注意的是,在身份问题上拉康与其他后结构主义者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因为他没有忽略个人身份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动因。弗洛伊德认为,主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是非理性的无意识,无意识的作用范围极广,从一个人的梦境,言语,表情到国家的文化,宗教等等,主体不再是独立自主的理性主体,而是徘徊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由本能驱动,受到伦理限制的无意识主体。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指出了人类身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动因,但存在唯性论和生理决定论的致命缺陷。拉康吸收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重新解释了个人身份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动因。拉康的主体依旧是无意识的主体。由于吸收了索绪尔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的理论,拉康认为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以隐喻和换喻的方式间接表达着自己。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无意识的语言结构来分析人类言语行为的深层次心理因素。这样就为主体身份构建的深层心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点。

第一,根据拉康的理论,身份具有虚假性和分裂性。拉康对潜意识进行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层次分析。他认为,主体的潜意识不单是弗洛伊德从梦境,玩笑和症状中发现的活动规律,它可以用语言学中的隐喻和换喻来替代。隐喻与语言符号的共时性关联相似,通过符号或者词语之间的类似关系进行语言转换;换喻则与语言符号的历时性关联相似,它根据的是语言符号之间大的接近和邻近关系。在心理学意义上,能指间的运动就以此为规则。当主体进入了象征界,通过语言来表达和确认自己的身份时,能指(在语言中即所指链)压制了所指,带来了言语的不确定性。主体无法精确地从一个所指指向一个目标能指,只能以隐喻和换喻的方式间接表达自己,从根本上导致了与本真的相悖,而且渐行渐远。主体由于语言而异化,无法再保持自身的统一性,主体的身份表现出虚假性和分裂性。拉康认为“学习语言就是暴力、隐抑和异化的开端”,而语言是“主体被控制、被束缚的那种象征形式”。[2](P72)

第二,身份具有自欺性。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顾一下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拉康在 1949年苏黎世第16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上的著名论文《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提出了镜像理论。他认为,人们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过程,将会是人们所有派生认同的根源。[3](P4)刚出生的婴儿处于像动物一样的混沌状态,还不能将自己和外界的其他对象区分开来。这时的婴儿不具有主体性。大概6个月后,婴儿开始进入镜像阶段,能够模糊建立起自我初步概念,感知到自身的存在,从其完整的像中攫取一定的快感。婴儿此时从最初的实在界进入到想象界。但是这时镜像中的自我是虚构的,给予婴儿能动性和完整性的期望。婴儿开始确认自己身体与镜中自我的同一性,对镜像产生了自恋式的认同,逐渐形成自我的概念。因此,自我是人们在想象界中所自居的身份,具有自欺性。

第三,身份具有不可靠性。当婴儿习得语言,他就进入了由差异性构成的符号秩序体系,即象征界,这时主体才开始形成和确立。主体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遵从文化的象征秩序,成长为具有独立性的主体。因此,主体产生于象征界,拉康由此就区分了自我和主体两个概念。现实中由于语言体系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不稳定性,主体会时常受到自我的侵蚀,把虚假的镜像中完美的自我形象与真正的主体性相混淆。相对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拉康则是“我思非我在,我在非我思”。拉康认为“我思”并不代表“我在”,因为思考着的并不是主体,而是自我,即个人在想象界的虚幻镜像。笛卡尔表达了对个人拥有统一自主的主体的信念。人类知识可以建立在这个统一自主的主体认识之上。对此,拉康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主体具有虚幻和分裂特征,而自我被永久地禁锢在一个与自己异化的境地。如果对个人身份的认知基于这种虚幻镜像的自我之上,这样构建起的身份无疑也是极为不可靠的。

总而言之,拉康认为,身份是个体进入象征界后逐步建立的一种自我认知。在象征界,分裂的主体常常受到虚幻自我的侵蚀,使得主体对自我的认识具有虚假性,分裂性和自欺性。身份本身就是主体对自我的一种误识,具有不可靠性。

