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理论试卷(推荐8篇)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
1、为患者进行负压吸痰时,每次吸痰时间不宜()。
A少于15秒B超过15秒C少于10秒D超过10秒
2、心肺复苏操作时,应用
2、简易呼吸器连接的氧流量为()升/分。
A 10-12B 8-10C 6-8D 4-63、对患者进行除颤操作时,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部位至少()厘米。
A 20B 15C 10D8
4实施洗胃抢救中毒患者时,每次注入洗胃液()毫升。
A 100-300B300-500C 500-800D800-10005、口腔护理的目的不妥的是()
A保持口腔清洁B预防口腔感染C清除口腔内一切细菌D观察口腔粘膜
6、抢救必备的急救药品中没有()
A升压药B呼吸兴奋剂C抗生素D镇静剂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感染是常见的诱因B.需要皮下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C.需用静脉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在1型、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E.酮症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8、糖尿病最易发生的感染是()
A.肺结核B.皮肤化脓感染C.败血症D.肾盂肾炎E.真菌性阴道炎
9、低血糖反应,急救措施是()
A.减少胰岛素用量B.就地休息C.立即输人氯化钠D.立即食糖果或含糖饮料E.加大饭量
10、甲亢危象的治疗,哪项是错误的()
A.口服复方碘或静点碘化钠,停用抗甲状腺药 B.利血平或心得安
C.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物理降温D.地塞米松静点E.防治感染
二、简答题
1、简述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和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危重患者34例作为实验组, 其中男21例, 女13例;年龄18~87岁;脑出血18例, 脑外伤10例, 脑瘤6例, 均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带多管道。普通外科危重患者34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5例, 女9例;胰腺炎5例, 腹膜炎6例, 肺癌7例, 动脉瘤4例, 前列腺癌5例, 胸部外伤3例, 复合伤4例, 均实施手术治疗, 带多管道。
1.2 生活护理内容
患者在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 以往的生活护理是由家属来完成的, 护士给予协助与指导。基本内容包括:患者梳头、洗脸、漱口、擦洗身体、洗脚、会阴清洗、修剪指甲、剃胡须以及喂食、喂水和大小便等。实验组生活护理全部由护士完成, 家属协助;对照组生活护理由家属完成, 护士协助并指导。
2 落实生活护理
2.1 护理观念转变
针对神经外科患者病情重、生活自理能力差、并发症多的情况, 医院率先对神经外科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 将科内护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齐全, 减少陪护, 患者的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完成。护士的观念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由认为生活护理不是护士所做, 护士承担的工作应该是打针、发药转变到为患者进行全身心的护理, 其中生活护理占据了护士的大部分时间。护士从按流程进行流水作业到包床到护, 实施小组责任制, 工作时间由原来固定的排班到实施弹性排班, 在早晚需要为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时增加人手, 保证工作质量。
2.2 护理措施实施
护士实施包床制, 每位护士分管6例患者, 护士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护理计划。患者的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均由分管护士完成。
3 效果观察
见表1、2。
4 讨论
4.1 两组发生不良情况对照:实验组生活护理由护士完成, 34例患者中发生不良情况3例, 占8.82%;对照组生活护理由家属完成, 护士协助与指导, 不良情况发生11例, 占32.35%。
4.2 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对照:实验组收到表扬信或锦旗较多, 护士的态度与责任心强, 总满意度为97.06%;对照组收到表扬信较少, 护士表现出的服务态度与责任心均不如实验组, 总满意度94.12%。
4.3 看似非常简单的生活护理, 对危重患者来说,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好的, 必须结合一定的护理知识与临床护理经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不能自理, 以往主要依靠患者及家属来执行, 家属在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时存在着很多风险, 因为家属对基本医疗、护理常规知识不了解, 特别对手术后带多管道的患者生活护理中常常出现翻身方法不当, 损伤皮肤, 擦洗时动作幅度较大, 拉脱、扭曲管道、漏针;喂食、喂水量与温度掌握不准确, 出现不良情况;大小便护理中, 对量与颜色的观察不仔细、不准确, 出现记录差异;由于多种原因可能出现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护士为危重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不仅能够增强护士对病情的观察能力, 而且能很好地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融洽了护患关系, 减少了不良情况的发生,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96.
