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理论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法理论

经济法理论 篇1

摘 要:中国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从20 世纪末开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时深化展开,一些经济问题矛盾突出,迫使我国强化法制建立,经济法就是在此背景下崛起的新兴法律。随同中国经济法的开展,人们从实然层次上科学地认识、把握经济立法,又从应然和理论

关键词:经济法学毕业论文

中国经济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从20 世纪末开端,由于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时深化展开,一些经济问题矛盾突出,迫使我国强化法制建立,经济法就是在此背景下崛起的新兴法律。随同中国经济法的开展,人们从实然层次上科学地认识、把握经济立法,又从应然和理论层次上肯定了经济法的实质。经济法学从孕育到逐步成熟,是一个迂回而复杂的进程,为我们继续研讨和进一步开展经济立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点。我国的经济法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硕果。讨论经济法理论,研讨构建的根本概念、根本体系对法学理论的创新影响,总结经济法理论对将来开展研讨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代经济法的主体架构

我国现行经济法主体打破了国度―市场的二元架构,将政府和市场作为对等的两个主体,一些学者把政府和市场看成是经济资源配置的两种根本方式。政府能够在市场呈现问题时停止行政干预,即“国度指导”,但“国度指导”有时也会偏离市场规律,招致市场运转的不标准。关于政府的不标准行为需求完善的法律加以标准。这种标准既是对政府、市场正确干预的法律定义,也是对国度指导缺陷的纠正和制止,是愈加法制化的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不时深化,以及社会消费力的不时开展,我国目前的经济现象日益复杂和多变,关于国度―市场之间的关系,曾经不能完整对付当今的经济现象,需求法律的存在,以便标准和增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

现代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理论论证

辩证唯物主义的开展与延伸――系统论,被看作是经济法的哲学理论根底。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经济法的位置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不断遭到一些民法学者的质疑。他们以为经济关系能够拆分为行政性经济关系、对等主体的经济关系和劳动经济关系三种,经济法也能够由民法、行政法和劳动法三局部组成,而经济关系的综合调整也能够由上述三种办法构成。由此认定经济法没有单独存在的必要性。

笔者以为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论和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剖析办法,不契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是多元和多维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是不可以简单地相加混合的,只在浅层次上采取平面切割法去了解经济法,显然是片面和行不通的。经济法和其他法律一样,自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组合系统,每一部法律都是一个有机系统,各个部门法系统的有机分离就构成了法律系统的整体,也就是说法制系统是由若干个法律子系统构成。应用辩证唯物主义颜色浓郁的系统论的观念来了解我国经济法的独立以及部门法的划分,更合适我国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从哲学的角度为经济法的独立正名,经济法作为一部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存在对丰厚现代化经济法根底理论有着非常严重的理想意义。

经济法理论打破了公法与私法两分法的局限性

公法私法的二元划分有着长久的历史,最早源于古罗马时期,那时的法学家为了研讨法学的便当,把法律停止了大致的分类,即“规则国度公务员的为公法,规则个人利益的为私法。”我国的法学研讨者正是基于此理论,但这只是前期法学研讨的理论根据。这种关于法学体系的划分源于一种板块式思想,这种观念的持有者视社会关系为一个整体,以为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静止状态,公法和私法具有明晰的分界限。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相对简单,国度对社会的管理较为薄弱,无需过多复杂的手腕,仅用公法调整就能够满足社会开展的需求。至于发作于市民社会内的各种法律关系,应用私法就能够停止调整。这一时期相对稳定,公法与私法各自由分内调整,相安无事。但是关于今天的社会实践,社会化大消费充满整个市场经济复杂化、综合化的经济活动,简单的二元法曾经不能顺应往常复杂的社会活动及经济生活。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多角度和多维度的平面关系之中,公与私的划分难以顺应理想的请求,这种观念也应该被摒弃。

在高科技及社会化大消费呈现后,经济范畴相对变得复杂。在经济范畴中,一些复杂的社会关系请求国度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标准私人世的社会行为,这就构成了公私不明的场面。如国度对价钱卡特尔协议的限制就是一种公法对私法的浸透。还如国度经过预定定价方式树立与征税人的对等协商关系,又如在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以对等主体身份参与市场买卖活动,对金融市场停止均衡与规制,从而贯彻国度货币政策等等。也是公法和私法的互相应用和浸透。由此可见,一些复杂问题假如不能在私人范畴内部处置,那么最终的判决一定会向政府管理层面靠拢,施行公法处理,也就是国度干预经济的实例;社会的不时进步,国度社会化和社会国度化水平不时进步,私法无法满足没有公法参与的社会关系处置,公法也要借助私法施行一些市场经济行为,于是,一种新的法律体系就产生了。

经济法理论对传统部门法调整理论的创新影响

传统法的部门划分理论主要有:首先,一种法律调整一种社会关系,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同一性质或同一类社会关系需求一种法律调整;其次,应用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方式与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是逐个对应的;最后,法只调整对外关系,关于社会机构内部关系法律不予调整。这是传统的法律观念,在我国也持续应用了很长一个时期。但是随着经济的开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关系复杂性也进步了许多,经济法的树立,突破了传统大陆法系法律部门的原有场面,但调整对象仍被视为是法律的理论及理论的切入点。认定并划出经济法所调整的那局部“特定的”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学理论的立题之处。