二、拉康的身份观对华裔身份研究的启示

拉康的身份观对于华裔身份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角度。美国学者色沙德利-克鲁克斯(Kalpana Seshadri-Crooks)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分析种族问题后发现“白人性”(Whiteness)是种族差异的“超验能指”和“逻辑基础”。(Seshadri-Crooks 2000:20-21)在美国这种以崇尚白人文化的社会中,意识形态,权利话语,文化霸权,以及社会构成等都具有明显的“白人性”。早期的华裔通过习得纯正的英语,熟悉西方文化等方式来融入西方社会,试图追求所谓的“白人性”。但是身份本质上具有分裂性和虚幻性,这种追求是注定永远都无法实现的。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婴儿渴望回到实在界,与母亲合二为一。习得语言后的主体也同样追求身份的稳定性,渴望认识真理,对自我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是由于主体受到想象界的欺骗,进入象征界后,又受到语言的异化,它构建起的只能是虚幻的,分裂的和不稳定的身份。对于早期的华裔,想要打破这种自身的束缚,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同,构建起一个稳定统一的身份,是不可能达到的。随着二十世纪多元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似乎变得宽容了很多,但是变成白人性的梦想还是遥不可及。主体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重新审视自己的主体身份,才能主动地参与到自身性别,种族和阶级身份构建的过程中。虽然根据拉康的理论,主体要受制于外部无法控制的力量,但是理解自身身份构建过程中的限制因素,能有助于主体更好的面临心理上的困境和挣扎。才有可能突破自我被禁锢的状态,构建一种更完善,更积极的新的多元性的主体身份,从而避免陷入对自我的过分痴迷,对某一特定身份的无果追求之中。

[1]乐黛云(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化现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齐效斌.语言神话的建构和消解[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社科版),1994,2(1):71-75,56

[3]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4]Seshadri-Crooks,Kalpana.Desiring Whiteness:A Lacanian Analysis of Race [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2000

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评述 篇4

众所周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但当时,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与主流心理学的理论不同,他研究了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领域。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人格理论,本能理论,焦虑论,性欲论和梦的理论。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界对他本人及其的理论有着种种不同的看法,赞扬和批判接踵而至。

当然,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终无定论。在此,小编以自己浅薄的才识以及些许资料,尝试对弗洛伊德本人以及其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评述。

在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的贡献是公认的。当“无意识”被非主流所忽视许久时,弗洛伊德以人弃我取的精神,把无意识作为自己毕生钻研的主要对象,探索出一套别具匠心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取得巨大成就。在他的推动下,无意识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三大学派之一。因此,弗洛伊德的学说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他也被人们称为“心灵深处的探险者。” 此外,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还开辟了深层心理学的研究。如果说主流心理学总是从外到内,由表层到深层进行研究的话,那么,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则从内到外,从深层到表层探索。最终,弗洛伊德发现人们的一切行为背后多隐藏着被压抑的无意识本能,欲望和动机。只有了解一个人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和动机,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尽管弗洛伊德及其学派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尚不能对本能,欲望和动机进行科学的解释和预测,但单单能够提出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对心理学的一大贡献。

不仅如此,弗洛伊德还促进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在庞大的学科体系中,他至少建立了三门分支学科: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为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的理论和技术在心理疾病治疗实践中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说,弗洛伊德独创了一条重视心理治疗,非学院的新思想。在中世纪以前,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因受到“魔鬼附体’’观念的影响,往往采取残酷的肉体刑罚的方法;中世纪后的数百年,人们对精神病的治疗是以心理病因观为指导的治疗,而弗洛伊德则认为,精神病的根源在于患者曾经受到的心理创伤。只有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挖掘出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进而给予干预治疗,才能治愈。因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始终与医疗实践相联系;既是对医疗实践的总结,又经历了长期的医疗实践的检验。所以,对治疗精神病和其他心理疾病拥有可靠的疗效。直到今天,精神分析理论仍是临床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此外,精神分析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心理学的范畴,逐渐延伸到哲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美学等领域,并由一种心理学理论发展成为一种解释个人,文化及社会历史现象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神分析理论也深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由于弗洛伊德对潜意识内容的拓荒,由于他将人们心灵深处的本能,欲望公之于众。在他之后的人们不再虚伪的羞于看向自己生命的深处,人们再也不将精神病人看作怪物。我们学会了尊重个人存在的一次性,学会创造性的领会我们精神本质的秘密。这一切,我们多要部分的归功于弗洛伊德,归功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但是,赞扬的背后也会有许多批判。弗洛伊德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精神分析理论也有缺陷。

首先,对研究方法的局限。弗洛伊德忽略了个体和群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本能和文化的差异,用关于个体,个体心理和本能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群体,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这难免体现了他庸俗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其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源于对精神病和神经病的治疗实践,他把得自于精神

病患者的心理规律推论到所有的正常人身上,把正常人与精神病患者混为一谈,从而将精神病心理普遍化和绝对化。这样,弗洛伊德以研究病态心理代替或推论正常人的心理,以偏概全,是没有足够的外部效果的。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贬低意识和理性的地位和作用,将无意识和非理性视为人格的决定性力量。他把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说成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而把意识和理性仅仅看作本能和欲望的伴随因素,这是不符合人类的事实的。同时,弗洛伊德还忽视人类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性论,他把性本能看成人类一切活动包括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性本能只是人类本能的一种形式,只有当人类个体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才能体现出来的。