危重患者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为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因护理工作缺失导致的护患纠纷,在此将危重患者护理中出现的护理纠纷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1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
1.1患者及家属因素患者及家属缺乏基本医学常识,无理取闹;对重症疾病治疗上的局限性及高危险性缺乏认识,期望值过高;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维权意识增强;危重患者住院费用昂贵,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家属对抢救及治疗期望值过高。
1.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有调查显示:护士对民事诉论举证一般规则的知晓率为36%,对医疗诉讼举证的新规则的知晓率为43.5%,平均为39.75%。可见护士法律知识的缺乏[1]。技术水平欠缺,经验不足,抢救过程中技术不熟练,静脉穿刺失败,药物外渗,仪器使用不熟练,对突然发生的紧急情况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及时给予处理;抢救中缺乏有序的工作行为,导致家属的不信任;病情发生变化未与医生沟通,延误抢救时机;言语行为不当。
1.3护理记錄缺陷护理记录中描述不准确,与病情不符,客观资料记录缺乏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与医疗记录不一致,有时甚至相矛盾;抢救过程中口头医嘱多,因此做回忆记录时可能有漏记现象。
1.4巡查不到位病情出现异常由家属先发现;压疮、烫伤、坠床等发生前未采取相应措施;管道堵塞、扭曲、滑脱导致不良后果。
1.5告知缺陷未告知及无效告知,主要为应该履行告知而未尽告知义务;书面告知未签字;告知对象不当,书面告知签字者为未成年人、非患者委托人或法定代理人等[2]。告知不全面,手术科室以术前对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告知不全面为主;非手术科室以病情变化告知不当为主;药物使用告知不详细;如长期卧床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告知不全面;病情严重性、危险性未告知;在进行高风险的护理操作前未将可能发生的意外告知如吸痰告知、输注刺激性药物告知、约束病人告知等各项制度。
1.6转运安全对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未告知,转运过程中设备与药品准备不足,病情监测不到位,无医护人员随行。
1.7治疗安全随意执行口头医嘱,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特殊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化疗药物、抗凝药物、降血糖药物未严格按要求输入;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未进行监测;大量输血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未采取预防措施等。
2防范对策
2.1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加强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护理安全教育,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娴熟的技术操作能力。
2.2改善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强调“以人为本”,做到及时服务、谨慎服务,如言行举止,护理行为,重症抢救,重点病人等。
2.3建立设备操作流程,专科疾病抢救流程,意外事件处理流程如停电、自杀等,护理人员要熟悉和熟练掌握这些。
2.4重视护理文书的记录及书写质量,护士在书写护理记录过程中经常有“这是为我自己工作作证”的念头只占25.78%[3],护理记录是一份完整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方举证的重要资料,应全面、准确、真实、及时地填写,严格管理,妥善保管,如果管理不规范也可使护士举证困难,同时还要保证与医疗文件的同步性。可定期组织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并由专职人员每日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对存在问题及时修改,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2.5履行告知义务解释病情要科学,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沟通,沟通时要体贴和关心,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对危重患者可能存在的护理并发症或是高风险的操作应告知全面,签字手续要完善。
2.6剔除侥幸心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不可凭主观经验和估计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突变,准确给予处理。
2.7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危险性大,护理并发症较多,因此应做好意外事件评估,如压疮风险评估(诺顿评分),患者跌倒、坠床安全评估等,通过评估对有发生危险者,加强警示管理,书写护理记录,时时评估,积极采取有效保护性措施及健康教育,做到防范于未然。对使用保暖措施患者,应注意防止烫伤发生,向家属履行告知,引起重视。
2.8抢救药品、器械定期点检、保养,做到五定,方便取用,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提高处理应急事件的应变能力。
2.9护士长的重要作用,掌握所管病房人力、物力、财力、设备等全面情况,经常督促和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专科护理落实情况,保持与患者,与家属,与下级,与领导间及时、有效的沟通,妥善解决护患间的矛盾、妥善处理医护间、领导与下级间的关系,使护理工作处于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张优琴,章亚娟,钱萍萍,等.举证责任倒置后护士证据意识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1-203.
[2]刘森林,孙伟民,俞玲丽.告知缺陷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现代医院管理,2012,1(2):57.
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病情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危重患者护理质控总结
20xx年我担任29病区危重患者护理质控员,在护士长领导及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按照质控要求,每周认真检查,较好地完成了质控工作,现总结如下:
基础护理方面:自从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以来,每日两次整理床单位,故床单位整洁、无污迹。能协助进餐,观察病人进餐情况。由于病人服不合身,故大多数病人不愿穿病人服。专科护理方面:管道护理做得较好,引流管妥善固定、标示清楚,通畅、安全、有效。但个别病人饮食不符;记录24小时尿量不准确;病情掌握方面:均知晓病史汇报程序,责任护士了解病人的诊断、病情、主要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了解存在的护理问题。但个别责任护士特别是代班的对病人的既往史不了解不全,主要的阳性检查不了解,护理问题顺序不妥;大多数护士对专科体检不熟练、不全面。急救治疗方面:个别护士对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对抢救物品的作用及副作用知晓不全。
对存在的问题在晨会上反馈,在每月的护士会议上讨论,提出了整改措施:
1.对新入院病人责任班做好宣教,选择合适的病人服,对不原穿病人服的反复劝说。
2.对记录24小时尿量的病人,给予量杯,责任班做好宣教,规定了统计24小时尿量由深夜班负责,记录在体温单上。
3.责任班多巡视病房,多与患者交谈,翻阅病人的病史及相关检查报告,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病情。
4.责任班加强饮食宣教,观察进食情况,及时跟经管医生沟通,及时更改饮食。
5.低年资护士加强专科知识的学习,每周晨会提问专科知识及急救知识。
6.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
7.护士长和护理组长每月进行抢救仪器、抢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及专科知识的考核。
8.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
9.对专科护理体检已申报QCC,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可组织观察关于消化专科体检的录像,加强练习,每周在三级查房的时候学习与考核。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在危重护理方面能更上一层楼。
29病区 姜丽英
篇二: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检查情况总结
一、存在问题
1、对危重症患者基本情况掌握不够详细。
2、病区床位有限,危重症患者较多时急救室床位不够。
3、极个别危重症患者的生活护理未做到位。
4、病人多时未及时巡视病房。
5、急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字迹太潦草。
6、对患者的健康宣教不够详细。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病历分析,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护理。
2、对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加强基础护理。
3、按护理级别及时巡视病房,严防液体挂错、漏打或空气进入输液管的情况发生。
4、规范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字迹清晰,严禁涂改。
5、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生活、饮食调护、情志等方面的指导,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体质进行个性化的健康宣教。
篇三:护理质控工作总结
