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触媒理论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触媒理论(精选5篇)

城市触媒理论 篇1

2005-10-19 6:02:29

□陈嘉天

八大病症困扰国内大盘开放多元打造街区空间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专为”当今中国大盘开发的通病开了一剂药方,这方药就是街区规划与开发理念。

按照她的诊断,“把城市当作‘荣耀之地’而分离出来这种观念是与城市的功能和经济需要及其特殊的用途相矛盾的。而另一种观念———城市与单个的建筑焦点互相融合,这些建筑同时又处于日常格局的环抱之中,密不可分———是与城市的经济和其他功能行为和谐一致的。”而开发商主导的大盘开发,基本上是小区开发模式的放大,或者是把多个小区拼在一起而已,由于过分地强调围合封闭的地盘思想,阻断了大盘与城市的有机肌理,因此,大盘建成之日,也就成了画地为牢之时,走向衰败之始。

大盘如何融入城市

简·雅各布斯极力倡导以街区取代小区,她甚至把城市看作最高一级的街区。在她看来,只有街区规划才能完美地与城市融为一体,因为,与小区不同,街区不是封闭内向的,而是开放外向的,不是城市中特立独行的“孤岛”,而是城市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组成部分;生活在街区的居民,其日常生活和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在的街区;街区不需要提供人为的城乡生活,但需要一些文明的自治方式,不仅同一街区居民相互守

望,而且也能为邻近街区提供帮助;街区里有共同兴趣的人聚拢一起,是街区最大的可用资源。

按照万年花城的理解,组团可以是围合的,但街区应该是开放的,而作为新城市社区的大盘一定是融入既有城市的大盘。一个成功的街区,功能必须是多样化的,街区人员构成也应是多样化的,街区的日程同样也是多样化的。

大盘开发八大病症

万年花城是一个具有200万平方米体量的超级大盘,在开始规划之时,开发商就对目前国内大盘开发进行了全方位反思。据该项目副总经理黄玺庆介绍,通过多方考察,并咨询国际著名规划设计公司,他们逐渐理清了大盘开发的弊病,并将其归纳为八大表症:

一是功能单一。大盘一般都由房地产公司主导开发,而房地产开发又以住宅开发为主,以快速回收利润为目的,开发商能把住宅功能做到位已属不易,既无意识也无能力建造除住宅以外,适合工作、休闲、学习等功能性需求的其它设施,甚至也无意去解决居民日常生活方面更多的功能性需求,因此,建成的大盘往往只是单一功能的“卧城”。

二是人群单一。由于缺少多功能支撑,加上住宅开发过多地关注目标客户的细分,因此,大盘的人群构成非常单一,同构性明显。

三是日程单一。大盘既与现有城市隔离,又缺少就业等机会,使得大盘区域人员最多、活动最多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夜间,其余时段只能见到老人和小孩。

四是发展后劲不足。一旦房地产项目开发结束,原来依靠房地产开发获取的惟一税收来源就会断流,其后续发展因为失去财力支撑而无以为继。

五是缺少对社区的长远规划。开发商毕竟只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人,虽然大盘开发都是分期滚动开发,但其着眼点仅限于项目,不可能对社区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即使有这样的长远规划也会因项目结束而束之高阁。

六是远离人性化。高大求洋几乎是房地产开发尤其是大盘开发的通病,大体量、大尺度的空间建筑造成了人性的疏离和压抑。

七是空间序列混乱。开发商一味追求高容积率,一味追求高用地覆盖率,完全打乱了大盘的自然肌理,空间序列的混乱常常使人失去方向感。

八是人际关系淡漠。公共空间的被压缩挤占,封闭的阶层化小区,汽车等的高强度使用,减少了人际间的交流,加强了人际间的戒备,不可避免地淡化了人际间的关系。

对规模超大、开发时间超长、人口众多的万年花城来说,重蹈既有大盘的开发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冲出大盘开发的围城,只有创新开发模式,转变开发思路,于是,选择欧美成功的城市街区理论势所必然。

万年花城的城市功能

根据简·雅各布斯的理论,街区功能的多样化实际是对传统功能分区理论的反叛。城市街区除了有满足居住功能的住宅外,还应该有商店、酒吧、书店、写字楼、饭店甚至工厂等其他城市所常有的功能性建筑。不同的街区可以有不同的首要功能,也就是韦恩·奥图所主张的城市触媒,以吸引更多的功能进入。

据黄玺庆介绍,万年花城所在区域属于丰台区花

乡板块,早在2002年,该板块的整体城市化规划已正式出台。万年花城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功能布局上,已经充分考虑了诸如各类产业之间以及它们与该区域其他城市功能之间的相依关系等问题,板块本身除居住区外,还有高校园区、高科技园区及旅游绿化区等四部分功能,同时周边还有汽车贸易服务园区、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中心、丰台科技园区等,功能间的相互支撑,恰好吻合简·雅各布斯所述:要使城市的街区生发丰富的多样性,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其主要功能最好要在两个以上。“什么地方在经济上有利于多样性,就会得到发展,反之,则受挫”。

街区:营造综合生活空间

多样化的功能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首先改变了万年花城的人群构成,除了常住居民外,还有本地的工作人群,外地来的旅游人群等;不同的人群使用街区的目的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群人也可以在同一街区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同时由于不同人群在街区活动的时间是不同的,因而整个街区的日程不再集中在夜间,而变成为24小时全天候,这就为街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在房地产项目收尾后,多样化的功能也是街区持续发展的财力源泉。