对经济法的定位,传统观念以为应立足于调整对象的划分规范,经济法在国外产生的过程证明了从客观的实践状况动身,摒弃从笼统理论动身的立法特性,经济法学者开端注重从传统的部门法划分规范理论中离析出来。关于调整对象不能设定一个规范,而是要着重于主客观相分离的规范的制定和运用,进而应用一种法律调整多种关系的理论,而且理论上的调整对象也不能作为经济法研讨的逻辑动身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理论打破了这个传统法学概念,在施行中总结提出了“一个法律部门不一定就只能调整一种社会关系或者一种社会关系也不能只由一种法律来调整”的新理论。新时期施行的经济法的系统调整论,本着一切从实践动身,注重客观实践的立法理念。

社会经济关系是开展、运动与变化的。这种动态性的社会关系,直接招致法的调整方式的复杂性变化。多维和多元的社会关系,需求复合法律来应对,只要这样才干满足社会的开展和经济关系的复杂化。被调整的社会关系,不是看其能否存在于单位内部或者外部,而是要看其对社会生活及各种利益关系产生的影响,假如产生了足够大的影响,不论是外部还是内部,就需求有法律来调整各主体之间的均衡关系。比方我国以往关于公司或商业银行内部投资者自在决议的管理,是没有相关法律约束的,国度也没有强行规则。但上市公司的呈现,对社会所产生的宏大影响,迫使国度出台法律来调整其中间各主体的经济关系。不但在我国,世界各国也开端树立相关法律对上市公司的内部组织构造施行调整,强调企业对社会应负起义务,并使公司法转为公法。由此可见,应用法律调整社会上的经济关系,假如再继续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将是不可能的和不理想的,难以满足复杂社会关系的需求。

经济法理论拓展了法律的调整机制及功用

经济法理论 篇2

关于经济法主体分类的研究始于1990年, 法律专家及学者尝试将经济法的主体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 这样的研究思路下自然而然地将经济法主体分为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和市场规制法的主体以便明晰经济法主体的本质。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分为代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调控主体和承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受调控主体。而市场规制法的主体同样分为规制主体和受制主体两个部分, 即以国家为代表对市场行为进行规范管理的规制主体和市场行为接受国家管理的受制主体。是以法定的方式还是以授权的方式取得经济法的主体资格成为唯一途径。

正是由于经济法主体理论在整个经济法基础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 主体理论是否成熟完备直接关系到经济法所调节的对象以及其本质属性和理论原则。同时, 经济法主体是连接经济法理论和具体社会实践的桥梁。就经济法的制定过程而言, 经济法主体是完善经济法部门层级的基础。就经济法的实施过程而言, 经济法主体是使经济理念原则正确适用的根本动力。就经济法主体的特点而言, 经济法主体和民法以及行政法主体这二者在本质属性上有着显著的特性。首先, 经济法主体具有经济利益性。对经济法主体的调控是从经济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要素着手, 即对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的调控;其次, 经济法所调节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经济法具有纵横且统一的性质;最后, 责任优先性始终贯穿着经济法主体, 其重要性体现在经济法主体以其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定位标准, 所以对经济法主体的法理关系中所处地位和作为法律行为的评价也应当以其社会责任为标准。

在学界, 关于对经济学主体构成的细分, 不同专家学者有各自不同的分类方式。漆多俊教授对经济法主体的分类有多种方式, 最具代表的是以二元论的方式将经济法主体分为经济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与漆多俊教授稍有不同的是, 史际春教授将被管理主体命名为经济活动主体。李昌麟教授依据经济活动有着先后不同的阶段, 将经济法主体对应分为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和经济实施三个主体。大多数学者则坚持相对的分为管理主体和实施主体。

二、经济法主体的基本含义

经济法的主体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社会实体。社会实体主要是指在特定社会关系中以实践活动为主的人以及阶级、阶层、民族、集团、国家等, 以上主体承载了一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而经济法主体同样作为直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存在。与此同时, 经济法主体作为社会中经济法律关系的承担者, 在一国经济运行中履行其自有的法律权利并承担起社会义务。因此, 经济法主体是社会实体的一部分。

经济法在一国法律体系当中占据重要位置, 经济法的主体也是所有法律主体当中的主要构成。经济法的主体是经济法律得以建立的基础, 在整个经济法律关系当中, 它既是法律关系的参与者, 也是法律权利享有者, 最后还承担了相应的经济义务。所以, 经济法毋庸置疑的是一种社会实体。

经济法的主体特指了一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规范经济秩序, 厘清经济关系, 确保经济发展合理有序至关重要, 经济法作为参与者直接对经济的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和调节。依照相关法律规定, 凡是参加经济活动并自行承担法律后果的社会实体都可以被纳入到经济法主体的组织框架以内。

三、对现有经济法主体学说的探讨

关于经济法主体的相关制度规定赋予了自然人和自然人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团体可以参与调节社会经济或者被调节的权利的义务。由此得出经济法主体是整个经济法律体系中承担相应法律义务, 履行相应法律权利的当事人。