我院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提高社会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于20xx年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委员会, 对全院各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统一标准、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导,解决护理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将20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1、健全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质控,各质控组织定期活动,每月组织一次质控分析、总结会议,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人员职责、护理质量标准等,并组织实施,重点抓好落实工作。
3、护理管理人员及各级质控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抓好管辖部门护理质控工作。
4、科二级质控组织定期开展活动,护理部组织院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护理质量检查一次,并把质控情况进行反馈,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5、质控组织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评,护士长平时随机抽查,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复查整改效果,达到质量管理成效。
6、薄弱环节、危重病人管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工作,检查督促危重病人护理措施的落实。
7、强化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提高护理人员自我质量控制的自觉性,严格执行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从思想上重视医疗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要求科室积极上报,每月科室
组织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会;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上半年来无重大护理安全事件发生。
8、规范病区管理,对临床科室病区随时进行检查,发现脏乱差现象立即要求整改,并进一步规范。
9、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总协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病情变化,不断强化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的重要意义,使每个护士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要求科内护士长、质控人员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护理部每月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
10、院感方面,按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质控人员兼职监控院感,各科室护士基本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虽然其中有一些缺陷,但总体使院感指标达到质量标准。
11、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
①基础护理不到位,新入院病人入院宣教及处置不及时、到位;
②病房管理有待提高,病人自带物品过多,物品摆放凌乱;
③为病人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解释欠耐心,满意度调查时有投诉护士服务态度差;
④学习风气不够浓,各科室均不组织科室内业务学习; ⑤护理文书书写有漏项、漏记,内容缺乏连续性,内涵质量不高等缺陷;
⑥各护理人员“慎独”精神差,在护士长不在时或值班
期间,不严格执行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
我们护理工作是漫长而又艰辛的,每天将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医院更好的发展,克服困难扬长避短,再创辉煌。
护 理 部
二○xx年六月
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
四、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五、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六、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
七、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
八、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九、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
十、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十一、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十二、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一、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常规
⒈ 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重症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入院(科)宣教。⒉ 及时评估:
包括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辅助检查,各种管道,药物治疗情况等。
⒊ 急救护理措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视病情及药物性质调整滴速),吸氧(视病情调整用氧流量),心电监护,留置导尿,保暖,做好各种标本采集,协助相应检查,必要时行积极术前准备等。⒋ 卧位与安全
⑴根据病情采取合适体位。
⑵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昏迷病人应及时吸出口鼻及气管内分泌物,予以氧气吸入。
⑶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止舌咬伤、舌后缀。⑷高热、昏迷、谵妄、烦躁不安、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应加用护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防止坠床,确保病人安全。
⑸备齐一切抢救用物、药品和器械,室内各种抢救设置备用状态。⒌严密观察病情,专人护理,对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出血情况、SpO2、CVP、末梢循环及大小便等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⒍遵医嘱给药,实行口头医嘱时,需复述无误方可使用。
⒎保持各种管道通畅,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
⒏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采取诱导方法以助排尿,必要时导尿、便秘者视病情予以灌肠。
⒐视病情予以饮食护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满足机体对营养的基本需求,禁食病人可予以外周静脉营养。⒑基础护理
⑴做好三短九洁、五到床头(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五到床头:医、护、饭、药、水到病人床头)。
⑵晨、晚间护理每日2 次;尿道口护理每日2 次;气管切开护理每日2 次;注意眼的保护。
⑶保持肢体功能,加强肢体被动活动或协助主动活动。
⑷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2h 协助病员翻身、拍背、指导作深呼吸,以助分泌物排出。
⑸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⒒心理护理:及时巡视、关心病人,据情作好与家属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信任、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二、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瞳孔大小、对光反应。⒉评估GLS 意识障碍指数及反应程度,了解昏迷程度,发现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⒊观察患者水、电解质的平衡,记录24h 出入量,为指导补液提供依据。
⒋注意检查患者粪便,观察有无潜反应。㈡护理要点
⒈呼唤患者: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⒉建立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随时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吸痰。⒊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记录所用药物及量。
⒋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期给予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预防手足挛缩、变形及神经麻痹。
⒌促进脑功能恢复:抬高床头30-45 度或给予半卧位姿势,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和氧气吸入。
⒍维持正常排泄功能:定时检查患者膀胱有无尿潴留,按时给予床上便器,协助按摩下腹部促进排尿,导尿者或更换尿袋时应注意无菌技术。
⒎维持清洁与舒适:取出义齿、发卡,修剪指(趾)甲;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保持口腔清洁湿润,可涂石蜡油,唇膏,防止唇裂,定时进行床上檫浴和会阴冲洗,更换清洁衣服。
⒏注意安全:躁动者应加床档,若出现极度躁动不安者,适当给予约束,意识障碍伴高热抽搐、脑膜刺激征时,应给予有效降温并放置牙垫,防止咬伤舌颊部,固定各种管路避免滑脱。
⒐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刺激患者咳嗽,及时吸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易超过50 度,不能直接接触皮肤,防止烫伤。
⒑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骨突出部分加用海绵垫,保持床单位整洁、平整。每1-2h 翻身一次。