除了融入城市,作为街区模式的实践者和倡导者,开发商还把万年花城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加以规划,充分考虑了不同阶段街区人群的功能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主动承担起大盘在一个城市中的责任和权利,用系统工程的眼光对万年花城各物业类型的配比及相互之间

的动力传递作出了详细规划。

在构建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街区时,万年花城的目标是:万年花城不仅是可以居住,而且是可以休闲、娱乐、购物、接受教育、就业的综合生活空间,不同的人群在万年花城都可以获得不同的需求。

链接

城市的多样化

“每当我们发现一个城市地区的商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就同时会发现这个地方也拥有其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各种各样的文化机会、多彩的街头景致等。此外,人口和其他的使用者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这并不是巧合。促成商业多样化的物质和经济条件与城市的其他的多样性的存在和产生紧密相关。”

———简·雅各布斯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城市活力理论

“有活力的市中心必须是一个多用途的市场,各式各样的功能混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才能吸引更多人气,才能产生活力。”

这一理论强调街道和广场作为城市骨架的重要作用,强调街道的生命来源于街道生活的多样性,指出城市区域活力的形成和保持,必须与区域多样的功能相联系。(19K1)城市触媒理论浅议--以上海“新天地”项目为例

张目

摘 要:现在的城市发展已并非回答“应该做什么”与“什么是对的”的意识形态问题,而是回答“必须完成什么”与“什么可以被完成”以及“谁能获利”等经济、政治、社会问题,实用主义已经替代了我们心中的城市理想.本文适时的提出了城市触媒概念,并引用上海新天地的开发模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关键词:触媒;城市触媒;保存;强化;修复;创造 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05)03-0114-02 作者单位:张目(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上海,200000)

参考文献:

[1][美]罗杰·特兰西克.找寻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M].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2][丹麦]扬·盖尔等.新城市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美]哈米德·胥瓦尼.都市设计程式[M].创兴出版有限公司,1980.[4][美]韦恩·奥图.美国都市建筑-都市设计的触媒[M].创兴出版社,1994.[5][美]简·雅各布.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1961.[6]Mario Lungo.大型城市项目:拉丁美洲城市面临的挑战[J].国外城市规划,2003,(8).[7]Eugenie Ladner Birch.城市中心区生活的复兴:更为深入的探察[J].国外城市规划,2003,(8).出版日期:2005年3月10日

 发展触媒运用

广场触媒

『城市触媒(City Catalytic,城市发展催化剂)是城市塑造的元素,反过来可以促进城市持续与渐进的发展,它可以是城市功能区(比如某一综合购物区),也可以是某一单独建筑物或公共空间(比如剧院或博物馆),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实体(柱廊、喷水池等)。』

—— 韦恩·奥图《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1988年

城市触媒理念的关键在于,通过触媒的策略性选择,预先设计区域的发展模式,通过触媒引导区域渐进发展。这一理念的运用在于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城市元素对于城市、对于区域发展的正向作用,从而可以通过策略性触媒选择,更经济的达成城市与区域发展之目的。城市触媒可以是建筑物,也可以是广场、绿地,也可以是建筑小品与雕塑,也可以是特定的商业、娱乐形态,其主要判别标准就是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因此,城市触媒利用,可以是在城市设计的宏观角度上的,也可以是在某一区域、某一项目、某一建筑的中观、微观角度上的。

城市触媒理论 篇2

1 城市触媒理论概念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干在《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中提出了“城市触媒”的概念,他们认为,城市触媒类似于化学中的催化剂,一个元素发生变化,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和带动其他元素一起发生变化,进而形成更大区域的影响。城市触媒是可以持续运转的,能够激发和带动城市的开发和发展,它的物质形态可以是建筑、开放空间,甚至是一个构筑物,它的非物质形态可以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特色的活动、一种城市建设思潮等。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可以通过个别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开放空间或城市事件等的引入,以此引爆城市相关区域的全面复兴,最终起到以点带面的触媒作用。

2 基于触媒理论的案例

2.1 项目背景

项目街道(兴盛大道)位于重庆渝北龙溪片区东部。龙溪的历史,正是重庆城市化进程的一个标本。20世纪80年代,龙溪是江北县挺进主城的桥头堡、开发区;20世纪90年代初,在重庆市“北移南下”战略中,龙溪片区是主城向北扩张首当其冲的第一站;20世纪90年代中期,作为北部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溪片区又成了都市风貌的展示区。每一次城市战略的调整,龙溪都首当其冲,成为必争之地,交通、土地优势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但是,在目不暇接的机会面前,和中国大多数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困境一样,其城市面貌单一趋同,旧城改造、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威胁,城市失去了它应有的个性。

项目街道兴盛大道北起于唐家大院子,南止于红土地立交黄泥磅转盘处,是进入渝北区的门户,其地位举足轻重。始建于正德十六年(1506年)的龙头寺就坐落其中,使得该地区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目前,街道两侧现状建筑及规划用地主要是住宅区、商用楼、龙头寺公园,街道内绿化品质较低,基础设施落后,仅作为简单的交通干道,而无法成为一个承载历史和记忆、具有归属感的城市线型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构成,没有发挥其激活街区的潜力,去引导和提升整个区域的价值。