弗洛伊德的理论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弗洛伊德的理论虽然与医疗实践相联系,还含有些辩证法的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理论在世界观上是正确的。弗洛伊德在理论上有不少主观臆想的成分和纯粹逻辑推演的东西,有时还甚至用神话传说来提出和证实自己的观点,既没有事实依据,有无人加以客观验证。

还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上的,所以,生物学倾向严重。他认为,心理能量来自于本能冲动,心理结构的基础是本我,心理发展始终以身体的不同区域即性感区的快感为中心。这些假设,说明弗洛伊德对人类一切行为的解释,多带有生物学的色彩。结果,他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抹杀了人的社会本质,抹杀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话说回来,弗洛伊德以及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多是历史的。他的理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心理治疗理论,不可避免的具有时代的局限。无论这个理论在今天看来是有多么严重的缺陷,但是在那个时候,那样条件下,能提出这样系统的理论体系,独树一帜的概念和有重要意义的问题,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最后,引用美国心理学史大师波林的一段话:弗洛伊德是一位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考着用一种新的方法了解人性。即便他的概念是从文化长河中汲取来的,他不失为一位首创者,他忠实地坚持它的基本信念,并辛勤工作50年。同时,他对自己的理论不惮修改,使之趋于成熟,为人类的知识做出贡献。几百年后,人们在写心理学史时,如果不提到弗洛伊德的名字,就不能写出一段堪称心理学史的书。到那时,你就会有关于伟人的最好标准:名垂千古。

以上,就是我关于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弗洛伊德的全部评述了。

资料参考;

《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书》法国

《世界上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实验心理学史》波林,1950年

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 篇5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1)心灵的构成。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不仅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观点,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2)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是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超我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本我、自我、超我只有和谐一致,人格才会正常发展,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而当本我、自我、超我失衡或冲突时,人格发展将会非常困难,个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3)焦虑、防卫与转移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4)性心理的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他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性的满足,释放能量。如果人的欲望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成为人的问题行为,需要帮助和治疗。

口腔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一年,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在口腔期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婴儿不饿时也有吮吸手指的现象就是例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被“停滞”在口腔阶段初期的人可能从事大量的口腔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综合型人格。在口腔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一个被“停滞”在口腔阶段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施虐型人格。

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

性蕾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至第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恋亲情绪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之分。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通过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会与自己的父亲产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女孩子度过了“恋父情结”阶段,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而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潜伏期是指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

生殖器期是指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而进入的人格发展最后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

2、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揭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self-knowledge)并能洞察和顿悟(insight)。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这也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早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点。

(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契约。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过往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受助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受助人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受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讲出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治疗者要在其中看到内在联系,发现内在冲突。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3、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时期的性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要与受助者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受助者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受助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能将痛苦讲述出来。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篇6

【摘要】《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等一些经典理论著作对于设计师理解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三本经典著作的横向比较,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作者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提倡设计师跳出单一的思维模式,学会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了解城市。

【关键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街道的美学、城市公共空间、比较

公共空间是建筑与规划学科的永恒话题,通过设计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是所有建筑师与规划师的梦想。优秀的设计建立在对公共空间与人的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之上,这种理解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观察与分析;另一种则来源于经典理论书籍,借助大师的眼睛去观察、分析、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师观察和理解城市的独特眼光,正是受到这些经典理论或显而易见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后者对于前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这三本书都是城市规划中的经典理论著作,书中均用了很大篇幅论述城市公共空间,然而其研究方法、观察角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有利于我们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城市公共空间,进而指导设计实践。

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看看这三位作者在他们的著作中如何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1.作者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方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著者雅各布斯,曾做过记者、自由撰稿人,并非科班出身,然而凭借其著作中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睿智的分析,颠覆了其后美国规划界的规划思路与实践。

在这本书中,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城市公共空间在社会学层面上的意义。在她之前,从没有那一本规划理论著作以如此细腻、富有生活化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城市公共空间,甚至在开篇用了足足三章的篇幅来讲述人行道的用途。没有问卷调查亦或是旁征博引,作者只是列举了她所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作者把人行道上的各种活动比作城市 “芭蕾”。不需要过多的证明推导过程,一切都显而易见,作者以记者所养成的深刻洞察力观察生活、描写生活,从社会生活层面研究城市中种种生活,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交往与空间》的作者扬.盖尔,该书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正值功能主义盛行之时,作者另辟蹊径,从建筑心理学层面解读城市,使该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本书分析人在不同空间条件中的心理感受,研究空间与心理需求的关系。通过展开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多项调查,记录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的活动频率、行为模式。作者发现,城市的外在物质形态只有契合了人的心理需求,才能成为“形形色色的户外交往发展的开端和起点”。同时,室外活动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已有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室外活动的发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能够恰当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使人们在其中感觉轻松愉悦,才是它的本质目的。