⒒眼部护理:摘除隐形眼镜交家属保管。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定时用生理盐水檫洗眼部,用眼药膏或凡士林油纱保护角膜,预防角膜干燥及炎症。㈢健康教育
⒈取得家属配合,指导家属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帮助患者肢体被动活动与按摩。
⒉心理护理: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认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存在价值,以增加战胜疾病信心。
三、休克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T、P、R、BP)、心率、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SBP 降至〈90mmHg 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⒉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意识状态反映大脑组织血液灌注情况),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射,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⒊密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⒋观察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
⒌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30 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 ⒍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
⒎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㈡护理要点
⒈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保持病房安静。⒉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证及时用药。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输液速度,给予扩容及血管活性药物后血压不升时作好配血、输血准备。⒊做好一切抢救准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行心电、呼吸、血压、血氧等监护。
⒋需要时配合医生尽可能行深静脉穿刺术,以便抢救用药,随时监测CVP。若无条件做深静脉穿刺,应注意大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对患者血管的影响,避免皮肤坏死。
⒌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面罩或麻醉机给予较高流量的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缺氧、缺血及细胞代谢障碍。当呼吸衰竭发生时立即准备行气管插管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对实施机械辅助治疗的按相关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⒍留置导尿,严密测量每小时尿量,准确记录24h 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⒎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注意保暖,做好口腔护理,加强皮肤护理防压疮。
⒏做好各种管道的管理与护理,预防各种感染。
⒐病因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按其不同病因进行护理。⒑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
⒒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要将患者的基础疾病、诊治经过、药物准备情况、患者目前情况、特殊医嘱和注意事项等详细进行交接班每班要详细记录护理记录。㈢指导要点 ⒈进行心理指导,使患者及家属克服对疾病的恐惧感。⒉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诱发休克出现的疾病进行预防。⒊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随诊。
四、气管切开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注意倾听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 变化,特别是气管切开,术后三天的患者应重点加强巡视,床旁应备气管切开包。
⒉观察气管分泌物的量及性状。⒊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⒋严密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等。㈡护理要点
⒈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 度左右,相对湿度60%。
⒉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⒊正确吸痰:防止感染
⑴首先要掌握好恰当的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患者出现咳嗽或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等情况时给予吸痰。
⑵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 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以防损伤患者气道粘膜,吸引时间一次不超过15 秒。⑶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
⑷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 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⒋手术创面的护理:在贴皮肤面以油纱布覆盖,常规每日在严格无菌操作下更换敷料两次并注意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等征象及分泌物颜色,切口感染后分泌物多呈草绿色或铜绿色,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分泌物培养,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⒌使用带气囊的气管导管时,要随时注意气囊压力,防止漏气。⒍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度。随时调节呼吸机支架,妥善固定呼吸机管道,使气管套管承受最小牵拉,防止牵拉过度致导管脱出。
⒎保持内套管通畅:(金属导管);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
⒏维持下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有条件者可用蒸汽吸入疗法。
⒐保持口腔清洁、无异味,口腔护理每日两次。
⒑拔管:对于原发病以痊愈或减轻,喉梗已解除,作拔管准备工作——试行堵管,可先堵1/3-1/2,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现象,观察24 小时 呼吸通畅,可行完全性堵管,观察24-48 小时后拔管。对于因非喉部疾病行气管切开者,如无气管插管等喉部可能损伤的病史者,可于呼吸功能衰竭纠正后直接全堵管进行观察,并于24 小时后拔管。拔管1-2天内应严密观察。㈢指导要点
⒈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⒉佩带气管套管出院者,应告之患者及家属
⑴不可取出外套管,注意固定带是否固定牢固,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
⑵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告诉患者气管切开术迟发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五、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SpO2 变化。⒉注意观察导管插入的深度。⒊观察气管分泌物的性质、颜色。
⒋拔管后的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观察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交换量是否足够,皮肤黏膜色泽是否红润,同时遵医嘱行血气分析;⑵观察有无喉头水肿、黏膜损伤等情况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㈡护理要点
⒈环境要求:病室空气新鲜,定时通风,保持室温22-24 度左右,相 对湿度60%。
⒉仪表要求:工作人员在护理患者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带口罩、戴手套。
⒊无论是经鼻腔或口腔插管均应注意固定牢固,做好标记,防止口腔插管时牙垫脱落,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及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⒋气囊管理:定时监测气囊压力,在给气囊放气前或拔除导管前必须清除气囊上滞留物。
⒌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的进行气管内吸痰,吸痰管吸一次换一根,顺序为气道、口腔、鼻腔、吸痰前后应充分给氧,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秒,吸痰过程中出现气管痉挛、紫绀、躁动不安等情况应停止吸痰,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⒍根据患者的病情:遵医嘱给予适量的止疼药或镇静药。
⒎气道湿化:人工气道建立后,上气道的湿化、温化功能缺失,易导致痰液潴留、结痂等并发症应加强气道湿化,遵医嘱配置气道湿化液,每24 小时更换一次,气管内滴入水份约200ml/日左右.平均每小时约10ml,可在每次吸痰前后给予。
⒏保持气管插管局部清洁: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如被污染应立即更换天做口腔护理两次。⒐经鼻或经口插管拔管方法:
⑴原发病治愈应适时拔管,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⑵如无禁忌症,以床头抬高30 度以上为宜,以减少返流和误吸 ⑶吸引气管插管以上及经口腔排出堆积在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因其在 套囊放气后可被吸入到下呼吸道。
⑷吸入高浓度氧数分钟,每分4~6L,将套管内气体放出
⑸将吸痰管放入气管插管略超过其长度,边吸痰边拔管,以防积存在气管内套管周围的分泌物被误吸
⑹拔管时在呼气相将导管拔除,以便拔管后第一次呼吸是呼出气体免咽部分泌物吸入