2.2 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设计策略

作为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街道公共空间可以作为激活城市的触媒点而存在,通过特色空间的塑造,将地域文化等融入到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并以此激活街区潜力,进而推动整个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以下从城市功能触媒、城市文化触媒、城市生态触媒三个方面阐述项目的设计策略。

2.2.1 城市功能触媒

项目街道原有功能单一,仅作为交通枢纽,缺乏对资源的有效组织和优化。从完善城市功能出发,在原有渝北龙溪片区控规的基础上,加强街区与龙溪片区的衔接,将其定位为集文化展示、商业服务、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特色风貌文化街区。

街道的文化展示功能。龙头寺承载了历史文化展示的功能,其历史悠久,山地地形地貌及建筑保存较完好,是集中展示城市历Abstract:史文化的触媒点,设计以保护、修复为主,并对山地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场地入口恢复从大雄宝殿正殿进入,形成错落有致的山城景观文化长廊;其次,渝北门户节点承载了城市文化展示的功能,项目街道中黄泥磅转盘处正是进入渝北区的第一形象窗口,作为渝北区的起点,它除了标识功能作用外,还在于其展示了独特的城市文化风貌,可以成为地标触媒点而存在,在设计中以龙文化及传统建构为核心,并用现代材料与手法加以表现。

街道的商业服务功能。通过街道商业功能的再生和重构,发展具有城市特色的商业业态,包括传统手工业、特色餐饮、酒店等业态,通过现代商业业态的繁荣来激发街区的活力。

街道的娱乐休闲功能。重视公共空间的价值,以街区内龙头寺公园为核心,适度发展现代休闲娱乐功能,重视人的活动的参与,使人与街道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展现独有的人文风貌。

此外,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完善并强化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休憩的节点空间和步行空间,对原有简陋的人行地面重新铺装,并对街道家具、公交站牌、构筑物等进行重新组织等,使其具备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功能,成为龙溪片区城市功能的补充,同时也积极主动承接周边服务设施的辐射。

2.2.2 城市文化触媒

文化是人类重要的遗产,也是城市特色空间塑造上的物质要素和精神源泉。城市空间中那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总是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唤起对过去的回忆,进而产生文化认同感。城市文化作为触媒点,是指通过能体现城市文化的物质空间激活城市相关片区,展示城市特质。城市文化触媒带来的不是眼前的短暂经济效应,而是作为一个引爆点而存在,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项目中龙头寺位于街道的东面,根据出土佛像上文字记载,它始建于正德十六年(1506年),历史悠久,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虽然消磨了场地原始地形的阡陌纵横,但龙头寺仍然保留了完整的山地原貌肌理,传承了龙溪地区的自然记忆,成为了该区域的标志。项目在了解该地区历史文脉和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对龙头寺这一文化触媒点进行保护和环境的改造,通过设计提升该区域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同时,通过民俗等主题文化活动,汇集人群,带动消费,刺激本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以龙文化符号及地域特色符号为切入点,对街道重要节点进行整体风貌塑造,包括渝北门户节点、龙头寺节点、龙头寺公园入口节点等,使其成为人们驻足、停顿,感悟文化、感悟历史的场所,并以此提高和改造所处地段的环境品质,提升该地段的价值,吸引新的投资和新项目的开发。

2.2.3 城市生态触媒

城市生态绿地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等方面起着其他基础设施无法替代的作用。

街区内已拥有较好的绿地生态资源——龙头寺公园,它位于街道的西面,占地800亩,核心景区650亩,景观大道150亩。公园四周高中间低,最高处和最低处高差达100 m,属谷地公园。公园已经打造为以科技环保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园内设有七大功能分区:入口景观展示区、科普园林景观区、幽谷湿地景观区、田园花海景观区、儿童游乐区、山林生态游憩区、服务管理区等。相对于龙头寺公园,现状道路绿地系统品质较低,人行道路树种单一;花坛灌木搭配杂乱;部分地段绿化中断;无良好的绿化层次关系,季相地方特色不明确;堡坎、护坡未做绿化。针对上述现状,对道路绿地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使其与街道整体风格保持一致,考虑本土植物的选用,植物季相的变化,用植物本身特征,如树形、花色、叶色、树枝等,配合街道的历史、文化特点,形成特定环境的景观效果,同时通过树木的立体感和树形轮廓,形成街道的绿色通廊,并结合山地地形,采用垂直绿化、移动绿化等方式创造多维的街道绿化景观效果。

通过设计使龙头寺公园绿地系统与道路绿地系统更好地融合,使其共同构建该片区完整的生态网络,形成以一个生态公园为绿核,一条绿廊和多个绿地节点共同构筑的生态共享体系。并通过城市中“绿肺”置入的触媒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绿地系统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环境的良好建设。

3 结语

兴盛大道项目改造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带来的积极的触媒效应:刺激整个龙溪片区的开发过程,促进区域的经济效益,促进人流、物流、车流的增加,促进商业、旅游、娱乐的潜在效益的发挥,促进区域整体活力的增强,促进环境的改善、文化品质的提高。这些都将营造一种亲切宜人、充满生活感的空间环境,从而激发市民的积极参与,给城市生活带来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美]韦恩.奥图,唐.洛干.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M].王劭方,译.台湾:创兴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

[2]金广君.城市设计的触媒效应[J].规划师,2006,10(23):10-12.