一个主体唯有进入到宏观调控或者市场规制等相关经济关系里, 并受到规制才能够被称作经济法主体。经济法主体制度的确立离不开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 是相适应于一国社会经济环境的。经济法的主体制度赋予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经济部门在经济活动中拥有其特定权利义务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并有学者按西方经济学的组织构架将经济法主体分为了微观经济法主体和宏观经济法主体, 这样分类有其道理但过于牵强。王全兴教授提出的“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的组织框架理论中, 市场又被具体细分为投资者、经营者、消费者、劳动者四种。单飞跃则以经济、社会自治和经济权利划分经济法的主体。

经济法可以叙述为政府、经营者、消费者三类。

学说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的, 不存在完美抑或相对完美的学说可以一直被沿用。所以,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就当前经济法律环境而言, 依然采用二元论的方法将经济法的主体分为经济调节主体和被调节主体, 还是分为国家经济管理主体和被管理主体都显得过于简单、对立, 从而无法满足现在迅速发展以及日益改革的社会制度体制的需要。众所周知, 西方经济学的根源在于人类无限欲望和需求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性, 在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和以政府为主导的两种不同方式。单以市场运行机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高效但低利用率的, 政府干预则正好相反, 正是由于两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可避免的有限性, 以公司企业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团体作为第三种有别于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节机制的资源配置手段出现在现代社会中并单独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存在。社会经济团体在资源配置方面不仅是一定程度上应对了“市场失灵”, 而且弥补了市场主导和政府主导的短板。可以看到, 以往的二元论学说无法解决三种调节机制相互作用下哪一种才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的调节主体和克服“市场失灵”的主要力量。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那么关于如何克服双重失灵和社会经济活动调节方面的理论就无从谈起, 这也必将削弱经济法独立的立论基础。而其他的一些理论学说甚至无法解决自身所存在的逻辑问题。

政府为代表的行政力量只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并不能涵盖到所有的经济调节主体, 同样起到调节作用的还有司法公检等权力机关。在劳动法成为独立部门法的法律制度下, 劳动者也不能作为经济主体被包括在调节主体中。此外,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经营者同时也是投资者, 没有重复列出分开考量的必要。在我国, 有一部分法律专家学者提出的非公共性的经济鉴证性中间层主体、经济调节性中间层主体中, 商业银行等非公共性的市场中介性中间层主体在实际经济生产活动中是以普通投资者身份出现的, 并不属于与经济调节主体、被调节主体并列的社会中间层主体范畴。

割裂式的以市场、社会和国家分类, 将市场主体中不同的经济功能的承担者分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大部分, 但具体而言, 诸如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这些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 这样的分类法也就不能涵盖所有的被调节主体。以此类推, 政府、经营者和消费者或者消费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分类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欠缺。同时, 经济法中的社会共同体如果仅限于同业公会之类的社会团体, 也是不够严谨的。综合上述分析, 明确了政府机构并不能代表整个经济调节的主体,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又带着鲜明的行政法色彩。我们还发现, 传统的这两种分类不能将经济法主体地位赋予社会中间层主体, 而过于简单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分类方式同样无法囊括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全部市场主体。最后得出, 以往所使用的这种分类方式欠缺科学的严谨性以及逻辑的周密性。

参考文献

[1]卢泽芳, 王安洁.论经济法的主体——对经济法主体研究的回顾和反思[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2.

经济法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的探讨 篇3

关键词:经济法;理论;案例;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026-01

经济法基础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一方面需要相应的基础法律常识的沉淀来诠释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另一方面,当学生掌握经济法一般原理之后,就得用典型的例证来说明和证明这一原理,这样可以使学生把理论直接用于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证实理论的正确。从而可以使经验得到沉淀,理论得到升华。

一 经济法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的意义

1.调动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

经济法传统上课是,教师是课堂上的主角,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课堂的配角,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对一些不明白问题的提出和解释更多地是教师,学生一般尊重教师的意见和看法。这种教学方式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充分思考、判断和创造,不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案例教学正好相反,主角变成配角,配角变成主角。老师的讲解是利用案例来说明某一理论,就某一个案例让学生积极讨论发言,来抒发自己思想观点和见解,创造一个师生平等的平台,形成师生各自阐述对知识理解的氛围环境。最后由老师来说明、讲解、诠释某个重要知识点。这样就可以通过双方交流、辩论,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条件和机会。从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历练自己,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2.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

传统教学对学生的培养侧重点在于打好基础,教学目的就是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现在不同了,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样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所认可,也不会被社会所接纳。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和练就现实需要的人才。现实单位需要的人才与以往单位需要的人才相比,单位需要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多,单一型的科研人才需要是少数。复合型人才进入角色快,能承担起不同的工作角色,能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单一性人才进入工作角色慢,但是能承担起单位的科研及创新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更多的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3.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他们的创造性。

案例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潜能。每次案例教学学生的广泛参与、讨论、辩论都能锻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一些问题的不同方法以及他们的想象力。