⑺一旦导管拔除后,将患者头转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吸入气道
⑻拔管应尽量在白天进行,以便观察病情与及时处理拔管后发生的合并症。
⒑拔管后的护理
⑴以口鼻、面罩吸氧,以保证安全
⑵4 小时内禁食,因为此时声门关闭功能及气道反射功能不健全 ⑶禁止使用镇静剂,因在拔管后如有烦躁可能是缺氧的表现 ⑷予定时翻身、排背、鼓励患者咳嗽、咯痰。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消除焦虑恐惧感。
⒉吸痰前应与患者做好有效的沟通交流,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⒊为减少气囊对气管壁的压力,在充气时可采用两种方法,最小漏气技术,(MLT)或最小闭合容积技术(MOV)。⒋拔除导管前必须使用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技术。⒌拔管后鼓励患者主动咳嗽、咯痰。* 最小漏气技术 囊充气后吸气时容许不超过50 毫升的气体从套囊与气管壁间的空隙漏出。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 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直到吸气时有少量气体漏出为止。* 最小闭合容积技术;套囊充气后刚好吸气时无气体漏出。先把套囊注气至吸气时无气体漏出,然后以0.1 毫升/次进行套囊放气,听到漏气声后向套囊内注气0.1 毫升/次,无漏气即可。
六、使用呼吸机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观察神志、瞳孔、心率、血压、SpO2 变化
⒉评估患者的面色,肢体活动,自主呼吸的力量;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自主呼吸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配合情况。
⒊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了解呼吸机报警原因,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⒋每日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pH、PaO2、PaCO2 的变化,根据变化调整呼吸机参数。发现酸、碱中毒时,及时对症处理。⒌观察痰量及性状,了解有无肺部感染或肺水肿等。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各种导线、传感线无松脱,确认呼吸机工作状态。预设潮气量(VT)6-8ml/kg,频率(RR)16-20 次/分,吸/呼比(I:E)1:1.5-2,吸入氧浓度(FiO2):40%-60%。
⒉向清醒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取得合作,消除恐惧心理。⒊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吸痰前后要予以3min 纯氧吸入,以防止吸痰造成的低氧血症,并妥善固定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套管,严格无菌操作。
⒋呼吸机通气过度可导致血压下降,未经医生同意护士不可任意调节呼吸机参数。
⒌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刻度范围内。保持吸入气体温度在32-34℃。
⒍保持呼吸机管路中的集水杯方向向下,且处于最低点,以免集水阻塞管路或流入患者气道内或返流入湿化罐。勤倒集水杯内集水。⒎呼吸机管道一人一换,长期带机患者应每周更换。每周冲洗呼吸机上的过滤网。
⒏呼吸机管道和人工气道加接螺纹管,以免牵拉刺激引起气道损伤和人工气道脱出。
⒐注意患者体位的舒适度,避免人工气道与患者气管成角,避免人工气道扭曲、折迭、滑出或接头松脱。
⒑有心血管功能不良、血容量不足、高龄、原有低血压、易导致低血压,应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循环稳定。⒒胸部物理治疗每4 小时一次。
⒓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并在护理记录上准确记录用法用量及患者用药后状况。
⒔呼吸机旁备简易人工呼吸器,如遇呼吸机功能丧失或停电,先将氧气管与简易人工呼吸器相连,按操作程序先用气囊通气,直至问题解 决。⒕心理护理
⑴呼吸机通气支持的患者:由于本身病情危重,加上环境的陌生及呼吸机带来的异常声响、交流障碍、舒适改变等,易出现焦虑、恐惧及不合作等心理问题,部分患者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呼吸机心理依赖问题。
⑵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理解与疏导,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了解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及配合方法,建立护患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可备纸笔或写字板等非语言交流形式,鼓励患者主动加强自主呼吸,争取早日脱机。㈢指导要点
⒈患者发生缺氧和呼吸困难时,如不能马上找到原因,应立即脱开呼吸机,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辅助通气。
⒉注意保持湿化器中蒸馏水量,并及时清理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⒊吸痰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紧张。
七、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观察置管的长度、时间。
⒉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渗液、分泌物等感染征象。⒊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寒战高热等全身感染征象。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穿刺点皮肤的清洁、干燥,每日换药一次,疑有污染随时更换。⒉妥善固定导管,导管各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脱落。⒊深静脉测压通道连接专用延长管和三通,禁止连接头皮针、肝素帽。输液通路连接处尽量少用头皮针和肝素帽,一个肝素帽最多插头皮针2-3 根,肝素帽3-5 天更换一次,每次输液完毕,不需维持通道者用肝素液和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
⒋及时更换液体,测压后及时打开输液通道,以避免血液回流引起导管堵塞。
⒌血管活性药物应单通道泵入,连接专用微泵延长管在深静脉管近端防止速度过快或过慢,影响药物疗效,如需快速输液、输血应直接连接三通,TPN、血液制品、普通液体不能在同一静脉通道输入。⒍拔除导管后按压穿刺点5 分钟,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消毒液消毒局部,并用无菌敷料覆盖24 小时以上。㈢指导要点
若深静脉导管被血凝块堵塞不通或呈半通状态,立即用空针向外抽吸,切勿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否则易导致血栓栓塞,若回抽不通,应拔除导管。
八、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⒉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⒊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 器损伤。
⒋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况。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⒉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 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 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⒊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⒋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试、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⒌术后护理
⑴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 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⑵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⑶严格记录24h 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⑷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⑸疼痛护理: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 ⑹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⑺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⒍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⑴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留置氧气管、胃管、导尿管按相应常规护理。
⑵口腔护理2 次/d,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⒎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饮食。⒏心理护理:鼓励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⒉适当休息,注意锻炼,促进康复。⒊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⒋告知患者若有不明原因的发热>38℃,或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九、上消化道大出血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CVP、SpO2 和心电图。⒉评估皮肤温度、湿度、色泽及有无淤斑。⒊定时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和尿量、尿比重。⒋评估呕血与便血的量、次数、性状,估计出血量 ⑴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5ml 以上。⑵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ml-70ml 甚至更多。⑶胃内出血量达250ml-300ml,可引起呕血。⑷柏油便提示出血量为500ml-1000ml。⒌注意观察腹部体征。
⒍观察有无再出血先兆:如头晕、心悸、出汗、恶心、腹胀、肠鸣音活跃等。
⒎观察有无窒息的先兆症状,及时采取措施。㈡护理措施 ⒈出血期的护理