《街道的美学》作者卢原义信在美国求学,而后多次游历欧洲各国,因此对于西方和日本的城市空间差异有深刻的体会。西方的空间观念中,外部是内部的空间延续,两者同等重要。而日本的空间体系中,内部重要,外部空间的塑造几乎被忽略,因此造成日本城市空间质量较欧洲存在很大的差距。本书主要从美学层面探讨公共空间品质,人在空间中的视觉体验是作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并没有追逐标新立异的美,而是倡导公共空间的朴素美学价值观。通过对比欧洲和日本的城市公共空间,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应该具有自然的、比例恰当的、有秩序的、干净纯粹的外在视觉形态。

2.活动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即什么样的空间能促进人的活动

关于何种城市公共空间能够促进人的活动,每本书都给出若干标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列举。下面分别从书中选出一例,加以比较。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所定义的成功街区主要是从社会安全角度出发,公共空间必须有人的存在,有人的监视,使人们身处陌生人之间能够感到人身安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要有清晰的界限。

《交往与空间》则是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判断空间是否吸引人,好的公共空间应该能让人感到方便,轻松自如,在其中不会无聊,给人的各种欲望需求提供合理的出行动机。

《街道的美学》从人的视觉感受角度定义广场空间:明确的边界空间具有强烈的收敛性,人的视线可以找到落脚点;统一协调以及良好比例的建筑界面,则能使观者获得美好的视觉享受。

3.集中与分散对于公共空间产生的影响

三本书的共同点是,作者都赞成集中、反对分散,但是就如何集中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非常明确得反对城市蔓延,赞成提高城市住宅的密度。因为人口密度的增加,能够支持各种文化设施,活跃区域内的商业活动,促进城市多样性的生发,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环体系。集中所带来的人口对于公共空间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交往与空间》作者提到“我们要集中的不是建筑物,而是人和活动”,通过有克制的确定街道和广场的尺寸、减小每个沿街门面的宽度、采用便捷紧凑的道路系统等方式压缩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感,增强人们接触的可能性。

《街道的美学》中,作者反对分散,但城市蔓延本身并不是作者批判的重点。作者所忧虑的是日本城市观念里中心性的缺失,城市犹如“没有骨骼的软体动物……变形虫般”生长,用地形状不整、划分零碎,由此造成城市难以建立秩序井然的街道和广场空间。

4.对于公共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对于城市尺度的研究,是为了证明小尺度街区更有助于发展城市多样性生活方式,增加街道的使用频率。作者通过几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对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雅各布斯反对太长的街道,在文中,哥伦布大街联系起来的85街到89街作为反例出现,作者认为“这两条街既不方便也没有什么意义”,她建议增加一条小街穿过这些长长的东西走向的街道,那么将会使这些街道有效串联起来,提高人气,活跃街道气氛,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交往与空间》中关于尺度的研究是在探讨人的感官功能,心理与交流的关系。扬.盖尔引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定义的一系列社会距离,从亲密距离(0-45CM)一直到公共距离(大于3.75M),通过这些尺度界定出社会性视距的精确范围。在更大尺度范围,研究了视觉的作用:20-25米,能看清别人的情绪和表情;30米,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能分辨出来;70米范围,可以看清人的肢体语言;70-100米,可以确认性别、大概年纪以及人的行动。

《街道的美学》关注于公共空间的视觉美学特征,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广场(街道)宽度与周边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对于人在空间中的心理和视觉感受至关重要。在书中采用建筑剖面来表达这种空间比例关系,设街道宽度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则D/H=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一种匀称之感,人在其中最舒适。如果想要看清建筑全貌,至少需要D/H=2。若D/H<1,则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一种接近之感,就可以形成亚洲独特的热闹氛围。

结语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这三本书分别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层面、美学层面观察研究城市公共空间,通过严密的推导论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每一本对于城市规划或者建筑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阅读者提供了一系列观察城市的新角度。

今天,城市尺度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因此,要求我们突破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的限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用广阔的视野、多维的视角来体验理解城市。一方面,设计师可以从经典理论中学习多角度观察城市;另一方面,也要尝试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理论中尚未发现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

【2】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篇7

一、弗洛伊德对母亲重要作用的忽视

从文本来看, 弗洛伊德更注重父亲对孩子成长过程的影响。弗洛伊德强调的父亲是想象的父亲, 而对于与其处在同一平面上的母亲, 却存在较大程度的忽视:他认为母亲与其他力比多冲动所指向的对象无异。