二 经济法理论与典型案例融合教学的收获

1.案例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把案例讲给学生,让学生听了之后,置身案例人物的角色中,从中形成事件中的不同角色,会产生不同的视点,进而让学生产生辩论。通过辩论来明确事件中的是非曲直,从而学生可以获得最直接的宝贵经验。这样,一方面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对自己是一种历练。另一方面通过对案例分析使自己能够积极参与进而提高自己对学习的学习兴趣。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导师。

2.案例教学可以逐步训练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前哨战。

学生讨论案例意见是不一致的,观点是不同的,老师要做好引导,让他们畅所欲言,不要局限在书本上的知识,要旁引论证,收集大量的相关内容和信息来充实到课堂上。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方式都会得到训练。案例教学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为逐渐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导性创造条件,真正把学生为主的教学原则落实到实处。

3.案例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地扩大学生的视野。

通过案例分析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与思维逻辑,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去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和核心,来驾驭局势来解决实际问题。当他们以后遇到同样问题时就不言而喻了。

4.锻炼学生对某案例的表达与说明问题的能力,善于抓住问题的重要关节点。

经济法的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模式的侧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当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就迎刃而解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对知识学习的沉淀,对工作经验的历练,会使他们受益终身。当大学生走向社会时,对一些问题就会嫣然一笑,问题不是问题,问号变成句号。

三 经济法理论教学与典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的选取与课堂上讲解时间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要冗长。

经济法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要注意案例的选取和课堂上的时间利用。经济法理论的阐述要精炼,在基础知识讲解上要逐步进行改造、加工、再创造再运用。注意时间的把握,哪些知识点需要精讲哪些知识点需要简讲?课前一定作好充分准备。案例的提出,案例的讲解不要时间太长,把握好案例提出的契机,防止冲击理论授课。通过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精讲和利用经济法基础理论对典型案例的缜密分析,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获得收获、汲取经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铺垫。这样对构建法治社会、全民参与公正执法、自觉守法、提高全社会以及全人类的法制观念,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一种社会化潜能和积极效应。

2.案例授课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教师要掌握好课堂上的氛围,不要拖沓。

经济法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需要对所授课程的深度进行理解、消化、融合、再造、浓缩之后可以节省一些宝贵时间。利用这些时间举例说明、旁引例证,达到理论与案例的有机融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互动性、启发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论证性、思考性和创造性。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强调了师德的示范性对学生成长的深刻影响。师德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学生从教师的身上受到的思想的启蒙、情操的陶冶、智慧的生发,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总之,通过经济法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模式的探讨,可以解决经济法理论教学过去的抽象性、呆板性、不具体性。实现对经济法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模式的尝试、探讨,使一些抽象性、枯燥无味、单一性、就理论而理论、讲解而讲解、说明而说明、意向而意向的东西会逐步变成学生的积极参与、体会、复习、巩固、提高、飞跃的一种价值正确取向到价值的承担者、问题的融化者、学科的探索者、人类社会前进的驱动者。为了早日把我国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实现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为了新一代大学生的茁壮成长“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江泽民同志指出:“人才是社会的各种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胡锦涛同志也多次强调:“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的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所以,经济法理论与案例融合教学模式的不断探讨、充实、完善、提高凸显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穹.司法路上的思考[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 朱力宇.依法治国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最高法院办公厅、中央台经济频道. 经济与法[M]. 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5

《经济理论与实务》高级经济师 篇4

第一部分 经济学

一、社会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体制框架

二、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一)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

(二)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一)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公司制度

(三)公司治理结构

四、收入分配制度与现代公平效率原理

(一)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节

(二)收入分配方式与居民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四)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一)产出、就业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战略

(四)经济波动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六、市场经济运行与宏观调控

(一)市场机制的有效性

(二)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

(三)政府的作用和宏观调控

(四)宏观调控的目的和政策目标选择

七、金融市场与金融监管

(一)金融市场及其运行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三)金融监管

八、对外经济关系

(一)国际经济组织

(二)对外贸易关系

(三)对外经济合作关系

(四)对外金融关系

九、合同法制度

(一)合同法制度概述

(二)合同的订立和成立

(三)合同的效力

(四)合同的履行

(五)合同的担保

(六)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七)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八)违约责任

(九)合同的管理和合同争议的解决

十、公司法律制度

(一)公司法概述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三)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四)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五)公司债务