⑴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腔、咽喉部呕吐物、分泌物和血液予以面罩吸氧,必要时床旁紧急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⑵体位:采用头抬高15-30°,下肢抬高30-45°卧位。
⑶遵医嘱置入胃管,用温盐水洗胃后,在30-60min 内用1-4℃冰盐水冲洗胃。
⑷床旁合血:建立两根以上静脉通路,必要时协助医生进行深静脉置管和动脉插管,连接测压装置。
⑸若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立即予以快速、加压输血、输液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脉率100 次/min 以下CVP0.81.2kPa,尿量25ml/h。
⑹遵医嘱定时向胃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和冰盐水,注入硫糖铝等制酸剂,及时准确静脉应用止血药、制酸剂、抗菌素等。⑺做好护理记录,严格记录出入量,严密监测24h 尿量。⒉并发症期的护理 ⑴肝昏迷的护理 ①肝昏迷先兆:主要是发现并及时报告病情。
②中度和深度昏迷:主要是注意患者烦躁不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③并发肝昏迷患者:反复性较大,所以必须延长观察时间。⑵防止褥疮的护理:长期卧床,必然有发生褥疮的可能,因此强调定时更换体位。㈢健康教育
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
⒉生活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避免粗糙、酸辣刺激性食物,如醋、辣椒、蒜、浓茶等,避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⒊戒烟、禁酒。
⒋遵医嘱服药:避免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激素类药物。⒌定期复查:如出现呕血、黑便即到医院就诊。
十、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观察患者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⒉注意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⒊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⒋观察用药情况: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㈡护理措施
⒈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不能自行进食者予以鼻饲饮食。⒉保持呼吸道通畅 ⑴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体位和多饮水。
⑵危重患者每2-3h 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⑶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 次,每次10—20min。⒊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流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如何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⒋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发生褥疮。
⒌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该项护理有关事项。
⒍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
⒎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按机械通气护理要求。⒏用药护理
⑴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⑵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㈢健康教育
⒈教会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⒉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
⒋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重。⒌严格控制陪客和家属探望。
十一、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按其发展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按其发生的部分可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和全心衰。左心衰时由于肺淤血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最早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右心衰由于体循环淤血而表现为腹胀、水肿、肝脏肿大、颈静脉怒张。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观察患者的心律、心率、呼吸、BP、神志等的变化,尽早发现各类型的心律失常。
⒉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等症状及有可能诱发严重后果的因素,如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心跳骤停等征兆,以便及时抢救。
⒊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有无副作用的发生。
⒋观察血气分析、电解质等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实验室指标。㈡护理措施
⒈休息及体位: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有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急性左心衰时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⒉氧疗:持续吸氧3~4 升/分,急性左心衰时立即予鼻异管给氧,氧流量为6~8 升/分,病情特别严重可应用面罩呼吸机加压给氧,给氧的同时在氧气湿化瓶内加入50%的酒精,或给予消泡净(二甲基硅油),吸入有助于消除肺泡内的泡沫。如患者不能耐受,可降低酒精浓度或给予间断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兼行间歇正压呼吸(IPPB)或呼吸末正压呼吸(PEEP)。
⒊严格控制输液量和补液速度,一般为每分钟20-30 滴,以防加重心衰及诱发肺水肿发生。
⒋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强心剂和扩血管药物,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者,应注意低钠、低钾症状的出现,如全身无力,反应差,神经反射减弱,腹胀,尿潴留等,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观察有无毒性反应,如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绿视及心律失常等使用血管扩张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
⒌遵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尿量,并注意嘱咐患者不能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
⒍病情稳定后可鼓励患者做下肢自主活动或下床行走,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
⒎饮食护理:给予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禁烟酒。水肿较重患者限制钠盐和液体入量。
⒏皮肤护理:伴有水肿时应加强皮肤护理,以防感染及发生褥疮,可用温热水清洁和按摩局部皮肤。
⒐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克服各种不利于疾病治疗的生 活习惯和嗜好。㈢健康教育
⒈予以饮食指导,戒烟、戒酒。
⒉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诱发因素,指导患者注意劳逸结合。⒊告知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⒋指导患者学会自行记录出入量及水肿的变化情况。⒌指导患者对疾病有正确认识,保持心情舒畅。
十二、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观察患者尿量情况。
⒉观察患者水肿情况、血压变化情况。
⒊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紫绀、大汗淋漓等左心衰表现。⒋观察患者有无高血钾症,如四肢乏力、神志淡漠和感觉异常、皮肤苍白发冷、心跳缓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低、甚至出现软瘫,呼吸肌麻痹,心跳骤停。㈡护理措施 ⒈绝对卧床休息。
⒉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测每日体重。⒊少尿时,体内常发生水过多,应控制水及盐的摄入预防心衰。⒋给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蛋白质、宜消化饮食,避免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柑、橙、山楂、桃子、鲜桔汁、油菜、海带、韭菜、番茄、蘑菇、菠菜、榨菜、川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⒌急性左心衰是急性肾衰的主要并发症,出现症状应立即给予纠正缺氧、镇静、利尿、行血液透析等措施。⒍注意皮肤及口腔护理。
⒎有高钾血症时应积极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输血选用新鲜血液,给予高糖,胰岛素静脉滴入或输入氯化钙合血液透析。㈢健康教育
⒈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限制液体及饮食的目的争取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护理的配合。
⒉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少尿期对水、高钾、高钠及高蛋白食物摄入的限制,多尿期则注意水、含钠、钾的食物及适量蛋白的补充。⒊督促病人少尿期应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也要限制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⒋告之病人避免加重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如妊娠、创伤、及使用对肾有害的药物。