[3]金广君,陈旸.论“触媒效应”下城市设计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J].规划师,2006,11(12):95-97.

[4][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倪文彦,宋俊峰,译.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89.

[5]孙乐.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城市触媒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15):28-30.

[6]顾雪,王鹏,王耀武.从深圳海上世界看城市环境中的文化触媒效应[A].城市规划与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

城市触媒理论 篇3

【摘要】雾霾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活和健康,治理雾霾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国内外已经研究出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JR05产品治理雾霾。纳米二氧化钛吸收光能激发电子生成带正电的空穴,利用逸出电子的还原性和空穴的氧化性对PM2.5进行分解。【关键词】雾霾 纳米二氧化钛 光触媒

1.前言:

中新网12月23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文章称,中国的空气污染如果再不引起高度的警惕,真正下大决心、大力度去治理,其造成的损失和代价将是极其惨痛的。受不利气象条件及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影响,2014年,自1月30日(农历除夕)开始,全国多地出现PM2.5数值达到空气重度污染程度。山西太原被浓浓的雾霾笼罩,PM2.5数值已达到250属于重度污染;2月1日农历正月初二,四川眉山、乐山、德阳、绵阳等地遭遇大雾袭击,导致成乐、成灌、成温邛、京昆高速绵广、成绵段等部分国、省道高速公路关闭,民众春节走亲访友出行受影响。2月2日,上海,雾霾笼罩,城市一片朦胧,建筑若隐若现,如同海市蜃楼,市民凌晨在雾霾中出行,截至早7时,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243.1,静安监测站最高为282.3,浦东川沙最低为165.8;2月2日清晨,农历大年初三,安徽省六安市出现浓雾天气。

雾和霾不是同一种气象:雾是空气中的水气和灰尘颗粒结合,形成悬浮在地面水滴。而霾是微小的颗粒飘在空气中,使空气变得混浊的一种现象。组成雾霾小颗粒非常复杂,有好几百种颗粒物。比如有矿物颗粒物、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等,吸入之后这些粒子会进入呼吸道和肺叶中。雾霾的时候空气不怎么流通,然后空气中的病菌和细菌会比较多,传染类疾病比较容易发生感染。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容易扩散,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增多。同时还影响人体皮肤散热,容易出现胸闷、疲劳、头晕等症状……

中国雾霾现状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雾霾不仅是针对传统雾霾形成机理,还要根据中国雾霾特殊性,注重包括土壤、水源严重污染的治理修复,减少微生物飘逸和阻断微生物营养供给路径。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早日将雾霾形成的临界点降下来,治理雾霾的难题就迎刃而解。

2.纳米二氧化钛光触媒JR05治理雾霾

2.1反应原理:

光触媒是指可通过吸收光而处于更高的能量状态,并将能量传递给反应物而使其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类物质。半导体和金属化合物等是常用的光触媒材料、其中最常见的是二氧化钛。二氧化钛广泛用作染料、牙粉、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是一种安全无毒、价廉耐用的物质。当用光照射二氧化钛表面时,像太阳能电池使用的硅片等一样,产生负电荷的电子和正电荷的正孔。这些电子和正孔具有很强的还原和氧化能力,能与水或溶存的氧反应,产生氢氧根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这些正孔和氢氧根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碳键、碳-氢键、碳-氮键、碳-氧键、氧-氢键和氮-氢键等的键能分别为83 kcal/mol、99 kcal/mol、73kcal/mol、84 kcal/mol、111 kcal/mol、93 kcal/mol,而正孔和氢氧根自由基的氧化能大于120 kcal/mol以上,可以简单地将上述键切断分解。因此,可以将水中溶存的各种有害化学物质或空气中的恶臭物质分解或无害化处理。此外,氢氧根自由基比作为消毒杀菌剂被广泛使用的次氯酸、双氧水和臭氧等具有更强的氧化能力,可用作杀菌剂和防霉剂。总之,二氧化钛具有在光的照射下能分解和无害化处理几乎所有有害有机物,不用有毒的药品或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仅利用干净且取之不尽的太阳能就能将扩散了的环境污染物安全有效地处理并且可半永久化循环使用等众多的优点。

2.2纳米二氧化钛结构研究:

研究过程中,以四氯化钛和无水乙醇做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的技术合成路线,成功研制出尺寸为10nm-60nm的二氧化钛粒子。在实验中,针对二氧化钛粒子、粒径、晶型、分散性所做的研究表明: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低于30℃时,出现的是锐钛矿,反应温度高于30℃时,开始有金红石相产生。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粒子的尺寸不断增大。高于600℃时,增长趋势增大,500——700℃是相变温度区。此外,红外方式下干燥,形成二氧化钛粒径较小,且有金红石出现,并在较低煅烧温度即可获得金红石相。分析认为,红外条件下,提供了相变所需的相变焓。

2.3类似材料:钙基粘合剂Calcium based binders 上世纪80年代,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2013年2013-10-25 14:40:09 来源: 北方新报(呼和浩特)

这种钙基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物质。街道清扫工作者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此外,伦敦还将采取了多项其他措施,包括推出环保巴士,建立更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大量植树造林等。