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性欲的发展分为5个阶段, 其中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性器期。幼儿在此阶段开始性化的过程, 区分两性的差异, 并以双亲中的异性为性的对象, 而以同性为竞争对手, 这就是俄狄浦斯情结。而这种乱伦是不被认可的。“就是乱伦对象的自我克制, 就是作为至善的母亲的自我克制——它是通过消灭这种乱伦内容, 父权法 (the paternal Law) 才作为其正式的, 形式的替代物出现的。”男孩害怕来自父亲的阉割。他只有认同父亲, 然后认同作为父亲的女人为自己的母亲, 才能规避这种危险。在此, 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女人, 然后才是一个亲。

不难看出, 在弗洛伊德看来, 孩子对于母亲的认识, 先是有一个性的概念, 然后才有亲的概念。也就是说, 在孩子那里, 母亲首先是女人, 然后才有与孩子的世代的关系。但是这种理论框架无法解释幼儿焦虑的起源。弗洛伊德虽然认为所爱的人的缺失使力比多的冲动无法满足的状况导致幼儿的焦虑, 但实际上, 幼儿的焦虑不是因为所爱的人 (母亲) 不在, 而是因为他无法想象彼者的存在。举个简单的例子, 母亲只要发出某一声响, 孩子就能感受到一种确定感与安全感。在这里, 声音本身是符号界的, 它是作为不同主体之间的连结而出现的。并且, 经验告诉我们, 带给孩子声音的首先是母亲而不是父亲。因为当时还没有儿童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未能重视母亲对儿童人格结构的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克莱因与想象的母亲

英国分析家梅兰妮·克莱因是真正致力于儿童精神分析的大师。她从弗洛伊德概念框架出发, 将精神分析技术应用于儿童精神分析的临床时, 发现了很多问题。她发现, 即使是很小的孩子, 也会出现各种症状, 充满了原始的、残酷的冲突、极其危险的自相残杀的倾向和排泄与性欲的冲动。这些使大人们感到无限的焦虑。

在前俄狄浦斯期, 儿童人格结构究竟如何?克莱因回答:新生儿遭受被迫害的焦虑, 这个焦虑是因出生的过程和失掉子宫内的环境, 分娩过程的延长和困难必定会加重这个焦虑, 这个焦虑的另一方面是婴儿被迫适应全新的环境。当孩子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温暖, 支持, 舒适的感觉, 特别是在孩子获得食物和吸吮乳房时满意的感觉, 这个焦虑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缓解。第一次吮吸的经验达到了顶点, 就会启动一个与“好”母亲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婴儿与母亲的互动对儿童的童年结构及其重要。克莱因认为, 儿童与母亲的关系包含了儿童与世界的很多互动, 因而成为其他所有关系的原型, 这种关系比其他关系更能成为建构儿童内在世界的基础。

克莱因强调的另一概念与死亡本能有关。死亡冲动是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概念, 他认为这种力量通过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施虐释放出来, 不过弗洛伊德后期思想很大程度上抛弃了这个概念。克莱因继续坚守关于死亡冲动的观点, 认为个体内在的生与死之间的力量斗争最终会被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她认为这种本能是儿童早期将世界分为好与坏的原因。如果孩子将死亡冲动投射到外部客体上, 它就是坏客体, 而如果孩子将力比多的能量投射到外部客体上, 就产生了一个好的客体。所有这些客体内射到儿童的内心, 形成一个内在表象世界, 一个被分成好与坏的世界。正是好客体与坏客体之间的动力性相互影响, 构成了婴儿的精神世界。克莱因指出, 婴儿持续地处于亲密与攻击之间, 也就是在爱和恨间旋转。

克莱因认为, 婴儿人格的发展分为两个基本状态:偏执状态和抑郁状态。从出生到第三四个月, 婴儿从安全的子宫的“掉入”空气中, 由于安全感的失去而觉得被迫害、被攻击。这时, 婴儿接触到他的第一个客体——乳房, 并将他的攻击和爱的情感投射到目前的乳房上, 然后再内射回自身, 从而激起内心大量的骚动。婴儿对这些骚动的反应是将这些映像分离, 分为感觉舒服的、良性的、积极的映像和破坏性的、恶性的、感到不舒服的映像。这是婴儿调和自身内在冲动的初始方式。抑郁状态开始于第一年的第二个季度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开始。这时, 他开始能逐渐识别作为一个整体的母亲, 于是也就察觉到在与母亲的互动中是与同一个人进行各种爱与恨的情感互动。而对母亲的恨, 通常表现为厌恶, 这又会激起一种对母亲的负罪感, 即使这种厌恶往往仅停留在幻想中 (因为婴儿很难区分幻想和现实的区别) 。于是婴儿感到伤害甚至摧毁了母亲。这就出现了克莱因所谓的抑郁性焦虑。当婴儿发展到这一程度, 好的内在客体才更加稳固的建立起来了, 安全的感觉开始取代被迫害的感觉。