(六)公司财务会计

(七)公司合并、分立

(八)公司破产、解散和清算

(九)法律责任

十一、证券法律制度

(一)证券和证券法概述

(二)证券市场的主体

(三)证券发行制度

(四)证券上市

(五)证券交易

(六)上市公司收购

(七)证券监管制度

十二、物权法律制度

(一)物权与物权法

(二)所有权

(三)用益物权

(四)担保物权

(五)占有

第二部分

一、管理概述

(一)管理

1、管理的含义

2、管理的作用

3、管理的性质

管理学原理

4、企业管理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者

1、管理者的角色

2、管理者的层次

3、管理者的技能

(三)管理理论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

二、计划

(一)计划概述

1、计划的含义

2、计划的类型

3、计划的程序

4、计划的要求

(二)预测

1、预测的作用

2、预测的内容

3、预测的方法

(三)决策

1、决策的类型

2、决策的过程

3、决策方法

三、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和类型

1、组织的含义

2、组织的类型

(二)组织的基本概念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部门化

4、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三)组织的基本原则

1、组织服从战略原则

2、授权和责权一致原则

3、分工与协作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直线职能制

2、事业部制

3、矩阵制

4、网络组织

5、虚拟组织

(五)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的原因

2、组织变革的方式

3、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4、组织变革与学习型组织

四、领导与激励

(一)领导与领导者

1、领导

2、领导者

3、领导者的素质

(二)领导理论

1、领导特质理论

2、领导行为理论

3、领导权变理论

(三)激励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期望理论

4、强化理论

5、公平理论

(四)激励方法

1、物质利益激励方法

2、精神激励方法

五、控制与协调

(一)控制

1、控制的含义

2、控制的类型

3、控制的过程

4、控制的重点

(二)协调

1、协调的含义

2、协调的作用

3、协调的方法

(三)沟通

1、沟通的含义和作用

2、沟通的方式

3、沟通的障碍

4、沟通的技巧

六、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的制定

1、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

2、企业的愿景、宗旨和目标

3、企业战略环境分析

(二)企业总体战略

1、稳定战略

2、发展战略

3、撤退战略

(三)企业竞争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集中战略

(四)企业战略的实施

1、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

2、企业战略与组织文化

3、企业战略的控制与修正

七、现代管理的方法

(一)分析问题的方法

1、因果图法 2、5W1H法

3、标杆管理法

(二)分配资源的方法

1、规划论方法

2、网络计划技术

3、价值工程

4、企业资源计划(ERP)

(三)系统管理方法

1、全面质量管理

2、目标管理

3、平衡记分卡

4、供应链管理

第三部分 国民经济管理

一、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市场管理

(一)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二)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与市场

(三)政府与市场秩序

三、产业管理

(一)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二)产业组织管理

(三)产业发展规划

四、区域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五、资源管理

(一)环境与自然资源的管理

(二)科技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管理

(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国有资产管理

(一)国有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

(三)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四)国有资产的评估与重组

(五)国有资产的监督

七、国民经济的监督调控

(一)国民经济中的基本关系

(二)国民经济衡量与监测

(三)国民经济预警

(四)国民经济调控

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

(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

循环经济理论综述 篇5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

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引入了关于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1998年引入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从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2002年从新兴工业化的角度认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2003将循环经济纳入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的发展战略;2004年,提出从不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域、国家层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实质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3R原则),这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并将减量化解释为输入端方法,再利用侧重于生产过程,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3R”来自于杜邦的“3R制造法”,三者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

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而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入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我国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质,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矛盾,降低发展成本,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对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我国来说,循环经济首先是资源节约战略。循环经济追求的不是简单地降低资源消耗,而要使资源尽可能得到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从而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目的。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工业化模式,我国不能照搬。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将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利用,一直是我国资源节约的主要手段,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涵。

减少污染物排放是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题中之义。工业污染防治的最初措施是“末端治理”。这是一种只投入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措施,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已改变了这种费而不惠的技术路线。清洁生产强调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从源头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际上,这也是企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如果说清洁生产主要在企业内部施行的话,循环经济则可以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配置资源:通过延长产业链,将上游的废物变成下游的原料,以及能源的梯级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比如,火电厂的粉煤灰是固体废弃物,但可以用来生产多种建材,变成具有市场价值的商品,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循环经济覆盖所有的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涉及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每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例如,一个家庭的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一幢办公大楼的节能、利用太阳能、中水利用、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等;企业的节约降耗、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社区的垃圾分类回收等,都属于广义的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则是通过废物资源化来发展经济,相当于“废物经济”、“垃圾经济”范畴。

三、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状况

1、我国循环经济政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建设思路和方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从法律角度为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和支撑体系已形成。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对今后五年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成就和经验

我国循环经济起步和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迟,目前还处于试点、试验阶段。但近年来,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致力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并积累了一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这主要反映在:

(1)在企业的层次方面。

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企业努力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的最大化、终极处置的无害化。

(2)在生态园区建设方面。

国家环保总局于1999年10月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同组织实施“中国工业园区的环境管理”研究项目,并确定了4个在环境管理方面各具特色的试点园区,即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第一、二批)的产业园区已经达到33个。

(3)在生态农业发展方面。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生态农业省。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表明已逐步开始走向成熟,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在区域循环经济建设方面。

2002年5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到2008年年底,列入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的省、市27个。

经济法理论 篇6

一、初试

(一)数学篇

大三上看完两遍教材,然后暑假7月上旬上了考研班。其实觉得没必要,不过可以去感受一下气氛,陈老爷在10天内讲完四本书,一直是我后来的动力。看全书看不动的时候就想10天他都讲得完,那我也能快速看完。在看教材的时候穿插着看全书。然后8月份出去玩了,这个真心不推荐,导致我后来一直压力大。

开学来之后还是看全书,全书一定看3遍!!全书我是这样看的:第一遍很细,不会做的直接标注看答案;第二遍着重看基础理论,因为觉得脑子里的东西很乱;第三遍就看自己不会做的题。至于笔记的话,要自己整理,但是我觉得会做的就没必要再抄一遍。主要是你自己容易搞混得地方要写下来。哦对了,证明和积分那几章必须看哈。其他可以不用看。