3.目前使用情况:

国内:

记者从光触媒系列产品应用研讨会获悉:上海已在复兴东路、河南路部分路面铺设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光催化剂,试验表明,该路面能吸收45%的废气污染。车流不息的街头,常常弥漫着刺鼻气味,其中大部分是汽车尾气。针对污染元凶,意大利环球工程技术公司和世纪化学公司合作开发了环保材料―――光催化剂。这种环保材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钛,在阳光或人造光下,会“变身”催化剂,将空气中及汽车排放的二氧化氮分解为硝酸盐,随即被路面上的其他物质吸收。该材料曾铺设在意大利米兰市一条道路上,经过数月分析计算,废气污染数降低了60%至70%。

目前深圳南山区在PM2.5监控点使用纳米光催化材料JR05处理了四五十万平方米建筑外墙、道路,治理汽车尾气、PM2.5、雾霾天气;晶瑞公司和东北林大交通学院承担过交通部两个项目,也是使用高活性、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JR05光催化材料处理水泥道路和柏油道路,利用免费的太阳光做能量,高活性、高分散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做催化剂,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产生的是无害的物质,效果很好,氮氧化物降解效率是 60%;项目已经验收结题。

国外:

JR05在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受到好评,在进一步扩大使用。JR05 处理成本在大范围使用情况下,可以大幅度下降;控制在较低的可以承受的范围。这种新材料光催化治理空气污染可以长期有效。

在日本过去20年中,主要由于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所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已引起数起公害诉讼而成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应用二氧化钛光触媒,则能使大气污染源的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等氮氧化物(NOx)或硫氧化物(SOx)氧化成硝酸根离子(NO3-)或硫酸根离子(SO42-)。将光触媒涂刷于建筑物的外墙时,就可利用太阳光将氮氧化物或硫氧化物分别氧化成硝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下雨时可将硝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冲刷下来,就这样可持续不断地进行光触媒反应,从而除去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或硫氧化物。现已研究表明冲刷硝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雨水的酸性可以被空气中浮游的碱性粉尘所中和。目前,含光触媒的大气净化产品,比如道路建设中的大气净化部件、涂料、片材、水泥以及道路路面等已被开发推广。附着有光触媒的吸音板材和高速道路的防音壁等商品也在开发之中。

4.结论 长期从事组合材料学和材料基因组方法这一前沿技术研究的高琛团队,在光催化材料研究方面,历经初期的材料筛选、中期的材料优化、后期的同步辐射机理研究,合成了几百种材料方案,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研发的光催化材料,从绿光到紫外光都能够充分吸收利用,分解污染物质的效率更高。

专家评价,光触媒空气净化器具有在同样的紫外光源照条件下,滤除PM2.5及甲醛、甲苯的效果更好,选用材料的性价比很高,工程化应用前景广阔。

5.文献及资料参考来源:

压缩包中的文件:

《光触媒技术的最新动态和国际标准化》 《二氧化钛毒理学》

《光触媒纳米二氧化钛应用研究》 网站资源:

城市规划理论小结 篇4

1. 空想社会主义:代表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傅立叶——法郎吉。

2. 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霍华德提出。

田园城市的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是一个公园,有六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六个扇形地区。在其核心部位布置一些独立的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剧场、医院和博物馆)。在城市走私线的外1/3处设一条环形的林阴大道,并以此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在此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在居住建筑地区中,布置学校和教堂。在城区的最外围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

3. 卫星城市:卫星城的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又称母城)的依赖关系,在其功能上强调中心城的疏解,因此,往往被视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恩温提出。4. 新城:新城的概念更强调了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到一定截流作用。

5. 现代城市设想:勒·柯布西埃

霍华德是希望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现的问题,而柯布西埃则希望通过对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明天城市”、“光辉城市”。6. 线形城市:索里亚·玛塔提出。城市沿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发展。

7. 工业城市:戈涅提出。这一思想直接孕育了《雅典宪章》所提出的功能分区的原则。8. 城市形态研究:西谛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探讨,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9. 格迪斯的学说:“先诊断后治疗”。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10. 有机疏散理论:是沙里宁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方法:“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11. 广亩城市:赖特在《宽阔的田地》中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这是一个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的方案。他认为,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这就是广亩城市。

12. 《雅典宪章》(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CIAM)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并把该宪章称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大纲。

《雅典宪章》在思想上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强调“对于从事于城市规划的工作者,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的关键”;在内容上,从分析城市活动入手提出了功能分区的思想和具体做法,并要求以人的尺度和需要来估量功能分区的划分和布置,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指明了以人为本的方向,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内涵。

《雅典宪章》的思想方法是奠基于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这一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质在于通过物质空间变量的控制,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就能自动地解决城市中的社会、经济、政治问题,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这是《雅典宪章》所提出来的功能分区及其机械联系的思想基础。

《雅典宪章》最为突出的内容就是提出了城市的功能分区,而且对以后的城市规划的发展影响也最为深远。它认为,城市活动可以划分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提出城市规划研究和分析的“最基本分类”。

13. 区域规划理论:贝瑞等人结合城市功能的相互依赖性、城市区域的观点、对城市经济行为的分析和中心地理论,逐步形成了城市体系理论。

完整的城市体系分析包括三部分内容:特定地域内所有城市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依据经济学的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学说;城市规模上的相互关系——等级-规模分布”关系;地域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遵循中心地理论。