总之, 克莱因很重视母亲对儿童的影响, 虽然她没有直接为我们描述一个母亲, 但他通过对孩子本身的一系列论述为我们描述了孩子完全能感觉到的一个想象的母亲的形象。不过, 克莱因的重点强调的是孩子本身运作的重要性, 而对于母亲, 她强调的却很少。她没有说到母亲的能动性, 没有说到母亲——尤其是作为一个欲望指向石祖的女人的母亲——本身的行为如何影响孩子。在这个意义上, 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还没有被严格的逻辑化。

三、霍大同教授与符号母亲

霍大同教授在汲取了弗洛伊德、克莱因等人母亲理论的同时, 针对中国文化的特殊状况, 提出了符号母亲的概念, 认为母亲也在不断地给予规则。以吃东西为例:某些东西该吃而某些东西不该吃, 应该此时吃但彼时不该吃, 此时此处该吃而彼时彼处不该吃……这些规则的给予等同于“象征性生成阉割”, 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孩子走向语言, 进入象征性社会。这种规则的实施就是通过母亲对孩子的允许与禁止形成的。孩子将“允许”的母亲内化纯粹的好母亲, 而将“禁止”的母亲内化为纯粹的坏母亲。这种纯粹的好母亲与纯粹的坏母亲是孩子对母亲的一种理想化、抽象化, 二者之间的“距离”构成了孩子将来生活中所能承受的好与坏的“阈”。而在实际生活中, 母亲并非如此理想与抽象, 母亲在孩子心里通常的形象是一个具体的母亲, 禁止与允许并施的母亲。

霍教授符号母亲的提出弥补了弗洛伊德的理论空白, 也完善了克莱因的理论的建设。一个给予规则的母亲, 无疑将被作为一个重点继续讨论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斯拉沃热·齐泽克.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所做的[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7.

[2]赵旻.从想象母亲到象征母亲[D].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05.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 篇8

关键词:精神分析理论 恐怖美 变态情结 人格二重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小说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哥特文学的巅峰之作,他所撰写的恐怖故事大都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环环相扣,整体效果十分突出。为了使其作品能引起读者的共鸣,爱伦·坡常通过破坏来进行创造,通过恐惧来追逐美感,通过黑暗来接近光明,以此实现对读者心灵的极大震撼,可以说,他的恐怖小说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恐怖小说。

二 小说中人物的变态情结

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将力比多看作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和心理的原动力,包括生殖、生长和其他的生命活动,而性欲只是众多的、生理的、心理的功能之一。他认为心灵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反映了意识和无意识中的思想、情感、行为并且预设了人物行为和心理的走向及趋势;他将心灵结构中的无意识结构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也就是他所说的情结,是一种心象与意念的集合,多属于心灵分裂的产物。创伤性的体验、情感上的困扰或道德上的冲突都会导致情结的形成;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结,但是如果我们不能与之协调的话就会引发心理疾病。

爱伦·坡心理恐怖小说中描写的都是比较典型的变态情结和心理异常的人物,从这些变态人物的身上,读者能感受到一种诡异的恐怖美。总体上来说,爱伦·坡心理小说中的故事主要围绕三个变态情结展开,即俄狄浦斯情结、安提戈涅情结和皮革马利翁情结。

1 俄狄浦斯情结

荣格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即幼儿时期的恋母情结,是从弑父娶母的野蛮时代遗传下来的原始印象。尽管评论家对其解释各有不同,但普遍同意如果人不能摆脱恋母情结,就会形成变态的人格,或者迷恋亲生母亲,或者僧恨亲生父亲,或者寻找像母亲一样的女人作为伴侣。

爱伦·坡的小说《丽姬娅》中的“我”对第一任妻子丽姬娅的感情便属于恋母型,在小说中,“我”三次把自己比做“孩子”。在丽姬娅生前,她严厉、成熟并无所不知,母亲般的她用“至高无上的权力”支配着“我”,“我”也“竟像孩子一样安心,听凭她指导我研究玄而又玄的形而上学”。丽姬娅死后,“我好似孩子一样任性”。这种恋母情结使“我”走上了偏执狂和鸦片鬼之路。“我”的第二任妻子罗维娜充其量只是丽姬娅的替代品,最后这位年轻的新娘被“我”无情地杀害,变成了丽姬娅借尸还魂的一具躯壳。