摘要:针对ICU危重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总结提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强调护理人员在压疮预防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强护理人员压疮相关知识的学习时预防压疮的关键;同时指出领导者在压疮的防治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ICU危重患者;压疮;预防;护理
压疮(pressure sore)又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为临床常见护理问题。预防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理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ICU患者病情危重,均需卧床休息,有的因病情需要需制动禁止翻身等,这些都给ICU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带来困难,因此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已成为ICU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ICU护理工作中的难题。我科获得性压疮患病率约24.69%左右,国外报道住院患者压疮患病率介于4%~56%,我科介于国外研究报道的中等水平[1]。针对ICU患者的特殊性,在预防和护理压疮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我科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总结汇报如下。ICU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
1.1体位的限制 ICU患者常因各种原因有体位限制。一些颈椎、脊柱的外伤或病变需平卧或者禁止翻身;病情重、血压低也禁止翻身;有人工气道患者为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需将床头抬高30°或以上,给患者骶尾部带来较大的压力,摩擦力也相应增加。
1.2心理因素 患者因伤口疼痛及身上各种管道过多等不愿自主活动甚至不愿翻身;有的患者担心翻身会导致伤口裂开或管道脱落也不愿翻身等。
1.3腹泻 腹泻导致骶尾部、肛周、臀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易引起压疮的发生。
1.4其他 营养不良、高分解代谢状态、高热、肥胖、消瘦、老龄等。预防及护理措施
2.1成立压疮管理小组 任命一名护士为压疮管理组长。压疮组长为我院伤口管理小组成员,护师职称或以上,经过严格的压疮相关知识培训,能熟练应用各种压疮风险评估量表,正确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和压疮分期评估,对于各期压疮能给予正确处理和指导。实行责任护士-压疮组长-护士长三级管理制度。患者入科时,有责任护士填写压疮风险评估表,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皮肤护理计划。每24h需重新评估,严格交接班,重视皮肤情况,如有变化应立即重新制定护理计划,及时给予处理。遇有疑问或护理难度程度大的压疮应立即报告压疮组长处理,组长根据情况给予指导或上报护士长处理。压疮组长每天对疑难压疮给予评估和指导,并做好记录。
2.2加强全科压疮知识学习每月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压疮相关知识,正确应用压疮评分量表,把握具体测量的准确度。高风险患者需密切观察,并针对各种因素随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皮肤护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危险因素的发生。提高全科压疮风险意识,重视预防,强调压疮护理的延续性,不断改进质量。
2.3体位改变 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定时更换卧位,可使受压部位得到放松,使组织活力得到恢复。长期卧床患者每2h翻身一次,左右交替进行。为降低摩擦力和剪切力患者抬高床头尽量不超过30°,翻身时动作宜轻柔,禁止拖拉拽等。一般不建议按摩受压部位,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的皮肤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 会自动褪色,不会形成压疮。如果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过多按摩还可出现脉搏增加,静脉含氧量降低,皮肤湿度降低等问题。
2.4预防用具的使用 尽量使患者卧于气垫床,特别是老年患者、外伤禁止翻身者、极度消瘦者、肥胖者以及生命体征不稳需减少翻身者等。也可将海绵垫、水枕或软枕垫于易受压部位,如脚跟、肘关节、肩胛部。颈椎受伤者还应注意枕部压疮的预防,可垫水枕于枕部并预防性贴减压贴。
2.5加强营养 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发生压疮的重要因素。ICU患者一般处于昏迷状态,特别是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均无法经口进食,因此应给予管饲营养。ICU患者病情危重,存在高分解代谢状态,易引起负氮平衡,使皮下组织变薄,尤其是骨突部位更加明显。另外由于全身抵抗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皮肤破损的修复能力和抗感染能力。丰富的营养,有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加强皮肤的屏障功能,预防压疮发生。一般首选用肠内营养,若肠内营养不能满足患者需要时可结合肠外营养。
2.6皮肤护理 避免大小便刺激,预防腹泻。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浸渍后在受到摩擦力和剪切力时更易受到伤害而导致压疮发生。ICU患者应病情需要一般都给予的留置导尿管,小便失禁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对大便失禁的患者,首先应及时清理干净,用软毛巾擦干保持肛周及骶尾部等部位的清洁干燥,床单及被服污染或潮湿时及时更换,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持床铺平整、整洁、干燥、无渣屑。
2.7健康教育 对于可床上活动的患者,鼓励自主活动,告知患者产生压疮的危害,加强患者对压疮的认识,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根据病情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疼痛刺激,提高患者配合程度。小结
护理人员对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重要作用。护士是压疮预防和处理的主导者,护士的相关知识将会影响压疮的发生率、现患率。因此应强化护理人员对患者压疮的认识,提高预防压疮的意识。同时管理者对预防患者压疮的发生也起到重要作用,管理者的高度重视是预防压疮的有力保障。医院应从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层层监控,使管理者与护士共同参与到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护理工作中。从而有效地达到预防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ICU压疮的预防是一项持续的、不断完善的服务过程。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疮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治疗费用,促进ICU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实现优质护理。
参考文献:
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危重患者110例, 通过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较客观和合理地认识疾病, 产生较健康的心理状态, 为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明显改善病情和愈后,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 我科共收治危重患者110例, 年龄36~86岁, 平均年龄62岁。病程最长20年, 最短两年。其中心肌梗死42例, 高血压肾病24例, 恶性心律失常22例, 肾功能不全22例。
2心理特征分析
危重患者病情重而复杂, 随时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患者往往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 表现出一系列的心理特征:恐惧心理, 紧张、烦躁心理, 焦虑心理, 悲观抑郁等情绪。
3心理护理
首先, 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治疗性人际关系, 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及病情, 灵活运用心理护理知识与技术, 在精神上给予患者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支持, 使之积极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促进疾病的康复。
3.1 恐惧心理
所有危重患者都会出现“死亡”这一观念, 多数患者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反应, 其表现可有三种形式:①在病情加重时主要表现为对疾病愈后的过分担心和恐惧;②病情减轻时会出现怕被遗弃、被排斥的心理反应;③直接对“死亡”恐惧是在患者治疗无望之时。在护理处于危重状态的患者时, 心理照料的第一阶段是给予精神支持, 积极鼓励其求生的欲望, 在患者能清晰判断环境时, 要用简单明确热情的语言和行动表达出对患者的尊重、关怀和照顾。实行治疗时动作要轻柔, 要征求并尊重患者的意见和要求, 尽量满足其愿望。能康复的危重患者通过这样的心理支持, 使其在精神上渡过难关, 在躯体上加强了抗病机制。
3.2 紧张烦躁的心理
危重患者由于病情凶险、痛苦, 对自身疾病的预后和现有医疗技术水平心中无底, 因此会出现紧张烦躁的情绪。护理人员首先要富有责任心和同情心,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抢救时动作要轻稳、沉着、严肃、有序, 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身体痛苦, 使患者从医护人员的行动上, 缓解一些紧张情绪。病情稳定时, 耐心听取患者诉说, 对所诉痛苦及因疾病带来的诸多不便而引发的各种牢骚给予理解。在于患者交谈时, 要注意使用激性语言, 使患者弱化紧张、烦躁的情绪。此外, 保持室内的色彩协调, 减少一些引起紧张气氛的画面, 也可为患者带来轻松感。
3.3 焦虑心理