李永乐的线代看2遍,线代要保证拿满分。660没做完,所以就挑了自己薄弱的地方。这个也是教训,后来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有两道都不确定,大家效率高点把它看完吧。然后是400题,这个难度偏大,不过练习的时候做难点的会比较好。真题做的时候记得卡时间,营造考试的气氛。然后总结自己错的地方在哪里。

考试的时候心态要好。数学是超出我估计分数10分,我填空题就错了两道,扣8分,也就是说会做的就不能丢分。

(二)英语篇

我单词看了一遍,一直就不喜欢背单词,但是大家还是认真背吧。后来时间不够,我就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背了。我用的参考书是星火单词,张剑的真题和阅读两本。

前期做阅读,一天至少一篇,有的时候时间充裕我就做四篇。一开始就卡时间。英语的话我觉得最重要的是阅读,所以阅读一定要天天做,培养感觉,不能断。完型的话就是做的真题的完型,然后背里面不会的单词和词组。翻译也是看的真题,没怎么练,所以浮云了。新题型是网上下的一个老师讲的word,挺短,考试前几天看的,觉得挺有用,后来新题型也是满分。作文到后期再开始看,大概12月份吧,背模板。觉得张剑上面的作文写得也不错,但是觉得不如模板速成。原谅我,因为我的时间真的太紧了。

(三)政治篇

今年的政治考得挺活的,有一个感觉就是什么押题啊辅导班啊都是浮云。我没上过辅导班,同学上过的都说没用。背的哪些押题都没中。不过好处是培养你组织语言的.能力。

9月份开始看一遍大纲,我第一遍都看的细,因为觉得这样可以帮助我理解。看完一章就做肖1000的选择题,把里面的知识点在书上划出来(挺费时间的,但是如果前期做完了,后来再看大纲会比较快)。然后后来又对着肖秀荣的真题讲解前面的重要知识点看了一遍,这一遍才看思修和法律哈。最后考前又大概翻了一遍,这次翻就很快了。时事政治就是后来背肖秀荣的。买了任汝芬的,但是听同学说感觉很乱,而且有错,我就没背了。肖秀荣老师的微博,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其实很多研友都觉得不用看大纲,有的人也没看。但是我觉得是,不管政治题怎么出,都是百变不离其纲。既然题越出越活,那理解才重要吧。不过大家最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方法。

(四)专业课

我觉得高鸿业的书比较简练,但是要得高分的话,还是两本大书更重要。

先看高鸿业的书,因为比较基础,奠定一个基础。要自己能够在脑子里形成一个理论的框架。然后看外国人的书,把高里面没有的内容都标出来。这种是容易考到的名解。看完一章就要做一章的习题(就是对应的习题集)。感觉815一直考的比较偏吧,所以在一些非重要章节里面的名解大家也要注意。如果大家觉得看书麻烦的话,可以直接看习题里面的名解总结(只是后面那几章)。

然后是第二遍,就看得比较快,而且要开始记忆。看习题里面自己之前标记的错题和重点。做真题的时候要把真题里面考过的知识点全都在书上划出来,第一年考的点第二年可能换种题型继续考。反正书就是要看到没有你的知识死角。

翻译就是要练速度,不用在乎正确率。我反正是就练了真题的翻译,什么经济学人,金融英语都没看。其实翻译是拉不开差距的,记住,写完你就赢了。所以做815的时候要练习熟练度,不然很可能做不完。我的翻译就没写完,当时心里那个忐忑啊。

自己大概9月份开始写日记,把自己每天做了那些事写下来,然后反思一下那些地方效率低了,第二天就注意改。也算是自己发泄压力的地方吧。实在扛不住的时候,我就看爱情公寓,哈哈。大家自己找适合自己的调压方式。

记住考研的确不容易,但是绝对没有你想的那么难。既然自己想要,那就去努力追寻。

二、复试篇

就货币银行学一本书,建议不要看得太早,成绩出来看也可以。今年考得感觉很细,所以大家最好都扫一遍,但是不要纠结一些太难的,比如后面那些货币供求模型,我没看也没考到。

面试么,自己表现得挺差的。英文自己太久没说了,好多单词不会表达。建议大家多背背经济方面的单词。练下口语。然后问的都是国际金融学的东西。但是应该是和面试老师自己的研究领域有关,所以大家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吧。

下面是部分题目:

(一)笔试

笔试是60道选择题,很基础。

1.我记得的自己影响比较深的有?

2.投资银行在英国又被叫做什么?

3.巴塞尔资本协议对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是多少?

4.坚持单一规则的是谁?

后面的计算都比较基础,有互换,债券定价,到期收益率,期权;等共10道,反正书上出现过的大家都要掌握,但不会太难的。

(二)面试

英语部分大概是英镑有关的对冲,3分钟看完然后开始提问。

汉语部分:

1.我国汇率制度是什么?

2.在我国汇率制度下,面对国际收支顺差,会对物价水平有什么影响?