在作品中,“我”对妻子的俄狄浦斯情结用充满矛盾的词句表达出来,恐怖渗透在字里行间。“我”既把丽姬娅比成可以供奉在神盒里的圣母,又把她比成来去无踪的幽灵。我对她生前很多事记忆不清,却对她的仪容难以忘怀。丽姬娅死后,“我”变成了一个人面兽心的疯子,故事由此进入恐怖的高潮。小说中,空间选择的是封闭式的场景——灵堂一般的新房:床上挂的床帐像馆套,卧室四角各竖一口黑棺材。“我”明显在诅咒续弦的死亡和祈祷亡妻的复活。“我”把罗维娜毒死之后,在月黑风高之夜“怔怔望著罗维娜的尸体,照旧满腔辛酸地想着深深迷恋的唯一亲人”。随着女尸恐怖的复活过程,读者的神经一丝丝地绷紧,当最后丽姬娅借尸还魂披头散发并瞪着漆黑的羚羊大眼站在“我”面前时,读者会有一种灵魂被摄去、时间己凝固的感觉,这是一种毛骨悚然式的美。如果读者本身就具有恋母情结的话,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因为我们自身与叙述者的相似性,不免会对号入座,唤起自身潜意识最深层的恐俱,感受到的恐怖美就不仅仅是毛骨悚然式的了,而是内省式的了。

2 安提戈涅情结

安提戈涅情结又称恋兄情结,指对兄长的爱慕与依恋。爱伦·坡也以兄妹之间病态的爱情来营造恐怖的气氛,如《厄舍古屋的倒塌》。玛德琳与其兄罗德立克·厄舍的乱伦是由与世隔绝的孤独所导致的,这种不轨的行为成为兄妹二人的心病,导致玛德琳病入膏育,罗德立克精神崩溃,最后亲手将孪生妹妹活埋。然而,玛德琳强烈的恋兄情结、被活埋的怨念使她死而复活,最后倒在她哥哥身上,与被吓死的哥哥共赴黄泉。

故事的主体围绕着兄妹病态的感情展开,恐怖的元素与变态的情结交织在一起,将故事渐渐推向高潮。当鬼影一般的玛德琳小姐从房间走出时,罗德立克双手捂脸,“只看得见骨瘦如柴的手指竟比往常还要惨白,指缝间滚滚烫出热泪来。”玛德琳的出现提醒了他们之间的乱伦之爱,罗德立克怕“我”知道实情而匆匆把妹妹活埋。故事由乱伦的道德之罪上升到活埋这种恐怖的谋杀罪行,故事兼有窒息式的、毛骨悚然式的、残忍血腥式的和凄凉悲怆式的多种类型的恐怖美。

3 皮格玛利翁情结

皮格玛利翁情结又称恋像情结或者“恋像癖”,指不爱现实生活中的异性,但是面对异性的雕像或相片却过分地想入非非,行为上把它作为真人看待的一种怪癖。《椭圆形画像》中,坡对这种恋像情结进行了深入形象的刻画。当“我”在查找关于椭圆形画像的来历时,看到了一段含糊而古怪的字句,关于一位画家娶了一个“举世无双的美人儿”,婚后决定为美丽的妻子画像。结果,画家日以继夜地沉醉于他画笔之下的美女,最后竟发了狂,“他两眼始终盯着画布,连妻子的容貌都顾不得看上一眼”。最后,在他完成画像之时,他的娇妻就命丧黄泉了。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恋像癖患者并不常见。然而很多人都有过为了遥不可及的人或事物而放弃身边的人或事物的经历,这又是一种变相的皮格玛利翁情结。因此,当有过这些经历的审美者在欣赏《椭圆形画像》时,不仅会因美女之死而感到一种凄凉悲怆式的恐怖美,也能同时感到一种内省式的恐怖美。

4 变态情结与恐怖美

从弗洛伊德的角度上来看,描写变态情结的心理恐怖小说需要欣赏者自身能对被压抑的冲动有意识上的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内省式的恐怖美。而根据荣格的理论,尽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结,但在日常生活中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变态情结的患者并不多见。因此要想让所有的读者都能在爱伦·坡描写变态情结的心理恐怖小说中体会到内省式的恐怖美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审美者只需在欣赏该类型作品时采取“不排斥”的态度即可,因为若对作品中充斥的变态情结过于排斥就会导致过远的心理距离,也就无法从小说中体会到恐怖美了。

三 小说中人格的二重性

荣格把人格结构分为三层: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指自我,包括知觉和记忆。个人无意识是由个人的冲动和欲望组成的,荣格将它归结为情结。集体无意识是潜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由祖先遗传下来的经验和印象,荣格将它归结为原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境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在诸多原型当中,有些原型对人格和行为极为重要。这其中就包括人格面具和阴影。在上文中已经对变态情结与恐怖美进行了论述,下面将以原型理论中的人格面具与阴影作为基础来分析人格二重性所造成的恐怖美。