由于病情的折磨, 一些患者会出现焦虑的心理状态。此时,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赖性较强, 要求多, 希望得到更多的重视, 得到高明医术的诊治和精心护理。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积极主动给予救护, 关心、体贴、安慰患者, 多做耐心细致的解释, 生活上给予必要照护, 循序渐进的进行治疗检查用药, 饮食方面的指导, 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有计划的安排来访者的探视, 适当增加亲朋好友的陪伴, 消除患者的孤独心态, 通过精心护理和对患者的高度尊重, 最大程度的弱化患者的焦虑心理。
3.4 悲观抑郁情绪
危重患者由于病情不可逆转而出现悲观抑郁的情绪, 护士要主动与患者多沟通, 鼓励其提出问题, 耐心听取并详细合理的解释, 如何向患者传授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病情现状及愈后活动方法和效果, 疾病控制情况, 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他的重视和尊重, 从而建立积极地心理状态, 由于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等途径调动机体的潜能, 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减轻或消除抑郁情绪。
4重视并满足家属的心理需求
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危重患者的家属心情大都是担忧、焦虑、不冷静, 而且家属的情绪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情, 所以单纯为患者做心理护理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重视家属的心理护理。首先, 护士要完全理解家属的心情, 详细解答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 通过自己良好的语言、态度、行为举止去影响他们, 使其消除焦虑、担忧及不良情绪, 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通过家属与患者的亲密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 使患者的心理护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结果
【关键词】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转运;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9-02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经过初步的抢救、治疗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常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到检查科室进行必要的检查,或者经过病房初步抢救后需要立即转运到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在转运途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但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的因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气管套管的脱落,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缺氧,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留置管路的脱落,静脉输液管道脱落,伤口裂开,颅内再次出血等。
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1]。因此,转运途中的细致护理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重要的意义。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共对246例危重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6例中男148例、女98例,年龄6个月-82岁,其中颅脑损伤患者162例,脑血管意外84例,其中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4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66例,留置引流管患者112例,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加重,3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1例在转运途中留置引流管脱落,5例在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管路脱落。
2 转运的目的
进行CT、DR、B超、磁共振等检查或者急诊手术。
3 转运的要求
3.1 转运前患者的评估 转运前主管护士应与主管医生一起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估计安全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道管理、留置管路的情况、用药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如果患者在转运前生命体征不平稳或是病情危重随时存在生命危险而又必须转运的情况下,应有主管医生与护士一起护送,并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如必要的急救药品、仪器等。医护人员应将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家属,向患者或家属作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取得配合,才能实施转运。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运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对于昏迷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3.2 转运人员的要求 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丰富的应急经验,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者病情危重随时存在生命危险,则转运时主管医生应当一起护送,同时途中至少需要2名陪同人员。
3.3 转运器材的准备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准备好必需的盐酸肾上腺素、阿托品等急救药品和监护仪、便携式氧气瓶等器材,同时应保持急救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器材都安全可用,报警音量应调最大,电动力仪器应保证电量充足。
3.4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处理 转运前护士应测量生命体征,昏迷病人应佩戴手腕带,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扭曲滑脱,清空尿袋,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电动力仪器蓄电池的情况,保证电量充足。转运前应尽量祛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先行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备好人工呼吸气囊或便携式呼吸机。对于昏迷患者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检查各引流管如胃管、胸管等,不要夹闭,并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妥善约束烦躁患者,控制躁动,必要时适当遵医嘱使用镇静剂。输液时选用静脉留置针,特殊药物用微剂量输液器或微量泵,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便携式氧气瓶或氧气袋应充满氧气,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尽量使用便携式氧气瓶供氧,因为便携式氧气瓶的氧浓度与氧流量比较好控制。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3.5 转运时细心观察和护理 护士在轉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抬高头部、妥善约束,保护各种管道通畅、固定良好,外伤患者要注意伤口敷料渗透情况,内出血患者观察皮肤湿度、神志状况,有无休克发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冬天应注意保暖。转运中动作有条不紊,遇到病情变化能沉着冷静,给予必要的应急处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4 总 结
转运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生命体征的改变等。因此,重症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认真评估院内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估计意外,应规范患者转运制度,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是安全转运的保证。转运前要做好人员、仪器、药品的充分准备,配备有经验的转运队伍、合适的转运设备,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不间断,可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性和伤残性,为明确诊断,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以确保患者转运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命,将是每一名急诊医护人员的职责,才能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及医院内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涵真,危丽华,董馨.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7):4027.
【危重患者护理理论试卷】推荐阅读:
危重患者护理文书12-04
危重患者护理病例讨论07-06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常规06-19
危重患者安全防范措施10-19
危重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09-09
危重症护理学11-30
一例烧伤危重病人的护理体会10-31
icu危重症病人的护理11-15
急危重症护理学重点知识总结01-04
肺癌患者护理12-10