经济法理论 篇7

一、企业理论中经济力理论及其局限

(一) 经济力理论

所谓经济力理论, 它主要研究企业或公司如何提高自身的赢利能力, 诸如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垄断优势对外投资、通过对外投资获取高额利润和竞争地位等等。该理论的前提是把企业定位为“经济公民”的身份, 这是一切经济力理论研究的大背景。这个理论的另一个暗含条件是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根本目标的, 企业的责任在于实现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要素的投入, 绩效来源于经济资源产出的效率。这一点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中体现得很有代表性。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无论是“主流学派”还是“非主流学派”、无论是人们所总结的“个论”还是“通论”, 对其行为的解释从没走出过企业“经济利益”的地域, 始终在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原因、动机、目的寻找经济利益的源泉, 始终围绕“培育、利用优势, 尤其是垄断优势, 获取高额利润”这一教条来探索跨国公司垄断优势来源以及如何利用, 进而解释跨国公司行为, 所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本质上属于经济力理论。

(二) 经济力理论的局限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 不但是经济利益的折射, 同时也是社会各种利益的交集。特别是跨国公司这样的庞然大物对此体会应该更加深刻。难道跨国公司存在的价值就是创造经济利益?难道“企业的职责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 实际上作为社会细胞, 企业同样是社会关系的显现, 回答以上问题恰恰是回到了经济学研究的本源。除了科斯从交易费用角度解释了“企业的性质”, 那么是否还存在其他角度解释对企业的性质作出解释?毕竟, 企业的本源不但具有经济性也具有社会性。这就意味着企业不仅是“经济公民”, 还“社会公民”。

理论的发展总是意味着实际情况已经发生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诸如:跨国并购浪潮与国际战略联盟、RD的国际化、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柔性化、网络化等等;跨国公司目标向多元化发展, 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重视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 强烈关注跨国公司社会伦理形象。而且, 在所有变化中, 都贯彻一个理念, 那就是“人性化、人文化”。这一系列新变化在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中无法找到准确的解释, 尤其是当今跨国公司把社会责任作为实现其目标体系的重要途径, 强烈地追求社会伦理形象,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更是无法合理解释。社会力理论的诞生为跨国公司理论开辟了崭新天地, 为合理解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追求伦理形象找到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理论中社会力理论的发展

社会力理论是跨国公司理论的新发展, 所谓社会力理论, 就是研究企业在新的企业使命和多元目标体系下, 赢得社会尊重和赞誉的能力, 与社会协调一致、与环境相容共生的能力, 并解释跨国公司关注社会和环境的新的经营战略与行为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任务是应用道德哲学的基本方法、探索跨国公司实现目标体系的动力源泉和运行机制, 并合理解释跨国公司行为和价值观的新变化。社会力理论的产生不仅是跨国公司理论的必然演进, 更是跨国公司实践的客观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这标志着其已经完成了“经济公民”向“社会公民”的转化。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济力 (垄断优势、技术、资源、内部化力量等等) 的有限性, 制约了跨国公司原有经营战略的实施, 使跨国公司越来越认识到, 经济力已经不能构成全球化经营的动力系统, 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因素的迫动性引发跨国公司战略的新变化, 因此, 必须寻求新的动力源———社会力。把承担社会责任、环境责任作为培育社会力的核心, 并形成跨国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 这为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实证依据。

随着价值观的转变, 跨国公司的目标也不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了, 而是向多元发展, 形成了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环境目标、人文目标的目标体系, 多元目标体系决定了跨国公司的企业制度更关注人性化、人权、公平, 还有与社会和谐。目标的多元化, 决定了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已经无法合理解释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和全球化经营过程中承担社会责任和树立伦理形象的新变化。

三、社会力理论的一般化: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社会力理论的提出, 使跨国公司理论向前进了一大步, 为跨国公司如何获得更具适应性的发展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而社会力理论的研究框架也能够为企业理论发展更加一般性的社会力理论提供帮助。虽然跨国公司社会力理论中已经为社会力构成设计了大致的框架, 但其设计源泉其实来自于企业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 因此社会力理论的发展还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一)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演变

虽然从起源到今天, 历经“数个世纪”, 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还在讨论之中没有统一的答案, 自然相应的内涵也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1924年歇尔顿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说法。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 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这种崭新的思想认为, 企业经营战略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利益, 社区利益作为一项衡量尺度, 远远高于企业的盈利。20世纪20年代, 美国就出现三种相互联系的观念对传统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提出挑战:受托人观念、利益平衡观念和服务观念, 这三种观念开始扩大企业的社会责任。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 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大了, 包括雇员福利 (抚恤金和保险计划) 、安全、医疗保健和退休方案得到进一步完善。20世纪60年代环保主义蓬勃发展,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心由赞助行为、提高产品安全度等类似事宜, 转向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20世纪70年代, 消费者权益运动风云迭起, 企业社会责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

虽然不同时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相应的理论认知也存在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可以看作是企业高层作为企业相关者的信托受托人, 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 以履行企业在社会中的应有角色。其中相关的信托受托人实际上指的是公司股东、债权人、职工、消费者和广大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而利他行为则是指企业为社会公众解决某些社会问题, 但自己并不直接从中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二)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