区域规划奠基于格迪斯和芒福德等人的理论努力。第一次五年计划、俄罗斯电气化计划以及有关于经济区划的理论研究

14. 综合理性规划思潮:目标是采用科学技术来使城市规划更加合理,而城市规划的价值取向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更好地辅助决策过程。

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从思想基础上来看,综合理性规划的本质就是将逻辑实证主义运用于规划中

15.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该宪章申明:《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马丘比丘宪章》首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摒弃了《雅典宪章》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思想基石,宣扬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且这一变量并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各人类群体的文化、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规划从人的需要和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马丘比丘宪章》针对于《雅典宪章》和当时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

《马丘比丘宪章》提出《雅典宪章》所崇尚的功能分区“没有考虑城市居民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结果使城市患了贫血症,在那些城市里建筑物成了孤立的单元,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强调把已经失掉了它们的相互依赖性和相互关联性,并已经失去其活力和涵义的组成部分重新统一起来”。

《马丘比丘宪章》认为城市是一个动态系统,要求“城市规划师和政策制定人必须把城市看作为在连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的一个结构体系”。改变了过去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进行描述的观点,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16. 《华沙宣言》(1981年):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届世界会议通过。确立了“建筑-人-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以此来使人们关注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密切的相互关系,把建设和发展与社会整体统一起来进行考虑。

《华沙宣言》强调一切的发展和建设都应当考虑人的发展,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包括生理的、智能的、精神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各种需求,这些需求即是同等重要的,又是必须同时得到满足的。将生活质量作为评判规划的最终标准,建立了一个整体的综合原则,改变了《雅典宪章》以来的以要素质量进行评价的缺陷和《马丘比丘宪章》对整体评价的忽视,赋予了规划在具体处理城市问题过程中的灵活性。提出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基本职责就是要在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为满足这样的要求而负担起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华沙宣言》提出“规划工作必须结合不断发展中的城市化过程,反映出城市及其周围地区之间实质上的动态统一性,并确立邻里、市区和城市其他构成要素之间的功能联系”。强调:“任何一个范围内的规划,都应包括连续不断的协调,对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在不同水平上用有关人们的反映进行检查。” 《华沙宣言》同样强调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成功的重要性。

《华沙宣言》在强调人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规划和建筑学科作用和职责的同时,尤为关注环境的建设和发展,强调对城市综合环境的认识,并且将环境意识视为考虑人和建筑的一项重要的因素。

17. 《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1992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环境与发展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和《21世纪议程》(以下简称《议程》)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18. 经济基础理论: H·霍伊特于1939年提出。在城市经济中,所有产业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基础产业和服务性产业。经济基础理论认为,基础产业是城市经济力量的主体,它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关键。

19. 核心—边缘理论: J·R·弗里德曼于1966年提出,理论依据是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区域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一理论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空间经济增长的阶段,一是不同区域类型的划分。

空间经济增长的四个阶段(1)前工业阶段,工业产值比重小于10%。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不显著;(2)过渡阶段,工业产值比重在10%-25%之间,此时,国内具有区位优势的地区表现出很高的增长速度,从而使核心-边缘的对比开始出现;(3)工业阶段,工业产值比重25%-50%。此时,边缘区域内部相对优越的部分出现了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国家规模上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步转变为多核结构;(4)后工业阶段,工业产值比重开始下降,工业活动逐步由城市向外扩散,特大城市区域内的边缘区域逐渐被特大城市的经济所同化,在职能上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产生,即形成大规模城市化区域。

区域类型的划分揭示区域不平衡的性质和程度。第一种类型是核心区域;第二种类型是向上的过渡区域,它不断受到核心区域的影响,具有向内移民、资源集约使用和经济持续增长等特征。这个区域有可能成为包含有新城市的、附属的或次一级的核心区域;第三种类型是资源型边缘区域,由于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经济出现了增长局面。与此同时,新的聚落、新的城市形成。这种区域也有可能发展发展成为次一级的核心区域;第四种类型是向下的过渡区域,这类区域曾经具有中等城市的发展水平,但由于初级资源的消耗,以及某些工业部门的放弃,与核心区域的联系又不紧密,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停滞衰退,趋于萧条。

20. 行为—空间理论:通过对空间中所发生的行为的分析来认识城市的空间而产生的一组理

论。主要是针对于对物质空间决定论的批判而建立起来的。行为—空间理论从城市中人的活动和活动的需要出发探讨城市空间的形成和组织。

21. 综合规划:综合规划的概念是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综合规划包括了城市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因素。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综合规划的特征在于它的综合性、总体性和长期性:

22. 邻里单位: C·A·佩里提出,其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

(1)规模:一个居住单位的开发应当提供满足一所小学的服务人口所需要的住房,它的实际的面积则由它的人口密谋所决定。

(2)边界:邻里单位应当以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这些道路应当足够宽以满足交通通行的需要,避免汽车从居住单位内穿越。

(3)开放空间: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的系统,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4)机构用地:学校和其他机构的服务范围应当对应于邻里单位的界限,它们应该适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或公地进行成组布置。

(5)地方商业:与服务人口相适应的一个或更多的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位的周边,最好是处于交通的交叉处或与临近相邻邻里的商业设施共同组成商业区。