1 人格面具之后的阴影

爱伦·坡最擅长描写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冲突。例如《泄密的心》中的“我”口口声声说“我爱那老头”,最后却在潜意识的驱使下将老头杀害并分尸;《一桶白葡萄酒》中的“我”表面上对福吐纳托关怀备至,背地里却假托白葡萄酒为名将福吐纳托骗至“我”家族的地窖并将其活埋在壁洞里。在爱伦·坡的这些心理恐怖小说中,人物的人格面具后隐藏着巨大的阴影,这种恐怖的阴影仿佛随时会爆发的火山,形成了奇特的恐怖效果。

2 人格分裂

爱伦·坡的很多作品都揭示了人格的分裂,大多数都表现在人格的反向转化上——人放弃先前的价值、信念或生活来追求相反的价值、信念或生活。《丽姬娅》中的“我”由爱妻到杀妻的性格转变,《黑猫》中的“我”由温顺到残忍的转变都属于人格的反向转化,这种转化是畸形、扭曲和怪诞的,为小说的恐怖美增色不少。

如果人格面具和阴影无法调和,但人格又没有发生前后的反向转化,就有可能造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同时存在。例如《威廉·威尔逊》是一篇十分杰出的描写双重人格的作品,它深入表现和探索了人物灵魂深处的善恶冲突、心理变态和人格分裂。威廉·威尔逊从小便不是一个安分首己者,他目空一切,所有的同学都听他摆布。在潜意识里,他对自己无耻的行为深恶痛绝,因此分裂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格对自己进行管教,即产生了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威廉·威尔逊与其作对。每当他想干坏事时,这个人格便出来阻挠。直到最后,他决定与他斗剑,但在将对方刺伤后他发现墙面变成镜子,并从镜中看到了自己血淋淋的影子。这个镜子中的威廉·威尔逊对他说:“我活着,你才存在——我一死,请看看这影子,这正是你的影子,瞧你把自己毁的多彻底呵。”此时此刻,读者才发现原来两个威廉·威尔逊是一个人,恐怖效果亦达到高潮。

3 人格的二重性与恐怖美

之所以人格的二重性能造成巨大的恐怖美,是因为每个人都同时具有人格面具与阴影,人格面具又随着不同的环境发生转换。因此,每个人的人格都不是单一的,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复杂性。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外在限制与心理的内在压抑使人的个性只能得到片面的发展,而人的天性中所受到压抑的欲望或本能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反抗的力盆,人格面具与阴影便处于对立的位置。人一旦面对自己的真实处境,会产生多种焦虑,如来自外部世界威胁的现实性焦虑,来自对本我尤其是性冲动之恐惧的神经症焦虑,或者来自与道德法律起冲突的道德性焦虑。面对这些焦虑,人便产生逃避的念头,通常采用“反现作用”作为防御的手段。“反现作用”是指人以相反的态度来掩盖某种不能接受的无意识欲望和本能冲动。例如《黑猫》中的“我”明明对动物很排斥,却说曾经“特别喜欢动物”,甚至“只要有机会物色到中意的玩物总不放过”。事实上,当时的爱是恨的面纱。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为了掩盖对他人的仇恨而对他人产生超乎寻常的爱的范例,因此,同样具有人格二重性的读者在欣赏描写人格二重性的恐怖作品中能体会到异常恐怖的感觉,因为这些变态的人物正是将正常人物的缺点无限地放大,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套用波德莱尔的话來说,在爱伦·坡这种描写人格二重性的“空气稀薄的文学中”,审美者可以感受到“模糊的焦虑”、“敏于流泪的恐惧”和“心灵的不适”。因为坡的心理恐怖小说成功地预见了现代社会人类的噩梦,塑造了一个贴近读者内心之隐秘的艺术世界。

四 结语

爱伦·坡的作品表面上描写的是一个个变态的恐怖形象。事实上,坡挖掘的是那些因痛苦与幻灭而扭曲的人类的内心世界。他用他的心理恐怖小说和他小说中人物的悲剧为我们预示了现代人的普遍心理:孤独、恐慌、不满与不信任。现代人的生活空间是相对隔绝的,内心世界是孤独的,自己对自己是不甚了解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爱伦·坡的心理恐怖小说是变相的“现代启示录”,是精神分析学的小说素材。从人物上看,爱伦·坡的很多心理恐怖小说描写具有比较典型的变态情结,而他对人格二重性的描写则将恐怖魅力推向了极点。

参考文献:

[1] 陈良廷等:《爱伦·坡短篇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孙维林:《致命的自恋人格——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之性格》,《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 肖明翰:《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4] 张家恕:《恐怖文学类型特征论》,《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 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刘志平,女,1985—,河北保定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工作单位:河北金融学院。

上一篇:第一次月考作文500字下一篇:2024年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