国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传承自国外的相关研究, 是在中国的社会文化需要和面对国际贸易的压力下必然出现的结果。与国外一样,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国内学者也是众说纷纭各有看法, 其内涵远未统一。但大部分学者都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中国主动应对的最好选择, 也与中国经济发展同步,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明显不足。其表现为:一是研究成果少而且观点片面。从国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来看, 迄今为止, 对企业社会责任系统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现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著作中, 全面系统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几乎没有。二是缺少创新性研究。目前国内翻译国外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原著较多, 而国内原著很多都是借鉴或直接引用国外专家、学者的观点和科研成果, 针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观点很零碎, 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侧重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应用研究而轻理论研究。与国外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明显不同。可以看到,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亟待加强, 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的建立。

四、总结

企业角色从“经济公民”转向“社会公民”;企业理论也从经济力理论发展到社会力理论,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正在逐渐掌握更具加适合发展的能力, 并通过将社会责任整合入企业战略的形式, 在制度上保证了更加有效地将社会力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并借此发展出强大的竞争优势。但企业理论的这一新发展还有待进一步的提供给企业更强的理论指导, 关键在于建立可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策略的与企业绩效紧密相联的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而这又依赖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竞争的最高境界将是标准和制度的竞争, 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企业要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来规划。要把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变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投资, 而且要争取这种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摘要:将企业的发展看作是企业不断获得更加自由能力的过程。从自由的视角, 企业理论的发展被看作是从对一种能力的研究转向另一种能力的研究, 即作为传统企业理论的经济力理论向现代企业理论的社会力理论发展。社会力理论如何从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成更加一般的企业理论, 其核心在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 从而完善社会力的构成。

关键词:企业理论,经济力理论,社会力理论,企业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杨瑞龙, 杨其静.企业理论:现代观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邓修权, 夏国平.企业能力理论及其形成背景分析[C].全国第七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3.

[3]卢让林, 李子奈.企业理论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1) .

[4]吕中楼.企业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经济学动态, 1994, (7) .

[5]徐传谌, 刘凌波.从新古典厂商理论到后现代企业理论:制度内化与范式转换的理论演进[J].当代经济研究, 2007, (4) .

经济法理论 篇8

摘要: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理论组成的,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组成部分,要想对邓小平理论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就需要首先弄清楚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就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探究了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关键词: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断加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让其的指导作用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市场经济理论则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阐述

(一)邓小平理论的内涵阐述

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通过积极探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而逐步形成的一套理论[1]。邓小平理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其改变了传统公认的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制度的本质属性理念,在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都是一种经济手段。市场和计划是对经济进行调节的两种方式,在实际的经济活动调节中市场和计划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经济关系比较复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环境下,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更好,效率和优势也表现的更加明显。市场经济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方式,自身并不具备制度属性,但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就需要表现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点[2]。有机的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利用市场经济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邓小平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共同探索逐渐形成的,邓小平理论是由一系列的理论组成,而在这一系列的组成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四)市场经济理论在邓小平理论中的根本性地位阐述

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话,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就可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也不会有今天这样好的局面;市场经济理论为邓小平理论奠定了基础;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基石[3]。

二、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

(一)市场经济理论的可能性地位

在传统形态的自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相互矛盾,所以就会周期性的爆发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代形态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自身的实际利益,对雇佣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对工人的生活状况也在不断的改善。现阶段虽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已经逐渐转变成了经济滞胀。所以市场经济从传统形态转变成为现代形态,也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二)市场经济理论的必要性地位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计划经济对客观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越来越不适应,这样就让市场经济的优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从而也就为邓小平选择市场经济提供了必要性。首先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就应该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就会形成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存在是以各个生产者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分工作为基础。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实行商品经济那么就能明确社会分工,同时也存在多元化的经济利益关系。其次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必然形式就是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化。最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能够让人们的个性化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市場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

邓小平理论是在1982年到1987年期间形成轮廓的,在这个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一些较新的理论观点,让人们能够更好的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则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理论标志。这一时期提出的其他相关理论都是为了从各个方面去论证“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的合理性,都是根据“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而提出的。所以市场经济理论其实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标志[4]。

(四)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其实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在要求。在生产力方面,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要求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式来最终实现;在成产关系方面,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市场经济下,可以更加合理的配置社会资源,然后让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快的解放和发展,消除两极分化和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去最终实现的目标,另外也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实际要求。只有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公有制为前提,实行按劳分配,抵制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其实也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点。所以市场经理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建立的内在要求。

(五)市场经济理论与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点

要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过程,因为当形成某种经济体制时,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在这个情况下要想改变这种得到社会认可的经济制度就比较困难。而邓小平理论思想的提出,则很好的为市场经济的转变扫清了道路。所以市场经理理论和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地位契合,才能更好的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相关内容入手,从几个不同方面对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进行了探究,通过分析在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是其核心内容,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是相同的。通过探究邓小平理论中市场经济理论的地位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进而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其能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董亚平,赵琼.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贡献及现实意义[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03:45-50.

[2]杨敏军.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价值[J].理论观察,2013,07:14-16.

[3]丁晓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J].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00:168-178.

上一篇:网络技术部门岗位职责下一篇:心理中心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