(6)内部道路系统:邻里单位应当提供特别的街道系统,第一条道路都要与它可能承载的交通量相适应,整个街道网要设计得便于单位内的运行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使用。

23. 连续性城市规划: M·C·布兰奇于提出。他的立论点在于对总体规划所注重的终级状态的批判。城市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市规划对终极状态的过度重视,而忽视了对规划过程的认识。规划应当统一地考虑总体的和具体的、战略的和战术的、长期的和短期的、操作的和设计的、现在的和终极状态的等等。

连续性城市规划包含两部分的重要内容。首先,应当明确区分城市中的一些因素需要进行长期的规划,有些因素只要进行中期规划,有些甚至就不要去对其作出预测,而不是对所有的内容都进行统一的以20年为期的规划。城市规划应当定期进行修订,有时也需要全面地修订,并且根据需要能够快速地予以修改。除此之外,规划还必须充分地跟上时代的变化情况,规划应当领先于各种行动而不是在追随这些行动。

24. 人文生态理论:城市不仅是一个经济系统,也是一个人文系统。它的最重要概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竞争,另一个是“统治”。

25. 可达性理论: A·Z·古腾贝格于1960年发表论文揭示了交通设施的可达性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可达性,就是交通通达的方便程度。

26. 通讯理论:由B·L·迈耶在1962年出版的《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城市是一个人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而交通与通讯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媒介。27. 区位理论:J·H·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是区位理论的基础。他通过抽象的方法,假设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孤立城邦来研究如何而已农业才能从每一单元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

28. 工业区位理论: 杜能关于工业区位的主要思想认为运输费用是决定利润的决定因素,而运输费用则可视作工业产品的重量和生产地与市场地之间距离的函数。因此,工业生产区位是依照产品重量对它的价值比例来决定的,这一比例越大,其生产区位就越接近市场地。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认为,影响区位的因素有区域因素和聚集因素。前者指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两项因素,后者指生产区位的集中。

A·廖士在区位理论中,第一个引入了需求作为主要的空间变量。任何产品总有一个最大的销售范围,并且至少要占有一定范围的市场,这种市场最有利的形状是六边形。市场网络是廖施区位理论的最高表现形式。

W·伊萨德的基本观点是一般区位理论能以与经济理论中的其他方面同样的方法来发展,可以依据替代方法来分析企业家作决策时如何组合不同生产要素的成本,以此来确定成本最小而效益最佳的地点。

29. 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于提出。中心地是指可以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腹地范围)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由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功能。提供中心地功能的地方必须获得足够的支持以维持它的运营,而这最低支持门槛可用人口规模来定义从而获得空间上的意义。这样,每一个中心地都有它的作用范围。为了使中心地的作用遍及整个空间地域,代表各个中心地实际作用范围的圆必须互相重叠,经过对重叠范围的再划分,便形成了六边形的网络构架。

30. 同心圆理论:由E·W·伯吉斯于提出。城市可以划分成5个同心圆区域:

居中的圆形区域是中心商务区;第二环是过渡区,是中心商务区的外围地区,是衰败了的居住区;第三环是工人居住区;第四环是良好住宅区;第五环是通勤区。这一理论

特别关键的一点是,这些环并不是固定的和静止的,在正常的城市增长的条件下,每一个环通过向外面一个环的侵入而扩展自己的范围,从而揭示了城市扩张的内在机制和过程。

31. 扇形理论:H·霍伊特提出。城市就整体而言是圆形的,城市的核心只有一个,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作放射状分布,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将沿交通线路向外扩大,同一使用方式的土地从市中心附近开始逐渐向周围移动,由轴状延伸而形成整体的扇形。也就是说,对于任何的土地使用均是从市中心区既有的同类土地使用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扩展,并继续留在同一扇形范围内。

32. 多核心理论:这是由C·D·哈里斯和E·L·乌尔曼于1945年提出的理论。提出了影响城市中活动分布的四项基本原则:

(1)有些活动要求设施位于城市中为数不多的地区(如中心商务区要求非常方便的可达性,而工厂需要有大量的水源);

(2)有些活动受益于位置的互相接近(如工厂与工工人住宅区);

(3)有些活动对其他活动容易产生对抗或有消极影响,这些活动应当避免同时存在(如富裕者优美的、大片的开阔绿地被布置在与浓烟滚滚的钢铁厂毗邻的地区);

城市触媒理论 篇5

一、行政监督理论

建立在“天赋权利”、“权力恶”、“社会高于国家”

等观念基础上的近现代西方国家监督制度理论,对权力制约与监督进行了大量、理性的思索。由洛克、卢梭等人阐发的主权在民论,成为之后以制约权力为目的的种种分权学说的理论基础。洛克还提出将分权制衡作为一种政府组织的建构原则,这一原则在美国的建制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挥,分权制衡论由此成为西方国家监督制度的核心思想。西方其他监督理论还包括法治论、有限政府论、自由主义理论、“滥用权力”论、多元民主论等。当代中国监督制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议行合一说和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邓小平对新中国30多年历史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总结,系统提出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适当分权制约权力、以法制制约权力、以公开与监督制约权力、以素质制约权力等权力制约与监控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观。

国家土地督察制度作为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组成部分,应以马克思主义监督理论为指导,同时注重吸收西方监督理论的进步成分:(1)在以市场配置和放权让利为基本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土地行政管理权力滥用的可能性趋于扩大,加强土地行政监督势在必行。(2)土地监督制度设计一方面要注意保障民主和公民的土地权利,以民主和权利制约权力,另一方面要丰富监督方式,扩大行政内部和外部监督。(3)现代社会的权力制约和制衡具有向横向、纵向和社会的多维度发展的趋势,土地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在扩大地方政府权力和利益的同时,必须加强纵向的监督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特别是权力失控。(4)土地权利具有公权性质,国家拥有对土地的最终管理权和决定权,土地的国家监督是保证该权利实现的基本制度安排。(5)权力制约与法治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加强土地监督法治建设,是建立和实施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前提和保证。

二、政府监管理论

政府监管理论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研究主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自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几百年来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等研究的重点之一。长期占据西方经济学统治地位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认为,建立在“经济人”理性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是有效率的、均衡的,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最终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利益,市场自身会解决一切问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大危机使传统的市场经济制度神话遭到破灭,以倡导现代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理论应运而生。此后,有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争论延续至今。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社会资源和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导致市场失灵则主要有外部性、公共物品问题、信息不对称、垄断经营等原因。市场失灵提供了政府监管的必要前提,但并不能构成充分根据。政府失灵也是普遍存在的事实。政府失灵主要表现为公共政策失效、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寻租等。

土地和土地利用的特殊性使得土地监管成为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土地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在市场机制下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或供应;土地利用的外部性问题较之其他资源的利用和产品生产更加突出;土地经营利用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问题增加了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风险,等。政府土地监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监管失灵”的问题,如:由于信息不对称、不完全和制订政策的复杂性等,容易造成土地公共政策失效;由于地方保护主义、自利动机的影响,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可能缺少保护耕地、生态用地等公益性用地的积极性,导致保护不力;政府官员的官僚作风与无处不在的寻租行为和利益集团影响相勾结,可能导致土地用途随意变更,侵害土地公共利益,等。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我国特有的土地管理“体制性失灵”问题。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无论是国有土地还是农民集体土地,其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主要归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成为事实上的“土地所有者”。这种身份使其在全国统一市场中更多地扮演了市场竞争的参与者而非监管者角色,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也由政策执行者更多地变为利益博弈者的关系。其结果,市场机制的各种缺陷,如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等问题,地方政府土地行为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这种“体制性失灵”,有必要按照政府监管理论重新审视中央与地方的土地管理关系,加强和改进对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和管理行为的监管。

三、府际关系理论

20世纪80年代发端于英美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推动了全球范围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在以公共治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为基本特征的行政改革浪潮中,地方分权、府际合作和多中心治理成为府际关系调整和发展的共同取向。世界各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的一个重要现象,是联邦制国家呈现由分散向集中的发展趋势,而单一制国家则呈现由集中向分散的发展趋势。这种以纵向分权、彼此制衡、相互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国家结构名异实同的发展趋向,对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实行中央高度集权

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以放权让利和实行差别化区域政策为主要特征的地方分权改革开始启动。经过30年的改革,传统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地方政府自主权力空间显著扩大,但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央政府仍然具有浓厚的集权色彩,但并不拥有足够的支配权力;地方政府在事实上分得了部分权力,但却缺乏有效的权力监督;府际关系存在着“讨价还价,互相攀比”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导致中央重大决策在地方执行中走样。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改变中央集权过度问题,实行中央与地方适度的分权体制,同时完善中央的宏观调控和监管体制,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分权分工、协调合作的良好关系。

中外府际关系的改革实践及相关理论,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土地督察制度具有重要借鉴作用。(1)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地方分权趋势不可逆转,包括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任何改革都只能顺势而为。(2)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地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仍然发挥着其他要素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这决定了土地管理地方分权的必要性。同时,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央政府必须保持对全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效的宏观调控能力。(3)要克服“一统即死,一放即乱”的怪圈,构建土地管理中央选择性集权体制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说,应当明确哪些权力必须由中央政府行使,由中央政府一竿子插到底;对需要中央政府决策而由地方政府执行的权力,可以通过加强监督的方式进行管理。国家土地督察制度的建立无疑体现了这种现代管理的要求。其实类似制度安排,在任何现代民族国家都是必需的,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治理来说就尤其必要了。

四、利益关系理论

利益和利益关系是中西方思想史上的古老课题,但直到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才第一次科学、深刻地揭示了利益的形成和实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不仅不回避利益,反而是从关注和研究人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揭示人类行为的物质动因,进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在社会主义社会,就既存在着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即国家利益,又存在着不同组织的组织利益和公民的个人利益,尽管公有制下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利益矛盾也客观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的背景下,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地方政府成为特殊的利益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应当承认地方政府追求地方利益行为的正当性,但决不能承认在当前非规范的市场条件下违反法律、扭曲经济规律的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等的正当性。其次,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关系日益明显。地方政府无论是作为利益主体还是作为调控主体,都会以地方利益最大化为追寻目的,导致与以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中央政府之间出现博弈关系。第三,地方政府的利益并非等同于地方利益,当出于政府机构和官员个人自身利益的考虑致使发生权力寻租等情形时,其所追逐的利益是与地方整体利益完全背离的。

上一篇:正月十五闹元宵初二学生作文下一篇:香菱学诗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